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论文

2024-06-20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论文(通用11篇)

篇1: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论文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什么是计算机科学,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把信息技术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对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三个阶段的内容、特点、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一些质疑,以供读者思考。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定位;计算机教育;信息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实施的20多年时间里,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日益显示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计算机科学的含义

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赵伟教授(美国科学基金会计算机与网络部主任)在中国计算机50年大会演讲时问过在场的计算机科学家,什么是计算机科学。然而,没有人能够信心十足地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可以明白无误地回答出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给计算机科学下了定义,计算机科学是算法的科学。不管当初这个定义是否正确,至少我们现在应该研究清楚计算机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它绝不像物理学、化学、气象学等科学,因为计算机和照相机、菜刀一样是个产品,计算机科学不应该是计算机的科学,就像不会有照相机科学、电视机科学、微波炉科学、菜刀科学一样。

对于信息技术,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只有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学生都明白了计算机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信息技术是什么,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

按照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博士的观点,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到今天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教育时代、计算机素养时代和信息素养时代。

1.计算机教育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算法语言、文件处理等,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课程内容主要设定在程序设计上,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BASIC语言、LOGO语言,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兴趣小组。

按照尹尔肖夫的倡导,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有计算机素养,核心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结果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计算机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

90年代初,随着图形化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OS等)的成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心转向学习图形化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的使用,直接为学习者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列表计算,数据库、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通讯等应用软件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增多,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计算机被普遍应用的可能,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计算机的定位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明显的变化是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应用。教学内容则相应转向了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以及常用软件的学习。

按照课程目标的规定,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经涉及以计算机为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称之为计算机素养,其核心是计算机应用能力。

3.信息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分化为两个分支: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和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也正步入信息化社会。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的出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通俗地讲就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组成。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看成是为解决问题、建立计划、进行表现等的手段,并重视灵活运用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作、展示等活动。

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备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也就是信息时代的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现在我们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信息素养概念过于宽泛,难于把握,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而且许多专家、学者强调信息技术要整合到其他学科中进行教学,还提出不少整合的模式和方法。但笔者看来“整合”这个概念就有点不伦不类,如果其他学科中用点信息技术就是整合,那么物理课、化学课中用到数学,是不是就叫数学与物理整合,或数学与化学整合呢?我们现在很重视教育信息化,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已经将多媒体配置到班级,欠发达的地区也开始重视“农远工程”。但教学包含两个方面:教和学,我们现在的信息化主要是为“教”信息化,为教师信息化,为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却没有多少,学生还没有课余时间使用计算机,又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我们走过了20多年,一开始我们过于强调计算机技术本身;而现在我们又过分淡化计算机学科本位,强调一线教师难于把握的信息素养。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到底该如何走,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陈俊良.计算机科学是什么科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1):4-5.

[2]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1.

[3]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4]沈建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2):33-34.

篇2: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论文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定位的思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但这一群体正面临着尴尬的处境.本文在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定位思考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与教师自身两个角度对这种定位的.实现与保证提出了处方性的建议,以期能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摆脱困境提供借鉴.

作 者:赵可云 薛庆文 作者单位:济宁学院,信息技术系,山东,曲阜,273155刊 名: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CSSCI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FO年,卷(期):“”(11)分类号:G451.2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素养 教学设计

篇3: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论文

一、问题提出

1.从国家课程设置来审视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 大学还是教研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一致沿用的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信息素养。但是,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规划, 小学信息技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 是其四大领域之一, 而高中信息技术属于技术课程, 是其两大模块之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位是“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高中技术课程的定位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所以, 小学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不同的。当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出现的种种问题, 与照搬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信息素养是有很大关系的。也就是说, 信息素养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是有问题的, 我们需要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从“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出发, 去重新探寻新的目标。

2.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来审视

本人在信息产业有多年的从业经历, 在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后发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特别突出:

(1) 重操作轻创作。普遍采用“讲解—模仿练习”的教操作的教学方式, 学生缺乏自由创作的空间,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许多教材的表达有如操作说明书, 创意的启发价值有限;教师的教学基本照搬教材, 学生创意表达的空间也相应地受到限制。

(2) 重技术轻文化, 与儿童数字文化生活脱节。从小学儿童的视角, 涉及信息技术的数字文化生活才是目的, 比如QQ交流、动画、音乐、游戏等, 而技术只是工具, 或是其数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却过于强调学习掌握某些软件工具, 对儿童的数字文化生活缺乏关照。突出的表现是, 学生喜欢的内容较少涉及, 不喜欢的又规定去学, 难以起到引领儿童数字文化生活的作用。

这两方面问题在中小学同时存在, 因而造成了大家普遍诟病的一个怪现象:“学生喜欢信息技术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原因在于, 远离儿童数字文化生活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了无兴趣, 重操作练习和轻自由创作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不了学生渴望创造的心灵。这不仅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不相符,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看来, 重新定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势在必行。

二、小学生数字文化素养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近十年的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实践告诉了我们以下的事实。

1.小学生有能力用技术进行创作

要想达到综合实践活动在关照儿童生活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第一件事就是要考察学生是否有能力用技术进行创作。一个机缘巧合的是, 2005年3月我们作为非正式参与实验的拓展学校, 参与了“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的实验。我们采用IBM提供的妙趣横生的儿童绘画软件KidPix开展四格动漫、手绘和相片簿等进行教学, 开发了《KidPix儿童数字作品创作课程》, 在当年12月的项目成果总结展示时受到中央电教馆专家的肯定, 受邀在大会上介绍了成果, 演示了学生创作的妙趣横生的动画作品, 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赞赏。这一次的成功无疑为我们后续的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随后两年, 我们开发的“单幅PPT动画创作”、“PPT动画故事创作”、“Google文档上的PPT协作设计”等单元课程成功实施, 证明了学生的能力, 验证了“儿童是数字文化的创造者”的假设, 从而为我们提出和构建“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改变“讲解—模仿练习”的局限, 给学生充分的创造力锻炼的机会, 我们设计了“为创作而教”的教学模式, 即“提出创作主题—范例研习—模仿设计—自由创作—分享交流”的教学模式, 将经典的范例教学和现代的基于设计的学习融合在一个教学流程中, 给予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创新能力。

2.小学生有自己独有的数字文化 (亚文化)

2007年圣诞节期间, 一位五年级的学生送给笔者一个美轮美奂的礼物——圣诞节的动画PPT。该生从网上下载了不少GIF动画素材, 通过各种动画的交错运用, 通过图形图像的布局组合, 再配上有趣、俏皮的对话, 一个生动的动画故事呈现在大家眼前。随后, 这种动画故事的创作在该班成为“时尚”。还有一次, 两位女生做了一个长长的PPT小游戏, 题目叫《女生的世界》, 开篇其写了一个女生世界的宣言并配音朗诵:“女生的世界, 快乐的世界, 没有烦恼的世界, 属于我们的世界!”这两个作品反映了孩子们对圣诞节的有趣理解和对自己的美好生活世界的渴望。这是2005年以来我们实践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结果。

如果说这些是个案的话, 看看现在在全国力推的以“创作”为核心的Scratch创意动画设计课程, 在开展了扎实实验的几所学校中, 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毛爱萍老师的创造性实践和广州沐陂小学陈紫凌老师在城市边缘农村学校的实践, 大部分学生均能超越模仿, 表达自己的创意, 设计自己的作品。在这样的课堂上, 往往可以看到这一现象, 成年人认为的那些画面粗糙的游戏、动画作品, 学生相互之间却玩得不亦乐乎, 有时连教师都嘟嚷:“有什么好玩的, 真是无法理解”。这无法理解的, 就是儿童亚文化。成年人对于孩子来说, 永远是移民, 他们才是数字文化的原住民。只有尊重儿童亚文化, 才能走进儿童心灵, 才能引领他们的数字文化生活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才能贴近他们的生活去开发课程,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3.“文化—技术”一体的课程培养的是新素养

对儿童亚文化的尊重, 笔者在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出了一种新范式——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该课程一个突出特征是“文化—技术”合一的设计, 这个设计的有效实施, 使得教学已经超越了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

在维基百科里有一个词条“New Literacy”, 介绍了诸多的新素养, 包括数字素养、信息素养、ICT素养、21世纪素养、计算机素养等。这些新素养有两个共同的特征, 一是使用数字技术为手段的生产、共享、访问和有意义的内容互动;二是高度协作、分布式和参与性[1]。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恰好均能反映这两大特征, 因而可以说, 笔者的确是在培养学生的新素养。不仅仅如此, 笔者力推的Scratch编程, 是最能体现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差异性内容, 在其中渗透的计算思维, 更能从深层次反映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的差异。在欧美发达国家, 已有大量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在推荐从小让学生学习“写代码” (见code.org网站) , 更有鼓动者提出:“编程是新素养”, 未来的力量属于那些精通人机交互的人[2]。时代在变, 文化在变, “文化—技术”的合一培养出的素养已不同以往, 我们称这个新素养为数字文化素养。

2009年开始, 笔者在学术会议和公开出版物上开始正式采用这个新词, 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对儿童数字文化生活的关照, 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目标的追求, 以破解小学信息技术课“重操作轻创作”和“重技术轻文化”的迷局, 试图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创一条新路。

三、数字文化素养的定义

在定义数字文化素养之前, 有必要再次了解一直被作为所有年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的“信息素养”。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信息素养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评价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检索了“信息素养”的来源后发现, 信息素养来自于图书馆系统而不是信息产业, 而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立却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信息产业的发展中产生的, 最初称为计算机课、电脑课。目前, 国际信息产业日益重视的是计算思维, 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关注的。但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来说, 只是局限于计算思维又有可能会走教编程的老路, 又会远离儿童的数字文化生活。所以, 将新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确立为数字文化素养, 笔者认为是既能避免走老路, 又能关照儿童数字文化生活的一个合适选择。笔者对数字文化素养的定义是:运用计算思维和数字技术创造数字化产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的能力;批判性地获取、评估、创造和分享信息, 及有效利用数字化产品学习与生活的能力;积极、健康的数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创新的品格[3]。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 数字文化素养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学生数字文化生活中的技术知识和能力;二是反映学生数字文化生活中的信息素养, 及数字化学习与生活能力;三是反映学生数字文化生活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人格养成。这三方面结合在一起, 可以完整反映儿童可以具备或应该具备的数字文化生活——一种创造性的、理智的、健康的生活。

这个定义可以说是笔者多年来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 限于笔者的水平, 定有可商榷之处, 期待同行的批评和指正。

摘要:本文从国家课程设置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角度, 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定位为信息素养提出了质疑, 然后根据亲身的和一些同行的实践, 从小学生的能力、亚文化和“文化—技术”一体的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等方面, 试图论证小学信息技术的总目标是包含了信息素养的数字文化素养, 并给出了数字文化素养的定义。

关键词:信息素养,数字文化素养,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New Literacy[DB/OL]. (2014-03-21 at 18:13) [2014-10-06]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_literacies.

[2]Programming Is the New Literacy[DB/OL]. (2014-04-13) [2014-10-06]Programming Is the New Literacy

篇4: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定位;计算机教育;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4-0029-0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实施的20多年时间里,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日益显示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计算机科学的含义

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赵伟教授(美国科学基金会计算机与网络部主任)在中国计算机50年大会演讲时问过在场的计算机科学家,什么是计算机科学。然而,没有人能够信心十足地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可以明白无误地回答出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给计算机科学下了定义,计算机科学是算法的科学。不管当初这个定义是否正确,至少我们现在应该研究清楚计算机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它绝不像物理学、化学、气象学等科学,因为计算机和照相机、菜刀一样是个产品,计算机科学不应该是计算机的科学,就像不会有照相机科学、电视机科学、微波炉科学、菜刀科学一样。

对于信息技术,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只有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学生都明白了计算机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信息技术是什么, 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

按照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博士的观点,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到今天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教育时代、计算机素养时代和信息素养时代。

1.计算机教育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算法语言、文件处理等,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课程内容主要设定在程序设计上,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BASIC语言、LOGO语言,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兴趣小组。

按照尹尔肖夫的倡导,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有计算机素养,核心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结果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计算机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

90年代初,随着图形化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OS等)的成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心转向学习图形化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的使用,直接为学习者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列表计算,数据库、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通讯等应用软件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增多,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计算机被普遍应用的可能,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计算机的定位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明显的变化是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应用。教学内容则相应转向了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以及常用软件的学习。

按照课程目标的规定,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经涉及以计算机为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称之为计算机素养,其核心是计算机应用能力。

3.信息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分化为两个分支: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和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也正步入信息化社会。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的出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通俗地讲就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组成。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看成是为解决问题、建立计划、进行表现等的手段,并重视灵活运用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作、展示等活动。

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备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也就是信息时代的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现在我们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信息素养概念过于宽泛,难于把握,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而且许多专家、学者强调信息技术要整合到其他学科中进行教学,还提出不少整合的模式和方法。但笔者看来“整合”这个概念就有点不伦不类,如果其他学科中用点信息技术就是整合,那么物理课、化学课中用到数学,是不是就叫数学与物理整合,或数学与化学整合呢?我们现在很重视教育信息化,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已经将多媒体配置到班级,欠发达的地区也开始重视“农远工程”。但教学包含两个方面:教和学,我们现在的信息化主要是为“教”信息化,为教师信息化,为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却没有多少,学生还没有课余时间使用计算机,又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我们走过了20多年,一开始我们过于强调计算机技术本身;而现在我们又过分淡化计算机学科本位,强调一线教师难于把握的信息素养。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到底该如何走,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陈俊良.计算机科学是什么科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1):4-5.

[2]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3]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篇5: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它不仅延伸了人的大脑功能,拓展了人类的智力,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还广泛渗透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作为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这场变革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等都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作用

对于“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师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

“教什么”——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覆盖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所有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要的教学环节一个也不少;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教材编者、各地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集思广益的劳动成果。

“怎么教”——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体现在新课标所反映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方式,营造探究型或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气氛,铺设形成性的评价线索。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

第一,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确立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者”的地位。开设信息技术这一专门学科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师不要在课程整合中迷失了自己的专业。而引导者也并非主宰者,他完全没必要对学生的学习行动加以禁锢式的限制,这只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引导者的职能应该是在教学中为学生确立学习的方向、优化学习的模式、纠正教学中的失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第二,做通才,而非全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应用软件日新月异,要当全才是不可能的。但要当通才,知晓各种常用的应用软件,并且最好精通两种以上软件。由于软件的多样性、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应在精通教材所涉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并及时了解业内最新动态,以免学生超越教师过多而影响教师应有的威信。

第三,做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动者。要积极在学校发展各种信息技术普及教育,让大家都掌握信息技术,以减少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外事务。文字,可以培训专门的打字员处理;课件,尽量让学科教师学习自己制作……这样既完成了任务,也创造了一个较轻松的工作环境。

第四,做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合作者。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在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辅导者,而且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师生间通过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取长补短,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这种基于建构主义的伙伴型学习模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五,做网络的利用者。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助网络,提高业务水平。由于信息技术教师大部分都拥有较好的上网条件,大家可十分方便地查找各种资料,借助外力使得自己的业务水平得以提高。

第六,做信息技术的传播者。作为专业教师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软件有较深的钻研。现行中小学教材浅显易懂,涉及的软件较多,如word、powerpoint、frontpage、excel、flash、vb、人工智能等,虽然对学生要求不高,但由于实际情况,中学生的水平往往超越了教材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软件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同时要适当提高教学要求,以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好的应用水平。

第七,做学生兴趣的培养者。电脑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使用电脑时,迷恋上网玩游戏、聊天,而对其他的信息技术知识不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类信息技术,学生只有学会了使用网络去做有益于身心的事,才可能拒绝那些不良信息的诱惑,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愿学、乐学、好学。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未来发展展望

(1)未来的教育中,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还会有,但会发生改变。未来教室的一种模式就是计算机加一个大屏幕投影,构成一个信息化的教室。必须用新的观念指导计算机教育,cai的概念要改变。以前的定义是用计算机辅助传统的教育模式,而现在的提法是创造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探讨新的学习模式。现代学生的思维方式千差万别,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千变万化,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观察,教书也担当着教学中“观察者”的角色。必要的“观察”会为教师在教学中处理解决突发的难题做好充分的预热和准备。

(2)在未来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这个学习型的社会中担当“学习者”的角色。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时代不再是“百晓”,对新生事物,教师要及时了解,对来不及了解的,要敢于承认,并想办法弄清。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并不会有损教师形象。

篇6: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论文

电教中心郭宗尧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教学经验,教材编写得也很不完善。当前的教材一般较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而不太注重研究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对学生应有的科学学习方法研究不足,知识点讲得较细而欠缺整体结构的介绍。这样的教材一般是按线性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多是字典式的功能讲解,成了软件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书。这种教材重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材是教学过程的脚本,教材的编排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还要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应该学什么?目的如何?意义如何?需要掌握哪些信息素养?这些以前考虑的很少,分析的很少,完全凭着感觉在进行着教学。以前思考的点很细,很小,从平时上课的真实感受中,深受启发,开始从宏观方面思考问题,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小学生需要掌握哪些信息素养?哪几种常用应用软件?

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我个人认为在教材编写上,对于小学生,较好的方法应当是:由实际到理论、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零碎到系统。所以首先针对要学的知识技能设计出有意义的真实任务,在任务中蕴含了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规定,力求以任务来驱动,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篇7: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论文

--唐山运管部

李南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变革,它的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部门的推动,信息技术部门组织能力成为企业在新经济时代是否能够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同样,企业信息化也将推动信息技术的成长。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信息技术部门在邮政企业中应该如何定位呢? 在许多企业中,业务上不去,业务部门会把问题推诿到IT部门,认为是IT部门没有为业务部门提供足够的支持。而当业务部门风光无限时,IT部门的人员却因为前台没有自己的位置而感到失落。IT达到一定规模后,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因为没有IT支撑,业务部门不可能运转。业务做得好,一定是其IT部门运转比较有效。但这里有个问题,IT部门规模大了,成本就高,规模小了,可能影响到发展。给信息技术部门定位,其实就是确定IT部门应该是作为成本中心还是利润中心?

一个恰当而正确的定位是决定信息技术如何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重要条件。

邮政的传统理念中,一直把信息技术部门作为成本中心,我们坚定的认为信息技术部门就是成本中心,是花钱的,是配合支持的部门。只有摆好这个位置,IT部门才可以做好投入产出的比较。让上级和同伴感受到,IT的投入会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以引起其他部门对IT部门的重视,相互配合工作。在能够完成自身运维任务的同时,尽量压缩自耗成本才是重中之重,逐渐形成了一个怪圈,信息技术员工把自己看成是IT设备产品的维修员。把省钱放到所有事情的最前列,各种设备、系统能将就就不更新,能凑合就不变革,大家努力依靠节约各种成本来体现信息中心的存在价值。也就是在企业关注成本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部门忽略了自己是信息化的中心,更多的角色是一个成本中心。

我们都知道关注成本能很好地增加利润,但这却削弱了信息技术部门的领导才能,并且助长了筒仓行为、竞争议程,甚至导致信息技术部门缺乏创新思路及关键对话。在成本约束下,信息技术部门显得缺乏动力,毫无激情,甚至茫然不知所措,不可能很好地处理发展、改革和创新所遇到的挑战。它们的IT战略计划却过度保守,刻意躲避风险,时常优柔寡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显得底气不足。

然而,在现在市场中,对许多企业来说,成本已不再是重点,发展和创新才是新的焦点,对成本的关注已是强弩之末,开源节流两手抓才是硬道理,所以信息技术部门必须培养领导才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更好地积极引导企业朝着新的方向前进。

大家习惯性的会认为对于IT的投入是成本投入,这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到底是把它当作成本看待?还是当作投资看待?如果当作投资看待的话,当设备的性能提升,包括软硬件系统的提升,其实带来的是更高的人均产出比和公司利润的增长。我认为对于邮政企业来说,更应该把IT包括信息化的投入当作一种投资去看,信息技术部门需要越来越深入结合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中,信息化的本质是流程的再造,其实施过程是改变管理观念、组织机构和业务模式过程,也是一项水到渠成,观念逐步接受的过程,让员工有趁手的“家伙事”让工作更有效率更加协同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IT的强大驱动力正在现代企业中逐步展示他的强大力量。

IT部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而是通过对业务部门的支持而体现它的价值。但是企业对各个部门的技术投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当众多部门都需要技术投资时,应该如何抉择呢?当技术部门作为成本中心时,在不超过控制费用限额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所有部门的基本需求是唯一可行的方案,因为技术部门不关心具体哪个项目能产生更多的利润。而作为利润中心,把所有的投入作为投资来衡量时,更多的考虑则是如何用有限的投入,更快更多的获得企业利润,利用多产生的利润,对其他业务进行反哺。这两个思路,高下立判。

篇8: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是一门逻辑思维极强的科学,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开阔青少年的视野,增强他们对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渴望和需求,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与培养。例如,学生在用信息技术语言编制简易程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诸多事例中,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就容易产生创造性的成果。信息技术教育对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地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学生总是要走人社会,服务社会,适应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劳动意识的养成,劳动技能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神圣责任。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获得广泛而有价值的信息的习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环节,能无形地培养学生爱操作、爱动手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教学中,可定期地开展信息技术操作竞赛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动手能力,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操作意识与实践技能,强化学生的劳动素质。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有明确的侧重点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普及信息技术文化,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锻炼学生科技能力。就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而言,应把握两个方向:其一,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本结构和信息技术语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来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其二,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操作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教育,把信息技术定位成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有力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为利用多媒体技术,学习其他学科和专业知识奠定基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迅速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超前意识,尽量让学生经常接触到代表信息化社会发展方向,以及先进而有用的电脑应用技术和理念。并让学生掌握几种最常用的应用软件,且具有应用这些软件综合处理一些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兼顾了长远发展和

1. 课堂上教学要灵活,不能死板,布置作业也一样。

Visual Basic课后作业少,根本满足不了教学要求,为了巩固课上讲的内容,在布置作业时,必须在有针对性、匹配性、应用性等方面多加考虑。我主要采取两种方法:(1)要求学生一题多做,即同题目利用不同语句格式编写程序;(2)从课外书中找一些日常常见的题目。比如:猴子吃桃、百元买百鸡、年增长率、企业利润等问题。

2. 只注重理论讲授是不够的,必须加强上机操作训练。

课上学生一人一台电脑,每个题目都可以当场调试,要求学生在调试过程中找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另外,有时会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上机操作。这些练习题和思考题选题都该在典型性、层次性、联系性等方面多加考虑。在上机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做好上机记录,及先进性,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体会到学习的作用和价值。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应在立足操作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要注意教学对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学习容易从个人兴趣出发,难以恒定和持久等。抓住这些特点,我们教学不宜采取长时间说教的方式。相反,可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的教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尝试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1)组织学生比赛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2)学生操作表演法。教师的示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而学生的操作表演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更有推动和促进作用。(3)发挥小能手作用法。培养小能手的能力,让他们做老师的小助手,带动大家共同进步。(4)游戏教学法。引入“游戏”这一具有极好交互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载体,渗透到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把上信息技术课当成是一种乐趣,参与度极高。以上教学方法的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信息技术教学形成了一种活跃而新鲜的氛围。

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而对课堂理论性教学不感兴趣,尤其是在学习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表现较突出。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如果采用电视节目预告中使用的“悬念”手法,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讲循环语句时,我手举一张纸,设其纸厚0.5mm,接着提问: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出来。这时学生已经产生了疑问:一张纸和珠穆朗玛峰有什么联系昵?接下来话锋一转说道,就用这样的纸(足够大),对折若干次后,就可以达到或超过世界最高峰的高度。学生马上瞪大了眼睛张开嘴发出惊讶的声音。此时悬念已产生,兴趣也调动起来了,学生怀着急切的心情想要编出程序来验证一下这个问题。这时我恰当地点出编这个程序的几个主要环节。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一定要把程序编出来验证一下,预期的时发现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所学的内容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通过教师指导,所学的知识就更深刻,更易于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Visual Basic语言,我采取了联系实际,灵活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验证,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希望本文对同行者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3]孙秀.VB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辽宁师专学报。

[4]仲淑姮.VB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1

坚持情趣教学原则,提升学生能力素养

———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之我见

宋广永

(邳州市八路中学,江苏邳州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初中信息技术既是一门新型独立的技能型课程,又是以传授信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与精神为目标的科技文化教学课程,它是推动素质化教学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项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有效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为学生的终身技能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为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打下必要的基础。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及其教学活动在校园内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尚未紧密结合,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致使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实现。本文试简要阐述之。

关键词:初中信息课程兴趣发展原则优化发展原则能力发展原则

随着学校教育的科技化发展,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内所起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尽管如此,由于尚未被纳入相应的考核范畴,以至于信息技术课程及其教学活动,无论从编排设置还是教学实践来说,都处于一种实际游离状态。如教学设备的落后,许多农村学校的校园网络尚未开通,专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态度不佳,等等,始终处于低水平徘徊和不稳定发展之中。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性,又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在现实状况条件下,专业课任教师应坚持从兴趣教学入手,把有效教学放在工作的首要中心,认真探索、努力创新,为实现信息教学的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结合初中信息教学的实践与体会,试作出简要阐述。

一、坚持兴趣发展原则,注重信息课程的双基教学。

本文所说的“双基”,就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应该或者必须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实际基本技能。我们常说,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学以致用”和“知行统一”。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能力和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就是根据各种学习需要,通过互联网、电视和书报等各种媒体手段或者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并搜集相应的信息。其次是基本的信息分析能力。就是把获取来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其真伪和可信度,然后对其中真实可用的部分信息进行实际分类。再次是基本的信息加工能力。即是把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得来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根据已有知识实行重新整理组织和存储,并且能够快速地传递给他人。最后是基本的信息利用能力。就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对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当然,信息课程教材中的知识毕竟还是有限的,这与实际应用的无限发展实在是相距甚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加入一些必要的工具软件内容,如图形图像制作、声音文件处理、简单动画制作,以及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等,充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语言表面上看是口才问题,实质上是教师学识与修养的问题。正如人们常说的:文如其人,言如其人。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从而达到高效的

分借助信息资源的海量优势,教会学生如何借助百度、搜狗等网络途径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这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发挥“机教补充人教”的辅助作用。

二、坚持优化发展原则,注重多科知识的整合教学。

宋代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证明,信息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必须在实践运用之中加以巩固与发展。实践证明,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以整合手段为主的优化发展能够大大地促进有效教学。其一,优化发展既能迎合初中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又能增强他们手脑并用的实际能力。其二,如果缺乏一定的操作实践,或者随着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深入,有的需要机械重复的训练,有的枯燥无味难度逐渐加大,势必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减退甚而完全消失,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对信息“双基”的有效学习与掌握。其三,优化发展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从中收获一举多得的综合效果。如信息课程与初中物理的整合教学。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如果用常规仪器按照传统实验方式演示教学,那么蜡烛在光屏上的成像变化过程会不很明显,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掌握效果。但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模拟实验,无论演示物距的无限变大或者无线变小,整个模拟实验过程都能自然流畅、直观明了,从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该项实验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再如,信息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有效整合。有一次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笔者听说两个同学在小声谈说“团身前滚翻不好掌握”,笔者灵机一动,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了团身前滚翻的完成动作,并进行了慢放、定格和回放,赢得了全班的热烈掌声。

三、坚持能力发展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在明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关系的同时,强调实现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三维目标教学”。而根据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在众多能力之中,能够起核心作用的则是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的实际运用。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意义下的“喂教”模式,长期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喂养”状态,既僵化了学习的活性思维,又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和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并通过有效的培养,努力把他们的潜力因素转化为实力和能力因素。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有效途径,努力为学生创造更优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为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条件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才能更好地体验到创新的乐趣。例如:在对于WORD图文混排内容教学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对此,笔者只是把工具栏上的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重点工具作了一下提示,具体的流程操作则留给学生们自己去任意发挥。学生凭着比较敏锐的观察和相当丰富的想象,最终完成了一幅幅作品,其中不乏创意之作。由此可见,学生的点滴创新和规模创新特别需要教师的不断激发、热情呼唤、艺术引导和重点培养。

教学效果。

篇9: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定位的思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4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1-0030-03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使命与现实困境

信息素养与“读、写、算”能力的培养一样,被称为信息社会中文化基础的四大支柱之一,并得到广泛认同,信息素养已成为未来社会人的必备素质。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整个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中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将决定其在未来信息社会中的竞争力。

作为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的领潮者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直接培养者,信息技术教师兼具良好的技术素养与教育理念,其在基础教育信息化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中担负着不容低估的重任。

与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性形成极大反差的是这一群体的尴尬处境,主要表现在:

1. 不平等现象的存在

在许多中小学里,信息技术教师被作为“教学辅助人员”,享受不到正规教师所应得到的待遇,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得到相应的价值回报。

2.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及信息技术教师的漠视

在学生眼里,信息技术课被看作是一门用来放松的课程,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性无法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

3.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自暴自弃

很大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工作教学中有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这与对信息技术教师定位的理解有密切联系,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决定着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那么如何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定位呢?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

解决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问题,应当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展开。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过程,一个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它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以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教育。

在这一过程中,中小学生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则要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素养。对这一目的进行剖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第二个目标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途径,实现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教学,实现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一是作为培养目的;二是作为手段与方法。从这一理解出发,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正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定位的依据。

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有双重定位:一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者;二是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者。在现实学校教学中,很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既是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教师,又承担着信息技术人员的角色。正确的理解应当是:信息技术教师首先是教学人员,担负着信息技术课的讲授工作,同时他又兼具了技术人员的部分职责,协助其它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促进教学改革。

把握这种定位,不仅有利于整个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的发展,也利于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认为,外部环境的转变与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与保证这种定位的两个要素。

三、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师施展能力的空间环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改变与完善:

1. 信息技术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的职责分清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颁布为我们提供了依据与借鉴,使我们能把握住对学科教师来说应当具备的教育技术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凡是提及信息技术有关的工作必涉及信息技术教师的普遍现象。

对于某些基本的教育技术素质,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教师不应当代替教师完成那些本该属于学科教师自己的任务,因为这会导致两个不良后果:一方面不利于其它学科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要清楚,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每个人所应具备的素质,作为担负着育人责任的教师更应当把信息素养的形成内化为自身必不可少的素质;另一方面也会加重信息技术教师的负担。

依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首先是教学人员,而后才是技术人员(担负着部分技术性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指导其它学科教师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但绝不是去代替教师做任何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也有自己的舞台,不要让其它学科教师把这种舞台进行压缩,变得狭窄,以致信息技术教师感到自身的不平等与生活的繁琐,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2. 提供信息技术教师施展个人空间的舞台,重视其工作,做到一视同仁

对信息技术教师工作重视,既应当包括物质上的支持,也应当包括精神上的鼓励。信息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有完备的硬件与软件配置,要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首先是为其提供可以利用的工具来发挥自身的潜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这是对信息技术教师工作重视的表现,从而能够诱发教师教学积极性。

要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展现其技术与理论优势,对于那些做出贡献,取得成绩的信息技术教师及时给予奖励。无论是其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异表现,还是在教学改革中的良好表现都应得到及时肯定,使其价值得到体现。

以物质条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发挥潜能的基础,精神鼓励作为对教师价值的肯定,必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信息技术教师自我认同感的提升,在行动上将更加表现出潜心教学,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精神面貌。

3. 对信息技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

在对待信息技术学科上,要立足长远,切忌急功近利,摆脱“学习只为考试”的偏执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而不仅仅是传授呆板的教学内容,冲破狭隘的“知识观”,认识到信息能力亦是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的一部分。

信息素养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重要性不可否认,要在信息爆炸时代充满竞争力,立足社会,每个人都应当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分析、评价与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靠信息技术课来实现的。应把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摆在并重的位置上。从未来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甚至可以说信息技术学科应当放在更加基础与重要的位置上,不容忽视其长远价值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多媒体呈现能力、对感官的多种刺激、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有效实现都能激发有效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可以说,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就是在承担着对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实现有效学习的责任。

四、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是关键

篇10: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通过对信息的认识、评价、开发、利用、管理等过程的学习与训练,能有效地促进信息创新意识、信息创新思维、信息创新技能、信息创新人格的形成。

同时,为了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创新素质不会凭空产生,它必须在创新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创新过程逐步培养;创新方法的掌握、创新技能的形成,必须灵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

篇11: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论文

在中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旨在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并要求学生具有收集、传输、处理、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和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和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如何教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以下将从教学设计的四个主要环节来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任务分析,这是教学设计的始点

1、依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在确定教学任务时,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和理解教材。教学不能偏离教学大纲,但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种版本的教材,要善于参考多种版本的教材,博取众家之长。参考多种版本的教材后,会使思路更开阔,对内容的理解更准确。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随着人们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及家庭,并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促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正确引导学生这种社会效应引发的学习兴趣转为直接兴趣。

二、学生初始才能的测量和诊断,这是教学设计的基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才能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由于受各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兴趣不同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让坐在同一课堂的学生共同进步,不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消”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在教学设计时,可设置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规定动作是指依据教材设置的要求全部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这部分任务一般比较简单,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都可以完成。自选动作是依据教材进行拓展和提高的选做题,这部分任务难度较高,适合程度较好的学生完成。这样既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得到了提高的机会,又让程度暂时较差的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自选动作,实现了分层教学。

三、最佳教学措施的制定,这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

1、任务驱动和“兵教兵”的教学方法。要给学生明确的教学任务,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互相协作,达到共同进步。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顾及到每位学生,所以在分组时要注意人员搭配,让水平较好的学生帮助水平稍差的学生,使学生充当小老师,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实现“兵教兵”的.教学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2、培养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发散思维为在解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方法;收敛思维为在解题中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两者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发现问题的多种解法,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优化的结论。通过教学措施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协调、促进作用,为未来的高层次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3、充分将教学中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目前许多学校里的实践内容都是上机操作指定教材的练习,对于课程的实践仅仅是一种机械的模拟,所以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改善这种状况,我们要将书本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学完MicrosoftOfficeWord2003软件中的表格操作后,可以让学生练习制作个人简历。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交流氛围,可以每节课选出优秀作品向学生展示,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大家做出好作品的兴趣,也会让同学之间找到差距和不足,从而更加用心地学习。

四、教学效果的测定和评价的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反馈途径

要建立灵活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方法、学习中的交流和合作、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在对学生评价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造,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的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例如讲完一课后,在课堂小结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自评。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水平要求: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二级水平要求: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熟练教材中介绍的应用软件并可以完成课堂中布置的练习;

三级水平要求:能够灵活使用书本中介绍的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综合应用各种操作有创造性地制作出精美作品。信息技术教学注重操作性,通过分级考核更能合理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

★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 校园风景与校园心境-作文

★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论文

★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 信息技术课教学总结精简

★ 诗歌意境教学教案

★ 画面意境与作文中心

★ 自然观与意境的生成

★ 信息技术课教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上一篇:小班主题老虎跳舞教案下一篇:我尊敬的人高三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