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碱课件

2024-04-30

常见的碱课件(共10篇)

篇1:常见的碱课件

《常见的碱》设计思路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与定位

??碱是学习了酸后又一类重要化合物。《常见的碱?碱的通性》一节共四部分(分两课时),它是从常见的物质入手,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原则安排的。学好常见的碱对总结碱的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学学科中,认识物质的一般思路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本课时侧重于NaOH、Ca(OH)2的化学性质。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情况和本节内容特点,我的教学设想是:打破教材的顺序,采用对照比较、类推猜想、实验探索的方法。对比学习,突出实验,体现学科特点。

??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1.古诗名句?导课激趣

??明朝诗人于谦所写的《石灰吟》中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粉身碎骨才能形成高尚的人格,才能获得成功。它不仅包含重要的`思想意义,也包含着贴切的化学意义。展示[实验3-25],体会"粉身碎骨",然后提出问题:(1)白色粉末是Ca(OH)2 ,属哪类物质?(2)前面学习中遇到过的碱还有哪些?学生讨论分析,引出本节课题。

??2.物理性质?实验观察

??固体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了解其颜色、溶解性。演示[实验3-23][实验3-26],展示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表1)

3.化学性质 实验探索

??(1)以旧促新?对比类推

??对NaOH与Ca(OH)2的化学性质,在前面已经零散的学过一些。例如:NaOH与指示剂反应、酸碱中和反应、Ca(OH)2溶液与CO2的反应、NaOH与CuSO4溶液的反应等。这些内容由学生回顾并归类展示,然后类推猜想另一种碱的性质,用以培养学生的对比猜想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类推"的研究方法。(表2) (2)分组实验?自主探索

??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把学生引入探求答案的学习情境中,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教材中[实验3-27](Ca(OH)2与指示剂反应)、[实验3-24](NaOH与盐反应)、[实验3-28](Ca(OH)2与盐反应)均为试管实验,便于学生操作,因此设计为分组实验,学生自己探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准确的观察。实验完毕让学生自我展示,描述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填写表2中的②⑧③④),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再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设计实验?突破难点

??NaOH与CO2反应教材中没有设计实验,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又是本节的难点,学生直接接受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设计"喷泉实验"。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吹气"实验,但实验后无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反应,出现疑虑,增强求知欲望。然后展示"喷泉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总结。为验证生成物是什么,再次设计实验,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先猜想,再验证,后总结的研究方法。(填写表2中的⑥)? 4.阅读教材?自学用途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自我总结的能力。

??5.畅谈体会?注重应用

??(1)通过体会大家谈,让学生相互交流,畅谈自己的收获或体会,进行小节,填写完整表2中的①⑤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2)首尾照应,学生讨论:"粉身碎骨" "要留清白"的化学意义,感受"诗情化意"。

??(3)创设问题情境:如何保存和鉴别两种碱?学生讨论,展示答案,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信息来源: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堡集一中

信息作者: 孙国翠

篇2:常见的碱课件

【教师】 下面老师为大家做个演示实验,我们通过这个演示实验来学习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用钥匙取出几粒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中,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后观察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是否发生变化,然后取几粒氢氧化钠将加入盛水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让学生看书上图片,给学生说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腐蚀性,提醒学生在使用氢氧化钠时要小心若溅到皮肤上如何处理。小结归纳出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腐蚀性及氢氧化钠的俗名。

【板书】 白色透明固体、易潮解、易溶解于水(放热)

特性:强烈腐蚀性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教师】 好!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根据前面所学习的知识总结的一个小口诀,请同学们和老师阅读,然后请同学们下课后将小口诀抄到笔记本上,下去多读几遍我相信每位都会将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只是记忆在脑海中!通过氢氧化钠的易吸水性让学生查阅有关氢氧化钠的用途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

【挂图】 本为白色透明固,遇空变暗且潮解。

遇水溶解又放热,烧碱、火碱、苛性钠。

具有强烈腐蚀性,大家使用要小心。

【板书】 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氢氧化钠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教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酸碱指示剂他们是无色酚酞和紫色石蕊试液,我们知道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那么无色酚酞和紫色石蕊试液遇碱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呢?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做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同学们在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时一定要小心!)首先请每组同学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给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一滴无色酚酞试液,给另一只试管中加入一滴紫色石蕊试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然后请每

组同学派一个代表回答一下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学习完氢氧化钠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后,我们是否可以解释前面老师为大家做的趣味实验,老师是如何设计这个趣味实验的?

【学生】 老师事先给白纸上用氢氧化钠溶液或者无色酚酞写上氢氧化钠的字迹,然后向上面喷洒另外一种溶液,若白纸上用氢氧化钠溶液写上氢氧化钠的字迹,则喷洒无色酚酞,否则相反。

【教师】 这位同学的猜测是非常正确的!这个同学说的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老师就是事先给白纸上用氢氧化钠溶液写上氢氧化钠的字迹,晾干后。刚才让学生在上面喷洒无色酚酞溶液。

【板书】 无色酚酞试液 变红

氢氧化钠

紫色石蕊试液 变蓝

2、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CO2的反应

【教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当向澄清石灰水也就是Ca(OH)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时则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 CO2=CaCO3↓+H2O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当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也会变浑浊?好!接下来老师为同学们做个演示实验。请同学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个矿泉水瓶,这是老师已收集好的一瓶CO2气体,请同学们矿泉水瓶的形状,看看反应前后矿泉水瓶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当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溶液中滴加几滴HCl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试验后让学生根据Ca(OH)2溶液与CO2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NaOH与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 NaOH +CO2=Na2CO3+H2O

【现象】 当向装有CO2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现矿泉水瓶变扁了!且反应后溶液澄清!当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溶液中滴加HCl溶液,有气泡产生。

【板书】 3、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

【教师】 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做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同学们在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时一定要小心!)请每组同学取一支干净的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加入一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滴加稀盐酸直到溶液颜色褪去为止!最后请同学们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然后请每组同学派一个代表回答一下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后向学生说明酸和碱发生的是中和反

应,给学生说明中和反应的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称作中和反应。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所说的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写出NaOH与HCl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 NaOH+HCl=NaCl+H2O

【现象】 所测溶液的PH值接近于7。

【板书】 4、氢氧化钠与某些盐的反应。

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做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同学们在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时一定要小心!)首先请每组同学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给其中一只试管中滴加CuCl2溶液,给另一只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然后请每组同学派一个代表回答一下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后引领学生一起写出NaOH溶液与CuCl2溶液和FeCl3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 NaOH + CuCl2 =Cu(OH)2↓(蓝)+NaCl

NaOH+ FeCl3= Fe(OH)3↓(红褐)+ NaCl

给学生解释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强调学生记住这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这在今后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来总结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三、氢氧化钠的用途

阅读资料: (1)精炼石油。石油产品经硫酸洗涤后,还含有一些酸性物质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再经水洗,才能得到精制产品。

(2)造纸。造纸的原料是木材或草类植物,这些植物里除含纤维素外,还含有相当多的非纤维素(木质素、树胶等)。加入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将非纤维素成分溶解而分离,从而制得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纸浆。

(3)纺织。人造纤维如人造棉、人造毛、人造丝等,大都是粘胶纤维,它们是用纤维素(如纸浆)、氢氧化钠、二硫化碳(CS2)为原料,制成粘胶液、经喷丝、凝结而制得。

(4)印染。棉织品用烧碱溶液处理后,能除去覆盖在棉织品上的腊质、油脂、淀粉等物质,同时能增加织物的丝光色泽,使染色更均匀。

(5)用石灰改良土壤。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另外,使用无机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等,也会使土壤呈酸性。施用

适量石灰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Ca2+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同时又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素。

(6)制造肥皂。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通常用油脂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经过皂化反应而制成。

【板书】作业:P.58 1题〈2〉 2题 P.64 1题〈1〉〈2〉

让学生查阅有关氢氧化钠用途的资料,下节课一起探讨。

练习:

1.氢氧化钠是_ 色_ 体,_ 溶于水,溶解时放出 _。

2.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_ 水分,而_ ,所以它可以做为某些气体的_ 。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_ 性,所以它又叫 _、_ 、_ 。

4.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H2(B)SO2(C)CO2(D)HCl

5.用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应把氢氧化钠放在()

(A)天平的托盘上 (B)滤纸上(C)小烧杯内 (D)试管中

6.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火碱 (C)水 (D)浓盐酸

7.按下列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NaOH →Cu(OH)2

(2)NaOH→NaCO3

(3)NaOH→NaCl

篇3:常见的碱课件

“常见的碱”是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中的一节课。它的知识目标是: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特性以及碱的化学性质, 知道酸和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情境一, 集体亮相, 初识特性。

师:同学们, 请伸出你们的双手, 想一想这双手能做多少事情?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多么重要?如果失去了它的功能, 将给我们带来多大的痛苦?我现在要告诉大家的是, 我们手上的肌肉和鸡爪的化学成分是相似的,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如果我们的双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了一些物质, 就有可能变成如图1右边所示的那只鸡爪 (多媒体课件展示) , 从而失去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问题1:哪些物质能使鸡爪变成如此形状?

生1:太可怕了。

生2:什么物质使鸡爪变成那样的? (这正是老师想问的问题)

师:只要我们学好本节课, 就不会发生上述意外。同时, 你还能给从事建筑工作的亲朋好友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同学们请看课本56页第3自然段 (引入课题, 并板书) 。

一、几种常见的碱:

1. 几种常见的碱:Na OH、Ca (OH) 2、KOH、NH3·H2O等。 (画线部分为板书内容, 下同)

师: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实验中, 万一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 应该怎样处理?看课本55页第一自然段。

生3:2.要用较多的水冲洗, 再涂上硼酸溶液。

师:这些物质能使鸡爪变形, 说明它们有哪些特性?

生4:3.碱的溶液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 氢氧化钠的俗名有:苛性钠、火碱、烧碱等。

师: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家人或亲朋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 你给他们的忠告是什么?

生5:不要让手或其他皮肤接触熟石灰 (比如, 戴手套工作) 等。

评析:把被腐蚀的鸡爪与自己的手联系起来, 避免学生片面地认为氢氧化钠只能腐蚀鸡爪, 与自己关系不大, 从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另外, 有很多学生的家人或亲朋好友在从事建筑等与碱性物质打交道的工作, 让学生给他们忠告, 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别人的美好品质,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他们身边。以这种方式引入新课,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活跃了课堂气氛, 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四个问题的引出, 环环相扣, 但都是常识性的知识, 学生一看就会, 老师不必做过多的讲解。

情境二, 抽丝剥茧, 自成体系。

师:这些常见的碱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我们还要了解和掌握这些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氢氧化钠

活动1:按课本55页实验10-5进行演示。

(一)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生1:1.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 (片状) 。工业上把它叫作片碱。

生2: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潮解。

生3:3.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 溶液的温度升高。

师:氢氧化钠有哪些用途?学生看课本55页第

2、3自然段。

(二) 氢氧化钠的用途:

生4:1.化工原料;2.除油污。

三、氢氧化钙

活动2:改进课本55页实验10-6, 把它改进成一个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时, 可事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袋装食品中的干燥剂 (以生石灰为主要成分) 。要求每小组至少收集四包干燥剂和两个鹌鹑蛋。学生分组实验时, 每小组用一个250m L烧杯和水就能将鹌鹑蛋煮熟。

生5:制取氢氧化钙的方法用方程式表示为:Ca O+H2O=Ca (OH) 2。

评析:对于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熟石灰的反应,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 也经常看到电视里报道, 某建筑工地在发石灰的过程中, 夺去了一些学生或其他小朋友的生命或致残的例子。通过这个实验, 让学生亲自感觉氧化钙在与水反应时能放出热量, 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及周围的人。

情境三, 应用推理, 演绎碱的通性。

师: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默写。

生6:Ca (OH) 2+CO2=Ca CO3↓+H2O。

师:再指定一名学生回答, 向氨水中加入无色的酚酞试液, 观察到的现象。

生7: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评析:上述两个问题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 为新课服务, 使他们在复习中获得新的知识, 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使新知识的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与氨水一样都是碱溶液, 它们能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呢?

活动3: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与无色酚酞试液和紫色石蕊试液作用。

四、碱的化学性质

生8:1.碱的溶液都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活动4:按如图2所示装置演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过程。

师: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不直接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的溶液中?

生9:观察到瘪气球变大, 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减少, 压强减小, 气球变大。

生10:2.碱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生成盐和水。

情境四、追根求源, 形成体系。

师:通过近两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知道, 酸和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大家通过对常见的酸和常见的碱的化学式进行对比, 可能会回答:酸中都含有氢元素;碱中都含有氢氧根原子团等, 但这是不是主要的原因呢?

活动5:演示课本57页实验10-7。

生11:蒸馏水和乙醇不导电, 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导电。

师: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生12: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师: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能导电, 是因为在它们的水溶液中也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是什么?

五、酸和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生14:1.在酸的水溶液中存在着带正电的氢离子 (H+) 。

生15:2.在碱的水溶液中存在着带负电的氢氧根离子 (OH-) 。

评析:利用学生熟知的金属能导电的原因, 分析、概括出酸和碱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学生很容易接受, 教学的难度也降低了。

篇4:初中物理PPT课件常见问题浅析

1.上下标的输入问题

物理PPT课件中经常要用到上下标,但各菜单栏下的功能区中并没有上下标,一些教师找不到,只好到Word文档中复制或干脆不分上下标,直接打成与前面字符一样的。这样在审题和解答时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难,甚至直接导致计算错误。其实,输入上下标,只要输入字符后选择需要变成上下标的字符,点击右键,选择“字体”,打开“字体对话框”,选择“字体”选项卡,在效果下面勾选上(下)标即可。

2.各种符号的输入问题

幻灯片中要输入不少符号,有些符号难找,有些符号在软件中是没有现成的,要自己画。这样就出现了一些教师只好把密度符号“ρ”都打成“P”。“Ω”、“■ ”、“■ ”、“■ ”、“ ”等到别处复制然后粘贴,“■ ”、“■ ”、“■ ”在Word2007中可以显示,但复制粘贴到PPT中是没用的,必须找到相应的幻灯片且有单独的符号,还需不是图片,大小方向合适才行,这就很难了。其实,“ρ”在[插入]→[文本]组中单击“符号”,打开符号对话框,56行1列即是;“Ω”在54行9列。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画法:先定位插入点,在[插入]→[插图]组中单击“形状”,在打开的下拉列表中的“基本形状”栏中选择椭圆形状,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幻灯片中,当其变为“+”形状时,按住Shift键不放拖动鼠标绘制,到合适大小后释放鼠标画出一个正圆形,再选择圆形点击右键,单击“编辑文字”,在光标处输入符号,调整字体大小粗细即可。如有填充色,则在[格式]→[形状样式]组中点击“形状填充”,再选择“无填充颜色”。

灯泡的画法:在和画电流表一样画好圆后,选择圆形,单击[插入]→[插图]组中的“形状”,在打开的下拉列表中的“线条”栏中选择直线,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圆中,当其变为“+”形状时,连接圆上的两对称点画一右斜线,再同样画一左斜线,在“形状轮廓”中调整粗细,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鼠标依次点击右斜线、左斜线、圆,在[格式]→[排列]组中单击“组合”选项,选择的全部形状就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些图形画好一次后,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复制和粘贴,不必每次都画。滑动变阻器的画法与灯泡类似。如果需要调整图形,则可取消组合再调整,调整好后再重新组合。

3.各种公式(分数)的输入问题

计算题中要输入公式,从别处以图片形式剪切过来的无法更改内容,大小、位置等可能不符合本幻灯片要求。这样,即使精选出了好题目,也制作不出理想的PPT。输入公式(分数),只要先定位插入点,在[插入]→[文本]组中单击“对象”,打开“插入对象”对话框,选择“新建”选项卡,在“对象类型”中选择“MicroSoft公式3.0”,单击“确定”,在出现的公式编辑器中选择分式和根式模板(第二行二列)中的第一个,在公式编辑框中移动光标,在相应位置依次输入数字或字母即可,如ρ=。

4.幻灯片张数多内容杂的问题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广大教师在课件制作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存在一些误区。有些教师追求全,把一堂课的内容包括教师的讲解全部都用课件呈现出来,一堂课有三十来张甚至更多幻灯片,这样,一堂课学生都不用翻书本了,教师只要照念,不会疏漏了,看起来非常完美,但我认为,利用课件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课件应起补充、概括、拓展作用,书上有的为什么不指导学生看书呢?课件不应也不能代替书本,应以书为本,这样的课件,教师的工作量大,累,而学生要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累,效率低。因此,课堂应回归书本,注重指导学生会看书,引导学生读懂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幻灯片应少(10张左右为宜)而精,以简明的方式,强烈的视听效果,让学生一目了然获取信息,方法有:(1)无论标题还是内容,一定要少、要简洁;(2)突出关键,提炼要点;(3)内容化繁简;(4)统一使用标题、字体、字体大小(一般不应小于30磅)、颜色方案及模板风格等。这样学生印象深刻,每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效率自然高。

5.课件播放的调控问题

播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0分钟,中间可穿插看书、讨论、练习、实验等;重点内容除口头强调外,还可使用绘图笔(单击右键选择“指针选项”下的笔型、颜色等选项);播放时应适时使用[B]键(或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屏幕”下的选项),转为空白或黑屏,给学生视觉上的休息,可以有效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更需要的地方。

篇5:常见的碱说课稿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后对另一类物质------常见的碱的学习,酸和碱是常见的两类化学物质,也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进一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②认识强碱的腐蚀性。

③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2)过程与方法

初步用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采用对比观察与分析的方式归纳出碱的`通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强碱的腐蚀性的认识、正确掌握碱的使用方法,树立安全使用腐蚀性药品的意识,增强实验安全意识。

二、教法和学法设计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分组实验,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采用对比观察与分析的方式,分别书写化学方程式,从而归纳概括出碱的“通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

(一) 总体思路:

复习已学知识(酸的通性)----引入新课----分组实验-----对比观察实验现象-----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归纳碱的通性----巩固练习及迁移。

(二) 教学过程

(复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 + HCl -----

2、 Fe2O3 + HCl -----

3、 CaCO3 + HCl -----

4、 Na2CO3 + HCl -----

(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今天我们要学习自然界中另一类物质----碱,因为含有碱这类物质,自然界中的某些物质才显碱性,熟石灰、氨水、氢氧化钠都是碱。

[板书]

一、常见的碱

1、俗名: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实验)P189<实验1----实验2>

2、物理性质:

氨水:无色液体、有氨臭味

消石灰:白色粉状固体,微溶于水

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在空气中易吸水分而潮解。

3、化学性质:(与稀酸的化学性质对比)

(实验)NaOH溶液 + 紫色石蕊试液

NaOH溶液 + 无色酚酞试液

⑴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补充实验)NaOH溶液 + CO2 ,往装有CO2的矿泉水瓶里注入NaOH溶液,盖好瓶盖,振荡。

(现象)矿泉水瓶变瘪

⑵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 NaOH + CO2 ==== Na2CO3 + H2O

固体NaOH的保存:密封保存

(实验)P189<实验3> NaOH溶液 + CuSO4溶液

(现象)有蓝色沉淀

CuSO4 + 2 NaOH ==== Na2SO4 + Cu(OH)2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补充)NaOH能溶解蛋白质、油脂、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

[小结]P190交流讨论

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CuSO4溶液反应(或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板书设计]

二、常见的碱

1、俗名: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⑴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⑵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⑶与CuSO4溶液反应(或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篇6:第四节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

3.碱的命名和通性。

4.碱性氧化物。

二.重、难、疑点

1.重点: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

2.难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3.疑点: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酸有哪些化学通性及其它们具有通性的原因?

2.写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活动]: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电离出的离子,讨论这两种物质可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做实验8-23、8-25、8-26。

[师生活动]:通过实验对比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用途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俗名

火碱、烧碱、苛性钠

消石灰、熟石灰

色、态

白色固体

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潮解

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易潮解

能吸收少量的水分

腐蚀性

强烈腐蚀性

强烈腐蚀性

电离方程式

naoh=na++cl-

ca(oh)2=ca2++2oh-

[演示实验]:做实验8-24、8-27、8-28。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对比出两者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决定它们的哪些重要用途。(板书见下页表格)

[演示实验]:做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并分析讨论: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

[师生活动]:通过复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引出碱的通性并根据熟悉的碱引出碱的分类和命名。

[板书]: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酸碱

指示剂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碱性

氧化物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sio2+2naoh=na2sio3+h2o

co2+ca(oh)2=caco3+h2o

so2+ca(oh)2=caso3+h2o

hcl+naoh=na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cl+ca(oh)2=cacl2+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naoh与cuso4的反应

naoh与fecl3的反应

ca(oh)2与cucl2的反应

用 途

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刷等工业。

建筑业,抹墙,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配置农药。

二.碱的分类、命名与通性

1.分类

按碱是否溶于水分可溶性碱:如:koh、naoh、ba(oh)2、nh3·h2o微溶性碱:如:ca(oh)2难溶性碱:如:mg(oh)2、fe(oh)3、cu(oh)2

2.命名:根据组成—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名称,叫做“氢氧化某”;具有可变价,把具有低价金属的离子的碱叫“氢氧化亚某”。

3.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3)碱+酸=盐+水(4)碱(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碱

四.布置作业

篇7:10.1常见的碱2小考卷

常见的碱2 小考卷

1.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氧元素B.氢元素C.氮元素D.金属元素

2.下列物质敞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的是()

A.生石灰B.固体烧碱C.浓盐酸D.浓硫酸

3.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A.H2、02、COB.H2、02、HClC.H2、S02、COD.02、C0、C02

4.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是()

A.铁屑和稀盐酸B.氢氧化镁和稀盐酸

C.石灰石和稀盐酸D.烧碱溶液和稀硫酸

5.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增加

6.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4月,陕西汉中市区,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下列对喷水和撒石灰做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B.喷水可以避免盐酸引发水灾

C.撒石灰消除了盐酸的气味D.喷水能尽快把盐酸冲进下水道

7.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①滴加酚酞试液②滴加Na2CO3溶液③滴加稀盐④通入CO2气体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8.碱的化学性质

9.稀盐酸、稀硫酸均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是利用了它的。

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它的。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Al(OH)3,是因为Al(OH)3有。

保存NaOH固体一定要密封保存,原因是。

10.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篇8: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常见误区

[关键词]课件 误区 教学理念 应用水平

现今,基于PPT技术为主流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广大一线教师的课堂容量得到提升,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气氛。可以说,多媒体教学课件对教育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作用如此之大,使得每一位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都反复研究、精心设计,如同在创造一件艺术品一般,其中的心血不言而喻。虽然老师们在制作课件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本人发现,不少老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易存在以下误区:

一、课件版面设计过于花哨,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为了使课件更生动活泼,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多年轻老师都喜欢不遗余力地从网上搜索漂亮的图片,精美的动画,夸张的声音等素材插入到课件中。虽然教师对课件美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无目的、夸张的修饰和美化,再加上学生的自控能力差,造成学生注意力被分散是必然的了。

二、素材的选择追求感官刺激,不能体现教学意图。

制作多媒体课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素材。素材的选择,应是体现教学意图,实现教学目的,丰富课堂氛围。如果选用的素材着重于感官体验而忽略了教学实效,便得不偿失,使观者不知所措,与授课教师的思维背道而驰。例如:一次听某位语文老师的公开课,在新课导入环节里,他播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一群大大小小的老虎在草原上奔跑、玩耍、捕食,场面很是壮观。当时,我们很多听课老师都认为,他要上的这一课肯定是跟动物或自然有关系的。后来才知道,他上的是表现一家三代亲情的《散步》这一课。他课后告诉我们,选择这个视频是因为视频中的老虎也是一家子,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况且画面又很刺激,学生们很喜欢看这样的视频,于是就选用了。试想一下,一个连听课老师都不明意图的设计,更何况学生呢?所以,教学素材的选用一定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而不是牵强附会,能沾点边就可以的。

三、课件内容面面俱到,不利于拓展和生成。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间出现的很多状况是教师无法预设的,这便是课堂的生成,也正是课堂的精魂。

据我了解,很多老师的课件内容都是力求面面俱到,恨不得把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在课件上展示出来,好像这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殊不知,这样做恰恰是作茧自缚,失去了对课堂的主动性,容易将“讲课”变为“讲课件”,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试想一下,如果课堂上的临时生成和你课件上预设的不一致怎么办?讲吧,占用时间,课件上的教学内容完成不了;不讲吧,又不符合教学要求。所以,个人认为,预设在心中,课件上应避轻就重、删繁从简,给课堂的生成留下空间和时间,也给自己一份从容和自由。

四、课件问题附带有标准式答案,不利于开放性思维的发展。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创新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开放、多样的特征,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用多媒体先出示问题,然后学生讨论并回答,最后教师点击鼠标,出现问题的答案,学生奋笔记录。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很多问题,特别是主观开放性题目是不能固定答案的。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在一定的空间内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思维的能力。但如果一个问题经学生讨论并各抒己见之后,老师却在大屏幕上呈现出了一个貌似标准式的答案,学生的思維又被聚拢到对这个答案的理解上,不利于开放性思维的发展。我想,对于语文课件中的非标准答案,直接予以删除,老师只需对学生的回答作点评总结即可。

五、课件的顺序性设计较普遍,交互性设计较少。

什么是“交互”呢?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交互”的含义为“互相”。因此,交互性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双向互动的性质。无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之间,交互是信息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能使学习者通过和别人(教师、同学)的交流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在交流中实现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在这些新的理念下引入新的教学手段——课件,无疑需要它能体现出互动的功能。

目前,绝大部分老师的课件制作都是以顺序式为主。依次加入内容,排好动画顺序,最后顺序播放即可。当然,这种课件对老师来说已经达到了目的,但对于学生,面对课件如同看电影,只能单方面被动接受,不能双向交流,交互所产生的效果不能显现出来。

制作一个交互式的课件对教师的电脑应用水平要求较高,才使得大多数教师被拒之门外,无法品尝到交互性课件的甜头。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忽视交互性课件的理由,下面我就谈一个自已运用交互性课件的小案例。

平时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都是将课件上设计好的题目或按顺序或一齐出现,然后学生对问题进行逐个思考回答。长此以往,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后来一次公开课上,我改变了题目的呈现方式,由以往的只能顺序播放,变成了“砸金蛋”的游戏。就是将课文的六个问题隐藏在七个金蛋后面,学生可以不按顺序自主选择其中一个金蛋,获得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七个金蛋里还有一枚是幸运奖,不用解题即可积分。学生对这个环节充满了乐趣,课堂的氛围空前热烈,解题的热情得到了提高。

以上仅仅是对课件做了一个简单的交互性设计,教学效果就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交互性课件的魅力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一个实用、美观、高效的课件不能过于花哨;选取的各种素材能紧扣主题,体现教学意图;课件内容应简洁凝练,利于拓展和生成;对于课件中的非标准答案可删去,由老师进行点评总结;课件的设计上应增强互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另外,一个好的课件不光需要制作者有充足的教学理念,还需要有扎实的电脑应用水平才行。

[参考文献]

篇9:常见的碱课件

姓名班级号数自我评价

【知识整理】

【经典例释】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在溶液中存在H2O、Na+、OH-等粒子,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呢?围绕问题进行探究。

【基础练习操练】

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减少的是()A.生石灰B.浓硫酸C.烧碱D.浓盐酸

2有些昆虫如蜂、蚂蚁等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A.牙膏或肥皂水B.食盐水C.火碱液D.食醋

3、一般情况下。农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3.8,要改良该土壤,应用下列物质中的()A.氢氧化钠B.熟石灰C.食盐D.盐酸

4、下列措施或方法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B.用锅盖盖灭油锅中的火焰 C.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防锈

5、氢氧化钠固体俗称、而潮解,还能吸收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保存。氢氧化钙俗称、,它溶于水,它的饱和溶液是(填“浓”、“稀”)溶液,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氧化钙有多种用途,如、等。

6、围绕一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问题,同学们展开探究活动。查阅资料:NaOH变质生成Na2CO3;Na2CO3溶液的pH>7。

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是否变质,你认为他能否成功,理由是。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已经变质。你认为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水平提高】

[练习1] 利用家庭厨房中的常见物质,可完成的实验是()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①④

B.③④

②鉴别食盐与纯碱 ④测定雨水的酸碱度

D.①②③④

③检验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

C.①②③

[练习2]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气体安全点燃装置,对此装置的评价和使用错误的是()

A.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点燃,会发生爆炸 B.要达到安全点燃效果,烧杯内的水可不没过倒置漏斗的边缘

C.此装置防止点燃不纯气体爆炸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气体直接接触 D.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练习3] 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我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⑴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⑵ 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我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⑶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写出(3)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⑷ 如何用该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简述实验步骤。

[练习4] 有两瓶稀溶液,只知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一瓶是澄清的石灰水,请用多种方法加以鉴别(写出2种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练习5] 如图所示,小婧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才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为了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婧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 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练习6]某石化厂有一种石油产品中含有质量分数为4.9%的残余硫酸,过去他们都是用NaOH溶液来清洗这些硫酸。请计算:

(1)若要清洗100kg的这种石油产品,需要多少千克的NaOH?

篇10:常见的碱课件

【关键词】专业课 CAI 课件 制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55-02

CAI是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的简称,也即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多媒体软硬件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当前的各级教育培训机构中使用此类软硬件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已经基本大众化和普及化。使用CAI课件进行教学,受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三大学习理论的支撑,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已成为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大量优秀并受到广泛好评的CAI课件在教师团队的努力下不断的被制作出来,其中的一些甚至具有了商业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CAI课件制作以及制作方法的探索成了各级教育培训机构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课件制作的探索非常多,但是一般都集中在理论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等教师力量集中以及学生受众面较广的课程上,涉及专业课件制作的则很少。笔者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切身感受到优秀的专业课课件对教学极大的助益作用,以及专业课课件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专业课CAI课件常见的问题

1.照本宣科

照本宣科即进行简单的“课本搬家”,将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归纳后,不提炼,不扩展,没有发挥或者较少发挥,直接在CAI课件上罗列。忽视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区别,对专业课的基础性知识基本不触及或很少触及,以至于讲解如同空中楼阁,让人感觉含混晦涩。既不对专业课的前沿性知识和相关应用做介绍,也不用与专业课程联系非常紧密的工程实例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很多时候,只是感觉使用计算机代替了板书,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另一方面,有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也生搬硬套到CAI课件中,须知通过CAI课件来辅助教学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2.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采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录像等作为教学手段,与单调的文字相比,更适合学生的理解,也更适应学生学习的特点,另外,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解和记忆效果。例如,可以使用三维动画来详细地介绍运行操作过程和零部件的细部结构,这显然比枯燥乏味的讲解更具效率,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各种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需要制作大量的素材并将其合成,工作量无疑是十分庞大的,专业课受到师资力量分散和现有资源的限制,很多很好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无法付诸实现,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优势。

3.结构性不强,不适应思维方式。

在课件制作的前期,一般没有或者很少进行课件脚本设计和结构设计,导致制作出来的课件在结构上显得松散,通常表现为知识点讲解不明确、没有把握住重点、跑题、知识面展开的过宽,或者知识的呈现过程不适应人的思维方式等,以至于教师在使用此类课件进行讲解时无法连贯甚至卡壳,而学生也会感觉不知所云,以至于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人的思维过程是一个逻辑过程,优秀的CAI课件,特别是优秀的专业课CAI课件,应具有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以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良好思维品质的作用。

二、专业课CAI课件制作需注意的方面

1.应进行脚本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课件平台选择

这里的脚本,指的是对将制作课件的一种整体规划,是课件各方面的一个总体计划的语言描述,是进行课件制作的依据,也是课件完成后判断课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依据。由于专业课具有师资力量分散的特点,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在相关课件制作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脚本设计应属于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可以为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给出指导,能避免杂乱无章,节省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脚本设计和结构设计以及课件平台选择都是对课件的宏观把握和控制,在所制作的脚本中,一般应该用文字、图像将课件制作的总体结构说明清楚,以及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课件制作开发平台。所以脚本设计是整个课件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优劣直接影响课件的质量。一种简单的脚本设计思路即从将要制作的CAI课件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定义课件的功能和界面,在此基础上对课件进行结构设计同时选择合适平台。

2.注意素材的收集和制作

总的来说,CAI课件素材包括文本素材、图片素材、音频素材、动画素材和视频素材等方面,上述方面各种素材的灵活交互运用,方能显示出CAI在教学上的巨大魅力。专业课教师在制作CAI课件时往往会感觉势单力薄,有时候会有很好的课件表现方法的想法,但往往受时间、精力、能力以及现有资源的限制而无法付诸实施,只能以差强人意的其他表现方法代替。所以在进行CAI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素材的收集和制作。对于文本素材的制作相对简单,但也要注意内容应当有条不紊,以及使用合适的字体、颜色、背景等的表现形式;图片素材则可通过抓图软件以及自行制作的方式获得,可以是在静态文本上抓取图片,也可以在视频动画等动态呈现资料上抓取图片,自行制作则需要使用各种图形制作软件,比如Flash软件可以制作矢量图形,Photoshop软件则可以方便的对已有图形进行修改润色。音频素材可以是一段人声,以对一些重要的课件内容进行清晰的解读,也可以是一段音乐,以舒缓课堂气氛。动画素材可说针对性最强,也最富表现力,同时也最能向学生展现教师教学的诚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也最为难得,往往需要自行制作,制作一段很小的动画就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视频素材可以自行摄制,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但是个人认为,篇幅都不宜太长,以免喧宾夺主,如果视频素材太长,可以使用软件进行适当剪辑。优质的素材是打造一流CAI课件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专业课来说,更多的表现形式往往意味着全方位立体的教学方式。在专业课教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素材一般只能通过平时积累的方式获得。

3.需有一定的扩展性

一般性CAI课件其制作主要立足于课程教材,作为专业课,有其区别于基础性课程的特点,所以其制作在立足于教材的同时,也要根据其特点增加一定的扩展性内容,主要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对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进行提点和讲解。专业课知识应该说已经达到知识金字塔上一个比较高的点,对专业课的学习,需要大量基础理论课程知识的支撑,学习基础课或者专业基础课的目的之一即为有能力学习专业课。这两者的学习在时间安排上一般是前后关系,在进行专业课学习时,学生有可能对基础性的知识已经有些模糊,或者只知道大概,所以在使用CAI进行知识呈现的时候,对一些基础性知识要进行必要的提点,将整个知识脉络理顺。

(2)相关行业前沿性知识介绍。了解专业课程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是专业课程教育的任务之一,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课在当前的运用和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指明专业课学习的方向和努力的方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习具有针对性。所以在CAI课件中对专业课的发展运用情况做较详细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专业知识的发展比较迅速且经常变动,而专业知识的范围比较广泛,有时在教材编写到出版的这段时间,教材上所介绍的一些当时学科前沿可能已经有所变化,如果同一本专业课教材已经使用了几年,那么教材上介绍的部分相关技术可能已经过时,而通过CAI课件,则可弥补教材无法及时更新和介绍方式单一等方面的不足。

(3)工程实例的嵌入。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学生学习阶段所学与社会需求联系最为紧密的,也是专业课区别于基础课的最根本特点,有些专业课的开设甚至直接与一些工程实习挂钩。专业课知识的讲解与工程实例联系紧密,有些则可能直接基于工程实例而展开,这是专业课教师能制作出优秀专业课CAI课件可资利用的一大优点。在专业课CAI课件中,在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适当嵌入工程实例,一方面可拉近专业课知识与真实工程应用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学可致用,另一方面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推演的逻辑连贯,符合人的思维过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参加过较多相关工程项目的专业课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优势,没有或者较少参加过相关工程项目的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信息传递媒介来掌握专业知识的发展和实际工程的应用情况。

三、结束语

专业課程CAI课件的制作,与一般基础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CAI课件制作相比,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专业性课程受师资力量分散和相关资源较少的限制,相应的CAI课件的发展有所滞后,笔者在借鉴大量基础类课程CAI课件以及查阅较多资料,立足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对专业课CAI课件的制作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能抛砖引玉,并期望专业课程CAI课件能顺应时代潮流,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红、王志安、吕敬萍.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

2 吴海涛、熊曼辰.浅析多媒体CAI课件制作过程及常用制作软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2(4)

3 刘亮、孙迎慧.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法新探[J].制造业自动化,2010(7)

上一篇:南邵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通知下一篇:仙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