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2024-06-07

土壤词语的相关同义词(精选9篇)

篇1:土壤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泥土;土地。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后汉书·公孙述传》:“ 蜀 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 李贤 注:“无块曰壤。” 宋 苏舜钦 《昇阳殿故址》诗:“瓦砾虽费犁,土壤颇肥衍。” 封地;领土。 《史记·孔子世家》:“今 孔子 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 楚 之福也。”《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 魏 与我风俗略同,土壤邻接,自 统万 距 魏 境裁百餘里。” 唐 无名氏 《灵应传》:“朝廷以西陲陷虏,芜没者三十餘州。将议举戈,復其土壤。”

篇2:土壤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2、每个气候环境都会在该地区开发的土壤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3、它们种植在阳光充足、土壤水分少的山坡上。

4、土壤被沉积,然后在冬季雨水的作用下变得坚硬。

5、当土壤干燥时,植物会失去更多的水分。

6、保持土壤湿润,让幼苗茁壮成长。

7、中子活化分析用于测定土壤中的铀,以描绘结构。

8、无机和有机表面形成土壤吸附络合物。

9、有些土壤太过碱性,不利于某些植物的生长。

10、如果土壤排水顺畅,鼻涕虫不会造成任何麻烦。

11、春雨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四处乱窜,在每一片新叶下,都流下一滴晶莹的水珠,侵湿了每一寸土壤。

12、春天,阳光明媚,柳树抽出了嫩芽,长出新的叶子,小草也停止了熟睡,钻出了土壤。

13、落叶归根,树叶儿们飞到母亲的脚下,化作尘土,滋润土壤,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充实的一生。

14、太阳花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有土壤、阳光和适当的水分,它就能迅速地生长。

15、小草好像也不想落后,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从土壤里钻出来,为小村庄又增添了一点春的气息。

16、虎皮兰种植的时候可在土壤中加入少量的基肥,每个月施肥一次,在生长期可多施一次肥,最好使用复合肥。

17、虎皮兰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性较好的土壤,可选用腐叶土和一些沙的混合,透气性好利于虎皮兰的生长。

18、夏季温度较高,蟹爪兰土壤水分蒸发快,盆土易干,每隔两天浇一次水,每天向叶片喷水,防暑还能降温,夏季要停止施肥。

19、一丝清香钻进我的鼻腔,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土壤的芬芳和翠绿,我似乎能看见雨滴打到地上,溅起了雨的气息。

20、大地敞开胸膛,毫不遮掩地袒露出实在和坚硬的土壤。

21、叫卖的队伍,有各年龄段的男女声,五花八门、高亢婉转的叫卖调,产生于民间的土壤和环境。

22、大地露出一道道新鲜湿润的土壤,弥散出泥土浑厚清纯的气息。

23、知了刚刚出了土壤,带来地下土壤的湿气,和着泥土的芬芳。

24、在秋风的吹拂中,竹叶依旧展翅着翠绿的翅膀,即便是奔向土壤的瞬间,也装扮得生机勃勃,丝毫显不出死寂荒凉。

25、一株草,一枝花,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天气的好坏,土壤的硬软,它们都会把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26、大地上,每一寸土壤,都深深记着,每个人或深或浅的脚印,那些说出去的话,泼洒在心间,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卷风,它拉扯着两个人的距离,越走越远。

27、远处那一片片成熟的庄稼是这块七彩缤纷的绸缎上最基本的颜色,它是用那来自土壤最深处的原始浆液孕化而成的。

28、门前的那片菜园更是我儿时播种快乐的天堂,贫瘠的土壤上演着多彩的旋律,霜红的柿子,修长的黄瓜,硕满的枝桠,摇摇欲坠的李子,想想就口水成涎。

29、春暖花开是一种成长,当那些嫩芽冲出土壤,对着阳光呐喊的那一刻,你会感受到那种成长的悸动,每一次的破土都深藏着希望。

30、熊耳山下空厢寺前,十分空旷,若大的一个广场基本平整,全是小有起伏红色的土壤。

篇3:土壤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果园基本状况

试验于2002~2003年在延吉果树农场、珲春果树农场、凤林果树农场、智新果树农场、农学院果园、铜佛寺果园、龙井果树农场共36个采样点进行。其中,除珲春、凤林与铜佛寺为十五~二十年生的初盛果期树外,其余均约为四十年生的盛果期树。试验园均为丘陵坡地,暗棕壤。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见表1。

1.2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分析处理

土壤样品采集于2003年5月中旬,在每个采样点选取代表性树5株,每株树在东西南北4个方向挖树冠垂直下方0~40 cm土层的土样,去除残留的根系后将土样混合,以四分法取500 g左右,待分析。土壤质地采用比重计法;测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园土壤质地类型

对果园土壤质地分析(见表2)表明,延吉果树农场、凤林果树农场、智新果树农场、农学院果树农场、铜佛寺果园、龙井果树农场为壤质粘土,珲春果树农场为粘壤土。

2.2 果园土壤养分与土壤机械组成间的相关分析

对果园土壤养分与土壤机械组成进行相关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砂粒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粉粒和粘粒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及大量的速效养分与土壤粉粒和粘粒存在正相关,可能是由于粉粒和粘粒对它们吸附作用造成的。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粉粒、粘粒均很高(属于粘土类),因此该土壤有利于保水保肥。

3 讨论与结论

据吕月华等人报道,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中钾含量与土壤粘粒和粉粒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土壤砂粒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中磷的含量与土壤粘粒和粉粒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砂粒呈显著的正相关[1,6,7,8,9],据王岩等人报道在酸性土壤中P主要分布在较细的粒级中[10]。该试验研究表明,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与土壤中砂粒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粉粒和粘粒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通过对土壤质地研究表明,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质地属粘土,有利于保水保肥,但有机质含量过低的粘土易板结,不利于树体生长发育,因此应重视有机肥的施入。

参考文献

[1]姚军,张有山.土壤质地类型与基础肥力相关性[J].北京农业科学,1998,16(4):33-34.

[2]王东升,束怀瑞,顾曼如.土壤理化因子对苹果树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J].果树科学,1997,14(2):110-112.

[3]赵小敏,廖彩恢,刘立才,等.土壤质地背景不同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1996(3):3-5.

[4]孙鲁平,王数,张凤荣,等.燕山板栗品质与土壤特性的相关研究[J].土壤通报,1998,29(6):267-269.

[5]田有国,刘子勇,杨太新.几种不同土壤类型对冰糖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土壤肥料,1999(3):30-32.

[6]安国英,牛三义,陈玉娥,等.土壤有机质全氮与机械组成之间关系的探讨[J].河北林业科技,1993(3):46-48.

[7]黄绍文,金继运,杨俐苹,等.粮田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极其与土壤颗粒组成之间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3):291-302.

[8]吕月亭.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及其改良途径.河北农业科技,2003(2):22-22.

[9]朱静华,周艺敏,景海春,等.天津地区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养分状况相关关系的探讨.天津农业科学,1994(1):1-3.

篇4:浅析雅思听力词语的同义替换

在结合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前,笔者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什么是同义替换,同义替换即将同一意思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进行表达和信息传递。在做题时,考生可以通过在录音中寻找与已知信息构成同义替换关系的内容来定位答案信息。在理解同义替换时,有的考生会直接将其理解为近义词替换,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方式。其实,雅思听力中的同义替换除了近义词替换,还包括同根词替换、类别词替换、数量词替换。下文笔者就为考生具体介绍这四种同义替换形式。通过下面的介绍,笔者希望可以改变考生对同义替换的片面或错误看法。

近义词替换

顾名思义,近义词替换是通过近义词的方式来展示题目和录音内容的联系,这种同义替换也是所有同义替换类别中最基本、最容易掌握的形式。考生若是对单词的近义词十分熟悉,那么便可以轻松解决这类问题。

例1 Most useful language practice: learning 23 vocabulary (《剑5》Test 2 Section 3第23题)

分析 该题是一道表格填空题,需要考生补充最有用的语言练习是什么。通过审题,考生可以发现本题的最佳定位词应该是vocabulary,而空格中缺少的应该是一个修饰vocabulary的定语成分。根据定位词vocabulary,考生可以在录音中听到这句话:“I also learnt some technical words that I hadn’t heard before.”在这句话中,考生发现通过一个正式和非正式的同义词转换,题干中的定位词vocabulary在录音中被替换为words,由此考生就找到了答案信息所在的位置。录音中words的修饰词为technical,所以technical为本题答案。

以上是一个名词近义词替换的例子,但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在做题过程中感觉更让人头疼的是动词或形容词的近义替换,因为这类词的替换更加灵活。不过,如果考生能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也可轻松解题,如下例所示。

例2 STOP B: has good 16 of city centre (《剑7》Test 2 Section 2 第16题)

分析 该题也是一道表格填空题,让考生补充完整景点B有何特色。按照定位词选名词不选动词的原则,考生在处理本题时倾向于选city centre作为在录音中定位答案信息的定位词。通过of的所有格结构,考生可以判断出空格处应填名词。根据定位词,考生在听录音时,会把答案信息定位在下面这句话:“This is a place where you can sit and enjoy the wonderful views over the old commercial and banking centre of the city.”在这句话中,考生不难发现,centre of the city在句末出现,centre前还加入了冗长的修饰成分the old commercial and banking。在考试中,考生听到centre of the city时,可能已经忘了该句前面的内容了,因此很难准确找出题目答案。

如果换一种方式进行定位,效果会不会不同?这一次考生可以试试利用题干中的形容词good以及good和空格处应填词汇之间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在录音中定位及寻找答案。这样一来,考生很容易在录音中找到good的近义替换词wonderful,从而找到紧跟在其后面的词语views。所以,views即本题答案。

在考试时,很多考生会避免选题干中的形容词或动词定位。但是笔者认为,如果题目中空格前后的形容词或动词属于基础词汇,而且考生也比较熟悉其近义词,不妨将这些词归入定位词之一,很多时候可以快速帮助解题。

同根词替换

很多非英语专业的考生可能对同根词的概念比较陌生。同根词指的是词根相同、词意相近/相反的一组词。比如excite和excitement即为一组同根词。同根词在考试中出现次数较多,但很多时候考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住这类同义替换,主要是因为在发音过程中,很多同根词由于词缀的变化会导致发音、重音等的一系列变化,这使得对发音不熟悉的考生在听录音时无法及时辨认出这些词属于同一个“单词家族”,最终导致定位答案失败。

例 Reading sessions help students to read ___________

A. analytically.

B. as fast as possible.

C. thoroughly. (《剑4》Test 3 Section 3第24题)

分析 通过审题,考生应该大致理解了题干的意思是“阅读课帮助学生读得___________”,也就是要考生填写学生阅读的效果。考生可以通过题干中的定位词reading和session在录音中定位到答案信息:“With reading, there’ll be sessions aimed at getting into the habit of analysing material as you read it …”之后,根据录音中的“getting into the habit of …”(养成……的习惯)找出答案。但是录音中使用的是analysing [??n?la?z??],它与题目选项A的analytically [??n??l?t?kli]的发音出入较大。因此,很多考生即便听到了analysing这个词,也不能及时将它与analytically联系起来,最后导致丢分。因此,从这道题来看,听力中同根词考查的难点为重音及发音的变化,类似的同根词还有theatre [?θ??t?(r)]—theatrical [θi??tr?k(?)l]、deep [di?p]—depth [depθ]、analysis [??n?l?s?s]—analyse [??n?la?z]等。这要求考生平时在记忆单词时不仅要注意拼写上前后缀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发音的差别。

nlc202309012122

与此同时,在运用同根词替换时,考生也要小心同根词的“反义替换”,因为有些词缀本身就有相反的意思,比如in-、un-、il-、-less等就表达相反含义,所以考生在听的时候要对这些表示相反意思的词缀做到心中有数。

类别词替换

类别词即对一类事物的统称,比如中文里用“学科”统称学校里的某类课程,或者用“动物”统称狮子、老虎等。那么英语里同样有类似的对应词,比如subject、animal。这类单词在雅思听力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且往往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被偷偷替换掉。下面通过实例来看一下这类替换的特点及方式。

例1 Produce from the area was used to 31 the people of London. (《剑6》Test 1 Section 4第31题)

分析 通过题干中was used to的结构,考生很容易推测出空格处应填入动词,听录音时的定位词可以选people或主语produce。Produce作名词时意思是“农产品,产品”。录音中提到下面这句话:“… consisted of farmland with crops and livestock which helped to feed that population.”在此处,考生会发现题干中的people与录音中的population进行了近义词替换,而produce在这里没有重现也没有近义词出现。但在这句话中,考生却发现了crops and livestock (庄稼和牲畜)这个表达,换句话说,类别词produce在这里被两个具体的例子替代了。这便是类别词替换的一大特色。考生在做题时,如果发现题干中有概括性的类别词,那么要注意想想属于该类别的例子都有哪些,对应的单词是什么,以帮助自己适应可能在录音中出现的类别词替换形式。这种类别词替换在选择类题目中经常出现,如下例所示。

例2 Dr Merrywhether thinks Antarctica was part of another continent because ___________

A. he has done his own research in the area.

B. there is geological evidence of this.

C. it is very close to South America. (《剑7》Test 2 Section 3第26题)

分析 这道题目问的是“Dr Merrywhether认为南极洲曾属于另一个大陆是因为什么”。在录音中,考生可以听到Dr Merrywhether提到:“… because fossils and rock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Antarctica which are the same as those found in places such as Africa and Australia.”在这里,fossils and rocks代指了选项B中的类别词geological evidence,而places such as Africa and Australia替换的是题干中的another continent。在这道题目中,无论是题干还是答案,都用类别词与录音中的表述进行了替换。类似的替换形式在选择题中还有很多,可以参考《剑7》Test 3 Section 4中的选择题去复习这类替换。

数量词替换

在考试中,数量词替换常出现的形式是形容词与数量词间的替换,也就是通过数量词表达与形容词同样的意思。比如,我们既可以直接说“这个书包可真贵”,也可以说“这个书包花了我2000块钱啊”,两句话表达同一个意思。在这两句话里,“贵”和“2000块钱”进行了替换。这种替换由于有着较高的隐蔽性,往往成为考生定位答案时的漏网之鱼。

例 When investing in stocks and shares, it is suggested that women should put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ir savings in 40 . (《剑5》Test 1 Section 4第40题)

分析 在这道句子填空题中,通常考生会选用题干中的a high proportion作为本题在录音中的定位词。在录音中,与这句话对应的答案信息是:“It is usually advised that at least 70% of a person’s savings should be in low-risk investments …”考生发现,从听的角度来讲,这句话的一大亮点便是出现了70%这个数字,而这个词与a high proportion意思相近,可以互相替换。由此,考生便能轻松找出本题的答案low-risk investments。这类替换往往出现在选择题或搭配题中,类似的考点词还有too long—fortnight、regular—every six months等。

通过分析雅思听力中同义替换的四种常见形式,考生会发现,如果只是将同义替换和近义词划等号的话,那么在整个做题过程中会忽略掉很多重要的信息点。因此,如果想更高效地完成题目,考生必须在平时做题时对题目中出现的同义替换进行总结,熟悉这几种替换的具体方式,记住相对固定的替换词组,这样在考试时便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篇5:周旋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2、诸子百家,生成一家,一道生成,思维灌术,心灵生成,语言灌术,命运生成,周旋灌术。

3、人生有两种迷,别人说出来的听不透,自己做出来的不会驾驭,分工不匀,思维的智慧难以提升,周旋不能判断,无法定位未来的判定和连贯。

4、高贵,是读书熏染,或者是朋友改变,态度成就内心,涵养造化思维,周旋定位人生,判断改变命运。

5、可能是我的人缘好,蚊子跟我是很亲近的,不分昼夜不辞辛苦的陪我们周旋,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夜晚。

6、渡人,修心,仰望天下,人海茫茫,学习敷衍容易,效仿巴结容易,定位思考很难,周旋事迹很苦。

7、耳朵能听见,内心能看见,思维能周旋,智慧未必出现,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心绘画语言,不是每个人都懂生活的轮盘。

8、估量一个人的心,看自己的思维能力,估量一个人的真心,看自己的周旋能力,做事不是看别人,而是看自己,做人不是看自己,而是看别人。

9、城府的缔造,在于内心周旋的优点,城府的改变,在于人生的每一个细节。

10、城府是人生的感动,也是灵魂的改变,是内心的周旋,也是缔造绘画的格局。

11、城府,是梦的苛求,是人的缔造,是缘的感动,也是深思熟虑的周旋。

12、现在的人和钱,还是未来的情和钱,百分之九十九在于自己的周旋,昨天的情和人,明天的情和钱,如果自己变了,一切都变了。

13、经过,给人一个安静,无奈,给人一种离别,放下,给人一种习惯,所谓的周旋,只是一种不安。

14、心与心的距离,事与事化变,人与人的周旋,带动着千姿百态的万般世俗,流传着丰华绝丽的赞同和许可。

15、面对的条件是一个选择题,个人的生存是一个段落命,不要在意计算的慢,而是加快学习,成长全盘的周旋,判定。

16、一个人可以拿出全部的付出,不能拿出更多的频率周旋,一个人能决定很多人的失败,未必决定失败者的失败。

17、很多人无法用智慧救人,那是因为内心的杂乱太多,很多人无法用才华帮人,那是因为思维的周旋不够快,经验不足,能力不匀。

18、可以生成思维的周旋,也可以惊动人心的烦恼,不是每个人都会原谅自己,但是自己必须知道慈悲。

19、看人,看事,不是看一个表面,而是用心的深澈思维去周旋别人的内心,转变自己的思维态度。

20、读一个人,如同看一个世界,看一颗心,必须要有一种智慧,内心的才华,可以帮自己分析,思维的周旋可以养成一种格局。

21、尽在左右,听的时候得会放弃,说的时候得看清对方,看的时候要知道深浅,智慧可以帮助思维来周旋很多,谋略的估算才能帮助自己最快的勾画人生的蓝图。

22、怜悯是悟,在心,在行,用阅读掌握,用分析驾驭,用思维判断,用周旋转变,用心态调整,规划人生的角度,不是别人的言谈举止,而是自己的游刃有余。

23、要懂的是智慧没有捷径,思维改变也没有一步登天,只有累积角落的根基,驾驭频率的周旋。

24、高明是一种技巧,顶端能让思维周旋高度,判断,当熟悉,成为一种套路,人生成为一种机械化的思维出发点,内心承受一种攻击的速度,改变的度量。

25、如果能驾驭属于自己的通道,为何把思维通道去堵住别人的内心,难道改变思维的周旋是需要别人写吗?

26、抱怨的人,缺少良知,缺少信仰,缺少思维的周旋。

27、一辈子,赌别人赢,不如让自己努力去赢,一瞬间,让别人来找,不如自己用思维周旋台词和为人处世。

28、人有心神,能凝聚思维的周旋,人有态度,能格局自己的命运。

29、聆听,别省自己的心灵计算,看法,别省自己的思维周旋,说话,别省自己的细节划分。

30、做人,做的好不如说的好,处事,学会周旋,别总是冲动。

31、命运的角度,让人学会了忘记,忘不了曾经的记忆,人生的沸腾,让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周旋,却没有思维的宽度学会真诚,善良。

32、动用一个时间来绘画自己的思维,每天重复昨天的思维周旋,思维周旋就多了一年的生成,成为活一年,算两年。

篇6:原野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亦作“ 原壄 ”。平原旷野。 《国语·鲁语上》:“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吕氏春秋·季春纪》:“循行国邑,周视原野。” 高诱 注:“广平曰原,郊外曰野。”《楚辞·九歌·国殇》:“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壄。” 朱熹 集注:“壄,古野字。弃原壄,骸骨弃於原壄也。” 宋 陆游 《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诗:“城南城北如铺雪,原野家家种蕎麦。” 清 龚自珍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取不逞夷人及奸民,就地正典型,非有大兵陈之原野之事,岂古人於陆路开边衅之比也哉?”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序》:“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緑了。”

篇7:语调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2、农民们则扛着一个个锄头,哼着欢快的语调,穿梭于羊肠小径中,走向那一块块整齐的稻田。

3、做不到转身天涯,便把一次次想念,落于案,写成文,把季节写成想念的颜色,把风雨梳理成痴缠的语调。

4、语调运用状态是衡量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标尺,语调评价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内容。

5、讲话的人可以用语调、重音和停顿等方法来帮助他们表达的更明确。

6、同样一件事,谈论的形式和语调不同,所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7、他断言的语调很奇特,差不多是粗暴,但又不无深情。

8、它的发音、重读、节奏和语调的千变万化,使计算机茫然不知所措。

9、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说话习惯、语音语调都只有纯自我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发生失误。

10、要有吸引人的气度,包括有饱满的情绪,诚恳的态度,热情的气氛和幽默的语调。

11、与人交谈时的声音语调与态度,也是决定别人是否喜欢你的原因。

12、别人对你的印象是否良好,表现在你的仪表举止之上,这些包括了你的衣着、你说话的声音语调、你的行为、你的神情等等。

13、他们席地而坐的方式奇特别致,讲话时每句话的末尾语调逐渐增强。

14、平淡的语调讽刺着一个人仅有的骄傲,剥夺了他人正值青春的最后一点尊严。

15、平静的、低沉的语调,隐含着一股难以压抑的兴奋心情。

16、他演讲时带有浓重的浙江口音,声音高亢,语调急促。

17、每次他打电话过来,总是乱七八糟地说些学校里的人和事,还加了一种夸张的语调来渲染,要把人笑死一样。

18、“不过,我还有一件事要你们做。”方锦荣语调微微上扬了一分。

19、语调不停变化,有时是阳春白雪,有时是下里巴人。

20、小顺儿的妈的北平话,遇到理直气壮振振有辞的时候,是词汇丰富,而语调清脆,象清夜的小梆子似的。

21、平铺直叙、平平淡淡语速要张弛有度,语调要抑扬顿挫,这样会使你的演讲更加生动活泼,避免单调乏味。

22、在谈话或讲故事中,可以用加强语调的字眼、使用抑扬顿挫的方式以及不断重复一些简单的字。

23、那位教授说话的语调抑扬顿挫,很有节奏。

24、她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不足和优势,如此一概而论的语调,显然是对所有人的不负责。

25、起先是喜欢她上的课,特别是她那亲切的语调,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他有一种如鱼得水之感。

26、他的态度和语调充满着幽默,令我们忍俊不禁。

27、我用挖苦的语调说,看到他对盟友的主权关怀得如此无微不至,真是令人不胜钦佩。

28、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29、如果不注意声音技巧,说活没有抑扬顿挫的变化,语势、语气、语调都不明显,始终出不了感情,听的人就会昏昏欲睡。

30、突然,解说员开始用高昂煽情的语调解说起来。

31、她问这话时,依旧没有看我一眼,可是那语调却充满了罕见的同情。

篇8:土壤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 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土壤有机质只占土壤总重量的很少一部分, 但它在土壤肥力、土壤结构、通气性及作物产量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是根据大田土壤物理性质的试验数据, 在土壤质地为壤土、有机质含量<2%的条件下, 分析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入渗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 研究结果对土壤的保肥和农业的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条件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物理特性的测定试验是在山西省大同市8个县区进行的。为了消除各种自然因素对试验数据的影响, 所有测定试验都是在春季未耕原茬地上进行的。土壤质地粒径分析和土壤有机质 (0~20 cm) 的分析测定方法主要参考国家有关标准进行, 土壤质地的划分是根据美国农部制划分。本文是在土壤质地为壤土的条件下分析的, 土壤含水率是以占干土重的百分数来表示, 各试验点土壤 (0~20 cm) 的物理参数见表1。

2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2.1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在土壤质地为壤土、土壤容重为1.256~1.420 g/cm3的条件下, 大田土壤表层 (0~20 cm) 含水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曲线见图1。由图1试验值点群分布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表层含水量成正相关, 且符合对数关系。拟合的曲线方程为:

土壤有机质本身就能吸持大量的水分, 腐殖质的吸水比粘粒大10倍左右。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越高, 土壤中的有机胶体也增多, 导致土壤的持水率增大[1]。有机质多的土壤, 团粒结构多且稳定, 在团粒内部有大量的毛管孔隙, 可以吸持大量的水分。所以, 土壤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 表层土壤原始含水量相应的也多。

2.2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物理性粘粒的关系

土壤质地为壤土条件下, 不同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 (<0.01 mm) 之间的关系见图2。拟合的曲线方程为:

图2表明, 物理性粘粒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在局部范围内, 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因为粘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电荷密度等特性, 能够较强地吸附土壤中的有机质, 并能与腐殖质形成粘粒-腐质植复合体, 可防止有机物遭受分解。另一方面, 粘粒含量多的土壤孔隙细小, 而且往往被水占居, 通气不畅, 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 有机质分解缓慢, 腐质植与粘粒结合紧密而难以分解, 因而容易积累;粘粒还能吸附对土壤有机质有分解力的酶, 对土壤有机质有物理保护作用。所以, 土壤越粘重,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相对要多些, 粘粒含量多的土壤保肥能力强。

3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入渗能力的关系

大量的田间土壤水分入渗试验结果表明, 大田土壤入渗过程一般可在90 min内达到相对稳定[2], 所以选择90 min累积入渗量H90作为反映土壤入渗能力的指标。图3所示的曲线是在未耕原茬地条件下, 累积入渗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曲线。由图3可看出:其累积入渗量随着土壤有机质的增大而增加, 由试验点群拟合的曲线方程为:

土壤有机质本身就影响土壤的结构性, 能改变沙土的分散无结构状态和粘土的坚韧大块结构, 使土壤的透气性、蓄水性、通气性有所改善, 导致水的入渗速率加快[3]。土壤动物依靠有机质作为食料, 并因其混合土壤和形成通道而提供良好的物理性,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根据非饱和土壤的达西渗流公式可知, 土壤水分入渗量与土壤水力传导度和土壤水势梯度有关。而土壤水力传导度又与土壤质地、结构、含水量和基质势有关[2]。在土壤质地、土壤干容重、含水量基本相近的条件下, 土壤水力传导度主要取决于土壤结构的状况和土壤的基质势的大小。土壤有机质是通过对土壤孔隙尺寸和分布的影响, 来影响土壤的水力传导度。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 土壤团粒结构多且稳定性好[3]。一方面, 团粒结构多的土壤, 团粒和团粒之间的非毛管孔隙多, 非毛管孔隙是水分入渗的通道。在团粒内部有大量的毛管孔隙, 可以保存大量的水分。另一方面, 在入渗的过程中, 由于孔隙稳定性随着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而增大[4], 入渗水流的实际过水面积也增大, 因而在入渗过程中通过的水量也增大。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水力传导度大, 相应地土壤入渗能力大。在土壤原始含水量基本相近的情况下, 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基质吸力大, 土壤水势梯度大, 在入渗的过程中渗吸的水量就多。因此,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入渗能力大。

4 结 论

(1) 根据大田试验数据分析, 进一步证实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含水量、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和土壤入渗能力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2) 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土壤物理性粘粒之间的变化趋势符合对数关系。

(3) 土壤入渗能力随着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有加大的趋势。

摘要:根据大田土壤物理特性参数测定的试验数据, 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含水量、物理性粘粒含量、土壤入渗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这些土壤物理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且拟合曲线符合对数关系。研究结果对土壤保肥和农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物理性粘粒含量,土壤入渗能力

参考文献

[1]艾海舰.土壤持水性及孔性的影响因素[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20 (3) :75-77.

[2]雷志栋, 杨诗秀, 谢森传.土壤水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8.21-33, 77-81, 103-107.

[3]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82-83, 101-111.

篇9:土壤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关键词: 玛纳斯;湿地;土壤细菌生理类群;数量;土壤环境

中图分类号: S154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327-06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生物超市和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生态景观,它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和巨大的生态与环境功能,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湿地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很强,通过复杂的界面过程和湿地动植物、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吸附、沉降、吸收、分解水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 [1]。玛河流域湿地(简称玛河)地处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玛河湿地位于绿洲经济带腹地,其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不仅改善着当地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还对绿洲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土壤微生物是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变土壤的理化特性,是植物营养转化、有机碳代谢及污染物降解的驱动力,不仅推动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且在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近年来,对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微生物与植被的关系、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等方面 [3-4],而对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研究相对较少。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能直接反映所处生境的特征,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生理类群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细菌生理类群多样性 [5]及深入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6-9]。开展退化湿地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需要,研究生态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 [10],而细菌生理类群与土壤理化因子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倍受瞩目,并取得高度进展。研究玛河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细菌生理类群随季节动态变化及与不同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为合理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和保护湿地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及样点的基本特征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玛纳斯县中部,位于亚洲大陆腹地 (43°03′~46°03′N,84°48′~86°42′E),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国家AA级景区。研究区新疆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中部有三大蓄水水库,并有小型水库、鱼塘、沼泽、芦苇滩沟通水系。其保护规划总面积47 02 km2 其中鱼塘 0 38 km2、 水库12 53 km2、河滩地8 81 km2、林地5 87 km2、居民社会用地0 26 km2。属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型气候,主要特征为干旱少雨,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夏季酷热,降水量少,空气干燥。年均气温为6 8~7 1 ℃, 年均日照时数为2 886 h,年均降水量205 7 mm,年均蒸发量 1 648 4 mm,相当于降水量的4~11倍。海拔350~650 m,玛河湿地内土壤为灰漠土、灌淤土、潮土、草甸土和沼泽土等。湿地内有芦苇、沼泽、柽柳、草甸和各种蒿类等盐生植被。

1 2 土样采集

2013年5月、7月、9月、11月中旬以植被特征为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蒿草、草甸、芦苇、沼泽、灌木和柽柳为样地(表1)。去除地表动植物残体,样品采集采用正方形5点取样法,垂直取0~10、10~20 cm深度的土壤,每个点取样量大体一致,将同一层的土样混合均匀后做好标记装入灭菌封口聚乙烯袋中,共采集土壤样品48个,低温保存带回试验室,4 ℃保存。

1 3 土壤功能细菌分离培养计数

氨化细菌采用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固氮菌用改良瓦克斯曼77号培养基,硝化细菌采用改良的斯蒂芬逊培养基,反硝化细菌采用改良的阿须贝无氮培养基。芽孢杆菌、固氮细菌采用稀释平板混菌法,即取0 1 mL适宜浓度土壤稀释液加入空培养皿中,待培养基冷却到50 ℃左右,倒入培养皿与稀释液混合,每处理3个重复,固氮细菌置于28 ℃条件下培养 7 d;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计数采用最大或然数(MPN)法计数,即吸取1 mL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加入到已制备好的各种液体培养基中,每处理5个重复,置于28 ℃条件下培养7~14 d后观测结果。

[JZ]1 g干土中菌数=(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干土质量。

1 4 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采用烘干法,pH值测定采用pH计(上海精科,pH S-3C),电导率采用电导仪(上海精科,DJ-320),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全氮含量的测定采用凯氏法,全磷含量的测定采用氢氧化钠消煮-钼锑抗比色法,全钾含量的测定采用NaOH熔融-火焰光度计法 [11-12]。

1 5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相关数据均采用 Origin 8 0和SPSS 17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nlc202309011510

2 1 不同季节不同土层细菌生理类群数量动态分析

2 1 1 土壤氨化细菌的数量变化

从图1、图2可以看出,氨化细菌的数量最大达到1 73亿CFU/g,0~10 cm土层中除了灌木湿地氨化细菌数量5月到7月下降,9月又有所回 升,11月达到最大,即11月>9月>5月>7月。 柽柳湿地(0~10 cm土层)氨化细菌数量5月到7月下降,9月上升11月又开始减少外,即9月>11月>5月>7月,其他样地均表现为前3个月逐渐上升,11月开始下降,呈倒“V”字形,即9月>7月>5月>11月,表明在水分适宜、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氨化细菌数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 1 2 土壤固氮菌的数量变化

从图3、图4可以看出,固氮菌的数量最高达到17 4万CFU/g,固氮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各样地之间除了芦苇湿地和沼泽湿地,7月数量达到最大之后又呈下降趋势外,即7月>5月>9月>11月,其他样地均是9月固氮菌数量达到最大,11月又开始下降,即9月>7月>5月>11月。

2 1 3 土壤亚硝酸细菌的数量变化

由图5、图6可以看出,亚硝酸细菌是数量最高达到17 6万CFU/g,土壤亚硝酸细菌数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除了灌木样地亚硝酸细菌数量7月达到最大,9月又开始下降外,其他样地均是5月亚硝酸细菌数量达到最大,7月下降,9月又随之上升,即5月>9月>7月>11月。

2 1 4 土壤硝酸细菌的数量变化

如图7、图8所示,硝酸细菌的数量最高达到1 51万CFU/g,与亚硝酸细菌数量的季节动态分布趋势相同,除了灌木样地硝酸细菌数量7月达到最大,9月又开始下降外,其他样地均是5月硝酸细菌数量达到最大,7月下降,9月又随之上升,即5月>9月>7月>11月。

2 1 5 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变化

由图9、图10可以看出,反硝[CM(25]化细菌的数量最高达到988万CFU/g,反硝化细菌数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除了灌木样地7月达到最大,5月最小外,其他样地均表现为5月最大、11月最小。

2 2 湿地类型与与细菌生理类群分析

5月0~10 cm土层的土壤中氨化细菌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高山蒿草湿地>柽柳湿地>灌木湿地>草甸湿地>沼泽湿[CM(25]地>芦苇湿地;固氮菌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芦苇湿地>柽柳湿地>沼泽湿地>高山蒿草湿地>草甸湿地>灌木湿地。数量柽柳湿地>高山蒿草湿地 >草甸湿地>灌木湿地>芦苇湿地>沼泽湿地;硝酸细菌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柽柳湿地>高山蒿草湿地>芦苇湿地>灌木湿地>沼泽湿地>草甸湿地;反硝化细菌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柽柳湿地>高山蒿草湿地>草甸湿地>芦苇湿地>沼泽湿地>灌木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类群数量总体表现为高山蒿草数量最多,柽柳湿地次之,其后灌木、草甸,芦苇和沼泽最少。

2 3 不同湿地土壤理化因子方差分析

玛河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pH值、电导率、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分别为7 61~903、0 16~6 53 mS/cm、6 17%~35 64%、19 22~43 09 g/kg、0 90~215 g/kg、0 79~2 24 g/kg、5 87~15 27 g/kg,除含水量和全钾含量外,高山蒿草样地最高,芦苇和沼泽样地较低(表2)。pH值的变化趋势(除芦苇和沼泽样地外)为:9月达到最高,5月和11月pH值最小,且差异均不显著;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为:7月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沼泽样地季节间差异极显著,灌木样地除11月外,其他季节间差异显著;电导率的变化趋势(除芦苇和草甸样地外)为:5月最大、11月最小,柽柳样地季节间(除9月)差异显著;有机质的变化趋势为(除芦苇样地外):5月最大,随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柽柳样地季节间差异极显著;全氮含量(除草甸样地)随季节变化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5月最大、11月最小,高山蒿草样地季节间(除7月)差异显著;各样地的全磷含量均随季节变化呈下降的趋势,高山蒿草样地季节间(除7月)差异极显著;各样地的全钾含量均随季节变化呈下降的趋势且季节间差异不显著。

2 4 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

氨化细菌与pH值、全氮含量、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亚硝酸细菌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反硝化细菌与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固氮细菌与各种理化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表3)。

3 结论与讨论

3 1 不同植被细菌生理功能群数量差异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生理群的数量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结构组成和种类不同,植被盖度和根系的发达程度不同,生长环境也不尽相同,使好氧菌和厌氧菌在数量上存在差异。Salkum等在研究人工湿地植物根系对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影响时发现,表层土壤受植物根系及植被凋落物的影响,有机物种类多、含量丰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也较高 [13]。Davit等比较了新泽西州生长芦苇和互花米草(Sparteine grandiflorae)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湿地与一处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湿地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发现种植芦苇和互花米草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 [14]。因此,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直接受植被类型的影响。正如本试验结果所示,虽然芦苇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土壤的通气量,但常年积水使土壤含水量过高,导致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从而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导致土壤的含氧量降低。大多数土壤微生物是异养型好氧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能,土壤含氧量是限制芦苇和沼泽土壤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原因。

nlc202309011510

3 2 不同土层不同季节细菌生理功能群数量差异

研究表明,细菌生理类群的数量在同一样地不同土层不同时期发生较大变化,且不同样地类型间的差别也较大。从不同湿地类型主要生理类群的垂直分布看,芽胞杆菌、氨化细菌、固氮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数量基本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且数量分布情况为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亚硝酸细菌>固氮菌>硝酸细菌。徐惠风等对乌拉苔草湿地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时发现,土壤细菌在春、夏、秋3个季节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现出0~90 cm剖面中从上而下急剧减少的趋势 [15]。从季节变化的分布看,细菌春季数量最多,秋季次之,夏季和冬季较少,这与Kaiser等的报道 [16-17]一致。固氮菌分布趋势分析认为由于气温不断升高,降水量增加,湿度也不断增加,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逐渐增强,数量迅速增加。此外,植物开始生长,根际代谢物和分泌物不断增加,有效刺激了固氮菌的数量增长。11月气温急剧下降并开始结冰,抑制了固氮菌的活动,同时也由于玛河湿地独特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冬季长,导致固氮微生物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况,分解含氮有机物质的能力减弱,7月、8月随气温的升高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不断增强、数量迅速增加。Munch等研究发现,植物根系将氧气输送至根区并释放分泌物,为微生物提供养分,与没有生长植物的湿地土壤相比,植物覆盖的湿地土壤,根系周围微生物总量及群落结构多样性都很高 [18]。此外,由于植物体内磷含量的增加,导致植物根系细胞膜渗透性降低、根系分泌物成分发生变化或分泌物的数量下降都会抑制硝化细菌的活性。赵先丽等对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发现,土壤偏盐碱性更有利于细菌大量繁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大程度上受土壤有机物降解、土壤污染物代谢、土壤团聚体形成以及土壤营养物质循环等影响,且不同土层通气状况不同,从而导致氧浓度的变化使不同土层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与本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19]。不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和很多因素有关,如温度、pH值、土壤各种理化性质、溶氧量、土壤肥力、植物根系的作用等 [20]。

3 3 细菌生理类群与土壤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不同细菌生理类群在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和矿质等因子上都有显著差异,可能由于不同植被群落结构和组成不同且土壤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微生物主要以植物残体为营养源,植物的质和量必然导致土壤细菌生理类群在土壤中的分布的不均匀。此外,可能是不同的细菌生理群代谢和繁殖周期各异,导致利用营养物质的量和顺序有差异。本研究发现,亚硝酸细菌与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与陈登稳等的研究结果 [20-21]一致,但本研究结果与文都日乐等的亚硝酸细菌与含水量呈正相关的结果相反,pH值与亚硝酸细菌呈显著正相关与袁飞的结果 [22]一致。反硝化细菌与有机质、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丁玲玲等的研究结果 [23]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固氮细菌与理化因子无相关性,不同学者报道结果的差异可能与研究地点的气候和植物群落等有关。

研究土壤微生物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微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演替中发挥的作用,以维持绿洲生态系统平衡、涵养水源、储藏微生物基因资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在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转化中起决定性作用,氮循环过程包括:固氮细菌把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4供植物合成有机氮,补充土壤中的氮元素;氨化细菌将NH+4硝化为NO-3,其中亚硝酸细菌将NH+4氧化成NO-2,硝酸细菌NO-2氧化成NO-3,反硝化细菌将NO-3转化为N2完成氮素循环 [24]。由于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相连增加氮素损失,但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通过生物固氮补充了土壤中的氮素流失,还消除工业氮肥给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硝化过程会导致土壤酸化,使玛纳斯土壤盐渍化趋势得到缓解。

湿地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性质等因子对微生物功能群的分布和活性度具有重要影响。湿地土壤微生物各主要生理类群直接参与土壤中C、N等营养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其数量和活性直接关系到土壤肥力 [25-26]。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在土壤质量演变过程中具有相对较高的转化能力,可较早地预测土壤有机质乃至土壤环境的变化过程,成为反映土壤动态变化以及土壤复退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27]。只有从湿地中分离出具有特殊功能并可实践于应用的微生物,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湿地微生物的价值,本研究将继续系统全面地从玛河湿地土壤中分离出可培养的细菌并鉴定,全面评估玛河湿地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这对准确评估该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健全湿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微生物的研究方法从最初的传统分离培养法到当今广泛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RFLP、PCR-DGGE、克隆文库,再到今天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有利于研究湿地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陆健健 中国湿地[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8-27

[2]张永勇,张光义,夏 军,等 湿地污水处理机理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增刊1):165-167

[3]Zhang F J,Simth D L Interorganismal signaling in subopfimum enviroments:the legume-rhizobia symbiosis[J] Advances in Agronomy,2002(1):117-121

[4]Bljayalaxmi D,Yadavap S Seasonal dynamics in soilmicrobial biomass C,N and P in a mixed-oak forest ecosystem of Manipur,Northeast India[J] Applied Soil Ecology,2006,31(3):220-227

nlc202309011510

[5]张崇邦,金则新,李均敏 浙江天台山不同林型土壤环境的微生物区系和细菌生理群的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2001,9(4):382-388

[6]殷 峻,闻 岳,周 琪 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生态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1):108-110

[7]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 国家生物多样性研究[M] 北京:环境出版社,1998:105-121

[8]裴希超,许艳丽,魏 巍 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J] 湿地科学,2009,7(2):181-186

[9]曾繁富,赵同谦,徐华山,等 滨河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0):13-18

[1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2-136

[11]南京农业大学 土壤农化分析[M] 2版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29-85

[12]Salomo S,Muench C,Roeske I Evaluation of the metabolic divers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four different filter layers of a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vertical flow by Biolog TM analysis[J] Water Research,2009,43(18):4569-4578

[13]Davit B,Frauenfeld J G,Hagbolt M M A comparison of sediment microbi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phragmites Australasia and sparteine glumiflorae in two brackish wetlands of new herse[J] Estrums,2003,26(2):465-474

[14]徐惠风,刘兴土,白军红 长白山沟谷湿地乌拉苔草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动态及环境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3):115-117,122

[15]Kaiser E A,Heinemeyer O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within the Plough layer[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1993,25:1649-1655

[16]Sarathchandra S U,Perrot K W,Littler R A Soil microbial biomass:influence of sitimulated temperature changes on size,activity and nutrient content[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1989,21:987-993 [HJ1 72mm]

[17]Münch C,Kuschk P,Roske I Root stimulated nitrogen removal:only a local effect or important for water treatment?[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51(9):185-192

[18]赵先丽,周广胜,周 莉,等 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初步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1):30-33

[19]Chan O C,Yang X D,Fu Y,et al 16S rRNA gene analyses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the soils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in south-west China[J]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2006,58(2):247-259

[20]陈登稳,王孝国,胡文革,等 艾比湖湿地氨氧化细菌数量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环境相关性分析[J]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3):334-343

[21]文都日乐,李 刚,杨殿林,等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4):929-935

[22]袁 飞 不同农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及硝化细菌种群[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23]丁玲玲,祁 彪,尚占环,等 东祁连山亚高山草地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数量动态及其与土壤环境关系[J] 草业学报,2007,16(2):9-18

[24]杨玉盛,李振问,俞新妥,等 南平溪后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1994,18(3):236-242

[25]Nielsen N M,Winding A,Binnerup S,et al Microorganisms as 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R] Ministry of the Environent,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2002:15-16

[26]汤 晖 固氮生物生物学[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55-76

[27]陈宜瑜,吕宪国 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的研究方向[J] 湿地科学,2003(1):7-11

上一篇:可怕的书作文下一篇:精选作文走进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