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2024-05-28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精选6篇)

篇1: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摄影学堂:学摄影最基础的入门知识.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本文由work3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摄影学堂: 摄影学堂:学摄影最基础的入门知识

买什么相机

相机按操作方式分有手动相机和自动相机两类。

1、手动相机的特点:手动对焦、手动测光,依拍摄主体、背景明暗(黑、白、18%灰)手动调整补偿,即使没电了也能靠手动完成拍摄。故障率低,但机动性不足。

2、自动相机的特点:曝光与对焦由相机自动计算与调整,视需要亦可改为手动模式,机动性强,易操作,但故障率相对较高。为避免电力耗尽影响拍摄,需准备备用电池。配什么镜头

可分定焦与变焦镜头。相同焦距镜头,最大光圈越大,口径也越大,且价格越高。

1、微距 Micro:用于局部特写,近距离大倍率拍摄,可在生态、昆虫等专业领域 使用。

2、广角镜头 17—35mm:强调空间广阔感,前景夸张、景深长,适合抓拍题材。

3、标准镜头 35—70mm:最常用之镜头,与视觉最接近之涵盖范围。

4、中长焦镜头 80—135mm:具空间压缩感,景深浅,机动性强,操作较灵活。

5、望远镜头 200—500mm:体积较笨重,机动性差,配合大光圈浅景深,主题相对 突出。

16、鱼眼镜头:视角 180°之特殊效果。

装什么胶卷

购买胶卷要考虑色温、尺寸、感色度、感光度等要求,就日常用途来说,尤其要注意感 光度。在室内拍摄,用感光度较高的胶卷,如 200 度、400 度较好,能够以自然光捕捉现 场之气氛;即便用闪光灯,也能保证背景有较好的表现,不会黑成一片。在家里、在会议室 里拍照,应尽量选用高感光度胶卷。100 度的胶卷属中等感光度,可以照顾到室内、室外 拍摄及颗粒度等多方面的要求,最常使用。64 度或 50 度等更低感光度的胶卷,具有更细 的颗粒,多为专业摄影家选用,用于光线不甚充足之场所则有所不便。

用什么附件

滤镜:UV 镜或天光镜,偏光镜(PL、CPL),中灰减光镜,黑白摄影滤光镜。

脚架:可分为重型,轻型,微型。

附属装备:摄影包,摄影背心,快门线,闪光灯,测光表,底片抽片器,灰卡。如何操作

1、该买哪些设备,该携带哪些装备,每个人应视具体情况及外拍性质量力而为。

2、以最熟悉、最方便、功能最齐全之最高级相机作为外拍时之主要相机。经济能力与 体力允许时,再加带备用相机,以防重要关头时相机“罢工”。需要同时装用两种以上底片者,亦需加带相机。

3、拍摄一幅成功的作品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迅捷的动作,精确的判断,灵活的头 脑,娴熟的技术,以及对社会环境和拍摄主题的深刻认识。同时亦包括:摄影位置、角度、2距离、构图与曝光条件之选定。

如何保养

1、空气吹球:清除大颗粒灰尘或脏东西。避免直接吹快门帘幕,吹镜头时将镜面朝下,吹球朝上吹。

2、摄影背心之口袋不要放置卫生纸或易掉毛絮之物品,使用刷子清除时应轻轻刷,避 免刮伤或掉毛。

3、麂皮或拭镜布以擦拭机身及镜头为主,尽量避免擦拭镜片表面,应使用防静 且不掉毛之材质。

4、配备镜头清洁液、拭镜纸、拭镜笔。

5、长期储放时,应将摄影器材置于干燥箱或电子防潮箱内。

6、相机及器材长期闲置,应将电池取出。手动机身应释放快门钮,自动机身应关机。风光摄影注意事项? 风光摄影注意事项?

一、做好准备,留有余地:最好提前一小时到达拍摄地点,做好拍摄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准备,留有余地 要带上一切所需的摄影器材和配件,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胶卷和电池也要备足,以防到时 “弹尽粮绝”。如拍摄日出,应在天亮之前赶到,做好充分准备后等待稍纵即逝的日出。

要有耐心: 这里所说的“耐心”,二、要有耐心 没有耐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风光摄影师的。并不是一味消极等待云开雾散,而是指当你发现一处你认为确实值得拍的风景,而这时拍摄 条件又很不理想时,你可以晚些时候再去拍摄,或者换一个季节拍摄,甚至花上几年的时间 去等待合适的拍摄时机。

三、熟悉你的器材:自然光线的变化常会使被摄体的情况也随之发生急速变化,在拍摄 熟悉你的器材 中要善于敏锐地抓住稍纵即逝的美妙瞬间。而前提是你要真正熟悉、全面掌握使用的器材,尤其是相机的各种功能。如果仅仅因为不了解器材,手忙脚乱而错过极好的拍摄机会,那是 不能原谅的。

四、多拍几张:当你被眼前迷人的景色陶醉时,你会认为拍出来的定是一张完美的风光 多拍几张 摄影作品。不过你所采用的拍摄角度只是围绕被摄体环形中的一个点而已。你怎么就能够肯 定只有你选定的这个位置是最佳的拍摄点呢?虽然我们没有必要真的来个环形拍摄,但多变 换拍摄视点和角度、多运用镜头的不同焦距段以及不同的曝光组合(即采用包围曝光)是很 有益的。

五、学会利用坏天气:薄雾、阴云笼罩、风暴在即„„这些所谓不好的光线条件都是可 学会利用坏天气 以利用的。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风光摄影佳作有许多并不是在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天气 条件下拍摄的。

不要忽视附件的作用: 灵活使用各种滤镜可以为作品锦上添花。

六、不要忽视附件的作用 在风光摄影创作中,当然,滤镜不可滥用,不能破坏原有的现场光线条件,否则有造作之感。你也可以运用闪光 灯打辅助光,增加作品中的前景细节。

七、灵活运用构图:虽然许多作品符合这些典型的构图法则,但在拍摄时绝不可以拿着 灵活运用构图 三分法构图规则去套用。要敢于和善于打破这些法则。好构图要通过细心观察、用心领会、勇于实践才能获得,生搬硬套构图法是拍不出风光摄影佳作的。

八、保持健康体魄:从事风光摄影要消耗相当大的体力,这可不是“病秧子”所能承受得 保持健康体魄 了的。

摄影名词解释? 摄影名词解释?

白平衡

即 White Balance。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 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例如以钨丝灯(电灯泡)照明的环境拍出的照片可能偏黄,一般来说,CCD 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所以通过白平衡的修正,它会按目前画 像中图像特质,立即调整整个图像红绿蓝三色的强度,以修正外部光线所造成的误差。有些 相机除了设计自动白平衡或特定色温白平衡功能外,也提供手动白平衡调整。

蔡司镜头

即 Zeiss。蔡司是一家致力於应用研究,对於光学、玻璃技术、精密技术以及电子等高品质 的产品开发、制造、销售有贡献的德国企业,从 1846 年开始,Carl Zeiss 已开设生产 显微镜的工作坊。Zeiss 镜头,专业的摄像,摄影镜头.单反相机

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即 SLR(Single Lens Reflex)。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 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构造 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 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 弹起,软片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软片上使胶片感 光,尔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视差现象,从学习摄 影的角度来看,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单镜头反光相机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 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

CCD

中文译为“电子耦合组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它就像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是 感应光线的电路装置,你可以将它想象成一颗颗微小的感应粒子,铺满在光学镜头后方,当 光线与图像从镜头透过、投射到 CCD 表面时,CCD 就会产生电流,将感应到的内容转换 成数码资料储存起来。CCD 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因此,尽管 CCD 数目并不是决定图像品质的唯一重点,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当成相机等级的 重要判准之一。

色温知识? 色温知识?

关於彩色摄影,色温会影响一张照片的感觉。在早晨或黄昏拍摄的照 片会偏红,在钨 丝灯光下拍摄照片颜色会偏黄,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当时的 色温不能符合软片的色温标准而 产生色偏。在物理上,把称做完全黑体的 物体完全加热,温度上升,开始变成红色呈红热 状态,再继续加热会变成白色,呈白热状态。在红热状态时,光源放射能低,光波长,其红 色成分较多,白热状态时,光源放射能高,波长短,其蓝色成分多。凡发光物体温度越高,光的颜色越白,温度越低,光的颜色越红。在同一钨丝灯下电压低时的灯光比电压高时还红。应用在摄影方面,色温就是发光物体由红到白色各级温度所放射光线中包含颜色的成 分。色温高低的度数以 K 表 示,也就是将摄氏温度 +297。色温 K 数变化时,蓝色光的 成分并不随其等 量的变化,所以在加滤光镜调整色温时换算不是很方便。於是有 DM 值的 设 计,DM 值的计算方法是将色温 K 数倒数的十万倍,所以色温越高,DM 值越 低,色 温越低,DM 值越高。用 DM 值的优点是,DM 值变化时,光线的蓝色成 分随其等量变化,6

如此就可以由软片色温的 DM 值和光线色温的 DM 值的差额,来决定用什麽号数的色温滤 光镜。

例如日光型彩色软片色温标准为 19DM(相当 5400K),用在光线色温 14DM(相 当 7000K)的情况时,两者相差 5 DM,应用红色 R 5 号滤光镜以降低色温。

彩色软片是针对标准照明的色温而设计,日光型软片以晴天中午 5400K 为标准,灯光

A 型正片以泛光灯光 3400K 为标准,B 型正片与 L 型负片以钨丝 灯光 3200 K 为标准。当色温不符合软片色温标准时,就不能摄得色彩纯正 的底片,需要用色温平衡滤光镜(LB 滤

镜)来调整!LB 滤镜大约分为 4 系列 :

1.80 系列(升温)80A 3200 K > 5500 K 80B 3400 K > 5500 K 80C 3800 K > 5500 K 80D 4200 K > 5500 K

2.81 系列(降温)81A,81B,81D,81EF 将色温 6000K5000K 升至 5500 K 4.85 系列(降温)85A 5500 K > 3400 K 85B 5500 K > 3200 K 85C 5500 K > 3800 K光 源 色温 K 数 DM 值

日出时 2000 50 日出後或日落前 20min 2100 48 日出後或日落前 30min 2400 42 日出後或日落前 40min 2900 35 日出後或日落前 1hr 4500 22 22 日出後或日落前 3hr 5400 19 19平均中午日光 5400 19 19 阴天 6500-8000 15-13 6500-8000 15-13 萤光灯 7000 14 7000 14 电子闪光灯 5500 18 5500 18 蓝色闪光灯泡 5400 19 5400 19 白色闪光灯泡 3800 26 3800 26 照相用泛光灯 3400 29 3400 29 照相用钨丝灯 3200 31 3200 31 家庭用 500W 灯泡 3000 33 3000 33 家庭用 100W 灯泡 2900 35 2900 35

篇2: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这一学期,学习了马苏平老师带的摄影基础课,老师详细讲了“推拉摇移”的拍摄方法和视频切换点的连接等,收获颇多。

“推拉摇移”是摄影中比较基础而且常用的拍摄手法。“推”要缓缓的推镜头,在推的时候还要掌握好被拍摄物体与镜头边缘的位置,以防止偏左、偏右或头顶边缘,给人的感觉不舒服;“拉”和“推”是相对的手法,“拉”是把镜头收回来,同样的,在收回镜头时也要注意被拍摄物体与边缘的位置。“摇”要注意的是在“摇”的时候注意镜头的平稳,不要让镜头晃动,镜头扫过每个被拍摄物体的时间要均匀。我认为在这四个手法当中,“摇”是相比之下比较难掌握的,在我第一次拍摄中,使用了大量的移动拍摄,但是拍出的视频都是晃动的,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多拍摄多练习,除了扛摄像机的肩要稳之外,还要掌握好呼吸、移动脚步的节奏。如果拍摄的人物或物品是相对静止或活动范围较小的,要尽量使用三角架,这样拍出来的视频画面平稳。

在后期编辑剪接点方面,马老师也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

以上楼梯为例,如果拍摄一个人整个的上楼梯过程难免有些单调,而且时间会很长,在这时候就需要剪接视频的片段,也许只用三四秒就能让观众明白并且看到整个上楼梯的画面。在上楼梯时,第一个画面可以拍人在楼梯口的背影并且有抬脚登楼梯的意图,第二个画面在楼梯的侧面拍脚运动的画面,比如登两节台阶,第三个画面在正面,人物登完最后两节台阶继续走。这是我设计的上楼梯的片段。这样就完整的展现了上楼梯的画面,并且没有那么单调和枯燥。剪接点的运用在视频后期编辑中特别多,在我们视频的后期编辑中就大量的用到了。

在课程后期,马老师还给我们放了一些有关摄像器材介绍、使用的视频。看完视频,我知道了话筒的分类,哪类话筒适合播音使用,哪类话筒适合外景使用。还有各种音效的制作,下雨的声音使用刷子在类似铁皮纸样的物品上摩擦出来的,寺院的钟声是通过后期把声音放慢制作出来的等等。

篇3:浅析摄影入门知识

一、摄影的基础知识

1. 快门和光圈

说到快门和光圈, 我们不得不说曝光这个名词, 其意思就是让感光纸或摄影胶片感光, 对于曝光的控制主要来源于快门和光圈。快门的速度和光圈的大小都能影响到曝光的质量, 那么, 什么是快门和光圈呢?

(1) 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 其作用是改变和控制进入镜头中的光线, 所以快门决定了相片的光暗, 光圈的数值f, 其值越大, 光圈开的越小。

(2) 快门。快门就是控制光线进出的开关, 当光圈大小不变时, 快门的速度越大, 能进入到镜头的光线越少。其中, 安全快门、高速宽门和低速快门。我们经常说的概念, 指的是快门的速度, 当镜头随着焦距增长而增长时, 人体自身的一些动作就会被放大, 安全快门的大小与人的专业程度有关。高速快门可以凝固运动的物体, 而低速快门可以表现运动, 一般用来跟随拍摄。

快门和光圈都是影响曝光的重要因素。

2. 测光

现阶段的相机的测光方式一般是根据测光原件对摄影范围内所测量区域范围不同而进行的。主流的测光方式有点测光、中央部分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平均测光以及多区测光等。点测光是测光原件测量画面中心很小的范围, 用于舞台拍摄、个人艺术照等。中央重点测光侧重的是画面中央兼顾边缘, 适用于在特定条件下的准确测光。平均测光主要测量整个画面的平均光亮度, 适合画面光强差度不大的情况。多去测光模式对画面分区域由独立的测光元件测量, 适用于团体拍照。

3. 曝光模式

现阶段的相机曝光模式主要包括两种, 程式自动模式和全手动模式, 相机设置的曝光模式有自动模式, 也是我们常说的傻瓜相机、多变化程序模式、自动多重程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以及手动曝光。其中自动曝光模式在一定程度下都能拍摄出较好的照片, 但由于光线条件的变化以及其自身的一些缺陷, 在拍摄中控制曝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有缺陷存在时, 我们就需要有曝光补偿, 从而提高拍摄照片的质量。

4. 白平衡

白平衡是来自于数码相机的一个概念, 在数码摄影中, 如果白色还原正确, 其他颜色的还原也会基本正确, 否则就会出现偏色。一般的相机白平衡都是自动的, 虽然方便, 但是准确度却小了很多, 所以在数码相机中除了自动白平衡以外还多了日光、阴天等。

二、摄影入门基础

在介绍了有关摄影方面的基础知识后, 我们还要对摄影的其他方面有所了解, 像我们应该拍摄什么、摄影器材的选购、怎么样才能拍出较为清晰的画面等等。拍摄绝不简单的是将我们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而是一个有计划、有主体的过程。下面我简单谈一下这些内容。

1. 摄影器材的选购

摄影专业的学习中, 一台摄影器材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相机呢?摄像机的选择绝不仅仅的看价格, 而是要综合考虑自己经常练习拍摄的主题、拍摄到什么程度。作为学生, 我们要充分的来了解自己的摄影需求是什么。在此基础上, 了解摄像机的知识, 考虑摄像机的配置。首先, 对摄影器材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资料进行查阅, 现阶段主要有技术相机、单反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旁轴取景相机等, 了解相机的基本功能, 才能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相机。在相机的配置上, 我们要充分的考虑到所买器材的系统功能, 避免重复配置。

2. 拍摄选择

上文说到, 摄影绝不简单的是记录自己所见的风景, 而是要在拍摄的过程中发现事物, 再纷乱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拍摄重点, 这对于拍摄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这点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称之为构图。即在取景的时候要明白自己应该舍弃什么, 应该重点突出什么。要做到这一点, 再进行拍摄之前我们就要经过认真的考虑和做好详细的计划, 即对面前的环境进行组织和设计, 这就需要我们对摄影技术和美学方面的知识有较深的理解, 同时, 由于计划是在我们脑子里自主进行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每一次摄影过程中勤加练习, 万万不可早早了事。

3. 让照片更加清晰

拍摄照片的质量完全取决于拍摄者的技术水平, 好的照片清晰度高, 照片看起来较为真实。也有的照片为了突出一些主体故意的虚化一些次要的东西, 从而将重点突出的事物清晰化。首先来讲, 需要我们尽量的避免因为手抖而出现的画面模糊的情况, 在摄影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练习摄影技巧, 学习掌握好拍照姿势, 需要注意的是, 因为相机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摄像姿势, 需要我们认真练习。在稳定性达到标准后, 我们会还需要对摄影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

摄影是一门艺术, 除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 我们还要对美学有深刻地了解, 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让自己的审美变得优异起来, 顺利地学好摄影技术!

参考文献

[1]徐风.快门、光圈、感光度——水族摄影入门 (一) [J].水族世界, 2011.04:94-101.

[2]汪万鹏, 吴姗.浅析摄影基础入门的关键——构图[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4.02:125-127.

篇4:数码摄影学堂——基础篇(7)

不知不觉,半年多过去了。今天我们要上的这一课,是数码摄影学堂基础篇的最后一课,这一课的内容,还是与光线有关。Tom Xu疑惑地问:“我们不是学过曝光,也讲过如何运用光线了么?怎么这一次还是老生常谈!”没办法,谁让摄影是门光线的艺术呢?有好光线要拍,没有好光线创造光线也要拍!这就是闪光灯的用途,别把这三个字看轻了,想要研究清楚,玩得转,学问大得很呢!

闪光灯的基本知识

闪光灯分为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相机上面自带的小型闪光灯,支在相机脑袋瓜子上外置闪光灯(新闻记者必备),用于影棚影楼、需要外接电源并支在专用架子上的大型外置闪光灯等等。

即便是一个卡片式的小数码相机,也都具备内置的小型闪光灯,如图1,而专业一些的高端数码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是弹出式的,平时蛰伏在机身顶部,关键时刻按下按钮就会弹起,闪得你眼冒金星(如图2)。

安装在相机顶部的外置闪光灯,是通过一个卡槽连接在相机上的,这个连接的卡槽,叫做热靴(如图3),没啥典故,英文Hot Shoe的直译而已。

通过这个热靴,你可以安装上相应规格的外置闪光灯,如图4。

许多人可能会纳闷了,既然相机上已经带内置的闪光灯,还要外置的干什么?功率更大、控制更灵活是主要的两大原因: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普及以下有关光的物理知识:光(电磁波的一种)的照射(辐射)强度和到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同样强度的光源,照射到2m外的强度是1m外的1/4。相机闪光灯使用一个叫做闪光指数(GN值)的参数来描述闪光灯的最大功率,这个指数除以光圈值,所得出的结果就是该闪光灯所能够覆盖的最大范围。以上的描述有一个前提,就是相机的感光度为ISO 100。

普通的数码相机内置闪光灯指数通常只有10到12,就算是在F2.8的较大光圈下,也只能照亮约4m远的物体。

能否理解闪光灯的工作距离(最大照射距离)是普通人和摄影爱好者的最根本分别。大家应该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在大型体育盛会的开幕式上,场地看台上不时有闪光灯一片狂闪,其实这些闪光灯对于数十甚至数百米外物体的照明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外置闪光灯的闪光指数通常达到了30至50,甚至还有更高的,这意味着配合F2.8左右的光圈,可以照射到接近20m的范围,一般的会议、小型演出、新闻发布等环境下,外置闪光灯的工作距离都足够。指数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外置闪光灯所在的位置比镜头高出不少,与成像的光路形成了一定的夹角,这样能够减少眼镜、玻璃、漆面等反光、减轻被拍人的红眼现象。你还可以个把闪光灯的灯头角度任意调节,让它朝向天花板或者墙壁反射,取得更好的闪光效果(后文详述)。

至于影棚、影楼的大型外置闪光灯,对于初学者来说暂时很少接触,如果有机会我们会在将来的课程中介绍。

如何让闪光效果更出色?

了解了有关闪光灯的基本知识后,相信对于一些实用技巧就会更容理解。我们下面来教你一些小贴士:

何时需要使用闪光灯?

虽然本课的主题是闪光灯的使用,但有一个建议还是不得不说:只要光线允许,还是尽量利用自然光、环境光线进行拍摄,这样能够更好地还原现场的气氛,而无论你如何想方设法去控制闪光灯,总会对现场气氛和光线造成影响。对于静止的物体,加上三角架在弱光下拍摄得到效果不会让你失望;如果光线弱并且被摄物体是移动的(或者不稳定的),你就需要使用闪光灯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没有光纤创造光线也要拍。此外,当你逆光拍摄人像时,由于背景太亮,拍出来的照片人脸发黑,这时候也需要开闪光灯。

统一场合下闪光与不闪光的气氛对比

如何避免被摄人出现红眼?

用闪光灯拍人物是我们最常遇到的情况,比如出去游玩,到了灯火通明繁华热闹的地方,你想来一张到此一游,又或者是你要拍摄站在昏暗主讲台上的演讲者,就需要用灯去“晃他”。

然而在昏暗的场景下,人的瞳孔(即眼球的光圈)会放大,眼底的血管会被闪光照亮而发红,这就是常说的红眼现象。使用闪光灯的防红眼功能有一定作用,它可以先预闪一下刺激被摄者的眼睛收缩瞳孔,这让眼底的血管就不那么明显了。使用外置闪光灯也有一定作用,因为闪光方向与成像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反射主轴是偏离成像方向的,红眼现象会有所减弱。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把闪光灯脱离机身,使用热靴延长线,将闪光灯用手举高或者举偏,这样能够更好地消除红眼现象。

如何平衡闪光与环境光的平衡?

在夜间拍摄人像的时候,你经常会苦恼:不开闪光灯一切都是虚的,开了闪灯则之后人是亮的,背景一团漆黑,根本看不出来是在哪拍的。这个时候,你需要使用慢速快门,或者提高感光度并对背景测光来确定拍摄时的快门和光圈。

慢速快门比较容易理解,在闪光的一瞬间,主体人物被照亮并凝固,剩下的时间较慢的快门速度会让背景环境充分曝光。但大多数时候,没有带三脚架的你无法保证这样慢速快门的稳定性,这时候就需要提升感光度来加快快门速度,按照拍风景的办法先保证背景能够正确曝光,然后在手动曝光控制下打开闪光灯,从而使主体和背景都曝光正确。这一点对于逆光拍摄人像也是适用的。

如何使闪光效果更柔和、更均匀?

在拍摄人物时,就算你使用了外置闪光灯,所获得的照片也经常会显得太生硬,人物脸上一片惨白,没有任何层次和色调,并且可能还会把细微的出汗拍成油光满面的效果。在这个时候,你需要尝试使用闪光反光板或者闪光柔光罩,使闪光变得均匀柔和,另外一个办法是充分利用天花板。如果天花板高度不是很高(5m之内),如果天花板不是镜子,如果天花板不是深色(好像大多数房间的天花板都是浅色甚至白色),那么你就可以让外置闪光灯的灯头朝向斜上方,利用天花板反射的光线来照亮人物,只要你使用得当,效果会远远胜过直接闪光。

题外话:使用闪光的礼节

请记住: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适合使用闪光灯,一些场合下使用闪灯是很不礼貌的,甚至是很不应该的:

音乐会、舞台表演等最好不用闪光灯,一方面是闪光灯会对表演者造成干扰,另一方面舞台的灯光设计都是很完善的,并且灯光亮度非常高,不用闪光灯也能获得足够的快门速度,并且更有利于气氛还原;

体育比赛请勿使用闪光灯,例如台球、射击、跳水、棋牌类、保龄球等等,你的闪光灯会严重影响选手的视线和思维;

对于婴儿不要使用闪光灯,因为婴儿的眼睛发育还很不完善,不具备对强光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闪光灯会损伤婴儿的眼睛;

博物馆、文物展请勿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可能会对古老的文物造成损害,加速老化。

篇5:摄影基础知识讲稿

郝国英

一、摄影创作的基本要素

(一)构图

是评判摄影作品良莠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构图,怎样构好图,以下的原则可以作为参考。

1、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主张主体不要放在画面中央,因为画面中央不是令人舒服的视点,如此构图容易流于呆板,缺乏生动。根据这项法则,可以在相机的观景窗内虚拟一个九宫格(“井”字线),当你通过观景窗取景时,应该把主体尽量放在其中的某个交叉点上(比如我们常说的黄金分割点上)。

美丽的天空 要凸显天空的美丽高远,可将地平线放在画面下部,也就是虚拟的九宫格下面那条水平线附近。如果天空景致乏善可陈,地面的信息丰富多彩,可将地平线放在上面的那条虚拟水平线上

大面积主体 例如人物特写,可将主体身上最重要的部位,如传神的眼睛,放在画面中的某个交叉点,而且应该放在位于上面的两个交叉点之一,避免主体上面有太多留白。

移动的主体

在移动的主体前方留些空白,让主体有“前进”的空间,如果主体是有生命的,如人或动物,一般情况下,应让其视线迎向镜头,并给他或她或它留出凝视的空间。

2、建立一个前景

拍摄风景和建筑时,应该注意建立一个前景,这样不仅突出物象的对比,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景深,让欣赏者有一个三维的空间体味。前景位置要恰当,选择时首先要考虑与创作主体的关系,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在构图时需要认真选择和比较,找出最佳的前景角度和拍摄位置。

3、“S”形构图”

当前、中、远景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恰巧处在一条曲线的时候(如道路、河流、舞蹈等),用字母“S”相联接,形成蜿蜒曲折的组合,产生一种曲线美,一种韵律和节奏。

4、对角线构图

将作品所表现的主体走向安排在画面对角线的位置上,让人感到一种稳定,一项创作意图的延伸,或产生一个意犹未尽的联想。

5、框架式构图

用框架式的物体作为前景,烘托框架内所表现的创作主体,是一种形式感强、主次虚实分明的构图方式。

摄影构图的形式和方法还有许多,比如“对称式构图”、“正方形构图”、“长矩形构图”、“L形构图”、“俯拍构图仰拍构图”等等,只要用得恰当,都会产生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摄影构图有“减法”之说,所谓“减法”就是摄影画面要简约,构图时,与创作意图无关的内容尽量舍去,这样才能突出主题,凸显视觉的张力。

二、摄影基本技巧

(一)几种常用的拍摄程序

1、光圈优先

AV(A)

2、速度优先

TV(S)

3、P档

(智能程序功能)

4、M档

(手动功能)

5、T门

(长时间曝光锁定键)

6、B门

(长时间曝光)

7、自动模式

AUTO

(二)几种常用的测光方式

1、电子快门单反相机一般设有三种测光方式,如“评价测光”、“局部测光”和“点测光”。各种测光方式都是通过半程按下快门按钮进行工作并决定曝光值。

2、数码相机(指数码单反相机)也具备三种测光方式,与电子快门单反相机的测光方式雷同。

①多重测光

这个方法是相机自动评估整个画面的亮度分布,然后再测量出最适当的曝光值。是一般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

②中央重点测光

这个方法是将焦点放在画面中央主体上,但平均整个画面。

③点测光

这个方法是要测量位于点测光目标的主体上。

(三)如何正确曝光

1、正确曝光,首先要学会正确测光,以什麽为依据测光为准,常用的方法如下

①18度灰板

②手背

③绿色(中间色)

2、如何用光 ①顺光

画面平淡 ②侧逆光

画面有层次 ③逆光

剪影效果

(四)光圈与速度的关系

单反相机包括数码单反相机的镜头,都装有光圈,用来控制照射到胶片或感应到影像储存器上的光线总量,从而保证正确曝光。

1、光圈分成序列档级,并按标准的光圈指数“F/数值”预先设定好了

以最大光圈是F/1为例,向 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F/22 类推,每档光圈都比上一档光圈所通过的光线量正好减少一倍(光圈值越大,通光量越少。反之,光圈值越小,通光量越大)。

2、照相机上设定的速度是控制曝光时间的(如1/2000秒到30秒不等),速度慢,通光时间长,也就是说通光量大,反之速度快,同光时间短,通光量少。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光圈速度组合,可以达到同样的通光量。如设定光圈为F/2.8,速度为1/6 0秒,光圈F/4比光圈F/2.8的通光量正好减少一倍,但是如果速度减慢一档,设定为1/3 0秒,那麽这两个光圈速度的组合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通光量一样多,虽然F/4光圈收缩了一档,但是它的速度却增加了一级,通光时间正好是F/2.8的一倍,因此说它们的的通光量是相同的。不同的光圈速度组合还可以产生不同景深效果,光圈值越大,通光量越少,景深越大,通常称“小光圈”。反之,光圈值越小,通光量越大,景深越小,通常习惯称“大光圈”。以此办法类推,可以组合出许多不同的光圈速度组合,在摄影创作的实践中经常需要利用光圈速度的不同组合,来达到控制景深的目的。如风光摄影,为了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就需要压缩光圈(也就是说采用小光圈,如F/16),增加景深,这样画面前景、中景和远景都可以相对的比较清晰。再如人物摄影,特别是人物特写,需要背景模糊,就可以采取大光圈(如F/2.8),压缩景深,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3、曝光补偿

一般设在相机的程序盘上,也有在相机机身程序盘附近设一个专门的钮,曝光补偿一般分1/3档、1/2档、1档逐次类推。使用曝光补偿应根据创作需要来掌握。如使用反转片拍照和数码单反相机时一般要减1/3挡或半档,但是拍雪景的时候又要加档,一般情况要加1档到2档,总之,要根据创作需要和经验掌握。

4、多次曝光

这在拍夜景中经常使用。譬如拍夜景(必须用三脚架,固定好位置不变),一般情况下,第一次曝光欠半档,第二次曝光时,按实际测到的曝光指数曝光。

5、静态摄影模式

ONE SHOT 适合拍相对静止的风光、人物类的作品。

6、动态摄影模式

AI SERVO(跟踪对焦)适合拍体育或运动类的作品。

7、连拍模式

分一般速度“L”和高速“H”,一般在片体育和运动题材的作品中使用。

(五)几种滤色镜的用法

大部分滤镜放在镜头前使用时都会减弱光线,所以为了防止拍出的照片太暗,应该在使用滤镜时补偿曝光的不足。每个滤镜都会有“滤镜指数”它表示在使用时需要增加几档补偿才能达到正确的曝光。滤镜值数是×2,说明需要增加1档曝光,×4需要增加2档曝光,×8需要增加3档曝光。滤镜指数通常印在滤镜圈上或包装盒上。

1、偏振镜

滤镜指数:×2~×4 增加曝光:1到2档

使用特点:

①色彩饱和度更高。如蓝天更蓝,白云更白。②可以滤去玻璃、水面上的反射光或眩光。

③偏振镜使用时要注意太阳与相机的镜头的角度,最好呈45度角,因为它对整个天空的影响不是平均的,控制不当可能会造成天空一半是黑的。

2、灰渐变镜

滤镜指数:无 使用特点:

缩小光比。譬如我们拍一幅风光作品,现场环境是天空太亮,地面较暗,光比太大。这种情况下,在镜头前加上一片灰色渐变镜,将灰色部分放在镜头上方,就可以将天空颜色压暗,调整色调的和谐。

3、黄色滤镜

滤镜指数:×

2增加曝光:1档(黑白摄影时用,压暗天空,白云突出。让皮肤颜色浅淡)。

4、红色滤镜

滤镜指数:×8

增加曝光:3档(黑白摄影时用,蓝天几乎变黑,云彩异常突出,戏剧性的增加了对比度,从而帮助你创造出有冲击力的画面。绿色被压暗)。

(四)色温

色温是指光波在不同的能量下,人眼睛所感觉到的色彩变化。色温的计算以kelvin为单位。色温特性

1、在高纬度地区,色温较高,所见到的颜色偏蓝。

2、在低纬度地区,色温较低,所见到的颜色偏红。

3、在一天之中,色温有变化,当太阳光斜射时,能量被(云 层、空气)吸收较多,所以色温较低,色彩偏暖偏红,当太阳直射时,能量被吸收较少,所以色温较高,色彩偏冷偏青。

从摄影的角度衡量正常色温标准为5500K。了解了色温的特性,我们可以在摄影创作中科学地使用滤色镜(数码摄影可以利用色温的调整)来控制色温(色彩)的变化。

三、新闻摄影中应注意几点的问题

(一)注意搜集获取拍摄信息的途径

1、重大活动(节庆、会议、国际活动等)。

2、突发事件(事故、灾情、战争等)。

(二)现场新闻

1、事件不同,装备不同(相机和镜头的组合)。

2、掌控瞬间,把握分寸,角度要新颖、广泛。

3、抓住主体,抓住事物根结(拍什麽,表现什麽),做好记录。

(三)深度新闻

1、拍出话题来(通过你的图片,引发出一个让人关注的社会焦点。譬如生产安全问题、环保问题、就业问题、服务质量问题等)

2、问题报道(安全隐患的解决、重大事件的发生及处理、抢险救灾等)。

(四)图片故事

通过有代表性、连续性的多幅图片记述一段历史,一个事件,一种文化现象,一段故事等。

(五)技术与器材

1、P档、快速、连拍、闪光灯(室内情况下尽量用大光圈,闪光灯使用要科学,要学会用反散射光)。

2、充分利用好现场环境和道具。

3、拍人物注意:胸像到肘,半身到肘,全身到脚。

4、一机两头(基本配置:24 — 70mm镜头,70 — 200镜头,闪光灯,摄影包,大容量快速记忆卡),体育摄影需要配置更长焦距的镜头(如:300mm 或 400mm 焦段的镜头);有条件单位,相机的选择应该掌握以下原则,①尽量选购全画幅相机(文件损失的小)。

四、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善于捕捉精彩瞬间。

五、扎实的文学功底,娴熟的摄影语言

六、摄影创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合理选择相机和镜头

一是根据财力,二是根据个人的创作

需求,一般情况下,一机两头(一个机身,一支广角到中焦镜头,一支中焦到长焦镜头足已)。

2、坚持用好三脚架

三脚架是摄影创作的工具,缺一不可。尤其在拍摄风光、景物和人物合影等内容时,一定要用三脚架和快门线,尽最大可能减少震动(包括环境在内),确保影像画面的清晰度。

3、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前一定要检查电池是否电量充足,记忆卡是否清空。拍满的记忆卡一定要及时拷贝保存,重要创作内容建议使用RAW格式,这样文件信息保存充足。

篇6:摄影技巧基础知识作业

答:135相机就是指35mm相机,它的名称的由来是根据底片宽度为35mm得来的。为了统一相机的标准,柯达公司制定了1XX名称制定的标准,所以后来有了110相机、135相机和120相机。

135胶卷采用的是35mm电影胶片,35是其宽度,那么,前面那个1是怎么回事呢?Oscar Barnack设计的莱卡相机首先使用35mm电影胶片,但是一开始胶片必须先装进可重复使用的暗合里,把片头剪去,才可拍摄。1934年,柯达公司引入了一次性的135胶卷盒,这实际上是德国斯图加特的Nagel相机厂的发明,柯达收购了该厂。柯达于1935年正式推出135柯达彩色胶卷。所以,135的那个1是指有别于可重复使用暗合的一次性暗合,135胶卷的完整定义则为“采用一次性暗合的35mm胶片”。

2.什么是镜头的焦距?

答:镜头焦距:是指镜头光学后主点到焦点的距离,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镜头的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象的比例尺。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象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据用途的不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几毫米,十几毫米的,也有长达几米的。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象方焦点的距离,同样,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必须注意,由于照相机镜头设计,特别是变焦距镜头中广泛采用了望远镜结构,物方焦距与像方焦距是不一定相等的。我们平时说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指像方焦距。

3.什么是镜头视角?

镜头中心点到成像平面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就是镜头视角,对于相同的成像面积,镜头焦距越短,其视角就越大。对于镜头来说,视角主要是指它可以实现的视角范围,当焦距变短时视角就变大了,可以拍出更宽的范围,但这样会影响较远拍摄对象的清晰度。当焦距变长时,视角就变小了,可以使较远的物体变得清晰,但是能够拍摄的宽度范围就变窄了。

4.什么是鱼眼镜头 ?

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为16mm或更短的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它是一种极端的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是它的俗称。为使镜头达到最大的摄影视角,这种摄影镜头的前镜片直径很短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鱼眼镜头”因此而得名。鱼眼镜头属于超广角镜头中的一种特殊镜头,它的视角力求达到或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5.什么是超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中,视角范围特别广的镜头(80—110度)才这样称呼。在35毫米相机上,多指15—20毫米的镜头。超广角镜头有着宽广的视野,又不像鱼眼镜头有强烈的畸变,是很好消除了畸变的镜头。

6.什么是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焦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

7.什么是标准镜头?

视角为50度左右的镜头之总称。焦距长度和所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摄影镜头。其视角一般为45°~50°。画面35毫米为40—60毫米焦距的镜头,6*6厘焦距的为75—80毫米焦距的镜头,4*5英寸则是120—150毫米。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8.什么是中长焦距镜头?

中长焦镜头最基本的特点是,镜头视角小,所以视野范围相对狭窄;能把远处的景物拉近,使之充满画面,具有“望远”的功能,从而使景物的远近感消失;缩短了景深,把对被摄体聚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限制在一定尺度内,用以突出被聚焦的部分(多为被摄主体或要突出表现的部分)。视角小、视野狭窄。

9.什么是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长焦距镜头分为普通远摄镜头

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毫米— 300毫米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毫米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10.11.什么是望远镜头? 什么是折返镜头? 望远镜头是摄影机、相机、摄像机中镜头的一种,属长焦镜头,一般焦距在800——1200mm。

折反射镜头是一种利用凹面的反光镜位于镜头筒的末端,距离照相机最近。光线到达反光镜抛物线形状的表面后向其焦点反射,并经一片较小的反光镜再向照相机反射。反射的影像通过主反光镜中央的圆孔并由各种透镜单元进一步聚焦后传递到照相机。

12.什么是微距镜头?

微距镜头是一种用作微距摄影的特殊镜头,主要用于拍摄十分细微的物体,如花卉及昆虫等。为了对距离极近的被摄物也能正确对焦,微距镜头通常被设计为能够拉伸得更长,以使光学中心尽可能远离感光元件,同时在镜片组的设计上,也必须注重于近距离下的变形与色差等的控制。大多数微距镜头的焦长都大于标准镜头,可以被归类为望远镜头,但是在光学设计上可能是不如一般的望远镜头的,因此并非完全适用于一般的摄影。

13.什么是移轴镜头?

一般拍摄建筑物是站在地上,为了拍到全貌,相机要稍微向上仰。由于建筑物下部较近上部较远,会拍出“下大上小”的汇聚效果。镜头本身是没有变形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透视关系。纠正办法:相机正对着建筑物拍摄。这时可能镜头视角不足,需要换更广角的镜头。对于35毫米相机,等效方法是用同样焦距但视角更大的镜头,正对目标拍摄,将胶片移到剪取时要保留的位置(实际是将镜头向相反方向平移)。这种镜头就是“移轴镜头”,原理如上所述。

14.什么是景别?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15.什么是远景?

电影摄影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还宜于表现规模浩大的人物活动,如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人如潮涌的游行示威,千军万马的对阵厮杀等。电影的远景,在展示空间和渲染气势磅礴的宏伟场面上,是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大远景比远景视距更远,适于展现更加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渺苍茫的自然景色。这类镜头,或者没有人物,或者人物只占很小的位置,犹如中国的山水画,着重描绘环境的全貌,给人以整体感觉。大远景在影片中主要用以介绍环境、渲染气氛。

在远景中, 人物在画幅中的大小通常不超过画幅高度的一半,用来表现开阔的场面或广阔的空间,因此这样的画面在视觉感受上更加辽阔深远,节奏上也比较舒缓,一般用来表现开阔的场景或远处的人物。

16.什么是全景?

全景是(Panorama),又被称为3D,是一种新兴的富媒体技术,其与视频,声音,图片等传统的流媒体最大的区别是“可操作,可交互”。全景分为虚拟现实和3D实景两种。

17.什么是中景?

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视距比近景稍远,能为演员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不仅能使观众看清人物表情,而且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

18.什么是近景?

近景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局部面貌的画面。

19.什么是特写?

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其特点是抓住现实生活中人物或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作集中的、精细的、突出的描绘和刻画,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0.什么是光圈?光圈作用是什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形,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作用:1.能调节进入镜头里面的光线的多少;

2.光圈是决定景深大小最重要的因素,光圈大(光圈值小),景深小,光圈小(光

圈值大),景深大!

21.什么是快门?快门作用是什么?

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机构。是照相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及功能是衡量照相机档次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作用:一是必须具备有能够准确调控曝光时间的作用,这一点是照相机快门的最基本的作用;

二是必须具备有足够高的快门速度,以利于拍摄高速动动全或有效控制景深;

三是必须具有长时间曝光的作用,即应设有“T”门或“B”门;

四是具有闪光同步拍摄的功能;

五是具有自拍的功能,以便于自拍或在无快门线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曝光时,使快门开启。

22.什么是景深?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在镜头前方(调焦点的前、后)有一段一定长度的空间,当被摄物体位于这段空间内时,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于焦点前后这两个弥散圆之间。被摄体所在的这段空间的长度,就叫景深。换言之,在这段空间内的被摄体,其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这段空间的长度就是景深。

影响因素:1 镜头焦距;2 被拍摄体的距离;3 光圈的大小;4 感光元件大小(与容许弥散圆半径有关)

23.什么是曝光?影响曝光的因素有哪些?

曝光,英文名称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AE锁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曝光量由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具(光圈大小)决定。

影响因素:

一、光线强度;

二、物象的亮度:

1、光源的照明方向;

2、物体的反光能力;

3、拍摄环境的影响

24.什么是补光?

所谓补光,就是通常位于或邻近相机轴心线的、对被摄对象作总体照明用的光源,其目的在于使阴影部的细节能获得恰当的曝光。

25.什么叫曝光正常?

指根据景物的亮度和记录表现景物的需要,来选择恰当的光圈与快门组合,正确记录景物的影像于感光片之上。

26.什么叫曝光过度?

指由于光圈开得过大、底片的感光度太高或曝光时间过长所造成的影像失常。

27.什么叫科学曝光?

曝光的定义,如果予以科学的解释的话,即是:光线的强度乘以光线所作用的时间。定义中的“光线的强度”,是指CCD受光线照射的强度,即照度(以I代表照度,单位是勒克司)。定义中的“光线所作用的时间”,是指感光片受爱线照射的时间,即曝光时间(以T代表曝光时间,单位是秒)。

28.什么叫正确曝光?

指根据景物的亮度和记录表现景物的需要,来选择恰当的光圈与快门组合,正确记录景物的影像于感光片之上。

29.什么叫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光圈优先(A/AV)是指,由摄影师控制光圈大小,相机会根据当时的光线来自动设置出适合的快门速度的拍摄模式。

30.什么叫快门优先曝光模式?

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时间[1]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

31.什么是手动曝光模式?

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时间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光时间,把快门时间延长,光圈减小;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虽然这样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时间更不允许。

32.什么是程序曝光模式?

程序式自动曝光按照一定的曝光程序组合而成33.什么是全自动曝光模式?

AE全称为Auto Exposure,即自动曝光。光圈优先AE式是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

34.什么是摄影?摄影对我而言是什么?

上一篇:《宋史》卷三一九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下一篇:高校后勤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