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问题的预习方法

2024-06-27

目标问题的预习方法(通用8篇)

篇1:目标问题的预习方法

六年级语文预习目标和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至关重要,学生课前的预习效果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低,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就目前来看,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给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困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六年级学生来讲,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但由于受地区影响,目前我校学生的预习主动性很差,不能够主动地参与预习。这就需要我们从预习的有效性加以考虑,从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做好家校协调配合,逐步提高预习要求等方面展开工作。就农村的六年级学生来讲,结合其心理意志水平,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语文预习“六读”要求。一读:轻声读,找生字,查字典,标音节。

通过第一遍慢慢地轻声朗读,扫除生字障碍,为读通课文奠定基础。二读:留心读,找新词,综合法,明词义。

结合第二遍的细细读,找出自己不理解和感兴趣的新词、成语。再利用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此方法是理解词语的主要方法。)

三读:放声读,标段数,抓事物,找联系。

通过放声的朗读,分清自然段;想一想课文讲了那些人物或其它事物,他们(它们)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四读:默默读,理层次,分段落,抓内容。

在这一次默默地阅读中思考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哪些段落的联系更紧密,初步划分出意义段;归纳出课文各段的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相应的地方做好批注。

五读:静心读,找佳句,质疑难,初解答。

结合静心的默读,摘抄好词、佳句、优美语段;提出一两个疑难问题,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初步解答,做好批注。六读:兴致读,品感情,抓基础,做练习。

这是预习的最后一步,我们可以在兴致勃勃的朗读中体会作者在这篇课文中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或写作的目的)。最后结合相关的预习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篇2:目标问题的预习方法

一、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的意义

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如下的积极意义:

1.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使学生能自己去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内容,也为教师的“补差”找到一个切入点,为学生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2.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可以主动地对自己不懂的内容做一些标记,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预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促使他们更愉快地、主动地学习。

由此可见,在数学学科开展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前预习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的指导

有效的预习,能明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将为课堂教学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就能自己获得知识。这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改善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教会学生做什么(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也就是即将学习的新知)———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发展学生的思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预习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

三、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的方法

1.任务落实预习法。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同学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进行预习。因为学生开始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

2.笔记预习法。课前预习,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学生做摘录笔记,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在课上进行质疑,这是数学课程最常用的预习方法。

3.温故知新预习法。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4.尝试练习预习法。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同学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后,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5.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学生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总之,预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要找准学生的能力点,要瞄准学生的兴趣点,切实使学生预习时“动”起来。

在预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选择好预习的时间。预习的时间一般要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之后的剩余时间,并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如果剩余时间多,可以多预习几科,预习时钻研得深入一些;反之,如果预习的时间较少,则应该把时间用于薄弱学科的预习。

2.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对于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在第二次阅读时,头脑里始终要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仔细钻研教材。这时阅读的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些,遇到困难,可以停下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关攻克,把问题解决,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问题,也不必勉强去解决,这样会花费大多的时间。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留待课堂上听课时去解决。

3.边预习边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在书上做的预习笔记要边读边进行,以在教材上圈点勾划为主。所圈点勾划的应该是教材的要点,以及一些定义、定理、性质及解题方法技巧。同时,也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以边读边做,也可以在阅读教材后再做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本节课讲授的几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逻辑联系,预习时遇到的疑难点是什么,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查阅了哪些参考书或工具书,所查阅的资料中有价值的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

4.预习不能搞千篇 一律,要根据不同章节、不同内容的特点抓住预习的重点,选择不同的预习方法。

总之,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必不可少的,数学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要学好数学,就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 哪些星座在职场中最讲究工作效率

★ 小升初择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在大学应该怎么才能学好俄语

★ 在大学应该怎么正确学好英语

★ 浅谈记实作文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篇3:目标问题的预习方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互助分步达标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课堂, 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在每个小组长的带动下, 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学困生的成绩有了逐步提高,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小组互助分步达标的教学方法中有两个重要环节———预习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设计。 这两个环节设计的不合理, 就会影响学生探究的热情和信心, 影响成功打造高校课堂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所以备课时, 必须挖掘教材, 细心揣摩, 仔细研究, 使每个问题的设计都有目的性与针对性, 避免盲目性、应付行与随意性。 这两个环节是我们在备课中花费精力最多, 也是我们在备课中遇到困惑最多的。 那么, 怎样合理设计预习目标和学习目标?通过教学的反复实践, 我总结了自己的几点认识。

预习目标与学习目标设计的问题发挥作用不同。 预习目标主要设计几个简单代表性的问题, 检查前一天学生回家预习的情况。 设计的问题:一是检查与新课有关的知识, 二是检查新课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以提问作为了解学情的一个依据。 设计的问题不宜太难, 应是只要预习了学生都能会的问题, 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有了预习基础, 第二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更好地参与到小组互助学习中, 增强学生互助学习的兴趣和信心[1]。 预习目标要简明扼要, 不宜过多、过杂, 一般设计3—5分钟问题就可以。 而学习目标的设计相比复杂一些, 是一节课探究的主要内容, 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键, 是小组互助学习展开讨论、交流、质疑、展示的主要依据, 对小组互助学习起着指导性作用。 所以学习目标设计要严密一些, 讲究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 要能体现出一节课知识的来龙去脉, 体现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 这一环节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能力, 放手学生, 围绕学习目标, 通过小组互助解决问题, 教师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的作用。

预习目标和学习目标设计的问题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预习目标和学习目标设置的问题是相辅相成、相互融洽的, 避免孤立、零散、互不联系的特点。 设计的问题既要能够承接上一个问题, 又要能由此题的探究使下一个问题得到启发, 达到由此及彼、步步为营的效果, 能够体现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 为了发挥小组互助的作用, 使分步达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问题时注意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时做好衔接, 调理清晰, 环环相扣, 从题和题之间能够捕捉到所求问题的相关信息。 这样设计的问题, 要能够打开学生探究的思路, 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小组互助, 按照目标层层设计的问题, 逐步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最后进行概括、总结, 达成规律性的认识。

预习目标和学习目标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梯度, 循序渐进, 由简到难逐步加深。 问题设置太简单、容易, 尖子生就会失去探究热情, 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挥, 满足不了他们学习的愿望。 问题设置太难, 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很难解答出来, 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教育, 不同的人在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备课中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 使问题设计有一定梯度, 照顾到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 让他们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和同学能够一起动起来, 能够开动脑筋, 挖掘出自己的潜质, 感受到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有所成就感, 避免学困生感到学习的枯燥乏味, 一节课无所事事。

怎样更合理设计问题呢? 首先要了解学情, 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哪些是学生易错的问题? 哪些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当发现设置的问题超过学生能力时, 可以围绕难点从几个角度设计问题, 通过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逐步加深, 经过学生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

学习目标和预习目标相比, 要能够体现出学科的转化思想。 学习目标的问题设置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渠道。 教师设计问题时充分发挥这一环节的指导作用, 设计的问题可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并能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设计问题时, 注重方法, 使解题思路和方法得到概括、归纳, 避免题海战术带来的烦恼。

教学方法很多,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基本思想。 教学中常遇到的转化思想有: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 把一般的问题转化为特殊的问题, 把未知的条件转化为已知的条件, 把一个综合的问题转化成几个基本点问题, 把顺向思维的问题转化为逆向思维的问题。 转化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探究方法, 通过转化把不好理解的问题转化为直观、易懂, 同时容易接受的问题, 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过研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 学会转化能较快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

设计预习目标和学习目标时, 同科教师要常常切磋。社会在高速发展, 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所见所闻也越来越多, 求知欲越来越难以满足, 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基于这种情况, 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毕竟是有限的, 如果单靠自己闭门研究, 则想问题难免有遗漏、片面或不合情理的地方。“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为了打造高效课堂, 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互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应该设计几个问题? 出什么样的问题? 什么类型? 怎样把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小组互助学习时, 预想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该用什么形式帮助解决? 无论多忙也要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切磋, 常在一起碰头交流, 发挥群策群力, 将自己遇到的困惑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 保证自己的思想跟上步伐, 不被淘汰。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每次切磋都会发现自己有很大收获。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让小组互助学习学得更加轻松愉快, 单打独拼只能让自己疲惫不堪, 发挥团队力量, 将个人力量融到集体中, 取长补短, 满足学生需求。 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 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加理想完美, 有利于小组互助, 提高教学质量。

设立预习目标与学习目标, 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让学困生重拾学习信心。 以前学困生因为成绩差, 得不到同学们的帮助, 甚至被同学们瞧不起, 使他们在班级很被动, 上课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或干别的。 自从分了小组, 组内又进行了一帮一结对子, 这种捆绑式的学习方式, 为学困生搭建了更好的平台, 让学困生看到了希望。 学困生有了进步, 他所在的组就更有机会得到最佳组合和优秀小组评选。 有了这层互动关系, 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不再犯愁, 会主动找结对子的帮教同学, 帮教的同学也不会推辞, 很负责任地为学困生讲解。 因为他们之间的学习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帮教的同学如果不负责任, 则学困生的成绩不但会影响最佳组合奖的比拼, 而且会影响优秀小组的比拼。 要教会别人, 首先得自己学会, 组长和帮教的同学平时学习都很用功, 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会别人。 通过一帮一结对子, 培养学困生积极进取, 不甘落后的精神, 增添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更难得的是学困生能够重拾学习的信心,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课改让我再次认识到, 教师要敢于相信学生的能力, 多给学生表现机会, 要学会不急躁, 耐心等待, 多鼓励少指责, 学会利用学生资源, 发挥以优带差的作用, 把课堂作为学生锻炼的舞台。

合理设计预习目标和学习目标, 有利于小组互助分步达标, 能够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的角色。 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因此, 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研究, 不断并探索, 用科学的理念, 合理设计预习目标和学习目标, 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王志军.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浅谈[J].教学研究, 2009 (01) .

篇4:预习:学习的目标引擎和任务驱动

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其中,“故”是指学生已经学过并掌握的知识,“新”是指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学习内容,能否把握新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能否洞察新内容隐含的思想方法,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检验或者矫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所以,带着任务预习,相当于一辆汽车安装了强有力的驱动。

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小预习)、章节预习(中预习)和学期预习(大预习)三种方式,下面分别介绍: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易行的预习方式,时间可以安排在每天晚自修后段、早自修,或课前的几分钟。只要对老师要讲的新课内容粗读一遍,用铅笔标出如下问题就可以了。

第一类问题:漏洞。这类问题是已经学过的,但忘记了。它可能是以前学过的概念、定理、公式或原理。发现这些漏洞,用铅笔做“○”标记,表示这是漏洞,赶紧补上,以免成为课上听讲的障碍。在理科课上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老师要讲解三角形的知识,在推导新定理的过程中用到以前学过的三角函数变换的知识,讲课时,老师认为这是大家已经掌握的,所以一般不会重复。如果学生已经把相关的知识忘了,思维一下子就停在这个知识点上,老师往下再讲什么就很难跟得上了。如果在预习时及时发现并弥补这样的漏洞,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第二类问题:重点。所谓重点,就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一般出现在标题或课本的中间部分,新教材里对一些核心概念等用黑体字标明。预习时,如果学生发现其他知识点也是重点,要用铅笔做“☆”标记。提醒自己这是课上要专心听的地方,便于把自己对该内容形成的初步印象与老师课上的讲解形成对比。

第三类问题:关键词。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要打好双基,即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所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非常重要。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紧紧抓住概念叙述过程中的关键词,并用“△”标出。提醒自己在课堂上注意听老师的讲解,看看自己把握得是不是准确。

第四类问题:难点。难点是本课内容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找出后用“?”标注,提醒自己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听老师怎么讲解。

课前预习虽然耗时不多,却可以完成“扫除障碍,明确目标”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非常有利的暗示,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需要强调的是,课前预习一定要持之以恒,日久定会看到效果,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会前功尽弃,得不偿失。

章节预习

章节预习是对知识的模块式预习方式,所需时间相对较多一些,所以应该安排在周末或其他相对较长的自由时间里。和课前预习不同,学生可以按如下几点来操作。

1.读读本章(单元)大标题,想想这章主要写的是什么?有关这一章(单元)我都知道哪些知识?本章(单元)将有哪些我没有遇到过的知识?

2.读读本章(单元)开篇的学习目标或引言,想想自己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是什么?学完本章(单元)我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3.读读每一小节的标题,想想它们的含义。它们不仅是本章(单元)知识的子目录,也是关键词。

4.读读每小节的第一段。新教材中每一小节往往都是由一个小问题或者小故事开始的,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后,顺理成章地提出新的概念,非常贴近生活,读来轻松愉快,对提高本学科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好处。

5.读读每一小节的黑体字或图表。视觉性材料能成为轻松掌握要点和细节信息的路标。

6.读读课后题,大体知道这一章(单元)的内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大体了解将来考试会怎么考。

7.读读小结和阅读材料。人类大脑的记忆是网状的,章节后的框图式或条目式的小结非常便于我们结构化、系统化地掌握知识。阅读材料要么非常经典,要么非常生活化,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逻辑思维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和课前的预习相比,章节预习的方式能使学生站得更高一些。不仅对背景知识有了准备,而且这种心理上的优势更容易促成课堂上的思维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有选择地听,有主动权地做。

学期预习

学期预习是预习的最高境界,对时间要求更多,对自学能力要求更高,也是学生成为学习高手的必经之路。学期预习应该安排在开学前或学期初学习任务不太重的时候。集中一定的时间通览新的教材,进行较为系统的自学,从整册教材的角度了解学科的知识体系,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长期的积极作用。

美国艾阿华大学心理学教授罗宾逊提出的“SQ3R”学习法是成熟的学期预习方法,值得尝试。所谓“SQ3R”,指的是浏览(Survey)→质疑(Question)→精读(Read)→背诵(Recite)→复习(Review)。以登山来比喻:准备攀登某座山时,先做深呼吸,大致察看一下山的轮廓,看准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山势怎么样?山谷有多深?然后再开始攀登。在登山的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树木和山谷,还有流淌的清澈小溪。登上山顶后,再从另一个角度俯视一下那座山的模样。这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整个轮廓,而且是遥远的、模模糊糊的江河、田野和村庄,壮丽的风光尽收眼底。

“SQ3R”学习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浏览。就象登山前先观察整体山貌一样,先扫一下目录,大体有个印象。然后粗略地看一下每一章的小标题及第一个段落或序言,并对每一章的小结部分进行略读。这样,心中就有了本册教材的知识轮廓。对于不爱读书的同学,浏览是非常好的“收心”手段,在翻看过程中,会让自己慢慢静下心来,不知不觉地进入阅读状态。

第二步,质疑。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学生会对标题或知识轮廓产生一些疑问,构成了继续阅读的目的。其实,对于不善于质疑的同学,可以采用把标题改成提问的形式。如把标题“等差数列”改为“什么是等差数列,它有什么性质”,就会对阅读产生好奇心,在这种任务驱动下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尤其是知道要通过阅读才能够解决自己的“为什么”后,就等于明确了继续进行下一步骤的目的。就好比,在旅行时把对旅行的期待转换为“到目的地后玩什么、怎么玩”一样。

第三步,精读。经过浏览全文和提出质疑这两个阶段,为寻找答案或解决疑点,接下来就要精心细读教材了。此时的阅读目的很明确: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按章节顺序进行阅读,边读边想自己曾经提出的问题,并用铅笔把自己认为是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分别用“☆”和“?”标出。这里推荐几个小技巧:

1.重点放在自己上一阶段所提出的问题上,从而对重点段落进行精读。

2.读完一小节,尝试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

3.在课本的空白处简单记录自己的想法或疑点。

4.手不离笔,随时圈点或记录。

第四步,背诵。背诵是一种有声思考,是预习甚至复习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模式,因为,通过阅读完某章节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刚刚解决的问题,更易于消化吸收,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否则,这些认真解决好的问题转眼就烟消云散。想想看,每年暑假都有很多初中毕业生急于报高一课程的暑假班,可是因为学过了以后没有进行背诵这个步骤的强化,导致高一开学后所有知识全忘光,是不是很可惜?背诵的小技巧是:

1.把某一章节预习完后,暂时放下课本内容,把小标题以疑问句的形式写下来,独立回答。

2.对于已经理解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3.在练习本上面边写要点边背诵。别忘了,烂笔头胜过好记性。

4.如果背诵困难,重新再看一遍本章内容。

第五步,复习。对教材的每一个单元、章节进行了前四个阶段的操作以后,要进行整理和综合,系统化地掌握知识,以实现“站在山顶上”的效果。这便是预习中的复习。复习可以是滚动式的,预习完一个单元或章节,马上复习,若章节不多,也可以集中复习。复习的小技巧是:

1.把教材中每个单元或章节的核心内容用几个句子概括一下。

2.对照每个单元或章节后的小结构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本单元(章节)的重点内容。

3.动手尝试做一下每个单元(章节)后面的练习题。

如果你完全理解了“SQ3R”的原理,掌握了具体程序,不妨以一个单独或章节的内容为例子,亲自做一个实验吧。

篇5:依托目标,系统规划预习

我们以“生字词”这一板块的预习要求为例, 通过纵向比较一年级下册至三年级上册字词预习要求, 仔细观察随着年级升高在预习要求上的变化, 感受年级间的差异。比较时, 我们以一年级为基础, 为了便于发现, 对随着年级升高而变化的预习要求, 我们加上下划线, 并在后面的备注中加以说明。

一年级下册:

1. 拼读生字, 在课文中圈出生字。

2. 给课后生字标注上拼音。

二年级上册:

1.拼读生字, 在课文中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给课后的生字标注拼音, 并在生字一边写出它的音序。

3. 给生字口头组词, 不理解意思的生字用音序查字法查一查字典。

备注:和一年级相比,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 增加了“在课文中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这一要求。由于学生此时对字形的分析、书写能力还不够成熟, 所以组词只是停留在口头这一层面。同时, 因为从二年级上册开始, 学生学会了查字典, 为了学以致用更好地巩固这一技能, 所以在预习时增加了写音序和查字典这一要求。由此可见, 两个学期的预习要求明显呈现出梯度变化, 这种变化是以各自的教学目标为依据的, 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二年级下册:

1.同上。 (略)

2.写出会写字的音序、部首、结构、笔画数, 并组两个词。

3.不理解意思的生字用音序或部首查字法查一查字典。

备注:和二上相比, 此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字形分析及书写能力, 所以组词从口头提升到纸上书写。至于写出生字的音序、部首、结构及笔画数这一训练,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阶段性进行, 或从中选取几个项目进行, 如今天写出音序, 明天写出部首, 不一定每天都按一样的格式练习。

三年级上册:

1.同上。 (略)

2.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生字, 写一写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

3.圈出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词语, 查字典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老师事先给出要求联系上下文读懂的词语)

备注:三年级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师不用面面俱到地讲解字形结构了, 通过反馈预习情况, 对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也是三年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 在预习时让学生先去试一试, 这样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读中思, 思中读, 从而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形式上渐渐丰富

一年级时学生最初的预习大多停留在“拼读”这一形式, 随着学习的深入, 慢慢地有了“写”这一形式, 预习时开始读写结合。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和理解能力后查资料、积累好词好句、思考课后问题等预习形式也相继出现了。

预习形式的丰富性还体现在教师对“读”“查”“写”“思”等基本形式的变式运用。同样是“写”, 不同年级、不同教师根据不同对象, 不同课文会有各不相同的操作要求。

直奔重点:写一写你认为比较难写的字。

分类整理:根据本课字词的特点对字词进行归类整理。可以根据结构不同来整理, 写生字时把结构或偏旁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也可以根据读音的特点来整理, 如把前后鼻音, 平翘舌音等生字归类写在一起, 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提要来归类, 如根据生字词描写对象的不同进行归类等。

篇6:设置预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从预习的效果比较中,我们认为:制定预习目标,让学生常规性学习行为规范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从而减少或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使学习一路顺畅,达到了愉快学习的效果。

1.设置预习目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在实验中,让学生通过“阅读与观察”养成了规范的学习习惯,圈点勾画,使用工具书。丰富了识字量和词语积累量,增强了辨别易混易错字,多音多义字,形似形近字,习惯性错用字以及遣词造句的能力。增强了对在不同语境中,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情感色彩的赏析解释能力。增强了对问题思维的敏捷性和悟性。

通过“阅读观察”目标预习指导,使学生能够对预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能够分解出自己在课堂上应该重点学习的内容,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同时,改变了过去学生一味等待老师上课时满堂灌输、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观察、思考,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而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预习目标设置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点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如将每课自己不认识或不会写的字抄摘在作业本上,查字典注音、拼读,或练习写字达到会写、写好等要求和指导。由于适应每个学生学习需要,突出个体差异,具有自主性。因此,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预习目标设置与指导,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充分显示了预习目标设置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实验前,80%的学生不预习或不会预习,20%的学生只是阅读而不加思考、不动手,上课没准备、没目标,老师讲到哪就硬着头皮跟到哪,缺少自己的学习思路,机械式学习。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更不能创新性发掘新知。即使学到一些书本知识,也只能是死知识,不灵活、不会用,造成语文素质差,呈现出高分低能或低分无能的现象。随着课改的深入,要尽快改变这些现象,就必须重视预习环节,培养自主能力。

2.设置预习目标,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

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究”模式训练,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微观理解细节,能把问题由细化分解,再到整体概括归纳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精神。培养了学生敢于并善于发掘疑难问题,向自己提出挑战与客观正确评价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养成了合作交流,互动探究,健康发展,共同提高的学习行为习惯。端正了学习态度,改变了过去埋头死读书,以书本为中心,客观背题、抄答案,搞题海战的学习方法。加强合作性学习,课前学习。培养了语言表达,语言概括,语言交流,语言艺术等运用能力。达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使师生、生生无限沟通。使疑难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不仅加深了感情交流,而且通过合作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越有问题越探究,越探究深层本质性问题就越多,问题越多就理解越透彻的学习气氛。而对诸多问题的探究,便是对课文阅读的深层赏析与解剖,更有利于整体把握文章主旨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思想意义。达到全面理解课文,使语文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为学会阅读,学会鉴赏,品味语言的精美与魅力,享受风格的独特与熏陶,为全面发展自己,奠定了良好的文学欣赏基础。

3.设置预习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创新学习能力,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力”目标的设置,学会了有效学习、创新性学习。有效学习主要是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技能,夯实双基,达到“学则会,会则活”的水平。初步学懂课文要意,粗略把握课文特点,为课堂释疑解难开拓思路。创新学习主要是有效学习前提下,能将知识灵活变通,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情节、人物、环境,对不同文体等,用最恰当的方法,最精美的语言艺术,进行客观分析,正确评价,灵活运用。在这种学习能力下,学生思维、联想、想象、综合能力进一步被挖掘,智力潜能,非智力意识被开发。

通过对学生课堂笔记、课后练习与巩固作业以及作文活动,课外辅助练习等情况的效果检查,对学生反馈出的共同问题、集中在课堂上解决。对个别问题,个案逐一面对面解决。不仅突出了重点、发现了问题,而且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目标的深化,个性的发挥,使“培优转差”工作落到了实处。每个学生每一天都在进步,都在提高。阅读能力强了,分析问题透了,理解问题快了,学习由难变易了。通过期中、期末大型测试成绩表明:学习成绩提高了。从试卷分析可知:应变能力增强了。学生再也不感到学习语文困难了,总觉得学语文是一种享受和快乐,真正悟出了学好语文的有效方法。

4.设置预习目标,体现了阅读个性化差异和思维差异的主观性。

实验中,我们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主观性思维发挥提供了机会。学生学习的空间大了,内容多了,提高快了。实验改变了过去学生只限于课堂上学习,课后无事可做的不良习惯。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辩论,课后反思和课前、课堂、课后自我评价的良好学风。实验还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观念。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并体现到常规性学习过程中。

实验不仅使学生对课内阅读有兴趣,有激情,而且对课外阅读更有耐心。过去的学生有书不愿读,现在的学生既读好教材,又买名著读。过去的学生只草率读书,而不背书;现在的学生既认真读书,又注重背书。过去的学生只死读书,现在的学生能赏读。这就表明:预习目标设置与学法指导,使学生产生了学语文的兴趣。促使了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更有个性化地学习阅读。体现了学生阅读、思维差异的主观性。使学生不再悲观地认识自我,从而更有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预习目标设置与指导实验,为学生有效学习和创新学习语文课,开辟了绿色通道。同时,为校本教研特色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此实验具有在农村中学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篇7:目标问题的预习方法

1 问题描述

在一般情况下:有i个目标a1,a2,…,ai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可以应用的资源有j个(或受到j个条件的约束)w1,w2,…,wj,在条件允许的前提有多种实现目标的解决方案,假设总共有n个解决方案b1,b2,…,bn,那么问题转化为在n个解决方案中寻求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B。

我们将影响资源分配的常数目标函数或者因素指标的集合记为V={v1,v2,…,vm},对n个方案和m个因素指标选取隶属度函数μR(bp,νq)=rpq∈[0,1],p=1,2,…,n,q=1,2,…,m,记R=(rpq)n×m,在模糊矩阵R上应用最大隶属原则建立标准优等方案贴近度最大的即为最优解决方案B。

2 求解步骤

记问题的n个解决方案为论域B=(b1,b2,…,bn),各种因素指标为论域V={v1,v2,…,vm},p=1,2,…,n,q=1,2,…,m。由此,可以得到各个方案的因素指标向量uq=(u1q,u2q,…,unq)T。设α和β为uq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x为uq中各变量,隶属度函数的选取可根据实际问题特性进行选取,这里取常用且便于计算的梯形隶属度函数。

代表相应因素指标越大对于达成目标产生的作用越大,即越大越优;

代表相应因素指标越小对于达成目标阻碍越小,即越小越优;

代表相应指标因素处于φ和γ之间时,有利于达成目标。

对所有方案的因素指标应用隶属度函数进行计算,建立隶属度矩阵

第p个方案对应的隶属度向量为Rp=(rp1,rp2,…,rpm)T.

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应用隶属度矩阵R建立标准优等方案作为所有方案优选比较的相对标准。

式中∨为取大运算。

应用模糊模式识别中的贴近度概念,计算方案Rl和标准优等方案的海明贴近度,

对全部方案和标准优等方案进行贴近度比较,贴近度最大的方案B与最接近,即B为最优方案。

3 流程图

图1为计算流程图。

4 仿真实例

光学成像卫星对3处目标进行观测,观测方案记为b1,b2,b3,影响观测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视场宽度,定位精度和观测持续时间。对应三种方案的因素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

卫星观测的视场宽度越大对于观测效能的影响越小,当视场宽度大于50千米时,视场宽度因素对观测效能不在产生影响,当视场宽度小于5千米时,对观测效能影响极大,认为不能正常观测,视场宽度取代表越大越好的隶属度函数,隶属度函数下限和上限分别取α=5,β=50,由式(1)得,r1=(1,0.667,0.489);

卫星定位精度越小观测效能越好,定位精度取代表越小越好的隶属度函数,α=20,β=35,由式(2)得,r2=(0,1,0.467);

卫星观测时间越久取得的观测信息越充分,观测效能越好,观测持续时间取代表越大越好的隶属度函数,保证观察持续时间大于6分钟,观察持续时间的下限和上限分别取α=6,β=15,由式(1)得,r3=(0.556,0.389,1);

由公式(5)求得:,

由海明贴近度公式(6)求得各方案与的贴近度:

由此得知b2优于b3优于b1,最优方案是b2。

5 结束语

本文从模糊决策的角度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避免了一些方法计算量大或有时迭代无法收敛的问题。通过光学卫星观测仿真实例,证明方法简单,使用灵活,计算结果快速可靠。

参考文献

[1]《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刘普寅,吴孟达.模糊理论及其应用[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篇8:目标问题的预习方法

一、并购目标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

1、账面价值法:适用于以得到目标企业的某些设备为目标的并购,主收购方无意继续经营该企业,同时目标企业的财务资料详实。或者并购不是市场驱动的,而是政策或母公司的要求,也可用账面价值法来节省成本。

2、现金流折现法:适用于在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兼并和收购中,因为该方法体现了管理和控制公司经营以及利润分配的思想。

3、相对价值法:适用于在接受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从二级市场上购买非控制权股份。该方法解决了并购后由于经营或管理的改善产生的价值难以评估的问题。

4、期权价值法:适用于给主收购方带来的扩张或收缩规模价值的并购活动,该方法主要评估的是并购资产未来的价值上升空间。

各种价值评估方法都适用于不同目的和性质的并购活动。除了账面价值法只涉及对财务报表在会计上规范化与模式化的处理之外,其他三种方法在使用时都涉及一定的技巧,其中在理解和应用上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二、现金流折现方法中常见的问题

(一)折现率选择的争议

用现金流折现法(DcF)进行评估时,并购所得的价值对于折现率的选择非常敏感,因此折现率的计算与选取在该评估方法的运用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然而,理论中对折现率的选择上却存有巨大的分歧,一部分观点认为应使用被收购方公司目前的加权资本成本或是选择被收购方公司过去的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另一部分观点认为应选用重组后目标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作为折现率,还有些观点认为应该分别以买方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计算对应的现值。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观点都建立在相对静态的基础上而未根据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应用。

本文认为,折现率的选择取的核心依据在于被折现的现金流的风险,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方法也有所差异。如果估计的是未考虑协同效应时被收购方的价值,那么应该将被收购方现有资产的经营风险所要求的资产报酬率作为基础,同时考虑并购后资本成本的变化,得出相应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权益成本。如果要计算考虑协同效应后并购双方总价值,那么应该具体区分并购性质和特征来选择折现率。

(二)终值的计算

终值的估计在整个估值过程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对高杠杆的收购,股权现金流的在起初的几年往往是很少的,终值的大小对最终估值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结合以往理论,本文认为,应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估值,同时考虑行业和商业周期的因素。同时如果终值的风险发生了改变,还要考虑用不同的折现率。

(三)协同效应价值

主收购方为所有的协同效应买单是合理的——这是协同效应价值评估认识中常见的一大误区。从理论上来说,两家公司在并购后的总价值减去合并前两家公司的价值之和,就是协同效应的价值,也是并购活动给主收购方带来的价值增量。看起来主收购方为此全额支付协同效应价值也无可厚非。

如何把协同效应的价值在主收购方和被收购方之间划分?本文认为,可以借用Harris等人提出的“第二竞购者”思想,根据第二竞购者的出价来衡量仅由被收购方创造的协同效应价值。如果第二竞购者出价较低,说明协同效应价值大部分由主收购方产生,那么主购方为协同效应的出价只要高于第二竞购者愿意为协同效应支付的价格就可以了;如果第二竞购者出价接近于主收购方,说明协同效应价值大部分是由被收购方带来的,此时主收购方支付全部的协同效应价值才是合理的。

三、相对价值法中常见问题

1、相对价值法主要依赖利润或账面价值等会计数据。一方面,会计数据的操纵会使扭曲该方法评估所得的价值,另一方面,使用会计数据。可能陷入过分关注历史,而忽视未来预期的困境。

2、相对价值法忽略了商业周期,经济衰退的因素。为了消除行业的周期性影响,可使用三年的平均净利润来代替收购公司当年净利润作为估值的基础。

3、相对价值法在应用中将行业作为选择可比公司的标准的做法虽然普遍,但并不科学,因为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上市公司之间在盈利能力。增长率,资产规模等方面仍会存在很大差异。

四、期权价值法中常见的问题

期权价值法作为并购价值评估的一个新方法,在国内介绍并购估值方法的文章中经常被提及,但主要是将实物期权模型作为新理论引入并购的定价和决策过程中,注重于介绍某种期权的算法而忽略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并购活动还是被收购方的期权价值

在使用期权模型时,首先要区分的并购活动还是被收购方产生了期权价值,因为主收购方可以为被收购方带来的期权价值支付对价。但是不必要为并购活动本身包涵的期权买单。但如果是被收购方为主收购方带来了未来的扩张、收缩、放弃等战略选择权,那么被收购方的价值可能由此而增加。

(二)协同效应价值与期权价值的区分

一些理论认为并购中的协同效应的价值和战略价值均可以看成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的一种选择权,是一种增长期权。不可否认被收购方的价值可能包含选择权价值,但是本文认为把协同效应价值看作选择权价值是不恰当的,因为当并购完成以后,主收购方不会再把计划中应该发生的协同效应划入可选择权范围之内,如:选择是否应该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来降低成本,考虑是否应该用垄断性的市场地位来左右市场价格……除非主收购方在并购之前没有意料到会有这些协同效应的发生。因此被收购方的期权价值是除了协同效应之外的又一价值增量,但不能等同于协同效应价值。

(三)实物期权模型使用中的问题

并购期权是一种实物期权,在估计并购期权价值时,常见的问题是将并购期权其当作金融期权,盲目套用Black-Scholes公式计算,而忽略了实物期权和金融期权之间的几大区别,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

第一,金融期权的标的资产具有非竞争性,而被收购方具有竞争性。竞争性会引起最终成交价格(执行价格)的变动。

第二,被收购方基本上不像金融期权具有好的交易性,无法假设交易成本为零。

第三,与金融期权不同,而被收购方期权价值具有关联性。一个战略期权的执行可能影响未来多个期权。

第四,被收购方期权的价值还受到管理行为的人为影响。

上一篇:大班家长会讲稿下一篇:消防部队业务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