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集体备课记录表

2024-05-26

学校集体备课记录表(通用8篇)

篇1:学校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三年级家长学校集体备课记录

课题:家教的意义与作用 执教:

集体备课地点: 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行政人员,各班班主任 主持: 内容:

一、xx讲话:

1、宣布集体备课内容。

2、程序:教者简介上课思路→发言人提建议→其他教师补充完善。

二、xx:

1、简介设计背景:家教的意义与作用,怎样当好一名合格家长、2、主要内容: a、前言

b、帮助家长走出误区: 溺爱型;粗暴性;放纵型; c、家庭教育的作用 d、怎样当好一名合格家长 e、总结。

三、发言人: 建议:

1、为什么要开办家长学校?1)帮助家长走出误区 2)家庭教育的作用 3)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4)家庭教育的意义

2、理论成分宜简明扼要,多增加相适应的实例,特别是结合家庭实际和学生生活实践;

3、结合学校的主要活动,如环境卫生整治,感恩父母等进行渗透,侧面宣传学校。

4、5、处理好核心的详略关系,避免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建议补充有影响力任务的育人实例,增强感召力。

四、其他教师:

1、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应明确。

2、家教的故事很有说服力,建议参考。

3、多结合孩子身边的实例,会更有感召力。

小学三年级家长学校集体备课记录

课题:家教的意义与作用 执教:xx 集体备课地点: 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行政人员,各班班主任 主持:xx 内容:

一、xx讲话:

1、宣布集体备课内容。

2、程序:教者简介上课思路→发言人提建议→其他教师补充完善。

二、xx:

1、简介设计背景:家教的意义与作用,怎样当好一名合格家长、2、主要内容: 1)、前言 2)、健康的内涵: 3)、怎样使孩子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的有关问题 5)、总结。

三、发言人: 建议:

1、怎样是孩子身体健康;1)注意营养、2)加强锻炼、3)预防疾病、安全教育。)加强

42、理论成分宜简明扼要,多增加相适应的实例,特别是结合家庭实际和学生生活实践;

3、结合学校的主要活动,如环境卫生整治,感恩父母等进行渗透,侧面宣传学校。

4、5、处理好核心的详略关系,避免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建议补充有影响力任务的育人实例,增强感召力。

四、其他教师:

1、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应明确。

2、家教的故事很有说服力,建议参考。

3、多结合孩子身边的实例,会更有感召力。

篇2:学校集体备课记录表

主讲人 :

潘姝霞

时间 :

2015年10月17日

参加人员 :

严本英

宋翠花

李俊霞 地点 :

小学理科组 备课内容 :

四边形的认识 集体讨论记录 严本英老师: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展示图片,学生观看后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研究这些图形的特点。先独立思考,3.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5.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6.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宋翠花老师:在情境图的导入上要恰当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美感和用途。以便为揭示图形特点做铺垫。再者就是要把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要加以解说,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

严本英: 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通过此次备课,老师们都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措施,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老师们将难点、易混知识点摆出来,将有争议的内容拿出来,利用集体备课展开集体讨论,在心灵的碰撞间,各抒己见,明确教学思路,消除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盲区,通过达成共识,以提高课堂效率,客观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真真正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

教师总结:我们明白到,集体的智慧,并不是个人智慧简单的累加,而是通过新老教师的交流,相互切磋,摒弃陈旧低效教法,学习先进教法,也避免热热闹闹而不扎实的课堂教学。我们明白,集体备课不能替代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同一模式。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我们还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允许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可对集体各课内容做一些微调,做到查缺补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

小学数学老师集体备课

数学 学科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主备人:潘姝霞 课题:“四边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继续认识的几何图形,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充分感知四边形,抽象出四边形的特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将和老师共同参与一系列活动,认识四边形,掌握一定基础的学习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并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设计理念:

1.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

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教学目的: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及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体验新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哪些图形? 生:我认识长方形 生:我认识正方形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从这幅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图形? 生:汇报。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在这所不大的校园里,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看来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中的一种——四边形。(板书:四边形)师:看着这个名字“四边形”,你觉得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二、进一步感知四边形:

1、师:(课件出示主题图)请看屏幕,奥特曼带领我们到宜新小学去参观。奥特曼说:“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从图上你能发现哪些图形? 学生自由回答。

2、师:同学们真棒!在宜新小学发现了这么多图形。(课件出示9个图形)在你们发现的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可以放在一起,分为一类?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师说明:这些图形就叫做四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

4、师: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5、师:看来,生活中的四边形实在是太多了!那你能动手把四边形做出来吗?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出四边形。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师:谁愿意把自己做的四边形展示给大家看?

6、师:刚才你们找出了四边形又做出了四边形。那么,你能说一说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

归纳: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板书:有四条直的边

有四个角

三、探究新知。、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边形有 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四、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围一围。

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2.涂一涂。

活动内容:(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反馈展示,适当评价。3.剪一剪。

活动内容: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求直直的)4.说一说。

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 5.找一找。

活动内容: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允许下位寻找)

五、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小结: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篇3:学校集体备课记录表

传统的教师集体备课是以学科组或教研组为单位, 组织教师集体开展解读课程标准、剖析教材内容、定位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学情、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流程、反馈教学情况等系列活动。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中, 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对象, 对教师个体来说, 要备好每一节课极具挑战性。而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相互探讨合作、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有效解决了备课难题, 提高了备课效率和质量。因此, 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很重视并大力倡导集体备课, 许多学校更是把集体备课作为校本研修的一种重要形式, 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 帮助教师加快专业成长。

然而,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 农村人口自然下降, 学生人数普遍锐减, 学校数也一减再减, 农村学校每个年级基本都是单班教学, 农村教师数量也相应减少, 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多数只有一个人, 不便于实施集体备课。为了解决集体备课的人员、时间、空间等制约因素问题, 应用网络进行联片式集体备课模式应运而生。

目前, 伴随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 农村学校基本配备了计算机、远程教室、电子备课室、班班通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网络基本达到全覆盖,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加上县级教育部门推行农村中小学“一校制”和“联校制”, 使农村学校开展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成为现实。

二、农村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运行模式

网络集体备课, 就是借助学校的网络平台 (校园网) , 利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进行备课环节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 优化教学设计, 凸显课改理念, 统一教学进度, 注重教材和学情分析, 推行主备课人的备课责任制。

“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 是利用网络平台把本学校教师、本地区各学校教师、不同地区各学校教师联结在一起开展集体备课, 破解集体备课受人员、时间、空间限制的难题, 打破年级和学科界限。

要实现“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 首先要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一个“群组”或“教研团队”, 邀请教师加入到该群组或团队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其次, 管理员要有科学可行的备课计划, 采取同年级学科教师轮流主备、其他同年级学科教师研讨、跨年级学科教师参与的形式, 按照“五步式”集体备课模式开展活动, 即主备人初备→集体研讨→专业引领→课案生成→个性设计与反思 (二次备课) 这样的流程, 以发帖、回帖的方式开展网络集体备课。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 由教研团队管理员制定集体备课周历表, 提前通知到各位教师。

(2) 各主备教师需提前一周, 将备课的科目、页面、课题等相关内容发往群组。让同学科教师、点评指导人员同时准备。

(3) 各主备教师提前备课, 力求在本周日晚以前, 按照要求将初备教学案上传到网络平台教研团队, 并附上教情、学情分析, 阐释教学思路, 对重点问题、困惑问题等提请大家讨论交流。

(4) 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跨年级参与者于周一、周二对主备教学案进行教学研讨, 提出修订意见。

(5) 管理员及学科骨干于周三对教学案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进行审核, 并做点评、指导。主备教师及时修改, 形成集体研究的预案。

(6) 周四进行个性设计与反思。相应的科任教师对集体教学案再修改, 形成个性化教学案, 运用于下一周的教学实践。授课后写好教学反思笔记。

为了确保集体备课成果的有效使用, 最好实行“先周备课”, 由各校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担任审核员和监督员, 审核该校主备教案或督促教师按时参加集体研讨。管理员实施全程监控, 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控, 保证集体备课的正常进行。

三、农村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的优越性

在农村学校生源逐渐萎缩、教师人数逐渐减少、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情况下, 与传统集体备课模式相比, 农村学校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模式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优越性。

(1) 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使教师身心获得自由。实行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后, 教师足不出户, 轻松地坐在电脑旁就可以完成集体备课, 不受他人干扰, 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不会受到环境、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参与备课教师可以畅所欲言, 平等交流, 消除了“语言霸权”现象。

(2) 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师集体备课人员分散的问题。把不同学校的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备课, 使教师不再为集体备课唱独角戏而发愁。

(3) 打破了农村学校集体备课的时间禁锢。集体备课时间将划为某个时间段, 不再是传统模式中的几点几分, 教师不再为了参加集体备课而置班上学生于不顾, 不再为调课犯愁, 可以抽空堂课时间或休息时间轻松完成集体备课。

(4) 打破了农村学校集体备课的空间限制。教师不需要坐在同一间屋子里, 多所学校的教师不需要舟车劳顿往一起集中, 在各自学校或家里就能参与集体备课。实现了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集体备课, 吸引更多教师参与研讨, 甚至可以达到城乡教师网上互动的效果。

(5) 有利于增进校际间的交流, 增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融。备课教师可以通过发帖、跟帖讨论, 交流各自对教学内容的看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理念的渗透、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感悟等, 体现大备课、大教研, 形成教学资源共享, 教师情感互动的良好网络教研环境,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 激发了教师参与网上教研的积极性, 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效率, 增强了集体备课的时效性,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在网络平台参加集体备课的同时, 顺便可以进行网络培训学习, 一举两得, 做到了学习与教研 (集体备课) 两不误。而且可以扩大网络教研的影响面, 吸引更多教师进行浏览、学习、研讨。

四、结束语

“农村学校联片式网络集体备”模式的应用, 解决了农村地区学校分散、人员稀少、集体备课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难题, 实现了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集体备课, 实现了资源共享, 加快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更好地推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兆宏.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师集体备课的尝试[J].中小学信息教育, 2007 (5) :45-46.

篇4:农村学校集体备课应趋本求真

1.“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

其一是没有统一的规划安排,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地探讨一些自己想探讨的问题,走走过场;其二是复制式备课,备课组的其他同志抄袭某一位教师已写出的现成教案;三是照搬上年度的教案,或从网上复制粘贴别人的教学设计。以上三种情况在农村中学比较普遍,集体备课有名无实,备课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2.“档案管理式”的集体备课

学校对集体备课做出严格规定,课时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作业统一,乃至教案的格式和纸张也要求统一。教师们只需要根据学校制定的集体备课表格进行填空就可以了。这种集体备课无法群策群力,无法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更起不到集体备课的应有作用。

3.“一言堂式”的集体备课

每次集体备课由某一位中心发言人针对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发言,其他成员认真倾听,提出建议进行补充。此种形式容易造成“一言堂”现象。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教师们的依赖心理;再者亦不切实际,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因为中心发言人不可能根据所有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从而使得学情分析及提出的教学建议失去意义,不利于集体备课作用的发挥;还有其他发言者因为对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缺乏必要的思考,不免就事论事,很难谈出真知灼见。

4.“各扫门前雪式”的集体备课

学期初,同一备课组的几个成员平均分担本学期的备课任务,备好后,装订成册,人手一份,供新学期使用。这虽然减轻了教师们集体备课的“负担”,但由于缺少集体研讨和个性化修订的环节,既不利于教师共同成长,也不利于教师个体才能的发挥。

调研表明,以上四种集体备课的方式是我省农村学校集体备课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形式。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加大对农村学校集体备课的管理和研究力度,把握集体备课的特性,创造切实可行且注重实效的方式和方法。

二、农村中学集体备课如何趋本求真

笔者认为,农村中学集体备课应包括四个基本环节:主备教师教学前的预案设计(通用性备课设计);执教教师课前的修订设计(个性化备课形成);执教教师使用后的生成设计(生成性备课完成);学期终结时备课组的完善设计(完善性备课整理)。

1.主备教师教学前的预案设计

教学前的预案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对教学内容作前期梳理

首先组织备课组的所有教师对教材作整体性分析,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掌握教材所呈现出的内容和形式特点。然后分析教材,结合教材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分析知识的前后及内在联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与深度。再次运用教材,将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顺序等结合教学实际内化为教师个人自己的东西,选择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最后收集已有的教案,分析此教案在“教什么”上的取向以及“如何教”的策略与措施。

(2)提出备课要求,指定主备教师,进行教学预案设计

充分利用备课组现有的教师资源,把预案的创新设计作为提高备课组教师备课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给每一位成员合理安排设计任务。在具体运作时,备课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用性备课,用作教学预案设计,约占页面的三分之二;二是个性化备课,用来对教学设计进行个性化修改,约占三分之一。通用性备课由备课组组织学科的骨干教师分工、分头、分期进行设计,然后筛选出优秀教案打印并装订成册,任课教师人手一册。通用性备课不可面面俱到,要给任课教师留下再改进再创造的自由空间。

2.执教教师课前的修订设计

使用前的修订设计是集体备课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作用是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智慧和经验,通过个体间智慧和经验的碰撞,激活教师们的智慧创造,使教学预案趋于完善。修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修订预案,使预案的实施更具个性,更适应本班的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或认知学习的展开。要对预案设计作出修订与内化,就必须看懂预案设计的每一处,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看懂流程和欲达成目标之间的关系,看出预案设计的变化,看出不足和漏洞。因此在修订时,应与主备教师及其他教师进行探讨和切磋,要认真倾听主备教师对细节步骤的具体解说,主动交流自己的疑惑和意见。二是在否定预案整体或预案中的某一部分时,要对否定的部分进行重新设计。这种否定和重新设计,并不是对教学预案的可行性、有效性产生怀疑、排斥,而是对这一课教学的再创造和再丰富。教学内容不可能只有一种预案,预案越丰富越有利于比较、选择,越有利于适应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也越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强调不断丰富预案,使预案逐步成为教师教学资源库的前提下,应鼓励教师主动跳出教学预案的限制,另行设计,为教学预案的丰富提供应有的教学智慧。

3.执教教师使用后的生成设计

主要是指教师使用预案后的教学反思,这是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对预案实施后作反思,是集体备课后一项必须做的工作,包括“教”的反思、“学”的反思与“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2)反思课堂教学中的“败笔”;

(3)反思茅塞顿开处和教学机智;

(4)反思重要问题的矫正思路或解答。

“学”的反思主要包括:

(1)反思知识的形成过程,提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

(2)反思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3)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训练发散思维,优化思维品质。

“教学设计”的反思主要有:

(1)设计的过程在实施中是否达成目标?如果偏离或未达目标,症结何在?如何加以纠正?

(2)设计的过程在实施中能否有效地展开?如果不能,原先设计的预案应该做怎样的修改?

执教老师讲完课之后,他们反思课堂教学,要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构建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交流平台,实施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促进教材动态生成。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多种多样,千奇百怪,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各种怪念头,加以正确引导,有些甚至可以转化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开出创造之花,结出创新之果。

4.学期终结时备课组的完善设计

学期结束时,必须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整理,其目的是将经过预案设计、实践检验、反思修订的教学过程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以备后用。同时,将不合理的无效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剔除出去,使教学设计渐趋优化,不断臻于完美。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四点:

(1)教师要将使用或修改使用后的效果与反思后的结果及时整理出来,做上标记,以备用。

(2)整理的过程是优化的过程,这种优化应表现在目标定位准确、问题设计得当、过程展开张弛、作业设计科学合理等方面。因而,就某一课时来说,整理力求做到全面而有重点,力求做到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出恰当的修改,使其臻于完美。

(3)整理工作既要科学分工又要加强合作,可将教研组教师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头负责某单元的预案整理工作。

(4)整理后的教学设计置于教学预案资料库内,以备以后使用。

目前,我省广大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还比较低,大多数学校的集体备课仍然处于散乱的不规范状态,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大力加强管理和引导,务必使之趋本求真。如果使然,这将极大地提高我省广大农村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从而有效地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学成绩的差距,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将有利于广大农村学校强化教师们的合作执教意识,凝聚教师的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研究氛围,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进而使广大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得以极大地提升。

篇5: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二十七团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教研组:

化学

九年级

备课组长

王魁

记录、材料整理

高建刚

间 4.20

参与人员

全组成员

备课中心问题

1.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氮气的体积分数(了解)。

2.知道空气某些成分的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3.能解释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现象(了解)。4.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应用)

5.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 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的来源、危害,认识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性,能根据污染物及污染物的来源提出一般的防治措施(理解)。6.氧气的制法,及步骤。

7.了解分子的特性(理解)。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应用)。

过程描述

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王魁:学生识记部分要求学生记牢。张彦林:目前空气保护是重点。

李荆:空气中的各气体体积分数还是质量分数学生是否清楚。

周静:对氧气的制法及步骤学生要重点掌握。

过程描述

定稿讨论

王魁:氧气的制法和步骤是复习的重点,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张彦林:空气的保护是联系实际生活的知识点,考试应该是联系实际的,这一方面是重要的。

讨论结果

从几方面进行设计:

1、情景导入。

2、精读课文,回忆。

3、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4、练习。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

2、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既提高了课堂效率。

3、对于学生课堂的练习完成较好。

4、对于课时的内容过多,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的时间。

(初议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4,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5,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以讲解、讨论、总结、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学法:讨论:,学会如何防治空气污染.通过有关图示,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学会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际操作.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谜语引入,激发求知欲: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空气)

二、阅读感知,交流汇报.请快速阅读课本,找出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三,启思诱想,讲练结合.(一)、空气

1、空气的组成: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3、稀有气体的性质

4、空气的污染::

(二)、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呢:

(三)、物质和变化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变化的结果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化学变化,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2、化学反应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1)区别:①概念不同。②特征不同。

(2)联系:有些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如铁、硫、碳在氧气中燃烧。而石蜡、乙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氧化反应,却不是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3)、能否根据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来判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4)、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区别与联系:

3、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宏观定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定义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2)混合物:宏观上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微观上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2.自然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所谓纯净物只是指含杂质极少、纯度很高的物质,而且所含杂质的量不会影响科研和生产。但必须注意不能把洁净、清澈的物质误认为是纯净物。

3.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混合物的性质之一是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没有发生反应,这并不等于各组分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如果外界给予一定条件,则各组分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如果天空中有闪电,则闪电产生的电火花可以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合物。因此,不能说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变化。四,反思回顾,整理归纳.七、板书设计:

(一)、空气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的污染::

(二)、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物质和变化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化学反应

3、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

(审定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

2、学法:讨论:,学会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际操作.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谜语引入,激发求知欲: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空气)

二、阅读感知,交流汇报.请快速阅读课本,找出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三,启思诱想,讲练结合.(一)、空气

1、空气的组成:

大自然中的氧气主要存在于空气中,谁首先研究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各成分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请同学们完成练习:

例(1)、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并较早地把天平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学研究走向了定量化。注意:空气成分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较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可以和某些物质反应,比如合成氨制氮肥。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氮气不参与人的新陈代谢。

3、稀有气体的性质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极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

4、空气的污染:一般说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损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态平衡。

(二)、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

例、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燃烧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

C、氧气绝对不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3),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性质决定着它的用途.你能说出它有哪些用途呢?

1、2、(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既然有那么多的用途,我们该怎样制得氧气呢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它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用什么药品,它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催化剂的概念(一变二不变):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请同学们考虑设置发生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收集装置与什么有关?

现有五副装置图,请同学们观察,找出哪幅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哪幅可用于分解过氧化氢,哪幅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氧气?

A

B

C

D

E 请同学们根据图示的仪器,设计并组装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所有装置,用字母表示.(其中玻璃片和铁架台省去)制取氧气的步骤:

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呢

(三)、物质和变化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变化的结果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化学变化,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2、化学反应(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1)区别:①概念不同。②特征不同。

(2)联系:有些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如铁、硫、碳在氧气中燃烧。而石蜡、乙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氧化反应,却不是化合反应。

例如: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铁+氧气→四氧化铁

例如: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例如:碳+氧气―――→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3、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宏观定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定义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2)混合物:宏观上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微观上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2.自然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所谓纯净物只是指含杂质极少、纯度很高的物质,而且所含杂质的量不会影响科研和生产。但必须注意不能把洁净、清澈的物质误认为是纯净物。

3.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一)、空气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的污染::

(二)、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物质和变化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化学反应

篇6:初一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0年09月17日 作者: 李 成名

这个学期初一地理备课组共有4名成员,组长:李成名;是这些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全部集中一次不容易,但是我们依然坚持每周集体备课.

备课时间为:每周四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初一年级办公室.

备课内容:第二章认识地球一共3节课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认识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以及地球仪中的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经纬网.)教学重点及抓重点的方法: 一,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规律.

二,经纬网的确定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因为缺乏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主要运用地球仪或篮球来讲解,并让学生运用篮球画出经线与纬线并理解划分的方法. 作业布置:经纬网地图的运用与方向的确定

初二地理备课组第1、2周集体备课情况记录

时间:第一周 9月3日

第二周 9月10日 地点:初二年级办公室 中心发言:李成名

参加人员:本年级地理任课教师 内容: 第一周:

1.学习初中地理课标。

2.探讨“中国的疆域”与“中国的行政区划”两节重点教学内容的处理办法,我们决定充分运用地图落实重点,着实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第二周:

1.探讨如何处理课堂时间紧与记忆知识点多的矛盾,例如课标要求学生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但是不太可能在两节课里全部学生全部

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所以我们决定在这个月、这个学期,甚至这一年里,让学生逐步记住这些内容。

2.探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设计在课堂中开展接龙、拼图等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3.确定由四位老师轮流命制单元测试题,各自批阅任教班级试卷。

初二地理备课组第3周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9月17日第二节 地点:初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本年级四位地理任课教师 中心发言:李成名 主要内容:

1.学习与本周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课标部分。

2.确定教材重点为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民族风情。通过设计旅游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资料中查找代表性少数民族的分布位置,并归纳民族分布特征。3.确定的教材难点是通过服饰特点判断民族。我们决定运用图片资料,采用对比、拼图、扮演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4.集体审定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二地理备课组第4周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0年9月24日 作者:李成名 时间:9月24日 地点:初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本年级地理任课教师 中心发言:尚中华 主要内容:

1.探讨《中国的地形》一节重点、难点,我们认为本课教学过程中,填图读图是重点,难点在于要记忆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名称、特征、位置内容多,需要学生用好《地理填充图册》,加强填图训练。2.交流了各班第一单元测试结果。

初二地理备课组第9周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10月29日第二节 地点:初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本年级地理任课教师 中心发言人:李成名 中心议题:《长江、黄河》教学设计 1.落实长江和黄河的源流概况 2.长江、黄河的利用 3.“长江水系图”、“地形图”与“我国年降水量图”相结合。4.黄河的治理:水患的成因;治理的措施;结合地图记忆水电站。

初二地理备课组第7周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0年10月21日 作者: 李成名

地点:初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本年级地理任课教师 中心发言人:尚中华

中心话题:如何处理“季风气候显著”部分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是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季风的影响,难点是季风气候的成因。要抓住重点内容,我们认为要在学生对海南气候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冬夏气温差异、海陆冬夏气压差异、冬夏季风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分析出季风气候的成因。在分析季风成因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季风的活动规律、季风区的分布等。

初二地理备课组第8周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10月22日第二节 地点:初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本年级地理任课教师 中心发言人:李成名

中心话题:《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本节第一课时的重点是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我们认为要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重点内容,首先需要学生理解好“流域、水系、外流区、内流区、外流河、内流河”等几个概念。对于“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的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学会读图、练习填图。

初二地理备课组第9周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10月29日第二节 地点:初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本年级地理任课教师 中心发言人:李成名

中心议题:《长江、黄河》教学设计 1.落实长江和黄河的源流概况 2.长江、黄河的利用

篇7:集体备课记录

群众备课时间

出席教师

小虎小曹

缺席状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孙晓虎

备课资料(单元)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单元)

本组以“园丁之歌”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单元)

1.让学生懂得多渠道积累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修改自己作文。

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资料较好地理解与运用。

3.透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单元)

能有感情地朗读三篇课文,并能从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秀丽,并能有感情地背诵这三篇课文。

教学难点(单元)

从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秀丽,并能有感情地背诵这三篇课文。

教学方法(单元)

读悟结合启发式情境式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经验

自由表达

个案研讨资料

篇8:实施集体备课 整合集体智慧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顾名思义, 就是在备课中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优势, 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 从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为打造高效课堂走好第一步。

首先, 集体备课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集体备课可以让广大教师共同进步, 让所有参与者都发挥自己的智慧, 取长补短, 充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 集体备课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 实质上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怪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像对一个病人一样, 让所有的大夫专家进行会诊。教学也一样,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共同进步, 不断地攻破一个个难题。

再次, 集体备课能有效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集体备课是学校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解决教学中最为明显、直接和实际的问题,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教师的特长, 完善课堂教学。在集体备课中, 各个教师相互交流、探讨, 个人的智慧在集体的力量下得到升华, 能力进一步提高。

集体备课要抓好以下六个环节:

1. 个人初备。

即每位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先针对备课内容, 根据学生学情, 比如学生基础知识、知识掌握程度、兴趣爱好等情况, 初步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写下提纲、建议、设想、疑难点, 以备研究所用。

2. 主备人主备。

主备人在集体备课前, 需要深入钻研教材, 充分而透彻地掌握教学内容,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进行思考, 形成初步设计预案。

3. 集体研讨。

即在主备人主讲的基础上, 参与备课的教师针对主备人的预案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和讨论, 然后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4. 个人复备。

即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 集中大家的智慧, 参与备课的教师根据自己班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自身教学风格与特点, 设计出独有的、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合自己综合学情的教案。

5. 授课实践。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独设的教学设计进行实践教学, 检验集体备课的成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只有通过实践教学, 才能检验出教学设计中的不足及优点。

6. 备课反思。

在进行实践教学后, 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反馈、交流, 进行反思, 并开展第二次集体备课, 此次备课重点为:找出教学预测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发展的融合点。

二、集体备课要做到的几点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 要想真正让集体备课给我们教师带来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上的提高, 我们广大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管理要规范。

学校要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和评价制度, 调动全校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 为集体备课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学校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备课组, 亲自参与集体备课讨论, 调动所有教师的集体备课积极性, 起到带头作用, 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提出指导意见, 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一定要做到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从每一位学生出发。

2. 要提前做好准备。

集体备课前, 大家都要事先做好准备。特别是主要备课人, 一定要提前认真收集素材, 认真研读教材内容, 把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确定好教学目标, 并且设计好教学步骤和环节, 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找出学生所学的难点。提出问题然后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研究。其余的备课教师应该针对主备课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然后提出有建设性的方案, 使得所有的问题能够更完善地解决。

3. 互动交流要到位。

在集体备课中, 交流要围绕主备人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进行讨论, 并随时进行补充、完善, 也可以就大家提出的共性问题共同讨论。讨论时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又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让我们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能够有一个好的过程。使得每一位教师的问题都可以在讨论中得到满意的答复。这样的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4. 骨干教师要起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因为教学时间比较长, 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 可以把自己在教学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大家共享, 让非专业教师少走冤枉路。非专业教师要虚心地学习, 这样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当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迎刃而解。

5. 反思提高要到位。

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 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 才能扬长避短,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让我们的教学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接受。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引导者, 教师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当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更好地学习。集体备课后, 个人还要根据自己所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第二次备课, 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要静心反思, 总结经验教训, 扬长避短, 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这不仅可以使集体备课成果得到个性化的升华, 而且可以使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理论成果。

上一篇:我最喜欢的玩具乐高 范文下一篇:六一儿童节发言稿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