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24-06-29

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精选8篇)

篇1: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邹洪芬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6期

[摘要]文章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增强其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信息化;中小企业;竞争力;进程

[中图分类号]P270.7

[文献标识码lA

篇2: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西乡县中小企业促进局 作者:杨显英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大驱动因素,二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表现形式;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工业化反映了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城镇化反映了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作为经济过程的工业化和作为社会过程的城镇化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目前我县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城镇规模小,城镇化体系不完善。只有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有效地扩大县域经济总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同时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变为为非农劳动力,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一、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县工业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工业规模逐步壮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为推进工业化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县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通过股份、出售、兼并等方式陆续对全县所有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基本实现了“国退民进”,民营企业成为全县工业企业的主力军,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焕发了勃勃生机。

1、工业发展初具规模。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9.33亿元,同比增长14.9 %,工业增加值4.53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全县GDP的15.5%。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73亿元(含省属企业县电力局1.06亿元),产销率达96%。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行业4个。新上和技改企业400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627户。

2、工业支柱逐步形成。我县工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于七十年代,拥有制药、化工、采掘、建材、电力、机械加工、食品、酿造等多个行业。2009年,医药化工、茶叶食品、机械建材等六大支柱工业总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6.2%,占业务收入的92%。

3、园区经济发展迅猛。近年来抓住汉中市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的机遇,依托县内资源和产业优势,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编制了总体规划,成立了“一区三园”建设指挥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被陕西省确定为100个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之一。目前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1.68亿元,总体框架基本形成,部分已建设到位,入驻规模企业达18家,解决了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4、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现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200余户,其中一部分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扩张愿望日益强烈。我县唯一一家出口企业——西玛机床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开拓美国、伊朗等国外市场。随着全国500强企业江苏雨润集团投资4.5亿元建设的汉中福润200万头生猪产业化加工项目的投产,预计年产值达27亿元,实现利税近1亿元,将进一步拉长畜产品加工链条。全国水泥30强企业陕西尧柏特种水泥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的日产2500水泥生产线于年底投产运营,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3000万元,吸纳就业人员300个,将成为建材工业

园的核心产业。

5、结构调整趋势日益显现。全县中小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一大批县域中小企业从传统的建筑、建材、商贸等行业,向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拓展。龙门式高速CNC数控雕铣机床经省级评审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防盗门窗、地毯清洗机获国家发明专利,陕南绿茶公司乌龙茶多次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午子仙毫、午子绿茶获陕西名牌产品,鹏翔商标创出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午子绿茶公司、县茶叶公司、陕南绿茶公司等先后被省政府评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6、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在重点乡镇中,城关、堰口、杨河3个乡镇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大关。在重点产业中,以茶叶、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多户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在重点骨干企业中,19业企业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4户企业年纳税突破200万元。在重点行业中,9户茶叶加工企业通过了ISO9000、ISO9001和GB/T1963.1—2005等质量认证、无公害食品基地认证和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

二、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目前西乡县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农业大县、工业弱弱、城镇小县、财政穷县依然是基本县情的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县域工业化的步伐。

1、工业总量小,占比偏低。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3.2%,和汉台、勉县相比,总量、速度均处末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73亿元,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5.6%。

2、企业规模小,效益较差。2009年全县规模工业仅20户,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3505万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亏损达700余万元。

3、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一是工业投资结构调整缓慢。工业投资呈现出显著的重工业化倾向,轻工业投资明显不足,轻重工业投资比例不协调。工业投资主要投向仍然是建材等资源依赖性行业,不利于推动全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传统产业比重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涉及21个行业大类,19个行业都属传统行业,产业层次低,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企业占相当大比例,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长。电子信息产业尚为空白。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户。

4、研发投资少,竞争乏力。按照国际一般标准,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3%,企业就将缺乏竞争力,低于2%,企业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主要分布在饮料制造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有科技活动人员60余人,研发投资640万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2.2%,处于较低的水平。科研投资少,企业技术水平低,产品大众化,缺乏新特产品,产品更新慢,市场竞争力差。

5、信息化建设缓慢,水平较低。由于我县工业产业层次不高,起点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不突出,全县仅有少数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大多数企业没有信息化设备,没有专业的网络人员,缺乏高级信息化人才,也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就是资本。

三、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几点建议

从国内外经验看,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委、县政府已把“工业强县”、“资源富县”作为实现我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此举必将极大地促进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早日实现“魅力茶乡、秦巴水城”建设目标。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为城镇化建设打造支撑平台。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朝着高附加值化发展,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活动改变了传统的市场规则,通过国际互联网宣传企业、咨询信息、洽谈商务已成为企业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利用现代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最佳手段。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在我们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阴霍的情况下,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信息化建设硬件投资,及时掌握并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2、以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我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为先导,以支柱产业为支撑,以发展机械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工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一是立足资源优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基础产业。从实际出发,结合工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按照“压缩、淘汰、限制、提高”的要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医药、化工、食品、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不断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形成产品开发、产品升级、市场自然垄断的良性循环。二是积极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机械、电子、医药、生物工程等新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改变我县工业经济过度依赖资源的局面。三是重点发展特色优势行业。发展特色经济既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谋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县应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工作的目标取向,围绕特色资源,加大要素聚集力度,大力发展有优势、有潜力的果蔬加工、畜牧产品加工、茶饮料开发、环保型建材工业等,并做好仓储物流服务。围绕旅游业开发生产旅游纪念品,突出地域特色,加强保护和扶持,形成县域特色经济。

3、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县域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农产品加工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一方面要按照市场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围绕骨干龙头企业,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名、优、特、稀、新且适宜加工的优质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区域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立一批与企业需求相配套的有规模、有特色、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粮油、果蔬、畜禽等优质原料基地。另一方面要以畜牧业、蔬菜业、果业的加工转化为重心,充分利用茶叶、畜禽、蚕茧、油菜籽、樱桃、花椒、木耳、马铃薯等丰富资源,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尽可能地延伸农业产业链,多环节增加附加值,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突出抓好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积极搭建企业和农户之间信息双向互动的畅通平台,实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紧密连接,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把基地作为加工的“第一车间”,把农民直接组织到大生产体系中,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切实把涉农工业的技术含量、生产规模、经济效益搞上去,实

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形成加工业依托农业又反哺农业的产业格局,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的目标。

4、以城镇化支撑工业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的推进有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城镇化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城镇化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城镇化落后必然阻碍工业化,因此要加快推进城镇化,使城镇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互动发展。把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加大公共财政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资金,鼓励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镇公用设施滞后的“短板”问题,完善城镇配套功能,使城镇日渐成为投资成本的“洼地”、项目聚集的“高地”和企业发展的“福地”,实现以推进城镇化进程大上工业项目的目标。抓住省上推进100个重点镇建设的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水东新区和“两河四岸”建设步伐,把工业发展与搞好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入园,促进经济连片发展,逐步形成符合产业政策及本地特点的支柱产业和企业群体,并以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小城镇的发展,构建有区域特色的城镇群,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确保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5、以园区建设承载工业化。工业园区建设是是二、三产业协调的载体,是县域工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投资软硬环境的体现,加快园区建设正当其时。要着眼长远,坚持规划先行,做到“长规划、短开发”、“富规划、穷开发”,对园区的总体规划、发展用地、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基础建设、路网布局、“三废”治理、配套设施等都要整体考虑,超前安排,特别要注重扩大产能后对交通及管网容量的需要,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要注重产业区、功能区、生活区的合理布局,搞好配套设施,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把入园企业建设成园林式企业,把工业园区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靓点。由县政府统一征地,定价出让给入园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或依托城投公司实施园区开发建设,制定和完善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对企业用地、土地价格、规费收取及环境、人才、奖励等制定完善的规章并予以公示,做到公开透明、依法有序,同时加强园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6、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工业化。高污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注重研究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坚持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的刚性依据,坚决遏制高耗能行业项目建设,从源头上杜绝新增污染源,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大落后企业关停力度,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工业体系,加快由资源依赖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粗放发展模式,走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发展之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为目标,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将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经济模式,改造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以全面创新加速工业化。经济学专家分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认为他们的成功经验“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任何一个产品都有被老化淘汰的一天,企业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陈出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回顾我县一些已经倒闭的工业企业,除体制原因外,大多数都是因没有创新,或是没有持久创新所致。

我县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依靠科技进步,把技术作为一种战略要素来对待,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把科技优势、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在“新、奇、特”上下功夫,形成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开发体系,以精促强,以强促大。同时还必需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从经验管理、家族式管理向市场管理、现代化管理的转变,向管理要效益。

8、以优秀的人才队伍加快工业化。企业的生存发展固然要以资金、设备等有形资本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支撑是人,人才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资源,是能带来最高利润的“商品”,谁拥有了人才,谁会进行人才的经营,谁就会也为最后的赢家。我们要积极培育人才资源,不拘一格地广揽人才,创新用人机制,坚持用环境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要不遗余力地抓好经济型、招商型的党政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技能型的人才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和奖励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凝聚到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上来,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充分挖掘人才潜力。

篇3: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化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2005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6个“1号文件”都强调要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200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6年中央1号文件把“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加强推进农业信息化”;尤其是2009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央1号文件仍然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2010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信息化”,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发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缩小数字鸿沟计划中明确提出“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由此可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农业信息化内涵入手,在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以期为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向农业领域的渗透,在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将上升到重要地位。农业信息化也将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目前能够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1]。农业信息化的概念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科技部在《关于农业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就是通过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农业各个领域和环节广泛实现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产业层次,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2]。

2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2.1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农村通信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通电话行政村的比重已达到99.7%,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实现了全部行政村通电话(见表1)。广播、电视网在农村的普及进一步提高。农村接收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的数量明显增加,节目逐渐丰富。截至2009年6月底,首批369.8万套“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按计划完成调试,19万个“盲村”的农民群众通过直播卫星收听收看一了清晰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农村互联网建设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农村居民每户拥有计算机5.4台,全国98%的乡镇能上网、95%的乡镇通宽带,全国有27个省份已经实现“乡乡能上网”,已有19个省份实现行政村“村村能上网”。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2.2 农业信息网络初具规模

农业信息网站数量增长较快,网站体系逐步完善。我国涉农网站从2000年2200多个,发展到2009年初将近10000个。截止目前,我国涉农网站已有18000多家,其中政府建设的网站4000多家。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农业部为中心,连接31个省(市区)农业厅的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全国农业信息网络。

2.3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乡村信息服务点有了很的发展。截止到2009年6月,全国已有6526个乡镇开展了“信息下乡”活动,共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7121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44314个;目前,全国所有省份、97%的地市和超过85%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超过2/3的乡镇设立了信息服务站,全国拥有信息员资格认证的人数已经达到25万名。

2.4 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日益广泛

信息技术在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的渗透不断深入,对实现农业增收、农村发展的农民增收的贡献明显。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快速渗透和广泛应用[3]。全国各地适农业务信息平台推广迅速,农业信息化步代不断加快。“农信通”、“农民用工信息平台”、“信息田园”等,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扩大;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区)在本地区开通了“12316”农业服务热线电话。

3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

农业信息指标体系及其测度研究对正确认识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农业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比如,李德华(2009)采用波拉特法对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指出我国农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他根据波拉特的“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法“,得出农业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见表2),从测算结果来看,农业信息部门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农业信息化水平总体较低。

资料来源:李德华《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实证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期。

3.2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与改革初期相比,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总体来看,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信息基础设施覆盖面和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省份的乡镇和村级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依旧任重道远。信息进村入户难,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

3.3 组织协调尚需加强

农业信息化工作“条块分割”现象存在,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信息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孤岛和烟囱现象并存,农业信息的共享率低,存在信息资源的封锁和壁垒。由于体制问题,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受到多个部门的广泛重视,多头并进、多措并举,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各级部门的条块分割和业务重合,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信息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很难形成社会合力,导致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多重浪费,这将是阻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

3.4 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这些年来,我国的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少[4],信息化人才培养落后于需求,特别是高层次农业信息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农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现在极度缺乏,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基层农业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农业信息建设的主要因素。

4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加快改善农业信息化发展条件

要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信息化投入力度,适当整合支农投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设立农业信息化发展专项奖金;同时,要继续完善和加紧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探索建立农业信息化建设新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切实解决农业信息化投入不足问题。

4.2 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首先,要加快推进“三电合一”和“三网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三电”和“三网”的融合,强化信息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其次,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国家重点建设的各项“金”字工程中,搞好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抓紧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当前,主要是要做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项目。第三,加强低成本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与推广。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一线入户的方式实现电视、电话、宽带的同时接入,降低农业信息化成本,加快低成本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第四,完善自上而下各级农业信息化技术支撑平台,推进信息取务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扩大宽带进村的覆盖面,发展光纤入村入户。

4.3 加快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组织协调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各级政府的重视力度、统一规则、统一协调与有效管理是农业信息化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总体协调作用,提高农业信息的共享率。建议在国家统筹规划下,制定科学的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政策法规,完善数据管理体系,推动农业信息的无偿共享,通过农业等公益数据资源的共享,打破信息资源的封锁,“条块分割”和壁垒。

4.4 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一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化农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加强农业智能生产管理、空间决策支持和自动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田作业、良种工程、农作物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节水灌溉等方面应用,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精准农业。二要开发完善农业信息应用系统[5]。要以增强农业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主要目的,开发完善农业信息应用系统,加快农业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三要加大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预测预报,建立和完善主要农产品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四要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五要完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和农村市场供求信息系统,建立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

4.5 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

加快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保证农业信息化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加快研究制定农业信息标准体系,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指导。建立农业信息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相关软硬件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信息采集和处理标准等,重点制定信息采矿集、存储、加工、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加快制定农业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加大农业信息标准制定和推行的力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广泛兼容和共享。建立农业信息资源分类规范,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统一的分类编码规范。整合农业系统现有的信息采集渠道和信息采集点,建立标准、规范、权威的多专业、多领域的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农业信息体系关键技术的标准与规范,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实现各级各类农业信息处理平台和网站的互通互联。建立完善信息发布的标准与规范,增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4.6 加快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要按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建设和完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各涉农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共享,建立健全基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农业信息门户网站,加快农业信息综合开发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使之成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依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窗口。要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人员素质,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7 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农业信息化人才是新时期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要想搞好农业信息化工作,必须把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当前,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重点应该是:第一,加强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以乡镇农技服务机构为重点,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强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第二,加强基层农业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要有规划、有步逐、分阶段地加大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使这支队伍既掌握计算机技术,又懂得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他们采集、分析、整理、发布信息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第三,要利用农业高校开展有关网络环境的远程教育,培养出拥有各类专业水平的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建立国家农业信息教育网络体系和地方信息教育网络体系,从而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农业领域、不同阶段人才的快速成长。第四,统筹抓好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科技人才,抓紧培养造就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加强引进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充实农业信息化专业队伍。

5 结束语

农业信息化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农业信息化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本文研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新时期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富胜,等.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曹俊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8(3):52-56.

[3]丁朝阳,梁永成.新余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0(5):41-43.

[4]汉宇.农业信息化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初探[J].甘肃农业,2009(11):4-5.

篇4: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以阿里地区审计局为例,该局计算机审计的初次尝试是在2006年县财政局的财务审计中,由上级审计机关专业人员将县财政局业务数据导入审计人员计算机中,阿里地区审计局审计人员利用专门设计的软件对导入电子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针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审计验证,填补了阿里地区审计局计算机审计空白。但由于阿里地区审计局对审计业务干部信息化应用培训严重不足,信息化审计意识相对薄弱。日常审计工作都是基于查看手工账表,如果被审计单位是电子账表,就用被审单位打印出来的账本为基础进行审计。

二、边远地区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审计习惯和思维的桎梏

一是存在着用传统思维方式看待信息化审计,缺乏推进信息化审计的信心。二是对计算机审计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认为边远地区会计电算化程度低,信息化审计没什么大的用场,还不如手工审计快。三是存在着技术困难和理念困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审计对审计思维和方法的深远影响。

(二)审计力量薄弱

阿里地区审计局在职职工24人,一线审计人员只有10人,而审计任务却非常繁重,2014年审计项目有34个,其中包括县(市)长经济责任审计等18个重大项目审计,还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小金库”清理、财产清查等临时性工作任务10多项,同时因为阿里地区地处边疆,维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审计人员身兼多职,显得力不从心。

(三)信息化审计培训亟待加强

阿里地区审计局审计任务繁重,致使审计人员忙于应付项目,无暇安排系统的计算机知识培训,使得很多审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的认识与应用仍停留在用电脑打字、制表上,即使使用AO审计软件,也只是用来填写审计日记、审计底稿、审计证据和生成审计报告初稿,而对数据的采用、分析、查询则很少应用。

(四)专业单一,复合型人才缺乏

阿里地区审计局现有的审计业务人员从事财务审计人员较多,而金融、计算机、工程预决算等专业人才很少,其信息化审计基本处于空白状况,工程预决算审计要依靠聘用相关专业人员来完成。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学习不够,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缺少“一专多能”复合型审计人才,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

(五)审计业务经费不足

阿里地区审计局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北部,与印度和尼泊尔接壤,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财政收入极其有限,绝大部分靠中央转移支付,很难保障审计业务经费,制约了局机关业务培训、审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的开展,至今未能实现审计业务人员人手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办公地点也很紧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六)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较低

阿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审计对象绝大多数是行政事业单位,仍有部分单位是手工记账管理。这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中只能利用AO审计软件编制审计底稿、审计日记,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审计。在实行电算化管理的单位中,采用的基础数据库也各不相同,所以,采集数据比较困难。

此外,阿里地区审计局截至目前没有建立OA管理系统,审计项目不能进行交互管理,同时由于基层审计机关没有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较低,对建立被审计单位信息库的认识不够,普遍忽视了对被审计单位信息库的建设,也影响了信息化审计管理效果。

三、推进和深化边远地区信息化审计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全面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审计,首先要转变观念。近年来,审计人员对开展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性、紧迫性已有一定认识,但还不够全面深刻。要加大信息化审计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形成我要学、人人学的氛围。建立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规章制度,并在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采取对应奖励办法,调动积极性,加强审计项目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二)着力于队伍建设,增强审计力量

一是严把审计人员准入关,通过择优录取等方式吸引高素质人才到边远地区审计队伍中来;二是建立审计人员学习、业务培训制度,对现有人员要普遍轮训,特别是计算机、金融、工程预决算、审计知识和AO系统操作培训,激励审计干部走上专业型、知识型和复合型的成长道路,以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增加审计编制,优化审计干部队伍,把地方优秀的财会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充实进审计队伍;三是加强审计队伍绩效管理,严格考评和奖惩。

(三)强化培训,提升信息化审计能力

把计算机审计普及性学习、计算机审计骨干培训与计算机审计高级人才的培养相互结合,打造一支素质较高、梯次健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需求的审计队伍。在强化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培养审计人员树立信息化思维方式,创新信息化审计方法。积极引导其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审计业务有效结合,在审计中活学活用,真正体会到计算机给审计工作所带来的便捷和效率,从而提高信息化审计水平。

(四)多方筹措经费,保障审计发展

现行财政体制下审计机关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利用阿里地区是河北陕西两省援助地区的优势,多方筹措经费,解决审计机关经费不足问题,建立相对固定的经费预算和拨付制度,使审计经费制度化、规范化、刚性化,创造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上级审计机关也应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边远地区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加快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步伐

要借助“金审工程”的实施,逐步建立OA审计管理系统等,发挥信息化审计的全部作用。逐步建立被审计单位基础数据库;被审计单位管理职能、人员编制等信息通过人事部门采集利用;被审计单位近年来无电子档案的审计文书通过扫描、拍照等手段进行采集;对AO审计软件收集、转换过来的财务、业务电子数据,包括审前调查获得的各类数据,审计结束后统一移交建立数据库。

(六)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

篇5: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珙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陶学周工业园区建设是发挥投资的规模效应、吸引外商集聚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加大规划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切实建好、办好、管好工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度,形成我县工业增长极。

一、科学定位、合理布局,促进工业经济非均衡推进

科学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功能定位,形成产业集聚度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的生存之道。我县要按照“一区两园三点”布局,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优势,实现园区速度、效益、结构协调发展。

(一)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发展能源产业

我县煤炭资源禀赋优越,储量12亿吨,年产原煤660万吨,是目前四川第二大产煤县。我们要依托华电珙县电厂一期、二期工程,加快发展能源产业,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火电基地。

(二)利用石灰石、陶土资源优势,发展建材产业

我县已探明石灰石储量4亿吨,陶土1800万吨,其储量和品质在川南地区都位居前列。我们要依托拉法基瑞安水泥、双三水泥异地技改、欧冠陶瓷项目,实现年产450万吨水泥、1100平方米陶瓷砖生产能力,倾力打造全省优势建材基地。

(三)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物流、矿山机械加工产业

珙县位于川滇黔结合部的关键位置,区位条件得天独厚。我们要依托完善的交通网络,发挥区位优势,按照“建专业市场、兴现代物流、强服务功能、活商贸流通”的思路,全力发展区域性烟草医药物流产业。要充分利用煤炭开采技术、资金、区位优势,依托芙蓉嘉业公司等机械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实现覆盖全川的矿山机械加工产业。

二、突破瓶颈、破解难题,增强工业园区发展的后劲

要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必须要突破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资金、基础设施、土地等瓶颈,实现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突破资金瓶颈,扩大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完全靠政府投资不现实,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将工业园区的投入由财政投入为主转变为外部资金投入为主。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吸引外部资金进入园区的有效途径。为此,要积极引进外资建设工业园区,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载体。还要加大吸引内资力度,特别是吸引民营资本到园区发展,进一步放宽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范围,降低准入条件,探索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国内外大财团大公司以及利用民间资金等多种方式合作开发园区的有效途径,加大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并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使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强大的资金作后盾。

(二)突破基础设施瓶颈,构筑坚实的竞争基石

基础设施建设,是营造区位优势的主要途径,是培育竞争优势的基础条件。拥有良好的配套设施是工业园区吸引外来投资者的关键条件之一。为此,首先要加快道路、排污、供水、供电等园区内必备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要加快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步伐,解决工业园区生活娱乐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再次要科学规划园区的物流配套和专业市场配套,解决工业园区内企业的运输、仓储等问题。

(三)突破土地瓶颈,确保园区企业用地需求

一是依法用好国家土地政策,允许依法批准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非农用地,在符合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以及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入

股、联营、租赁等形式投资兴办工业企业,用地单位可以采取支付租金或入股分红等方式进行补偿。二是协调好园区建设与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关系,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落实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生活保障等问题。三是建立土地综合利用调节机制,工业园区用地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拍、挂,用地计划指标可优先保证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四是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可统筹解决,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可由县政府委托国土部门集中收储,确保工业园区建设对土地的需求。

三、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吸引企业争先入驻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后,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样将企业引进园区,尽快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双赢”或“多赢”。为此,必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一)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工业园区企业的发展

一是经批准进入工业园区的新建企业,在建设期间可实行“零费制”,即免缴地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免缴的行政事业性费用。二是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地方留存部分优先用于企业发展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经批准进入工业园区的新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一定规模以上的工业项目,可按企业缴纳税收地方留存部分给予适当奖励。

(二)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 凡进入工业园区的产业,要坚持集约化发展,把经济密度、投资密度作为园区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在招商引资中可以把投资密度作为衡量引进项目产业前景的一个重要参数,从而把园区建设初期引进项目的门槛和长远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避免先期入园企业占地多、产出低等现象的出现,提高单位面积用地工业产值,鼓励集约用地、节约用地。适合在工业园区建设的新建、改扩建项目,要积极引入工业园区,以形成园区的集聚效应。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一是通过政府组织推介,利用西博会等平台,通过定点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商引资,将招商与选商相结合。二是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统一协调,做好外地投资项目与本地招商项目的衔接,认真分析、论证、策划项目,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效益好、可信程度高的招商项目。三是建立诚信评估担保体系,推进银企合作,搭建园区企业信贷融资交流对接平台,优化存量结构,整合多方资源,逐步建立扶持园区发展的长效机制。

篇6: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区政府:

根据省、市信息化建设与考核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区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求,2011年,我们计划抓好区网络中心机房迁移改造、机关大楼外垂直单位和楼内19层以上单位的内网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三项主要工作,力争陕西省电子政务建设示范区县,确保我区信息化工作走在全市、全省的前列。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网络中心机房迁移改造工作

我区网络中心机房于2003年建设,机房通风、降温、接地等设施缺乏,每遇热天,机房温度接近60℃,容易导致网络和设备故障,存在严重的火灾等隐患。另外,机房近一半设备陈旧,面积狭小,机柜、空调等设备摆放空间不足,已满足不了信息化发展需求,也不符合《陕西省县级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方案》中关于机房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严重影响了我区在全市的信息化工作考评和区财政、计生等部门在上级的信息化考评。我们计划通过本次机房迁移改造,建立一个符合全省信息化网络机房建设标准的统一中心机房,可以为全区各单位提供信息化网络服务,有效避免今后各部门重复建设网络机房对空间资源和经费造成浪费。

二、机关大楼外垂直单位和楼内19层以上单位的内网建设工作

2008年,我区对全区的电子政务网络进行了一次升级改

造,按照“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当时没有对垂直单位和机关大楼19层以上各楼层的电子政务内网进行建设。现在随着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我们需要对对机关大楼外的9家垂直单位和楼内经贸局、工商联、民宗局、统战部等4家单位所在楼层的内网进行全面建设,从而实现我区电子政务内网的全覆盖,可以为全区各单位的信息化内部应用提供网络支撑,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

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区政府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面向社会服务的窗口,是我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是我区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效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举措。2011年,我们计划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建设网上审批系统,开展网上审批工作,将政府各相关部门能够“一站式”办结的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网上进行办理,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四、需要协调解决的几个问题

为了保障以上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需要协调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机房迁移选址的问题。需要协调机关事务局予以解决。

二是项目实施经费的问题。本次实施机房迁移改造、部分单位内网建设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项目,预计需要经费 190万元左右。详细方案见附表。

三是管理维护经费的问题。本次9家垂直单位内网线路开通,每年增加网络线路租赁费用近10万元;随着信息化网络线路、设备的增加和区财政内网等应用系统的开通,增加了我区的信息化网络安全管理和线路、设备等方面维护费用,建议将每年70万元的信息化管理维护费用增加至100万元。

篇7: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各乡镇党委、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成都市关于信息化建设有关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五、六次全会精神,按照“一年提速,两年升位,三年争先”的奋斗目标和“八个一”工程建设,构建城乡一体信息服务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规范化服务型政

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加快**市信息化建设步伐,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围绕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总目标,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战略。坚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构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环境为基础,坚持以普及信息应用服务为核心,坚持以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为关键,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设原则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加强领导;统一平台、业务分建;资源共享、加强整合、讲求实效;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二、主要目标

(一)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水平

建立信息资源中心,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设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形成统一的政府信息共享与服务数据库,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

(二)实现电子政务的普遍服务

建设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的**公众信息网站。发挥网站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窗口作用,丰富服务、互动和事务处理功能,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为公众提供广泛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提高电子政务应用的使用率和覆盖率。

大力推进跨部门共享业务系统建设。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的履行,跨部门建设共享的业务协同平台和业务系统,支持政务部门协同开展业务。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网络管理体系,形成劳动、社保、就业统一数据平台并延伸到社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启动社会保障应用系统改造,实现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管理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

建设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实现救助体系的及时联动,保证各救助部门在信息化手段的协调下共同实现合理的救助。

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以应急联动系统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事务的预警和处理的信息系统,将农村危机管理与灾害救助纳入应急联动系统中,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安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应急反应体系,提升城乡公共安全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城乡一体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优先提供群众最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全面实现政府面向公众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

(三)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实施龙头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着力提升龙头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充分发挥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农村经济信息网等的作用,进一步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立支农信息服务标准网络室,面向农户开展信息服务。实施农民网校示范工程,实现教育资源向农村的延伸服务。实施信息化进社区试点工程,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加快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在生产过程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采用数字化装备实现智能化生产,创新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在生产管理上,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产供销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在产业结构的创新上,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以及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信息化建设。建设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整合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信息数据库和**旅游网,带动交通、金融、商贸、会展、咨询等多个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

(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培育企业电子商务的基础和能力。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公共支撑服务,提高企业产、供、销协作能力,降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成本。加快推进**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优化,为电子商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环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企业和个人联合征信系统。

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资源,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融合与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进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群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五)全面推进社会信息化

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继续推进“校校通”工程,校校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计算机。

大力推进文化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图书馆”,丰富服务和资源内容,加快数字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

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利用现有资源,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信息应用体系,开展卫生执法、公共卫生及疾病监测、远程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

加快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社区综合信息服务

平台,加强和改善对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和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应用;建立人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在组织领导方面,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我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能力,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目标进行考核,信息化工作纳入部门和乡镇工作目标进行管理。

市信息化办公室作为我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建设方案、应用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人员培训计划等工作;按行业归口行使综合管理职能,承担**信息网络平台、信息资源平台和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职责,负责联系上级业务部门和协调本市乡镇、部门信息化工作,负责部门(行业)业务专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统一管理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负责信息化建设项目前期审议、安全论证、可行性研究、项目审批、监理和验收等工作。

各乡镇和市级部门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场地、人员和经费,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工作。

(二)整合资源,统一建设

加强资源整合,以资源的整合来节约政府投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上建立部门(行业)业务专网,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纳入市信息化规划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促进我市信息化建设良性发展。

一是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1、建立乡镇、部门信息化领导机制,每个乡镇和部门都要确定1名分管领导和1-2名专职信息网络管理员,村(社区)由支部书记(村主任)负责并确定专人具体负责信息网络工作;

2、明确办公场地,部门要为信息网络管理建立专门办公场地,有条件的部门可建立计算机室或信息中心,开展电子政务多种应用;乡镇电子政务应用统一到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办公;延伸到村(社区)的电子政务应用,原则上统一到村委会活动室或党员活动室。

3、实现电子政务一网多用,促进信息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金的合理使用;

4、计算机终端要综合利用,实现一机多用。通过整合,实现一支管理队伍、一个固定办公场地、一个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一机多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

二是整合网络平台调整网络结构,整合网络资源,建立由公众信息网、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体系。公众信息网是利用互联网面向公众发布信息、提供政务服务、实现政府与公众网上沟通与互动式对外的窗口;电子政务网是实现政务各机关部门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网上办公的网络平台。按照电子政务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的要求,依托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建设各部门业务专网,市级各部门不再单独建设业务专网。发挥电信、广电、联通、移动等各大运营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各运营商的光纤链路和宽带网络资源,构建我市城乡一体化网络体系,实现网络从城区向乡镇、村(社区)延伸。

三是整合信息应用平台建设信息资源中心,统一建设五个信息应用平台。

1、统一的公众信息网平台,利用**公众信息网,建设好全市的对外公众信息网平台。各乡镇、市级各部门要按要求,不再自行建立独立的网站,由市信息化办公室牵头,按照统一规划,在**公众信息网上逐步建设自己的子网站,形成以**公众信息网为中心,各子网站为基础的政府网站群。

2、统一的网上政务大厅服务平台,利用已建成的**网上政务大厅系统,向乡镇和部门延伸,统一面向企业、群众的办事平台,统一政务管理、监督、统计平台,形成各种行政审批申请、办理、查询、网上咨询、投诉、管理监督、统计分析等的“一网打尽”,从而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我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3、统一的办公协同平台,尽快建设我市统一的办公协同系统平台。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全市统一的办公协同平台,实现市级部门间的网上协同办公、公文交换和公文流转,随着乡(镇)与电子政务联网的完成,实现全市各乡镇和部门间各种公文的网上传输和流转,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推动全市网上办公协同水平。

4、统一的城乡信息资源平台,从整合资源的角度,以“城乡一体化”为主题,推动社保、就业、救助、农技、计生、卫生、文化和政务(党务)等内容服务向乡镇和有条件的村社延伸,面向“三农”支持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民就业的信息服务,构建城乡一体信息网络体系。

5、统一的应急联动平台,结合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的建设,逐步将治安、消防、卫生急救、交通、防洪、防震、安全生产、气象以及水电气等联动单位的指挥与调度整合,利用共享的指挥平台和基础信息,实现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快速反应,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警种信息的快速互通和工作的高效协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救助服务,为政府处置各种突发紧急与灾害事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务信息公开及信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加快研究和制定政务信息公开和信息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从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保障电子政务的成功运行,在我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成以后,由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统一出口上互联网,确因工作需要单独上互联网的办公用计算机,经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报保密部门同意,安装信息安全设备上互联网。

(五)建立信息化项目报建审议制度涉及信息化项目建设,由牵头部门提出建设方案,经信息化主管部门初审,报市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后,由计划部门按程序办理基建审批手续;乡镇、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乡镇、部门落实建设资金,经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进行建设;同时将实施方案报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六)政府为主,多方筹资我市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主要采取分级负担的方式予以解决。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要多渠道地筹集建设资金,包括争取国家、省和成都市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或硬、软件设备,所争取的资金或硬、软件设备,原则上由市信息化领导小组进行统一调配。对于部分公共服务内容可以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解决运行资金。要充分利用部分社会资源,探索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的外包和托管模式,充分发挥电信、广电、移动等各大运营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七)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以用促建,逐步推进。要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审定和管理,集约管理资源,防止重复建设,节约政府投资,做到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八)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结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和使用人员开展信息化知识与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信息化意识和水平,为推动全市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子政务培训加强对公务员信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积极组织各类应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电子政务应用能力。

农村(社区)信息网络知识培训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建立农村标准化网络室和农民网校,对农民信息网络知识培训,为农村和社区培养信息化工作的骨干力量。继续建立全市的中、小学标准化计算机室,对中、小学学生进行信息化网络技术知识教育,促进我市全民信息化素质的提升。

中共**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4月28日

篇8: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建设,生态城市,思考

目前,中国已驶入城市化发展快车道,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4%增长到2011年的51.3%。市民在享受繁华都市生活的同时,也遇到生活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的困扰。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指导城市研究和发展,在城市化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北京市今年“7·21”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人民带来巨大伤痛的事实警醒我们,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建设不适应市民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加快推进重庆生态城市建设,建设城市宜居环境,提高城市防灾抗灾能力,对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重庆市主城区环境现状

1.1 人口分布

目前重庆全市城镇化率达55%,重庆主城9区常住人口在650万以上,内环以内面积295平方公里,城市开发建设空间已经饱和,未来重在优化提升、转型升级。二环区域常住人口2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万人,城市化率87%。户籍人口276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166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的60%。

1.2 产业发展

一是工业。二环区域是全市工业发展的核心承载空间,两江新区及特色工业园区产值已达5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约50%。二是服务业。物流、会展、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布局,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农业。以为城市生活提供新鲜农副产品的城郊型农业为主,加速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化。

1.3 公共服务

主城区绝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内环以内及周边地区,二环区域公共服务配套明显不足,服务体系建设未能与城市拓展同步,服务水平不高,分布不均,城乡差异较大,特别是缺乏国家级重大公共功能性设施,如举办国家级大型赛事的大型场地、举办国际级会议会展的大型会展中心等。

1.4 综合交通

已形成以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为骨架的对外立体交通体系,是全市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线网的核心区域。江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投用,旅客吞吐量跻身全国十强。拥有沙坪坝团结村、江北寸滩港等重要物流基地。四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建,初步形成“五横五纵一环五联络”的快速路。内环与二环高速之间道路网建设相对滞后,内外之间交通通道有限,穿山及越江通道成为交通瓶颈;内环线已达饱和,难以承担二环区域与核心区的交通转换;公共交通建设滞后。

1.5 市政设施

供水设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平尚需提高,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不足。电力设施:已具备有一定支撑能力的电力供应系统。但电网输配能力日趋饱和,电网走廊布局对城市用地造成分割,有待优化。燃气设施:已建成区域性燃气储、输、配基础设施。但部分燃气基础设施老旧,供气可靠性亟待提高。

2 重庆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地理自然条件较差,防灾抗灾能力弱

重庆市属于典型的山水城市,生态系统为“两江四岸”所界定,城市形态布局在山脉和河流的制约下发展。城市坡度大,建设用地不连续,旧城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因两江及山地环境制约,生态城市建设投入高,建设资金缺口大。

2.2 城市空间人居密度大,人均活动空间小

因重庆山城地理条件限制,导致城市发展门槛多、代价高,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导致城市人居密度高。随着重庆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兴起,城市持续发展与环境质量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城市扩张有限,土地开发强度大,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都过高,带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3 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市民出行不便

一是城市跨组团交通压力大。重庆市主城区是一个跨组团的城市,随着跨组团交通量的猛增给重庆的交通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二是城市道路系统与土地开发使用协调不够,道路建设相对土地开发相对滞后。三是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及公共设施规划布局调整滞后。因城市快速扩张及学校、医院、商圈、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规划布局调整滞后,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矛盾突出。

2.4 城市管理水平不高,人居环境下降

随着重庆城镇化提速,城市人口巨增,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滞后,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光环境、声环境、卫生环境等方面。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功能混杂、绿地减少,服务水平及环境品质下降,交通压力持续上升。

2.5 城市绿化空间有限,人居绿地偏少

重庆市主城区目前公共绿地偏少,且分布不科学,尚未达到我国生态城市绿地率40%,人均绿地11·的标准,且组团间绿地侵蚀现象严重。居民区绿地布局优化不够、绿化质量不高、生活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及公民环保意识淡薄等现象存在。

3 对重庆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3.1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一是规划立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城市空间适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二是规划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在新城建设、旧城改造规划中要突出功能及市政公共设施布局,合理布局大住区,提高社区环境及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市民生活交通需求半径,减少城市交通压力。三是规划坚持自然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2 结合城市实际,加强生态城市设计创新

为体现重庆山城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主要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景观设计。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旅游观光、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二是城市产业设计。应当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保证生态城市设计的前瞻性。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改造升级,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创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企业在保护和爱护环境中谋发展。三是城市住区设计。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是合理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第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科学处理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问题。第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问题。第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大于人均1.5·。第五是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扩大居民文化生活及体育健身空间,满足市民文体需求。

3.3 增加财政投入,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一是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传统的交通、能源、饮水、通讯等方面外,还包括环境保护、生态服务、减灾防灾、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必须整体规划与设计,避免建设的滞后性和盲目性,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要保证这些基础设施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及对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对达标、适应需要的污水和垃圾收集及处理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最基本的要求,过去长期得不到重视,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发展分类、密闭、压缩、资源化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作,促进城市环境的优化。二是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园林绿化。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重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要把城市的能源系统、污染处理系统、食物供应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使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修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从最大限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出发,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灌木的搭配及花卉的点缀等。遵循文化原则,充分考虑重庆城市的文化特点、历史脉络、地域风俗,将其融入园林绿化之中,使重庆园林绿化向着充满人文内涵品位的方向发展,丰富城市内涵,助推都市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构建城市清洁及建筑能源系统。通过改变城市原有的能源结构和利用方式,实现城区无原煤直接燃烧,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电力等清洁能源,实现城市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加大重庆丰富的地热、风能开发,余热利用和储能技术等发展。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技术、设备和材料,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制冷效率。对新建筑节能给以政策优惠,对老建筑节能改造给予补贴。同时完善供水、供电的分户计量,阶梯计费,利用经济手段鼓励节能节水,提高城市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3.4 在建设中强保护,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效果

一是加强城市自然生态保护。包括水、土壤、大气、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通过城市自然保护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自然因子,通过依山傍水,利用自然森林、河流、湿地进行建设,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二是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公共交通。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对铁路、地铁、轻轨、快速公交、停车场等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布置、精心施工,形成方便快捷、高效低碳、人性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市级政府财政对公共交通消费者的优惠,促进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统,降低交通需求总量,促进交通通畅,减少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降低交通碳排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三是构建城市和谐水系。水系是城市重要的功能载体、生态之魂。生态城市的水系既包括各种自然和人工水体,也包括给排水系统。它们承担着蓄雨排洪、分流下渗、补充地下水源、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生态绿化用水、废水处理回用、美化景观、缓解热岛效应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着力构建城市区域水循环系统,将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和节水、节能紧密结合,实行水环境综合管理,大力提升水环境质量,构建和谐水系。特别是重视增加城市透水地表面积,就地渗蓄,减少地表径流,恢复植被及修建蓄水池塘、洼地等人工湿地,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提高全民生态城市建设意识。首先是广泛开展保护生态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舆论氛围。其次是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目前国际上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要求遵循“5R”原则(“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当前重庆市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并伴随着农业转型和工业化提速,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压力,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重庆市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

[2]中国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

[3]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9) 3号》

[4]中共中央关于重庆市成为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决定

[5]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建立内陆保税港区的决定

[6]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代表大会报告》

[7]重庆市人民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一篇:社戏鲁迅剖析下一篇:点亮梦想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