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2024-06-26

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通用14篇)

篇1: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2.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阐述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答:科学精神是按照严格的科学研究行为模式建立起来的人的内在心理素质的总和,指的是以物(外在对象)为尺度、追求真实、探索规律的心理特征。包括有六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试验验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协作的合作精神、自主竞争的宽容精神和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

人文精神,即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和孕育而成的精神。它主张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价值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在人们认识世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们就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双眼睛。科学之眼与人文之眼都有自己的内在构造,正是这种内在构造的不同,形成了它们视野中世界图景的差别,以及科学方法科学观念与人文方法人文观念的差异。如果说,观念引导方法,方法引导观察,观察建构起我们视野中的世界图景,那么精神则是统率这一切的灵魂,是比观念更为隐而不见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认知活动的东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是贯穿在科学探究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认识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的角度有重大差别,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关注也明显不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有其各自内在的局限,其中任一单独方面都不可能完成构建完整的人类科学世界及人自身的使命。只有两种精神相融合,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不是指两者合二为一,不是要用一种精神去消解或统帅另一种精神,而是指人类在认识、协调和变革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中,或者是在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社会活动中,都能够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而实现科学技术同人文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3、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篇2: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首先,科学精神是一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尊重客观规律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与盲从、迷信、独断、偏执、僵化相对立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对于世界持理智的分析态度、对未知世界作不断探索的求知精神。

第二,科学精神是一种与压制异己、惟我独尊相对立的精神,是一种民主、平等、宽容的精神,它允许科学真理的探讨与研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和发表不同的观点,它尊重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主张思想自由、学术平等,对于学术上、科学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主张用平等而自由的科学争鸣与学术讨论来解决。它反对在认识领域中的一切强制服从,反对任何人对真理的垄断与独占,反对用权力裁定、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判定真理的归属。因此。科学精神是一种与愚昧、无知和落后相对立的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向往真知、不断走向光明的进步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自由精神。

第三,科学精神还是一种包含着丰富美学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求美求真精神,它总是以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将人类创造的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与思想包容到自己的博大胸怀中来,并把它们组织一个日趋完美的科学统一体系里,以不断丰富善人类的心灵世界与精神世界,从自然科学中发掘出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和谐与完美。科学世界里的美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人类审美活动,它能给人类带来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精神享受和美感体验。建立在求真求实基础上的善与美,具有更为普遍与高尚的本质,是人类走向精神完善和自由的巨大推进力量。

人文科学的发展需要哪些制度保障?

篇3: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一、动画的人文属性

自上世纪70年代末电视逐步在中国普及以来, 很多人特别是70年代出生的人从童年时代就开始不同程度地迷恋动画。“变形金刚”、“阿童木”、“葫芦娃”等动画形象早就与那个时代的其他记忆一起被他们深刻铭记, 这些形象也自然地成为了他们喜欢和崇拜的偶象, 就如同今天孩子们眼中的“名侦探柯蓝”、“流川枫”, 还有近期异常火爆的国产动画片中“喜羊羊”、“灰太郎”一样。为什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动画片仍然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有人认为看动画片会使人有满足感、沉醉感、使人感动, 会勾起童年的回忆。其实, 动画之所以能经久不衰, 主要缘于其与我们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也就是其突出的人文属性。

(一) 动画能愉悦人类的精神心理。

“艺术缘于生活”, 动画的可人之处是它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艺术地表现了出来, 人们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现实生活中曾经历过的某些片断, 进而在回忆、慨叹、甚至感动中获取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如日本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善意的诙谐感就是人们生活压力的缓解剂。她不爱做作业, 上课迟到, 懒惰, 整天不想上学, 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耍赖皮要父母买。这些动画情节往往就会勾起自己对童年的回忆, 而童年是最无忧无虑的。这样的动画作品存在的价值即在于它凝聚着人类集体或个人的欢乐、忧愁、悲伤、喜悦、焦虑和希望等感情, 因此才会成为我们的需要。一方面, 我们把自己的种种内在需要和感情通过动画表达出来, 所以我们可以在动画中找到人类各种感情的表达;另一方面, 我们也从这些凝聚着人类的内在需要和情感的动画中观照和体验我们的情感和内在需要, 并从中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和缓解, 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就是我们需要动画的第一个理由。

(二) 动画是对空缺现实的想象性满足。

我们需要动画的第二个理由在于:现实境况都是不尽圆满的, 在我们的现实需要和满足之间或多中少总会有些落差, 我们总是生活在不断需要与暂时满足的矛盾关系中, 一个愿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更大或更多的愿望。从个体方面来说, 每个人都生活在需要——缺乏——满足——新的需要这种无尽循环的矛盾境况中;从人类整体来说, 存在着历史的必要要求和这种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如同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样。然而, 任何社会条件都不能全部满足人的所有需要和愿望, 我们人类时刻处于现实缺乏的境况中, 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想让自己的愿望取得实际的成就和满足, 这不仅是我们人类的一厢情愿, 而且这种要求会使我们每个人陷入痛苦的泥泞中不可自拔。这样, 我们就需要一种方式来想像性得满足和实现我们的需要和愿望, 从心理上去超越现实的困境。拿美国动画片《超人》举例, 1941年, 漫画《超人》被超过三百种报纸每日连载。以“超人”为主题的动画片、电影和电视剧, 更是在此后层出不穷。毫不夸张地说, “超人”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成为美国动画英雄的典范, 随之而来的《蝙蝠侠》《闪电侠》等使英雄主义成为美国动画的主题。美国人对现实生活中暴力、抢劫、治安问题的不满促使了“超人”的诞生, 这些虚构的英雄的创造和风靡都是因为人们对于现实境况的不满, 人们需要在“超人”身上寻找到一个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平衡点。动画片中, 人类被设定为会飞的、能变身的、甚至是长生不老的, 这些都是人们对梦想愿望的寄托和释放, 都反映出动画是对现实缺乏的想象性满足。

(三) 动画象征着人类的诗意存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话说过:“人诗意地居住。” (1) 人的生存本质是诗意的, 也就意味着人从来都不会满足于现有的生存境况, 人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 有提高自己生存质量和精神境界的渴望和能力。而动画, 它在美好的理想社会没有成为现实的漫长岁月里, 在人类及其个体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中, 以及在人们的困惑、茫然、焦虑、缺乏等等现实境况中, 担当起超越现实局限和缺乏的重任, 它以想象性的满足方式使我们从种种现实的困惑和缺乏中暂时解脱出来。它以种种形象去表达我们的诗意生存和对美好的追求。我们沉闷、乏味、单调的人生因为有了动画而充满诗意的光辉。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 以希腊神话和天文知识为基础, 主要描述“圣斗士”们为了女神雅典娜, 为了世界的爱和正义, 为了追求最理想世界而不断奋战的故事。动画中的“圣斗士”们担当起了追求世界大爱于正义的责任。另一部日本动画片《叛逆的鲁鲁修》中的先王和王后, 也就是主人公鲁鲁修的父母, 同样为了制造一个幸福光明、没有罪恶的世界而展开了与不相信有完美世界却为了保留现实世界的儿子鲁鲁修的战斗。

如前所述, 动画因为凝聚着我们的理想、愿望、需求和焦虑等情感而成为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动画还是人类超越存在困境和以想象性方式来满足现实缺憾的一剂良药;同时动画还是我们人类诗意存在的一种象征系统。

二、动画的本质特征

动画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众说纷纭而没有统一答案的难题。动画的原始概念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animation, 所谓animation, 是拉丁語ani, 也就是灵魂这个词的词源。换句话说, animation就是赋予静止的画以动作, 给图画赋予生命气息, 并将魂注入其中。另一个则是cartoon, 目前是把它当成一种“幽默+闹剧+线描”的绘画风格来讲的。虽然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动画的外在形式、表现手法都在不断进行着演变, 但究其本质来说, 动画一刻都没有改变过。那么动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一) 动画的想象性。

动画的创意思维模式是将没有生命或者是低级生命的物体, 赋予“灵魂”, 这个创意的过程是孕育新艺术形象生命的过程, 因此, 动画的本质特征之一毫无疑问就是想象。有对角色的想象, 对剧情的想象, 对时空的想象以及对声音的想象。

1. 对角色的想象。

在动画创作中, 动画角色是动画家通过想象创造的产物。不管是在纸面的单线平涂动画 (二维动画) 中, 还是立体的材料动画中, 或是电脑图形技术的三维动画中, 它都是具有想象的。日本动画《龙猫》中的龙猫造型设计的客观原形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猫, 但是通过想象, 动画师夸大了猫的自然比例, 并且使其拟人化, 让龙猫站立行走。在《超级无敌掌门狗》和《小鸡快跑》中, 小鸡姜杰和小狗格罗米特都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才智和勇敢, 这些都是立体动画的经典角色。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中, 玩具胡迪和巴斯光年同样凝聚了动画人对动画人物的想象力。动画片不仅对动物角色进行想象, 还有对植物, 非生物甚至是对抽象物象的设计建立想象。例如, 花草会跳舞, 树木会说话, 石头会流泪等。因此, 无论是在何种体裁或表现手段中, 动画角色都是动画师以客观存在的物体为原形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2. 对剧情的想象。

无论在任何题材的选择上, 动画都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战争题材的作品有对战争的想象;校园生活题材的作品有对情感的想象;体育题材的作品有对招式的想象;侦探题材的作品有对案件的想象。这些想象的范畴包括时间, 地点, 角色和事件等。比如, 《机器人瓦利》的时间是未来的2700年, 地点是宇宙中的太空船, 主角是留守地球不停清理地球垃圾的机器人瓦利, 剧情是机器人瓦利在清理地球垃圾过程中发现绿色植物并珍藏起来, 女机器人夏娃来地球寻找生命体搜索到瓦利珍藏的绿色植物之后回太空船启动人类回归地球计划的故事。

3. 对时空的想象。

动画时空的创作是以记实电影的经验为基础, 加以浓缩, 借助第三创作来完成的。时空的想象最为典型的当属日本的科幻动画作品, 上世纪60年代手冢治虫创作的动画《铁臂阿童木》, 主人公阿童木诞生在21世纪的2003年, 那么故事的时空必然是发生在未来, 还有《宇宙战舰大和号》, 其背景空间是2199年的地球, 而影片中又催生了伊斯甘达尔星球的空间, 这些作品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未来式的。

4. 对声音的想象。

动画片中动画角色的发声由画外的自然人进行配音, 动画声音的想象空间有多大可想而知。说起动画配音, 最经典的要属唐老鸭和米老鼠的配音, 当然, 《狮子王》中的丁满和彭彭的声音设计也是具有非常强烈的想象空间的。在动画创作中介入歌舞剧的模式, 在无声源的音乐应用上, 音乐直接代替角色的独白。在《小马王》中, 斯普理特在再次被抓送往修筑铁路的旅途中的音乐, 就表白了斯普理特此时的心情, 这是非常主观的借喻。

(二) 动画的夸张性与简化性。

动画就是夸张与内敛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特征化的夸张和符号式的简化都是动画艺术必不可少的特征。夸张是把刻画对象的细节进行突显和放大。简化则是在创作具体动画角色和剧情的过程中进行选择性的筛选与概括。具体的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

1. 角色和动作的简化和夸张。

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在《影视美学》中说:“视知觉必须通过“简化”和“张力”这样两种组织方式, 来对对象进行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动画中的角色和动作是简化性与夸张性并存的。日本动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动画中的角色进行去繁化简, 用简单的线条对人物的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蜡笔小新》中, 小新的眼睛和鼻子的特征都非常简单和夸张, 体形的造型也是去繁化简, 包括对衣纹的处理也仅用几条简单的线条概括。在动作的设计调度中, 极少的中间画令角色运动更简化更夸张。在《樱桃小丸子》中, 造型与动作也体现了这样的风格。

动画的极简和夸张主义不仅出现在日本动画中, 在美国动画中同样能找到答案。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的皇后造型十分夸张, 硕大的双眼, 长长的鹰钩鼻, 尖尖下巴, 刻画出一个歹毒的妇人形象。

在中国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中, 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造型设计以中国传统京剧脸谱为原形, 进行简化夸张, 打斗动作的设计也是引荐中国戏曲中的打斗动作, 简单夸张的造型和动作设计把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诠释的入木三分, 十分精妙。

简化性和夸张性在动画中的运用是没有国境的, 动画师在诠释角色时对夸张和简化程度的拿捏, 都是动画精彩与否的重要关键。

2. 剧情的简化和夸张。

剧情的简化与夸张是根据题材而定的。动画的题材很多时候来源于童话, 神话, 寓言, 民间故事或科幻故事等, 而这样的题材本身就具备了夸张性。而介于时间意识的浓缩性, 剧情的简化与夸张是必然的。在《疯狂约会美丽都》中, 苏雅带着她的狗布鲁诺穿洋过海到美丽都寻救自己的孙子的剧情描写, 就是对时间意识的压缩化。

综上所述, 对于动画本质问题, 似乎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观点。专家学者对动画作了各种各样的界定, 但始终没有一个定义被认为是完美的, 所以有人干脆认为动画是无法被明确定义的。但以笔者之见, 对“动画”学理定义的探讨可以是百花齐放, 但对“动画”现实功能的理解大家可能都是相近的, 那就是动画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而将动画与日常生活、与人的需要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理解, 就会让我们与动画的本源无限接近。

参考文献

[1][德]M.海德格尔著, 彭富春译:《诗·语言·思》,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第187页。

[1]彭吉象著.《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冯文孙立军著.《动画艺术概论》海洋出版社, 2007年版.

[3]李四达编.《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聂欣如著.《动画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5]薛燕平著.《非主流动画电影:历史·流派·大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6]赵前丛琳玮编.《动画影片视听语言》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篇4:什么是人文

一则故事是梁晓声亲历的。

一次在法国,梁晓声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到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小雨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泥水扑向他们的车窗,车身上满是泥污。

他们想超车,但路很窄。

梁晓声问司机:“能超吗?”

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

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一位先生,对他们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把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

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

司机转述了那位先生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

梁晓声说,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另一则故事是我亲历的。

2008年9月,我和几个朋友在美国旅行。在一处风景名胜地,来来往往的各国游客很多。

在洗手间解完手,同行的一位女士从女厕出来,面带不解地对我说:“我发现一件怪事,六七个日本老太太,在一个厕位门口排成一排,另外一个厕位空着,她们却不上。”

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想想吧,一个日本旅行团的老太太们,忍着内急而耐心地排在一个厕位门口,把另一个厕位让给别人。知道这世上有谦让的美德,但不知道还有谦让成这样的!

这件事,让我今生难忘。

什么是“人文”?

“人文”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若想國家更进步,社会更和谐,则必须以文化立国。

若想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则急需补上人文这一课。

我们生活在五百年来物质极大丰富的殿堂之中,也徘徊在人文精神匮乏的废墟之上。

我们何时能在骨子里高贵起来,重拾魏晋风骨、大唐气象,我们何时能让公平正义把历史和现实的死角照亮?

“人文家国,历久弥新”,这是国家人文历史的口号,吾辈以此为己任,并坚信,它不会只是一种梦想。

(摘自《杂文月刊》)

篇5:人文地理是什么意思难学吗

如果是想学到还不错的水平,那么你必须把几乎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看起来这似乎很困难,可是这并不难完成而且必须完成!只要有空就去记忆知识点就OK,有些知识点很难记,可是如果形成网络的话就是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你是想学到特别拔尖的水平,那么一些很刁钻的知识点你也得记住,这些知识点考的几率不大,但有时考到也是一两分的那种。比如各大洲的人口现状(人口模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南北方差异,以及一些生活常识,比如城市化后排水不畅(因为改为水泥路面后,没有原来泥土下渗那么好,加之排水系统建设不到位所致)这些知识点都是靠平时的积累(新闻上会有相关内容,多看看真的有好处),地理课上也能积累到很多。这种题目一般会出现在大题或选择题中的一个小选项中,碰到了就拿分。有机遇性的,所以你最需要做的还是掌握基础!

篇6: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在中世纪,宗教是中心,教育通常由宗教组织。

逐渐有了更多的学校,尽管大多数人没有文化。在那个时期,有以古典文学和历史为中心的新教育,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这两件事都是关于如何辩论和为公共生活做准备。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以反对和攻击教会和僧侣而闻名,但他们的反对并非出于非宗教的个人精神,而是出于宗教的个人主义,出于对上帝的爱。当本应代表纯洁和神圣的教会堕落时,那些谴责它的人却在捍卫它。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在信徒和灵魂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篇7: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精致化管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管理,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刻的管理,是既注重细节、过程,又重视结果的管理,是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均衡的管理.精致化是追求卓越,提升品质的“精致文化”,即融会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各自的优势,形成一种以文化为特征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其价值取向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精致化是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管理境界,把人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打造精致化课程,实施精致化教学,营造精致化校园环境及精致和谐的人际氛围,实现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目标。

精致化是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是优质教育的必要保证。以精致化思想为指导,围绕学生的发展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篇8:什么是真实有效的科学“活动”?

浙教版《科学》教材中的“活动”是科学教学的一部分, 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思想。“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的特点:

(一) “活动”形式多样化

初中科学课本中各册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形式有:观察、调查与交流、竞赛、游戏、实验探究、技能训练、小制作、小发明、课外实践活动等。

(二) “活动”内容生活化

科学“活动”着眼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因此, 很多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联, 如:会沉浮的气球、鸡蛋放在溶液里、月相实验、模拟月食实验、酒精蒸发实验、水的沸腾实验、水蒸气液化实验、液体的扩散实验、蔗糖溶解实验、近点远点盲点实验、观察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花的结构、膝跳反射等等。

二、“活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调研、听课、访谈, 发现科学“活动”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教师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的首要目标还是完成教学内容, 至于学生真正理解了多少知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是否能提高并不重视, 这样的结果是: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活动, 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认识结果代替了学生的认识过程。

(二) 教师“活动”代替了学生“活动”

现在科学课本中许多都是学生分组“活动”, 由于学生分组“活动”需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 某些科学教师性情使然, 怕麻烦, 上课只准备教师演示“活动”的器材, 所以学生的分组“活动”就由教师演示“活动”代替了, 更有甚者, 教师的演示“活动”也省了, 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教师这样做极大地抹杀了学生能力培养。

(三) 科学“活动”教学设计不精细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师只有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 才会有精彩课堂的生成呈现。而部分科学教师的教案, 在“活动”这一环节上, 写得很简单, 如:书本第几页、略, 还有的干脆什么都不写。这大大降低了“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 影响了“活动”教学的可操作性, 使“活动”显得粗糙而简单, 无序而重复, 杂乱而无章, 缺乏有序渐进, 教学时间用得很多, 然收效甚微。

(四) 科学“活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有些“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应的器材, 而实验室中的仪器很陈旧, 与科学教材配备不密切, 也有些仪器比较缺乏, 如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相形状, 用显微镜观察精子和卵子的实验等等。

三、解决科学“活动”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是基础

对“活动”教学的认识包括观念上的转变和内涵的理解, 这是提高“活动”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 任何一次教学改革, 无不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 教育每前进一步, 无不依赖于教学观念的突破, 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

1. 加强学习, 分析课例

组织教师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学论》、《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新课程下教师自我发展设计能力》等等,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 只有将学生进行科学活动与学习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活动”的教学中, 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活动, 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感受科学过程, 获取事实证据, 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

一线教师教学过程中, 要敢于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操作, 教师只需说明“活动”教学的实施要领、操作步骤等。

2.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

邀请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来校上示范课、开讲座, 送骨干教师外出培训, 与结对学校、同一片区学校开展教学研讨等形式, 既有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活动”教学的要素, 操作程序, 基本步骤等, 也有从实践的层面结合“活动”教学的亲身经历, 使得“活动”教学少走一些弯路,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转变教师“活动”教学的备课是关键

教师要上好科学“活动”, 备课是关键, 这样上课时才胸有成竹、遇事不乱。

1. 备课要体现“学生被动”到“学生能动”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变“我教你学”为“以学定教”的思路来备课, 让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根据“活动”教学要求, 灵活地掌握课标, 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把备课的视野扩大到教材以外的东西。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培养学生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 进行合作备课。有些实验在一节课内很难完成, 那么我们就要提前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先做, 然后把实验中的现象在课堂中展示出来。

2. 备课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有效改进

教材中的“活动”是理想化的产物, 如何发挥出活动的有效作用, 教师就要合理地选择利用。不能认为教材是专家编写的, 教学就要以教材所承载的权威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为宗旨, 教师的任务就是简单地“占有”教材, 然后将教材内容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 再让学生去“占有”。教师和学生都成了教材的奴隶。而应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 不是供掌握的目的, 而只是教师使用的工具。作为工具, 它怎样才能适合自己使用?是否需要加工改造, 教师要予以审视和重构。教师在备课中, 可以对书本上的某些实验加以改进,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案例:比热实验的改进

取两只质量相同的烧杯, 放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使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相同的热量。教材原有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这个实验要求除了水和煤油两种不同物质不一样, 其他的条件都应控制相同:煤油和水的质量、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火焰等等。特别是酒精灯的火焰要一样, 在这个实验中很难控制, 那么我们采用改进的水浴法如图2所示的装置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 增强学生科学“活动”的操作是核心

1. 转变教师角色行为, 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只有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许多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处于主动的状态时, 能够发挥智力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而处于被动状态时, 只能发挥其智力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因此, 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他们自身的需要, 应该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2. 将课堂延伸至大自然, 培养学生“活动”的兴趣。

大自然中许多活生生的事物变化在课堂上是无法识别的, 如教材中出现的“日月星辰天体运动的观测”、“太阳光的色散”、“光的颜色”、“太阳高度的测量”、“当地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春、秋、冬昼夜的长短”的观测等, 这些“活动”内容无法在课堂内操作, 像处理这类教材, 就必须结合课堂教学, 打破课堂时限, 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实地科学观察和调查, 利用课后延伸补充教学, 才能让学生获得真知。

3. 结合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 经常开展各种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等比赛活动, 让学生多动手实践, 做到教、学、做合一。

通过动手引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增强对现象的理解和深化, 让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活动中得到体现。

(四) 配置与新课标相配套的实验器材是保障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 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 总结出各种规律。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 告诉他们实验的目的, 什么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至于怎么做, 应该留给学生。为此, 学校应尽可能配备多的器材, 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科学知识, 提高能力, 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 让他们也感受到科学家寻找自然规律的艰辛。

总之, 科学中穿插了大量的“活动”内容, 体现了编写者敏锐的时代意识,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勇于突破陈规的过人胆略, 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

摘要:《科学》教材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 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 由于教师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不够, 往往会以教师“活动”代替学生“活动”, 使“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不精细。本文通过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 转变教师“活动”教学的备课思路, 增强学生科学“活动”的操作以及配置与新课标相配套的实验器材四个策略, 以解决科学教材的“活动”教学。

关键词:科学活动,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邵宗杰, 裴文敏.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程功, 陈仙梅.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篇9:什么是人文精神?

举个例子。在所谓改革和反改革的人中,两派意见十分引人注目。一派主张量化管理、以科研成果衡量大学的水平。结果,理工科占优的院校常常压倒文科占优的院校。另一派可称是人文派,以大学中的文科教师,特别是研究本土文化的教师为主。他们在强调大学的人文教育的同时,又有很实际的计算:像北大的中國文学、中国史等,水平本是世界一流。如今的改革,使这些系受到冲击。结果是我们本来就不多的世界一流的系也会因改革而减少。缺乏本土文化的教育,学生将丧失自己的文化自信。

前一派人根本看不到人文教育的意义,其谬误不言自明。但后一派人的主张,同样具有误导性。说北大的中国史、中国文学的研究是世界第一,这种评价的真实程度有多少,还在其次。关键的问题是,即使这些领域确实有世界第一的水平,难道他们就能够等同于人文教育吗?

把中国文化等同于人文精神,使许多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回避了他们自身面临的一个危机:中国文化和我们现在年轻人所需要的精神资源究竟有多大关系?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为下一代的精神成长,究竟能够提供什么?

比如,你要培养年轻人思考人生的能力,是让他们读《理想国》、用苏格拉底的置疑和挑战自己去想问题呢,还是在《论语》中找一些现成的道德训戒?教孩子如何做人,是让他们读《富兰克林自传》呢,还是《曾国藩日记》?培养孩子的感性,是《战争与和平》好还是《红楼梦》好?没有人否认我们中国的经典很伟大。但是,让孩子学习做人,你还是希望他们能够从《富兰克林自传》读起。富兰克林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子,他活着的时候,即使在欧洲文化的中心法国,就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偶像。但是,他的自传,表达的却是所谓“小店主”式的生活哲学。像“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这样的忠告,人人都可受益。他告诉你怎么勤俭自律,怎么使日常琐碎的生活的每一分钟都具有意义。想要了解美国为什么从一个蛮荒之地成为当今雄视于世的“世界帝国”,不读这本书你是不会懂的。我相信大部分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富兰克林那样的人,而不是什么贾宝玉、林妹妹—不管《红楼梦》有多么伟大。

可惜的是,像《富兰克林自传》这样的书,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几乎已经被忘掉了。讲人文精神似乎非国学莫属,大家忘了在中国之外,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有多么丰富。目前那些强调“文化断裂”危机、要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人,多多少少表露了自己的心理病症。什么人爱谈自信?那些没有自信的人最爱谈自信。因为这对他们才成为问题。这些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常常会让下一代也缺乏内在的安全感,乃至误人子弟。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美国加州某个黑人学区,在讨论学校的课程问题时,不少要“民族文化自信”的人提出:学校教一本白人写的书,就得教一本黑人写的书。苏格拉底、培根、牛顿、哥白尼、康德、马克思、爱因斯坦,你就数吧。这些白人太多了。你得找一大堆这样的黑人出来。找不出来,这些白人的书也就不能教。否则,就成了在白人的强势文化面前丧失了自己文化上的独立自主,让人家给“殖民”了。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成长的黑人孩子,心智发展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读这样的故事,你会觉得心寒。但是,这并不仅仅是人家的事情。这也是正在当前中国文化界改头换面地发生的事!什么独立自主呀,民族自信呀,结束留学运动呀,等等,都体现着对优越的异文化的恐惧,生怕自己被人家吃了。你能指望在恐惧中培养自信的人格吗?我宁愿北大砍掉一个“世界一流”的朱熹学者,多聘用一位哪怕是二流的富兰克林专家。因为教育是学生同人类伟大心灵间的对话。而大多数伟大的心灵,存在于我们所界定的中国文化之外。我们要找到那些熟悉这些伟大心灵的人,才能养育真正的人文精神。

(摘自《谁的大学》)

篇10: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1998年,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法学院设有43个研究中心(所),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和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中文法律图书25万余册,外文法律图书5万余册,中文法律期刊1300余种3万余册,外文法律期刊80余种3000余册。法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家》、《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 法学》(英文)、《人大法律评论》、《朝阳法律评论》等,并建成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全国知名的网站。

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两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优秀人才。现有在校注册学生3000余人,以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约占五分之一。

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法学家,更有一大批在全国法律界和相关学科有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先后有9名教授13次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过法制讲座。

篇11:科学是什么

温泉的保健功效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依靠地热水的温度,二是温泉流动时产生的机械冲击作用,三是温泉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汩汩流动的泉水柱本身就对人体有按摩作用,在一些专门修建的“按摩池”中,泉水集束泻下,利用落差产生的冲击力,“按摩”人肩部、背部、腰部、腿部的肌肉,对平常久坐电脑前的肩背僵硬、腰酸腿疼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赢得许多上班族的赞叹。

有健康专家认为,泡温泉还对现在脑力劳动者的“亚健康”状态(即慢性疲劳综合症)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并将泡温泉与劳逸结合、进行有氧运动并列为消除、预防“亚健康”状态的三大良好生活习惯。有资料显示,泡温泉不仅能够松弛神经、缓解压力,还有排除毒素、增强体质等“实质性”的功用。

温泉的养生作用虽然得到大家公认,但由于其泉口出水温度相差较大,矿化度不同,泉水内含有的各种化学离子、微量放射性元素的数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温泉的养生作用也不同。现在温泉研究界已经在推广一种更新的温泉养生方式,开始向“差异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即由专业医师对泡温泉者进行健康检查,然后为其制定适宜的温泉养生方案,这种服务,应该是热爱养生者的福音。

篇12:科学是什么作文

科学是什么作文

目前,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日日新和月月异已经出现在寻常老百姓的生活中,科学技术也已经成为了整个神州大地最值得骄傲的技术“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们,其最不同于一切低级动物的特征,就是会思维,很显然思维的对立面则总是要求人们信于统一,大概也因为如此,致使神州大地上相当一个时期来,伪科学、假科学,乃至种种封建迷信才得以盗窃科学之名沉渣泛起,甚器尘上,使整个神州大地乌烟瘴气。

尽管这么多年来。国家一直倡导科学思想,可有些人未必弄得很明白,一句话;科学就是反映自然、社会、思想等客观规律的知识系统,在很多小学生作文大全

但是要普遍地激发、激扬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活动,除了大力宏扬科学思想,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之外,

篇13: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实验者的回归” (experimenter‘s regress) 是一个悖论性的论题, 源于科学上对探测引力波实验的讨论。1970年美国物理学家韦伯 (Joe Weber) 声称他探测到了高通量引力波。之后, 许多科学家都曾复制过他的实验, 遗憾的是均以失败而告终。于是, 在科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引力波是否存在的大讨论。柯林斯 (Harry Collins) 在跟踪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科学家要探测引力波, 首先要知道引力波是否存在;要知道引力波是否存在, 就要知道实验操作是否得当;要知道实验操作是否得当, 就得看实验是否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然而, 结果是否正确又要取决于引力波是否存在。[1]84柯林斯把这种循环现象称做是“实验者的回归”。

通过对引力波案例的具体分析, 柯林斯发现, “实验者的回归”产生的主要原因, 是科学家不知道引力波是否存在。这样, 就无法对实验进行判定, 只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实验的复制过程上。因此, 当实验的复制过程出现任何微小的差错, 都会导致争论的产生。这使柯林斯意识到, “实验者的回归”是导致科学争论的主要根源, 而缺乏准确的实验结果则是“实验者的回归”产生的前提条件。

通过进一步剖析“实验者的回归”的本性, 柯林斯认为, 从认识论上看, “实验者的回归”是一个归纳问题。当谈到归纳问题时, 就不得不提到到两位哲学家的贡献——一位是休谟、另一位是波普尔。柯林斯并不否认, 休谟的论证包含着真理的成分。但是, 柯林斯认为, 休谟把一切感知都归咎于心灵, 把一切都看成是有规律的, 这便意味着我们什么都没看出来。[1]7也就是说, 在柯林斯看来, 休谟虽然提出了归纳问题, 却没有给出可以由心理暗示推出结果的理由。这样的论证会使人感觉过于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 柯林斯认为休谟并没有真正解决“归纳问题”。同时, 柯林斯也不赞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路径, 他说:“波普尔当然知道归纳推理问题, 但是, 他并没有揭示出归纳推理与把异同归因于实验程序及其结果之间的关联。这是至关重要的!”[1]30

在借鉴了休谟的经验主义、批判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基础上, 柯林斯重新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审视归纳问题, 认为我们对事物的感知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形式”, 它构成了我们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规则。换句话说, 在柯林斯看来, 规则是社会约定的。因此柯林斯认为, 在讨论归纳问题时, 也必须从社会的层面入手。从这个意义上, 可以把“实验者的回归”论题看做是柯林斯对“归纳问题”的社会学解答。

二两种类型的回归

“实验者的回归”论题, 最早见于柯林斯1975年的论文“七种性别”。正式以概念的形式命名, 见于《改变秩序》一书。书中, 柯林斯对“实验者的回归”概念有两处描述:其一是关于建造引力波探测器的具体的描述;其二是关于检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的一般性的描述。

基于柯林斯的对实验者回归的这两种描述可以看到, 实验者在实验的过程中, 必须面对以下两种回归:

(1) 回归到实验结果, 从实验本身来看, 通常是将实验结果作为判定实验的唯一标准。这样, 当无法对实验作出判定时, 便又退回到对实验结果的争论上来。以引力波实验为例, 虽然不知道引力波是否存在, 但是我们知道当实验结果与事实不匹配时, 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实验操作是适当的, 现有知识无法解释结果;要么实验操作有误, 与知识本身无关。然而, 科学家们常常是宁肯相信实验操作有误、也不愿相信知识会出错。这样一来, 科学上对实验结果的争论, 实质上是对实验的操作过程的争论, 也就是关于实验者的胜任能力的争论。

在谈到实验者的胜任能力时, 人们总是会想到实验者在实验时是否足够“细心”。然而, 柯林斯通过对鞭尾蜥蜴的性生活案例的分析, 认为实验者的胜任能力并不是引发科学争论的主要原因。例如, 无论生物学家克鲁斯 (David Crews) 和他的同事如何改进他们的实验, 都会招致批评者们猛烈的批评。甚至争论到最后, 关于蜥蜴的一举一动、如挥手和撕咬……都有可能意味着蜥蜴在求爱。当科学争论到达此种地步时, 已经与实验者的胜任能力无关了。

既然实验者的胜任能力不是制约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那么,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在柯林斯看来, 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 诸如数据、算法、实验步骤等因素, 都会导致复制相同的实验未必会得到相同的结果。以测量水的沸点为例, 我们都知道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但是, 在实际测量时, 有人测出的结果可能高于100摄氏度、也有人测出的可能低于100摄氏度。可能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海拔、气压、空气湿度、空气中的灰尘……这些外在的实验条件, 均是实验者无法控制的。柯林斯基于上述分析认为, 科学争论是不可避免的。

(2) 回归到科学家的信念, 从科学家的角度上来看, 科学家们是否相信实验结果, 取决于结果是否为真。而结果是否为真, 又取决于科学家们是否相信结果为真。同样以引力波实验为例, 柯林斯发现, 有些科学家到死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然而, 一旦某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被视为是“异端”的话, 他就很难翻身了。但是, 这些科学家却总是有很好的理由坚持自己的实验, 并且能为自己的观点找到证据。这使柯林斯意识到, 支撑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的是他们的信念, 即所谓“珍爱的信念” (cherished belief) 。以韦伯为例, 当所有的物理学家都认为韦伯在撒谎、引力波根本不存在, 甚至韦伯因此得不到资金资助的时候, 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实验。

另一方面, 柯林斯发现, 即使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韦伯的实验是错的, 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将这样的结果公诸于众, 原因何在?主要原因在于这样的结论, 会威胁到广义相对论的地位。因此, 柯林斯认为, 科学家把什么结果当做真、什么结果当做假, 关键取决于社会的接受程度, 怎样说合法、怎样说合理。[2]柯林斯基于上述分析认为, 对实验的判定, 并不取决于搜集到了多少实验证据, 而取决于科学家共同体的社会认同。所谓真理, 只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为真, 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结果。韦伯的结果之所以被看做是错误的, 主要原因是韦伯站错了队——他站到了不被认可的那个科学家共同体里。

三打破回归的两种路径

柯林斯除指明了实验中潜存着“实验者的回归”论题之外, 还给出了打破“实验者的回归”的两种路径。

一种是所谓规则清楚的路径, 即通过对实验的“校准” (calibration) , 提高实验的标准化程度。步骤如下: (1) 排除一切与主体“r”无关的活动; (2) 排除一切不科学的活动; (3) 排除一切与实验者的身份不相符的活动; (4) 排除一切不是实验的活动; (5) 排除一切不能复制原形的实验; (6) 把剩余的部分划分为哪些是肯定的活动, 哪些是否定的活动; (7) 判定“r”是否被复制。[1]39此模型是柯林斯对传统的复制进路的总结, 柯林斯将它称作是“复制的经验模型” (the empirical model of replication) (或算法模型 (algorithmical model) ) 。通过对每一步骤的具体分析, 柯林斯认为, 这个模型并不具有可行性。表面上看这个模型是合理的, 但是, 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 该模型缺乏一个可以从上一步骤向下一步骤施行的、清楚的划界标准。因此, 这个模型只能够代表复制实验的一种理想状态, 而这种状态是永远也达不到的。

柯林斯对此模型的论述, 是对传统的科学观的极大讽刺。因为, 从《改变秩序》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模型不是由人类提出来的, 而是由“老鼠爸爸”提出的。对老鼠而言, 由于人类行动太多样, 以老鼠的智商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 老鼠爸爸为了让它的孩子们理解起来容易一些, 便将此模型简化, 演变成简单的类似计算机的程序的算法。老鼠爸爸把该模型称做“复制算法” (replication algorithm) , 认为这才是“规范的科学哲学进路”。

然而, 老鼠的智商怎么能跟人类相比呢?老鼠爸爸自以为自己很聪明, 但是由于该模型缺乏明确的划界标准, 因此这个模型一点都不“聪明”!表面上看, “复制的经验模型”是“老鼠爸爸”提出来的。实际上, 这个模型代表的是传统的科学哲学家们对复制问题的看法, 比如波普尔。在这里, 无形中柯林斯是把科学哲学家们都比做了小老鼠。科学哲学家们认为他们发现了科学的规律, 但是在柯林斯看来, 这样的规律太简单, 无法完整地概括出人类行动, 所以应当抛弃。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国内有些文献误把“复制的经验模型”视做是柯林斯对复制问题的总结和归纳, 曲解了柯林斯的本意。

另一种是所谓无规则、或规则不清楚的路径, 即通过科学家的反复磋商最终达成社会认同。柯林斯称之为文化适应模型 (enculturational model) 。通过调查, 柯林斯发现科学家们之所以认为韦伯的实验是错误的, 并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韦伯实验的不足或缺陷, 而是因为没有人能够成功复制韦伯的实验。出于对科学文化的捍卫和坚持, 科学家们认为韦伯的实验是失败的。此时, 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就变成了掺杂着社会因素的“为社会文化接受的科学实践活动”, 从而使社会磋商, 成为打破“实验者回归”的一种路径。而在柯林斯看来, 这种路径才是打破“实验者的回归”现象唯一可行的。

四一种新的科学观

“实验者的回归”论题一经提出, 便受到了广泛关注。有学者在论证中运用了此论题, 也有学者借鉴“实验者的回归”提出了其他形式的“回归”。大体上包括以下几类: (1) 科学家对“实验者的回归”的推广。如物理学家肯内菲克 (Daniel Kennefick) 借鉴“实验者的回归”, 提出了“理论家的回归” (theoreticians’ regress) 的概念。[3]5 (2) 科学哲学家对“实验者的回归”的推广。如拉德 (Hans Radder) 借鉴“实验者的回归”, 提出了“知者的回归” (knower’s regress) 的概念。[4] (3) 进一步揭示科学史案中潜存的“实验者的回归”现象。如夏平与谢弗 (Simon Schaffer) 借用柯林斯“实验者的回归”概念论证气泵的复制过程。[5] (4) 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对“实验者的回归”的推广。如阿什莫 (Malcolm Ashmore) 将柯林斯对物理学实验的复制研究, 运用到对反身性的研究中;皮克林运用“实验者的回归”阐释科学上关于“磁单极子”的争论;皮卡尔 (Caroline Joan S. Picart) 借用“实验者的回归”揭示了科学共同体中运用幽默与修辞关系方面的权利形态。[6]22-23 (5) 技术哲学家对“实验者的回归”的推广。如麦肯齐 (Donald Mackenzie) 把“实验者的回归”推广到技术领域, 解释人们总是用对对实验者技能、实验设计或仪器质量的质疑来实验结果与过程的问题;[7]普尔曼 (Marc Perlman) 用“实验者的回归”论证了高保真音响爱好者之间的争论;[8]卡尔普 (Sylvia Culp) 把“实验者的回归”称为“数据-技术循环” (data-technique circle) , 论证实验者们总是用稳定性作为判定新技术的标准等等。[9]

对“实验者回归”论题的这些推广应用, 极大地提升了柯林斯在国际学界的学术地位。但是, 反思实验者回归论题本身也并非没有缺陷。首先, 柯林斯过分夸大了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影响。照柯林斯看来, 历史上记载的科学知识都不可信, 唯有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才是真知识。然而, 承认知识并非不可错, 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是错的, 也不意味着科学行动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在这一点上, 柯林斯的论证进路过于偏激和理想化。其次, 柯林斯的论证策略太过于辛辣。把传统的“科学哲学家”比做小老鼠是不适当的。因此, “实验者的回归”论题也不可避免地会遭到质疑, 概括起来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

大多数学者认为“实验者的回归”虽然有意义, 但是柯林斯的论证不充分或不适当。巴恩斯和布鲁尔认为, 柯林斯的研究对象都是否定性实验发现, 而不是肯定性实验发现。并且, 他们认为, “在柯林斯坚持区分‘自然的’和‘社会的’的地方, 我们则认为应该把它们交融在一起;在他否认社会与自然的联系的地方, 我们则坚持这种联系的存在。我们认为, 要把归纳理解为一个社会过程, 那么自然环境下的事态必须具有社会意义。”[10]皮克林抱怨说:“关于争论的终结, 柯林斯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他的论证很明显, 他对争论终结的唯一描述就是对偶然性因素进入特殊争论的终结的描述……能想到的就是人们在某一时期结成联盟, 也就说了这些。[11]罗斯 (Paul Roth) 与巴雷特 (Robert Barrett) 认为, 柯林斯论证的失败之处在于, 他的论证过程缺乏有说服力的案例。[12]尼克尔斯 (Thomas Nickles) 认为, 柯林斯对‘实验者的回归’的论证并没有超越传统的怀疑论的‘水平’”[13]。

也有学者认为, “实验者的回归”根本没有意义。如富兰克林 (Alan Franklin) 在重新回顾了研究引力波的历史后认为, “实验者的回归”对于理解这一时期的实验物理学没有帮助。[14]马尔凯认为, 柯林斯分析的出发点是基于误解。[15]

另外, 还有学者向柯林斯提出, 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提出了两种与“实验者的回归”类似的回归表述:其一是古希腊哲学家恩批里柯 (Sextus Empiricus) , 他说“为了确定引发争论的标准, 就需要预先有一个已经达成共识的判定标准;为了有一个已经达成共识的判定标准, 就要确定争论的标准。”另一位是法国哲学家蒙田 (Montaigne) , 他说“为了判断客体的表象, 我们需要对工具进行判定;要核实工具我们就需要证明;要核实这样的证明就需要工具:我们陷进了一个循环。”

尽管, 目前学界对柯林斯提出的“实验者的回归”论题的看法褒贬不一, 但是, 作为柯林斯科学知识社会学思想的精粹与标签, “实验者的回归”的论题代表了柯林斯在解构了传统的科学观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科学观的建构。

首先, 柯林斯从实验的前提条件入手解构了传统的科学观。在传统科学观中, 科学家都是公正的和无私利的。如默顿曾提出, 科学家们都具有精神气质, 并且科学家们的精神气质会自然地形成规范。科学家的精神气质决定了科学应该是客观的、公正的。另外, 传统的科学观认为, 实验应该是精确的、可测量的、可重复的, 如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曾说过:“ (物理学) 成功的根本基础是有重复试验的可能性。我们之所以会对其实验结果最终达成一致, 是因为我们知道, 实验在严格一致的条件下, 确实能够得出同样的实验结果。”然而, 在柯林斯看来, 在没有明确实验结果的情况下, 是不能判定实验是否是成功的, 或者说是否是对前一次实验的复制。这样, 上一次实验的结果就成为下一次实验的前提条件。但是, 在没有进行实验之前, 如何能得到实验结果呢?因此, 柯林斯认为, “实验者的回归”是由科学的内在机制导致的。

接下来, 柯林斯通过对“实验者的回归”悖论的讨论, 重构了科学规则。他的论证步骤是:首先, 他指出由于“实验者的回归”现象的存在使传统的科学方法失去作用, 导致了科学争论的产生。那么, 我们就不能按传统的科学观那样, 把实验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次, 追究“实验者回归”产生的根源, 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因是意会知识的存在;外因是科学家之间的争论。换句话说, 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 需要掌握两种技术:一是意会知识;二是社会磋商。意会知识的存在, 给知识的产生注入了非形式化的规则, 使得知识看上去不是来自认识、而更像是来自社会。至于社会磋商, 就更不必说。再次, 解决“实验者的回归”问题有两种路径:要么是传统的算法模型, 即校准;要么是文化适应模型。算法模型虽然有规则, 但上面的分析已经表明, 这些规则是不起作用的。文化适应模型虽然没有规则, 是社会约定的, 但实际上它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因此, 柯林斯认为科学所遵循的规则应当是社会约定的。

总之, “实验者的回归”论题向我们表明, 当科学研究的对象超越了人类的直观感觉阈限、当验证科学预言的实验条件变得越来越复杂时, 科学家对有争议的科学实验结果的接受, 对失败的科学实验的评价, 以及对暂时得不到实验结果支持的科学预言的认可, 就与科学家的个人信念以及科学共同体的潜规则联系起来。而“实验者的回归”论题对这种现象的揭示, 无疑为我们更合理地理解科学带来了新的视角, 促使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以及技术哲学家纷纷重新回过头来, 对过去早已认为是定论的科学史案例进行重新剖析与反思, 这些剖析与反思不仅暴露出传统科学观的局限性, 并且进一步蕴含了重建新科学观的呼吁。

摘要:“实验者的回归”论题是柯林斯在追踪引力波案例时, 发现在科学争论中存在的一种循环现象, 构成其科学观的核心内容, 也可看做是他对“归纳问题”的社会学解答。柯林斯在归纳出两种回归类型——是回归到实验结果, 二是回归到基本信念的同时, 指明了打破回归的两种路径——是实验“校准”, 二是社会磋商。该论题自提出以来, 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也受到了褒贬不一的批评。该论题的提出, 为更合理地理解科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促使我们回过头来对传统科学观进行重新反思, 彰显了重建科学观的迫切性。

篇14:什么是科学

英文的science,法文的science,德文的Wissenschaft含义并不完全一样,它们都来自拉丁文的scientia,但或多或少有所转义。拉丁文的scientia继承了希腊文episteme的含义,其意思是“知识”、“学问”。出自它的各个欧洲语种的相应单词,都禀承了这个义项,但又或多或少有所偏离。英文偏离最多,science通常并不指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英文里有另外一个专门的词knowledge),而是指像物理、化学这样一些“自然科学”(nature science);法文和德文偏离得少一些,其中德文基本上保存着与scientia一样的意思(从构词形式上与英文的knowledge完全一样),并不特指自然科学,也包括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因此,我们可以说德文的Wissenschaft比较好地保存了希腊文episteme和拉丁文sci-entia的原始意含。

至此,我们便提出了西文语境下的两种“科学”概念:广义的科学指“知识”、“学问”,可以用德文Wissenschaft来标志,狭义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可以用英文的science来标志。在今天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长期隔绝、互不理解的背景下,人们很容易以为这是两种“自古以来”就并列发展的完全不同的东西。其实,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野只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也是在这种分野的过程中,“科学”狭义化成为“自然科学”。狭义的科学与广义的科学虽然有区别,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虽然有区别,但它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来源,即都出自希腊的知识传统也就是广义的科学传统。正是这个共同的知识传统,将西方广义的“科学”,与非西方的,比如中国的知识、学术、学问区别开来。因此,在西方语境下来谈“什么是科学”,至少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近代以来分化开来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及近代的自然科学与古代的希腊科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第二,它们共有的希腊知识传统与非西方比如中国的学问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们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便大体搞清楚了广义“科学”的基本含义;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便能大体明白狭义“科学”的基本含义。

先来考虑第二个问题:在西方世界影响深远的希腊知识传统与中国学术传统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们用“科学”指称希腊知识传统,是因为这个传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全人类共有的知识传统,而是相当特别的学术类型。把它放在与中国学术相比较的位置上来看,就能够更清楚地看出它的特别之处来。我愿意指出两个主要的区别。从学问的目标上讲,希腊学术追求变动不居的世界“背后”的确定性知识,而中国学术追求生生不息的动态生活“之中”的实践智慧。希腊学术有很强的知识论传统,而中国学问是知情意合一的。希腊科学对于确定性知识的追求是通过发掘“观念”的“内在性”来实现的,这种观念的内在性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理性”。所以,希腊科学也被称为理性科学。“理性”是西方广义科学传统的关键词。这是第一个区别。第二个区别,可以从做学问的方法上考虑,希腊学术强调学者独自展开真理的历程,并且在这种展开之中相互批判、相互质疑,而中国学术则强调面向经典、“述而不作”,强调不同经典诠释者之间的“和而不同”。

从这两个主要的区别中间,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广义)科学的品格:对严格的确定性知识的追求,对内在固有的理路即理性世界的开掘,对批判、质疑、论证的推崇。这些品格也为西方狭义科学所继承,勿宁说,西方狭义的科学最突出的展示了这些品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科学传统的统一形象和总的规定性:推理、论证、证明、演绎,是西方科学(学术)突出的方法特征。无论是中世纪的经院神学,还是现代的文艺批评、政治学说、法学理论,都禀有这些特征。近世哲学大家康德说:“任何一种学说,如果它可以成为一个系统,即成为一个按照原则而整理好的知识整体的话,就叫做科学……只有那些其确定性是无可置辩的科学才能成为本义上的科学;仅仅只是具有经验的确定性的知识只能在非本义上称之为学问(wissen)”(参见本书康德选文),所表达的就是这种广义的科学概念。许多德国哲学家正是从这种意义上,反而认为自然科学不够“科学”,而他们自己所倡导的哲学比如康德的先验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再来考虑第一个问题:近代以来日益分化开来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人文科学)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及近代自然科学与古代希腊科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作为近代以来从广义科学母体中分化开来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它们与希腊科学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程度的区别。联系的方面表现在,它们都继承了上述广义科学的一般品格:挖掘研究对象的内在理路,研究者之间相互质疑相互批判。它们与古典科学基本的分野则在于:它们不再是博通之学,而是专题化的“研究”。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文科学面对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科学面对物质世界。它们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人文科学主要面对经典进行“文本诠释”,而自然科学走上了“数学+实验”的实证道路;前者追求历史性解释,后者探索因果性说明。

近代自然科学继续希腊科学“探索内在性”的伟大事业。近代科学先驱们发现,自然界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一个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的世界,因此,探索自然的“规律”是人类理性能够做的最合适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讲,近代的自然科学是对希腊理性科学的发扬光大,是把理性的“内在性逻辑”推向了一个极致。但是着眼于因果性规律的近代科学,也把理性片面发展成为一种“工具理性”,因而受到广泛的质疑,认为背离了希腊理性的完整性,而导致了片面的理性。这是近代自然科学与希腊科学的重大区别。

近代自然科学不是希腊意义上纯粹的科学,而是功利性、求力型科学。它以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提高人类对于周围环境的掌控能力、按照人类自身的意志制造一个人工的生活环境为目标,因而它重视外在经验,重视有系统设计的、可重复的实验方法。它对数学的运用并不只是推究“道理”,而是将世界纳入可计算的网络之中,因而本质上受制于“控制”和“征服”的意志。正是由于征服和控制的意志要求“效率”的原则,使得近代西方的学术走上了分科化的道路,不仅自然科学脱颖而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陆续按照分科化的原则建立起来。自然科学通过技术,最醒目地实现了近代求力意志,因而成为近代的显学,人文科学则相对受到冷落。

西方的广义的科学为何会有与中国的学术如此不同的特征,为何西方近

代的科学会显现出与古典希腊科学如此不同的特征,我在“科学与人文”(《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一文中有过初步的解释。我认为,西方的学术与中国的学术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与它们各自的基本人文理念和人文构架有关。所谓“人文理念”是由人性理想(人)和教化形式(文)共同组成。西方人文理念是“自由”,而教化形式是“科学”,而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性理想是“仁”,教化形式是“礼”。正是“自由-科学”和“仁-礼”的不同,导致了学术传统的不同。近代科学之所以与古典希腊科学不同,也是因为“自由”的理念本身发生了变化。

中国人系统引进西学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事情,动机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夷之长技不外乎“坚船利炮”,所以第一代出国留学者学造船学兵器者居多,但后来发现,夷之长技不仅是“坚船利炮”,更有支撑坚船利炮的一整套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初被译成“格致学”,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被正式定名为“科学”。这个译法来自日本,取“分科之学”的意思,以区别于中国传统的文史学不分的博通之学。

我们很容易看出,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中文“科学”概念,特指在近代西方发展起来的作为“坚船利炮”之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既不包含西方的人文科学,也不必然指涉希腊的纯粹理性科学。由于强调其“求力”特征(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蛮力印象最深),强调其功利性特征,所以在汉语使用中“科学”与“技术”往往放在一起合称“科学技术”或“科技”。我们甚至可以说,近代中国人讲“科学”的时候通常想到的是“科技”。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中国人也想当然的认为中国古代也有“科学”,只是不够发达而已。中国古代确实有非常丰富和发达的实用型知识,以解决和安排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但这些知识与西方的“科学”有根本的区别,不是一个知识类型。

这个情况当时就被有见识的中国人注意到。梁启超指出,中国人过分把科学工具化、功利化,是“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他还说,“就是相对的尊重科学的人,还是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结果的价值,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他们只有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化学……等等概念,而没有科学的概念”(“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学灯》1922.8.23)近一百年之前的这种局面,今天并没有很大的改变。这本“科学读本”就是想正本清源,让西方思想家来讲述何谓“科学”,以纠正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形象。

前几年我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过一本《大学科学读本》。在那本书里,我基本上使用的是现代自然科学家的文章,用以说明自然科学的内在统一性,给读者提供科学的总体面貌;让科学家现身说法,见证科学的人文本性。现在编的这个读本,目标是正本清源,突现西方思想史背景下的“科学”观念,所以选取的都是哲学家的文章。这些哲学家,或者是西方广义或狭义科学传统的缔造者,或者是科学传统的批判者和反思者。他们都从某一个侧面揭示了西方科学的真相,合起来就构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西方科学观念的图像。

上一篇:行政法期末试卷答案下一篇:浅谈危化品运输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