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抒情方式

2024-06-28

记叙文的抒情方式(精选8篇)

篇1:记叙文的抒情方式

作文之难,首先难在开头。许多时候,面对一则材料,或者一个命题,最大的写作难点,就是不知道如何确立一个立足点,并以此为切入口,带动起整篇文章的写作。

形成这种写作困难的原因很复杂,除材料或命题本身意义的难以捕捉难以取舍外,写作者自身写作技能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写作,尤其是考场作文的写作,总是存在着一些固定的章法。如果能在写作之前,就熟练掌握一些相关技法,那么,具体写作时,就不会将自己放置到无从下手的尴尬位置上。下面,仅以命题作文“争”为例,谈一谈考场作文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式。

案例:其实,我们一生都在争。

许多经典性的议论文,都是采用这样的开头方法。比如吴晗的《谈骨气》,开门见山就是一个独语段:“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充当起全文的总论点。言简意赅,主题鲜明。

这种开头,优点有三:

其一,用最经济的文字明确全文写作的重点,使主题凸显出来。其二,有利于作者在此后的行文中始终紧扣这一重点构思立意,使文章主题不至于出现游离。

其三,有利于阅读者迅速把握文章的核心话题,并根据这一核心审视全文。

此种开头方式,比较适宜于文风朴实、语言不事雕琢类的同学,也适

宜于写作简单议论文。对于具有较强文字表现力的考生,或对于需要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特定写作情境的作文而言,这种开头因为文字过于简约,考生的语言才华往往无法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施展。因此,通常情况下不提倡采用这种方法。

二、场景描述式

案例:“现在是人流高峰,请乘客注意安全,不要拥挤……”公交车刚经过一站台,上了许多乘客。乘客们涌向座位。一位老奶奶刚慢腾腾地移到靠窗户的一个空位旁,一位染着黄发、嘴里叼着香烟的男子,“腾”的一声抢先坐了下来,翘起了二郎腿,得意地向老奶奶瞧了一眼。老奶奶无奈地站在他旁边,抓着扶手,瘦瘦的身子在车内摇晃不停。场景描述的价值,在于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为读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这样的现实感,有利于唤起读者自身的真实情感体验,有利于借助这样的“唤起”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场景描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描述情境时,尽可能体现出客观公允的态势,不要在描述性文字中穿插评论性的文字。

第二,描述情境时,用语要书面化、理性化,避免过分口语化、感性化。

第三,情境可以虚构,但必须符合生活本真规律,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此种开头法,很容易使文章停留在表面现象的简单评价简单批判层面。这是写作时必须时刻警惕的。

三、概念描述式

案例:争,是小草破岩而出的那一搏;争,是雏莺离巢学飞的那一瞬;争,是狂风暴雨下航船的激流勇进;争,是莘莘学子在狭窄独木桥上的争先恐后;……我们需要争。

概念描述,特点是针对作文命题中的关键词,采用类似博喻的手法,从几个不同角度落笔,通过形象化的文字,实现由抽象概念到形象画面的转换。这种转换的目的,一是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具体可感的事例,使原本抽象的概念转化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体景象。二是将原本笼统的概念,通过多角度的描述而生成出多元解读视角,为后面文字的多视角展开服务。

概念描述式的开头,在结构上总是体现为先分后总式。一般情况下,总是如案例呈现的这样,先用三或四个句子,从不同方面形象化描述概念。最后,再用一个总结性短句,对前面的描述进行总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前面的描述固然很生动很形象,但它们的价值,其实仅仅是为了引出这最后的总结性短句。这总结性短句,才是真正想要突出的写作重点。这个句子,通常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概念解说式

案例一:争,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坦然;争,是陆游“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无奈;争,更是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争,也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情……

案例二:有人说,争是一种姿态,它代表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有人说,争是一种性格,它代表了一种永不服输的斗志;有人说,争是

一种思想,它代表一种居安思危的智慧。然而,我却不想为“争”唱赞歌,因为,“争”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表面看来,概念解说式开头法和概念描述式开头法大同小异,其实,二者间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这种差别主要体现为:

概念描述式开头,在摆出概念后,是用具体画面来体现概念内容,其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写作重点在于营造画面。例如,读“争,是小草破岩而出的那一搏”这一句,身为读者的我们,大脑中便会出现一幅动态的小草破岩而出的图画。

而概念解说式开头,在摆出概念后,则是通过引用名家名言阐释概念内容,其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写作重点在于举例解释。例如,读“争,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坦然”这一句,身为读者的我们,大脑中想到的不是陶渊明如何采菊如何见南山,而是陶渊明的这种生活态度也可以看成一种“争”。也就是说,引用陶渊明及其诗句,只是为了举例解释“争”这个概念。

当然,这里的解说,并非科学说明,所以没必要给核心概念一个精确的定义。解说的目的,只在于引出核心观点。从这点看,又和概念描述式相同了,概念解说后,通常也需要用一个总结性句子来引出全文主要观点。

五、语句排比式

案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享受“无争”的恬淡;“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享受“争”的激荡;“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早散发弄扁舟”。李白追求“无争”的自由;“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身前身后名”,辛弃疾追求“争”的成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胸怀“无争”的孤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怀揣“争”的尊严。

到底要“争”,还是要“无争”?古往今来,这个问题都缠绕在每个中国文人的心中……

排比的优势,在于用有限的文字,表现无限丰富的意义。比如这个案例,虽只列举了六个古人,却可以代表古今中外的所有人。读这样的开头,身为读者的我们想到的,绝不仅仅是这六个人如何“争”或“不争”,而是想到整个人类从古到今面对生活这本大书时或争或不争的艰难选择。透过这样的选择,我们可以读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不同个性的人们共性化的生活态势。

语句排比式的开头,首先要注意气势的营造,其次要注意语言风格的和谐一致,第三要注意语言的典雅,第四要注意内容的代表性与概括性。这种开头法,比较适宜于阅读面宽泛、思想深刻的同学。可以在排比句中体现阅读面的广阔和思想的深度。

与概念描述式相同,语句排比式的开头,在一组排比句之后,同样需要有一个总结性短句。这个短句,同样起到揭示全文写作重点的作用。

六、段落排比式

案例:豪放飘逸的李白,一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是与权贵的争。

旷达闲适的苏子,一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是与官场的争。清婉秀丽的李清照,一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是与命运的

篇2:记叙文的抒情方式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臵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

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

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

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臵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对比:强调了…… 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 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 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臵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臵,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篇3:李贺诗独特的抒情方式

关键词:李贺诗,抒情方式

有一句成语叫“诗情画意”, 一语道破诗“抒情”的主要任务。在某种意义上说, 诗人没有感情, 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李贺诗歌的抒情方式是奇诡和冷艳的有机结合, 在他的诗中, 不仅表现为对历史“前事”的兴叹以寄托自己的忧患意识, 在写景咏物、写人记事方面也表现出李贺本人独特的抒情方式。他善于运用审美通感与感受色彩的官能刺激等因素进行写作手法上巧妙的转换和演变。

一.所咏之物多为苦闷的象征

李贺写景的诗中, 很少有单纯咏物的作品, 他笔下所刻画的竹木花草等自然景物, 都仿佛附带情感, 透露出悲愁忧郁的情愫。例如其诗句中出现的“无情”“有恨”等字眼。“无情”是指自然界无情识的事物, “有恨”则为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这一类诗在李贺的写景咏物诗中得以体现。《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这一组著名的写景诗中, 诗人借新竹为喻, 表达人生的苦闷。此第二首诗中写到:“斫取清光写楚辞, 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诗人从主观情感上把积压在竹叶上的露水想像成竹子在烟雾中啼泣的眼泪。这种对无情之物而产生的情感, 是诗人“有恨”的表现, 是诗人与外界不和谐的外化和投射。

诗人描写自然景物时常融合主观情感, 巧用“泣”、“啼”动词, 抒发苦闷的心绪, 透露出悲愁忧郁的情愫。如《苏小小墓》中“幽兰泣, 如啼眼”, 《昌谷诗》“草发垂根鬓, 光露泣幽泪”, 《黄头郎》“竹啼山露月”等。

古往今来, 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已不算新鲜, 但在李贺诗中, 这些自然景物更具有其主观的思想情感。结合李贺的生平, 我们不难发现, 功名与疾病一直困扰着这位年轻诗人, 在其笔下, 花朵会哭泣, 随时会泣出带血的泪来。

二.巧妙运用审美通感

李贺在诗歌艺术创作中追奇求变, 突破传统诗歌的创作模式。他善于把柔软的东西形容得无比坚硬。钱钟书《谈艺录·长吉曲喻》中讲到:“长吉赋物, 使之坚使之锐。”他把李贺的这种表现方式归纳为审美通感这种艺术手法的其中一个方面。

《马诗二十三首》第四首中, 把瘦马的肌骨描写成带声响的坚硬铜器, 以此表现马虽不健硕, 却从中带有有如黄铜所铸成的铿锵筋骨, 让人联想到这匹马威风凛凛的气势。诗人善于把柔软舒缓的马的线条刻画成坚硬的铜器, 显然也以马自喻, 暗示自己虽然身体状况欠佳, 但仍然怀有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这种写法实属新奇。

再者, 这种审美通感还表现在, 诗中常可以由一种感觉产生另外一种感官刺激。不可否认, 利用不同感官之间的转换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是李贺诗歌惯用的抒情手法之一。如《天上谣》一诗把银河中的星星想像成可以在真正河里漂流着似的, 空中的漂着的云也可以在星河中“流动”, 而云和月也仿佛河水一样可以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这种审美通感就是利用视觉与听觉的互相转换而达到的。李贺在诗歌艺术创作中求奇求变的风格, 突破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模式。

三.善用冷色调及色调对比, 渲染诗的氛围

巧用色调渲染环境, 是李贺诗用以抒情的独特方式。李贺是一位运用色彩的高手, 他能够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 在诗中运用色彩, 渲染氛围, 抒发感情。《长平箭头歌》叙述的是诗人在去滁州的路上拾得一枚箭头的事, 抒发诗人的忧思。诗中运用很多表色彩的词, 如“漆灰”、“丹水”, “古血”、“白翎”、“金杆”, 运用这些色调的强烈对比, 渲染出古瑟凄迷的感觉。

另外一个例子, 笔者认为也是这类诗的代表。《黄家洞》一诗也运用了很多色彩, 如“青石镞”“彩布”“金沙”, 用这些带颜色的描写, 能够更形象地展现黄家洞的作战设备和卓厉的士气。

除此之外, 《苏小小墓》、《南山田中行》、《秋来》等诗中, 诗人都渲染了幽森的氛围。诸如《苏小小墓》一类诗, 诗人则选择用幽兰、露珠、烟花、芳草等一系列的意象突出一幅以冷色调为主的图画, 使诗的意境趋向冷艳, 借此表现主题。

《南山田中行》也属于这一类的诗。这首诗开门见山, 点明秋野、秋风的萧条氛围, 再用“明”与“白”的冷色调奠定诗歌虚明、惨淡的基调。所有的这些, 都是出自诗人对于审美通感的追求与艺术手法的创新。

在诗人的写景咏物的诗歌中, 仿佛每一个景物都有生命, 它们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对诗境的拓展与塑造, 平凡无奇的事物在诗人引导读者进行想像与联想的过程中, 能展现其不被发现的一面。读者的感官被诗歌带动, 对诗人所咏叹的景物遐想联翩。李贺这种抒情风格独辟蹊径,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境界。

四.以主观、唯美的诗境, 抒发内心与现实社会的不和谐

李贺诗善用主观臆想, 建构超验空间。在理想型诗人的心目中, 一切客观实在物对其创作来说只能作为原始材料来处理。笔者认为, 李贺作为这类诗人的代表, 其诗歌中的形象也大都通过作者的主观臆想脱颖而出。诗人不喜欢接触感知的世界, 而集中精力在于超验的想像空间, 沉醉于自己所营造的虚幻世界。

如同《将进酒》、《李凭箜篌引》一类诗, 描写各种珍美的酒器, 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美女华妍生香, 这正是诗人的臆造幻境。诗中构造宴会歌舞的情景, 缘于诗人天生缺失有利于其发展的生存环境。诗人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 只能寄希望在其诗文中, 期望能从幻想的艺术佳境中得到安慰。因此, 诗人一心建构他诗国中的华丽宫殿, 从这个角度讲, 诗人企图寻求对其人生的一种补偿。

这种主观臆想中, 诗人大胆突破时间空间界限。如《秦王饮酒》是描绘虚幻荒诞的代表。诗人幻想一次与秦王宴会的场面, 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 大胆而不失夸张。《罗浮山人与葛篇》一诗风格同样奇诡恢张, 采用超越空间的想像叙述罗浮山人赠送葛布的盛情。

李贺叹息美丽绚烂的神仙境界难以到达, 无法肯定生命可以得到长存, 就转而歌颂操纵命运的神秘力量。在诗人的作品中, 描写鬼魅魔幻, 将日常生活中人们认为丑恶可怕的事物汇集在一起, 经过提炼作为艺术的美进行表现。

此外, 李贺擅长描写神魔鬼怪等形象, 有“鬼才”之称。杜牧曾评价他的诗:“牛鬼蛇神, 不足为其荒诞幻也。”足以见得李贺诗描写神魔鬼怪的精勘。《苏小小墓》、《神弦曲》、《感讽五首》中《南山何其悲》一首, 都是此类诗的代表, 这也是李贺抒发内心郁闷的独特方式。李贺作诗能够算是真真正正的苦吟, 神魔鬼怪的形象是诗人被扭曲的内心的展现。

因此, 在主观、唯美的诗境中, 诗人的内心与现实世界的差距得到协调, 其冷艳的诗风在读者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常用衰败的字眼表现忧郁的基调和苦闷的心理

李贺诗歌突出其内心感受, 抒写“病态”心理, 展现其苦短的人生, 如《巴童答》、《伤心行》、《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等诗。“病”、“死”、“老”等衰败的字词在李贺诗中十分常见。这些字词抒发了诗人饱受病痛折磨的苦恼, 透露其内心世界伤感的情结及对衰老与死亡威胁的忧思。也许是诗人敏感早熟的缘故, 他过早地咀嚼出人生苦涩的滋味, 他独特的人生经历, 也奠定了其诗歌作品忧郁的基调。笔者认为《伤心行》是诗人苦吟的代表作品。“咽咽学楚吟, 病骨伤幽素。秋姿白发生, 木叶啼风雨。”单单这四句, 点明了诗歌“伤心”的主题。“病骨”、“白发”、“啼”这些字词在诗中极其醒目, 它们能够最直接地触动到读者的内心深处。读者初吟这首诗时就能被诗人少年早衰的身体状态与心理状态所感染, 从而由诗句引发同情, 随着诗人哀伤的情感浮想联翩。

李贺诗在写人记事方面突出了奇诡的特点。他超脱了平常人的思维模式, 用自己的思维及视角记叙事件, 用常人难以想像的意象对现实进行扭曲及夸张, 使其与社会不和谐的内心及苦闷的情感发挥到极致。

李贺这位苦吟诗人以其独特的抒情方式将其思想情感传达给一代又一代读者。综合以上的几个方面, 李贺诗歌中这些特点并不是相对独立的。诗人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 成就了其诗歌的文学价值, 诗人自成一格的创作手法, 构成其抒情达意的独特方式。

参考文献

[1]曹础基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第三册,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第1版.

[2]陈允吉, 吴海勇, 《李贺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1版.

篇4:记叙文“穿越”抒情

本文所谓的“穿越”,借鉴了“穿越小说”的说法,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灵活恰当地插入抒情内容。通过巧妙的穿越,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激起读者思想的共鸣,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鲜明地表现主题,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那么,怎样在记叙文中“穿越”抒情呢?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好的抒情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它一般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一)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它是直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手法。也就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当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作者打开心扉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比如刘成章《安塞腰鼓》,当写到百十个壮汉击打腰鼓的舞姿和音响时,作者情不可遏,自然地抒发出赞叹之情:“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在写完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特点之后,作者情不可遏,自然地发出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二)间接抒情

就是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

1. 因事缘情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对亲身经历的往事的回忆,通过对经历、体验的述说,来激起感情的波澜;因事而动情,在叙述的字里行间蕴含深沉的感情。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虽然通篇没有“父亲,我爱你”的直抒胸臆,但是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却渗透着作者的真挚感情。尤其是父亲为儿子爬月台买桔子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

这段叙述描写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也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深情。

2. 以物载情

大凡优秀文学作品,往往都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一个个动人的物象。比如一辆纺车、三颗枸杞豆、七根火柴,还有冰心的小桔灯、白毛女的红头绳等。这些物象在文中或是承载一种精神,或是一种情爱,或是一段经历。这些情感的载体可以说是那一篇篇文学作品的形象代言人。譬如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诗: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写这首词时,他的抗金主张不能为南宋当权派所采纳,在政治上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于是他借梅花孤独冷落的处境和它坚贞不屈的情操,来表现自己的清高孤傲。

3. 借景抒情

“以我之情观万物,万物皆着我色”。情感不同,所描写的景物就不同。以情染景,情景交融,把所表达的情感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便是借景抒情。请看鲁迅先生《社戏》中“月夜行船”片段: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获准“出了门”的“我”,像飞出牢笼的小鸟,心里格外激动,这种滚烫的情致,作者不忍直吐,便假于“清香”“水气”和“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连山,从而使每一事物都渗入作者缕缕情思。作者也正是借景隐藏自己感情狂澜的。

4. 议中蕴情

好的文章总是刻意打造一些抒情或议论的句子,善于议中蕴情,以点明或揭示文章的中心,突出或强调自己的观点。这些抒情或议论的句子,大多言简意赅、词约意丰。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结尾一段: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篇5:温暖的旅程抒情记叙文

老家在农村,每年春节爸爸都带我回老家过年,那时候还没有私家车,回家就拎着大包小裹挤大客,但是我的心里依然是兴冲冲,暖融融,关键是可以尽情和小伙伴们玩儿。

那一年我读小学三年级,客车挤得更是夸张,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爸爸买车票的时候早,我们才勉强有了两张后排的座位,我就像淹没在人堆儿里,看到的是小朋友的头和大人的屁股。

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着,我和爸爸几乎同时看见一个青年男子在偷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的钱包,我特别紧张,喊了半句“小偷”,就被爸爸堵住了嘴儿,我很紧张,也很害怕,遇到坏人了,爸爸目光冷峻,眉头紧锁,过了一个站点,有几个下车的,爸爸就把小偷拉过来坐下,我的心嘣到了嗓子眼儿,暗暗责怪爸爸没事找事儿,爸爸用钳子一样有力的大手攥住小偷的胳膊,压低了声音,“刚才你拿了一位老奶奶的钱包”,小偷挣了挣胳膊,但丝毫没有挣脱,“没......没有”,“我亲眼看见的,你是一个好人,再苦再难不能走错路,一会儿把钱包还给老人家!”,爸爸的目光很诚恳,充满了期待,当然也咄咄逼人,我不怎么害怕了,我发现爸爸根本就不怕小偷,过了几个站点,又有几人上下车,老奶奶突然失声喊道,“我的钱包不见了,我的钱包----”,爸爸用老虎钳子般的大手轻轻地摇动着小偷的胳膊,向他递了一个眼色,“老奶奶,你的钱包掉地下了,在这儿,给......”满车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在小偷的身上,老奶奶连声道谢,大家七嘴八舌赞不绝口,小偷的脸红的像猴屁股,眼里闪着泪花。

爸爸和小偷搭讪起来,原来小偷是个打工仔,在外面出了一年苦力,春节还没有拿到工钱,什么年货没买,没脸见父母,爸爸说:“我这儿有四样东西,送你两样孝敬爹妈,不管多难,千万别走邪路”,在爸爸的执意坚持下,小偷带着两样礼品,先下了车,车又起动了,我看见小偷泪流满面,拼命地挥手......

后来,我和爸爸依然挤大客回老家过年,从来没有再遇到那个小偷,现在有了私家车,估计再没有遇见的机会了。

篇6: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

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这种感情的抒发可以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如:《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又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直接抒情的方式一般用在叙述描写人物事件的基础上。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感染力很强。

间接抒情是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间接抒情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寓情于事。最典型的例子是《背影》中那段对父亲背影的描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父子分别之际,年事已高的父亲执意要过铁道、爬月台去为儿子买桔子,他蹒跚的步履,爬上月台的动作,无不渗透出对儿子深深的爱,而从这生动描述的字里行间,从目睹此情此景时的潸然泪下,我们也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深情。

2、寓情于景。即作者感情同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喜怒哀乐。例如。《故乡》的开头部分描写回乡途中的景物:“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些景物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因为“我”这次回乡是为了卖掉老屋到外地谋生的。

3、寓情于理。即作者的感情同议论交融在一起,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例如:“在这千百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夏衍《包身工》)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对包身工的满腔同情和对对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憎恨,寄寓在对包身工制度的评论之中,情理交融,发人深省。

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记叙文中的议论,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或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鲁迅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就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有一段议论,运用对比的手法,阐述了当时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与这“一件小事”对于“我”的不同影响,文中写道:“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段话,表现了“我”愿以车夫为榜样,改造自己成为真正的人的决心,也点明了“小事”对于“我”的重要意义。使文章的主题在记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记叙中议论,应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议论也就无从深化。

2、是议论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自然贴切。记叙中的议论是为了帮助读者对记叙部分有更深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第三是议论要言简意明,恰如其分。记叙文中的议论是起辅助作用的,要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否则反会喧宾夺主,影响了中心的表达。在记叙中,抒情和议论常常是并存的。议论的时候会有感情的流露,抒情的时候往往也同时伴有作者的看法,这时,议论与抒情就融为一体,很难截然

篇7:2018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

记叙是记叙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升华,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一篇优秀的文章应该有一定的深度,这个深度靠议论、抒情来得以落实。

(1)记叙文中的抒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者文之本也”。感情真挚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情真则文动,情虚则文死。

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A 抒情用在写人、叙事、写景散文的开头,能使文章充满抒情色彩。

B 在记叙、描写中穿插几点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增强文章意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春》的结尾部分: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

情感的表达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不加掩饰,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往往要化虚为实,不言情而言他,却又处处含情,隐而不发,却在字里行间真挚流动,往往有动人的艺术效果,这样的感情也往往更为真挚动人。

间接抒情通常有下面几种方式:

化情于人(肖像、动作、语言、声音、行动):如《让我走远看看你》中“你又骂骂咧咧地责怪我不会买圆规,硬是自己上街重新买回一个最好用的,亲自送到教室,然后转身离开”。父亲对于我的爱,全在他的行动中完整地表现了。

化情于物,化情于事:如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浸泡过的陈山楂》中“长大后回到城里,再也没吃到陈山楂。外婆有次来看我,带来了。我无意中发现,外婆皱纹满布的手上有一道道的割伤,我知道,她是到林子里,到枯桠之间,帮我带来的,‘这香甜。’外婆说,‘陈山楂变少了,难找啊!’外婆笑着,我却哭了。”外婆对我的爱都浸在采摘的过程和陈山楂这一事物中了。

化情于景:如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好奇心》“石库门的深处有叮咚的泉响,江南的小姑娘抱着琵琶哼唱不已。她的指尖像这门前的流水,灵动而不留痕迹,只留下几缕清音。隔壁的老太太梳了光亮的发髻,提着篮子出来,一口吴侬软语:‘张家姆妈,走啊,今朝端午买粽叶去喽!’”江南的魅力婉约中字字都透着作者的喜爱。

(2)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中的议论往往用来解释生活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或者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启迪,只要灵犀一点即可,但却有使文章深刻、格调高远的力量。如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中“因为有了好奇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作用。

A 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

这种议论起着开宗明义,提挈全篇作用。

B 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

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

C 议论用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然而能在记叙中恰当的穿插议论,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大凡高明的作者总喜欢在记叙进入高潮之后来一段精辟的议论,或突出性格,叫人起敬;或点明事理,引人回味;或触景生情,让人慨叹。就如鲁迅在《故乡》的结尾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谓妙笔生花。

我们可以自发议论,也可以引用名言、警语、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用三言两语,表述出或含义深刻或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记叙文中的议论务必少而精,尤其要做到语言精练,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3)如何处理好记叙、抒情与议论的关系

首先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议论也就无从深化。

其次是议论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自然贴切。记叙中的议论是为了帮助读者对记叙部分有更深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是议论要言简意明,恰如其分。记叙文中的议论是起辅助作用的,要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否则反会喧宾夺主,影响了中心的表达。

第四,在记叙中,抒情和议论常常是并存的,管是记叙中的抒情还是议论,都必须以记叙为基础,为依据,以便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例文】

路是月的痕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光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啊,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一晃一悠。父亲很疼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的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唯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回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心,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篇8:《文选》“情”类赋的抒情方式

一、从自由奔放的情感抒发到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抒发

楚辞开创了赋体文学抒情写志的传统, 但是进入汉代之后, 汉赋的抒情写志传统却不断淡化。直到汉末建安时期, 文人赋作, 感情真挚热烈, 俨然成为楚辞精神的复活。 (2)

考察自宋玉以后的“情”类赋 (即男女恋情) 发展历程, 整个西汉仅有司马相如一篇《美人赋》为模仿《登徒子好色赋》之作, 但该赋中女子在爱情中的追求大胆、主动且热烈, 与西汉的赋体观念和此后在“礼”约束下人们对“情”的认识已不相符合, 因此这首赋作并未被《文选》收录。汉末建安时期, 随着汉王朝大一统局面打破, 人文精神开始觉醒, “情”不再成为禁区。因此出现了数量较多的“情”类赋, 这些包括应4、杨修、王粲、陈琳等人的《神女赋》。他们的赋作虽然是辑佚所得的残篇, 但是从中亦可看出, 不但有对女神容貌体态的铺陈, 更有对两性爱情的直白追求, 其抒情方式具有热烈大胆的特点, 对长期以来束缚男女情爱的儒家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因此也未被《文选》收录。

以《文选》“情”类赋所收录四篇赋作来看, 恰可以看出这种抒情方式演变的历程。概括地来说,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楚辞影响下的《高唐赋》, 赋的抒情方式表现为自由奔放、直白热烈的情感表达;而《登徒子好色赋》则可以视作是汉代儒家诗教传统的先声, 其抒情方式表现为发乎情止乎礼的循规蹈矩、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情感表达, 这当中, 《神女赋》可以视为是一个过渡, 既有感情浓烈的一面, 又有其重精神交流的一面;此后, 在汉代的时代氛围中, 抒情方式在发乎情止乎礼的诗教规范中, 经历了从淡化到复生的过程, 直到建安时代, 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变和人文精神的觉醒, 在文人的努力下, 直白热烈的抒情传统得到了复活, 这在《洛神赋》中有集中的体现, 同时又吸收了汉大赋的叙事之长, 使得情节更加细腻感人, 成为人神爱情赋的集大成者, 同时, 感情虽浓烈, 但却以礼自防, 与萧统的文学观正相契合。

二、从追求爱恋的爱情抒发到求而不得的悲情抒发

从《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和《洛神赋》的情感抒发中, 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其情感抒发方式发生了从自由奔放到发乎情止乎礼的变化, 而且考察其抒发情感的类型, 我们也能看到他们之间的不同。概括地说, 可以总结为从追求爱恋的爱情抒发逐渐变成了求而不得的悲情抒发。在这当中, 讽喻的意味逐渐淡化, 到《洛神赋》成为一种个体生命体验式的悲情。

《高唐赋》的情感抒发类型是性情式的, 其直白直接表现为神女对性的开放、自由态度上, 性当中又有着对君王的倾慕, 同时还有着神女与君王的交合能够护佑国泰民安、君王延年益寿的巫风观念。这当中, 虽然隐含着怀王与神女一夕而别的悲情, 但是毕竟有过交欢, 构成了一种欢会的模式, 其情感的基调是平和的。

《神女赋》的情感抒发类型与《高唐赋》有了很大的不同。《神女赋》中, 人神之间最终无缘相会, 人是悲伤的, 持礼离开的女神离开自己钟爱的人, 也是悲伤的。在其描写当中, 女神之容貌体态之美、对女神思恋爱慕之深, 皆让人动容, 悲情开始成为抒情情感的基调。

《登徒子好色赋》中, 宋玉的基本目的是讽谏, 以宋玉、登徒子、章华大夫的三种爱情态度来表达不同的爱情观念, 借以讽喻君王不可沉迷于女色, 而要致力于恢复秩序和强盛国家。但是透过这种讽谏, 我们能发现《登徒子好色赋》中深深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使得赋作从相爱而不能相守的个体悲情中得到超脱, 隐含着宋玉对社会秩序紊乱、国家政权面临存亡危机时的担忧。

《洛神赋》因为有了曹植的切身经历, 因此构成了一种真情喷发的抒情模式, 其描摹的女神即是男性对挚爱女性的最好赞美, 其抒发感情也是恋人之间生离死别的痛苦。只是碍于曹植与甄氏身份地位的特殊性, 曹植在赋中多有隐晦, 并寄托于洛水女神而已。从曹植的描写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这位女神并无虚无之感, 而是美而不惊、有血有肉的存在。联想甄后赐死之惨 (以糠塞口, 以发遮面) , 人神殊途即是生离死别, 求而不得的痛苦是一种极悲情的抒情类型。

三、“情”类赋的抒情方式演变与时代风气

从自由奔放的情感抒发到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抒发的赋写作过程, 正是儒家在社会意识中建立起支配地位的过程。在汉代儒家的正统地位建立之前, 情与礼不存在尖锐的冲突, 如前所述, 甚至周礼都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正是在情与礼不存在尖锐冲突的情况下, 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 热情直白、自由奔放的情感抒发才受到了赞誉。但是在宋玉的时代, 礼崩乐坏已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整个社会秩序已经陷入了混乱, 宋玉虽然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但是在赋作中, 希望以讽谏的形式使楚襄王能够遵循一定的秩序。宋玉找到的这种秩序, 正是儒家所倡导的礼。

在宋玉的时代, 如《神女赋》和《登徒子好色赋》这样提倡情、重视情, 寻求情与礼的平衡的爱情辞赋, 甚至《高唐赋》这样直白的表露情欲的作品都能够出现, 并且能够被认可和接受, 如前所述, 与楚地的巫风和神话传统有关, 也与宋玉本人受到的中原文化熏陶有关, 在楚地那种自由的风气之下, 甚至《登徒子好色赋》中所努力寻求的爱情在情与礼的平衡状态, 都是保守的, 带有匡正时代风气的色彩。这种现象在汉初得到了延续。

汉王朝在汉武帝时代, 经历了高惠文景诸朝的休养生息, 达到了鼎盛。汉武帝积极加强中央集权, 对外他连年征战, 击溃了长期骚扰边境的匈奴等游牧民族, 对内削弱诸侯王势力,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整个国家在这一时期统一、稳定, 社会上充满着宏大的气魄、昂扬向上的精神, 文人们生活在一种坦荡和奋发的时代氛围当中。而在文化上, 汉武帝除了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之外, 更将流落于各诸侯国的文化精英们笼络到中央来。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 在汉武帝富丽堂皇的园囿宫殿当中, 铺陈骋辞的汉大赋便应运而生了。这些大赋所反映的正是汉王朝昂扬向上时期的文化精神的需要。然而这种大赋以其叙事性和铺排性取代了个体生命体验的抒情性, 整个汉代文学的抒情方式变得模式化, 始终存在缺乏个性的问题。这一现象直到汉末, 随着汉王朝势力的衰微, 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开始为个人的、生命体验式的情感抒发所打破。“汉赋抒情写志传统在西汉初和东汉后期的两度强化, 证明了这一传统在此外的大部分历史时期的淡化趋势。” (3)

东汉末年, 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地方势力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强盛的大一统国家被迅速地摧毁, 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无序状态中, 依靠传统信念已经无法维系混乱的人心, 整个汉帝国面临分崩瓦解的危机。在这样的时代当中, 社会上弥漫着悲观绝望与失意的情绪, 这种失意与绝望, 催生了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在忧患当中, 文人对时代与个体的命运, 进行了深沉的思考, 这是在汉末深沉浓郁的抒情赋再度勃兴的重要原因。到建安之后, 抒情在赋中的作用越发明显, 赋作“虽失两汉大赋恢弘之气象, 而归于一往情深” (4) 。“由重视政教风化, 美刺劝诫, 到重视抒发日常生活中一己之情, 是魏晋赋风革除两汉赋风的最大历史贡献。”

摘要:《文选》“情”类赋虽然只有四首, 即《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及《洛神赋》, 但却均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作品。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在于通过考察“情”类赋的抒情方式, 来透视其中所蕴含的《文选》编选者的文学观念, 考察以“情”设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了“情”类赋的抒情类型。

关键词:文选,“情”类赋,抒情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善注.文选 (嘉庆十年胡克家刻本) [M].中华书局, 1977年.

[2]李善注.文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3]文选.六臣注四部丛刊初编本[M].中华书局, 1987年.

[4]评注昭明.文选 (上海扫叶山房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M].

[5]重订昭明.文选集评 (嘉庆十二年怀德堂刻本) [M].

[6]骆鸿凯撰.文选学[M].中华书局, 1989年.

[7]穆克宏点校.文选旁证[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年.

上一篇:大班音乐欣赏 苹果树找医生 教案下一篇:公共机构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