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上数的认识

2024-06-04

万以上数的认识(共6篇)

篇1:万以上数的认识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

东关小学

王德英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能自觉地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昨天咱们见面时,看到班中的图书角办得有声有色,能告诉我班中的图书角大约有多少本书吗?

生:一百多本。

师:为了使同学们读到更多的书,据我了解,我们学校还建立了两万多册的图书室。在一些中学和大学校园里还建有规模更大的图书馆,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

生:想。

(课件出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图片及信息:约有图书十万册。)师:看到这个信息你想说点什么? 生:这个图书馆的书可真多啊!„„

师:老师还带来一组咱们班同学从网上查找的资料,谁来读给大家听?(课件出示)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指一生读,生读到大数时停下时,师:有困难吗? 生点点头。

师:这些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比较起来,感觉怎么样? 生:大多了。

师:生活中这样的大数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 评析:从图书角的百余册、图书室的两万册再到图书馆的十万册数引入,先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数感;从更大的数的读法,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愉快地展开学习活动。]

二、充分体验,感受大数

1、感知十万

(1)师:刚才咱们看到清华大学附中图书馆里藏书十万册,十万是多少呢?谁来说说看?

生:10个一万;100个一千„„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十万到底是多少。

师:这是1个订书钉,这是10个,请你估计这一排有多少?(实物投影先出示一个订书钉,再出示10个,最后出示一排)生估计。

师:这一排是50个,两排扣成一组,一组是多少个? 生:100个。

师:刚才我们分别看到了1个、10个、100个订书钉,(板书:个、十、百)现在你能估计出这一小盒有多少个吗?(生估计后课件出示一小盒1000个,同时板书:千)

师:猜一猜这一大盒里有多少个钉书钉? 生猜。

师:一大盒装有这样的10小盒,现在你能数出这一大盒有多少个吗?(课件动态演示:先出示一大盒订书钉,然后打开,里面盛有10小盒)

生:是一万个。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一小盒是1000个,10小盒就是10个1000,也就是10000个。(板书:万)

师:跟随老师的点击轻轻地数数这一大摞有多少个?(课件动态演示十大盒摞在一起的情景,生跟随数)

生:是十万个。师:十万是多少个一万?

生:十万就是10个一万。(课件出示10大盒订书钉是十万个)

(2)师:认识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我国雄伟的的人民大会堂,它能容纳一万人,如果要容纳十万人,需要几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课件出示人民大会堂图片)

生:10个。

师:也就是说,10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才能容纳十万人。那你见过十万个人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吗?(3)现在老师请你看一段录像,一起来感受一下。看的过程中注意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用鲜花组成的图案和字样。(课件播放50周年庆典时画面,学生认真看)

师:十万个人的场面我们看到了,谁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场面太壮观了„„ 师: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 生:人山人海,不计其数„„

师:在我们国家就有一所体育场一次能容得下10万人,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生想想后摇了摇头。

师:为迎接明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新建的主体育场“鸟巢”,一次就能容得下10万人。它的建成凝聚着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大师们的智慧,更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4)师:在认识万以内数时,我们有个好帮手,还记得吗?(课件出示计数器)生:计数器。

师:那么十万这个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我们一起来看。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

生:一万。

师:跟随老师的拨珠一起数好吗?

(课件动态演示拨珠过程,学生跟随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万时,)师:这是多少个一万? 生:10个一万。

师:你能用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0个一万吗? 生:用一个珠子代表10个珠子。师:这一珠子在哪个地方?表示多少?

生:在万位的前一位,这一个珠子代表的是一个十万。(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其过程)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又创造出一个新的计数单位。(课件的计数器上出现十万)从这个拨珠过程你能看出万和十万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0个一万是十万;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10。

师:你能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十万的位置吗?找到后写在计数器上。师: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十万。生操作计数器。

师:再在十万位上拨一珠是多少?再拨一珠呢? 生答。

师:你还能接着往下数吗?请同桌两人用手中的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写一写。同桌两人操作计数器,教师巡视。找一组学生演示拨珠过程,并汇报其发现。师跟随学生的汇报板书。

师:你们发现这些秘密了吗?下面我们看着大屏幕再来一起回忆一下拨珠过程。(课件演示:先在计数器的十万位上拨一珠,然后再拨上9个珠)一个十万再加上9个十万是几个十万?

生:10个十万。师:10个十万是多少? 生:10个十万是一百万。

(课件动态演示一百万产生的过程。)

师:同学们看这是几个一百万?(课件演在计数器的百万位上出现10个珠子)生:10个一百万。师:10个一百万是多少?

生: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课件动态演示一千万的形成过程)师:一个一千万加上8个一千万是多少?再加上一个一千万呢? 跟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动态演示一亿的形成过程。

2、感知一亿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在计数器上已经认识到了亿,那么一亿有多大呢?咱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

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有多少根头发吗?你数过吗?请你猜一猜自己有多少根头发?(学生猜测后课件出示资料):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头发约有十万根,师:10个成年大约有多少根头发?100个呢?那么多少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1亿根?

生边想像边回答。

师:同学们看我们今天的会场中大约有500人,再有这么多人才是1000人,把这1000个人的头发合在一起大约才是一亿根。请你想象并用手比划一下十万根头发有多少。

生想像并比划感知。(2)课件出示走动的钟表

师:秒针走一下是一小格,也就是一秒钟,如果秒针走一亿下也就是走一亿秒,需要多长时间呢?让我们跟随秒针走动的速度一起在心里数一数:

生:1、2、3、4、5„„ 师:请你闭上眼睛想:我们这样一直不停地数下去,数1小时、1天、一个月、1年、2年、数3年多,不吃、不喝也不睡,才能数到1亿下。(出示资料:秒针走一亿下需要三年多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感觉一亿怎么样? 生:非常非常大„„

师: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亿”? 生:我们中国的人口大约有13亿人。„„

[评析:这节课中学生最困难的是对大数实际意义的感受。因为它不像10以内、100以内的数看得清、数得清、摸得着。所以老师提供大量的丰富现实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猜一猜、想一想、拨一拨等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了“十万”和“亿”有多大;在大量的现实背景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建立了“十万、百万、千万、亿”的概念。]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识计数单位及十进制计数法

师:我们通过在计数器上数数,认识了十万、百万、千万、亿,连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

师:在亿后面的省略号什么意思?那你知道比亿大的计数单位还有哪些? 生:十亿、百亿、千亿„„

2、了解数位顺序表,研究数级的划分

师:我们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板书)它是和计数单位一一对应的。个占的位置就是个位,万占的位置是万位,那么十万对应的数位是什么?亿呢?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你能把它填完整吗?请你独立完成,然后与同桌交流。

生展示。

师:看看我们学的计数单位,从小到大说一说。再把数位顺序记一记。学生边说边记。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从右边起,万位是第几位?第几位是亿位?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什么?

学生跟随回答。

师:为了便于读数、写数,请你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中的数位名称,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级?请小组合作、讨论,分一分,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分级,教师巡视,然后生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这样分级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一级,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一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一级。

生2:我们是这样分级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一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一级。

„„

教师总结:大家都根据自己的见解和习惯把数位进行了分级,经过人们的长期使用验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我们一般是按照第二个同学的分法来分级的: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组,叫个级,表示多少个一。

你会接着往下说吗?(生边说课件边演示分级过程)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请同学们结合黑板上的板书,看看这些计数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生: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课件出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师:谁来解释一下“相邻”的含义? 生:就是挨着的两个计数单位。

师:为什么叫十进制计数法?如果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二,应叫什么计数法?

生:二进制计数法。

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点相关的知识。(课件出示资料:二进制、五进制等)如果同学们想了解的更多,课后可以通过上网查找需要的资料。

[评析:对于“计数单位”、“数位”的概念,我采用的是教师直接讲授的方法,对于“数级”及“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应让学生牢固掌握,但是不应该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师:这是我到潍坊后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有关潍坊的几条信息。

师:你能用万以上的数描绘自己了解的事物吗? 生说。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大数无处不存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回去后继续做好调查,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大数表示。让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发现中学习数学,边学边用,在应用中不断巩固,不断提高!

[评析:让学生从身边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建立数学的眼光,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篇2:万以上数的认识

上课之前,我先对孩子们的课前准备和坐姿进行了表扬,接着对孩子们说:“新的学期,新的开始,相信我们同学一定会更加出色,有信心吗?”孩子们自信被我调动了起来。著名特级教师李元功说:“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并把这种期望付诸思想教育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不断进步。”相信孩子们会不辜负我的期望越来越出色。

二、精心设计课前小研究。

1、调查中国各个省份的占地面积。

2、说说这些数字和前面所学的有何不同?

3、找一找:“十万”个字、“十万”张纸、“十万”个人……

在小组合作时,孩子们准备得不错,大多数孩子搜集了,但缺少对搜集数据的思考,交流时用时间太多,以至于这节课的练习没有进行。学生交流和展示占用时间太多的问题一直是我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反思今后的教学还应继续加强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有效质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

为了引导学生从身边或熟悉的事物中进行估计,感知十万是多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其数感,我利用多媒体形象演示了“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的变化过程,在情境中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存在问题

1、虽然万以上数的认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真正感知其大小并非易事。通过让学生找一找“十万”个字、“十万”张纸、“十万”个人的活动只是让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很多学生仍感知困难,今后还应继续引导学生从身边或熟悉的事物中寻找素材进行数感的训练和培养。

2、因为条件限制,只有一部分学生带来计数器,在数数感知万以上的数时,效果不好,如果每个学生能用计算器动手操作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

3、通过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万以上数的认识,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数感的形成也需提高和加强。

我在让学生练习万以上数的读法时,不仅引导学生很好地概括一些规律和方法,还引导学生分解出每一个小的步骤,使其操作性更强,更容易学生去理解掌握。因此在练习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把万以上数的读法的方法总结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给数分级,第二步看看这个数一共有几级,第三步按个级数的读法读读每一级上的数是几,第四步完整地读出这个数。然后进行集中训练,通过练习,学生都能熟练地说出一画(分级)二看三说四读的读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来准确无误地读出每一个数。慢慢地学生在读数时养成了给数分级的习惯。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对大数的读法感觉就越来越强。

篇3:万以上数的认识

该学习工具由F l a s h Action Script 3.0脚本语言设计制作,集成了视频、声音和交互式动画,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途径。学生借助本工具,可以经历新的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不断创造生成的过程,数感和数学思维在交互操作中得以培养。该工具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就是一个“小插件”(小工具),学生既可以按照学习菜单提示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选择某一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

●制作背景

该学习工具涉及的学习内容选自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该内容是学生在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是小学阶段对整数认识的终结,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进入三年级以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开始增强,但仍需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来实现对大数认识的迁移。

“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教《万以上数的认识》一课时,缺乏数感培养意识,只注重知识的记忆性教学和机械性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探究和体验,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和生成。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笔者把学生的体验学习放在首位,引导他们不仅要用“脑”学习,更要用“心”去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建构学习模型和探究工具,在探究、体验和思考中培养敏锐准确的数感。

●教学策略

笔者充分利用交互式动画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借助视频或动画,初步建立“十万”“一亿”等大数的模型表象;然后,通过直观模型“计数器”,在模拟拨珠数的操作中,让他们主动发现还有更大的数存在,当已有数位表不能容纳更大的数时,自然产生建立更大数位的需求。这样,学生就经历了新的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不断创造生成的过程,深刻理解了“十进制”计数单位的意义和“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满十进一,突破已有认知。另外,学生通过拖拽数位卡片自主制作数位顺序表,研究教师真人发声的读法,掌握大数读写的基本方法,实现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的有机结合。该学习工具的练习设计做到了及时反馈、及时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学习主菜单共包括六个模块(如下页图1)。“学习目标”模块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认识十万”和“认识一亿”两个模块通过创设直观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大数的意义;“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万以上数的读法”是数位表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读法;“知识窗”则是相关知识的拓展。

1.“学习目标”模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以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根据课程标准,笔者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计数器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2)理解并掌握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3)能够正确地读出万以上的数。

2.“认识十万”模块

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是对大数实际意义的感受。因为“十万”不像10以内、100以内的数看得见、数得清、摸得着。因此,笔者使用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如图2),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十万”这个大数,然后借助订书钉让学生知道10万个订书钉需要装10大盒。在积累了感性表象之后,学生再借助计数器(如图3),单击“加珠”按钮边加珠边数数:一万、二万、三万……九万,当学生再加珠时,万位上的9个珠子消失了,在“十万位”上出现了1个珠子,因为万位上已经有9个珠子了,不能再容纳1个珠子了,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借助“计数器”这个直观模型,学生能够直观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满十进一,并将原有的数的概念迁移到新的知识中来。

3.“认识一亿”模块

从“十万”到“一亿”的过渡,仍然借助计数器让学生经历大数的建构过程。在“认识十万”的基础上,学生继续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数数,进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小练习是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99999999+1(如图4),学生操作后,对出现的结果感到非常惊奇:为什么从个位到千万位上的珠子都消失了,在亿位上出现了1个珠子呢?随之引发深入思考和讨论。接下来,通过秒针跳动1亿下的感知和想象,让学生切身体会“一亿”的大小,将抽象的大数建立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如下页图5)。

4.“数位顺序表”模块

数位、数级的划分和命名学生应该牢固掌握,但教师不能将现成的结论、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应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探究。学生在建立了“十万、一亿”的表象后,再通过拖动数位卡片的方式自制数位顺序表(如下页图6),并根据数位的特点给数位分组命名,在合作和讨论中理解“亿级、万级、个级”表示的意义。随后,教师在工具中引出符合中国习惯的数位顺序表(如下页图7),学生可以结合计数器的操作,对应数位表,思考某数位上数值的实际意义,为后面学习读写大数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填空练习思考不同数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如图8)。

5.“万以上数的读法”模块

学生建立了有关数位顺序表的知识体系后,再学习万以上数的读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该模块中,显示读法提示“每级的数都按万以内的读法去读,读到哪一级就在后面……”(如图9);单击“铅笔”按钮,可以通过涂鸦给大数分节;同时,还有练习检测,只要输入正确的读法,计算机就会自动批阅显示“√”。在“万以上数的读法”模块中,“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是难点,笔者设计了一个真人发声的读数工具,当屏幕上随机出现一个大数时,其读法可以通过声音和文本两种方式呈现给学生,辅助他们悟出读数的规律和方法(如图10)。

6.“知识窗”模块

该模块主要拓展有关计数法和写数的知识(如图11),学生作一般了解即可。

●关键技术处理

计数器模型和读数模块是该工具的特色部分。在制作计数器时,为了识别算珠的位置,笔者将算珠及其位置事先存放到代表不同数位的数组中,并用对应的变量记录每个数位算珠的个数,当一个数位上的算珠满十时自动进位。为了增加程序的移植性,笔者将功能代码写到一类文件中,并让它继承了Movie Clip类,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轻松添加动画。

在制作读数模块时,笔者用Gold Wave软件先录制了有关计数单位的声音文件,再进行声音的剪辑;并用AS3.0脚本语言随机生成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通过声音编码,将各数位上的数字转化为读音标识存入数组,读数时再从数组中调出读音标识转化成声音读出。在这个读数模块的基础上,还可以对该工具进一步改进。例如,让学生写一个数,再让计算机读,也可以先让计算机读数,再让学生写数。

●反思与评价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抽象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较弱,在教学中用直观手段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直观模型,是帮助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笔者用Flash制作了交互式动画,构建直观模型和探究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在工具中尽可能实现人机互动,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认识数学的本质。

教师如果能从课程的实践出发,从优化课程出发,从“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出发,改变教学方式,改革学习方式,定会开辟另一番天地。

●幕前幕后

本次NOC活动赛项交流会上,笔者分享了近几年创作学习工具的经历。2013年,笔者在徐州与NOC活动数字化学习工具赛项结缘,当时构建的是一个长方形面积函数的直观模型,得到了评委的肯定和鼓励。从那时起,笔者便开启了用Flash动画进行教学的探索之路。2014年,NOC作品《笔算乘法》因良好的即时反馈效果,解决了教师不能及时批阅作业的现实问题。2015年,NOC作品《圆的面积》将深刻的转化和极限思想孕育其中,学生可以借此自主发现和建构数学模型。

NOC活动点燃的创造热情,将一直激励笔者走在“用技术改变教学”的路上。

评委印象

王景涛老师所制作的《万以上数的认识》学习工具是一个优秀和成功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它集成了视频、声音和交互式动画,可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细致体验和观察了王老师的学习工具之后,我发现其中有很多亮点。

印象一:符合数学学科本质要求。

到底数学应该教什么呢?数学绝对不能只关注计算,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字化学习工具制作不是为了制作工具而制作工具,而是要使工具、技术符合学科本质的要求。技术不能游离于课程之外,只成为展示的工具,而应该成为符合学科本质要求的工具。王老师制作的数字化学习工具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数感。因此,王老师结合具体情境,借助计数器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印象二:强化探究践行体验。

统观王老师的数字化学习工具,不是传统简单记忆背诵的加强版,而是在工具中尽可能实现人机互动,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认识数学的本质。王老师把学生的体验学习放在首位,引导学生不仅要用“脑”学习,更要用“心”去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建构学习模型和探究工具,在探究、体验和思考中培养敏锐准确的数感。

印象三:设计精美朴实。

王老师设计制作的学习工具精美朴实,无论是界面设计,还是字体规划,他都精心设计。学习工具细节部分精致,充分体现了人性化交互,具有良好的交互特点。学习工具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就是一个“小插件”(小工具),学生既可以按照学习菜单提示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选择其一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

总的来说,《万以上数的认识》学习工具导航清晰,内容朴实有效,是一个实用的学习工具。

(刘向永NOC活动评委/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

篇4: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郾在活动与交流中正确迅速地读、写万以内的数,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组成,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2?郾进一步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郾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逐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和写法;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有许多数学信息,小朋友不仅要学会听,还要注意发现问题!

师: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师傅对徒弟说:“我给你们每人写一个数,谁能准确地读出来,我就把真经传给谁。”唐僧首先用卡片出示2345。猪八戒迫不及待地读道:“二三四五。”

生:(笑)他读错了。

生:大家说说应该怎么读。

生:读数应该从高位读起,这个数应该读作二千三百四十五。

师:唐僧又写出3005(卡片出示)。孙悟空马上说:“这太容易了,读作三千零零五。”

生:悟空又读错了。数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这个数应该读作三千零五。

师:唐僧最后写出第三个数2400(卡片出示)。沙和尚想,数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于是就说:“读作二千四百零。”

生:还是不对。数末尾的零不读出来,这个数应该读作二千四百。

师:唐僧叹了口气,说:“徒儿们,你们的数学都学得不太好,还得继续努力呀!真经暂时不能传给你们。”

师:小朋友对万以内数的读法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还将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多种活动,建立数感

师:课前小朋友们收集了一些生活中关于万以内数的信息,谁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生:黄河的通航河道长约三千七百九十四千米。

……

师:这些信息可真丰富!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练一练,请每排左边的同学把你收集的信息读给坐在右边的同学听,右边的同学把他读出的数记录下来;坐在右边的同学听完后,把信息中的数读出来,把读法记在自己的作业单上。(同桌交替进行读写活动。)

师:小朋友们读了自己收集的信息,也记录了同桌读出的数。在这个过程中,你想向同桌说什么或给他什么建议,请说一说。

生:我的同桌写得很好。

生:我建议我的同桌写数字时尽量写整齐一点,那样会更好看。

……

师:万以内的数,除了小朋友们收集到的以外,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请小朋友在作业单上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三位数。

生:我喜欢的是327,因为我的生日是3月27日。

……

师:我喜欢的三位数是666,谁知道这个数是怎么组成的?

生:666由6个百,6个十和6个一组成。

师:你们自己写的三位数是怎么组成的,知道吗?

生:知道。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写的三位数的组成,说得对不对请互相评价。(同桌交替进行活动,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师:666接着往后数五个数,怎么数?

生:667、668、669、670、671。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往前数五个数,怎么数?

生:665、664、663、662、661。

师:除了一个一个地数以外,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数吗?

生:我会两个两个地数,668、670、672、674、676。

生:我会一百一百地数,766、866、966、1066、1166。

……

师:有的小朋友还想发言,那就是说,数数的方法——

生:很多。

师:谁能用自己喜欢的三位数提一个数数的要求,让大家来数数。

生:我喜欢的三位数是888,大家十个十个地往后数五个数。(同学数数。)

生:我喜欢的三位数是532,大家五个五个地往后数五个数。(同学数数。)

……

师:谁能举个例说一说,666大于几,666又小于几。

生:666大于600,666小于1000。

……

师:一时说得完吗?我们还是用自己写的三位数同桌照这样举例练习,比比大小!(同桌交替进行活动,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师:通过小朋友互说,口头练习数的组成、数数、比大小,请对自己刚才的回答给一个评价。

生:我给自己一个“笑脸”,我觉得自己说得很好。

生:我觉得我说得不流利,一般。

……

师:请小朋友在作业单上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四位数,并用刚才的方法独立思考写出这个数的组成;从这个数开始按一定规律往后写五个数,举例比一比大小。(学生独立填写作业单,同桌交流互查互评。)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些数简洁又方便,但记数(或计数)方法的发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来了解一下。(图片演示。)

师:我们今天用自己收集的数据和喜欢的数进行了活动和练习,大家对万以内数有些什么感受和收获?

生:我知道了数数的方法很多。

……

三、实践操作,发展数感

师:小朋友们有这么多收获真好!如果能运用到生活中那就了不起啦。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忙解决。请估一估10000颗绿豆用什么装最合适?

生:用袋子去装。

生:用箩筐去装。

……

师:我们实际操作一下,看看谁的估计最接近实际情况。

(学生把课前每人数好的100颗绿豆依次倒入杯中,每个杯子收集1000颗,教师演示将绿豆一千一千倒入透明的大杯中。)

师:现在倒入了约5000颗绿豆,我们班有62位同学,把剩下的12个小朋友数的绿豆也倒入杯中,够10000颗吗?

生:不够。

师:怎么做才能很快得到约10000颗绿豆呢?

生:我们再接着数,直到数够为止。

生:再准备和这5000颗差不多的一份。(教师演示验证。)

师:这些大约就是一万颗绿豆,想想刚才大家给老师的那些建议,你有什么发现?

(有的同学说用小盒子装太小了,有的同学说用箩筐装又太大了。)

师:想一想,如果是一万颗米粒,数量和这些绿豆一样,估一估用这个透明大杯子装能装多少?如果是一万颗这样的水果糖(出示实物)还用这个杯子装合适吗?

四、全课小结(略)。

作者单位

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

篇5: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认识 课程目标依据: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对数的认识部分新增的一大目标,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大量的感知与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十万、亿等大数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才会有比较直观、形象、清晰的认识。因此引导学生估计、推想、描述、交流等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倾听、碰撞、接纳、感受的过程中加深对十万、百万、亿等大数的理解。

另外,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网络。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先从图书馆藏书册数切入,然后以学生在图书馆中查阅资料为线索,灵活地将一些不同领域的现实性素材串在一起,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泛的空间,将数学知识有机地融入现实生活之中,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教材呈现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内外景观藏书量以及国内外四家知名图书馆截至2002年底的藏书册数,启发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入对万以上数的认识。对计数单位、万以上的数的读法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与探索。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 “万以内数的认识”,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则,同时对数位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知识的迁移,学生对于万以上数的认识,基本上能自主掌握。鉴于学生学习的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自主探究,讨论交流,通过对知识的迁移、分析,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教与学策略分析:

迁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用到,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时,首先是对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及之间进率的回顾,同时借助计数器强化数感,利用计数器拨数,以此引入新的计数单位,这也是认识“十万”这个新计数单位的最佳突破口,在此过程中既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大胆放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助计数器自主探究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让每个学生都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参与去学习数学,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培养。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受记数单位“十万”和“亿”。难点: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教具:计数器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经常读书吗?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图书馆

(课件出示情境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师:看了这则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谈感受)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联系生活,建立数感

1、感知十万的大小 师:十万到底是多少呢?你能举例说说你对十万的理解吗?(学生联系各自生活体验谈认识)(1)、师引导:我们一起看看十万到底是多少。(课件展示订书钉)随着课件展示—1小盒—﹥1大盒—﹥2大盒—﹥5大盒—﹥10大盒 学生跟着一起数数。(2)、师:人民大会堂能容纳一万人,10个人民大会堂就能容纳十万人。我家的小书橱可放100本书,10个这样的书橱能放1000本。100个这样的书橱能放1万本,1000个这样的书橱能放10万本。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想象。(课件动态演示情景。)(3)、师:利用计数器再次感受十万是怎样形成的?从一万起,一万一万的数到十万。(小组交流操作)

师:你有什么发现?(生谈发现)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2、感知一亿的大小(1)、师:刚才我们边拨数边数,数到了十万,你还能继续往下数吗? 师提出要求:分别以十万、百万、千万为单位来数,数到一亿。(小组合作借助计数器数数)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2)、师:一亿有多大呢?

我们知道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大约有10万册图书。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个这样的图书馆大约有多少书?100个这样的图书馆呢?1000个这样的图书馆呢?(学生交流,感受一亿的大小)课件出示: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照每天花10000元计算,要花完1亿元需要大约27年的时间 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绕地球三周半。

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3年多时间。(学生根据资料展开想象,体会一亿的大小)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及之间进率

2、学习新的计数单位,填写数位顺序表。师:刚才我们同学们数到了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都叫计数单位。你能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说计数单位吗?(小组交流)师:什么叫数位?数位和计数单位有何不同?你能根据计数单位填好数位顺序表吗?(小组共同交流填写数位顺序表)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引导学生举例交流自己的想法。

4、小组讨论,探究数级的划分。出示一组没有分级的大数。(引导大数感觉比较乱)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属于个级,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属于万级,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师:个级都包括哪些数位?万级呢?亿级呢?(学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一个数是由4个亿和3个千组成的,这个数是多少?

2、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什么?

3、一个书架能放1000册书,10个这样的书架能放多少册书?

4、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藏书量大约是10万册。美国国会的图书馆大约有1亿册,相当于多少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藏书量?

五、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在什么方面表现还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学流程:

1、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2、联系生活,感知十万、一亿的大小

3、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及之间进率

4、自主探究新的计数单位,填写数位顺序表。

5、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6、小组合作探究数级的划分。

7、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8、自我评价所学(谈收获)教学反思:

“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万以上的数”数字比较大,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用具体数字表示的物体,因而学生理解大数的意义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使用情境图。在感受“十万”时,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教材中的订书钉的素材变成了动画课件,动态的展示了十万个订书钉是多少。让学生在感受中数数,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十万的意义。二是借助计数器强化数感。在学生对十万有了大量感知后,及时借助计数器进行升华。通过练习拨珠,数数,加深对大数的理解。另外,在学习一亿时,及时给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文字材料:“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三圈半;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让学生通过阅读,通过想象理解了一亿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

课后巩固练习: 填空:

1、同一个数字,由于它在某一个数里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50050从左边数第一个5在()位上,表示(),第二个5在()位上,表示()。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往左数,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位和()位。3、一个整数从右边起向左数,第五位是()位,这一位的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位,这一位的计数单位是()。4、8000807中的第一个8在()位上,表示(),第二个8在()位上,表示()。5、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是一千万,10个()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导学案: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展示情境图。

情境图展示的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从而提出问题:十万是多少?你能举例说说你对十万的理解吗?

2、探究尝试,合作交流。(1)、感知十万的大小 借助生活体验

举例,一小盒订书订有1000个,一大盒有10盒这样的订书订就是10000个,这样的十大盒就是十万个订书订。

人民大会堂能容纳一万人,10个人民大会堂就能容纳十万人。

用计数器帮助拨数、数数。

也可以这样用计数器数一数:1万、2万、3万……

10个一万是十万。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百万、千万、亿的认识,并提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感知一亿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三年多时间。……

(3)、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及之间进率(4)、学习新的计数单位,填写数位顺序表。

教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合作完成教材中的数位顺序表,然后重点介绍数级。在认识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像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什么?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怎样?这种计数方法叫做什么计数法?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举例。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中的数位顺序表。生观察发现,总结。

(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否借助计数器认识。关注对个级、万级、亿级的理解。理解十进制计数法。)3、巩固练习,拓展提升。检测评价:

一、填空 1、438507是()位数,数字“3”在()位上,表示()个();数字“5”在()位上,表示()个()。

2、从个位起,第()位是十万位,第()是亿位。

3、万级表示()个数位,它包含的数位是()。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5、98098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最左面的9表示()个(),中间的9表示()个()。

6、一亿里面有()个千万,()个十万。

二、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

(2)一个整数的最高位是百亿位,这个数是一个十位数。

()

三、说一说()中的数表示什么。

5(7)000000

()(3)700000000()70(2)400000

()

四、组数游戏

0

0

0

0(1)最大的八位数:

(2)一个零也不读的八位数:

(3)只读两个零的八位数:

拓展资源:

篇6:万以上数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叫,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信息窗《万以上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应该是二年级下册吧城市与农村学生手拉手这一单元)认识了万以内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同时也是在小学阶段整数范围内认数的终结,所以它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方面的相关阐述,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其中,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以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是教学重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来谈一谈: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在大量的感知与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无论是2001版还是2011版的课程标准都要求我们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而在这节课中学生最困难的恰恰就是对大数实际意义的感受。因为它不像10以内、100以内的数看得见、数得清、摸得着。所以这节课需要我们提供大量的、丰富的、现实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猜一猜、想一想等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大量的感知与充分的体验中感受 “十万”和“亿”究竟有多大;

2、重视迁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迁移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要充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借助计数器模型,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体会万以上计数单位的意义,理解万以上数的组成,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为了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更好的体现数学课程的新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所以,在本节课的导入新课部分,我首先和学生交流自家小书橱里大约有多少本书:同学们喜欢读书吗?家里有没有自己的小书橱啊?你的小书橱里大约有多少本书呢?学生的书橱里也就是有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顺势出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使好奇的小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大数的存在,体会到学习这些大数的必要性。从自家小书橱的几十册到图书馆的十万册书的引入,先给学生从小数到大数的巨大反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十万是多少呢?”这样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愉快地展开学习活动。

第二个环节:充分体验,建立数感。这一环节又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感知十万、一亿、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我们小时候都有和小伙伴比大数的经历,小点的说我知道一百,又有人说一百算什么呢我还知道一千呢,有的小伙伴知道一万,甚至一亿!其实在我们潜意识里,一万就是个非常非常大的数了,一亿就更是大的遥不可及了,但是这些大数到底有多大,其实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而且我们今天的教学总不能还是让学生停留在很大很大这一层面上啊,所以,需要我们在学生数感的建立上下一番功夫了。首先我借助学生熟悉的订书钉作为参照物,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经历一个深刻的认知过程(先出示一排50个,两排就是100个,一百一百的往下数,数至十个一百就是一千,装进一个小盒子里,再一小盒一小盒地往下数也就是一千一千的往下数数至一万,装进一个大盒子里,一大盒一大盒地往下数,数至十万,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清晰的经历了一个十万的形成过程,也建立了十万个订书钉原来可以装十大盒的概念),接着又通过十万张纸、十万本书,帮助学生体会十万这个大数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发展。在感知十万张纸有多少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十万张纸摞起来可能有多高,学生此时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没有任何依据的去猜,因为一张纸毕竟太薄学生一般不会猜的太高,这时再出示一百张纸,让学生看一看他的高度,并用手去比划大约有1厘米,100张纸大约有1厘米厚,那么一千张纸呢大?让学生经过10个一百是一千推算出一千张纸大约是1分米,以此类推让学生推算一万张纸大约有1米,十万张纸就有10米高,一层楼大约是3米多,十万张纸就大约有三层楼那么高了!再让学生与自己开始猜的高度比一比,真是相差太多了!学生在惊讶于十万张纸高的同时,对十万这个数的大小不就又更加丰满了一步吗?认识十万的具体大小之后,我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十万这个数,拨十万这个环节,我精心制作了一个活动教具,先出示学生学过的只含有个、十、百、千、万这五个计数单位的计数器,让学生想办法拨出十万,学生无非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①在万位上拨十个珠子。②在万位后面添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在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③甚至还会出现在万位上拨九个珠子,在千位上拨十个珠子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分析,优化在万位后面添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在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的最佳方法(具体说明)。这样,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就从学生自己的探索中诞生了!然后又让学生十万十万的往下数,数至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的往下数,数至一千万,一千万一千万的往下数,数至一亿,在数的过程中学生又可以认识百万、千万、亿这几个新的计数单位。而一亿这个数到底有多大呢?对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抽象的,为了让学生建立对一亿的感知,我又让学生跟随钟表上秒针一起来数一数,一开始学生会非常的好奇:数一亿秒需要多长时间呢?我们干脆试试吧,可是数至一分钟就会出现学生偷懒的情况,闭上嘴巴不数了,继续数的同学会出现口干、累的情况,在这个关键点上我又告诉学生如果要数一亿下,就要像刚才那样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数上三年多的时间,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一亿这个数真是太大了!这样学生对一亿的感知就会丰满立体起来。最后我启发学生如果十亿十亿地继续往下数又会产生哪些新的计数单位呢?这时学生就会根据经验得出还有十亿百亿千亿„„永远也数不完!结合刚才在计数器上数数的过程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个层次: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有了上面的探究过程体验,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再让学生去整理数位顺序表那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了,在此环节我先告诉学生把这些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据的位置就叫做数位,“一”这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是个位,“十”所对应的是数位是十位,那么百、千、万„„所对应的数位呢?你们能把这个数位顺序表填完整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整理,再通过全班交流达成统一意见。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数位顺序表上一共有12个数位,为了读写的方便,你能把这十二个数位不改变排列顺序,按照它们的特点分一分组并给每一组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展示,在这里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分法,(常用组与不常用组、万位下组万位组万位上组)根据学生分组的实际情况,适时向学生介绍:数学上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组,表示多少个一,叫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一组,表示多少个万,叫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一组,表示多少个亿,叫亿级。这样就把这12个数位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分为一个数级,共分成四个数级。最后利用课件将只含有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数位顺序表填上数级,形成一个完善的数位顺序表。本环节中数位、数级的划分和命名这些知识学生应该牢固掌握,但我没有将现成的结论、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了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与同伴的合作交流获取知识,达到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个环节:设置悬念,拓展延伸。

课堂进行到这里,可以说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但是我又在课堂将要结束时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让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我在学生刚刚整理好的数位数序表的下面每一级的其中一个数位上各写一个数字3,组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数,让学生说出不同数位上的3各表示什么意义,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最后再让学生尝试读出这个数,当学生怎么读也读不对时就会体会到还有新知识需要学习,激发下节课继续探究的欲望。

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所以,在课堂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让学生说一说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以及学习收获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打成捆背回家。

以上教学设计是我个人的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的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上一篇:人员定位系统制度下一篇:三年级智力竞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