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社团工作计划

2024-06-27

小学音乐社团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小学音乐社团工作计划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计划

音乐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然而,由于其有较大的“弹性”,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为了给爱好音乐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艺术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成立了“小金牛”音乐社团,现将音乐社团的活动计划制定如下: 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节奏,可以说整体都在进步,慢慢进入了轨道。

一、训练时间:

每周1次,分别是星期五。

二、训练地点:教室

三、训练目的: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少儿合唱歌曲,主要以二声部为主,使学生初步建立合唱概念,从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四、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合唱的姿态。

3、少儿合唱歌曲。

五、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进一步加强音准、节奏的训练,同时也要加强扩大音域,咬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1、声音的训练

2、音准训练

3、节奏训练

本学期,将针对上述几方面进行重点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和综合艺术修养,为学校培养一批优秀的合唱人才。

六、团员名单:

一年级部分学生,总共54人。

七.活动过程设计: A、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中外少儿合唱歌曲。

3、中外合唱名曲。

4、合唱姿态、舞台造型。B、训练方法及过程:

1、声音的训练

(1)、呼吸。(2)、声音位置(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 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1)、胸音训练(2)、头音训练

4、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唱(2)、跳唱(3)、强而有弹性(4)、不连不跳

5、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6、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篇2:小学音乐社团工作计划

音乐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然而,由于其有较大的“弹性”,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为了给爱好音乐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艺术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成立了音乐社团,现将音乐社团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秉持以尊重个性,张扬个性,提倡个性,发展个性为中心,围绕“让艺术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走进每一个学生”的主题活动,利用课余时间打造丰富的校园音乐文化环境, 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目标,为广大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为指导思想创设音乐社团。

二、社团宗旨:

快乐乐音,有你有我。

三、社团的期初目标:

本社团初成立,首先必须是先招募全校有着音乐爱好的成员,建立社团机构,通过组织学习、锻炼,真正成为一支有实力的社团。因此,每周的音乐交流学习是必要的,首先第一次集体活动为教师教学基本功,第二次集体活动则由社团部社长、副部长等社员组织平时的练习,有疑问的地方再集中反馈给老师,然后共同解决,其他时间,我社室将为社员开放,为学习练习所需。

四、社团的发展目标:

社团不同于兴趣小组,兴趣小组重在学习,而社团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经学校同意成立的学生团体。社团的活动空间广阔,充分发挥起社团这一阵地作用,社员可以大有作为。要培养社团社员尤其是社团干

部在社团工作上,学校任务中,能自己安排时间,组织会议,相关学习和开展活动,这些全凭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对社团的组织责任感去自觉处理。

五、活动时间:

活动安排时间安排在周三下午。

六、活动地点:

音乐室

七、活动月历:

9月:重组社团机构,选拔各部门负责人和成员,指定任教教师,制定教学计划。

10月:举行音乐比赛汇演活动。

篇3:小学音乐社团的民歌教学初探

关键词:小学,音乐社团,民歌教学

1. 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

作为一种听觉的艺术, 音乐对人的听觉具有很大的依赖。要想使学生将音乐作品完整地欣赏下来, 并且获得美好的体验以及审美感受, 教师就需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其学会聆听音乐。作为我国江苏扬州的地方民歌, 《杨柳青》的曲调主要是五声宫调式, 而且具有活泼风趣的特点, 因此广泛地流传于浙江、安徽以及江苏一带。在开展小学社团民歌教学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杨柳青》。《杨柳青》由于具有特色的衬词“杨柳叶子青”而得名, 其歌曲中的汉族民歌特色非常浓郁, 而且将江北人民的热烈爽朗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然而由于原先的歌词大部分都表示的是爱情主题, 因此在小学生中传唱并不适合,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适合同学们演唱的歌词填到曲调中, 并且保证歌词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将家乡的民歌演唱出来, 很多学生往往都有很大的热情, 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音乐社团的民歌教学水平。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学生能够在民歌音乐的体验中充分地参与进来,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例如, 在对贵州儿歌《躲猫猫》进行教学的时候, 苗族儿童一般都是在岩洞中、山林里、村落旁、小溪边玩捉迷藏的时候唱出来的童谣, 因此其具有灵动以及活泼的音乐特色。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时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小学生可以很快地从歌曲中找到答案, 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要对歌曲进行反复地听和唱, 对其中的民歌方言和音乐进行模仿, 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歌曲的精髓。在对《一只鸟仔》进行教学之前, 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对歌曲的内容具有初步的了解, 然后采用较慢的速度对其中的歌词进行范唱, 并且要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小鸟在歌曲中的神态和鸣叫声, 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地问小学生:这只小鸟可爱吗?你们能够从音调和歌词里面听出来吗?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跟唱, 要让学生明白采用什么样的唱法才能够将其中小鸟的神态和鸣叫表现出来, 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 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笑场的尴尬, 还能够使学生对民歌产生更多的了解, 使其能够喜欢上民歌。

2. 对民歌进行追根溯源以及仔细地体会

歌手一般都是用方言来演唱传统民歌, 因此民歌与方言之间往往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不管是民歌的形成也好, 还是民歌的发展也好, 都与当地的风俗、地理及历史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 民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方言的直接影响。因此民歌具备了非常浓厚的地方色彩, 这时候学生在对歌曲进行理解也往往比较困难。例如, 完全用扬州方言演唱的《幸福园里摘果果》, 这首民歌里面表现的情景是在果园里面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在采摘果实, 其具有十分流畅和优美的旋律, 但是其中也蕴藏了大量的方言, 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将这些词的含义弄清楚, 然后对这些方言进行模仿, 再将歌曲演唱出来, 就能够使学生对其中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韵味产生深刻的了解。

3. 通过情境的再现展示民歌的韵味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以及有目的地将生动具体的情境创设出来, 从而能够将学生的情绪激发出来, 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所谓的情境教学法。例如, 在对《荡花船》这首民歌进行教学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一边模仿划船的动作一边随着优美流畅的音乐采用问答的方式对歌曲进行演绎, 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终全面地促进小学音乐社团民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更新以及历史不断发展的今天, 民歌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涉及层面, 而且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 在小学音乐社团的音乐教学当中开展民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必须要对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进行充分的利用, 从而将小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激发出来, 全面地提升民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林飞.从音乐教育角度思考校园文化建设[J].华章, 2012 (19) .

篇4:音乐社团训练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音乐团队;探究

随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几乎都建有合唱团、乐团、舞蹈团等音乐社团,这些音乐社团不仅活跃了校园音乐生活,并对学校音乐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老师有责任协助学校组织学生课余艺术社团,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及少先队活动等,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集体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一、合唱队的训练

1.呼吸与发音练习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在小学合唱队,可采用呼吸训练与发声练习同步进行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法,即胸腹式呼吸法,要求学生自然、放松,在吸气时肩膀不要上提,气息不要吸的过多,吸到肺的底部即可,腰带周围有向外扩张的感觉,并用搬重东西时憋住气和闻花时的气息感觉启发他们体会气息的位置。学会正确的呼吸之后,可进行一些纯呼吸练习,如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和呼吸控制训练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逐步感觉到气息的支持,并会运用到歌唱中。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进行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息的位置浅而低、口腔打不开、下巴紧,针对这些情况,可以进行音准、音色、音量等方面的训练。良好的音准是使合唱队的演唱做到和谐、统一的重要保证,音乐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抓音准的训练。音准训练可以先从中音区开始,再逐渐向高音区和低音区两边扩展。

在发声练习中,采用半音移调法让学生接触十二音,同时还要伴以音程训练,为以后合唱曲中变化音的音准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让学生借助钢琴来辨别音准,如琴奏学生听唱、学生唱用琴检验等都是可行的方法。

2.咬字吐字训练

歌唱中,发子音的部分称为咬字。咬字是根据语言中产生声母的器官决定的,这些器官分成喉舌齿牙唇五个部分,叫做五音,所以咬字是指单字声母的形成。各声母按照五音分为喉、舌、齿、唇等。咬字时,声母必须按照五音的着力部分咬正确,发音有力而敏捷,同时,声母必须在韵母的形态上产生,发音时必须先具备该字韵母的形态,在此基础上产生该字声母。此外,还要注意没有声母的字,应当在发音器官上形成一种半阻碍,否则字就不会唱的清楚。

歌唱中,发母音的部分称为吐字。歌唱中咬、吐字的一般规律是:字头要唱的短、轻、准、字腹为韵母部分,时值最长,要唱的字音清朗、圆润,字尾则要收音归韵。此外,还要将字的声调分淸。

二、鼓号队的训练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早晨应该是训练鼓号队的最好时间。训练内容可以有:乐谱的讲解、节奏的练习、吹奏的训练等。指导教师要注意训练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毎天可训练一小时左右,要注意号手训练过程中的休息,以保护学生的嗓子,学校可为号手准备一些润嗓子的药,防止学生的嗓子因为吹号练习而受伤害。

具体训练中,可采用先分练后合练的方法,如开始时,鼓、镲、号可分别进行练习,避免相互干扰而影响训练,待基本练会后再进行合练,以保证训练的效果和质量。鼓号队的整体配合非常重要,为了达到每个音符的准确,必须严格执行节奏的整齐,力度的适合,歩伐的统一,队员的精神饱满等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对训练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以达到鼓号队的统一、和谐。演奏队型的变换是鼓号队演奏时的亮点,也是鼓号队美感的重要体现,因此要重视队列队形的训练和演奏表情的练习等,不拘泥于俗套,力求特色。

三、舞蹈队的训练

1.舞蹈基础训练

对初学舞蹈的学生来说,她们身体自然条件方面有着差距,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使她们的身体各有关部位尽快具备"直、绷、软、开"的条件,以达到其身体素质方面所需要的各种功能。根据学生年龄、身体素质的不同,应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安排训练内容,从舞蹈基本训练开始,如站、蹲、擦地踢腿、弹腿、压腿、下腰以及各种舞姿造型等练习。通过形体素质基本训练和技巧训练,修饰、改善和矫正身体的不良姿态。

2.音乐感的训练

音乐与舞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乐论指出:舞蹈,乐之容也。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点和气质,影响着舞蹈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因此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而音乐中的节凑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因素,节奏、身体、舞蹈动作三者结合才能称得上是舞蹈,所以节奏在舞蹈中具有核心作用。再有,指导教师在教授动作的同时要教授表情,让学生意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者的面部表情,对于表现舞蹈情绪和内容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曲乃洪;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几点体会[J].基础教育论坛,2010.03.

篇5: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总结

辅导教师:X X

2017年 1 月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总结

我们音乐社团本着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社团共有学生15人。在每周四下午社团活动时间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和努力下队员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不少。在本学期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音乐常识讲解

1、节奏: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空拍、前奏、间奏的学习。

2、拍子: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学习。

3、基本乐理知识

二、科尔文手势

识谱教学是我们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有调查说目前我国小学毕业生的识谱率不足0.5%.,这是因为识谱教学是学生们最不喜欢的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成效很低。通过科尔文手势的学习,孩子们能顺利的认识七个音符,并唱出来,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识谱能力。

三、声乐训练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这样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

2、歌曲的艺术处理

篇6: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研究综述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社团;课堂教学;民乐团;戏曲社团

音乐社团活动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在中小学中的,属于新兴形式。因此学者们对音乐社团活动的研究较少。通过笔者对中国知网收录的学术论文及期刊杂志进行搜索和整理,可以看出,与音乐社团活动相关的学术性论文少之又少;而且研究者大多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少有教育专家学者。经整理,发现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研究分别是从现状、音乐社团与课堂教学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的。

一、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现状研究

中小学音乐社团自开展至今,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出于希望音乐社团能够更好开展的意图,笔者在整理资料时,着重于现状中做的不太完美的地方进行综述,更加客观、直接地让后续研究者了解音乐社团活动现状。除了对中小学音乐社团大框的综述,笔者还总结了一部分中小学民乐团、中小学戏曲社团的相关研究。

(一)对社团活动教师的研究

在高文丽的《区域性中小学音乐社团“事业伙伴”协作组的构建与实施》中指出教师只是在追求表面荣誉。这一观点与李宝红《如何将古筝社团活动与音乐课堂有机结合》一文中论述音乐社团只顾及面子工程,主次不分,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相一致。此外,李宝红还指出教师不能将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说明音乐社团活动教师迫于各种压力,难以将音乐社团活动“单纯”的开展。另外,在赵文静《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中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指出教师普遍对新课标的掌握较弱;且多媒体这样的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也比较生疏;教师团队质量无法提高是由于没有很好的培训体系。这些观点均说明音乐社团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又不能得到相关支持,导致音乐社团活动不能按理想模式开展。

(二)对社团活动学生的研究

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中学生的研究,在笔者搜集的资料中郭越怡的硕士论文《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调查研究》最为全面,有说服力。文章从学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进行论述。学生普遍喜欢音乐,这是内部原因;学生参与音乐社团活动往往受家庭环境影响,属于外部原因。文中还明确指出“动机”是学生学习音乐,参加音乐社团活动的心理动因,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想要使学生积极参加音乐社团活动,从其内心激发学习音乐兴趣是首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喜欢音乐,才能解决其他外部原因对学生的影响。

(三)对音乐社团活动本身的研究

综合文献,发现各学者对音乐社团活动本身的现状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社团活动方案不完善;2.教育资源严重匮乏;3.没有合理、统一的课后培养体系;4.部分学校对于音乐社团不重视;5.学校间音乐社团发展不均衡;6.招生考核标准不合理,学生处于“被选择”状态。以上均为音乐社团活动的不足之处。但其本身所具有的优点也不容忽视。例如温爱霞在《课外活动推动高校音乐课堂》中指出社团可以使学生更加喜欢音乐;使师生惯性更融洽;使课堂关系更高效;“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四)对民乐社团活动研究

中小学民乐社团活动开展对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合作精神;与传统课堂结合是必要的。赵婧伊在《民族器乐教学在小学民乐社团中的实践研究》中学生指出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强民族情感意识,提高欣赏民族音乐的能力。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民乐,学习民族器乐,是很有必要的。民乐社团活动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学生不仅仅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还需要与别人配合,共同完成作品演绎。这就显露出了民乐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一特点。吴伟华在文章《初中生民乐活动中合作精神的培养》中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培养合作精神的设施办法,其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值得借鉴采用。梅玮在《音乐课程与民乐社团“伙伴协作”的构建与实施》中指出了民乐社团活动、传统课堂各自的不足之处。随后,他提出传统音乐课要与民乐社团建立一种“协作”的伙伴关系,使二者优势互补,并在文中给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对于协作的影响,他认为能够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学生民族意识”。

中小学民乐社团活动的发展虽前景一片大好,但现实状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王直在《如何建设学生乐团_从北京35中金帆民乐团成功访谈记》中提出民乐团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排练、训练的问题;2.预备队员问题;3.演出问题;4.曲目问题。这些问题在整理过程中也找到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由于篇幅就不一一论述。但是关于演出问题,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研究者们只浅显的提出要鼓励积极参加演出,参加竞赛。但具体的方式方法却无人涉及,这会导致一线教师空有想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心,却无计可施。笔者呼吁教育相关工作者能够多关注演出平台的问题。

(五)对戏曲社团活动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时发现,与中小学戏曲社团相关的文章几乎没有。但戏曲是中国国粹,音乐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弘扬戏曲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呼吁戏曲进校园。因此对中小学戏曲社团的发展研究迫在眉睫。笔者将搜集到的有关高中、大学开设戏曲社团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望对日后中小学戏曲社团的开展及研究有所帮助。

关于戏曲社团活动的学生的研究,熊秋玲的文章《大学生对河南戏曲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中指出学生对戏曲喜欢的不多,但是并不排斥,认知层面也只停留在戏曲的基本知识。且文中也分析了原因,“听不懂”“流行音乐冲击”。对于教师的研究,基本是一致的。指出教师素质普遍不高。且戏曲社团活动开展对教师另有要求,正如房宁的《民办高校戏曲社团发展及京剧文化普及问题思考――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中论述“懂戏曲,会唱戏”的教师不多。无疑会对社团活动开展造成影响。对于戏曲社团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与其他社团一样,最主要是由于有关部门没能高度重视。戏曲社团活动不能很好的开展,与戏曲本身也存在很大关系。熊秋玲的文章《大学生对河南戏曲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中就明确表示戏曲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对学生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发展戏曲社团活动,对于戏曲本身也要有改善和提升。戏曲社团活动开展的意义,笔者对相关资料整理、归纳,总结为对学生的意义;对戏曲文化的意义。关于戏曲社团活动的开展对策研究观点较为统一。房宁的《民办高校戏曲社团发展及京剧文化普及问题思考――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中指出曲目方面可以引进新曲目,也可引进其他剧中的经典曲目。谭兴芳《戏曲走进大学校园的若干思考》指出可以举办讲座、研讨会;举办戏曲表演;建立戏曲网站。综上所述,中小学音乐社团有效开展的条件可以概括为管理部门重视、保质保量的专业教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校外有效资源以及社团自身的管理等等。总的来说,中小学的音乐社团的开展是有现实意义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音乐文化传承的。希望像戏曲社团这样的“冷门”社团也能大步赶上,早日走进中小学生的生活。

二、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音乐社团与课堂的联系,是社团有无开展必要的重中之重。因此,许多研究者将研究重心放在了社团与课堂的联系上。通过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音乐,表现音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

薛琪《以音乐社团形式开展高中音乐课选修模块》与郭越怡《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调查研究》中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二者观点一致课堂音乐社团活动的基础;社团实践是课堂的更高阶段。课堂是音乐教育发展之根本;音乐社团活动是补充与延伸。在传统音乐课堂中,学生的行为是聆听、模唱,是吸收音乐的过程,但不能给他们一个自由学习音乐的空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将表演和创造也纳入美育教育的领域。音乐社团活动应运而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环境,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将课堂所学的音乐知识自我吸收后升华出新,延伸课堂。

(二)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原因、意义的研究

胡菁华在文章《关于音乐社团与音乐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初探》中对二者结合的原因进行了说明:1.教学目标一致;2.教学内容相似;3.教学方式互补。这三点使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优势互补。

王婷在《“里”应“外”合德艺并进――课堂教学与学生音乐社团训练关系初探》一文中罗列了二者结合的意义: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在音乐社团活动中得到再现、运用、创造;2.促进社团成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不仅有独唱、独奏,而且有合唱、合奏,使学生自身音乐技能及合作能力都有所提高;3.保障人才培养,音乐社团活动给学生了一个展现音乐才能,激发音乐兴趣的舞台,这样不仅让课堂教学优势最大化,且最大限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音乐人才。

综上可得,正是由于将音乐社团的表现性、空间性、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欣赏性、知识性、以教师为引导者的优势相结合,才能将二者共同发展。才能够推动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更高追求。

三、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发展对策研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社团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受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喜爱。它的发展问题自然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在笔者搜集到的资料中,涉及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发展对策的文献很多,或作为核心阐述,或对此问题的分析思考作结。均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可供一线教师参考。

(一)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管理、开展方面

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发展至今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管理不足成为首要原因。对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管理,主要是要尽快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其次,音乐社团活动要想取得成绩,就要将制定的先进管理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位社团学生。更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不单单可以自上而下开展,亦可自下而上,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将音乐社团活动开展起来。因此,笔者总结资料得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参考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完善教育相关政策,建立先进管理理念;制定素质教育整体规划,落实常规活动;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抓好素质教育两支队伍――师资队伍与社团文化队伍。

此外,社团开展什么活动,如何开展,成了各位学者研究的重点。例如李雷《浅析校内音乐社团的发展》中论述可以“引入优秀的课外音乐”“进行音乐的对比”“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也有学者将创新列入,提出要创新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自主的社团体系。

(二)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师资方面

在笔者搜集到的资料中,涉及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发展对策的文献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王静的学位论文《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和中央音乐学院硕士郭越怡《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调查研究》。现今的音乐社团活动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师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将这一问题解决,音乐社团活动才有继续开展的可行性。对音乐社团活动教师的发展,可从数量、质量两方面着手。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文献中提到的发展对策都是针对现状研究中涉及的,音乐社团现状中的确存在的问题的对策。由此可知,研究者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通过实地调研后给出的指导性意见。笔者相信,只要根据实际中的问题,合理借鉴,音乐社团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篇7:音乐社团工作总结

陈文年朵生林

本学期我担任了学校音乐社团的教学,共有成员42个,其中考勤小组长有2个,轮流负责每节课的考勤。社团的活动时间为每周三下午第一二节课。为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合唱的能力、音乐表达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探讨适应儿童学习音乐的教学方法,提高儿童学习歌唱的兴趣。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和努力,音乐社团成员们在老师正确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队员们都能用和谐、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的来进行演唱。在本学期训练的过程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声乐训练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在合唱训练中一般采用视唱法,分声部先后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这样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

2、歌曲的艺术处理

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我们及时地作了艺术处理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

在训练中坚持不单是要让学生唱会一首歌,而是要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觉,发展思维,提高演唱技巧和能力,让学生在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能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在教学中,保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歌曲的演唱,同时给他们提供单独表演的机会,以提高其音乐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音乐表演活动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的演唱,它还包括课外音乐活动以及社会音乐活动等方面。在音乐表演活动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情感体现和形象思维,由此获得美感是真实而深刻的。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很多心理学家作过这样的试验说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致关重要。在教学中有个别的学生认为自己唱得不好,没有信心,甚至失去了兴趣,这时侯我总是给他信心,找出唱得好的地方,别人比不上的地方,鼓励他:每个人演唱的都不一样,都有他可取的地方,有他独特的价值。关键是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和真实的感情就是大有进步。这样保护了孩子的学习歌唱的兴趣,给了他们信心,这对他们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对他们的将来的发展也会有影响。

总之,经努力、合作,社团的训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我们的表演受到大家的好评,在下个阶段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音乐社团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把社团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积极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以发展更多的队员,壮大我们的表演队伍!

音乐社团个人期末总结篇二:

不知不觉中,一学期又过去了,在本学期的音乐社的活动中,我担任了音乐社的辅导老师。通过本学期的活动开展,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活跃了身心,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本期音乐社活动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进行了简单的识谱教学,学生很想自己能够识谱唱歌,学习时积极性较高;教学了四二拍的节奏,教学时,选用了低年级教材上的一些旋律节奏来进行教学,经过多次训练,他们基本上都能正确掌握四二拍的节奏;教学了休止符、装饰音等音乐术语和记号。

二、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歌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训练学生唱歌要统一的姿势,训练队员正确、统一的呼吸,在练习中向学生时时提及气息的控制,掌握了气息的控制后,进行发声的练习,发声练习曲由浅至深,简单到复杂。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采用了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像“闻花香”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大本嗓)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声音的美感。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练习优秀合唱歌曲,作品的选择由易渐难。

通过这一学期的训练,小组成员大有收获,掌握了一些术语和记号,懂得了音的强弱规律,能识简单乐谱,在发声技巧和表演方面也有很大进步。我深信,有领导的正确指导,有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我们的音乐社会越办越好。

音乐社团个人期末总结篇三:

为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成立了以音乐活动为主的音乐社团。

通过参加课外社团活动,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一批批特长生不断涌现。社团活动,为许多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又一个平台,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来,我校社团活动始终坚持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因势利导,活动经常化、多样化,艺术2+1活动蓬勃开展。如小歌手比赛、校园集体舞展示,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自我展示的机会。而一年一度的庆六一文艺演出活动,涉及项目多达30来个,更在多种社团中脱颖而出。

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活动,为学校增添了活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经过老师和队员的努力、合作,社团的训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我们的表演受到大家的好评,在下个阶段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社团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把社团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积极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演出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以发展更多的队员,壮大我们的社团队伍!

音乐社团个人期末总结篇四:

时间如梭,岁月如歌。半年的时光仿佛转瞬即逝,在这半年的光阴里,小云雀音乐社在发展中有辛酸,也有甘甜;有崎岖坎坷,也有大步向前。按照学社联的要求和精神我们积极开展协会活动,加强社团内部建设,在社团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开展了社团活动,掀起了同学的音乐热情,同时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使社团成员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现在回首社团走过的道路,我们之所以能成功地开展工作有如下原因:

1.要归功于老师的殷切指导,学社联的热心关怀。

任何一级组织在发展中都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我们亦不例外,在这半年的发展中没有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当初工作经验还很欠缺的我们来说是很难迈步向前的。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正常的开展,避免了很多的弯路,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的活动才能取得圆满的成功,在这里说声谢谢了!

2.社团成员的团结友爱、协作务实。

人们都说在社团事多、工作累,的确如此,一些活动的开展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这很容易造成疲劳心理和倦怠情绪,而我们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群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为社团发展的人,并使之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创造了社团的累累硕果。特别是在下学期我们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正是靠这些人勇于拼搏、勇于探索的精神才成功,在活动的筹划时期为了让同学们积极参与,然后确定活动流程,写出详细、周密的活动宏观计划;在活动的开展期间,我们遵循活动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同时在保证大家在有章可寻的情况下,还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有效的微观调整;并尽最大努力弥补缺点和失误;在活动完全结束之后,我们依然要回顾整个活动历程,认真总结,积累经验教训。当然,在这一学期当中,我们也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

1、呼吸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①舒起练习。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②突起练习。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嘶、嘶、嘶、嘶”将气呼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2、发声训练

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吸浅,位置低,口腔打不开,下巴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采用哼鸣进行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位置,取得声音的共性。

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将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对准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才进行合唱训练。

二、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在合唱训练中我们一般采用视唱法,指导队员分声部先后作识谱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识谱练唱方式讲究多种多样,避免单调乏味而致学生疲劳。演唱时不急于填词,先要求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会,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分声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鸣来合唱,这样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才进入填词演唱阶段。

2、歌曲的艺术处理

两首合唱曲队员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我们及时地作了艺术处理。经过处理合唱队各声部本身声音的整齐、统一。声部与声部相互结合时声音和谐,恰当的表现了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每个队员都能自觉地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我们在合唱训练中坚持不单是要让学生唱会一个声部或唱会一首歌,而是要通过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发展和声思维,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的旋律都掌握,让学生在各个声部都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能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总之,经过老师和队员的努力、合作,合唱社团的训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我们的表演受到大家的好评,在下个阶段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合唱队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把合唱队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积极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以发展更多的队员,壮大我们的合唱队伍!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高、低声部的学生有了明显的合作意识以及听辨音的能力,视唱、识谱能力也有所提高,对于歌曲的情绪,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好地表现。

在训练中,运用呼吸训练法,让学生寻找闻花香的感觉。刚进社团时,学生都未经过发声练习,声音“白而扁,气息浅,位置低,下巴紧。针对这种情况,我先采用哼鸣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的位置,取得声音的共性。在发声练习中注意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

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为了更好地体现它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和旋律都掌握。

二、发展方向

1、继续努力,在下个学期中继续加强训练,我们争取唱出好的作品。

2、丰富合唱团的演唱技巧,提高合唱团的整体水平。

我们在合唱训练中坚持不单是要让学生唱会一个声部或唱会一首歌,而是要通过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发展和声思维,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的旋律都掌握,让学生在各个声部都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能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诚然,小云雀音乐社是一群新社员加部分老社员组合而成的,他就不可避免的在发展中显现出不成熟和许多问题,具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团组织机构混乱,具体表现为部中设部,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闲置、浪费。

2.在工作中分工不明确,造成在具体工作中没有程序性、系统性。

3.对会员积极性的调动力度不够,在工作中不论做什么都是由几位干事来完成,其他人在社团中无所事事,以致积极性减退直到退会

4.活动质量不高

5.活动从筹划到结束持续时间过长

6.协会例会走过场,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团的领导者必须作深刻的检讨。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让死了的协会复生,也可以让一个鲜活的社团走向死亡”这虽然有些片面,但毕竟说明了一个协会领导者的重要作用,也许是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也许是由于积极性的减退,也许是能力的欠缺,总之社团出现问题,负责人有必须承担的责任。

然后:社团的其他成员不能给自己真正定位。有的成员加入小云雀音乐社近一年了,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加入该社团,还有的成员加入该社团只是希望对自己的综合测评有所帮助,可以说真正为社团发展所想、所工作的成员不是很多。

篇8:小学音乐社团工作计划

广东药科大学是广东省的一所“以药为主、药医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普通高等院校, 学科涵盖医、理、工、管、经、文等7个学科门类。该学校大学生在课余时间, 创办并组织各类社团活动。据笔者考察可知, 现广东药科大学在大学城校区有学术、实践、艺术和体育4类, 共36个社团。其中音乐社团包括“音乐协会”和“风韵笛箫协会”, 占总社团的5.6%。这两个仅有的音乐社团音乐风格截然不同, “音乐协会”主要以流行、摇滚为主, “风韵笛箫协会”的音乐风格主要为民族、传统音乐。“风韵笛箫协会”成立于2007年4月25日, 是一个以“学习传统器乐, 弘扬传统文化, 演奏精彩人生”为宗旨, 以学习笛箫基本演奏方法及基本乐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性社团。“音乐协会”是成立于1990年, 以“Rock Never Die”为口号, 以“追求摇滚精神”为宗旨的摇滚类音乐社团。

本文以广东药科大学的“音乐协会”社团做为其调查对象, 对该社团的发展背景、社团组织结构及分工进行了解, 对社团活动纪实以及个案成员采访进行阐释和分析, 探究社团成员在流行摇滚类音乐社团的影响下自身音乐观念的发展变化, 以及成员与社团之间的凝聚作用。

一、“音乐协会”社团概况

广东药科大学“音乐协会”成立于1990年, 其前身为“吉他协会”, 后更名为“音乐协会”, 是一个由有一定音乐基础和音乐爱好的大学生自发组成的艺术类社团。社团以“Rock Never Die”为口号, 其意为“摇滚精神永不朽”, 该口号代表着社团主要以摇滚音乐为主要音乐类型。

现“音乐协会”社团发展至今, 以吸纳80左右的社团成员。社团共有3个会长, 6个部门, 每个部门大致2至5个部长, 其他均为交流、学习音乐及参加表演的普通社团成员。该社团的组织框架如下:

会长:负责每次活动和学习的总体规划、安排。

声乐部:主要是负责平时的歌曲排练及每次社团演出。歌唱形式主要以流行、摇滚类型为主。

器乐部:由一些有音乐基础的学员组成。主要负责乐队排练和社团演出。器乐部主要是以摇滚器乐为主。如:架子鼓、贝斯、电吉他等。

舞台部:舞台部主要是负责舞台的设计。如:对音响设备的调试、灯光效果、舞台设计等。

秘书部:负责传达各社长的指示, 书写资料, 负责工作的各种沟通等工作。

宣传、策划部:负责海报、宣传单以及撰写策划书和安排成员活动等。

外联部:主要负责跟赞助商沟通, 为自己社团拉赞助, 提供平时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等。

“音乐协会”的社团活动在每年的下半年开展。每年大致有两次的大型音乐节活动, 每学期2-3场小型音乐节活动以及社团平时排练、聚会等日常活动。如, 社团举办的“420摇滚节”、“音乐治疗Ending Show”、“末日荧光show”等大型社团活动;“社团招新宣传”、“25届音协新生交流会”等小型社团活动。

二、社团活动纪实分析

从笔者对该社团的音乐活动纪实中, 分析出该社团的成员在表演曲目的选择、表演方式等方面彰显了社团与成员的紧密联系。接下来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具体分析社团音乐风格的体现及社团与成员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 成员表演曲目的选择

从该社团大型音乐活动纪实中, 笔者整理出社团成员的经常表演的曲目及反响较好的表演曲目, 并对成员选择的表演曲目进行以下分析:

通过笔者的整理可发现, 《Yellow》、《Just Tonight》、《21guns》、《playing god》及《still into you》②为该社团成员经常选择或观众反响较好的表演曲目。

《Yellow》是“Coldplay”乐队于2000年6月26日发行的较有影响的经典单曲。该歌曲由乐团谱曲填词, 与英国专辑制作人肯·尼尔森共同制作, 收录于乐团的首张专辑《降落伞》中。《Yellow》歌词以主唱克里斯·马汀的单恋经验为蓝本, 歌曲音景则以多种音乐仪器交错使用堆砌而成。该歌曲的音乐风格为流行摇滚。

《Just Tonight》是“The Pretty Reckless”乐队中的主唱Taylor Momsen于2010年12月发行的单曲, 收录于《Light Me Up》专辑中。该歌曲的音乐风格为另类摇滚。

《21 guns》是美国流行庞克乐队Green Day的2009年5月发行的第八张录音专辑《21st Century Breakdown》中的歌曲。该歌曲后被电影《变形金刚2》收录, 成为Green Day的代表作。朋克风此歌曲的代表音乐风格。

《playing god》是美国另类摇滚乐队“Paramore”2009年发行于专辑《Brand New Eyes》中的另类摇滚歌曲。

《still into you》是美国另类摇滚乐队“Paramore”2013年4月在美国发行的第四张专辑《Paramore》, 曲风为另类摇滚。

从以上五首歌曲的简要介绍中可发现, 这几首歌曲之间有着几个共同点。即, 这三首歌曲都是乐队发行的;音乐风格为摇滚风;都为欧美国家代表性的摇滚音乐作品。从这几个共同点中, 可以分析出社团成员对表演曲目的选择主要为欧美国家乐队发行的较有代表性的摇滚歌曲。同时, 从笔者和社团成员的谈话中, 了解到成员对表演曲目的选择主要会考虑所选曲目是否是乐队成员喜爱表演曲目;乐队成员对表演曲目的熟知程度;所选曲目是否与社团活动主题相符;所选曲目能否调动观众积极性等因素。结合成员实际在音乐活动中表演的曲目, 了解到成员把所选曲目是否与社团主题相符和所选曲目能否调动观众积极性这两个因素做为其选择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 不论社团活动主题, 还是成员选择的表演曲目, 都体现出了摇滚是“音乐协会”推行的音乐风格。且成员对表演曲目的选择离不开社团活动的主题, 社团活动开设是通过成员的表演体现出来的, 从中还可看出社团与成员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 成员的表演方式

这里所指的表演方式即为音乐表演的形式。笔者将从成员表演的形式及成员的表演肢体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其音乐表演方式。

1.成员表演的形式

据调查可知, 在几次大型音乐社团的活动中, 不论是成员还是邀请的嘉宾, 其表演形式大多都是以乐队形式呈现出来的。例如, 在《反清复鸣》活动主题中, 成员以乐队“混日”的表演方式呈现了《amaranth》等歌曲;成员以乐队“ICE”的组合方式, 对《don’t wish》等歌曲进行诠释;《rolling in the deep》等歌曲是通过邀请嘉宾“雪崩”乐队的表演呈现出来的。

这些乐队的组合形式一般为一名主唱、一名贝斯手、一名吉他手、一名键盘手以及一名鼓手组成。乐队的这种组合形式主要是存在于摇滚乐中, 不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中国的摇滚乐, 大多都是以人声加上贝斯、吉他、爵士鼓、电子钢琴的基本组合形式存在的。因此, 从成员表演的组合形式上反映了, “音乐协会”社团成员的音乐活动演出大多是以摇滚乐的乐队组合形式呈现出来的, 充分体现了该社团是一个以摇滚乐为主的音乐社团。

2.成员的表演肢体

社团成员的表演方式不仅体现在乐队组合形式上, 还体现在成员表演肢体及成员与观众的互动上。从笔者拍摄的相关活动视频中, 可发现成员的许多表演肢体带有摇滚音乐表演特有的表演肢体。例如, 许多成员在表演过程中, 会将自己的食指与小指伸直, 拇指压住弯下的中指和无名指。这是摇滚乐中特有的手势, 叫做“金属礼”。再例如, 许多弹贝斯、吉他的成员会在表演中甩头、翘腿, 表现出一种投入、放纵的感觉。据视频记录可看出, 成员在表演中加入这些特有的表演肢体, 会促使观众与成员互动增多, 现场的氛围更加热烈。例如, 在《反清复鸣》活动主题中, “ICE”乐队在表演中加入“金属礼”、甩头、在舞台边缘表演等肢体动作, 充分带动了观众的情绪, 许多观众以相同的动作回应成员的表演。

成员表演肢体的融入, 不仅能增加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调动整个活动的氛围, 而且还能体现出他们对摇滚乐的热爱、尊重, 同时能把这份尊重、热爱传达给观众, 促使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摇滚乐的魅力, 推动更多人喜爱摇滚音乐。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无论是成员对表演曲目的选择, 还是成员的表演形式和肢体, 都体现了“音乐协会“社团成员在社团音乐活动中对摇滚乐的诠释, 彰显了社团推行的摇滚音乐风格;增强了成员对摇滚乐的了解, 促使成员在社团摇滚风的影响下联系更为紧密。

三、代表性成员个案考察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团与成员之间的紧密关系, 笔者对“音乐协会”社团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进行了访谈, 并将其访谈内容整理出来进行具体分析。笔者将从独具个性的个人选择以及社团氛围对成员的化学反应这两个方面来剖析社团与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 独具个性的个人选择

笔者对“音乐协会”社团中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员进行了相关访谈, 将他们学习音乐的经历进行整理, 发现成员个人对音乐所作出的种种选择是社团与成员之间的凝聚作用的重要性因素。

据调查可发现, 这五位代表性成员都是该社团器乐部的成员, 且其个人喜爱的音乐类型丰富了社团的音乐种类。例如, 冯子彧、许嘉诚、赵嘉明在进入社团前喜爱“民谣”、“乡村”类型的音乐;沈晓彬喜欢“指弹曲子”;林俊峰喜爱“朋克”、“乡村”音乐。同时, 成员将喜爱的音乐类型融入到社团中, 使其社团其他成员接触并喜爱上其他音乐种类。如, 林俊峰将喜爱的朋克音乐推荐给他所在的”阳光下午茶“乐队, 相对的促使该乐队在排练、表演的曲子基本上为朋克风曲目;沈晓彬在平时表演中, 主要以自弹个人喜爱的“指弹”曲子为主。这种表演类型与乐队形式的表演类型不同, 丰富了社团的音乐种类。成员将自己喜爱的不同类型音乐, 有选择性的通过排练、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 不仅促进成员了解到更多不同类型的音乐, 还丰富社团的音乐种类。

(二) 社团氛围对成员的化学反应

“音乐协会”是一个以音乐为纽带, 由一群有音乐兴趣爱好的大学生组成的音乐社团。社团成员在志趣相投的社团氛围中交流音乐, 丰富其音乐观念, 对社团与成员间的凝聚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个案调查可知, 成员在加入该社团之前都有自己喜爱的音乐类型, 但加入社团后, 他们受到社团推行的音乐风格的影响, 在与社团其他成员交流音乐的过程中了解到并喜爱上更多摇滚类型的音乐, 促使社团的音乐风格趋同化, 接触的摇滚类型多样化。如, 冯子彧在社团的影响下酷爱“芳克”、“雷鬼”和“后摇”等摇滚类型;许嘉诚在其影响下喜爱上“朋克”音乐。

综上所述, “音乐协会”社团与社团成员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切关系。社团影响着社团成员音乐观念的变化, 社团成员又丰富了社团的音乐类型, 促使社团推行的摇滚音乐类型更加多样化, 增强其社团与成员的凝聚作用。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广东药科大学“音乐协会”社团的调查研究, 对其社团活动纪实、个案成员采访进行分析, 探究其社团与成员之间的密切联系。综合以上分析, 成员对表演曲目的选择、成员的表演方式、成员个人的选择及社团氛围对成员的化学反应, 不仅体现了社团推行的摇滚音乐风, 还彰显出社团与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社团影响着成员的音乐选择, 成员又丰富了社团的音乐类型, 促使社团与成员成为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增强其凝聚作用, 推动着摇滚音乐在高校社团中的发展, 使其发展更加壮大、更加具有地域性特色。

摘要:“社团”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大标志, 音乐类社团也逐渐在各大高校发展起来。本文以广东药科大学“音乐协会”社团为调查对象, 立足于社团的背景和组织结构、社团音乐风格、社团活动及个案成员采访, 旨在探究该社团和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紧密联系及凝聚作用。

关键词:音乐社团,音乐协会,凝聚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晖.江苏省部分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社团现状与发展研究[C].南京:南京艺术学院, 2009.

[2]梁家洁.广州大学曲艺社的调查研究[J].黄河之声.2015, 07.

上一篇:幼师学生教学实习工作下一篇:冰心诗四首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