疫情防控卫生管理制度

2024-05-06

疫情防控卫生管理制度(共11篇)

篇1:疫情防控卫生管理制度

会上,院长传达了卫健局局长马治国通报的当前疫情“三个特点和六个存在问题”;传达了副县长对疫情防控提出的“八条建议”;传达了石常务提出的“三个要求”。我院依照会议精神和要求对工作进行了下一步安排和部署:

1、加大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的宣传氛围和落实力度;

2、扎实推进爱国卫生“8条新风尚”,即:社交距离、勤于洗手、分餐公筷、革除陋习、科学健身、限烟控酒、文明出行、无偿献血;

3、进一步规范完善院内的洗手设施、设备;

4、坚持不懈每周开展两次大扫除,每天进行院内四次常消毒、每天早上十点开展众参与(工间操);

5、安排相关人员对网格责任区进行定期巡察。

篇2:疫情防控卫生管理制度

一、进入医院人员、车辆,请做到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检测,验证健康码、行程码(轨迹)、登记(主动告知有无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疫情防控工作。

二、住院期间严格执行“一人一陪护”的管理制度,病室勤开窗、通风,不共用毛巾、餐具,不随地吐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均须进行核酸检测。

三、住院期间全面禁止探视,提倡采用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形式进行探视和问候。

四、就诊期间请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咳嗽礼仪,加强手卫生管理,自觉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使用过的口罩扔入黄色医疗垃圾桶内。

五、在院期间请勿随意进出其他病房,禁止在楼道聚集聊天。

六、禁止外卖、快递人员进入管控楼层。

篇3:疫情防控卫生管理制度

1 增强重大动物疫病的意识, 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范

根据市畜牧局《关于切实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 我所立即组织全体职工召开“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 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 组建了防控应急预备队, 制定了紧急防控措施, 做好无害化处理、消毒药物等防控物资储备, 随时准备应对甲型H1N1流感突发事件。同时, 要求全所工作人员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期间, 保持高度警备, 坚持24小时值班制, 并保持通讯畅通, 相互协调配合,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好岗位职责。

2 加大对动物源监督检查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运输、加工、储藏、经营无检疫证明或检疫不合格生猪及其产品等违法行为。对检疫过程中发现的病死染疫的生猪、病害猪肉产品不准屠宰、不准出售、不准运输、不准食用, 严格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对辖区内所有生猪养殖场 (户) 、集贸市场、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和交通路段等重点地区开展一次大面积消毒灭源工作, 消除疫源隐患。

3 加强对辖区动物卫生的监督工作

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 7月份, 由两位所长亲自带队, 分成两组, 利用两周的时间, 对全市八区十县 (市) 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各区、县 (市) 产地检疫情况、活畜禽交易市场动物防疫条件、规模饲养场的强制免疫档案、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记录档案的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及定点屠宰场的消毒、屠宰检疫情况, 确保不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

一是加强生猪产地检疫。要求各区、县 (市)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设立产地检疫报检点, 统一制作公示牌, 强化生猪产地检疫, 对辖区内的生猪规模饲养场进行摸底造册, 建立完善的档案, 规范动物免疫标识使用管理。要求生猪养殖企业建立强制免疫档案, 动物检疫员实施产地检疫时必须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规范产地检疫操作程序, 查验免疫档案, 免疫耳标的佩带情况, 进行临床检查, 符合要求的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对未经强制免疫或免疫已超出免疫保护期的, 未佩戴免疫耳标的生猪不得开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不准出场和调运, 不准进入屠宰场屠宰。

二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工作。要求各区、县 (市) 生猪定点屠宰场进场的生猪, 必须有《产地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生猪耳标佩带率100%。严格执行牲畜查证验物入场, 认真填写进场登记表, 做好宰前检疫、屠宰检疫工作。在屠宰加工过程中, 检疫人员各司其责, 使屠宰检疫与屠宰加工同步进行, 确保做到同步检疫, 严把检疫关, 确保经定点场屠宰上市的生猪安全。

三是加大对屠宰、运输、储藏、市场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运输、加工、储藏、经营无检疫证明或检疫不合格生猪及其产品等违法行为。

四是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要求各区、县 (市) 全面加强对饲养场的监管, 要求各养殖场做好养殖档案、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记录档案的建立工作, 动物饲养场 (户) 不得出售和随意处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 从源头上有效控制病死猪流向流通环节。

4 加强“猪流感”安全检查监管工作

当前,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 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猪流感”A/H1N1病毒实验活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 我所安排专人成立检查组, 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 对大学、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动植物检疫检验局和兽研等相关单位生物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检查。要求各单位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各项制度, 要求严格执行“猪流感”A/H1N1病毒实验活动审批程序, 做好“猪流感”A/H1N1病毒样本运送管理, 加强监管力度。

5 加强科普宣传, 维护社会稳定

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 通过监督人员宣讲, 发放防控甲型H1N1流感知识等相关宣传资料, 向广大群众传播甲型H1N1流感可控、可防、可治的基本知识, 正面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甲型H1N1流感, 稳定广大群众及生猪养殖户的情绪,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篇4:疫情防控卫生管理制度

问:何谓猪流感?猪流感病毒是否可以传染给人?

答: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

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近年在美国等地也出现过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患者大多为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

问:人如何感染猪流感?人感染猪流感后有何症状和表现?

答:人可能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而感染。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身疼痛、发冷和疲劳等,也可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问:是否有治疗猪流感的疫苗?

答:目前虽尚无疫苗预防人感染猪流感,但人感染猪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问:食用猪肉是否会感染猪流感?

答: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问:出国人员如何加强预防?

答:目前,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发生地已知有美国加利福尼亚(Califomia)、得克萨斯(Texas)和堪萨斯(Kansas)3个州,以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Federal District,Mexico City)、东南部的瓦哈卡(Oaxaca)、中部的圣路易玻托西(Sall Luis Potosi]和北部的墨西卡利(Mexicali)和下加利福尼亚(Baja Calffomia)等5个地市。建议中国公民前往上述地区商务和旅行时,应了解当地疫情进展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各旅行社在组团前往上述地区时,有责任告知团员疫情情况,提醒团员做好个人防护。主要个人防护措施有: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问:回国人员如何加强预防?

答:1从上述地区归国入境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

2从上述地区回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链接

以科学的态度应对猪流感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认为,猪流感并非新病毒,公众不要恐慌。

他也提醒,猪流感病毒对所有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和儿童的抵抗力相对偏差,一向是病毒的易感人群,但猪流感并非如此。由墨西哥的感染情况来看,最容易感染的反而是青壮年。因此,人们更应该摒弃以往形成的思维定式,做好自我防护。

通过广泛传播有关猪流感的知识和信息可以让人们充分认识猪流感。只要人们对猪流感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就不会胡乱猜测,自己吓自己。

篇5:疫情防控卫生管理制度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卫生消毒工作,有效防止疾病传播,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现场消毒及个人防护指南

(第二版)》《***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等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消毒形式

(一)日常预防性消毒。疫情存续期间,加强校园公共场所日常预防性消毒;学生返校前一周内对所有室内公共场所集中开展卫生清洁消毒。

(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在校园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及时与疾控部门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二、实施原则

(一)学校室外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

(二)教室、学生公寓、餐厅、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活动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室内场所应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教室要在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同时做好室内保暖措施。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同时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三、常用消毒剂

新型冠状病毒对几乎所有的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高温56℃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苯扎溴铵、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四、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室内空气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l小时,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3.化学试剂消毒:房屋经密闭后,以2%过氧乙酸溶液(8ml/m³)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至60分钟。

(二)室内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重点场所消毒

适用于教室、学生公寓、餐厅、办公区域(含办公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住宅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室公共场所,以及学校各出入口值班管控区域。

1.地面、物品表面消毒。用擦拭、浸泡或喷洒法进行消毒,使用有效氯500

mg/L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30分钟。其中,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在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液时,喷洒液体量以喷湿为度,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使用过氧乙酸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配戴口罩及橡胶手套,皮肤及粘膜不得直接接触消毒剂,防止腐蚀皮肤,消毒区域应无人,防止因消毒液气溶胶刺激损伤呼吸道粘膜,喷洒消毒后密封30分钟后开窗通风。使用健之素泡腾片时不得和洁厕灵等酸性物质混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2.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对电梯、门把手、桌椅、楼梯扶手、水龙头、灯开关、饮水机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应重点消毒,根据使用频率采用有效氯浓度5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每天擦拭消毒2-4次。有肉眼可见污物时,要随时进行擦拭消毒。

3.特殊区域消毒。餐厅、隔离观察区等室内区域可以使用消毒剂消毒,也可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l小时,每天一次;或采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有人条件下可以开启使用。

4.餐厅清洁消毒。餐厅除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外(无人条件下开启,每天一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日用消毒剂消毒至少2次,每餐结束后,要对桌椅进行消毒,使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厨房地面可用有效氯500

mg/L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各种厨具餐具在用洗洁精等清洁剂清洁表面基础上,依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

mg/L)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

5.卫生间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密闭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洗手池、便池等每天至少清洗并消毒1次;不同场所的抹布、拖把要专用并有标记,不要混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每天至少消毒1次。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60分钟。卫生间地面、墙面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或擦拭消毒,作用15-30分钟。

6.校车消毒。学校公务车辆、接送教职工子女校车等要确保到终点后立即开窗通风。车内座椅、扶手、地面等参照地面物体表面消毒方式进行。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

7.学校各出入口值班管控区域卫生清洁消毒按照上述标准进行。

五、随时消毒

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

生应立即隔离,立即报告西海岸新区疾控部门,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

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

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

1.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日常性消毒。

2.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

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10000mg/L含氯消毒

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

为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遍。

(三)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遍的擦拭

消毒。

六、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医院送院治疗后,学校环境应及时由属地疾控机构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

19193-2015)组织进行终末消毒。

七、责任分工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做好相关区域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同时督促相应物业公司履行责任。

(一)教学楼、办公楼、餐厅、幼儿园、校医院、学术交流中心、活动中心等场所由后勤管理处负责。

(二)学生公寓楼由学生工作处负责,留学生公寓由国际交流学院负责。

(三)国家大学科技园区由科技产业管理处负责。

(四)家属区、接送教职工子女校车由工会负责。

(五)图书馆区域由图书馆负责。

(六)学校公务车、会议室由学校办公室负责。

(七)办公室、实验室等由各使用单位负责。

(八)校内各商业网点由后勤管理处、资产管理处等主管部门分别负责。

(九)学校各出入口值班管控区域卫生清洁消毒由疫情防控相关专项工作组负责。

(十)其他区域和场所按照上述原则由相关单位各自负责。

(十一)后勤保障组根据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确定的职责,做好卫生清洁及消毒工作,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对各场所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的落实情况,收集有关信息记录等备案。

八、工作要求

(一)各部门、各单位要安全存放、使用各类消毒剂,避免各类安全事故。

(二)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实施清洁消毒。

(三)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明确各区域(场所)卫生保洁、通风消毒等各环节的责任人、责任区域及责任事项。

(四)要做好卫生保洁、通风消毒工作记录。各责任单位要根据不同场所特点制作专门卫生保洁、通风消毒工作记录表,记录表应包含但不限于:区域场所(地点)、责任人姓名、实施日期、具体时间、实施人姓名、实施内容(保洁、通风、消毒)、消毒方式(消毒液类型)、监督人姓名等信息,详实准确建立工作台账,严禁弄虚作假。

(五)要严格落实卫生清洁消毒任务,确保所辖区域环境卫生。

附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一、手消毒剂

多为含酒精、过氧化氢或复配成分的免洗消毒剂,取适量的手消毒剂于手心,双手互搓使均匀涂布每个部位,作用时间1分

钟。

二、75%乙醇

常见酒精有75%和95%两种浓度,75%的酒精可用于消毒,95%的酒精用于酒精灯或者清洁镜头等,消毒效果不如75%的酒精。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因有较强刺激性,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直接使用不再稀释。

三、碘伏

药店购买的碘伏一般为5g/L(W/V),可直接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

四、84消毒剂

84消毒剂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可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织物、血液、排泄物等的消毒。浓度为250mg/L-500mg/L的84消毒剂,可用来对桌面、台面等一般物体表面进行擦拭,也可用来拖地或者浸泡织物。以浓度为5%(±1%)的84消毒剂为例,可用普通矿泉水瓶(500ml)取2升水(4瓶),倒入水盆中,再加入2满盖(约16

ml)84消毒液,有刻度容器的使用刻度容器量取液体会更准确,适当搅拌均匀,即可用毛巾或抹布浸湿后擦拭台面或浸泡物品,作用30分钟以后,台面可再用清水擦拭。

消毒可能被血液或排泄物污染的部位时,可使用20000

mg/L的84消毒剂直接覆盖或者浸泡。配置时以浓度为5%(±1%)的84消毒剂为例,可用普通矿泉水瓶(500ml)取1.5L水(3瓶),倒入水盆中,再加入1瓶84消毒液,混匀后使用。

五、过氧化氢消毒剂(双氧水)

日常消毒用的是医用双氧水,医用双氧水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酵母菌,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双氧水具有氧化作用,常用浓度为3%,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并冒气泡,用纯净水清洗一下可缓解灼烧感。

篇6:疫情防控期间爱国卫生工作小结

一是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垃圾杂物,做好日常卫生保洁,做到公共区域无垃圾、无牲畜粪便现象,给辖区内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卫生、整洁、干净的居住环境,全面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清理街道及平房区卫生死角,重点对房前屋后、墙角边等盲区的积存垃圾、道路旁垃圾桶清运后遗留垃圾进行清理,针对“脏乱差”突出问题进行整治,杜绝病毒滋生,从源头上遏制疫情传播隐患。

三是小区防疫消毒全覆盖,对居民小区公共场地、居民楼道、下水管道等设施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病毒滋生,营造干净、卫生的家庭环境。

篇7:疫情防控期间爱国卫生工作小结

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以来,__市爱卫办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努力打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一是开展以农贸市场、农村集市为重点的市场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发动各县(市)区及成员单位集中整治,出动车辆5188台次,清理城乡垃圾21143吨,清理卫生死角2244处,清理小区690个。二是开展以火车站、医院、公共交通工具为重点的消毒保障行动。市、县(市)区疾控机构联动,全面开展属地化消毒工作,对大型公共场所和市委、市政府等集中办公的机关单位实行包保。全市消杀场所9528处,喷洒消杀药物20524公斤,集中消毒11883次,集中消毒场所21908个。三是开展以病媒生物孳生栖息场所治理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按照《辽宁省冬春季人员聚集场所鼠类等病媒生物应急控制流程》集中力量灭鼠,投放鼠药19.48吨,投放鼠夹、粘鼠板4610个。四是开展以清洁环境、保持个人卫生为重点的疫情防控科普知识集中宣传行动。借助农村大喇叭向804个村屯持续播报防控知识;依托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向公众 推介防控技术;组织人员深入500余处各类大小公共场所、复工各家企业走访发送宣传海报、宣传手册、折页、宣传单50余万份。五是开展督导检查。市爱卫办组织工作督导组对各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共检查点位155个,发现问题45个,对发现问题以《暗访情况反馈单》反馈到各县(市)区限期整改,已经完成整改问题37个。

篇8:疫情防控卫生管理制度

随之而来的“围堵策论”包含两方面具体措施, 一方面对来自墨西哥未满7天的入境人员与甲流患者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医学观察, 另一方面是对入境症状体征异常的可疑人员进行排查[2]。在我市, 首批集中医学观察点选在位于原南汇区的临港豪生国际酒店 (一周后转至位于临港新城的锦江之星旅馆) , 而可疑人员的排查点选择在原南汇区传染病医院。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 上海市原南汇区CDC担负了这一任务, 自5月2日~7月13日, 实施“围堵策论”70余天, 对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533人进行医学观察, 315人开展流调、实验室检测, 其中48人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 在此过程中, 无疫情扩散。

1 集中医学观察点基本情况

1.1 观察点选定

临港豪生国际酒店及临港新城的锦江之星旅馆均距浦东国际机场较近, 周边人口稀少, 而后者又有独立的分体式空调, 酒店内餐饮能满足中外游客的基本需求, 酒店内通道可隔开为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 有独立的垃圾存放点等。

1.2 观察对象

1.2.1 疫区来沪人员

该部分人员由上海市检验检疫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验检疫法》送来, 他们是来自墨西哥到我国未满7天的人员, 留观时间从其离墨开始至入境后满7天结束。

1.2.2 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

为甲流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由上海市各区县CDC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后由各区120送来。

1.2.3 症状异常入境人员接触者

该部分人员也由上海市检验检疫局送来, 他们是当日某入境航班上症状异常人员的接触者, 这里异常症状主要指体温异常和/或明显呼吸道症状。

2 医学排查点基本情况

原南汇区南华医院是一家专业的传染病医院, 呼吸科病区完全按《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2009年修订版) 》要求设置, 排查点就定在呼吸科病区。排查对象均为上海市检验检疫局从机场送来的症状异常入境人员, 即在下飞机时经过国境检疫发现有发热、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的入境人员。

3 工作机制

3.1 领导重视, 明确工作职责, 各组人员各司其职,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成立防控指挥部成立了由区应急办牵头, 区卫生局、区公安分局、区外事办、区旅游局、区食药监局、区机关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参与的指挥部。由分管区长担任总指挥, 各委办局职责明确, 各司其职, 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卫生、公安二个重点局分别又成立了工作小组, 在现场设点, 24小时办公。

3.2 专业机构负责, 完成各项观察任务

区疾控中心为观察点涉及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业务负责部门, 牵头相关医疗机构组成隔离区医学观察组及隔离区外围的业务指导组。南华医院为排查点相关工作业务负责部门, 牵头做好排查点人员的排查及确认病人的转诊业务工作, 公共卫生专业工作者在这场甲型H1N1流感应对中发挥主力军作用[3]。

3.2.1 制订方案, 建立流程, 落实各项医学观察措施

在医学观察初期, 由专业机构牵头制定了《南汇区疾控中心防控甲型H1N1流感方案》、《南汇区疾控中心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方案》、《南汇区集中留验点工作人员职责》、《南汇区医学观察点消毒隔离规范》, 作为整个医学观察的实施方案。同时, 编制了从信息接收、物质领用、人员交接、医学观察、消毒隔离、解除观察等一整套工作流程, 以保证技术规范、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高效有序。

3.2.2 组织队伍, 明确分工, 高质量完成医学观察与排查任务

3.2.2. 1 隔离区医学观察组分别由流调人员、消毒人员、防保与临床医生、护士及宾馆服务员组成, 每10人一组, 共10组, 每组工作10天。期间两组间业务衔接时间至少3天, 具体负责流行病学调查、隔离区消毒、医学观察、常见病的临床诊治、健康教育与服务等, 先入驻的流调人员为大组长, 后入驻的流调人员为小组长, 负责隔离区的管理协调。从5月2日~7月13日, 集中医学观察点累计开展各类医学 (留验) 观察533人。其中中国内地籍284人, 港澳台地区36人, 外籍213人。这中间疫区来沪人员109人, 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296人和症状异常入境人员接触者128人。

3.2.2. 2 排查点工作组分别由医生、护士与流调人员组成, 实行24小时轮班制, 统一听从排查点业务指导组的安排。排查点内流调小组每组工作人员14人, 共3组, 其中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组4人一组, 共6组。流调采取2人进入医院隔离留观室作流调, 将流调信息传真到留观室外值班室, 然后离开该留观室, 换上另一套防护服, 进入下一间留观室进行流调, 如此反复, 直至所有待排者都流调完毕, 另2人在病区外的值班室接收由病区传真来的流调信息, 完成流调报告的撰写和上报。排查点共排查315名待排人员, 其中48人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

3.2.2. 3 隔离区外围业务指导组由区疾控中心分管主任和综合业务办人员组成, 每2人一组, 共5组, 负责对整个隔离区的业务指导与协调, 同时负责与上海市检验检疫局及时核对将送达人员的有关资料, 与上海市疾控中心进行业务沟通, 随时调整工作方案等。

3.2.2. 4 区疾控中心检验检测所负责对各医疗机构采样人员进行培训, 并24小时待命, 负责对送验样本随时进行检测。同时第一时间将检测阳性标本上送上海市疾控中心进行复验, 并将结果及时报告给业务指导组。至5月2日~7月13日共检测样本848份, 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8份, 与上海市疾控中心检测结果符合率100%。

3.2.2. 5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 宾馆做好隔离区内外人员的餐饮服务及各种垃圾的分类。卫生局后勤服务中心则负责做好医疗废弃物处置及被褥的清洗、消毒工作。

3.2.2. 6 专家组对每例可疑病人进行会诊, 及时作出诊治, 以保证及时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及时的隔离与有效的治疗

3.3 信息畅通, 准确及时传递各类信息

各专业机构综合业务办24小时值班, 分别双向接收、转达上级专业机构与同级专业机构的送人、送样、结果报告及资料反馈等信息, 再分别在第一时间传送至各业务指导组, 各业务指导组审查信息, 区分急缓将信息报告给指挥部。

3.4 集约化管理, 确保资金与物资的应用达到最大化效应

我们本着“分工合作, 各司其职, 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的原则, 应急物资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办公室专人管理、应急办按需领用”, 所有物资由区卫生局后勤服务中心根据疾控中心提供的物资需求单采购, 疾控中心办公室安排专人监管物资的领用并及时补充库存, 而中心应急办则负责对应急物资的使用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管, 并每日清点、汇总物资的使用数量及补充需求。垃圾处置统一由卫生局招标的废弃物处置公司按日运送到指定点处置。宾馆被套统一交由区传染病医院清洗消毒, 以达到管理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4 存在的问题

4.1 语言交流不易, 小语种专业翻译人员难找

医学观察对象分别来自国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涉及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德语、韩语等。面对不同国籍的医学观察对象, 沟通成了最大的难题。我们进行全员英语日常用语培训, 制定了流调常用语句范本, 但英语虽是国际上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但并非所有国籍的人都掌握, 一些小语种国家的人根本无法沟通, 虽有学小语种自愿者的帮助翻译, 但由于他们大多不懂医学术语, 翻译很困难。

4.2 密切接触者基本信息准确性不够

密切接触者基本信息的得来由于时间紧、被调查人员不愿配合等原因, 给予的信息如住址、联系方式等很多不准确, 或者只给大方向而不详细, 因此在填报时大多需再次复核。

4.3 饮食习惯各异, 难以满足其全部需求

533人中来自欧洲的8个国家、亚洲的6个国家、北美洲的4个国家、南美洲的2个国家、大洋洲的2个国家, 各国饮食习惯不可避免有诸多差异。为此, 我们专门要求酒店配备西餐厨师, 每餐前由隔离区工作人员统计每位医学观察对象的用餐要求, 再转告餐厅做相应准备, 但也会遇到观察对象向其领事馆投诉的情况。

4.4信息报道失真给专业机构带来不便

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灵魂, 具有深化信息、提供观点、舆论引导等强大功能, 特别是在一些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 媒体评论话题的选择、观点的呈现, 将直接影响公众对于危机的认知及公众情绪的走向, 并影响危机事件的解决[4]。

医学观察点要求网络通畅, 被观察对象由于不能离开隔离区, 电话、电视和网络成为他们与外界联系的方式, 尤其是网络, 成为外国友人及青年人的主要联络方式。因此, 他们会非常依赖这一渠道, 当看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在网络上时, 会以隐私被公开等莫明理由进行申诉

4.5 领事馆对医学观察不能充分理解造成的误会

被观察对象外籍人员较多, 到中国常常有自己的安排。在要求被观察后由于自己的计划被打乱后常会出现不满甚至愤怒情绪。因此, 对我们的要求很多, 稍有不如意如网络的暂时中断即投诉到自己的领事馆, 而领事馆人员则会表现出极强的保护意识, 与工作人员交涉时较激动, 对我们的观察产生误会, 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5 防控成效

从5月开始, 在继墨西哥、美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后, 日本也相继出现爆发疫情。我国由于在最早期开展了集中医学观察, 这使我国的防疫关口提前到有疫情国家的边境, 形成出关和入关的两道控制屏障, 围堵效果远远大于一加一[1]。这一措施使发病速度得到了控制, 在短期内未出现本土二代病例, 无爆发疫情发生, 达到了外堵疏漏、内防扩散的目标, 同时为防控战略的重大调整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6 讨论

自SARS后, 我国在应对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通过应对SARS, 我国积累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功经验, 并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和预案。本次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从上到下有条不紊, 我国现阶段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我国政府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能够有效调动多部门参与, 广泛发动群众[5]。

6.1 完善的工作方案与细化的工作流程是高效开展工作的保证

集中医学观察是一项新的工作方式, 既往没有可借鉴的方法, 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理顺工作, 并做到高效开展, 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与细化的工作流程。如隔离区的医学观察, 人员是由各医疗机构临时集中来的, 相互不熟悉, 每天需对没有规律送达的观察对象开展一系列的工作, 没有明确的职责与流程根本无法开展工作。因此, 我们分别制定了医生 (包括防保医生) 、护士、流调与消毒人员及宾馆服务员的工作职责, 医学观察的内容、时间, 医疗废弃物处置的方法、时间等, 以确保整个医学观察有序开展。

6.2 及时有效的物质供给与后勤服务是保障

在开始医学观察之前, 我们由专业机构分管主任牵头办公室作了一份详细的物质需求清单, 由区政府及时采购需要物资, 明确了物资运送、统计、上报等管理人员, 完善了物资领用手续。同时, 明确了被服清洗、消毒, 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地点等, 使集中医学观察点后勤保障有力。

6.4 专业机构平战结合提升素质, 全区各部门上下联动是基础

SARS之后风靡全球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7], 产出的不是一般的流行病学专业人才, 而是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击队”, 他们在常见的疾病暴发、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疾病预防控制事件中“干中学”, 目的就是应对如同甲型Hl Nl流感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集中医学观察第一组人员从通知到进入隔离区工作仅有2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期间还包括路上所需的近1小时。但由于专业机构平时全方位的近乎苛刻的培训与演练, 队员间的各种技能比赛等, 所有队员都熟练地掌握了业务技术, 如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及内容、防护与消毒措施等, 在疫情来临后, 队员即能迅速进入角色, 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曾光.我国如何应对甲型 (H1N1) 流感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 (5) :421-423.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关于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管理的公告 (2009年第8号) .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n272530/n272712/30850.html.

[3]张顺祥.甲型 (H1N1) 流感现场流行病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 (5) :431-433.

[4]陈力峰, 陈新勇.媒体如何在公共危机中当好“稳压器”[J].新闻前哨, 2009 (7) :47-49.

篇9:疫情防控 我国急需依法管理

美国于1993年,日本、瑞典、德国于1996年就开始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例依法进行管理,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我国也应该将该病依法进行管理。

必须针对该病菌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发现报告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输入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事件的发生及扩散。

为了避免本次蔓延欧洲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在国内蔓延,当前我国还必须要做好一些具体防控措施。

由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主要是由于食入被污染的家畜、家禽、奶类及蔬菜、水果等引起的,因而要大力加强对这类产品的监测。有关管理方面要在农牧业生产活动、副食品的加工和在工厂及家庭条件下的制备过程采取控制措施,其重点是加强对冷冻食品的管理,防止食品被污染。

其次,需要密切关注德国、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疫情及感染来源、传播途径调查和救治经验等信息,随时针对疫情对我国进行风险评估,随时调整应对响应级别和措施。

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病例的监测,发现急性血样便腹泻、腹痛病例,或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临床表现的病例,应询问近期有无赴德国或其周边国家的旅行史。一旦发现,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并留取粪便及其他相关标本以备检测。疾控机构在核实病例信息后,要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旦出现本次欧洲流行的病例,各级医疗机构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合理用药,预防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时,应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上述病例报告后,应组织专家对接诊医疗机构的救治提供指导。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一般无须对患者进行隔离。但易引起感染,因此,要做好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健康教育,要求其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要做好患者排泄物的消毒处理和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防止发生院内感染。

篇10:疫情防控注意个人卫生演讲稿

提前“打灯光”,确保警示到位。“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各项工作也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要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目前,疫情防控形势还在不断变化,每天都有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所以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信息排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疫”考新手,要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尽可能详细准确地掌握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警示相关同行者、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尽早进行医学观察、检测救治和居家隔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缩小感染范围,避免疫情在潜伏期内进一步蔓延和扩散。

及时“鸣喇叭”,确保宣传到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硬仗,在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宣传有关疫情防控的措施、注意事项和法律法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这场战役。只有广大人民群众都对疫情防控有了深入了解,才能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户、每一人,才能使大家科学、理性和冷静的面对疫情,才能织牢织密防控大网,真正达到“防输入、防蔓延、防输出”的目标。

平稳“踩油门”,确保物资到位。“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战胜疫情是一份“综合试卷”,只有做好统筹协调,确保物资供应,才能真正稳人心。“稳人心”是做好疫考卷的关键题,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面临的重大考验。近期,虽然老百姓的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但是有些地方的消毒液、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却极为紧张,甚至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各级政府要根据中央部署,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有关企业的生产活动,保障防控疫情所需物资的供应;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菜篮子”,让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在疫情下同样有保障。

篇11:疫情防控注意个人卫生演讲稿

成语:“安身”立命

黑话:在家安稳住身体,就是保护生命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宅在家中就是最好的抗“疫”办法。但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不少人宅在家里,处在恐慌、焦虑等一些负面情绪之中,怎么才能“安身”呢?首先,当然要放松心态,该追星追星,该追剧追剧,该看书看书,选择自己平时在家想做却总没时间做的事情,这样天天在家待着也不会感觉无聊。其次,健康很重要,生命需要运动,宅家更需要运动,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健身方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这样就不会把过多精力放在焦虑恐慌上。宅在家中安安稳稳,虽然让人心悸的数字仍在增加,但只要我们不乱跑不添乱,保持心态良好、身体健康,我们就不会成为数字中的一员。让我们一起宅在家中“安身”立命,保护好自己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成语:临危“不聚”

黑话:疫情当前,形势严峻,坚决不聚

众所周知,越是大规模流动,越是大范围聚集,越容易增加疾病传染的概率,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不聚”减少见面“切断传播途径”就是有效的抗“疫”办法。那么,有人担心了,“不聚”会不会影响亲戚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呢?当然不会,既然是深厚的感情,又怎么会被这短暂的分隔影响感情,要知道每一个深厚的感情中的你我,一定是为彼此对方着想,这时候的“不聚”,才是最好的想念。在这场病毒肆虐的疫情中,聚集性疫情最为多见,“北京发现41起聚集性病例”、“广东发现13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宁波一次聚餐祈福25人确诊”“山东发现聚集性疫情60起”,聚会极有可能带来病毒的快速、直接传播,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家人、朋友乃至社会的不负责。让我们一起减少见面临危“不聚”,保护好自己疫情过去再相聚。

成语:沾沾“自洗”

黑话:无论碰到啥都要回来自觉洗洗手

经常洗手保持手部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现在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有可能存活数天,比如在温度20℃的环境,湿度40%到50%,有研究发现病毒有可能存活达到5天。因此,在这疫情期间,一旦出门,无论碰到啥,一定要用洗手液或肥皂自觉勤洗手,要小心病毒通过手部接触,再经揉眼睛、抠鼻子、摸嘴巴等行为,造成感染并传播。这里,我们一定要遵循好“七步洗手法”,搓手掌、洗手背指缝、洗掌心指缝、洗指背、洗大拇指、洗指尖、洗手腕。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洗手,也可以用湿巾纸代替,擦拭手和可能接触或搁置物品的表面。总之,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降低感染风险,让我们一起时刻谨记沾沾“自洗”,为自身健康保驾护航。

成语:“罩摇”过市

黑话:带上口罩,才能安心出门去超市

由于新冠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说话时产生的飞沫进行传播,出门带口罩(尤其是在人多的共同场合),减少冠状病毒的传播与交差感染机会,已经成了一种保护自己安全,也保护他人安全的基本要求。有报道就称,宁波男子出门买菜未戴口罩,短短15秒钟被感染。无独有偶,杭州一男子去药店取药未戴口罩,50秒被传染,回家之后传染给妻子。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争的事实,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切记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出门戴口罩。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戴口罩中上下颠倒、里外不分、压不紧金属条、露出鼻子等错误戴法时常可见,这样会极大的降低对预防病毒的效果,让口罩有却胜似无。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学会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在佩戴口罩前和摘除口罩后也要注意好手部卫生。让我们一起做好防护“罩摇”过市,安心出门隔病毒。

上一篇:本科毕业生自我总结下一篇:厦门社会保障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