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基础管理工作总结

2024-07-04

建行基础管理工作总结(精选3篇)

篇1:建行基础管理工作总结

定义八万余项数据规范,金融巨头如何实现“数同轨”| 对话建行数据管理部刘静芳

摘要:

“要像管理战略资产一样管理数据。”在首届中国数据标准化及治理大会上,中国建设银行数据管理部总经理刘静芳以这句感慨总结了她的分享,也总结了建行数据团队建设心得。

3亿4千万的个人客户,390多万对公企业客户,14900多个内部机构,20多家海外分行,十多家子公司,作为排名全球一级核心资本第二位的巨型金融企业的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如同其它大型企业一样也曾面临复杂的数据问题。

建行近三十年的信息化历程中,前二十年建成的竖井式、分散化业务处理系统。一方面实现了业务的信息化、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不一致、不安全、冗余等数据问题。这些问题在信息化后期成为建行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

“分析这些数据问题的成因,我们发现,不管是制度、流程、机构、数据、技术各个环节的缺陷,还是在这些环节中人员的操作不到位,都会导致数据质量的问题。对此,建行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刘静芳说,从根本上、系统性解决数据问题,是建行从2011年开始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重要目标之一。

定义八万多项数据规范:数据标准化是一切的开始

对于一个分散化的、数据问题广泛存在的局面来说,如同秦朝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制定统一的企业级数据标准是最快捷的一种方法,也是最容易达成众多部门共识,实现“数同轨”的方法。早在2003年,建行总行就成立了负责整个建行信息资源的一级管理部门——信息中心,内部设置了两个专业处室:一个是数据标准处,另外一个是信息系统管理处。这两个处室的核心职责就是来推动数据管控的相关工作并且牵头企业级数据仓库的建设。

在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中,建行采用的方法是业务模型驱动的方法,先把银行业务进行模型化,再来推动IT的开发。通过业务建模,实现了业务需求的统一规范化定义,消除了业务人员之间对于业务理解的差异,也方便了技术人员准确理解业务,大大减少了开发的阻力。业务建模的结果是业务模型,包括流程模型、数据模型、产品模型和用户体验模型四个部分,重点是流程模型和数据模型。流程模型主要规定了业务活动、任务的执行序列,系统控制的时间序列,以及各个业务的功能;数据模型所表达的是更细化的业务需求,它理清了企业级层面对于业务信息细节的要求,把数据实体、数据项及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等都进行了清晰的定义。

当业务模型建立完成后,技术人员就可以遵循这个模型去进行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建行制订了企业级的业务术语库、数据标准、企业级数据模型和衍生(指标)数据视图等八万多项数据规范,形成了企业级的通用语言,可以把数据和业务的需求非常好地管控起来。

数据的“双分离”,系统达到最优

提到数据标准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过程和效果,建行数据管理部数据标准处处长车春雷谈到,建行的新一代数据架构一方面通过业务建模和组件化,实现了每个业务数据“单点采集、全行共享”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业务运行系统和数据使用系统分离、数据仓库的计算区和访问区分离的“双分离”模式,实现了系统性能的优化。在采集、集成到分析使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数据区都是独立的,不会产生冲突,不会相互影响。数据挖掘分析,则通过在企业级数据仓库环境中开辟专门的数据实验室完成。建行为每个实验室分配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小到一个数据业务模型,大到整个企业战略的数据支持,都可以在各个实验室中独立运作,进行数据探索、模型设计和优化。这样做,既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也不会互相干扰。而其结果,又可以反馈到数据仓库中进行共享,实现完整的闭环。另外,“双分离”模式还能够根据不同数据区对于硬件设备可靠性、容量等的差异化要求选择不同的设备,从而节省成本,获得高回报率。

“目前建行还正在基于企业级数据仓库中打造一个大数据平台,目前已经集成语音分析、图像分析、机器学习、文本分析等部分大数据工具,引入了部分外部数据,探索性地进行了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应用。”刘静芳说,“但是目前来说,传统数据仓库的结构化数据仍然是建行的优质矿石,优先提炼挖掘价值,而非结构化等大数据则是砂石,需要进一步的提取与纯化后,根据需要与前者结合在一起,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数据安全管理:安全?便利?还是降低成本?

数据安全的本质是依靠技术实现安全的控制,信息安全的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安全的控制、应用的便利性和成本是矛盾的,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在这三者中间取得一个平衡点,是建行考虑的重点。建设银行采取的措施是给数据分级,根据安全的级别不同,进行不同级别的管控。对于对象、目标、手段、阶段都要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再用技术加以实现,由此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根据数据的敏感度,建行将数据分成了四个层级——监管级、高度敏感级、内部使用级、普遍级。这样,就可以在保证数据使用便利性的条件下,实现数据分等级的控制。

而对于数据应用人员来说,所有的数据都是企业级的,存储在企业的云平台中,敏感数据在使用时也会进行脱敏处理,杜绝了泄露客户信息的隐患。

每个人都是数据团队的一员:各司其职的数据管理文化 在建行的新一代核心系统中,数据质量是被高度关注的问题。为了建立良性的数据供给和应用循环,需要对数据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但是,数据质量并不仅仅是一个业务部门、技术部门或者是数据部门就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全员参与,全员维护,要让整个企业的每一个成员意识到自己对于数据管控的责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建立全员参与的数据管理文化。这个文化是通过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构建由六个角色和五个管理领域组成的数据管理职责任责矩阵来完成的。从最基础的数据需求、数据标准的制订,到数据质量、数据安全和元数据的管理,都由各个部门一起参与,不但业务、数据和技术部门彼此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执行部门和管理部门也要构成一个从制订、使用到监督、改进的完整闭环。

在这样的团队里,数据的质量定义、流程控制、日常监测、问题分析、问题整改、评估改进等工作环节构成了完整的工作链条。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在各个层面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充分关注,数据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数据新人:数据分析是打开盒子看数据,培养职业道德

和很多企业的数据团队建设者一样,建行也面临着数据人才招募难的问题。国有银行在人事管理上未完全实现市场化。建行目前基本上是与外部专家合作方式,通过项目一方面定向实现“借智、引智”,同时培养建行自己的人才。建行数据团队的成员主要是对校招的员工在工作、项目中进行培养,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

在谈到人才培养的问题时,车春雷说:“从2016年开始,我们开始实施“绿树”计划,重点培养数据分析和应用人才,从总行和各分行选拔优秀人才到总行数据分析中心学习。我们要求学员们带着业务实际的数据应用、分析需求过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这个需求落地,边做边学”。车春雷还补充道:“目前,建行总行各部门和各分行对于开展数据分析应用和参加“绿树”计划的热情很高。这是因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金融间竞争更加激烈,传统营销的盈利增长空间缩小,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恰恰是支持精细化经营管理的有力工具,能够显著提高银行竞争力和盈利性。”

提到给想要进入数据行业人才的建议,车春雷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培养合作精神,学会问题导向的思维,培养职业道德。

数据行业是现在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在未来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这个行业。但在企业的具体数据应用中,需要由多个专业的人员组成团队,一起解决以前没遇到过的问题,所以对于有意加入这个行业的新人来说,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是很重要的。

在数据行业里,中国的数据行业和西方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起步时间比他们差的太多,国内大部分企业现在才解决完业务信息化,正准备做决策(管理)系统。所以在数据治理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面对新的问题,这需要从业者具有面向问题的思维方式,去设身处地的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借鉴外部经验,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外,数据分析是打开盒子看数据,在工作中会接触到许多方方面面的企业数据,因此需要从业者的具备良好的伦理文化和职业道德。这对其整个职业生涯会有相当长远的影响。” 客户信息共享,有效分析客户利润贡献度,提升个人客户服务质量与效率。

(一)客户主题标准助力客户信息整合及全面识别,提升客户体验,实现差异化的服务与营销中国光大银行在建设统一客户信息管理系统(ECIF)中,以《客户主题数据标准》为需求蓝本,确定了全行统一的零售客户唯一识别规则,构建了满足各项业务需要的统一客户信息模型,加快了ECIF系统建设进程。依据《客户主题数据标准——约束性规则》制定了客户信息质量度量标准、客户信息覆盖规则和清洗规则,整合了多点存储的3000多万个零售客户信息、清理了700万无效的客户信息,完成了25万对的客户合并,有效地解决客户信息多头创建与维护造成的不一致问题。

在统一、标准化客户信息的支持下,优化整合了原有多个系统的客服流程,实现了客户服务团队的统一调度及在多个接触渠道得到一致的服务响应。如客户到网点刷卡排队可以立刻识别客户等级,大堂经理及时掌握前来客户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地服务;建设企业级客户信息分析系统(ECIS),实现了客户分层统计以及客户产品及渠道关联性分析等,支持精细化管理决策及差异化营销,形成了特有的“(ECIF)+(ECIS)+智能排队机+IPAD+WiFi服务+电子渠道体验区”物理网点智能化模式,使得传统物理网点变得“智慧”,逐步实现了面向网点人员的移动综合服务平台,使“微笑服务”进一步上升 到“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服务”,从“坐等上门”变为“移动营销”。

(二)渠道类型标准应用,统一全行渠道标识,奠定渠道贡献度及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石

随着与渠道相关的业务内容和交易规模的迅速发展,渠道差异化销售、分项考核,统计分析及成本收益核算需求日益增长,对交易渠道的有效识别成了一个重要障碍。鉴于此,光大银行于2009年制定了渠道主题数据标准,并于2011年年初启动了渠道标准应用实施工作,对包括柜台、网银、手机、客服、短信、电子支付、自助设备等渠道发起的,包括支付、基金及理财、第三方存管、外汇买卖(汇市通)、黄金(贵金属)等各类交易的渠道类型进行了标准化改造,2011年9月成功上线。渠道主题标准的应用实施保证了原始渠道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实现了对电子渠道的统一化与规范化管理,对不同渠道的准确快速识别,为渠道协同中不同渠道的交易优惠及收入划分、为渠道偏好及渠道与产品关联分析、为分析渠道对业务的贡献度、为各渠道收益及成本细化分析,从而精细化渠道相关考核,更有效地体现电子渠道的价值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四、持续推动标准体系应用

依托数据管理工作,未来持续推动数据标准体系的应用。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元数据都是数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密不可分,必须共同对外提供一致的数据管理服务,才能不断地提升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与及时性,为业务经营决策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2012年,中国光大银行将沿着 “结合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充分体现业务价值,由专业团队统筹,以项目为载体持续推进数据标准化工作”的数据标准体系工作思路,建立以数据质量问题改进为主要业务驱动力、数据标准为数据质量评价基础、元数据管理为支 撑的三位一体数据管理机制,侧重以外部监管数据质量要求为业务驱动力,以企业元数据管理为基础推动数据标准体系在各应用系统中的执行,逐步形成常态化的、闭环的数据标准体系应用良性机制,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光大银行的数据质量及数据管理水平。

篇2:建行基础管理工作总结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国有商业银行垄断金融市场的格局已被打破, 其垄断地位逐渐受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的挑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 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占有的份额将不断扩大。面对这种形势和经营格局, 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职能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逐渐成为一个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壮大的市场实体,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市场优势, 必须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去考虑银行的营运和发展。

二、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对建行的启示

1、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 加强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 有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先进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 所有的风险必须有对应的部门、岗位来负责, 随着银行业务和产品的创新, 要确保这些产品、业务在被引进之前就为其制定出适当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 树立风险先行的理念。同时, 建行应完善自身的运作自律体系不断加强风险防范工作, 加强风险管理, 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 商业银行需要自觉地接受新协议的规则, 以使银行自律体系具有明确的管理方向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如果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不错和风险较低, 所披露的信息令客户满意, 就会赢得越来越多的新客户和投资者的支持。相反, 如果银行的经营效益很差和风险状况不佳, 那就会导致资金大量流失和客户转移。

2、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建行在人才机制管理上呈现僵化状态, 造成队伍思想落后、业务技能差、高素质人才短缺, 为此, 建立一套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尤为必要。这个体系一是要做到重视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把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价值有效统一起来。二是建立激励的薪酬机制。通过区分岗位技术复杂程度并确立系数, 使每位员工劳动成果尽可能地被量化, 充分体现平等竞争的原则, 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三是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 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法律意识、制度观念和道德水准, 降低因操作人员业务技能低、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差或员工对政策、制度、法律不了解等原因而造成的操作风险。四是要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把考勤管理、业务水平考试与工作业绩考核结合起来, 把个人自评、员工互评与上级评价结合起来, 把奖励与惩罚结合起来。

3、进行市场研究, 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论认为, 任何较为先进的管理诀窍和技术优势都是有一定的寿命的, 而具有高层次的意识、理念和行为方式才可以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因此, 建行在经营实践中, 可引导银行员工深入细致地进行市场研究, 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牢固树立“用户第一、顾客至上”、“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 追求客户“100%满意”, 使客户在使用银行的产品或享受银行的服务时, 感到并超过本身期望值。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规律, 坚持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研究、发现、分析和评价市场机会, 挖掘潜在优质客户, 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结合商业银行的做法, 建行在营销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树立起全新的市场营销观念。全行上下都应树立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市场营销意识, 以客户为中心, 真诚高效为客户服务, 实现从被动等客户上门向主动营销和服务转变。二是要做到营销一体化。采取从上到下的客户经理整体营销策略。三是, 采取银企双赢的策略。在风险可控和考虑银行效益的前提下, 真诚解决企业困难, 在扶持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壮大自己。

4、完善管理机制

管理, 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环节来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协调, 以期达到有效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国建设银行要走向现代银行, 完善管理机制是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可以从营销结构、组织结构、业务支持、内部控制四个方面进行扁平化重组, 构建新型的客户营销体制、管理运作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这样做一是减少管理层次、管理环节和管理人员, 有利于上下衔接, 信息反馈及时准确;二是方针政策贯彻快, 指导工作一步到位,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强化经营职能, 降低管理费用, 有利于扩大盈利。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篇3:建行基础管理工作总结

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适度增长、进一步加强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因素,建设银行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1064.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4.57%。

《投资者报》同时从建行内部了解到,在建行近日召开的夏季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下半年要把综合化服务作为重要手段,扩大客户基础;风险内控的加强在此次工作会上亦被重点提及。建行提出要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既覆盖海内外各机构、各子公司,亦会覆盖各类业务,贯穿流程各个环节。

存贷比率保持在64.54%

建行在中报中表示,净利润稳步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来自生息资产规模适度增长,其净利息收益率较上年升5个基点至2.71%,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39.86亿元,增幅16.46%;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成本管理,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成本收入比为32.73%,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三是加强风险管理,资产减值支出小幅增长5.84%;四是受汇率走势变化影响,实现汇兑收益24.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14亿元。

半年报同时显示,该行2012年上半年各项主要财务指标保持平稳增长。

截至2012年6月底,建行资产总额为13.5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7%。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0%;存款较上年末增长9.55%至10.94万亿元。存贷比率保持在64.54%。

该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3.82%,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19%,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14和0.22个百分点。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年化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分别保持在1.65%和24.56%。

从中间业务看,建行上半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92.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72亿元,增幅为3.30%。

上半年,建行实现银行卡手续费收入91.32亿元,增幅为16.64%。其中,该行信用卡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核心业务指标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地位。截至6月末,信用卡在册卡量达3604万张,新增379万张;贷款余额1225.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62%;消费交易额达3600.37亿元。

房地产开发类贷款余额下降

建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6月末,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较2011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减值准备对不良贷款比率亦上升20.94个百分点至262.38%。

对于备受关注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问题,建行披露,该行2012年上半年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清理,强化了退出机制并严把审批关口,平台贷款结构得到优化。截至2012年6月末,监管类平台贷款余额为4425.98亿元,其中现金流全覆盖类占比达到91.33%,较上年末提高5.64个百分点。

建行还披露,该行房地产开发类贷款余额为4177.6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94亿元。同时,该行对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风电设备、多晶硅、造船等“6+1”产能过剩行业实施了名单重检和动态调整,及时清理不符合标准的客户,贷款投放得到了有效控制。审慎支持行业和逐步压缩行业的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下降0.80个百分点和0.07个百分点。

在浙商证券分析师戴方看来,建行2012年二季度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反映出去年以来的中小企业流动性紧张问题,对建行的资产质量影响较小,“该行以基建、个人房贷为传统优势,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小”。

以综合化服务扩大客户基础

《投资者报》获悉,在半年报披露前,建行夏季工作会已在北京召开。此次工作会除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银行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并总结建行上半年工作外,还明确了下半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信贷投放方面,建行明确支持“十二五”规划以及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绿色信贷”。

同时,建行明确提出要把综合化服务作为重要手段,扩大客户基础。

“要为客户提供贷款、投行、理财、发债、兼并收购、财务顾问、现金管理等全面的金融服务方案;对小微企业要加快向零售化转型,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优化信贷流程,提高效率,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产品等。”建行内部人士向《投资者报》强调,该行将发挥综合化经营作用,提升非银行金融服务能力。

数据显示,建行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6814.15亿元,较上年末新增495.25亿元;客户数达到60604户。

引人关注的是,风险内控的加强在此次工作会上亦被重点提及。《投资者报》了解到,建行提出要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既覆盖海内外各机构、各子公司,同时,亦会覆盖各类业务,贯穿流程各个环节。

“要加强系统性分析,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要加强区域性、行业性、集群性以及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要针对风险暴露和案件,加强原因分析,不断完善管理。要强化贷后管理,对风险苗头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等。”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半年建行着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首要方式是——加快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目前,经济和社会的网络化程度日趋深化,对银行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将在手机支付、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金融社会化网络服务等领域抢占先机,赶上或领跑同业。”这位人士向《投资者报》透露。

数据显示,建行电子银行渠道保持快速发展,多项指标居同业前列。

截至上半年末,该行电子银行与柜面交易量之比达到228.50%;个人网银客户数达10168万户,企业网银客户数为173万户,手机银行客户数为6517万户。

同时,建行亦加大了E商贸通、短信汇款、E动终端等业务推广,上半年实现电子银行业务收入22.51亿元,增幅为5.48%。该行还推广应用了“善融商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的电子商务和金融支持服务。

上一篇:写动物的唐诗下一篇:圣诞猜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