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英文是什么

2024-06-20

科学家的英文是什么(共10篇)

篇1:科学家的英文是什么

what do you like about me?

what do you see in me?

篇2:科学家的英文是什么

2.look out

3.be careful

4.take care

篇3:什么是真实有效的科学“活动”?

浙教版《科学》教材中的“活动”是科学教学的一部分, 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思想。“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的特点:

(一) “活动”形式多样化

初中科学课本中各册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形式有:观察、调查与交流、竞赛、游戏、实验探究、技能训练、小制作、小发明、课外实践活动等。

(二) “活动”内容生活化

科学“活动”着眼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因此, 很多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联, 如:会沉浮的气球、鸡蛋放在溶液里、月相实验、模拟月食实验、酒精蒸发实验、水的沸腾实验、水蒸气液化实验、液体的扩散实验、蔗糖溶解实验、近点远点盲点实验、观察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花的结构、膝跳反射等等。

二、“活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调研、听课、访谈, 发现科学“活动”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教师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的首要目标还是完成教学内容, 至于学生真正理解了多少知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是否能提高并不重视, 这样的结果是: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活动, 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认识结果代替了学生的认识过程。

(二) 教师“活动”代替了学生“活动”

现在科学课本中许多都是学生分组“活动”, 由于学生分组“活动”需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 某些科学教师性情使然, 怕麻烦, 上课只准备教师演示“活动”的器材, 所以学生的分组“活动”就由教师演示“活动”代替了, 更有甚者, 教师的演示“活动”也省了, 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教师这样做极大地抹杀了学生能力培养。

(三) 科学“活动”教学设计不精细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师只有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 才会有精彩课堂的生成呈现。而部分科学教师的教案, 在“活动”这一环节上, 写得很简单, 如:书本第几页、略, 还有的干脆什么都不写。这大大降低了“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 影响了“活动”教学的可操作性, 使“活动”显得粗糙而简单, 无序而重复, 杂乱而无章, 缺乏有序渐进, 教学时间用得很多, 然收效甚微。

(四) 科学“活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有些“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应的器材, 而实验室中的仪器很陈旧, 与科学教材配备不密切, 也有些仪器比较缺乏, 如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相形状, 用显微镜观察精子和卵子的实验等等。

三、解决科学“活动”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是基础

对“活动”教学的认识包括观念上的转变和内涵的理解, 这是提高“活动”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 任何一次教学改革, 无不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 教育每前进一步, 无不依赖于教学观念的突破, 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

1. 加强学习, 分析课例

组织教师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学论》、《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新课程下教师自我发展设计能力》等等,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 只有将学生进行科学活动与学习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活动”的教学中, 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活动, 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感受科学过程, 获取事实证据, 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

一线教师教学过程中, 要敢于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操作, 教师只需说明“活动”教学的实施要领、操作步骤等。

2.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

邀请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来校上示范课、开讲座, 送骨干教师外出培训, 与结对学校、同一片区学校开展教学研讨等形式, 既有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活动”教学的要素, 操作程序, 基本步骤等, 也有从实践的层面结合“活动”教学的亲身经历, 使得“活动”教学少走一些弯路,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转变教师“活动”教学的备课是关键

教师要上好科学“活动”, 备课是关键, 这样上课时才胸有成竹、遇事不乱。

1. 备课要体现“学生被动”到“学生能动”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变“我教你学”为“以学定教”的思路来备课, 让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根据“活动”教学要求, 灵活地掌握课标, 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把备课的视野扩大到教材以外的东西。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培养学生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 进行合作备课。有些实验在一节课内很难完成, 那么我们就要提前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先做, 然后把实验中的现象在课堂中展示出来。

2. 备课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有效改进

教材中的“活动”是理想化的产物, 如何发挥出活动的有效作用, 教师就要合理地选择利用。不能认为教材是专家编写的, 教学就要以教材所承载的权威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为宗旨, 教师的任务就是简单地“占有”教材, 然后将教材内容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 再让学生去“占有”。教师和学生都成了教材的奴隶。而应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 不是供掌握的目的, 而只是教师使用的工具。作为工具, 它怎样才能适合自己使用?是否需要加工改造, 教师要予以审视和重构。教师在备课中, 可以对书本上的某些实验加以改进,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案例:比热实验的改进

取两只质量相同的烧杯, 放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使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相同的热量。教材原有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这个实验要求除了水和煤油两种不同物质不一样, 其他的条件都应控制相同:煤油和水的质量、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火焰等等。特别是酒精灯的火焰要一样, 在这个实验中很难控制, 那么我们采用改进的水浴法如图2所示的装置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 增强学生科学“活动”的操作是核心

1. 转变教师角色行为, 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只有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许多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处于主动的状态时, 能够发挥智力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而处于被动状态时, 只能发挥其智力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因此, 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他们自身的需要, 应该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2. 将课堂延伸至大自然, 培养学生“活动”的兴趣。

大自然中许多活生生的事物变化在课堂上是无法识别的, 如教材中出现的“日月星辰天体运动的观测”、“太阳光的色散”、“光的颜色”、“太阳高度的测量”、“当地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春、秋、冬昼夜的长短”的观测等, 这些“活动”内容无法在课堂内操作, 像处理这类教材, 就必须结合课堂教学, 打破课堂时限, 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实地科学观察和调查, 利用课后延伸补充教学, 才能让学生获得真知。

3. 结合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 经常开展各种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等比赛活动, 让学生多动手实践, 做到教、学、做合一。

通过动手引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增强对现象的理解和深化, 让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活动中得到体现。

(四) 配置与新课标相配套的实验器材是保障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 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 总结出各种规律。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 告诉他们实验的目的, 什么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至于怎么做, 应该留给学生。为此, 学校应尽可能配备多的器材, 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科学知识, 提高能力, 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 让他们也感受到科学家寻找自然规律的艰辛。

总之, 科学中穿插了大量的“活动”内容, 体现了编写者敏锐的时代意识,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勇于突破陈规的过人胆略, 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

摘要:《科学》教材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 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 由于教师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不够, 往往会以教师“活动”代替学生“活动”, 使“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不精细。本文通过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 转变教师“活动”教学的备课思路, 增强学生科学“活动”的操作以及配置与新课标相配套的实验器材四个策略, 以解决科学教材的“活动”教学。

关键词:科学活动,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邵宗杰, 裴文敏.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程功, 陈仙梅.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篇4:什么是成就诺奖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已评选了115届。诺贝尔奖对世界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曾说,“诺贝尔奖把人类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动和促进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大原因,也是科学家和研究者们投身科研、潜心研究的目标之一。那么,教育经历、成长环境、老师启蒙、兴趣爱好、后天努力等,到底哪些因素对这些世界级的科学家产生了影响?他们的科学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特质?

兴趣和热情,点燃科学梦想的火种

在很多人眼中,科学家这个称呼略显神秘,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长大成为科学家”的梦想。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人奥利弗·史密斯教授也一样,“7岁那年我看了一本关于超人的漫画,从那时候起我就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虽然那时候的我连科学家的确切定义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史密斯眼中,科学家就是超人,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准确地说,我那时应该是想成为一个发明家”。奥利弗·史密斯的很多科学研究其实并不只是单纯枯燥的理论,而是一些令人愉快的“发明”。“比如我获奖的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由于没有现成的设备可以买,于是我自己做了一个。”他说。

做科研重要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奥利弗·史密斯一直强调兴趣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他建议学生一定要研究自己有兴趣的课题,“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课题,你就去找你的导师给你换一个;如果他不答应给你换,那么,就换掉这个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点都在于“乐在其中,充满信念”。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告诫青年科学工作者说,“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目标,但千万不要把得诺贝尔奖作为自己的目标。如果要我给你们提出什么建议,那就是不要仅仅以能挣多少钱或者爬上什么位置作为你科学研究的动因或追寻的目标。”

对于兴趣,学校的启蒙和培养不可少。“学校在保证学生好好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习他们感兴趣的。”韦尔特曼说,“我不是个好学生,因为学的东西太多,在初中的时候我竟然要学4门语言,我都没有兴趣。”然而,他却热衷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并在1999年获得诺贝尔奖。

戴维·格罗斯认为,大学真正的精髓在于真和美。遵照真实、追寻美好,“这两点是学习、研究的精髓,拥有这两点,我们才能认为这是所真正的大学。”格罗斯建议青年学子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

“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们,在中学的成绩考得好,并不等于将来你的职业发展会很成功。重要的是你们要找到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并充分发挥它。”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在讲述了自己求学路、成才的经历时也提出忠告,“对于青少年来说,保持一颗探索、好奇的心,对成才很有好处。”

坚持与钻研,对科学精神的敬畏与崇拜

几天前,《界面》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UNC)医学院采访到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齐兹·桑贾尔。他表示生化研究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的这项研究已经做了35年,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失败率高达80%至90%。他觉得,生化研究成功的关键要挑选重要、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努力工作,并持之以恒。

著名生物化学专家、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蒂姆·亨特博士鼓励青年学者应该在最初的研究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培养在微小的线索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困难和瓶颈时更要充满信心地去寻找证据,支持和论证看起来有异于前人的结果和发现。

“当我还是一个10岁孩子的时候,我曾读过韦尼阿明·卡维林的《船长和大尉》,之后,我便终生不渝地奉行着书中那位主人公萨尼亚·格里戈里耶夫的准则:奋斗、探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在《科学与社会》这本自传式著作中写道。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丁努思·韦尔特曼认为,“我们需要有一种品格,就是知难而上。”可见,成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别人放弃的时候,他没有放弃”。

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尽管你在进行一项伟大的研究,也许你处于一流的科研环境中,你仍然不能强求,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坚持下来并最终突破了瓶颈,那么对所在领域的影响力将是空前的。沃尔夫冈·克特勒教授强调,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成就都绝非偶然。美国很多大学也是在长期的科研积累过程中才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个过程,麻省理工学院积淀了超过一百年,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甚至更久。在他看来,对于一件非凡的工作,很多科研工作者都希望尽快提前完成;但科学研究这些事情,有时候还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

科学研究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在经历了一整天的工作后或当您感到渐渐失去耐心时,应学会释放压力。沃尔夫冈·克特勒教授告诫后来者,“对于真正的科学家来说,进行科学研究并指导学生……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因此给自己带来过多压力,我们需要保证自己有办法协调好这些压力”。

严谨和认真,通向成功的科研态度

据媒体近日报道,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研究青蒿素的时候,为了准确把握疗效“以身试药”,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当时动物试验过了,药走不出去,发病季节就过了,那就耽误一年。”屠呦呦说,“那时候也不考虑荣誉不荣誉,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勤劳勇敢的科学实验,要想取得划时代的科学成就无异于天方夜谭。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在科研中不仅治学严谨、专心致志,而且非常喜爱物理学实验,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有时为了科学实验,他四处奔波,走遍波士顿及佛罗里达州,以便找个强力磁场进行他的“量子液体实验”,他在工作时很少理会身旁其他事情,以致他的研究工作非常出色、非常高效。

另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在科学研究中就非常重视实验,他在诺贝尔奖获奖发言时特别强调实验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他讲道:“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在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学生们的兴趣,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诺贝尔奖并不青睐功利主义者,只有具备科学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获此殊荣。纵观100多年来诺贝尔科学奖获奖名单发现,90%以上的奖项都被授予在基础科学方面取得重大发现与理论成就的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偏爱基础科学成果的传统,对于激励科学家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使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基础科学研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篇5:快餐的英文是什么

临时为一顿简单的晚餐构想菜单、买原料是很 耗费时间 的.

12.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this evening. Will you slap up a quick meal?

今晚我有要事, 你能快点做项顿简单的饭 吗 ?

13. I only use my microwave to heat up leftovers for a quick meal.

我只用微波炉加热剩饭,简单地吃吃.

14. Can you slap up a quick meal for my friend before we rush to the game?

你能在我跟朋友们赶去看比赛之前给我们草草凑合一顿饭 吗 ?

15. Quick at meal, quick at work.

篇6:6的英文是什么

他们验明6种植物有可能提炼出药物麻醉剂。

2. The election was held six months ahead of schedule.

选举提前了6个月举行。

3. Their countries had been at war for nearly six weeks.

他们的国家陷入战争状态已将近6个星期了。

4. Any property which does not sell within six weeks is overpriced.

任何房产如果6周内还卖不出去就说明定价过高。

5. She bought Ann two bras and six pairs of knickers.

她给安买了两件胸罩、6条内裤。

6. More than six million youngsters tune in to Blockbusters every day.

每天有600多万年轻人收看“热门大片”这档节目。

7. The batteries had a life span of six hours.

这些电池的寿命为6小时。

8. On arrival, a six-course meal was top of the agenda.

他们到达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吃一顿六道菜的大餐。

9. It would take three to six hours for a round trip.

往返行程需要3到6个小时。

10. This drug has one important limitation. Its effects only last six hours.

这种药有一个严重缺陷:它的药力只能持续6个小时。

11. The six-person jury deliberated about two hours before returning with the verdict.

6人陪审团认真商议了约两个小时后作出了裁定。

12. They walked through the dense Mozambican bush for thirty six hours.

他们花了36个小时穿过茂密的莫桑比克丛林。

13. She was only six and still missing her front teeth.

她才6岁,门牙还没长出来。

14. He was six feet four, all lanky and leggy.

他身高6英尺4英寸,瘦高个儿,大长腿。

15. He had a staff of six salespeople working for him.

他手下有6名销售人员为他工作。

篇7:放弃的英文是什么

It was all because of him that we gave up the plan.

他不会放弃任何机会以获得一份好工作。

He will in no wise give up any chances to get a better job.

根据专家们的意见,他们马上放弃了这项试验。

According to expert opinions, they gave up the experiment immediately.

她放弃职业结婚以后有一种失落感。

She experienced a loss of identity after giving up her career to get married.

牧师劝他放弃坏习惯。

The priest persuaded him to give up his bad habit.

试了几次后,他们决定放弃。

After a few tries they decided to give up.

放弃一个陆上帝国,向来比放弃海外殖民地更加困难。

Shedding a land empire is always harder than letting go of overseas colonies.

篇8:科学家的英文是什么

“实验者的回归” (experimenter‘s regress) 是一个悖论性的论题, 源于科学上对探测引力波实验的讨论。1970年美国物理学家韦伯 (Joe Weber) 声称他探测到了高通量引力波。之后, 许多科学家都曾复制过他的实验, 遗憾的是均以失败而告终。于是, 在科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引力波是否存在的大讨论。柯林斯 (Harry Collins) 在跟踪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科学家要探测引力波, 首先要知道引力波是否存在;要知道引力波是否存在, 就要知道实验操作是否得当;要知道实验操作是否得当, 就得看实验是否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然而, 结果是否正确又要取决于引力波是否存在。[1]84柯林斯把这种循环现象称做是“实验者的回归”。

通过对引力波案例的具体分析, 柯林斯发现, “实验者的回归”产生的主要原因, 是科学家不知道引力波是否存在。这样, 就无法对实验进行判定, 只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实验的复制过程上。因此, 当实验的复制过程出现任何微小的差错, 都会导致争论的产生。这使柯林斯意识到, “实验者的回归”是导致科学争论的主要根源, 而缺乏准确的实验结果则是“实验者的回归”产生的前提条件。

通过进一步剖析“实验者的回归”的本性, 柯林斯认为, 从认识论上看, “实验者的回归”是一个归纳问题。当谈到归纳问题时, 就不得不提到到两位哲学家的贡献——一位是休谟、另一位是波普尔。柯林斯并不否认, 休谟的论证包含着真理的成分。但是, 柯林斯认为, 休谟把一切感知都归咎于心灵, 把一切都看成是有规律的, 这便意味着我们什么都没看出来。[1]7也就是说, 在柯林斯看来, 休谟虽然提出了归纳问题, 却没有给出可以由心理暗示推出结果的理由。这样的论证会使人感觉过于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 柯林斯认为休谟并没有真正解决“归纳问题”。同时, 柯林斯也不赞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路径, 他说:“波普尔当然知道归纳推理问题, 但是, 他并没有揭示出归纳推理与把异同归因于实验程序及其结果之间的关联。这是至关重要的!”[1]30

在借鉴了休谟的经验主义、批判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基础上, 柯林斯重新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审视归纳问题, 认为我们对事物的感知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形式”, 它构成了我们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规则。换句话说, 在柯林斯看来, 规则是社会约定的。因此柯林斯认为, 在讨论归纳问题时, 也必须从社会的层面入手。从这个意义上, 可以把“实验者的回归”论题看做是柯林斯对“归纳问题”的社会学解答。

二两种类型的回归

“实验者的回归”论题, 最早见于柯林斯1975年的论文“七种性别”。正式以概念的形式命名, 见于《改变秩序》一书。书中, 柯林斯对“实验者的回归”概念有两处描述:其一是关于建造引力波探测器的具体的描述;其二是关于检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的一般性的描述。

基于柯林斯的对实验者回归的这两种描述可以看到, 实验者在实验的过程中, 必须面对以下两种回归:

(1) 回归到实验结果, 从实验本身来看, 通常是将实验结果作为判定实验的唯一标准。这样, 当无法对实验作出判定时, 便又退回到对实验结果的争论上来。以引力波实验为例, 虽然不知道引力波是否存在, 但是我们知道当实验结果与事实不匹配时, 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实验操作是适当的, 现有知识无法解释结果;要么实验操作有误, 与知识本身无关。然而, 科学家们常常是宁肯相信实验操作有误、也不愿相信知识会出错。这样一来, 科学上对实验结果的争论, 实质上是对实验的操作过程的争论, 也就是关于实验者的胜任能力的争论。

在谈到实验者的胜任能力时, 人们总是会想到实验者在实验时是否足够“细心”。然而, 柯林斯通过对鞭尾蜥蜴的性生活案例的分析, 认为实验者的胜任能力并不是引发科学争论的主要原因。例如, 无论生物学家克鲁斯 (David Crews) 和他的同事如何改进他们的实验, 都会招致批评者们猛烈的批评。甚至争论到最后, 关于蜥蜴的一举一动、如挥手和撕咬……都有可能意味着蜥蜴在求爱。当科学争论到达此种地步时, 已经与实验者的胜任能力无关了。

既然实验者的胜任能力不是制约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那么,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在柯林斯看来, 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 诸如数据、算法、实验步骤等因素, 都会导致复制相同的实验未必会得到相同的结果。以测量水的沸点为例, 我们都知道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但是, 在实际测量时, 有人测出的结果可能高于100摄氏度、也有人测出的可能低于100摄氏度。可能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海拔、气压、空气湿度、空气中的灰尘……这些外在的实验条件, 均是实验者无法控制的。柯林斯基于上述分析认为, 科学争论是不可避免的。

(2) 回归到科学家的信念, 从科学家的角度上来看, 科学家们是否相信实验结果, 取决于结果是否为真。而结果是否为真, 又取决于科学家们是否相信结果为真。同样以引力波实验为例, 柯林斯发现, 有些科学家到死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然而, 一旦某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被视为是“异端”的话, 他就很难翻身了。但是, 这些科学家却总是有很好的理由坚持自己的实验, 并且能为自己的观点找到证据。这使柯林斯意识到, 支撑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的是他们的信念, 即所谓“珍爱的信念” (cherished belief) 。以韦伯为例, 当所有的物理学家都认为韦伯在撒谎、引力波根本不存在, 甚至韦伯因此得不到资金资助的时候, 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实验。

另一方面, 柯林斯发现, 即使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韦伯的实验是错的, 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将这样的结果公诸于众, 原因何在?主要原因在于这样的结论, 会威胁到广义相对论的地位。因此, 柯林斯认为, 科学家把什么结果当做真、什么结果当做假, 关键取决于社会的接受程度, 怎样说合法、怎样说合理。[2]柯林斯基于上述分析认为, 对实验的判定, 并不取决于搜集到了多少实验证据, 而取决于科学家共同体的社会认同。所谓真理, 只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为真, 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结果。韦伯的结果之所以被看做是错误的, 主要原因是韦伯站错了队——他站到了不被认可的那个科学家共同体里。

三打破回归的两种路径

柯林斯除指明了实验中潜存着“实验者的回归”论题之外, 还给出了打破“实验者的回归”的两种路径。

一种是所谓规则清楚的路径, 即通过对实验的“校准” (calibration) , 提高实验的标准化程度。步骤如下: (1) 排除一切与主体“r”无关的活动; (2) 排除一切不科学的活动; (3) 排除一切与实验者的身份不相符的活动; (4) 排除一切不是实验的活动; (5) 排除一切不能复制原形的实验; (6) 把剩余的部分划分为哪些是肯定的活动, 哪些是否定的活动; (7) 判定“r”是否被复制。[1]39此模型是柯林斯对传统的复制进路的总结, 柯林斯将它称作是“复制的经验模型” (the empirical model of replication) (或算法模型 (algorithmical model) ) 。通过对每一步骤的具体分析, 柯林斯认为, 这个模型并不具有可行性。表面上看这个模型是合理的, 但是, 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 该模型缺乏一个可以从上一步骤向下一步骤施行的、清楚的划界标准。因此, 这个模型只能够代表复制实验的一种理想状态, 而这种状态是永远也达不到的。

柯林斯对此模型的论述, 是对传统的科学观的极大讽刺。因为, 从《改变秩序》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模型不是由人类提出来的, 而是由“老鼠爸爸”提出的。对老鼠而言, 由于人类行动太多样, 以老鼠的智商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 老鼠爸爸为了让它的孩子们理解起来容易一些, 便将此模型简化, 演变成简单的类似计算机的程序的算法。老鼠爸爸把该模型称做“复制算法” (replication algorithm) , 认为这才是“规范的科学哲学进路”。

然而, 老鼠的智商怎么能跟人类相比呢?老鼠爸爸自以为自己很聪明, 但是由于该模型缺乏明确的划界标准, 因此这个模型一点都不“聪明”!表面上看, “复制的经验模型”是“老鼠爸爸”提出来的。实际上, 这个模型代表的是传统的科学哲学家们对复制问题的看法, 比如波普尔。在这里, 无形中柯林斯是把科学哲学家们都比做了小老鼠。科学哲学家们认为他们发现了科学的规律, 但是在柯林斯看来, 这样的规律太简单, 无法完整地概括出人类行动, 所以应当抛弃。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国内有些文献误把“复制的经验模型”视做是柯林斯对复制问题的总结和归纳, 曲解了柯林斯的本意。

另一种是所谓无规则、或规则不清楚的路径, 即通过科学家的反复磋商最终达成社会认同。柯林斯称之为文化适应模型 (enculturational model) 。通过调查, 柯林斯发现科学家们之所以认为韦伯的实验是错误的, 并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韦伯实验的不足或缺陷, 而是因为没有人能够成功复制韦伯的实验。出于对科学文化的捍卫和坚持, 科学家们认为韦伯的实验是失败的。此时, 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就变成了掺杂着社会因素的“为社会文化接受的科学实践活动”, 从而使社会磋商, 成为打破“实验者回归”的一种路径。而在柯林斯看来, 这种路径才是打破“实验者的回归”现象唯一可行的。

四一种新的科学观

“实验者的回归”论题一经提出, 便受到了广泛关注。有学者在论证中运用了此论题, 也有学者借鉴“实验者的回归”提出了其他形式的“回归”。大体上包括以下几类: (1) 科学家对“实验者的回归”的推广。如物理学家肯内菲克 (Daniel Kennefick) 借鉴“实验者的回归”, 提出了“理论家的回归” (theoreticians’ regress) 的概念。[3]5 (2) 科学哲学家对“实验者的回归”的推广。如拉德 (Hans Radder) 借鉴“实验者的回归”, 提出了“知者的回归” (knower’s regress) 的概念。[4] (3) 进一步揭示科学史案中潜存的“实验者的回归”现象。如夏平与谢弗 (Simon Schaffer) 借用柯林斯“实验者的回归”概念论证气泵的复制过程。[5] (4) 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对“实验者的回归”的推广。如阿什莫 (Malcolm Ashmore) 将柯林斯对物理学实验的复制研究, 运用到对反身性的研究中;皮克林运用“实验者的回归”阐释科学上关于“磁单极子”的争论;皮卡尔 (Caroline Joan S. Picart) 借用“实验者的回归”揭示了科学共同体中运用幽默与修辞关系方面的权利形态。[6]22-23 (5) 技术哲学家对“实验者的回归”的推广。如麦肯齐 (Donald Mackenzie) 把“实验者的回归”推广到技术领域, 解释人们总是用对对实验者技能、实验设计或仪器质量的质疑来实验结果与过程的问题;[7]普尔曼 (Marc Perlman) 用“实验者的回归”论证了高保真音响爱好者之间的争论;[8]卡尔普 (Sylvia Culp) 把“实验者的回归”称为“数据-技术循环” (data-technique circle) , 论证实验者们总是用稳定性作为判定新技术的标准等等。[9]

对“实验者回归”论题的这些推广应用, 极大地提升了柯林斯在国际学界的学术地位。但是, 反思实验者回归论题本身也并非没有缺陷。首先, 柯林斯过分夸大了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影响。照柯林斯看来, 历史上记载的科学知识都不可信, 唯有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才是真知识。然而, 承认知识并非不可错, 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是错的, 也不意味着科学行动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在这一点上, 柯林斯的论证进路过于偏激和理想化。其次, 柯林斯的论证策略太过于辛辣。把传统的“科学哲学家”比做小老鼠是不适当的。因此, “实验者的回归”论题也不可避免地会遭到质疑, 概括起来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

大多数学者认为“实验者的回归”虽然有意义, 但是柯林斯的论证不充分或不适当。巴恩斯和布鲁尔认为, 柯林斯的研究对象都是否定性实验发现, 而不是肯定性实验发现。并且, 他们认为, “在柯林斯坚持区分‘自然的’和‘社会的’的地方, 我们则认为应该把它们交融在一起;在他否认社会与自然的联系的地方, 我们则坚持这种联系的存在。我们认为, 要把归纳理解为一个社会过程, 那么自然环境下的事态必须具有社会意义。”[10]皮克林抱怨说:“关于争论的终结, 柯林斯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他的论证很明显, 他对争论终结的唯一描述就是对偶然性因素进入特殊争论的终结的描述……能想到的就是人们在某一时期结成联盟, 也就说了这些。[11]罗斯 (Paul Roth) 与巴雷特 (Robert Barrett) 认为, 柯林斯论证的失败之处在于, 他的论证过程缺乏有说服力的案例。[12]尼克尔斯 (Thomas Nickles) 认为, 柯林斯对‘实验者的回归’的论证并没有超越传统的怀疑论的‘水平’”[13]。

也有学者认为, “实验者的回归”根本没有意义。如富兰克林 (Alan Franklin) 在重新回顾了研究引力波的历史后认为, “实验者的回归”对于理解这一时期的实验物理学没有帮助。[14]马尔凯认为, 柯林斯分析的出发点是基于误解。[15]

另外, 还有学者向柯林斯提出, 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提出了两种与“实验者的回归”类似的回归表述:其一是古希腊哲学家恩批里柯 (Sextus Empiricus) , 他说“为了确定引发争论的标准, 就需要预先有一个已经达成共识的判定标准;为了有一个已经达成共识的判定标准, 就要确定争论的标准。”另一位是法国哲学家蒙田 (Montaigne) , 他说“为了判断客体的表象, 我们需要对工具进行判定;要核实工具我们就需要证明;要核实这样的证明就需要工具:我们陷进了一个循环。”

尽管, 目前学界对柯林斯提出的“实验者的回归”论题的看法褒贬不一, 但是, 作为柯林斯科学知识社会学思想的精粹与标签, “实验者的回归”的论题代表了柯林斯在解构了传统的科学观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科学观的建构。

首先, 柯林斯从实验的前提条件入手解构了传统的科学观。在传统科学观中, 科学家都是公正的和无私利的。如默顿曾提出, 科学家们都具有精神气质, 并且科学家们的精神气质会自然地形成规范。科学家的精神气质决定了科学应该是客观的、公正的。另外, 传统的科学观认为, 实验应该是精确的、可测量的、可重复的, 如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曾说过:“ (物理学) 成功的根本基础是有重复试验的可能性。我们之所以会对其实验结果最终达成一致, 是因为我们知道, 实验在严格一致的条件下, 确实能够得出同样的实验结果。”然而, 在柯林斯看来, 在没有明确实验结果的情况下, 是不能判定实验是否是成功的, 或者说是否是对前一次实验的复制。这样, 上一次实验的结果就成为下一次实验的前提条件。但是, 在没有进行实验之前, 如何能得到实验结果呢?因此, 柯林斯认为, “实验者的回归”是由科学的内在机制导致的。

接下来, 柯林斯通过对“实验者的回归”悖论的讨论, 重构了科学规则。他的论证步骤是:首先, 他指出由于“实验者的回归”现象的存在使传统的科学方法失去作用, 导致了科学争论的产生。那么, 我们就不能按传统的科学观那样, 把实验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次, 追究“实验者回归”产生的根源, 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因是意会知识的存在;外因是科学家之间的争论。换句话说, 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 需要掌握两种技术:一是意会知识;二是社会磋商。意会知识的存在, 给知识的产生注入了非形式化的规则, 使得知识看上去不是来自认识、而更像是来自社会。至于社会磋商, 就更不必说。再次, 解决“实验者的回归”问题有两种路径:要么是传统的算法模型, 即校准;要么是文化适应模型。算法模型虽然有规则, 但上面的分析已经表明, 这些规则是不起作用的。文化适应模型虽然没有规则, 是社会约定的, 但实际上它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因此, 柯林斯认为科学所遵循的规则应当是社会约定的。

总之, “实验者的回归”论题向我们表明, 当科学研究的对象超越了人类的直观感觉阈限、当验证科学预言的实验条件变得越来越复杂时, 科学家对有争议的科学实验结果的接受, 对失败的科学实验的评价, 以及对暂时得不到实验结果支持的科学预言的认可, 就与科学家的个人信念以及科学共同体的潜规则联系起来。而“实验者的回归”论题对这种现象的揭示, 无疑为我们更合理地理解科学带来了新的视角, 促使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以及技术哲学家纷纷重新回过头来, 对过去早已认为是定论的科学史案例进行重新剖析与反思, 这些剖析与反思不仅暴露出传统科学观的局限性, 并且进一步蕴含了重建新科学观的呼吁。

摘要:“实验者的回归”论题是柯林斯在追踪引力波案例时, 发现在科学争论中存在的一种循环现象, 构成其科学观的核心内容, 也可看做是他对“归纳问题”的社会学解答。柯林斯在归纳出两种回归类型——是回归到实验结果, 二是回归到基本信念的同时, 指明了打破回归的两种路径——是实验“校准”, 二是社会磋商。该论题自提出以来, 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也受到了褒贬不一的批评。该论题的提出, 为更合理地理解科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促使我们回过头来对传统科学观进行重新反思, 彰显了重建科学观的迫切性。

篇9:“历史科学”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近阅面世不久的《史学概论》(白寿彝主编,一九八三年七月出版),对叙论里的一段引言,颇感费解。那段引文是:“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0页注)。这里的“历史科学”是不好理解的。《史学概论》的作者显然把它等同于“历史学”了,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诞生之前,哲学、经济、法律都作为独立的科学而早已存在了,马克思在大学期间不就是攻读法律的吗?笔者看了一些马恩原著,发现《史学概论》的作者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编者注中的提示。提示中已经讲到这段引言是手稿中已删去的内容。但是,象《史学概论》这样引用、摘录的著作还是不少的,如黎澍同志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一九八○年出版,第1页)。

既然被删去,就表明手稿作者认为他们的说法不合适。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所做的纠正就证明了这一点。他说:“下面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上)。这样,“历史科学”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科学”了。笔者认为这就是马恩所说的“历史科学”的确切含义,而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历史科学”或历史学。

篇10:冬天的英文是什么

In winter she wears mittens.

修道士们喜欢过冬天而不喜欢过夏天,因为在冬天他们更清静。

The monks prefer winter to summer for they have more privacy.

去年冬天杰里负责将长凳加热。 [正译]去年冬天杰里成为了候补球员。

Jerry became a bench warmer last winter.

有时,我会想到冬天和冬天飘落的雪花。

I sometimes think about winter and the snow that falls during the winter month.

整个冬天,自行车就放在地下室里。

The bike stood in the basement all winter. 《21世纪大英汉词典》

整个冬天她住在加利福尼亚州。

She lived in California during the winter. www.ok06.com

一旦冰雪降临,这船将不得不在一个地方度过整个冬天。

Once the ice comes, the ship will have to winter over. 《21世纪大英汉词典》

这个池塘在冬天常常结冰。

This pond often catches in winter. 《21世纪大英汉词典》

冬天我们必须用纸糊起来挡御寒风。

We must paper out the cold wind in winter. 《21世纪大英汉词典》

冬天在户外跑步?

Running outside in winter? article.yeeyan.org

是的,美国在一个时期只有一个总统,但是在最为黑暗的1932年冬天,美国差不多就像一个总统也没有。

Yes, America has only one president at a time, but in the dark winter of 1932, it was almost as though America had no president at all. article.yeeyan.org

一年冬天,我来到了这里,‘红宝石码头’。

One winter, I came to this pier. Ruby Pier. www.putclub.com

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止冬天的“进攻”。

No one can stop the onset of winter. article.yeeyan.org

通常不会,但是在冬天总是下雪的。

Not usually, but it always snows in winter. www.ebigear.com

嘿,弗雷德里克,能给我们看看你为冬天收集的东西吗?

Hey, Frederick, can you show us what you collected for the winter. www.ebigear.com

不过,冬天最糟糕的一段日子总该过去了。

B: Well, the worst of the winter should be over. www.ebigear.com

这是一个冬天,我是在黑人住宅区。

It was winter, and I was in Harlem. www.elanso.com

它们中的一些睡了整整一个冬天。

Some of them sleep for the whole winter. www.hjenglish.com

这在冬天是时常发生的。

It was frequent in the winter. www.ebigear.com

燕子为什么冬天会“飞“呢?

Why do swallows FLY for winter? open.163.com

但是通常圣诞节都是在冬天。

But usually Christmas shall be in winter. www.tingvoa.com

许多动物在冬天或冬眠期间也会限制他们的活动。

Many animals either limit their activity during the winter or hibernate. www.elanso.com

今年冬天他可以靠那件旧大衣勉强对付过去。

He can get by with his old overcoat this winter. www.ebigear.com

在这个冬天以前,我信仰外界的事物,信仰在自然与艺术中所发现的美。

上一篇: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下一篇:总局办公厅公开征求《关于“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