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2024-06-24

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精选11篇)

篇1: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论儒家义利观的双重影响及当代价值

儒家的义利之辨,所讨论的并不是要不要“利”的问题,而是以何种方式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的问题.总体价值取向上重义而轻利的儒家义利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效应.在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的今天,中国社会如欲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体系,必须正视儒家义利观的积极因素,深入发掘传统“重义”精神的当代价值.

作 者:杨威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9(4)分类号:B82-06关键词:儒家 义利观 重义轻利 双重影响 当代价值

篇2: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义利之间--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的义利关系及其当代审视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义利关系是备受思想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处理义利关系的不同主张在<国语>、<左传>已现端倪.在漫长的处理义利关系的实践和思考中,形成了义之至上、利之优先及义利相和三种处理义利关系的不同模式.任何一种模式都程度不同的为现代人处理义利关系提供了相关智慧.

作 者:李承贵 LI Cheng-gui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刊 名: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3(1)分类号:B21关键词:义 利 义利关系 义之至上 利之优先 义利相和

篇3: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一、墨子义利观的人性论基础

义利关系属于道德伦理的范畴,研究的主体是人,所以研究义利关系离不开研究人性。墨子主张尊崇“天志”。梁启超说“:天志纯是用来作兼爱的后援,质言之,是劝实行兼爱的一种手段罢了。“”天志观”中“天志”看似是外加于人身上,其实是把“天志”内化在人们的日常的道德行为规范中。所以要探究墨子的人性论基础就应该系统地了解“天志”是什么。

在生产力落后并且人的认识能力较低的情况下,春秋战国时期主流学派儒家学派提出了“天命论”,强调对自然环境的绝对服从, 提倡人要克服自己的欲望服从天命,要对天命怀有敬畏之心。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对满足自身欲望的需要迅速上升。胡斌在《墨子人性论研究》中也表示人性可分为人的自然特性和人的群体特性两种,他们构成了统一的、完整的人性。 人的自然特性是指人天生的欲望,而人的群体特性是指人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角色能够创造的社会效益。只有满足了人的自然特性,才能实现人的社会特性即人的现实需要[1]129。

墨子认为“: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制暴寡,炸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欲也。”[2]62这些话表达了墨子认为的天所厌恶的事情,那么除去天所厌恶的就是天喜爱的。 而“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2]78,都是他希望最终能够完成的天下大善。“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2]211,体现了他观点中的期望相统一与普天的善。那么“天志”是如何体现与维护天下人的欲望与利益呢?“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2]210当天子做的事是善的时候,天就嘉赏他;当天子施暴政时,天就会惩罚他。把“天志”作为判断所有人包括天子的一切行为是不是符合善的标尺,这正是在小生产者惩罚暴虐和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意愿上创造发展起来的思想。他把“人性”上升到“天志”的层次,认为人们最真实的天性其实就是天所规定的善。

二、墨子的“义利合一”思想

研究墨子思想,势必要研究他对义利关系问题的看法。墨子崇尚“兼相爱,交相利”“、贵利尚义”,追求义利合一。

1.“交相利”。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是整个墨家学派思想的核心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儒家是最早提出“仁爱”思想的,但是他的爱人有一定的差等性,因为他所爱的人并不是所有人,只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秩序。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当一部分新的阶层崛起的时候,这种思想必然会不合事宜,儒家的“仁爱”思想经常显得保守和僵化。墨子的兼爱思想则补偿了这种不合时宜。尽管这种普天下的大爱只是当时的一种美好理想,但是从伦理学的发展角度看,这里的“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墨子在他的思想中明确批判了种种损人利己的现象,墨子认为天下的灾难都是人们之间没有互相爱护引起的,如“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起者,以不相爱生也”[2]45。“不与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有所取之”[2]49,这实在是亏人自利的表现,并不是墨子所提倡的“利”。墨子提倡的“交相利”在人与人关系上表现为“爱人运行时,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运行时,人亦从而利之。反之亦然”[2]104。他倡导人们之间无差别对待、互相对等的爱护与帮助,国与国关系表现为“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2]115,强调民众有天下大爱之心,处处为别国、别家和别人着想。“天欲人相爱相利, 而不欲人相饿相贼也”,墨子一语道破天要求我们相爱相利。梁启超曾指出“:兼相爱是理论,交相利是实行这一理论的方法。”[3]53

2.“义,利也”。在中国古代墨家学派产生之前,主流思想是重义轻利,认为过于追求利益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这个问题上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就有不一样的见解,他认为义利是统一的。韩永安在《墨子义利考辨》中把“义”定义为“能够像圣人有崇高的品德和能够实现天下最终普遍大利的道义,把利等同于天下大利大善”[4]23。墨子说“:三圣人者,谨其言慎其行,精其思虑,索天下隐事遗利。以上事天,则天享其德;下施之万民,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已。”[5]209他还说:“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人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人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5]113也就是说,墨子以能够利他为义,倾向于义利统一这一观点。

3.“尚利贵义”。墨子把义利的关系看成是判断一切是非善恶的依据,把义看作达到最终的利的手段。“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享,不义不近”[5]327,意思是不义的人不给他厚禄,不义的人不给他高位,不义的人不和他亲密,从中可以看出墨子崇尚推崇的是普天下的正义大义。墨子又强调重利,“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5]334“,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5]357。他既肯定了“利”是目的,又提倡人们要尚义,维护了道德尊严,实现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胡星铭在《评郝长犀对墨子与功利主义的诠释》也认为义是本是源是手段,而利是末是果是目的,义利从根本上是统一的[6]83。墨子主张“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论孔子、墨子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中也指出“,尊崇义即可以实现利人的目的,墨子一生都在追求义利合一”[7]68。可见,墨子的义利观是以利人为本,义利合一。

三、墨子的“群体利益至上”论

墨子的思想在经济上追求功利,讲究实现现实利益和实际效用,这归根结底在于一个“利”字。他说“: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 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5]404墨子的“天志观”认为群体利益与天所期望的是一致的,就是说在处理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时,墨子主张只有当符合道义或者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和满足群体利益时,人们才能生存富贵。

墨子说“:据财不能分人者,不足与友。”[5]54说的是占据财富却不与人分享,他就不值得我们和他交朋友。可以看出,墨子认为自己如果拥有财富,应该与别人分享,从而达到利己利他。墨子还说: “义,志以天下以为芬,而能利之,不必用。”[5]67义,就是要立志把天下所有事都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处理,而又能有利于别人,不要只为自己谋利益,要把实现自己个人利益放在实现天下利益之后,因为群体利益得到保障时,个人利益自然就实现了。这体现了墨子功利主义形成的模式:利天下———利他———利己。

四、研究墨子的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1.基于“天志”的趋利。当代社会对于如何处理义利关系会遇到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把追求绝对的利看作是毕生的追求,而这恰恰是现代社会个人拜金主义、官僚腐败以及商贩造假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社会的发展。另一种是过于夸大“义” 的作用,过于强调集体利益的作用。借鉴前文所论“天志”中墨子认为的人所追求的利与天所规定的义相一致的观点,我们在处理义利关系时,应该既要重视廉政、节俭的思想道德建设,又要充分肯定人们趋利的天性。

2.承认私利合理合法。在处理义利关系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地只重视“义”,义和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缺一不可。我国建国初期更倾向于夸大了的“义利合一”,否定人们的个人利益的合理性,认为个人的就是集体的,因而出现了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的消极懈怠状况。显然这极不利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处理义利关系时,不仅需要解放天性,追求现实的利,而且要承认人们私有财产的合法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使社会更加稳定。

3.集体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当然,在处理义利关系时也不能只注重“利”。西方很多国家崇尚政府控制外的完全自由的竞争, 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时,坚持个人利益优先原则。这虽然在很长一段时期带给这些国家不可忽视的利益,也保证了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但是西方一定时期出现的经济危机说明完全自由的竞争以及个人利益优先原则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我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不相冲突的,我们应该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在不侵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确保个人利益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总之,研究墨子的义利观,重新审视、思考义利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如果只注重利不注重义,那么整个社会秩序就难以维持;反之,只注重义而不重视利,那我们所追求的利便是空洞的、虚幻的。 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墨子的义利观,既要有助人为乐、侠义天下的伦理情怀,又要兼顾个人的实际利益。

摘要: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中国伦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义利关系是功利主义的一个核心范畴。本文考察论证了墨子义利观的人性论基础,墨子的“义利合一”思想、墨子的“群体利益至上”论,指出了研究墨子的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篇4:中国传统师生礼仪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礼仪;尊师重教;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07-04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有一个颇令人称道的特点——其细致到位的宫廷礼仪场景让观者眼前一亮,原来古人在礼仪方面可以做得如此细致,女子婉约、男子内敛、行为有度、举止有礼。其实,对中国传统礼仪进行考究的批判的借鉴,对当代国人素质提高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即礼仪文化。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会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也就是说,不同于西方人眼中的礼仪——根据民族或地域差异而区别的风俗,在中国人眼中,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中一切的行为准则。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注重礼仪教育,而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对于造就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在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学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还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之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等。关于“礼”的具体内容,《礼记·曲礼》中有明确的规定,“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说文解字》云“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①,段玉裁注“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礼字从示。豊者,行礼之器”②。由此,礼的起源很早,它的产生不仅在文字出现之前,而且完全应该在人类成型的语言出现之前。现在世界上仍有一些原始部落,他们不知道文字为何物,但却有着他们自认为合理的礼仪。自远古至殷商,礼仪便是一种全民性的原始礼仪巫术。它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祀活动,与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后,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原始礼仪逐渐演变成社会的行为规范。

中国素来崇尚礼仪,特别是春秋时期,儒家圣人孔子提倡的礼仪教育。他一生致力于“克己复礼”,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礼仪规范。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这里强调了“礼”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儒家十三经中,讲述礼仪精神及其行为规范的就有三部之多,通称“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这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籍。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具有道德理想人格的“士君子”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儒学另一大家荀子也十分重视礼仪的教育,“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南宋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制定《白鹿洞学规》,对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要求。

礼仪文明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表现,由此,中国封建社会很重视礼仪教育,也就突出了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的尊师重教。《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说,在教育问题上,最难的就是尊师,只有尊师,才能重教,才能使人重视学习。在古代社会,尊师重教思想十分深刻的,《吕氏春秋》中《尊师》篇云“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人才。在古代,师生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先生和弟子如何相处也是古代传统礼仪的一大学问,探讨中国传统师生礼仪为当代师生关系的重塑提供了范本,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方针是教人怎样为人,重视道德的培养,重视师生间的传承,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拿“教”这个字来说,它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作,表示一手拿一根棍棒打一个孩子,孩子头上还有被打的两个记号,这表明“教”的本意是以棍棒训子,令其遵循长辈的意志。《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③这个“教”字很好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先生的教学状态及师生关系,敬师如父,尊师重教。老师是礼仪道德的化身,弟子必须绝对服从,绝不允许有人怀疑、非议甚至是背叛老师。荀子曰“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就是说发言论的时候不赞颂老师就是不敬,做教育的时候不尊崇自己老师就是背叛,不敬和背叛老师的人,贤明的君主是不会举用的,朝中的士大夫就算在路上遇见也不会和他说话。又曰“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修身》),由此可见,对待先生的言行举止上,弟子要以敬为先,因为在中国古代,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把教育视为立国立身之本,并且逐渐形成一套尊师重教的礼仪风俗。

中国传统师生礼仪从弟子方面说,就是尊师重教,敬师如父。在中国古代,作为学生,跟从老师学习首先要举行拜师仪式,这既是一种对师生关系的认可,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古代拜师礼仪很复杂,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投师帖子。第三,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弟子会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感谢师恩等等。古代拜师礼仪虽然复杂,但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程序下,彰显了中国古代学生对老师的尊敬。

而旧时的书院,在建校或开学之处,都要举行“释菜”、“释奠”之礼,以祭祀先师先圣。“释菜”,就是只供奉蔬菜,礼比较轻;“释奠”,是供奉牲牢布帛,礼比较重。这种祭祀礼节表示“为学,尊师在前”,表明自己卑下恭谦、诚心学习的心意。也有的地方是送青菜和豆腐,以“一清(青菜)二白(豆腐)”赞颂老师的高尚道德。尊师辞世,学生要参加为其举行的丧葬活动,并且要为其守丧。圣人孔子去世后,学生们在其坟旁搭起草房,守丧三年后,才悲痛离去,而子贡不忍离去,又独自为其守了三年,可见一斑。

在日常生活中,要敬师如父。古代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父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吕氏春秋》曰“事师之犹事父也”,古有“往教不化,昭师不化”之说,学生求师学习,必须恭敬卑听,犹如颜回事孔子“如愚”而“不违”,“犹曾参之事父”一样,老师会“尽智竭道”,将毕生所学传授于弟子,这也要求弟子要像在家中侍奉父辈那样,在生活等方面照顾服侍老师。据《唐会要·皇太子见三师礼》载,唐太宗李世民教育他的儿子说:“汝之事师,如事我也。”在那个时代,统治者对待先生尚且如此,在平民眼中,先生的地位可见一斑。

最后弟子要继承和发扬师业,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特点,重视师生间的承袭而忽视创造和发明。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墨子的学生以后在政治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后,就会推行老师的主张,继承师业是古代社会尊师重教的一种重要表现。

而作为老师,也要有一定的礼仪要求,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古代的尊师思想并非是一味唯师是尊,而是有一定条件的。儒家思想认为老师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所以提出了选择老师的严格标准。荀子曰“师术有四,而博学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可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致仕》)。从教师方面说,至少要有以下几个要求,这几个要求是作为老师受人尊敬的必要条件。

首先“师要有德”,作为传统儒家文化赋予的教育理念,这一点在其创始人孔孟那里就已经被强调过,德高望重是为师的重要条件,“师道尊严”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理念。孔子的为师之道在《论语·宪问》中有很明确的阐述:何为师,“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看来,从事教育事业的必须是有爱心的人,为师之道在于仁也!“师者,人之模范也”。荀子也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即只有具备了善良的品行的人才可教育他人。可见,古人所说的先生具有的仁、爱、善是为师的重要条件,教师是道德教化的楷模,师德的存在是教师教育他人及其受人敬重的重要前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老师身正,在思想行为上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求知心和学习效果都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其次是“师要有道”,除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外,教师还得有一定的知识涵养,严于治学。《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段话认为促成“敬学”的根源在于“道尊”。就是说,只有教师严于治学,才能获得崇高的地位。教师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其三是“教师之严”,为师之道,以严为尊。所谓“严师出高徒”,这里的“严”则是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的严谨,与古语不同。古时的荀子和《学记》都把“尊严而惮”作为教师的必要条件,认为老师必须要有权威,使学生绝对地信服和服从老师,这种强制性的权威是古时的封建阶级的意志的反映,其结果造成唯师是从,人云亦云的局面,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因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古云师道实在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认为师如荒谬,不如叛之”(1933年6月18日给朋友的一封信),其实鲁迅不是一味地反对先生的权威,而是反对强制性的权威。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但是这个权威应该是通过自身高尚的道德、博学的知识储备和精湛的教学思想确立起来的,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这一点对于当代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无论在古代或现在,秉承师生礼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和学都是大有益处的。

现在的师生关系差不多是一种“职业关系”,老师只是单纯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讲完课后立马走人,而有的学生也认为自己爸妈出钱供自己读书,你耐心教我是理所应当,这种缺乏责任心,互不理解的现象导致了师生间的感情疏远。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教师也认为现在的学生太过反叛,师生间互不尊重,直接表现为当代师生礼仪的缺失。

纵观现时的中小学校以及大学校园,学生甚至是老师礼仪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间连最基本的礼节也逐渐消失。一些学生在校外甚至是校内见到老师,总是视而不见或回避,连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都很少见到。问其原因,有的学生说太熟悉或害羞,其他同学不去做,自己做了反而觉得怪异。而老师对这一点也是见怪不怪。现在的大学校园甚至远不及中小学,在老师的教学课堂上,睡觉、看小说、发短信、听音乐的学生比比皆是,有时学生之间相互讲话的声音几乎掩盖了教师的讲课声音。对于这一现象,老师的反映很是无奈,你听不听无所谓,睡觉、看小说都可以,只要不讲话、不打扰到其他听课的同学,老师已经是很感激的了。记得前段时间网上盛传了一张照片,是关于某大学的上课情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正背身于黑板解题,而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只有零星不到5个学生,其中还有玩手机的。老教授的耐心隐忍与年轻学生的散漫不专心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让人心寒。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对师生礼仪的漠视程度已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现在而言,好的学生要懂得东方文化里的礼仪“温和、上进、纯净、尊师、感恩……”,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学生和老师是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自尊自强地汲取知识,好的老师和学生是互相汲取能量的。

由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平等的关系。不同于古代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像是一种伙伴关系,通过二者沟通对话“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而孟子在师生关系上认为,师生的教授过程是“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知后觉”的过程,其后韩愈在《师说》中继承并发扬了孔孟在师生关系上的这一民主的思想,否定了“弟子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旧观念,提出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师亦无完师,正如韩愈所云,老师和学生只不过在闻道上有先后,在术业专攻方向上的不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后人总会在接受前人创造的丰富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教师不仅是指教人知识,让人考试不挂科的人,更指言传身教以处事立身之道的人。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们在读什么、听什么、想什么,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因为不同于古代中国,处于信息时代,教师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被视为是某种知识的惟一拥有者,只需传授这一知识即可。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不跟上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步伐,很快会丧失在学生面前的优越感和权威形象,难以胜任教师这一角色。教师要有责任心,有爱心,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耐心,不能讽刺和打击,要以人为本,从心理和感情上加以疏导。而古语里的先生,是骨子里的儒雅和端庄,作为当代教师更应该通过自身的行动,去感化、教育、带动学生,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敬佩和尊重。

对于学生,应该加强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实中存在这种问题,家长只在乎孩子的生活起居质量和在学校里的成绩排名,忽视了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从而导致孩子性格的孤僻,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人际交往与不懂礼节有关,所以要从根本上重视礼节教育。在学校,也应该给学生开设礼仪修养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师生礼仪,学习礼仪规则,表现出动静有节的大家风范。学生也应该打破心理障碍,信任尊敬老师,把老师当做朋友,可以与老师多交流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平等地和学生展开对话,达成相互理解的师生状态。

只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活动得到快乐而有效的开展,纵观中国历史的师生礼仪,也许有的规矩太过偏激,实在不适合我们现在的社会,但古时候的尊师重教的精神,还是可以感染到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像“释菜”的含义,远远超过了菜本身的价值。给先生送点菜,一是从心理上表达了弟子的敬师之情,二是从行动上关心先生的生活,小小的“菜”便成了连结师生关系的纽带。

从总体上说,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信息时代的教学:问题和新前景》,荷兰教学人员总工会和国家教学计划制定研究所1994年3月提交的报告)。

教育教育,教书育人,我们今天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单单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更是如何将文明的火把提交到下一代的责任。

注 释:

①③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②段玉载.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1]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孙丽丹,张东娇.论现代师生关系中的“师道尊严”与民主、平等[J].当代教育论坛,2005,(8).

[3]李树青,薛德合.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实现[J].道德与文明,2002,(1).

[4]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5: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义利观:当代青年的道德困惑与选择

义利观问题是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中的根本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面对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引起了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新变化.义利关系,不仅是个人私利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同时也是伦理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当代青年树立社会主义的利益观,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作 者:张志祥 张涛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刊 名: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COLLEGE OF YOUNG CADRES年,卷(期):15(3)分类号:B018关键词:当代青年 知识分子 道德困惑 功利主义 价值观

篇6:传统德育当代价值的哲学思考

关于传统德育当代价值的哲学思考

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历史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具有不可抹杀的历史价值;作为现实,它有着其存在的内在合理性。至于其当代价值主要表现为积极特征还是消极特征,或……

作 者:谢秀英 作者单位: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年,卷(期):“”(6)分类号:B2关键词:

篇7: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诚信--中国传统商业伦理资源的当代价值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资源,对传统的商业伦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传统商业伦理的`直接来源.以诚为本,弘扬诚信精神对于加强当今社会的企业伦理建设,加快信用体系的确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曹凤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刊 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316(1)分类号:B82-053关键词:诚信 商业伦理 企业道德责任 信用制度

篇8:传统戏曲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传统戏曲,消费文化,审美理想

毫无疑问, 传统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经过时间的汰洗打磨的民族文化的瑰宝。传统戏曲以我国传统思想为内核、以独具特色的东方美学为依托、以刻画人物形象为要义, 她深深扎根于民间, 有着经久不衰的强大的生命力, 她浸润着华夏儿女独特的审美取向, 构建了朴素而崇高的审美理想。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是我们活生生的文化血液。她与当今的消费文化格格不入, 她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脉络。

首先是恣意飞扬着的浪漫主义的人文情怀。一般认为, 中国传统的文艺美学以“诗言志”和“诗言情”为创作旨归, 以“意”“境”为审美趣味, 有着悠久而富饶的抒情传统。而且抒情传统不仅是一种“文体表征, 而且是占据中国文学艺术主体地位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 即使在叙事传统中也常常因为鲜明的抒情元素彰显出抒情传统的特征”。[1]当然, 与西方热辣炽烈的抒情方式相比, 我国传统的抒情美学又忌讳太过浓烈。

其次是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方式。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 委婉含蓄的“传情”特征早已镌刻在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之中。所谓含蓄蕴藉, 指的是用极其精简的艺术形象, 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 以有限来展示无限, 以瞬间表现永恒。在表达过程中, 用含蓄的语言托物言志、借物传情, 正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2]梅兰芳先生在《太真外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反思平调的散板、导板、碰板、原版;反二黄导板、回龙以及有着较大突破的反二黄唱段, 所有这些都恰到好处地对应着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在《仙会》这一折中, 梅兰芳首次在旦角这个行当里使用反二黄, 首句“忽听得侍儿们一声来请”反二黄导板, 突出了杨玉环独居仙山的百无聊赖, 回龙部分连用了几个排比“忙推玉枕、斜挽云鬟、花冠不整”突出了杨玉环的娇嗔, 最后的慢板将抒情直接推到了高潮。整段唱词不过百余字, 却需要十余分钟的演唱时间, 唱腔婉转, 言有尽而意无穷。

再次, 传统戏曲有着消费文化所不可比拟的诗意呈现, 并且这种方式是极其写意的。传统戏曲在表演上讲求唱念做打, 这四功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基本功, 这些远非一朝一夕就可获得。在人物造型上, 传统戏剧通过脸谱来突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并通过色彩来传达人物的品格特征, 比如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色脸象征严肃耿直、威武豪爽; 白色脸多含贬义, 象征奸诈多疑;蓝色脸象征性格刚烈、桀骜不驯等等。而在表演层面, 传统戏曲讲求程式化。此外还有“乘轿”、“跑圆场”、“对子”、“档子”、“起霸”、“趟马”、“走边”等假定性动作。这些独特的美学特征, 将传统戏曲的华美与灵动十分写意地呈现了出来。

最后, 从审美理想的建构上来说, 传统戏曲以朴素的民间情感为依托, 以传统的伦理观念为参照, 构建了一个个善的、崇高的、饱含着人文关怀的审美理想。

首先, 传统戏剧在审美理想的传达上, 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形式美。一般来说,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和梅兰芳所代表的美学特征被称为戏剧表演的三大体系。那么, 从这里可以看出, 中国的传统戏曲同西方的戏剧至少在表演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的传统戏曲, 属于古典艺术的范畴, 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表达, 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表现, 音乐的功能主要不是用来叙事, 而是长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及性格特征, 因而中国的传统戏曲具有强烈的形式美。

无疑, 在这样一种消费文化盛行的格局中, 传统戏曲显示了某种独特的品格和气质。她平和而淡然, 斑斓而克制。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极为简单, 里面的空间则是由表演来填满, “台下十年功”的演员们必将使得表演呈现出一种极为高贵而从容的状态。毋庸置疑, 传统戏曲在一片由消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格局中优雅地展示出一种全然不同的精神气韵, 即“以人物而绝非仅仅是故事”的人文情怀观照, 以构建和谐稳定、崇高超越的审美理想为旨归, 真正契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郭昭第.中国抒情传统及其美学智慧[M].文艺争鸣, 2013.

篇9:试析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孝道在于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有着紧密的关系,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在近几年表现出来的青少年问题中,最让人痛心和难以接受的就是自杀和犯罪现象。大学生自杀身亡的事件屡见不鲜,自杀已成为15自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要抑制青少年这种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应以教育预防为主。教育的方式除了提高法律素养、加强心理辅导等常规手段之外,我认为中国传统孝文化尤其是孝文化对防止未成年犯罪具有突出的作用。新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少年犯罪曾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这种现象之所以能够发生,是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形成的良好的社会风气的结果。现择其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两点来说明: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身体、四肢、头发、皮肤,都是父母所给予的,如果你本人作为一个孝子就不能让它们有轻易的伤害,这就是孝的开始。儒家文化将“贵生全体”作为孝的重要内容,将保全身体视作最初步的践行孝道。这样,能否保全身体就上升到对父母孝与不孝的高度上了。当然这种说法具有人生依附的嫌疑,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倘若我们抹去历史沉渣,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去,理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便会发现它仍有合理性。因为子女由父母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父母在子女身上倾注了毕生的财力心力,并且都对子女寄予了深厚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讲,将子女视为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未尝不可。而且如果因为自己不爱惜身体而丧失健康甚至生命,父母老了就会无依无靠,失去了奉养父母的最基本的前提,当然是大不孝了。

2.“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所谓立身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子女应怀着对家庭的义务感、责任感去为人处世建功立业。儿女有了成就,做父母的就会感到高兴;儿女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父母就会得到荣耀赢得社会的尊重,这就是孝。限于能力儿女即使不能大有作为,至少不应做违法乱纪等社会所不允许的事情。相反,如果走入歧途就会给父母精神上带来沉重的负担、耻辱或负罪感,这是大不孝了。现在有些年轻人走上犯罪道路,同缺乏起码的道德意识、缺乏对家庭的义务感、责任感有很大关系。

孝应该说在中国人的心里有着深厚的基础。因此如果能对孝道孝行的合理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吸取其有用的部分引导青少年健康向上,使他们认识到爱惜生命、珍惜名誉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而且与父母有直接关系,是对家庭和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样便有可能促使他们逐渐摈弃狭隘、自私、唯我独尊等不良心理。这应该对抑制自杀率和犯罪率有很大的作用。因为这是源自内心的教育,唤醒的是人的真实情感,或许比单纯的依靠法律等外在约束来得更为持久和深入。青少年进行孝敬父母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呼唤。

二、孝道在于养老敬老

我们常听说,人类在18世纪发现了儿童,在19世纪发现了妇女,在20世纪发现了老人。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1.67亿,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4%,这就意味着全世界每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老年人。另外,一个普遍现象是目前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都是人均GDP在5万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社会养老能力。然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与之相比还相差较远,可谓陷入了未富先老的尴尬境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还不可能把赡养老人的义务全包起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仍将是“反哺式”的家庭养老。在这样的情况下,弘扬孝道精神就变得相当重要了。一些年轻人在组成小家庭后只顾营造自己的爱巢,而忘记了赡养父母的责任。当前,关于老年人的诉讼案件中,不少都起因于子女的不孝。除了一些侮辱、殴打父母、将老人逐出家门等极端违背孝道的事例外,更多的是一些“隐性”的不孝。例如,有的青年夫妇尽管自己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却仍然与父母同吃同住,占用着家中的好房间而且不交纳生活费;有的成年子女视父母为佣人,不仅要父母替自己做家务,而且把抚养孩子的义务也全部推给父母等等。人格得不到尊重给老年人带来精神刺激;生活上得不到照料使老年人肉体上遭受痛苦;物质上得不到供养导致老年人失去起码的生命权利。社会上这些屡见不鲜的违背孝道的行为,从反面说明了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认为,传统孝道文化中对解决老人问题有价值、值得弘扬的思想有以下两点:

1.养亲

《诗经》上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抵我畜我,长我育我。”《诗经》亦有注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子女是父母所生,靠父母所养而成长,等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后,则有赖于子女的辅助,这是人之常情;鸟兽尚思反哺之情,子女对父母尽孝,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赡养父母在传统孝道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表明在家庭是社会最小经济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是应该继承,加以弘扬的。

父母抚养子女含辛茹苦,子女成人后理应尽心尽力供养双亲,照料双亲,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这是儒家孝论最基本的要求。如同俗话说:“你养他小,他养你老。”这是一种互助,倘若所有儿女都不尽赡养、扶助年老父母的义务,那么天下的父母将横下一条心,绝不生育儿女,人类岂不绝了后断了种吗?劳动力没有了社会生产不就停止了吗?人类的历史不就终结了吗?由此观之,赡养父母以尽孝心符合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在当今现实的家庭中,总还有一些成年子女以反对封建孝道为借口,不管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赡养父母涂上一层神秘色彩,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剥去“孝”字上虚伪的外衣,发扬亲子间真诚的爱,而不是说不养父母。要告诉青年们,侍奉老人不是封建,不是资产阶级思想,而是人类的美德。可以说,孝这一传统美德既是维持社会伦理的重要支柱,又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在当今中国,孝的这些功能也是为社会所需要的。

2.敬亲

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敬”是“孝”的最本质要求和最集中的表现。在孔子看来,对父母仅仅是养活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对父母不是由衷的敬爱,那么养活父母无异于狗马等牲畜。“能养”是最低的要求,再加上“敬”才可言“孝”。“敬”的具体要求是子女在侍奉父母时应将内在的敬仰之心显著情貌,和颜悦色。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指的就是对父母的态度问题,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做到。要以恭敬的态度关照父母的日常生活,要以愉快的心情供养父母,要以忧虑的态度为父母生病操心,要以发自内心的悲哀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以严格的标准祭祀纪念自己的父母长辈。直白地说,要以诚挚的感情孝敬父母。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今社会,子女“不远游”几乎是不可能了,千千万万的农民远游城市,打工挣钱是件好事,所以说,年迈的父母需要有人照顾时,子女不应该出远门这条规定可以作废,子女完全可以出远门进大城市打工挣钱,关键是理解孔子的最后一句“游必有方”。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无论你是坐办公室还是跑业务,无论你是从事脑力劳工还是体力劳动,把对父母的爱心、孝心深系于怀非常重要,心里装着父母,充满对父母的爱心,孝心,能激发人的勇气,启迪人的智慧,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人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

篇10:传统儒家义利观考辨

“义”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位居“仁”之次,其解甚多.归结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为本体之“义”,二为义理之“义”,三为适宜之“义”.在中国思想史上,却忽略了其间的差别,并将“义”与“利”绝对地对立开来,从而导致对传统儒家义利观认识的.偏颇.这其中既有文本本身的原因,亦有诠释过程中问题.因此,对其作进一步的考辨不仅是必要的,且具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 者:宋开之 赵鹏 作者单位:宋开之(河海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赵鹏(铜山县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江苏,铜山,221008)

篇11: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着具有民族形态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是核心。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应首先研究儒家。

孔子于春秋末期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一整套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战国时期,儒家分为八派,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学派和主张“性恶论”的荀子学派是最主要的两派。至汉代,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而神学化,并由民间的一种学说变为官方的统治意识,取得了独尊的地位。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了玄学和佛教的挑战,一度衰落。但它的纲常伦理观念有利于封建统治,影响仍然很大。至唐代,孔颖达等人作《五经正义》,儒学再度被罩上了耀眼的光环。宋代,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加完善和哲理化,称为“理学”。后来理学发展为“心学”,成为明代的显学。清代,又出现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但至清末,儒家已逐渐消亡,退出了历史舞台。

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仍对中国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孔子的《论语》等儒家著作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儒家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当代,儒家思想更多地作为经世致用的实学或哲学被大家所接受,人们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学习思考问题的途径。有人说“儒家是入世哲学”,即为此意。也有人拿儒家同道家作对比:人得志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儒家使人纷扰,道家使人自在。

道家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和终极关怀的一个文化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道家文化全面深入地渗透到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道家思想都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超感觉的精神性东西,带有神秘的色彩,哲学上属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虽然可以通向有神论,但它还是哲学思想而不是宗教。

道家与儒家看似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学派,但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二者又有其互相一致、互相借重、互相补充的一面。

儒家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和道德型文化。儒家是要人们成为仁人、圣人。

老、庄则以道为本源,以道为总则,他们把人看成是宇宙自然中与其他事物平等的一员,人无需一种特殊的道德来规范自己。

数千年来,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主导着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及生活方式。佛家文化作为外来文化,是唯一由外国人传入而又成为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其影响十分深远,佛教对我国的语言、饮食、文学艺术都有影响。佛家文化在中国自成一体,适应了中国文化,融汇成中国佛教,形成禅宗。

今日佛教文化逐渐被世俗淡忘,仅在寺塔建筑,石窟艺术,小说文学等方面对当代人有较深影响。

上一篇:初三期中考试班级工作总结下一篇:质量部月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