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024-06-23

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通用6篇)

篇1: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为了深入贯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率先实现第三次跨越的行动证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深层次形形色色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干部的作风问题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利用有效载体,通过各种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本人结合多年来在机关和乡镇的工作体会,初步探讨如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如何健全干部作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问题。

一、当前干部作风的现状

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而党的形象是通过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体现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不够深入,思想作风飘浮。

当前干部对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系统性,一些干部重视学历教育,忽视理论学习;有的干部迫于学习制度的约束参加例会学习,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的各项理论知识的自觉性不高,理论学习不到位导致党性修养不高,政治思想作风不实,平时工作中强调个人利益多,维护集体利益少;一些干部开展工作不够大胆,有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对身边发生的不良行为不敢批评制止,怕得罪人,担心批评多会影响同志关系,不利于工作开展;有的干部对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衷于安逸舒适的个人生活,把个人利益摆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在执行硬性任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些干部在自身要求上也是标准不一,甚至一些干部还明显存在精神萎靡的现象;有的同志发牢骚、讲怪话,不负责任地讲小道消息、私下议论,对上级决策评头论足,吃吃喝喝、拉拉扯扯、拉帮结派,搞小区域、小团体等庸俗作风依然存在,组织纪律观念与干部作风建设要求不适应。

2、联系群众不够,问题解决不力。

很多干部公仆意识淡化,深入群众不够,下村多入户少,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了解社情民意,不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经常出现“四个轮子转,隔着玻璃看,中午吃顿饭,下午回机关。”工作中强调客观的多,主观上深入分析得不够,对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片面地强调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是从主观上去理性思考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形势。运用理论和经验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水平还不够高,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3、制度建设不全,工作分工不会理。

制度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例如现行各种推荐制度,导致各种拉帮结派及搞小区域、小团体的现象愈演愈烈。现行有很多机关干部对已制定的制度执行不严,例如在上下班制度上总有少数几个同志存在自由散慢现象,“不在岗、不在位、不在状态”等“三不在”现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再如在廉洁从政制度上,有的干部平时还有“吃拿卡要”的现象;个别同志上班办私事,甚至有个别同志在生活作风上不注意小节,以致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干部分工不明确,导致干部之间存在“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现象,有的干部工作量较大,连周末的时间都放进去还不够用,有的干部工作量小,相对轻松,连正常上班的时间都安排不满工作。不合理的分工影响到个人潜能和效力的发挥,从而影响整体效能发挥。

4、创新意识不强,工作得过且过。

有的干部难以从实际出发,只会照搬他人经验;有的干部满足于现状,工作没招数、无突破,片面强调保安求稳,难以创造地开展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要么凭上级红头文件行事,要么凭经验和惯例做事,靠上级给钱给物办事,等上级拍板表态干事。

二、干部作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作风建设还没有落到实处。

各种活动都流于形式,思想作风建设是第一位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紧迫感还不强,“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点树立不够牢,以干部作风建设的“软实力”激发城市“硬实力”的意识不强,直接影响思想作风建设这一首要问题。

2、部分干部缺乏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在改革开放呈现出“四个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挑战,党员干部始终如

一、言行一致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干部缺乏理论修养、思想修养、政治修养、作风修养、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自身的作风建设。

3、没有将作风建设与其他工作很好地结合。

作风建设要取得成效必须做到“虚攻实做”,要紧紧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如何以作风建设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如何以现实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切入点抓好作风建设?”等,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缺乏深入研究,使得转变作风的工作人为地孤立起来,作风建设明显滞后。

三、解决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一个政权的兴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身,政权如此,我们每个人也是这样,“孽由心生”。因此,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作风建设的成效,影响到基层政府的整体形象,若不引起重视,尽快解决,将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成为率先实现“第三次跨越”的绊脚石。我认为要想使干部作风建设取得长效机制,要着重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综合素质,要教育干部对事业充满信心,对工作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树立党和国家及干部本人良好的形象,主要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在强化教育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首先要通过抓好理论学习,解决好思想作风建设和学风问题,解决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问题,打牢促使干部作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基础,做到抓根本,经常抓。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各种载体抓好干部作风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法纪的意识;教育内容要切合实际,紧扣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层次施教;要采取形式多样、经常性的教育,进行正反典型举例、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把学习重要论述与加强世界观改造和党性修养紧密联系起来,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把学习贯彻温州及我市的党代会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紧密联系起来。从新形势与任务的要求上充分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打牢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增强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的自觉性,为促使干部作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筑牢强大的思想防线。

2、坚持创新,在办实事、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作风建设要体现在为基层、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要引导广大干部把求真务实的作风作为建功立业之本,多做那些默默无闻、但有利于谋发展、促振兴的事;多做一些虽然领导不易看到、不易听到,但基层和群众十分欢迎的事;多做一些虽然无益于个人扬名出彩,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有好处的事。当前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要通过办实事活动,加强与农村的联系,密切与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多发现问题,多办实事、好事,做群众的贴心人。在办实事的过程中促使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寓规范、管理于服务之中。

3、在健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促使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

要把干部作风容易出现漏洞和产生问题的关键点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决策评价、民主监督、政务公开、党务公开、选人用人和财政管理等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防范人、财、物管理中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的发生。在落实岗位责任制过程中,不断完善表彰奖励先进、批评处罚后进的制度和机制,激励干部勤奋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办事效率。对于政绩突出、素质好的干部要大胆提拔予以使用,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对工作不勤、作风不实、为政不廉的干部要严肃批评教育,及时处理,从制度上促使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

4、强化素质是干部作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根本要求。

要始终坚持把“强素质、树形象”作为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把思想作风建设目标与工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要继续深入开展“树干部良好形象”专项活动,从工作、品行方面入手,树立公仆形象,发挥好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要把廉政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彻底摆脱干部热衷于麻将扑克、挑灯夜战、乌烟瘴气的局面;摆脱沉醉于酒桌应酬、面红赤身、疯疯癫癫的局面;摆脱痴迷于灯红酒绿、天昏地暗、不知年月的局面。以党员的良好形象为干部思想作风作示范,从而保证多项工作“高效、务实、廉洁、文明”,从根本上促使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

5、加强监督是促进作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有效保障。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常泼点冷水、常听点逆耳之言,方能使头脑保持清醒。一是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坚持思想汇报、谈话提醒、述职述廉和巡查等制度。二是要扩大监督范围,拓宽视野。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对突出问题要严肃批评、谈话告诫。三是要加大监督力度,规范行政行为,严肃追究由于作风不实、办事拖拉推诿、行政不作为等造成的问题。对干部的消极现象要及时纠正,对危害机关作风、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极少数人要坚决严肃查处。四是要强化公众监督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开、透明、高效、规范的政务公开体系和监督体系,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五是要积极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在制定政策、决定重大事项时要广泛地听取意见。六是要不断扩大群众参与面,从各个层面上促使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促进作风的根本转变。

篇2: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引自胡锦涛2011年“七一”讲话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在农村基层,少数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严重退化,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骄傲自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是个不争的事实。

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退化的原因分析

1、学风不够端正。很多农村党员干部平时总是以基层工作忙为借口,不读书、不看报或很少读书少看报,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了解不够透彻,搞不懂我党新时期革命理论的精髓,对集体学习活动能躲则躲,能滑则滑,尽量不参加,更谈不上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学风不端正产生的后果是理论水平差、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高,工作方式简单,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差,应对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不强。

2、思想作风不纯,群众观念弱化。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不惧流血牺牲,为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战斗,透视着共产党人为了广大人民谋福利,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境界。反观当今和平时期的干部作风,虽然大部分干部兢兢业业、踏实勤奋,但碌碌无为,但求无功,只求无过,只

1关心个人地位、金钱,不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大为不少。很多群众多在说:现在干部在干什么,我们搞不懂,也不知道,基层上总有些干部只热衷于面子工程,一心应付上级检查,忽视群众切实的利益,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

3、勤俭节约思想退化,侈靡之风抬头。目前,我们很多干部出行必须乘车,无车不出行,食则不厌精,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的观念被严重削弱。众所周知,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底子薄,人口多,一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奢侈浪费实属不该,即是以后经济实力增强了,勤俭节约的风尚也不能忘。

4、廉洁自律意识不够强。“建起一项工程,倒下一批官员”,这是群众痛恨贪污腐败所下的定语,少数干部利用手中的特权,聚敛钱财,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党纪国法,严重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声誉,反腐败斗争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思考

1、端正用人导向,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干部。良好的用人导向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为了从源头上保证干部有良好的作风,一是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在实践中选人,坚持在工作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选拔干部,对平时脚踏实地工作、勤勤恳恳办事的干部给荣誉、给地位,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平时不做工作、搬弄是非,关键时刻不承担责任,随风倒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二是要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考核评价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我们既要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更要重视执行和落实,要始终将考核查评价作为促进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深化的重要手段,贯穿于

干部作风建设全过程,要结合当前治庸问责行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使优良作风深入人心。

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干部队伍是关键。干部素质如何,思想教育是首要。为此,我们要从思想教育入手,采取多种形式,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一是要注重学习交流。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大规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逐渐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二是要注重廉政教育。可以通过加大各类报刊杂志廉政宣传报道力度,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书画、文艺形式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发挥宣传教育作用。

3、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干部转变作风的长效机制。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机制,抓紧完善那些不配套、不细化、落后于实践的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迟到早退、参与赌博、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等违纪违规现象,营造节俭、廉洁、文明办理事宴的新风尚。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任用制度。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做到“三让三不让”,即让想干事、肯干事的人干成事,让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让不想干事、干不成事的人没机会;不让那些政绩突出的人吃亏,不让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吃亏,不让那些扎根基层的干部吃亏。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工作制度。建立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工作责任制,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

情,使各项工作操作更规范、责任更明确、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三、改进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前景展望

1、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关于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论断并非危言耸听,虽然我党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绝大部分党员也是按照这个宗旨在行动,但是总是有一些害群之马作威作福,混淆视听,导致有些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价不是甚好。为此,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党员作风建设,真心了解群众心声,真情关心百姓疾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样一来,党群干群关系就会得到显著改善,建设小康社会就会形成更加强大的合力。

2、党员干部工作更加踏实有效。在农村基层工作若干年来,我深切的体会到,有些党员干部工作有激情,但是没有方法,蛮干浮夸,说到底是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没有用理论有效指导实践。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灌输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质,保证党员干部脚踏实地的开展各项工作。

篇3: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学风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需要

1. 加强学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风建设, 在党的历史上, 每到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党都把加强学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去看待。延安时期, 我们党把整顿学风作为整风运动的重要内容, 使全党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并确立了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进一步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 胡锦涛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应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再次强调学风问题, 要求领导干部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社会中走在前列, 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2. 加强学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前,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非常繁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胡锦涛同志把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精辟地概括为“三个世所罕见”, 即“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的任务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 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 我们在前进中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在这种客观环境中, 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 应对时代挑战, 肩负起历史使命, 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大兴学习之风, 始终不渝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3. 加强学风建设是党员干部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 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 这对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的当今世界, 领导干部如不加强读书学习, 知识就会老化, 思想就会僵化, 能力就会退化, 就难以胜任领导工作, 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 不在学习和工作中提高自己, 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 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但是, 当前领导干部学习的状况却不容乐观, 据《人民论坛》杂志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所开展的“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62.7%的受访者因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抽不出时间读书, 33.4%的受访者每周读书时间仅为0—3小时。对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 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二、当前党员干部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 党的学风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好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在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上做表面文章。有些同志不重视理论学习, 有些同志的理论学习只停留在表面, 没有系统的, 深入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深入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就不能提高党员的个人理论修养, 就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深刻理解党的基本思想路线和发展战略目标, 就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解读和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就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指导实践工作。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同志放松了内在的理论修炼, 放松了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不高, 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往往容易动摇。

2. 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教条的理解马克思主义, 不能将马列主义与当前的发展形式结合起来。例如, 有些党员老是在社会主义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上停滞不前, 抱着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条条框框对待工作, 在工作中不敢打破传统的规则, 固步自封, 不敢越雷池一步。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学风的根本就是解放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离开时代发展的背景和本国的实际情况谈马克思主义, 也不能将一国的先进经验神圣化和模式化, 在其它国家生搬硬套。教条主义貌似坚定地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实际上是打着马克思主义大旗脱离实践, 在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端正马克思主义学风就是要打破教条主义, 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式结合起来,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

3. 学风腐败

学风腐败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新产物。学风腐败问题主要表现在文风不正, 学术腐败问题上。有些同志写文章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而是为了某种“实际”的目的, 比如说评职称, 造业绩等等。这样的文章往往缺乏理论深度, 往往没有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 看起来空洞无物, 千篇一律。陈云同志反复指出:“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去弄清情况,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这样决定的政策, 才有基础。”学术腐败问题近几年也是频频出现, 例如:2013年9月, 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被控受贿4755万余元的案件, 在北京市二中院公开审理。张曙光当庭认罪, 称其受贿款是用来满足情人的需要, 部分受贿款用来参评院士使用。为了实现“院士梦”, 他先后受贿2300万元用于院士参评。这种急功近利, 在利益的面前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争取更多的利益, 最终是得不偿失。

三、加强新时期党员干部学风建设的基本途径

培养良好的学风, 是我们党具有旺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因此, 应该从多角度加强党员干部的学风建设:

1. 强化宣传, 营造声势

培养优良学风, 必须加强对优良学风的宣传和引导, 树立先进典型。延安整风时期, 针对一些同志中存在的不良学风, 毛泽东同志专门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等文章, 并亲自在延安干部会、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进行宣传, 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确了养成优良学风的极端重要性。今天我们加强学风建设、弘扬优良学风也要利用宣传这个有利武器。各级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信息传输量大、传输速度快的优势, 开辟理论学习专版、专栏, 定期报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动态, 推出学习典型, 刊发优秀调研文章,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党校等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不仅要把学风建设的要求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 还要发挥在宣传、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中的积极作用, 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促使党员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养成优良学风。

2. 着力规范, 制度保障

一是要建立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 把“一把手”在理论学习的组织协调等方面是否有为, 作为衡量其在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重要标准之一, 促使“一把手”亲自抓、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写,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要建立健全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与奖惩制度, 重点是要把理论学习考核成果同干部的使用有机结合起来, 使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管理制度的外在约束力有机统一起来。通过研究制定出具体的量化指标, 把学风好坏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写进考察材料, 形成“学风端正受重用, 学风不正不使用”的正确用人导向, 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价值和效用。三是要健全优良学风的监督机制。坚持并改进现有的“查学”办法, 强化班子内部监督。疏通群众监督渠道, 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风建设纳入政务公开, 接受群众监督。采取走访、座谈、问卷、民意测验等方式, 广泛听取群众对干部学风状况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要建立优良学风的形成机制。在建立健全抓学风建设的责任体系方面, 明确归口部门, 落实其牵头管理、协调各方的职责, 避免“学出多门”, 增强抓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学用结合, 实践推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党员干部不仅要善于学习理论, 还必须善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服务发展, 在实践中培养优良学风。要从实际出发, 以当前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坚持学用结合, 努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推动理论学习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江泽民曾经同志指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就会更加自觉和全面, 就会排出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 避免和减少在工作中出现的片面性、绝对化和左右摇摆。”因此, 要深入基层, 深入生产第一线,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积极发现问题, 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学习, 理清工作思路。要对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做出科学的回答, 努力推出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 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为标准来判断学风建设的成效, 决不能自定标准, 自以为是。

4. 创新载体, 形式丰富

篇4: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五种风气”是影响和制约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性和战斗力的突出问题

“五种风气”严重影响着党的形象,腐蚀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健康肌体,阻碍着转型跨越发展的顺利推进,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不满和社会各界广泛诟病。

一是宗旨意识淡薄。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可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尽力;有的对群众缺乏感情,干自己的事劲头十足,对群众的事则能拖则拖;有的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盲目追求速度,甚至以牺牲群众根本利益为代价来谋求一时一地甚至个人的发展;有的存在官僚作风和衙门习气,“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或者“脸虽好看,事却不办”;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深入基层去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而是习惯于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等。

二是懈怠思想严重。一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不负责任、不愿作为、贪图安逸的低迷、涣散、沉沦的精神状态,反映出的是对政治的厌倦、理想的淡漠、事业心丧失、进取心退化等深层次的思想蜕变。有的躺在功劳簿上当“太平官”,患得患失不敢改革;有的面对风险难题当“葫芦官”,畏首畏尾不愿改革。民谚为之画像:“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山西省在去年“懒政怠政”专项整治风暴中查处了540名党员干部。

三是功利主义流行。在市场经济活动带来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影响下,一些人的价值观从精神的充实转为物质的满足,有些党员放松了思想改造,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功利化。有的以“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为人生信条,不是“以民为本”,而是“以官为本”,一心保“乌纱”、谋升迁。

四是形式主义抬头。有的只注重工作的形式,不注重工作的效果,以会议贯彻会议,就文件落实文件,很少从实际出发抓工作落实;有的爱做表面文章,追求政绩,开展工作不考虑长远规划和大局利益;有的向上汇报工作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上级一旦要求实地察看,不是干瞪眼就是推三推四找借口开脱;有的只坐办公室听汇报,从不深入搞调研。

五是庸俗习气盛行。同事之间不称同志,却称兄道弟;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不是靠真理力量去感召人,靠理想信念去教育人,而是用哥们义气取信人,用封官许愿笼络人;一些干部不是搞五湖四海,而是大肆编织关系网,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义气代替良知,感情代替政策,利益代替原则,形成“利益共同体”;一些官员情趣低下,生活作风不检点,搞权色交易,以权换钱,用钱买色,色助官贪,导致色情腐败愈演愈烈。

二、“五种风气”形成和蔓延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原因

(一)历史文化层面的原因。西方腐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冷战结束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西化”,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使一些党员干部价值观扭曲,心态失衡,寻求刺激,贪图享受。同时,中国五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既有讲礼义、重廉耻等优秀文化,也有官本位、家长制、重人情关系等落后思想,人治重于法治、人情重于公理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使少数党员干部利己主义思想膨胀,工作消极,作风漂浮。此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带来民主、法治、竞争等理念,也使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滋生蔓延。

(二)体制机制层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尚不规范,利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资源配置和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比较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项目审批、资金划拨等权力过分集中,有的不公开、不透明,搞“暗箱操作”。新形势下,我們的制度设计还不够科学、严密和规范,执行不力,约束力不强。对违反制度的干部姑息迁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

(三)教育监管层面的原因。一是干部教育不够深入。对党员干部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教育缺乏常态化,有些教育没有触动思想、触及灵魂,未解决好入脑入心问题。二是管理不够严格。一些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松弛,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批评、不制止,甚至违反了纪律也包着护着,本可以通过严格管理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致使问题成风成堆。三是监督不够到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片面强调抓经济、抓业务,忽视党的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社会监督。

(四)自身素质层面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不良作风和腐败行为,归根到底是他们自身素质出了问题。其根源一是学风不浓,轻学、厌学情绪严重。多数以任务繁重,工作压力相对较大,没时间为借口不愿学习。二是思想不振,得过且过、不求上进。

三、清除和纠正“五种风气”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动摇。要牢固确立亲民利民的执政理念,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发挥民力,不搞浮夸虚报的假政绩,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把精力和财力集中用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来;要大力治“虚”治“假”,治“漂”治“浮”,力戒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杜绝热衷虚名、急功近利,切实做到知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工作的落实上。关键是要办好群众的实事、小事、具体事。要树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越是担任领导职务,越要主动深入基层,接好“地气”。

二是匡扶选人用人正气,带动党员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要紧紧围绕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试验区建设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使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升。要畅通干部选拨任用的渠道,打破“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弊端,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德、勤、能、绩、廉”的全面、公正的综合评价和考核,将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工资增减、职务升降的依据,从而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的激情,彻底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保持风清气正的长效机制。要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制度来调动党员干部人人负责的精神,使之不敢躺在功劳簿上,靠老本吃饭;不敢谋取个人私利,靠权力发财;不敢阳奉阴违,靠钻营升官,以防止党内消极因素的滋长和积累,防止不良风气的蔓延和泛滥。在现实生活中,既要营造制度透明的“玻璃缸”,也要破除执行制度的“天花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流程再造,使干部不敢偷懒、不敢懈怠、不敢胡作非为。

四是加大监督防控力度,让公共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一是强化制度监督。明确责任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切实实行责任追究制。以用好一人,鼓舞一片,罚对一人,教育一群的效力,保持干部队伍高效服务和廉洁自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二是加强自我监督。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提醒和约束。使他们正确对待社会交往,对那些搞“感情投资”、“公关”和不善之客,要当机立断、拒之千里;要择善而交,多与普通群众、先进模范、基层干部、专家学者交朋友;交友要有度,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能做的事不做,做到慎交友、交益友,防止居心不良的人从自己身上打开缺口。三是落实监督。要坚决查处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力求查处一案,教育一线,规范一片。

五是坚持以德修身原则,提升党员干部自觉奉献的素质。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领导干部做官、做事、做人,都要始终保持自省修德的操守。党员干部对待自己的进退荣辱利益得失要达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的从容气度和淡定心态。要把对人民群众的爱化为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怀,既要敢于仰望天空,更要脚踏实地,勤政为民,勇于担当。要高高扬起共产党员这面旗帜,带头做守法公民,当道德模范,积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展示才能,贡献力量。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财政局)

篇5:关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主体是党员干部,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既是机关党建工作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依靠。在各项工作的推动和实施中,只有得到广大党员的真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才能科学、高效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因而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到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去。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状况,取决于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要靠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要靠各级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还要靠组成党的肌体的每个细胞的健康和活力。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正是由党员的行动来体现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担负起直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就必须高 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2、党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我们党是执政党,国家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绝大多数干部都是党员。党员干部包括党员领导干部,都是从普通党员中选拔出来的。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和制约着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也就不可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3、党员队伍建设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必须始终抓住党员队伍这个主体,充分依靠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只有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好,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锋队性质才能保持不变。

4、党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要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也要靠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 基础工程,坚持不懈的提高党员素质。”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从党的根本立场出发,这一要求是始终如一的;从党的历史任务来看,这一要求包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加强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去谋划、去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础,是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

(三)目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的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少数机关党员干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宗旨意识淡化,精神状态不佳,学习氛围不浓,业务能力不精,危机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够等问题。

分析其原因: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限。一直以来,各机关单位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纯洁思想道德,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危机意识,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针对性、实效性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少数党员干部缺乏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实际融会贯通的意识和本领,在形式上往往是偏重灌输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在达到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 的需求上尚有一定差距。导致学习缺乏说服力、感染力,出现学习形式化,学过就过的现象。

二是工作业绩考核效果不佳。由于体制上原因,机关公务员竞争性不强,出口不畅,机关公务员只要不犯太严重的错误,至于工作能不能胜任,工作干不干好,就不存在下岗和开除的问题,导致在机关中思想保守、缺乏创新,学习滞后、业务不精,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而目前机关内普通运用的民主评议、考核制度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对机关公务员的实际触动不大。

三是激励机制实效性不够。由于缺乏适应形势和人员年龄、知识结构发展的有效的奖惩激励制度,对调动机关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影响不大,导致部分机关公务员工作热情不够高。

(四)如何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出的新概括、提出的新要求,要想在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走出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党组织承担着 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职责,要切实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改革开放以来,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要求党组织必须优化组织设臵,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使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其次,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党组织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根本标尺。党组织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适应新形势对服务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要组织广大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党员服务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再次,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的作用。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离开发展,实现民富国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坚持党的先进性都无从谈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党组织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后,充分发挥党组织促进和谐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体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对各级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许多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往往汇集在基层,这就要求党组织必须切实承担起化解矛盾的责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要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运用沟通协调、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让群众全面了解国情、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自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理顺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当作大事来对待,凡是群众提出的意见都要真心实意地去听取。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分析工作,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时妥善地采取措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是发挥党的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领导、完成党在新世纪历史任务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繁重艰巨的改革和建设任务,对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努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管 理,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加强思想教育着手,提高理论素养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些领导干部整天忙于事务,满足于忙忙碌碌。还有的领导干部只注意学习专业知识,而忽视理论学习。这些都是片面的、有害的。实践证明,只有通过系统的扎实有效的政治理论教育,我党的领导干部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成为自觉地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的先锋战士,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一是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改造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在当前实行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人生是为了什么,世界观应怎样树立,人生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在一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上并不十分清楚。党员干部队伍中有些人不思进取,不用心汲取新知识,不深入思考新问题,跟不上形势,甚至退化变质;有的是工作上敷衍了事,碌碌无为;有的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有的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着“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一天”混日子的现象。因此,必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既是讲政治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理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所从事的本职工作优劣。头脑空空,必然行动发懵。只有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制定正确的决策,才能正确地贯彻执行决策,才能优质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因此,必须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同时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和自己所从事本职工作的实际,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既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又是树立党的良好形象、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确行使手中权力,自觉做到不仁之事不干、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洁之行不为,老老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倡导八种良好风气,以模范行动维护党的良好形象。

二、从严肃党纪教育着手,加强纪律修养

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带头维护党的纪律,是党的纪律建设中的决定性因素。在实践中,一些党组织在党的纪律教育中,党员领导干部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多,突出受教育者的角色少。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教育,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中不自觉,使得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因此,党的纪律教育必须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使教育者先受教育,多受教育。党纪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抓好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和党纪条规的学习。基本理论教育方面,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三代领导人关于党风党纪方面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论述,以及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党的纪律的规律性认识,了解党纪的形成、功能和作用,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知和行统一的问题。党纪条规方面,主要是进行党规党法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教育。党规党法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以及党中央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关党风党纪方面的决议、指示规定。这些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懂得党的纪律的具体规定和具体内容,同时还必须使党员了解党员的权利义务,了解党员违纪所要受到的处分和党组织遵循的处理程序。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因此,还必须对领导干部进行法律法令的教育。以上教育内容,采取什么教育形式和方法,是由客观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对象所决定的。但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进行教育,都要注意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做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切忌搞形式主义。

通过对党员的有效管理,强化了组织纪律,增强了党性观念,使每一名党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严格自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体现党员表率作用,提高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使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党员干部队伍还必须要有较强的法制意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当今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保持廉洁自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党员干部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自己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在群众的监督之下管好权,用好权,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诺言。只有党员干部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践行好胡总书记提出的“八种良好风气”,树立“八荣八耻”意识,才能不断增强党性,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作风建设才能收到实效。纪律检查部门要认真落实党员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党员干部管理机制、要通过健全的法律,严格的制度,有效的监督,科学的管理,使党员领导干部臵于群 众严格的监督之下,以有效的监督,保证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做到警钟长鸣。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齐心协作,共同把这项伟大的工程建设好。

二、从加强知识培训着手,提高能力水平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战略措施和重要途径。教育培训中,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真正把干部教育培训这项战略任务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促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提供人才保证。

一要树立干部终身教育培训的观念。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不间断的工程来抓,贯穿于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全过程。新的知识经济正在导致一场新的学习革命,所以,干部的成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人在整个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只是一部分,更多的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今后,我们要根据客观形势和工作目标的发展变化,立足于干部的终身培训教育,使干部教育培训不断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理论学习与经济建设的实际问 题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把培训内容与干部队伍现状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扎实的学习培训,使党员干部在培训中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和把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未来前景,掌握全面系统的必要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三要开展分级分类培训。今后,要细化党员干部培训工作,要根据不同资历、不同职位和不同职责,安排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培训方法,从而使培训工作更富有针对性。要以区委党校的教育培训为依托,统筹研究,整体规划,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建立起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充满活力的干部培训新机制。

四要突出培训重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坚持缺乏哪方面人才就培训哪方面人才,缺乏哪方面知识就培训哪方面的知识的原则,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训,年轻干部全面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既要抓好面上的培训,又要在具体实施中着重抓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科技人员的培训,尤其是中青年干部的培训教育。努力造就包括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才和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在内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五要保证培训工作质量。培训质量,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干部教育培训事业 的健康发展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保证培训质量,就必须要以事业的需要、部门的需要和干部自身的要求为导向,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要以研究现实问题为重点,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以取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为目的,优化培训内容,精心编选教材,努力提高师资水平,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考核制度和考核纪律,提高干部培训教育的实效。

三、从严格教育管理着手,促进制度监督

领导干部是从事党的事业的中坚和骨干,为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以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治党的方针和党管干部的原则,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生活等方面,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必须坚持经常,重在落实,实行统一领导,一级抓一级,保证各项工作落在实处,不断促进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确保领导干部做到:政治坚定,秉公用权,求真务实,情操高尚,率先垂范。

实践证明,为确保干部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并实行专项教育制度。如每年在领导干部中至少集中一次思想教育。教育应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针对倾向性问题,确定主题和内容,贯彻整风精神,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加强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重点考察政治立场、思想倾向、品格修养情况;考察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掌握了解兴趣爱好、生活作风、家庭生活和经济状况。三是建立并实行诫勉谈话制度。发现违纪苗头,或者对工作不负责任,群众反映较大等问题时,党组织应当指定专人及时与其谈话,进行提醒、告诫、批评和帮助。必要时作出谈话记录,由干部、纪检监察部门收存备查。四是严格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发生案件、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和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是创新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多种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行为规范等从而提高干部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推进干部监督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五要做好干部考核工作。要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细化量化标准,建立符合各类特点的考核指标体系。干部所在的部门、职位不同,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及其所反映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也不尽相同,而考核作为干部管理的重要环节,自然也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因此,组织人事部门和各主管部门一定要对各单位的工作人员按照岗位职责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部门的职能和工作任务尽可能地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努力形成符合各类干部工作特点的考核指标体系。要注重平时考核,努力使干部考核工作,准确反映党员干部的工 作实绩。要探索研究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管理考核办法。这是由党员干部肩负的使命决定的,八小时以外考核往往更能反映人的基本素质,实施八小时以外考核有利于更完整、更准确地考核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和形象。要把平时考核与八小时以外考核有机结合、相互印证,综合系统评价,要客观公正地进行考核,增加考核工作和考核结果的透明度。要把考核结果与党员干部的奖励惩戒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总之,要通过干部考核工作,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工作效能,达到更好管理党员干部的目的。

四、从加强制度建设着手,完善选任机制

建立“让事业选择人,让事业淘汰人”的用人新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德才兼备原则,建立完善干部人事选拔任用的程序和制度。从建立完善机制入手,以制度选人、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律人,保证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制度,把“公开选拔”、“民主推荐”、“任前公示”、“竞争上岗”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并配套完善起来,增加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干部的任期制、聘任制、试用期制、辞职辞退制,积极探索建立具有较强“刚性”的优胜劣汰机制,从制度上保证“能下能出”的实现,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从而优化结构,提 高队伍素质。

一要把好干部选拔任用的入口关。要全面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员干部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平等、择优、民主集中制和依法办事等干部管理的基本原则,坚决防止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继续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特别要加强经济型和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进一步改善领导班子机构。要注重在经过实践煅炼的同志中选拔任用干部。在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从基层一线干部中择优选用。要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同时要继续探索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加大公选力度,改进公选方法,提高公选工作的质量。要大力推进任用干部决策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干部任用办法,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行票决制,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加大党内监督,提高选人、用人水平。

二要完善干部推荐机制。始终践行“民主推荐得票多、民意调查情况好、群众呼声高”的用人理念。坚决杜绝“选拔干部”上论资排辈操作,坚持把“埋头苦干、群众公认”的老实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真正达到提拔的人服气,没提拔的人也服气,老百姓顺气的效果。

三要完善干部考察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 人标准。建立领导干部道德品行考察办法,确保把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加强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全面了解干部恪守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情况,形成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

四要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大力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在干部交流中坚持“三个格外关注”,即格外关注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党员干部,格外关注那些长期在环境艰苦、情况复杂的地方努力工作坚持会干事的得重用、能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的工作导向,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交流使用,真正形成培养选任干部的新局面。

篇6: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宇(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公用事业处

辽宁盘锦

124010)

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群众,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利,需要他们用这些权力履行为国家忠于职守,为人民服务奉献的义务。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带头人,是人民群众紧紧跟随的方向,党员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与群众的联系和党在群众中的号召力。

1.以德治腐,革除腐败产生的思想内因

首先,要把政治理论素养作为根本抓德治。党员干部立德的根基在于政治上、理论上的成熟。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本在于用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袭。

其次,要把增强宗旨观念作为核心抓德治。党员干部修身立德,其本质要求就是确立崇高的理想,增强宗旨观念,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把内在的道德标准付之于长期的从政实践,真正做到勤政廉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以权谋私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立党为公,用权为民。再次,要把提高自律意识作为重点抓德治。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在道德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随时随地都能严于律己,慎于小节,管住自己。千万不能图一时的畅快,让诱惑迷失了双眼,扰乱了心智,而丧失掉人生继续行进的机会。要坚决杜绝精神境界不高、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总是有大大小小的权利,这些权力是用来为企业谋效益用的,而非为自己谋私利所用。但是往往就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个人的私利,找关系、挖门子,使尽浑身解数对有关人员进行“攻击”,“钓鱼上钩”。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加强学习,锤炼意志、提高品格,增强“免疫力”,时刻保持警惕,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这两条防线,才能顶得住各种诱惑。就拿郑培民同志来说,他经常警示自己:“情浓钱淡,永葆清白”,“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正因为郑培民在小节问题上始终做到警钟长鸣,才永葆清白,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楷模。2.加强教育攻心,消除腐败产生的意识根源

当前社会,多种思潮、观念、意识互相交融,各种腐朽思想暗流涌动,对党员领导干部常打招呼,警钟常鸣,防微杜渐,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还应不断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感染力、渗透力和吸引力。做到政治教育与法纪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廉政教育与勤政教育相结合。以“六廉”教育(即:一廉善,行善为事能获得群众的好评;二廉能,能够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规定;三廉敬,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四廉正,行为正派,不向不正之风低头;五廉法,遵纪守法,工作不打折扣;六廉辨,是非分明,头脑清楚)为载体,突出抓好党纪条规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

一是树立廉政勤政典型,以典型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感召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把他们作为镜子,照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不断进取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锐意进取,自觉奉献,从而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是用违法违纪典型案件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认真剖析一些“落马”的党员领导干部走向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总结教训,警示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3.加强制度监督,堵塞腐败产生的管理漏洞

杜绝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违法犯罪必须有牢固的管理机制作保证。要把党员干部权力的行使置于人民的眉眼之中,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把群众的评判作为道德的标准和言行的尺码。同时必须以“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为原则,一是一、二是二,无论职务高低,无论权力大小,无论何时何地,让不同的个体都对相同的制度产生忠诚与敬畏。

一是强化班子内部的监督。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经常动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努力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二是群众监督和组织监督有效结合。党员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最有 0

发言权,因此监督领导干部,建立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三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构建舆论监督网络。重视发挥党政工团等各种力量的监督作用,对领导干部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四是“八小时之外”监督到位。除了“工作圈”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还要向“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延伸,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就到哪里,以监督促进干部的健康成长。4.加强严查严办,完善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

构筑牢固的党纪国法防线,是封堵领导干部权力腐败的通道。法纪松弛,对权力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监控,就会导致权力腐败的案件频频发生。因此,在新形势下,要从根本上遏制和防范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杜绝职务犯罪,不仅需要以德治腐、教育制腐、监督制腐,而且需要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努力使法规制度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一是强化法治意识。必须从抓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入手,引导确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带头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增强法纪观念,切实遵纪守法,管住管好自己。

二是强化以法制权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对领导干部职权行为的监控机制进行长期的完善,加强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审查制度的落实。

三是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自觉地以法规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职务行为,模范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政令,把职务行为纳入法制轨道,这样才能有力地推进法治,使党风政风不断好转。

反腐倡廉建设是我党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整顿党员队伍、整顿党风党纪、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取信于民,执政为民的崇高意识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反腐倡廉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就会赢得和换来亿万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为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奠定更加雄厚的群众基础。反之,如果对此工作“雷声轰隆隆、雨点稀沥沥”,就会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在人民群众中的心目中树立下“反腐败就是这样了、只能这样了”的错误观念,从而引发人民群众对的党的执政产生信任危机,群众之基必将松散,党的建设必将受阻,还从何而谈和谐民众、和谐国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上一篇:寒假班主任致家长一封信下一篇:关于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回头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