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培学习后有感

2024-05-28

参加国培学习后有感(通用11篇)

篇1:参加国培学习后有感

很荣幸又能参加“国培”学习,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的收获颇多,在学习的平台上能听到国家级的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丰富的课堂案例分析,名师的课堂。和一起在教学一线的同仁交流,积极探讨教学遇到的困惑和经验,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做好准备,既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又领引了我教学生活的明灯,它将不断地改变我的教学理念。在学习过程中,能与各位交流真是太好了,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多姿多彩,我提高,我进步,我快乐!

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和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更好地组织我们的教育教学,让学生全面得以提高。

当然,学习的过程是辛苦劳累的,但自己有了收获,心情却是愉快的,当我们提交作业不对时,有辅导老师何义群的精心指导,一次,两次„„全班这么多学生,而他却是那样的兢兢业业工作着,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我能分到091班D组,能成为何义群老师的学生而无比高兴、自豪。我要努力争取顺利通过这次“国培”。才能对得起何老师的付出!

通过这次“国培”学习,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自己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模式。大家都知道,要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而现在的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只有边学、边思,勇于探索,才会有所获,感谢“国培”、感谢老师的指导、感谢„„

篇2:参加国培学习后有感

(一)国培计划,搭建了教师有效培训的平台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更应成为学习的时代先锋、知识富翁。若给学生一杯水,那么教师必须是长流水、新鲜水。

国培计划,为农村教师搭建了自主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的平台。使广大教师实现了与大都市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有人说:“高度决定视野”,北师大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聘请资深的教育专家、教授向我们传授教师培训的新知识、新理念。使我们对教师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觉,为提升农村教师的培训质量,为突破多年来陈旧的培训模式指明了道路。

(二)国培计划,创建了教师自由交流的平台

以往,教师交流多集中于校本研训听评课活动的局部范围内。而国培行动,网络研讨能突破时空的局限性,打破了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城乡地域的羁绊,创建了教师自由交流的平台,对同一话题教师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自由发表个性主张,没有校园同僚文化的拘囿,交流方式实现了“一对多”“面对面”“层对层”的立体化教研交流,在愉悦宽松氛围中,实现思维的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契合。

(三)国培计划,开辟了自我反思的驿站。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守卫校园净土的教师逐渐被功利主义所浸染,职业的倦怠、小天地内保守封闭的心态、使教师淡忘初入师门的热血,而自得意满于往日的辉煌,教案后的教学反思多为应付学校常规检查的权宜之作。国培行动,以开放自由的特点,为我们教师打开一扇收纳外来新鲜空气的窗户,汇集八面来风,欣赏广大同仁们精美的教学方案,设计之精细、论理之精辟、语言之精美,结构之精巧,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使自己产生强烈的震撼,回头反思自己曾经醉心,有几多课堂精彩,有几多独到见解,细心盘点梳理,一时间真是寥寥无几,大有捉襟见肘之尴尬,扪心自问,那些如此优秀的教师尚且深入剖析自我,自己有何不深切自我剖析之理?

美国学者波斯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后续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此看来若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当与反思同行。这对于一度曾执着于“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的老教师真应驻足思忖,让回头的“反思”成为专业化成长远行路上的驿站。

篇3:参加国培学习后有感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

体态律动在幼儿园作为一种基本训练, 常常为舞蹈或音乐游戏中的某些新动作做准备, 有时也作为一种组织教学活动的手段, 在进出活动室的时候用进行曲走步或作为某种舞步。由于体态律动和律动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以形象思维和动作记忆为特点的幼儿, 特别容易在体态律动中享受到表现和创造的快乐。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对具体动作的掌握, 或者说是对优秀体态律动教师的教学模仿。由此, 在自我教学中容易出现“生搬硬套”“消化不良”的现象。最后使得幼儿虽然对体态律动感兴趣, 但是却对体态律动教学产生了厌倦。这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教师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原理的不熟悉。

这次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幼儿体态律动教学培训, 笔者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法主要特点是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节奏向学生介绍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 使他们能够掌握一种音乐和表演的即兴性, 并且带有一种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在此次国培过程中, 来自各地区学前的音乐教师亲身参与了大量的体态律动, 我们学员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音乐的呼吸和情绪起伏的律动, 充分体验到每一个身体的动作都不是机械的动作, 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律动的体态。

二、从最简单的步态开始, 引领幼儿走进音乐

体态律动教学法不对体态的身体姿态或者外表形式作要求。因此, 即便是一个音乐资质非常普通的幼儿, 都可以用他所认为的最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而达尔克洛兹将这种最简单的动作还原成步态, 并设计了一系列步态练习, 达到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而这样的步态绝不给幼儿造成音乐学习的负担, 恰恰相反, 这些步态都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做到的, 它包括行进、走、跳、跑、跃、单脚跳、摇摆、奔腾等自然的体态动作。

当幼儿的步态与所听到的音乐逐渐协调, 那么这两方面相互协调所产生的舒适感会逐步引起他的注意。随着这种特别经验的积累, 幼儿慢慢会产生追求这种经验的意识。随着这种意识的逐步积累, 幼儿开始渴望挑战更高难度的步态练习。因此, 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步态练习的进一步拓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步态与空间的关系

不同的步态对应不同的空间设定。“人的知觉结构与外部世界物理结构的一致, 使得人对自身心理的高低体验与外部物理世界的空间高低体验相同步。所以音乐的频率变化———我们称之为音高变化也带给人以空间位置的变化。”[1]当幼儿步态与音乐达到和谐时,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步态与空间关系的体验需要。教师要清楚的是幼儿这种体验是由简单到复杂的, 教师不宜一开始就选择兴奋度高、幅度大的步态来让幼儿感受空间上的变化, 这样容易使幼儿因过度兴奋而游离于空间之外, 也存在着潜在的人身伤害的危险。教师应当在幼儿可以达到在行走中做出对空间反应的能力时, 才选择将这种能力迁移到跑、连步跳、奔腾、摇摆与之相对应的空间体验中去。教师在使用音乐时可以改变音乐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 如节奏、音区、速度、力度等, 以锻炼幼儿的应变能力。

2. 步态与同伴的关系

幼儿一开始的步态练习以自我为中心, 还无法考虑到自己的步态对他人的影响。然而随着步态练习的深入, 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幼儿提供机会, 使他们逐步学会与其他同伴的相互配合, 同时能够学会改变动作的姿态、幅度以及行进的方向或速度来避免相互干扰。例如, 在这次体态律动培训过程中, 导师选用了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主题与变奏》主题和肖邦的《前奏曲》第四首带领学员进行步态练习。导师选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队形图, 这就需要每个学员之间都要考虑到自己的步态、空间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员之间不能用语言提醒对方, 而是要靠眼神交流来一起完成直线、对角线、方形、圆形等不同队形的变化。当然, 导师提醒我们, 在实际操作中要随时观察幼儿的配合情况, 当幼儿在同伴配合过程中, 显得手足无措、紧张且毫无乐趣感时, 那么教师应立刻降低活动难度, 以保证幼儿始终处于大脑的最佳唤醒状态。

三、将抽象的音乐要素转化成具象的身体运动

长期以来, 我们把审美价值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 并将审美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于幼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是的, “艺术教育之所以存在和必须存在, 就在于其审美的本质与特征, 就在于其审美的价值和作用。这一点, 我们不能怀疑, 也不要动摇”。[2]然而, 一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将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重任主要托付给了音乐听赏活动, 而忽略了幼儿身体对音乐的感受。另一方面, 在人们的思维中, 身体充其量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些模糊、混沌的感觉, 知觉或其他感性经验, 而不能给人以理性的秩序和清晰的信息, 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对人复杂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这种思维定势禁锢了教师, 不敢承认音乐带给幼儿感官的快适和满足。

然而, 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理论重视通过动作对音乐进行体验和感受。身体的运动和表现使得抽象的音乐要素成为了可以看得见的身体活动。可以说, 用身体来感觉音乐中的动态和变化, 也是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而引向音感的学习的。在此次国培过程中, 导师便让学员利用身体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节奏和韵律、动作的协调平衡以及即兴创造。下面概要地介绍一个培训案例———舞动我们的丝巾。

第一步:导师强调丝巾不仅仅是道具, 更应是我们身体的延伸。学员手持丝巾, 站成圆圈。导师边做动作边说:“我的丝巾可以这样飘动……还可以这样飘动……”导师示范了一两个动作后, 对学员说:“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舞动丝巾。”各学员丝巾在舞动中有的有力, 有的飘荡, 有的舒展, 有的急促。导师鼓励学员创造出不同的感觉。第二步:导师在钢琴上弹奏不同的音乐, 要求学员的即兴表演既要保持稳定的律动, 又要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情绪和奏法 (例如断奏、连奏等) , 通过动作寻找并适应音乐的感觉和特点。整个过程中导师没有使用过多的语言, 而是让学员自己感受音乐中不仅有稳定的音乐恒拍, 同时也有很多细微、细致的节奏运动。学员要随时根据这些音乐中的变化, 来调整自己身体律动的稳定与协调。

因此, 导师强调, 动作促进了幼儿对抽象的音乐要素的理解, 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开始与结束, 也为幼儿的抽象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提升幼儿体态律动的表现性与创造性, 关键在于钢琴的有效运用

此次体态律动培训过程中, 学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 那就是导师出色的钢琴即兴弹奏, 可以使幼儿始终处于新鲜的音乐感受之中, 那些出其不意的变化更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享受, 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听觉注意和敏锐反应。培训中导师通过琴声的渲染, 使整个体态律动教学充满了音乐的气氛。导师对音色的控制以及对演奏技巧的变化处理, 都让学员的体态律动变得自然而富有美感。下面我们以一个培训案例予以呈现。

“感知三拍子的音乐”———第一步:学员10人一组, 地上摆着5个有一定间距的呼啦圈。导师要求学员根据音乐的变化选择自己经过这5个呼啦圈的行进方式。第二步:导师开始弹奏三拍子的音乐, 每一个学员要仔细听着音乐选择行走、跑、连步跳、跑跳步中的一种。当然, 学员的行进方式同时还要跟着导师弹奏音乐的力度、音量的变化迅速作出调整。当音乐中出现某种信号, 如规定出现一串颤音或静止时, 下一个学员迅速做好准备, 开始进行。第三步:导师开始时的音乐是一拍一音, 学员熟悉和适应了以后, 导师的即兴弹奏逐渐增加了新的变化, 音乐可以时而快速, 时而慢速;时而在高音区, 时而在低音区;还可以有不规则的停顿等。学员需要跟着导师在钢琴上的变化做出在圈内或者圈外的行进改变。在导师弹奏出很短促的声音或是跳跃的声音时, 学员应是脚尖触地且也是短促有力或是轻快跳跃;导师弹奏的音乐连贯舒缓时, 学员应是脚跟触地且应该缓慢柔和。第四步:导师进一步让学员在三拍子音乐和四拍子音乐的比较中练习。导师不间断地即兴弹奏三拍子音乐和四拍子音乐, 请学员认真听辨, 迅速反应。如果想增加一些难度, 导师的弹奏可以取消左手的伴奏音型, 让学员只凭导师右手弹奏的单旋律听辨三拍子或四拍子的变化, 这需要教学双方都要有很好的音乐感觉。

这个培训案例说明, 体态律动教学中钢琴的即兴演奏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钢琴即兴演奏, 它必须与律动教学互通, 通过有特征的琴声来刺激幼儿的身心, 并激发他们做出相应的反应, 从而获得音乐感受。

此次, 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承办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骨干教师培训”, 其培训理念是力图将达尔克洛兹、奥尔夫、柯达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相融合, 形成适合于我们当下音乐教学的新体系。因此, 它给我们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传递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我们不是要模仿培训导师的每一个教学细节, 而是要将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的音乐体验与感受牢记于心,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生发、创造。

参考文献

[1]周海宏.音乐何需“懂”——面对审美困惑的思辨历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1.

篇4:参加国培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这次培训从态度、理念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让我们受益匪浅。真正体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在学中思,在学中悟,学思结合,观摩xx历史博物馆,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交流研讨,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在碰撞中产生智慧,在交流中深化认识。总体来说,这次培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坚定信念,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以德树人,以爱铸造师魂。在喧闹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些老师的心是浮躁的,他们不甘寂寞,也不能静下心来教书,做学问。在信仰缺失的今天,有些老师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明确的目标。人云亦云,追随潮流,让教育环境不再纯净和安宁。我们老师首先应该心中有一轮太阳,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全部的热情爱教育,爱学生。只有把自己的职业和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心中有一盏灯,才能照亮身边的人,我们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高尚的师魂,才能影响学生,做到耳闻目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帕尔默说:“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觉学习,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班里的“后进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慢孩子慢教育,耐心耕种,给学生的心里种下优秀的种子,浇水、施肥,静待花开。我们要容许学生犯错误,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不要求全责备,要因材施教,对一些习惯不好的学生放宽要求,尽可能的让他们感到快乐。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阅读和悦读的习惯,深深的爱上阅读和写作,教师首先要率先垂范,多阅读,勤写作。提高自身的素养,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师首先要有丰厚的积累,有思想,有智慧,一个没有灵魂,没有个性的老师很难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在生活中丰富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能力。中国的教育现状是:一群不爱读书和写作的老师逼着学生阅读和写作,语文老师要广泛阅读,坚持写作,为学生的生活存档,为自己的生命留痕。

四、语文教师要精心备课,艺术的.设计教学,要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有创新,有深度,有活动,有拓展,有智慧,有生成,有温度,有厚度……教师选择的角度要新颖,比如:《皇帝的新装》,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这篇童话照出了不同人的心灵,分别是怎样的?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主问题的设计要新颖有效,要形成问题流,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尽量把问题设计的小一些,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要把语文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多媒体只是起辅助作用,不要面面俱到,宣宾夺主,一节课要突出重点,有所取舍,要教会学生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授人以渔,授人以欲。”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名著导读教师要提前阅读,精心指导。要不断地给学生打气,要落实检查,让名著导读落在实处,渗透在语文教学当中。语文老师要讲好精读课,指导自读课,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语文教师要对课本进行重组整合,大力推进群文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阅读的方法,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学生的作文教作文。构建“生本化”教学的理念,提倡“后作文”教学。让语文课深厚、灵动,本色、高效。

篇5:参加国培计划学习心得

走进国培,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这样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教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近两个月的学习让我留有太多的感动和思索。下面我谈三点体会:

一、聆听专家讲座,从中受益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专家的精辟讲解,名师的精彩课堂,都给了我深深的感悟。

二、与学员互动,从中进步

在每个板块的学习中,学员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班级讨论区发出自己的疑问。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小组成员的热议,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三、享受教育,收获快乐

学习虽然辛苦劳累,但是让我获得了快乐。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标。

篇6:参加国培学习的总结

国培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应为我已参加过其他科目的国培学习。这次我很荣幸的又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小学美术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通过这次的学习,聆听专家们的由浅入深、生动详尽的讲座,不仅使我对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我的思想、观念、心灵都受到了一次触动、提升、洗礼和升华。此次培训虽然时间紧,但安排的紧凑有序,学习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多样,讲授精彩纷呈,观摩大开眼界。培训中我学习了以下11门课程: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构与内容解读 3.《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方案介绍 4.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 5.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 6.微型师德案例

7.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 8.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 9.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 10.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 11.小学美术案例观摩与学习

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与方案、学术讲座、专题报告、参与式专题与讨论、专题研讨与交流等。培训过程中充分重视了学员的参与和体验,无论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思想碰撞,还是学员对课堂教学实录的观摩与评析,都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主动参与到培训中的积极性,让学员在亲身体验、深入思考中得到提升。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而且还着重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收益匪浅,不虚此行。下面,就培训学习中的一些感悟谈谈我的认识,与大家共勉。小学美术国培总结:

一、提升了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应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提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如师德、业务水平、年龄及学科结构等),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师德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本职岗位上忘我工作,要树立终生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负责不仅要因材施教,而且要做到诲人不倦。诲人不倦,首先要深入切实地了解学生,要知人知心,俗话说:“种花需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当一名好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不只是“识其人”,而且还要“知其心”。诲人不倦,还要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不能急于求成,简单从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细雨,滋润禾苗成长。教育学生也是这样,需要潜移默化,坚持不懈。《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讲座,解读了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呼唤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理解学生、走进学生,教师需要用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去传播,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师德良、师心慈、师志坚、师业精”已成为教师必备素质。

二、更新了教学方式

在教学上“教学有法”是讲规范,“教无定法”是讲创意,从“有法”到“无法”,从规范到创意曾经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过去的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常常是以“师”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的教给学生,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而新教材扩展了美术学习内容,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密切联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多样化的自主参与、乐于探究,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主动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以及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人类的关系,引导他们学会迁移的方法。在这次培训中,教授、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教学规律,能指导我们恰当的融入教学过程中。

从美术的基本属性讲到学校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阐述了美术具有直接的观察能力,要培养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表现出来,感觉作为源泉,形式至上,体现美术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的独特特点。美术是感情的载体,美术作品不仅具有真情实感,而且对世界各物的反映,讲究个性化,美术教育就是培养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反映生活存在。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激励学生的情感升华,使人与作品在情感上得到共鸣。

培训中,我们还开展了小学美术教学观摩活动,如:《小学美术案例观摩与学习》中的荣艳艳的美术课《下雨了》一课能引导学生观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能用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线条和形状来表现雨景。并以歌曲直接导入,直观教学,演示中对印的技法、重点、难点一一化解,学生在自觉主动的探索中提高了技能操作能力,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种类的雨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师生互动亲切自然。在教学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教学技能,如导入的技能、讲解的技能、提问的技能、调控的技能、结束的技能、反思的技能、动手的技能等等,让我进一步掌握了更丰富的教学方式,为教学积累了经验。

三、充实了美术知识

席卫权教授的《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侯令教授的《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刘清峨教授的《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魏瑞江教授的《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等专题讲座,以大量的图片,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图文并茂,让我们了解人类美术的发展演变史、认识历史上各风格流派的画家群、作品群及其理论主张,并通过对历史上不朽的美术名作的欣赏来提高学员的自身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及为将来的艺术创造、艺术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兴趣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本次培训学习中,学员们尤其在素描、色彩、中国画和手工工艺等美术技能方面都得到了教授、专家的讲解、辅导、点拨指导,使自身专业技能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全面提高。

四、拓展了地方资源

在培训中,听了有关专家关于挖掘美术地方资源的经验介绍后,使我们深受启发。教师从农村地域文化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农村资源,发扬本地特色,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便能设计出更丰富,更具个性,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农村特色的美术课程。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心灵深处体会到了教育大家的博大胸怀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以及成就一番事业后的幸福感,身为教师,特别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教师,教学管理者,要懂得寻找规律,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规律做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学大家风范,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我相信有耕耘就有收获,我信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专家引领下,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最后,诚挚的感谢培训期间各位专家为我们讲课,将最宝贵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他们是那样的认真负责而又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是我学习榜样和工作努力的方向。诚挚的感谢班主任及辅导老师,你们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诚挚的感谢教育部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会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来回报你们的辛勤劳动和默默的奉献!

篇7:你——国培初中语文学习有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有感

那是北方的七月, 细雨不再缠绵, 夏的酷热如约而至, 我还没来得及擦干旅途劳顿的汗滴, 你便那么真实的出现在我面前。

第一篇章———初相识

通过东北师大人文学院院长金振邦教授的介绍, 我才初识了你, 明白了你来到我们身边旨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 推动全国大规模教师培训的开展, 促进教师队伍全面提高。你的到来, 是希望培养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高素质教师, 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通过你, 可以更新教师的观念, 提高课堂语文教学, 扩大学生的视野。

接下来的25 天学习, 我更近距离的接触了你, 也通过你了解了当前语文的教学现状。

通过这些天聆听23 位教授的专题报告, 中学语文13 位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汇报, 以及3 位教研员的论谈, 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每听完一次讲座, 身心似乎都受到了洗礼。听了专家的报告, 才明白自己才疏学浅, 也才恍然自己这20 年的教学生涯虚度了多少大好时光? 以前总会以教学忙为借口怠于看书, 研修。现在, 当听了专家们那些先进的教学理念, 看了一线教师那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我开始反思自己, 如果不更新教学理念, 如果不能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怎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怎么能胜任新课改下教师这一角色呢? 理念决定行动! 这个假期, 我们的学习涉及现代文学, 文艺学, 美学, 教育学, 心理学, 理论学, 儿童文学, 信息技术, 语用学等十几个学科, 这是我过去教学中很少涉猎的, 这进一步触动了我去学习, 去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是你让我明白, 教育需要我们更新知识, 增加专业积淀, 提升教育能力, 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

作为师范毕业生, 我曾无数次梦见自己穿行在大学校园里是怎样的美好, 我也无数次希望自己能拥有大学校园的生活。是你, 让我圆了大学梦, 虽然它只有25 天。每天清晨, 听着轻音乐, 迎着阳光跑在东北师大的操场上, 我的步伐不再倦怠; 每天在餐饮中心一边就餐一边看着新闻, 我们这些学员时不时交流几句, 我的心情是那样的愉悦; 每天当夜幕降临, 万家灯火阑珊之时, 我们这些70 后, 80 后, 也有为数不多的90 后, 同在灯光下, 聆听专家的精辟讲解, 认真做着笔记, 蚊子, 酷热, 假期维修停水……为了学习, 这一切困难都变得无所谓。

是你, 让我结识那么多专家, 同行; 是你, 让我走出去, 了解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个夏天, 认识你真好!

第二篇章———暂离别

25 天的学习结束了, 明天我就要去通化开始为期40 天的“影子教师”学习了。这是你此次规划的第二个阶段———影子教师实践阶段。离开你的那天, 我很匆忙; 因为学校已经开学了, 我匆匆的离开你, 也匆匆的迎接来了我的又一批“弟子们”。

夏天的热情即将过去, 伴着微有凉意的秋风, 我来到了通化。通化市教委, 通化市教育学院承办了此次活动。通化市领导非常重视此次活动, 针对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部署。我们梅河口5 名教师安排在通化市二中参加影子培训。这个期间, 我听了导师的课, 参加了十三中教学开放日听课活动, 听了“吉林省白山市吴敬华名师工作室送课活动”的三节课及吴老师专题报告, 还听了通化市外国语中学张华老师的“中国节”作文指导课, 也参加了二中语文组教研活动, 针对通化市“双案导学”案我们也多次展开研讨, 收获很大。影子培训, 我感受到了, 只要比我们先进的, 做的优秀的方面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期间, 我往返学习多次, 每一次坐车看着窗外淡蓝的天空, 掠过的枫叶, 金黄的庄稼, 我感受到了你的存在。有你陪我走过这一季秋, 我收获着。

第三篇章———再相聚

2013 年的第一场雪, 比以往来的都晚一些。正是在这个大雪纷纷的11 月, 我又来到了长春。东北师大这个教育的圣地, 这个培养教育人才的摇篮, 在冬雪后一扫夏日的热情, 旖旎, 多了几分持重, 圣洁。

看着国培学员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 我们热情的打着招呼, 在摄影师“一, 二, 三”的口令下, 我们把最美的笑容留在校园的图书馆前, 也许多年后, 东北师大不会记住我们, 可是她却深深的定格在我的心里。接下来两天, 我们进行了培训学习汇报。50 位学员逐一汇报了此次学习的收获, 体验, 感受。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你, 感谢你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 感谢你创设了这样的机会, 让我们在参加工作多年后思想, 灵魂都受到了洗礼, 感谢你让我们有机会参加学术交流的网络, 拥有难得的人脉资源, 从你那学到的理念, 思想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导向。通过你, 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通过你, 我在交流中得到自信, 通过你, 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更新知识, 增加专业积淀。

在笑声中, 在歌声中, 在彼此的祝福中, 会餐晚宴开始了。丰盛的美食, 我们没有来得及去细品, 闪光灯记录下这一幕幕美好的瞬间, 我多想把这一切全复制下来, 粘贴在记忆的模板上, 留给未来去回忆。可是时间不会为谁多停留一步。离开东师大, 我眷恋的回头凝望, 再见了, 东师; 再见了, 母校。刘莉萱教授那一句“不要忘了母校”感动了在场所有的国培学员。我们怎能忘记呢? 至少, 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说, 将是我从教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四篇章———永难忘

太阳出来了, 阳光撒在雪地上刺眼极了。我又踏着清晨的节拍走在上班的路上, 返岗生活开始了。

篇8:参加国培培训学习心得总结

生物核心素养,是这次培训的主旋律,各位专家在不同角度给我们进行了生物核心素养的诠释和分析。潘紫千老师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生物学教学》的讲座,让我明确了制定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甚至细化到年级不同在制定目标时行为动词的运用都有所不同。李秋石老师不仅讲述了核心素养的背景与概念,更是借助教学实例多形式、多角度地研究生物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并且两位老师都提到了实验探究的优化和核心概念的达成,只有加强实验探究性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和科学概念的生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__老师的讲座中,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课堂中李老师用“公道杯”轻松的解释了昆虫虹吸式口器的原理,相关的传说故事也让生物课堂富有了人文情怀。“倒流杯”“凤鸣杯”“良心杯”的展示和解读,以及DNA模型的编制等活动让课堂活跃丰盈起来,让在座的老师们乐此不疲、印象深刻。老师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初中的学生呢?关于互动教学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其中的实质和意义。

篇9:参加国培计划学习体会

今年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的学习,在学习中领略了专家的风采。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积极认真的参与了培训的全过程。纵观本次培训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讨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的理论培训,也有亲近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

一、领略专家风采

本次培训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聘请了许多知名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汇总了全国各地的教育资源,开设了一系列的课程。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一线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巢宗祺和温儒敏教授对课标的解读给我“洗脑”,他们用科学实用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准确的教学。北大教授汪锋在识字和写字方面规范的指导,使我知道汉字教学的科学性。北京特级教师刘悦用真实的师生研讨案例提出了写话和习作的问题,并在积累素材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了习作中的大问题,给我很大启发。河南省特级教师孟素琴针对不同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结合案例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小学语文课程团队主持专家蔡可介绍了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问题的应对措施,纠正了我对综合性学习的偏见,认识到它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跨领域学习的重要作用。首都师范大学陈瑜教授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朴素可行的教学方法。山东省特级教师李怀源对阅读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其中“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提法让我自醒,他的讲座对阅读教学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北京的李英杰研训员对日常评价和阶段评价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李吉林老师的“早、爱、宽、用”的学习理念和“学、思、行、著”的专业成长理念让我受益匪浅。各位专家学富五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让我佩服,令我信服。

专家们的讲座,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对小学语文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他们的讲座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指明了方向。

二、感受同行激情

本次培训不是局限于专家讲座与学员聆听,而是采用了多种方式,如班级专题研讨活动、组内评优活动、小组互评活动等等,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练相结合。本来陌生的人因为国培而走近,因为是同行而亲切,因为网络而结为好友。学员们交流互动,提出丰富的教学案例,或讲解点评、或回答提问、或共同探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组内学员集体参与,共同打磨出了精美而又实用的一节课。学习过程中的彼此激励更让人热血沸腾。“挑战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篇10:参加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2016年国培计划小学语文学科培训。本次培训,我始终如一坚持上线学习,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案例解读、新课程理念、专家讲座、互动交流等等.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获得学习与借鉴,感受颇多,受益匪浅。现将我参加此次培训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和学生一样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我们要讲好课,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只有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平时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忙于应付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而无暇顾及其他,更没有时间来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我告诉自己,今后要尽可能地挤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觉悟,扩展自己的眼界,才能更好地引领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启迪我去思考

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非常生动和丰富的价值。反思有助于教师发现新的教育意义,反思有助于理解“我的理论”,建构“实践知识”,反思有助于教师更加关注自我专业成长的历程,反思有助于教师不断增强对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反思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感。一名教师具备了自觉反思的能力,就会经常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发展,在反思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反思中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开启了我的智慧

篇11:去太原参加国培学习的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法

精品课堂教学研讨会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两天的时间里共安排了三个讲座和六节课,紧张而有序,有些辛苦但很充实的学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我针对三个讲座来谈谈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王成老师在讲座《教学智慧的建构》中提到了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方式的智慧,其中评价方式的智慧对我印象最深,在教学中评价学生应运用激励性、引导性、灵活性、角度多元化等评价方式,运用常识、表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并一一加以肯定,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表扬而使阴霾的心情云收雨霁,是平淡无奇的日子绚烂缤纷,甚至可以发迹他的一生,所以我想对老师们说:“请大家不要吝啬表扬赞美之词”。

周沛耕老师的讲座《理解学生,激发学生》中主要讲了如何让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致有三点: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关心他们身体的健康、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做起,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生感觉到我的爱的存在。使他们相信你,尊重你,愿意和你交流,这样他们才愿意学习你教的数学;二是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以学生的主体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许多过去课堂上需要老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题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求知探究的兴趣;三是成立课外活动小组,不仅能让学生体验数学,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罗鸣亮老师的讲座《追寻简约而灵动的课堂》告诉了我两点:一是教学情境不在“闹”,在“实”。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方法,有些情境的创设确实能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些情境过度包装往往会因“虚”而“衰”,效果适得其反。课堂时间的制约,每节课让情境创设占用过多的时间、吸引过多的注意是不可取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其核心在于激疑而诱思。

二是教学资源不在“多”,在“优”。数学课堂教学的散乱、繁杂,有时是对教学素材的取用显得不够经济和精炼。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必须独特而深刻,能够抓住重点,有机整合,前后连贯。选材可以少,但所选题材要有典型性,针对性,要精选素材,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使每一个材料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总之简约而灵动的数学课堂必然是美丽的精彩的课堂。理想状态下的简约化数学课堂特质:

课堂结构——清晰、明快、整体感强;

教学素材——经济、高效、少而精练;

节奏控制——匀称、舒缓、张弛有致;

活动展开——自然、流畅、环环相扣;

教师上课——轻松、自如、胸怀全局;

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

其实,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两天的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综观目前我的教学,最注重的似乎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简单的说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它就是我们教师的生命。于是整天围着学生转,课内效益不高,就利用课外补,花了大量时间,出现了学生累我更累的局面。

上一篇:机械设备管理岗位职责下一篇:这就是我作文3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