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范文

2024-05-14

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范文(共5篇)

篇1: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范文

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其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有意识地发展交际能力。可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交际问题。不良认知、情绪及人格等心理因素,都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人际关系不好,又会进一步导致原有心理问题的加重或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惨遭室友投毒,于4月16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在医院不幸去世。这起校园投毒案的发生再次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上。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但现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宿舍关系不好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1995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被用铊盐投毒;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寝室4名同学;2011年,中南大学一男学生持刀将该校一女生杀死,随后自杀……综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乐观,不管是嫉妒,还是仇恨,去杀害自己的同学,这无疑是社会责任,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为了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处理人家关系,下面我们从社会学的几个角度来分析目前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首先,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导致学生难以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机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大学扩招,并且提前进入社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大学生身处东西方价值观并存互相冲突的复杂环境中,各种外来思潮的涌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其次,相关制度改革的不完善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社会分层阻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社会分层的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稀缺的普遍存在,使人们对社会性资源的占有不可能是均等的,因而人们的社会地位总是存在不同的高低层次。社会分层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不平等的表现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大学校园中的社会分层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的介入使得大学生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产生差异与分化的现象。我国的大学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作为大学的主体大学生源于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他们的生活方式选择和生存状态差异是家庭阶层的直观影射。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大学生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将经历生活方式的转型乃至阶层的转换。原有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巨大差距,使得进入同一学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大学生人际关系有了新的特点。还有,相关教育真空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得不到充分发展。尽管社会的急剧变化确实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但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源,有人说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是颇有道理。大学生需要受到的教育并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还有人格教育。目前来看,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仍是看重学生成绩是否优秀,能否发表论文,最后能否找到工作等,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比较薄弱。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如何提高个人的人际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所以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遵从一定的原则,真诚待人。和身边的人相处,要正直、平等和诚信,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诺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同时要学会宽容、换位思考,在交往中注意互补互

助的交互原则。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个性方式等,从而真正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我们会发现不同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够相处配合的较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倒并不一定配合相处得很好。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要愿意接纳对方,愿意同他们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处理我们周边的人际关系,是我们的生活更加的轻松快乐。

2.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平衡感

(1)社会现状

由于交往过程中带来的不平衡心理,一些农村的贫困学生较为敏感,自尊心强,性格内向,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被动,不敢与人交往和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因此,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经济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出现自卑、自闭的现象,甚至萌生了退学的想法。而来自城市富裕家庭的学生,生活上并没经济压力,性格表现更为外向开朗,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主动积极。

(2)原因分析

社会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抚养方式以及家长的素质等都对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是与家庭生活的不良背景、早期不良家庭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富裕家庭的学生在交往中会形成两个明显不同的群体。其次,随着人际关系主体的扩大,大学生与不同的人的交往频率和深度有明显不同,形成更多不同层次的交际圈。在传统的寝室、班级、师生等交际圈之外,还有网友圈、老乡圈、兼职圈、合租圈等。在不同的交际圈中,交往主体间的认识了解程度、情感依赖程度和交际的稳定程度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5.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性格的极端化

(1)社会现象

马加爵杀人案:云南大学生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人。药家鑫杀人案: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将人撞到之后,不但没有将其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反而因害怕被害人看见其车牌号将其杀人灭口,致其当场死亡。杀人后,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再度撞伤两名行人。诸如此类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恶性案件层出不穷。

(2)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身处东西方价值观并存互相冲突的复杂环境中,各种外来思潮的涌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文化心理学家霍兰威尔提出,在某些情况下,外来文化移入压力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当一种文化移入另一种文化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使人们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又准确地选择和认同一种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也容易产生心理失调,有时就容易产生无法控制的过激行为,这也就是众多大学生恶性案件不断频发的源头之一

(三)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

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社会交换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1.社会交换论的两个基本取向

(1)个人的心理取向——个人的功利计算。交换的产生是基于个人的需求,这一基本命题是建立在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计算上的。

(2)结构的集体取向——社会交换受社会结构的制约和社会规范的引导。

(一)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是指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

社会互动是研究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之一,是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课题。它是个体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以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甚至更大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

通过以上分析,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在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的社会学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发现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社会层次、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群体等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人际关系的优劣与否又关系着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从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角度、社会层面完善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篇2: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范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应该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群体和培育及践行的重要对象,完善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有着要的意义。本文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培养模式,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基础上,指出其必要性,并结合当代我国大学里面存在着的优质资源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思路以切实塑造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要性;途径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变幻,因而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青年因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更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大学生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群体,他们承载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1]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切实采取有效途径积极塑造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

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的集中体现。它是一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引导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最高抽象。它是从党和国家长期的理论与实践中概括和升华出来的,体现了各阶层的普遍价值追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2]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又一次明确的以24个字抽象概括了它的基本内容,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家层面看,它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统一;从社会层面看,它是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结合;从公民个人层面看,它又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完美融合。

二、完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是大学生自己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类文化在全球的浪潮中的传播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猛烈冲击,各种先进的与落后的文化并存,正确的与错误的思想交织、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碰撞。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良莠不齐的状态,特别是现在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等思想的传播,形式不容乐观。据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把权力、地位、金钱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享乐,崇尚功利、拜金、喜欢攀比;认为“为人民服务”太空洞,不现实;个人中心主义凸现,认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念,集体意识淡化;认为”家里条件好,没有必要再艰苦奋斗“的分别为43.8%、41%、24.8%、31.2%、41.6%。[3] 同时,许多的不良风气也盛行一时,如相互攀比、入党动机不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为了走形式等等,这些思想极大的扭曲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高校教育创新的需要 教育的基础功能是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核心功能是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去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代高校不断的加快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需要,从某种角度讲,更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一个创新育人的发展理念。只有将我国当代大学生真正培养成适合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人才,才能切实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高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把握其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的育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之后,开始积极的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近年来,很多“80后“、”90后的大学生积极的投身到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中,他们的智慧,特别是他们积极的思想和饱满的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很多突出的贡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突飞猛进的主要支撑,也是在未来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主力军。当代高校大学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传统道德观念等精神文明的传承者和发扬者,他们是学习、弘扬并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活跃、最积极的群体,这个群体进入社会之后,将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步伐和速度,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不仅可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还可以让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四)是解决当下客观问题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能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但是,受多元价值的影响,也存在着相当部分的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新兴不健康网络的毒害、以及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等方面。在这里面,尤其是是西方价值观的最为突出。近年来,西方思想文化对我国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加剧,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其假想敌,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了严重威胁,各种对于中国的打压理论纷纷出台,其中西方研究者抛出的“文明冲突”最为代表。今天,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贯彻,既有利于切实解决一些列客观问题,同时又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在当代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各种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通过其所持有的价值观冲突表现出来,各种价值观的面临着相互认知、相互理解、相互认可以及相互认同和接受的巨大挑战和压力。新的历史时期切实培养我们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压力不言而喻。高校作为倡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充分利用好高校自身的优势条件,坚持从理论学习、示范引领、实践锻炼三大方面深入分析探索塑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坚定和实践。

(一)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认知认同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方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不断的加强这四个方面的学习、理解,才能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层面的认识,让大学生真正接受并产生兴趣。

高校作为倡导并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阵地,时代赋予里它圣神的历史使命。当前高校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高校必须发挥自己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工作与之紧密结合。一方面来说,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风尚和文化水平。身正为范,德高为师,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修养,深化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科学内涵融入到日常的理论教学和学生工作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进程。其次,要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适当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彻底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言语表达形式、教学方法,以贴近学生生活而又具理论深度的教学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必须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方位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在这里,不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还要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贯彻学校的各门课程,及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和强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

(二)重视示范引领促进情感认同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需要各种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新城合力,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此过程中,示范引领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在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示范引领,即榜样教育的作用。必须要通过抓典型、树榜样、发挥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作用。实践证明,榜样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反映社会的先进思想、崇高品质以及良好风貌,体现一种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另外,榜样和典型具有先进性、说服力和感召力,以及巨大的示范、激励和推动作用。“观察者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习得认知技能和新的行为模式”,“榜样(典型)能够表现出观察者原本不具备的新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通过观察,观察者能够形成同样形式的思维和行为”。[4]具体而言,它就是指能够把一般的说理寓于一种生动、具体的宣传之中,通过对典型事例、榜样人物的大力宣传,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生动的形象教育,使人们学有榜样、比有参照、赶有目标,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在情感上对价值体系产生满意和肯定,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坚定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强化情感认同。

榜样教育总体来说主要有两种教育形式,一种是全社会或者各条战线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供人民群众来学习和效仿。另一种是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民群众奋勇前进。对于当代的高校来说,要实现示范引领的教育途径,需要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善于认识典型、榜样,学习典型、榜样。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优秀的精神,如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张海迪精神、亚运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等等。其次,要撒谎浓郁树立典型、榜样,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逐渐在大学生中树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形象,是学生学有对象、赶有目标。在宣传力度方面,要特别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和多种宣传工具进行推广,除了常见的英雄模范报告会、演讲、举办先进事迹展览会,以及发文件、作决定,授予荣誉称号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客、QQ群、BBS、微信等新媒体,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刊等等,让先进人物和实际广泛传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学校要重视教育学生正确的对待榜样、学习榜样。榜样树立、培养起来以后,要逐步形成一个热爱榜样、支持榜样、尊重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的良好的校园风气、逐步养成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和时代风尚,促使广大学生“见贤思齐”,全面深入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强化实践锻炼促进行为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塑造,关键在于社会实践。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当前,我国仍存在相当部分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历练,没有把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这方面,学校必须搭建平台,充分创造各种条件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高校自己具有的优势资源来看,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社团,坚持“以党团组织为依托,以社团活动为支撑”,切实推进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与行”。

大学生社团组织,是以学生自愿为基础的以培养共同兴趣爱好为目的的学生群众组织。它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载体,它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的融入社团活动中,不仅有利于社团的建设,而且可以使活动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学校有50个学生社团。近年来学校积极改革,创造各种优势条件给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进程,成效突出。一方面,学校积极加强对本校的社团的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方面,学校切实强化团组织的主导作用,加强共青团对学生社团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领导,认真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的推进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党组织、团组织,实现党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加强对社团组织目标的调控,重点关注社团活动的政治倾向、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等,强化社团的育人功能,以党团组织体系保证社团活动的科学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社团的规范管理。首先团委作为社团的主管部门,内江师范学院校团委不断加强对社团日常活动的监督指导,从例会制、培训制、奖惩制、干部选聘制和学分制等方面入手,建立起科学化、正规化、系统化的运营模式,保证了社团的持久活力,其次,学校加大对社团的经费资助和扶持力度。学校坚持“校级活动出精品,二级学院活动出特色,社团活动出规模、重普及”的工作方针,着力打造,造成影响,形成特色,充分发挥“品牌”社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支持学术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应到学生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将人生目标与社会价值结合,促使社团成员不断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面,学校首先强调了社团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全民发展。尊重学生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不断用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平等交流等方法,搭建学生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开展了很多益德益智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与实践。同时,重视社团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学生干部的培训会,不断提高社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塑造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党培养青年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广大青年自身成人成才的根本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工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工作,切实“三步走”的战略,将理论学习、示范引领、实践锻炼紧密的集合,不断的促进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从而才能够把大学生培养成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全面推进我国社主义现代化现设,真正实现“中国梦”。参考文献:

[1]周璐.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径探析[J] .潍坊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篇3: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范文

然而,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媒介与艺术形式的有力结合逐渐成为音乐比赛活动的加速器。如大众传媒的发展使音乐比赛向大众敞开了大门, 高速发展的电视媒体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为各类音乐比赛提供了更广阔和便捷的大众参与平台, 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音乐比赛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由此笔者认为, 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传播 (甚至组织) 的当代音乐比赛, 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类社会活动, 因此亦应该成为人文和艺术学科予以学术关注的一类特定的重要对象。

一、音乐比赛概念释义

笔者在查询已有的对音乐比赛概念进行定义的文献与资料后, 得到这样一些基本认知:《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的定义将“音乐竞赛”的参与者身份限定为“音乐家”, 并认为音乐竞赛活动是音乐家竞争欲望外化的行为。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黄蕾的“音乐竞赛”定义, 界定了音乐竞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并提出音乐竞赛的目的是“精英选拔”。 (1) 而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音乐比赛直接相关的是《音乐百科词典》中的定义, 该定义详细界定了音乐比赛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以及参与者, 其描述符合现当代职业音乐比赛的特征。 (2)

综合以上“音乐比赛”的既有定义, 笔者认为:以往的定义基本上都将“音乐比赛”这一社会活动的参与者, 局限在职业音乐人的范畴当中。然而, 就人类历史中实际出现过的各式音乐比赛而言, 并非所有的音乐比赛都是为了选拔音乐人才或音乐家之间彼此竞争。或许事实恰好相反:历史上参加各种各样音乐比赛的参赛者, 大多数都不是以音乐创作或表演为职业的人士, 而是社会大众。中外历史上众多的音乐比赛中, 有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精神层面上的娱乐和消遣, 比如中国古代宫廷中的“对朋” (1) ;有的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 如中国一些民族民间的对歌求偶, 和古希腊以祭神娱神为目的的年度性音乐竞赛。

就音乐比赛的对象而言, 用于比较或竞争的对象也并不局限于人。应该说, 人的音乐技能和人创造的音乐产品都可作为比较的对象, 比如演唱演奏技术、词曲作品等等。就其形式而言, 也并非所有的音乐比赛活动都是由特定机构发起的,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民俗性的音乐比赛活动, 如一些民族中源远流长的民俗性对歌、赛歌、歌会活动等等。

由此, 笔者认为“音乐比赛”的概念和范畴应归纳为:在不同人类文化群体中, 出于不同的文化目的而自发或集体组织的, 以音乐思维和创造能力、表演技能或音乐产品为竞赛对象, 按照某些反映了特定文化价值取向的评判标准决出胜者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中国大陆当代音乐比赛机制

由于本文的重点是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大陆当代音乐比赛活动, 因此在对音乐比赛活动进行分类时, 将根据当代音乐比赛活动的内部运行规律进行区分, 也就是将当代中国大陆地区的音乐比赛划分为三大机制:职业音乐比赛机制、民俗性音乐比赛机制以及大众音乐比赛机制。

(一) 职业音乐比赛

职业音乐比赛是指采用专业的评审标准以及比赛内容, 参赛选手均为职业或准职业音乐工作者的音乐比赛。可以看出, 职业音乐比赛有两类选手——职业音乐工作者, 以及准职业的音乐工作者, 后者如音乐专业的师生等。

对于职业音乐比赛来说, 其最主要目的就是选拔音乐人才, 为有天赋的音乐人才提供展示的机会,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 职业音乐比赛也是准职业音乐人向职业音乐人迈进的一种鉴定场所。此外, 由于职业音乐比赛是职业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促进职业音乐教育发展, 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 提高国家在世界文化领域中的地位的作用。

若按范围划分, 目前在中国进行的职业音乐比赛活动, 主要有国际音乐比赛与国内音乐比赛两个层次。

(二) 民俗性音乐比赛

民俗性音乐比赛是由普通民众自发组织的音乐比赛活动, 以民族民间歌舞、民族器乐为主要内容。其形态与机制伴随着民族民间文化而不断传承下来。它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 并以非职业化为特征, 承担着满足人们日常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作用。民间音乐比赛的功能, 更多的不是选拔音乐人才或是审美娱乐, 而在于维持其社会系统正常运转, 如对歌求偶。然而, 当大众文化铺天盖地的时候, 人们追求城市的生活状态, 民族文化的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相应的民俗性音乐比赛也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地位。

另外, 民俗性音乐比赛不通过特定的中介组织和机构 (如政府、社会团体和媒体) , 而是按照特定的习俗或某个文化或地缘群体的意愿, 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组织进行。因此, 民俗性音乐比赛是一种自发式的音乐比赛。而与之相对的就是所谓的“中介式音乐比赛”, 指由某个或某些组织机构为着特定目的而发起和组织的, 在人为预设某种参与资格、比赛内容和评比标准之后, 召集“符合资格”的参赛者及观摩比赛的受众, 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并通过特定媒介传播的音乐比赛活动。职业音乐比赛机制与大众音乐比赛机制均属于中介式音乐比赛。民俗性音乐比赛的“自发性”, 是与其他两种音乐机制的重要区别所在。

民俗性音乐比赛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其传承性。传承性首先体现为言传身教, 其次体现在口口相传。在民间音乐的散播和接受过程中, “面对面”是其最主要的形式。民俗性音乐比赛就是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场所, 通过人们在这个特定的场所进行的表演和展示, 加强了人们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力度。

尽管民俗性音乐比赛在民众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民众) 日常生活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民俗性音乐比赛功能性也不断丧失, 与民俗文化整体的发展一样面临着困境。

(三) 大众音乐比赛

大众音乐比赛就是以大众文化为背景, 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 多以流行音乐为主要内容, 强调大众参与的音乐比赛活动, 如各类排行榜、电视音乐赛事、电视选秀活动等等。大众音乐比赛是大众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特定事象,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文化在国内的发展。

大众参与, 是大众音乐比赛与职业音乐比赛和民俗性音乐比赛的本质区别。大众音乐比赛使得音乐比赛活动向全社会开放, 不再局限在职业音乐人群体或是某一民族的范围之中。走向大众的音乐比赛也呈现出了复合性的特征, 承担了多重的功能。其影响的范围之广, 也使得大众音乐比赛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事象。

三、音乐比赛的社会学分析

托马斯·库恩 (1) 把形成某种科学特色的基本观点, 称为这种科学的范式。所谓的范式, 指的就是某一特定学科的科学家们所共有的基本世界观。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 社会科学领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考察同一个社会现象, 即采用不同的范式。但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范式并不存在谁把谁取代的问题, 而只有哪种更受人们欢迎的变化。

社会科学的范式为我们提供了看待社会现象的不同视角, 而且每个范式都提到了其他范式忽略的观点, 同时也忽略了其他范式所揭露的社会维度。 (2) 因此, 采用不同的范式来考察音乐比赛, 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出音乐比赛这一社会现象的全貌。

(一) 功能论视角

功能主义最直接的影响来自于人类学。马林诺夫斯基 (3) 认为文化源于满足个人那些长期存在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各种风俗、习惯、制度、观念、信仰以及物质设施无不对应于某一特定的需求。因此功能普遍地存在于文化现象中, 任何文化现象都发挥着不能被其他文化要素替代的功能。

因此, 功能论的视角是指, 在考察一个文化事象的功能时, 并不仅仅指这一事象在人类行为中被使用的状况, 即“用途”, 更关注的是它被使用的原因, 尤其是它所起到的广泛作用。功能论的启示在于, 我们可以把音乐比赛这一社会活动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 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发挥着作用, 即承担着一定的功能。从功能论的视角来看, 音乐比赛活动之所以一直存在于人类从古至今的不同文明当中, 是因为其有某种存在的理由。或者也可以说, 音乐比赛活动所承担的社会功能, 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整合、协调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 选拔音乐人才、音乐作品功能。从前述各种对音乐比赛的定义来看, 大多数定义都将选拔音乐人才、音乐作品看成是进行音乐比赛活动的直接目的。对于职业音乐比赛来说,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选拔符合职业音乐标准 (多以西方古典音乐为比赛内容和评判标准) 的杰出音乐人才和音乐作品, 从而促进职业体系音乐活动的良性发展。而对于大众音乐比赛来说, 发展初期的大众音乐比赛由于绝大部分照搬职业音乐比赛的模式, 因此更多地是为评选出优秀的音乐人才和音乐作品, 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听众最喜爱的15首歌曲”评选以及早期的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第二, 音乐激励功能。音乐比赛是音乐社会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比赛评选出的优秀音乐人才和作品,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相同或相近类型的音乐人才及音乐创作的产生。比如, 1993年12月15日, 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首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 全国数十家电视台、音像公司和文艺团体向这届比赛送交参赛作品100余部, 其中《穿军装的妹子》、《长城长》、《流浪的燕子》、《牵手》等12部作品获得金奖;《好大一棵树》、《灯影》、《小芳》、《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来陪你》等15部作品获得银奖;《渔家姑娘在海边》、《美丽的姑娘》、《星星泪》等20部作品获得铜奖。 (4) 可见, 这次比赛很大程度上激励了优秀电视音乐作品的创作。

第三, 文化导向功能。文化导向功能以大众音乐比赛为代表。原因在于其以大众媒介为载体, 自然也就承担着媒体的功能。媒体由于其特殊的信息传播主体的地位, 掌握着大众的话语权, 因此大众音乐比赛代表着大众音乐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家级电视媒体, 其举办的音乐比赛成为各地方台竞相模仿的对象。“央视”代表着主流价值观的输出, 对信息的筛选权力仍然掌握在主流媒体的手中, 受众们看到的是重构以后的世界。但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大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享有了主动选择的权利, 此时传统的大众媒介的文化导向功能被削弱了。

第四, 文化传承功能。大众音乐比赛和民俗性音乐比赛都体现了文化传承功能, 其中又以民俗性音乐比赛更为突出。但随着社会的变迁, 光凭借民俗性音乐比赛已逐渐无法完成传承民间文化的功能。这时大众音乐比赛通过媒体的话语权, 强化了民间文化的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着民俗性音乐比赛的发展, 从而推动民间文化的传承。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民歌的传承。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原本植根于民间沃土的民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很多地方的普遍情况是, 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唱, 年轻人都进城打工, 民歌缺乏传承人。民歌在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承担的功能大幅度减弱, 甚至已经失去功能。民歌比赛从拥有强大话语权的中央电视台, 到地方组织, 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结构, 为民歌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 使“奄奄一息”的民歌得到了新生。

第五, 社会化功能。如今, 电视、网络媒体已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载体之一。青少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社会化中的青少年不仅是“社会学习者”的角色, 还是“社会参与者”的角色。他们一方面学习、掌握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另一方面也要介入社会生活, 参与社会关系系统, 对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念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 (1) 大众音乐比赛因其公众性、形象性、开放性等特点, 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们正是在轻松消遣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学习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和确立社会价值态度, 不断获得对社会人际关系及自我同一性的认识。

当然, 关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化功能一直争议不断。商业性大众媒介为了营利而输出过多的暴力、色情以及扭曲的价值观, 严重影响了社会化的正常有序进行。大众音乐比赛由于大多带有商业媒介的性质, 因此也不可避免地承担了“负功能”。以电视选秀活动《超级女声》为例, 其客观上不免传递了一种追求个人私欲的利己主义心态与崇尚感观享受的享乐主义心态, 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浮躁风气, 使青少年缺乏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同时也缺少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六, 娱乐功能。由前所述, 娱乐功能主要体现在大众音乐比赛当中, 但民俗性音乐比赛也会承担一定的娱乐功能。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 如今民间对歌、赛歌、歌会所承担的功能已经被大大减弱, 更多地起着娱乐的作用。

另外, 从更宏观的层面上来看, 若把当代音乐比赛活动本身作为一个系统, 那么职业音乐比赛、民俗性音乐比赛以及大众音乐比赛则为其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职业音乐比赛, 以选拔和激励职业音乐人才和符合专业音乐标准的作品为主;民俗性音乐比赛, 则以协调人们社会生活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为主;而大众音乐比赛, 一方面提供了大众参与的平台, 另一方面则是联系职业音乐比赛和民俗性音乐比赛的桥梁。可以说, 大众音乐比赛更加兼收并蓄, 它将以专业性为中心的职业音乐比赛和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民俗性音乐比赛大众化, 使得原本由于主客观原因而被排斥在外的人们能够欣赏乃至参与其中。

(二) 社会冲突论视角

科塞最早使用了“冲突理论”这一术语。他认为, 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 并提出了冲突的五项正功能: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的功能;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的功能;冲突对新的社会与群体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以冲突论的视角看音乐比赛, 更受关注的是其中矛盾对立的层面, 以及冲突所带来的正功能。功能论社会学家认为, 社会整体是一个功能统一体, 各个部分相互联系, 协调一致, 不会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这种理论视角中暗含着“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之假设, 忽略了社会变迁的因素, 因而遭到很多其他流派的社会学家的批评。单纯依靠功能论是不能够解释全部的社会现象的, 所以从冲突论的视角看问题, 能够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和分析的框架。

我们从音乐比赛的发展历程来看, 中国古代的音乐比赛建立在封建君主制度的基础上, 体现出了强烈的阶级冲突。而当中国进入近现代之后, 政治体制的变革以及西方理念的引入, 使得音乐比赛又呈现出职业音乐比赛的模式, 音乐比赛成为了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中心的职业音乐人才的选拔活动。到了当代, 人们参与比赛的要求愈加强烈, 而大众传媒的极大发展又为人们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音乐比赛就开始成为了一种公众活动。

作为竞争性社会活动的音乐比赛, 是一种对稀缺社会地位和权利 (获得奖项荣誉、人们的尊重等等) 的争夺, 因此在音乐比赛活动中常常可以见到为争夺社会地位而产生的冲突。2006年, 第十二届“青歌赛”第一次为来自民间的原生态民歌手单独设立“原生态唱法”比赛组别, 这一改变成为了冲突爆发的导火索。从评委之间对原生态唱法的争论中, 可以看出一些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蓄意贬低“非我群体”。

(三) 社会互动论视角

功能论与冲突论的视角侧重的是宏观的分析, 而社会互动论和社会交换论的视角注重的是人作为个体参与社会事务所表现的行为, 因此是微观社会学的重要理论流派。

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以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 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被称为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 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 反过来, 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这里先引入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 通常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个人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和期望, 凭借自身主观能动性而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一个人进入社会生活, 扮演何种社会角色, 是由社会期望和个人角色扮演能力两方面决定的。因此, 个人社会角色获得能力的强弱很自然地成了判断“是否社会合格成员”的标准。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关系构成的,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不一样。 (1)

角色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 互动双方都需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进行交往, 一方角色失调, 就可能中断或改变互动的方向。互动还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 这使人们能够辨别和理解他人, 预知他人的反应;另一方面, 没有另一方来互动, 角色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

角色失调是指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 甚至遭遇失败。常见的角色失调包括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以及角色失败。 (2)

下面来看音乐比赛活动中的角色失调。

在音乐比赛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角色失调的状况。如在“青歌赛”中走红的原生态歌手, 在他们融入城市文化的过程中, 其原来的社会角色 (牧民、农民等) 与城市职业艺人的新角色之间产生了碰撞。歌手出于对新角色适应的迫切期望, 不得不放弃原有角色。但是, 适应一个新的角色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在这种新旧角色的冲突之中, 歌手往往会对自身的角色判断不清, 从而在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表现出一种迷茫、随波逐流的生存状态。

在《超级女声》的音乐比赛活动中, 同样存在有选手与青少年的角色失调的情形。众所周知, 对特定对象的模仿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传媒效应上来讲, 在《超级女声》中亮相的, 特别是取得较好名次的歌唱者, 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大号召力的“偶像”, 为这些青少年提供了参照的榜样, 并会使他们以不同的方式, 呈现对偶像的认同, 进而仿效其行为特质、仪容特征等等。而被卷入“超级女声”狂潮的女孩大多是十几岁的在校学生, 她们往往音乐素养、演唱技巧和艺术水平并未十分成熟, 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生产技能。参赛进而成名后的她们对自我扮演何种社会角色没有一个恰当的评估, 导致社会角色类型的错位, 使她们同主流社会形成一种离散关系。 (3)

(四) 社会交换论视角

与社会互动论相比, 同属于微观层面研究范式的社会交换论的区别之处在于:社会互动论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即考察音乐比赛活动中各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行为。而社会交换论研究的是人们进行某种行为的动机, 即探究个体参与音乐比赛活动的动机。

动机, 就是人们进行某种行为的目的。对于音乐比赛本身来说, 前面已经讨论过职业音乐比赛、民俗性音乐比赛、大众音乐比赛各自的目的。但是, 这只是音乐比赛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目的性。从微观层面上来说, 音乐比赛需要人的参与才能进行, 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平台。人们因为各自的动机参与到音乐比赛活动中, 并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而采取行动, 从而使音乐比赛顺利进行成为可能。

对于音乐比赛的组织者来说, 动机多种多样,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商业动机。以“选秀”活动为例, 自从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获得神话般的成功之后, 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选秀热”。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卫视, 都把“选秀”节目作为主推的对象。一时间, 电视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如《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快乐男声》等等。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电视台乐此不疲地制作各种类型的选秀节目?又是什么原因使各大知名企业争先恐后地参与选秀节目的运作?选拔音乐人才, 为人们提供娱乐恐怕都不是他们行为的动机, 能令他们如此疯狂的原因只有一个——利润最大化, 而这也是人们追求最大限度合理化的表现。

以第二届《超级女声》为例:根据“央视–索福瑞” (CSM) 调查统计,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白天时段收视份额最高值突破10%, 为CSM调查的31个城市同时段播出的节目收视的最好成绩, 仅次于央视, 排名全国第二。由于《超级女声》的收视拉动作用, 使这一节目的广告价格高达每15秒7.5万元;《超级女声》年度总决赛期间, 该节目的广告报价更是高达每15秒11.25万元。 (1) 湖南卫视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利润的同时, 赞助商某大型乳制品企业通过广告获得了高达2.47亿元的纯利润, 两家电信运营商也通过提供手机短信投票平台而赚得高额的分成。

对于观众和参赛选手来说, 一方面, 选秀节目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几乎“零门槛”的参与平台, 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娱乐和消费需要。这一点能够从大众的参与程度看出来——单是通过短信投票的方式就吸引到4亿的电视观众参与。另一方面, 对于参赛选手来说, 尽管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无法参与到经济蛋糕的分配, 但他们却从这种“零门槛”的参赛方式中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因此, 作为大众音乐比赛的一个类型, 选秀活动给各方都带来了一定的利益:观众在电视娱乐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参赛选手找到了一夜成名的捷径, 而比赛的组织者们更是轻而易举地得到高额的利润。面对如此多赢的机会, 谁不愿意去分上一杯羹呢?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指引着无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们行动,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利益。大众音乐比赛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为导向, 通过整合每个参与者的行为动机, 实现了一个将社会资源再分配的过程。

结语

音乐比赛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社会活动, 是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音乐比赛活动的内部运行规律, 笔者将中国大陆当代音乐比赛的机制划分为三大类型:职业音乐比赛、民俗性音乐比赛以及大众音乐比赛。

从功能论的视角分析音乐比赛, 我们可以把音乐比赛这一社会活动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 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发挥着作用, 即承担着一定的功能。音乐比赛活动所承担的社会功能, 主要在于几个方面:选拔音乐人才和音乐作品的功能、激励功能、文化导向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化功能以及娱乐功能, 这些功能对实现人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协调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冲突论的视角关注音乐比赛活动中矛盾对立的层面。音乐比赛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微观层面上, 作为竞争性社会活动的音乐比赛, 是一种对稀缺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争夺, 因此在音乐比赛活动中常常可以见到为争夺社会地位而产生的冲突。另外, 由于不管何种机制的音乐比赛必然要有一个评判的标准, 而这个标准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价值观上的冲突, 比如在“青歌赛”中对原生态歌手的评判标准就存在很大的争论。

社会互动论认为,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基于社会互动。音乐比赛活动是社会互动的一种, 因此音乐比赛活动本身就是一场表演, 其参与者都在扮演各自的角色, 而这种角色扮演中常常会出现角色冲突的现象。

社会交换论关注人们行为的动机。音乐比赛活动需要人的参与才能进行, 是一个人与人交换的互动平台。人们因为各自的动机参与到音乐比赛活动中, 并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而采取行动, 从而使音乐比赛顺利进行成为可能。

摘要:根据音乐比赛活动的参与规模, 中国大陆当代音乐比赛可被划分为三大机制:职业音乐比赛、民俗性音乐比赛以及大众音乐比赛。本文以社会学领域的基本范式——功能论视角、冲突论视角、互动论视角以及交换论视角的理论为依据, 旨在通过不同的研究范式, 对同一个研究对象——中国大陆当代音乐比赛活动进行分析, 从而尽可能呈现出中国大陆当代音乐比赛的面貌。

关键词:职业音乐比赛,民俗性音乐比赛,大众音乐比赛,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交换论

注释

1参见黄蕾《封闭·开放·无序——传媒视野中的音乐竞赛体制研究》,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

2参见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第715页。

3[美]艾尔·巴比《社会学研究方法》, 邱泽奇译, 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第57页。

4何晓兵《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336-337页。

5参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文化现象与热点问题监测研究”课题组《特别关注:“超女”现象的正功能和副作用》, 转自“人民网”, 2005年9月23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5/3721833.

6参见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119-127页。

7参见朱冬亮、邱幼云《关于“超女”现象的社会功能分析》, 转自“中青网”, 2006年2月22日。http://www.youth.cn/zqw/qsnyj/200602/t20060222_300138.htm

篇4: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范文

摘要: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解决人际交往中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已成为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析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因素,以及如何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对策

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实现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培养足够的能力,妥善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面临的现状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其心理发展正处在走向成熟而未达到真正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现象如理想化、情绪化、独立与依附并存、孤独与亲密交织等,都强烈地影响着其人际交往的动机、方式及结果。主要面临以下几种现状:

(一)自我中心。这类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很少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处境,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尽管这类人也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但前提是以满足自己的利益和感受。

(二)自我封闭。这类学生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隐藏起来,不愿向别人透露。内心不愿与人沟通,不愿了解别人,从而在人际关系上造成较大的沟通障碍,产生一种圾不和谐的情况。

(三)猜疑妒忌。猜忌妒忌的一种心理活动,以自己假想目标为出发点进行思考,对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心理观点认为,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而一旦这种嫉妒心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影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

(四)交往谨慎敏感。这类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较差或是在成长过程中受过挫折,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心里压力较大,非常敏感、谨慎,极力回避与人接触,很容易孤独、抑郁或自卑,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分析

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种种困惑给他们方方面面带来不良影响。本文认为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我的认识偏差。人生活在群体中,必然产生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就叫认知。而这种认知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错误的认知就是没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出现了认知偏差,这种偏差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偏差就是没能摆正自我在人际关系中的正确位置,过低或过高的评价自己,这是不利于人际关系交往的。

(二)对他人的认知偏差。常见的有首因效应,刻板印象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际交往。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人们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好则意味着这个人好沟通,易于交往,亲近感比较强,很少注意对方的缺点。反之,第一印象不好,人们就会把其缺点放大化,很难关注其优点,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排斥感,不愿与第一印象不好的人交往。

刻板印象是指在人类交往中对一类人的简单概括,分类所形成的不正确的印象,用固定的形象加在一类人中的每个人身上,用共性的东西抹杀个性。如果这种刻板印象和认识对象相符或相一致,则可以节省认识时间和过程。但大多数大学生由于年轻气盛 ,在交往中经验少,往往根据社会刻板印象来评价人,接触人,从而影响人际交往。

(三)交往价值取向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因此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对人际关系有较大影响。若不能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就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导致处理人际关系发生困难。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由于交往中一些障碍性因素的出现,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消除这些障碍性因素,成为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人际交往观可以说是决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成败的关键因素,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交往价值观念。针对这一状况,高等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人际交往学科以帮助大学生构建有关人际交往的知识体系,确立正确有效的交往观,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动机和交往目的,以建立新型的非功利性的情感关系。

(二)学会沟通,强调基本原则,注意掌握技巧

人际间良好关系的建立离不开良好的人际沟通,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开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钥匙,是化解人们之间误解和冲突的宝剑,是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润滑剂。人与人相处过程中,你尊重别人,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样就会彼此相互尊重。总之,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和相处。

(三)鼓励学生敢于面对现实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这种困难可能来自生活、来自学习、来自情感等方面。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敢于面对现实,掌握驾驭自我的能力,鼓励处在困境的学生走出低谷。

(四)培育良好品质,提升个人修养

个人品质和修养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缺乏良好的品质和修养往往是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本质因素。因此,培育良好品质,加强人际关系的个性修养,对人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由于交往中一些障碍性因素的出现,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消除这些障碍性因素,成为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基本要求,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启先,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2]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朱燕,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其教育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3(17).

[4]张尊英,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5).

篇5: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范文

姓名:邢盼盼 年级:14级

学号:2014040640 学院:口腔医学院

摘要:

民族的问题与祖国的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民族团结,才会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使祖国的发展更有活力。大学生要做的只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反对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与行为。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去讲,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为民族的大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字 :

大学生,民族团结,民族问题,尊重,维护

一、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交融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民族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具有不同的内容、表现和特点。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早形成的民族与最早出现的国家大体上是同时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民族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个时期,国家的形成对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西欧的民族国家。在民族形成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与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着的。现今世界上共有3000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在多民族国家中,由各民族共同利益而构成的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任何单个民族的利益,都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同一民族居住在不同的国家,特别是邻近国家,如果不处理好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而把民族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不仅会导致国家的混乱、民族间的冲突,甚至会引发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这方面的事例和教训,古今屡见不鲜。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涉及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人类社会是一个庞杂的有机体,一定的社包括一定的民族、阶级、种族等,并构成了该社会各方面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一定的社会的民族问题是构成该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斯大林认为:“民族问题不能认为是什么独立存在的,一成不变的问题。民族问题只是改造现存制度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完全是由社会环境的条件、国家政权的性质并且一般的是由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决定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应当坚持的正确道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而民族的团结是祖国的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而民族团结需要我国各民族共同维护,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是我们这个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是各民族融合的基础。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二、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各民族人民已成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主人,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民族意识中消极的内容引发的问题。民族意识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牞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意识。在民族意识中有积极向上、能激发本民族奋发图强的一面牞也有狭隘的只顾本民族利益而不顾其他民族和全局利益的一面。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各民族要求加快发展的民族意识日趋增强。这种民族意识是健康的是应该提倡和发扬的是民族发展进步的表现。但是民族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也会增长,从而影响各民族的团结。例如,过分强调本民族的利益不顾其他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不能正确处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以及国家关系等等。对民族意识中消极的内容如果不注意正确引导,则有可能成为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经济利益引发的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各民族所获经济利益的不均衡将会出现新的矛盾。民族地区的市场发育不健全,软、硬件水平不高,有的部门和企业可能会根据资源的市场取向投资上项目对民族地区考虑不均衡,使一些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产生误解。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增强综合实力,调整了政策,由直接给钱给物改为基础设施建设一些长期依靠国家救济的干部和群众一时不理解。由此产生的情绪,容易影响民族关系值得高度重视和关注。

民族文化差异引发的问题。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房屋建筑、风俗习惯、禁忌信仰、婚丧嫁娶、劳动生产等文化传统方面都凸显出鲜明的民族个性。民族文化是构成民族的重要因素,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绝大多数是健康的,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建设的宝贵财富。但是由于民族不同,文化各异,尤其是风俗习俗的差别,各民族在交往中必然会发生矛盾和碰撞,造成民族之间的摩擦。这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矛盾,在我国现阶段还会长期存在。由此引发的问题将会影响各民族的团结。

西方敌对势力引发的问题。我国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是跨境民族,而且民族地区大多位于祖国的边疆与十几个国家接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帝国主义国家曾多次侵略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渗透和分裂活动,均被我国各族人民挫败了。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又妄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利用分裂主义组织搞分裂活动,破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是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之一。总之,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实现后,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别依然存在。其次,在社会主义阶段,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权益,主要是经济权益疗面,民族之问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第三,在风俗习惯和吾言文字等方面,由于相互了解或尊重不够,也容易造成某些误会和纠纷。第四,民族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甚至酿或冲突。第五,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有时会做出伤害民族感晴、损害民族团结的事情,甚至违法犯罪。第六,国际上敌对势力支持、纵容我国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分裂和破坏的活动还会长期存在下去。所有这些都表明民族问题在我国还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三、民族的强大有赖于民族的团结。

中国的稳定来之不易。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中国人民经历百年战争,换来了民族独立,政局稳定,国际环境的基本安宁。改革开放30年艰苦奋斗,换来了经济的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社会各方面的稳定发展。这来之不易的稳定不仅是几十年奋斗的成果,更是今后发展的保证。继往开来,我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3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政治文化建设还不完善,民主法治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加之各民族宗教信仰差异,都难免或势必不稳定的因素,加之国内三股势力和国外敌对势力都别有用心无时无刻不在煽动挑衅制造会乱。加强内部团结,维护稳定局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因此,团结稳定之重,重于泰山。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原则。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每一段强盛时期,都是人民团结,和睦相处在祖国大家庭内。一旦出现分裂,则招致外强入侵、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我国各朝各代就为处理民族问题而出谋划策。有以“和亲”来亲和少数民族的汉朝;有文成公主南嫁吐蕃安抚少数民族的唐朝;还有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元朝和清朝。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为民族团结,处理民族问题的典例,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从现实来看,祖国统一将对民族的振兴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经济上,大陆丰富的原材料、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与港澳台的资金、技术等形成优势互补。军事上,统一将消除两岸之间的敌对状态,两岸一致对外,可以消除民族内耗。两岸人民可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致力于发展建设,国家的整体防务能力则大大增强。政治上,祖国的统一将消除霸权主义牵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王牌,台湾同胞与祖国其它地区人民一道共享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中国的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

可见,民族的问题与祖国的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民族团结,才会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使祖国的发展更有活力。因此,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而民族的团结是祖国的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而民族团结需要我国各民族共同维护,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是我们这个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是各民族融合的基础。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就更是我们祖国民族团结的希望。

四、当代大学生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关系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学校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以及学校的统一要求,主要采取课外活动的形式,采用团、队、班会,民族歌舞、民族团结故事会等方式,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民族知识讲座,寓民族团结教育和文化娱乐、素质教育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应尽的义务。

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与学生无关?这是绝对的错误的,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去讲,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于民族平等。没有地位的平等,民族团结无从谈起。团结是相互的,单方的团结是献媚。团结是利益上的双赢,不是单方面的忍让。民族团结是双方实力在现实地位上的反映,没有无用意的关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有利于贯彻实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观。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大学生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五四运动,大学生作为急先锋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为了扫除旧封建旧礼教旧文化唤起国民的民主和科学精神而呐喊呼号奔走宣传不遗余力。中国大学生以其真挚的爱国热情,有力的实践行动,为民族独立,祖国富强而英勇战斗。中国大学生已经将个人生死远远置于祖国安危之后,已经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发展紧紧的绑在一起。承传前人生生不息的爱国情怀,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当代,各国都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异常激烈,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做两个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大学生肩上神圣的使命。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的安定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相信每个人都是热爱和平的,只希望每个民族的同胞都能够相亲相爱!大学生要做的只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反对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与行为。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1、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

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住在一个民族较多的城市的时候,更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的习惯和禁忌。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2、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从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看,中国的经济布局是东部地区历来经济比较发达,文化也相对东部较弱。所以我们大学生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的帮助少数民族的地区发展,也可以彻底的贯彻党中央“共同富裕”方针。

3、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

在09年7月5日,新疆突然爆发了打砸抢烧恶劣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大学生在面对这样的新闻时,应该坚定正确的立场,拥护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坚持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互相离不开。同时建立起 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为基本制度,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民族政策体系和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体的民族法律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显著增长,用实实在在的实惠诠释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的改善。用铁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真正为全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及克服困难举重若轻的有力领导。

4、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事业,每一个民族都肩负着神圣职责,团结才能共生共荣,团结才能共同进步。这种团结应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就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下一篇:商务礼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