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

2024-06-2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共10篇)

篇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

石城县行政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建设项目名称:石城县行政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石城县东城区仙源村上排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项目概况:石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套班子的办公用房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属砖木结构,瓦屋面,原办公楼建设年代早,受当时条件限制,建设标准偏低,功能配制不全,布局不合理,经多年的超负荷运转使用,房屋的木屋面、木楼面及木楼梯损坏严重,修复困难。同时,原办公用房及各类附属用房紧临琴江河边,地处低洼地段,加之琴江河又缺乏必要的防洪设施,受上世纪九十年代三年两次的大洪水冲击,导致原本破旧的办公用房岌岌可危,基础下沉,墙体裂缝,内外墙面斑驳陆离,影响正常办公,同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经房管部门鉴定为C类危房,并多次下发危房通知书,建议将该办公楼及附属用房拆除。

为保证机关办公人员的人身安全,2006年9月,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在危房办公的机关全部迁出,各自租用办公场所办公,并将危房拆除。县四套班子及70个党政部门从危房搬出后,分散租用民房办公,给机关工作和群众办事带来很大的不便,全县各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县委、县政府建设新的办公用房。

为使全县党政机关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从节约资金、节省土地的角度出发,拟建设行政中心,用于四套班子及70个党政部门集中办公,新建行政中心拟选址于石城县东城区的仙源村上排,该地紧临206国道,位于东城区中心地段,交通便捷,环境适宜,为石城县城镇建设规划区内的国家储备土地。

对本项目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的公众可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5日内通过邮件或电话方式向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反映情。

建设单位

电话:

邮件:

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电话:***

邮件:tanliang19790409@sina.com

篇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一、项目情况简述

汾西大医院建设项目位于汾西县汾西大道中段,规划总占地地面积为105亩,总建筑面积37350 m2,总投资32390.31万元。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以及相关工程和环保设施内容。诊疗科目包括:儿科、妇产科、外科、内科、医学检验科等;设置床位450张。

二、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1、大气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1)污水站恶臭

污水站运行过程产生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调节池和污泥处理单元,成分包括NH3和H2S等臭气物质,恶臭气体浓度(无量纲)8,经室外管道排放,排放浓度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中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限值。

环评要求医院大楼四周加强绿化,排放口喷洒掩臭剂。(2)备用发电机

备用发电机位于地下一层,用于停电等情况应急发电。为保证应急状况正常使用,每月开机30min,拟工作时间为年6h,燃用柴油,污染物排放系数(g/L)参考机动车尾气排放系数。则年污染物排放量约为CO16.9kg,CnHm3.33kg,NOX2.11kg。产生量较小,通过地下车库排气装置排出。对于产生噪声可设置减震基础,安装于室内,减小其影响。

2、废水污染及治理措施分析(1)废水污染源

本工程废水主要包括住院废水、门诊废水、日常办公废水等。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COD预处理浓度250mg/L,BOD预处理浓度100mg/L,SS预处理浓度60mg/L,粪大肠杆菌预处理群数5000/L,氨氮没有预处理要求。(2)废水治理工艺

该院实行分流制排水,雨水经收集系统直排雨水管道。医疗污水集中进入化粪池后,再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考虑污水处理设计系数,本项目新建一套600m3/h埋地式污水处理装置设用于医疗废水的处理。

3、固体废物产生及防治措施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和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暂存于医院危险废物储存室,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4、噪声及防治措施分析

本项目主要噪声来源于机动车、水泵等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噪声的声压级在85-100dB(A)左右。本项目对噪声的控制主要从设备选型上尽量选择噪声低的设备或加装消声器,对于设备进行基础减振、隔声处理。最大限度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之,随着环保工程的竣工,本项目的运营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要点

本工程的建设和选址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评价针对工程特点制定了“一一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并可较好地做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其地址选择符合我省有关土地政策的要求并具有环境基本可行;因此,评价认为本工程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在严格执行环评规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具有环境可行性,可实现对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

四、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以在本信息公开后,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固定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以查阅报告书简本及索取补充信息,期限为自本公告公布起10个工作日内。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在本公告公布之后10个工作日之内,请将您的宝贵意见以《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或者其它方式交回山西云水国际大酒店集团有限公司,感谢您对环保事业的大力支持。

建设单位:汾西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联系人及电话:武俊龙,*** 评价单位: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及电话:李志伟,0351-8371347

篇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

尽管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相同的原则与目标, 在整个工作程序和步骤上具有一些相似之处, 但是它们是在评价性质、对象、内容、评价特点及实施过程中是有区别的。

1 评价对象比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我国开展规划环评的对象主要包括“一地、三域和十个专项”:1) 一地: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2) 三域:区域、流域及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3) 十个专项: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1]。

关于建设项目, 目前我国尚未有明确的定义解释,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凡是属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方式, 大都可以纳入建设项目的管理范畴[1]。据此可以理解, 项目环评的评价对象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

2 评价内容比较

规划环评的基本内容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试行) 》 (HJ/T 130-2003) , 项目环评的基本内容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1) 、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其中总纲对后两项导则有指导作用, 后两项导则的制定要遵循总纲总体要求。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试行) 》 (HJ/T 130-2003) ,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至少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总则、拟议规划的概述、环境现状描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推荐方案与减缓措施、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监测与跟踪评价、困难和不确定性、执行总结[2]。

建设项目分污染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和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这两类建设的评价内容均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1) 编制, 其中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较污染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还应设置施工期、环境敏感区, 珍稀动植物, 社会等影响专题[3]。

3 评价特点比较

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在评价特点上有诸多不同,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评价介入时机不同

规划环评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展开, 规划环评与规划编制同步进行;项目环评一般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时进行。规划环评较项目环评具有超前性。

3.2 评价对象不同:

需要进行规划环评的包括“一地、三域、十个专项”;项目环评仅针对一个或几个建设项目进行展开。项目环评较规划环评, 就有单一性。

3.3 对评价单位的要求不同

规划环评的编制工作可由规划编制机关进行, 或者委托具有环评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项目环评的编制工作必须由具有环评资质的环评单位承担。

3.4 环评编制资料支撑不同

由于规划环评介入时机较早, 规划编制尚未完成, 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规划环评可依据的资料较少;项目环评项目可行性报告完成时介入, 项目的不确定因素较少, 环评可依据的技术资料较多。

3.5 评价范围不同

规划环评的评价范围尺度大, 具有区域性;项目环评的评价范围尺度小, 具有地域性。

3.6 评价精度不同

规划环评强调综合性, 评价精度较低;项目环评强调针对性, 评价精度较高。

4 实施过程比较

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同,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4.1 组织环评的机构不同

规划环评需是国务院部门、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环评;项目环评则由建设单位组织开展。

4.2 环评报告编制单位不同

法律未规定规划环评的具体编制者;项目环评需由建设单位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编制。

4.3 环评编制中使用的导则不同

规划环评编制过程中主要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试行) 》 (HJ/T 130-2003) 展开;项目环评则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1) 、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展开。

4.4 提交的成果不同

规划环评最终需提交环境影响篇章 (说明) 或报告书;项目环评提交的最终成果为环评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

4.5 审查要求不同

规划环评作为规划的一部分或附件一并报审;而项目环评则报相应级别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分级审批有专门规定) 。规划环评进行审查, 而项目环评进行审批。

4.6 对成果评价的单位不同

规划环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审查, 项目环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审批。

4.7 评价成果产生的效应不同

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和环评结论应作为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 如不采纳应说明并存档备查;项目环评审批意见和环评结论应作为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

5 结语

与建设项目相比, 规划环评是一种从全局着眼的环保思路, 规划环评强调从整体出发, 强调整体、加总或者积累的环境影响。为了从源头上保护环境, 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规划的大范围性与高水平性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能够较好地解决长期的、区域性的环境问题, 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将环境保护的思想尽早地纳入到决策的过程当中, 使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一样, 在规划形成之时即得到重视, 综合地考虑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从而使规划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摘要:本文通过对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及评价特点的比较, 从环评主体、编制单位、使用导则、审查要求等方面分析, 找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以便今后更好的识别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

关键词: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R].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试行) (HJ/T130-2003) [S].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

篇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

【关键词】公路;生态环境;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

0.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运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路的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公路类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公路类建设项目应重点关注工程选址选线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期土地占用和土石方开挖对沿线的生态破坏及水土流失的影响,施工噪声对沿线两侧居民、学校等敏感点的影响。营运期重点关注交通运输噪声对声环境质量和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1.公路类建设项目及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公路工程为线形,局部影响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线路两侧;整体影响范围很长,与线路长度相当。由于公路工程的“线形、带状”特点,决定了其涉及区域多,影响范围广,环境影响时间长,以生态影响为主等特点。

2.公路选址选线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1]

2.1符合沿线区域的相关规划

公路选址选线应当符合沿线的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区域交通规划等规划。

2.2有效避让环境敏感区

公路项目应尽量避让沿线易于受到公路建设产生的生态、景观、噪声、大气、地表水影响的环境敏感点,包括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域等。

2.3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4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有关政策

3.施工方案合理性

在进行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时,应针对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关注施工方案中施工布置、建设进度、施工规划等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項目大桥、隧道工程及互通立交为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在整个施工组织计划中,应优先安排重点工程的施工,以保证施工进度。便道、便桥、临时房屋、临时电力及生活用水等临时工程,应在开工前完成。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时,宜和桥梁做方案比选,“以桥代填”[2]。涉及开挖深度较大的路段,可考虑“以隧代挖”的方案。

4.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重点关注工程占地和土石方开挖对沿线的生态破坏及水土流失的影响,施工噪声对沿线两侧居民、学校等敏感点的影响。

4.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1.1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从沿线评价范围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生物群落类型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角度,分析对沿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

4.1.2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影响评价

分析公路建设对评价范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影响。分析公路建设前后,沿线生态系统类型转变情况。

4.1.3植物生态影响评价

主要从公路各种类型施工对沿线植被破坏情况,分析对评价范围植被覆盖、生物量损失、重点保护植物等方面的影响。

4.1.4动物生态影响评价

重点分析公路施工对沿线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和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栖息、迁徙和保护是否会产生影响。重点分析是否会对野生动物的活动形成阻隔影响及影响程度。

4.1.5各类临时占地的生态影响评价

重点分析各类临时占地(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便道、施工料场、拌合站、施工营地、水泥构件预制场等)施工期及恢复前的生态影响分析,生态恢复后的生态影响情况。

4.2声环境影响评价

公路工程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于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机械等设备,各类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可参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表C.3.1、C.3.2的相关数据[3]。采用噪声随距离衰减模式,预测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及程度。对沿线敏感点进行预测时,应叠加背景值,并评价是否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5.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公路类建设项目营运期重点关注交通运输噪声对声环境质量及敏感目标的影响。

5.1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4]推荐的公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给出预测参数,包括典型年份交通量,昼夜车流比、小时车流量等。

5.2预测结果及评价

给出每个路段、典型年份达标距离预测结果;沿线不同路段、每个声环境敏感点典型年份的声环境预测结果、超标情况、超标影响户数。按照评价等级要求,绘制等声级线图。根据预测结果,划定声环境控制距离,提出沿线两侧用地规划的限制性建议。

6.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和营运期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应针对工程产生的实际环境影响提出,应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在经济技术论证的基础上应达到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规定的要求,消除不利环境影响。

7.结论

公路选址选线的环境合理性、施工期土地占用和土石方开挖对沿线的生态破坏及水土流失的影响,施工噪声对沿线两侧居民、学校等敏感点的影响,营运期交通运输噪声对声环境质量和沿线敏感目标的影响,均属于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评价内容,环评工作者应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环保要求。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交通运输类环境影响评价[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

[2]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3]JTG03-200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

篇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015.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现将“青海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万吨/年烯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信息公开如下: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青海省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月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营业务为以煤为原料生产、销售烯烃及下游产品;焦煤及煤化工产品贸易,并建设和运营格尔木工业园青海矿业60万吨/年烯烃项目。拟建项目以大煤沟、鱼卡、木里原煤为原料,生产出MTO级甲醇;再经甲醇制烯烃装置制得乙烯、丙烯等烯烃产品;丙烯经聚合、造粒等工序生产出颗粒聚丙烯最终产品;乙烯作为产品外售。项目由生产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环保工程和服务性工程等组成。主要产品为乙烯、聚丙烯;副产品硫磺、C4+、C5+。

2013年1月,青海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万吨/年烯烃项目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对本项目申请正式复函,函文指出:青海矿业集团拟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投资建设的60万吨/年烯烃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建设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聚氯乙烯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名称:青海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万吨/年烯烃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青海省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青海省格尔木工业园昆仑重大产业基地

项目投资:拟建项目总投资2114393.55万元,工程环保设施投资约为138627万元

占地面积:拟建项目用地251.2公顷(3768亩)

劳动定员:1750人

年运行时间:8000小时

进度安排:建设周期为4年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建设期:建设期建材的运输,可能会造成沿途道路旁噪声、扬尘、废水、固废等环境污染。工业建设和道路施工噪声也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影响也会随之结束。

运营期:项目建成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污染物为:废气、生产及生活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生态、环境风险等。

(三)措施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装置产生的废气去其它工段或经预处理达标排放,其中含尘尾气经袋式除尘后排放;全厂性火炬用于处理各装置开停车、正常工况及事故工况下工艺装置排放的气体;锅炉烟气采用袋式除尘、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脱硫、SCR烟气脱硝方案,锅炉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水处理站经除臭装置处理后恶臭物质达标排入大气。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污水清污分流,污污分治,对各装置各单元排出的污水进行分类处理、分级控制,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最终全部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废水。

②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在装置区实行分区防渗的方案,一般污染防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m厚渗透系统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非污染区按常规建筑结构要求进行地面处理。

(3)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固体废物主要有气化炉灰渣和锅炉灰渣等综合利用、生化污泥、有机浓缩液和蒸发母液去等送格尔木工业园废渣集中处置场处理;废催化剂等去由厂家回收;生活垃圾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从工艺过程着手,减少噪声源,在设备选型过程中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经预测后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5)生态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施工期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态建设。项目建设成后在厂区内有15%的绿化面积,充分利用全厂道路两侧及空地进行绿化,适量草坪绿化。因此,工程建成后区域植物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

(6)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采取了严格的风险防护措施。涉及危险物料的生产装置和辅助设施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生产装置内可能泄漏或聚集可燃、有毒气体的地方,分别设有可燃、有毒气体传感变送器,并将信号接至火灾气体报警系统(FGS)。在各工艺单元或厂房内设火灾检测器或手动报警装置。事故泄漏液体物料及火灾扑救中的消防废水采取了控制、收集及储存措施,设置的事故水收集设施容积可以满足事故废水暂存的需要,切断了危险物质流出厂界的途径。同时,还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设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在生产运行前将编制完成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与地方政府应急机构的联系途径,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及时通知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并配合地方政府及时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

(四)拟建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1)废气:正常工况下,本工程污染物排放在厂界外浓度增量均能满足相应的地面质量浓度要求;在环境保护目标处浓度增量能够满足标准要求,由于相关点位现状本底值接近或超过标准值;非正常排放条件下,污染物排放浓度较高,但PM10、PM2.5超标现象发生概率较小,持续时间较短,不会造成长时间的环境影响;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能够满足达标排放要求;项目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设置符合要求。只要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后,从大气环境的角度分析,拟建项目是可行的。

(2)废水

①地表水:拟建项目废水不外排。

②地下水:拟建项目在装置区等重点区域实施分区防渗方案,防止物料或污水渗透;建设项目运行阶段,在非正常情况或者事故状态下,采取定期监测、应急响应、地下水治理等环保措施后,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要求。

(3)固体废物:拟建项目产生的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满足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

(4)噪声:拟建项目投产后,昼、夜间的厂界噪声预测值均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实现达标排放。

(5)生态:拟建项目建设期的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并对野生动物采取保护措施。工程完工后,对厂区内及周围道路进行绿化,尽可能补偿因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带来的水土流失等方面的损失。本项目的建设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合理可行。

(6)环境风险:拟建项目事故风险水平低于同类项目的总体水平,在进一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在落实各项目环保措施和采取报告书提出的建议、落实厂区项目排水设施的设计、落实事故池的设计与执行完整的前提下,基本满足国家相关环境和安全法规、标准要求,拟建项目从环境风险的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要求;工程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其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所采取的环保措施可行,废水不外排,废气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符合“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经定量预测和分析,本项目产生和排放污染物对大气、声环境、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建成后不会改变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的质量;项目采取环境风险防范及减缓措施后,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预测值低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水平,项目环境风险水平可以接受;项目总量控制因子为SO2、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烟粉尘。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项目是可行的。

(六)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

拟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可在格尔木工业园区管委会、项目调查范围内的各村委会查阅或登录网址: http://

公众可自本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来函、来电、传真、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

发布单位:青海省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5月15日

篇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

第一次公示

1、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重庆邦略投资有限公司49万t/a建筑用石灰石开采项目。

项目概要: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位于合川区草街办事处大庙村八、九社,合川城区向东135°方位17km处,在嘉陵江的北岸,隶属于合川区草街镇大庙村管辖。矿山中心点的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X=3317108.270,Y=35634576.323,Z=+345m。矿区面积0.0326km2,主要开采嘉陵江组第一段的石灰岩,开采标高+300~+379.8m,垂高79.8m。矿界由7个拐点圈定。矿山生产规模49万t/a,服务期5年,每年开采300天。开采方式为露天阶梯式机械开采。

2、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重庆邦略投资有限公司

联系人:薛总

联系方式:***

3、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重庆地质矿山研究院

联系方式:023-88316312、***

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非污染生态项目的技术规定,深入分析项目营运期各污染环节的排污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其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要特别注重石灰石矿开采的地表剥离土和矿石夹层的废土石的处置和利用、生产性粉尘、爆破噪声震动等特殊的环境问题,开采后地表的生态恢复和农田复垦工作。

评价工作首先进行现场踏勘,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及技术资料,对工程进行详细分析,识别主要的环境要素,确定评价工作范围和技术要求。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分析其环境影响并论证周边环境条件对本项目建设的约束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控制措施,为该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你是否受益于本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给你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程建设对农业、林业生产系统的影响;工程建设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石灰石矿山建设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该项目的建设。

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采用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提出你的意见和看法。

公众参与调查表另行发放。公众提出意见和看法的时间为2011年1月16日至2月5日

建设单位:重庆邦略投资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篇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

评价第二次网上公示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5-7-8 10:42:25 浏览:1087 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有关规定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的要求,对孝感市孝南区澴川风景区苏旮旯新社区改造项目还建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向公众进行信息公告,并征求公众对工程建设在环境影响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澴川风景区苏旮旯新社区改造项目还建区 建设单位:孝感市长兴投资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高宏发

项目总投资:37580万人民币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孝感市孝南区老澴河以南,渡口路以西,规划横一路以北

项目概况: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本项目总用地面积33296.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9878.50平方米(不含地下室),地下建筑面积19478.70平方米(层高在2.2米以下的储藏间计一半建筑面积)。小区建筑包括两栋6层住宅、两栋6+1F住宅楼(底层架空)住宅、三栋22层住宅、两栋23层住宅、两栋1层公变室、一栋3层幼儿园和一栋2层社区服务中心,住宅总户数883户。

二、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2016年1月1日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后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项目相关地表水体为槐荫河和府河,其水环境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

3)声环境: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其中,项目临交通干线建筑物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相关规定。

2)废水: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排放,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氨氮排放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中B等级标准。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应标准;运营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2、4类(4a类功能区)标准。

三、评价等级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生态影响评价为三级评价。

四、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府河、槐荫河主要断面COD、氨氮、总磷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质标准;

(2)大气环境:本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3)声环境:项目场界噪声可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达到4a类标准要求。

(4)生态环境:本项目不涉及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珍稀或濒危野生动植物生境或名木古树保护等环境生态敏感目标,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植物方面主要是人工栽培植物,动物方面主要为城市户养动物、城市有害昆虫和城市土壤动物及鸟类。

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施工期

(1)地表水环境 施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理,不会对附近地表水体产生明显影响;对于施工废水,在施工场地修建临时废水收集渠道与沉砂池、隔油池,施工废水经过收集渠道收集后,以引流至沉淀池,再经过隔油池,经沉淀、隔油等措施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绿化等环节,不能回用的达标排入附近市政管网,不直接排入附近地表水体,不会对附近地表水体产生明显影响。

(2)环境空气

本项目所产生的扬尘主要来自场地平整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建筑垃圾、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动力道路扬尘、施工动力机械如汽车、推土机、翻斗车排放的废气以及室内装修废气等,这些均会对施工现场及附近的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1)扬尘及烟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整个施工期产生的扬尘,按起尘原因可分为动力起尘和风力起尘。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土石方开挖、车辆行驶及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外力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的。风力扬尘主要是由于施工时,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地坑开挖和土方堆放,在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污染。借助风力和动力引起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标升高。该粉尘粒径较大,多数沉降于施工现场,但少数粒径小于10μm的粉尘会形成飘尘,会影响到周边范围环境空气质量。扬尘点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根据监测结果表明,施工场地洒水与否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差异很大,采取洒水措施后,距施工现场30m处的TSP浓度值即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TSP日平均二级标准。受影响的时段主要为项目土方工程施工阶段,待土方工程施工结束后,扬尘产生源强将得到削减,周边敏感点受扬尘的影响也随之减弱。

2)施工机械废气

施工期间,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和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转,均会排放一定量的CO、NOx以及未完全燃烧的HC等,其特点是排放量小,且属间断性无组织排放,由于其这一特点,因此不会引起大的大气环境污染。对此,本环评要求在施工期内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的维护,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从而可以避免施工机械因病态而使产生的废气超标的现象发生。

3)柴油燃烧废气及汽车尾气

临时发电机一般采用柴油作为燃料,燃油烟气直接在场地内无组织排放,主要污染物有HC、SO2、NO2、碳烟;场地内运输汽车来往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HC、SO2、NO2。

施工场地较空旷,空气稀释能力较强,燃油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后,经空气迅速稀释扩散,不会对拟建项目周围的敏感点产生明显的影响。

4)有机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有机废气主要来自装饰工程,废气主要为内饰及外墙装修产生的油漆、涂料废气。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包括游离甲醛、二甲苯、甲苯、溶剂汽油、丁醇、丙酮等。

拟建项目采用滚涂、刷涂等工艺,相比喷涂,提高了涂料、油漆的利用率,另外还避免了漆雾产生。由于工程所在地空气稀释能力强,其作业点多集中在室内且分散,因此,装饰工程产生的有机废气对场界外的影响不大。

5)烟粉尘

烟粉尘主要来自钢筋焊接、除锈打磨以及内饰墙打磨过程。打磨点、焊接工位均为临时点,一般处于室外,以无组织形式排放。根据前述工程分析可知,焊接点、打磨点的烟粉尘浓度约为1200~2000mg/m3,浓度较低,但打磨、焊接的部位不大,且粉尘密度较大,仅会影响操作点周围的环境,经空气稀释、自然沉降后,对场界外的环境影响不大。

(3)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于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振荡器、打桩机、柴油发电机、电锯、打磨机、焊机以及设备运输等噪声。

通过预测结果可知,白天施工机械超标范围(GB12523-2011)为50m以内,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大。主要噪声设备为铲运机、电锯、打磨机、挖掘机、打桩机等,应通过采取施工管理、设置围挡、合理布局、劳动保护等措施,减轻本工程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

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土石方阶段、主体结构阶段、装修阶段产生的施工垃圾,主要有建筑材料边角料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建筑施工材料的废边角料等,应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由施工方统一清运;施工期生活垃圾要集中定点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不得任意堆放和丢弃,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生态环境

避免在雨季开挖、合理堆放土石方、修筑排水沟、及时绿化等措施可控制项目建设中的水土流失。

2、运营期

(1)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建设区域内采用雨污分流,雨水通过区内雨水管网集中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的要求,预处理之后的污水进入孝感市孝南区碧泉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槐荫河,最终排入府河。

拟建项目废水去向明确,营运期产生的各类废水均可得到有效处理,生活污水能够进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所以对水环境影响很小。(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 1)汽车尾气 根据预测结果,通过停车场通风后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基本无影响,各预测点浓度能满足标准要求,但从减少废气排放量的角度出发应加强停车场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交通管理,应保持行车路线的通畅,合理设计停车路线,尽可能缩短车辆从出、入口达到停车泊位的距离和行车时间,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采取上述措施后,汽车尾气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2)油烟

建设单位应在每个单元设置专用排烟竖井,并鼓励住户采用油烟净化机设备,住户烹饪油烟由厨房内置排油烟道收集后引至所在楼层顶部高空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不产生明显影响。

3)天然气燃烧废气

住宅楼厨房产生的废烟气均随同油烟机抽排至楼顶排放,由于天然气属于高热值、低污染的清洁能源,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量很小,加之项目区住宅楼间距较大,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因此天然气燃烧废气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备用柴油发电机燃油废气 发电机燃烧废气中主要含有烟尘、SO2和CO。柴油发电机在非工作状态利用地面通风窗自然进风,机械排风;发电机工作时利用发电机组自带的排风机排风,并利用地面通风窗自然进风,发电机房内保持着良好的通风性。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经过排烟管引至楼顶排放,且环评要求,柴油发电机采用0#柴油以满足清洁生产要求,0#柴油属清洁能源,且柴油发电机在购置的时候需购置自带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设备,因备用发电机运行机率很小,对环境影响不大。

5)垃圾恶臭

由于本项目垃圾主要以居民生活垃圾及商业垃圾为主,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垃圾收集点内垃圾若不及时清理,容易腐烂变质,滋生蚊蝇,产生恶臭,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为降底本项目垃圾收集点及转运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应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设计,采取按指定地点100%集中收集,统一由环卫部门清运作无害化处理;同时可在垃圾收集点和转运站附近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丛进行必要的掩蔽,进一步降低垃圾产生的气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外,在夏季还要对垃圾房进行定期消毒,防止蚊蝇滋生;垃圾外运途中,还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或覆盖措施,避免二次污染。

(3)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正常营运时后,将柴油发电机、风机、水泵、配电房等主要噪声源采用地下设置,并进行封闭式隔声、吸声处理,且对高噪声设备进行减振处理,机械排风系统进行消声处理。经处理后,项目边界噪声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控制标准要求,通过合理的平面布局和厂界绿化等措施且能保证区内免受交通噪声的影响,使居住区维持良好的声环境。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 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是住户、商业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化粪池污泥收集的生活垃圾由专人每日收集,在每天收集完建设区域的垃圾后及时清运,不隔夜堆放,将收集的生活垃圾统一交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处理厂,统一集中处置;化粪池污泥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最终送至垃圾填埋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另外,要求建设单位应对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应予高度的重视,切实加强管理,则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生态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须尽量保持用地地形和土壤原貌,保护用地内的土地资源;增加植被覆盖率,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合理进行绿化系统的建设;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水环境质量;重视对居民和商户等环境意识的培育,减少塑料包装品的使用等,保持了小区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六、清洁生产分析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办法》,项目使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采用了节约能源的建筑材料,选用节水系统和器具、设备,并制定实施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可减缓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和防治机械品种对绿化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充分体现了体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原则和节能减排要求。物业管理部门应对对保护项目的景观环境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形成并保持项目和谐统一的建筑景观。拟建项目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

七、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

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住宅小区以中高层住宅楼为主,配套一定的商铺、商业中心等商业设施。项目坚持以建设生态小区为目标,因此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限制类项目。同时是与其鼓励类第十九条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的“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相一致的。因此,项目的建设是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相符合的。

本项目符合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等关于限用土地的要求。

根据最新修编《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本项目所处地块已调整为居住用地,因此,本项目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八、公众参与

本评价采取调查表和网站公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公众意见调查。第一次网上公示期间没有收到反馈意见,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调查者了解该项目,并支持该项目的建设,调查者大多数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益。多数调查者担心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建设造成的噪声污染。项目相关各社会团体亦支持本项目的建设。根据公众调查意见,建议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在项目建设中,加强生产管理,注重生产安全,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避免或减少生态破坏,减轻废渣、噪声、地表水等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有关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消除部分群众的顾虑。

九、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运行以后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废气、污水、噪声及固体废物的污染,在落实施清洁生产、严格采取本评价提出补充措施、实施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以后,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允许范围以内,并将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和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可以按拟定规模及计划实施。

十、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孝感市长兴投资有限公司 联系人:徐萍

十一、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孝感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刘汉群、肖靖 联系电话:0712-2362990

电子信箱:hbxh65@163.com

十二、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渠道

即日起,公众可采取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对该项目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发表意见的同时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拟建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政府环保部门反映。

联系人:孝感市环境保护局

李佑仿

联系电话:0712-2581873

十三、公示时间

篇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 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

对于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污染, 公路项目与其他项目不同。污染形态方面, 污染宽度窄, 总体上呈带状污染, 污染范围一般是沿公路延伸方向从起点至终点的范围内, 污染距离大[2];影响时效方面, 施工期的污染影响会随着工期结束而停止, 运营期的影响将贯穿始末, 影响大小随车流量变化而变化。

2 建立指标体系

对于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而言包含评价的标准、指标和方法三个方面内容[3]。评价指标建立程序如下图1:

3 评价指标

使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中推荐的方法, 保留影响重大的因子, 并把影响过小的因子去掉, 筛选公路项目各评价内容, 最后建立起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4 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项目在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从土地方面来讲, 设计中土地的占用, 占用自然生态土地和居住用地, 公路项目占用土地引起的拆迁引起部分人口的迁移, 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对周边居民产生扬尘、噪声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方面, 存在CO、NO2以及TSP (总悬浮颗粒物) 等污染因子, 表现在施工中的扬尘、尾气、施工使用的沥青产生的烟气等形式;水污染方面, 主要是p H值、COD、BOD5等污染因子, 工地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声环境方面存在施工噪声Leq的污染, 主要来源是工程机械产生的噪声污染, 这些污染将持续到工程结束。

公路项目建设完成后, 对环境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社会经济方面, 公路的修建对沿线区域发展经济、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交通环境、生态旅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也会带来影响, 如企业入驻会增加居民就业, 增加收入。项目建成运行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如大气污染和声环境污染会随之增加, 同时运输中如若存在危险品可能发生风险事故等。

5 污染防治措施

我们可以从勘察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营期三个阶段提出不同的环保措施来减少公路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5.1 勘察设计期的减缓措施

选线方案在确定时要合理, 尽量减少新征地范围使用原有的公路路基和土地, 减少对居民区的拆迁, 降低项目成本, 尤其是生产条件好的土地;尽量减少对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 要减少对聚集区的拆迁;植物可以有效的减少噪声污染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因此在项目开始前要做好规划和科研等前期工作, 在项目中要保证绿化面积, 处理好项目景观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

5.2 施工期的减缓措施

在施工期要加强管理, 要按照要求管理施工项目, 严格对土地使用进行管理, 禁止随意占用未批准利用土地, 禁止未经批准扩大项目面积, 要注意项目设备使用,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扩大施工用地范围, 边界处要设置围栏和明显的标识;生态保护方面, 项目施工时间要合理安排, 未经允许严禁在夜间进行机械作业施工;固体废物方面, 生活垃圾要统一收集后填埋处理等。水环境保护方面:施工安排要合理, 注意保护沿途的水系通畅, 河道、冲沟和洪水漫流区段填挖时要避开洪水多发期;取石取土时要在规定的料场范围内, 尽量减少改变河流方向, 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项目建设时要注意水质, 防止人为活动污染地表水, 在施工期内, 防止油类和其他化学品污染土壤, 进而污染水体。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要收集后转运。

5.3 运营期的减缓措施

公路项目进入运营期后需要进行环境管理, 在公路修建沿线上水系发达的地段大量种植绿化, 应保证在公路修建后的绿化数量大于原有的绿化水平, 公路管理部门应在运营期对沿线绿化进行管理, 定期地检查和维护绿化植物, 确保绿化发挥作用, 要加大管理力度对公路项目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保养, 及时检查和维修, 清除隐患, 清理涵洞和桥梁附近泥沙。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要统一收集并进行焚烧或者填埋等合理的处理;同时要加强事故现场管理, 车辆运输事故中油类或者危险化学品泄露要及时清除, 重大事故要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处理等。

参考文献

[1]阎冰.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8 (6) .

[2]杨日辉.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长沙理工大学.2006 (5) .

篇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

关键词: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工程分析;清洁生产;评价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3-0153-02

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极为复杂,由于其产品、原辅材料千差万别,工艺不尽相同,排污环节多,污染物复杂多变,对环境影响大。因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按照准确的工程分析、合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客观科学的清洁生产评述和可信的风险分析来进行,下面进行阐述分析。

1 环境影响的识别

由于化工产品大都有毒有害且易燃易爆,其生产所需原辅材料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和副产物一般也属于有毒有害的危险品。因此,环评中应将化工项目的原辅材料;中间产品或副产物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作用及类型;火灾爆炸危险性;环保参考标准等详细列出。另外,工程分析中应将主、副反应方程式一一列出,才能全面细致地进行环境影响的识别,尤其要特别关注特征污染物和副产物。

化工废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盐分及少量有毒物质,其对生化处理过程中选用的微生物是有毒有害或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有些污染物在国家已颁布的废水排放标准中没有列入,所以,单纯有COD、BOD表示其污染状况不能反映出其危险性(致突变、致畸型、致癌、水生生物毒性),评价中应提出特殊因子的污染控制标准,以防其流失到水域中影响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水环境影响预测应包含化工废水排放对水生生态、饮用水及人体健康的危害影响分析,而不单纯是污染影响。

化工项目废气的影响分析也不应只局限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由于某些废气中的污染物还具有恶臭性质,因此对其厂址周围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群嗅觉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及沾有物料和产品的包装废弃物一般均属于危险废物,不得随意丢弃或填埋,环评单位应重视其去向,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化工项目风险评价也不应仅限于对生产过程中物料泄漏造成的污染进行影响分析,还应对有毒有害物料或产品的贮运过程进行事故风险分析、评价。另外,对事故排放废水污染河流水域也应充分考虑,提出应急防范措施。

2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中,难点在于掌握详细的生产工艺。虽然许多建设单位都能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是工作深度不一,且立足点是工艺路线的选择和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提供的工艺流程简单,没有污染物产生工段的情况说明和治理措施说明。对于复杂的项目,企业只关注产品的得率,对于废弃物产生的种类、数量等不清楚,这些情况都给环评工程分析带来很大的难度。要想做好化工项目的工程分析,必须先有一个清晰的思路。①需要了解原辅材料名称、用量、理化性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含量、物质的纯度。②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分子式描述主副反应,确定物料组分、性质。从化学方程式中,能直观地看出有没有废气、沉淀及副产物的产生,判定污染因子。③了解化学反应类型,有助于了解副产物和废物的产生情况。通过转化率、回收率、物料衡算,确定污染物的产生量。④了解中间产物、副产物和介质的状态、水溶性。这样能分析物质的分离是固液分离,还是液液分离;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离,还是有机物和有机物的分离等等,从而能初步确定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类型。有了清晰的思路,就能有序地开展化工项目的工程分析。

2.1 工艺流程

由于化工项目工艺流程复杂多变,即使是同类项目,甚至生产同一种产品的项目,由于在生产规模、原辅材料、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工艺流程方面仍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要特别注意分析项目的工艺特点,明确与同类项目的区别。工艺流程分析的方法是首先弄清楚原料是什么,要得到什么产品,为了得到产品需要大致的几个工序,在各个工序后有哪些中间产物、副产物形成,这形成了宏观的构架,工艺流程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然后再细化到每一个工序,重点关注各工序输入输出的物质、反应的机理、反应的条件、转化率、回收率等。一般情况下,环评只需要了解主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即可。通过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分子式描述主副反应,确定物料组分、性质后,可从化学方程式中直观地看出有没有三废及副产物的产生,判定污染因子。再分析各产物的分离方式,如固液分离、气液分离、液液分离等,从而确定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类型。在对工艺流程分析完毕后,即可绘制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和产污位置图。

2.2 物料平衡

物料衡算是化工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做物料平衡推荐采用“逆推法”——评价项目的生产规模是确定的,因此采用从终端产物开始逆流程推算,并将计算结果结合原辅料输入量、行业一般产耗比进行类比核实,这样的好处是能快速而准确的进行物料衡算。对于工艺流程特别复杂的化工项目,建议先分部分做物料平衡,然后再汇总。物料衡算中一般会遇到的几种情况:①为了使反应充分,某些辅料的输入量比反应方程式中的理论计算值大很多,多余的物料一般可循环再利用;②某些辅料,如催化剂,可反复使用,其性质及量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③对于连续生产的化工项目,许多物料都有系统内循环量和补充量两个量。这3种情况,在做物料平衡时尤需特别注意,以免计算错误。通常,除了做项目总物料平衡外,还需要计算某些元素的物料平衡,如常见的氢平衡、氯平衡、氟平衡等。物料衡算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物料衡算,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工艺过程中各种污染物准确的总产量及同种污染物在不同位置的产量,为采取相关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3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政府一方面对现有部分重要行业的产品、生产工艺及现代化管理过程实行清洁生产审计外,另一方面从源头抓起,即在建设项目的前期“环评书”中特增设专章或专节的清洁生产论述以利于实现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建设应遵循的方针,也是工业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任务。清洁生产操作要点如下:

(1)拟建项目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调查了解拟建项目在国内外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及其动态、技术路线的选择、技术来源、主要工艺技术及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并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建设单位的技术状况及其经济基础进行推荐选择。

(2)环保措施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分析。搞清拟建项目的“三废”组成及其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分类,同时结合类比调查论证环保措施的可靠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

(3)原材料消耗与能耗水平分析。在项目的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的数据基础上与现有国内生产厂或类似的其它技术路线的物耗及能耗对比其先进性。

(4)资源和能源回收利用。落实产品的原材料、水、电、汽的消耗指标及全厂的水平衡。对相同或类似的工艺路线与现有生产原材料消耗指标进行对比,并计算出拟建工程的全厂水的循环利用率。

4 结束语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对有效地减少新污染和环境破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实教育了我们,必须在项目建设之前就认真分析工程的污染源并提出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项目运行后污染物达标排放,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环境可以承受的最低限度。只要在工程建设中,使各项治理措施得以落实,并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加强生产、安全和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才能发挥建设项目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玉香.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2 应燕飞、王黎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分析[J].能源与环境,2007(5)

The Points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Evaluation

for Chem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 Shaojun

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evaluation for chemical project,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hem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 from the aspects of identification, engineering analysis, clean productio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篇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单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宁波白溪水库

建设内容:新建宁波白溪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高124.4 m,总库容1.684亿m3,水电厂总装机1.8万kW。

建设单位:宁波市白溪水库建设指挥部 建设地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工程投资:工程实际总投资5.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344.97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2.54%。

工程建设情况:1996年开始筹备建设,1998年9月截流和正式开工,2000年10月下闸蓄水,2001年5 月正式并网发电,2001年底全部竣工,总工期5年。

运营时产生规模与能力:通过水库调蓄,可每年向宁波市供水1.73亿m3;利用水库拦洪削峰作用,可将20年一遇洪水(来水流量2230 m3/s)的下泄流量控制在1340 m3/s以内;白溪水库电站装机容量1.8万kw,年发电量4380万kwh;水库灌溉面积2.0万亩,年灌溉水量0.13亿m3。

环评编制单位:能源部、水利部华东勘测设计院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 验收调查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验收监测单位:宁波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该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履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手续。工程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环评报告书提出的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及有关批复意见得到了积极的落实。该工程在施工期和试运行期间,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有关规定,未发生过环境扰民事件。

白溪水库已建立了“白溪水库环境保护与水质监控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管理与检查库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监测各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效果;定期监测水库水质等。该中心设置专职环保技术员岗位,职责明确。试运行期间,各项污染治理设施管理、运行正常。

三、验收调查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于2003年1月—7月对该工程进行了环境影响调查,调查结论如下:

1、施工期采取了降噪、防尘等相关的环保措施,将生产区和生活区的污水进行了有效处理,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妥善处置。

2、水库水质状况:根据宁波市环境监测站和宁海县环境监测站2001年、2002年所监测的指标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要求。1990年工程建设前水质状况较好,1999年工程建设中有所下降,2001年和2002年工程试运行期水质状况好转。2003年宁波市环境监测站对大松溪上游(Ⅰ)、清水溪上游(Ⅱ)、大松溪与清水溪汇合处(Ⅲ)、水库近坝处(Ⅳ)四个监测断面中pH值、水温、CODcr、BOD5、TN、TP、粪大肠菌群等22项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除Ⅱ断面的TN指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要求,其他指标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若以Ⅳ断面水质代表供水水质,则其水质除TN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外,其它指标则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水质标准。

3、坝下水质监测:发电前1-6号堰坝监测指标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的要求,两个断面的石油类、粪大肠菌群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发电后1-5号堰坝、两个断面及Ⅴ号断面监测指标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的要求,6号堰坝的粪大肠菌群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的要求。

4、运营期生活废水:对营地、电厂、大松溪服务中心、平坑生态野营地和笔架染服务中心五个地点的废水总排放量为180 吨/天,废水经处理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5、生态环境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施工扰动地表面积为92.15公顷,综合整治面积为77.2公顷,工程的最终弃渣总量为100.13万立方米,总拦渣量85.6万立方米,工程总植树株数39379株,种植草坪面积49459平方米;采取了植被护坡、平整渣场、覆土和复垦、种植草灌等植物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景观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工程周围土地利用类型主次顺序变化不大,仍然是以林业生态系统为主,农业和草地生态系统为辅,工程对坝址进行了大规模场地绿化,使水库景观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6、移民安置:工程共移民23户73人,拆迁房屋3535平方米,主要移民安置村基础设施完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移民收入较迁移前有较大提高。

上一篇:消防安全逃生知识下一篇:食堂整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