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调研报告

2024-07-04

监狱调研报告(共8篇)

篇1:监狱调研报告

对于破解民警队伍建设难题的思考

随着两级管理体制在监狱的全面铺开,体制机制建设的成果初步显现,监狱公正执法工作持续加强、警务活动不断规范、警务运作流程愈加高效。与此同时,制约监狱工作进一步进位升级的瓶颈因素也日益暴露。本文通过发现当前队伍建设中的瓶颈难题,分析深层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民警监管改造罪犯能力,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一、当前监狱警力配备情况

截止2015年1月,全监民警在编在册499人(含农场社区56人),监狱科室民警82人,一线民警361人(含5个常押犯监区、综合监区、警卫队、卫生所和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一线民警占监狱民警数的81.48%。在押罪犯1399人,一线警囚比为1:3.88。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队伍构成上呈现出“年轻化、流动性大、不稳定性强”的趋势,人才稳定性不足,给监狱科学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35岁以下民警占比从2012年69.2%上升到2014年75.1%,形成了以青年民警为主体占绝对优势的主干队伍。随着老民警的逐年退休,这一占比将很快突破80%。同时梯队结构严重不合理,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中年民警偏少,出现年龄段断层,可选拔科监区长人数很少,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加之监狱每年 有大批民警回沪,如某监区28名青年民警中,有23人选择回沪,占青年民警总数的81%;只有3人选择留场,比例为11%。导致监狱缺乏相对固定的队伍,虽然每年能够补充新警,但是人才流动量大势必导致监狱在人才培训、培养和使用工作反复重复进行。目前监狱民警队伍足够年轻、有活力、有冲劲、有朝气,也正是因为年轻,所以管教改造经验与业务能力不足、在犯群中威信不高,这样一支队伍能否支撑起整个监狱工作的大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肃问题。

(二)警务组人员分工合理性不够,忙闲不均情况仍然存在

当前监狱各监区警务组之间存在民警工作忙闲不均,甚至两级分化的情况,例如:某时间段内A监区教育改造警务组有12名民警,能在正常开展工作的同时研究创新性项目,拓展专业职能;而B监区教育改造警务组仅有6名民警,只能疲于应付检查与各类台账。无独有偶,同样是罪犯药品与消毒管理工作,A监区由狱政管理警务组负责,B监区由安全警戒警务组负责;C监区某位狱政管理警务组民警同时负责部分教育条线台账等等。

原因分析:

(一)受客观招录和留场政策影响

局招录民警年龄的限制在30岁以下。加之全局招录民警的近半人数先期皖南两监狱实习工作,客观上加速了监狱队伍的年轻化。与此同时,留场政策不尽合理,出于培养成本的考虑,只有民警首先承诺留场工作,才配以职务晋升和相关待遇提升,而绝大多数民警把自己的发展重心放在上海,致使民警存在“临时观念”,流动性大致使队伍不稳定。

(二)监区工作客观存在“真空期”

据调查表明,8成以上的民警在临回沪一年内心态发生变化,思想上向“临时观念”倾斜,半年内行为趋于懒散,工作责任感逐渐松懈;而每年招录的新警往往要在见习培训3个月后逐渐熟悉工作环境,掌握监管改造各项技能。由此可见,监区虽然每年警力都会得到补充,但实际上可能出现9个月的“部分警力真空期”。

(三)少数警务组工作有“机关化”现象

警务组机关化是指警务组民警倾向于台账制作或理论研究工作,弱化对罪犯的现场管理,逐渐远离罪犯,形成监区“小机关”。例如:民警A为教育改造警务组民警,负责个别化矫治与综合治理,他将大量精力投入业务工作,久而久之,到习艺场与罪犯交流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形成了“宁愿应付台账也不愿面对罪犯”的思想;民警B为劳动改造警务组内勤,他将自己与组内其他民警区分开来,认为自己的办公地点在办公室,没必要参与劳动现场的直接管理。

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从监狱工作性质和任务来看,监狱民警必须是一支思想坚定、作风优良,绝对地服从党的领导的队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始终不断地加强监狱民警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要从每一名民警带教抓起,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贯彻落实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增强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继承和发扬新时期“红烛精神”,克服享乐主义,克服麻痹思想,克服临时观念,培养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迎难而上、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为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工作重心倾向监区

解决“终端执行”问题。监狱的执法水平系于监区,监管安全系于监区,矫正质量系于监区。从某种意义上说,监区工作是监狱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因此,监狱应继续将工作重心向一线倾斜,强化“终端执行”。一方面可以精简台账;另一方面应重新划分警务组职责,科学设置各警务组人员配置数量,让警务组运转活起来,每名民警动起来,统一标准、规范管理、便于考核,从而提高警务运作效能。

(三)强化新警带教模式

帮助新警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可以采用“一二三四”新警带教模式,即:运用将见习培训流程分为集中讲授、现场观摩、跟班操作、个别指导和阶段考核五个步骤,科学地提高新警业务能力的“一条龙带教法”;从新警八小时内外两方面严格管理,帮助树立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带教导师、警务组、监区三个层面加强业务培训及言传身教;着重增强新警政治、技能、文化、纪律四类素养。通过此法有效扎实新警监管工作基本功,提升职业素养,加速完成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转变。

二、民警队伍中存在“三不管”现象的情况

(一)监区民警“不愿管”现象

1、不愿值班,规避风险。少数民警认为值班“责任重、风险大”,以各种理由逃避值班,个别民警甚至在增加物质或金钱投入的情况下将值班换给其他民警。

2、临时过渡,得过且过。部分青年民警存在“临时观念”。存在“我来*监狱是暂时的,没必要去管做很多事情,不出事就可以了,等今后回到市内监狱工作后再好好干”的想法。

3、埋头业务,缺少管理。为了保障监区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行,部分民警往往埋头于繁忙的警务组业务工作,除了日常值班,接触罪犯的时间屈指可数,久而久之自觉或不自觉的脱离监管改造的第一现场,对罪犯的回避心理由此产生。

(二)监区民警“不会管”现象

1、监管改造基本功不扎实。有的民警掌握犯情不全,分析犯情不透,耳目使用不实,教育能力不强,缺少管理经验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类情况在青年民警中尤为突出。

2、管理罪犯方式简单粗暴。个别民警在管理教育罪犯时经常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从而使警囚矛盾激化,事态升级。例如:民警C在工作中常把“教育分两种,一种是口头教育,另一种是武力教育”挂在嘴边。某日,他在教育一名过通道门未报数的罪犯时,将其踹倒在地,该犯遂与其发生冲突。后监区虽以不服管教,顶撞民警为依据将其严管,但该犯与民警的矛盾难以化解,在严管结束回到监区后成 为可能影响监管安全的一个隐患。

(三)监区民警“不敢管”现象

1、习惯将难题上交。有的民警在工作中过分依赖老同志与监区领导,遇到困难或困惑仿佛捧了个“烫手山芋”,不假思索地转交给他人。例如:一罪犯因减刑退卷产生较大情绪波动,主管民警D在对其进行了一次个别教育后,效果并不理想,便对其说:“你退卷的事与我无关,减刑我也做不了主,你找管教副监区长去。”

2、爱做“靠边站”民警。民警担心积极作为会产生作为不当甚至演变为乱作为, 而有意采取“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作为心理,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面对罪犯的故意违规、无理取闹、蓄意挑衅等现象, 不能敢抓善管,听之任之。

(四)原因分析

分析种种现象,我们发现“不敢管”是一连串问题产生的起点,管理中的挫折感直接影响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的消极避战心理延伸为“不愿管”,进而使民警特别是在新警阶段失去了积累工作经验,掌握工作方法的最佳时机,最终产生“不会管”的问题。

1、入职培训模式滞后,角色融入存在不适。通过访谈和抽样调查发现,“不敢管”大多产生于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和挫折,而这种职业挫折在新警入职的第一年中几乎都会遇到。问卷反馈表明,形成职业挫折的诱因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接触罪犯初期对罪犯存在陌生、畏惧感,在日常管理中缩手缩脚,难以在犯群中树立民警个人威信,罪犯拒绝执行或消极执行自己发出的指令后,产生失落和回避心理。二 是缺乏对改造局面复杂性的认识,单纯警囚关系中的强制性,引起罪犯强硬反弹后又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产生挫败心理。同时我们发现在实训结束以后,新警还是无法具备独立操作能力,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拉壮丁式的从事业务工作,二是讲座授课的比重远高于操作演练。以清抄监为例,绝大多数新警在抄监时都清楚违禁品的概念,明确抄监的目的和原则,但实际操作时,依然不可避免的不停的产生:这个东西属不属于违禁品的疑惑,甚至很多新警抄监多次以后,以后不能牢记抄监从内到外,自上而下的原则,进门就动手,重点部位有遗漏的情况时有发生。新警在实训过程中没有能够形成职业角色,就如同一个新演员,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被推上了前台,看着身边的演员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自己茫然的在台上跟着别人走来走去,努力去模仿别人,却不知道自己在扮演什么。

2、刑事政策理解存疑,工作意义认识不清。自《监狱法》颁布实施以来,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文件一直没有形成,缺乏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工作规范,基层民警理解和认识各异,由此产生了诸多疑问。如随着“人权”呼声的高涨,罪犯诉求越来越多,部分民警出于“不惹事、求太平”思想,往往妥协处事,对一些可能产生矛盾纠纷的警戒具“敬而远之”,渐渐出现一些监区“明文规定”,民警“心知肚明”的所谓“不能碰”的罪犯,近年来监狱软硬件持续改善,罪犯待遇不断提升,部分罪犯失去了对监狱的恐惧感和敬畏心,把监狱当成了“安养院”。渐渐地部分民警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质疑,出现了“我感觉自己是罪犯的保姆和保镖”,“监管工作就是让罪犯安安稳稳 等到刑释,其他不重要”,“罪犯比民警更重要”等思想。同时对于民警执法的管理制度过于严格,民警普遍感觉“束手束脚”,执法难度大,难以“施展拳脚”,于是产生“明哲保身”的想法。出于以上原因,尽管教育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但民警职业认同始终难以提升。质疑得不到解惑,有的民警“随遇而安”,奉行“只要不出事就好”,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看守”,有的民警“力求改变”,但由于缺乏指导,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导致产生一些不合制度的行为,而个别民警则选择“改换门庭”,离开监管工作,另谋出路。

3、中层干部能力存在不足,民警团结凝聚缺乏。由于农场的特殊性,个别走上中层领导岗位的民警,其领导能力普遍受到质疑,难以团结凝聚队伍,高效开展工作。一是工作方面。个别领导缺乏必要的担当,在监管工作中缺乏对民警明确的指示和引导,碰到问题回避责任,一味指责下属,民警口服心不服,长此以往,导致民警执行力下降;二是生活方面。个别领导对民警工作和生活中规章制度的遵守执行情况要求严格,但对民警思想和生活情况关注甚少,仅有的一些交流谈话,也因上下级的关系,形式大于内容,无法走进民警内心,真正了解思想动态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三是民警方面。个别民警因为性格原因或长期的封闭工作,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与他人沟通交流障碍,缺乏协调配合,致使工作效能下降;少数民警毫无责任感可言,抱着“我不做自然有人会做”的心态,“出工不出力”或是工作敷衍了事,工作效率低下。由此使领导不放心、不愿意把工作交给他们,出于方便和高效的考虑,往往这些工作最终落到了工作认真负责民警 身上,最终导致“忙闲不均”。此外这类民警对于考核兑现也是无动于衷,“甩手掌柜”依旧“我行我素”,使得尽职尽责的民警怨声载道。

3、晋升渠道过于狭窄,职后培训流于形式。目前,监狱青年民警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更不乏研究生学历,专业范围覆盖广,法律、教育、监狱学、计算机、财经、工民建等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工作,少数民警受专业背景的影响,在监管工作岗位上表现不适应,觉得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长处得不到施展,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以致工作态度消极,致使工作效能低下。另外,受行政晋升渠道狭窄,具有优秀管理才能,能走上领导岗位的民警毕竟只是少数,绝大部分民警需要长期乃至一生都在监管一线基层岗位上工作,这其中部分民警经过自身不懈努力,可以在自己岗位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但相关待遇没有适合的匹配和稳定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分民警觉得“没有出头之日”,久而久之产生职业倦怠。

4、罪犯构成复杂多变,民警管理难度增大。一是流窜犯、惯累犯、“三涉”等罪犯增多。这部分罪犯身份意识、改造意识差,尽管目前人数不多,比重不大,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这些罪犯,增大了基层民警管理难度;二是短刑犯、余刑短罪犯认为减刑无望加分无用,放松要求,违规多发,扣分、教育无效。有些罪犯前期改造表现积极,当他们觉得减刑无望时,就转向混刑度日或消极抗改;三是随着《监狱法》的颁布和狱务公开制度的贯彻落实,罪犯的权利意识普遍增强,特别在服刑改造中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但往往趋向偏颇,只在意权利,而忽视义务,由此引发了大量违规行为;四是大多数罪 犯以个人为本位,在认罪、劳动、生活等方面,只强调个人需要与利益的满足,置社会与他人的利益于不顾,许多罪犯人格低下,对物欲等本能欲望的滋长采取放纵态度,都导致了罪犯难管问题的发生。

(五)对策与建议

1、着力研究探索,优化分类管理。在等待国家政策完善,司法部进一步出台《监狱法》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文件的同时,可以在坚持“底线思维”的前提上,大胆地“摸石头过河”,从两方面入手思考。一是在行刑目的多元论的指导下,优化罪犯分类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普世价值“人权”观念的过分倡导,惩罚力度的削弱,降低了罪犯因犯罪所应当产生的对痛苦的感受,成为导致重新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对那些具有多次犯罪史的罪犯,惩罚和矫治的作用微乎其微,对这些人应实施剥夺,通过剥夺犯罪能力而控制他们的重新犯罪。故而应改变现行的“唯改造论”,在以惩罚、剥夺犯罪能力和矫正帮助罪犯重返社会相结合的行刑多元论的基础上,优化现行的罪犯分类管理,需要评估不同罪犯,采取不同行刑方法。二是尝试引入危险管理制度。分类管理的前提是科学的评估分析,这就需要在罪犯入监时将可能导致罪犯出狱后重新违法犯罪、脱逃、在狱内实施暴力等因素纳入管理视野,并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切实有效的对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也有助于民警使用的“因势利导”,使民警工作有方向、有针对性,有目的性。

2、改进入职培训,适应工作角色。一是抗冲击模拟。在新警进 入监区的最初阶段,有计划的把新警个体放入一个单独同假扮的“罪犯”相处的环境,形成一定程度的正面对抗,由带教导师控制全程,最终让新警得知这只是一个演练。既可以让新警牢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又能让新警在心理上形成面临困难的预备。在心理上建立一个“最困难的我已经经历过了,我能够面对任何局面”的自我暗示。二是三人带教小组。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中,增加一个具有一定经验的民警作为专职老师,首先在年龄上可以选择年龄相近的民警,消除带教老师同新警在年龄上必然存在的隔阂;其次,有时间手把手,一对一的让新警跟着做大量常务性工作;再次,可以以带教老师为媒介帮助新警尽快融入监区青年民警组成的团队;最后,让新警在模仿老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迅速明确自己工作的行为角色。三是警囚关系处理课程。其目的在于帮助监狱管理人员在发生人际冲突时,有能力有原则的化解矛盾,稳定服刑人员情绪,为下一步的教育矫治打下基础。

3、提升管理能力,关注民警心理。一方面在职后培训中,加强对中层领导管理能力的培训,提高带队能力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各级领导要经常与青年民警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动态,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正常想法。注重心理疏导,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和重视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将心理评估作为新警招录重要参考指标。在监狱民警招录过程中,切实发挥心理考察评估的租用,结合监狱工作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监狱的量表,形成每名民警的心理报告,进行存档,对于评估结果不适宜监狱工作的报考人 员,尽量不予录用。二是在定期安排的民警体检中,增加心理健康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其心理档案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与体检报告一同反馈其本人与工作单位,合力谋求解决。当然,这需要建设一支民警心理健康指导工作队伍。三是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指导办公室,尤其在皖南和苏北的监所,民警众多且集体生活,生活中的差异,工作中的烦恼,业余生活的单调,更易发生心理问题,亟待我们去关注和解决。同时在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人员应为专职人员,避免因工作关系或上下级关系,导致心理指导效果不佳。

4、加大从优待警,营造良好文化。一是进一步优化监区上岗值班制度,整合警力资源,在保证监管安全的同时,合理分配上班时间,切实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民警探亲假和公休假,在值班之后可以选择休假,给予民警更多照顾家庭、处理个人问题、调整状态和接触社会的时间。二是扶持优秀社团,由领导带头,加入社团,参与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做正面引领,不但有助于社团发展,吸引更多民警加入,同时有利于拉近领导和民警间的距离。三是调整留场政策,选人用人首先考虑“有没有才”、“适不适合”,“用情留人”,对于合适的人才,工作中培养拔擢,生活中关心爱护,使人才举得自己在这里有舞台,有前途,有的放矢,舍不得走,不愿意走。

篇2:监狱调研报告

对于一个法制国家来讲,监狱是国家法治的厂物,对于一个学法的人来讲,监狱是不可避开的话题。本人学习法律将近两年,深深的觉得我国的法治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但前途还是一片光明,信心不可缺失。我们不能一味地羡慕外国的法律如何先进,本国的法律如何落后畸形,毕竟,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人治胜于法治的思想根深蒂固,一下子要达到高程度的民主法治,确实需要时间。现在我就以自己走访武陵监狱为引,以我所学来阐述监狱的减刑制度,也算是理论与实践在自己的控制下来一次简单的结合吧。

2012年3月28日,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组织300多人的团队来到武陵监狱调研,当然,我也是其中一个,来到这个让人焦心,又让人激动的封闭之地,于是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回校后,多处查找关于监狱减刑方面的知识,以便自己更好的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湖南省武陵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属正处级单位,主要对受到国家刑罚处罚、被判处1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进行惩罚和改造,获得减刑对于很多犯人来讲也许是继续活下去,诚心接受改造的一点动力,最后重新走入社会。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现在我从监狱减刑的益处和监狱减刑的弊端这两个方面来谈论监狱,这也是我去武陵监狱调研的一些收获。

一,首先从减刑制度的益处来讨论。

(一)减刑能调动和促进罪犯积极改造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中,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和愿望是缩短刑期。这种心理状态,决定了调节罪犯改造态度,促其积极自觉改造和自力救助的有效手段之一,就在于调节其刑期的长短。改造罪犯的工作不是单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刑罚执行机关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对罪犯做改造工作,另一方面,罪犯也必须主动接受改造。只有这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目的。对于真诚悔改并达到法律规定程度的罪犯适当减刑,有利于鞭策其自律自励、激扬其努力改造的内在力量;同时,由于减刑与否,悉取决于罪犯的改造优劣,有利于向罪犯昭示改造优劣与刑期奖罚的因果性对应关系,把罪犯要求缩短刑期的心理需要引导、转变为积极改造的内在压力和动力,外化为真诚接受改造和自我改造的服刑改造实践。

(二)减刑有利于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

罪犯在服刑期间的表现是罪犯接受改造程度的反映,对罪犯的改造表现要进行考核和评价,而考核和评价工作是由监狱人民警察负责的。对罪犯的考核评价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罪犯的改造表现,则反映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监狱法中对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准则作了明确规定,这是国家对监狱人民警察在执法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减刑作为服刑期间的罪犯刑罚变更的执行制度,是罪犯极为关注的大事情,因为这毕竟是与罪犯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一个罪犯获得减刑,相当于在罪犯中树立了一个榜样,而这个榜样的树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会在罪

犯中引起不同的反响。对罪犯的减刑工作其实也是对罪犯改造方向的引导,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减刑工作,就会发现这项工作表面上看只是针对一部分罪犯的,实际是对所有在押罪犯发生重大影响的大事。由此可以看到,作为对罪犯的改造表现进行考核和作出评价的监狱人民警察肩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做好减刑工作对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监狱人民警察在执行刑罚工作中,必须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法纪观念,充实业务知识,完善工作方法,严格公正执法,努力提高执法水平。要深入到罪犯的学习、劳动、生活三大现场,全面掌握罪犯的思想状况和改造表现,使减刑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能。这就是减刑对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执法水平的促进作用,这个作用与促进罪犯改造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三)减刑对于稳定监管改造秩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罪犯入监服刑之初,普遍存在着心灰意冷、混刑度日的心理,对前途没有任何信心和企望。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往往采取放任的态度,甚至用某些破坏性的活动来发泄自己的无望与无奈情绪。罪犯的这种情绪以及在这种情绪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破坏性活动,对监狱的正常监管改造秩序是一种干扰,必须通过对罪犯的入监教育以及日常的监规纪律和前途教育,使他们逐步扭转这种情绪,步入正常的服刑改造轨道。

但是,还要看到,罪犯被判处的刑罚与罪犯对前景的无望毕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漫漫的刑期使得罪犯很难有接受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缺乏罪犯主观能动性的改造工作很难达到刑罚执行的预期效果。减刑则为调动罪犯接受改造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和客观上的可能。通过减刑的实施,使罪犯看到,自己原判的刑罚和刑期都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前提是使自己的改造表现符合减刑的条件,而这个条件是靠自己的改造表现创造出来的。如果自己不去努力改造,减刑将永远与自己无缘。于是,在争取获得减刑这样的简单明了的愿望驱使下,罪犯也不得不努力向减刑的条件靠拢。

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监狱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监管改造秩序,这种稳定的改造秩序不仅要靠监狱严密警戒和严格管理,而且,也需要罪犯自觉接受这种严格管理。减刑作为刑罚执行制度,在刑罚执行实践中是对罪犯改造表现的嘉奖和肯定,也是对罪犯的鞭策和督促,从而促使罪犯遵守监规,安心改造。减刑在鼓励罪犯积极改造的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稳定了监狱的正常监管改造秩序,也激发了罪犯的改造积极性

二、近年来我国监狱减刑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刑事法律对于减刑的规定较为原则,缺乏操作性。基于这种原则规定,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地情况,制定出各自的《细则》、《实施意见》、《通知》等有关减刑的具体制度,各不相同。而实质在地方上,正是这些地方法规真正起着决定作用。尽管国家有关减刑的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是全国统一法律和司法解释,是必须要执行的,但这些规定及要求也是比较原则。为了使减刑制度得以有

效正确统一地实施,实践部门亟待制定和颁布全国统一的、具体可操作的有关减刑的实施细则。

(二)各地掌握减刑的标准、尺度不一。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一些监狱和看守所之间、监狱和监狱之间、法院和法院之间、监狱和法院之间对减刑掌握的标准有较大的差异,实际上形成了全国执法的不统一。有的监狱掌握罪犯减刑面大而减刑幅度小,有的减刑面小而减刑幅度大。相同的表现而减刑则可能幅度、问隔差异较大。致使减刑的效应因执行场所的不同而产生差别。

(三)一些地方法规或一些人民法院单方面的规定监狱减刑比例的现象较为普遍和突出,如规定监狱减刑的比例不能突破20%或23%等,这种规定于法无据,严重妨碍了《刑法》关于减刑的立法精神在实践中的贯彻实施。

(四)减刑工作不能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许多监狱、法院实行的每年集中1—2次大批量的减刑,受人力、时间所制约,很难保证裁定的公正性、准确性,也不利于及时调动罪犯改造的积极性。

(五)被减刑人员在减刑以后的监督和制约脱节。部分罪犯服刑改造后期,减刑以后余刑较短感到再减刑无望时,改造表现严重滑坡,不服管理,甚至严重违反监规纪律,也无法撤销先前的减刑裁定。

(六)把减刑办成“轮流坐庄”制。许多监狱通行地将减刑呈报办成“轮流坐庄”,是因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减刑条件,但被人为规定限制了减刑比例,对够减刑条件但又在比例之外的罪犯,只好排队等候减刑或照顾减刑,违背了减刑本质,罪犯由此产生了错误的想法与认识,严重降低减刑的效果。

(七)减刑审批权受到质疑。一些学者和监狱管理人员提出,现行法律规定的减刑审批权力的配臵,模糊了“量刑权”和“行刑权”的法律界线,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调控机制不仅会严重阻碍减刑制度的有效运作,也不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了解情况的无权做决定,不了解情况的有决定权”,这种状况难以保证减刑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公正性。

(八)减刑的程序过于简单、粗糙,缺乏严密、严格的程序保障机制和运作机制。罪犯在整个减刑的全过程中,没有严格的程序保证他们发表个人意见,无论减刑公允与否,罪犯如果提出质疑都有“对抗改造”之嫌,罪犯不敢也不能发表真实的意见。这是许多监狱多年形成的习惯和风气,只允许赞歌,不允许异议。甚至在一些监狱的减刑过程实质上长期是暗箱操作,随意性大,不利于监狱刑罚执行的公正和公平,不利于监狱的法治,易产生各种腐败,不利于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

(九)监督机制不严密,不完整,监督约束的方略滞后。少数执法人员执法犯法,索贿受贿,警囚不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干扰了正常的执法活动,严重影响了监狱机关的法治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篇3:监狱调研报告

近日, 民盟江西省委会、江西省女子监狱“黄丝带”帮教活动之“章金媛爱心奉献团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江西省女子监狱大礼堂隆重举行。章金媛爱心奉献团6名代表及江西省女子监狱干警及服刑学员近千人参加。

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段副部长在报告会上致辞。他说, 民盟“黄丝带”帮教活动旨在通过发挥民盟优势, 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和国家司法建设作贡献。“黄丝带”帮教活动是民盟与司法机关长期合作的一项活动。章金媛爱心奉献团是民盟的一面旗帜, 她们秉承“做人民需要的事、家庭关注的事、政府认可的事, ”的宗旨十五年如一日, 不管刮风下雨, 始终活跃在南昌市的大街小巷, 社区居民家中。她们不计名利, 无私奉献, 朴实中透出伟大, 平凡中展现高尚。

章金媛爱心奉献团名誉理事长章金媛的演讲把此次报告会推向了高潮。章金媛主任回顾了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追寻人生“真善美”, 走向南丁格尔道路的坎坷历程;从习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 结合团队志愿服务工作, 阐述了团队发展的方向;从女性是社会建设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出发, 鼓励服刑学员姐妹们敢于脱胎换骨做新人, 用实际行动谱写人生新篇章;并与现场的女性共勉:尊重自己、尊重工作, 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韧, 用挚爱、奉献、平凡去铸就美丽人生。

篇4:调研监狱的越狱者

无法感化的劫匪

@10月12日凌晨1点,一名男子闯入陈芸家持刀抢劫,陈芸没有反抗,而是好言相劝,甚至问他“饿不饿?给你炒个蛋炒饭?”男子没有被感动,反而抢走她的手机和钥匙,陈芸也没报警。“我看他那么年轻,被抓去坐牢蛮可惜。”不想第二天该男子再一次进入陈芸家抢劫,这一次,陈大声呼救,引来小区居民合力将劫匪擒获。据了解,该男子只有20岁。

酒后醉卧地铁站

@民警小栾在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喝醉了,卧倒在地铁站中,于是赶紧拨打了999急救电话并和地铁站工作人员一起把唐某搀起来扶到了楼梯处。不料唐某突然耍起酒疯,对其拳脚相加,并撕坏了他的警服,还扑上来咬了栾某的小臂。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以涉嫌妨害公务罪批准逮捕唐某。

善行能否免去刑责

@为了喂养70多只流浪猫狗,北京市怀柔区某销售公司的销售代表关某截留了公司的22万元货款,被检察机关指控其涉嫌挪用资金罪。“我还算善良正直,希望法庭能从轻处理,让我早日回归社会赚钱还公司。”近日,该案开庭审理时关某称,因为自己爱心泛滥,触犯了法律。但在办案检察官看来“她是为做好事,但犯了法”。该案没有当庭宣判。

快递员的摇钱树

@吴某是一家快递公司的业务员,该快递公司和银行有合作,该银行给客户办的银行卡均由快递公司负责递送。吴某和同伙李某商量出一条挣钱的妙计,由吴某负责利用职务便利窃取个人信息,由李某负责寻找购买的客户,卖钱之后,两人平分。通过这种手段,他先后出售了3万多条客户信息,获利1.2万元。近日吴某已被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方圆》

只发检察机关的稿件吗

Q:编辑你好,我最近投了一些稿件,但都不见发表。是不是《方圆》杂志只刊登检察机关的稿件,其他单位的就不管了?

A:这可是冤枉了。我们最近的确收到一些信件投稿,像辽宁法库县交警大队、合肥市政法委等等单位。但就内容来看,可能因为对我们杂志了解比较少,风格上不是太符合。《方圆》是一本定位于法治新闻的刊物,我们已经给这些投稿单位邮寄了一些杂志,希望仔细阅读后根据我们的风格投稿。

那么我们一般采用哪些稿件呢?一种是反腐方面的稿件,包括案件、时评、调研报告等等;第二种是民生方面的新闻,譬如查办的案件、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调研;第三方面是一些法律书评、影评。应该注意的是,纯粹的理论性文章和散文、小品文我们是不发表的。

电话回拨高额吸费现象

是犯罪吗

Q:还记得前几天,有单位称“电话回拨高额吸费现象不存在,这实际上是不法分子推销群呼设备的欺诈宣传”。但紧接着就有专家和网民表示异议,如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位姓金的反诈骗警官认为,某部门对65个吸费号码的回拨测试结论并不科学,高额吸费现实中确实存在。请问这是什么犯罪?

A:前一段时间,关于“电话回拨高额吸费”的争论的确是很大,而且争论双方都是“有关部门”,令咱老百姓难辨真假。小编觉得,陌生的、尤其是开头号码不常见的、只响一声的电话可以不回,小心警惕为上。

至于这种现象触犯什么罪名因为没有实际的司法判例,不好轻易做论断。个人认为可能的罪名有两个: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前者是从个体行为来看,存在着欺诈行为;后者是从群体来看,这种高额吸费往往是以公司的名义、针对多数不特定人的行为,没有相关的经营许可,所以是非法经营。

人民监督员,

费用哪里出

Q:编辑,您好。我是所在市检察院的一名人民监督员,两年来,我参加了10多起案件的监督工作,基本上做到有通知就到,监督一起案件有时需要半天,有时则要一天。

在工作中我发现,关于人民监督员的工作费用是纳入财政开支范畴的,但是,还没有具体规定。我认为,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时,最好不要所监督的办案单位招待,即使需要用餐,也要自行解决,这样利于工作和形象。对人民监督员的工作报酬是否参照每个地区的相关日工资标准予以补贴,相对规范化。对长期以本职工作忙为理由等不参加监督工作的同志要予以批评或调整。

现在,全国都已经建立了人民监督员工作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必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规则,发放到每个人民监督员手中。我的意见不一定正确,请大家讨论。

A:这些年,各地检察机关越来越重视人民监督员的工作,很多像您一样的人民监督员也在办案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信您一定是个非常廉洁、公正的监督员,所以才在工作餐的问题上十分自律。小编询问了有关人员,人民监督员的工作费,一般都是纳入财政开支的。但在具体发放程序上,由于这项制度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各地的做法也都不太一致。一项新制度的建立,的确是需要摸索的过程,每一个建议都十分重要。

篇5:监狱实习报告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虽然我们是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但是我们依旧那样执着,始终如一。

今天在录入案犯档案资料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名“重量级”的案犯,我所说的“重量级”是这名犯人所犯下的罪行多,而不是重。他先是由于犯了抢劫罪,之后呗司法机关诉讼最后被判了刑,服刑期满之后,没有好好悔过教育,反而又犯下盗窃罪,在被法院判刑的时候,又被查出之前有犯罪前科,所以最后法院在原基础上的罪名外又加了刑。在监狱的时候,仍不思悔过,不服从狱警管制,从而打伤狱警,在被加判故意伤害罪。这个人种种行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从头到最后真的没有一点悔过之心吗,有过重新做人的机会他反而不好好利用,反而倒是依旧危害社会,触犯法律,最后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其实我很想总结一下我所录入的犯人档案记录中,他们犯罪的动机到底是什么,那些因素诱使他们不得以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对这几天的档案资料我大概的统计了一下他们犯罪的动机记录,一,是社会责任感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突出自我实现,自我开放。他们中大多数人不懂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缺乏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锻炼和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集体、对他们缺失基本的责任感和道义感。他们把金钱、财富与人生价值等同起来,凡是一个人为利益、兴趣为准则对社会与他们置之不顾,甚至加以侵害,我行无素、一意孤行,最终迷失自我从而跌入泥潭。二,是行为易受情绪变化左右,严重缺乏理智控制,在当下激烈竞争的今天,紧张感、压迫感使人产生变态心里慢慢形成人的潜意识,逐渐发展成犯罪,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的作案动机使人们难以发现,甚至有时连他们的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犯罪动机,可想而知。

篇6:监狱实习报告

新的一天又是开始了,又是忙碌充实的一天。大步跨进单位的大门时碰巧看到一批被打进冷宫的“新人”,各种陌生的面孔对于我而言已经慢慢习惯了,想不通这些人究竟脑袋里在想些什么,放着好好的守法公民不做,偏要来到这种地方“享受”。

依旧是重复前几天的工作,每天和上百份的档案资料打交道,但是我们绝不会因此为怠慢工作,马马虎虎。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我们也经常和那些先进的党员和同事们做交流,谈谈工作,谈谈生活。除了对他们崇拜之余,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尊敬仰慕吧,平凡的工作坐着不平凡的事情,甘愿埋没自己,奉献力量。同时中间有很多都是年轻的一代,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国家,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应该学的东西吧。 另外的几名男生在闲暇时刻也会过来帮我们录入档案,所以我们的工作业绩一直都不错,我们也越来越喜欢上这份非正式工作了。我们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偶尔和同事们聊聊未来的事情,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好事情,整天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从一方面来说是一个好事情,但是任何事物也都有两面性,这也是一样。我们不仅仅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精神,还可以和那些优秀的同事们进行交流,彼此增加互信,我们此次的任务不仅仅是来单位录入档案,同时还要与那些同事在人际关系方面相处融洽,在这段实习过程中渝他们良好相处,这是学校所希望的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内心所希望的。

我们在来单位实习之前每个人都精心准备了一本笔记本,专门记录我们在这段时间中要学习加强的东西,不仅要记录一些专业知识还要记录一些为人处事方面的哲学。到最后实习结束时翻开笔记,方便自己所用,同时应该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吧.

篇7:监狱述职报告

__年度本人在五监区分管监管改造工作,在监狱党委、监狱领导和业务科室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本人及监区全体民警共同努力,实现了监狱党委年初下达的监管工作目标,没有发生罪犯脱逃、狱内案件、监管执法事故,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认识上

一年来,本人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ldquo三个代表rdquo;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__大精神,坚持用邓小平理论、&ldqu三个代表rdquo;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做到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敢与同各种不良思想作斗争,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本年度根据省厅、局、监狱的安排布署,我先后参加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岗位大练兵、纪律作风整顿等专项教育,通过学习有关资料,写出心得体会,使自己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和业务技能,牢固树立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纠正的思想上存在的偏差,做到了依法、科学、严格、文明执法。同时,我作为五监区支部成员之一能紧密团结在监区支部周围,积极献计献策,搞好团结,又能坚持民主,做到“关门多个声音,开门一个声音”,形成合力,保证了监区班子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二、工作方面:

我在监区分管监管改造工作。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态度端正、不怕吃苦,起到了表率作用,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始终把监管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真正把监管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以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教育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切实做到落实各项制度,确保了绝对安全。

2、大力加强了规范化建设,监狱搬迁到新监区后,民警、罪犯都认为条件好了该松一口气的松劲思想了,为了提升监区形象,规范民警、罪犯的行为,监区把规范化建设提到了重要日程,首先完善了民警管理制度,保证民警执法公正、规范;其次认真组织罪犯学习了《__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手册》和省局二十条严禁行为;第三、监区制作了罪犯胸牌、床头牌、定置管理牌、凉衣场、多功能厅、储藏室物品管理的规定,清洁卫生量化考核,从细节入手;第四、认真组织罪犯队列训练,强化行为养成。监区于9月29日率先在全狱举行队列及规范化验收比赛;第五、根据监区实际研究制定了《短刑犯奖惩规定》,效果明显。通过以上工作,监区的规范建设受到监狱领导和业务科室的一致好评。

3、根据不同时期罪犯中的具体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活动,一年来监区先后开展了“净化监区环境”、“严监规、强规范、保安全”、“打击违规抗改,确保狱内秩序稳定”、“狠抓制度落实,全力确保稳定”和“监管安全倒计时”等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活动的开展,严厉打击了狱内反管抗改和违规行为,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净化了改造环境,确保了全狱的安全。

4、坚持每月二次的狱情分析制度和每月一次的监狱隐患排查,对危顽犯、重点人头、重点部位、重要时段及时安排耳目重点监控,搜集犯情动态,做到了敌动我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5、认真落实了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经常深入监舍、车间巡查,了解基层民警的履职尽责情况,查罪犯的改造情况,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决不过夜。

6、搞好狱务公开,严格依法办事,对罪犯的计分考核实行了日记载、周评议、月小结,每月按时公布罪犯计分分数,办理罪犯减刑、行政奖罚实行集体研究,按规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在犯群中公布,一年来共办理罪犯减刑75人次,记功1人次、禁闭2人次、记过2人次、警告3人次,不存在徇私舞弊行为,全年未发生一例因奖励不公而引起罪犯闹情绪现象。

7、狠抓了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一年来,先后在罪犯中组织了“年终总评审”、“读书活动”、“唱响主旋律,推广改造歌,走好新生路”、“半年大评”、“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学习“_大精神”,促进积极改造”等专项教育,

重点抓了对罪犯的政治教育,深化了对罪犯的个别教育,做到了罪犯思想及时疏通,防止事故发生,同时针对部分罪犯实际困难,启动互助金帮助购买衣服、日常用品,通过协助解决李学亮与其妻闹离婚问题,使李犯之妻打消离婚念头,稳定了李犯的思想。

8、加强了狱侦工作,监区布建耳目8人,撤消不能及时汇报情况的3人次,通过耳目及时侦破了罪犯许美伟、王小红预谋在“五·一”节脱逃案。

9、在生活卫生上,确保了罪犯的吃饱、吃热、吃得卫生,没有食物中毒现象,在防病、治病上保证了有病能及时医治,并能根据不同的季节,搞好疾病预防和消毒工作,全年未发生流行性疾病,同时利用监区刑释犯旧棉絮加工垫絮百余床,既为监区节约了资金,又保证了罪犯防寒保暖。此外,按时按季给罪犯发放囚服、棉被、棉衣、棉袄,保证了罪犯的正常生活需要。

三、廉政方面:

我虽然在监狱分管改造工作多年,能严格按中纪委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清正廉洁,生活作风正派,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篇8:监狱调研报告

编者按:李春歌1981年调入省监狱管理局综合档案室从事档案工作至今。26年来, 先后被评为省监狱局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全省及省直机关先进档案工作者。近日, 本文作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这个执著事业、耕耘不辍的兰台人。

记者:据我所知, 社会上许多人对档案工作不是很了解, 可您一干就是20多年。档案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

李春歌:确实, 社会上许多人对档案工作不太重视。其实档案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机要性。有档可查千年历史, 无档难说古往今来。档案工作是各项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就拿监狱系统来说, 局机关及各基层监狱档案管理如果不规范, 其他工作必然受到影响。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当前全省监狱系统档案工作的现状吗?

李春歌:这些年来, 全省监狱系统档案工作主要是在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上实现了一些突破。在硬件建设上, 全系统配备了密集架, 更新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 安装了档案管理软件, 实现了档案室、阅览室、库房三分开, "十防"措施均达国家规定标准;在软件建设上, 落实了各种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归档范围和责任制度等;在队伍建设上, 全省监狱系统已有专职档案人员57名、兼职档案人员81名, 他们当中有的被评为全省监狱系统或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档案管理先进个人, 有的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二等功等荣誉称号。目前, 全省监狱系统30个县团级单位中, 有17个单位晋升为档案管理国家二级先进单位, 其余13个单位为档案管理省级先进单位;省监狱管理局1996年、1997年、2004年、2006年被评为省直机关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1992年、1999年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档案管理先进典型单位, 2002年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记者:看得出来, 监狱系统档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那你们采取了哪些好的方法和经验呢?

李春歌:档案工作看似简单, 实则复杂。要想做好档案工作, 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和文化素质, 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这首先就得加强学习。我从事档案工作的20多年里, 从未间断对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 通过参加培训、积极自学、勤做笔记、联系实践等方式, 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其次要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档案工作要想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就必须有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我们先后建立完善了《省监狱管理局机关档案工作制度》、《省监狱局机关档案归档制度》、《省监狱局机关档案管理安全与防护制度》等11项档案管理制度, 起草了有关档案管理综述等10余万字的档案管理方面的材料。第三要加强队伍建设。我们采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方式, 召开先进典型档案管理单位现场会, 相互交流经验, 现场解答问题, 并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对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在管理上, 我对基层档案工作采取了"两年一表彰, 一年一通报"的方法, 将档案工作纳入监狱系统目标管理, 以此提高基层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和业务水平, 激发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第四要加强监督、检查、指导。注意加大对基层监狱档案管理的力度, 经常深入基层单位监督、检查、指导, 发现问题, 现场指导解决。

记者:可见, 您对档案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 对监狱系统档案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那您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呢?

李春歌:贡献谈不上, 干工作是本分。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是一定的, 有困难也是正常的, 任何一项工作都会有困难。比如针对一些基层单位不重视档案工作而导致档案建设滞后的问题, 我就主动上门找基层单位领导, 向他们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和资金投入的必要性。当我做通一个主要领导工作, 使那个单位的档案管理真的上了水平的时候, 心里那种高兴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记者:有没有碰到工作做不通的时候呢?

李春歌:这种情况也有。有时候下基层检查, 也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有的单位当面说要整改, 可是下次再去检查, 仍然没动。对这种情况, 我就苦口婆心地讲道理, 说利害, 讲原则, 宣传《档案法》, 用真心去感动他们。对怎么做工作也无动于衷的单位, 我就坚决采取措施, 要求限期整改, 在目标考评上扣分, 在全省监狱系统通报批评。

记者:您认为要做好档案工作, 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春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敬业奉献精神。我从事档案管理工作26年, 可以说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倾注了半生心血和精力。正是靠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才使我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实现新发展。现在回想起来, 虽然工作苦一点, 但取得了成绩, 心里是很欣慰的。

记者:面对档案工作辛苦且所受重视程度不高的现状, 您有没有想过放弃?

李春歌:从没想过要放弃。我热爱档案事业, 这是支持我一直干下去没有放弃的动力。选择就意味着要终生付出。既然选择了档案事业, 那我就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奉献。

记者:您不想谈谈对档案工作的希望吗?

上一篇:食品购销合同范本免费下一篇:宿舍调查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宿舍调查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宿舍调查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宿舍调查实践活动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