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门的散文

2024-04-18

台门的散文(精选7篇)

篇1:台门的散文

台门的散文

我很少“跄人家”(串门)。小时候是不敢乱窜,怕被人骂;成年了,却是没了这个能力。所以,对城里人家的住宅,还真的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

不过,在这暨阳城里住了几十年,起码还是去过好几处称得上“老屋”的民居的。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于我来说,最有味道的是住台门屋。

台门,大概就是北方人所称的四合院吧。

台门有大有小。据说大的台门可有五进甚至七进,我在绍兴就见过一座五进台门,我外婆、舅舅他们当年就住在一个大台门,据说是一位什么文魁的老宅。

在诸暨,我还真没见过那样的房子。

暨阳城里,见过最大的屋子,应该是当年我就读的城关镇中心小学校舍。据说那是一个余姓大地主的家产。不过它好像不是我脑子里定格了的那种台门,虽然它也方方正正。

我喜欢的那种台门屋不能太大,间数也不必太多。也就是说,住家最好少一些。

我家从1967年开始住过五年多的那个地方,就是我觉得住着最惬意的台门屋。小小的院落,有个我不知道其来历的`名字――红台门。

红台门真的不大,二层楼,楼上楼下各十来个房间。台门中央有个小天井,天井中间是平整的石板铺就的走道,它与每家每户门口走廊连为一体,构成一个横向的“日”字。

台门屋一般都有厅堂,诸暨人叫它“大间”。大间大多比其他的屋子都要大一些。在红台门,我家住的就是大间。现在想来,这大间有三十多个平方,中间用竹簟分隔开来,就成了两个房间。

好的台门屋一般都朝南,晴天,光照特好,尤其是住在大间里,盛夏最热的日子里,烈日当空,阳光反倒退远了。到了寒冬,暖阳就追了过来,一直照到廊下甚至门内。阳光下,坐在自家门口看书读报,那才叫一个爽呢。

台门屋的天井也是极好的悠闲所在。还是拿红台门来说,虽然天井不太,东西两边却都搭有小花坛,无论春秋,叶翠花妍。

可惜的是,城里像红台门这样的屋子并不是很多。最起码,我家住过的十来个地方,我见过的,仅此一家。

我们租住过的房子,基本上也都号称台门,但它们的结构并不规范。比方住了近的雪耻路1号,虽然也叫台门,不仅朝向不好――大门朝向偏西不算,我家那个屋子,两个窗子一东一西,冬天还好,一到夏天,妈呀,热得是无法形容。而且,这个台门没有大间,屋子的分布也极不像样。所有的房门都集中在西北侧,前面虽有一个窄长的道地(天井),却非常狭小,没铺石板之类,鸡矢满地。道地南侧边缘紧连另一台门的墙体,给人以一种相当憋气的压抑感。

应该说,南边的那个台门倒很像一回事,有大间,有侧屋,有厢房,有廊沿,有天井。奇怪的是这屋子门的朝向。人家的台门总把大门开在正中,它却不是。整幢房屋正南朝向,门有两个,一个虽然朝南,却开在西侧,另一个干脆朝东开,大家都称其为后门。

还有位朋友家的台门也不太像样。一排二层楼,上下各四间,附加一个大间。只是,严格地说,这个大间不能算是房间,因为它的正前面没有墙体,里面堆放着杂物,大多是家具,正中还放有一架石磨。这个台门里住着四户人家,其中三家为堂兄弟,另一户则是表亲。这一排屋的两边,各有两个不大的侧厢,很明显的,那是后来搭建的,用现在的话说,系违章建筑。两个侧厢之间正中的位置,是一个狭长的道地,同我们住的那里一样,满是鸡矢猪粪。再就是它的大门了,它也不在台门正前朝东位置,却开在北侧。住最南边的人回家,必得经过别人门前,为了方便出入,他们只好在搭建的厢房边上开出一个后门。

虽然很少跄人家,却也去过几位同学的家,印象中,像模像样的台门屋还真的不太找得出来。孤陋寡闻的我,也听不少人说起过好几个大台门,可惜,如今它们大多都毁在了新城建设中,据说除了原光明路上的什么杨衙台门。

台门屋的印象渐远渐浅,有一点记忆却是很顽固地印在脑子里。这话说出来绝对让人不爽。

每回在电视上看到与日本人有关的片子,看到那些日式的房间及陈设,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小时候居住过的屋子。

老辈人说,日寇攻入诸暨后,曾经强占了城区北门外一带的民居。这班强盗,占了中国老百姓住房不算,还强行将屋子全部改造成了塌塌米式居室。

起先,我并不知道这样的房间有什么不对头,是后来有一位同学来我家玩,进家后前前后后地看了半天问我,你是日本佬啊?当时,我非常的惊讶诧异,接着就是羞愧与愤怒,只不过那时我还不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及至同学告诉我,他在什么电影里看到过,日本佬就是住在这样的屋子里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

篇2:台门的散文

老台门里的夏天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夏天来了有些时光,但知了还没有爬上了树梢,缺少了“清风半夜鸣蝉”的热闹景象了。我在东白湖镇上读书,父母为了方便对我的照顾,举家来到了镇上,在一座老台门里租了间房子,正南的,倒也敞亮。左右邻居有十几家,因我们租了好几年,大家熟了,也就不见外了,出门相逢总是笑脸相迎。我这人嘴甜,碰到老人总是爷爷奶奶地叫,叫得老人们见我就夸,说我人俊嘴更甜。台门中间有一块道地,我们刚来时是用河卵石铺成的.,后来大人们说打扫卫生不方便,就换成了水泥地面了。为此,大家还立了个规矩,一不准堆放杂物,二不准乱倒垃圾。这倒也好,干净的道地成了每家人夏晚相聚的好地方。有的人家干脆把吃晚饭的桌子搬到了外面,边吃边乘凉,渐渐地,这样的人家多起来了,道地也热闹起来了,东家说东家事,西家说西家话,其乐融融。这几天是割油菜的季节,东白湖镇是有名的油菜基地。人们干完一天的农活儿,拖着那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里,但一到道地坐定吃晚饭,话匣子就打开了,说着地里干活的趣事,分析者自己家的油菜收成,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时,我和我们这些小孩,个个伸着个脑袋,似懂非懂地听得津津有味。那些爷爷奶奶辈的老人,总喜欢聚在一起,聊着他们自己的事。他们躺着新式的折椅,手里拿着早已被淘汰的大蒲扇,那扇子大的几乎可以盖住一个一岁大的孩子,赶起蚊子来“叭叭”地响,似乎要拍出他们精神和心理的一种满足。乡村的夏晚就是这样的平淡无奇,但却有着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出来的神奇,美丽。还有那不甘寂寞的蟋蟀,有时也来这凑个“热闹”,不时地发出几声悦耳的叫声。我说不明白什么是“和谐”,不过我却从家住的老台门里看到了一片象征美好明天的景象。

篇3:台门的散文

关键词:散文,描写,情感,佳句

散文在各方面都别具风格,我们在中学阶段的散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散文的特点,将散文中最根本的东西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散文、感受散文的魅力,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让散文“活”起来。

一、关注描写,散文教学的“真”滋味

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散文中形象生动的描写语言,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散文的美与真。我在多年的散文教学中,经过不断地积累、探索与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譬如,在八年级上册《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两遍,随后引导学生逐段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提出问题:“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写自己的父亲的呢?哪些描写让你深有感触?”其中有几名学生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生1:文中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描写得非常详细, 父亲体态肥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和深青色的棉袍,作者又用“蹒跚”“慢慢”等词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动作,可见父亲对作者的情真意浓。

生2:作者与父亲离别的那段描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虽然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用较大的篇幅来描写这一场景,但文中“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这一动作描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心中的那份不舍之情和为了谋生却又不得不离去的无奈之举。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我深深地体会到每名学生都能沉醉在作品的情境之中,被文字的魅力所折服。

在散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散文中的描写,体会文章的内涵,品味散文的“真”滋味。

二、关注佳句,散文教学的“美”滋味

语文教师应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不断地积累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升级散文教学方法,通过对散文中的佳句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佳”、课堂效率“佳”。

譬如,在八年级下册《海燕》一课的教学中,在正式讲课之前,我仍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文章两遍,随后我再放慢语速朗读这篇散文诗,并要求学生在我朗读时可以随时举手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平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王晓晓同学首先发言:“老师,我非常喜欢您刚刚读到的那句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乌云密布的大海之上,海燕快如闪电般在我的眼前穿梭,它好像给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而后,班级中一直成绩平平、沉默寡言的郭瑞同学居然也站了起来,他声音洪亮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文章里的每一句话,我感觉每一句话都能燃烧我心中的激情, 我敬佩所有敢于直面风雨的海燕,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海燕一样敢于直面困难,不惧风雨!”

学生的发言震撼着我的内心,我没有预料到这堂课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学生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在散文佳句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教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而是要融入自己的感情,细细品味散文中的“美” 滋味。

三、关注情感,散文教学的“浓”滋味

每篇散文都饱含着作者浓郁的感情,我们在以往的散文教学中往往侧重学生普通知识的积累,很少甚至也从未带领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章中。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在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陆蠡的《囚绿记》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在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半时,我向学生提出了问题: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随后组织大家分组进行讨论。

其中有一名学生向我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老是和不会说话的绿枝条进行对话呢?”听完这名学生的问题,我首先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这名学生,因为他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迷惑。随后我向学生解释了这个问题:“作者只身一人,平时只能与绿枝条进行对话,用这样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寂寞和苦闷,绿枝条就是作者忠实的倾诉对象。作者所处的一室虽然很小,但其精神世界广阔无穷,只要心中有情,周围的一切事物便都充满灵性。”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能够自然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之中。

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学生感情的融入,更加关注作者的情感,更好地品味散文中的“浓” 滋味。

篇4:不端“散文架子”的散文更好

我写这类短文,如果从青年时代给地方报刊投稿涂鸦,写那些零零散散的教育随笔算起,也已达半个世纪了。那时候似没有“学术散文”这一称呼,札记、评论(后来有一种小评论,实在是大批判,应不在此列)、小品(有科学小品)、笔记、读后感都是有的,因为鲁迅的关系“杂文”一语更是流行,像《门外文谈》《上海文艺之一瞥》等说文论史,均可视为这类学术性杂文的典范。“学者散文”的概念也沿用过,特别是读了王了一(王力)先生的《龙虫并雕斋琐语》,十分仰慕。但那些散文偏不谈学术,而只谈战时生计,“学者”仅是作者的身份,并不是文学的身份,虽然字里行间骨子里仍不免透出书斋的底色来。这些年,才渐渐有了“学术散文”一语。我自己早年的几篇谈作家个性化的信纸信封、谈海派京派文化的各种浅陋文字,竟也被执行宽大主义的编者收入几种学术散文选集中去,不知不觉接受了这种文体,以至今日还有了这个专门的集子露面。

那么,何谓“学术散文”呢?我想套用唐弢先生他心中的“书话”应写成什么样子的话,来试着分辨阐释一下。唐先生以《晦庵书话》闻名于世。他的书话体,依我看具有浓冽的学术兼散文的色彩,所以他提出的要求是:“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晦庵书话〉序》)我自写这类文章,几乎一开始便遵循着这几个“一点”:大凡挖掘出零星的新材料了,有了些与别人不同的看法了,但料子还不够做大衣长衫,写不成长篇论文的,便作成短文;追求文采却不允矫饰,笔调在松动些的论文和活泼不过分的散文之间。这即是学术散文。

回想刚开始写这类文字的时节,一般的环境多半是这样:在两次学术思考的间隙,在完成了一篇论文或一本论著需要喘口气的当儿,正巧有报刊编辑约稿,恰好还有点边角余料,有点想法,于是用一天到两天时间涂抹成一篇小文,三四千字,五六干字不等,正是“瓮牖剩墨”(王了一语)的境地。这么说,并无轻佻之意。我说的是真实的写作状态,是学人文化休息的副产品。什么是“休息”?天天行走的挑夫,坐着便觉是歇着了;日日坐冷板凳的职员呢,当“驴友”钻山过河行走那才叫休息。通俗文学研究者看武侠肯定是正经工作,航天科学家或数学家读金庸方是养脑子。所以说,休憩状态写“学术散文”并不辱没学术和散文。我经常觉得专门的散文家要不得。散文家一旦端起散文架子,尤其是端起了“抒情”架子,咿咿呀呀不止,会让人受不了。最好是不以散文为专业的人一齐跨界来写:小说家写富有细节人间味的散文,诗人写带感情且带韵律的散文,戏剧家写人生纠结不开的散文。这其中,学者就应该保持他那饱满的书生气,有余暇便写点有知识有学问并有长短句的文字。开初不必当回事,可它自会生长,出苗挺茎抽叶,转眼间长成葱茏草木,有了独立的气候,这便是学术散文了。

2010年秋,河南大学的《汉语言文学研究》以全新的面目改版,编辑来找我开一个栏目,我拟了“石斋语痕”这个总题,正式开张,专意写起学术散文来。这里编入第一辑的,便是依时序排列的五年的全部栏目文章。第二辑是我参与写作以文学广告为核心的编年史的产物。第三辑是同时期所写的也符合这种规格的文字。我在这些年里长期尝试这种文体,认为选题不妨杂些,写法可采用材料阐释、笔记批注、实地考证、读书劄记、答读者问、名作重评等多种多样。现在的形式受材料的束缚,显得还不够开放,散文的味道也还不够醇厚。

在确定本书书名时,我顺理成章便采了“石斋语痕”四个字。这并无多少微言大义,仅是“写实”。不过是申明,自己是在一个摆满石块的书房里用功,“杭育杭育”留下了一点文字的痕迹罢了。我喜欢石头,因其坚实,同时不乏圆润,正合王瑶先生所持做人宜外圆内方之说。石头本身便显方圆二体,历来为中国文人珍爱,认为是精魂足可寄托之物。至于书房起名小石居,实在是寒舍狭仄,不堪负重,只宜在书案、台架、文橱上放置细微顽石,无须用厅堂院落来承载的意思。玩石头,最初是受老作家、老馆长李準的影响,跟着他到山东、河南看石;后来是每星期得闲到附近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去访石;现在则是每到一地无论国内国外,先要问石。家中则是凡能放石头的地方都已石满为患。于是坐拥石头城,读写我文学,此为我的幸运,岂有他哉。

说到运气,今日能将几年来的旧作在“学术散文”的名义下而集合,而出书,又逢我年龄上一个可纪念的日子,也算其一吧。感谢师友们的正面相助,学生从旁给予刺激,引我在商业大潮下自顾自走我的学术之路。感谢河南大学文学院和《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社同仁的支持,感谢河大出版社及我的责任编辑的辛劳,是你们多年如一日地给我以鼓励、鞭策,才使我有了将拙文汇集起来的勇气!

现在的人,寿命大大延长了。我读过一本世界史,说这是地球的生态使然。人类对于这个生态现状负有责任,也享有成果。所以至今我还可以在这里饶舌。夕阳的年纪,总还存留着中年后期的生命感觉。但这种感觉会不会被某种突然降临的力量所打断,也是不可测的。至少我要在这长长的文化休息时段里,将短文继续写下去。拿得动笔的时候就不嫌笔重,就不封笔。

篇5:台门社区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台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台门社区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各项工作,通过采取夯实便民服务基础、狠抓工作落实、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同时也促进了社区事务的发展,下面我就本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台门社区位于六横岛东端,东临国家一级渔港——台门港。社区陆域面积17.83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十二个经济合作社。有党总支部3个,党支部14个,党员人数416人。现有住户3448户,11014人,其中新居民1300余人,是全市最大的渔农村社区。

经济以农业为主,渔业、加工业、养殖业综合发展。十二个村社共有耕地面积4072.13亩,其中水田1353.9亩,旱地2718.23亩,有山地1030.5亩。有家庭工业184家,从业人员918人。主要以水产品加工、小五金技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年产值5亿8837万元。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特别是自从2009年创建小康社区以来,社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渔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渔农村人居条件和渔农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社区近四年

从2008年到2011年,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约1822万元,其中修建道路约556万元,约12.2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3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346万元;清理河道2.66万平方米,铺设渠道排污管4.7万米,建公共厕所4只,村垃圾中转站3座,社区农村家庭卫生厕所普及率90%。基本上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美化清洁化,改善了村容村貌。

二、创建社区服务中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建立社区化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着力提高农村党组织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社会基层管理能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整洁、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始终把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二)坚持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原则。积极引导和促进广大居民通过民主的机制和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逐步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坚持合理对接、有机融合原则。完善村级组织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合理地融入社区服务中心内涵中,探索村级管理与社区化管理有机结合的最佳实现形式。

(四)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居民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着眼,从搭建管理框架、建立有效的社区化管理机制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进程。

3、工作思路:

在推进渔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过程中,按照“五个三”的思路进行积极的探索,即:夯实“三个基础(组织基础、队伍基础、工作基础)”、健全“三个网络(综合服务网络、社会治安网络、就业保障网络)”、加强“三个建设(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阵地建设、社区制度建设)”、打造“三个平台(宣传教育平台、参政议政平台、文化娱乐平台)”,注重“三个结合(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建设舟山群岛新区相结合)”,并按照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维护稳定和基层组织建设“五位一体”的要求进行布局建设,建好“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通过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建立起和谐文明、功能齐全的社区化综合服务平台。

三、整合资源,扎实推进示范型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为了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今年年初,社区通过整合资源,入资12万多元。对服务大厅进行翻新和装修,调整各办公室门牌,购买了两台液晶电视机,在社区主要街道上安装电子屏幕,改建了社区服务中心,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建立了“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即社区办公室、综合治理工作室、会议(党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渔农业综合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救助保障站、社区宣传栏公开栏、村民学校和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就此拓展服务内容,将社会救助保障服务、劳动保障服务、渔农业技术服务、党员服务、网格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等全部纳入服务范畴。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职”,配备了由社区干部和社区大学生兼任的服务团队。结合社区实际,制订了服务中心的实施、管理、监督、考核等各项工作制度,采取全程代办制、公开办事制、轮流坐班制等服务措施,全力推动服务中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上档次上水平,力求改进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我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功能排布如下:

1、服务中心面积900平方,综合服务大厅设在社区一楼进口处,大厅工作人员2人,面积55平方,整合渔农业、计生、救助保障等服务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渔农业综合服务站,为渔农民提供渔农产品销售信息,组织做好农业、畜牧、水产等使用技术推广,引进渔

农业技改项目,调整种养结构,引进优良品种,为渔农村经营承包提供管理咨询等服务。计生服务站,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办理各种相关证件、证明和辖区内育龄妇女的等级划分、建档等工作。救助保障站,负责受理、核实、上报最低生活保障等救助申请,做好低保、五保、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协助政府做好开展职业指导、就业援助、用工、求职、培训登记、就业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政策咨询服务;区域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2、社区办公室设在服务中心二楼,2名工作人员,配备齐全的办公用品和设备,面积12.5平方。

3、会议(党建活动)室在社区服务中心三楼,面积210平方,会议室能够满足全社区各村党员、村民代表召开会议和开展教育培训等工作,并配有音响、投影机等设备。党建活动室负责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发展等各类党务政策咨询和党内宣传教育。

4、综治工作室设在一楼,由社区党工委委员负责,提供民事调解服务,主要服务有本社区邻里乡亲家庭成员抚养、继承、债务、赔偿、房屋宅基地、交通等方面的纠纷调解。并配有兼职的“一警二保”人员,建有相关工作台账。

5、图书阅览室,藏有图书2115册,面积152平方,配有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居民借书看书。

6、老年活动室设在各村(社)分别为台门农业、大夹屯、中胜、下宅山、西厂、外湾、礁潭、高峰、田岙和台门居委会共10处,平均建筑面积192平方,配有各种活动室和音响、娱乐设施设备。

7、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在各中心村,有田岙、礁潭、台门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建筑面积530平方。

8、村民学校设在社区服务中心三楼,面积170平方,配备有课桌椅子,音响设备。

9、室外文体活动场所设在各村(社),面积约6580平方,配有相当数量的健身器材,并设有器材标志牌、功能牌和活动须知,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

四、强化管理,加强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1、实行集中办公。为切实解决群众办事“不好找人”、“不好找门”的问题,社区服务中心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农合、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民政、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等6个类别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便民服务大厅,抽调2名工作人员,设立2个便民工作台,持证上岗,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跨一扇门、少走一道程序,使他们进一道门办“多家事”。同时,根据镇里的统一安排,每周一至周五为社区集中办公时间,其他时间,由2名工作人员值班,实行随到随办或预约办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办公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四点45分,方便了群众办事,很好地解决了群众以前有事只能定时办、分散办、节假日办不了的问题。

2、实施阳光操作。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服务中心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同时印制了台门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指南,严格

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五公开”,让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

3、明确办事规范,加强制度建设。服务中心制定了“热情接待、耐心受理、细心承办、真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和“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恪守职责、勤奋敬业、廉洁奉公、用语文明”的工作人员守则,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制定了社区党工委、社委会会议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来访接待制度,办事承诺及全程办理代理制度,AB岗工作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要求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详细登记备查。

五、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展现新貌,渔农村社区建设初显成效

1、村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改善了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条件,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同时,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原来农户门前柴草乱堆乱放及塑料袋、泡沫、果壳等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改善,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渐形成,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2、社会治安有了根本转变。正是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制作宣传窗,录刻法制宣传广播,通过分片分组管理,发挥社区民警和综合调解室的作用,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工作室和调解委员会等组织,深入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畅通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

态,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平安发展,形成了敬老爱幼,移风易俗,干群关系融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

3、为民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与救助、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医疗卫生等群众最迫切和关心的公共服务,基本达到了治安有联防、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困难有救助的效果,使广大群众在享受各种公共服务的同时,加深了对社区建设和服务理念的认识,逐渐增强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今年以来,社区服务中心先后新发展党员9人,转接党组织关系7人,走访老党员、困难党员、重点优抚对象15人次;办理一胎准生服务手册62人,二胎《生育证》5人;办理新增低保户4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60多个。

篇6:台门的散文

散文相较于小说, 它的受众面积显然要更狭小一些。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 缺了血肉丰满的人物, 一篇小小的散文到底凭什么打动读者, 甚至让读者深深地为之着迷呢?难道仅仅凭借我们在日常散文教学中所反复强调的那古老的散文写作规律——“形散而神不散”, 我们就可以说服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散文独特的美吗?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年轻的鲁迅在仙台师从藤野先生学医期间, 为了好看的缘故, 在完成讲义的解剖图时, 故意将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事后藤野先生找到鲁迅“……自然, 这样一移, 的确比较好看一些, 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 实物是那么样的, 我们没法改换它……”[1]科学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艺术, 科学强调的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 而艺术却强调的是人的感觉, 显然它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如果承认了这一点, 再去反思一下我们平时解读散文的过程:先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接下来分析为了抒发这样的情感作者组织了哪些材料。这样的阅读过程无异于是在对散文进行一种客观地解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缺乏美感, 而且它似乎也很难让读者体会到散文的美。将这样的理念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恐怕也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更好地应付考试, 却很难激起青年学生对于散文的热爱。那么到底该如何去读散文, 我想应该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尽量去体会不同散文不同的美, 去感受作者的个性情怀, 个性格调。

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我思故我在”。孙绍振先生则将其幻化为“我感故美在, 我不感故美不在。”[2]散文, 实际上传达地就是一种感觉, 是个人的一种审美经验!作者的某一次经历让其感受到了一种细腻深刻的美, 接下来, 他将这种体验诉诸文字, 从而将自己特殊的感觉准确地传达出来。因此, 相较小说而言, 散文往往带有更为浓厚鲜明的个性色彩。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看, 越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东西, 就越不可能是那种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眼望得到的美。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 欣赏他的, 热情地称颂“……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 除冰心外, 文章之美, 要算他了。”[3]不喜欢的则毫不留情地批判“想象不够充沛……欠缺开阖吞吐之势……句法变化少, 有时嫌太俚俗繁琐, 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于明显, 形象的取材又过于狭隘。至于感性, 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 太软太旧……”[4]。其实赞美也好, 批判也罢, 都围绕着朱自清本人的创作展开, 他们都承认朱自清的散文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 只是作为读者在阅读时有不同的喜好而得出不同的评价罢了。仔细留意一下不难发现, 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需求。有人喜好周树人的睿智犀利, 有人赞赏汪曾祺的平和冲淡, 有人推崇舒舍予的温暖, 有人偏爱郁达夫的冷清……就想听歌, 有人专听某一个歌手, 有人为着类似的曲调, 有人则冲着优美的歌词。读散文时, 散文的文字美, 以及文字背后所透露出的格调, 都会成为我们喜欢某一类散文的理由。我想这里所说的格调便是“散文味”吧!

“散文味”或者可以说就像一个人所散发出的气质。作家本身的气质会决定他的散文所散发出的“味道”。在中国现当代的散文作家中, 郁达夫也是一位极富个性色彩的作家。《故都的秋》中一句“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摄住了他笔下所描绘的故都北京秋日里的花花草草、闲人闲事的魂魄。这里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悲凉”二字。“清”“静”当然令人回味,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了清静的秋的文字。可郁达夫所表现的“北国的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他眼中看到了故都秋景中诗意的悲凉, 并且将这“悲凉”当作一种美来加以怀念欣赏!于是在他的文字中, 我们看到了郁达夫所怀念的北国之秋出现在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上, 他想念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没有故宫的熙熙攘攘, 没有颐和园的摩肩接踵, 他所钟爱的都是些幽静、古老的所在。他甚至刻意过滤掉了秋阳下那五光十色的景象, 于是中山公园里花团锦簇的秋菊不见了, 景山上红黄相间的霜叶也消失了, 只留下冷冷淡淡白色蓝色的牵牛花, 以及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衰草。而且, 不仅在视觉上作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还有听觉。在《故都的秋》中, 听不到繁华市井中交易的喧嚣, 听不到胡同深巷里小贩的吆喝, 只听到悠远的钟声、萧索的鸽哨。甚至郁达夫在嗅觉上也只偏爱连气味也没有的槐花的落蕊。细细比较, 我们会发现, 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少了老舍《北平的秋》中的五光十色、热热闹闹。也没有林语堂《动人的北平》中的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故都的秋”只是郁达夫一个人感受到的宁静自然之美。这种美和他的文化修养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存在莫大的关系。也许别人并不觉得北方那稀里索落的秋雨有什么味, 也不觉得都是闲人悠闲微叹的问答, 可郁达夫偏偏“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仔细品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会发现, 他对于秋的描绘既不同于“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悲凉, 也不同于“我言秋日胜春朝”“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迈。他对于秋的审美有其独特的个性, 那样一种感受是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所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经常会在诗文中表现秋天,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天在四季中是最富诗意的。然而, 在绝大多数时候, 由于个人经历、人生际遇的关系, 这些文人在秋天里是孤独痛苦的, 秋只是他们作品中深沉悲凉的底色, 而非单纯地欣赏对象。马致远写下“枯藤老树昏鸦”, 只是为了感慨“断肠人在天涯”。范仲淹吟唱“碧云天, 黄叶地”, 也只是想引出“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秋天在古代极易引发文人骚客感伤的原因自不必多说, 在古诗文中还有一类将秋天的格调表现得极其高远的, 则更多的是政治家的专利。从刘禹锡、黄巢, 直至毛泽东, 他们那表现秋天的诗词中异乎寻常的高昂的调子, 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一种独特的临秋情怀。郁达夫和他们都不同, 他对于北京的秋日的描绘是将秋的深沉、萧索甚至衰亡当作美来欣赏。趣味独特的作者偏要在繁华的北京城租一椽破屋去玩味扫帚在地上留下的细腻的灰痕, 甚至还有无生命的衰草、落蕊。这样的心境, 估计只有“诗鬼”李贺那种以死亡恐怖为美与之相类似。众所周知, 郁达夫曾留学日本。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幽玄美、物哀美本来就推崇将苦闷、忧郁、悲哀作为美。川端康成就曾直言不讳——“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5]。在日本期间, 郁达夫必定会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 以至于他的文章才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

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全部文字都是郁达夫自己的独特经验。他对于北国之秋有一种深沉的爱, 它青睐北方郊外那种“悲哉, 秋之为气”, 他会为那种“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的哀感而泣零。他是这样一位感性的作家, 假若你欣赏这样一种气质, 你就会深切地体会到他要表现的“草木摇落, 金风肃杀”的美, 也必定会喜欢上他所描绘的“严肃、凄凉、沉静”的北方之秋。

其实, 不仅仅是郁达夫, 每个人的散文恐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散文真正的美也就在此。为什么不去仔细品味散文中五彩缤纷的个性呢?要知道, 品读散文就像与不同的人闲聊, 在散文中, 我们结识不同的人, 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状态, 或许我们会体会到他们的甘苦, 会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 这恐怕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我总固执地坚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要比简单地从情感、材料的角度解剖文章有意思得多。毕竟, 优秀的文章都是浑然一体的。

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去读林语堂的广博, 去品谢冰心的清新, 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 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摘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去读林语堂的广博, 去品谢冰心的清新, 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 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关键词:散文,散文味,《古都的秋》

注释

1[1]鲁迅.藤野先生[M] (选自《朝花夕拾》) .

2[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

4[4]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篇7:台门的散文

关键词:新散文;新生代散文;散文概念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087—02

文学史常以文类演变的形式表现出来,伴随文类演变的往往是文学新观念的提出、独立与深入展开。王国维先生所言的一代又一代的文学,既总结了文体的代际现象,又阐发了文学新观念的递进与更替的必然规律。在一个时间段里,文学史所包含的诸多文类总是以“种类进化”(法国学者伯品纳吉埃尔的提法)的形式呈现出来。现代散文的发展就是一个恰切的例证,从上个世纪初启蒙时期“美文”的提出到世纪末“新散文”现象的涌现,其间不仅是文体内涵不断丰富与确证的过程,也是散文新概念不断推出、散文新话语不断实践的过程。

文学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文类新概念的标举多矣,但并非任何一个新概念皆能够落定成为一次成熟的文学思潮、运动或者现象。避免新概念的自言自语,从标举到落定,涉及到如下几个要素:一是话语的适时推出,宣扬的程度与范围;二是理论的跟进,研究的热情;三是创作上的大力呼应,代表性作品的推出,文学实践的力度;四是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的影响、意义。根据以上四个要素的相互关联,本文拟考察发源于上个世纪末的新散文现象是如何发生?如何命名?又是如何发展成为一次较完整的散文风潮的?并梳理新生代散文与新散文之间的渊源与联系,以呈现两者之间过渡、承传、革新的基本脉络。

毋庸讳言,对关键词的解读是解读文学新概念的必然通道,因为关键词是话语标举中最核心的部分。对于新散文现象而言,首先要解决的关键词即为“新散文”一词。回望百年文学史的风风雨雨,“新散文”的提法屡屡现身,第一次出现还要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其时,周作人为了给白话散文正名,首先使用了“新散文”这一名称,以时间的先后来区别新旧散文体系,比如他在总结白话散文的成就时强调“新散文的发达成功有两重的因缘,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这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1]很显然,周作人的命名是建立在那个时代特有的新文学史观基础上的,所谓的“新”是相对于旧文学而言。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展开,新文学在语体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五四诸公在散文领域里的实践,打破了白话不能做美文的迷信。周作人的这种提法,实际上指称的是白话美文。所以,应该归之于转型文学时代姑且的叫法,并没有特殊的文体含义,也因此在白话散文取得成功之后这一提法并没有普泛开来。“新散文”名称的第二次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1989年《散文》第二期刊载了一篇李孝华所写的《新散文的审美特征和成因》的文章,作者用“新散文”一词来涵盖此前两三年内,文坛所出现的一批在艺术手法、主题上皆有所突破的散文作品。另外,随着1985年前后新潮散文的涌现,引起了学界侧目,一时间,“新艺术散文”“探索散文”“新潮散文”等名称风起云涌,在诸多命名中,“新散文”就是其中之一,如秦晋在1993年发表于《文学评论》第一期的《新散文现象和散文新观念》一文,其中所指称的就是这种新潮散文。后来理论界采用了“新生代散文”的提法取代了前期的命名混乱。而2006年出版的《新散文思维》这一著作之中,段建军和李伟这两位作者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散文创作统称为“新散文”,认为其代表作是巴金的《随想录》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以示与“旧时期”三大家散文的区别。这样看来,两位学者所讨论的“新散文”是以时间为内涵,而非本体论意义上对散文概念的重新界定。

《大家》杂志在1998年集中推出“新散文”作品及相关讨论文章,更像是个标志性事件,这与此前的“新散文”命名过程有着巨大的区别。“有意为之”的背后是散文新生力量的崛起。

“新散文”的着力点在于散文文体的“破”与“立”,而1998年却只是一个契机,其实在此之前,散文文体的探索早已经暗流涌动。其中刘烨园在九十年代初的理论倡导尤其引人注目。而1993所写的《新艺术散文札记》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刘烨园的散文“新”思维。在《新艺术散文札记》一文中,详尽地阐释了他的“新艺术散文”观——散文中最有文学性、形象性、生动性、才华性、灵魂性、色彩性的那些篇章,是多种艺术手法(诸如象征、隐喻、诗象、魔幻、意识流等)的融会贯通,并“吸收了现代音乐、绘画、建筑、小说、诗歌甚至大自然的原始气息等诸多的艺术新启示”,这是对“传统散文”从内容到形式的一次有力的反拨。他还强调散文的“密集型”信息量(即散文的浓度、厚度、深度、新度和密度),强调作家“与语言生死相依”,“语言必须是最生命最血肉最人性最有力量的,力图为散文寻求到一种诗象语言”表达方式。与此同时,“新生代”散文家在散文实践领域集体登场,标志性事件是《上升—当代中国大陆新生代散文选》、《九千只火鸟》、《蔚蓝色天空的黄金》三个文本的推出。其代表作家有祝勇、王开林、苇岸、张锐峰、冯秋子等。“新生代”作家所强调的主体生命的体验与思考,散文形式方面所推崇的艺术风格多元化,毫无疑问是“新散文”概念提出的先声。正如宁肯在其散文作品《虚构的旅行》序言中所说到的:新生代作品是“新散文”概念的最重要依据,没有这些文本就不可能有“新散文”的提出。而且,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一些“新生代”散文作家如祝勇、张锐峰、周晓枫等,在“新生代”创作沉寂之后,转而成为“新散文”的主力军。

进入新世纪之后,“新散文”的一些口号、观念和作品被一些媒体反复渲染。2002年,被称为“新散文”理论旗手的祝勇写出了长篇论文《散文:无法回避的革命》[2],在这篇长达一万五千字的文章里,作者为“新散文”的兴起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他分别列出了长度、虚构、审美、语感这四项指标,论证了“新散文”所不同于“体制散文”的新的质素。他认为,散文的叛逆者们,不可避免地对所谓“正统散文”表现出愤世嫉俗的情绪,从而寻求一种更接近真实的表达方法。如其所言“这些探索者们更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因为专注内心比轻视别人更能显示一个创造者的自信。”[3]祝勇的这篇论文可以称得上是“新散文”从创作走向理论自觉的一个界碑。尽管其论文中的诸多提法引起了后来不少学术论争,但其理论的鲜明、话语的独特以及逻辑上的自成系统,在新世纪的散文理论中却是独树一帜的。除此之外,“新散文”代表作家如张锐峰、周晓枫等在一些散文研讨会上也站出来发言,表达了对传统散文的质疑,指出散文文体必须变革的事实。

随着“新散文”作品的不断涌现,更多的理论探讨与关注出现在当下。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对“新散文”的观念与创作皆表示出首肯,并作出了广义“新散文”(包括新生代散文作家与新散文作家)与狭义“新散文”(专指新散文作家)的区分;在由吴仪勤教授主编的较新的《中国当代文学五十年》这本文学史教材中,辟出专门小节来探讨“新散文”现象;而另外一些学者如陈剑晖、黄雪敏等人,则著文对之表示质疑。2006年5月13日《羊城晚报》发表了陈剑晖的长文《新散文:是散文的革命还是散文的毒药?》,矛头直指“新散文”写作的软胁。从此开始,关于“新散文”写作的争论拉开了序幕,包括对新散文概念的认定、“个体性”的体现、是真正有意味的形式还是哗众取宠的技术主义崇拜等诸多方面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争。当然,通过这些论争,“新散文”概念进一步得到凸显。

相较于“文化散文”、“历史散文”、“学者散文”、“女性散文”等散文标签,“新散文”的命名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打上了明显的题材或者作者身份的烙印,其基本布局尚停留在传统散文的总体格局之下,在散文的宽度、气象、性别特征方面确实做出了大幅度的开拓。后者则模糊了题材和作者身份,仅仅指向散文文本,指向其在话语方式和精神追求方面求新求变的一种姿态。正如祝勇所指出的:在‘散文’前面加上一个‘新’字,不仅是想强调时间的意义,更强调观念的区别。周晓枫更是明确指出,“新散文是不断被更迭的概念。不是新散文会成为潮流,而是求新、求变、求丰富一直是潮流和趋势,任何文学都是这样。”[4]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新散文”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艺术散文”、“新生代散文”等创作潮流的延续和伸展。立足于20世纪90年代散文热的大背景和思想文化界“去中心化”的社会基本语境,是散文界努力“恢复个性”的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也与五四散文传统遥遥相应。在具体实践中,他们致力于重新确立散文的话语秩序,在文本的叙述姿态和语言创新上走得很远,某种程度上具有拓荒的文学史意义。并在多个层面上对传统散文文体形成挑战和冲破的局面,新散文诸作家有着自觉的文体探索意识,个别作家甚至走得非常遥远,显得异常“前卫”和“先锋”,自然也引起了散文界的侧目。毫无疑问,“新散文”在文体探索上留下了太深的“脚印”,这对散文文体的拓宽以及由之而来的对散文内在精神的重新审视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10.

[2]祝勇.一个人的排行榜:序[M].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3]祝勇.散文:无法回避的革命,一个人的排行榜:序[M].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332.

[4]周晓枫.收藏:时光的魔法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6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台门的散文】相关文章:

伤感散文想哭的散文08-24

有关家的散文散文诗09-04

我的散文我的梦抒情散文05-13

雨天的散文05-22

秋风的散文05-24

十月的散文05-26

红颜的散文05-27

玉的散文04-08

比喻的散文04-08

体面的散文04-08

上一篇:泡泡带我飞作文下一篇:公选领导干部公共科目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