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机械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论文

2024-06-20

电子机械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论文(精选6篇)

篇1:电子机械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论文

电子机械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论文

一、电子机械的特点及人才需求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我国的工业与军用电子装备开始从仿制走向自行研制,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在电子装备的设计与制造上走向世界的先进水平,与此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结构与工艺对电子装备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电子装备中电气设计、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是密不可分的,并趋向融为一体设计。电子机械是研究电子与信息系统中的机械与结构问题的一门机电光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通过研究机械、电磁、热之间的耦合关系,把电子设备的原理设计转化为机械和结构的设计,提高其在机械、电磁、热环境中的可靠性,以保证其电气性能指标。与一般机械专业相比,电子机械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目的上,电子机械在于捉高电子装备系统的电气性能,而常规机械则是为了提高其机械性能。在实现手段上,前者主要通过改变、优选机械结构参数与工艺来实现,而后者则主要通过电子信息、光电子信息来实现。在机电一体化的载体方面,前者是电子系统,后者为机械结构系统。从对系统的重要程度看,机电一体化对电子装备而言不但重要而且是其生命之所在。现代国防武器装备对军用电子装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突出表现为高频段、高增益,快响应、高指向精度,高密度、小型化。为适应上述发展趋势和要求,在电子信息行业,亟须培养具备电子机械专门知识,从事电子机械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和研究人才。

二、电子机械人才知识结构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

如何有效地培养出适应电子信息领域需求的高层次电子机械人才,或者说,如何科学合理地建立起电子机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体系,是我们从创办这一专业开始就一直探讨的问题。一个真正合格的电子机械人才必须把机械知识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面、综合地设计电子设备。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建立课程体系时,从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角度,按模块化分课程体系更容易建立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将电子机械方向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和专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分为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基础知识、电子及信息基础知识、机电控制基础知识和工程测量基础知识5个子模块,重点是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外语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掌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通识知识,包括机电一体化知识、机电控制工程知识等。专业知识模块是在结合基础知识模块如何构建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对于电子机械培养方向,除了掌握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基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面向电子信息领域的电子设备的设计和集成化制造方面的知识,这其中主要包括电子设备环境防护、天线结构设计、办公自动化设备和高密度组装等知识。

由于电子机械方向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合理地安排机、电等多学科的课程问题,如果只是将课程硬性叠加,则学生不堪重负,且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不能有机地结合,会使学生感到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没有学好,因此必须对原有机类和电类课程进行优化、精简、合理的组合并创新。我们结合自身的情况,所遵循的原则是:“面向电子信息领域,以电子设备CAD/CAM为主线,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强化基础、注重实践”。贯穿4年培养计划的主线是电子设备设计制造综合能力培养。在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的框架上,结合电子机械知识结构体系要求,,按照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本专业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我们设计了平台模块式课程框架结构,突出了课程的整体优化与整合,突出了加强基础,突出了方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新的课程体系课内总学时设定为2559学时,其中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与选修课程,开出课程总学分为272.5,准许毕业的最低学分186.5。

课程体系为四级平台(平台体现了课程的分类与整合):

1.公共基础平台。作为通识教育部分,对全校学生统一要求。课程分为5大模块:数学、自然科学模块,人文社会科学模块,工具与方法类模块工程概论模块以及体育。

2.机械工程学科群技术基础平台。(这一平台课程与部分机电工程学院其他专业共同使用。)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平台。

4.电子机械方向平台。

三、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工作

1.机电化合,解决机电结合、设计与制造相结合过程中教学时数剧增的问题

正确处理机械与电子、设计与制造的关系,强调以机为主,以设计为主。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机械类课程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一级机械类专业一致。电子类课程主要着重基本原理与定性设计,区别与电子类专业。专业课程中重点探讨机械结构如何保证优良的电子性能。

2.设置与电子机械领域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针对电子信息行业特点,开设具有明显电子机械特色的课程,如:电子设备热控制技术、天线结构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现代电子装联工艺学等课程,以使所培养的人才能自如地应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电子行业电子设备设计的技术工作。

3.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

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学生参加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课程体系改革追求的目标。首先在加强教学环节建设的同时,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增加电子机械方向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其次实行导师制,遴选优秀学生在本科阶段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再者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措施,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也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4.结合专业发展的要求,强化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思维培养的重要场所。为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我们把本学科实验室硬件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制造信息技术为纽带,建设学院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在机电工程学院形成了一个集现代设计技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院级综合实验平台。为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抓好教材建设工作,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教材体系

在本专业初创时期,我们编写了首批机电结合型的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几十年来,始终把教材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形成了统编教材、自编教材及实验讲义相互配合的、比较完整的、有特色的机电结合型的教材体系。间出版了教材25部,获国家优秀教材奖2项,省部级优秀教材奖7 项,校级优秀教材和讲义26项。我们在教材建设方面的体会是:第一,要有明确的教材建设规划和目标。第二,在教材建设的方向上,始终不渝地坚持机电结合的特色。第三,坚持国内外著名教材与本专业特色相结合。第四,始终注意教材的社会效益。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大专院校教学的需要,而且非常注意其学科性与工程实用性,及时将科研体会与工程实践的内容加入教材中,以使教材成为本学科领域各部门各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提高教材的社会效益。

篇2:电子机械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冯向东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依然是大学的主要职能,而大学中的学科就是各种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不断地提高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大学应尽的职责。任何一所大学的水平和地位,都取决于它的学科水平。因此,在办学中,学科建设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对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专家、学者们多有论述。本文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讨论学科和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关系

1.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

大学中的学科最初只是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19世纪初叶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后,引起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大学中的学科同时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两项职能;大学在本科教育的层次之上发展了研究生教育;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推动了大学学科的发展。在这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学科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于学术研究,逐渐淡化人才培养功能的倾向,尤其是与本科教育的联系逐渐疏远。而且,越是学科水平高的大学,这种倾向越重。

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一是学科发展中的矛盾,二是大学间的竞争。

学科的发展,其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因此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学科前沿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本学科(乃至其他学科)优秀的教师投入极大的精力。另一方面,教学作为一项学术工作同样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这里事实上存在着满足学科发展自身的需要与完成学科承担的教育职能之间的矛盾。它通常表现为大学中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所谓“重科研、轻教学”,轻的是本科教学而不是研究生教学。因为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三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相互促进关系。

在流行将大学区分为“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的现实环境中,许多学校在为建设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似乎“研究型大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因为“大学排行榜”的指标,所强调的都是学术成就,包括重点学科数、博士点数、科研成果获奖数、高水平论文数等,鲜有依据各个学校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来评定和排序的。这种评价方式是否合理,众说纷纭。然而,它的导向作用则是很明显的:人们关注的是学科自身的发展状况(这关系到学校和学者的学术声望以及未来发展),忽视的是学科应当发挥的全面的教育职能。

因此,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这种倾向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2.大学的办学者应当有意识地强化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联系 第一,在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承担大学职能服务的,而不能只关注学科自身的发展。

这里有必要对学科发展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这两个概念作一点辨析。大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只是该学科“共同体”中的亚群体。每一所大学的学科发展都离不开学科“共同体”的发展背景,并且以自己的学术成果对该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学科的发展,是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甚至是首要的目标,但决不是它惟一的目标和任务。大学因其类型和层次水平的差异,在推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真正能在学科发展前沿拓展领域的只可能是少数大学。由于科学(也包括人文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科学组织的作用,学科发展的成果和优势是能够转移和扩散的。因此,每一所大学都必须并且能够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既应该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贡献上,也应该体现在利用学科发展成果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贡献上。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作为一种办学行为,其任务也不仅是提高各门学科的水平,还包括优化学校的学科结构,营造学术发展的环境等。而这一切都是为大学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的。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要把加强本科教育、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之中。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在学科发展前沿上的突破,努力提升学科水平,而且要重视吸收和综合本学科已有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是学科共有的,但不一定是本校的学者所创造的),并且把它们尽快地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既要重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又要重视学科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要重视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而且要强调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学科的基地建设既要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能够发挥教学功能等。

第二,摆正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位置。

研究型大学应当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学科,应当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毫无疑问,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重要的职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可以受到忽视。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提供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科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而研究型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意味着,它在培养本科学生,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上,比一般大学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尤其在我们国家,朝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批重点大学,都是得到国家重点支持和投入的学校,是进入“211工程”的学校,更应该在培养优秀的本科生上发挥带头作用。正是有一批高水平大学办的本科教育成为这一层次教育的主干和参照系,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才有保证。不妨作一个不太恰当的极端推论:如果研究型大学不把培养本科生作为自己重要的办学职能,而把它主要交给所谓教学型大学去承担;一批基础比较好的教学型大学又不断提高学科水平,“上升”为研究型大学,然后再把本科教育任务留给那些尚未“上升”的教学型大学„„如此发展下去的结果只能是,教育的优质资源不断地向科研和研究生培养领域集中,本科教育资源不断弱化,直到本科教育无法为社会和大学研究生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研究型大学后继乏人。

二、关于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在高等学校中,讨论得最多的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常常连在一起,很难分开。“学科专业”常常被作为一个专门词使用,而在使用中被赋予的内涵却不尽一致。因此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含混的说法。这个说法的确可以产生歧义。譬如,我们说“优先发展新兴学科专业”、“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等,说的是以这些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学科专业”这一提法又可以解释为专业是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即把专业视为学科的分支,视为某一级学科下的次级学科。“专业以学科为基础”和“专业是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差别极大,而后者正是值得商榷的。

1.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

《辞海》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其他一些辞书关于专业的定义,与此大同小异。有不少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专业下过定义。本文不再从定义上加以阐释。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本文从这一角度对专业作如下的界定: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正是这种“交叉点”的性质决定了专业的若干基本特征: ——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三类课程的组合,即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知识课程,学科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性(专门化、职业化)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的组合。第一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基础(大体相当于西方一些大学中的所谓通识教育课程),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是这个专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所规定的。

无论专业培养方案如何改革,无论这个课程组合中各类课程的分量如何此消彼长,也无论各个学校的同类专业有多少各自的特点,这种“三类课程组合模式”至今也未被突破。这种课程设置所体现的原则,就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因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大体相同而被称为“相近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这些学科甚至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因此这类专业往往被称为“跨学科专业”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这里恰好反映出设置专业与划分学科依循的原则是不同的。

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因而形成“树状分支结构”。学科及其分支,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即使是在一些学科分化与综合的演变中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这些学科也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但它不是学科“树状分支结构”中的哪一个“分支”。如果说以一门学科为基础设置的若干专业勉强可以视为该学科的“分支”,那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跨学科专业”无论如何都难以划分为哪一门学科之下的次级学科。这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只是不同学科在教学功能上的交叉,而不是学科在自身发展意义上的交叉。换言之,“跨学科专业”并不能视为交叉学科的“分支”。

——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不居。这种变动不居表现为新的专业不断产生,老的专业不断被更新或淘汰,有的专业从“冷”变“热”或者相反等等。

据统计资料,从1998年至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布点数从8887个增至13344个。其中,信息类专业点的增长幅度是70.01%,生物科学类专业点增长75.97%;有69%的本科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点达415个,是布点最多的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尤其是应用文科类专业发展迅速,在布点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6个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中各类专业点数的增减,第一志愿报考各类专业的学生数与这些专业录取数的比率,是反映某些专业冷热变化的“寒暑表”。高等学校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行为,虽然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社会职业需求,但也从大体上“折射”出社会职业需求变化的趋势。

有的学者认为,学科可以不断地分化,而专业具有相对稳定性。本文的观点正好相反:专业是变动不居的,而学科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2.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但专业建设还有自身的任务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任何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都取决于这所大学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

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当然,把它们都视为专业建设的内容也未尝不可,因为两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专业建设还要在学科建设提供的基础之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或称为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内容是学科建设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三、对几个现实问题的讨论

当前,在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有许多“热点”问题,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面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之后的局面,如何进行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如何构建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等。本文也想以前述中提及的若干观点为基础,对几个问题提出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1.只面向学生开设有关课程而不办专业的学科,是否应该列入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范畴 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专业就谈不上学科,不办专业也就谈不上学科建设。那么,在办学实践中,就面临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必须开设一系列有关的课程,是否开设了文学、历史、美学等课程,就一定要办文学专业、历史专业和美学专业?(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因为那样将培养出大大超过社会需要量的专业人才。)不办专业就不能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之中,又靠什么来保证这些课程的质量,使其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1986年,我在论述理工科院校办文科的问题时,发表过如下意见: “理工科院校办文科,要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

一、为理、工、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建设若干具有特色的新型文科专业,培养国家急需的新型文科人才;

三、促进文、理、工相互交叉渗透,发展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这三种功能,分别处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属于第一个层次的,不必设立专业,搞成系一级的建制,例如为学生开设文学、历史、美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课程,可由相应的教研室或中心、课部承担。属于第二层次的,才应该设置专业。属于第三层次的,条件尚未成熟的也不必匆忙建立专业,而首先重在科学研究和培养师资队伍(包括研究生),可以组织实验室、研究中心等。”

把上述三种功能都作为学校要求学科承担的任务,而不是把是否设置专业作为学科是否存在的判据,那么,凡涉及培养学生需要的学科,都应当纳入办学者抓学科建设的视野,尽管有的学科设置了专业而有的学科没有设置专业。再重复强调的是:学科为人才培养提供的是教师、基地和课程(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组织的教学内容);专业是按照社会的职业需求,依托相关学科来设置的。在现实中,之所以不办专业就吸引不了高水平的教师,那些找不到自己“专业归属”的教师不太安心,是因办学中的观念和政策(例如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审等)偏差造成的,而不是教育规律使然。

2.按某一级学科来设置本科专业的设想是否可行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53年到1987年,专业数目从215个增至617个(撇开“文革”期间的混乱不计)。这段时间内专业数目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从少到多。

导致专业数目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一是沿袭苏联模式设置的专业口径过窄,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专业对口”原则。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门类的增加,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设置的专业数目也就不断扩张。在这段时间里,高校专业调整走的是一条不改变专业设置原则而靠扩张专业数量来适应社会需求的道路。

第二个阶段,从80年代末到1998年,国家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两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将本科专业从670余种减少到249种。这段时间内专业数目的变化趋势是从多到少。导致专业数目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恰好是与前一个历史时期相对的,即按照宽口径原则设置专业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学校专业数目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社会的职业种类在减少。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进程中,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新职业正在迅速增长。在这一段时间里,高等学校一方面在增设新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不断地把若干老专业归并到某一个专业“帽子”之下,以此来控制专业总数。

从1985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拓宽专业口径,扩大专业覆盖面,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它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都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毋庸讳言,现在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这方面的改革还应当继续深化。但有一个问题要讨论,即确定专业口径“宽窄”的原则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考虑按某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下的二级类”(关于“二级类”的含义和范围见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来设置专业,以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在我国,将专业作为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加以固化的观念,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的产物。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所谓专业(profession、specialty)的概念,是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因此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于对学科、专业划分的标准不尽一致,因此很难在各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之间找到一一严格对应的关系。我们在比较研究中应当注意到这点。例如,根据美国教育部颁布的2000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美国高校有349个学科,在各门学科之下也列出了一批专业(有的学科下只有一个同名专业)。将它与我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相比,就可以看到:美国高校的349个学科与我国高校的249种专业是处于同一层次的;美国高校学科之下的专业,则相当于我国高校目前所谓专业口径下的“专业方向”。例如,美国高校的物理学学科下,有物理学(综合)、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等离子体与高温物理、核物理、固体与低温物理、理论与数学物理、光学、声学等专业;我国高校的物理学专业下,也有这些类似的“专业方向”。

如前文所述,专业设置与学科分类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确定专业口径的原则,应当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否适应其所面向的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不是能否与某个学科的范围相一致。体现专业口径“宽窄”的,说到底是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如果口径过宽,就不成其为专业;另一方面,用大口径专业的概念来涵盖众多的所谓“专业方向”,其容量是有限的。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已经碰到一个问题,即在一个专业教学计划有限的学时数内,是难以将众多“专业方向”的内容装下的,最后实际的解决办法依然是按不同“方向”肢解教学计划。

3.在专业设置上,是否存在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冲突

关于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表现出的冲突,是在许多讨论场合中提到的问题。我们不妨思索一下:这是一个“真”问题,还是一个“假”问题?大学中专业的设置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对人才培养的制约。

篇3:电子机械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论文

1改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现状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各界的行业需求也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产生着变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急需学科方向,应以高校教学为伊始,着重改变不良现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社会就业需求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1.1明确专业方向

大学生在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不能明确所学专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现象,此时做为该领域的教师,怎样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怎样明确专业培养方向是值得其深思的问题。在明确专业方向时,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按照实践教学的阶段、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1.2创新专业建设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评估人才专业知识是否扎实的方法已不再是看其专业知识的储备量,而是更侧重于其在专业领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为此,做为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教师,要有长远的课程建设眼光,要重建师资队伍、调整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理念,在理论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2改革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教育相关部门通过对社会就业岗群的观察和调研,对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人才需求方向的分析,大体掌握了我国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本的人才培养路线,制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方针,对现有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并及时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这将有助于顺利实现人才目标优化和较好地辅助完成人才培养计划。

2.1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基础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开发和知识面的扩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上,在保证基础专业课的前提下,适当的增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增设专业选修课程数目,相应缩减专业选修课课时,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发展需求,旨在充分展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2施行校企联合模式

校企联合模式主要指国家科研院所和专业对口企业跟高校达成共同培养人才的愿望。在校期间学生主要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而专业对口企业通过跟高校签订学生实习合作协议或跟学生个人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让学生在专业对口企业践行所学理论。在专业对口企业的实习学习阶段可以补充完善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期间部分知识的欠缺,在实训场地学习演练过程中,会有专业的指导老师进行实际操作的指导和纠正,结合学校专业老师的教导,就会使学生的实际应用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出了具有超强适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了企业高级技术岗位人员空缺,实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专业课程建设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超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最根本的是从要高校专业课程上抓起,目前专业课程建设尚不十分明确,所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在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上,需要高校教育团队做出相当的努力,以改革教学课程内容、扩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激发创新能力、增强专业素质为起点,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培养出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超强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而在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中,需要加强实训操作场地的建设,引用现代化的新型机械电子工程设备,让学生的实践能力紧随科技的发展步伐,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让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立即为企业所用。

4结语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需要高校从教学课程基础上进行改革,也需要国家政府在人才实际操作能力上给予极高的重视,总而言之,培养出有益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型高科技技术人才是各大高校和国家的共同祈愿。

参考文献

[1]赵俊生,张宝成,史源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理工高校研究,2010,29(1).

[2]陈泳竹,杨永,姚屏,等.应用技术型高校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大学教育,2015(06).

篇4: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

跨学科性。跨学科性是交叉学科的突出特点,主要指交叉学科涉及学科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是简单的前后相继或是强行拼接,而是横跨多门学科,在多门学科有机结合下的科学研究。由于跨学科研究不受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突出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活动的群体性,多学科合作、融合,当代许多有广阔前景的新兴学科就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一些传统问题也在交叉学科的作用下产生了新的解释。

融合性。交叉科学中的各门学科拉近了传统科学部类之间的距离, 填平了各类科学之间的鸿沟, 使科学知识体系越来越成为有机的整体。交叉科学的纵向延伸极大地促进了哲学和社会科学向生产力的转化, 加强了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推动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同时文理学科的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对认识的新发展,为自然学科注入了更多人文主义思想。极大地促进了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内容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创造性。交叉学科特别是有利于创造新知识。交叉学科研究并不是多学科的简单拼接,它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不是多学科知识的线性叠加,而是知识的嬗变和新知识的诞生。学科的交叉阐释和加强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明显地具有研究效果的放大性,使研究内容与课题能向科研的纵深方向、重大领域拓展。这种创造性还表现在对知识的多维解读上,比如生态伦理学,正是从伦理学的学科角度对原有问题的解读,创造性地提出新观点并指导新实践。

互补性。交叉学科是多学科和互补性学科融合发展而形成的,这就使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信息、工艺和方法均作用同一目标,而且参与科研的研究者要进行较长期的合作,在研究中形成一致的目标,并且兴趣相投,是具有合作意识和群体性的。这也促进了交叉学科群体的互补性。

一般来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就是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另外还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科学知识、良好的科学道德、严谨的科学作风,并勇于探索未知领域(高盘良)从众多的调查中可以反映出,我国大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在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方面水平还较低,主要表现在:

知识面狭小人格发育畸形。我们现在的学生从高中开始就进行文理分班,分班教育在打下某些方面坚实基础的同时也造成了理科生对历史、地理等自然科学方面知识存在严重缺陷;文科生对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存在严重缺陷。进入大学以后,许多理工科的学生就不再学习语文、历史等课程,文科生则与理工科绝缘。这使本科生的知识面局限在很小的方面。更为可怕的事,知识学习的片面有可能带来学生人格塑造的欠缺,理科生缺少人文关怀,甚至不通“人情世故”;文科生缺少,科学素养和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不高。传统的初高中教育模式是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就只是通过老师的课堂讲授。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成了教育的“他者”,丧失了主体地位,就算能够通过“填鸭是式教育”获得考试的成功,付出的代价也是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极大欠缺。没有作为教育主体的自觉,他们在大学环境中不能很好的学到新知识,更不要说独自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批判精神欠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会被认为是课堂中的专家和权威,即使在课堂上老师因某种原因讲错了,也很少会有学生马上指出这个错误。这种方式以较少的时间系统、完整地讲授基本知识的优点,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没有培养出学生的批判和怀疑精神。而不论是创造性还是批判精神都是以后学习、科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大学生建立价值。

交叉学科作为20 世纪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新科学的生长点,除了具有增强科研活力、凝练学科方向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交叉学科在当代社会与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科综合化使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发展交叉学科来推动人才的创新培养,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仅需要一流的师资,也需要一流的学科。因此,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而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也是学生创新培养的重要基础发展交叉学科建设是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核心。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拓宽了科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创造了新的领域。交叉学科是科研成果孵化器,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而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学科基础。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不同学科的有机组合,构建新的学科体系,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综合能力、素质全面、适应性强的综合型人才的关键。交叉学科有利于学生掌握更为宽泛的基础知识,熟悉相邻的学科领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整体意识和从多学科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交叉学科是知识的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前沿人才的培养与学科的发展互相促进,才能培养出国际化、综合化、市场化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交叉学科往往是新科学新技术的突破点,在交叉学科领域中可以使学生知识互动和互补,掌握前沿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并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 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总之,学科交叉现已成为大学与时俱进的战略手段,交叉学科建设是21世纪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因此,搞好交叉学科建设对于我国目前的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来说刻不容缓。

篇5:电子机械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论文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

中国近代史纲要 免考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免考课程

英语

(二)免考课程

线性代数免考课程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助考课程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课程(实践)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助考课程

人机工程学统考课程

机电设备管理助考课程

机电设备管理(实践)实践课程

机械制造工程学助考课程

机械制造工程学(实践)实践课程

机床与数控技术助考课程

机床与数控技术(实践)实践课程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统考课程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实践)实践课程

现代设计理论助考课程

计算机绘图(实践)实践课程

篇6: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

1、社会需求、人才规格的调研

自成立电子商务专业以来,本专业通过信件、电子邮件、走访、市场调查、学生谈话、企业相关人员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对专业的社会需求、人才规格进行调研。多次派人参加全国、全省内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研讨会;也参加周边省市举办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专业研讨会,了解全国、全省电子商务行业的最新情况,特别是上海市的电子商务教育情况和最新动态。深入了解我省经济特色和计算机行业的需求情况,特别是对高职院校的人才需求和规格要求。另外,积极聘请专家举办电子商务专业类的讲座、报告了解电子商务行业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充分调查地方区域经济特点(尤其是嘉兴市)和对电子商务行业的需求情况,对嘉兴市“十五”规划中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要求进行认真的探讨和研究。把握嘉兴市经济发展的方向特别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起指导性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师资队伍、设备情况、学生情况)进行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专业建设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决策提供很好的参考意见。另外2003年、2004年暑假先后派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到天津、北京进修。多次组织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到上海、江苏、杭州一些高校参观考查。

2、专业建设计划

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以符合专业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为基本内容,以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保证,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将本专业办成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符合市场人才需求,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立足浙北地区面向全省的具有较强岗位技能,能适应行业新技术的高职专业。

专业建设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⑴ 结合行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办出专业特色。

⑵ 积极引进人才,重视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完善师资队

伍结构,形成学术梯队。

⑶ 在强调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推动教师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⑷ 加快实验室建设,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⑸ 重视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保证教学质量,注重采用高职高专教材,适时将行业最新技术引入教学中。

⑹ 计划每年招120名学生生,达到在校生400名的规模。

3、专业建设计划的实施

自2001年开始招生以来,为了确保专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主要实施以下几点措施:

⑴ 积极开展专业调研,明确培养目标

积极组织力量到兄弟院校进行广泛的调研,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适应以电子商务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经反复论证,确定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为:宽基础,重技能,讲求应用效果,突出岗位能力。

⑵ 以培养目标为轴心,精心制定教学计划

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精心制定教学计划。确立了“网络营销、网站开发与管理、企业商务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四个课程体系,并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⑶ 加强课程建设,完善教学大纲

在明确专业教学计划以后,组织教师认真制订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大纲和课程实验大纲。加强课程建设,先后完成商务模块、技术模块教学体系。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技能教学和实训实习教学。

⑷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措施,聘请高讲1人;调入青年教师2人,引进毕业生1人,1位教师完成研究生进修。

⑸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原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建成了电子商务实训机房、电子商模拟操作实验室、电子商务基础实验机房、新太阳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以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巩固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

上,建设了一批新的实习基地。

⑹ 资金投入有保证,成效显著

2002年,学校共投入30 万元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2003年学校投入 50万元建设实训机房;2004年学校投入40万元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至今累计投入150万元进行专业实验室建设。由于经费得到保证,在专业建设的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⑺ 为确保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我院建立专门的教师工作室,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可靠保障。

4、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⑴ 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对人才要求,人才规格的调研,我院电子商务专业自成立以来,不断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和行业要求,我院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将行业内的新理论、新知识不断充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并依据这种变化不断修改专业计划。为了确保学生“进的来、学的好、出的去”。在教学目标上在教学培养计划上充分考虑行业岗位要求,需求如何?人才要求如何?发展后劲如何?等等作为培养目标、培养计划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制定好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教研室全体教师多方调查,反复讨论形成初稿再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在制定培养目标时,目标定位合理,根据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有就业前景,学生愿意学。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要有一技之长,考虑教学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发展后劲,合理配置理论课和技能课;专业课和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适当安排好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学好每一门课程并有合理知识配置结构。为确保学生有一技之长,在教学计划中适当考虑学生在助理电子商务师、物流员、高级营销员、跟单员等的考证工作。特别是助理电子商务师我院成功的申请报考点一次通过率在80%以上。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电子商务实验系统平台的操作,具有一定的网站开发和维护能力,熟练维护网站,能快速跟踪电子商务新动向和新技术的管理人才。

⑵ 人才培养规格

① 具有坚实的政治方向,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胸怀强国大志。

②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在社会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③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其包括:能够借鉴先进网站运作经验,形成具有创新理念的电子商务运作思路;通过学习、模仿和实践,掌握建立和维护电子商务网站的基本技能;灵活运用电子商务网站总体设计方法和网络营销的基本方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独立从事企业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掌握科学研究中案例的筛选、分析与比较方法。使毕业生能够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在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机构、网站、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实际工作

④ 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基本工具。包括硬件工具、软件工具(测试软件、开发平台、工具软件等)、思维工具(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学、数学工具、创造工程学等)和理解表达工具(语文、外语、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等)。

⑤ 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一般性的英文技术资料,并要求通过英语三级水平考试。

⑥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即网络营销、网站开发与管理、物流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基础知识等技能。

⑶ 人才培养模式

① 本专业以“宽基础,重技能,讲求应用效果,突出岗位能力”为指导思想,以电子商务为代表高新技术发展为导向,建立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强化提高操作技能能力和掌握网络商务的基本技能,逐步形成本专业的特色。

② 构建专业方向化的模块课程体系结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基础+模块+技能”的课程体系结构,将那些服务面向较宽、体现学科基础的课程用平台结构组织,以保障科学文化知识和素质要求,将服务面向应用方向的课程用模块结构组织,突出岗位要求。同时,为配合理论教学,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有序进行,进一步建设和充实新的实验基地,逐步建立起面向岗位的技能型实践教学基地体系。

③ 在素质教育同时强调创新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岗位认证意识,实行多证制,并以此为要求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组建学生电子商务兴趣小组、开展电脑操作技能大比武、网页制作大赛、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的潜力。

5、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

⑴ 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① 教学计划制订过程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2002年、2003年,由学校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答辩、论证,与会专家认为,本专业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符合培养目标,同时也提出了修改意见。最后对教学计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形成了现行的教学计划。

② 教学计划特点

*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积极进取、开拓

创新精神。

*掌握商务知识。对商务沟通、网络营销、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财务、国际贸易事务等商务知识有

较全面的掌握。

*熟练应用电子技术从事从事网站建设与维护。对数据库、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等有较好的掌握,并有较强的网上浏览及网上通讯的技能。

*英语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能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的实际应用能力。

⑵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①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为使人才培养过程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人才培养的各项要求能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在执行过程中,重视教学计划的权威性,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已开课程均按计划执行。

② 加强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所开课程基本上都采用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或权威出版社出版教材,各课程实验尽可能配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③ 强调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上一篇:生活大爆炸演员复工 身价暴涨下一篇:感恩节表达祝福心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