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检测题:《大道之行也》

2024-06-08

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检测题:《大道之行也》(共6篇)

篇1: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检测题:《大道之行也》

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检测题:《大

道之行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①选贤与能()②矜()③讲信修睦()④男有分()⑤幼有所长()⑥货恶其弃于地也()2.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4分)①与:选贤与能()遂与外人间隔()②为:天下为公()为人五()③闭: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④行:大道之行()复前行()3.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2分)①老而无子的人()②老而无夫的人()③老而无妻的人()④幼而无父的人()4.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下列加点的词与“不独亲其亲”中加点的“亲”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尉果笞广 B.恢弘志士之气 C.稍稍宾客其父 D.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检测题:《大道之行也》,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篇2: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检测题:《大道之行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选贤与()能

讲信修mù().矜()寡孤独 谋闭而不兴()..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废疾者()..(2)女有归().(3)谋闭而不兴().(4)故外户而不闭().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填空。(1)《大道之行也》选自________。《礼记》是__________经典之一,是西汉__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2)《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5.理解课文填空。

(1)说明政府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人才能得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得到关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4)体现大同社会人们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jǔ)

B.矜、寡、孤、独、废疾者(guān)..C.男有分,女有归(fēn).

D.是故谋闭而不兴(xīng).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是故谋闭而不兴

..

修:崇尚、培养。是故:因此。大同:大家一样。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9.根据选文,概括“大同”社会的特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理想并不能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古今中外,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实现“大同”社会,请你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实例。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唐太宗论止盗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或请重法以禁之().(2)朕当去奢省费().(3)轻徭薄赋().(4)安用重法邪().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或请重法以禁之。(2)去奢省费,轻徭薄赋。(3)路不拾遗。(4)商旅野宿。

13.唐太宗的说法印证了《大道之行也》中的哪些思想? 14.选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 【表达交流】

15.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综合下列几则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一定能有一些感想,请将你的结论简要表述出来。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4)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2011年1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座谈会时的讲话)

【体验中考】 16.(2010·四川成都中考)某班开展了“走进社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情况调查组准备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空巢”现象进行问卷调查,请你设计两个问题,分别对老年人和他的家人进行问卷调查提问。

①对老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家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明宣传组负责对社区进行文明宣传。他们对不文明的宣传语进行了整改。社区某角落里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乱倒垃圾者断子绝孙!”请把它改成温馨提示语,要求语言简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7.(2011·广西桂林中考)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A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地吸引了7 000万人次前往参观。B数百年来,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举办世博会是一次展示国力的好机会。C从“乌托邦”到“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的平衡与和谐。世博会,D既是人们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而是人们交流城市发展模式的平台。

(1)A句语序不当,正确的表述是__________________(2)B句句子成分不完整,修改后句子应为__________________(3)C句有一处标点错误: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4)D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修改后句子应为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有一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不当,应删去。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参考答案

1.答案:jǔ 睦 ɡuān xīnɡ 2.参考答案:(1)残疾人(2)女子出嫁(3)发生(4)用门闩插门 3.参考答案:(1)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所用,幼童能顺利成长。(2)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4.答案:(1)《礼记·礼运》 儒家 戴圣(2)鳏寡孤独 夜不闭户 5.答案:(1)天下为公(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男有分,女有归 6.答案:C 7.答案:D 8.参考答案:(1)因此人们不单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单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也可译成“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

(2)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9.参考答案: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全社会货尽其用,人尽其能。

10.答案示例:谭嗣同为追求心中理想不惜在“戊戌变法”中献出生命;孙中山先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中国的民主统一是其毕生追求。西方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圣西门、傅立叶构想了“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

11.参考答案:(1)有的人(2)去除(3)减轻(4)怎么(哪里)12.参考答案:(1)有的人建议加大法律惩罚的力度,以禁止盗窃行为。(2)杜绝(朝廷的)奢华,减轻(百姓的)徭役和赋税。(3)遗失在路上的财物无人拾取。(4)商人旅客在野外露宿。

13.参考答案:选贤举能,使民有所养。

14.参考答案: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15.答案示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倡议,从上面的材料可以体会到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共同来创造。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礼诚信,团结友爱。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共创美好明天。

16.答案示例:(1)①儿女经常回来看望您吗?②如果您和老人是分开居住的,老人突发疾病时您是如何救治和照顾的?

篇3: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检测题:《大道之行也》

知识与技能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语。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领会本文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理想。

重点

理解全文大意,积累词语。难点

抓住“天下为公”领会全文内涵。

1.朗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探究创新法。

1.孔子的画像 2.《礼记》的封面。

1课时

人类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的?这是我们的先祖们探究不辍的问题。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了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全书包括《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大学》和《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将此二篇单独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自宋至清的六七百年间,“四书”成为青年学子入仕应考的必读书。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章。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3.全班齐读课文。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2.那么文章中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占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3.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4.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黄帝、颛臾、帝喾、尧、舜)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5.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6.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

大同理想是儒家倡导的最高理想,其中有些内容至今仍有闪光之处。儒家在大同理想中所确立的“选贤与能”的用人路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这对于当今我国的选拔公务员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儒家大同理想强调“讲信修睦”,提倡人们在交往中讲究诚信,和睦相处,这同今天“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不谋而合。儒家大同理想倡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强调要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表现了对“人”的关爱,同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相吻合,它启迪现代社会的人们如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使老、弱、病、残者得到应有的关照。

儒家“大同理想”向往“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安定局面,同我们今天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契合,对于我们坚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大政方针,具有积极意义。

文章以第一句总领全文,对“大同”社会作总的说明。接着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最后总结:在这和平安定的“大同”社会里,不安定的现象不复存在,寄托了对美好社会的无限向往,也暗含对现实社会黑暗现象的厌恶。

1.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对比手法的运用。

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通过对比,得出的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

道之推己及人 充满关爱 第二层:阐述大同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也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第三层:总结全文 外户不闭 和平安定大

本课教学整体感知先让学生了解古代圣贤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础特征。然后我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已学的《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与本课中的“大同”有无相似之处,来加深对课文含义的理解,更正确地掌握文意,并且培养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对比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政权属于社会 天下为公第一层:总说大

选举管理者 选贤与能同社会的纲领

篇4: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检测题:《大道之行也》

课型:新授  主备:陈胜       审核:郭春华       时间:. 9 .11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二.课前预习

1、《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2、解释“大道”、“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熟练朗读课文,划分停顿节奏,不会的.做标记。

三.课堂自学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

2、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括号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

A.大道(                    )之行(       )

B.选贤与(        ) 能

C.讲信修睦(          )

D.故(           )人不独亲(      )其亲

E.矜(          )

F.皆有所养(              )

G.男有分(             )

H.货恶(            )其弃于地也

I.不必藏(             )于己

J.谋闭(         )而不兴(        )K.盗窃乱贼(         )而不作(     )

L.故外户而不闭(     )

四.合作研讨

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五.试背全文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选贤与能(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2.通假字。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解释加粗字:

不独亲其亲:①亲:                   ②亲:

不独子其子:①子:                   ②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 :

5、翻译下列语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课堂自学】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2、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合作研讨】

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中的问题。

【检测延伸】

1. 根据所给的意思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老而无子的人。(     ) 老而无夫的人。(     )

老而无妻的人。(     ) 幼而无父的人。(     )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选贤与能(    )________________。

②男有分,女有归(    )________________。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    )________________。

④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给上题语句划分节奏。

4.(一)语段点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用课文原话填空。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4.本文选自《________》,是________家经典之一,大约是________末年或________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答问的著作。

(二)迁移过关

管仲、隰明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明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而水③。”乃掘地,遂得水。

[注]①管仲、隰(xí)明: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下便有水。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从桓公伐孤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蚁冬居山之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篇5: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检测题:《大道之行也》

(第五单元)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1)选贤与能,讲求修睦 与: 睦:(2)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3)男有分,女有归 分:(4)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选贤与能。通 意思: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 意思:(3)可爱者甚蕃。通 意思: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通 意思: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男有分,女有归 分: 归:(2)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3)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 作:

(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闭: 大同: 4.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篇6: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评课稿

文言文好教又不好教。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文言知识积累,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呢?梅老师在教学《大道之行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大道之行也》是一篇传统课文,现行的资料和课例都很多,如何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这是首先要考虑的。梅老师按照文言的规律解读本课,以诵读贯穿全课,深入浅出,给刚上八年级的孩子提供有效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纵观全课,梅老师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 课堂上以读带学,以读促学,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色。

语文课,要想上出语文味儿,必须要有朗朗的读书声。中国诗文欣赏的传统,就是“因声求气”。梅老师运用这种文言文教学的朗读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末,很难得。文气儿,不是两三次朗读就能读出来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梅老师在组织学生朗读时经历了四个层次,先是自读课文,采用的是默读的方式解决字词读音,然后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抽生个人朗读,男女pk朗读的方式读出节奏,接着再通过范读,学生齐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诗文内容,读出感情。最后通过背诵的方式巩固新知。整整一堂课,光学生朗读的时间就有20多分钟的时间。熟读诗文三百遍,不会吟来也会诌。梅老师在朗读这一环节,不断朗读,体现差异与层次,课堂真实而有效,给学生一键学习文言文真实而有用的`法宝。

二、 因言寻意,避免了文言文教学的呆板和枯燥。

文言文教学,绝大部分的情形是“言”的地位高于文。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把文言词的积累、文言句的翻译放在了首位。脱离了课文,离开了具体的语言情境,字词的理解显得那么枯燥乏味。梅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以两个问题为引领,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字词,也背诵了相关的语句,一举两得。

三、学法指导具体可行,学生学习时有法可依,降低了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梅老师上课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每节课都有具体的学法指导,细致到每个问题,每一次活动任务。学生在学习时不再盲目,并且在自主学习时快速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梅老师的课还有很多优点,诸如上课语言精练,教态自如。普通话纯正悦耳。每节课都是有缺憾的,梅老师的课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还有略微的不足提出来以共勉。

一、文言文教学,教师不可重言轻文。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大瑰宝,她的文学价值远远大于他的语言价值。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喜欢把字词梳理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脱离了具体的语言情境,文言也失去了她本身的魅力了。我国教育家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时,特别重视因文解字,他上的《愚公移山》等很多文言文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这点。把字词放到文中去学习,去理解,再积累,比单纯地从文中剥离出来记背要容易得多。

二、上课细节还要改进。

例如在节奏划分时,有一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应该在“其”的后面停顿,梅老师在课件展示时却弄成了在“弃”的后面停顿,这是明显的错误,会给学生以误导。还有“恶”字读音学生屡次出现错误时,教师就不能只叫他们正确读音,还要结合“恶”字在文中的意思来引导学生理解强调。这样,学生的知道其读音的来源,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上一篇:诗歌伴我成长作文950字下一篇:Java程序员应该了解的10个面向对象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