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024-06-21

论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精选6篇)

篇1:论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兼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内容摘要】教育为人才之本,人才为立国之本。教育在国家各项社会事业中的基础性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作为教育事业基础的义务教育事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更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的基础”的作用,而作为“中国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的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就无疑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首要复杂难题了。本文将以我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现实困境为立足点,着重探讨在这个问题中,作为政府在其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和应当发挥的作用,并提出笔者个人的一些观点和态度,以期能从一个侧面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未来出路和发展前景提供些许浮浅的参考意见。

【关 键 词】政府;教育;农村义务教育

一、引论:问题的提出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三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期)《南方周末》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刊发了一篇题为《代课教师艰辛执着震动人心县委副书记动情上书教育部》的报道文章,并以此为切入点,作了篇幅长达三个版面的相关问题纵深报道。这组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主题的报道,对目前存在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现实困境进行了极富深度的剖析。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了科技和人才因素的强大作用,并且也因而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构想,而归根结底,科技和人才还是需要以教育事业的发展来保证其强大作用的真正发挥。在中国,诸多特殊的国情又决定了我们更应该从根本的基础做起,从义务教育做起,以此保证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教师节会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就明确地指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当前面临的三大任务之首。可见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事业中所占据的根本性重要作用。曾经有学者指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这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得出的实事求是的观点。那么,同样地在这个背景下,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对此,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洪宇曾经指出:“要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发展农村教育。”因为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2亿中小学生,有1.5亿在农村。而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在中国传统的相对城市明显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发展义务教育事业,必然要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阻碍因素,因此可以说,发展义务教育事业首先就要考虑解决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解决了这个基础性的根本问题,其他问题也就相对容易解决得多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是复杂的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形成和演进同样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对诸多相关因素的分析和思考过程中,笔者逐渐认识到,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主要决策者的政府,在促使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形成演进的诸多因素中,是主要的甚至是根本的一个。因此,笔者将试图在本文中,立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通过对相关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着重探讨政府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社会历史背景的再分析

教育事业是纷繁复杂,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因此它的变化发展必然与整个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那么我们要想深刻理解形成当今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原因,就必须要把我国的横向社会环境和纵向历史传统作为考察前提,全面分析这一系列社会历史因素对我国农村社会尤其是农村的义务教育事业的影响。笔者在此将从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以说明我国的社会历史大背景,是形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根本前提。首先要说的是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以来逐渐凸显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对农村各项事业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以封建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在近代以前,农业文明造就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在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占据着绝对主导的作用。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制,经济上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文化上的高压控制是其明显的社会特征,这些体现在下层农民阶层的受教育条件上,就是其在强大的封建地主政治经济绝对优势对比之下的绝对弱势所导致的受教育机会的严重倾向地主强势阶层。虽然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过“有教无类”的话,但是,综观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严重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弱势必然地导致了下层农民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机会难以得到保证。然而,这种不公平还只是一种缘于阶级差别导致的直接结果,尚没有很明显地表现在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城乡差别”方面。因为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农村之间还是一种统一的关系,城市只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个集贸中心,是从农业社会直接衍生出来的,而其各自的存在基础和服务对象也都是以彼此为依托的。“城市是封建政治和军事的中心,地主阶级在城市和都有着强大的统治力量。”所以马克思说:“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而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痛苦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必然是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的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的国家,极少数作为“中心地区”的城市的迅速“工业化”,便直接导致了其与广大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被迅速拉大,并进而演化为今天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划分。这种划分的现实依据就是在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权利义务等都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与古代中国的城乡关系相比,近现代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是逐渐地在走向一个对立化和背离化的趋势的,城市的发展需求使其对农村的掠夺更加严重和必然,而对农村的服务数量和质量也在逐渐减少。体现在教育领域的差别上,就是截然不同的经济条件导致了有着天壤之别的教育条件。在发达城市地区在强大的经济支持下不断追求教育设施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的同时,广大落后农村地区依然在为一些最基础的诸如真正普及义务教育和完善基本教学设施之类的问题苦苦挣扎。很明显,这种二元式的社会发展模式使社会资源长期向城市倾斜,并进而导致了教育权利等社会权利的不平衡分配。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社会中农民阶层的社会弱势地位以及现代化进程中被加剧了的城乡差别,是促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城市的历史根源和重要原因。其次不应该忽视的是拥有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决策权的政府对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态度和政策。从古代来看,具体到对待教育的角度上,代表着封建地主强势阶层的皇权政府,由于其一贯的决策原则都是建立在“如何更好地掠夺农民财富为我所有”这样一个主线上的,因此,皇权政府自然不会真正地支持农民阶层的受教育权利的广泛实现,因为农民自身个体意识的提高必然导致其不平等压迫统治根基的动摇,而且事实上政府也需要足够多的农民稳定地种田而不是做别的事情。这也是对自秦始皇时的焚书坑儒到乾隆时的文字狱高峰现象的最好解释。那么可以看出,传统社会中政府对农民教育权利的剥夺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其自身阶级的局限性的,相比之下,现代中国的政府在改革开放中,在整个世界范围的国际竞争中逐渐地认识到了科技和人才的重要作用,并进而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而此时,农村义务教育依然面临众多问题,其原因就只能是国家在对待农村义务教育的态度和施行的政策是否适当的问题了。具体说来,就是不合理的教育财政分担措施,规定县级财政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直接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困境,从根本上阻碍着其健康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国家在制定公共政策时的倾向性和方向性也直接地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来自农村和农民自身的问题。农村的长期落后和农民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使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也会受到来自其自身内部的阻碍。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农民整体上的教育投入意识已经在逐渐增强了,但是依然应该认识到,尤其是在一些极度贫困的落后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束缚,很多农民对于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明确,由此造成一些学龄儿童早早辍学等促使义务教育普及率下降的负面现象。由此可见,在主要考虑来自社会外在的体制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来自农村和农民内部的自身障碍这个重要背景。综上所述,我国传统的社会历史特征和现实状况中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反映在农村的义务教育上,便形成了困绕着中国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义务教育问题。那么,我们在分析这个问题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应对措施的时候,就必然要以这些社会历史背景因素作为基本前提之一。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深刻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真正寻求到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直面当前的现实困境

要想真正理解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必须把当前存在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领域中的诸多现实困境弄清楚。在此,笔者将简述个人对这些困境的认识,大致可以把其分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和师资的缺乏,和由上两点所导致的农民在义务教育方面权利与义务失衡这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义务教育之所以发展缓慢,出现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真正用于其发展的经费不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实行的“以县为主”的财政分担等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其主要方面,对此下文将有详论。目前这个问题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突出表现是很多地区在沉重的教育财政压力下,难以集中精力发展义务教育事业,甚至还导致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因之受到制约。第二,经费的不足直接表现出的后果是教学设施的落后,而广大落后农村地区由于其生活条件的极度艰苦和工资水平的极其低下也造成了师资困境。正如《南方周末》所披露的,特别是在我国广大西部落后农村地区,依然有很多“一间房子便是一所学校”“一个人支撑一所学校”的极度艰苦现象。农村义务教育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持的严重不足,毫无疑问地在直接地影响着其正常的发展。第三,上述两点矛盾必然造成的结果是农民在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享受到的权利与所履行的义务的失衡。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下来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就是由于农村的落后和国家的体制,致使很多不应该发生的现象长期存在:当农村学龄儿童去享受这项法定权利并履行这项义务的时候,却往往无法得到真正的保障和支持,以致出现“农民自己办教育”的局面,而这种权利义务的失衡所导致的农民遭受的沉重压力,不仅直接地对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消极阻碍作用,而且也成了导致农民脱贫困难甚至脱贫后又返贫等诸多消极社会经济影响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不可谓不多,而对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管理体制不当,扶持力度不够是一个核心层次的原因。由此,要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探索相应对策,就不得不对我们的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进行必要分析。

四、政府的缺位和相应对策

在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后,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现。很多县财政状况通常也只能做到维持县本级的人员供养及机构运行。依靠县级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可以说本身已非常吃力,而这些县,往往也就是过去以乡、村为责任主体时,义务教育面临困境的县。也就是说,如果改革前县级财政没有富余的财力,乡、村两级普遍存在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那么,在将义务教育的统筹层次提高到县一级后,也只是将乡、村的资金缺口集中到了县级财政,总量不足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另外,农村税费的改革,也使这一危机进一步加深了。农村税费的改革确实让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它却直接冲击了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取消了过去可征收的农村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上面不许收,下面又不够,原本基础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变得更大。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支出更是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农村义务教育需求,加上“普九”欠债过多,非国家予以重点倾斜和照顾,实难以继续维持下去。对于这些由于政府体制原因导致的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方案,因为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均须接受的基本教育,它作为典型的公共产品,必须由国家承担,政府提供,因为“政府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向公众提供服务”。随着近年来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特别是在未来不久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及以上时,国家更应该而且也完全有可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之所以应从农村开始首先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主要基于以下理由:第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虽然农村在校生的受教育条件已有很大改观,但他们仍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教育大国亟须特别关注和关心的最大的学生群体。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农村教育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成败。第二,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比重近年来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来,由于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还有相当部分的经费是通过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学杂费等非政府渠道来筹集的。通过以上对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缺位现象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合理的公共管理体制成了严重束缚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对此最迫切的必要措施便是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乃至全国范围的义务教育事业的完全免费。

五、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

农村义务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问题,它也是整个教育事业在多方面的不公平的一个缩影和表现。扩而大之,这种不公平实在是与当前所大力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不协调。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思想观念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并且,这些思想观念确实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而“人才为立国之本,教育为人才之本”的道理,也是不用太多解释,逐渐为每个人都深刻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先进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的根本性保证。而教育,无疑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因此,教育制度的公平合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对人才的培养有重大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也可以说,教育制度的公平合理,是实现民族复兴,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保障条件。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现代化等硬件性质的建设,也要致力于社会体制等各方面的软件性建设,真正实现“民主,法治,公平”等先进的社会价值观念,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教育对社会的重大意义决定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实现真正公平的教育制度,将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基础性障碍。盘点中国教育制度,真可谓是不合理之处甚多,不公平之处甚广。比如饱受社会各界批评的“应试教育”,“重点教育”,“精英教育”等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等问题,确实同我国现阶段的现实状况严重不协调:我国人口众多,人民整体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教育的首要的和主要的任务就应当是尽快普遍提高人口素质。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要走一条“普及型”的道路,而事实恰恰相反,我国目前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教育,都是在坚定地走着一条“精英主义”的“重点教育”道路。这也是一种不公平教育制度的体现和病态教育体制的一种反映。有专家指出,教育的公平是最起码应该实现的社会公平,因为受教育权的公平平等是直接关系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的,而受教育的水平又是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能力和机会的重要因素。简而言之,教育是为人提供改变其自身命运的力量的基础保证,它应该是可以让全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和机会去享受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之所以存在了上千年,其中制度本身必然包含有它的某种合理因素。笔者以为,其相对最积极进步的意义和存在的合理性便是,它为不同阶层的人们获得管理国家和社会以及发展自身实现人生抱负的权利,提供了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我们不否认科举制度本身包含了许多糟粕,例如,它也是应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来源。后顾是为了瞻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自然应该以古为鉴,吸取一切合理的经验和思想精神,促进自身向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社会调节作用和教育本身价值的高度统一,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而不是因为其自身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健康发展的和谐社会的绊脚石。

六、结论: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

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客观上教育事业对整个社会的重大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对现行体制中不合理的因素进行改革,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对此,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发挥各级政府尤其是上层政府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的作用。目前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由于各地实际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过于分散的投资体制,造成了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使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投资体制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也就是说应该将国家义务教育投资的责任主体适度上移,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可靠的财政保障。财政资源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才能确保义务教育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使教学设施的建设得到保证,才能解决当前贫困地区严重拖欠教师工资,使教师无法安心教学的情况得到改善。具体说来就是要努力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改变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在整个义务教育资金筹集与分配中一般仅占有较低份额的状况。所以,必须要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财政逐级转移支付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的基础教育财政责任。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掌握了较大的财力,应是转移支付的主体。另外一点,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也是造成农村教育“贫困”关键因素,很多贫困地区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还保证不了,要让教育稳定,教师的基本工资就必须保证。在世界许多国家,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系列,工资由中央或较高层次地方财政承担,或列入中央预算,或列入州、省预算,或各级预算共同分担,这就解决了教师的工资问题。另外,针对当前中央财政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教育投入都给了高等教育,而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同时基础教育的投入地区分布也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有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建议,在制定“十一五”中长期发展规划过程中关于教育的部分要加强教育改革,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并进而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应该免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越早越好”的意见。这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已经很明显,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已经逐渐明确,关键就在于发挥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核心作用,大力扶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为整个教育事业和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参考文献:[2] 鄢明明著:《略论小康社会教育》,载《理论月刊》2005年第10期。[3] 宋梅著:《农村离免费义务教育有多远》,载《中国新闻周刊》。[4] 周洪宇著:《农村义务教育应免费》,载《人民日报》。[5] 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6] 方行著:《中国封建经济论稿》,商务印书馆2004年4月第一版。[7] 刘斌,张兆刚,霍功编著:《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版。[8] 费孝通著:《志在富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9] 贺雪峰著:《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10] 张松山著:《教育公平:此梦何时圆——从对豫南基础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说起》,载三农中国网。[12] [美]詹姆斯.R.汤森,[美]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13] [印度]苏布拉塔.加塔克,[印度]肯.英格森特著,吴伟东等译:《农业与经济发展》,华夏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范文网

篇2:论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多种条件作用下的结果,其意义也非同一般。

1、成立条件

1)当时,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形势的推动下,中国有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其中包括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蔡和森;以及原中国同盟会成员董必武等。他们推动了一系列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新文化运动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运动。2)这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亦形成了,它大约于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成立以后,成员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这些活动,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了中共的成立。

2、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参加大会的李达、张国焘、董必武、毛泽东等12名代表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物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大会还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成立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做出了加强其自身建设以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境地巨大努力。这期间有成功也有受挫,但其始终坚持着,在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1、国共合作及国民大革命

刚刚成立的中共走联系群众的路线,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但遭到了北洋军阀政府地镇压而走入低潮。中共意识到自己力量的薄弱,在经过多方考虑之后决定和孙中山 领导国民党合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国共合作的形成。从此掀开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的序幕。国共一起合作开展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事业,在全国影响广泛。一直到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汪精卫发动“七一五”事变,标志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共从失败中理解到掌握歌革命领导力量的重要性

2、国共十年对峙

1927年到1937年,国共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对峙。这十年,中共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并且开展了土地革民为老百姓分得了土地,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召开了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特别是遵义会议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革民,成为重要转折点。

3、抗日战争和三年对峙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件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抗战。在这期间,中共作为抗日的中流砥柱,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人民的力量,终于于1945年取得抗日的伟大胜利。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首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胜利,而这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战争胜利后,关于执政党的问题,中共和国民党产生分歧,中中共坚持人民专政,与国民党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内战。最终受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指日可待。

三、成为执政党

篇3:论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印度基础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政府作用,教育政策

如何实现本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更为明显。那么,什么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呢?我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汪明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1]我国学者袁振国则指出,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受教育者接受相同数量和质量的教育,其基础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包括初中教育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起主要作用。[2]

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之一,自独立以来,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着较多问题,如辍学率较高、质量低劣、教师缺乏工作热情等。除此之外,印度基础教育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不同地区(包括不同邦之间、同一邦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不同群体(包括不同阶层和不同种姓之间)、不同性别之间发展不均衡等。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实施了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印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英国比较教育专家埃德蒙·金指出:印度是一个多种民族、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的国家的真实缩影。印度几乎被人类的全部难题所困扰:民生凋敝、人口过剩、愚昧落后、疫病流行、迷信泛滥等。这些差不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大都以极其尖锐的形式出现。[3]由于以上原因,独立以来印度基础教育的发展并不顺利,具体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同邦以及城乡之间存在差异

印度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而且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乡村。因此,各邦之间、同一邦不同地区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在教育上存在巨大差异。

首先,各邦和各中央直辖区的基础教育水平差距巨大。第一,在识字率上。最高的邦是克拉拉邦,在1991年初,该邦识字率为90.59%,女性识字率也高达86.93%;识字率较低的邦有阿鲁纳恰尔(41.22%)、拉贾斯坦(38.81%)、比哈尔(38.54%)等,而此时印度全国识字率的平均数为52.11%。[4]第二,在高级小学入学率上。根据1986年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有2个邦和4个直辖区的毛入学率超过80%,有4个邦则不足40%。第三,在辍学率上。1986~1987学年,新德里、泰米尔纳杜和哈里亚纳的辍学率低于30%,而比哈尔、西孟加拉、曼尼普尔达则超过60%。[5]2001年的研究表明,印度东北部的6个邦占了印度辍学儿童的3/4(这6个邦分别是安德拉、比哈尔、中央邦、拉贾斯坦、北方邦以及西孟加拉)。[6]第四,在生均教育经费上。教育经费在各邦之间的分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2005年,富裕邦的生均经费比落后邦的生均经费高47%,而中等发达邦比落后邦也要高13%。[7]

其次,印度城乡之间的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异。农村广大民众无力申诉他们的不满,其要求也得不到满足,造成了大批人口仍然生活在救济线以下,其中包括大批妇女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种姓和部落。这些人不仅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在经济上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印度“基础教育与国家发展”研究小组报告指出,农村地区的入学率要比城市低30个百分点,[8]并且农村女童和城市女童的入学比例差别更大。调查发现,在农村地区,每100个女孩中,有40人能上到5年级,18人上到8年级,9人上到9年级,只有1人能到12年级,而城市地区的相应数据是82、62、32和14。[9]

(二)群体发展不均衡: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落后

印度有处在最下层的两大社会群体,被官方称之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长久以来,印度形成了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农工商)和首陀罗(奴隶)四大种姓。此外还有贱民,又称不可接触者。独立后,落后种姓被称为表列种姓。表列部落是居住在偏远山区和森林中的土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水平很低,很多还处在半游牧和半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全印度6~14岁儿童有1亿9,300万,表列部落儿童有1,600万,占了8.3%。

许多研究说明,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在受教育机会上落后于其他种姓。如马哈拉施特拉邦1980~1981学年的一项调查指出,在农村地区,表列种姓儿童的入学率为45%,其他种姓儿童的入学率为58%。在城市地区,表列种姓儿童的入学率为69%,其他种姓儿童为81%。[10]此外,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儿童提供的教育质量也低于其他种姓。以识字率为例,1981年全社会为36.23%,而表列种姓的识字率为21.38%,表列部族的识字率为16.35%。[11]

此外,除了表列部落和表列种姓的教育相当落后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城市贫民儿童受教育状况也不容乐观。

(三)性别发展不均衡:女童教育受到歧视

长期以来,由于封建意识和宗教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家庭、社会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影响,印度妇女,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妇女的生活地位极其低下,她们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男子。

独立后,印度政府为改善妇女地位做出了很大努力,包括吸收女子入学、提高女子的文化程度、提倡男女平等思想等,使得情况有所改观。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女童教育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女童入学率提高的速度不快,其入学率仍大大低于男童。21世纪以来,男女童受教育的状况仍旧极不平衡。在2001~2002学年,女生的入学人数占整个入学人数的39.5%,远不足一半。[12]另外,女童辍学率比男童更为严重。因此,女童入学率低和辍学率高是印度普及义务教育最大、最直接的障碍。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实施的举措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减少地区、群体和性别之间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印度政府(包括中央和邦政府)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印度政府一些影响较大的举措。

(一)减少地区发展不均衡

印度实行的是中央和各邦共同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分权为主,以集权为辅,其中基础教育由各邦负责。各邦根据国家《宪法》、法律及政策等为本邦的基础教育制定具体法令。可以看出,邦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这种体制调动了地方举办基础教育的积极性,各邦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或策略来发展基础教育。但是,这同时也加大了不同邦之间基础教育发展的差异,因此印度中央政府采取了若干策略以促进不同邦之间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1. 促进同一邦不同地区均衡发展的政策:实施“县初等教育计划”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一个显著的进步是地方分权制的尝试,关注重点从教育落后的邦转移到教育落后的地区,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强调地方政府参与政策的制定。1990年人力资源开发部在其一份报告中这样指出:“近年来印度在改善教育规划和管理上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普及初等教育方面,尤其是通过微观层面的规划使教育发展计划分权化。”[13]

1992年出台的《国家教育政策的行动计划》及印度八五计划(1992~1997)都把县而不是邦作为普及初等教育的规划单位,并提出了“县初等教育计划”(District Primary Education Program)的设想。“县初等教育计划”于1993年开始实行,其总目标是通过实行分权管理、调动民众、由各县制定适合县情的具体计划等策略来全面普及初等教育。“县初等教育计划”旨在提高初等教育的质量,通过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改进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改善教学设施及教育管理来实现。

1994年,阿萨姆、哈里亚纳、卡纳塔卡、克拉拉、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泰米尔纳杜首先实施了“县初等教育计划”,1996年又扩展到了奥里萨等9个邦。目前印度大部分的人口大邦和其他一些邦都已经实施了“县初等教育计划”。[14]

2. 促进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政策

印度的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城乡之间在经济、基础设施和基础教育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为了促进城乡之间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印度政府采取了以下政策和措施:

(1)发展非正规教育

在印度,非正规教育的主要对象是贫困地区或偏远地区的孩子,为他们提供灵活的学习时间和进度。

印度自1978年开始有组织地开展非正规教育,其实施机构称为非正规教育中心。此类中心主要由民间机构和村潘查雅特(现代印度农村的一种自治组织)创办。中央政府在经费上给予帮助,通常是中央和邦政府各负责50%的经费。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已将非正规教育中心视为儿童和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把非正规教育中心与初等学校并列,并纳入印度的现行学制。1979~1980学年有非正规教育中心28,730个,1992~1993学年发展到237万个。从1991到1994年,建立了27万个非正规教育中心,大约有675万名儿童在这些非正规教育中心就读。[15]

(2)实施“黑板行动计划”

“黑板行动计划”(Operation Blackboard Scheme)于1987~1988学年开始实行,旨在解决正规小学的最基本的设施问题,如教室、教师、黑板等,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保持率和学习成绩。其主要内容是:(1)保证每所小学有2间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能使用的、带走廊的、面积合理的教室,有男女厕所;(2)每所学校至少有2名教师,尽可能保证其中1名是女教师;(3)为每所学校提供最基本的教学和学习材料,包括黑板、地图、图表、图书、乐器、玩具、游戏设备及劳动实习工具。

到1992~1993学年,“黑板行动计划”已经在71%的中学中实施,涉及到的学校为37.5万所。中央政府为该计划所拨专款累计达62亿卢比,各邦政府承担修建校舍的费用累计达98亿卢比。[16]

(3)实施“教师培训计划”

“教师培训计划”(Shiksha Karmi Project)以拉加斯坦邦的边远、贫瘠及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村为对象,旨在从数量和质量上改善这些村的所有6~14岁儿童所接受的初等教育,即实现教育的高质量普及。该计划认为教师旷工是目标实现的主要障碍,因此该计划重点对当地能力欠缺的教师提供特殊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正式教师,如通过教师教学导入计划使新手教师接受强化培训,并辅之以定期进修课程。该计划由拉加斯坦邦政府实施并得到了社区的积极参与以及志愿机构的协助,它们在该计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7]

(二)减少群体发展不均衡

为了促进不同群体(包括不同阶层和种姓)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较有特色的政策和措施。

1. 促进不同阶层之间均衡发展的政策:实施“全国基础教育营养资助计划”

“全国基础教育营养资助计划”(National Program of Nutritional Support to Primary Education,即免费午餐项目)始于1995年8月,成为中央政府对邦政府的最大支持项目。该计划为上学的小学生提供必要的营养,从而增加小学生的入学率、保持率和出勤率。其做法是要为全国所有1至5年级小学生每天提供有营养价值的100克免费熟食。实行计划的当年,政府已经支出约44亿卢比,涉及378个县的22.5万所学校的3,350万名小学生,到1998年支出81.1亿卢比,使全国近1.1亿小学生受益。[18]免费午餐项目在1998~1999学年的花费比其他的3个中央项目———“黑板行动计划”、“非正规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总和还要超过2.5倍。这个项目目前已在10多个邦推广,并将继续下去。2006年拨款增长了80%,达到301亿卢比,为各邦学生的正常入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

2. 促进不同种姓之间均衡发展的政策:实施“保留政策”

“保留政策”指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公营企业和教育机构(主要是重点大学和中小学)内,给予表列种姓15%、表列部落7.5%和其他落后阶层27%的保留配额。独立后,印度废除了不可接触的阶层,并在教育机构和教育行业中留有一些职位给社会下层(特定的阶层和部落)。这种职位的保留,最初只想实行10年,但却一直实施到现在。因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印度一方面在努力为社会平等和消灭社会等级而努力,另一方面却由于被归入弱势群体所具有的好处而促进了种族意识的不断增长。[20]

尽管这一政策存在争议,1990年和2006年分别引起了两次以学生为主的示威抗议,但是印度政府目前还在继续实施这一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种姓之间的教育均衡。

(三)减少性别发展不均衡

独立后,为了鼓励女孩接受基础教育,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向女孩支付少量入学助学金、设立女生出勤奖学金、免费向女学生供应午餐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为了提高女童的入学率和保持率,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保证女童入学率。为保证其入学率,印度在建立非正规教育中心时,重点是建立女童非正规教育中心。因此,中央给予各邦用于建立非正规教育中心的款项中有90%的资金都用于建立女童非正规教育中心。二是保证女童保持率。印度政府为此采取了招聘和培训大量女教师、提高女童出勤奖金、免费向女生供应午餐等措施。经过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印度适龄女童入学的比例逐年提高。

近年来,印度南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邦规定,为那些只有一个女儿的家庭提供孩子直到研究生的免费教育,还会从高中起给这些独生女儿发放奖学金。对于那些只有两个孩子并且都是女儿的家庭,政府也将免除其中一个女儿的全部教育费用。

三、结语

篇4: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一、财政性教育经费不足

在世界各国的年教育经费,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大多仅次于军事费用。发达国家人口只有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一半,但其教育经费却比发展中国家多出十倍以上。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原因,在于教育。为了教育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尽了很大的努力,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1993年国家就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GDP的4%,但我国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在2008年以前,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3%以下,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3.13%,2011年继续上升至3.49%,直到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才首次突破4%,可比世界平均水平4.5%还低0.2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也远远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对义务教育的管理不当

200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对各级政府的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把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要求县政府主要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显然,乡镇政府无须再为教育经费而疲于奔命,而农村义务教育这个沉重的包袱却压在了县这个“穷财政”的背上。由于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财力分配不均衡,造成了“小马拉大车,大马拉小车”的状况,这种状况又使县级政府的财政不断出现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不够

在发展中国家,最迫切发展的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因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投资的社会效益要远远高于高等教育,因此,三级教育投入的分配结构应呈金字塔形,但我国对教育的投资长期以来出现“倒金字塔”的异常现象,出现了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的局面。另外,城乡之间教育的投入也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生的生均政府教育投入不平等,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其中的23%的政府投入,投入的差异造成农村教育资金不足,更加大了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的差距。

四、政府应发挥什么作用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政府存在密切关系,义务教育需要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持,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适度上移国家义务教育投资的责任主体,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是经费投入的主体,落实《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基础上,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可以及时、足额发放。

对一些财力普遍匮乏、难以独立承担基础教育经费投入重任的地区,实行基础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中央、省级政府责任。如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教师的工资是重头。据测算,农村690万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资约需300亿元,这是一项庞大的支出。那这项支出可由中央和省市级财政承担。县乡财政不直接承担教师的基本工资,可根据地方财力承担基础教育的其他支出项目。事实上,通过中央财政保障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在不少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法国中央财政承担了70%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且把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直接划拨到教师的个人账户,日本中央财政负担了全部义务教育半数以上的经费,包括教师工资、学生补助和奖励、学校基本建设费、设备设施图书经费等。

教师队伍不合理、不稳定是造成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关键因素。世界许多国家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系列。我国教师法中也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不能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但很多地区还是将义务教育的教师与公务员甚至和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区别对待,基础教育的教师继续拿“裸工资”。政府应提高教师的待遇,特别是加大对边远山区教师待遇的投资,不要让人才流失,不让让山区学校成部分老师的跳板,出现培养一个走一个的局面。“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关键看人才。”留住优秀的人才,才能办出好的教育。

篇5:论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引 论

位于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将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理念和学校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积极推行现代学校制度,以创立品牌化学校为抓手,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学校的规模从1995年建校之初的10多个班级,猛增到的64个班级;学生人数由1000人,扩展为20的4000余人;教职工由原来的80余人,增加为年的236人。在学校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得到了同步发展:初中部学生的历次考试成绩均高于周边其他学校,高中部学生在南通市区的期中、期末联考中整体平均分多次排列在第1、第2的位置(除南通中学和南通市一中)。学校努力实现了办学规模与社会影响力同步增长,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连年攀高,生源纷至踏来,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报道,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天星湖中学的迅速发展、取得骄人的业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原因在于:新任了校级领导班子,确立了 “外树学校形象,内提教工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确立了区内乃至南通市区领先的地位,成了市区众多学校竞相学习和仿效的榜样。

天星湖中学的实践表明:学校形象的确立,创造,发展,提高乃是学校进入良性循环的金钥匙。

一、学校形象的涵义

普遍认为学校的竞争力主要靠考试分数、升学率两大因素,而实际上进入廿一世纪,学校在相互的竞争中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形象的竞争。学校的形象是学校最重要的无形财富,是学校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学校形象是指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对学校总的印象和整体评价,由学校显特征和潜特征两方面构成。显特征主要是指学校名称、规模、考试分数、升学率、广告、包装等;潜特征主要是指学校文化方面的积极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人文环境、创新和开拓精神、服务质量等。

二、良好的学校形象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1. 良好的企学校形象可以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赖,获得适宜的外部信誉。为此,学校要重视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所需要的优质教学和优质服务。为学校教学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2. 良好的学校形象可以满足教职员工的心理需要,激发教职员工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职员工保持积极进取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学校能吸引和保留人才,使之形成“人和、乐业”的内部环境。

3. 良好的学校形象可以确立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信心,增强他们的就读荣誉感,引起社会公众对学校的关注。有助于学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4. 以“天星湖中学”有关的各种成绩的取得和相关报导显现在人们眼前的正是“天星湖中学”学校形象的特征。此“中学”,彼“中学”,上学还是要去“天星湖中学”,这是周边地区社会公众的普遍共识。“天星湖中学”真正的处于生机勃勃发展之境。

三、良好的学校形象的塑造策略

学校形象塑造,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决策、规划学校的发展,进行刻意的设计和创造,使之形成鲜明的特色,并借助宣传媒体向外界充分展示的过程。其实质是用学校整体形象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首先建立在提供优异教学质量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上。但一个能够提供优异教学质量和优质服务的学校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如果只是满足于“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具备善于树立并维护良好的学校形象策略。但是不能把塑造学校形象狭义地理解为学校形象的“外包装”,而是通过塑造形象寻找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追求更高更好的发展境界,追求真善美的学校发展目标。学校形象有内在观念形象、组织形象、“产品”形象、课程教学形象、文化形象、“品牌”形象、科研形象、社会公共关系形象、特色形象等要素,这就有一个学校形象的整合问题,通过有机结合、优化组合,构建整体学校新形象。学校形象的塑造策略有:

1.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把形象塑造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1)整体性策略和长期性策略。

整体性策略就是把学校各部门的公共关系加以组织,把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加以整合,使之系统化、整体化、科学化,以达到和谐、自觉、连续;长期性策略就是把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当作一项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任务,始终不懈地坚持下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公众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也将发生变化。学校必须不断改进公关工作,不断更新学校形象,充实新的内容,创造出现代化的、更受公众认可的.学校形象。因此,创品牌学校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系统工程,学校必须全力以赴。

2) 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

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一点是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任何学校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理念,而且从校长到教职工都要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进入到这样一个层次,教职工不仅仅是为了工资待遇,更重要的是为了理想的实现来干工作。学校文化理念就是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环境建设体现学校的理念、精神,从而使大家由于价值的认同而产生凝聚力。学校应当在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的同时,重视学校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潜件建设。

3)办学理念与时代同步

共同的价值观演绎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这是一种无形的能动的精神财富。这种特色对内是育人取向并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

每一所学校的存在,都要体现时代的律动,任何一劳永逸的想法都难保时代活力。如果无视社会在发展,还固守原来理念,就会停滞倒退。因此,“学校理念必须与时代同步”,这是天星湖中学领导和教师的共同认识。在办学理念各个方面――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建校原则、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培养目标、精神偶像、育人途径、学风建设、教师形象、校园文化、工作重心、庄重承诺等。每一方面都在精雕细刻,力求使办学理念达到实践上的完美。

2.营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校园精神,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整体素质;

1)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师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比拟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的文化品位主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提升。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2) 注重强化以德治校,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和稳定工作,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工作。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优美、文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逐步形成团结、祥和、奋进的校园人文氛围。重塑教师“四大力量”,即人格力量、智慧力量、爱心力量和民主力量。凝聚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自觉提升师德水平。

3) 校园物态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规划中的体育场馆、活动中心、演出场所、人文景点、名人塑像、校园雕塑等是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学校切实加大了投入,统筹规划校区人文景点的建设,尤其在促进校园进一步绿化、美化和亮化方面,逐步体现了这一现代化校园的人文气息。

3.实施“品牌”战略,放大“品牌”效应,造就一批名教师;

教育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学校形象的竞争,是办学效益的竞争,也是学校育人取向和特色的竞争,诸多竞争制胜之本的综合构成学校的教育核心竞争力。一个知名的教育品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努力过程,更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的整体推进过程。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它不会孤立地存在,是由许多资源为依托,具体到教育行业,文化品牌和一些别具风格的教师个人品牌对树立学校品牌尤为重要。

1)学校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策划建设了几个精品工程,如校与《江海晚报》教育版合办“天中杯”征文比赛,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非典时期我校与社会各界做好“共抗非典”的宣传等。这些精品项目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带动了整个宣传工作的进行。今后,学校将争取每年抓好几个精品工程建设,做好“学校品牌”宣传,力求取得较大反响,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2)建设多样化的师资队伍

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高度重视了自己学校的师资品牌、专业品牌、社会品牌、质量品牌、信誉品牌等,品牌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中学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师资,是未来学校品牌的基础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为此,学校争取了区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改变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实现办学的科学化和专门化,为引进人才创造畅通的渠道和有利的条件,学校先后从南通地区招聘了优秀教师和从其他省市引进了优秀人才,学校拥有了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

同时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其他名校的成功经验,切实加强人力资源投入,在大力引进年富力强、具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的基础上,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有名校长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25人,校级骨干教师 30人,创建自己的师资品牌。

4.树立质量内涵的观念,走师生共同发展道路,以质量树形象;

加快学校质量内涵建设。走师生共同发展道路,促进南通经济开发区新一轮发展,更好地发挥天星湖中学服务社会的作用。学校开展多种多样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之间能真正实现双向互动,共同提高。加快完成“学校形象设计与塑造”课题的研究,形成我校特色的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视觉形象系统,体现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内化到广大教职员工精神和行为中。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模式也需要有一个好的策划。实际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就是质量内涵的提升。一个地区或学校在一时一地可以做出一件出色的事情,但如果其质量内涵不能增强,这个地区或学校就不可能获得稳定的发展。质量内涵的提升关键是要通过管理策划来实现。因此学校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基本上是以一条恰似企业生产过程中的 “双作业线”方式向前推进。即一个是教学工作流程,一个是教师发展流程,这就是构成学校的“双作业线”。因为学校领导层清晰地看到:教师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有人说,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学生,实际上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果一所学校将教师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发展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学生的发展是通过教师的发展来实现的。教师这条作业线是学校每时每刻都要有计划研究如何提高每一位教师专业素质的问题。天星湖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体会到了这一点,即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地方。教师的发展不仅是教师一般水平的提高,还要包括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师对于学校向心力的提高。

5.结合学校实际,分析、发挥学校发展优势,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构建校本文化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

教育策划必须重视一个地区和一所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设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的选择定位以及一个很好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案是教育策划的前提条件。

学校创造多种活动和交流模式:如校际间的教学比武活动、经验交流活动、教改沙龙、教学开放日等;争取多承办市级以上的教研活动、学科竞赛、科研课题等。利用各种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大量报道,扩大影响。在承担准备和组织工作中,锻炼教师的能力,同时学校对各方资源的整合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学校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篇6:论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政府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在危机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的预防与应对。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能够将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纳人一个有序、规范、条理的轨道中,保证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政府公共危机的预防管理 1.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公共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是危机预防管理的核心部分,其职能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策略和步骤,危机发生后,指挥中心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在美国,危机管理的决策中枢由总统、副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国务卿、国防部长等组成。俄罗斯的决策指挥中心由总统、国家安全秘书、紧急情况部长、内务部长、国防部长等组成。从世界范围看,总统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总统为核心的机制,议会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总理为核心的机制。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没有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公共危机管理协调中心,灾害发生后,一般都是临时成立工作组应付危机,这种工作组不能保证危机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缺乏对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有效总结、分析、保留和借鉴。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危机的社会里,只有成立常设规范的公共危机管理中心,才能将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纳人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2.建立公共危机管理风险评估机制。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各种潜在危机风险随时进行评估。首先评估政府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把握政府危机的数量、种类、性质、特点及其规律,对危机管理thldl.org.cn的形态进行分类,并根据危机的不同性质,对危机划分等级;其次,为每一类别或级别的危机制定具体的危机处理战略和战术,一旦发生危机,可根据危机应急机制马上进人危机处理。如美国在“9・11”事件后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该部直属总统领导,专门处理美国国内危机,将美国的安全分为5个等级,并相应做出不同的防御措施;再次,监控危机的发生,注意搜集与危机有关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处理、判断和数据的分析,掌握危机的各种变化和最新信息,监测危机发生的概率和趋势,分析危机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危机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3.加强公共危机管理训练与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养成了中国人以不变应万变的性格,向往“永世不易”的理想社会,老百姓的危机意识比较淡漠。我们虽然热切关注“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国际危机,但总是认为那是外国的事情。由于缺乏危机意识,当危机来临时,人们便毫无准备,手足无措,立即陷人恐慌之中,给政府处理危机带来极大困难。2003年春天“非典”事件中老百姓的恐慌、无所适从并导致社会局面的失控即是一个显着的例子。因此,在危机预防管理中政府必须做到:一是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一旦发生危机,国民才能从容应对。4.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政府的社会职能日益弱化,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管理所有的社会事务。因此,危机事件处理中调动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就成为政府危机处理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有关学者调查表明,当国家和社会遇到困难与危机时,853%的民众比较愿意或愿意站出来为政府分忧解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有6.4%的人不太愿意或不愿意。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场危机可能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只有全社会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才能战胜危机。只有有效地组织社会力量,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政府的救灾行为中,而不是被动地过分依赖政府,才能更快更好地战胜危机。目前,我国没有健全的社会救助机制,政府只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通过各个单位、各个系统一层层地去组织和动员,时效性不够,成本较高。因此,由政府出面构建中国的社会民间救助组织,组建社会义务工作者队伍是政府危机预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5.公共危机管理培育健康的人文社会环境。危机不仅是对一个政府管理制度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心理承受力的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民族能否精诚团结,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危机,是一个民族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危机的预防管理不仅包括制度的预防,还包括人们精神健康和心理的预防。首先,要建立诚信、友爱、信任、关怀的人文社会环境,建立社会的信任机制。当危机来临时,人与人之间应关怀、友爱、理解、宽容与帮助,而不是冷漠、猜忌与排斥,这是战胜危机的首要要素;其次,培养健康的社会心理,提高公民抵抗危机的心理承受力。危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和身体上的危害,更有心理的考验,越是对社会公共生活危害比较大的危机,越会造成令人恐惧的效果。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机的恐惧。危机预防不仅仅是危机本身的预防,还包括心理危机的预防。加强对公民危机意识的教育,培育公民健康的心态,提高公民的心理承受力,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咨询和精神援助系统,是政府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处理的应对策略 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公共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措施不当,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民众对政府信心的减弱甚至丧失,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1.公共危机管理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人们的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时,便会陷人极度恐慌之中,为了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压力,人们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知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当人们从正式渠道获得的信息不足,无法解释目前正在发生的危机或不能解除其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时,各种流言就会迅速出现,从而引发更大的社会恐慌。因此,危机发生时,公众出于对危机的恐俱和对危机事件的不明真相,各种流言蜚语的出现是必然的,封锁消息反而会为流言的传播创造条件,况且信息全球化使任何政府想隐瞒事实真相成为不可能。杜绝谣言的产生、避免发生群体性的社会恐慌,惟一的办法就是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2.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将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在最小范围。政府必须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对处于萌芽状态危机事件的一种敏感性,缺乏这种敏感性就会贻误危机处理的最好时机。危机发生时,政府应立即投人到危机的处理中,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解决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我国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在短时间内爆发并在较大区域内流行,与政府有关人员的危机意识淡漠有直接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着报喜不报优的心态,危机发生时常常采取低调处理和封锁消息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解决危机反而会丧失平息事态扩大的最佳时机,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府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随时随地都存在爆发各种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尤为重要。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要发挥其行为的规范导向功能。社会学有一个“紧急规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紧急状态下人们的行事规则容易受最先行为者的带头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就会对其他人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如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这个行为就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这个行为也将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因此,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必须成为“紧急规范”的首倡者和实施者,通过政府的“紧急规范”,全国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共同战胜危机。4.公共危机管理及时发挥政府宏观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危机发生时,政府出面协调、组织、调配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社会资源的最大整合,这在政府危机处理中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危机状态下政府协调职能的发挥,例如英国为了协调各部门的紧急应变工作,政府于2001年设立非军事意外事件秘书处,秘书处的宗旨是“就预见、预防准备和解决办法提高英国应付突发挑战的能力”,在政府内外协调各部门作出综合整体反应,与各有关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开发和共享英国关键网络和基础设施资源,统一、合理、有效使用政府各部门资源,确保预防和控制灾难的规划和机制实施到位以及发挥效应,确保政府在处理危机期间能够继续发挥正常社会职能。美国国务院下设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集中中央到地方的救灾资源,建立了一个统合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单位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发生重大灾情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支援工作,将灾情降到最低。总之,在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由政府出面的有效组织、协调和调控是迅速控制危机,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最重要保证。5.公共危机管理做好善后沟通工作,提升政府形象。危机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损失,也使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能力产生怀疑,即使政府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处置方法,政府的形象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的水平。因此,危机的结束并不代表危机处理的结束。当人们度过危机之后,政府还应做好危机后沟通工作,向国民承诺政府今后的措施,表达政府的诚意,恢复国民对政府的信心,重新提升政府的形象。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危机虽然不可避免,但危机却是可以管理的,有效的危机预防可以减少危机的发生,积极的危机应对则可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危机管理的方法,你知道吗?

上一篇:第三人称转述句专项训练(十二)至下一篇:状物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