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思路论文

2024-07-02

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思路论文(精选10篇)

篇1: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思路论文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能在教学中直接起唤醒和激励作用的力量,我认为当推赏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曾告诉我们,人类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爱和尊重的渴望。其实,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即便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毫不例外。因为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随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同,渴求别人的羡慕、好感与赞扬,特别企盼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赏识。由此可见,运用赏识教育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富有诗情的评价环境,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诗意追寻。

一、关爱和尊重--赏识之灵魂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居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课堂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圣殿,而是发展生命的乐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该体现这一理念。关爱、尊重,是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本质,更是赏识教育的灵魂。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宽容学生的个性,支持学生的创见,理解学生的苦恼,善待学生的缺点,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鼓励学生克服种种困难。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小男生:父母离异,寄住在外婆的家里。因为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双亲的呵护,性格内向,郁郁寡欢。他每天都蜷缩在座位的一角,那胆怯的眼神似乎怕见到春天的阳光,让人瞧着好心痛!下课的时候,我只要一走进教室,总会挤点时间,温和地“赶走”他的同桌,陪他一起做作业,和他一同读课文。天长日久,同学们似乎都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围过来与他谈天说地,看着他又害羞又激动的样子,我总是喜欢走过去,轻轻地抚摸他的小脑袋,渐渐的,他敢于和同学们亲近了。当他第一次在课上主动地站起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的时候,真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容地有条理地回答完问题后,我仍然激动地凝视着他,赞许地频频点头,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他似乎也很兴奋,不时地用眼睛瞅着我,这时,我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的心贴得好近、好近。这次小小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他成了一个敢于发言而且爱笑的阳光男孩。这件事也使我更加明白: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把爱的阳光洒给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把每一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的生命个体。只有对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善意宽容,才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地享受生命成长的喜悦。

二、理性的激励--赏识之原则

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不需要付出努力,垂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去珍惜?对孩子而言,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而且还会导致他们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这样会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会让优等生感到老师在敷衍,让学困生觉得这是在迁就。因而,在学生的心中也就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感受到的不仅不会是尊重,反而会是虚情假意。可见,赏识不应该是泛滥的洪水,而应该是鲜活的溪流,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1、精当的指导性

赏识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不能盲目、随意。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评判”,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估计,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常听教师说“你很可爱”、“我很喜欢你”,诸如此类的“赏识”语句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没有让学生明白“你什么地方做得好,让人感觉很可爱,值得我喜欢”,学生也许会感到高兴,但绝对盲然。因此,这种赏识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力。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完了只是“读得很好,再接着读下一段”,如能换成“你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果能放慢语速,尤其是读第二句话时语气舒缓一些,就更好了。”这种评价,一分为二,针对性强,不仅会使学生了解自己朗读的优点和不足,还会让他们感到一种受关怀后的温暖。

2、强烈的启迪性

赏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手段,它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赏识不仅应该让学生感到兴奋,更应该给他们以启迪。一位学生作文中用水晶比喻小弟弟的眼睛,教师给予很高的评价“比喻恰当贴切”,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透明嘛,说明小弟弟的眼睛亮。”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这位老师没有忙于作评价,而是又问:“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孩子心灵的纯洁与可贵。

3、多元的融合性

赏识的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或长期重复使用的。是当众表扬还是在办公室里表扬,是口头奖励还是物质奖励,是热情洋溢还是冷静客观,这要视受赏识者的年龄、个性等而定,不可以随意为之。对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更需要热烈的奖赏之词;对于自信、含蓄的学生,可能一个特定的手势,一个微笑就可以尽传其义;对于调皮、爱捣乱的学生,当众表扬可以帮其恢复声誉;对于容易骄傲、爱张扬的学生赏识的方式应该内敛,包含期待。

三、科学化的艺术--赏识之情韵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是一个开启智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因此,赏识教学需要以艺术化的态度去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

1、春风微雨,不着痕迹

微笑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赞许和信赖,它会让学生觉察到老师的一份温情与爱意。既然甘为人师,就请别吝啬于你的微笑吧!给予学生一次真诚的微笑,一下轻柔的抚摸,甚至是一个青睐的眼神都会让他们享受到那种受重视、被赏识的快乐。记得有一次,我抽了班里一位柔弱的小女孩背诵课文,她腼腆地站起来,如临大敌,结结巴巴地背了两句便停了下来,怯生生地望着我不知所措。我微笑着走过去,柔声地对他说:“别紧张,好吗?再想想,我能给你提示一下吗?”她望着我充满信赖的眼光,咬了咬嘴唇,坚定地摇了摇头,稍稍稳定了一下情绪,居然很顺利地完成了背诵任务。我仍然微笑着回到了讲台,这时教室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小女孩的眼里已噙满了泪花,她那感激的眼神冻结在我灿然的微笑里。在语文学习中,有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她从此再也没有胆怯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之于学生的这份绵绵的爱意,这份微妙的赏识,却会让成功的学生享受快乐,会让受挫的学生得到鼓励,会让懦弱的学生获得勇气,会让落后的学生感觉善意。

2、情感激荡,意境深远

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的情怀,需要“语文味”。赏识的语言同样可以如此,绝不是那种老套的“你真棒”、“很好”等。我在上《海底世界》一课时,将男女生分片断朗读课文,效果很好。我颇为动情的品评:“男生声音洪亮,奔放而整齐,女生声音甜美,圆润而柔和。男生读得好,使人想起进入深海的探索者,坚定沉着;女生读得好,使人想起传说中的美人鱼,楚楚动人;男生读得好,让人仿佛置身于掀着巨浪的海面,广阔悠远;女生读得好,让人仿佛置身于奇妙的海底,趣味无穷。”学生自豪地笑了,情绪高涨。念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下课后我走出教室,他们还陶醉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这种形象化的充满感情的赏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和鼓励,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意识到什么是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并且还领会了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表达方面所取的作用。

3、惩罚有方,批评有度

提倡赏识教育并不等于拒绝批评,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批评是赏识教育中独特的一环,在赏识理念的指导下,它向你走来的时候,可能是面带微笑,充满幽默与轻松。但它离去的时候,会给你留下严肃的背影,使你警觉、反思,给你以智慧的启迪,具有“励志”性,催人向上。在英国皮亚丹博物馆里,收藏着出自一名小学生之手的两幅画。这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想知道小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打死了校长宠爱的小狗,校长了解了他的想法后,对他做出了独特的惩罚:画两幅图--小狗的骨骼图与血液循环图。他不得不为此查资料,认真地研究小狗的内部结构。由此,他对动物的组织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并且在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这位校长的高明之处在于既让过失者认识到错误,又保护和发展了过失者的好奇心,让过失者在处罚中得到了探索欲的满足,使感性的知识得到了理性的升华。再如,一位教师评价他的学生在黑板上有些哗众取宠的写着又高又大的字时,幽默地说:“你写的字都对,但‘字高字大(自高自大)’就不太好了。”这种“谐音双关”的手法,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了教育。

总之,赏识教育的结果是培养了学生无形生命的支柱,而长期的应试教育却在不经意间磨损了学生应有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探索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找到自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世界上没有适合于所有学生的赏识方式,怎样的赏识对你的学生是最合适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去发现,我想,这应该便是富有诗意的赏识教育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浅谈]

篇2: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思路论文

赏识教育是由周弘老师提出的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念,这一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小学生具有好胜心和自我意识强烈的发展特点,赏识教育理论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充当师生互动交流的桥梁,还可以使小学生获得满足感,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赏识教育的实施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发挥自我价值,这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是孩子变得越来越好。”这句话充分表明了赏识教育的价值。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赏识教育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就“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促进”这一问题谈谈见解。

一、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周弘老师提出的赏识教育理念一经推出很快就形成了一股赏识教育热潮,赏识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赏识教育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学校大环境的限制,教师存在的认知误区,赏识教育流于形式,教育评价单一,缺乏策略等。这些问题导致赏识教育走入误区,背离初衷,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容易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改变,真正发挥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实施策略

1.树立赏识教育理念,提高质量。首先,教育者要意识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要将赏识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把赏识教育发展为学校教育的特色,使小学语文教学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努力下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可以深入思考并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缺乏赏识教育的小学语文课堂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赏识教育,挖掘学生的潜能,满足小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具体来说,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理念,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有关赏识教育的报告会,让教师交流心得,积累教学经验,取长补短,还可以让教师参加有关培训和研讨会等,提高赏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创造赏识教育环境,加强渗透。小学生容易受周围事物的影响,因此实施赏识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要从环境入手,给予小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创造良好的赏识教育的环境,宣传激励性教学。

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在教室、食堂、宿舍、楼道等场所张贴含有激励意义的名人名言,将激励性的学校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学校生活的细节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校刊校报的形式,使赏识教育无处不在,也使小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3.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大胆质疑。阅读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大胆质疑,这也是实施赏识教育,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明确疑惑,带着疑惑进入课堂,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质疑精神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适时表扬学生,通过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4.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互动。交际性是语文课的一大特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对这一特点的体现。教师要降低预设程度,减少课堂干预,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沟通和交流,抒发自身感悟。

教师不要着急“上课”,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主动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会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思考,尊重学生意愿。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加深印象,深化理解。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仔细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给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挖掘自身天赋,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可以说,教师的鼓励是对学生良好品质养成的最佳助力。

5.优化评价方式,关爱学生。教育评价对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合理的评价方式直接导致赏识教育受到局限,使赏识教育的策略单一而枯燥。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优化评价方式,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要考虑学生的思想、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

教师要明确一点,教育评价并不等于分数的量化。因此,教师的赏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和作业情况,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真所谓:“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多种教育引导的方法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赏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快乐学习”,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篇3: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探析

一、给你的语言一点趣味, 让大家喜欢听你说话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工具,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往往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在学生的口语练习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指示。

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交际网络, 他们都很希望得到大家的喜欢。我现在所带的这班学生, 那可算是个个“胆大妄为”。只要在课堂上给他们一点点空间讨论, 不把你吵个“天翻地覆”他们是不会罢休的。可见他们太喜欢讨论了。学生有讨论的自由, 我们可不能随便抹杀。但是, 最令人头痛的是:为什么他们就不按照你的规矩来呢?我想大家的心里都闪现过这样的问题吧?更可怕的还是他们这么一番“撕杀”却得不到老师所渴望的结局。

我也见过许多的文章针对学生的讨论、交流, 有一番详细的解释。当然, 最后的结果还是落到了一点上面:讨论要有针对性, 带着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一方面这个结论确实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不是给学生带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么?更麻烦的问题来了, 到底这里的针对性又是什么?难道每篇文章都有明确的针对性问题么?一个针对性可不能从开始讨论一直持续到讨论的结束的, 学生们很容易厌倦一堂课抓住一个问题一直讲。

人是灵活的, 随机应变可是人类的特权。当然, 我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可没忘记紧紧抓住学生特感兴趣的问题, 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问, 逐步延伸与拓展知识, 让他们感觉到原来老师都知道他们的想法。这样不仅在课堂上灵活地解决了一个个重难点, 而且也为学生提供和开拓了更多发展的空间。

二、运用鼓励性语言激活学生的主体性

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窗口, 而教师批改作业时的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认可和评价。教师在作业本上针对学生作业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下简短的具有鼓励性的评语, 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强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不但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 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教师是天底下最富有人情味儿的职业, 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和谐融洽关系的建立与持续的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都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每个学生都是希望得到老师赞美的, 而这种赞美常常是通过老师的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和诚挚的情感来传递的。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 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良师益友。学生只有在富有人情味儿的教学氛围中, 才愿意真正地和老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常常听到某些学生把不喜欢语文学习的原因归咎于不喜欢语文老师。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上存在的比例不小, 究其原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因此, 教师要用多鼓励性话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用鼓励性语言可以激活语文课堂,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活动必然充满活力, 学生能积极参与, 主动去学习, 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三、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注意事项

评价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对老师能力的一种考验。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 读后, 老师说:“读得很好, 真棒”。而另一位老师评价说:“你读得很流畅, 很好。如果能在重点词句上加强语气, 把感情读出来就会更好!”她让学生再试读一遍, 果然, 这次学生读得更加完美。这种评价针对性强,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于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健康成长。应用赏识教育要正确客观地分析, 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 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 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 这不仅对该生起不到真正作用, 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 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 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 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 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 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如:对胆小好学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对调皮、好动的学生, 要在适当赏识的同时提出新要求, 规范其行为, 克服不良习惯。

总之, 教学中, 由于进行赏识教育, 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使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使学生健康的个性得到张扬。赏识的方法千千万, 赏识的结果万万千。希望我们每个教师都能赏识自己的学生, 使他们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 轻轻松松地生活。让我们继续努力, 坚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 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多多。老师们, 给孩子一份赏识, 一份真爱吧, 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霖, 用教师爱的心雨, 浇灌孩子们, 使之长成参天大树!

摘要: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 是爱的教育, 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 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逐步形成燎原之势, 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 使孩子自暴自弃, 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 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 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所以, 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学会赏识, 善于赏识, 这样会让学生们爱上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激励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年8月.

[2].刘京海.《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篇4: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激励

赏识教育是有一定的作用,但只赏识而不批评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能使学生充满骄傲感、满足感。但是中国的教育环境不能够很好地去实现赏识教育,因为每个班的学生太多,一个班将近七八十个学生,老师的精力却是有限的,有时我也想去赏识更多的学生,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允许,学生太多,成为我的困惑。我终于明白了一句话: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在我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很顽皮,上课从不认真听讲,我差点也想放弃他,但是我想到了那句话: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于是我就想用什么方法来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我开始观察他,注意他。有一次,我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故意叫他回答,他回答对了,可能对于其他同学回答出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他回答出这个问题后,我对他加以肯定,刻意表扬他,他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从那节课后,我发现他上课认真了许多,对我提出的问题总是积极去思考,家长也向我表示感谢,说孩子现在对学习语文很有兴趣。所以,在我看来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给你的语言一点趣味,让大家喜欢听你说话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工具,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往往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在学生的口语练习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指示。

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交际网络,他们都很希望得到大家的喜欢。我现在所带的这班学生,那可算是个个“胆大妄为”。只要在课堂上给他们一点点空间讨论,不把你吵个“天翻地覆”他们是不会罢休的。可见他们太喜欢讨论了。学生有讨论的自由,我们可不能随便抹杀。但是,最令人头痛的是:为什么他们就不按照你的规矩来呢?我想大家的心里都闪现过这样的问题吧?更可怕的还是他们这么一番“撕杀”却得不到老师所渴望的结局。

我也见过许多的文章针对学生的讨论、交流,有一番详细的解释。当然,最后的结果还是落到了一点上面:讨论要有针对性,带着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一方面这个结论确实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不是给学生带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么?更麻烦的问题来了,到底这里的针对性又是什么?难道每篇文章都有明确的针对性问题么?一个针对性可不能从开始讨论一直持续到讨论的结束的,学生们很容易厌倦一堂课抓住一个问题一直讲。

人是灵活的,随机应变可是人类的特权。当然,我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可没忘记紧紧抓住学生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问,逐步延伸与拓展知识,让他们感觉到原来老师都知道他们的想法。这样不仅在课堂上灵活地解决了一个个重难点,而且也为学生提供和开拓了更多发展的空间。

二、运用鼓励性语言激活学生的主体性

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窗口,而教师批改作业时的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认可和评价。教师在作业本上针对学生作业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下简短的具有鼓励性的评语,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强的指导和激励作用,不但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教师是天底下最富有人情味儿的职业,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和谐融洽关系的建立与持续的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都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学生都是希望得到老师赞美的,而这种赞美常常是通过老师的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和诚挚的情感来传递的。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良师益友。学生只有在富有人情味儿的教学氛围中,才愿意真正地和老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某些学生把不喜欢语文学习的原因归咎于不喜欢语文老师。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上存在的比例不小,究其原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因此,教师要用多鼓励性话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用鼓励性语言可以激活语文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活动必然充满活力,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去学习,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三、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注意事项

评价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对老师能力的一种考验。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说:“读得很好,真棒”。而另一位老师评价说:“你读得很流畅,很好。如果能在重点词句上加强语气,把感情读出来就会更好!”她让学生再试读一遍,果然,这次学生读得更加完美。这种评价针对性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于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健康成长。应用赏识教育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如:对胆小好学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在适当赏识的同时提出新要求,规范其行为,克服不良习惯。

总之,教学中,由于进行赏识教育,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健康的个性得到张扬。赏识的方法千千万,赏识的结果万万千。希望我们每个教师都能赏识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让我们继续努力,坚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多多。老师们,给孩子一份赏识,一份真爱吧,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霖,用教师爱的心雨,浇灌孩子们,使之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8月.

2.刘京海.《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动》《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篇5:小学语文教学的赏识教育探析论文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全面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因此,关爱学生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始终不变并为之努力去塑造的教师形象。如何让孩子们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下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就需要我们要不但备好课,更要对学生进行无限地关爱,给予他们最大的爱心,使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心教学;赏识教育

“敬业爱生”是全体教师长期来共同塑造的良好形象,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全面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因此,关爱学生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始终不变并为之努力去塑造的教师形象。如何让孩子们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下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就需要我们要不但备好课,更要对学生进行无限地关爱,给予他们最大的爱心,使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本文笔者从所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探讨如何关爱学生的学习,给予他们赏识教育的尝试。

一、爱向全体同学

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让孩子们喜欢语文,让他们感悟到语文的伟大美,也能对语文由此产生极大的兴趣。作为老师所要做的应该是给予学生最大的爱,并且我们要倾向于全体同学,不能只是部分学生,否则就会引起学生认为的“偏向”。所以,对每个学生献出爱心。因此,我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决不能放弃对他们的爱。我们要对学生给予尊重、宽容、公平,哪怕是智商低下的,那些好“惹是生非的学生”,更不能去讽刺、挖苦没有按照教师意指去做的学生。首先,尊重学生。英国的哲学约翰洛克曾经说道:“家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也说道:“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尊重是体现着人与人的精神境界。我们在孩子们幼小成长心灵中要给他们种下尊重的种子,教育是最能体现尊重的,因为尊重是人的第一需要,当儿童们成长的初期更要以尊重为基础使他们长大成人。他们的幼小心理是在尊重的前提下走向成熟和丰富积累知识的。在学习中,孩子们时刻都想得到老师的尊重鼓励,这样才会产生一种学生更爱老师的情感,由此也会出现一种敬佩自己的老师,渴求他们所传授的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正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尊重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我们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朋友,通过尊重激励学生听课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使学生养成公平正直、仁爱善良、光明磊落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其次,公平关爱学生。平等待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教师不能给学生留下偏向的印象。特别在素日的学习生活中,注重那些细微的语言行为。例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回答问题,不能只是提问几个学习好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对问题深层的可以提问那些学习好的;对浅显一点的问题可以问及基础弱的学生。这样就可以人人都能被提问到,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当和孩子们谈心的时候,也要顾及到不同的孩子,在排座位的时候更要体现着公正平等的思想。我们在平时的讲课中时刻都要注意到的:对学生不能说三道四、指桑骂槐;也不能让孩子们没有面子,下不来台;更不能随便就会和家长回报,打小报告什么的;不要在说话时涉及学生的生理缺陷;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等等。

二、多鼓励学生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满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了。通过赏识教育师生关系就会增近,学生更会喜欢自己的老师,继而会更加地努力学习,越是这样越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誉,学生也就会奋发向上、锐意进取。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夸奖和表扬,从有利的方面进行诱导学生,激发孩子们的最大潜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给予学生赞许的眼神等,让孩子品尝更多成功的喜悦,同时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或期望,能够激发出孩子自信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力量。在批语的时候,多写一些激励的评语。这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是创新精神。

三、发挥率先垂范作用

篇6: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思路论文

赏识教育作为现阶段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对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其现实意义大大高于其他类型教育。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潜能,认识自我,从而更好的完善自我。但是,赏识教育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赏识教育不能完全的、充分的发挥它的教育效果,这需要相关教育部门进行探讨研究,从而使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

1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1特殊性

小学时期仍然处于教育启蒙阶段,小学语文是对母语的一种持续发展,能有效的增强母语培养的效果。再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倾向性,但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不足,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针对以上特点,为了能够让学生保持对语文教学的积极态度,教师应积极的赏识学生的好奇心,不断保持语文教学的鲜度或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1.2必要性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生持续的,各阶段的个性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每一阶段都会有一个以上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而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会因这个心理社会问题引起。假使个体能顺利解决本阶段的问题,危机也就被化解了,这时候对个体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相反,危机没有化解,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通常是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双重身份,不仅仅要较好语文知识,还有负责管理学生在校的日常。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交流中开展赏识教育,当然更要遵守校规校纪,鼓励学生张扬自我个性,从而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颖智慧,营造良好、友爱、积极的学习氛围。

1.3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家庭、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群体,经常会给教师的教学任务带来很多的新的挑战。庆幸的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意识和道德理念都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可塑性很强。教师要重视赏识教育对学生认知能力、道德理念以及审美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小学生能够认知和了解日常事物,学会守规守矩,认真观察身边事物并且发现事物美的本质。

2赏识教育对小学生的意义

2.1赏识教育能提升小学生的自信

一个人的自信主要是在小学时期,由家长和教师对其的评价和赏识形成的。也就是说,在可塑性很强小学阶段,如果无法调控好不自信心理发展因素,很容易导致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做事无主见。因此,小学生一旦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老师和家长都有给予适当的肯定,将其优点合理的放大,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习效率,但不能过分夸张,不然会适得其反,过分肯定会使学生骄傲,骄傲的人容易看不起他人,自以为很了不起,容易不思进取。还有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的特性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课堂,更便于增强学生的自信。

2.2赏识教育能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

真正的小学生的教育活动不能仅仅是依靠单一的读写练习和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来进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还要积极的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且能够发现学习的乐趣,重视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发掘学生潜能,对症下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如在讲医生救死扶伤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自己就是医生,让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进行了解,如病原体的产生及其传播途径、如何预防传染疾病等等,待学生了解和认识的差不多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并正确引导学生向着理想奋勇前进。

3结语

篇7: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思路论文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欣赏,得到社会积极与肯定的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既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又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得到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获得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试着让我们每个人反思一下自己,不可否认的是,哪怕是再理智的人在听到赞美和赏识时都会喜上眉梢,心里会为之一动。从青少年的需求和发展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认同,希望得到他人的羡慕、好感与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它成人的尊重与赏识。因此,赏识教育是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的,它满足了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近年来众多赏识教育的实例和实验也证实有诸多的优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责任感,激发创新,促使完善自我。应该说,赏识教育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的,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

如何把赏识教育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信任学生,架起桥梁

信任是赏识教育的源泉。学生是孩子,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当遇到挫折,或犯了错误时,心里本来就惊恐不已,如果教师再粗暴指责,甚至谩骂,学生就会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而信任就像是一股清泉,她会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

教师信任孩子,应当是发自内心的,通过自己的眼睛、手势、语言等,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是学生表现出色时信任他,当学生表现的不尽如人意时,我们常常感到失望,从而失去了信任的源动力。其实,在这时,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支持,让学生看见老师,就像看见一座大山,浑身充满力量。而信任正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

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尊重学生是信任的基础。如果仅仅做到信任学生,不注意尊重学生,那么这种居高临下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也不会被学生所认可和接受。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学生,也就是说,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总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把自己的意志力强加给学生,从来不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认真倾听学生的要求。尊重学生,就是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把自己当成彼此平等的朋友,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让他参与到教育中来,发挥互动作用。这也是启动学生心灵“发动机”的钥匙。

三、欣赏学生,激励学生

我觉得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欣赏学生。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说“谁还有问题,请站起来来说”,“谁还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错,真棒,你还可以做得更好”,“其实你什么都能做好”“我相信你能完成”等等。这些鼓励性的话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上发言踊跃、探讨积极、敢于争论、敢于质疑。课堂上学生一个正确的回答,一个巧妙的解题,一个新颖的提问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其次我们可以在评价学生时欣赏他们,具体说来就是通过批阅作业、写评语、谈心、个别辅导等多种途径激励孩子们。

教师对学生的赞赏、鼓励、期望等赏识激励,一方面要努力找出可赏识、可激励之处,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识激励;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这样赏识那些学习不好的“差等生”:尽管他们上课听不懂,跟不上,却仍然陪着其他学生听讲,一节两节,一天两天,长年累月,这容易吗?尽管老师不高兴时常拿他们当出气筒,可他们每每见到老师,总是笑脸相迎,礼貌问候:“老师,您好!”这是何等的胸怀!尽管老师在课堂上常常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批评、指责,但毕业后见到老师,往往比那些学习好的学生还亲热… …所以,作为老师,就要善于从非惯性的角度去看问题。有时,老师的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可能令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赏识教育就像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永远都需要这种特殊的养料。所以,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夸奖、赏识和激励。

教师要用一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闪光点的“火眼金睛”,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我班学生王俊翔,是一位学习成绩差,上课不听讲,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对他的反复教育,也没起多大的作用。有一天上课,我发现她偶然举起了小手,我立刻提问了她,并及时表扬她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她受到我的称赞,心情愉快。此后,她上课时常举手发言,成绩也有所提高面激励下,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的。

四、提醒学生,学会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学生。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孩子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提醒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大多数学生犯错误是无意的,我们老师要从善意的立场出发,及时给予提醒和暗示。在“给足面子”的前提下有多种教育方法。如:故事性批评,通过讲一个故事的方 2

法,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对错,自觉克服身上的缺点;幽默性批评,在说笑中提醒学生改正错误。如我班有的学生不太注意讲卫生,有时一个小纸团在地上踢来踢去,始终没有人拾起来扔到纸篓里。我就编出一则童话故事《小纸团的命运》,把不同的人对小纸团的态度穿插在故事之中。孩子们听了我的故事之后,心目中形成了几个不同的形象:浪费撕本的,不讲卫生的,不关心集体的。当然,还有一个爱护集体荣誉,主动做好事,将小纸团儿捡到纸篓的形象。通过这种提醒式的批评,学生们很快改正了缺点,从此,教室里再也看不到纸屑了。

但是,应用赏识教育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如:对胆小好学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在适当赏识的同时提出新要求,规范其行为,克服不良习惯。

篇8:小学语文赏识教育研究

一、运用鼓励性语言激活学生的主体性

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窗口, 教师批改作业时的评语则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师在作业本上针对学生作业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下简短的具有鼓励性的评语, 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强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不但可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 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地进步。教师是天底下最富有人情味儿的职业, 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和谐融洽关系的建立与持续的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密不可分的。“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从心理学角度讲, 每个学生都是希望得到老师赞美的, 而这种赞美常常是通过老师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和诚挚的情感传递的。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真正的朋友, 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学生只有在富有人情味儿的教学氛围中, 才愿意真正地和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常常听到某些学生把不喜欢语文学习的原因归咎于不喜欢语文老师。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上存在的比例不小, 究其原因是师生缺乏交流, 因此, 教师要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用鼓励性语言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 使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学习, 提高教学效率。

二、给予学生关爱和尊重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 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 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 课堂也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圣殿, 而是发展生命的乐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应该体现这一理念。因此, 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 并及时地给予赏识, 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 尤其是后进生。

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小男生:父母离异, 寄住在外婆家里。因为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双亲的呵护, 他性格内向, 郁郁寡欢, 每天都蜷缩在座位的一角, 那胆怯的眼神让人瞧着心痛。所以下课的时候, 笔者只要一走进教室, 就会挤点时间, 温和地“赶走”他的同桌, 陪他一起做作业, 和他一同读课文。时间久了, 其他学生都明白了笔者的良苦用心, 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围过来与他谈天说地。看着他又害羞又激动的样子, 笔者总是喜欢走过去, 轻轻地抚摸他的小脑袋。渐渐地, 他敢于和同学们亲近了。当他第一次在课上主动地站起来回答笔者提出的问题的时候, 笔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从容地、有条理地回答完问题后, 我仍然激动地凝视着他, 赞许地频频点头, 很久都没有回过神。他似乎也很兴奋, 不时地用眼睛瞅着笔者, 这时笔者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的心贴得很近。这次小小的成功给他带来巨大的转变, 他成了一个敢于发言而且爱笑的阳光男孩。

三、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注意事项

评价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对老师能力的一种考验。有位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后说:“读得很好, 真棒。”另一位老师则说:“你读得很流畅, 很好。如果能在重点词句上加强语气, 把感情读出来就会更好! ”她让学生再试读一遍, 果然, 这次学生读得更完美。这种评价针对性强,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于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健康成长。应用赏识教育要正确客观地分析, 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根据真实需要加以表扬、鼓励。而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 这不仅对该生起不到作用, 反而会影响周围的学生, 让他们感觉赏识很虚伪, 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同样赏识不能过度, 否则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 从而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 稍遇不顺就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 如对胆小好学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调皮、好动的学生, 要在适当赏识的同时提出新要求, 规范其行为, 以改变不良习惯。

四、惩罚有方, 批评有度

提倡赏识教育并不等于拒绝批评, 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批评是赏识教育中独特的一环, 在赏识理念的指导下, 它向你走来的时候, 可能是面带微笑, 充满幽默与轻松, 但它离去的时候, 会给你留下严肃的背影, 使你警觉、反思, 给你以智慧的启迪, 具有“励志”性, 催人向上。

五、春风微雨, 不着痕迹

微笑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赞许和信赖, 它会让学生觉察到教师的温情与爱意。既然甘为人师, 就请别吝啬你的微笑, 给予学生一个真诚的微笑, 一下轻柔的抚摸, 甚至是一个青睐的眼神都会让他们享受到被重视、被赏识的快乐。教师之于学生的绵绵的爱意, 微妙的赏识, 会让成功的学生享受到快乐, 会让受挫的学生得到鼓励, 会让懦弱的学生获得勇气, 会让落后的学生感觉到善意。

篇9: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爱上语文。那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科学化的艺术——赏识之情韵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是一个开启智慧的过程,还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因此,赏识教学需要以艺术化的态度去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

1、春风微雨,不着痕迹。微笑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赞许和信赖,它会让学生觉察到教师的一份温情与爱意。 既然甘为人师,就请别吝啬你的微笑!给予学生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下轻柔的抚摸,甚至是一个青睐的眼神都会让他们享受到被重视、被赏识的快乐。记得有一次,我抽查了班里一位柔弱的小女孩背诵课文,她腼腆地站起来,如临大敌,结结巴巴地背了两句便停了下来,怯生生地望着我不知所措。我微笑着走过去,柔声地对她说:“别紧张,好吗?再想想,需要我给你提示一下吗?”她望着我充满信赖的眼光,咬了咬嘴唇,坚定地摇了摇头,稍稍稳定了一下情绪,居然很顺利地完成了背诵任务。我又微笑着回到了讲台,这时教室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小女孩的眼里已噙满了泪花,她流露出了感激的眼神。有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她从此再也没有胆怯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之于学生的这份绵绵的爱意,这份微妙的赏识,会让成功的学生享受到快乐,会让受挫的学生得到鼓励,会让懦弱的学生获得勇气,会让落后的学生感觉到善意。

2、惩罚有方,批评有度。提倡赏识教育并不等于拒绝批评,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批评是赏识教育中独特的一环,在赏识理念的指导下,它向你走来的时候,可能是面带微笑,充满幽默与轻松,但它离去的时候,会给你留下严肃的背影,使你警觉、反思,给你以智慧的启迪,具有“励志”性,催人向上。

二、理性的激励——赏识之原则

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不需要付出努力,垂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去珍惜呢?對于孩子而言,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而且还会导致他们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这样会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会让优等生觉得教师在敷衍,让学困生觉得这是教师在迁就。因而,在学生的心中也就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感受到的不仅不会是尊重,反而会是虚情假意。可见,赏识不应该是泛滥的洪水,而应该是鲜活的溪流,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1、精当的指导性。教师的赏识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不能盲目、随意。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评判”,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估计,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常听教师说“你很可爱”“我很喜欢你”,诸如此类的“赏识”语句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没有让学生明白“你什么地方做得好,让人感觉很可爱,值得我喜欢”,学生也许会感到高兴,但绝对茫然。因此,这种赏识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力。例如,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赞扬学生时只是说“读得很好,再接着读下一段”,如能换成“你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果能放慢语速,尤其是读第二句话时语气舒缓一些,就更好了”这样细致的、针对性强的评价,不仅会使学生了解自己朗读的优点和不足,还会让他们感到一种受关怀后的温暖。

2、强烈的启迪性。赏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手段,它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赏识不仅应该让学生感到兴奋,更应该给他们以启迪。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用水晶比喻小弟弟的眼睛,教师给予很高的评价“比喻恰当贴切”,然后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比喻”。学生回答说:“小弟弟的眼睛是透明的,用水晶可以表现出小弟弟的眼睛亮。”这个回答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这位教师没有急于作评价,而是又问:“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这样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悟出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小弟弟心灵的纯洁与可贵。

三、关爱和尊重——赏识之灵魂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课堂也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圣殿,而是发展生命的乐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该体现这一理念。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

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小男生:父母离异,寄住在外婆家里。因为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双亲的呵护,他性格内向,郁郁寡欢。他每天都蜷缩在座位的一角,那胆怯的眼神似乎怕见到春天的阳光,让人瞧着好心痛!下课的时候,只要一走进教室,总会挤点时间,温和地“赶走”他的同桌,陪他一起做作业,和他一同读课文。时间久了,其他同学也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围过来与他谈天说地。看着他又害羞又激动的样子,我总是喜欢走过去,轻轻地抚摸他的小脑袋。

渐渐地,他敢于和同学们亲近了。当他第一次在课上主动地站起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的时候,真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容地、有条理地回答完问题后,我仍然激动地凝视着他,赞许地频频点头,很久都没有回过神来。他似乎也很兴奋,不时地用眼睛瞅着我,这时,我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的心贴得好近、好近。这次小小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他成了一个敢于发言而且爱笑的阳光男孩。

总之,赏识教育的结果是培养了学生无形生命的支柱。而长期的应试教育却在不经意间磨损了学生应有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探索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找到自信,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篇10:语文课堂赏识教育的运用

绍兴市职教中心

陶美红

摘要:本文仅是从语文教师的视角,根据当前职校生现状,运用赏识教育理论进行语文教学的探索案例。提出“学会赏识,赏识学生,善待学生!”

关键词:语文教学 赏识教育 运用

一、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赏识教育是一套正在不断成熟的理论。

赏识——在赏识教育理论中含义为: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是一种凡是发生,往好的方面想的积极的思维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赏识教育,就是在这种心态和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它正在不断发展之中。经整理,赏识教育主要包括如下的基本理念:

1、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育者(父母、老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2、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3、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4、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觉醒。

5、赏识教育的奥秘是让教育者(家长、老师)和孩子的生命觉醒,让他们两代人共同成长,让他们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孩子(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6、赏识教育是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

7、赏识教育是一种开发潜能同时保护孩子可持续发展资源(灵性)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唯一能让教育者和孩子共同快乐成长的素质教育。

8、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是让所有孩子欢乐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9、赏识教育的核心是爱,会爱,懂得爱——爱生命的全部!赏识自己是赏识教育的关键!

10、学会赏识的标志是善待生命。善待自己,赏识自己,热爱自己的全部生命和全部生活,它是生命觉醒的标志!

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还有很多,而且在不断丰富之中。

二、尝试赏识教育的基础——职校生的现状分析

1、自身:心理问题严重。

一是自卑心理严重。虽然一些普高学生也会有自卑心理,有的甚至也很严重; 但其涉及面和整体严重程度远不及职校生。职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职校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偏课现象严重。在成绩至上的现代应试教育模式中,一直以来,这些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普遍不受到重视,批评很多,表扬却少得可怜,使学生觉得总是事事不如人。大部分学生经过中考的失利,已感到底气不足。又加上家庭、社会对职校并不寄予太大的希望,认为读职校是低人一等,所以对自己的前途不说丧失了信心,至少信心很不足。有些智商不高或病残学生,其身心的自卑心理,更是可想而知,只是就业年龄不到,也只好冲着学习一技之长无奈走进了职校的大门。

二是情感饥渴严重。职校招生其地域范围一般大于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中,跨县市、跨地市;因此,职校中学生住校人数远远超过一般地方性的普通高中。心理尚不成熟他(她)们要求开始过像大学新生一样的独立生活,因此会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

三是对前途忧心忡忡。对专业的选择,许多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很明了。有的是服从家长的安排,有的是随大流赶热门凑热闹,有的仅仅只想等得到一张文凭,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出发。一旦新课程开始学习,随着难度的加深,困难就接踵而来,学习动力后劲不足。毕业以后,就业之路艰涩难行。专业选择模糊,课程学习困难,对前途忧心忡忡。

两个“严重”一个“忡忡”,像三块巨石一样压在职校生的心头,他(她)们气喘吁吁,怎能不生出严重的心理问题。

2、父母:死马当做活马医。有些职校生的父母认为,孩子上普高遥不可及,只有进职校将就,但愿学得一技之长,以后作为谋生手段,死马当做活马医吧。

3、社会:低看一眼。当今社会,学生等级也明明白白。依次是重点高中、一般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后两者中的一部分学生走出校门连校徽也不敢挂;以免给人笑话。连毕业以后就业,也只能进劳动力市场而不是人才市场。

读书好的学生也需要“赏识“,更何况是屡受挫折的职校生呢?

三、语文课堂运用赏识教育理论的实践

1、案例

开学不久的一个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语文课,我来到04设计(1)班上课,先询问了一下昨天的作业情况。非常糟糕,布置的几个作业,全班58个人,居然只有8个同学做好了。面对这种情况,摆在我面前的有几种方法:一是把不做的同学批评一顿,然后补做;二是惩罚不做的同学;三是轻描淡写地要求不做的同学补起来。略一沉思,我平静的说:“请做好作业的同学把右手举起来,高高的举起来。”8位同学举起了手,我说:“作为老师,我为你们及时完成作业而高兴,你们是好样的,我欣赏你们,各位同学,掌声响起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喝彩。”我带头鼓掌,同学们愣了一下,随即跟着鼓掌。按照他们的经验,这么多同学作业不做,全班一顿“马肉”是少不了的,说不定还会罚抄什么的。看的出,同学们不仅为做完作业的8位同学鼓掌,也为老师的巧妙处理而鼓掌。我还告诉同学们,我不喜欢“骂”学生、惩罚学生,因为这样我会老得很快,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我希望发现你们的进步,挖掘每个同学的潜力。让我们彼此信任,共同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学习语文你们行!请没有做作业的同学课后把它补起来„„

课后,我找课代表、学习委员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昨天有很多同学在准备主题班会的事,也 有部分同学初中里就经常不做语文作业,甚至从来不做语文作业,趁班级里有点事,就趁机不做。

第二天的语文课,我又用2分钟的时间对及时补做作业的同学表扬了一番,并且告诉同学们,以后出现此类情况,希望科代表及时与我沟通,碰到学习上的困难也及时告诉我,我一定帮助同学们。语文课,同学们听得持别认真,效果也特别好。从这两堂课以后,我跟同学们的心近了,师生关系大大地进了一步。在以后的语文课里,我在开始时总是先用一、二分钟时间讲评作业等,及时表扬那些在语文学习上有进步的同学。不但及时表扬那些作业做得好的同学,表扬那些课余看名著的同学,还表扬那些以前作业拖拉而现在及时做作业的同学,有些以前不做作业的同学,只要他做了,哪怕做得质量不太高,我都及时发现他的进步,并予以表扬。对于那些作业不及时甚至不做的同学,我从不在课堂上批评,而是私下里提醒一下,催促一下,或者让语文好的同学帮一帮,为的是保护他们的自尊。同时在上课时,积极开展师生双边活动,朗读、讨论、答题、板演„„,力争让每一个同学一周有一次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机会,并及时互评,及时表扬,尤其对那些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同学,只要比以前有一点点进步就表扬。

2、效果

以04设计(1)班为例摸底考70几分的有,10几分的也有。对于他们用同一要求是不合理的。我作过统计,04设计①班58位同学,有一部分同学在初中阶段,语文课里从来没有被老师欣赏过、表扬过,关注过,也很少参与双边活动,成了被老师遗忘的角落,还有什么学习语文的乐趣可言?对语文学习几乎失去了自信心,到了职高(中专)以后,老师的每一次表扬,每一次关注都令他们怦然心动,令他们激动不已,慢慢地,同学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加强,自觉性在加强,《邹忌讽齐王纳谏》不要求背诵,只要求熟读,我没有勉强同学们背,但04设计(2)班有19位同学自觉背出。期中、期末考试语文成绩均有很大的进步,不及格面大大缩小。

3、感悟

本来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相反。大多数同学心理压力较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对于批评他们已习以为常,最难听的批评他们都挨过,有些已经有抗体了。04设计①班有一个同学曾跟我说:“老师,我不怕批评,批评见得多了。我怕表扬,你表扬我,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到了职高(中专)我们要找他们的缺点,批评他们可以说毫不费力,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多用赏识教育,少用惩罚教育。因为只有通过赏识教育,才能修复他们已经受到伤害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新树立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果过多的采用惩罚教育,那只能打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强化他们学习语文的自卑感。他们不缺少批评,他们缺少的是老师的鼓励,同伴的肯定。缺少的是老师帮他们找到长处。只有成功,只有老师的肯定,关注、表扬才能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焕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矫正他们语文学习上失败者的心态。不因为以前的失败而认为自己是差生。我们要帮助他们成功,并从成功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这要从赏识教育开始,而赏识教育要讲究一定的方法。首先,表现在课堂语言上。当我们的学生有一次漂亮的发言时,告诉他:“你的回答真棒。”当学生流利地朗读完课文,对他说:“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当学生有一次端正的板演,别忘了说:“你的字很端正,如果再化点功夫练一练,你的字肯定会很漂亮”这些简单的话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教师的体态语言也很重要。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师生之间也许不适合用语言来交流,或者用语言达不到效果,这时老师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也许就能达到所需的作用。例如,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同学,他们想回答问题而又缺乏勇气,这时,老师投一个赞许的眼光,或一个鼓励的微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也是最重要的,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我们有些老师对困难生,开始时也能采用赏识教育,但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没有明显的进步,就开始失望、怀疑,甚至失去信心,从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善待生命。”我们教师也不是生来就懂得孩子,更不会生来就懂得赏识,我们需要“学会赏识”,赏识自己,善待自己;赏识学生,善待学生!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也是我们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品尝到了教学语文的乐趣。

主要参考文献:

1、《赏识你的孩子》周弘著。

2、《赏识教育典型案例分析》周弘著。

3、《国民素质忧思录》解思忠著。

上一篇:宣传部干事工作总结下一篇:食堂后厨卫生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