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2024-06-03

纠纷词语的相关同义词(精选6篇)

篇1:纠纷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一、纠纷词语的解释

亦作“糺纷”。交错杂乱貌。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 晋 左思 《蜀都赋》:“山阜相属,含谿怀谷;岗峦糺纷,触石吐云。” 唐 沉佺期 《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诗:“重崖下縈映,嶛嶢上糺纷。” 纷忧;杂乱。 《宋书·刘勔传》:“ 勔 以世路纠纷,有怀止足,求 东阳郡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 天竺 之称,异议纠纷,旧云 身毒 ,或曰 贤豆 ,今从正音,宜云 印度 。”

二、纠纷词语的同义词

纠葛 [ jiū gé ]

瓜葛 [ guā gé ]

牵连 [ qiān lián ]

三、纠纷词语的造句

1、黄阿姨善于调节邻里之间的纠纷。

2、纠纷闹到这步田地,就不容易收场了。

3、经过排解,一场纠纷总算平息了。

4、我们的班主任善于调解同学间的纠纷。

5、居委会主任经常劝解邻里之间的纠纷。

6、两兄弟因为钱财问题发生了纠纷。

7、刘大妈妥善地处理了这场邻里纠纷。

8、居委会的王大妈公正地处理了两家的纠纷。

9、邻里间的纠纷要稳妥处理,以免影响和睦。

10、居委会主任常常调解邻居间的纠纷。

11、经过长老出面排解后,一场纠纷就此冰消瓦解了。

12、别因为纠纷而出言不逊,也不要因为这互相嫌弃,做为成功人士,应该对谁都彬彬有礼,创造和谐的氛围!

13、我们忠心希望有战争和纠纷的国家,能尽弃前嫌,刀枪入库,和平相处。

14、德高望重的王大妈非常擅于调解纠纷。

15、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祸起萧墙,发生财产纠纷。

16、别人最头疼的人事纠纷,她总能举重若轻地应付过去。

17、你是大伙选出来的人民代表,处理学校与村里的矛盾纠纷,名正言顺。

18、王婆婆年高德劭,邻里间的大小纠纷都有赖她来解决。

19、现在正全力以赴来解决这场纠纷。

20、在这场纠纷中,双方势不两立,一直僵持到现在。

21、古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家的纠纷,谁都没法管。

22、纠纷的积累,夫妻从隔阂而戒备,俗称同床异梦。

23、同学之间要团结,不要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闹纠纷,这样不好。

24、大伙别听他的摇唇鼓舌,胡说八道,乡政府马上来人解决我们两个村的土地纠纷问题。

25、国与国之间的边界纠纷,完全可以通过双方谈判解决,何必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26、为人排解纠纷应该要冷静沉着,绝对不可以意气用事。

27、量器统一,童叟无欺,纠纷就少,民间一团和气。

28、这场纠纷幸而和平了结了,否则,发展下去真不知道伊于胡底了。

29、世界少了冤冤相报的事,自然就平和而少纠纷了。

30、对你们之间的纠纷,我爱莫能助。

篇2:纠纷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弯曲。峻青《黎明的河边》六:“他佝偻着腰踏上了堤坡,打了一个踉跄,双手抓住了一根蓬蒿。”,驼背:佝偻龙钟。殷谦《从乞讨的变迁到郭敬明韩寒的狗》:“乞讨始于何年何月,未见书载,推想起来,大概非常古远。从我记事以来,乞讨的行迹一直未见根绝过,即使是在现在,也时常见到乞讨者佝偻的身影蹒跚过市。物接星移,二十春秋弹指而过,再看乞讨这一社会现象,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本质的改变。”

二、佝偻词语的同义词

伛偻 [ yǔ lǚ ]

驼背 [ tuó bèi ]

三、佝偻词语的造句

1、身边的父亲向大地虔诚的弯下腰,佝偻着身体双手在卖力地割着。

2、门前矮小的身影,已不再挺拔,略显佝偻、满脸沟壑的您笑的那么甜,就像三岁孩童。

3、这些杨树,不再轩昂挺拔,而是东倾西斜,如一个个佝偻盘身、拄杖而行的老人,却又虬劲苍莽。

4、伫立在房前的阡陌上,依偎在古老的木门旁,佝偻的父母才精神抖擞,笑逐颜开。

5、苍苍的白发和佝偻的身影,伴着古色古香的小镇,犹如一首典雅的谣琴,弹奏着和谐的韵律。

6、刚过界河波曲河上的友谊桥,就见尼泊尔人排成长队要进入我国边境,一个个身着简单而近乎佝偻的衣裳,面黄肌瘦。

7、清瘦佝偻的老先生侧坐太师椅,左手执戒尺靠在桌上,右手抚椅把,侧耳作聆听状。

8、山里少见人影,偶尔路边窜出一只狗跑入草丛,偶尔可见菜地边有一两个村民在劳作,或者偶尔会看到六七十岁的老人,穿着彝族服装佝偻着在路边缓慢前行。

9、九年过去,小女孩长大了,可皱纹却布满了老人的脸庞,两鬓银丝是那么的引人注目,粗糙的双手,佝偻了的腰。

10、他踽踽而去,一个佝偻的、学者的身影,夹杂在他的上帝诅咒的国家公民们之中。

11、梦中的外婆正在厨房做饭,身材不高,身体因为常年务农而佝偻,因此不得不弓着腰,用锅铲翻炒着铁锅中的菜。

12、说完,他又踱上了讲台,背景看上去瘦弱而佝偻,像一截就要枯萎的树干。

13、我们走出梨园时,那女孩儿的母亲哭哑着嗓子佝偻着身子向我们一一道谢,在别人的搀扶下。

14、他注意到一位瘦削的老人,佝偻着身子跟另外十多个人抬一根大木头,几个年轻人偷懒松肩,后半截木头的重量全压在他身上。

篇3:医疗纠纷相关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深刻认识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是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的前提。只有全面充分深入地了解和熟悉产生医疗纠纷的真正原因, 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导致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大的方面讲有院方的、病人及家属方面的、社会的原因, 从具体方面讲有医务人员的、医院管理者的、病人及家属的、社会群众的、新闻媒体的、司法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责任意识较差

在临床工作中, 为满足病人治疗需要, 在采取的医疗行为如手术、给药、输液、输血等过程中, 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观察病情时, 责任心不强, 疏忽大意, 这些工作中的失职行为均可引起医疗纠纷。

1.2 技术水平不高

医学的实践性很强, 因此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娴熟的操作, 若不能得心应手, 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 还会给其他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良印象, 更有甚者, 延误治疗, 使抢救工作失去有利时机, 造成医疗纠纷。

1.3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病历是医院处理纠纷、法院审理案件、医疗事故鉴定的最重要的证据, 也是科研的重要资料, 由于部分医护人员对此认识不清, 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在记录中缺乏严肃态度或未按实际情况记录, 出现漏记、记录不完整等情况, 引起医疗纠纷。

1.4 缺乏有效的沟通

医护人员言行不当引起医疗纠纷,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态度生硬, 缺乏同情心, 不注意语言交流技巧,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未给满意的回答, 当病人或家属对自身疾病变化不理解时, 漠不关心, 引起病人或家属的不满, 或医护人员的不团结相互指责对方所采取的医疗、护理行为, 造成病人的不信任。

1.5 行业作风不正

极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开大处方, 要红包, 私收现金等个体违纪行为造成了病患及家属对医疗单位的不满, 为医疗纠纷的产生种下了“祸根”。

1.6 患方原因导致不良后果

病人对疾病模糊认识, 医学知识的欠佳, 对所患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当出现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时, 埋怨医护人员水平差, 救治不及时, 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引起不良后果时, 指责医院在医疗、护理方面存在过错, 指责医护人员未尽到职责。

2 对策

2.1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职业责任感。

做为一名医护人员,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认真评价自身价值, 在学习中充实、完善自我, 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还要加强素质的培养, 在工作中体现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 医院需要的是多知识高技术的复合性人才。

2.2 苦练基本功, 赢得患者信任

技术操作是每位医护人员的基本功, 娴熟的技术不仅可减少病人的痛苦, 更是对患者家属的安慰, 从侧面也体现了医院的技术水平, 而医院技术的高低是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 要想赢得患者信任, 就要从基本功开始。

2.3 严格病历书写规范, 杜绝漏洞。

在工作中, 养成良好医疗文件书写规范习惯, 对各种记录都严肃认真的书写, 记录真实可靠, 字迹清晰, 保证医护记录的统一性, 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

2.4 履行告知义务, 掌握告知技巧。

告知义务的执行, 必须保证在尊重病人隐私权、人身权、知情同意权等基础上进行, 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掌握告知技巧, 避免产生不利后果, 医患之间要告知情同意书, 这样在保护医护人员的同时, 也能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消除医患之间隔阂, 保证病人得到最佳治疗。

2.5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加强医务人员的行业作风教育,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是预防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进行医德医风教育, 以“三性”:一是针对性。针对医务人员在医德医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失时机的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这样就能“趁热打铁”, 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二是经常性。就是对医护人员进行坚持不懈的、持之以恒的经常性的医德医风教育。三是要有计划的、分阶段的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系统教育。把针对性和经常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2.6 强化医疗纠纷管理

强化医疗纠纷管理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为此, 一是要高度重视医疗纠纷的管理, 要把医疗纠纷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列入医院的综合目标责任制。要加强领导, 专人负责, 定期分析,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要把有无医疗纠纷和医疗纠纷的多少作为衡量科室及医务人员工作质量优劣的标准之一, 与科室及个人利益、晋升晋职挂钩, 以充分调动全员预防纠纷的积极性;二是善于发现苗头, 及时化解矛盾, 消除不安全因素, 齐心协力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要坚持正确的处理原则, 凡遇到医疗纠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 依法规为准绳, 维护医患双方的正当合法权益, 做到国家、医院、病人三者利益的统一。

3 结语

篇4:浅析雅思听力词语的同义替换

在结合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前,笔者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什么是同义替换,同义替换即将同一意思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进行表达和信息传递。在做题时,考生可以通过在录音中寻找与已知信息构成同义替换关系的内容来定位答案信息。在理解同义替换时,有的考生会直接将其理解为近义词替换,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方式。其实,雅思听力中的同义替换除了近义词替换,还包括同根词替换、类别词替换、数量词替换。下文笔者就为考生具体介绍这四种同义替换形式。通过下面的介绍,笔者希望可以改变考生对同义替换的片面或错误看法。

近义词替换

顾名思义,近义词替换是通过近义词的方式来展示题目和录音内容的联系,这种同义替换也是所有同义替换类别中最基本、最容易掌握的形式。考生若是对单词的近义词十分熟悉,那么便可以轻松解决这类问题。

例1 Most useful language practice: learning 23 vocabulary (《剑5》Test 2 Section 3第23题)

分析 该题是一道表格填空题,需要考生补充最有用的语言练习是什么。通过审题,考生可以发现本题的最佳定位词应该是vocabulary,而空格中缺少的应该是一个修饰vocabulary的定语成分。根据定位词vocabulary,考生可以在录音中听到这句话:“I also learnt some technical words that I hadn’t heard before.”在这句话中,考生发现通过一个正式和非正式的同义词转换,题干中的定位词vocabulary在录音中被替换为words,由此考生就找到了答案信息所在的位置。录音中words的修饰词为technical,所以technical为本题答案。

以上是一个名词近义词替换的例子,但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在做题过程中感觉更让人头疼的是动词或形容词的近义替换,因为这类词的替换更加灵活。不过,如果考生能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也可轻松解题,如下例所示。

例2 STOP B: has good 16 of city centre (《剑7》Test 2 Section 2 第16题)

分析 该题也是一道表格填空题,让考生补充完整景点B有何特色。按照定位词选名词不选动词的原则,考生在处理本题时倾向于选city centre作为在录音中定位答案信息的定位词。通过of的所有格结构,考生可以判断出空格处应填名词。根据定位词,考生在听录音时,会把答案信息定位在下面这句话:“This is a place where you can sit and enjoy the wonderful views over the old commercial and banking centre of the city.”在这句话中,考生不难发现,centre of the city在句末出现,centre前还加入了冗长的修饰成分the old commercial and banking。在考试中,考生听到centre of the city时,可能已经忘了该句前面的内容了,因此很难准确找出题目答案。

如果换一种方式进行定位,效果会不会不同?这一次考生可以试试利用题干中的形容词good以及good和空格处应填词汇之间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在录音中定位及寻找答案。这样一来,考生很容易在录音中找到good的近义替换词wonderful,从而找到紧跟在其后面的词语views。所以,views即本题答案。

在考试时,很多考生会避免选题干中的形容词或动词定位。但是笔者认为,如果题目中空格前后的形容词或动词属于基础词汇,而且考生也比较熟悉其近义词,不妨将这些词归入定位词之一,很多时候可以快速帮助解题。

同根词替换

很多非英语专业的考生可能对同根词的概念比较陌生。同根词指的是词根相同、词意相近/相反的一组词。比如excite和excitement即为一组同根词。同根词在考试中出现次数较多,但很多时候考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住这类同义替换,主要是因为在发音过程中,很多同根词由于词缀的变化会导致发音、重音等的一系列变化,这使得对发音不熟悉的考生在听录音时无法及时辨认出这些词属于同一个“单词家族”,最终导致定位答案失败。

例 Reading sessions help students to read ___________

A. analytically.

B. as fast as possible.

C. thoroughly. (《剑4》Test 3 Section 3第24题)

分析 通过审题,考生应该大致理解了题干的意思是“阅读课帮助学生读得___________”,也就是要考生填写学生阅读的效果。考生可以通过题干中的定位词reading和session在录音中定位到答案信息:“With reading, there’ll be sessions aimed at getting into the habit of analysing material as you read it …”之后,根据录音中的“getting into the habit of …”(养成……的习惯)找出答案。但是录音中使用的是analysing [??n?la?z??],它与题目选项A的analytically [??n??l?t?kli]的发音出入较大。因此,很多考生即便听到了analysing这个词,也不能及时将它与analytically联系起来,最后导致丢分。因此,从这道题来看,听力中同根词考查的难点为重音及发音的变化,类似的同根词还有theatre [?θ??t?(r)]—theatrical [θi??tr?k(?)l]、deep [di?p]—depth [depθ]、analysis [??n?l?s?s]—analyse [??n?la?z]等。这要求考生平时在记忆单词时不仅要注意拼写上前后缀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发音的差别。

nlc202309012122

与此同时,在运用同根词替换时,考生也要小心同根词的“反义替换”,因为有些词缀本身就有相反的意思,比如in-、un-、il-、-less等就表达相反含义,所以考生在听的时候要对这些表示相反意思的词缀做到心中有数。

类别词替换

类别词即对一类事物的统称,比如中文里用“学科”统称学校里的某类课程,或者用“动物”统称狮子、老虎等。那么英语里同样有类似的对应词,比如subject、animal。这类单词在雅思听力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且往往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被偷偷替换掉。下面通过实例来看一下这类替换的特点及方式。

例1 Produce from the area was used to 31 the people of London. (《剑6》Test 1 Section 4第31题)

分析 通过题干中was used to的结构,考生很容易推测出空格处应填入动词,听录音时的定位词可以选people或主语produce。Produce作名词时意思是“农产品,产品”。录音中提到下面这句话:“… consisted of farmland with crops and livestock which helped to feed that population.”在此处,考生会发现题干中的people与录音中的population进行了近义词替换,而produce在这里没有重现也没有近义词出现。但在这句话中,考生却发现了crops and livestock (庄稼和牲畜)这个表达,换句话说,类别词produce在这里被两个具体的例子替代了。这便是类别词替换的一大特色。考生在做题时,如果发现题干中有概括性的类别词,那么要注意想想属于该类别的例子都有哪些,对应的单词是什么,以帮助自己适应可能在录音中出现的类别词替换形式。这种类别词替换在选择类题目中经常出现,如下例所示。

例2 Dr Merrywhether thinks Antarctica was part of another continent because ___________

A. he has done his own research in the area.

B. there is geological evidence of this.

C. it is very close to South America. (《剑7》Test 2 Section 3第26题)

分析 这道题目问的是“Dr Merrywhether认为南极洲曾属于另一个大陆是因为什么”。在录音中,考生可以听到Dr Merrywhether提到:“… because fossils and rock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Antarctica which are the same as those found in places such as Africa and Australia.”在这里,fossils and rocks代指了选项B中的类别词geological evidence,而places such as Africa and Australia替换的是题干中的another continent。在这道题目中,无论是题干还是答案,都用类别词与录音中的表述进行了替换。类似的替换形式在选择题中还有很多,可以参考《剑7》Test 3 Section 4中的选择题去复习这类替换。

数量词替换

在考试中,数量词替换常出现的形式是形容词与数量词间的替换,也就是通过数量词表达与形容词同样的意思。比如,我们既可以直接说“这个书包可真贵”,也可以说“这个书包花了我2000块钱啊”,两句话表达同一个意思。在这两句话里,“贵”和“2000块钱”进行了替换。这种替换由于有着较高的隐蔽性,往往成为考生定位答案时的漏网之鱼。

例 When investing in stocks and shares, it is suggested that women should put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ir savings in 40 . (《剑5》Test 1 Section 4第40题)

分析 在这道句子填空题中,通常考生会选用题干中的a high proportion作为本题在录音中的定位词。在录音中,与这句话对应的答案信息是:“It is usually advised that at least 70% of a person’s savings should be in low-risk investments …”考生发现,从听的角度来讲,这句话的一大亮点便是出现了70%这个数字,而这个词与a high proportion意思相近,可以互相替换。由此,考生便能轻松找出本题的答案low-risk investments。这类替换往往出现在选择题或搭配题中,类似的考点词还有too long—fortnight、regular—every six months等。

通过分析雅思听力中同义替换的四种常见形式,考生会发现,如果只是将同义替换和近义词划等号的话,那么在整个做题过程中会忽略掉很多重要的信息点。因此,如果想更高效地完成题目,考生必须在平时做题时对题目中出现的同义替换进行总结,熟悉这几种替换的具体方式,记住相对固定的替换词组,这样在考试时便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篇5:理解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 元 刘将孙 《登仕郎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萧公行状》:“纷紜蜂舞,未易缕析而理解者。” 从道理上了解。 《宋史·儒林传三·林光朝》:“﹝ 光朝 ﹞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 指了解,认识。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六合之内,固无奇不有,而此则尤难理解者矣。” 《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说理分析。

二、理解词语的同义词

领悟 [ lǐng wù ]

剖析 [ pōu xī ]

会意 [ huì yì ]

三、理解词语的造句

1、同学之间有些小摩擦是正常的,只要我们相互理解就可以避免。

2、同样的梦想,让美国人坚守美国,让各国移民纷至沓来,文化多样性促进人们相互理解和学习。

3、我也有子女,将心比心,我理解家长们希望孩子升入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的愿望和心情。

4、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5、作为一个好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透彻全面,防止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6、他能透彻地理解上级的指示精神。

7、一般人很难理解这么深奥的理论。

8、我理解了王老师那期待的目光,大步进入考场。

9、老师列举了好几个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定义。

10、他把我那句话的意思理解错了。

11、学习了这门功课,我对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了理解。

12、要理解一句话的意义,首先必须弄懂每个词语的意义。

13、他做了好事却不被理解,心里很苦恼。

14、我们不能理解他所说的一番话。

15、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16、我们对父母要有一种宽容与理解的习惯对父母。

17、得不到好朋友的理解,他的内心苦闷极了。

18、面对我一次次茫然的表情,老师并没有放弃,他循循善诱,终于让我理解了这道难题。

19、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只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

20、也许我们还太小,没法完全理解长辈们的苦心教诲。

21、对老师为我们好的一番诚意,同学们是理解的。

22、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你会节省很多时间。

23、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完全理解了这道数学题的算法。

24、爸妈不知为我们花费了几多心血,我们要懂得理解他们的辛苦啊!

25、你能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吗?

26、只有理解了词语的含义,才能用词语造句。

27、我们常说“理解万岁”,因为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

28、尽管父母为我们费心费力,可是有的同学还是不理解。

29、老师的初衷是要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要理解他的一片苦心。

30、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不太好理解。

31、数学符号有好多种,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以求能辨认和理解。

32、我没有理解她给我的暗示。

33、想要一个好的考试成绩,平时学习绝对不能不求甚解的学习,要彻底的理解所有知识才可以。

34、小明读书不死记硬背,也不会做不求甚解的事情,所以,他只要他理解能力很好。

35、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参观,我才真正理解了大庆人艰苦的创业精神。

36、百闻不如一见,你亲自到特区看看,才能真正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

篇6:神奇词语的相关同义词

2、哇,双子座的流星雨真是神奇呀,刷的一下划亮了夜空,真壮观!

3、春晚刘谦的魔术表演真是神奇!

4、群众中流传着很多关于铁道游击队的神奇故事。

5、世界上神奇的事还有许许多多,等待着我们去他探索。

6、景观神奇的天然溶洞是远古时代地壳运动的产物。

7、神奇的九寨沟,以美丽的五彩池闻名于世。

8、九寨沟神奇的风光,处处都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令我神往。

9、神奇的互联网常常可以帮助我们,不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

10、这时的景色是多么神奇,多么美妙,好像人间仙境。

11、仙女们在这片神奇的绿野上游戏,有时跳舞,有时歌唱,有时漫步,有时飞翔。

12、我国古代传说大都带有神奇的色彩。

13、我想,那无限的宇宙空间定然充满了神奇。

14、科幻小说中,那些超越时空的描写把我们带到了神奇的世界。

15、魔术师太神奇了,刹那间变出一只鸽子,一刹那又变出一朵玫瑰。

16、世界那么的神奇、那么的博大。

17、魔术师能够在变化无穷的表演中不露出一点破绽,从而使观众感到神奇。

18、神奇的桂林山水,驰名中外。

19、十一期间,来九寨沟观光的游客川流不息,只为一睹这景色的秀丽神奇。

20、翻开历史古书,看到诸葛亮巧施调虎离山计,不得不佩服古人神奇的智慧头脑。

21、经过她的精心制作,一堆废弃的包装材料,竟变成了精致的壁挂,真是化腐朽为神奇。

22、这些根雕充分显示了作者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

23、这些根雕充分显示出作者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

24、看见美术老师画的活灵活现的小松鼠,我们不得不佩服这实在太神奇了。

25、这项商品号称效果神奇,但使用起来却和其它同类型产品差异不大,有点名不副实。

26、这项商品号称效果神奇,但使用起来却和其他同类型產品差异不大,有点名不副实。

27、经过人们添枝加叶,这件本来无中生有的事,如今变成一个神奇的故事。

28、这件事经人们添枝加叶,成了个十分神奇的故事。

29、这位老雕刻家的手,真是运斤成风,神奇到了极点。

30、站在山顶,造化之神奇的感觉油然而生。

上一篇:广西事业单位考试下一篇:那一双手作文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