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办法》

2024-06-20

《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办法》(精选7篇)

篇1:《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办法》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全文)

[中组发(2001)2号]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提拔担任下列非选举产生的司厅局级以下(含司厅局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的副职和内设机构的领导职务;人大、政协工作机构(含派出机构)的副职和内设机构的领导职务;纪委内设机构的领导职务;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的非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任命的领导职务。由非领导职务转任上述同级领导职务的,适用本规定。第三条 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为一年,从任免机关发出试用任职通知时计算。按干部管理权限,需要办理备案手续的,应在发出试用任职通知前一个月办理备案手续。第四条 领导干部在试用期间,履行所任职务的职责,享受相应的政治和工资待遇。第五条 试用期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考核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第六条 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的考核,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在了解试用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情况的同时,重点考核对所任职务的适应能力和履行职责的情况。第七条 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正式任职手续。正式任职的,试用期汁入任职时间。第八条 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经考核不合格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或备案后,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用前原职级安排适当工作。第九条 领导干部在试用期间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犯有严重错误,不宜继续试用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或备案后,提前结束试用期,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第十条 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领导干部试用期间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职责。第十一条 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要严格执行本规定。对违反本规定的,上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予以纠正,并给主要责任者以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干部(人事)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第十三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中非选举产生的领导职务参照本规定执行。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办法》

湖北华图特别针对此次湖北省2009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举办相应的辅导课程 具体课程信息请时刻关注湖北华图分校页面,或者咨询027—******487070389QQ:1102369777

华图教育网:/hbht

[中组发(2001)2号]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提拔担任下列非选举产生的司厅局级以下(含司厅局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的副职和内设机构的领导职务;

人大、政协工作机构(含派出机构)的副职和内

设机构的领导职务;

纪委内设机构的领导职务;

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的非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任命的领导职务。

由非领导职务转任上述同级领导职务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为一年,从任免机关发出试用任职通知时计算。按干部管理权限,需要办理备案手续的,应在发出试用任职通知前一个月办理备案手续。

第四条 领导干部在试用期间,履行所任职务的职责,享受相应的政治和工资待遇。

第五条 试用期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考核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

第六条 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的考核,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在了解试用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情况的同时,重点考核对所任职务的适应能力和履行职责的情况。

第七条 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正式任职手续。

正式任职的,试用期汁入任职时间。

第八条 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经考核不合格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或备案后,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用前原职级安排适当工作。

第九条 领导干部在试用期间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犯有严重错误,不宜继续试用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或备案后,提前结束试用期,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第十条 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领导干部试用期间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职责。

第十一条 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要严格执行本规定。对违反本规定的,上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予以纠正,并给主要责任者以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干部(人事)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第十三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中非选举产生的领导职务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网 2002年7月24日

湖北华图特别针对此次湖北省2009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举办相应的辅导课程

具体课程信息请时刻关注湖北华图分校页面,或者咨询027—******487070389

篇3:《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办法》

中办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2007-02-09 07::

54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三个法规文件,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5年任期内应保持稳定

该规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适用范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正职领导成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

同一职位最多连任两期

该《规定》指出,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在任期内应当保持稳定。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任满一个任期:达到退休年龄的;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或者不宜继续担任现职务的;不称职需要调整职务的;自愿辞职或者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因受处分或处罚需要变动职务或者被罢免职务的;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的。在一个任期内因工

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一般不得超过一次。

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根据干部个人情况和工作需要对其工作予以适当安排。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执行经批准可以适当放宽。

该《规定》还指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调整职务,任职3年以上的,计算为一个任期;任职不足3年的,只计算任职年限,不计算任期届数。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拒不服从回避可就地免职

该规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

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副职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及其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纪委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

3类情况需进行回避

《规定》指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

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独资、合伙或者较大份额参股的方式,经营企业或者举办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该领导干部不得在上述企业或者单位的行业监管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

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参照上款规定执行。

职务层次较低方回避

该《规定》还指出,第三条所列需要回避情形时,职务层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层次较低的一方回避;职务层次相当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实行回避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调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本级难以安排的,报请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协调解决。经

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需要实行地域回避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任期内调整的,在任期内予以调整;任期内难以调整的,任期届满后予以调整。第六条指出,领导干部任职时存在需要回避情况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回避意见,报党委(党组)作出决定。必要时,组织(人事)部门可要求领导干部报告拟任职务所需要回避的情况。

第七条规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出现需要回避情况的,本人应当提出回避申请。所在单位党组织发现其有需要回避情况的应当提出回避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提出意见,报党委(党组)作出决定。

第八条规定,个人、组织有权反映领导干部需要回避的情况,接到反映的机关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交有关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拒不回避可就地免职

该《规定》指出,领导干部有需要

回避的情况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的,应当予以批评,情节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回避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的,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对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予以纠正。

《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不得借干部交流突击提拔干部

该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适用对象: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副职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及其工作部门和工作机

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纪委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

交流重点主要为正职领导

《规定》指出交流对象主要为:因工作需要交流的;需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在一个地方或者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交流重点为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及其他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党委、政府部分工作部门的正职领导成员。

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经批准可以适当放宽。在同一地区党政领导班子中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满10年的,应当交流。新提拔担任县(市、区、旗)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的,应当有计划地易地交流任职。县级

以上地方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的正职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新提拔的一般应易地交流任职。副职领导成员在同一领导班子中任职满10年的,应当交流。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特别是从事执纪执法、干部人事、审计、项目审批和资金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的,应当交流。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应当有计划地交流。实行干部双重管理、以上级业务部门为主管理的单位的正职领导成员,在同一领导班子中任职满10年的,应当交流。

四种情况可不交流或暂缓交流

《规定》指出,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交流或者暂缓交流:离最高任职年龄不满5年的(属于必须交流的对象,可区别不同情况对其工作进行调整);因健康原因不宜交流的;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或者司法

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其他原因不适合交流的。

干部交流应按规定作离任审计

《规定》还指出,干部交流可以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地方与部门之间,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之间进行。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重点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支柱产业及重大项目建设进行。

干部交流应注意与领导班子换届相结合

《规定》指出,干部交流应突出重点,增强计划性、针对性,注意与领导班子换届调整相结合。市、县两级党政正职领导成员未任满一届的一般不交流,同一地区党政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不同时交流;领导班子一次性交流一般不超过班子成员的三分之一;需按法定程序选举或者任免的干部,交流时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按规定需作离任审计的,应当进行审计。

《规定》指出,干部交流必须严格执行下列纪律:任何地方和单位必须执行上级党委(党组)关于干部交流的决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各级党委(党组)必须严格执行干部交流程序,集体研究决定交流对象,不得借干部交流突击提拔干部。任何人不得借干部交流对干部进行打击报复。干部应当服从组织的交流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

篇4:党政领导干部破格提拔暂行办法a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破格提拔是指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酌情适度放宽《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工作年限、任职年限等资格要求的限制。破格提拔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掌握。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选拔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内设机构的厅、处、科级领导干部。

第四条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有关职责,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条件

第五条破格提拔的干部,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并且在领导才干、发展潜力、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等方面特别突出。

第六条破格提拔的特别优秀的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近三年内考核连续两次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获得上两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二)在处置重大事件中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

(三)在承担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

(四)在艰苦、边远地区长期工作并做出突出成绩;

(五)工作业绩突出,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工作水平居全国前列,获得中央、国家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破格提拔担任副县(处)级领导职务的优秀年轻干部,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破格提拔担任正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破格提拔担任厅级领导职务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第七条因工作特殊需要破格提拔干部,应具备下列情形之一

(一)领导班子结构配备需要的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

(二)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和部门紧缺的领导人才及专业管理人才;

(三)选派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

(四)其他工作特殊需要。

第八条破格提拔的干部,至少需在本级职位任满一年;越级提拔的,必须在本级职位任满三年。

第九条越级提拔的,一般只能越一级。

第三章程序

第十条破格提拔干部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在党委(党组)讨论拟破格提拔人选后,按干部管理权限,书面请示上一级党委组织部。请示内容包括:

(一)破格提拔干部的理由、依据,包括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情况;

(二)拟破格提拔干部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考察材料;

(三)纪检监察部门出具的关于拟破格提拔干部廉政方面的意见。

第十一条上一级党委组织部召开部务会审议破格提拔干部事项,根据部务会决定作出批复。

第四章纪律

第十二条破格提拔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各项纪律,严格执行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任职资格,认真履行相关程序。未按程序和要求作出的破格提拔决定一律无效。

第十三条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加强对破格提拔党政领导干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破格提拔任用干部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在公开选拔干部和党政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竞争上岗时,或从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外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涉及破格提拔任用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五条破格提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破格提拔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参照本办法执行。

其他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办法出台前,破格提拔干部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X组织部负责解释。

篇5:《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办法》

过程记录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行为,加强对于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以写实的方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和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情况及时进行记录。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的原则,做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每一道程序和重要情况的记录准确无误。

第三条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记录的对象为:各级党委(党组)拟提拔或平级调整担任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县(处)级及以下职务的人员(包括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方式选拔任用的干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记录包括选任工作程序记录和选任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重要情况记录。1

第五条 选任程序记录主要记载干部选拔任用有关程序履行的时间和简要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

1、初始提名:主要记录人选初次酝酿提名的方式,包括民主推荐、组织推荐或个人推荐。’

2、民主推荐:主要记录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的时间、范围、参加推荐的人数、得票数和名次。

3、确定考察对象:主要记载确定考察对象的方式和依据。

4、考察预告:主要记录预告的时间及形式。

5、组织考察:主要记录考察的时间、范围和考察组组成人员。

6、组织(人事)部门研究:主要记录组织(人事)部门研究的时间、到会人数及表决情况。

7、征求相关领导意见:主要记录征求意见的相关领导人、时间和基本意见。

8、征求同级纪检和检察机关的意见:主要记录征求意见的时间及基本意见。

9、讨论决定:主要记录党委(党组、全委会)讨论决定的时间、到会人数及表决情况。

10、征求协管方意见:主要记录征求意见的时间及协管方的意见。

11、任职:任前公示时间及有无情况反映、履行法定手续情况、任职谈话时间及谈话人、发文时间。

第六条 重要情况记录就是要在认真做好选任程序记录的同时,对在选任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重要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主推荐得票不靠前被确定为考察对象的情况;

2、考察中群众有反映,考察组及委托单位党委(党组)调查核实的情况;

3、考察组意见、组织(人事)部门任用建议方案、书记办公会酝酿建议、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各环节中人选发生变动的情况;

4、任前监督、征求纪检机关和相关部门意见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情况;

5、党委(党组、全委会)讨论决定干部或党政正职拟任人选或推荐人选个别征求全委会委员意见时,有不同意见的情况;

6、任前公示期间信访举报调查核实情况及建议;

7、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和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在本地、本单位或本系统提拔的情况;

8、破格提拔的情况;

9、受纪律处分干部处分期满后重新任职或提拔任用的情况;

10、需经选举产生的干部落选或由人大任命的干部未通过的情况;

11、从提名到任职全过程中的其他重要情况。

第七条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记录统一使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记录表》(以下简称《记录表》,表样附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干部考察任免机构负责填写。《记录表》实行一人一表、一事一记。对选任程序的记录应当每履行完一个程序,即在相应的栏目按要求做好记载;对重要情况的记录要及时记录清楚。记录人和分管领导要在《记录表》上签字。

第八条 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记录工作,支持记录人员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确保过程记录质量。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及时向记录人员提供各种应当记录的情况和信息,保证记录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有关情况。记录人员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客

观公正地作好记录,对提供虚假情况或作虚假记录的,一经查实,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条 要加强对干部选任工作过程记录情况的自查和检查工作。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切实发挥全程记录的规范和监督作用。

第十条 要认真做好干部文书档案的规范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录以及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形成的民主推荐材料、干部考察材料、重要问题的调查情况、任前监督表、征求意见登记表、讨论干部会议记录和其他反映干部选拔任用情况的材料,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归档。对拟提拔或调整任用的干部在选用过程中因故没有提拔或调整的,所形成的记录材料也要按规定整理归档。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从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记录表》

篇6:《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办法》

《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已经市委常委会议(九届2009第4次)审议通过,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市党政领导干部正确履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能,保证政令畅通具有重要意义。为方便学习宣传并切实贯彻落实这一制度,市纪委监察局组织编写了《〈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简明学习手册》。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深入领会精神实质,严格遵守执行。各单位在学习贯彻《暂行办法》过程中遇到什么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向市纪委监察局反映。

编者 2009年3月17日

-1-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一、本办法的制定目的及依据是什么………………………(1)

二、本办法的问责对象和内容是什么………………………(1)

三、如何对集体决策进行问责………………………………(2)

四、本办法确定的问责机关和承办机关分别是哪些………(2)

五、本办法确立的问责原则是什么…………………………(2)

第二章 问责情形……………………………………………(2)

六、在决策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2)

七、在执行决策和部署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3)

八、在履行执法执纪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3)

九、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3)

十、在履行内部管理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4)

十一、在接受监督过程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4)

十二、在履行其他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5)

第三章 问责方式……………………………………………(5)

十三、本办法规定的问责方式有哪些………………………(5)

十四、问责过程中发现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如何处理………(6)

十五、应当从重问责的情形有哪些…………………………(6)

-2-

十六、可以从轻和免于问责的情形有哪些…………………(6)

第四章 问责程序……………………………………………(7)

十七、问责线索来源有哪些…………………………………(7)

十八、如何启动问责程序……………………………………(7)

十九、承办机关有哪些职权…………………………………(8)

二十、被调查人有哪些配合调查的义务……………………(8)二

十一、承办机关是否有听取申辩的义务…………………(8)二

十二、问责案件的调查时限是多长?调查报告的内容 有哪些………………………………………………(9)二

十三、如何作出问责决定…………………………………(9)二

十四、问责决定有哪些内容………………………………(9)二

十五、问责决定和撤项决定如何送达……………………(10)二

十六、被问责人如何进行救济……………………………(10)二

十七、救济程序如何启动…………………………………(10)二

十八、复核、复查决定如何作出…………………………(10)二

十九、问责决定的执行应注意哪些问题…………………(10)三

十、调查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应当回避……………………(11)三

十一、问责情况是否要公开………………………………(11)三

十二、调查人员的违法违纪情况如何处理………………(11)

第五章 附则…………………………………………………(12)

-3- 三

十三、参照执行的情形有哪些………………………………(12)三

十四、本办法的解释部门是谁………………………………(12)三

十五、本办法何时开始生效…………………………………(12)

附录

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13)

-4-

第一章 总 则

一、本办法的制定目的及依据是什么?

答:本办法制定的目的是促进党政领导干部正确履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能,保证政令畅通。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规定,同时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等党内法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并参考了《广州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广州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财经责任问责试行办法》等规定。

二、本办法的问责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答:本办法确定的问责对象为市管党政领导干部。具体是区(县级市)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部门以及市属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同时,本办法还规定,已调离岗位的党政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存在问责情形的,应予以问责。

本办法所称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是指市委或市政府对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失误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与《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的精神一致。至于对各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执法职责行为的责任追究,《广州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等规定

-5- 已有明确规定。

三、如何对集体决策进行问责?

答:为防止利用集体讨论规避责任,同时为了对提出正确意见者提供保护,对于集体决策,按照党政领导干部各自在集体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问责;对明确提出反对意见的领导班子成员,不予问责。同时,对需问责的集体决策,除了对分管领导问责外,还要对主要负责人问责。

四、本办法确定的问责机关和承办机关分别是哪些? 答:问责事项的决定机关为市委或市政府。

针对不同的问责对象,承办机关定为市纪委或市监察局。

五、本办法确立的问责原则是什么?

答:问责原则是问责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普遍性要求,它贯穿于该项工作的始终。问责工作应按照权责统一,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

第二章 问责情形

六、在决策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

答:对在决策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本办法主要设定了6种:-6- 制定、发布与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以及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决定或命令;超越权限擅自决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选拔干部,用人严重失察、失误;重大决策事项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议事规则进行;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未按照规定通过组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七、在执行决策和部署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 答:对在执行上级机关的决策和部署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本办法主要设定了3种: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贯彻执行不力;不积极履行职责,影响和妨碍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直接管辖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出现严重违法违纪。

八、在履行执法执纪职责中的问责情形有哪些?

答:对在履行执法执纪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本办法主要设定了4种:违法设定或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违纪使用和管理财政资金;违反规定干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项目招标投标或金融机构信贷活动;干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或干涉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执法权,造成司法、执法不公。

九、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

-7- 答:对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本办法主要设定了5种:对涉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不及时解决,或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解决而不及时解决;发生影响投资环境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事件;发生特大安全事故,损害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安全;处臵突发公共事件或社会治安案件失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瞒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事件或其他重要情况。

十、在履行内部管理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 答:在履行内部管理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本办法主要设定了3种:本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对本部门的违法违纪行为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纵容;指使、授意、纵容本部门工作人员弄虚作假。

十一、在接受监督过程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 答:在接受监督过程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本办法主要设定了4种:不接受或不配合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授意、指使、纵容本部门工作人员阻挠、干预、对抗监督检查或案件查处,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人打击报复;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行政复议决定;无正当理由不执行上级机关、纪律检查机关、行政监察机关要求纠正违法违纪行为的意见和建议。

-8-

十二、在履行其他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有哪些? 答:问责制中的“责”不仅包括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也包括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以及其他相关的责任。对在履行其他职责中需予以问责的情形,本办法主要设定了4种:在公众场合或媒体发表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或所掌握的工作秘密;利用工作掌握的未公开信息为自己或亲属牟取利益;对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知情不管或包庇纵容。

本办法还规定,党政领导干部有本办法之外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失误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应当予以问责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三章 问责方式

十三、本办法规定的问责方式有哪些?

答:根据《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的精神,本办法规定了8种问责方式: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整改、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或建议调整工作岗位、责令辞职和免职或建议免职等。

在适用方式上,上述问责可以独立使用或者合并使用,并将问责方式和考核相结合,对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当年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一年内不得提拔;如要重新任命须按有关

-9- 规定办理。同时,为保证问责的严肃性和有关规定的统一性,本办法还规定,问责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

十四、问责过程中发现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如何处理? 答:对于在调查处理过程中发现被调查人或其他人员有涉嫌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或向司法机关提供线索。

十五、应当从重问责的情形有哪些? 答:应当从重问责的情形有:

(一)隐瞒事实真相,干扰、阻挠、不配合问责调查的;

(二)坚持过错行为,使损失、影响继续扩大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处理人员的;

(五)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十六、可以从轻和免于问责的情形有哪些?

答:对于被调查人主动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减少损失,或主动承担应负责任的行为,可以从轻问责。对党政领导干部因不可抗力而无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免于问责。

-10- 此外,对于有问责情形的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由于其已经承担了被问责的责任,故不再依照本办法追究。

第四章 问责程序

十七、问责线索来源有哪些?

答:问责线索是实施问责的前提。本办法规定的问责线索包括:

(一)上级机关和市领导的指示、批示;

(二)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审计机关等提出的问责建议;

(三)绩效考评和工作考核结果;

(四)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的附有相关证据材料的检举、控告;

(六)其他反映党政领导干部存在问责情形的材料。

十八、如何启动问责程序?

答:问责线索经过初核后,承办机关认为需要立项问责的,由其作出立项决定并报市委或市政府。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后,即可启动问责程序。

-11-

十九、承办机关有哪些职权?

答:本办法规定承办机关负责问责线索的收集和整理,问责事实的调查和核实,问责文书的制作和送达,向提出问责建议的单位或个人反馈办理结果,以及对申诉的复核、监督问责决定执行等。

本办法还规定,承办机关应当在立项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调查通知送达被调查人;要依法依规、全面客观地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

二十、被调查人有哪些配合调查的义务?

答:被调查人在收到调查通知后的7个工作日内,必须对有关问题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据。被调查人如有阻挠、拒绝或干预调查工作,使调查工作无法进行的,承办机关可提请决定机关依照有关规定暂停被调查人的职务。

二十一、承办机关是否有听取申辩的义务?

答:申辩权是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规定的被调查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不得以任何借口被无理剥夺。承办机关调查结束,应将调查结果书面告知被调查人,并听取其对调查事实的陈述和申辩。同时,不得因为被调查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理。

二十二、问责案件的调查时限是多长?调查报告的内容有哪-12- 些?

答:调查时限,是指自问责事项立项之日起到调查报告完结之日止所应遵守的期限。本办法规定问责事项应在立项决定被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决定机关提交书面调查报告。问责事项复杂的,经批准可适当延长调查时间。

调查报告应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是否问责和采用何种问责方式的具体建议等内容。

二十三、如何作出问责决定?

答:市委常委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根据调查报告,作出问责或不问责的决定,并确定责任追究方式。如遇有情况特殊的,市委或市政府可自行调查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为保障被调查人的救济权利,被调查人可在讨论该问责事项的市委常委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作出陈述和申辩。

二十四、问责决定有哪些内容?

答:问责决定是关系到被问责人实质权利义务的关键要件,其应当载明被问责人的基本情况、存在问责情形的事实和证据、责任的认定、问责的依据、决定机关的问责决定、不服问责决定的申诉途径、期限和方式以及承办机关和日期。

二十五、问责决定和撤项决定如何送达?

-13- 答:问责决定和撤项决定非经送达不产生效力。本办法规定的送达期限是自作出决定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送达被问责人,报市委或市政府,并送提出问责建议的有关机关和被问责人所在单位。

二十六、被问责人如何进行救济?

答:为保障被问责人的合法权益,问责决定载明了被问责人的救济途径、期限和方式。被问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诉。

二十七、救济程序如何启动?

答:承办机关应在接到申诉请求后的15个工作日内提交复核报告,或由决定机关另行组成调查组进行复查,并在30个工作日内提交复查报告。

复核、复查期间,原问责决定可以暂缓执行。

二十八、复核、复查决定如何作出?

答:复核、复查结束后,决定机关根据复核报告或复查报告,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原问责决定的复核决定或复查决定。

二十九、问责决定的执行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问责决定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问责的权威和效果。-14- 在问责决定的执行过程中,承办机关应在问责决定生效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问责决定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决定机关,并将有关材料送组织(人事)部门归档。如遇到被问责人拒绝执行问责决定的,应依照管理权限免去其职务后,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十、调查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应当回避?

答:为保证问责的公平公正,特设立回避制度。本办法规定有关工作人员与被问责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所谓“利害关系”,是指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调查和处理的各种关系。只要调查人员与案件存在这种关系,就应当回避。同时被问责人也有权申请存在利害关系的有关工作人员回避。

十一、问责情况是否要公开?

答:根据政务公开及其他相关规定,本办法规定,问责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或社会公布。

十二、调查人员的违法违纪情况如何处理?

答:为保证问责的正常实施和保护被问责人的合法权益,对在问责中存在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章 附则

-15- 三

十三、参照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答:为大力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本办法进一步规定,区(县级市)党委、政府参照本办法对管辖的党政领导干部实施问责。

按照现行的党政领导干部任用制度,本办法还规定,对市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纪委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的领导干部,以及市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十四、本办法的解释部门是谁?

答:按照“谁制定,谁解释”的原则,本办法规定解释部门是市纪委、市监察局。

十五、本办法何时开始生效?

答: 为做好该办法实施的相关配套、衔接工作,特预留一定的准备时间,规定本办法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

-16- 附录:

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党政领导干部正确履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能,保证政令畅通,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党政领导干部,是指区(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市委和市政府各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

本办法所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是指市委或市政府对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失误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依照本办法对党政领导干部追究责任。

已调离岗位的党政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存在问责情形的,应予以问责。

第三条 应予问责的事项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各自在集体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问责。

-17- 在集体决策过程中明确提出反对意见的领导班子成员,不予问责。

应予问责的事项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除对分管领导问责外,还应对主要负责人问责。

第四条 问责事项的决定机关为市委或市政府,承办机关为市纪委或市监察局。

第五条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按照权责统一,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

第二章 问责内容

第六条 在决策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制定、发布与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以及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决定或命令;

(二)超越权限擅自决策;

(三)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选拔干部,用人严重失察、失误;

(四)重大决策事项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议事规则进行;

(五)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未按照规定通过组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六)应当公开的决策信息未按照规定公开。

第七条 在执行上级机关的决策和部署中,有下列情形之一-18- 的,应当问责:

(一)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贯彻执行不力;

(二)不积极履行职责,影响和妨碍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正确实施;

(三)直接管辖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

第八条 在履行执法执纪职责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违法设定或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行政强制措施;

(二)违法违纪使用和管理财政资金;

(三)违反规定干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项目招标投标或金融机构信贷活动;

(四)干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或干涉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执法权,造成司法、执法不公。

第九条 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对涉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不及时解决,或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解决而不及时解决;

(二)发生影响投资环境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事件;

(三)发生特大安全事故,损害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群众

-19- 生命财产安全;

(四)处臵突发公共事件或社会治安案件失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五)瞒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事件或其他重要情况。第十条 在履行内部管理职责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本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

(二)对本部门的违法违纪行为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纵容;

(三)指使、授意、纵容本部门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第十一条 在接受监督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不接受或不配合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二)授意、指使、纵容本部门工作人员阻挠、干预、对抗监督检查或案件查处,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人打击报复;

(三)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行政复议决定;

(四)无正当理由不执行上级机关、纪律检查机关、行政监察机关要求纠正违法违纪行为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 在履行其他职责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在公众场合或媒体发表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

(二)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或所掌握的工作秘密;

-20-

(三)利用工作掌握的未公开信息为自己或亲属牟取利益;

(四)对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知情不管或包庇纵容。

第十三条 党政领导干部有本办法之外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失误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应当予以问责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十四条 问责方式:

(一)诫勉谈话;

(二)责令限期整改;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通报批评;

(六)调整工作岗位或建议调整工作岗位;

(七)责令辞职;

(八)免职或建议免职。

问责方式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

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当年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一年内不得提拨;重新任命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21- 第十五条 承办机关在调查处理问责事项过程中发现被调查人或其他人员涉嫌违法违纪的,应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或向司法机关提供线索。

第十六条 被调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隐瞒事实真相,干扰、阻挠、不配合问责调查的;

(二)坚持过错行为,使损失、影响继续扩大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处理人员的;

(五)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十七条 被调查人主动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减少损失,或主动承担应负责任的,可以从轻问责。

党政领导干部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职责的,免于问责。有问责情形的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不再依照本办法追究责任。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八条 问责线索:

(一)上级机关和市领导的指示、批示;

(二)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审-22- 计机关等提出的问责建议;

(三)绩效考评和工作考核结果;

(四)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的附有相关证据材料的检举、控告;

(六)其他反映党政领导干部存在问责情形的材料。第十九条 问责线索初核后,需立项问责的,由承办机关作出立项决定并报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

第二十条 承办机关负责问责线索的收集和整理,问责事实的调查和核实,问责文书的制作和送达,以及向提出问责建议的单位或个人反馈办理结果等。

承办机关应当依法依规、全面客观地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

第二十一条 承办机关应当在立项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调查通知送达被调查人;被调查人应在收到调查通知后7个工作日内对有关问题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据。

被调查人阻挠、拒绝或干预调查工作,使调查工作无法进行的,承办机关可提请决定机关依照有关规定暂停被调查人的职务。

第二十二条 承办机关调查结束,应将调查结果书面告知被调查人,并听取其对调查事实的陈述和申辩。

第二十三条 承办机关应当在立项决定被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决定机关提交书面调查报告。

-23- 问责事项复杂的,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可适当延长调查时间。调查报告应当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是否问责和采用何种问责方式的具体建议。

第二十四条 市委常委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根据调查报告,作出问责或不问责的决定,并确定责任追究方式。

情况特殊的,市委或市政府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被调查人可在讨论该问责事项的市委常委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作出陈述和申辩。

第二十五条 问责决定由承办机关制作,具体内容包括:

(一)被问责人的基本情况;

(二)存在问责情形的事实和证据;

(三)责任的认定;

(四)问责的依据;

(五)决定机关的问责决定;

(六)不服问责决定的申诉途径、期限和方式;

(七)承办机关和日期。问责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撤销问责事项的,应作出撤项决定。

第二十六条 承办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按相关规定将问责决定或撤项决定送达被问责人,报市委或市政府,并送提出问责建议的有关机关和被问责人所在单位。

第二十七条 被问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24- 进行申诉。

第二十八条 接到申诉请求后,承办机关应在15个工作日内提交复核报告,或由决定机关另行组成调查组进行复查,并在30个工作日内提交复查报告。

复核、复查期间,原问责决定可以暂缓执行。

第二十九条 决定机关根据复核报告或复查报告,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原问责决定的复核决定或复查决定。

第三十条 承办机关应在问责决定生效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问责决定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决定机关。

承办机关应将有关材料送组织(人事)部门归入被问责人的个人档案。

被问责人拒绝执行问责决定的,依照管理权限免去职务后,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三十一条 有关工作人员与被调查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被调查人有权申请有关工作人员回避。

第三十二条 问责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或社会公布。第三十三条 在调查处理过程中,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25- 第三十四条 各区(县级市)党委、政府参照本办法,对管辖的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对市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纪委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的领导干部,以及市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市监察局解释。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

篇7:《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办法》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中,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将光标指向符合题意的答案,单击左键使该答案前的圆框内出现小黑点即可,共35小题,每小题1分)。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A.坚持党的阶级性 B.坚持党的革命性 C.坚持党的人民性 D.坚持党的先进性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3.宏观调控中的总量平衡是()。A.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B.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 C.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平衡 D.货币发行与货币回笼的平衡 4.民族强迫同化的含义是()。

A.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结果征服者为被征服者所同化的现象

B.指一些民族以强制的手段把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民族特征强加于别的民族,迫使别的民族放弃原有的民族特点从而成为自己民族一部分的过程和结果 C.一个民族以武力征服其他民族,并压迫和剥削其他民族的现象 D.指在若干民族的密切交往中,一个民族自然吸收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逐渐改变直至最后完全丧失自己的民族特征,变成了别的民族的现象 5.毛泽东对黄炎培老先生讲,中共已找到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是()。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6.最灵敏的调节手段是()。A.外汇 B.价格 C.信贷 D.税收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的人际环境。A.平等友爱、融洽和谐 B.效率优先、劫富济贫 C.致富光荣、贫穷可耻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8.微生物工程又称为()。A.发酵工程 B.基因工程 C.细胞工程 D.酶工程

9.“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最基本的是()。A.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0.(C)是领导者的影响与被领导者自愿接受其影响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控制社会的现实力量。A.领导权力 B.领导能力 C.领导权威 D.领导影响力

1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A.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B.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以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

D.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2.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A.热传递定律 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分子运动论 D.牛顿第一定律

13.四川()被列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网络”。A.长宁竹海自然保护区 B.甘孜察青松自然保护区 C.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 D.叙永画稿溪自然保护区

14.目前,四川全省区域经济中的发展中地区,主要指()。A.攀枝花市 B.川南地区 C.丘陵地区 D.成都平原区

15.“三个转变”的核心是()。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C.转变体制 D.转变观念

16.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A.把我国尽快地由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D.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7.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要()。A.限制富农经济的存在 B.利用富农经济的存在 C.容许富农经济的存在

D.消灭富农经济的存在

18.民族与氏族、部落的根本区别在于()。

A.民族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氏族、部落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 B.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氏族、部落的语言各不相同

C.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氏族、部落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D.民族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氏族、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19.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先人后已 B.集体主义 C.抛弃一切个人利益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20.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文化。A.无产阶级的

B.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 C.人民群众自发参与的 D.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

2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实现共同富裕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各项行政改革,最终都是为了()。A.节约经费 B.任人唯贤 C.提高行政效率 D.精简机构

23.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P203)

A.唯一指导 B.重要参考 C.主要依据 D.总体方向

24.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

A.可以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同外国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签订双边和多边经济、文化、科技协定 B.可以继续单独同外国和国际组织发展关系,签定国际协议

C.可以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与外国和国际组织发展关系,签定国际协议

D.不能再单独与外国和国际组织发展关系,签定国际协议 25.毛泽东认为,指导革命和建设要把立足点放在()。A.争取外援基点上 B.既自力更生,又依靠外援 C.本国人民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D.完全拒绝外援 26.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其所揭示的国家生活主题是()。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B.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7.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始终把()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A.扩大投资 B.国际贸易 C.扩大内需 D.扩大外需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所有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我国国情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必将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D.所有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29.根据宪法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A.省级人大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30.在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上,我国坚持()。A.睦邻友好政策 B.以社会制度划分敌友 C.远交近攻策略 D.让步政策

31.国际贸易包括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的()。A.直接投资活动 B.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 C.借贷活动 D.经济交往活动

3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B.生产商品过程中的两种劳动 C.生产商品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 D.生产商品过程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33.四川位于()。A.中国西北部、长江上游 B.中国西南部、珠江上游 C.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 D.中国西南部、黄河上游

34.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可以担任(A.最高人民法院的职务 B.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C.国务院的职务 D.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职务)。35.毛泽东指出,在近代中国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A.有一定力量 B.完全没有力量 C.很强大 D.很软弱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中,每题有两个以上答案符合题意,将光标指向符合题意的答案,单击左键使该答案前的方括号内出现勾即可,共10小题,每小题2分)。1.江泽民在十五大提出的“三个着眼于”是指()。A.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B.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C.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D.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 E.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

2.目前,四川全省区域经济中的后发展地区主要包括()。A.丘陵地区 B.川南地区 C.攀枝花市 D.山区 E.民族地区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A.作风上过得硬 B.政治上靠得住 C.工作上有本事 D.经济上会经营 E.文化上学历高

4.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矛盾 C.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E.人民内部矛盾

5.当前,四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体制性障碍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B.就业矛盾进一步加剧

C.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 D.城乡居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

E.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A.科学性 B.系统性 C.实践性 D.革命性 E.群众性

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A.企业内部奖惩制度 B.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C.有限责任制度 D.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E.企业经济核算制度

8.资本的流通时间包括()。A.劳动时间

B.自然力发生作用的时间 C.销售时间

D.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E.购买时间

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这三个方面是()。

A.吸取人类先进的政治文明成果 B.人民当家作主

C.继承历史上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 D.依法治国 E.党的领导

10.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文化。A.世界的 B.大众的 C.阶级的 D.民族的 E.科学的

三、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正确或错误,将光标指向符合题意的选项,单击左键使该选项前的圆框内出现小黑点即可,共24小题,每小题1分)。

1.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A.正确 B.错误

2.改善党的领导,首先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理论武装和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己领导经济建设特别是驾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A.正确 B.错误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的纯粹个人的私事。()A.正确 B.错误

4.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A.错误 B.正确

5.邓小平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损害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形象,不能否定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A.错误 B.正确

6.公民不应当对国家提出任何要求。()A.正确 B.错误 7.人权是指人的基本权利,没有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之分。()A.错误 B.正确

8.在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整个时期,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A.正确 B.错误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A.正确 B.错误

10.社会所有制的实质是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以及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权。()A.正确 B.错误

11.利率形成机制由市场供求决定。()A.错误 B.正确

12.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A.错误 B.正确

13.政府发挥服务功能,主要就是为国有企业的经营提供直接服务。()A.错误 B.正确 14.毛泽东认为,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中最集中的一个问题。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A.正确 B.错误

15.新民主主义经济必须消灭富农经济。()A.错误 B.正确

16.BOT方式合作期满后,项目公司将该项目无偿移交给东道国政府。()A.正确 B.错误

17.成都平原区拥有特大省会城市成都和绵阳、德阳、乐山、泸州等大中城市,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A.正确 B.错误

18.混沌学属于基础研究领域,它以独特的视角认识现象及其规律,揭开了复杂性现象的部分面纱。()A.正确 B.错误

19.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A.错误 B.正确

20.宗教事务应由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社会事务来进行法制化、规范化管理。()A.正确 B.错误

21.在英国,政务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在执行公务中不参与党派活动。()A.正确 B.错误

22.微电子技术和传统的电子技术的差别,并不主要表现为微电子技术可以使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成为可能。()A.正确 B.错误

23.民法属于私法。()A.错误 B.正确

24.四川属于中国汉、藏、彝、羌等民族的文化复合区。()A.正确 B.错误

四、能力测试题(四选一)(以下各题中,每题各有4个答案,每个答案都可以得分。请你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其中的1个,共3小题,每小题4分)。

1.张某在今年的公务员招考中因为在随后的体检中被查出感染了“乙肝”而被拒绝录用,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市人事局歧视乙肝患者。据了解,张某今年从当地某大学环境专业毕业,并于6月30日参加了省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的是某县委办公室经济管理人员,笔试和面试的成绩在近百名竞争者中排在第一位,然而在随后的体检中却被检查出感染了乙肝病毒;9月25日,市人事局正式宣布张某体检不合格不被录取。11月10日,张某正式向市人事局所在的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人事部门“歧视乙肝患者”。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市人事局局长向你(市委分管干部人事工作的副书记)汇报了此事,请求指示。

你的选择是:()。

A.请市人事局局长派人到区人民法院去介绍本案情况并疏通关系。B.等待人民法院依法判决。C.请市人事局向省人事局请示。

D.让某县设法再弄一个指标,安排张某的工作,让他自己撤诉。

2.某市接到国土资源部的通知,通知说该市建设用地审批被暂停,因为他们未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有关“建设用地”备案材料。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就此事作出说明。假如你是本市分管城市建设工作的副市长,你将()向市人大常委会说明情况?

A.承认本市某些部门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 B.承认某些部门的负责人有失职的行为 C.承认本市某些部门办事效率太低 D.承认这是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职

3.某市一见习医生苏某与同学聚餐分手后,步行至一酒店搭乘出租车去会见女友。谁知车行几百米后,即被一警车拦下,被带上警车。不久,苏某从警车上跌落,即不省人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无辜百姓为何突遭飞来“人祸”?原来又是警察与色情场所设局抓嫖客导致的结果。在某市一些地方,执法人员与色情场所相互勾结,由色情场所人员向执法人员暗中举报涉嫌嫖娼的嫖客,当嫖客走出店门后对其实施抓捕,之后,执法人员给色情场所一定比例的提成,“三七开”中,通常是执法人员拿“七”。谁知这一次抓错了人,误把无辜百姓当成嫖客,造成了惨祸。事件发生以后,市委责成你(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对此事进行善后处理。你将作何选择:()。

A.承认这是在打击卖淫嫖娼活动中的一件失误,向受害人和家属亲友致歉,并承担赔偿。

B.采取严厉措施禁止警察与色情场所设局抓嫖客的不法行为,并向受害人和家属亲友致歉,并承担赔偿。

C.严惩造成苏某死亡的公安干警和提供不真实情况的有关人员。

D.坚决废除公安机关和色情场所在打击卖淫嫖娼活动中按一定比例的提成的规定。

五、能力测试题(六选三)(以下各题中,每题各有6个答案,其中有3个答案是最佳答案。请你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其中的3个答案,限选3个,每选对一个答案得1分,全部选对得3分,选择4个或4个以上答案不得分,共3小题,每小题9分)。

1.某县税务局局长刘某自1994年担任局长以来,利用职权以权谋私,中饱私囊。1994年6月,刘某乘其所辖区一企业开张,需办理税务执照而有求于税务局之机,先后接受该企业港币2000多元及金笔一支。1995年,刘某向县电器厂、县开关厂等企业索取财物,并要求这些企业请吃请喝。1996年经群众举报,该县监察局对刘某的行为及其相关事实进行了周密调查,经多方取证,认为刘某已经违反了有关行政管理法规,因而予以正式立案。同年,县监察局向县人大汇报情况,县人大经过调查核实,于1997年免去刘某税务局局长的职务。问:本案中,涉及的监督类型有()。A.国家检察机关的监督 B.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的监督 C.行政监督机关的监督 D.社会监督

E.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 F.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2.2000年5月,某县教委出台了该县2000年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政策。其中规定,学校只能招收户籍在学校所在乡镇辖区范围内的学生。张某是某重点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中,成绩优异。但是由于张某的户籍不在该中学所在的乡镇,按照县教委2000年的招生政策,只能到其户籍所在地的一所普通中学就读。张某对县教委的招生政策不服,向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县人民政府维持了教育委员会的决定。根据当地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公民对教育部门的决定不服,应当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上一级主管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的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张某对县人民政府的复议决定仍然不服。

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对教育部门行政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该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B.由于张某的人身权、财产权未受到损失,不符合提起行政复议的条件,因此,县人民政府维持了教育委员会的决定

C.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张某除人身权、财产权外的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同样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D.由于根据当地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县人民政府的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故张某的权益无法得到维护

E.当地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对教育部门行政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该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F.张某不服县人民政府的复议决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某市政府正筹建本市一公园,鉴于资金短缺,便作出一项决定,要求本市所有公务员每人捐助100元,违者则给予警告或降级处分。该市税务局公务员王某因拒绝交纳,被市政府给予警告处分。王某不服,遂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人民法院撤销市政府的决定,并撤销市政府给予的处分。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市人民法院不应受理该案

B.王某如果以市政府的决定侵犯其财产权为由提起行政诉讼,那么法院就应当受理

C.王某可以向上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D.王某不能向上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E.市人民法院理应受理该案

上一篇:本草纲目读后感1000字下一篇:老师好好教你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