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流行的生态反思

2024-06-03

SARS流行的生态反思(精选4篇)

篇1:SARS流行的生态反思

一类SARS流行病模型的改进及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政府行为在SARS流行病控制中的作用,对我们建立的.SARS流行病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常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的理论,研究了改进的模型,给出了奇点及奇点的类型,并作出了相图.得到的结论进一步表明:在SARS的控制中,政府行为是最重要的因素.

作 者:莫小平MO Xiao-ping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系,贵州,都匀,558000 刊 名: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ISTIC PKU英文刊名: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 年,卷(期): 37(6) 分类号:O1 关键词:SARS   常微分方程   奇点   相图  

 

篇2:SARS流行的生态反思

饮食背后是文化--SARS引发的反思

20春夏的SARS疫情,使数以百计的`中国人失去了生命,民众为之谈“非”色变.SARS冠状病毒原本寄生于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体内,由于一些人的狂捕滥食,导致这种病毒从动物身上传染到人体.古人曰“养身之道.饮食为先”,为了我国的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为了维系华夏文明的形象,那些以野生动物为佳肴的“美食家”们理当清醒,使野生动物从餐桌上消失,让自己回归到厚德载物、敬天惜生的社会理性智慧层面.

作 者:黄华 HUANG Hua 作者单位:苏州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江苏,苏州,215002刊 名: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1(2)分类号:B94关键词:SARS病毒 野生动物 饮食 人类 文化

篇3:SARS流行的生态反思

一、“神马都是浮云”的来源

2010年国庆期间, 天涯社区有网友发出了一则帖子——《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 其中“小月月”一词横空出世, 红遍网络, 受到众多网友的高度关注, 数万网民坐等更新。继后, 一句神评论“看过小月月, 神马都是浮云”在网络上反响强烈, 引起了广泛共鸣, 且被众多网友复制引用, 成为网络热词。

二、“神马都是浮云”的含义

(一) 本义

“神马”与“浮云”在成为网络热词之前, 并未有丝毫相关性。神马原指天赋秉异, 超凡脱俗之马, 后常比喻为精神境界委心随化, 超尘脱世。浮云本义为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后引申为“虚无缥缈、飘忽不定、未有定处、转瞬即逝”等不同含义 (毛慧青2011) 。这两个词常用于形容高不可攀, 不能随手可及、轻易就能成功的人或物。

(二) 网络新义

在网络上处理文档进行拼音输入时人们习惯用首字母s和m拼写“什么”, 由于与“神马”首字母相同, 常误打出“神马”, 因此“神马”网络意义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非凡之马, 而演变成“什么”的谐音。看过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的观众就会明了, 其中有一金句“虚名而已, 就好像浮云一样”, 让人印象尤为深刻, 因其意义诙谐, 带点故弄玄虚之意而被热捧, 浮云意为“不值得一提”, 后演变为“一切都是浮云”, 而红极网络的流行语“浮云”渊源于此。横空出世的《极品女小月月》让想象力丰富的网友不由自主地将“神马”和“浮云”联系在一起, 典型的有“……神马网络豪放女, 浮云!都是浮云!”, 万能金句“神马都是浮云”便由此诞生, 并成为最热门的网络流行语, 风靡四海, 后引申为“什么都不值一提”“万事看开, 不必太计较”等不同含义。

三、“神马都是浮云”的翻译

生态翻译学认为, 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有差异, 译者不仅需要从语言形式、语义、修辞等方面关注源语语言维的转换, 还要避免从源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译语文化, 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同等重要, 不可忽视, 需等效转换, 才能完整表达交际意图, 进而适应译语所属的整个生态系统 (胡庚申2011) 。

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社会文化现实和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得益于网友集体无意识的从众行为, 在其助推下, “神马都是浮云”已成为人们表达抱怨、感叹、超然等意思的口头禅。优质的翻译能被译文受众自然接受, 并渗透到其生活当中, 能使其语言进一步丰富。网络语言也不例外, 其成功的翻译能使汉英语言的受众接受并传播。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 根据“神马都是浮云”在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其所对应的不同含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探讨合理的翻译策略, 以便译出优质译文。

(一) 抱怨 (complain) 的译法

“神马都是浮云”是许多人经常使用的口头禅, 仔细想来, 其实是一种失落时的自我安慰, 告诫自己“如果事情不着边际、不可能实现, 就不要好高骛远或抱有任何幻想”, 让自己以淡定的态度接受现实, 凡事皆当作浮云来看待, 可视为一种精神胜利法。在此语境下, 下面两种译法可供参考:译法一为:“Nine day’s wonder.”译法二为:“Don’t take things too serious.All things are of no consequence just like floating clouds.” (刘亭亭2013) 两种译法都体现了凡事皆淡定的意思。其中“Nine day’s wonder.”的译法套用了“A wonder lasts but nine days.”这一英语谚语, 意思为“什么事儿都新鲜不了多久”, 有“轰动一时便被遗忘, 昙花一现的新鲜事”之意。在交际维层面成功转换, 语言维、文化维的转换就稍显不足, 一是未能传递“浮云”的“虚无缥缈”之意, 二是语言形式上未能等效对应。译法二在交际维层面成功地实现了交际意图, 语言形式上也用floating clouds进行了转换, 但原文的深层文化含义表达却稍显欠缺。

(二) 感叹 (plaint) 的译法

每当网络出现雷人事件或者重磅消息, 网友在震惊之余, 常用网络金句“神马都是浮云”来表达惊讶感叹之情。此时, 根据生态语境可英译为:“Everything is nothing but floating clouds.” (戴继红2014) 将“浮云”从语言形式上直接转换为floating clouds, 将这一意象原汁原味地再现, 比较贴近微观“文化语境”中所传递出的感叹, 可回译为“一切都只是浮云”。这时, 交际意图也得以成功体现, 在语言维及交际维层面做了成功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但floating clouds在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中文隐喻含义却未能被传神表达, 目的语读者无法从字里行间感觉到此译法的深刻文化内涵, 导致在文化转换层面略显苍白。

(三) 超然/淡定 (detachment) 的译法

在网络中“神马都是浮云”也多表达超然物外的淡定人生境界。“淡定”一词在生活中常被用来规劝别人看淡一切宠辱或疏离盲目的物质追逐, 学会宠辱不惊。在新闻标题里也频频现身, 新华社的评论《淡定!“神马”都是浮云》就曾使用过。显然, 文章旨在规劝参赛选手看淡“输赢”, 放手一搏, 赛出水平。因此, 依照其翻译生态环境, “神马都是浮云”的第一种译法为“Vanity also been illusion”, 第二种译法为“Match Results are Floating Clouds” (林丽霞2011) 。第一种译法传达了超然、淡定的含义, 但丧失了原句的“浮云”意象, 背离了网络语言口语化的特征, 将“神马都是浮云”转换成书面语“浮华皆幻境”。第二种译法的翻译背景是广州亚运会中游泳名将张琳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仅列第四名, 评论说:“要淡定!因为“神马”都是浮云……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张琳都是英雄。”由此, 针对以上情况, “神马”具体译为“Match Results”, 再次使用了floating clouds一词, 在语言形式及交际意图上进行了颇为贴切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但“淡定”的中国文化内核体现不明显。

(四) 不值一提的译法 (not mentioning)

“神马都是浮云”译为:“Something is not worth mentioning.”忠实地转换出其隐含的“不值一提”之意, 在意义的表达上成功地实现了交际意图。但遗憾的是, 在语言维与文化维层面的转换方面并不理想, 在语言形式上未体现“浮云”的意象, 原句的戏谑及无厘头的搞笑效果未能得到体现, 其文化内涵也不复存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神马都是浮云”因意境不同, 所隐含的意义也不相同, 应根据其生态翻译环境做出对应的翻译。译文应尽可能多地再现源语中“神马”的谐音语义双关妙用这一文化意象, 不能忽视“什么”的引申含义, 需完整地转换原文的语言形式及其文化含义, 遵循适应选择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 将其背后所隐含的现代人面对生活不济或事情不顺时的自嘲、抱怨、调侃、淡定等各异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读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 至少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维度开展选择转换, 在译文中流行语、鲜活性等效体现, 将其译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加强其译语适应性, 以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网络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参考文献

戴继红.2014.生态翻译视域下网络流行语翻译的三维转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3) :135-136.

胡庚申.2011.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 (2) :57-59.

林丽霞.2011.网络流行语的语用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12) :143-145.

刘亭亭.201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毛慧青.2011.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翻译[J].华章, (5) :79-81.

王琚.2012.功能对等理论下视角下最新网络流行语的英译[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3) :137-139.

篇4:SARS流行的生态反思

关键词:流行音乐,媒介技术,结构性流变,现代性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是由艺术、技术和产业层面等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商品性是其本质属性,伴随黑胶唱片、卡带、卡拉OK、MTV和彩铃等流行音乐媒介技术的变革,科技日益替代政治意识形态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重要的外部环境,并把中国流行音乐推入了后现代泥淖,成为技术文化与审美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角力场,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属性及其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一、中国流行音乐萌芽与发展期

1927年黎锦辉发表的《毛毛雨》,标志中国流行音乐的萌芽。之后的20多年,伴随黑胶唱片在老上海的普及,在老上海平均日产一首,产生了8000多首“上海老歌”,时称“时代曲”,造就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使得上海成为世界流行音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黑胶唱片主要采用模拟记录的形式,其声音信息与母带记录的数据差距微小,几乎是原声音的再现,因而相比后来出现的更为先进的数字技术而言,在保留原声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目前,其收藏价值已经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不少发烧友会相约去国外一些有名的黑胶市场淘碟。老上海时期的黑胶唱片录制技术十分落后,甚至连录制时产生的人声、电流或者器材传输等杂音都不能很好处理,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后期声音美化了。然而,在当时,落后的录制技术并没有成为影响黑胶唱片销量的决定性因素,唱片和唱片公司的命运并非完全依赖技术,决定唱片销量重要的因素是内容,也就是说歌曲本身的旋律和歌词表达的主题。1949年之后,伴随中国流行音乐中心转移到香港,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中国大陆唱片业几乎停止了发展。

1970年代初,立体声卡式录音技术发展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流行音乐制作水平,加之1979年价格低廉的索尼便携式随身听的问世,卡带销量猛增,终于替代黑胶唱片占有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卡带动辄百万的销售量强有力地推动了香港和台湾地区流行音乐产业化时代的到来。而同时期的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相比港台地区则落后不少。

1990年代初,伴随卡带等走私行为的盛行,大陆流行乐坛进入向港台学习期,国内不少人将走私进来的港台歌曲进行技术解密与模仿,这种行为在当时处于半公开状态。从版权角度而言,这种在当时被叫做“扒带”的行为属于典型的盗版行为,然而,有意思的是,正是这种非法的复制技术,使得港台流行歌曲得以在大陆被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在培养了一大批大陆歌迷的同时,为港台流行音乐产业正式打开并占据大陆市场做了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铺垫;另一方面,“这种非法制作行为成为内地词曲作者学习和掌握流行音乐创作的主要途径”1,大陆乐坛也得以迅速出现了一大批以高晓松、李春波、甘萍、白雪等为代表的“1994新生代”歌手,涌现出了以《小芳》《涛声依旧》《回到拉萨》《雾里看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至今仍被广为传唱的好歌。此后,大陆流行音乐产业逐步走出“向港台学习期”进入独立发展时期,流行音乐作为产业化的生产机制也开始在大陆逐步形成,大陆大众的流行音乐的消费意识也逐步增强。

在黑胶、卡带时期的末期,卡拉OK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起来。卡拉OK制造了“我是歌星”的幻觉,激活了大陆大众的感官娱乐意识,拥有巨大的文化、社会和经济潜力,可以说,卡拉OK的普及是中国流行音乐艺术性与产业性、文化性和商品性出现两极分化的开始。具体而言,对于卡拉OK的歌者而言,其实只有模仿,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歌唱,其评价标准也只有模仿原唱像不像这一条标准;在卡拉OK进入KTV时代以后,相当数量的卡拉OK画面香艳恶俗,刺激火爆,肆意刺激年轻人的感官欲望,大众听觉逐步被视觉殖民,大众听觉与视觉发展开始进入失衡期,流行音乐的艺术性层面逐渐萎缩,娱乐性和商品性层面逐渐扩大。所以,表面看,卡拉OK技术是一种具有将艺术大众化甚至民主化的发明,其实质是制造了一种“精致的”噪音,其让大众产生想唱就唱的欲望,以及我是歌手的幻觉都是它谋取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卡拉OK流行之后,以群众普及为核心的卡拉OK精神随即泛滥,并蔓延至其它艺术领域,一切都被披上了大众化、民主化的外衣——全民歌唱、全民书画、全民健身等,消解了各种文学艺术样式的神圣性和崇高性,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整个大陆通俗文化都开始发生结构性转变,日益具有明显的西方感官文化的特征。

二、中国流行音乐逐步进入技术殖民时代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流行音乐乐坛逐步被科技殖民,中国流行音乐生态“艺术—产业”失衡情况严重,相当数量的创作沦为技术得以呈现的手段。具体而言,全球唱片产业几乎同时进入萎缩期,仅台湾唱片产业的市场规模就萎缩了百分之八十,非法下载技术依旧在两岸三地持续性泛滥,其在“非法”的基础上悖论式地繁荣了大陆流行乐坛的现象,已经成为跨世纪难题。对此,被称为大陆唱片工业的操盘手的宋柯清醒地提出,基于互联网的时代,技术反而不是问题,主要是人的观念。

相比黑胶、卡带和卡拉OK、KTV技术,数位时代的MTV技术和MIDI技术在流行音乐制作领域也非常流行。MTV技术使得“音乐从抽象的无形变成了具象的有形,由想象的立体变为直观的平面,由思考走向娱乐,由精英走入平民”2,推动了中国流行乐坛从以歌带人阶段走向偶像化,即以人带歌的阶段,而MIDI技术则使得“以人带歌”在技术上更具有可能性,因为MIDI技术有非常强大的真人真声的修缮和模仿功能,以至于五音不全的人只要经过适当的技术处理也能发出“精致”的声音。无论是MTV还是MIDI,它们共同的特征和目的就是通过割断歌者与现实的联系、限制歌者对于歌词和旋律的理解、抑制大众想象力,制造媒介幻象,从而谋取市场份额,因此,把它们称之为制造偶像的机器也是恰如其分的,它们在美化、塑造歌手声音形象的同时,暴力摧毁着唱片产业的未来,这种精致的声音与歌唱主体心灵的表现无关,几乎完全是技术的产物,其本质是工业产品,这种技术的滥用制造了一种虚假的流行音乐市场的繁荣景象,严重损害了中国流行音乐生态系统中的诸多平衡。

可以这么说,MTV以后,流行音乐文化和产业经济之间从来没有这么紧密过,在这种“紧密性”增强的同时,流行音乐文化和产业经济之间的张力也在逐步缩小,流行音乐的艺术性变得更加稀薄有限,当然,这也是媒介技术时代,我们必须承受的“现代”之一。自始,中国流行乐坛开始从艺术到技术,从听音乐到看音乐,从“以歌带人”进入“以人带歌”,全面进入后现代大众文化发展时期,中国流行音乐生态系统产业化特征已经非常明显。

三、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爆发期

彩铃技术的出现,是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爆发期来临的重要推动力量。

彩铃,是“个性化多彩回铃音业务”的简称,是中国移动在2005年左右推出的一种“移动梦网”新业务,时长一般不超过1分钟。彩铃才出来的时候,人们纷纷把发表在网络上的单曲设置为手机来电的铃声或者接听时的铃声,并成为一种彰显个性的时尚行为。自太合麦田通过购买刀郎、李宇春等歌手的数字音乐版权制作成彩铃,短期内就获取了巨大经济利益,制造了彩铃神话之后,华纳、华谊兄弟、创盟等中国较大规模的唱片公司也都开始跟风拓展彩铃业务。可以这么说,彩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乐坛从专辑时代向单曲时代的转变,在经济层面上,及时拯救了正在萎靡困境中的流行音乐唱片产业。比如刀郎仅一首单曲《2002年的那一场雪》在被制作成彩铃后,很短时间的收益就超过了600万元,然而,他当年的整本专辑尽管红遍全中国,其收益总量也不过500多万。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彩铃的风靡是以取消歌曲的艺术性为代价的,为了迎合部分消费者的心理,相当数量的网络低俗歌曲被制作成彩铃,而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则被掐头去尾,只保留传唱度较高的几句,并被毫无主题地串烧在一起供手机用户下载,完全破坏了歌曲本身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品质。殊不知“一张唱片代表着一个完整的艺术概念,能够充分地表达创作人的艺术才华和他们的音乐诉求,而单曲盛行则割裂了这种概念,音乐的娱乐功能盖过了其艺术性,曾经需要用真情实感打动人的流行音乐,渐渐让位于凭借哗众取宠来吸引眼球的畅销单曲。这不能不说是流行音乐的一种倒退”。3总之,彩铃技术的流行,促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产业性爆发,直接造成中国流行从艺术到产业的结构性倾斜,中国流行音乐的艺术自律性特征日渐隐没,中国流行音乐生态系统的审美现代性与技术现代性之间的张力越来越小,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作品日渐稀少。

综上,近百年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现代性历程表明,流行音乐文化的属性不是简单的可以用艺术、商品或者技术文化这些名词就可以概括的,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也不是简单的可以用“艺术—技术—产业”这样的简单的线性路径图就可以描述的;诚然,流行音乐的本质是商品,但是,承认她的商品性层面,并不代表就是否认流行音乐的艺术性、技术性或者审美性、文化性等层面存在的合理性,而且,从历史性的角度来看,流行音乐文化的艺术性、商品性、技术性等诸层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生态系统。基于以上,本文的结论是: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是由艺术、技术和产业层面等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商品性是其本质属性,而媒介技术则既是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也是组成流行音乐文化的重要层面,它调节着流行音乐“艺术性—商品性”层面之间的平衡,既有助于保证中国流行音乐作为现代性文化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等特征,推动流行音乐在中国成为事实上的主流音乐,同时,又把流行音乐推向后现代感官文化的泥淖,迫使中国流行音乐生态系统发生了暂时的结构性倾斜。

本文试图为流行音乐研究提供一种技术观照的视野,这或许比单纯批判更有实际效果,更有助于发挥“媒介技术”的调节与平衡作用;最后,我们当呼吁大众对流行音乐等产业文化保持一种“超脱”的距离,增强媒介解码能力,在享受产业文化美好的一面的同时,又能抵御快感式审美范式的侵袭。

注释

11.3.李兰香.彩铃单曲是拯救还是瓦解流行音乐[J].深圳特区报,2006(02):3-4.

上一篇:银行存款工作总结下一篇:安全文明工地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