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周总理

2024-05-07

怀念周总理(精选14篇)

篇1:怀念周总理

“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诵读演讲稿

《怀念周总理》

跟农民握手, 跟工人握手, 跟学生握手, 跟全世界握手。您总笑盈盈,世界在痴望,望穿了荧屏,望穿了岁月,多想再看看您!伟岸的背影,世界在追寻,寻您的声音,寻您的慈祥,泪洒十里长街。苍天又哭了,在那个冬天,您化作了雨,您化作了雪,您化作了阳光,将世界滋润。

您走过的路,处处开满花,处处树成荫,处处生机勃勃,繁华织成锦!

篇2:怀念周总理

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经久不息的在脑海里闪现。周总理英姿飒爽的身躯一次次被搬上荧屏让人产生无限的缅怀。他笑容可掬的。瘦弱的脸庞里流露着太多的慈祥。并饱含着对人民炽烈的爱。

他是一名优秀的无产阶级民主战士。他的出现对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独立。繁荣。富强。他为自己的国家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鞠躬进瘁。死而后已”。他做到了。他的逝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撕心裂肺的悲痛。联合国为此降半旗以示哀悼。这是对周总理一生价值的肯定。他得到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认可。更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我相信在中国人民心中周总理的地位相比毛泽东主席有过之而无不及。周总理能言善辨。娴于辞令。在其外交风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卓越的人格魅力更是无人企及。在我们这个大多数人还不能客观的认识历史功绩的现代社会里很多情况下。某某领导人往往被直面弊端。就连扭转乾坤的毛泽东主席也不能幸免文化大革命的余波。实际上形象。地位在人们心中有形无形的已经大打折扣。作为周总理我们很难想象他一生没有做过错事。但是关于他的副面影响可以说没有。谈论起周总理没有人不挑大拇指称赞。他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即便是他有做错的事情。人们都有意识无意识的避开这些话题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周总理在人们心中没有一点污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周总理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还记的何其芳同志一篇反映周总理日常工作的文章。措辞平淡的道出了一届伟人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的工作场面。工作环境陈设都极其简单。虽然只是小学时期的一篇文章。至今回忆起来一词一句都扣动着每一根脉搏。让人游韧于周总理留下的记忆里。同情。佩服。怜爱。赞扬。混作一团。总理的事迹足以让人哽咽的说不出一句话。周总理为中国人民奋斗了一生。

篇3:周总理口中的“救命恩人”

钱壮飞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利用做医生的有利条件,经常把党的文件和情报装在医用皮包或药箱里,以出诊为名送到党的机关和同志们的秘密住处。除医术外,钱壮飞在无线电技术方面也非常在行。1928年,他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徐恩曾办的无线电训练班,并逐渐得到了徐恩曾的信任。1928年秋,徐恩曾被蒋介石任命为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后,就将钱壮飞留在了身边。

所谓无线电训练班和无线电管理局,实际上是国民党的特务机构。发现这一秘密后,钱壮飞感到关系重大。他马上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李克农,向党中央请示。周恩来得知后认为机会难得,提出要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拿过来为我们服务,并决定让李克农、胡底与钱壮飞组成特别党小组,形成打入国民党情报系统的“铁三角”。

徐恩曾虽然欣赏钱壮飞的才华,但对他还是有所提防,只让钱壮飞处理文件和电报收发,密码本却随身携带,机要电报也一直由自己亲译。钱壮飞与李克农抓住徐恩曾好色的“小辫子”,趁一次他进歌舞厅换衣服时,把密码本拿出来迅速拍照后物归原主。此后,钱壮飞从报务员那里得到的电报,都会拷贝一份送给军委负责人周恩来及苏区的毛泽东、朱德。

1931年4月25日晚,正独自值班的钱壮飞一连收到六封武汉发给徐恩曾的特急密电。他当机立断拆译密电,原来长期负责中共中央机关保卫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将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密全数供出。

考虑到自己不便马上离开,钱壮飞让女婿乘夜车赶去上海报警。26日一早,李克农得到消息后,立刻通过陈赓找到周恩来。此后的两天两夜,中央几十个秘密机关和几百名工作人员开始紧急搬迁。

26日,钱壮飞像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地把这些密电当面交给徐恩曾后,从容不迫地离开敌营。钱壮飞出走后,徐恩曾害怕被追究,经疏通上司陈立夫和有关同僚,向蒋介石隐瞒了自己的秘书是共产党以及密码已经泄露之事。因此,国民党当局长期未更改密码,直至红军长征时,对敌侦察仍主要依靠无线电侦听。这也就是为什么红军长征万里一次也未中埋伏,并总能选择敌人合围的薄弱部位跳出的秘密所在。

钱壮飞离开南京时,考虑到带着女儿和年幼的儿子不便行动,只好忍痛将他们留下。出于爱子之情,他在办公桌内给徐恩曾留了一封信,说明二人政见不同,却不要殃及孩子,否则便要将掌握的徐恩曾贪污特务经费、暗算同僚和生活上的一些隐私都捅出来。事后,钱壮飞的女儿、女婿和幼儿都被抓捕,不过徐恩曾毕竟担心短处被揭发,关押一段时间又将他们释放。但钱壮飞却从此再也没能见到自己的儿女。

篇4:怀念周昔非

我与周昔非相识二十余年,在我的印象中,周昔非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是位独具风貌的书法艺术家,更是一位艺林园丁和文化推广的布道者,还是一位推己及人、宅心厚朴的仁者。周昔非一生清贫,简朴低调,他对名利淡若浮云,生前虽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长春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也有其他一些社会职务,但并不孜孜求利。他一生关心书法艺事,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同几位春城书画家在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开设书法培训和讲座,为热爱书艺的后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90年代中期,周昔非经多方游说,又毅然和众多书画家开展了“书画进万家”活动。

周昔非傲岸耿介、至真至性,其书作对钟意者的“免费索取”有求必应,而对鄙俗蝇营之辈则万金难求一字。他尤其对青年才俊及志趣高雅的人奖掖有加、青眼相向,巨幅的作品慷慨相赠。几年前,他把自己多年篆刻的百余方印章赠给了弟子。有人建议说“应当留作以后出书时用”,弟子闻讯后急忙给老师送了回去,他不但一方没留,反而将未刻边款的印章重新落了款并送回,留下了一段佳话。

在和周昔非最后几年的接触中,我们可谓无话不谈,他曾向我道出其多年研习书法的心得:“人活到80多岁才知道怎样写字了,尤其是对章草有了更深的领悟,一定还能有些突破。”他在生命最后的时日里,每天坐在医院的轮椅上,还在轮椅隔板上放着笔砚纸张,每天都坚持写字。直到去世前陷入昏迷,他才停下笔来。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者来说,这是何等坚毅和执著。

弟子问孔子:“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孔子回答道:“德不孤,必有邻。” 周昔非先生一生书写“德必有邻”无数,在我看来,这正是周昔非一生的自我写照。

周昔非(1928年8月~2009年4月),字汝南,别署海天庐主人。生前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长春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白山印社副社长、中山书画社社长、吉林省文史馆特邀馆员、北国书画社副社长、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吉林省书画院顾问等。

篇5:怀念周总理的诗歌

周总理啊周总理

地上,没有专门为您老人家砌下的坟墓;

陵园,也没有保存您老人家的骨灰;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没有为您树立一块纪念的石碑。

但是,

全国的黄土都是您的坟墓,

江江河河都有您的骨灰,

全国人民子孙万代的心中

都将为您铭刻一块

永不磨灭的纪念碑!

这块碑,永远不会风化剥落,

这块碑,永远不会被人摧毁!

这块碑,胜过钢浇铁铸,

这块碑,犹如泰山的青松常翠!

这无形的碑上有无形的文,

篇6:怀念周总理的诗歌

立志凌云图壁破,揭竿起义为民强。

一腔热血终身洒,两袖清风昼夜忙。

力挽狂澜酬社稷,胸怀百姓献衷肠。

文韬武略环球震,亮节高德典范彰。

篇7:周总理故事

周总理的故事

1954的冬天,周总理听说北京的公共汽车很拥挤,老百姓坐车很困难。一天下午五点多钟,正是人们下班的时候,周总理对秘书和卫士说:“群众反映现在坐公共汽车很拥挤,等车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咱们去了解一下情况,你们不要通告保卫部门。”

周总理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图书馆附近的汽车站,人确实很多,等大家都上了车,周总理才最后上去。车里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周总理往车里走了走,抓住吊环,汽车开动了。一开始,人们都没有注意。过了几分钟,一位乘客发现了总理:“哎呀!这不是周总理吗?”顿时,车里沸腾起来,许多人站起来给总理让座,不少人往他身边挤,有的人还把手伸过来要和总理握手。秘书和卫士都非常着急。怕把总理挤倒,周总理挥着手大声说:“请坐,请坐,别挤!”这时,一位乘客挤过来,握着总理的手激动地说:“总理,你那么忙,怎么还来坐公共汽车?”周总理笑着说:“我也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吗!”有的乘客非要让总理坐下,总理坚决不肯,一直站着和大家亲切地说着话。总理向他们在哪儿工作,住在哪里,生活怎样,每天上下班坐车要多少时间。车走了几站以后,秘书和卫士劝总理下车,说:“情况也就是这样了,咱们赶紧回去吧!”总理还坚持坐下去,下了车以后,总理又上了无轨电车,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个北京城。

情况搞清楚了,总理很快召集有关部门负责研究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他还提出许多可行的具体建议。比如,画出人行横道线,在繁华路口的马路中间设安全岛等,就是周总理提出来的,都是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

(讲故事:朱倩倩)

飞机遇险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讲故事:赵一凡)

周总理的“特殊要求 ”

“你们不要去那里买东西,那里面有名堂”总理皱起眉头说:“什么内部价格 呀,你们不要占这个便宜,要买什么到街上去买。”

“街上没有。”不知谁小声嘀咕一声。

“有就买,没有就不买,干吗非买不可?”总理指指小卖部,“搞了这种特殊,再讲清廉也是虚假的。人家5元钱买不到的东西,你l元就买走了,你的100元工资就变成500元了么。你再跟群众说你只有100元工资,那算清廉还是算骗人?”

总理的不搞特殊自然使我们受感动,受教育。但对我触动大,感动不已的,还是他搞特殊化的时候。

周恩来夜间常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接见、处理国际事务或国内大事。按当时制度规定,夜里11点以后,可以吃夜餐。夜餐两菜一场,有夜餐补助,每级干部补助多少钱有明确标准,按这个补助标准,夜餐实际上可以不交钱。不到夜餐的钟点,在人大会堂就餐都应交钱,并且定有交钱的标准。高级领导人交8角,我们秘书工资低,交2角5分钱。

可是,总理在人大会堂吃夜餐,坚持照白天的标准,交8角钱。我们不好办,人大会堂也不好办,因为夜餐有补助,明文规定了的,交钱也不好下帐。

我去向总理汇报解释:“总理,夜餐补助是明文规定的,你不要补助坚持交钱我们不好办。你一向反对特殊化,你这么做也是搞特殊呀。”

“是有点特殊化。”总理点头承认,“这是因为我的情况特殊。我一般是白天休息夜里办公,人家是夜餐我是正餐么,怎么能享受夜餐补助?”

“总理,我不能接受你这个道理。”我坚持意见,说:“你睡眠那么少,一天只有三四小时。如果夜餐算正餐,那么白天就餐应该算夜餐了?那以后白天享受夜餐补助。”

“白天怎么冒出来了夜餐?讲不通么。你不要给我搞特殊。”总理挥挥手,“你去吧,就照我说的办。”

“就许你搞特殊,不许我搞特殊„„”我小声嘀咕着退出来。有啥办法呢?只好按总理的要求去付款。在我跟随总理的几十年中,这是总理唯一一次“强词夺理”地闹特殊。

随着年龄的增大,总理工作量不减,饭量不减,但是变化还是在悄悄发生„„

总理喜欢和群众一道吃饭。在田间地头,他与农民一道吃饭;在工厂矿山,他与工人一道吃饭;在招待所、饭店,他喜欢和服务员一道用饭;在水库工地椭肮ひ豢榭形淹废滩恕?

这种故事太多了,公开出来的文章也不少。我这里讲的可能与以上的故事有些不同。

那是“文化大革命”中,总理陪外宾外出参观。那几天他吃饭很费力,吃得慢,吃得少。我认为这是睡眠太少,过于劳累造成的,心里很犯急。

记得是在参观大寨的前后,在一次行动前,我感觉他有什么事要说,但没最后拿定主意。想到他吃饭的费力,我忙问:“总理,你身体不舒服吧?”

“不,我身体很好„„”总理说得肯定。但我太熟悉他了,我能感觉出那种看不见听不出的异常。

“总理,你有什么事吧?”

“嗯,”总理略一沉吟,望住我,用商量的语气说:“这次活动,吃饭要一起吃。你看,能不能设法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

“可以。饭都是盛好了才端上来么。”

“搞特殊了。”总理笑了笑,有些不安和苦涩。他忽然轻轻叹出一口气:“唉,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

总理发出这声轻叹时,我看清了他变得灰白了的头发;曾经英气勃勃的脸孔已经血肉耗尽,脸孔和脖颈的皮肤松弛下坠,并且出现了老年斑;他那威武明锐的双眼也深深地凹陷下去„„

我鼻子一酸,眼前模糊了,赶紧把脸转向一边。

“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这就是总理犹豫再三才说出的“特殊”要求啊!我没有忍住泪,慌忙退出屋。

我哭了,一个人悄悄地哭了„„

篇8:周总理用过的中医验方

【小承气汤组成】大黄 (酒洗) 12克, 厚朴 (炙, 去皮) 6克, 枳实 (大者, 炙) 9克。

【做法】上药三味, 以水800毫升, 煮取400毫升, 去渣, 分两次温服。

小承气汤适用于伤寒阳明腑实证, 如便秘、痢初起、腹中疠痛、脘腹胀满等症。方中大黄泻热通便, 厚朴行气散满, 枳实破气消痞, 诸药合用, 可以轻下热结, 除满消痞。不过, 它对于当时的周总理来说, 药性太轻了, 所以第一天没有见效。第二天早上, 邓颖超对吴教授等人说:“你们不要以为他是总理就不敢下药, 他这个病时间比较长了, 你们琢磨琢磨, 怎么样再加强点力量。”有了这句话, 吴教授胆子大了, 第二剂药在小承气汤的基础上, 又加上了甘遂 (苦, 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结果, 一剂下去就通了。之后, 在周总理最后的18天里, 就用这些药来维持。

肠梗阻, 可由肠粘连、肠炎或肿瘤、消化道功能低下、蛔虫、肠道异物、粪块、结石等因素引起。在老年肠梗阻中, 又以食物性肠梗阻为多见, 危害性很大。

篇9:怀念书法大家周浩然

笔者与周浩然先后在四川大学中文系学习,他长我3岁而入学比我晚5年,读书时并未见过面。1990年9月,我从南充师范学院借聘到母校《高教研究》杂志当了三年编辑;周浩然时任《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总编辑,两个编辑部都在文科楼。我几次到学报投搞,遂与他相识相熟。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周浩然的书法就声名鹊起。“文革”时,有人勒令他书写三米见方的巨幅。他从容不迫,用长竹竿绑成巨毫,一挥而就,字字刚劲有力,气魄宏大,见者无不称赞。不久,有关部门安排全国10位著名书法家到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挥毫题词,他也是受邀请者之一。1979年,我国文化部门选择明清以来有代表性的100位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去日本展览,现代书家有沈尹默、楚图南、赵朴初、舒同、林散之、马公愚等,周浩然亦位列其中。1980年起,周浩然先后参加了中日、中韩、大陆与台湾等书法交流展100多次。他曾在日本东京、神户举办过个人书法展,还应邀去德国讲授中国书法艺术,举办个人书法展。郑州黄河碑林、开封翰林碑林、洛阳团城牡丹碑廊、重庆缙云山、合川钓鱼城、新四军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这些外省名山大川景点、纪念馆都留有他的墨宝,计160多处。他的家乡江津临江城楼有清代名士钟云舫撰的长达1612字的“天下第一长联”,经他手书而相得益彰。其字形神兼备,大气磅礴,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当代中国书法作品集》收有周浩然书法作品达110余种。他还撰写发表书法论文多篇,出版《书法学习与欣赏》等专著多部。他生前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国内外书坛享有盛誉。

周浩然退休后热心培养青少年书法人才,每天在铮楼3幢2楼家中给学生讲授书法艺术。他的学生有2人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金奖,10多人获一、二、三等奖;另有5人成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本人也荣获全国青少年书法篆刻第二届神龙大赛“园丁奖”。我拍摄了他给5个少年儿童讲授书法艺术的照片,发表在1994年4月26日《晚霞报》。《晚霞报》创办新栏目“棒喝篇”、“知无篇”、“园丁篇”等时,则约请他题写栏题。他不但书法名扬海内外,旧体诗词也很有功底。他书写的自撰诗词、楹联多次在省美术馆展出。后来,笔者把它们拍成照片,送给他作纪念。

1999年周浩然70岁时,四川书坛好友为他举办“诗词书画双寿集”活动。之后,他特地印行100本《古文小行书〓乙卯年 周浩然七十岁书》的字帖赠与同道及学生,以示答谢。他也签名送了一本给我,笔力雄劲,装帧精美,至今仍珍藏在书架上。他的书法风格独特,自成一家。成都杜甫草堂的“大雅堂”、青羊宫的“黄老遗风”等匾额,武侯祠“喜神坊”的石碑以及“天仁大酒店”、“航空大厦”等许多招牌,虽未落款,但一眼就能认出是他的手笔。

周浩然长期在四川大学从事编辑、教学和文史研究,治学严谨,待人谦厚。他的书法作品深得行家推重与商家喜爱,润笔丰厚。不过,这些年来他为赈灾、救助贫困学生,支援老少边穷地区也不知写了多少书法作品,硬是分文不取。他常说:“我的字也许值钱,但并非仅仅能用钱买得到的。”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孙轶青对他的人品和艺品推崇备极,写诗赞曰:“事业功高两袖清。”

2000年春,周浩然不幸得了肺癌,曾到香港女儿处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回川大后依然乐观开朗,谈笑风生,每日坚持作书练字不辍。前年10月,我去川大《校友通讯》交稿,在川大邮局外路遇周浩然,见他精神矍铄,谈锋甚健。我们谈时事,谈写作,谈养生,谈友人,畅谈了一个多小时,他仍了无倦容,完全不像一个肺癌患者。

去年12月4日,我偶然发现当天《晚霞报》第4版刊登了江远的《周浩然先生行书八字联》,文中配发了乙丑年周浩然赠送江远的八字联。我特地赶赴报社为他买了一份;12月10日,又专程去川大当面交给他。他非常高兴,还同我合影一张(如图)。12月20日,我又把这张合影送到他家中,他很高兴,还把书写的“扬鞭跃马,再创辉煌 乙亥浩然书”的条幅送给我作纪念。孰料不到半个月,他竟溘然逝世。这张合影与他送我的条幅便成了他的遗照和遗墨,令人扼腕叹息,不胜欷歔。

末了,我想引用成都画院田旭中院长写给他的话作为结句:

旷胸浩气,高韵深情。

海风碧云,落日气清。

真力弥满,万象更新。

篇10:周总理及机智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2.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3.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4.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5.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

周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同样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主题:“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尽管中美当时处于敌对状态,但周总理一贯的思想,还是把当权者和普通美国民众分开。在谈判桌上横眉冷对,那是一点情面也不讲的。但会场外,他可是统战高手,尽量做工作,力图潜移默化。他对普通美国民众一直是友好的,包括新闻记者在内。所以,在那个美国记者主动要和周总理握手时,周总理没有拒绝。但这个记者看来纯粹要使周总理难堪,否则不会自己主动握手,然后又懊悔不迭地拿手帕擦手。周总理在他擦手之前,也不会意识到他会这样做。当时大堂里人很多,就看你周恩来下不下得了台。所以周总理也拿出手帕擦手。请注意两人做法不同的是:记者擦完手后仍把手帕塞回裤兜,而周总理是擦完手后把手帕扔进了痰盂。周总理的意思是:你的手帕还能用,我的手帕因为擦了以后沾染了你的细胞,你这无耻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洗干净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里去。

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周总理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唇枪舌箭,以超人的智慧,应酬自如,对手甭想占到便宜。他坦言“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掉转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国家传为美谈。

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苏联大使找到周总理,阴阳怪气地问道:“总理同志,听说最近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周总理平静地回答: “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树;一棵树上落下一片叶子而已。”苏联大使故作关心地说:“据权威人士推测,此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不利呀!”总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颗毒瘤在肌体上自动消失,有百利而无一害。”苏联大使有些恼怒:“总理同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你们在国际上口口声声骂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把我们说得比厕所还臭。既是这样,那么请问:你们的林副统帅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偏要投奔我们苏联呢?”周总理冷笑道:“正因为厕所臭,苍蝇才喜欢那个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多此一问?”苏联大使被说得哑口无言。

——林彪叛逃苏联并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个消息传出后,国际上一些敌对分子幸灾乐祸。中苏关系当时严重恶化,苏联大使和总理见面时存心想看好戏,让周总理难堪。他见兜圈子达不到目的,就摊出所谓的“王牌”,料想周总理一定无话可说,结果周总理反戈一击,苏联大使陷入十分狼狈的境地。

周总理设宴招待外宾。上来一道汤菜,冬笋片是按照民族图案刻的,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外客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周总理对此也感到突然,但他随即泰然自若地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一种图案,念„万‟,象征„福寿绵长‟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接着他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话音未落,宾主哈哈大笑,气氛更加热烈,这道汤也被客人们喝得精光。

——在外交场合出现法西斯的标志很容易引起外交纠纷,尤其是曾经遭受法西斯铁蹄蹂躏的国家,他们看见这种标志是很反感的。周总理的解释及时解除了他们的误会,但令人叫绝的是周总理借题发挥,号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那个菜吃掉。意外的这么一个被动场面,经周总理反意正解,反倒起了活跃宴会气氛的作用。

文革期间,江苏省射阳县的一群红卫兵到北京上访,周总理接待了他们。红卫兵要求把射阳县名字改掉,理由是“射阳”二字是含沙射影,箭射红太阳。周总理听他们讲明来意后,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不理解总理为什么发笑,几只眼睛盯着总理脸上望。总理说:射阳两个字很好嘛,我看不用改了。你们这些小将看问题,为什么不从积极方面去看,而从消极方面去看呢?我说“射阳”两字很好,因为我的看法,不是箭射红太阳,而是红太阳光芒四射。周总理深怕他们听不清楚,又重复地说了一句对射阳的解释,射阳就是红太阳光芒四射,你们说对不对?说罢,又哈哈地大笑起来。红卫兵代表也都笑了,因为他们对总理的讲话感到心服口服,表示还是叫射阳县好。

——在文革那个特殊背景下,如果周总理从“射阳”的历史渊源和沿革去解释的话,红卫兵未必听得进去。当然也可以用行政命令来压服,但效果也不会好。周总理赋予“射阳”二字新的含义,使红卫兵心悦诚服。我们听故事的人现在也不得不击节赞叹呀!

1945年重庆谈判时,**政府的谈判代表对以周恩来为首席谈判代表提出的和平协议难以接受。一官员恼羞成怒地对我方代表咆哮道:“对牛谈琴!”周恩来神态自若,不缓不慢地应了一句:“对,牛弹琴。”

——这位**官员说“对牛弹琴”意思是贬低***谈判代表的水平,而周恩来原话奉还,还是这四个字,只是在“对”字后停顿了一下,变成两个断句,把**官员的言论比作“牛弹琴”,你说绝不绝?

周总理从日内瓦开会回来顺道访问莫斯科。在为他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他用英语向苏联人祝酒。这时米高扬(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抱怨道: “周,你为什么不说俄语?你的俄语很好嘛!”。周总理仍用英语回答说:“米高扬,该是你学习汉语的时候了。” 米高扬抱怨说:“汉语太难学了。”此话一出,周总理马上轻快地说:“没关系,下回到我们使馆来,我们将非常高兴地教你。”

——米高扬的抱怨显然不大友好,??汉语的原因。米高扬果然上钩,周总理让他来使馆派人教,把米高扬置于学生的地位。

周总理在加德满都举行记者招待会。在场的美国记者故意拿着中尼两国分别出版的地图,指出两国边境在珠穆朗玛峰这一段的画法不一致,并借此提问:“关于埃佛勃朗峰(即珠穆朗玛峰)的问题,在这次会谈中是否已作出了决定?您刚才的话,是否意味着由中尼两国来平分这座山峰,尼泊尔是否同意?” 周恩来立即回答:“无所谓平分。当然,我们还要进行友好的协商。这座山峰把我们两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不是你们所说的把我们两国分开!”

——边界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美国记者的提问既是挑衅,又是圈套,简单回答是或不是都会掉进陷阱。周总理识破其险恶用心,改“平分” 为“联结”,表明了我国解决同邻国边界问题的基本方针,强调了睦邻友好政策,所言无隙可击,令美国记者大为失望。周恩来的泱泱大国总理的机敏思维和友好风度在尼泊尔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不腐女尸引起世界轰动。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时曾向周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周总理听后哈哈一笑说:“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听后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周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经历千年而不腐烂,这是一个应当严禁外泄的国家科研机密。周总理不为基辛格博士提出的用月土交换木炭的方案所动心,并且巧妙地借用中国古代传说,婉转地拒绝了对方的请求。“最中国”的9句外交语录

作者: 来源:据9月19日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0-9-20

1.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大陆经济困难,美国觉得有机可乘,积极支持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当时,中美正在波兰秘密接触,周总理指示我方代表警告美国:“如果台湾胆敢反攻大陆,反攻大陆之时,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之日!”随后,美方立刻表示不支持台湾反攻大陆。

2.1982年9月,在西方素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北京,与邓小平就香港主权进行谈判。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如果到1997年还收不回香港,那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面对撒切尔夫人要以非和平方式保留香港统治权的威胁,小平同志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话:“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

3.1987年,菲律宾总统访华,谈到南沙群岛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小平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

4.1989年7月,邓小平在会见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助理斯考克罗夫说:“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人干涉。中国人不会跟着人家的„指挥棒‟走。”

5.中国女军事专家姚云竹参加美国国际学术座谈会,她在回答美国人的提问时说:“如果有人一定要把中国当敌人,我们将接受挑战,做一个„称职‟的敌人。”

6.2006年8月17日,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大使沙祖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的军费占全世界军费总额的一半,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6倍或8倍,为什么要指责中国?美国最好闭嘴并保持安静!”在谈到台湾问题时他说:“对于中国,一寸领土比生命更有价值。”

7.2006年12月14日,时任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林松添接受匈牙利电视台Frei Dossier节目主持人、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Tamas Frei的专访。当记者问他“大使阁下,目前利比里亚局势仍然很危险。据我所知,美国大使、联利团最高长官等人都有贴身保镖、防弹车,你是否也有保镖呢?”林大使转身指着身边的五星红旗说:“这就是我的保镖!”

8.2007年1月8日,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黄强在向记者通报中国已具备制造航母的能力后说:“我国今后将适时亮相一些有威慑力的新型尖端武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平。”

篇11:周总理

对于周总理,人们有太多的话要说,有人诗曰:天地中华一英才,抚今追昔有恩来。俯首甘为孺子牛,仰止高山最气派。身先救国难,夜寐亦难安。不知身前后世,何人相比堪。冰心曾说:“他是付出爱最多,也是得到爱最多的人。他是古今中外第一位完人。”用江泽民同志的话说:“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用人民的话说:“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总理与人民同甘苦,人民与总理心连心。”

他,是勇敢的,一次次投身革命,永不后退,勇于和一切反对势力作斗争;他,是智慧的,在外交上纵横捭阖,用智慧化解了外国讽刺与刁难,树立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他,是任劳任怨的,日理万机不辞辛苦地忙于国家事务,即使患病也时刻挂念着工作;他,是节俭的,身上的衣服修了又修,补了又补,一切的生活用品都是那样朴实。他,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诠释着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诠释着什么是“人民总理爱人民”。他,是伟大的!他死后没有留下一子一孙,没有留下遗产,唯一留下的就是让无数后人称赞、敬仰的恩来精神!他得大爱、大仁让联合国为他降半旗默哀,让无数人十里长街送行。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应该像周总理一样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现在的青年人有太多的浮躁,有太多的眼高手低,最后失败了也只会怨天尤人;我们应该像周总理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有勤奋才能有动力,才能过的充实,才能不浪费时光,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我们应该像周总理一样无私奉献,只有学会奉献才能得到别人的赞同,才能服务于大家,利人利己,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12:周总理的幽默

每一个人都有幽默的时候,只是在不要同的地方。就算是周总理,只是在不同的地方。

一位记者问总理:“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们问这种问题?大家关注着周总理,周总理肯定的说:“有!”接着“中国的妓女在台湾!”这一答,记者哑口无言。其实这是一个圈套,只要总理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位记者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又不能在外交场合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篇13:怀念周总理

在演出现场, 周总理的侄孙女周蓉女士深情地回忆起小时候亲眼目睹恩来爷爷艰苦朴素的故事。她说, 爷爷对家乡的感情很深, 虽然因工作繁忙没能回来, 但是经常关切地询问家乡的建设。她对家乡的周恩来红军小学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缅怀和学习周总理的活动非常感动, 勉励孩子们要像周爷爷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祝愿孩子们传承好周总理精神, 快乐、健康、幸福成长;祝愿周恩来红军小学越办越辉煌。

文艺演出在合唱《梦中的周爷爷》中启幕。整场演出中, 师生们载歌载舞, 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情, 共同追忆周总理的伟大一生。《三字经——颂总理》《春天, 我们去桃花垠看你》《歌唱敬爱的周总理》《梦想与希望》等一首首经典歌曲, 令观众赞不绝口。在文艺演出现场, 还进行了“学总理标兵”和“周恩来班”颁奖仪式。

篇14:周总理的事迹

周恩来总理1976年1月8日去世后,我们整理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的工资收入和支出账目。收入只有单一的工资和工资节余部分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周恩来总理别无其他进账。而支出的项目比收入的项目要多一些,大体有这样几项:伙食费、党费、房租费、订阅报纸费、零用费(购买生活用品),特支:补助亲属和工作人员、捐赠费。

从有记载的1958年算起,截至1976年,两人共收入161442.00元。用于补助亲属的36645.51元,补助工作人员和好友的共10218.67元,这两项支出占两人总收入的1/4。

这说明两位老人对有困难的同志都给予补助,他们把同志们的困难看成自己的困难,对亲属、对同志体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比如说,给周总理开车多年的司机钟步云,因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失事遇难,多年来总理、邓大姐都关心着他的家人。得知他的女儿结婚,邓大姐给她送去300元作为结婚的费用。在60年代这300元可不是小数了。邓大姐经常这样讲,拿自己的钱补助同志,也就节约了国家的钱,这些同志就不会再向国家申请补助了。

周总理的月薪404.80元和邓大姐的月薪342.70元,合起来是747.50元,在当时领导人的收入中,算是不少的。五位常委的工资都是一个级别,而夫人们的收入就不等了。总理和大姐没有亲生子女,经常把剩余的钱拿出一部分来补助他人。他俩除每月应缴纳的党费外再多余的钱,积蓄够5000元就交党费,在我到西花厅工作的期间,他俩曾三次交党费共计14000元。总理去世后,两人合计积蓄5709.80元。这以后,邓大姐个人还交过3000元党费。80年代,随着工资的调整,邓大姐收入增加,1992年7月最高达到过706.50元,她仍然坚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仍然帮助有困难的亲属和工作人员,对执勤部队进行生活补助,捐赠希望工程、亚运会等。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同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共

合作全面破裂后,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为保证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工作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

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成发动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后,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他代表共产党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在1945年的我国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组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当选为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十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1949~1952年他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他领导了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4年他提出建设现代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标,组织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1961~1965年为纠正“大跃进”带来的失误,扭转经济困难局面,他和刘少奇、邓小平领导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强调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综合平衡。他特别关注水利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文化工作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

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协助毛泽东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并担负了后勤保障的组织工作,领导了中国代表团的停战谈判。1954年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经过谈判达成协议,使

越南(除南方外)、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作为国与国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积极贯彻。他先后访问过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篇:宣传培训开班领导讲话下一篇:学校水灾受灾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