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2024-06-26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精选6篇)

篇1: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2010年新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示范实施方案

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示范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具体行动,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各示范点要加快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按照安全、有效、生态、环保的总体要求,开展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优化集成以生态调控、物理诱杀、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绿色技术为核心的防控体系,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我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二、目标与任务

2010年在博乐市、伊宁市、阿克苏市、新和县、温泉县、伽师县等28个县(市)建立棉花害虫、小麦病害、农田蝗虫、设施农业病虫、统一灭鼠和高毒农药替代等38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针对重点作物,对主要防治对象开展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单项及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生态调控、物理诱杀、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推广,使示范区内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防治成本减少,经济效益增加。

三、主推技术

(一)农业防治技术

秋翻冬灌、铲埂除蛹;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销毁;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合理轮作。

(二)生态防治技术

种植诱集带、生态带、隔离带,运用TBS等。

(三)物理防治技术

杀虫灯、色板、性激素等诱杀技术,应用红砖压鼠。

(四)生物防治技术

绿僵菌灭蝗,白僵菌封垛,浏阳霉素防治棉叶螨,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除虫菊防治小菜蛾、潜叶蝇,释放赤小蜂防治粉虱,筑巢引鸟等。

(五)科学用药技术

土壤处理,药剂拌种,熏蒸,毒饵站灭鼠,化学除草等。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任务,落实示范任务

各地要根据示范任务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计划,优化技术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主推技术、工作措施,落实防治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

(二)设立示范展示牌

在示范区内设立统一的示范展示牌,要求注明示范项目名称、示范地点、种植作物、示范面积、主推技术、土肥情况、示范任务、示范负责人、实施单位等信息。

(三)开展调查研究

示范区要设置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区和农民自防区,针对防治效果、农药使用量减少情况、农产品质量提升情况、农户经济变化情况、农田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等内容开展系统调查,综合分析防治效果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四)加大示范宣传力度

各地要对示范区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进行图像采集,制作成单项防治技术示范宣传片,并与当地媒体合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绿色防治技术的认知度。

(五)做好示范资料收集工作

各示范点要收集药剂拌种、播种、测产期间的所有视频、图片材料及示范区管理记录资料,并制作主要防治对象的标本,建立标本库。

(六)及时汇报,做好示范总结

示范工作时间为2010年3月-12月,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与防治药械科进行沟通,汇报实施内容、进度,上报阶段性总结;在示范结束后及时提交相关试验报告和示范工作总结,考核指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建设纳入2010年植保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安排专门负责人员,将示范区成为领导的指挥田、技术人员的展示田、农民的样板田。

(二)强化技术支撑

首先要严格按照自治区下发的《2010年自治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防控技术方案;其次要加强技术协作,注重技术创新,筛选、优化集成一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三)及时监督指导

我站将根据各地上报情况及时开展检查和督导工作,各示范区负责人亲自带队,深入生产一线及时指导示范区各项技术落实,保证示范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

联系方式:0991-5856474,传真:0991-5856274

附件2:2010年新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建设计划表

篇2: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子课题: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集成---农林作物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

项目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除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外,还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气污染等。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工业产品及农作物秸秆、畜禽尿粪、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农业或农村废弃物。其中农药是农业面源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对水环境、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很大,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可见开展农林作物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工作,以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减少农药施用量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显得十分重要。目前赣州的主要农林作物有水稻、花生、脐橙、油茶、烟草、蔬菜等,使用农药量较大的是水稻、脐橙。本项目从绿色生态的角度出发,采取试验示范方法,重点开展水稻、脐橙的主要病虫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实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达到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目的。同时采用归纳、引用、总结的方法开展花生、油茶、烟草、蔬菜等要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工作。

二、研究目标

(一)明确农药对赣州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程度

通过调研、检测了解农药对赣州水环境、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程度。

(二)形成一套符合赣州生态特色的赣州的主要农林作物病虫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用二年时间初步形成一套符合赣州生态特色的赣州的主要农林作物病虫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形成降低农药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体系。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小组根据科学院对本项目专题设置和研究内容,从经费、人员角度出发,结合实际,主要开展如下研究:

1.水稻主要病虫害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2.脐橙主要病虫害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3.花生、油茶、烟草、蔬菜等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四、研究思路

本项目从绿色生态的角度出发,采取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开展水稻、脐橙的主要病虫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通过生物防治、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改善农药使用方法等,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达到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目的。同时采用归纳、引用、总结的方法开展花生、油茶、烟草、蔬菜等要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工作。

五、计划进度与考核指标

2014年:制定总体方案,明确各参加人员分工,制定2014年具体研究实施方案,开展水稻、脐橙主要病虫害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初步形成水稻、脐橙主要病虫害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主要技术;进行农药对赣州水环境、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情况调查,提交一份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2015年:根据2014年实施情况,修正研究方案,调整研究内容,继续开展水稻、脐橙主要病虫害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研究工作,同时进行花生、油茶、烟草、蔬菜等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历时2年形成一整套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农林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控制技术与控制面源污染的示范技术,示范基地50亩。发表学术论文1-2篇。

六、2014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脐橙园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一)、负责人:赣州市柑桔科学研究所 夏长秀

(二)、主要研究内容:目前脐橙园主要的病虫害为:溃疡病,黄龙病,红蜘蛛,粉虱,介壳虫,木虱,潜叶蛾。本着开展生态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绿色防控为目的,针对以上病虫害的不同发生期和为害特点,现具体提出如下主要研究内容:(1)清园与不清园对主要病虫害防控的研究;(2)不同修剪方法对主要病虫害防控的研究;(3)密植园对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研究;(4)不同喷药时期对防控溃疡病的研究;(5)筛选防控木虱的药剂;(6)研究防控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措施。(7)在完成前6个试验研究后,总结集成技术进行基地示范。前6个试验在2014完成,第7个试验在2015年完成,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特制订以下具体实施方案。

A、清园与不清园对主要病虫害防控的研究

本试验在2014年1月进行,通过本试验来明确清不清园对主要病虫害防控的影响,以便掌握哪些主要病虫害能在赣南越冬和清园能否减少全年用药次数。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小区试验预计在赣州市柑桔研究所内进行(现因黄龙病的问题,很难确定在哪实施试验),以丰产期的纽荷尔脐橙为试验对象。1.2试验设计

把一片果园一分为二,其中的一份在2014年1月进行清园,另一份不清园,每一份分成三个小区,每个小区算一处理,三个小区算三个重复处理。1.3试验实施

在1月中旬用机油乳剂加防病防虫的药对脐橙树进行喷药清园,同时把病虫枝进行清理,而不清园的片区不做任何处理。1.4调查试验结果

2014年全年调查与记录发生在清园与不清园的片区内6个小区的主要病虫害与危害情况,并记录对清不清园片区内全年病虫害防治用药次数。

B、不同修剪方法对主要病虫害防控的研究

本试验于2014年3月进行,通过本试验来明确哪种修剪方式能更好的减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以期达到减少全年用药次数,降低农业面污染源。

1.1试验材料

小区试验预计在赣州市柑桔研究所内进行(现因黄龙病的问题,很难确定在哪实施试验),以丰产期的纽荷尔脐橙为试验对象。1.2试验设计

在同一果园以10棵树为一处理,重复3次。

1.3试验实施

在3月中旬采用开天窗或开门式大枝修剪及短截式修剪三种修剪方式对丰产期的脐橙树进行修剪。1.4调查试验结果

2014年全年调查与记录发生在这三种不同修剪方式脐橙树上的主要病虫与其危害情况,并记录对这三种修剪方式全年病虫害防治用药次数。

C、密植园对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研究

本试验于2014年1月进行。脐橙三大主产区信丰、安远、寻乌大部分果园是密植园,密植给脐橙的病虫害防治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想通过本试验明确密植栽培方式对脐橙病虫害的防治带来哪些不利因素及这些因素给主要病虫害的防治造成哪些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小区试验预计在赣州市柑桔研究所内进行(现因黄龙病的问题,很难确定在哪实施试验),以丰产期的纽荷尔脐橙为试验对象。1.2试验设计

选择一密植果园,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选择3棵树作一小区处理,每小区重复3次。1.3试验实施

在1月对这45棵树进行挂牌定位定树。1.4调查试验结果

2014年全年调查与记录发生在15个小区的主要病虫害与危害情况,并记录该密植园全年病虫害防治用药次数。

D、不同喷药时期对防控溃疡病的研究

本试验于2014年脐橙春梢萌发5mm左右时进行。通过雨前雨后用药防治溃疡病做对比,看哪种处理更能有效的防治溃疡病。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小区试验预计在赣州市柑桔研究所内进行(现因黄龙病的问题,很难确定在哪实施试验),以丰产期的纽荷尔脐橙为试验对象。1.2试验设计

在丰产期的纽荷尔脐橙园内随机选择老叶有溃疡病的脐橙树24株,每2株一个处理,共12个处理,在雨前用防溃疡病的药做3处理,另3个处理用清水喷洒做对照;在雨后用同样的防溃疡病的药做3处理,另3个处理也用清水喷洒做对照。1.3试验实施

在下雨前和下雨后进行喷药,只喷嫩梢,喷药时要求树上没有水。1.4调查试验结果

喷药15d后调查病情指数与发病率。

E、筛选防控木虱的药剂

在掌握赣南木虱发生规律的情况下,对防治木虱的药剂进行筛选,以期筛选出替代早期行之有效防治木虱的有机磷农药。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小区试验预计在赣州市柑桔研究所内进行(现因黄龙病的问题,很难确定在哪实施试验),以丰产期的纽荷尔脐橙为试验对象。1.2试验设计

查阅与搜集及借鉴防治木虱较成攻的省份经验,结合我市木虱发生规律及特殊的气候条件,选择几种允许在柑橘上使用的内吸性或触杀性强的农药进行单剂或复配方对赣南木虱进行药效试验,每试验设3重复,每处理为2棵树。1.3试验实施

在7月中旬木虱发生高峰期用不同的药剂对木虱卵、若虫、成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1.4调查试验结果

于药后3d、7d、15d分别调查试验结果,方差分析防治效果。

F、研究防控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治黄龙病的特效药,虽黄龙病不可治但其可防可控,只要切断黄龙病的传播媒介木虱、病源体(黄龙病树)及阻止带毒苗木进入产区和果园就可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基于此,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方案:

a.冬季清园:用内吸性强和触杀性强的两种农药复配加机油乳剂进行冬季清园,清完园后把黄龙病树及弱树砍伐,黄龙病树树兜需要用机油或除草剂涂抹后用薄膜盖住加土覆盖,防止其再次发新梢。

b.下足基肥和芽前肥:冬季清完园后要下足基肥,在春梢萌发前要下足芽前肥。

c.春梢期防好木虱:在春季防治溃疡病时加入内吸性强和触杀性强的两种农药来兼治木虱和其他柑桔类害虫。

d.及时挖除新的黄龙病树:在春、夏梢转绿后检查果园是否有黄龙病树,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打药挖除。

e.控梢:抹除早、晚夏梢和秋梢,适时放一次夏梢,放夏梢前用内吸性强和触杀性强的两种药加机油乳剂喷一次药,梢抽至5毫米左右时再喷一次,喷药时在树上挂上黄板诱杀打药时逃逸的木虱成虫。

f.加强新梢特别是夏、秋梢抽梢期的管理:在抽梢期每隔10天需巡查果园一次,及时发现木虱幼虫为害的嫩梢,并对其进行挑治或抹除。

g.最好不补种小树苗,如要补种需用无毒苗且要与成年树区别管理,每发一次梢最后打一次药。

h.在果园周围最好种植一圈非芸香科的植物作为防护带

在2014年分别选择有黄龙病树和无黄龙病树的果园各一个,用以上综合防治方案进行果园管理,到2014年冬季统计这两果园的发病率,看是否能有效的降低黄龙病的发病率。

G、技术集成与示范

在2014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有效的防治主要病虫害技术,于2015年在50亩的丰产纽荷尔脐橙园进行示范,以期达到对脐橙上主要的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同时提交一份技术报告和发表1篇相关学术论文。

〈一〉、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试验2014年实施方案(一)、负责人: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钟珺

(二)、试验目的:在当前市场经济下,因为企业或个人的逐利行为,市场上不规范的农药泛滥,农民又对农药缺乏认识,新型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导致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的大量重复使用、超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对当前粮食生产的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实验目的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生物农药为主,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对大面积的早晚稻主要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以到达合理使用农药,减少使用农药,减少农药使用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并把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病率控制在要求范围(5%以下)之内,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三)、试验地点: 信丰县试验基地

(四)、试验方法:

1)、选集中连片不间隔相连的稻田50亩作为试验示范用地.用当地当家抗病抗虫的水稻相同品种,用种量按种子要求,统一浸种育秧培育壮秧,做好秧苗管理,打好“送嫁药”避免虫源病源从秧苗带入大田。2)、移栽前大田内及田埂杂草统一清理和处理。3)、按期移栽并做好田间统一的合理的肥水管理。

4)、移栽后按期进行田间主要病虫害(螟虫,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的调查,并按防治指标选用先进新型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生物农药对发生的病害和虫害进行统一用药防治。螟虫:

农业防治:主要采取消灭越冬虫源、灌水灭虫、避害等措施。①冬闲田在冬季或翌年早春3月底以前翻耕灌水。早稻草要放到远离晚稻田的地方曝晒,以防转移危害;晚稻草则要在春暖后化蛹前做燃料处理,烧死幼虫和蛹。②化蛹高峰至蛾始盛期,灌水淹没稻桩3~5天,能淹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减少发生基数。③避免单、双季稻混栽,有效切断虫源田和桥梁田之间的联系,降低虫口数量。④单季稻区适度推迟播种期,可有效避开二化螟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期,降低危害程度。⑤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在一代化蛹初期,先排干田水2~5天或灌浅水,降低二化螟在稻株上的化蛹部位,然后灌水7~10厘米深,保持3~4天,使蛹窒息死亡;二代二化螟1~2龄期在叶鞘危害,也可灌深水淹没叶鞘2~3天,能有效杀死害虫。

药剂防治:早、晚稻分蘖期或晚稻孕穗、抽穗期卵孵高峰后5~7天,当枯鞘丛率5%~8%,或早稻每亩有中心受害株100株或丛害率1%~1.5%或晚稻受害团高于100个时,应及时用药防治。药剂选用康宽或稻腾。稻纵卷叶螟:

农业防治:选用抗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使水稻生长发育健壮,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恋青迟熟。科学管水,适当调节搁田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杀死虫蛹。

药剂防治:根据水稻分蘖期和穗期易受稻纵卷叶螟为害,尤其是穗期损失更大的特点,药剂防治的策略,应狠治穗期受害代,不放松分蘖期为害严重代别的原则。药剂防治在孵化高峰前或高峰后1-3天施药(50丛卷叶包大于20个时),结合其它病虫害的防治,灵活掌握。

药剂选用20亿单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康宽、稻腾。稻飞虱:

农业防治:稻飞虱的发生与迁入虫量、气候、水稻品种和生育期、栽培管理技术、天敌有密切关系。

(1).白背飞虱迁入虫量是左右主害代发生程度的重要基础,而决定种群发展前提是食料和气候条件。

(2).褐飞虱喜温湿,生长与繁殖的适温为20—30℃,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在80%以上。“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是褐飞虱大发生的气候条件;白背飞虱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80%~90%。(3).水稻品种,如果是抗虫性弱的品种且水稻株型具有口十宽、秆矮、群体间比较荫蔽的农艺性状,容易构成稻飞虱繁殖的有利生活环境。

(4).多施或偏施氮肥,稻株徒长、叶色浓绿和茎秆幼嫩,为稻飞虱提供了丰富的氮素营养物质,危害较重。

因此应对不同的品种或作物进行合理布局,避免稻飞虱辗转为害。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适量施肥和适时露田,避免长期浸水。

药剂防治:在易发期增加田间调查次数,密切监控期数量的消长。做到及时用药。(分蘖期每10丛虫量50-80,穗期每10丛虫量100-150)。药剂选用唏啶虫咹或比蚜酮。稻瘟病:

农业防治:根据当地预报及时检查田间症状。合理施肥管水,底肥足,追肥早,巧补穗肥,多施农家肥,节氮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迟施氮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1)、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不用带菌稻草作苗床的覆盖物和扎秧草,(2)、不种植感病品种,选用抗病、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3)、用无病土做苗床营养土,用药土做播种后的覆盖土,(4)、向大田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的混合药,(5)、肥料管理: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采取“测土配方”技术,和“早促、中控、晚保”的方针,重施基肥,科学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6)、水份管理:浅水勤灌,防止串灌;烤田适中。

(7)、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8)、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或高温沤肥。

叶瘟要连防2~3次,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初见发病或发现发病中心就要防治。

药剂防治:大田分蘖期开始每隔3天调查一次,主要查看植株上部三片叶,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上急性型病斑,即应施药防治;预防穗瘟根据病情预报,以感病品种,多肥田为对象,掌握破口期分别抽穗时打药。药剂选用75%三环唑或40%稻瘟灵(富士一号)加入2%春雷霉素或展着剂效果更好。常量喷雾,重病田喷药2次,间隔7~10天。纹枯病:

农业防治:纹枯病在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最盛。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适温(25~32℃)高湿条件,氮肥使用偏迟、过量,田水过深,保持时间长等对该病发生有利。所以应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过迟(抽穗期以后)。感病率为50丛中大于10丛时用药。药剂选择:井冈霉素、苯醚.丙环唑、丙环唑、己唑醇、申嗪霉素,喷雾时要保证用水量,喷到稻株中、基部。用药时间:下午4点后。5)、每次用药后进行用药效果调查,若未达到防治效果必须找出原因并采取补治措施以达到防治效果。

4、调查记载:

1)、田间主要病虫害的调查:在水稻生育期中病虫害易发前期和易发期做好调查计算发生率和发病率,并做好预测预报。

2)、每次用药防治后的用药效果调查,并计算防治效果。

篇3: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 分别选择我国某些农作物种植示范园区为研究地点, 分别采用针对性的病虫害绿色防护技术来进行农作物种植试验, 具体包括稻田养鸭技术、性诱剂防治技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技术、“生物导弹”以及生物农药技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等, 然后对相应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2 方法

1.2.1 稻田养鸭技术

顾名思义, 稻田养鸭技术就是在种植稻田的区域内放养鸭子, 借助鸭子来觅食稻田内的各种昆虫、杂草, 同时也可以借助鸭子的走动来减轻水生杂草的生长, 刺激水稻根系的生长, 尤其适用于螟虫、稻飞虱以及叶蝉等病虫草害为主。该种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适用于那些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区域内。在本次试验中, 在某地的66.7hm2稻田内采用了稻田养鸭技术。从5月份上旬时期开始, 在水稻插秧之后的1周时间后, 按照10只/667m2的放养密度来放养一些日龄为1~2周的雏鸭。在7月下旬, 可以收回鸭子, 必要的时候可以添加辅助饲料来加快鸭子的生长, 同时需要随着鸭子的生长来逐步减少辅助饲料喂养的次数。待到8月份之后, 即可进行田间水稻种植情况检查工作。

1.2.2 性诱剂防治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诱杀农作物害虫的雄娥来降低害虫繁殖概率, 减少其后代对农作物造成的持续性损害。一方面, 针对二化螟的性诱剂防治技术的试验田应用而言, 在二化螟处于主害代蛾期间, 需要将内置有1个诱芯的诱捕器在每667m2范围内搁置1个, 总共搁置20个, 病虫害的防控面积可达到1.33hm2。

1.2.3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技术

在某地的粮油高产示范种植基底中, 通过引入40盏太阳能杀虫灯来对试验区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进行研究。

1.2.4“生物导弹”防治技术

为了诱杀农作物试验区中存在的玉米螟虫害, 可以在农作物种植区域内安装100个“生物导弹”, 以更好地监测玉米螟的实际情况;在玉米的抽雄期间, 一代玉米螟为发展高峰期, 此时通过采用“生物导弹”防治技术来进行防治。与此同时, 除了没有采用“生物导弹”防治技术之外, 在另一个同样区域同样面积的试验田中进行种植作业。

1.2.5 生物农药技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

目前,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中的生物农药防治技术主要是采用春雷霉、广苏云金杆菌以及井冈霉素等生物农业防治病虫害技术等也可以具有很强的防治效果;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则是通过监测、筛选和推广那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提高致病虫害防治的质量和效果。

2 结果

在本次试验中, 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后的防治结果如下:稻田养鸭技术的控草害率可达98.5%, 对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的控虫率分别可达22.8%和25.6%;性诱剂防治技术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可达88.3%, 而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30个诱捕器中仅有3个扑捉到害虫, 并且每个诱捕器中均仅有1头稻纵卷叶螟;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技术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在设置有太阳能杀虫灯的水稻试验田中, 其中的40盏太阳能杀虫灯可以实现对高达59种 (7个目) 农作物害虫的防治, 每667m2范围内的产量达到625kg, 这相较于未查杀水稻种植总量的581kg比较大, 尤其适用于二化螟、水稻飞虱、金龟子类、大/小猿叶虫和哭楼等病虫害的防治, 而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诱杀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该种技术的相应病虫害防治效果非常理想, 可以值得在当前的应用中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生物导弹”对于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理想, 在投放640枚生物导弹之后, 实际的控害面积达到了13.3hm2, 在玉米抽雄期间, 示范区的受害玉米植株率最高可达31.0%, 对照试验区的病株率高达75.1%, 防控率可达53.4%, 尤其是在玉米的成熟期更为明显;生物农药技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等也具有很强的防治效果。

3 讨论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运用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药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来实现病虫害防治与生态保护二者的有效平衡, 避免因病虫害的防治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有利于显著提升我国农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 全面推动我国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2]。与此同时, 绿色防控技术同样具有防控时间长、效果慢等特点, 所以需要进行长期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当前我国还缺乏关于绿色防控的标准调查法, 尤其是无法进行长期效益的调查和统计, 如水稻本身的产量就需要依赖各种科学技术的促进, 但是绿色防控试验却具有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但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防治技术, 其无法替代化学防治的地位, 但是可以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次数。另外, 绿色防控技术在现阶段还处于发展阶段, 但是其中的大多数都归属于植保技术, 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财政投入和推广费用, 所以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必要的科研费用[3]。

总之, 绿色防控技术种类比较多, 涵盖了稻田养鸭技术、性诱剂防治技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技术、“生物导弹”以及生物农药技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等, 并且不同的病虫害防控技术的防控对象、范围等也各不相同, 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 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技术来进行治理, 从而全面确保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质量, 值得在农业种植中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哓华, 刘春.秀山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J].植物医生, 2014, 18 (2) :38-39.

[2]曾蓉姿.浅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J].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 9 (4) :25-26.

篇4: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作物病虫害

一、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就是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措施。

1. 以菌治虫技术 如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在9月上旬,大豆食心虫老熟幼虫入土前,每亩用白僵菌粉1千克加细土或草木灰10千克,搅拌均匀配成药土,撒在豆田垄台上和垄沟内,脱皮落地将要入土的老熟幼虫接触到白僵菌孢子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便会发病死亡。

2. 以虫治虫技术 如释放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在大豆食心虫雌成虫产卵盛期,亩释放3万~5万头赤眼蜂,一般第一次在8月初,第二次在8月10日左右,亩用赤眼蜂卵卡数为十个左右,在田间用大头针或曲别针别在植株上部茎枝上。应注意,在大豆田块的上风头释放赤眼蜂时适当增加放蜂量,在下风头减少放蜂量。

3. 以螨治螨技术 如利用胡瓜钝绥螨(捕食螨)消灭红蜘蛛防治蔬菜虫害。1只捕食螨一天能取食红蜘蛛6只或锈壁虱80只,一生能取食300~500只红蜘蛛或2000~3000只锈壁虱;使用捕食螨无农药残留,不污染环境,不会对人畜产生伤害;并且使用方便、极为省工。缺点是捕食螨怕农药,因此打药只能在释放捕食螨之前;低温会影响捕食螨的取食活动;40℃以上高温天气对捕食螨活动有抑制作用。

释放胡瓜钝绥螨应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阴天可全天进行;雨天不宜进行。螨虫为害初期,每亩菜园释放1~2袋胡瓜钝绥螨,每袋1500只,将包装袋上部撕开3~4厘米长的口子利于胡瓜钝绥螨爬出,不宜将纸袋放在阳光下暴晒。释放胡瓜钝绥螨后30天内不能喷任何农药。30天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喷施对捕食螨杀伤性小的杀虫(菌)剂,并尽量轻微喷洒。释放胡瓜钝绥螨后一般1~2个月可达到最好防治效果。此时,胡瓜钝绥螨虫口增多,体呈红色,不要误认为是红蜘蛛而喷药消灭。胡瓜钝绥螨购买后应尽早释放,一般不超过7天。如遇到不宜释放情况,应在15℃下储存。

二、理化诱控技术

理化诱控技术就是推广性引诱剂和聚集素等昆虫信息素、杀虫灯、黄板和蓝板诱虫板等技术防治蔬菜和农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1. 黄板诱蚜技术 黄板诱蚜就是利用蚜虫、飞虱、斑潜蝇等害虫对黄色的趋性,在黄色捕虫板上涂一层环保型高黏度防水胶杀死蚜虫的技术,从而控制和减轻病毒病发生为害。

此方法一般从3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均可使用。每亩菜地可放置40厘米×25厘米的大型板二十块左右,25厘米×13.5厘米中型板三十块左右。一个180米2标准大棚放置8~9块中型板即可。可用竹竿或木棍,将其下端插入地里,上端用于固定诱虫板。大棚内也可用塑料绳或铁丝一端固定在棚架上,另一端拴住黄板上的预留孔。黄板以略高于植株生长点10厘米为宜,随着植株的生长,应相应升高悬挂高度。蔓生或高秆作物生长点接近棚顶时,可将黄板悬挂在植株的中上部。当黄板上粘虫面积达60%时,粘虫效果下降,应及时清除粘板上的害虫或更换黄板。当黄板上的胶不黏时也应及时更换。

2. 杀虫灯防虫技术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可降低成虫交配率,降低田间落卵量,减少幼虫为害。此方法适用于防治棉铃虫、地老虎、黏虫、小菜蛾、金龟子及林果、仓储等害虫的成虫,成虫趋光性强,因此成虫盛发期采用此种方法防治效果更佳。傍晚开灯,清晨关灯,灯底距地面1.7~2米,灯下10~20厘米设水池,水深10厘米,水中加0.2%洗衣粉。黑光灯20W,高压汞灯450W,照射半径150米,单灯每晚诱杀棉铃虫4000~5000头,棉田落卵量可下降50%以上。单灯诱杀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效果好,菜田落卵量和幼虫量也会明显下降。

三、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调控技术就是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生草覆盖、作物间套作、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滋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四、科学用药技术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降低使用农药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微山县农业广播学校 邮编:277600)

篇5: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2010年,我县认真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落实全国加快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绿色生态建设,按照省、市 部署与安排,扎实做好绿色防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主要做法

1、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

深入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科学指导防灾减灾,通过综合使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包括农业、生态、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以及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和农药增效剂等应用技术,控制病虫为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面源污染,确保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生态建设。

2、明确目标和任务

全县组织实施绿色植保示范乡3个,重点在水稻、蔬菜、柑桔等作物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每个乡镇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2个,组装和推广成熟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水稻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10%以下,降低农药残留,控制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突出工作重点

(1)、建立示范乡镇示范区

选择3个乡镇作为全县绿色植保示范,其他每个乡镇建立了1-2个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集成展示绿色防控技术,将示范区建成领导的指挥田、农民学习的样板田和植保服务创新的窗口。水稻核心示范区面积300亩,辐射面积4000亩;经济作物核心示范区面积200亩,辐射面积1500亩。

(2)、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在3个乡推广了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推广稻田耕沤灭螟、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秧田超级送嫁药、稻鸭共育、性引诱剂灯光诱杀、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

(3)、培训技术骨干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培养了一批与之相适应的植保技术骨干和新型农民。县植保站举办10期培训班,培训植保技术人员1000人左右。各乡镇结合实际举办了一批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一批绿色植保技术骨干和新型农民带头人,培养一批带不走留得住的“土专家”和“田秀才”,提高示范区内农民科技意识,提高了农民参加绿色植保技术示范的积极性。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万安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局党委副书记杨爱莲任组长,农技中心主任欧阳兵、植保站长段德康任副组长,其他种植业单位负责人、县植保员为成员。

(二)强化宣传展示。为了促进绿色防控工作的开展,各乡镇突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活动,并通过现场会、交流会以及绿色植保技术的展示活动,使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了解绿色防控的效果和作用,形成重视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社会氛围。

(三)搞好多方协作。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应用与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结合起来,搞好多方协作,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积极争取支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该项工作的支持,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篇6: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工作方案

一、目标

目标是确保重大病虫害不爆发成灾,重大疫情不恶性蔓延,不出现因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二、实施防治的作物

实施防治的主要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小麦、蔬菜、果树等。

三、实施防治的对象

实施应急防治的对象主要是玉米粘虫、马铃薯晚疫病、小麦条锈病、蔬菜霜霉病、果树白粉病和鼠害,以及一些突发造成严重损害的病虫。

四、保障措施

(一)技术措施

根据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重点危害区域和主要危害期不同的实际情况,抓住关键病虫,关键区域,关键时期,实施分类指导,分区治理,科学用药。

1、玉米

(1)小地老虎:为害盛期在5月上中旬,重点防控晚栽直播玉米地和绿肥聚垄玉米地。

防控措施:在幼虫1—2龄,卵孵化盛期每平方米卵虫量5头以上时,用90%晶体敌百虫0.1千克加水1千克稀释,与饼料拌匀即成。傍晚施用,并覆以薄土,每亩施毒饵2-3千克。大田中亩用90%敌百虫晶体40—60克,或用2.5溴氰菊酯20—30克灌根防治,第1次防治后,隔7天左右再防治1次,连防2-3次。

(2)玉米粘虫:以第二代为主害代,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重点防控买套玉米、三类苗比例较大的玉米地。

防控措施:当玉米百株虫量达100头以上时,在2龄幼虫盛发期进行应急连片防治。可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

(3)锈病:为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

防控措施:在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4)玉米大小斑病:为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防控措施: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600倍液,或70%多.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对大斑病发病重的地块,8月上旬还需防治。

2、马铃薯

(1)马铃薯早疫病:发生盛期在6月上中旬。防治措施: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8.75%银法利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用2—3次。

(2)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种植感病品种费乌瑞它和宣署3号等地块发病将较重。防治措施:在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时,选用58%甲霜灵锰锌600-800倍液灌根,或用30%霜星疫宝800倍液喷雾,或用68.75%银法利1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2-3次。

(3)马铃薯蚜虫:为害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防控措施:可选用10%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毒死蜱1000—1500倍液喷雾;在迁飞期可用黄色板涂上机油诱杀,没目的使用20—30块,其高度应在植株上方约20—30厘米。

3、小麦

(1)小麦白粉病、锈病 :防治时间为小麦拔节期以后至灌浆期(4~5月份)。

防治措施:可根据发病情况,一般在病叶率5%时,选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或5%烯肟菌胺乳油20ml/亩,25%嘧菌酯 5-10ml/亩,或20%三唑酮50克/亩,或12.5%烯唑醇30克/亩,或25%丙环唑30-50克/亩,加水喷雾。

(2)小麦穗蚜: 小麦抽穗以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当百株蚜量1000头时, 可进行药剂防治。

防治措施:可用10%吡虫啉乳油15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3%啶虫脒乳油2000倍喷雾。

(3)小麦吸浆虫 :小麦抽穗50%~70%(4月中下旬)是防治吸浆虫成虫的关键时期。

防治措施: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亩,或10%顺式氯氰菊酯,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ml/亩,配成水溶液对小麦穗部均匀喷雾,保护小麦不受吸浆虫危害,并兼治蚜虫等其他虫害。

(4)小麦赤霉病:最佳防治时期是小麦齐穗至盛花期(4月中至5月初)。

防治措施: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 100ml/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加水喷雾。

4、蔬菜

(1)蔬菜霜霉病: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喷3次。

(2)蔬菜白粉病:发病初期可喷粉锈宁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7—10天1次,连喷2—3次。

(3)蔬菜软腐病: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3000倍—40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喷2—3次,或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30%菌必克600倍液,每隔7-10天1次,喷药时以轻病株及其周围植株为重点,着重喷施接近地表的叶柄及根茎部。

(4)番茄晚疫病:发病初期可使用2%的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施,每7天一次,连喷2~3次;或用58%甲霜·锰锌600-800倍液灌根,或用30%代森锰锌悬浮剂200—00g400-600倍液喷雾,或用68.75%银法利42~51g兑水喷雾,或50%施得益(氟吗啉·锰锌)40-53g兑水喷雾。

(5)辣椒疫病: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7天—10天一次。

(6)辣椒褐斑病:在发病初期或挂果初期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5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至少2次。

(7)辣椒炭疽病:发病初期选用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雾,7天—10天一次,连续2—3次。

(8)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7天—10天一次。

(9)小菜蛾:用20%氰戊菊酯2000—4000倍液、5%毒死蜱2000-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等。使用时应在发生初期进行,并要喷到叶背面或新叶上,每隔5~7天一次,连续喷3~5次。

(10)菜青虫: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又名敌杀死);5.7%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4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等喷雾。(11)烟青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80%敌百虫晶体等各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

5、果树

(1)苹果树轮纹病。果树发芽时,喷80%一世功800倍液保护;80%果丽奇600倍液喷雾保护;10%美世2000-25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70%好白津600倍液发病初期喷雾。以上药剂注意交替使用。

(2)苹果树炭疽病(红点、黑点病),又称苦腐病、晚腐病,潮湿条件下产生肉红色分生孢子团块,后期变黑色小点。谢花后半月的幼果期(5月中旬),喷布80%一世功800倍液;10%美世1500-2500倍液;80%果丽奇600倍液;洁斑600倍液。以上药剂根据药剂残效期,每隔10-15天交替使用一次,每次降水后,均应喷药预防。

(3)苹果白粉病。10%美世2000倍液;12.5%腈菌唑1500-2500倍液;30%洁斑2500-3500倍液;25%龙金敌力5000-7000倍液。以上药剂视病情一般每10-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4)苹果斑点落叶病。春梢生长期可使用:80%一世功800倍液;洁斑3000倍液;10%美世3000倍液。以上药剂主要起保护作用。发病初期可使用30%洁斑3000倍液治疗,7-10天1次,共喷3次。(5)苹果褐斑病。发病前7-10天喷10%美世4000倍液;12.5%腈菌唑3000倍液;0%洁斑4000倍液;25%龙金敌力5000倍液。

(6)苹果树腐烂病。刮治:春季刚发芽时,用快刀将病变组织彻底刮除,然后使用70%好白津1份加植物油3份调匀涂药,也可用好白津100倍液涂抹。

(7)苹果花叶病。春季发病初期,可使用20%毒泰4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2-3次。

6、农区鼠害

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措施:选用0.005%溴敌隆毒饵,农田田鼠室外:15克毒饵/10平方米(采用毒饵站饱和投饵),室内家鼠:30~45克毒/15平方米(采用毒饵站饱和投饵),农田田鼠室外:100~150克毒饵/亩(采用毒饵站饱和投饵或穴施),室内家鼠:60克毒饵/15平方米(堆施或穴施)。

(二)组织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防控措施。

建立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落实防控资金和物资,落实防控关键措施。特制定防控方案,分作物、分病虫提出防控对策措施。强化常规防控与应急防治措施协调配套,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开展防控督导检查,采取日常联系和在重大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实地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田间病虫动态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宣传发动,适时召开防控动员会和现场观摩,确保各种防控措施落实到土。

2、全面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控害能力。(1)科学布点。在经济发达,科技水平较高的乡村组建立不同类型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积极发现和培育典型进行大面积辐射推广。探索推广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组织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稳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

(2)整合项目。结合农业产业化、粮食高产创建、粮增工程和阳光工程等项目,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专业化统防统治领域,扩大专业化防治规模和成效。

(3)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开展统防统治现场观摩活动,加强典型案例的总结和宣传。

(4)强化技术指导服务。适时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培训,及时结合专业化组织提供病虫情报,推荐、引导、专业化组织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升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水平。

3、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在全镇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优势产区、科技农业示范区及蔬菜生产基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标志性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大力示范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控、物理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植保技术,辐射带动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应用,提升绿色控害水平。

4、加强病虫害预警控害监测、防控信息反馈,提高指导防控到位率。(1)加强农作物重大病监测。完善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的监测预警。

(2)加大病虫预报信息发布力度。适时开展病虫发生信息电视、手机和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发布工作,确保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3)推行重大病虫害周报制度。3—9月份对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玉米粘虫等重大病虫实行信息周报制度,确保重大病虫检测及时、预报准确。稳步提高病虫实时预警和防控决策指挥能力,及时指导大田防治工作。

(4)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每周一将重大病虫特别是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和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病虫,如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的发生于防控信息报上级业务部门和有关政府领导,争取重视和支持,杜绝迟报、和隐瞒不报现象。当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爆发危害时,实行日报制度,特殊情况,要随时上报。在防控关键时期和关键区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发现,及时防控。

上一篇:2018年“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下一篇:2024年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