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用联社的认识与看法

2024-05-27

对信用联社的认识与看法(精选8篇)

篇1:对信用联社的认识与看法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农信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信社应切实抓住这个机会,苦练内功,加快发展。

1、明确定位。农信社应清醒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牢牢把握“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的市场定位,合理制定远、近期经营目标。在目前情况下,首先应该是不求做大,但求做强,尽量实现业务精品化、市场最优化、利润最大化。在实现精、壮、强的目标后,逐步拓展业务范围、创新业务品种、扩张业务市场,达到巩固和扩大农村阵地的最终目的。

2、在发展中转换思想,理顺机制。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对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机构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实质性的进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信社应在农村改革中,理顺政府领导、行业管理和自主经营之间的关系;在商业化运作中,真正实现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对农信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进行一次“大换脑”,促使农信社经营管理行为能真正与时俱进,与先进银行管理理念并轨。

3、加快构建业务平台,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建设。技术平台与人才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农信社一是要以前瞻性的思维和联动性的发展战略,以省联社为主导,构建一个全省乃至全国性的,高起点、现代化、多功能的金融信息化服务体系,为各项业务的拓展提供一个优秀的服务平台。二是要切实转变农信社“近亲繁殖”的进人、用人现状,做到“送一批人出去、进一批人进来、退一批人回去”。“送一批人出去”是把一批年纪较轻、思维活跃、敢创敢拼、学历层次较高的人送到专业院校进行再学习,让他们掌握最新的金融理念、了解最新的金融政策、熟悉最新的金融技术,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把这批人培养成农信社的中坚力量;“进一批人进来”是按照农信社部门设置和业务发展需要,引进一批金融文秘人才、计算机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改善、优化农信社的人力资源机构。“退一批人回去”是让一批年龄偏大、知识层面偏低、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的职工提前退休,让新鲜血液可以补充进来。在这里要再提提“送一批人出去”,必须是把这批人以“脱产学习”或委托培训的方式送出去,但不宜以“交流”的方式送出去,因为随着各商业银行企业运作的强化,其对自身商业机密的保护性也加强,“交流”人员学习效能性将降至最低。在“退一批人回去”方面,也要做好对这批人的后续安置工作,尽量做到人心不乱,避免影响农信社凝聚力。

4、突出支持重点。农村信用社要迅速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信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目标和方向,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顺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是推动农村传统产业实现规模经营。积极筹措资金,统筹安排使用顺序,优先对农业生产大户和有市场潜力的种植、养殖户给予重点资金扶持,支持种养业大户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二是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兼顾基地和农户,形成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基地建设。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突出重点,主攻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四是大力支持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兴建集收购、销售、流通于一体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拓宽商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对化肥、农药、农机和种子经营等服务体系的信贷支持,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赞同

| 评论

篇2:对信用联社的认识与看法

其次,我作为共产党员要有比较强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组织观念。社会主义民主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资本主义民主虽然其内部机制存在问题,但它毕竟已经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它具有坚硬的外壳;而社会主义民主虽然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它还不完善,法制还不很健全,共产党员是社会的先进分子,理应有比较强的民主观念和法制观念,促进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民主与法制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对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没有一定程度的集中是不行,因此组织观念也是一个党员必不可少的。

另外,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党所从事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由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和党的最终目标决定的,他集中体现在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中国共产党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党来源于群众,不能脱离群众。只有以平常人的心态待人处世,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才能做到这一点。

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还应在思想上和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优秀党员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组织上的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党一生一世。在学习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那些交大的学友们。他们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奋强,为了交大的明天,在白色恐怖之中“浴血奋战”。作为手无寸铁的学生,即使不能战斗在第一线,也要奋战在各个文化领域。几次护校运动更是让我十分的感动。由此我感到了作为共产党员的骄傲,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世纪。世纪之初,是一个反思过去、面向未来的时候。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我们能否从世界政治经济的总格局出发,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失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历史性巨变,展望下个世纪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可以看到,我们党现在所从事的事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0多年来、建国50多年来、建党85年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继续,也是鸦片战争以后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事业的继续。

当前,我们党已经有了能够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邓小平理论,形成了能够驾驭各种复杂局势的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尽管前进的道路并不都是平坦的,还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生活中的,但是,无论什么困难和风险,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坚定信念。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伴随着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并借助互联网及广播、电视等各种现代传媒,对我们的观念、意识、生活方式等产生着空前、迅速、复杂和深刻的影响。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定向能力,学会在复杂的信息世界中正确的观察、思考和选择。

篇3:对信用联社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中国画,审美取向,影响

一、当代审美取向以及贸易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

20世纪以来, 中国画市场遭受着一次重大变革, 这次大变革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从那时起美术便改变了它的传统职能, 脱离了政治和说教的层面, 向着大众化和娱乐化发展, 从而出现了我们现在说的大众艺术。大众艺术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我们生活中的娱乐性和适用性, 它迎合大众的口味和审美要求, 但也正是因为当代大众艺术的出现, 使得一些艺术家, 包括一些“前卫”艺术家在表现的主题和形式上极为世俗化, 制造着通俗的, 也可能以貌似新颖的或深刻的流行符号, 去迎合当代世俗的感性欲望, 将艺术整个庸俗化。使得作品既没有审美价值的追求, 也无精神价值的追求, 更别说从中领悟出批判反省的责任和意识了。

同时在当今大众贸易文化的影响下, 出现了很多诸如笔会画、应酬画、礼品画、假画等等, 鱼龙混杂, 这众多画种的出现使得不少画家在包装画上花了大翻功夫, 久而久之画者们便逐渐的将绘画沦为个人发家致富的手段。同时还有不少的年轻画家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 为了短期内拿到一笔丰厚得画筹, 无心去研究揣摩古人作画的精髓, 也无心去临摹前人的画作和锻炼其绘画基本功以及解剖知识, 而是一味的追求其当代市场上流行的那种夸张变形, 追求趣味的方法, 殊不知他们和大师虽都是一样的在追求以为变形, 但出来的效果却大不一样。更有一些当代艺术家在作画过程中倾心于世俗感性欲望的宣泄, 热烈寻求具有市场价值的视觉符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 削弱了其追求人文价值的热情, 使得其缺少了原始的创作力, 从而使得艺术家的创作变得更加功利起来。

而作为艺术购买者、欣赏者的大众, 他们在媒体、画家们制造的给人快适的艺术产品的鼓惑下, 心甘情愿的买单, 从而使得大众在理解高雅艺术的敏锐性和情趣上逐渐被弱化。

二、西方绘画以及当今多种绘画材料的出现对中国画的影响

在上一个世纪之交, 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下, 中国的知识分子经历了“全盘西化”这样一个及其无奈的思想历程,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以传统中国画为目标的“美术革命”, 美术革命的提出者主张要以西洋画的写实精神来改造中国绘画当时的疲软状。期间在中国画坛出现了一种以徐悲鸿的引入西方写实主义入国画的主张和以林风眠的用西方艺术的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主张。留学法国的徐悲鸿, 受到欧洲古典写实主义的训练, 其坚定的写实主义信念使他的艺术观倾向于精确的写实。他指出:“一一按现实已发明之术, 则以规模真景物, 形有不尽, 色有不尽, 态有不尽, 趣有不尽, 均深究之”。也就是说, 中国画应按照西方绘画科学的方法去画, 如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一一去改良。

与徐悲鸿的观念不同, 林风眠和刘海粟则从抒发人的情感、表现人的精神为出发点寻求中西艺术的相通之处, 创造有特色的中国画作品。他们的画虽然强调艺术的情感性, 但在色彩、造型与结构意识上也突出了其理性设计意识。期间如何使中国画成为情感与理性的结合 (即东方表现写意与西方科学写实的结合) 的问题成为林风眠所关注的焦点。然而正是因为这情理统一才使得林风眠的中国画改革将传统与现代、写意与科学、东方与西方融合在一起。从色彩方面而言, 他受到西方表现主义和野兽主义的影响, 其画中色彩的强烈、鲜明、饱和以及色彩对主观感情的表达、色彩间的对比、冲突与协调都是其绘画的一大特色。

西画的介入对中国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其大大的促进了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但与此同时, 一些画者受世俗, 受金钱等的影响, 为了追求时尚, 当代的一些油画过分的将人扭曲变形, 而一些国画家也难免追求着油画的那种感觉, 将人扭曲变形并以之为美, 将绘画的基本功丢之脑后。在无形中将原本所谓的意趣化为丑陋, 将传统国画的精髓远远抛之脑后, 这是很值得让人反思的。

在现代艺术中、材料和观念结合, 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当代的中国画家用材料较之以前更为讲究, 同时也创造出了一批具有新风格、新面貌的作品, 这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样式和表现力, 开拓了中国画的新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当代的中国画已不完全局限于当初国画颜料, 宣纸或绢作画了。当下市场上有许多材质供画家作画。由于材质的不同, 中国画又分出了许多画种。就拿工笔画来举例, 当下的工笔画大致可以分成是重彩画、岩彩画、以及工笔重彩画。这其中“重彩”主要指的是材料性质特殊、“岩彩”指的是材料出处, “工笔重彩”指的是用重彩。从此工笔画作品呈现出多样化, 还有很多人将西方的水彩引入工笔画中, 创作出工笔淡彩画。在当代中国画中, 大多数画者运用尝试不同的材质做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但与此同时, 有些国画家过分追求不同材质的变化, 使得画面失去了原有的国画特性, 使得他手底下的国画变成了装饰画甚至是设计了。

就拿中国画之用线来举例, 在传统中国画中, 中国画用线一直是其精髓所在, 中国画的用“线”从最初以简单的线描绘人物到后期文人画的畅行, 花鸟画, 山水画的兴盛, 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意义。如:以金石入线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 运用金石般的线表现作品的力度美;潘天寿以富有哲理的线表现画面的静气;黄宾虹以乱中出奇的线写出山水画的浑厚之气;李可染创造了深邃含蓄的“金错刀式”的线条, 这些线的创造与拓展, 丰富了中国画“线”的写形传情的功能。

而当今的这些过分追求材质的画家将中国画中的精髓“用线”远远抛之脑后, 根本无从谈起中国画的再发展。

三、书画贸易对当下中国画的影响

篇4:谈谈对诗歌教学的认识和看法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文章的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诗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诗歌教学呢?在此,我想谈一下对诗歌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咏诗

咏诗是开启理解诗歌大门的钥匙。是学习诗歌的第一要务。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咏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只有多咏诗、咏好诗,才能进一步掌握和理解诗歌要领,才能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读诗不能拘昵于形式,只要对理解课文有利,我们应该提倡学生多重化的朗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同时,要鼓励学生吟咏并熟读诸多古今诗篇,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诗歌打下基础。

二、感悟诗歌,

感悟诗歌,做好诗歌的入门工作。诗歌不同于其它文学性文体,它是以简单的笔调,勾勒出极为丰富的内涵,寥寥几笔能描绘出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的人文、生活等,淋漓尽致地抒发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以及人生所持的态度,它蕴含着文字之外的深意,符号下附载着意象,暗孕的哲理、流失的音韵、跃动的情趣。经过初步的阅读感知,学生对诗歌中的某些句子的理解,就此一通、畅所欲言,有利于个性的发挥和发展。诗歌本身就无定法,在学生感悟和大胆猜想的同时,教师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拟一些小问题,引导他们作更深入的思考,为后面的赏析做好准备。

三、启知诗歌

启知诗歌,把握关键环节。通过学生的感悟,并非能达到理解中的效果,不能对诗歌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式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同时,教师要精讲,使学生掌握诗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作者的作诗意图以及时代背景。

四、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是诗歌的重要环节。教师教诗和学生学诗歌,并非是就诗论诗,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学了诗歌后,在师生的共同協作下,要对不同的诗歌及其作者意图对比分析,得出不同。从结构上、写作风格上作比较,体会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感情寄托。这样,才能使学生脱离现有的诗歌,去体会赏析另外的诗歌。同时,多运用辅助材料,让学生欣赏诗歌教学光盘,以直观的形式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地接触、赏析诗歌,进而比较分析,也能使读者增进认识,使他们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培养表达能力

诗歌不仅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他们写出的东西有诗情画意,让他们说出的话含蓄、耐人寻味,够得上文明、够得上有水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中“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是意象,都应取它们的比喻意义进行推测理解:沉舟=沉沦不前的人,千帆=众人竞争向上的局面,病树=受挫折萎靡不振,万木=众多的人,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相反的两个面--你沉沦、萎靡不振,社会却仍然是相互竞争、向前发展的。所以,沉沦与萎靡不振,并不能抵挡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只能有害于自己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作者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似乎在嗟叹自己,勉励自己,也在劝勉朋友。可引导学生造句:把改革开放比作“千帆”、“万木”,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基础好的学生能造出如下类似的句子:如果改革开放是千帆竞渡,我决不会做沉舟;如果改革开放是万木争春,我决不会做病树。

七、抒发内心情感

引导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诗歌是情感郁积的产物,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把作者的“情”参透了,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作者,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理出诗歌情感轨迹。欣赏诗歌时,如果教师能对学生的引导感悟通过学生的深情朗读、体会、情思的延伸体现出来,是一件教学的幸事、学生学习的幸事,他不但会使课堂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对学生体验诵读美、感悟意境美、在学习中逐渐的聪慧起来、学以致用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五、提炼升华

提炼升华是诗歌教学的冷处理环节。要提倡学生写诗,当然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做写作要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地培养写作兴趣,要善于在诗歌的总结提炼中得出写作技巧、意境表达方法、写作规则等。在平时写作中,要逐步贯穿始终。“兵不在于广而在于精”,诗歌就具备了“少而精”的特点,倡导学生写出精炼而丰涵的诗歌,这样,最终能培养成为一名写诗能手。

篇5:对建设工程监理的认识与看法

姓名:黄春广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学号:

Z08060234

对建设工程监理的认识与看法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范围、层次、内容很多。因受自身原因所限,本人仅从项目单一的现场施工阶段的监理实践,结合相关同仁的经验,谈谈个人的认识。1 总揽全局——正确认识环境,确立管理控制的基本思路

就我国当前建筑市场管理体制而言,一般情况下有3个单位在施工现场:建设单位或业主或投资商、监理单位、承包单位。按照分工合作原则与有效的协调整合,形成管理控制合力,实现工程建设预定目标,这应该就是全局。从监理角度来讲,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一是了解监理环境,建立一个适宜生存的监理团队;二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监理工作,明确重点,做到纲举目张;三是面对众多的标准、规范、规程,要有明确的控制思路或要点,并能贯穿于监理的全过程。

1.1 明确社会分工,在准确定位自身职责范围的基础上,同时必须适应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现实环境

各参建单位应具有的特点及社会职能分工如下:

建设单位(业主或投资商):提供适宜的建设管理控制环境;同时也应是一个具备准确判断决策的团队。

监理单位:为业主提供满意的项目建设咨询服务;同时也应是一个能做好综合协调控制的团队。

承包商:能为业主提供合格或优质的建筑工程产品,同时也应是一个坚强有力的实施组织指挥的团队。

监理部首先应分析本工程项目所组成的各个团队的特点及基本实力,是否满足职能分工要求。以上单位是否能按照分工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任,特别是建设单位能否真正地让监理部去履行其按职能分工的职责。建设单位是否真正能让监理部去打破他门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利益结盟。否则,监理部就要调整自己的团队组成,调整自己的工作方针,在围绕职责划分的基础上,调整相应的管理控制思路,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使用合适的协调措施,去适应这种环境,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

1.2 明确管理要点及其真正内函,审时度势地谋求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个项目监理的成败与否,取决对以下三点的认识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

其一,重点是质量。质量是监理单位控制管理的永恒主题。建设单位或现场代表从自身利益出发,前期或交工前一般要求监理单位全力抢进度,如果进度目标实现,则体现建设单位或现场代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当工程基本完工,建设单位或现场代表会站出来对质量发表评论,甚至对监理单位横加指责,其目的是要监理单位来承担质量责任和证明监理“无所作为”。所以、不论什么情况下,监理单位必须督促施工单位在质量上绝对不能出问题;更不能因一时进度等方面满足了建设单位的要求而自毁于一个项目监理的成果。

其二,难点是安全。因为这是政府强加给监理单位的责任,就象要检察院去负责社会治安责任一样。这说明了政府在特定环境下所采取的没办法的办法,违背了谁管生产,谁管安全的我国的一贯原则。因为连政府都奈何不了施工企业,让监理这个“第三者”去发挥生产组织者的作用,并承担其责任,所以这项工作就难上加难了。但不能因为难而不去做,所以这就要求监理部把握和控制这个难点,督促施工单位在安全上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

生。

其三,关键点是协调。按照规定,监理是现场的唯一管理者,但几乎没有哪个建设单位会真正这样去实施。当有责任、有问题时就要监理单位来承担。施工单位依仗着与建设单位的特殊关系,可置监理指令而不顾,自行其是。一旦发现难题或出现问题,就全力推向监理。因此监理要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去做好协调工作,整合各参建单位形成现场的管理控制合力,这确是做好监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审时度势地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工作做好了,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1.3 基本管理控制思路或要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工作中的体会,本人在监理活动中的基本思路是:以合同(包括设计技术文件、规范标准等)为现场管理控制依据;以预控、巡视、平行检验、旁站为现场控制手段;以综合协调为现场管理控制方法;以工程款支付为现场管理控制措施;以施工进度计划为现场管理控制主线;以保证安全为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前提;以工程质量为实现工程建设目标保证。

根据以上基本思路,组建相应的管理控制机构与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同时通过以上思路达成共识,形成管理控制合力,并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2 实施对策一明确管理控制的基本目标与措施手段

2.1 明确目标,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达到较高的顾客满意度

要想建设单位所想。研究建设单位当前最关心的是什么?最担心的是什么?最不放心的是什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消除建设单位的忧虑,切实为建设单位排忧解难。

真诚交往,建立互信。为人相互尊重,处事相互理解,工作相互支持,认真负责,勇于承担责任。主动沟通,特别是对不喜欢自己或反对自己或自身不喜欢的合作者,更要真诚相待,加强交流。将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有利于长期合作共事。

面对市场现状,主导工程管理。面对建筑市场的混乱和无序,施工单位的唯利是图和建设单位的良莠不齐,监理总处于一种被动和弱势的地位。但社会需要监理在管理上强势,自身的生存也需要强势。因此,作为现场监理部,面对以上问题不能只是应付,在原则问题上更不能让步。要主动出击,发挥自身在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去主导工程管理,实现建设单位之所想。

学会展示实力、制造需求,赢得市场。专业技术和协调能力是展示实力的立足之本,预测、预控则是展示实力的最好平台。因此,监理部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召开好监理例会,用以体现风格,展示实力;二是及时准确地发出监理文件,用以体现控制,反映能力;三是认真编写监理月(周)报和相关监理工作总结,用以体现责任,反映水平。2.2 制定全过程预控纲领性文件,有效指导全过程预控制工作

通过几个项目的实践,认为以下这种形式和内容是基本可行的。那就是首先对施工单位提出要求——也可以说是监理部的预控制措施。

2.2.1 申请动工,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自查

(1)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手续:建设施工许可证、质量监督手续、安全监督手续、环保节能手续、施工图审查手续等是否齐全。

(2)项目经理部自身准备工作到位情况:

1)项目经理部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到位,是否满足本工程的管理需要;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总包单位项目部主要职能管理人员、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及证件报审是否齐全。分包单位及有关物资供应商是否进行了考察或已经有了具体的计划安排。

2)项目经理部对设计文件是否经过会审并满足施工的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内部是否审核完毕并报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报审。建筑

用地、控制桩等是否进行了现场验线、点交,控制网桩是否复测,工程定位测量、验线是否满足规划及设计要求。

3)现场工程用主要材料、设备及其施工机械计划是否已经编制并提交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用于施工的测量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鉴定是否在有效期内。现场作业区范围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封闭,临时用电、用水、道路、通信等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生活区内各项设施是否满足要求,安全、环境卫生等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3)技术交底制度落实情况:工人进场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是否到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三级技术交底是否到位,其文字记录资料是否完善并归档。2.2.2 质量、安全严格遵守以下控制程序

(1)对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体系)确保三个到位:机构人员到位;岗位责任到位;制度措施到位。

(2)严格遵守施工监理控制程序:为确保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做到先报后审;先审后做;先准备后实施、先交底后作业。

(3)组织施工必须执行“三个不得”的规定:没有法定的作业依据,不得组织施工作业活动;材料(包括构配件、设备等)未通过进场检查验收(应该复试的必须复试)或检查验收不合格,不得使用;上道工序未通过检查验收或检查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4)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将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执行施工队自检、互检、交接检;总包专职质检(安全)员内部的全面检查验收;监理按规范标准抽查验收。

(5)发现或处理质量、安全隐患必须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产生隐患的原因没有查清的不放过;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且整改不彻底的不放过;当事人及全体参与人员没有受到教育的不放过。

(6)样板先行,确保三个效果:

1)提前做好材料等物资的选样、封样,确保选择材料的整体品质效果; 2)提前做好分项工程的样板制作,用样板保证整体工艺效果;

3)严格按样板施工和验收:确保设计(或装修工程)的整体品位效果。

(7)严格控制投资,尊重三个方面的依据:

1)工程进度款申报前,及时提供招投标文件,质量验收合格文件和工程计量签认依据;否则,不进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签认。

2)工程造价调整时,尊重合同、洽商、变更依据。新增项目没有以上依据的一概不予增加;设计图纸要求和规范等规定的项目或工序未全部实施的,其未实施部分一律予以扣减。

3)工程结算时,必须有齐全完善的工程技术档案和经济文件档案依据;否则不进行工程结算的审核签认。

(8)文件资料、进场材料、工程实体报验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程序:

1)报审、报验项目。先内部检验合格后再报送监理部审核或验收,未通过自检验收合格的不得报送项目监理部验收。

2)检验批、分项工程和材料、构配件、设备。先报送质量验收资料(证明文件),审查合格后再验收工程实体或材料、构配件、设备实物。

3)先提前告知验收项目、时间、部位、数量现场进行验收。

(9)工程验收,确保三方面的资料齐全:

1)质量控制资料齐全。材料进场检验试验、现场施工试验检测、基础与主体结构抽样检测专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资料。

2)安全和功能验收资料齐全。防水、淋水、通水、暖通、电气调试记录,环保、节能、室内环境测试或检测报告,各类设施运行记录等。

3)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备案验收的项目,已经通过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验收资料(包括相应项目的检测报告)。

(10)工程资料方面:

这方面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须严格按此规程执行。凡需当地主管部门验收备案的,以当前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文件和要求为准。并对几个具体事项强调如下:

1)试验工作要为资料报验、施工作业和验收创造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2)资料内容填写要真实,不得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损毁、丢失。为此:资料填写内容要能充分反映工程现状,不能随意增、减项或漏项;签字手续齐全,不能代签;在填写时间顺序和序号时,时间和序号都必须交圈。

3)物资报验。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复印件要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注明经办人、经办日期;有复试要求的材料进场后必须及时复试;物资报验表填写内容要齐全。

2.2.3 落实监理部对质量、安全监督的控制措施

(1)共同巡查联检措施:各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安全员每天到监理部与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和主管监理工程师一起到现场共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报告措施:按照建筑法、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建质[2003)16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对不按规定设置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相应管理人员的;违反强制性标准以及其它不严格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经指出后不予整改的,将及时向建设单位或相关监督机构如实报告。

(3)计量签认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合格工序、材料构配件等经指出不予整改的,不按图施工且未按程序和要求办理变更手续的,其工程量不予计量签认,同时对该进度款也不予签认,且不得进入下一工序作业。

(4)返修整改措施:经检查验收发现不符合规范标准的工序(材料),及时发出《不合格项处置记录》等监理文件。坚决返工或返修,直到合格为止,决不放过。

(5)加大平行检查和抽检力度,并对检查结果和问题及时通报,对通报后仍不积极整改到位的,将按报告措施处理。

(6)凡违反规范标准、违反控制程序、违反以上管理要求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将由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2.3标准化管理与创新

2.3.1 四化管理与创新

在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格式化管理上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格式化管理是我国总结几十年建设管理经验教训和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总结,是必须遵守的管理经典。然而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知识和科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所以国家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社会。因此,在严格实施四化管理的基础上,监理部面对整个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所处的个体环境特点,也需相应作些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环境特点。

(2)这种管理有两种前提,一是管理对象符合要求,二是管理环境符合要求。我国目前的现状相当程度地体现出以权力为中心的体制,鱼龙混珠的建筑市场。这一局面不是你想按标准化来管理就可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有时只是领导的一句话,就决定了应该怎样去管理。从社会责任感来说,又不得不保留一份良心,这就需要“创新”,审时度势地去尽量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以便使监理工作向前推进。2.3.2 依工料法机环(4F1E)要素管理

这是管理对象的基本要素。重要的是对这些要素在具体情况中的地位和比重要有明

确的认识,关键是准确利用那些有利因素和控制那些不利因素。作为一个现场监理工程师,这些是最基本的知识,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运用。所以这里从略。3 团队组合与制度建设——做到知已知彼,实现扬长避短

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靠人或一个团队去完成。并用制度来管理完成这一事情的人或团队,以便实现所预定的目标。所以,一个团队的优化组合和一个团队的制度建设,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

3.1 一个团队必须具备与完成任务相适应的实力与特点

前面提到,一个建设项目,根据社会分工,各自应具有的特点或能力为:施工单位拥有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能力;监理单位要有综合有效的协调控制能力;建设单位要有准确及时的判断决策能力。

只有这样的项目管理团队,才能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没有这样的团队怎么办?就要根据实际现状,调整自身的管理部署,组织建设适应这种环境的团队。

3.2 优化组合,扬长避短,才尽其用

这个问题实质与上面的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仅从团队内部而言,对个体的潜质要素利用而言。个体潜质要素可以简要综合为以下三种类型并予以区别使用:

一种是利己型——个人利益至上——控制使用;另一种是无所谓型——懒惰无进取心——激励加利用;还有一种是事业型——认真负责积极向上——委以重任。

对于个体特点能力的组合,我简要综合为以下三种类型:

趋同性——在相同或相近范围内都是很强或很棒的。没有互补性,应适当调整组合个体或对部分加以引导。

排他性——在专业或管理上很有能力,但随处都体现一种特立独行的倾向。应重点加以引导和协调控制,以有效地保护大多数的积极性。

互补性——各有其长,能相互之间很好地合作与沟通。对此应加强整合利用。

在组成自身团队时,应调整趋同性,克服排他性,达到优势互补。这样就能无往而不胜。

在团队建设方面除了优化组合外,一是民主与集中制建设,坚持内部例会制度,充分尊重个人意愿;二是以人为本,工作与休息并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三是以身作则,做好传帮带,形成凝聚力;四是对外统一,协同作战,形成战斗力:五是加强全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单位竞争力。

3.3 关于监理部制度建设是监理部内部管理的核心

在我国的监理管理体制中,我认为当前极不完善的问题是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规定,检验批和分项工程是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检查验收;按照有关监理规范、规程的规定除分部(包括子分部)和单位工程验收由总监理工程师验收外,其他大量的监理工作都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完成。而质量问题控制的关键也在检验批和分项工程。也就是说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该控制质量而不去控制发生的质量问题,专业监理工程师不承担责任,而应由他的上级总监理工程师来承担。虽然本人认为这是不公道的,但是无法改变。为了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责任感,要对这个问题加以调整,必须加强监理部的建设。监理部的建设应重在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监理部制度建设。让每一位员工都知道:怎样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如果做不好,出了问题,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做好了,自己能获得哪些额外奖励。这样才能让每位员工认真负责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因各方面环境条件不一,地域与单位差异很大,所以本人仅从适合自身情况的条件下,认为监理部可在监理公司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另行补充以下管理制度:

(1)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范围责任制。主要内容应包括职责范围,本专业范围内的

工作职责,该做的工作如没做到位而引发的质量或安全问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重大问题要按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工作如受到建设单位投诉的处罚程度等。

(2)委托代理制度。即谁分管谁负责,但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委托他人为你验收,但不能委托他人签字,叫代做不代签。既可相互照顾,也可防止推卸责任。

(3)安全监理责任制。明确谁管生产,谁管安全。明确哪个专业的安全应由哪个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负责(有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除外)。监理部主管安全的兼职安全监理工程师,优先由土建专业或电气专业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对外联系,会议与检查的组织与主持,综合性方面的文件审核签认或签发。

(4)值班、加班与轮休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公司规定的基础上,项目监理部要灵活机动。对当月因工作不能休息的,可另行安排休息,工作不紧张时,尽量安排轮休。工作特别紧张,且每天晚上都要加班的,如公司能按加班处理的,则尽量按加班处理,公司不能按加班处理,监理部可计入上班考勤,适当时机安排休息。也可按阶段集中安排休息,有利于调动积极性。

(5)技术资料文件审核签认与移交归档责任制度。工程质量验收方面的技术资料,可由专业工程师保管整理,等分部工程完工后,对其技术资料初步审查,基本符合要求后,送总监审核。其他资料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后交资料员统一管理。

(6)奖励与惩罚制度等。

篇6:对信用联社的认识与看法

历史篇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B A、秦国 B、楚国 C、魏国 D、赵国

2、屈原投 而死。D A、珠江 B、金沙江 C、长江 D、汨罗江

3、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就有了。B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4.端午节的意义是纪念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诗人,他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请问这位伟大的诗人是谁?B A.顾城B.屈原C.赵丽华D.曹植

5.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B A.268 B.278 C.288 D.287 6.端午节是国家法定的传统节日,今年的端午节是在阳历的哪一天?B A.5月28日 B.5月5日 C.6月8日 D.5月15日

7、古人称五月为 B A、红五月 B、恶五月 C、毒五月 D、百毒之月

8、一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典故的是 C A.纪念曹娥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楚庄王 D.纪念屈原 9.最早出现的端午节的食物是什么? B A.粽子 B.枭羹 C.“龟”

10、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B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11、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A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12、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C A、粽子 B、米果 C、角黍 D、香黍

13、民间有许多关于端午的诗词,其中《南分子·端午》的作者是谁?D A、陆游 B、梅尧臣 C、刘禹锡 D、李之仪

1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维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哪首诗? C A、边贡的《午日观竞渡》 B、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C、殷尧藩的《端午日》 D、张耒的《和端午》

15、宋朝大诗人陆游曾在《重五》一诗中写道:“粽包分两髻”,下一句是什么? B A、榴花忽已繁 B、艾束著危冠 C、一笑向杯盘 D、重五山村好

16、宋朝大诗人陆游曾在《重五》一诗中写道:“粽包分两髻”,下一句是什么? B A、榴花忽已繁

B、艾束著危冠

C、一笑向杯盘

D、重五山村好

17、端午节又叫()节?(多选)BCDE A、午日节

B、重五节

C、浴兰节

D、女儿节

E、天中节

F、龙日

18、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不同地方还有着不同的寓意。请问赛龙舟还有哪些意义?()(多选)ABC A、纪念秋瑾

B、庆祝插秧胜利 C、预祝五谷丰登

D、纪念古代英雄岩红

19、.端午节是个驱邪防灾的节日,主要活动围绕除五毒、驱病灾而产生的。请问除五毒中的五毒指哪五毒?()(多选)ABCDF A、蛇

B、蝎

C、蜈蚣

D、蟾蜍

E、眼镜蛇

F、蜥蜴

20、下列属于每年的五月初五各地开展的活动是:()。(多选)ABC A、龙舟竞渡

B、吃粽子 C、喝雄黄酒 D、吃包子

48、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的意义。()(多选)ACD A、以祭祀屈原

B、喂鱼

C、风俗习惯

D、为了保护屈原

风俗篇

1、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C A、幸福吉祥 B、祛温解毒 C、避邪驱瘟 D、纪念白蛇

2、端午节有为小孩配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 A、避邪驱瘟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

3、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A A、象征牛 祭祖 B、象征剑 勇猛 C、象征果实 丰收 D、象征塔 健康

4、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C A、幸福吉祥 B、治病防身 C、避邪驱瘟 D、阴阳相合

5、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端午节人们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 D A、踏春 B、遍游 C、郊游 D、远郊

6、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东北人插艾蒿是为了 B A、防病 B、避邪 C、幸福 D、健康

7、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 节日的习俗。B A、中秋 B、清明 C、春节 D、重阳

8、一些地区端午节的风俗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祛毒? C A 香草 B 苇叶 C 菖蒲 D 荷叶

9、在江淮地区,端午节家家都悬钟馗像,这是为什么?B A 纪念屈原 B 驱邪捉鬼 C 驱除疾病 D 求财祈福

10、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 地区的端午习俗。A

A、贵州 B、四川 C、云南 D、湖南

11、在我国端午节除了流传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外,成语 也是源自端午节。A A、以毒攻毒 B、以恶制恶 C、夏日可畏 D、长虺成蛇

现代人对端午节看法

1.你对端午节的来临抱有怎样的心态? A.不喜欢 B.无所谓 C.很期待

2、端午节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A.特别习俗 B.三天假期 C.家人聚会

3、在学校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庆祝端午节? A、看端午节的相关节目 B、聚会 C、外出旅游 D、其他

4、在你心目中,端午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

A.拥有悠久历史和特色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B.跟家人朋友聚会的一个理由

C.已经淡化的普通节日,过不过都无所谓

5、对于韩国申请端午节你有什么看法? A、愤怒 B、担忧 C、无所谓 D、其他

6、您现在过的端午节与小时候过的有什么区别吗 A、没什么区别,小时候有的习俗现在都还在

B、有很大区别,很多小时候有的习俗,现在正在慢慢消失 C、7、(多选)你认为大学生对端午节了解不足的原因(多选)A、宣传力度不足 B、民族意识不强 C、自身不感兴趣 D、与自己无关

8、(多选题)有些西方节日在中国比端午节还受欢迎,原因是什么? A、西方节日能给人新鲜感

B、很多人在赶潮流,觉得不庆祝这些新来的西方节日自己就old了 C、世界全球化的结果

D、有些西方节日比较有文化魅力

9、你觉得端午节放假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

篇7:对导游职业的看法及认识

摘要:导游职业的主要魅力集中于导游服务之上,优质的导游服务可以使游客充分地感受到旅游的乐趣,并帮助游客从中获取足够的知识,还可以使游客对当地留下美好的印象,吸引游客的再次到访。对导游服务的研究可以从导游服务的类型及范围、导游服务的性质及特点、导游服务的地位及作用、导游服务的基本原则、导游人员的分类与职责以及导游人员的从业技能要求等方面展开。从而,充分了解并认识导游职业。

关键词:性质,特点,作用,原则,职责,技能 引言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逐渐提升,我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旅游行业作为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象征之一,其地位也不断提高。而在旅游行业中,导游职业是最具代表性的、最重要的职业之一。所以,认识导游职业尤为重要。

导游职业以导游服务为中心而辐射式展开。因此,研究导游服务便是认识导游职业最佳途径。

导游服务指的是导游人员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本文主要对导游服务的类型及范围、导游服务的性质及特点、导游服务的地位及作用、导游服务的基本原则、导游人员的分类与职责以及导游人员的从业技能要求等六大方面作简单的分析与介绍。一.导游服务的类型及范围

(1)导游服务的类型主要分为图文声像导游(也称物化导游)和实地口语导游(也称讲解导游)两种类型。

图文声像导游主要包括:a.导游图、交通图、旅游指南、景点介绍册页、画册、旅游产品目录等印刷品;b.有关旅游产品、专项旅游活动的宣传品、广告及旅游纪念品等实物;c.有关国情介绍、景点介绍的录音带、电影片、幻灯片等物质媒介。图文声像导游具有形象深动、便于携带和保存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来辅助实地口语导游的进行。

实地口语导游主要包括导游人员在游客旅行、游览途中所做的介绍、交谈和问题解答等导游活动,以及在参观游览场所所做的介绍和讲解。实地口语导游在导游服务中一直以来都处于主导地位,是最主流的导游方式之一,也是一种不可替代导游方式。

(2)导游服务的范围指的是导游人员向游客提供服务的领域,及导游人员业务工作的范围。在旅游接待工作中,目的地向游客提供的服务是多方面的,包括食、住、行、游、购、娱、邮电通讯、入出境、医疗等。导游人员所提供的服务虽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但却是最重要的,涉及到以上所提到的诸多方面。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导游生活服务和导游讲解服务。

导游生活服务是指导游工作者按照旅游者与旅游单位事先签订的合同,或是按照旅游者照章提出的种种旅游委托及其经济等级,为其在旅游生活中提供的相应劳务。

导游讲解服务只导游者为了满足旅游者精神生活需求,在引领旅游者参观游览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文明素养、语言艺术和独特风格,因地、因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地给对象提供的描绘说明,是一个传播精神乐趣、道德文明和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二.导游服务的性质及特点

(1)导游服务的性质主要体现为服务性、文化性、社会性、经济性、涉外性以及政治性。

导游服务的服务性是导游服务的基本属性,它是导游人员通过向游客提供劳务而体现的。它是无形的,只能在与游客的接触中进行。

对游客而言,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人们离开其往常地,寻觅和获取异国、异地、异民族文化的活动。而导游服务的核心也就体现为文化传递,所以说导游服务实际上起着沟通和传播一个国家、地区和其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作用。这也正是导游服务文化性的所在。导游服务的社会性来源于旅游活动的社会性。首先,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游客同旅游目的地人民之间的一种相互交往、相互了解和促进友谊的活动;其次,为满足游客的需要,在服务过程中,导游人员要同社会诸多方面发生社会关系。所以,导游服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服务。

导游服务的经济性来源于旅游活动中的种种消费。旅游活动中,在导游人员的带领、推荐或引导下,游客会进行一定的消费,这体现为导游服务对促进经济交流的作用,及为导游服务的经济性。

导游服务的涉外性主要体现在入出境旅游活动中。入境旅游中,导游人员向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出境旅游中,海外领队向中国公民提供陪同服务。这都是导游服务涉外性的体现。

(2)导游服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a.独立性强。导游服务是导游人员接受旅行社委派后,独自带领游客参观游览的服务活动,及为其独立性。

b.脑体高度结合。导游服务要想尽善尽美,得到旅游者的充分肯定,需要导游人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高度结合,充分掌握并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对导游人员的服务要求很高。

c.知识性强。导游人员在向游客提供服务时,需要具备随机应变、行行精通的能力和充分、全面的旅游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行业的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d.复杂多变。导游服务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充满变数的过程:服务对象复杂;游客需求多样;人际关系复杂;时事情况多变。

e.关联度高。关联度是指事物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的程度。导游服务中,服务程序及项目环环相扣,彼此紧密联系,不允许任何一项出现失误。三.导游服务的地位及作用

(1)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者需要导游服务,二是旅游业务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导游业务做前提,这就决定了导游服务在整个旅游活动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作出了一定的付出,精神上的、身体上的或者经济上的,就会期望得到应有的或者超出应有的的回报,而这个期望能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导游服务的质量的。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整个过程中,与导游人员的接触时间是最长的,而导游人员也就成了旅游者获取满足的窗口,所以一次令人满足的旅游活动离不开高质的导游服务。

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开发,旅游业务也期望得到相应的发展。而旅游行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与引起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只有旅游者有旅游的兴趣,才会有旅游的行动;只有旅游者有旅游的行动,旅游业才有发展的机会。所以,必须用高质的导游服务紧紧抓住旅游者的旅游兴趣,旅游业才有发展可谈。

(2)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纽带作用、标志作用、反馈作用和宣传作用。

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中的中心位置使其在旅行社与旅客之间、旅行社与各旅游接待单位之间以及旅客与各旅游接待单位之间起着连接和纽带的作用。

在整个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游客无时不刻都在享受导游人员为其提供的导游服务,因此,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接待服务具有某种代表性,起着一定的标志作用。

导游服务质量能否不断提供直接依赖于导游人员的反馈工作是否到位。若导游人员能够将游客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及时地反馈回旅行社,旅行社就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有目标地进行改进,服务质量就可以迅速地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旅游活动中,无论是优质的导游服务还是低劣的导游服务都能对导游产品和旅行社形象起到扩散和传播的作用,应当引起重视。四.导游服务的基本原则

导游服务有四大基本原则,导游员在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时应严格遵循。

(1)“宾客至上”原则。及要求导游人员的工作要以游客的利益为出发点,努力维护游客的合法利益的同时要礼貌待客,在态度、言语和行为上尊重游客,另外还要平等待客,无论游客的身份地位,平等相待。

(2)认真落实接待计划原则。接待计划是指游客或其组团社与接待旅行社达成的约定或所签合同内容的具体安排,它反应的是游客的需求。所以,导游人员应当认真落实接待计划。

(3)合理而可能原则。在旅游的过程中,随着旅游活动的进行,游客会有一定的新的需求期待导游人员予以满足。对此,导游人员应按照合理而可能原则,只要游客的要求合理,而且可以实现,就当予以相应的服务。

(4)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原则。规范化服务即标准化服务,是为达到某一服务标准而采取的以程序化、定量化、制度化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方法。个性化服务即特殊服务,是导游人员在按照规范化服务要求落实旅游接待计划之外,为满足部分或个别游客的合理而可能的要求所提供的服务。五.导游人员的分类与职责

(1)导游员分类按不同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按业务范围来划分,可将导游员划分为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简称全陪)以及地方陪同导游人员(简称地陪)。

按职业性质来划分,导游员可划分为专业导游人员(即全职导游员)和业余导游员(即兼职导游员)。

按导游员使用语言来划分,可将导游员划分为中文导游员(包括汉语普通话导游员、地方方言导游员和少数民族语言导游员)和外语导游员。

按技术等级来划分,导游员可划分为初级导游员、中级导游员、高级导游员和特级导游员。

(2)导游人员基本职责主要包括:a.根据旅游者与旅行社签订的合同,按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游客进行参观和游览;b.负责向游客导游和讲解,充分展现景区的文化内涵;c.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d.耐心解答游客的询问,处理或协助处理旅游途中遇到的问题和事故;e.充分、真实地反映游客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此外,按照导游人员的分类,相对于不同类别的导游员,还有专门针对性的基本职责。总之,导游员在充分履行自己职责之后,还应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为游客提供最佳的服务,对自己的服务要有自己更高的职责要求,使自己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六.导游人员的从业技能要求

对导游员的技能主要从导游员带团技能、对客心理服务技能、导游员审美行为调节技能、导游员语言技能以及导游讲解技能等几方面进行要求。

(1)导游员带团具有工作流动性强、接触短暂性明显、服务主动性浓等特点。这就要求导游员在带团时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思维敏捷、善于抓住机会、服务热情主动。只有这样,导游者才能充分适应纷繁复杂的导游领域。

(2)在对客心理服务方面要求导游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导游人员的工作对象是形形色色的游客,不同的游客,甚至是相同的游客在不同的时候,其心理状态都是复杂多变的。所以,导游服务难度相当大,导游员必须能够随时了解游客的心里活动。只有这样,导游员才可以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导游讲解,有针对性地为游客提供心理服务,从而使游客真正地得到满足。

(3)导游员审美行为调节技能要求导游员具备充分的美学知识。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导游人员要做的不仅是将知识传播给游客,更是要将美的信息展现给游客。很多时候,游客对景点所谓的美不太感兴趣,这是因为游客的审美方向有所偏差,这是就需要导游员来引导游客进行欣赏,只有将美展现给游客,游客才有机会来正确欣赏。

(4)在众多技能当中,导游员语言技能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项。导游员必须具备必要的语言技能,这是导游员的基本功,也是导游服务的基本工具。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具备过硬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导游员顺利地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

(5)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项目之一。目前,导游服务主要还是以导游讲解为中心的。所以,导游员的讲解能力至关重要,只有具备强硬的讲解能力,导游员才可以将心中所想及时、准确地对游客进行表达、介绍,游客才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得到正确的、充分的知识,导游服务也才算真正的完美。总结

在旅游活动中导游服务的质量与效果至关重要,游客对旅游活动的满意程度、对旅游目的地的认识看法以及在旅游活动中的收获体会直接受导游服务的影响。

优质的导游服务可以使游客充分地感受到旅游的乐趣,并帮助游客从中获取足够的知识,还可以使游客对当地留下美好的印象,吸引游客的再次到访。

所以,充分了解并认识导游服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导游服务的类型及范围、导游服务的性质及特点、导游服务的地位及作用、导游服务的基本原则、导游人员的分类与职责以及导游人员的从业技能要求无疑是导游服务“对外开放”六大窗口。只要掌握这六大方面,导游服务尽在手中。参考文献

龚维嘉.导游业务.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年 致谢

篇8:对信用联社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而师资建设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职业教育中, “双师型”师资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 如何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个问题在办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此, 笔者就“双师型”师资的概念理解及“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双师型”师资的概念理解及认识

1.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

1998年, 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注意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要重视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其明确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之后, 在高职高专教育实践中, 教育界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识不断明确和深化。

2.“双师型”教师的特点。

职业教育的任务是给社会输送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度的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技术应用能力要强。因此, 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又有娴熟的操作应用技能, 熟悉专业领域的各个技术环节, 同时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简言之, “双师型”教师的特点, 一是同时具备教师和技师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双层次”, 既能开展专业教学, 又能开展专业实践。这是构成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条件, 否则就谈不上职业教育。

3.对“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要求。

(1) 品格要求:具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敢于创造的创新创业的精神。 (2) 适应岗位要求:能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科学原理和研究成果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3) 知识要求: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科技开发的理论和方法。 (4) 能力要求:具备获得知识和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设计、制作、开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经营管理、组织交往、应急应变等非技术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二、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认识

(一) 转变师资观念

近年,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以及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职业教育步入了快车道, 各地方相继建立了各种不同的职业院校。其中, 一些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成, 成为综合性高职院校, 专业门类较多。当我们迫切地走上工学结合道路的时候, 其实既面临着专业整合的任务, 又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如何进行真正意义的职业技术教育等诸多问题, 而其中, 师资问题往往被学校合并、专业整合、人员调整等外部表象所掩盖, 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学校的现状是, 教职员工队伍庞大, 然而过硬的“双师型”师资不足。这既有历史造成的原因, 又有近年扩大教师队伍, 年轻教师居多而实践技能欠缺造成的原因, 致使教学中实践技能训练不足。“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要真正走工学结合道路, 首先须解决师资问题, 而解决师资的前提是转变观念。由过去单一的专业教师逐步转变“双证”“双师型”教师。

(二) 形式改变应体现出教学模式实质改变

内容决定形式, 而要避免只停留在形式。表层。职业教育与中专教育有所不同。事实是, 长期以来中专教育较侧重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实践技能训练比重较少, 而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 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师资方面要求具有“双师型”素质。新建合并的高职院校虽然具有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较强、办学经验丰富等特点, 但“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还不足以达到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模式上, 仍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同时实践教学设施不能满足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需要。因此, 不能仅仅改变办学形式, 而忽略职业教育的实质内容, 这样就无法真正办好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的改变意味着教学模式必须改变, 教学模式要改变, 就必须建设一支支撑职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真正使办学水平上等级, 以“双师型”教师带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三) 多种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

1.加强教师自身技能培训

采取走出去的方式, 分批将教师送到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一线技术工作, 提高操作技能, 并了解学习现代新技术。鉴于历史的原因, 许多教师长期只在教学岗位, 很少有机会涉足一线技术岗位工作, 造成教学内容多是从理论到理论, 从书本到书本。如医疗技术类专业教师足不出校园, 不接触临床, 那么, 自己如何熟练操作技术?又如何教授学生?财经类专业教师只在办公室、教室做账, 如何知晓复杂的财务统计状况?所以, 分批、分阶段培训在职教师, 是提高教师操作实践技能的良好方法。

2.“产学结合”, 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

高职学校通过“产学结合”, 可以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院校和企业具有两种不同的教育坏境和教学资源, 真正实现了产学结合, 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到未来就业的岗位环境中去, 使学生学习受益, 同时可以使教师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得到较快的提升, 激发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利于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是培养“双师型”师资的良好土壤。

3.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科研发展

科学研究是专业教师的另一项重要任务。高职学校一方面应加强校企合作, 与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姻, 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研究, 以此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另一方面, 应重视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 利用专业优势培育校本企业, 并将“双师型”队伍建设作为校本企业的主要职责和义务, 从而真正实现“以产带学, 以学促研, 以研增产”。可见, 以“产学研”为导向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是保证教育质量, 实行培养目标, 办出职教特色, 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利用已有资源以提高教师“双师”能力,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有的资源如:附属医院、校办企业等, 本来就按市场经营模式运行, 它们的工作环节、工艺流程完整, 并且及时掌握和运用着新技术, 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在这里, 专业教师教学任务较少时, 可在此轮流顶岗工作,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这样, 自己有一桶水, 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在教学中游刃有余。长期不断地在校企顶岗工作, 并使之制度化, 有利于教师知识更新、练就过硬技能。这对高职学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无疑是最便捷的方法。

上一篇:学会满足,享受幸福下一篇: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