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培训学习总结

2024-05-25

高校辅导员培训学习总结(精选8篇)

篇1:高校辅导员培训学习总结

又是一年的工作结束了,我今年也作为_____届的辅导员在工作的岗位上努力着。辅导员的工作是繁琐的,是忙碌的。一届这么多的同学,刚开始的时候总感觉有处理不完的问题在等着我。现在好不容易度过了大一,我希望在之后的工作中的杂事能越来越少,让同学们能顺顺利利的度过这个大学。

但我知道,这些在生活中的琐事,到底都需要我这个辅导员来一一处理,与其祈求同学们不要再闹出什么麻烦,不如我再多加强一下我今后的工作。为此,我特地对大一学年的的工作做了以下总结:

一、新生到来

在刚开始的时候,为了更加了解这届新生的状况,我亲自去参加了新生的接引,并集结了一些老生志愿者们,帮助新生找到自己的宿舍,并带领他们了解学校。

在新生全部报道完毕后,我又去了每个宿舍一一清点人数,住宿情况,并让新生能认识我,并建立了分班级的通知群组,并通过群组通知了第一次的班会。

二、每周的班会

光是通过群组去传播信息显然是不行的,有些同学并没有时常看消息的习惯,为此,在这一年的的重要事项上,我都是亲自在班会上通知到人,并不断的提醒,通知群的消息的重要性。

三、宿舍内务方面

老师管理学生的学习,而我则是负责生活。在来到大学后,因为没有了那么时时刻刻的检查,所以很多的同学都松懈了下来。每隔一段时间宿管会就回去检查卫生,我便将这些卫生不合格的名单发送到群组,多次强调,而且会不定时的亲自去进行内务的检查。在我的长时间坚持,以及学生们的努力下,宿舍的内务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四、助学金、奖学金方面

这一年里,我多次重复的强调了这方面的问题,那些在学费上有问题的同学也非常主动的来找我聊了这写事情,还有一些比较困难的同学,我也帮助他们安排了在学校勤工俭学的兼职工作。

五、其他日常方面

作为一个辅导员,我认为除了做好引导学生生活的工作,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关心,以及对学生的帮助。面对学生的提问,我都及时的做出回答,并且有同学因为一些事情来找我的时候,我也都经我所能的去帮助他们。

总结一下,在这一年里,我与新一届的同学们也都打好了关系,他们也都好好知道了学校的规定,都知道了我的通知的重要性。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越来越顺利!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2

20__年__月,我接手了政治学院20__级辅导员工作。在过去的半年里,我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学生的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为工作重点开展工作。通过半学期的磨合与了解,我已经基本了解了这批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我的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从老师,学生,举办活动方面开展了工作,从而使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更好的度过大学的四年生活。现将半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班级工作

1、坚持每周班会制度,每次主题不同,增进了与学生们的感情。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社会事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能认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以学校活动带动本班活动的开展和进行,并在各项问题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十佳歌手大赛、征文大赛,并在其中都取得的很好的成绩。

3、考虑到学生大部分来自外地,尽量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更注意关心贫困学生的衣食住行,尽全力想办法,为他们提供可能的勤工助学岗位。

二、常规管理

1、每周都会对学生的上课以及自习的出勤情况进行抽查,我所带的三个班级,出勤率比较好,如有特殊原因,学生们会及时的向我请假,说明情况。

2、每两周,我会定期的深入到学生宿舍中,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与他们谈心,及时发现问题。学生之间,宿舍之间整体状况良好,但个别也会因为小事而存在些小矛盾,但同学们能私下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

3、定期召开班委会成员会议。班委会成员是沟通班内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很好的纽带,通过他们,我会及时了解到班内的动态。因此,我除了要求他们要随时将班级里出现的问题转达于我之外,还会定期的与他们见面,更进一步的了解情况。并且会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作出要求,作为班级干部,不仅要在工作上服务于同学,在学习上也要起到带头作用。

4、班级团组织活动的开展。

在过去的半年里,班级里组织了多次的课外活动及团组织活动。学生们的兴趣非常高。团组织生活活动一般选在室外召开,比如参观工农建设基地、做志愿者服务,这些都为同学们增添了实践经历。

三、工作中的具体活动

1、宣传关于运动会事宜,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运动会活动;在运动会上同学们拼搏赛场的激情和拼搏精神,让人真是倍感欣慰和感动。

2、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宣传工作,要求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号召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从思想上关注学生动态,在钓鱼 岛事件上,多次深入寝室交换思想,在_事件上得到正确认识。

4、积极建设班级学风。通过班委给班级工作定下了工作重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掀起勤奋刻苦的学习风气,营造全面发展的学习氛围,班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正在逐步建立和加强。

四、学校、学院

本人按时的参加学校组织的辅导员会议,并认真做好记录,努力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

每一周或两周,学院黎书记都会召开全院的辅导员工作会议,对上周的工作进行总结,以及布置下周的工作任务,通知我们学校的一些事情。使我们能及时了解到学校的动态。同时对各导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询问,了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难处,及时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日常工作事务都会做详细的记录,每月月底,黎书记都会对辅导员的工作日志进行查看,并做很详细的批语及对我们的工作期望。

五、自身的提高

1、辅导员自身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是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工作中我力争多学多看,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松弛有度的方法实行管理。

2、坚持以服务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我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了第一位。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我非常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兴趣爱好,本着“先疏后导”的原则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接手辅导员工作初我分班召开了班会,走访宿舍,找学生谈心以及通过qq等方式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这些工作不但消除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而且使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部分思想上比较松懈,有问题的学生,我先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其兴趣爱好,想其所想,然后给予一定的引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学生已经端正了思想,我还建立了每周一次的班会制度,在班会上总结上周的问题,指明下周的努力方向。

3、大一辅导员的“工作指南”可以概括为“以学习型组织为管理思想,以质的研究方法为研究指南,以信息环境建设为辅助手段,以人文关怀为落脚点”形成大一辅导员工作系统,而其灵魂是“狠抓学习风气,重塑学习化生存的学习习惯”,其执行策略是“防微杜渐,铸造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琐碎的辅导员工作,我必然要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从而更好的做好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六、工作中的不足

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中,由于自己工作经验的缺乏,对一些刚接手的工作还完成的不到位,只能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在日常工作上,还有很多缺陷。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相信在下半年必然有所改观。

回顾上半学年的辅导员工作,在我跟学生取得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心中充满感激。我要感谢我的学生,是你们让我感受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的快乐和对自己逐步建立的自信,是你们让我找到作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支撑点——基于实践的学习与反思,是你们给予了我很多关于教育、关于人生、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的思考的火花;我要感谢政治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是你们兢兢业业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是你们每一次辅导员会议语重心长的嘱托,让我深深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与伟大。是工作,是实践,给我提供了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生命土壤。我会努力的,努力成为学生的领航员,努力成为学生学业的指导员,努力成为学生生活的服务员,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篇2:高校辅导员培训学习总结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始终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的第一线,许多具体工作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念,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如何与学生之间...作为一名新进辅导员,我参加了天津市2011年高等院校辅导员岗位培训班。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通过听专题报告、参与案例分析、开展分组讨论等形式,围绕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学习与探讨。让我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有了初步认识,深感辅导员工作的艰辛与责任,下面就我参加此次培训的几点体会,向在座的各位作简要汇报。

一、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

在没有培训之前,我简单的认为辅导员只是一个学生管理中的辅助角色,从事的工作仅仅是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督促学生学习、协助解决他们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等一些琐事。通过培训学习和与其他辅导员的交流我才真正意识到,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行为上的管理者、更是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大都是90后左右的青年,独身子女的优越感尤为突出,这让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在培养他们成才的同时教育他们成人,应把“博学、仁爱、善思、笃行”的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工作中,从思想、生活和成长中去关心他们,当好学生思想教育的“指挥员”、生活的“管理员”、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对辅导员专业素质的认识

辅导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又团体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想做好辅导员工作,成为学生可亲、可信、可敬的教职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1.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政治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的首要条件,高尚品德的示范者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只有辅导员自身具备了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感染学生,起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2.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随着知识、信息传播迅速的加快,学生的知识面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扩大,这对辅导员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挑战。只有不断吐故纳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学生工作的内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避免空洞说教,增强说服力。

3.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优秀的辅导员应当是善于总结和思考的。不能仅仅依靠经验的积累和自己的见解来开展工作,要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丰富内涵创新方法,将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增强对教育活动规律的认识,获取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

4.具有健康积极的工作心态。辅导员工作琐碎,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工作中难免会有不愉快、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就要胸怀宽广,善于自我调节缓解压力,面对学生发生的各种情况能以平静的心态去对待,用豁达的心胸包容学生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微笑做好学生工作。

三、对自己即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一些想法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始终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的第一线,许多具体工作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念,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如何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成为我当前这一

阶段工作的重点。:

我认为:一是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充实理论知识,通过向书本学、向老辅导员请教,集中精力强化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大胆实践,提高自己处理应对学生问题的综合能力;二是要充分调动自己工作热情,积极融入到学生工作中,体现出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辅导员形象;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以提高落实学校各项决议的工作效率;四是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交流,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同学,多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五是注重班委制度建设,培养民主氛围。在具体工作中要以实事求是、公正严明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弘扬正气,严厉批评不良现象,在广大同学的尊重与信任中去开展工作。

有人说:辅导员是校园里最基层、最默默无闻,最辛苦的工作,但我相信它会是最具活力的工作之一。我将努力当好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纽带,完成好思想政治教学、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党团建设与事务管理等方面工作,以优异的工作表现,完成从一名小学任课老师向一名高校专职辅导员的成功转换。以上,是我对专职辅导员工作的一些肤浅认识和工作打算,有不妥之处,还请在座的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证。谢谢大家!

付 海

篇3:高校辅导员培训制度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培训,培训制度,思考与建议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 对组织成员的培训与潜能开发是一种维持组织发展, 提高个体素质的手段, 也是一种奖励性福利形式。在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背景下, 培训是提高辅导员的素质, 开发辅导员智力, 挖掘辅导员潜能, 提升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 优化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手段, 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 对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培训的含义

对于辅导员的培训,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简称“教育部24号令”) 第四章第十七条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承担所在区域内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 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 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 各高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教育部下发的《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明确指出, 要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 以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 以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 逐步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由此可见, 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已经受到重视并全面启动。

高校辅导员培训指的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高校根据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 按照辅导员的职业需求, 通过各种形式, 有计划、有组织地为提高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所进行的教育、培养和训练活动。对此含义的理解有以下四点:第一, 辅导员的培训机构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高校组成, 构建不同层次的培训体系, 培训机构对辅导员的培训应视为一项义务, 全面负责辅导员培训的计划、组织、管理和经费开支等工作。第二, 高校辅导员培训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为中心, 目的是使辅导员通过培训而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技巧, 以熟悉学生管理工作规律并进而直接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第三, 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内容是针对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 突出“干什么, 学什么, 缺什么, 补什么”的特点, 是一种向辅导员有针对性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提高工作技能的继续教育过程。第四, 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应根据辅导员的现实工作需要, 按需施教,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种类, 分级分类别地开展教育培训, 培训时间可长可短, 既可有定期培训和短期培训, 又可有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 另外, 还可有校本培训、校外培训和委托专业机构培训, 同时, 培训方法上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 还应增加讨论、个案分析研究、考察调研、情景模拟等形式多样的体验式实践环节。

二、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重理论, 轻实践

现阶段, 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形式已趋向了多样化, 有岗前培训、常规培训、专题培训、骨干培训和学历培训, 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辅导员职业需求, 有助于辅导员的成长和发展。但是, 各种形式的培训主要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 以“研讨、个案分析、亲身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偏低, 这远远不能满足辅导员的培训需求, 重视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有助于辅导员在培训实践中优化能力结构、提升能力素质。以华东理工大学实行高校间辅导员的相互挂职锻炼为例, 通过签约每年互派辅导员进行一个月的挂职锻炼, 这种挂职锻炼的体验式实践形式大大拓宽高校间辅导员的学生工作视野, 在相互学习中积累工作经验, 值得高校在辅导员培训工作中大胆借鉴和尝试。

(二) 重培训, 轻培养

培训作为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已经成为共识,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也不断为输送辅导员参加培训提供了平台, 但是培训与培养并没有合理的链接, 主要体现在:一是培训工作随意性大, 不能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进行分层次的培训, 不利于不同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二是培训内容不够系统, 针对辅导员实际工作和工作难点的处理技巧培训极少, 不利于提高辅导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三是培训与考核不挂钩, 不利于检查参训辅导员的学习效果, 并根据不同能力的辅导员来分配工作。由此可见, 一旦培训与培养脱节, 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且也失去了培训的真正意义。

(三) 重施教, 轻需求

高校辅导员培训全面启动以来, 虽然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地优化, 但是仍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辅导员的培训需求,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不能满足不同工作年资辅导员的培训需求;对一些参加工作多年的辅导员, 为适应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发展。他们更需要参加更新知识方面的深造培训, 而现实这类的培训还得不到广泛的推广。二是不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的培训需求;以医药院校为例, 由于这类院校的辅导员也并不都是医药类专业毕业的, 所以培训中有必要增加医药方面的背景知识, 帮助辅导员了解所带学生的专业知识, 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三是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校的辅导员的培训需求;如:师范类大学和商科类大学, 两类大学无论是办学环境还是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均存在差异, 所以在这对两类大学的辅导员培训时就必须区别对待[1]。

(四) 重组织, 轻实效

在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规划下,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纷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辅导员培训组织实施办法, 为辅导员的培训搭建平台。然而, 反观当前辅导员的培训现状, 培训的效果仍不理想, 存在的不足主要有: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管理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 对参训辅导员的学习、出勤、考核等参训情况没有详细的跟踪、记录与反馈, 培训行为极不规范, 容易导致“学与不学一个样, 学好学坏一个样”, 无法保证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三、对完善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培训作为提高辅导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是每一位高校辅导员的权利, 更应是辅导员的一项义务, 基于当前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存在的种种问题, 必然会妨碍辅导员素质的提高, 而辅导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将直接决定和影响一个学校的学生工作, 因此, 完善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任务迫在眉睫。

(一) 要提高对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认识观念

我国高校设立辅导员制度已有50多年历史, 经过50多年的发展,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党的路线、教育方针的传播者,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育者, 学生学习生活管理者三重角色[2]。从人力资本角度来说, 高校辅导员是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 是社会和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 正确认识和对待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 将会得到可观的回报, 并惠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这需要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 解决辅导员培训的经费问题;辅导员培训是一项长期投资, 它的回报周期虽长, 但综合效益巨大, 从目前状况来看, 要让更多的高校辅导员有机会参加各种不同层次的培训, 费用问题仍是关键, 所以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辅导员培训专项资金政策, 通过物质性投入方式大力支持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第二, 安排充足的培训时间;培训的效果与时间有紧密的联系, 既然辅导员的培训是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 那么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应慎重考虑广大辅导员的工作实际, 保证辅导员有时间、有空间、有条件去发展和提高, 这样既有利于调动辅导员的培训积极性, 又可让辅导员安心地参加培训。第三, 设计合理的培训内容;除了理论学习, 培训内容还应不断优化创新, 可根据不同层次辅导员的自身需求设计培训模块, 重在解决辅导员实际工作中的难点,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力, 可以通过引鉴国外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成功案例, 开阔辅导员的工作视野, 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

(二) 把能力提升作为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重点

辅导员的能力是辅导员素质构成中的最重要因素, 它决定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 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能力建设是增强辅导员队伍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根据新时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 辅导员应具有多方面的能力, 主要包括:一是教书育人的能力。这要求辅导员不仅要上讲台给学生传授知识, 帮助学生解答疑惑, 而且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二是事务管理能力。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 在事无巨细的学生事务性工作面前, 辅导员应摆正工作重心, 坚持人性化的管理,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绩效。三是自我发展的能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的新形势下, 高校辅导员要适应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就要不断地自我提高和完善, 这需要高校辅导员不断加强学习, 通过学习全面理解和认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深入把握工作规律, 进而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根据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主流, 高校辅导员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因此, 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培训, 加强能力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 要扩大培训规模, 确保全员轮训

培训作为高校辅导员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方式, 应保证人人有机会参加相应的培训。首先, 要切实抓好新聘用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力争参训率达到100%, 通过岗前培训让新进入辅导员队伍的人员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 掌握一般的工作方法, 为尽快进入辅导员的角色做好转变。其次, 要突出抓好常规培训, 不断提高参训率, 通过常规培训帮助辅导员掌握工作规律, 提高解决工作难点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根据学生工作管理特点, 要定期开展专题培训, 有计划地组织辅导员选择与自己工作和兴趣相关的专题进行学习和指导。最后, 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实际, 要大力推进骨干培训, 创造机会让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突出人员参加国内、国外的多种形式的培训, 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培养优秀人才, 促进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方向发展。为鼓励更多的辅导员重视学历的提升, 应加大辅导员学历培训, 积极鼓励辅导员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平台。

(四) 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完善培训制度体系

根据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工作年限、业务水平和基本素质,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多搞中短期的常规培训和专题培训, 强化岗前培训, 推广骨干培训和学历培训, 营造条件开展网络培训和远程培训, 满足不同层次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需求。培训方法也应不断创新, 多采用个案分析、互相交流、实地模拟等互动参与性强的现代培训方法, 从偏重课堂理论培训向课堂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转变, 将培训内容融入具体的案例和生动的实践中, 强化实践教学, 注重对现实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增强辅导员的培训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 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等制度体系, 保证培训内容、培训进度、成绩评定等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 还应把终身培训、全员轮训等理念贯穿于高校辅导员培训制度的全过程, 既让辅导员培训成为持续、发展的过程, 又让每一位高校辅导员都享有参加不同类型培训的同等机会。

(五) 坚持培训和培养相结合, 健全培训管理制度

培训的有效性是辅导员培训的生命线, 要保证辅导员培训不走形式, 不走过场, 真正收到实效, 应把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与转正、考核、晋升等挂钩, 明确辅导员接受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建立培训动力机制, 完善各类培训, 建成高校辅导员全员轮训体系, 把培训与培养相结合, 逐步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 不经培训不转正, 不经培训不提拔”。实行辅导员培训跟踪制度, 加强培训证书管理, 建立辅导员培训档案制度, 高校要保证有专门的培训部门负责辅导员培训的组织、检查和建档工作, 把辅导员参加培训的情况记入本人档案, 作为高校辅导员年度述职考核和培养提升的重要考察依据。

一个职业是否专业, 不仅要看是否有相关学科和学术研究作支撑, 还要看它有没有专业的标准和专业的培训[3]。辅导员培训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力度, 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 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应在具体的实践中深入探索和不断总结经验, 积极完善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制度, 从而全面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促进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利伟.高校辅导员培训的问题与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9, (12) :92-94.

[2]漆小萍.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建设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1) :82-85.

篇4: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解析及展望

一、系统、科学、规范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亟待建构

教育部在近几年大力推进高校辅导员培训组织和制度建设,选拔20所地方高校,挂牌建成第一批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覆盖所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省属各级各类重点院校;不断并完善基地制度建设,建立各高校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基本保证了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硬件”需求。

与组织和制度建设相比,对于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课程内容的研究相对滞后,培训手段单一,以政策宣讲、主题报告为主,培训内容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有时培训甚至演变为“聊天会”、“看报会”;培训缺少效果检验,学与不学只有自己知道。

造成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于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的系统化研究紧缺,培训内容往往来源于经验;二是高校辅导员职责能力要求不明确,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和零散性使得培训主线不明朗。 鉴于此,寻找合理依据,通过有效途径探索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培训体系成为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

二、胜任力模型——建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新视角

胜任力研究始创于1973年,是指在特定岗位中对成绩优异者与一般者区分开来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征。胜任力研究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它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特征 。

作为建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新视角,胜任力模型有三大优势:一是,研究思路清晰,技术路线明确。培训的目的是为了使辅导员具备工作岗位的各种要求,因此对于培训体系的研究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对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反之,明确了辅导员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直接导出培训体系的具体內容。二是,理论研究完善,经验借鉴充分。胜任力研究本身有着非常严谨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操作经验,目前,国内学界的胜任力研究正在蓬勃兴起,尤其可喜的是我国学者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研究也已经非常丰富。2005年至今,近二十位学者在研究中明确提出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他们都将成为今后研究的宝贵经验。三是,模型层次丰富,引导思路拓展。传统的辅导员培训聚焦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Spencer主张有五种类型的胜任力: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特征、知识和技能。因此,胜任力模型极大地拓展了思路,将深入的探讨心理层面的维度,增强辅导员自身的能量。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首先运用文献检索法,对近五年三十余篇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和“高校辅导员能力素质”研究进行梳理整合,初步构建了包括特质、素质、能力、学识四维度的胜任力模型。

三、初探浅析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下的培训体系建构

在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合理转化的基础上,笔者对教育部现有培训制度进行了检索,对4位人力资源规划师进行了访谈,并最终提出培训体系的初步构想。

培训内容可由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直接导出。分为特质探索、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学识补充四个部分。“特质探索”以提高职业荣誉感、修正择业动机、发掘个人性格特质、培养有益兴趣爱好为主要内容;“素质提升”以提高道德修养、提升政治素质、锻造身心品质为主要内容;“能力培养”以培训阶段分为上岗培训、日常培训、职业培训、专题培训与境外培训五部分;培训内容分为 “特质探索”、“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学识补充”四部分。

培训手段“特质探索”多在上岗培训中使用,通过心理测量手段,深入探索自我职业兴趣和个人气质类型及兴趣特长等,开展心理坊间探讨,明确自身深层次优势劣势,寻求心理成长途径;“素质提升”常见于日常培训,借助思想政治、爱国主义教育多种手段(如时政报告、展览参观)提升政治素质,通过典型人物事迹交流等手段规范道德素质;“能力培养”常见于职业培训和专题培训,应集成多种拓展训练手段(如理论学习、情景剧、头脑风暴、辩论辅导、换岗交流等),综合的提升各种能力表现;“学识补充”应贯穿职业生涯各个培训阶段始终,教学与自学相结合,设立实践模拟情景,学以致用。

今后,我们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培训效果的检验上,运用胜任力模型的特点,逐步确定“优秀辅导员”“合格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并在培训结束时对所有辅导员进行同意测试检验,以促进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2007.4

[2]大力开展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工作,新华网2007.12.30

[3]首批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确定《中国教育报》2007.9.30

[4]王铁,新时期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M],山东师范大学,2008.04

[5]邓小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开发研究 [M],兰州理工大学2008.9.19

[6]BURKARD A, COLE D C, OTT M et al. Entry-level competencies of new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 a delphi study[J].NASPA Journal,2005,42(3).

[7]SPENCER L M, SPENCER S 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John Wisley & Sons, Inc.,1993.222-226.

[8]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形成良性梯队:《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

[9]北京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多样:《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

篇5:第八期高校辅导员培训学习心得

十分有幸得到被学校选送参加第八期高校辅导员培训的机会。经过这段时间系统的学习,令我受益匪浅。在听取了许多资深教师的报告,与众多优秀的同事讨论交流之后,我对于辅导员的责任与义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辅导员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许多问题有了更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对学生教育方面所面临的很多重点注意方向有了更加深化的认知;对于高校队伍的很多方针政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关于培训所得,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明确了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当带入的心态:1、2、3、4、5、6、7、铭记我是老师 这是一份良心的工作 是一份奉献的工作 每个学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辅导员不能影响所有人,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同。爱岗敬业、不辱使命 牢记使命

其二,应当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学生如下素质的培养:1、2、3、4、5、6、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生的爱国主义名族精神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诚信教育 形势政策教育 感恩教育

其三,对于新生入学初期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有了具体的概念:1、2、3、作为辅导员要不断学习,跟国家领导人保持一致,要有科学理论武器、创新精神。经常深入寝室。寝室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生活时间最久的地方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一切

4、分清关键期,开学、五一十一放假以及寒暑假后25天为学生情绪不稳定期,容易突发各种问题5、6、关注特殊群体,给予足够的关爱和照顾

将激励进行到底。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从中发现各种人才给予培养。7、8、9、在班级讨论的环节,我们围绕着90后学生的新变化以及原因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此我感触颇深,在加入辅导员队伍的三年里,我做好榜样作用。行胜于言。影响身边少部分人打造大氛围。对于干部培养有三个步骤:定岗、选举、培养 铭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要让更多的学生登顶。所负责的学生都是90后的孩子。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使我对这一代的孩子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也使得我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些比较实际和深刻的方向。经过与其他辅导员老师的交流,发现了很多共性的问题,也欣喜的收获了许多独到的解决办法。经过此番讨论,我觉得与学生的距离而已拉的更近,可以更加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对于解决90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问题有了更加成熟的一套方法。对于我今后的工作有着莫大的帮助。

我所理解的90后学生的特点有如下几点:1、2、3、4、5、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存在理解误区 学习无用论 生活能力较差

过于自我 缺乏群体意识

所造成这些的原因总结有如下几点:

1、家庭原因。每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家只有一个。所有学生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给予无尽的宠爱,甚至溺爱。以至于大部分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分享什么是帮助什么是团结,没有集体荣誉感。

2、最后,铭记于心的是前辈的告诫:

1、同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同命运 社会原因。当今社会阴暗面过多,使得学生深受影响。

2、不能包打听,不能妄自菲薄。

3、辅导员是一面旗帜,影响着学生

4、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学习。

5、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6、辅导员工作是有规律可以遵循、有方法可以创新、有队伍可以依靠、有事情可以作为。

7、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奢望一定成功。凡是只需尽心尽力而为,便不会留下遗憾。

篇6:高校辅导员培训总结与体会

通过全体辅导员进行集中培训,我学习了其它辅导员的优秀管理经验,使我深有感触,觉得此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到学院对辅导员的工作越来越重视,学院在逐步将辅导员队伍培养成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从教师队伍建设,到营造社会环境,具体地全方位地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和改进的基础上要形成合力,要取得更大的成效。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一些体会:

一、正确认识自身的定位。

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媒介、纽带、桥梁。工作的内容比较杂,比较琐碎。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而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是有客观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认知的,应该遵循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教育,更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的学习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有利于避免一些本不应该发生的恶性事件。据此,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除了具备工作能力和技巧之外,还应具备对这项工作的热情,我把这种品质归结为“三心”,即对学生要有责任心,要有热心,要有爱心。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比较强,但自律性差,辅导员要转变角色,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用鼓励,鞭策的话语积极的引导学生,除一些不能姑息迁就的恶性事件外,要给学生改过的机会,这样既不会伤害--------------

---------------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认真学习将工作落到实处。

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做学生工作讲究工作的艺术和方法,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通过此次培训关于自身建设,自己应该认真做好 “六个一”、“四会”。“六个一”的具体内容一是辅导员要带好一个班级。每个辅导员都要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并在考核中力争成为优秀班级。二是上好一门课程。辅导员以前不论学什么专业,都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成为行家里手,要主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程。三是写出一手好字。字是教师的门面,辅导员必须练就一手好字,影响和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四是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辅导员生活在大学生中间,不但要有组织活动的能力,还要有写作的本领,要善于总结,推广应用。就是辅导员要会说、会做、会写、会生活。辅导员要成为演讲家,要有鼓动力和号召力。要善于组织学生活动,会做学生工作。要能够把所思、所想、所做写成文章,传播推广。要能够与青年大学生打成一片,掌握当代小学生的行为、心理特点,与他们有共同语言,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玩乐在一起。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把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结合起来。处理一些学生问题要有理有据,并且要用真心诚意去打动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教育活动中,要把对它的培养放在--------------

---------------首位。因为,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新的形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浪潮同步进行,带来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使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这就可能带来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越应该加强。我们艺术学院的女学生多,所以,组织女生传统手工才艺展示等活动,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教育学生立足民族才能走向世界。

因此,如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面临的主要工作任务。

总之,经过这次的培训,通过学习,我深知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使我认识了所肩负的光荣而伟大的历史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身作则,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讲究工作方法。勤奋工作,富有奉献精神,我想只有踏踏实实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做人,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篇7:辅导员培训学习总结

本次培训课程安排紧凑,知识含量大。第一天上午九点首先进行了简短但十分隆重的开学典礼,随后,进行了第一场关于“校园突发事件处置方法”的主题报告。下午,我们开始进行专题学习,学习内容是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指导”以及“辅导员岗位认知与工作职责”。第二天全体学员来到沈阳体育学院白清寨训练基地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第三天和第四天,培训进入到了关键环节,每天上午都要进行两节专题学习,下午还要进行分组讨论,填写问卷调查,撰写心得体会。在这两天里,我们学习了关于“辅导员的工作方法与艺术”、“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与应对策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以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内容。最后一天上午,我们进行了第二场关于“辅导员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主题报告。随后进行了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我非常荣幸地代表全体学员发言,为我的这次培训画上了圆满句号。

通过五天的学习、讨论,我感受颇多,对于辅导员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第一,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理论支撑,涵盖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一名辅导员就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要系统的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并积极地开展有关于当代大学生问题的研究。这样,我们就能够从一个全新的高度把握辅导员工作。第二,辅导员工作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时间的磨练,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只有长时间从事学生工作,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才能够做好辅导员工作。因此,要树立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信念。

第三,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责任感的工作。辅导员工作是个良心活,如果要细致入微的开展工作就需要极大的耐心、艰苦奋斗的品质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学生无小事,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动态等各个方面,哪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不竭动力。

作为辅导员不仅要对学习到的知识有所感悟,更要将自己的感悟运用到工作之中,更好的培训学生、塑造学生。因此,在新学期开学后,我制订了工作计划并逐步实施。本学期,在完成学校、学院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我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与学生一对一谈心”活动,与所负责的学生一对一进行谈心和交流,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况,促进班级、寝室文明建设,对特殊群体学生给予及时的关注;此外,通过开展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由我组织、策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题立项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班进行一项有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课题研究,用以激发当代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问题的关注。在本学期,我还拟定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意在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8:关于高校辅导员基地培训的思考

2007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首批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旨在搭建辅导员培养培训的平台, 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 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 加强辅导员工作研究和交流, 科学规范地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但在国内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只能在建设中学, 在学中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发展和完善自己。

1 问题与困扰

当前基地培训的模式主要以集中脱产培训为主, 在培训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内容缺乏完整性, 层次性和多样性;培训形式单一, 主要以讲座为主, 缺乏生动性和针对性, 难以产生共鸣;参加培训的辅导员较多, 交流的机会太少, 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团队协作;培训时间短, 辅导员对培训内容印象不深刻, 培训后不久, 就会淡忘, 直接导致培训缺乏长效性和连贯性。

总体上, 基地培训未达到预期效果, 没有从根本上帮助辅导员们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2 原因的分析

高校辅导员基地培训工作面临以上困扰的原因, 分析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训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学员们的学

习效果, 能否解决辅导员们日常遇到的问题是衡量培训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准。每个辅导员所带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同, 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面临的压力也不同。但是基地培训的内容只兼顾到了共性, 却忽略了个性, 想要面面俱到却失去了针对性, 达不到需要的深度。没有侧重, 流于表面, 解决不了问题。

2.2 这种灌输式的培训形式, 过于呆板, 所

学理论悬于空中, 无法应用于实践, 而辅导员工作主要是日常工作, 机动性较大, 处理和解决的都是随机事件, 所以这种学习形式不能满足辅导员的需要, 无法引起学习兴趣。

2.3 教育部目前只公布了21个培训基地,

负责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高级研修的任务。同时,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在2010年完成全省高校辅导员的轮训工作, 而辅导员数量相对较多, 所以每次参加培训的辅导员都有几百人, 这就存在着“大锅饭”问题, 大部分辅导员参加完培训, 彼此之间仍然形同陌路, 更不要说交流了, 浪费了这样一个沟通研讨的好机会。

2.4 缺乏长效性和连贯性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训的后续支持。脱产培训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这种培训容易与实际相脱节, 学员们短时间内会对培训的内容保持一定的热情, 但不久之后就会消退, 回归原样。而基地培训每次仍然在重复同样的培训内容, 没有反馈, 跟不上发展的脚步。

正是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 导致高校辅导员基地培训效果不理想。

3 方案与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 高校辅导员培训应在科学发展观的培训理念指导下, 建立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培训体系, 使高校辅导员基地培训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完善的辅导员培训体系。

第一, 设计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培养计划, 将培训内容模块化, 分成育人理念教育、知识理论学习和学生工作管理等模块, 每个模块里再分成具体的课程, 由专业教师任教, 设立课时和学分制, 规定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 学员可在参加培训前, 在自己感兴趣, 又对自己今后工作有帮助的模块中, 选择相对应的课程, 即所谓的“选修课”, 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 规定达到一定课时和学分的学员给予毕业证书。这样不但解决了由于培训时间短, 很多内容来不及安排的尴尬处境, 又使得学员们学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既考虑到了全面性, 又不失针对性。

第二,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以讲座讲授为主, 将案例分析、实践模拟、情景再现、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现场教学、拓展训练等生动的形式融合到教学过程当中, 让辅导员们参与到教学中来, 集思广益, 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任课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既促进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 又对所学知识有了感官上的印象, 记忆更加深刻, 同时, 也增进了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合作。

第三, 适当增加培训的时间和次数, 相对减少每次参加培训的辅导员人数, 尽量安排辅导员们研讨和交流的机会, 协调各方, 帮助他们建立“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能够保持联系, 随时交流, 互相帮助。使辅导员这个队伍更加团结, 更加人性化, 不但服务学生, 还服务彼此。

第四, 要使辅导员真正理解、巩固和深化育人的理念, 提高育人的技能和艺术, 就必须在基地培训后, 帮助他们坚持在岗位上进行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并随时得到他们学习和实践后的反馈信息, 可以利用网络, 开办学者论坛、交流园地、在线指导和建议箱等栏目, 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将培训进行到底。这样不但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 更能为基地培训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宝贵经验, 使基地培训与时俱进。

要想将高校辅导员基地培训的工作做好, 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将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教给辅导员们, 辅导员们在具体工作中实践理论, 并将遇到的新问题和好的经验反馈给基地, 通过归纳总结, 升华成新的理论, 再如此反复, 基地的培训始终与辅导员的实际相结合, 却又高于实践。这样的培训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达到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和专家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小东, 黄军伟.校本培训: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

[2]郑永森, 王.基于职业发展视角下的辅导员校本培训设计[J].职业时空, 2009, 3.

[3]张翠云.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体系构建探略[J].科教创新, 2009, 10.

[4]胡建新.关于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实困境和思考[EB/OL].论文天下论文网, 2010, 1.

上一篇:核桃现状下一篇:工程初验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