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教育局文件

2024-07-03

三明市教育局文件(精选8篇)

篇1:三明市教育局文件

三明市教育局文件

明教办〔2012〕18号

三明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2年春季

学校开学工作检查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学校:

为进一步贯彻我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促进全市中职、中小学、幼儿园认真做好开学初的各项工作,确保完成2012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经研究,决定组织四个检查组进行春季期初工作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

1.《义务教育法》贯彻落实和控辍保学情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情况。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推进情况。3.五个规范(规范课程设置、作息时间、评价考试、招生行为、教学用书管理)执行情况。

4.校园安全责任落实情况,人防、物防、技防和协防措施,校园周边秩序及环境卫生、学生宿舍、食堂管理情况,无证园整治情况,了解学校安全工程实施情况。

5.教育惠民政策落实、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校务公开等情况。

6.教育民生战役工程项目、标准化学校、中职达标学校、标准化职教中心、公办幼儿园建设等情况。

7.品德、法制、安全三项教育落实情况,校园文化宣传、心理健康咨询室、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等情况,校外活动中心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8.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方案编制情况(含文字材料和布局规划图)。

9.学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二、检查方法

检查组采用听取县(市、区)教育局工作汇报、实地察看校园、查阅有关资料、走访师生等方式进行。

三、检查时间:2月13日--17日

四、工作要求

1.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按照检查内容要求做好自查,准备好汇报材料,提供有关资料,扎实做好相关工作。

2.各检查组除检查中职学校、中小学外,还要抽查村完小、民办幼儿园和校外教育基地。

3.各检查组要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学校,具体指导学校开展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检查结束后各检查组要指定专人整理材料,并于2月22日前书面报市教育局安全科。

附件:

2012年春季学校开学工作检查组人员安排

二○一二年二月八日

主题词:教育 检查 通知 抄送:省教育厅

三明市教育局 2012年2月8日印发 附件:

2012年春季学校开学工作检查组人员安排

第一组:负责将乐、泰宁、建宁 组 长:谢贵水成 员:谢第二组:负责三元、永安、大田组 长:邱成 员:陈瑞迈第三组:负责明溪、清流、宁化组 长:黄茂锋成 员:蒋永奇第四组:负责梅列、沙县、尤溪组 长:黄桓柏成 员:林秋生

群 姜仕清 钟家均

张凌英 林朝魁

黄柏山 张 龙

施振通 巫常清

篇2:三明市教育局文件

明公综„2006‟438号

三明市公安局印发深入推进我市公安 机关“三基”工程建设12项措施的通知

各县、市、区、三钢、三化、水东、上京公安局、分局,市局各单位:

现将《深入推进我市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12项措施》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1─

深入推进我市公安

机关“三基”工程建设12项措施

根据公安部《关于抓基层打基础苦红基本功的指导意见》、《关于全国公安民警苦红基本功的实施意见》、《关于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公发[2006]10号)三份文件精神及12月1日公安部贯彻落实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调度会的部署要求,结合赴辽宁省沈阳、铁岭学习考察情况,现提出深入推进我市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12项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的八条意见。12月19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的意见》(明委发[2006]20号)文件,提出了支持保障公安“三基”工程建设的八条具体措施,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的政策层面,把“三基”工程建设上升到党委领导下的政府行为,上升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打牢党的执政根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来认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公安部党委的部署上来,进一步明确“抓基层”就是巩固党的基层政权;“打基础”就是筑牢党的执政根基;“苦练基本功”就是提高执法为民的本领,加强“三基”工程建设就是在为社会构和谐、为群众保平安。要有强 —2— 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公安部党委部署加强“三基”工程建设的难得历史机遇,学习借鉴辽宁沈阳、铁岭等地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加强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八条意见为契机,重在抓落实、抓贯彻、抓督察,并争取由市委或市政府督察室专项督察通报,督促各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出台支持保障文件抓好落实。要树立敢创敢抓、勇创一流的精神,坚定信心,发奋图强,只争朝夕,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对公安“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视支持,强力推进我市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创造性地探索党政主动、公安推动、社会联动、警民互动的工作格局,积极破解公安“三基”建设中体制性、机制性和保障性难题,进一步做好补课、升温、加压工作,充分发挥敢打硬仗、勇打硬仗、能打胜仗、善打胜仗的拼搏进取精神,以确保一方平安、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唯一标准,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骨干作用,建立推动“三基”工程建设长远发展的长效机制,重在领导,重在提升,重在持续,重在运作,重在成效,力争我市“三基”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凸显工作特色,取得更大成效,争取走在全省的前列,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领导:陈建平;责任单位:市局“三基办”)

二、充实市公安局“三基办”力量,加强对“三基”工作的领导协调。市局决定从“三所三队”有关警种和部门抽调潘复勤、刘辉、许信雄3人加上原先在“三基办”工作的欧志勇、徐静共

─3─ 5人长期驻点“三基办”工作,抽调政治部谢志明到“三基办”工作,负责苦练基本功工作,在市局一楼调整2间办公室,调剂4台电脑供“三基办”使用,“三基办”日常工作由欧志勇负责,搞好内部工作分工,下设综合组和督导组,进一步发挥“三基办”加强对全市“三基”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市局“三基”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三基”工作汇报会,对“三基”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同时,责成各地公安机关加强对“三基办”的领导,调整人员,充实力量,充分发挥“三基办”的领导协调职能作用。

(责任领导:陈建平;责任单位:市局“三基办”、装财处)

三、加大滚动督察力度,落实责任追究。对全市公安派出所建设攻坚战和工作竞赛及“三基”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盘点考核排名,对排名落后的以及存在问题和未完成重点建设项目的进行通报,限期落实整改。视整改情况在2007年一季度再组织一次全市性复核督察,对工作仍不到位、排名仍退不出后几位的实行责任追究,责令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安局长、分管副局长、所队长引咎辞职,必要时对公安局长、分管副局长、所队长停止执行职务。

(责任领导:陈建平、郑荣狮;责任单位:市局“三基办”、督察队)

四、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汇报“三基”工程建设情况,取得重视和支持。以市委、市政府领导现场办公等形式,主动汇报工作,请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帮助 —4— 解决相关问题。主动邀请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和代表、委员视察“三基”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工作,争取理解、支持和关心、关注。各地也要邀请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领导及代表、委员视察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情况。

(责任领导:陈建平;责任单位:市局“三基办”)

五、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机制,整合盘活公安资源,促进平安和谐社会建设。通过置换、租用方式,积极借助社会资源,创造性地探索党政主动、公安推动、社会联动、警民互动的工作格局,促进“三基”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加大改建改造基层办公用房力度,着力解决全市15个无房、危房、租房派出所的办公用房建设,积极争取省厅补助在2007年完成办公用房改造建设。二是着力扩大电子监控技防网络的覆盖面和覆盖领域,充分发挥市场运作机制的作用,提升建设“平安三明”的科技防控水平。三是着力发展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壮大社区巡逻和保安服务力量,强化社会治安动员机制建设。

(责任领导:柯孙民、陈建平;责任单位:市局治安支队、信通处、科技处、指挥中心)

六、大力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市局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指导意见,统一全市社区警务室和农村警务室的门面、标识及制度,实行一区一警或多警并带几名巡逻防范队员或外口协警员的警务运作机制,保证警务室按照规范要求开门办公,抓好社区治安防范,实有人口管

─5─ 理,服务群众,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对全市农村警务室抓好规划布局,以不超过5个行政村布建一个农村警务室。采取先试点的做法,市局重点抓好三元、梅列两区警务室试点,每个县分别确定一个社区和一个农村警务室抓好试点,永安重点抓好两个社区和一个农村警务室试点,三钢、三化分局各抓好一个警务室试点,分期分批建设,优先做好被撤并整合派出所改为警务室的建设,学习借鉴辽宁省法库县公安局警务室建设经验,结合三明实际,做到每个警务室拥有“5支队伍”,即治保队伍、调解队伍、治安监督员队伍、巡逻队伍、中心户长队伍;建立“6项制度”,即警务室工作制度、治保会工作制度、调解会工作制度、巡逻工作制度,管控、帮教工作制度、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健全“8种簿册”,即会议记录、接待群众记录、各类案件记录、调解纠纷记录、巡逻记实记录、流动人口记录、高危人群记录;规范“10条标准”,即警务室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统一外观标识,设立标写警务名称及民警姓名和联系电话的联系板,制作详细反映辖区居民姓名和其居住的街、委、组具体方位的住户图,配备一部电话机,装备一辆警务自行车或摩托车,装订一套警务室工作制度表,建立一本工作台帐,树立一个向群众进行治安提示和警情通报的宣传栏,购置一个档案柜装载警械和文件簿册等,配备一台计算机,对警务区基础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保证警务工作规范统一、运转有效。

(责任领导:陈建平;责任单位:市局“三基办”、治安支队)

—6—

七、继续下沉机关警力,充实社区警务力量。为有效保障城市、城关社区警务室按规范要求正常开展工作,切实做到警务前移,警力下沉,市公安局机关和三元、梅列两个分局机关将采取自愿报名、政治部审核的方式,鼓励机关民警到市区各警务室开展工作,其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并对符合条件的给予高配相应副科、正科非领导职务政治待遇,保证社区警务室每天开门办公。必要时采取支队处室挂钩社区警务室的做法,包干负责,确保每个单位抽调1人下沉警务室工作。各县(市)公安局机关也要抽调人员充实社区警务力量,做好社区警务工作。

(责任领导:肖文波;责任单位:市局政治部)

八、继续以“千警入万户、为民保平安”为载体,狠抓入户访查“上京模式”的落实。“千警入万户、为民保平安”和入户访查“上京模式”是我市公安“三基”建设“打基础”的特色载体,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进行深化和完善,进一步夯实基础,突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积极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警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基础信息化和信息基础化。

(责任领导:陈建平;责任单位:市局“三基办”、治安支队)

九、勇于创新警务机制,营造平安稳定治安环境。按照公安部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调整浓缩和规范县(市)、区公安局、分局的机构设置,解决好被撤并机构的原有人员政治

─7─ 待遇问题,保障警务前移,重心下倾,有效改变勤务模式不适应治安动态形势的需求,解决公安机关头重脚轻、勤务机关化的局面,大力推进公安一线执法执勤实战化建设。具体先选择一个县级公安机关开展机构调整试点,再推开的做法,保证机构改革平稳有序。

(责任领导:俞大同、肖文波;责任单位:市局政治部)

十、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通过健全和运行与治安任务相适应的警务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全面解决“不愿干、不会干、不能干、干不好”的问题,在全市营造比学赶帮、争先恐后、勇争一流的进取氛围。

(责任领导:陈建平、肖文波;责任单位:市局“三基办”、政治部)

十一、抓好典型示范和推广工作。要善于在“三基”工程建设中发现一批能起示范教育作用的先进典型,特别在“三所三队”中要发现、培养、扶持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总结他们的先进工作法,加以提炼推广,把典型放大,打造不同类型的典型“品牌”,扩大“三基”建设成效。重点抓好深入开展向林先雄同志学习活动,总结提炼林先雄的社区警务工作法,命名林先雄社区警务室,组织巡回报告,开展“争当林先雄式的优秀民警”活动,表彰一批“优秀社区和驻村民警”及优秀基层所队民警。同时,进一步加大“三基”工作对外宣传力度,用宣传总结“三基”工作、推动“三基”建设,打造我市“三基”工作亮点和品牌。

—8—(责任领导:陈建平、肖文波;责任单位:市局“三基办”、政治部)

十二、继续深入开展大练兵苦练基本功。按照公安部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我市2007年公安民警苦练基本功实施方案,实行“五层次训练法”,为实战服务,发挥市人民警察训练基地、市局各警种各部门、各县市区局、基层所队和导师传帮带的各自优势,加强教官队伍建设,加大对各级领导的培训力度,全面落实“三个必训”和基层一线民警每年15天训练任务,重点加强执法技能、警务技能、网络运用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竞赛,以练为战,提高练兵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实效,全面提升队伍警务素质。

(责任领导:俞大同、陈建平、肖文波;责任单位:市局“三基办”、政治部、督察队)

─9─

主题词:公安机关 三基建设 12项措施 通知

───────────────────────────

抄送:省公安厅“双基”办公室,市委政法委,本局领导。

(网传并印30份)───────────────────────────

三明市公安局办公室

2006年12月22日印发 ───────────────────────────

篇3:三明市教育局文件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干预,健康教育,知晓率,健康行为,评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呈现年轻化的特点,世界各地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糖尿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学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局限性,如何采取措施降低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水平,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就成为当前糖尿病社区防治的重点。本研究采用社区干预试验研究方法,于2008年5月—2009年10月,在干预社区开展人群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干预活动,评价社区人群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昆明市社区糖尿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昆明市选择2个社区作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2个社区各随机抽取1个居委会和1个村委会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从每个研究的居委会和村委会各随机抽取400名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个人行为生活习惯、个人健康状况及糖尿病预防控制知识等,干预1年半后再次进行调查评估。

1.2.2 干预方法:

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干预社区居民中开展糖尿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包括:组织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和护士入户发放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举办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定期深入社区开展糖尿病防治健康咨询活动,为居民进行免费健康检查等。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经核对无误后,由专业人员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并进行逻辑检错,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评估对象基本情况

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基线与1年半后的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1。

2.2 糖尿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

在干预社区,干预前后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过1年多的干预,社区居民对糖尿病预防控制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除居民对糖尿病遗传因素认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社区居民对糖尿病能否治愈和能否预防的正确认识明显提高,对引起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也明显提高,完全不知道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居民比干预前减少了10.90%;社区居民对糖尿病严重危害的认识也显著提高,完全不知道糖尿病危害的居民比干预前减少了9.01%;知道自己血糖水平的居民比干预前增加了10.37%。但总体而言,社区居民对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仍然不高,提示糖尿病社区预防控制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在对照社区,社区居民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没有明显变化,具体见表2。

2.3 糖尿病相关健康行为变化情况

在干预社区,干预前后社区居民糖尿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有所提高。经过1年多的干预,社区居民健康体检率提高了4.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4,P=0.120)。社区居民1年内血压测量率提高了12.5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5.658,P=0.000);社区居民1年内血糖测量率提高了5.5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955,P=0.047);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率提高了14.2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4.067,P=0.000);而干预前后居民吸烟率、饮酒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对照社区,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具体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由于糖尿病起病缓慢、病程长、预后差及致残、致死率高,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其一级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2]。研究表明,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病,一旦得病必须坚持终身治疗。但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通过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人不得糖尿病、晚得糖尿病,或者是得了糖尿病病情也比较轻微,不会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造成残疾和早亡。

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对尚未发生糖尿病的易感个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变与糖尿病有关的环境因素或行为危险因素,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评价,糖尿病一级预防的成本效益最佳,但工作难度也最大。本研究发现,干预前对照社区和干预社区居民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普遍缺乏糖尿病预防控制知识,对一些重要信息的认识存在误区,对糖尿病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更缺乏预防控制糖尿病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社区居民的糖尿病防治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也较低。经过1年多的健康教育与干预后,干预社区居民对糖尿病预防控制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社区居民对糖尿病能否治愈和能否预防的正确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对引起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也明显提高,完全不知道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居民比干预前减少了10.90%;社区居民对糖尿病严重危害的认识也显著提高,完全不知道糖尿病危害的居民比干预前减少了9.01%;同时,干预前后社区居民糖尿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也有所提高,经过1年多的干预后,社区居民健康体检率提高了4.98%,血压测量率提高了12.56%,血糖测量率提高了5.58%,知道自己血糖水平的居民比干预前增加了10.37%,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率提高了14.24%。而在对照社区,社区居民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没有明显变化。提示本研究采取的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措施可行,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需求较强,绝大多数居民表示愿意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糖尿病社区预防控制活动,这就为我们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心理准备。本研究对干预社区居民通过发放“关心自己的健康、远离糖尿病”的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手册、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开展社区居民健康咨询和健康检查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促进了社区居民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的改变,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相关研究表明,人们从接受知识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知识、信念和行为三者之间的联系并不一定导致必然的行为反应[3]。行为改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干预强化,由于干预时间尚短,总体而言,社区居民对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仍然不高,行为改变的幅度不大,需要进一步强化干预措施,提高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永华,李立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11-113.

[2]梁小兵.社区健康教育认知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北京:医药论坛杂志,2006,27(3):22-24.

篇4:三明市教育局文件

《管理规定》的实施范围主要是全市范围内的新建改

扩建的住宅区、住宅小区(包括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城中村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教育设施(即中小学、幼儿园)。要求每0.5万人区域内,设9个班规模的幼儿园,每增加600人,增设一个班的建设规模;每1万人区域内,设立18个班规模的完全小学,每增加600人,增设一个班建设规模;每2万人区域内,设18个班规模的初级中学,每增加1 100人,增设一个班的建设规模;每4万人区域内,设30个班规模的高中阶段学校,每增加1 300人,增设一个班的建设规模。新建幼儿园生均占地面积13平方米、小学生均占地面积20.2平方米、中学生均占地面积25.2平方米、九年一贯制学校生均占地面积23.1平方米。

《管理规定》明确非营利性教育设施用地原则上采用划拨方式供地,划拨到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划拨土地成本和校舍建筑成本要纳入居住区开发公建成本,由开发单位负责建设,建成后移交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办学;达不到配套建设教育设施标准的新建扩建居住区,须服从政府(管委会)教育整合方案和履行教育代建须承担的资金等。

篇5: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文件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参与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进入和退出行为,公开公平竞争,优化投资环境,推进城中村 改造,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参与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的企业应具备相应资质、相当实力并有良好信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昆明市 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规定。

第三条 拟参与城中村改造的企业,应通过一定程序与区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或街道办事处(乡镇)签订《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期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前期合作协议)并按要求缴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

第四条 参与城中村改造前期工作的企业,应按前期合作协议的约定,参与城中村改造的有关前期工作。前期工 作一般包括:拟改造范围基本情况调查、编制专项规划、制 定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或意见等。

第五条 对前期没有企业参与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区政府(管委会)编制专项规划并经审批后,区政府(管委会)、街道办事处(乡镇)应及时对外发布招商引资信息,通过多 种形式和一定程序尽快确定参与改造的企业,与之签订前期 合作协议,参与改造的企业也需缴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 金。

第六条 参与城中村改造前期合作的企业,未按约定参与完成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区政府(管委会)可书面通知企业退出该项目,并另行选择企业进入。企业退出时,专项规划编制及其它前期工作所产生的费用不予以退还,履约 保证金按协议约定条款的相关比例退还。

第七条 专项规划批准、规划设计条件下发、征地拆 迁补偿安置方案或意见公布后,如参与前期合作的企业未在 规定时间内将拆迁监管资金缴入指定监管账

户的,区政府(管委会)可书面通知企业退出该项目,并另行选择企业参 与,该专项规划编制成果由区政府(管委会)享有。自参与前期合作的企业进入改造项目起至退出期间,专项规划编制 及发生的其它费用不予退还,履约保证金按协议约定条款的 相关比例退还。

第八条 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或意见公布后,参 与前期合作的企业主要因自身原因,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区政府(管委会)可书面通知其退出该项目。

(一)30天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未达到10%的;

(二)90天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未达到50%和拆除工 程量未达到20%的;

(三)180天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未达到80%和拆除工 程量未达到50%的;

(四)9个月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未达到90%的。区政府(管委会)书面通知企业退出项目后,应退还经 指定的审计机构审计认定的企业直接用于支付拆迁补偿安置的费用(不计利息和财务成本),发生的除此之外的其它 费用一律不予以退还。待第二次参与该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企业进入后,在一定 时间内,区政府(管委会)退还经确定的原参与改造企业所 发生的上述相关费用。第二次参与改造项目的企业需按上述 规定的内容承担相应费用。

第九条 在城中村改造项目土地实施招、拍、挂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参与改造企业自行退出该项目:

(一)未按区政府(管委会)的要求,在规定时限提供 土地一级开发成本相关资料和认定方案的;

(二)前期合作企业因自身原因未参与竞拍或不以底价 竞价致使交易无法完成的。待该项目最终完成土地交易后,区政府(管委会)在一定时间内按照区政府(管委会)指定的审计机构审计认定结果,退还自行退出企业项目前期工作的直接成本费用,但不支付相关利息和财务成本。

篇6:昆明市房产管理局文件范文

签发:张天昶

▬▬▬▬▬▬▬▬▬▬▬▬▬▬▬▬▬▬▬▬▬▬▬▬▬▬▬▬▬

关于表彰2007年度昆明市

房管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各县(市)区房管局(处、科、所)、直属各企事业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2007年,昆明市房管系统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的各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廉租住房的建设分配管理、集中开展规范房地产交易次序专项整治行动、稳步推进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步伐、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服务产业、切实提高居民住房水平等一系列重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更加奋发向上,进一步推动我市房管事业的健康发展,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对盘龙区房管局等16个先进单位和邱洪等72名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局党组号召全系统干部职工虚心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胸怀全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开拓,扎实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全面加强经济社会软环境建设,为我市房管事业的发展和现代新昆明的建设而努力奋斗!

附件:《2007年度昆明市房管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二○○八年三月十七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先进单位

先进个人

表彰

决定

昆明市房产管理局

2008年3月17日印发 2007年度昆明市房管系统先进单位

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一、先进单位16个

(一)县(市)区房管局(处、所、科):10个 五华区房管局; 西山区房管局; 官渡区房管局; 盘龙区房管局;

安宁市建设局房地产管理科; 宜良县建设局房管科;

寻甸县规划建设局房产管理所; 富民县建设局; 石林县建设局; 晋宁县房地产管理所;(二)直属单位:3个

昆明市房屋交易产权管理处; 昆明市房产管理局招待所; 昆明工贸物业发展公司;(三)局机关处(室):3个

昆明市房产管理局人事劳动教育处; 昆明市房产管理局监察审计处; 昆明市房产管理局物业管理处;

二、先进个人73名(一)县(市)区45名

五华区:(5名)邱洪、陈国富、杨丰华、陈河昆、黄照林; 盘龙区:(5名)雷毅、王志宏、冯建新、付丽萍、刘丽雯; 西山区:(5名)董树民、明志新、李晓岚、汪兵、张洪文; 官渡区:(5名)许为鹏、陈松德、罗志圆、李风林、李永 东川区:(3名)陈汝云、张顺能、陈云川; 安宁市:(3名)罗丽萍、李星群、龙继琼; 宜良县:(3名)肖华明、陈敏、岳丽红: 禄劝县:(3名)韩忠林、刘志文、张彦; 寻甸县:(3名)杨芳、彭建林、赵红仙; 嵩明县:(2名)李琦、木静林; 富民县:(2名)舒丽华、郭艳; 石林县:(2名)阮有权、王翠兰; 呈贡县:(2名)李荣琴、李敏; 晋宁县:(2名)罗梓睿、郑松寿;(二)直属事业单位1 6名

昆明市住房保障局:(4名)闰忠、鲁震洲、曹晓红、熊雁; 昆明市直管公房拆迂管理处:(1名)瞿亚玲;

昆明市房屋交易产权管理处:(9名)覃昌平、邓群、宋云飞、马晓焰、余斯梅、张晋、汪建、李绍武、明淑媛;

昆明市公房经营建设管理处:(2名)张永玲、邹壁;

(三)直属企业单位3名

昆明市工贸物业发展公司:(2名)方丽、尹明珠;

昆明市房产管理局招待所:(1名)张福安;

(三)昆明市房产管理局机关8名

篇7:三明市教育局文件

行政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两到位、两集中、四进中心”要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行政审批监管力度,维护公共利益与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最大限度公开、最刚性办事条件、最小弹性空间、最少人为因素”的原则,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局涉及的行政许可项目、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管理服务项目、内部服务项目和专项基金征收、返退项目的实施、监督和管理适用本办法。以上各类项目简称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项目。

第三条 本局在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政务服务窗口(以下简称窗口),按市政府“两集中、两到位、四进中心”的规定,负责本局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项目的接件、办理、返件等审批和服务工作。

第四条 局主要负责人对全局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工作负总责。各业务分管领导按照业务分工,负责分管工作范围的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项目的审定工作。窗口负责人、局相关业务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项目、相应环节的审查、审核工作。

第五条 根据市政府有关规定,本局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实行首席代表制。本局法人代表作出《行政授权决定书》,对首席代表进行授权,负责我局进入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所有项目的行政审批及管理服务工作。分管窗口工作的分管领导为首席代表A角,窗口负责人为首席代表B角,窗口副主任为首席代表C角。

第六条 凡本局进入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项目,除需最终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的高等级资质事项外,办证盖章统一使用“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专用章”。需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的高等级资质事项,本局初审意见盖本局行政公章。凡本局进入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内部服务和专项基金征收、返退项目,备 — — 2

案盖章统一使用“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管理服务备案专用章”。该两枚印章在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方面的效力等同于本局的行政公章。

第七条 “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专用章”、“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管理服务备案专用章”由窗口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窗口主任监管。

第八条 本局所有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项目的内容、申请条件、法律依据、需提供的材料、审查要点、承诺时限、办事流程等,应当通过本局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涉及各项目的申报表格、材料、服务指南等,由窗口统一规范,提供于网站以便公众下载。

第九条 本局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项目实行联网审批,确保审批流程简捷、高效、合理,最大限度减少纸质文件、材料的传递,使进入窗口的所有项目实现“扁平化”管理。

所有项目的办理流程均按窗口接件初审、处室经办人复核、处室负责人审查、分管领导审签、窗口办证及出件的流程实施。

第十条 窗口在正式受理申请人提交的事项前,应当对申请事项及提交的材料进行下列内容的审查:

(一)申请事项是否属于本局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范围;

(二)申请人是否具有依法依规不符合申请资格条件的情形;

(三)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四)按《审查要点》的要求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

第十一条 申请人提出的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申请,除依法依规应当不予受理的外,窗口不得拒绝受理。

除依法依规不予受理的条件外,不得增设不予受理条件;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与其申请的事项无关的技术资料和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的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申请,其委托手续完备、其它条件符合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但依法依规应当由申请人本人到窗口或指定场所提出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申请的除外。

第十三条 经过初审,窗口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应当根据下列具体情况,向申请人出具相应的书面回执:

(一)申请事项属于本局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格式、种类、数量,且符合审查要点要求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

— — 4

(二)申请事项属于本局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范围,但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形式,或者不符合审查要点要求的,应当当场通知申请人补充更正。可以当场补充更正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补充更正。

申请人当场进行了全部补充更正的,窗口应当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人当场不能进行补充更正的,应当当场向申请人出具《补正通知书》,将需要补充更正的内容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并退回全部申请材料,不作正式受理。

(三)申请事项依法依规不属于本局职权范围的,或者不需要取得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的,或者不符合审查要点要求且不能补充更正的,应当不予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受理通知书》、《补正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由窗口统一印制,一式两份,由申请人和窗口工作人员签字后,一份交申请人,一份窗口存档。

第十四条 窗口对申请人申请的事项,经初审符合受理条件,正式受理后,应立即通知事项涉及的经办处室、事业单位开展复核审查工作。

第十五条 经办处室、事业单位要在规定的承诺时限内,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相关要求及审查要点进行审查、审核。处室审查完毕后,由处室负责人提出审查意见,报分管领导。

处室要制定本处室关于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项目的内部复核审查制度,原则上项目复核审查应通过处务会等方式,进行桌面化、阳光化、透明化工作。

第十六条 分管领导根据处室提出的审查意见及报来的申请人材料,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相关要求,作出决定并签署审查意见。分管领导可视情况,召集业务处室、相关处室、窗口等,对申请事项涉及内容进行专题会审,会审后提出审签意见。

处室将领导审签意见并申请人材料一同返回窗口。第十七条 窗口根据分管领导审签意见及处室审查意见开展办结工作。对依法批准同意的,窗口按要求制作证件(证书)、盖章、发证。对依法决定不予同意的,窗口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在书面决定中说明不予同意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八条 本局对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工作中涉及的重大事项、特殊疑难事项、符合“绿色通道”的事项等,实行会审制,由局长办公会或分管领导召集行政审批专题会研究 — — 6

决定。任何个人或处室不得单独对上述情况事项作出行政决定。

第十九条 局级行政审批专题会由局领导、窗口或经办处室提议,业务分管领导主持召开,监察室、窗口、会审议题涉及的业务处室等参加。专题会研究决定的事宜形成会议纪要。

会审时若有必要,会审事项涉及的申请人、当事人应到场作专题汇报,汇报完毕后回避会审。

第二十条 下列事项应当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局级行政审批专题会不能确定、但必须尽快明确的事项;不属分管领导权限范围的决定事项;特别重大的行政审批事项。提交局长办公会的事项,经办处室应当有拟办意见或比选方案,应当报分管领导进行过初步研究。

第二十一条 局长办公会纪要、局级行政审批专题会纪要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决定,由监察室负责督办落实。局窗口、经办处室等,要将落实情况及时形成专报。

第二十二条 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改善和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根据《昆明市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审批暂行办法》及全市招商引资政策有关要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住房保障性项目、国家及省、市重点项目等事项,满

足“绿色通道”申请条件后,由申请人向本局提出“绿色通道”申请,本局按“绿色通道”方式进行会审。

“绿色通道”事项必须满足行政审批的基本条件,或取得相关政策的许可条件。“绿色通道”事项不得成为降低审批条件的理由,窗口要及时审查事项的申报材料,对提交的文件和材料不完备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及时补齐。

第二十三条 为确保在承诺时限内完成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对大型复杂项目、特殊疑难事项等,可实行前置指导服务工作。申请人根据情况需要,可在正式申报项目前,到窗口或相关专业处室咨询,取得前置指导服务。

前置指导服务不作为正式接件,不收申请人的申请材料,但窗口或相关专业处室要认真解答申请人提出的问题,作好技术指导,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补齐的材料。

第二十四条 依法依规需要听证、勘验、检测、鉴定、专家评审或专题会研究决定的,经窗口和处室协商一致,由窗口书面告知申请人,按特殊流程办理。听证、勘验、检测、鉴定、专家评审、专题会研究所需时间不计入审批承诺时限,要从正常流程计时中扣除时间。

第二十五条 已在局行政审批系统进行接件登记的申请事项,确因听证、勘验、检测、鉴定、专家评审、专题会研 — — 8

究等需特殊流程办理的,由窗口负责联系市纪委“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监督部门,做好特殊流程时限扣除的衔接工作。

第二十六条 窗口和专业处室不得将前置指导服务和听证、勘验、检测、鉴定、专家评审等特殊流程,变相转变为前置审批,不得借机“吃、拿、卡、要”。

第二十七条 所有进入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项目,必须坚持“窗口进、窗口出”的流程闭合原则。不得以特殊流程、特殊疑难事项、情况复杂等为借口,实施项目的“体外循环”审批。

第二十八条 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要求按《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务服务窗口管理制度》执行。

第二十九条 为确保窗口正常接件、处室正常办件,窗口及经办处室要保证法定工作时间内人员在岗在位,工作人员不得迟到、早退、擅自离岗。因公外出不能在岗的,需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明示人员去向、不在岗时间及联系电话。

窗口人员临时请假一天以下的,按窗口接件人员A、B角制度补岗。请假一天以上的,由派驻该工作人员的处室负责人安排好到窗口临时工作的补岗人员后方可准假。补岗人员应熟悉相关业务工作和服务规范。

处室经办人员请假、休假或因公出差的,由处室负责人

安排好补岗人员,做好办件工作。

第三十条 本局工作人员在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过程中涉及的过错责任追究按《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建设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昆政办„2010‟102号)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的监督检查由监察室负责。各处室执行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第三十二条

篇8:三明市教育局文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三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相关论文,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问题的找寻和对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 问卷调查法

以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问题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分析三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

2 三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三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开设了普修、专修、副项、专业选修课程,在课时方面与目前同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时设置相差无几,但从教学情况来看,武术课时偏少;通过对教学大纲的分析,开设内容涵盖了武术理论知识、基本功、长拳基础套路、国际竞赛套路,传统拳、太极类、散打等,基本上囊括了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内容。

3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1 教材内容单一

武术课程开课以来,普修、专修教材不能满足于现有教学的实际要求。从文献资料来看,高校武术课程都遇到了武术教材陈旧这一问题,武术教材基本上是作为竞技体育的一部分,并且已经使用了较长时间,教材中武术学习入门难,技术动作和路线较为复杂。加之学生的基本功较差,套路练习水平不高,学生很难从教材中了解武术的真正内涵,造成武术教材的实用性差,利用率低下,造成很多学生喜欢武术,却对武术课没有兴趣;另一方面,武术课内容几乎全部以武术套路为主,目前我院体教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武术普修和武术主项专修课,内容以武术套路为主,包括了三路长拳、初级剑术、太极拳、国际竞赛套路等,技术要求以竞技武术技术动作为标准;学生感兴趣的散打没有出现在武术普修和专修的教学内容之中,只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学生对武术的学习感觉是没有“实用”价值,缺乏攻防实用技术,武术学习和练习兴趣不高。

3 . 2 教学过程重技术轻理论, 过于强调武术技能培养

自古以来,武术的习练一直秉承“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规范,要求习武之人德艺双修,而当前学校武术教育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技术轻理论的局面。在武术课程考核方面,以技术考核为主,占考核比例的70%,理论考试占30%,技术考核远远超过理论考核所占的比例;从教学和考核来看,我院体教专业武术教学过于注重武术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对武术的认知能力、武术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欠缺。

在学时安排方面,以武术普修课程为例,武术普修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技术课程学时为56学时,远远超出理论学时8学时。在理论方面虽然对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所规定的武术运动概述、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动作技术与图解知识、太极拳健身理论等方面有所涉及,但对武术文化与武德、以及学生所感兴趣的武术技击理论与方法没有涉及。造成在学习过程中,几乎全部学生认为武术仅仅为一门武术套路课,武术理论的学习和应用也被理解为应对考试。我院体教专业武术课程技术学习和理论学习的天平失衡,理论学习较为缺乏。

3 . 3 教学方法陈旧, 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

目前,我院体教专业武术课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基本上沿用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动作——基本功——武术套路”的模式,学生通过对教师示范的模仿和跟随练习,武术的练习和提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武术基础,能够掌握武术基本功基本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固定的动作,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模仿、记忆、练习。这种模式在武术普修课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套路教学也以同一套路,学生没有选择的可行性,形成了以教师讲解示范教材内容为主,学生被动模仿,教学安排上以共性为主,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改革受到制约。

3 . 4 武德教育的简化与武术文化的缺失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是尚武崇德的民族,德艺双馨是习武之人追求的至高境界。武德和武术礼仪对于习武之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目前武术课教学过程中,对武术礼仪和武德教育存在这简化甚至省略的现象。相较于跆拳道课程来说,课程礼仪却得到极大重视,统一的服装、规范的礼仪,成为跆拳道课程中一项较为重要的标识,课程本身也受到了跆拳道练习人的尊敬。反观学校武术课程中的礼仪和服装要求则较为简单,武术课程礼节仅仅限于抱拳礼,武德教育意识也较为淡薄。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资源,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而且武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作为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可以让青少年在身体运动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厚重,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体悟“技术后面的文化”[1]。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美德的结晶,与武术技术一起是武术不可割裂的一部分。我院武术课程内容中只注重了技术动作的传授,武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没能在武术课程中有所体现,学生体验到的仅仅是体育化的武术。

4 我院体教专业武术课程内容设置构想

4 . 1 树立以人为本, 更新武术教育理念, 建立动态定位目标

教育理念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阶层的人们,在一定时期对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原则、师生关系等理性的概念定义[2]。武术教育,不仅仅指武术教学,它的研究范围更广,是指通过武术教学过程,使受教育者从身体上、技能上、品行上、人格上得到教育塑造[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肩负着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任,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武术课程的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不能停留在仅仅让学生学会一套拳,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先进教学理念的培养与树立。因此树立学生为主体,与时俱进的更新武术课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武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保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素养的整体性,是我院体教专业武术课程教学自我创新与主动求变的要求。

4 . 2 优化武术课程内容, 体现武术的多元功能,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样式,从更高的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样式。这就决定了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武术的技术形态知识,在更深层次上应认知和体验武术的传统特色、武术的人文素质、武术的内在价值观和精神道德观[4]。在对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武术技术和理论、尤其是武术的技击功能等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内容要从武术的本质和体现武术多种价值功能的理论方面进行选择。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了选编内容要充分体现武术的攻防技击特点、简单实用和易学易练,教学要“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5]的学校武术教学理念;张峰等在《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一文中提出重构武术教材体系,学校武术教学改革中教材选编应以格斗技击武术素材内容为主,同时还要注意:增设武术本真性格斗技击内容,格斗技击内容选择的基本性、精炼性和系统性[6]。学校武术教学内容是武术教学的起点,所有环节都要围绕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武术课程内容,并对武术有一定的认知。我院体教专业招生来源以福建省内各地市为主,学生就业也基本面向福建省内各级中、小学校,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因此,我院体教专业武术课程可根据学校武术改革“一校一拳”的新思路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福建省内的优秀武术拳种作为武术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对武术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性调整,在课程理论方面增加武术文化、礼仪和武德教育等内容,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在技术内容上“突出套路、强化技击”增设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散打和传统套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培养学生成为“爱武术、会武术、知武术、做德艺兼修的武术人[7]”为目标,强化学生对武术传承能力。

4 . 3 改善课程内容中“教”与“学”的关系,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院武术教学过程基本上以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形式进行;准备部分以热身活动、柔韧拉伸、基本功练习等内容,基本部分则是武术套路的教学和练习、身体素质练习,结束部分进行整理放松活动。这样的教学过程造成学生被动模仿和跟做的时间较长,学生主要精力在于模仿教师动作以及记忆动作和路线,缺少对武术的思考时间,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习效果不好。改善教学中教师单方面的传授与学生机械的模仿模式,“寓教于乐”,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武术兴趣、对武术形成正确的认知,在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教师通过身体教学、学生体验、分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由教师——学生单向的传递活动变为师生交流、学生互助、教学相长,使学生自觉形成体悟,完成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传授。

4 . 4 考核方法的多样化, 重视学生的武术整体认知能力

上一篇:小学器材室教学计划下一篇:技能竞赛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