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

2024-07-03

衡水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共9篇)

篇1:衡水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

驱动“四核”扶贫引擎脱贫攻坚全力推进

时隔90年,中国革命的摇篮江西井冈山战胜贫困,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宽广大道;相隔半世纪,焦裕禄为之奉献全部身心的河南兰考,如今终于摘下了贫困帽。放眼全国,脱贫攻坚正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应该保持怎样的精神状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啃下最后一块“硬骨头”,最终战胜贫困、如期实现目标?

位于江西省东部的抚州市,地处3个国家战略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原中央苏区),是著名的“宜居、宜业、宜游”三宜城市,素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之美誉。

抚州市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乐安、广昌)、原中央苏区县9个(乐安、广昌、黎川、宜黄、南丰、资溪、金溪、南城、崇仁);乐安县列入国家罗霄山脉特困片区县;广昌县列入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乐安、广昌、黎川、宜黄、南丰县列入全省重点扶贫攻坚县。“十三五”确定抚州市省级扶持贫困村223个,2016年底,共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8万人。

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抚州市始终把扶贫攻坚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2017年初,全市贫困人口由上年的12.6万人减少到6.8万人,净减少5.8万人,贫困村由223个减少到159个。在近三年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抚州市保持了“A级单位”荣誉。

以“四进四联四帮”驻村帮扶活动为载体,以“十大重点扶贫工程”为总抓手,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做到“四个对接”,驱动“四核引擎”,借力用力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努力打造“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加快推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对接领导高位推动,强化考评激发新动力

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自2015年以来,分别召开了全市“四进四联四帮”活动暨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全市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专项扶贫行动调度会等,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每个班子成员带头帮扶一个贫困村,同时下发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强精准脱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以及1+17行业扶贫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落实了各级各部门的扶贫责任。

去年8月份,抚州市委肖书记率抚州市党政代表团赴赣州市学习考察脱贫攻坚工作,9月份,抚州市委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今年春节前后,就落实扶贫领域存在问题整改,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或委托市委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约谈了12个县(区)委书记,有力地推进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同时,抚州市自2015年以来,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评重要内容,做到阶段性重点工作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办进行专项督查,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评内容,使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今年初,抚州市扶贫和移民局争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视,为市县扶贫系统全面增编加人添经费,市县共增加人员编制近50个,各县区每人工作经费增加到4万元。仅市局就增加了8个干部编制,两个中层干部职数,一个局领导职数。

二、对接单位定点驻村,真心帮扶增添新马力

以“四进四联四帮”活动为载体,强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市、县选派了1810支驻村小分队,全覆盖帮扶1810个行政村,并重点选好配强了贫困村“第一书记”,下发了工作方案,要求驻村工作组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干部提拔须有驻村经历,明确规定贫困群众不脱贫,驻村工作队不脱钩。近两年来,各级驻村工作队以脱贫攻坚为己任,认真识别贫困对象,全面制定脱贫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累计整合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亿多元,涌现出东乡县东源村、临川区坪山村、南城县城上村、资溪县永胜村、南丰县中和村、崇仁县赵家村等一批示范亮点村。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委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和移民局等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资源,多方争取、筹集帮扶资金,对贫困群众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和措施,精准瞄准贫困目标,具体落实脱贫责任,扶贫成效明显。累计争取投入产业帮扶资金8000多万多元,共组建白莲、烟叶、香榧、油茶、蜜梨、蜜桔、蔬菜、苗木、金银花种植,生猪、菜牛、鸡鸭、泥鳅养殖等各?扶贫专业合作社(协会)200多个,辐射引领和带动近1.6万余户贫困群众创业致富。

三、对接社会各界参与,凝聚社会扶贫新活力

积极对接中央、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中央层面两个单位在抚州市定点扶贫(中国人保挂点乐安县,华润集团挂点广昌县),去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148万元。省级层面有34个单位在抚州市定点扶贫34个贫困村,去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7853万元;积极对接党员干部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市、县、乡安排30520名干部,按照“321”(即市级干部每人包3户,县处级干部每人包2户,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每人包一户贫困群众)的要求结对帮扶了45728户贫困群众,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市县单位都参与定点扶贫,所有行政村都有单位驻村帮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积极对接驻抚部队积极参与扶贫。抚州市军分区政治机关和人民武装部作为同级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其人才、科技、装备等优势和作用,按照“就地就近、有所作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参与地方扶贫开发,实现军地优势互补。军队团以上单位全部与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积极对接企业商会参与扶贫。在国家层面组织的“万企帮万村”活动中,抚州市组织了121家企业(商会)与123个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与此同时,积极引导、争取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上海抚州商会因扶贫工作成效突出,被国务院扶贫办表彰。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抚州市各级各类社会扶贫资金达4.2亿元。

四、对接部门行业扶贫,形成脱贫攻坚新合力

去年8月26日,抚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抚州市特色农业产业扶贫行动实施办法》等17个行业扶贫实施方案以及《抚州市涉农资金整合方案》。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2017年1月13日,全市召开行业扶贫行动推进会,会议要求市脱贫攻坚办建立17个行业扶贫行动季报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引导各行业各部门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将资金倾斜投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今年三月份,抚州市决定用一个月时间,整合部门单位力量,从市县两级单位抽调176个工作组,其中市直单位负责69个贫困村,县直单位负责107个非贫困村,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以底数清情况明、措施硬施策准为依托,全面开展脱贫攻坚调研督导工作,查找工作差距,分析问题原因,提出主攻方向,以点带面,总结提高,为抚州市脱贫目标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责任编辑:邵猷芬

篇2:衡水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

助力县域脱贫攻坚

——在全县精准扶贫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

县教育局

按照全县精准扶贫专题研讨班安排,就如何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与大家作一个探讨和交流,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政策和意义

(一)背景——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

1.习总书记的讲话要求。2012年12月29日,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首次提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2015年9月9日,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中再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2.中央的决策部署。2015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正式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到“五个一批”,由此吹响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号角。

3.教育部门的部署安排。2015年10月17日,我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世界第二十三个消除贫困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项教育扶贫惠民政策措施。今年全国“两会”期

间,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教育部门将坚决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总书记“扶贫先扶智”思想,扎实推进教育扶贫,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15年12月21日,省教育厅出台了《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年)》,明确实施“五个精准”(精准改造、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精准培训),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遍及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户家庭。

(二)政策——教育扶贫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1.国家政策

国家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1)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2)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一专多能教师,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全面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4)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有专

业特色并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6)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7)建立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8)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9)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

2.湖北省政策

(1)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并建立资助标准调整机制。(2)落实贫困户子女免费高中教育政策。(3)建立保障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4)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将贫困县所有学校全部纳入“全面改薄”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范围,优先安排项目。(5)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6)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全面落实片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三)意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国际社会的经验总结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

2.拔掉穷根的根本出路

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贫困地区,而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由于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劳动者普遍存在着“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要补上贫困地区的短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刘雪荣书记在解读《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时强调:“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把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黄冈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强力推进。”

陈安丽市长在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黄冈战区现场推进会上强调:“要在五个方面推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强化扶贫对象管理工作,构建贫困信息大数据平台;实施贫困生资助工程,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工程,让所有学生都能上好学;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提升工程,确保贫困村所有学生都有好老师教;实施贫困家庭“明白人”培养工程,通过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3.补齐教育短板的关键工程

教育扶贫既是国家意志的强力推动,也是源自英山教育自

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全县扶贫和教育两家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具体对象包括贫困家庭学龄人口10933人,其中:幼儿园1023人,小学4248人,初中1847人,高中1428人,中职509人,大学生1878人;包括贫困村所在地学校47所(含附设幼儿园)教师 460人。贫困地区的孩子普遍缺乏优质教育资源,贫困村所在地的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学科结构失衡,有的甚至不能开齐开足课程。我们就是要借教育精准扶贫的东风,迅速补齐上述短板,让广大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城区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基础性、先导性、长远性作用。

二、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举措

(一)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目标是“四个确保”:即到2017年底,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部落实,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工程全面完成,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确保贫困农户“明白人”培养工程全部覆盖。

(二)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五大行动”:即实施贫困学生关爱行动、薄弱学校改造行动、学校信息化建设行动、乡村教师提升行动、家庭“明白人”培养行动,切实为我县人民群众同步奔小康作出贡献。

(三)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举措 1.实施贫困学生关爱行动

(1)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女就学,构建政府、社会、教育多方参与的资助体系,形成精准扶贫合力。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在校就读期间,优先享受以下政策:

学前教育阶段:特困家庭幼儿可以享受学前资助,资助标准为1000元/生•年

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学生在校期间享受营养餐补助,补助标准为400元/生•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实施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生1250元/生•年。

高中阶段: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国家助学金倾斜政策,资助标准为2500元/生•年。各高中学校每学期公用经费中计提不少于4%用于资助农村困难学生。如国家实行新的高中资助政策,则按新的资助政策执行。

中职学校:实行全部免除学费,就读中职的一二年级学生在校期间享受2000元/生•年的国家中职助学金,安排三年级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大学教育阶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含高职高专)入学落实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每人每年可申贷1000—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可申贷1000—12000元,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财政贴息。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大学新生优先落实《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项目》资助金,资助标准为省内高校500元/生,省外高校1000元/生。学生在校期间优先推荐其参与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2)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优录政策。县一中每年拿出一定招生计划招收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优先推荐建档立卡优秀学生参加省部属重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落实省属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收

中职毕业生计划。

(3)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特困家庭子女实施“一对一”帮扶。对留守儿童、残疾少年儿童、随迁子女就学与生活予以关爱,重点扶持乡镇学校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落实思源实验学校留守儿童免费乘车上学。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通过“免补助贷”等形式每年资助家庭贫困学生3000多万元,实现学生“有学上”的目标。

2.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行动

(1)优先改善贫困村所在地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将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全部纳入“全面改薄”规划,优先安排建设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分项、分校推进”的原则,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校舍、教育装备、运动场地、生活设施等逐步达到国家办学条件基本要求。近三年,主要实施了农村初中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薄弱学校食堂改造工程、薄弱高中改造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全面改薄”项目及设备购臵项目等计290个,累计投入资金15650万元。十三五期间,我们主要实施“薄改”工程、信息化建设、教师周转房、县职教中心建设、城北第二幼儿园、城西小学、长四小学迁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等项目建设,每年投入1亿元。今年,将对33个贫困村所在学校、教学点投入 2036万元,进行改造升级。

(2)扩大贫困村所在地学前教育资源。大力推进二期学前

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建设资金,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延伸。在有条件的贫困村,依托现有小学富余的校舍新建、改扩建附属幼儿园,到2017年基本实现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

3.实施乡村教师提升行动

(1)培训项目重点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实现贫困村所在地教师培训全覆盖。

(2)加大对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支教力度。开展名师定期送教下乡活动,建立城乡教师交流补充机制,将特岗计划和山区人才计划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

(3)提高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待遇。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职称评审重点倾斜。在落实乡镇镇区学校、农村完小、教学点教师每人每月300元、400元、600元生活补助的基础上,再提高300—500元。建立乡村教师奖扶制度,对在村小、教学点教育教学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且任教达20年以上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建立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实施乡村教师定期体检制度。落实乡村教师周转房优先制度。

4.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信息化建设行动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贫困村所在地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扶贫”,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贫困地区,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人人通”。提升贫困地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扩大“在线课堂”开设规模。建立贫困村教学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贫困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

升办学质量。到2017年,全县贫困村教学点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

5.实施贫困家庭“明白人”培养行动

充分发挥“治穷先治愚,扶贫必扶智”的教育功能作用,实现教育扶智脱贫。

(1)加强贫困家庭学生职业技术教育。对初中毕业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进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并优先推荐就业。

(2)加强贫困家庭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整合全县各类培训资源,以县理工中专为主阵地,对贫困家庭劳力力开展全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机构要加强专业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培训包”和“培训菜单”,提高培训质量和吸引力,助推精准扶贫。

三、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和打算

(一)工作进展

——召开了一次现场推进会。3月29日,县教育局以孔坊乡中心小学为主会场,召开了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下发了多项工作方案和计划,与学校和乡镇签订了责任状,现场发放学生资助资金,组织县直学校送教下乡等活动。

——接受了省市两次检查。4月10日、4月26日,分别接受了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两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检查。同时,县教育局就推进落实“三进”、实施“包保”等重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进行三轮督查和明查暗访,并下发通报,限期整改问题,实行问题销号制度。目前,学生资助信息进档案盒、进村公示栏、进贫困户家庭等“三进”工作完成率达100%。

——落实了三项精准资助。2016年,已落实学前教育资助300人次,义务教育5221人次,高中学校1827人次,共计796万元。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助10多次,其中4月23日和5月9日,县教育局联系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分别到贫困村所在地两所薄弱学校进行教育精准扶贫点对点捐赠,捐赠金额共计35万元。

——推进了四项重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启动25所贫困村所在学校、教学点进行标准化建设,逐校实地制订建设方案,即将进入施工程序。二是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送教。4月份县直各学校累计送教下乡(包括示范课、评讲课、专题讲座等)500多节次。三是组织系列培训活动。对贫困村所在学校的460名教师,开展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主的省市县各类培训 1428 人次。组织教育精准扶贫业务培训班,对中心学校校长和资助业务干事进行专项培训。四是广泛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教师进村入户,开精准扶贫对象户识别,“一对一”家访式宣传政策;在乡镇镇区等集中地展示《英山县社会救助工作教育资助项目公示》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和申请、办理流程;印制《英山县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明白卡》15000册,发放到学生手里。

(二)后段工作打算

(一)确保所有贫困生按照不落一生、不落一村要求享受政策资。目前,全县10933名贫困生中,只有6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生符合国家现有资助政策,尚有4700多名贫困生未纳入国

家资助范围。要争取方方面面的资助,争取政策支持,将所有贫困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确保贫困生资助不落一生、不落一村。

(二)整合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类资金,大力改善没有进入国家项目库的贫困村所在学校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切实保障中小学整体推进、均衡优质发展。

(三)整合各类资源助力扶贫攻坚。积极争取整合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爱心企业对教育的支持,在物资、资金上对贫困村所在学校及教学点予以捐赠支持。

(四)整合资源实施精准培训。由政府主导,整合人社、财政、妇联、统战、民政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对贫困村所在学校教学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培训一名“明白人”,为贫困村培训一批致富带头人,通过“扶智”达到如期脱贫的目的。

(五)建立教师补充机制。争取政府重视和支持,落实乡村教师“退一补一”机制,特别要补充学前教育师资,通过特招、委培等方式,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不足问题。

篇3:衡水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

新华社北京3 月2 日电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2 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研讨班上作报告。他强调,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 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砥砺信心和勇气, 狠抓工作落实,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汪洋指出,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要切实转变观念, 将扶贫的思路和举措转到精准帮扶上, 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重点解决好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要精准施策, 逐村逐户想办法、找路子, 把扶贫资源和帮扶措施精准落到贫困村、贫困户,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提高扶贫成效。

汪洋强调, 打赢脱贫攻坚战, 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强化组织领导, 做好考核监督, 层层压实责任。要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 支持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参与扶贫。要注重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内生动力, 加快脱贫步伐。

篇4:衡水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

问:请您介绍一下《意见》起草的背景。

答: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随后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产业扶贫放在脱贫攻坚八大重点工程之首。按照中央有关分工方案,由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产业扶贫工作。

农业部党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主动作为,务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2015年12月,农业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制定了产业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方案,提出了总体工作设想。之后,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等部领导带队赴江西赣州、湖北恩施、湖南湘西、河北阜平、山西五台、内蒙古兴安盟等贫困地区,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研究产业扶贫思路举措。部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产业扶贫专题调研。在深入基层调研、组织专家讨论、征求多个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银监会、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产业扶贫的指导性文件。

问: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的意义是什么?

答: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脱贫攻坚任务时,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产业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式的重要特征,我国已进入扶贫开发的攻坚拔寨冲刺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最重要的举措,通过产业扶持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产业扶贫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都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增收。

当前,推进产业扶贫具有良好的条件,但受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低等因素影响,当前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成为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瓶颈。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问:《意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首先,与以往产业扶贫政策最大的不同是,《意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紧扣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长期受益作为产业帮扶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政策边界,并对防止实施中脱轨走样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其次,《意见》更好地处理了“统”与“分”的关系,注重调动各相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只对产业扶贫的基本思路、原则和重点任务作了规定,对有关部门实施的专项性产业扶贫,如林业、光伏、旅游等扶貧措施不作具体规定。

问:请您介绍一下《意见》的总体要求?

答:在指导思想上,要切实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目标上,提出到2020年,贫困县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一批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服务基地,初步形成特色产业体系;贫困乡镇、贫困村特色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增加值显著提升;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基本原则上,要坚持聚力到户、受益精准;因地制宜、产业精准;科学设计、项目精准;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帮贫脱贫、联动联考。

问:如何在贫困地区选准、选好产业?

答: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脱贫的主要依托。各地资源条件千差万别,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也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产业,不能不顾实际,盲目一哄而上,引进水土不服的产业。产业发展是一种经济活动,产业扶贫要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意见》提出要科学确定产业,就是要在分析贫困县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选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要按照全产业链理念打造产业,积极发展产品加工,拓展产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

问:如何培育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新型经营主体?

答: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没有龙头就没有市场,就没有价值链。《意见》强调,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就是要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途径,带动贫困户增收,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切实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此外,要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人员,开发农村特色资源,发展产业。

问:在产业发展中,如何创新机制确保贫困人口精准受益?

答:产业扶贫目的是为了贫困人口脱贫,必须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真正建立起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的有效机制。《意见》强调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就是要把共享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链条中,把贫困户精准受益作为扶持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对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财政投资的前置条件。一方面,要鼓励开展股份合作,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可以折价入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关财政资金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另一方面,推广订单帮扶模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共同开发特色产业,依法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协议。

问:如何健全产业精准扶贫的支撑保障体系?

答:《意见》从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要增强产业精准扶贫的支撑保障体系。一要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从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方面强化金融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保险支持力度,建立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二要健全科技和人才支撑服务体系,鼓励各级技术研发推广机构和技术人员以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地方特色农畜产品品种保护利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大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力度。三要健全市场支撑体系。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网上销售、流通追溯和运输配送体系,积极培育产品品牌,提高产品品质。

问:为确保产业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意见》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篇5: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排查整改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论述和对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兽医局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排查问题整改方案》要求,我县紧盯脱贫攻坚短板弱项,进一步聚焦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脫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对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攻坚、巩固、提升、兜底、整改”重点工作、咬定目标、坚持标准,发扬“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紧扣“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彻底抓好问题整改,全面解决脱贫攻坚“回头看”突出问题,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目标任务 着力构建以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食用菌、优质林果、饲草“六大”特色产业和畜禽及经济动物养殖为主的扶贫产业体系。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完善的产业扶贫体系,保障贫困户涉农收入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效。

三、整改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彻底查摆。做到举一反三、点面结合,既梳理中央巡视组反馈的问题,也查摆自己发现的问题;既查找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也查找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点;既查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也深挖潜在性、沉淀性问题。

(二)坚持领导带头,落实整改责任。全面落实县负总责的整改工作要求,坚持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夯实全县各级各

部门责任。把问题查彻底、把原因剖透彻、把办法谋清楚。县级牵头领导分工负责、包抓落实,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把自己摆进去,限期整改、落实到位。

(三)坚持真抓实干,确保整改实效。坚决落实从严从实要求,各镇各部门主动认领问题,主动整改落实,做到整改工作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相互推诿、不相互扯皮,真反思、真整改。对发现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需配合整改的要密切协作;需要完善制度机制的,抓紧研究制定。需要长期整改的,无论点上的问题,还是面上的问题,无论历史的问题,还是现在的问题,每个问题都要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靠实整改责任,切实整改到位。

(四)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深刻剖析具体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深入分析政策导向、政策设计、政策要求,采用特殊机制、拿出特殊办法,集中资金、资源和人力、精力,补短板、强弱项,修软肋、治硬伤。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分类施策、靶向治疗,健全制度、高效推进。

四、问题及整改措施 从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的角度出发,彻查问题、深剖原因、强化措施、狠抓整改。

(一)个别龙头企业、合作社 2019 年贫困群众入股分红还没有兑现。

问题 1:2019 年整合财政扶贫资金 1774.5 万元入股到超越、文德兰等 4 家龙头企业,按照 8%的比例,应向 1122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兑现收益分红资金141.96 万元。目前,分红兑现日期已到期为与超越发展农业有限公司 2019年 3 月 25 日签订的收益合同,收益分红资金为 50 万元,资金已经支付到农业农村局账户,目前已拨付到农户 27.152 万元,剩余 22.848 万元正与各镇核对受益户账号信息。剩余 91.96 万元收益分红资金因与企业签订日期不同,协议约定的分红期限未到,还未兑现给贫困户。

整改情况:正在整改 整改期限:2020 年 9 月中旬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产业扶贫到户资金监管,保障贫困户资产收益。按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县到户产业扶持资金投放管理和风险防范办法》,严格按要求强化到户资金监管,狠抓产业扶贫政策落实,督促指导 4家龙头企业根据带贫协议约定期限及时兑现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配股分红资金,超越发展农业有限公司剩余 22.848 万元收益分红资金,在账号信息核对准确后,将于 2020 年 3 月 31 日前拨付给 149 户贫困户,文德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 56 万元收益分红资金于 2020 年 4 月 10 日到期后兑现给 481户贫困户,云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 11.96 万元收益分红资金应于 2020 年 8月 26 日到期后兑现给 101 户贫困户,县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 24 万元收益分红资金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到期后兑现给 193 户贫困户。各到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按合同签订的日期,及时将贫困户收益分红资金打到县扶贫办账户上,扶贫办陆续通过“一卡通”将贫困户入股分红收益资金发放到位。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企业带贫机制。加强带贫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对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按 3000 元/人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一下性奖补,稳定就业 1 年以上的按 5000 元/人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同时支持带贫经营主体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先吸纳贫困户到企业或生产基地务工,通过中药材、马铃薯订单,积极收购农户农产品,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和产销难题。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引导带贫经营主体规范运行。根据企业市场环境,动态监管超越、文德兰等 4 家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指导企业安全规范生产,加大品牌建设,积极创建“三品一标”名优产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全面化解竞争市场潜在风险,保障龙头企业健康规范经营运行。避免出现企业经济效益不佳,无法实现预期的扶贫带动效果。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扶贫开发股 责任人:

整改时限:2020 年 9 月中旬左右完成整改

4(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难度大任务重,贫困地区农业底子薄,又易受气候和市场价格双重影响,再加上贫困劳动力素质不高、观念落后等因素,产业基础薄弱,稳定增收仍然是最大难题。

问题 2:虽然 19 个贫困村均于 2018 年低全部退出贫困村验收,但 2020 年退出验收的贫困户大部分为兜底保障户,健康劳动力短缺,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发展水平低,发展动力不足,影响冷凉经济产业带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

整改措施:一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种养产业。深入实施“三个一”扶贫工程,加快建设祁连山浅山区冷凉经济产业带,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针对19 个沿山区贫困村选派科技特派员 32 名、产业指导员 34 名,引导贫困村群众发展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草畜等特色产业,力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占全村种植面积 50%以上,继续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向沿山冷凉地区倾斜,目前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贫困村有 2 个,加大农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支持县内涉农龙头企业在贫困村建设中药材、马铃薯、饲草等生产基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夯实贫困群众“种养产业”发展基础。二是深入推进生态宜居搬迁工程。动员祁连山浅山区海拔 2600 米以上居住的群众进行生态移民搬迁,依托生态工业园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集聚的产业优势,带动搬迁群众置业发展、稳定就业,从根本上缓解祁连山生态压力,解决高海拔地区群众种养产业发展滞后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因自然条件受限而存在的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农业产业化股 责任人:

整改时限:2020 年 6 月中旬左右完成整改(三)近年来扶贫资金大量向贫困村集中,一些非贫困村在基础设施配套、村容村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问题 3:在开展乡村振兴以来,我县加快“一轴四驱”“一带四路”建设,沿国道 227 线和冷凉经济带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改造,进行“一化三改”,在乡村振兴稳定推进的良好局面下,个别行政村生产和生活环境还存在一些差距,产业化发展靠后,振兴动力不足。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乡村基层治理。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深化“三链”建设,推行“三联三促”工作模式,采取“支部+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等模式,引领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二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每个行政村建成 1 个或多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市场稳定的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或设施果蔬生产基地。三是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加快发展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休闲观光、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建设一批集农耕体验、特色餐饮、观光采摘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点,着力打造特色旅游村。四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挥各类经营组织作用,确保每个行政村有 2 个以上带动农户增收、运行规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要采取“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模式,与农户建立股份合作的紧密联结机制,或建立订单、购销合同等半紧密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五是加大人居环境政治。深入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农村垃圾、厕所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健全机制,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乡村振兴股 责任人:

整改时限:2020 年 6 月中旬左右完成整改(四)贫困群众的产业培训还不够精准,内容还不够丰富的问题。

问题 4:虽然已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技能、种养技术培训全覆盖,但全县 34 户边缘户还存在致贫风险,种养产业发展质量不高,还开展有针对性的种养产业培训。

整改措施:一是加大技术指导,精准实施“一户一策”定向培训。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产业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村组干部等服务人员的作用,认真分析边缘户致贫风险,精准施策,定期为边缘户提供田间管护、种养技术指导、疾病防控、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服务,针对边缘户发展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食用菌、牛羊等特色产业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帮扶计划,进行分产业指导培训,并及时跟踪边缘户农业生产全过程,及时化解种养技术短板,指导边缘户高水平、科学化进行农业生产管护。二加强产销对接,解决边缘户农特产品销售难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的技术指导、农产品购销、就业帮扶、信息引导、电商服务等方面的带贫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农特产品展销、农特产品订单等方式帮扶边缘户抵御致贫风险。

责任领导:、责任股室:农技中心、综合股、农业产业化股、扶贫股 责任人:

整改时限:2020 年 12 月中旬左右完成整改(五)有的龙头企业带贫能力不强,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问题 5:全县 34 家涉农龙头企业,持续稳定发挥带贫作用的有 14 家,其余农业企业带贫能力不稳定,存在时好时坏的状况,需要加强支持力度,引导帮扶带动贫困户发展。

整改措施:一是大力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双赢模式。促进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效益,实现贫困户与企业、专业合作社双赢。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采取种畜投放、寄养、代养、托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牛羊等特色养殖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为贫困户提供种养技术、疾病防

控、农机服务等知识,带动贫困户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结合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三品一标”经营主体发挥品牌带动能力,规模流转土地,建设“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吸纳贫困户基地务工,增强农业产业化参与意识。二是建立健全发展冷链物流体系。加大对建设农畜产品冷藏设施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新建 500 吨以上的马铃薯储藏窖库,每座补助资金 10 万;对新建 2000 吨以上并安装制冷设施的农畜产品冷藏库,每座补助 20 万元;对新建 4000 吨以上并安装制冷设施的农畜产品冷藏库,每座补助 40 万元。同时引导拥有果蔬保鲜库和马铃薯储藏窖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收储销售服务,帮助贫困户农产品错峰上市,缓解集中上市压力,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

责任领导:、责任股室:农业产业化股 责任人:

整改时限:2020 年 12 月中旬左右完成整改(六)有些合作社带贫能力弱,培训带头人和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工作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问题 6:贫困村专业合作社运行规范和较规范占比较高,非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一般和未运行的占比较高,带动贫困户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整改,提高规范和较规范运行。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专业合作社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监管机制,加强合作社辅导员人才队伍建设,对合作社规范提升情况进行定期调查和实地查看,形成周统计月汇报工作机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在加大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的同时,开展对非贫困村合作社数量进行摸底,加强监督管理,进行分类指导规范,支持运营规范和较规范的合作社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争创建省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对“运行一般”的合作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完善规范,并积极引导通过整合、合并重组、建立联合社等方式提

升发展能力,促进规范运行;对长期“未运行”、也不打算运营的“空壳社”引导其依法进行注销。二是加大合作社带动扶持力度。根据县委 1 号文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吸纳整村整组搬迁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并按照“保底收益+分红收益”等模式发展集约化生产,在经营主体全面兑付入股群众保底收益和分红收益后,按照经营主体兑付分红收益总额的 30%予以奖补。三是大力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继续组织实施贫困村合作社带头人“万人培训计划”,计划合作社带头人培训 2 期 100 人,合作社财务人员计划 3 期 300 人,乡镇合作社辅导员培训计划 2 期 100 人。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农村经营指导站 责任人:

整改时限:2020 年 12 月中旬左右完成整改 五、整改工作要求(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有关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艰巨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脱贫攻坚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针对产业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改、全面彻底改,以高质量整改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完成。

(二)靠实整改责任,严肃追责问责。紧盯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发现的问题,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整改销号台账,细化整改措施,强化整改实效,确保问题整改全覆盖、无遗漏,绝不允许出现问题整改责任“挂空挡”,绝不允许整改工作图形式、走过场,切实推动问题整改往实里做、往细里抓。

(三)扎实推进整改,提升脱贫实效。对照“回头看”问题,找准差距、深挖根源,校正工作落实上的偏差。要把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整改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民主监督、督查巡察及审计发现的产业扶贫方面

篇6:衡水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

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工作难度大的县和村挂牌督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目标要求,确保2020 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市脱贫攻坚医保扶贫挂牌督战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医保扶贫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督战目的 本着补短板、强弱项,保打赢、提质量的原则,对 2019 年底未脱贫退出村、剩余贫困人口、有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有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在医保扶贫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进行挂牌督战,确保医保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二、督战范围

个未退出深度贫困村;4007 人剩余未脱贫人口、7529 人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4991 人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影响脱贫的突出问题。

三、督战内容

聚焦督战范围,重点督战责任、政策和工作“三落实”,紧盯医保扶贫目标任务,围绕医保扶贫突出问题及短板弱项,对照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落实医保扶贫政策措施。

四、督战责任

全县医保扶贫挂牌督战剩余未脱贫人口 4007 人,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7529 人,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 4991 人,确保实现未脱贫人口参保全覆盖、资助全落实、待遇全享受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因病致贫。我局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医保扶贫主体责任,聚焦未退出贫困村,按照《省精准脱贫验收标准及认

定程序》,对照医保扶贫退出验收标准,明确挂牌督战责任人、督战对象和目标任务,按照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工作要求,坚决落实脱贫攻坚医保扶贫政策措施,全面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问题。

五、定期调度

(一)调度范围。3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6527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二)调度重点。3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007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三)调度事项。

1.医疗保障脱贫攻坚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工作落实情况。

2.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3.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部署的“大排查”排摸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4.民主监督、督查巡查、审计暗访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六、督战要求

督战工作贯穿 2020 年全过程,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压实责任,全程毫不松懈,确保医保扶贫工作成效,涉及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所有医保扶贫指标在 5 月底前全面达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脱贫攻坚医保扶贫挂牌督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的关键举措。

(二)强化压力传导。挂牌督战任务完成的责任主体要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对督战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聚焦薄弱环节和重点工作,逐一靠实责任,逐项整改落实,对整改不到位、攻坚工作推进不力的,将对主要负责同志开展约谈。

(三)坚持真抓实干。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切实转变工作

篇7:衡水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近期效益与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的宏伟目标,力求扶贫工作多方位、多途径、多措施、办实事、求实效,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双福坪村实现脱贫致富。

二、资金来源

扶贫资金总额3万元,来自扶贫后盾单位。

三、资金分配使用

扶贫专项资金应严格执行各级有关扶贫政策和有关文件结合本方案落地落细落实。资金主要用于党员活动室建设和会议室建设,解决党员活动室和会议室配套设施跟不上、影响工作正常开展问题。

四、工作要求

落实责任,强化资金监督管理。进一步压实项目主管责任,坚持“谁管项目、谁用资金、谁负主责"的原则,加强项目资金过程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合理。要认真落实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将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建设规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实施单位以及责任人信息等在村级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项目资金阳光运行。

后盾单位

xx村支委会、村民委员会

篇8:精准脱贫攻坚 就业扶贫先行

春节期间,结合“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月活动”和2016年“春风行动”企业用工招聘会,玉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企业下贫困村招聘,送政策、送岗位到家门口,对贫困村贫困人口开展精准就业扶贫,为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提高“精准扶贫”对象就业率。截至2月底,全市累计开展贫困村专场招聘会22场,3325名贫困人口进场参加招聘,成功转移贫困村贫困人口就业2481人,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08人,帮扶24名贫困人员实现创业,其中通过远程视频就业服务平台成功推荐就业562人。

一、创建就业服务“四个平台”,构建完善的就业扶贫服务体系

一是创建基层乡村两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完成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就业社保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基层农村就业服务需求,建立村级就业服务站,发挥村两委和贫困村第一书记以及驻村工作队作用,开展就业服务,通过村级就业服务站帮扶贫困劳动力家庭实现就业脱贫。

二是创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做好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自治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五级联网建设,实现全市五级联网全覆盖,为贫困劳动力家庭提供全天候的免费就业信息服务。

三是创建市县乡村四级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完成市、县两级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业务及功能重点延伸覆盖全市所有贫困村。利用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打通农民工就业与企业用工“最后一公里”服务通道,实现农民工输出地和用工地就业、换岗、维权一条龙零成本惠民服务,使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主动向基层农村延伸。

四是创建农民工创业服务平台。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创造条件,建设一批农民工创业园、示范性贫困县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贫困村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点等创业服务平台,大力扶持农民工创业。

二、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新方式,推动就业扶贫脱贫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建档到户。建立贫困家庭就业信息档案,推行“就业实名制”。以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基础,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调查,掌握贫困村贫困劳动力数量、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培训意愿,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档案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及跟踪服务,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

二是帮扶到人。强化岗位信息收集,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现场招聘会”等公共就业专项援助服务活动,为贫困劳动力搭建用工求职对接平台。发挥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终端服务作用,做好就业需求统计及工作岗位信息发布。利用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优势和资源,及时把岗位信息送至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手中,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及外出转移就业。

三是政策托底。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就业特别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实行一人一策的托底就业援助计划,实现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做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四是建立机制。建立健全服务运转正常、服务网络布局合理、供需信息及时对称、劳动技能培训精准、就业创业和维权服务及时有效的就业扶贫长效机制,实现稳定就业,确保贫困家庭的收入显著增长,在全区率先实现贫困劳动力家庭通过就业全部脱贫目标。

三、实施“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援助计划”,提升扶贫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一是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根据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及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培训机构、职业院校重点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开展定岗、定向、“订单式”培训,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就业技能或岗位技能,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二是实施“中等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村级就业服务站负责收集、整理所在村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情况,了解其求学愿望,协助做好职业学校招生宣传,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未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入读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和生活补助。

三是实施“贫困劳动力创业培训计划”。对有创业愿望、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给予创业培训补贴,提供项目推介、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免费服务,提高贫困劳动力创业成功率。

四、实施“创业扶贫服务计划”,帮扶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

一是加快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创业基地和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以农民工创业园、示范性贫困县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贫困村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点等创业服务平台为基础,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设施、创业场地等创业帮助,以创业促进就业。

二是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降低返乡创业门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民工创业信贷支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鼓励农民工发展二、三产业。依托专家服务基地、专家服务农民工创业服务信息平台,在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基地等农民工创业集中区域,为农民工创业提供“菜单式”专项服务,帮助农民工解决创业难题。

三是落实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扶持政策。落实扶持农民工创业的土地、财政、税收、信贷政策,为贫困劳动力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对具备一定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的创业人员创业,可给予两年贴息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对入驻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的企业可给予场租和水电补贴及一次性创业补贴。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公务员局局长)

篇9:衡水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

助力打赢

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省政府、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的相关文件精神,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消费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以消费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助力精准脱贫,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考核整改工作部署要求,坚持目标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及省考核反馈等问题整改工作,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进一步聚焦重点任务,进一步推进重点工程,进一步强化重点举措,统一思想,顽强作战,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实施范围

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支持对象,以购买贫困群众农特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手段,动员全社会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积极跟进,鼓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优先聘用取得相应证书的建档立卡家庭劳动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消费扶贫新格局。

三、方案实施

(一)社会力量带销。将消费扶贫纳入“十企帮十村”精准扶贫行动,鼓励民营企业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贫困村产品和服务。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作用,举办扶贫产品展销会、对接会,通过集中采购、组织展销、开展扶贫产品专卖等方式,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依托国家扶贫日、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平台,积极策划相关活动,发出消费扶贫倡议,推动消费扶贫需求与供给精准对接,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

(二)劳务就业推销。培育发展贫困地区特色劳务品牌,培训输出贫困地区劳动力,带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岗位信息对接、岗前技能培训、劳务权益保护等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开展劳务协作,促进贫困地区优质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对接大型企业在我镇招工,优先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组织劳动密集型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办厂、实施生产加工项目分包,建设扶贫车间、加工点等,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三)电子商务营销。支持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积极推销贫困户特色产品。鼓励搭载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供销e家等大型电商平台,销售农特产品。鼓励在百度等知名网站宣传推广产品品牌,扩大影响力、知名度。发生较大规模农产品滞销卖难时,及时推动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应急促销。

(四)旅游带动促销。引导我镇特色产品进景区、进宾馆、进饭店,在镇域内旅游景点设立农特产品专区,打造特色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畜产品等旅游产品品牌,进行推介宣传销售。在旅游扶贫示范村设立扶贫产品购买点,打造“农业观光+旅游购物”等扶贫产业链,构建“游、购、娱、吃、住、行”一体化旅游格局,吸引旅游者体验南城县产品与服务。做大做强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特色文化旅游和康养项目,实现旅游扶贫与消费扶贫的高度融合。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消费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

抓手,各站所各村居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抓好落实。成立镇消费扶贫工作小组,定期开展消费扶贫工作,抓好统筹协调和数据统计,明确任务,细化实化相关政策举措,制定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并及时向镇政府上报销售数据和情况。

2.加强政策支持。统筹相关政策资源和资金项目,重点支持供应链建设,发挥数据平台的作用。按照县人社、财政关于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的要求,对参加职业培训的贫困劳动力,对企业、农民合作社、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对组织劳务输出的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等按规定落实补贴、补助政策。从财政列支专项资金,设立消费扶贫专项奖励资金,对参与消费扶贫有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推进贫困地区“三品一标”建设,引导和支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对特色优质农产品认证在费用上给予一定减免。

3.加强督促落实。把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常态化督导内容,重点就产销对接、活动开展、利益联结、带动效益、减贫成效等情况进行督导,跟踪落实,确保实效。将消费扶贫工作纳入脱贫攻坚考核体系,作为考核镇各单位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对消费扶贫中存在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要从严惩处,确保消费扶贫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4.加强宣传推介。总结和宣传推广消费扶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营造消费扶贫良好氛围。在国家“扶贫日”

上一篇:我的对手作文550字下一篇:“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