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2024-05-28

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精选8篇)

篇1: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党组织主要职责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研究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抓好党组织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各项制度,不断规范党组织工作,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领导所属分支部开展党的各项工作,抓好“三会一课”,指导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工作和其它工作,加强对分支部党建工作的检查考核。

四、负责村、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的教育、管理、考核和监督,积极向乡镇党委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协助乡镇党委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

五、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团支部、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各类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

六、搞好本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本村社会稳定。

党组织任期工作目标

一、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七大理论,学习党在农村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积极开展工作。

二、建立健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村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创先争优”、“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三、结合本村实际,开展党建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坚持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五、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地区特色,广增村级集体收入,在任期内确保农民收入稳步提升。

六、强化服务体系,以服务增效益,努力为村民多办实事,不断增强村在区域内的竞争优势。

篇2: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办公室:协调区妇联机关的日常事务;组织、人事、工资管理、文书档案、保密、统计、接待、报刊收发等日常事务的管理;负责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负责机关行政事务、后勤服务和安全工作。

妇儿办:负责全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制定、监测评估工作,承担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调、推动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完成实施妇女儿童规划的任务;负责实施妇女儿童规划骨干队伍培训指导工作。

组宣部: 负责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联系指导社会各界妇女组织;负责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做好妇联干部培养推荐选拔工作;负责对基层妇联岗位目标的考核。做好妇联系统宣传调研工作;指导和实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和家庭美德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拥军优属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负责各级“三八”红旗手(集体)的推荐及评选表彰工作。

儿童部:参与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政策、法规草案的拟定工作,推动有关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政策法规的实施;负责实施“春蕾计划”,开展为“春蕾女童”捐资助学活动,协调、推动全社会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

好的社会环境;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未成年人社会活动,抓好妇联系统自办园所及儿童活动阵地工作,参与推进校外教育;做好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组织实施宣传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

权益部:调查了解妇女权益保护状况,推动有关维护妇女权益政策法规的实施;负责接待处理妇女群众来信来访,接受各种渠道妇女投诉,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帮助和社会服务;负责对妇女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开展法律咨询;开展好“三八”妇女维权周、法律大讲堂、“平安家庭”和“巾帼维权岗”、“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等创评活动。

篇3: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创新更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抓紧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1],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组织的创新,因此,农业科技组织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农业科技组织主要包括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技术推广两个部门,纵观现有的文献资料,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都在农科科技创新上,关于农业科技组织创新的研究少之又少。对此,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我国农业科技组织创新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以此对我国农业科技组织创新水平的提高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组织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生产相脱节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研发的部门主要是各高等院校、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企业,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体,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水平较低,但现阶段三者由于追求的目标不尽相同,造成产、学、研并没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农业科研机构以技术产品为目标,高等院校以项目、论文为导向,而企业是以研发适销产品为需求[2]。另外,涉农高等院校以及农业科研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其资金来源决定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其主要任务也是完成国家或省政府下达的科研课题,并以论文、专利等形式作为晋职、调资的依据,却没有考虑到该项技术在生产中是否实用,以及农民是否需要该项技术等。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导向,重论文轻应用、重研究轻开发、重成果轻转化,大多研究成果并没有变成现实的社会、经济效益[3]。这种只重视科研理论,忽视成果实际应用的情况,致使产学研、农科教相分离,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层皮”,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造成国家科研经费的浪费。

1.2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供给与需求错位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对象偏重于农业学科自身的需要,注重于农业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没有足够的重视,而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重新布局,农民对经济作物以及畜牧水产生产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双方的目标不同,很容易造成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供给与需求的脱节。另外,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都成为农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也引起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新需求。而长期以来,我国着力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科技的重点在产中领域,农业科研力量的90%都集中在产中阶段,其中又有55%集中在种植业领域[4],对于产前农业投入要素、产地环境、农业生态以及产后农副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运输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较低,造成我国大多数农产品只能以初级产品的身份进入市场,储存时间短,包装技术落后,精深加工转化率低,致使农产品的数量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农民获得的市场经济收益也不高。

1.3 农业科技组织主体运行效率低下

一方面,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各自在封闭的系统内闭门造车,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职责分散,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以及优势互补,所研究的内容交叉重复问题十分严重,没有形成互惠共赢、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大量行政资源、科技资源、经济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低。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在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时采取地区封闭的形式,即本地区的技术研发、推广任务由本地区的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承担,外地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不能到本地区研发、推广[5]。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农业科技创新的力量分布不均,一些地方技术力量绰绰有余,而另一些地方却缺乏相应的技术力量,造成有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总体运行效率低下。

1.4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水平低

科技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其目的是按照科学研究原理获得新的技术手段,并使这种技术手段运用到生产中,形成产业化、市场化,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可见,科技成果的应用是科技创新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当下,我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农”分割的问题,即农业科技研发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以及农业技术需求方(农民)三者的分割,具体表现在农业科技研发部门总是以本部门的科研任务为主,而对农民的农业生产需求以及市场对该项技术的需求缺乏充分考虑,造成农业科技需求与供给的脱节。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省部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但却有近三分之二滞留在实验室或试验田里,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4]。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又总是以本部门的技术推广任务为主,对该技术是否具有推广价值以及农民是否需要该技术考虑不足,造成所推非所需的局面。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科技组织通常把农民看做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消费者,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即“我给什么技术,你就用什么技术”,而不是以农民生产实际所需的“我要什么技术,你就给我什么技术”[7]。这种科研方向以及推广方向与经济建设需求方向的偏离,均会极大地降低农民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水平。

2 完善农业科技组织创新的对策

2.1 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针对当前农业科技研发部门各自为政、主体力量分散的状况,各级政府要注意整合资源,打破行政区划、学科界限,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研发机构,逐步淡化原有的过度行政化的科研管理方式,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体制。对于一些公共性强、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研究项目,主要由政府安排攻关,以各高等院校以及农业科研机构为主;对于一些市场需求性强的应用性研究项目,应该有农业科技企业根据实际需要来合理安排和解决,政府只是起鼓励和引导作用。另外,在科研立项与选题方面,要根据市场实际需要,进行成果预测和市场分析,提高科研项目的应用性,并将农业科技实施效果纳入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工资评定等个人考评体系当中。

2.2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业,使其成为农业科技组织的中坚力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只有企业成为农业科技组织的主体,才可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反应市场的实际需求。一方面,应鼓励农业科技企业与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主动合作,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研发转化平台,充分利用各高校、科研单位的人才资源和设备优势,并及时根据市场的反馈进行原有技术的调整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成果的迅速、高效转化的运行机制,形成以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两翼的新农业科技组织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部分科研单位转制。除少数从事公益性、基础性工作的农业科研机构外,政府应鼓励其实行企业化管理,或引导其转变成为科技型企业,逐步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队伍。

2.3 农业科技组织应紧密联系农民,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水平

无论是农业科技研发部门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都应深入农村,充分重视农民对技术需求的差异特性,而不再是闭门造车,忽视市场经济的需求。由于农民比较因循守旧,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差,仅凭看资料、听讲座难以达到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目的,因此,农业科技组织应深入农村,通过建立一些试验田以及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直观地向农民展示创新技术,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感受到技术的先进性,愿意运用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另外,农业科技组织除了继续在主要粮食作物上寻求突破外,还应向果蔬、花卉、特色经济作物、畜牧及水产养殖与加工方面拓展;此外,还应满足市场需求,为农民提供产前(提供市场信息、引进技术、选择良种等)、产中(如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等)、产后(农产品的存储、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提供有力的保证。

2.4 打造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快科技进村入户步伐

我国农村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主要依靠原有的国家农业科技组织,但是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远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需要加大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队伍的培养。一方面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投身到基层第一线工作中去,加强农村基层技术人员的培养,并实行按绩效定酬的分配方式,积极吸引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全力留住人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与推广。另一方面,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挖掘农村本土人才,充实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通过进行远程教育、举办专业辅导班、技术培训班,外聘专家实地教学,观摩试验田、示范基地等方式,开展“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了能富”的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和现场教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与科技应用能力,并从中挑选一批佼佼者到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进修,使之成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授权发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1/31/content_12907829_2.htm,2010.1.31.

[2]孙进群,眼里波,王慧军.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河北学刊,2010,(1).

[3]白天志.构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研究[J].草业科学,2010,(6).

[4]张雪娥.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及出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2).

[5]黄季焜,胡瑞法,孙振玉.让科学技术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0,(4).

[6]俞巧玲,刘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09,(2).

篇4: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关键词:街道社区 党组织建设 主要问题 解决对策

社会实践表明,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衍生出了一些全新的经济组织,包括个体经济、外资经济以及一部分私营经济等,这些经济组织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了活跃的力量。相对而言,也出现了一些例如行业协会、慈善机构以及街道社区党组织等组织。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街道社区党组织作为党建工程中的新事物,在初具发展规模的街道社区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中,由于其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参与基层群众工作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积极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街道社区发展工作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一、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盲区”

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日俱进的阶段,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成为继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经济组织后,广大群众较为关注的社会组织之一。但是,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由于其没有专门负责管理的上级主管部门,致使其在发展中,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与政策的支撑,在处理街道社区实践工作方面,不能有效地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无法使街道社区党组织力量有效扩展,造成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发展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因此,相关管理部分必须依据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二)街道社区党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全新的社会组织,是沟通党和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因此,近年来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的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目前,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党组织工作,应结合街道社区发展的实践,深刻地研究仍然存在的问题。其中,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在职街道社区党组织中的党员自身组织意识逐渐薄弱,加之岗位的变动等原因,无法发挥在职党员该有的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有部分党员徇私枉法,作出有违自身职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给街道社区党组织良好形象的树立,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目前针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有效管理手段还没有具体的实践措施。因此,街道社区党组织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严重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发展进程。

(三)街道社区党组织力量薄弱

由于街道社区党组织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离退休的党员以及过去国家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街道社区党组织缺少优秀、年轻的党务干部力量。目前,街道社区党组织队伍呈现出年龄偏低、学历偏低以及工作人员思想保守等弊端,薄弱的街道社区党组织力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给街道社区的实践工作造成了严重的滞后影响。

二、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街道社区党组织人员的思想观念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必须转变街道社区党组织人员的思想观念,强化其作为联系党和基层群众的重要纽带作用,重视实践工作中的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以及领导方式,在街道社区的相关工作中,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不断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发展。同时,也应注意处理好街道社区成员与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其他组织的关系,旨在共同促进街道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增加街道社区党组织收入,确保相关工作正常运行

在改善社区党组织工作方面,适当增加社区党组织人员的收入,提高其正常的福利待遇,能够有效促进其正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确保街道社区党组织一系列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社区党组织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物质方面的保障以及智力方面的保障,通过增加社区党组织工作人员的收入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也是吸引年轻工作人员参与此项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适当筹建一部分街道社区的发展经费,对于街道社区公共措施的建设和提高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重视网络创新工作方法的应用与实践

就目前社会科技发展水平而言,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赢得了社会工作的广泛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新工作方法的探索,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合理地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作环节,建立相对灵活的交流平台,深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和群众路线发展的政策与方针,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并定期对在职党员进行理论学习培训,提高党员自身的素质。另外,还需要建立公开的网络信箱,用以随时听取和了解基层群众的心声,关系涉及民生的故事与事件,积极解决存在的各种民生问题,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街道社区党组织作为党联系基层广大群众的有效纽带,其工作的水平,对于促进党组织与基层群众之间的发展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积极地在实践工作中探寻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党组织在街道社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董海荣.社会学视角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袁新华.云南省个旧、楚雄、曲靖三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现状及对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

[3]张仁斌.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

篇5: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学校安全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领导要时刻将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思想。为了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特成立曲宗小学安全组织机构。各小组工作内容及具体职责如下:

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家昌 副组长:角路平

组 员:角春梅 梁建桥 赵保才 李树华 朱文相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领导学校安全工作。

2、指挥处理各类突发安全事故。

3、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4、及时汇报学校安全工作情况。

5、不定期检查校内安全隐患,监督各块整改情况。

6、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角路平任办公室主任,角春梅为安全工作联络员。

二、各类安全小组及职责

(一)、校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 组 长:张家昌

成 员:王建国、王福生、李荣生及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

1、及时向校长和上级部门汇报和报警。

2、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师生人身安全。

3、尽可能减少各类损失。

(二)、防传染病、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汛、防火、防险领导小组

组 长:角路平

成 员:角春梅、梁建桥、朱文相及各班主任及相关教师 主要职责:

1、每月召开安全教育大会。

2、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3、在危险地带刷写安全警示标语或竖立警示牌。

4、组建应急处置、抢险工作突击队。

5、做好晨午检检查登记的监测和报告、传染病的应急与控制工作。

6、按时上报月安全情况。

7、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8、突发病例的上报。

9、发病学生的应急处理(各成员及班主任)

(三)校园安全保卫、食品卫生、饮水、防火、防电、防毒、防盗、房屋、卫生防疫小组

组 长:梁建桥

成 员:李树华、太永琴、田吉才及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主要职责:

1、门卫的日常安全管理。

2、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管理。

3、加强师生财务财产安全教育。

4、外来车辆安全管理。

5、校舍、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

6、水源、食具、教室及其他场所卫生消毒工作。

7、校舍防火

(四)、学生集体活动、日常行为、上下楼梯、学生思想、心理辅导及违纪学生安全管理小组

组 长:角路平副组长:角春梅

成 员: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及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

1、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各班负责人)。

2、校内外集会安全管理(值周领导和各班主任)。

3、放学、集会学生疏导(值周领导、值周教师)。

4、学生日常行为安全管理。

5、学生心理异常的预防及矫正。

6、学生上下楼梯安全。

7、违纪学生的管理及心理辅导。

8、每天检查教室通风。

注:对上述活动,班主任必须全过程参与安全管理。

(五)、教学安全、意外伤害、三天以上学生请假、特异体质学生管理、特殊天气申请放假的申报小组

组 长:角路平

成 员:朱文相及相关教师 主要职责:

1、教学过程的安全管理。

2、体育训练的安全管理。

3、大型考试的安全管理。

4、特殊体质学生的安全管理。

5、上学期间学生发病的应急处理(朱文相及相关班主任)。

6、学校调课、特殊天气放假申请的起草、上报、学生的安全管理。

7、电教设施安全管理。

8、剧毒、危险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

(六)、教工活动的安全管理 负责人:梁建桥

成 员:李树华 太永琴 朱文相

主要职责:负责各类教工活动的安全管理。

篇6: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园 长)副组长:XXX(副园长)组

员:XXXXXXX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副园长办公室。主任:XXX(后勤主任)成员:XXXXXXXXX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全面制定学校安全工作方案,领导学校安全工作,落实“平安校园”的工作目标。

(二)制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指挥处理各类突发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安全损失。

(三)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部署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四)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学校安全工作,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

(五)不定期排查校内安全隐患,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落实情况。

(六)定期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二、校园安全保卫小组 负责人:XXX(保卫组长)成员:XXXXX 主要职责:

(一)门卫室日常安全管理,出入登记,严防闲杂人员和物品进校园。

(二)校园24小时巡逻,防止安全事故。

(三)校内公私财物的安全管理。

(四)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管理。

(五)剧毒、危险药品的安全管理。

(六)校舍、教学设备等设施的安全检查。

(七)教职工及家属车辆安全管理。

(八)电教设施安全管理。

三、幼儿集体活动及日常行为安全管理 负责人:XXX 成员:XXXXX 主要职责:

(一)课间操等校内外活动的安全管理(体育老师,班主任)

(二)用餐时的安全管理(值日班主任)

(三)放学、集会时幼儿疏导(门卫、班主任)

(四)幼儿日常行为安全管理(任课老师、班主任)

(五)幼儿心理异常的预防及矫正(班主任)

四、教学过程安全管理小组 负责人:XXX 成员:XXX 主要职责:

(一)教学过程的安全管理(任课老师)

(二)体育训练的安全管理(体育老师)

(三)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所有老师)

(四)特殊体质幼儿的安全管理(班主任)

(五)上学期间幼儿发病的应急处理(任课教师)

五、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小组 负责人:XXX 成员:XXX 主要职责:

(一)传染病、禁毒等知识的宣传教育(保健医生)

(二)突发病例的上报(班主任)

(三)发病幼儿的应急处理(任课教师、保健医生)

(四)食具、教室及其他场所卫生消毒工作(保育老师)

(五)严把买入食品的安全质量关(采购员)

(六)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保健医生)

(七)果菜的清洗消毒(炊事员)

(八)食堂的清洁卫生(炊事员)

(九)食物48小时留样(炊事员)

(十)食品库房管理(采购员)

(十一)食堂防火(食堂全体人员)

篇7:前端架构师的主要职责

1. 设计核心产品的前端架构,并带领组员实现并持续优化;

2. 优化前端开发方式及协作流程,创建技术标准及规范,并孜孜不倦的布道;

3. 为前后端技术改进、网站性能优化、技术选型提供解决方案;

4. 为组员的技术成长制定目标、计划并帮助实施,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岗位要求:

1. 精通各种Web前端技术(HTML/CSS/Javascript等),熟练跨浏览器、跨终端的开发; 精通react框架;

2. 有大型网站前端架构、前端性能、可访问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熟悉Canvas、SVG、D3.js等可视化技术;

3. 至少熟练使用一门非前端脚本语言(如:NodeJS /JAVA等),并有项目经验;

4. 技术视野广阔,有主导前端技术方案设计的能力和经验;

5. 个性乐观开朗,逻辑性强,善于和各种背景的人合作,有一定的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经验;

6. 有开源项目的成功经验;

篇8: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关键词:双向改造,NGB,网络构架,组网技术,SDH,EPON

1 概述

众所周知, 目前, 全国广播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 (可管可控) 是网络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大中城市构架广播电视城域网的物理层和在广电城域网建设中应用先进的、成熟的传输技术使之成为三网融合综合信息业务承载网之一, 是广播电视网络运营管理者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近年来, 在广播电视城域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供同仁们参考。

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技术、流媒体等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以及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业务的出现。目前, 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三大网络融合正在推进, 新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的概念也浮出了水面。毫无疑问, 融合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主流。然而, 融合的含义比较宽泛, 既不能把它看成是简单的业务融合, 也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技术融合。那么, 应该怎样认识网络融合的内涵与外延?笔者认为广播电视网仍然是这三大网的主体之一, 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在以技术、业务和市场为主要表征的网络融合过程中, 广播电视网的发展是否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的要求?广播电视运营企业乃至整个广电行业目前应该正视并研究与逐步解决哪些问题?我们认为, 一是要解决广播电视行业的体制问题 (此问题不是能在我们这个层面可以解决的, 不是本文议题) ;二是融资的问题 (此问题是由运营商决策者考虑的问题, 也不是本文议题) ;三是技术体系问题。在技术体系问题中首先要把网络的物理架构及主要组网技术等最基础的问题解决好, 为网络承载支撑全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想就其基础性的网络架构及组网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一点初浅的探讨。

2 网络架构及组网的主要技术

在实施广播电视城域网的双向网改造前, 必须对网络进行科学地、系统地规划, 应从战略高度前瞻性的全盘考虑谋划网络的物理架构和业务承载能力。然后分步骤组织实施总规划和技术方案。一个优良的系统工程是建立在科学的规划, 先进、合理、实用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而且各地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广播电视网络从单向网改造成双向网, 无论是网络架构还是业务承载, 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都是有借鉴价值。我们知道, 网络是为承载业务服务的。因此广播电视城域网的网络架构也不例外, 首先要根据网络今后承载业务的需要来选择网络的架构。特别是当前广播电视网正在由单一业务向以传输视频为核心的综合信息业务传输 (或全业务) 方向发展。网络的物理架构确定, 是一个基础性、技术支撑上的储备, 关乎网络改造建设成败的问题, 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重大课题。

2.1 网络的物理架构选择

广播电视城域网应是在体现广电特色的前提下, 紧密结合现代数字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而形成的网络体系。

(1) 选择网络的拓扑结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具备满足承载开展以视频业务为核心的多功能综合信息业务 (全业务) 能力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网络结构优化, 科学合理, 经济实用, 易于安装;网络结构要清晰, 易于扩展。

(2) 网络的物理架构

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业务需求差异性, 在保证网络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原则要求的前提下, 应根据基本网络结构的特点综合来考虑网络的物理架构。其实际应用的城域网物理结构并不是单一的拓扑形式, 而是根据网络覆盖地域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选择网络的物理架构。就是说根据地域的大小、地理环境、用户规模、业务需求等, 选择网络的物理结构。

对于大中城市的城域网, 一是其城区地域面积大, 网络的覆盖范围广, 网络的远端路由距中心前端距离最远端大都在20-40公里左右;二是人口稠密, 用户群集中;三是区域功能特征明显;四是业务需求差异较大等特点。因此, 大中城市广播电视城域网网络拓扑结构, 应采用带冗余保护的前端+分端+分配网来构建网络物理架构。物理拓扑如图1所示。

从网络物理拓扑结构图中可看出,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由基本环形结构和星形结构共同组合而成。总前端与分前端构成主干传输网, 且采用双向 (双路由) 冗余星形环网结构, 这种架构实为物理环逻辑星拓扑结构网, 从而大大提高了主干传输网的可靠性, 保证了前端与分前端的安全、可靠、稳定。

(3) 构成网络的物理介质的确定

随着三网融合和广播电视城域网新业态拓展的需要, 各种信息业务量的快速增加和对品质要求的提高, 对传输信息的物理介质物理带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铜介质线缆物理带宽和传输距离的局限性, 已成为网络发展的瓶颈。

光纤是一种损耗极低、频带极宽、抗电磁干扰, 而价格又很低的信息传输物理介质。“光进铜退”和网络光纤化及向全光网络发展已成为必然。因此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来构建的网络的优势如下:

网络物理通道频带极宽, 可透明传输任何的信号, 可承载现在和将来的任何业务;

采用不同的波长来同时传输射频信号和基带数字信号, 可以把广播电视网和以太数据网集成在一起, 从而享用基带数据传输的优越性;

采用无源光网的构造, 从前端到用户楼栋之间的光纤线路上不设置任何有源设备和部件, 这样不但免除机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 而且节省电力消耗、网络维护、人力投资等运行成本;

网络可靠性、安全性大大提高, 光纤到楼栋使的室外网络无源化, 网络故障减少, 故网络安全性更能得到保证。

因此, 光纤是我们搭建广播电视城域网的主要传输介质。现已由只能用于构建骨干传输网, 发展到现在光纤到小区, 光纤到栋, 并逐步走进千家万户, 最终实现网络光纤化和全光网的目标。

2.2 主要组网技术

在广电城域网络升级改造中, 采用什么传输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 也给整个广电产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面对这纷繁复杂的技术, 有如“乱花渐欲迷人眼”。因此对组网技术的选择, 应清醒广播电视城域网是以承载视频为核心的多业务为目的。在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物理网络中, 具有广电特色可以有多种组网技术。如SDH光传输平台的组网技术, 1310nm光传输组网技术, 1550nm光传输组网技术, EPON组网技术等。而所有这些组网技术都是与所要传输的信息业务类型密不可分的。作为广播电视城域网应采用何种组网技术?我们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对这些组网技术的特点有所了解。分析这些组网技术在广播电视城域传输网改造中的优劣, 扬长避短, 以利于设计出更具前瞻性、实用性的组网方案。

(1) SDH光传输组网技术

SDH组网技术是一种电信技术体制, 被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组织 (ITU-T) 确定为长途传输的技术标准技术,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明确规定国家级干线和各省级干全部采用SDH传输技术。其特点是具有传输容量大、距离远、质量好且具有较强的网管功能和自愈功能。本文主要讨论光传输系统在城域网中的组网技术。由于SDH组网技术主要应用在国家级和省级骨干网的组网中, 在此就不深入研究和讨论。

(2) 1310nm光传输组网技术

在广播电视城域传输网中, 对于广播电视业务的传输早期大都采用1310nm传输技术进行组网。就是在分前端将前端传送的光信号用光接收机接收下来, 再用1310nm光发射机进行二次转发的二级接力方式, 分前端是整个网络的光-电-光中继站。

这种1310nm组网方案的优点是联网比较灵活, 每个分前端安装多少1310nm光发送机和何时安装视用户数的发展而定, 使资金可分批投入。由于在分前端把前端发来的光信号全部转换为电信号, 故很容易把分前端要播送的本地节目的电信号与前端来的电信号组合在一起, 在进行光发送, 即插播本地节目比较方便。

但是这种接力方案有一系列缺点:在分前端进行光-电-光中继转换使传输指标C/N、C/CSO、C/CTB降低较多。特别是当城市规模很大, 由于1310nm光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小, 使分前端至光节点间的联结不能用一级1310nm光链路达到, 而需采用多级光链路时, 整个网络传输指标就会下降很多, 使用户指标很难达到国际的要求。大量采用1310nm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 使系统造价较高。设备实用量越大, 系统级联数越多, 网络可靠性越低。

这种接力的方法虽然可以延伸传输距离, 但噪声与非线性失真的积累, 使C/N、CSO、CTB指标劣化很快。因此传输距离受到较大的限制。在大型网络的组网中, 现很少采用这种组网技术。

(3) 1550nm光传输组网技术

1550nm光传输组网技术是把前端发来的光信号在分前端采用1550nm光纤放大器直接放大, 然后通过光分路器向各个光节点分配光功率, 实施光纤到楼栋 (FTTB) , 楼内无源集中分配到户。这样做的优点是对系统传输指标的损伤较小。因为光纤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小, 在输入光功率大于+5dBm时, 在光纤长度小于80km时 (一般城市主城区前端至光接终端的距离都远远小于80km) , 光纤放大器造成的C/CSO、C/CTB跌落可以不计。这样就能建立高质量的传输网络。现在1550nm外调制光发射机和大功率光纤放大器设备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使1550nm直接光放大和分配方案的造价比1310nm接力方案低30%~40%。中间环节的减少使系统可靠性更容易得到保证。

1550nm光传输组网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1550 nm系统存在色散的问题, 但当光纤长度小于80km时, 色散的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一般城市的中心城区广电城域传输网的覆盖半径都在30公里内。单条光链路的光纤路由长度都小于远远小于80km。因而选择1550nm光传输组网技术是传输广播业务的最佳方案。

(4) EPON组网技术

EPON (无源光纤网络) 组网技术, 具有网络建设快、灵活、高性能、多业务、性价比高等优点, 是一种全新的宽带接入技术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它是一种真正能支持语音、数据和视频全业务的接入技术。它是实现“三网融合”切实可行的方案。

EPON能将任何类型和任何速率的业务 (包括视频点播、IPTV、数字电视、互联网业务、电子政务) 适配后进行传输, 并可灵活升级更高宽带的其它业务。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 (下行1490nm, 上行1310nm) , 仅需一根主干光纤和一个OLT, 传输距离可达20公里。在ONU侧通过光分路器分送给最多64个用户, 因此可大大降低OLT和主干光纤的成本压力。高速宽带, 充分满足接入网客户的带宽需求, 并可方便灵活地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动态分配带宽。

2.3 组网模式

网络的组网技术路线按照FTTX模式布网, 即网络光纤化、双向化、室外无源化。目前按FTTB (光纤到楼) 模式推进, 最终实现FTTH (光纤到户) 的目标。

(1) 1550nm+EPON (GPON) 共网A/B传输平台

按双纤三波方式到楼 (FTTB) 。A平台构成广播业务传输通道, 采用1550nm+EDFA传输技术传输广播业务 (模拟电视、数字电视、HDTV等) 。B平台构成双向数据业务传输通道, 采用EPON (GPON) 传输技术传输宽带数据业务 (因特网接入、Vo D、Vo IP等三网融合业务) 。

组网特点:以1550nm光传输系统作为下行单向传输广播业务, 使用一根光纤。通过EPON (GPON) 技术, 下行使用1490nm波长, 上行使用1310波长, 开展双向数据业务和IPTV等交互视频业务, 使用另一根光纤。

(2) 1550nm+EPON (GPON) 共纤传输平台

按单纤三波方式到楼 (FTTB) 。

组网特点:一是1550nm传输技术和EPON (GPON) 技术有匹配的网络拓扑结构, 可以共用一个点到多点的光纤分配网ODN;二是利用WDM波分复用技术将三路光信号 (广播业务下行采用1550nm。数据业务下行采用1490nm, 上行采用1310nm) 汇集到一根光纤中, 经过同一个光分配器 (ODN) 将光信号分配到CATV光接收机和ONU上, 实现共纤传输。

EPON与1550nm信号融合, 真正实现一纤三波, 节省主干光纤, 简化网络结构, 充分发挥EPON技术优势, 大幅优化网络性能, 增强了后续网络向FTTH演进可行性。

3 工程实例

湖北省楚天有线广播电视武汉地区城域传输网是由覆盖武汉三镇的有线电视网络组成。2007年公司决定对网络进行脱胎换骨的升级改造。并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要求, 实施一次性规划, 分步、分期实施, 滚动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 建成了以八亩地为中心机房的1550nm光传输环网平台, 覆盖武汉三镇联接十余个分前端, 具有主备路由的独立主干信号传输光纤网。双路主干输出光信号在各分前端通过光开关自动倒换, 实现自愈冗余保护。并建设立基于SNMP协议网管平台, 对所有中心机房和分前端的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和重点区域的光接收机, 在中心机房实施统一网管, 采用图形界面、指示灯等多种报警方式, 确保了信号安全可靠地传输,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益。并建设完成了以各分前端为中心的光纤到楼栋的光功率分配网, 每个光节点覆盖用户在50-100户范围内。楼栋内采用集中分配方式的同轴电缆无源接入。并在这一传输平台上展开了EPON (GPON) 数据业务接入网的推广试点工作。网络传输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大大提高, 网络的竟争力显著增强, 网络运行状态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至2009年顺利实施了全网数字电视平移工程。

3.1 城域网改造的总目标

湖北省楚天有线电社城域网改造建设的总目标是:按照向数字、双向、智能、多功能全业务方向发展。网络具备承载开展包括视频、语音、数据的全部业务;具有高带宽全双向、高可靠、可控可管、可持续发展为特征, 能与多个网络互联互通;具有良好的可扩展, 达到电信级运营标准, 满足“三网融合”要求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基本实现光纤到楼栋, 充分利用已有的入户同轴电缆、五类线缆资源, 逐步向光纤到户演进。

3.2 城域网组网技术方案

通过前面对主要网络结构和组网技术特点的分析, 结合武汉地区的区位要求。武汉地区有线网络升级改造工程采用1550nm组网技术、EPON组网技术共网构建多层次星形拓扑结构的广播电视城域传输网。

(1) 网络物理架构

整个城域网将按光纤到楼栋 (FTTB) 技术路线布网 (即网络光纤化、双向化、室外无源化) 。网络由主干线传输网、接入网和用户分配网三大部分来构建网络物理架构。广播电视业务和数据业务按A、B两个网络平台共网传输。

A平台用于传输模拟或数字电视信号数字视频广播、数据广播等。B平台为交互式数据业务平台, 主要用于开展数字交互式数据业务等。

(2) 实际组网模式

A平台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总前端设置在八亩地机房和若干个分前端 (目前为12个分前端) 构成环形光纤主干传输网, 完成光信号的分配、传输功能;第二部分由这些分前端作为该区域机房与光节点 (光终端设备) 构成星形拓扑结构的接入网, 完成光功率放大、功率分配、传输功能, 每个分前端按覆盖半径3-4km (主城区) , 覆盖用户4-6万户规划设计, 以主要主干街道划分区域;第三部分由光终端设备与用户终端采用集中分配方式构成用户分配网, 完成光电转换和信号入户分配功能。

在中心机房建立统一网管系统, 对中心机房和分前端机房内的光发射机、光放大器等设备实施故障、配置、性能、安全等管理, 掌握系统运行效率及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 控制和监测网络运行状况, 采用图形界面、指示灯等多种报警方式, 维持网络的有效运行, 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优化。确保信号安全可靠地传输, 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益。

B平台由核心机房 (八亩地前端机房) 的骨干路由设备和汇聚机房若干 (各分前端机房) 的EPON设备OLT构成的高速数据主干传输网。以汇聚机房 (分前端) 的OLT、光缆 (纤) 、小区交接箱内ODN (光分路器) 及楼栋内的ONU等设备, 构成双向数据接入网, 完成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信号处理、复用、维护管理和提供用户端接口等功能。

(3) 光纤网络光纤波长的选择确定

根据武汉城区的实际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考量, 系统A平台下行选用1550nm波长作为光传输系统。分前端采用1550nmEDFA放大器将所辖光节点向分前端汇聚构成星型分配, 光纤传输至楼栋, 逐步向光纤入户发展。B平台EPON技术的光载波, 下行采用1490nm和上行采用1310nm波长。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 当光纤资源不足时可采用CWDM波分复用技术提高光纤资源的利用效率, 并可升级为GPON技术标准。

(4) 冗余自愈保护体系

整个城域网除用户分配部分均采用光纤搭建。主干线传输网采用双物理路由构成主干网络自愈保护体系, 将前端与分前端连通, 构成冗余保护的自愈环形和星形物理拓扑结构 (自愈环网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环形逻辑星形的网络结构) 。各分前端采用UPS电源和主要设备N+1备份等措施, 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结束语

上一篇:关于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指导意见下一篇:《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