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成长经验交流发言稿

2024-06-25

青年教师成长经验交流发言稿(共11篇)

篇1:青年教师成长经验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有幸参加这个青年教师座谈会,我无比的荣幸。听了刚才两位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发言,我诚惶诚恐。因为我也是一位正在成长的教师。在这里,我愿和各位同事共同来分享我十年来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我来到三江中学已经十年了,我原来在小学教了四年,当时进入初中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新手。十年中,我带了四届学生。带纯平行班四年,次重点两年,二类班三年,不分重点班现在干了一年多一点。我到现在还一直没教过真正意义上的尖子班。可以说十年中我是跟着走,跟着教,跟着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我自踏上讲台,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育教学本职工作上。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使我在工作、思想、学习等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

我热爱我的工作。这不是口号,因为我没有别的本事,这就是我的饭碗,我就得把它干好。我很羡慕那些成功的教师,我也渴望和他们一样收获成功的喜悦,这可以说就是我进步的动力。我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我行,我要证明自己!但这得需要长时间的等待。需要有展示的机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十年教学中,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我用了近六年时间来熟悉教材,弄清知识体系。通过自己多读,多看 多做,来把握教材难点、重点,把握最新动向,把握中考考点,从而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认真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经常对自己教过的课认真反思。想想自己在班上上得好的课,好在哪里,想想自己失败的课问题出现在哪里。因为每个教师不管教学水平怎样,都有自己感觉良好的时候,这就需要总结提高。

十年教学中,我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成长。三江中学有较好的学习氛围,只要愿学,就有很多老教师、优秀教师值得我们去学习,乐意指导我们学习。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学到了孜孜不倦的教学热情;学到了日臻完美的教学艺术。十年来,我上过很多不同形式的公开课,学校领导过去,现在也听过我很多课,包括随堂课。我的课从来就不是优质课,问题多多。但感谢领导,感谢我的同行们,前辈们,是他们督促了我,引导了我,给我很多的建议,很好的指导,让我能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

当了十年的班主任教师,这是我最引以为为自豪的。有人说:“在教师生涯中,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但却没有做过班主任,应该说这是完美中的缺憾。”所以说,我是幸运的,虽然我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但我是一名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当有学生充满信任地坐到我的身边对我倾诉时,当看到学生怀着喜悦的心情在学校活动中获得荣誉时,当看到我的学生顺利升入他们理想的高中时,当看到各位家长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时,我就无比的喜悦。我觉得这就是对我最好的肯定和嘉奖。我爱我的学生。不爱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爱学生的班主任,更不是好班主任。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好学生。正是这份爱,让我对班务繁琐的工作充满了热忱;让我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让我能对班务工作做到细心、耐心、信心、爱心 ;让我能够去走近我的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每当看到他们一天天进步,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看到他们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充满了美好的遐想,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真诚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班主任老师能捧出一颗心来去真诚的善待每一个学生。

工作十年来,在校领导无微不至地关怀下,在同事的热心帮助下以及我自身的刻苦努力下,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会永远记住一句话:“教育教学中充满了问号,教育教学永远是个逗号,教育教学要永远追求感叹号!”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我们干的事业,留下的是感情; 成就的是未来!

以上就是我从教十五年来,尤其是初中任教十年来的一点心得体会。谢谢大家!


篇2:青年教师成长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教研室王主任重视我们青年教师的发展、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煞费苦心的组织这样的交流活动,同时我也深感荣幸能代表政治学科青年教师做XX-XX年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发言,其实在坐的各位老师都是优秀的,感谢王主任给我这次上台锻炼的宝贵机会。

一、“引路人”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XX年我从合肥xx来到xx上大学,毕业后干过特岗教师,也带过课,XX年入编xx,现在已经有4个年头了,刚踏入教师岗位的时候,是一种彷徨,无所事事,当时的感受是教师一份清闲的工作,上完课之后到家就是陪着老婆孩子看电视、玩,一个月领一份工资就足够了,可能每位年轻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但清闲的同时也有一点茫然,以后的路怎么走?是我在睡觉前对所思考的问题,单我是一个不甘于平庸却一直平庸的人。在XX年10月份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课堂研讨中听到一节很触动我的课,当时是xx老师上的《发掘自己的潜能》一课,听后感觉很新,很多学生愿意听和做的环节,课后研讨时听到区里政治老师的点评,水平都很高深;知差距后,我就思考为什么有差距,再弥补;会后我加入xx区政史地学科学科教研群,在课余找到xx老师聊天,希望xx老师,这样一位名师能够认识我,当时自己也在想:在xx自己举目无亲,xx老师是领导,怎么可能去关心你这个南方小蛮子;试试吧,在xx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领导很可亲也很可爱的一个人,从此不断领取王老师给自己量身打造的成长计划,包括是课的设计、上课的锻炼、试题的命制、XX年10月随同王老师到广东珠海参加全国政治优质课评选的观摩的活动等。

每一个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遇到困境,我们常常会手足无措,失去信心。每当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我都会深深地感到,一生中出现一个“引路人”很重要,xx老师是我专业成长的恩师,他使我由懵懂走向成熟,使我脱胎换骨;我也深深地感到,在xx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是他,为每一位教师、尤其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机会。

二、坐住冷板凳,能够付出,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就能成功。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要付出很多。回想自己在接受王老师给自己提出锻炼的过程中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很多。记得孩子还小的时候,一家人都住在三门中学,那时已经是冬天,下晚自习后都快夜里10点,想到还有王老师给自己的锻炼计划没做完,放弃睡觉,坐在冷板凳上继续对着电脑,做完的时候全校师生都进入梦乡了。看看时间都过了12点了;XX年坚守王老师给我的话,每天坚持阅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坚持写心得体会和反思,就是这样不断的坚持不断的锻炼,自己不担生活充实了,而且也锻炼了自己。

经过近4年的努力,上了三次区级公开课,多次参加区级优质课评选,多次参加区期末考试试题的命制,命制的试题和试卷多次在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皖智教育,江西金太阳,陕西万唯教育,金星教育上发表,参与出版的中考复习类书籍和试卷10余本,有一篇教育叙事正在通过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的二审环节。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的“引路人”xx老师的付出,在此再次感谢王老师!

最后引用我们政治学科的术语,期望新一届“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紧密团结在xx主任的周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振兴我们颍泉“政史地”学科教研的发展,实现个人梦想。

篇3: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秘诀

这一现象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启发意义。我想教师要在专业上发展成为“草地之王”,有些必备的工作就不得不重视,不得不提前准备。这就是本文试图阐释的“教师专业成长秘诀”。

秘诀是指干某件事的重要方法和诀窍。因此“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秘诀”就可以理解为是“促成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法和诀窍”。如果说秘诀还有点神秘意味的话,那么方法和诀窍就通俗易解得多了。教师成长的方法很多,但重要方法和诀窍只有一个———阅读。也就是说,阅读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

一、了解阅读现状

也许有人会说:“闹了半天是讲这司空见惯的阅读?”产生这样的疑问非常正常,因为最简单的往往是最难坚持的,最不起眼的往往是最实用的。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甩手动作,看看谁能每天坚持。最终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也成为大哲学家的柏拉图。还有荷兰的足球大师克鲁伊夫的盘球动作就是最不起眼的“一勾、一转身”,但它的实用性让多少绿茵场上的“花拳绣腿”望洋兴叹。

我认为:“悲哀的不是无知,而是陶醉。”事实上,我们对目前的阅读现状显得无知,更可悲的是我们还陶醉于这种无知。试问面对阅读我们真的了解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吗?就可以陶醉了吗?事实可能会有些出人意料:

根据文化部、《中国经济日报》和《法制日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英国每100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芬兰每50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以色列每45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奥地利和挪威每40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瑞士每30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匈牙利每5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而我国每44万人才拥有一家图书馆,远远低于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家图书馆的国际标准。

另外,截至2012年,我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也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不仅如此,2013年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1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74本。而据媒体报道,韩国每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0本,俄罗斯每年人均阅读量超过20本,日本每年人均阅读量40本,以色列最多,每年人均阅读量60本左右。

还有一篇名为《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的文章,是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发表的。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 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除此之外,我国中小学生不阅读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都有一种普遍的困惑:学生写不了作文。其实原因很简单,学生没有源头活水。那么学生的源头活水又从哪里来?不言而喻,从阅读中来。我经常跟学生讲,其实人的大脑跟电脑是一个原理,如果不用阅读等学习方式来充实,就像没有安装程序的电脑一样是一片空白,你就别指望它会输出什么信息来。当写作文搜肠刮肚、没有思路、无法下笔时,你是否想到自己平时的阅读储备几乎为零。

更为严峻的是教师也不阅读。教师这个最该阅读的职业群体都不阅读,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长期没有阅读体验的教师且不说专业上如何发展,就是应付日常的教学也常常会捉襟见肘。我们经常讲“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没有阅读这种“身教”,很难想象如何去影响学生阅读。

这些数据和叙述也证明了目前国人的阅读现状:最应该读书的人不读书,最应该读的书无人读。因此,在我国,阅读的荒漠化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二、借鉴阅读范例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公认的爱读书的民族之一,对此李忠东的《以色列孩子爱读书》一文有几个振聋发聩的观点:

第一,阅读是神圣的宗教义务。犹太人小学生的第一次阅读学习是以宗教般的仪式进入教室的。孩子们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阅读字母,一边津津有味地舔着《圣经》上的蜜糖。这一仪式意在告诉孩子们———“知识是甜蜜的,阅读学习是愉快的。”

第二,犹太人母亲的特别教育。首先,犹太人母亲会翻开《圣经》,在上面滴上蜂蜜,然后叫孩子去吻它。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懂得通过书本获得智慧是甜蜜的。其次,犹太家庭的孩子,都必须回答母亲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家里的房子有一天失火或财产被劫,那么你在逃命时将会带走什么东西?”倘若回答的是钱或者钻石时,母亲会马上耐心地启发道:“记住!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不言而喻,智慧从阅读中来。

第三,死人也要读书。据说,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摆放有书本,理由是死者会出来看书。这种传统告诉人们:人的生命有结束的时候,而求知却永无止境。

毫无疑问,是阅读让犹太民族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是阅读让犹太人涌现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毕加索、卡夫卡、卓别林、洛克菲勒、巴菲特等光辉耀眼的人物。难怪美国人有个玩笑:“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但美国人的口袋在犹太人的脑袋里。”

按理说犹太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借鉴的范本,但遗憾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认识得到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阅读、去获得智慧。因此我主张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就是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有不平凡的阅读经历和独特的阅读体验。这些阅读经历和体验就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益性因素。

几个月来我认真细致地研读了李镇西老师和张文质老师的相关著作,真是获益匪浅。综观两位老师的教育之路,特别是在对阅读的提倡和实践方面卓有成效。

例如,李镇西老师的阅读视野里既有《毛主席诗词》《欧阳海之歌》《红岩》《烈火金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草原烽火》《红旗飘飘》等极具时代特征的作品,又有李白的诗歌、朱自清的散文、巴尔扎克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等文学经典,更有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巴班斯基、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教育家的专业著作。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就是:“如饥似渴地阅读。”

毋庸置疑,是阅读让李老师的教学洋溢着民主,是阅读让李老师的教育焕发着灵动,是阅读让李老师的作品充满了思辨,是阅读让李老师的专业之路走得稳健。

张文质老师也是阅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他的“生命化教育”框架下搭建了许多“读书俱乐部”平台,这些“俱乐部”或介绍好书、推荐美文,或交流阅读心得、抒写阅读体会,无不把阅读置于首位。

张文质老师还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相貌越来越丑陋,而读书则会显得越来越儒雅,越来越有书卷气。读书人通过读书的方式甚至能改变自己的相貌。”这就是阅读可以对人的面貌进行文化塑造的理论,为此他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有关美国前总统林肯的故事。他的办公室曾要聘一个工作人员,他只看了这个工作人员一眼,就对秘书说,他不想雇用他。原因何在呢?他觉得这个人有40来岁,一个40来岁的人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因为40岁之前的相貌是父母给的,40岁后的相貌是自己塑造(指通过阅读进行的文化塑造)的。

另一个是有关北大的一个教授写家庭自传时,谈到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照片,相当有意思。他的曾祖父和祖父虽是农村的佃农,但在他们留下的照片里面,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中国最底层农民的面貌,看上去显得非常清洁、沉着、不慌乱。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他照片上的相貌显得极度的惊慌。所以他说,有时从照片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某种程度上的历史演变。虽然是旧社会但可以看到那时代的人沉着,那时代人精神的清洁,这就是读书人的生活和习惯对相貌的一种影响。

香港也有一位学者曾说过,在英国,哪怕在火车看到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从他的外貌而言,你实在看不出他和牛津、剑桥大学的教授到底有什么区别。

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北大教授曾、祖两代人的面貌是一种读书人的文化印迹,是一种文化塑造。英国火车上那些上了年纪的工人也由于有了阅读这种文化塑造而与牛津、剑桥大学的教授无异。但林肯不想雇用的那个人则是一副没有受到文化塑造的粗陋表情。

这种对相貌的文化塑造无论是否真正可以达到超越遗传的程度,但文化塑造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再联系张文质老师“一个人的气质是从阅读一页一页书的漫长经历中培养出来的”这句话,就不难理解,文化塑造讲的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古理。

所以两位老师对阅读的认识和见解理应成为青年教师借鉴的榜样。

当然,中华民族对阅读的重视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代有关阅读的逸闻趣事不胜枚举,从孟子所主张的通过阅读来“养浩然之气”的典型事例就可见一斑。以至于到1950年,傅斯年先生担任台湾大学校长时,还规定全校学生都要修两门课:一门是《史记》,一门是《孟子》。这些学生冬天很冷的时候就阅读《孟子》,尤其是阅读“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是一种精神力量,居然可以用“浩然之气”来抵抗寒冷的冬天,因此台大的这个阅读逸事流传至今。另外,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他的自传里还特别提到,他说他是研究物理学的,但从三十岁以后做人处世全靠“孟子”。

这些都是青年教师可以借鉴的阅读的范例,也是阅读的经验,更是阅读的力量。

三、成为终身读者

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故事源于阅读”,这对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因为没有阅读就没有故事,就没有生动形象、蕴藉思想、饱含哲理的教育。因此要求教师成为终身读者势在必行。

青少年儿童研究专家孙云晓对阅读也有诸多独到的见解:“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而阅读恰恰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阅读的结果一定会使人走向真善美。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在他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阅读要成为一个孩子的习惯、一个成人的习惯、一个民族的习惯。”他也坦言令他受益终身的书是《道德经》《红楼梦》,还有《居里夫人传》《窗边的小豆豆》等。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对阅读更是推崇备至:“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习惯阅读的孩子会为满足精神的需要、满足精神的饥饿感而读书。阅读———跟伟大的经典对话获得伟大的智慧———这是我们的教育,甚至于是整个民族的当务之急。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拯救阅读,请从拯救教师阅读开始!”他还写了《电视应该赎罪》一书,书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电视对阅读的不利影响。另外他的《改变从阅读开始》一书,还把“阅读”提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来探索和研究。

新教育还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诚然,孙云晓的观点意在说明做一个终身读者的必要性,而朱永新的观点却在阐释做一个终身读者的紧迫性。

另外,《朗读手册》这本书对读者的要求是:“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无独有偶,著名作家高尔基对读者也有个形象的比喻:“一个读书的人看到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他没有上过正规的大学,但在《我的大学》里他把阅读作为自己的大学。这些都是终身读者的典范。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讲,阅读进而成为终身读者都是至关重要的。之所以说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是阅读,就是要让青年教师养成阅读习惯,成为终身读者。

大师们的循循善诱、著作中的经典案例,对我们应该有所启迪。周国平先生的《做一个终身读者》一文也说: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不是读者的学生,不管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一个不是读者的作家,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作为作家的资格。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唯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也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

篇4:青年教师成长之路

课程名称:青年教师成长之路

课程背景:北京市昌平区百善学校初中部现有一线教学人员41人,其中35岁以下的有23人。学校的青年教师多数为这二至五年内从我国的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但缺少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此,学校以“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为课程,对青年教师进行了系列培训。

青年教师培训的意义。第一,对教师的意义: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改进态度和动机。第二,对学校的意义:提高学校的绩效;教师培训是建立优秀学校文化的重要手段;教师培训是建立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原则有:激励原则。因为激励是培训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个性化原则。学校中不同教师能力各异,所以教师培训工作应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重实践。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善教学质量。所以,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课堂教学,更要强调受训教师的实践操作。职业发展的原则。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是教师的追求,只有符合教师利益的培训才能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而保证培训获得良好的效果。延续性原则。学校对于已经接受培训的教师给予更多的工作机会,这将大大增加学校培训的绩效。

学校青年教师课程培训的使用形式有:讲座、报告、系列活动等,其中着重在系列活动中给青年教师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师德规范,班级建设,心理健康;青年教师课堂业务;在学习和反思中提高;开展系列活动,其中包括青年教师的课堂大赛等活动。

课程的实施:第一,加强管理,保障“校本教研工作”有序开展。为使校本教研有序有效地展开,学校建立了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等诸方面为校本教研创造宽松的环境。由主管校长和教学主任主抓,明确分工与职责,形成年级组、教研组纵横交错的多维度管理机制。

第二,认真筹划,落实校本培训计划。第一部分:师德规范,班级建设,心理健康。几年来,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本校实际,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校本教研融为一体,把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研的立足点;把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教研的着眼点;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作为教研的切入点;把提倡教师改革创新出精品,作为教研工作的生长点。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校本教研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部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业务提高。2011年学校承办了“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实践策略研讨会——昌平区百善协作片校本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昌平区协作片教研特色,同时使学校青年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的能力得以提升。2011年,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的课堂评优活动,主题是“打造有活动力的高效课堂”,本次活动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等。

第三部分:在学习和反思中提高。教研组长论坛系列讲座活动:2010年学校的英语教研组长孙晓飞做了《一节英语公开课引出的思考》的讲座,第二期论坛于2011年4月8日在举办,语文教研组长韩宝玉老师作题为“对试卷讲评的再认识”的讲座。这一系列的讲座为青年教师在反思与提高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课堂实例。

经过以“校本教研”的形式,组织和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和讲座,学校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了起来。2011年3月,杨秀明教师做了国家级公开课;2011年9月,贺玉梅教师为全区数学教师做说课展示,同时在昌平区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

近几年来,校本教研实践为学校在推进新课程实验改革过程中教师师德培养、理论水平等方面的提高构建了广阔的平台,为整体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相信在打造“队伍过硬、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新农村现代化学校”之路上,百善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篇5:青年教师成长发言稿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从毕业到参加工作已经两个多年头了,青年教师成长发言稿。而这两年,字里行间乃至记忆里,都写满了三小,三小的一草一木,三小的欢声笑语,三小的温暖都时刻荡漾在我记忆的深处。

两年,教我如何褪去青涩,去融入到一项备受全社会关注的工作中。短短的两个春夏,我经历了哭,经历了笑,有辛酸的汗水,有辛勤过后的顿悟。在最美的年华里,成长的每一步都都是实实在在的,就是这份真实与坚持成为这个春天的序,构成了我整个生命的轨迹。

在此,作为青年教师,经验谈不上,倒是有几点感想和体会想和在座的一起分享。

首先,我觉得爱学生,对学生负责,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品德。

教师这一职业,虽很平凡,但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千千万万个有血有肉的个体的人,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不得不思考今后的路,怎样才能不误人子弟,无愧于心,做一个有幸福感的老师呢?

爱这个字眼,可能听起来比较宽泛,比较抽象,其实自我看来,对学生的爱恨简单,它可以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一个温柔的抚摸,让学生时刻体会到爱的温暖,他们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习,也许学习和教学之路才能走的更加深远和快乐吧!

然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是非常重要的,发言稿《青年教师成长发言稿》。

我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欠缺的是经验,摸索顿悟的同时需要去汲取他人的有益养分。我们可以多听听课,多交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课堂上和课后的细节,小到作业的批改,和学生交流的语气,大到整个教学的主流方向。常常探讨,常常反思,才不会偏离教育的主流方向。

再者,我们应该多读书,多学习,做个智慧型的老师。

以前我们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那我们老师必须拥有一桶水,其实,现在根据同学们智力发展的趋势和家庭教育的多元化,教师拥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是一条河,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教育之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把自己看作或者当作一个教书匠是痛苦的,所以尤其我们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多读书,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把书本的理论艺术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的摸索顿悟和改进。

篇6:青年教师成长发言稿

一年级

胡婷

每当孩子们开心地围着我,就如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是多么的幸福!孩子们用自己最真、最趣的六年化作那不老的青春保养品给予我们快乐和幸福。每当想到这里,就越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教学有太多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结合一年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与反思:

一、自我加压,学习身边的模范

我的身边有很多尽职尽责的老师,她们就如一面面鲜活的旗帜指引着我,我要以她们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绝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向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学习,将如何能够做到用心育人,润物无声记在心上,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成长,而不仅仅只是学业学习;向优秀的学科老师学习,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做到不偏不倚;向优秀的同事学习,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做到人人都喜欢。

二、积极反思,认清问题,提升修养

每天我都在课堂中进行教学,站在讲台上时常都能感受到这份荣誉感。而站上讲台只是起点,站稳与站好讲台才是努力的方向。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积极反思,反思一节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正确,反思一节课中突发事件是否应对正确;反思课后的作业是否重复或者遗漏;反思对待每一个孩子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在反思中,我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1、教材研究的不深不透

如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连续减相同数的解决问题一课,例题是“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教材中配上了橘子的图片,我在备课中没有重视这一点,将重点放在了列式计算上,也忽视了让学生在图片上圈一圈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些学生并不能理解9个装一袋,每次都要减去9的这个道理。最终,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调整,避免了学生不懂不透的机械学习。

2、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准确

我很清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很明确新授课之后的练习巩固,然而在实际教学时,有时把握不好教学的节奏,铃声响了,练习的评讲却未结束。

3、布置练习没有悉心研究

作业的布置是机械的,根据每课的教学内容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少了,总是在发现课堂练习中的薄弱点之后才意识到问题。

理想化的课堂总是与现实相差甚远。我也在课前就心知肚明,所以在备好课之后,也不能完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课堂中,学生的反映与预期的反映不相符时,立即反思调整提问或者启发的方式,再教学;课堂后,在教案上标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思考,是哪里出现了问题,积极反思;单元学习结束后,总体把握教学内容再看教材,结合学生薄弱的环节,再反思,记下经验。我将在反思中不断总结自身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努力提高个人素养。

三、学情、教材两不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把握学情,从把握班级特征开始

本学期,所带的101班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积极,学生能够适应节奏快的教学。但是,作业的工整度不高,有些学生不能及时订正,反映了家长的重视度与参与度不够。102班有个别学生非常活泼,发言特别积极,甚至有时会干扰正常的教学进度,作业的工整度很高,能够做到及时订正,家长重视度与参与度高。

不同的班级氛围,使得我的数学教学不能完全采取同一模式进行。因此,我结合班级特点做出以下调整:

(1)在101班采取节奏快的教学,课堂练习层次分明,由易入难,叠叠深入。利用课下时间与家长及时沟通,反映学生作业情况,并要求家长与我积极配合,同时,与学生谈话,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尤其是强调要求他们及时订正。如此,双管齐下,101班学生的作业订正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另有个别学生仍不订正,则利用课后时间,指导订正。我相信,坚持21天,他们一定能养成及时订正的习惯。

(2)在102班采取个别带领,集体学习,稳步进行的教学。针对个别非常活泼的学生特点,以启发的方式将他们的提问与发言转化为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并以他们为中心,形成一种带领的力量,带动其他学生的发言。课堂练习讲练结合,自主订正。并适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提高练习难度,培养数学思维。同时,紧抓平时作业完成情况,适时调整。

2、备优质课,学情与钻研教材两结合 备课时,我将认真仔细钻研教材,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在心中问教材,“你这个地方为什么有这样一句话?为何这里是一幅图而不是一段文字?这里出现的表格是否是教学的重点?”„„再结合教辅资料,验证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确立教学的大纲,然后针对两个班的不同特点,调整不同的教学语言和模式。并从以下方面改进;

1、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及时辅导后进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3、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4、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5、数学课的开展应面向全体的情况下,实施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7:青年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

走出自己的地平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首先感谢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和鼓励,今天面对在坐的各位经验丰富优秀的老师,我在这里发言真是诚惶诚恐,甚至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对我来说教学经验是谈不上的,这里权且谈一谈我从教以来对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走出自己地平线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向有经验的教师虚心学习。刚来到学校我被分到了一年级带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虽然有过很多年的教学经历也算有点教学经验但由于初来乍到对整个学校大的环境不是很熟悉,本校的教学特色也不了解,于是我下定决心只要有时间就去听咱校老师还有虽见不到真人但在录像里可以见到教师,如:吴正宪老师,刘万元老师等大家的课。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教材的所有知识点都了如指掌,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都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我积极的向这些“老”教师学习,汲取他们的经验。然后融入自己的思想方法,把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存在自己的大脑里,为自己所用.使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第二、在教学实践中成长。

首先、有意识的训练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一节课的效果如何,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不买账,仍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除了精心地讲授计划内容外,我还时刻关注学生听课情绪,控制课堂教学纪律。当发现有些学生听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可以采用语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平衡教学活动。如到学生跟前轻轻的摸摸孩子的头,在重点、难点之处借助语速及语调的变化来提醒或警示困倦者。还可以利用在重、难点中举出一些富有情趣的实例,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用隐含针对性的语言,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警觉,也有时抽同学重复老师或是同学刚说过的话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让课堂中的不合理现象消灭于萌芽之中,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把心收回来的效果。使课堂更有组织性,更高效。

其次、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协调。真正的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出来的,所以我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会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发现、去提出问题,挖掘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最终来解决问题,这样在大胆放手学生的同时,我感觉自己担子更重,压力更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多角度的问题激励着我,促使着我广泛查阅资料,涉猎相关学科知识,以备学生的不时之需,教师大容量的、有深度的课堂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增加了学生的思维量和知识容量。第三、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注重课后反思。每节课后我都会进行教后反思,或者想学生这节课为什么反映不强烈。或者想我是不是没有解释清楚,有没有再浅显易懂的例子?也或者是教学过程中突发的灵感以及课堂中精彩的生成,都及时地记录下来,课下慢慢体味这节课的收获与快乐。特别是借助我们学校的录播室,把我准备的40分钟的课录下来以后再回去进行慢慢推敲,把课上的不足给找出来,发现问题就深思,存在问题就整改,有了经验就升华,总结之后再进行新的实践,以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学习好已经成为好学生的标准,这些学生受到教师的青睐,得到老师的喜爱与呵护,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我们培养的是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今后,谁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从遵规守纪,文明礼仪,卫生环保,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博爱乐助,计算小状元,进步之星等多方面,采取分组分项奖励机制,即每组一个记录本上面记录着每位同学的星星及圆圈数量,得到表扬就记录一颗星星,反之受到批评就记录一个圆圈,月末进行总评,取消整合后比一比哪组取得的红星最多,哪组就是优胜小组。这种机制还设置了个人奖,或者单项奖来激励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顽强拼搏、不懈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探究,在不断地超越过程中,必会化茧成蝶,去领略天空的美丽风光,走上载满鲜花的教师之路,走出自己的地平线。

篇8:职校青年教师成长探讨

学校要从长远功效出发,虽重在青年教师岗位技能培养,但“手”不要伸得太长,管要有管的机制,下达的培养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对待全体青年教师,要分年龄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要对有不同能力的青年教师给予不同的培养帮助。对于适应快的青年教师、对于从不同城市的来校任教青年教师、对于不同学历的青年教师、对于不同追求的青年教师、对于对其所教学科有排斥态度的青年教师、对于极度不与“职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要求” 实行过程合作的青年教师、对于没有在教师岗位上有长期执教打算的青年教师、对于有“三分钟”热血型的青年教师、对于浑水摸鱼的青年教师、对于哪有利就朝哪个方向倒的青年教师等,要做到: 想得周全、做得细致; 全面衡量、多方实践、以不变的“教育教学常规”应对青年教师成长中的万变。 实施职校青年教师阶梯性培养体系的过程,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练究竟会有多少成效,其所在任教职校长期的陪伴和托举任务任重道远。

一、“青年教师成长学校”是一项活动,有自身的活动意义

青年教师不单单是现代职业学校的新鲜血液,而是未来职校教育不可估量的、智慧集散增长型教育教学的生力军。这只队伍不单单是靠以前的 “传、帮、带”就可以驾驭的生力军,他们缺乏的不是现代理论,不是快节奏的知识更新,不是没有边际的长篇说教。

为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引领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工作,承担起教育、教学的重任,促其教育、教学能力的稳步提高,职校实行青年教师由“双师、名师带动”培养。

职业学校师资甚为突出且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特点,在于有一只过硬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各职校内具有大量成熟的、可以遵循的教育教学框架,和大批在各级各类大赛带领学生获得荣誉的市级、省级、国家级专业课骨干教师,这些名优教师是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能够卓有成效地在教学方法、教育技能、专业技术方面提供永久支持的领军人物群。榜样的力量和无误的引领,极大程度缩小或减少了青年教师成长轨迹中的成长时间和错误概率,有助于高质量、高标准、短时间培养“高新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职校“双师、名师带动”的地位和作用无可厚非地成为培养青年教师的师资首选和价值“权衡”取向。

二、培养目标

1. 毋庸置疑地使青年教师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主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弥补青年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手段的掌握和运用十分娴熟,但对于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则有的方向不够清晰、不够明确的缺陷。

2.“课改”一词,对于新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高中时期正值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改革普及。但当时他们还是一名学生,是课程改革的收益者,如今是“课改”的承担者和研发者。青年教师所任教职校要通过理论学习和研习教材,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和课程改革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身份和角色的转变,更好地进行教材、教法研究,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有利于其融入课改大潮,依据曾经是学生时代的体验完善现在是教师课改先锋,尽量减少中间的徘徊不定的定位。

3. 让青年教师多次参与公开课和研讨课,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公开课”是青年教师的自我展示,而“研讨课”则是多人参与的合作性很强、操作性较难的集体展现。青年教师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又要有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态度与风度,及完成集体操作任务的信心与决心,心理素质成了他们最大的考验,挑战伴随着胆量,没有过人的智慧也是无法担当的。固这两种课型的变换,足以证明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使睿智的、有胆识的、想有一份更大作为的、少数深层次青年教师人才, 因此脱颖而出。

三、成长措施

1.抓教育观念

在理论学习上,引导青年教师勤于学习教育、教学常规,规范其教师职业语言素质,使其对科学施教形成强烈意识和良好习惯; 让青年教师学会在校对待学生“只动君子文明礼教之口,不动莽夫粗鲁一时之手”,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深度思考和实践行为,学以致用。

2. 抓业务提升

在教育、教学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青年教师除具有教师职业语言素质外,还包括将专业化的知识转化为专业课程展示的能力,即便教师有再高的学历,若是课上时常出现“茶壶里煮饺子”,他的每一堂课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固使青年教师稳固树立善于和敢于做改革排头兵的信念,不做“简单教书匠”愚行者的践行人。

( 1) 及时记录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要点,心得笔记参与校内心得展览。

( 2) 汇报课要有新意。不能流于名目繁多的花架子,课件制作效果很抢眼、课堂气氛活跃固然很好,但课上要有测试环节,考察青年教师重难点的落实情况。

( 3) 要有主见。虽然每一节课都是大家智慧的积累,但评课时要有个人建设性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 4) 善于交流。教学随笔、教育小故事或论文要具体,不要泛泛而写、 面面俱到,每天或者一周内要做阶段型总结,也可以口头互换意见。

( 5) 研究报告要详实。参加的课题研究不能徒有虚名,杜绝挂在某一个课题组就行了的想法,要在课题分工中见个人研究亮点。

3. 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计划,实事求是,去伪存真,鼓励标新立异。

青年教师学期个人计划、年度个人发展计划; 三年学校青年教师发展计划,五年青年教师发展计划等要有具体规划目标,内容要难易结合,有梯度、有难度,有适合青年教师跨越的高度。

个人成长计划是青年教师个人不同层面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有的青年教师偏重于后者,则锐意进取,永不言败; 有的教师偏重于前者,则借成长的机会谋求物质或政治利益的交换。

因此,学校应通过教师职业生涯价值观教育,摒弃个别青年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和不正当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在个别青年教师形成“一边倒” 之前,阻止他们萌芽阶段的不良想法,打消个别青年教师不良行为即将开始的念头,避免有损于教师形象势头出现,净化教师队伍。

四、不硬性规定要达到的标准,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评议及考核办法

1. 不急功近利去要求出成果

让青年教师运用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展露才华,挖掘自身的潜力,建立自身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进而形成特有的人格魅力,达到使即将靠手艺和技能谋生的学生“信其道而尊其身”的反作用力发挥到最好。不硬性规定青年教师带出的学生都是精英,但最起码不要让青年教师养成轻视学生的习惯,要善于用自己的才华打动学生,使学生因为喜爱专业课的特色而愿意主动学习。曾有一些逃课的学生,因为偶尔看到某位教师专业课上的实际操作心灵深处得到触动,激发了羡慕、敬仰、一心想做一名好技工的愿望,并付诸行动的实例。是课程智慧延伸了教学智慧,推动了师生间微妙的互动效应。

2. 不掐尖驱尾去要求短平快

允许不同能力层面的青年教师进步的进程有缓、有迟,考核办法可梯度进行。学校重视其进步的过程,给暂时落后的青年教师以足够的期许、 动力和回旋,。

3. 不打击报复去要求稳准狠

允许他们失败,让青年教师运用管理智慧,胜不骄,败不馁,形成团队意识,互助、互帮、互学。要有恰如其分的评议,学校相信青年教师是“时间是考验真才实学的试金石”的例证者。

建立职校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让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整合自己的发展措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校上课期间,去掉暂时的来自社会、 家庭、学校及个人心理的各种负面因素,轻装前行,以此建立青年教师成长过程和谐式稳步综合发展。

五、正视“停滞期”

培树青年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青年教师要把学习作为自身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健全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底蕴; 在工作中,要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成就学生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 青年教师要用心、用脑,在实践中不断探求、反思,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学习型的教师。

在多方努力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有了较快的发展,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所增强,课改意识及科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青年教师虽被界定为40岁以前的教师范围,但不可忽略的是这些青年教师中20 ~ 30岁、30 ~ 35岁、35 ~ 40岁又有着不同的成长阅历。感情的介入、家庭的负担、经济条件的不均衡等,都会给他们造成各种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无形的压力,形成青年教师成长不可避免的短时间的事业“停滞期”。有的青年教师能够发现这个困惑,短时间调整心态、时间,顺利通过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停滞期”,达到人、心俱佳的工作、生活状态; 有的青年教师因年龄、 心智与工作之间的冲突,奔波于无数的琐事之间,缺乏学习,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往往是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需要怎么做就怎么做,缺少创新,应付各种检查,已觉筋疲力尽,日益形成无法逾越的界限,长时间难以自拔,造成师资人才的自我损耗。由于工作范围的原因,学校无权介入某位青年教师的家庭生活; 固,只有在教育、教学上提供较全面的专业化支持和帮助,单方面解决其存在的校内教育、教学问题,实践证明,这也是帮助青年教师度过“停滞期”的一项行之有效办法。

职校青年教师要虚心向同事学习,向名师和专家请教,厚积而薄发,做到不浮夸、不浮躁、不浮于表面形式和过去或暂时取得的成绩。阅读教育专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的同时,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有信息前瞻的作用; 完成学校规定的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有防微杜渐的好处。青年教师要拿出时间,与书做朋友。

篇9:和青年教师一起成长

案例1:分管卫生工作的赵校长刚进办公室,就生气地对我说: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搞不明白了,瞧,个人卫生没话说,但是集体卫生,不敢恭维啊。中午我去检查,办公桌上放着梳子,还有什么洗面奶;办公桌下放着三双鞋子,脚上穿着凉拖。学校不是说过要仪表端庄吗?他们这样做,简直令我费解。回头再看看电脑的屏幕保护,尽是些美女照,电视剧照,晃来晃去,还有心思备课吗?问问他们吧,答曰:我喜欢!

案例2:学校准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布置一些墙报。教导处决定抽一些青年教师利用星期天进行加班。王教导拎起了电话机:“XX老师,请你明天来学校加班一天。好吗?”

甲:“我明天没有空,已经约好同学去买衣服了。”

乙:“我已经约了朋友去郊游。”

丙:“我明天要去参加本科学习辅导,真的没有空。”

唉,年轻人,怎么如此忙碌呢?王教导纳闷着,自个儿在那里生气。这就是独生子女的娇气么,怕吃苦,怕劳动,分外的工作一点都不干。

案例3:年轻的季老师准备上一节的试验课,临下班时,她把教案给指导老师蒋老师看。蒋老师经验丰富,戴着老花镜左看右看,一会点头:“嗯,思路倒是挺清晰的。”一会摇头:“课堂里需要那么多花样吗?还是实点好,这多媒体,还是不用吧?”“蒋老师,我想多设计些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还有,我最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美妙的音乐,一定会让孩子感兴趣的……”她滔滔不绝地说着,把蒋老师的建议都给挡了回去。这些年轻人,头脑活、点子多,但是课堂太花俏,一点不踏实。

类似的故事还能找到很多很多。作为学校领导和老教师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他们呢?

欣赏包容心态

年轻人富有朝气,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能投入相当的精力,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敢想敢做,敢闯敢尝试。但是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弱点,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缺少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多少有几分娇气,怕吃苦,不愿意在工作时间以外忙学校的事情,甚至不在乎别人的评头论足……

对此,我们不妨首先欣赏他们的优点,对他们的优势给予肯定,给予赏识;同时以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在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时候,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可以通过个别交流、个别沟通,告诉他们应该做到的教学常规,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这样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正面引导心态

年轻人富于工作激情,喜欢感情用事,但是,只有激动没有行动、懒散拖沓也是常有的事。对此,我们老教师除了语言激励,还需要加以适当的行为引导,强化心理暗示。比如在案例2中,如果年轻人看到老教师能放弃休息时间参与板报的布置工作,那么,她们也会受到感召和触动,不会轻言“没有空”了。所以,领导在安排工作时,可以考虑老少搭配,优势互补,通过耳濡目染,自觉地学习老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认识到合作互助的重要,慢慢培养责任心和上进心,树立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领导的重视、同事的鼓励、老教师的身体力行,对年轻教师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力促进年轻教师的成熟和成长。

同步学习心态

人们常说:年轻就是优势,年轻就是资本。特别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年轻人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优势。相比之下,我们老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不及时更新观念,与年轻人的代沟会越来越明显。在案例3中,蒋老师遵循的是傳统的理论和经验,而年轻的季老师依据的却是现代新观念,两个人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因此,作为老教师,需要的是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这方面年轻教师完全可以充当老教师的老师;另一方面,作为青年教师,也应该注意吸取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吸收传统理论方法当中的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改革和创新。

篇10:青年干部成长论坛交流会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青年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市纪委监委XXX。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青年干部成长论坛,和全市优秀的青年干部一起沟通交流,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聆听了前面几位同志的发言,清楚看到差距,深感压力。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我们各自的成长智慧得到碰撞、工作激情得到点燃,青春这张画卷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动人。根据活动安排,我认为,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至少要有“四气”。

一要涵养“正气”,做到对党忠诚。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我们的浩然正气,就是要有坚强的政治定力,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入职培训时,领导和授课老师们就强调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讲政治是首位的,那时候“讲政治”对我而言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进入办公室工作一年多来,才深切地体会到讲政治不是虚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体现在工作中的。比如,我负责的文件制发工作,如果我们以市纪委的名义发出去一个文件,出现了低级的但有时候是十分要害的错误,那就有可能产生比较恶劣的政治影响,所以必须要把好公文审核的关口,哪怕一个标点也不能放过,确保零差错。纪检监察机关是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保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委办公厅(室)提出的首要要求,在办公室的岗位上,更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自己的首要政治品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落实“两个维护”转化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把绝对忠诚贯穿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筑牢立根固本的“压舱石”。

二要锤炼“才气”,做到本领高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年轻干部要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对我们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新兵,我时常感到本领恐慌。忘不了写材料时绞尽脑汁却无从下笔的挫败感,忘不了下级单位打来咨询电话我却因业务不熟答复不了的惭愧,忘不了急事杂事蜂拥而至时的手忙脚乱…一年多的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锤炼出过硬的能力本领,才能有“直将云梦吞如芥,不信君山铲不平”的自信,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当好忠诚卫土。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文墨”和“诗书”,在理论层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章党规党纪,是宪法法律法规;在业务层面,是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技能,是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专业本领。我们要有本领恐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提高,打磨好履职尽责的“金刚钻”。

三要增强“胆气”,做到履责于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我们作为“纪律部队”的一员,更要不断强化担当意识,把担当精神刻进骨子里、融入血脉中。我理解,担当不是大而化之的东西,而是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拿我目前的工作来说,不论上班下班都能确保各部门单位及时用章是担当;确保经手制发的公文零失误、零差错是担当;作为内勤人员,确保各项通知、要求及时传达、办理到位,做到不漏事、不误事是担当;面对领导交办的任务,哪怕最难的活、最不熟悉的领域都能迎难而上、出色完成也是担当。只有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永葆激情不松劲,敢于碰硬不后退,勇挑重担不低头,真抓实干不浮躁,才能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四要保持“清气”,做到清正廉洁。打铁必须自身硬,这是我们天天挂在嘴边也是必须时刻牢记的话。执纪者违纪,犹如监守自盗,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纪检监察机关的公信力,会被放大甚至引起党内外对改革的质疑。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更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一是不能自傲。要把组织看重,把个人看轻。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曾经说过,一个干部取得成就,一是归功于党,二是归功于人民,三才是你自己努了力。就像我在基层学习锻炼时,大家对我的肯定和照顾,更多的是因为我有市纪委监委这个坚实的“娘家”。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组织、单位的平台、培养,不能自恃身份,把自己看得如何了不起,更不能擅权妄为,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二要心存敬畏。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随着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范围扩大、权力更加集中,处在正风肃纪反腐第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很容易成为被围猎的重点对象,如果不能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把身份的“自豪感”变成不受监督的“优越感”,就很可能滥权妄为、破纪破法。比如年初我们学习的XX违纪违法案例,可谓触目惊心。要当好“打铁人”,必须要对党纪国法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坚决摒弃特权思想和侥幸心理,自觉维护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三要严格自律。要手握戒尺,正心修身,淡泊明志,增强定力,慎始慎独慎微,自觉净化“生活圈”“朋友圈”,涵养抵制歪风邪气的清气和底气,携正义之剑,斩不正之风。

篇11:青年教师成长感悟发言稿

米玲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我是历史教研组成员米玲霞。首先我想说:能在这发言我很荣幸,也很激动。其次我想表达感谢,感谢学校一直以来对我们青年教师的信任和栽培,为我们搭建各种平台帮助我们尽快成长;感谢各位前辈尤其是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平时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指导;我还要感谢参与这次活动的听课老师,感谢你们对我的认可和肯定。我想这也是我参加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你们的肯定使我更加自信,也将是我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最后,我有几点成长感悟与各位青年教师分享一下。

一、在学习中提高能力

我相信一位优秀的老师肯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老师,广博的知识与教学能力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青年教师要想提高能力,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的途径有很多,我自己总结了四点。这几点看似简单,但如果能做到坚持,就一定有效果。

首先,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办法。我们学校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风格,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多听课,多做笔记多总结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去年学校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每周听两节课的要求,一年下来,通过听不同老师不同科目的课程我收获颇多,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

其次,要虚心向身边的每位同事学习,因为我们年轻,缺乏经验,所以不懂就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态度决定成败,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我受益匪浅。第三,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听专家学者的报告也很有必要,他可以节省时间,让我们直接学到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第四,利用网络学习。网上的教学资源很丰富,有课件,有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还有很多优秀老师的视频教学实录,这些我们都可以借鉴、参考、学习。我看过的比较好的网站有:同桌100学习网、中国课件站、新课标第一网、中华教育资源网和亿库课件网,还有咱们学校开通的几个网校,我们平时都可以多看看。

二、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教师的能力既要在学习中提高,更要在实践中锻炼。而作为教师,教学和教育活动就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师的许多教学和管理能力都是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磨练而逐步形成的。而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勤奋、坚持、充满热情、积极备课、认真上课之外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每节课后我们可以从教材的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及时总结好的做法,记录遗憾,以便在下节课中及时改进,只有这样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改进再锻炼、再反思再锻炼,我们的教学能力才能一步步提高。

三、尽量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每个班都有少则一两个多则四五个我们所谓的“坏学生”,他们大多有着共同的课堂表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爱和旁边的同学说话,甚至有时还捣乱课堂,弄的课堂气氛很尴尬,也很混乱。我带课三年来带的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对于如何管理他们我很苦恼也很困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跟他们斗过嘴、动过手,甚至还互相拉扯过,也被气哭过几回。总的来说,这些方法好像都不大奏效,反而使他们对历史课产生了抵触情绪。但最近一年下来,我有了新发现,我发现这些所谓的“坏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脑子其实并不笨,甚至比其他学生思维更灵活,他们更爱面子、更爱表现,更渴望被关注、更重情义而且责任心也很强。从这一点出发我发现只要在课堂中能管住他们或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秩序就会好一大半,气氛既活跃也不失和谐,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上课多到教室后边走动,多关注多提点他们,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有针对性的提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鼓励他们发言回答。

(2)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在前者的基础上只要他们的表现有好转的迹象或某次变现突出,我就抓住时机,给予其正确评价和鼓励或提拔当历史学习小组长。这样你会发现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他会更踊跃、更积极也很少捣乱课堂。

(3)讲究批评艺术。在批评这些“坏学生”时一定要注意方法,他们更爱面子,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批评要留有余地,可以课后再找他单独谈,这样也可以避免课堂中师生正面冲突而造成的尴尬。批评还要有针对性,不能泛指而要针对具体人和事。

(4)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对于那些个别冥顽不化的学生我们要多花些时间和心思在他们身上,平时可以找他们多谈谈话,积极关心帮助他们,通过多次交谈沟通,师生关系和谐了他们就愿意上你的课或者即使他不愿认真学习但他也不好意思再捣乱了。

总之,只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只要我们善于抛开成见带着发现的眼光对待学生,我相信大多数所谓的“坏学生”还是可以被转化的。

上一篇:名师经典课堂冷思考论文下一篇:2015年村庄长效管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