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中会计整体工作的影响因素论文

2024-06-21

会计电算化中会计整体工作的影响因素论文(共8篇)

篇1:会计电算化中会计整体工作的影响因素论文

摘要: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传统的会计人员手工核对的方法已经相对落后,互联网技术在会计核算中得到应用广泛,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当中得到发挥,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无误的信息。本文通过研究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其对会计工作带来的影响,提出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方式以及新途径。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影响

1会计电算化的内涵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更需要准确而且有创新的会计核算方法,才能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会计人员以及核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主要就是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采用更加便捷的方式处理财务数据,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会计电算化使得会计操作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更多的数据处理方式融入企业的变革以及核心内容当中。会计电算化其存在的意义,就是可以把企业内部,甚至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多的业务会计核算方法综合的进行改革,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运用更多的会计以及统计软件,对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以及整个企业的未来的发展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篇2:会计电算化中会计整体工作的影响因素论文

乡镇企业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种特殊产物。80年代初期,国家为了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了回避私有企业与国营企业不好界定的政策界线,以农村中小企业为基础发展的一种特殊经济组织。这种组织形式,在当时,个体私营经济没有壮大,国有企业经营比较死板的环境下,有很多竞争优势。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燕尾服,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经济效益降低,严重地阻碍了乡镇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首先考虑的就是投入问题,是影响乡镇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在制约乡镇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一、乡镇企业领导认训上的误区

乡镇企业一般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没有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随着企业不断变大,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管理水平上,管理思想多是经验管理,在管理手段上根本没有变化,他们认为我们的企业较小,会计手工足以,还用什么计算机管理,还得花很多钱,做业务已没钱,哪还有钱在电算化上投资,这种想法,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一个企业5个人时不需要管理,50个的时候,管理就很重要了。5个人的企业可以不用会计电算化,50个人时,企业的财务已经变成管理手段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对降低投资分析、节约管理费用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领导者另一种错误的认识是会计电算化投资很大,其实,一套50—100人规模企业会计电算化最小投资仅仅需要1万元的投入,行到的绝不是1万元的回报。最近,万能公司推出了一种不仅让你省钱,还能让你赚钱的财务及管理软件,引起了中小企业的浓厚兴趣。

二、乡镇企业财务人员的误区

乡镇企业的体制目前并不明确,处于国有不国有,私营不私营的状态。财务人员总担心企业会计电算化后,自己会下岗。其实,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节约人力资源,更很需要的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实用性,为领导提供更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把传统会计人员从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比如:企业上了一套财务软件,会计工作只是平时发生业务时及时制证(记帐凭证),登记部帐、各类明细帐、日记帐、填制各种报表的工作全部由计算机来完成。

每日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可以降低2/3,财务人员就有时间根据计算机的财务数据,为领导提供各种各样的分析报告。笔者曾为许多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曾问过一些老会计,如果现在不让他(她)们使用计算机记帐可以不可以,他(她)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如果不让他(她)们用计算机记帐,他(她)们宁可不做会计。可见,会计电算化是传统会计的福音,而不是替代关系,是传统会计的得力工具。

三、过分重视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性,而忽略了其实用性。

一提会计电算化,许多人都可以想到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总把最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及先进的操作系统放到前面,而忽略企业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手段永远应为目的服务”我们企业要会计电算化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目前的情况如何?应该是首要考虑的。现在会计电算化圈内,新概念很多,“网络财务软件”、“会计信息化软件”等等,如果光考虑技术的先进而忽略了自身情况,只能导致“大跃进”或因暂时条件不成熟,而耽误了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时机。

四、认为自己开发软件比买能用软件便宜

许多乡镇企业,地处偏远地区,常常认为软件应该找当地熟悉计算机的人士开发,一是费用低,二是更能适合自己企业用,其实这种想法首先是把开发财务软件看的简单化了,优秀的财务软件决不是一、二个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出来的。万能软件公司有30多人的开发队伍,历时几年的时间才开发了一套适合各种专业制度、各种行业特点的通用财务软件,在全国已有4万多家用户在用。这绝非与一两个人开发的财务软件可以比拟的。其实,请人开发成本也许低,但大多数是开发出来不能用,后期费用很大。笔者曾经在原来的单位就是搞财务软件开发的,开发出的软件,会计人员不会用,只好自己用,让开发人员用财务显然是不行的,最后只好不用。所以,很多企业都是先开发软件,后买通用软件,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篇3: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第一,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人们对于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认识度不足。虽然领导层已经接受财务人员利用会计电算化进行工作,但是由于根本上对会计电算化认识度的缺乏,忽略会计电算化对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仅仅认识会计电算化就是将原本的算盘账本转变成为计算机而已。所以,观念上的转变极为关键,需要让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有一个根本的认识[1]。第二,国内会计人员的电算化能力普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之上。虽然年龄稍长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知识极为了解,但是却很少了解会计电算化知识,而年轻一代又恰恰相反。想要让会计人员即熟悉业务,又能掌握电算化,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加强业务方面的培养,注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定期开展会计人员培训,主要包含业务与会计电算化两个方面知识的培训。第三,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会计电算化提出的要求更高。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财务工作的竞争,也会逐渐从财务信息与方法的共享与交流之间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凸现出来。目前,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财务工作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样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的素质及地位上。所以,想要让中国立足于国际舞台,发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尤为关键。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注意的事项及维护

1. 风险

(1)开发和设计风险。

在对应用软件进行研制时,由于考虑的周全性不足,使得实际的处理中难免会出现无法满足实际条件的情况,导致细微的差异存在,这样很容易给犯罪分子“机会”,使得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这一缺陷,利用技术来进行高科技犯罪。据报道,从我国开展会计电算化以来,经济犯罪呈现出飞速上升的趋势,计算机犯罪的案件也在飞速上升,部分犯罪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缺陷,在很短的时间内,侵吞大量的财产,最终导致社会资产直接出现损失。

(2)缺乏规范的操作,出现玩忽职守的情况。

目前,科学化的管理工作已经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核算。但是由于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还无法完全地转变过来,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仅仅表现在表面之上。这样很容易让犯罪分子找到其中的薄弱之处,通过“合法身份”进行个别的越权操作,以此来达到侵犯财产的目的。

(3)计算机维护不当。

在面对先进的电算化发展阶段,文件的传递、会计账目,以及信息的储存都逐渐转变成电子文件这一种形式,然后再配合网络的传输方式。考核到电磁化的会计信息存储,在其系统之中的会计信息在磁性介质当中都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储存,无法凭借肉眼直观的了解,很容易出现删除或者是篡改的问题,但是却不会留下痕迹,一旦维护与应用人员粗心大意,就可能埋下危险。

2. 维护

第一,电算主管:主要负责软件系统的运行及计算机的协调工作,因此,电算主管应该拥有相应的技术知识与管理经验来加以支持。第二,软件操作:主要是负责记账与原始凭证的数据输入,做好输出记账凭证、会计报表,能够进行部分会计数据的处理。第三,审核记账:主要是负责会计数据的审核,利用会计软件登记账簿,将需要打印输出的报表和账目确认。第四,电算审查:主要是对计算机进行监督,检查系统的运行,避免出现利用计算机舞弊的情况出现。第五,电算维护:负责硬件与软件日常运行的保护工作,确保会计数据能够良好的保管。第六,数据分析:做好内部会计数据的分析,这样才能够确保所提供的信息数据本身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可靠性[2]。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 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

传统的会计工作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将其完成,但是需要大量人力成本的支持。不过,当会计电算化出现之后,将数据处理简化为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三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满足输入准确性及处理精准性的数据要求。另外,通过相关会计凭证的输入,也可以将自动记账、资金结账、汇总及生成报表等工作实现。在其工作环节,还可能存在业务的重复,使得传统的会计处理也会陷入到尴尬的重复之中。由于成本运算与报表的编制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涉及到诸多数据,并且对于时间的要求偏高,所以也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但是当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就可以运用系统程序,来满足数据的抽取与计算,并且还可以满足报表随时输出的需求,这样就可以简化原本复杂的核算工作,满足其数据精确性和准确度要求。如此,我们不难看出,相比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准确性及在数据处理之上拥有极大的优势。另外,在处理信息时,其自动化程度较高,且程度简单易操作,而会计电算化就满足了细致深入的要求。

作为一门拥有综合性的技术,会计电算化人员除了必须掌握会计知识之外,还应该懂得如何才能够让自己顺应潮流。所以,在整个财务工作中,都应该贯穿会计电算化,但是这需要相应的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相互支持。并且还需要将这一类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提供强大的支持。

2. 提升财务工作质量,降低成本耗费

会计信息作为决策层进行项目决策及资金运转的依据,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就显得额外关键,通过财务信息,决策者就可以及时地了解运营基本情况,以及在一定时间内市场的走向。以往的人工信息处理能够满足分析与统计的要求,但是却无法提供决策意见。但是出现了会计电算化之后,就可以准确的处理会计信息,将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尤其是强大的信息分析功能,才能够让决策者拥有决定性的数据来支撑其决策。之外,在出现会计电算化之后,也可以满足人力成本节约。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也在逐渐增多,高速精准的信息处理,必定能够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

3. 重新定位会计本质

作为生产力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人们对会计产生了新的认识。会计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信息的处理,还可以通过信息的综合分析,让决策更具科学性,从而辅助决策人做出决策。总而言之,就是在会计的认识上,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单纯性服务,而是逐渐转变到会计定位成本控制上,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会计电算化。使得信息已经不单单是客观事实反映的基础条件,而是控制与指导最核心的依据。

4. 财务报告制度更加科学

传统模式之下的会计工作开展是按照月、季度及年度的方式来进行财务报告的编制,就可以在经济发展之中让财务报告保持高度的稳定性,通过也能让决策者拥有信息支持。经济发展及知识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传统模式之下的财务报告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所以,通过会计电算化,就可以提供信息化的财务报告制度,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在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拥有一席之地,能够得到制胜法宝。

5. 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会计信息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并且越来越重要。在会计电算化中,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与保存是核心内容,这是因为人们不需要价值量偏低的信息,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为决策提供支撑的有用信息。会计电算化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科学迅速及系统化处理,所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不可忽视。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管理及会计工作自身的改革发展都离不开会计电算化这一发展趋势,同时,也满足了时代发展的根本需求。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在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是否能够得到重视,就成为竞争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会计电算化的支持,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所以,认清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才能够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车凤英.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09):241.

篇4: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也越加快速,在规模、资金等方面都实现了大幅增长,这就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一系列会计工作软件的出现,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依靠电算化的方式展开会计工作,可以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对此,本文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所造成的影响,然后就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措施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对业界人士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推动会计工作的进步发展。

所谓的会计电算化,就是指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对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合理使用,将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人算转化为电脑计算,如此可以规避人算出错的问题,还可以避免篡改账目的问题。因此,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科学合理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需要明确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积极作用,加大力度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可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实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使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其所涉及到的资金项目、财务账目更为繁多,这就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若是依旧沿用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那么必然导致会计人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且即便如此,大量繁重的工作也更加容易导致在账目上出现错误。实现会计电算化,依靠高效的工作软件进行会计工作,可以大大减少会计人员在数据录入、处理以及分析等方面的工作量,通过对软件的操作即可轻松完成工作,高质又高效。

可以促进人员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高低决定了其工作水平的高低,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就是要具备一批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对于企业而言,在这种背景下不可能完全撤换现有的会计人员,只能通过培训和让员工自我学习,提高现有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基本需求。而对于会计人员而言,想要在会计行业生存下去,并取得良好的职业发展,也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可以实现方式理念的转变。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将各项工作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若是不能紧跟时代潮流,那么就必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会计电算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一种信息化的工作方式,通过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可以让企业认识到这种工作方式的高效性。进而在会计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上实现转变,使各方面工作都实现进步发展。比如在财务审核这方面,若是依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必然耗时耗力,而且效果不佳。但是依靠电算化的方式,则可以快速对财务账目进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会计工作实现电算化的措施建议

重视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建设。想要在企业中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对其加强重视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在发展战略上提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求,并且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对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做出指导和规范。与此同时,企业还需注重对硬软件设施的配置,要对计算机等电算化工作设备进行采购配置,同时还要从市面上选择优秀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比如金蝶、财务通等。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人员要重视会计电算化建设,不仅要加强自主学习,对电算化的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电算化技能水平。同时还要结合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提出相关的建议,确保会計电算化可以迅速推行。

加强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会计人员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根本保障,只有会计人员自身具备良好的电算化技能水平,那么才能有效应用各类硬软件设备来展开会计工作。首先,会计人员要加强自主学习,在日常工作中逐步接触电算化的相关软件和操作方法,并且将其引入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技能水平。同时还可以和行业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或是自主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切实提高自身水平。其次,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企业应该从专门的培训机构或是高校中邀请高水平的讲师到企业进行实地培训指导,手把手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的培训。最后,企业还需要从外部引进具备电算化技能的会计人才,将其作为会计工作的新鲜血液,和老员工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带动老员工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技能,以此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电算化会计队伍。

做好会计工作的监督指导。会计工作事关企业发展,若是缺乏监督,就可能出现一些违规行为,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就更加需要加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会计电算化建设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效。一方面,企业应该对会计电算化建设加强指导,依照企业发展战略以及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会计电算化作出合理指导,在理念、方法、过程等方面对各个工作环节均进行约束规范,确保会计工作在制度范围内快速实现电算化,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在以往的会计工作中,因为纸质化办公的关系,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开展。而实现了电算化之后,可以直接通过会计办公软件直接导出相关的财务报表、资金项额等数据信息,对其作出直观分析,从而发现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财务报表在格式上的错误问题,在数据处理上不够深入的问题,都可以在监督中得到有效处置,确保会计电算化建设成效。

篇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档案工作的影响

结合电算化下档案管理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1)电算化会计实施时间不长,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不能完全到位,使得会计档案的载体质量难以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目前许多单位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没有完善的、针对电子文件的制度规范,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归档时仍旧沿袭手工管理时的老做法,只归档纸质文件,将原来用手工记录的账簿、报表,改成了用计算机打印出来的账簿、报表。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然后就去操作系统,所以会计人员仅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

三、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工作

对于日益严峻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形式,我们要建立健全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加大软硬件设备设施的投入。选择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需要的电算化会计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定期维护,避免因安全问题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恶意 修改。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

2、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素质。由于会计档案资料内容广泛具有专业性、广泛性和严密性的特点,所以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会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电算化、网络工程和信息系统知识,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3、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要按照《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操作制度、保密制度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并依据各单位具体的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

篇6:会计电算化中会计整体工作的影响因素论文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得到进一步引申和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有关的所有工作部分都成为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市场繁荣机审计、计算机审计、计算化档案管理等。总之,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对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影响;其基本目标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为各经济单位及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为经济预测、控制和决策等现代化管理提供依据。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和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其意义不仅在于节约了人力和时间,而且在转换企业经营体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进效性;

3、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的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打下基础。

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则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则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条件;

2、为从事后管理向事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了条件;

3、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法

在手工条件下,会计人员每天从事着记账、算账、对账、出报表等简单重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本来会计人员直接接触会计数据信息,本应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来财务部门应及时反映各种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但因受人的精力与手工运算速度的限制,许多财务数据却不能及时处理和生成,造成会计工作严重滞后的局面;从而造成会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的现状。财务部门不能发挥参谋作用,会计工作效率不高,会计信息滞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使会计人员的地位大受影响。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开展,将在这方面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根本性的改善。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计算等非常复杂和时间性要求很高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毫不畏惧,它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由计算机不厌其烦地计算,及时抽取数据,随时输出报表,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不愿采用甚至

无法采用的复杂、精确的计算方法,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2、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传统的会计工作就是记帐、算帐、报帐,会计人员局限在一般的会计核算中,思想受到束缚,也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会计信息分析等,并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给领导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帮助其正确地进行决策。会计电算化推行以后,会计人员可以腾出一些时间来参与经营管理,当好领导的参谋。同时,对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3、审计内容的改变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监督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审计内容却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的有关会计事项,系统就可能被不知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侵吞企业的财物。系统的处理是否合规、合法、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直接关系。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4、降低信息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从而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有用,能够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这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属性,包括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时效性等,使会计信息向多种量度发展。传统会计方式下,反映会计信息主要靠会计报表和年终的财务决算,时效性较差,其他会计信息的取得则更为不易,因而难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而在电算化环境下,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各单位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查询,领导也可以直接从网上查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在电算化环境下,随着处理数据量的增加,单位信息成本将越来越低,效益更大。

5、改变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而实际上,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实行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因此,会计电算化将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6、将改革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

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方法已不适应会计电算化的需要。在传统的会计方式下,由于其数据处理工具主要是算盘或计算器,大部分工作用手工来完成,因此,其内部控制工作主要

是放在对人的控制上。如通过定期会计检查来监督和考核会计人员的工作绩效。这些制度和方法对保证会计工作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远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方式下内部控制的需要。因为会计电算化下记帐、算帐、报帐是通过微机来完成的,内部控制除了对人员的控制外,还要对计算机进行内部控制。会计电算化后,手工条件下对账簿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法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反过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这在手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而手工内部控制制度则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更正,这一部分将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例如,账、钱、物三分管的原则不变,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原则不变,但平行登记的原则会有所转变,记账、结账则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

7、会计本质将重新定位

综观会计的发展史,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和对会计本质的揭示,始终将会计定位于服务的工具,将会计工作定位于纯粹的服务性的工作,是处于被动状态的行为,这在信息处理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现代科技为会计革命准确备了足够的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则是不可原谅的,随着会计电算化普及应用,会计作为控制系钳体质将日益显现出来,会计信息将从幕后走向前台,因为会计信息不仅仅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

8、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的两个主要分支一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能更有效地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将会改变目前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体系以及报表陈报方式。现行的会计理论不仅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而且将财务报告也相应的分为对外财务报告与对内财务报告。向外报送的财务报告必须遵循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相关会计制度与准则,而为内部目的使用的财务报告的编报原则与各式视管理人员的需要决定,并无固定格式。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一旦成为现实,财务报告将不再分为对外财务报告与对内财务报告,现行的以规范对外财务报告为目的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变化后的新情况。由于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发生变化,财务报告的陈报方式也将有所改变。

9、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有效防止造假作弊现象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度高,只要按程序正确输入数据,很少引起错误。而在手工方式下,由于重复登记工作较多,难免发生各种差错。使用电子计算机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符合国家规定的会计软件,都具有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工作性质设置相应权限,增设密码,互相牵制。财务人员只能使用,不能篡改程序,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真实、准确、安全、可靠。

10、将建立定期报告和实时报告结合的财务报告制度

传统的会计是按月、年编制的定期报告,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甚至今后几年的业绩。但在以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创新不断加速,经营活动的不稳定性日益显著,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时仅仅依靠定期报告是难以准确把握企业命脉的,巴林银行的倒闭就

是最典型的例子。巴林银行在1992年末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一5亿美元之间,可是谁曾想到,它在1995年2月末却倒闭了,而这时候巴林银行1994的报告尚未完成。因此,建立一套既能够提供定期报告又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会计电算化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11、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各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因为人们需要的不是不分轻重缓急不断涌现的信息垃圾,而是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精品,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分析的会计信息才能满足这种需要。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然带来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12.修改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许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分两地存放;按时清理磁盘备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但一些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针对以上情况,各单位应对现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

篇7:会计电算化中会计整体工作的影响因素论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特点 应用 问题 解决办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mputerization accounting in China has been the more common applications, which increase the level of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but the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n China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computerization of accounting,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features, gives its explorations to the problems and sums up experience and related solutions.Keywords: computerization of accounting feature application problem solution 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人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总的情况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形势和基础比较好,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帐向电脑会计记帐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经历了尝试阶段、发展阶段和有组织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 ,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发展过程中 ,会计电算化工作面临着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低下、现行会计电算化理论滞后、会计电子数据安全脆弱、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薄弱、会计软件的开发没有考虑国际性等问题 ,提出重塑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会计电算化学科建设、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创建网络财务的安全机制、规范化管理电算化行为、财务软件从核算型走向管理型、决策型等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指把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把电子计算机与财会管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的会计信息系统。它不仅可以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等繁琐事项,还可以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任务,以满足单位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它具有的特点有以下几个[1]:

(1)数据处理自动化 由原始的各个单项会计数据的计算演变为日益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从一般的帐务处理到各种会计业务的核算,直至生成会计报表,都由计算机来完成。这保证了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会计软件的多样化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运用软件,这些软件在执行会计事务的功能上大同小异,不过因为是在不同语言环境开发出来,所以在界面的设计、系统的维护、数据的保密以及其它具体操作细节等方面还是有着区别的。

(3)会计电算化人才的专业化 1994年5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几年来,社会各界通过各种努力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拥有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2],从而摆脱了过去“两极分化”的单打一的尴尬局面。

(4)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善化 1994年6月财政部颁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对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作了基本规范。

二、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一)软件功能大同小异,开发不足 目前,市场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会计软件不甚枚举,其中绝大多数的软件开发把重心放在了软件使用平台及环境等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联方面的改进和提高上,却忽略了去研究和拓展软件本身使用者的功能。

当前,会计软件企业没有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对于核算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往往是推出一套软件之后,希望其能适用于不同类型以及规模的用户;

会计软件的集成化程度较低且通用性比较差,也是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

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绝对机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会计软件开发企业大多考虑的是如何对会计功能进行完善,却对财务数据的保密问题欠缺深入思考。这对于财务信息的保存和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如果不加以切实地解决,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基础便无从谈起了。

另外,会计软件的开发应当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增加且日益频繁,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也在增强,然而我国的会计软件在多国语言及多货币处理方面的能力不足,而且在与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等的接轨方面还做得不到位。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文化,为跨国企业经营和发展服务,也是我国会计实践需要重视的方面。

(二)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良好的会计基础工作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3]。实际工作中,因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监督力度不强、岗位设置不规范等因素造成的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薄弱,究其源头,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些基层单位特别是县级以下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②某些企业领导的不重视,在电算化工作达标后,基础管理工作又不上心了,③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或者没有落实到位。

三、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一)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财会从业人员简单地认为会计电算化就只是一个形式,在对软件的使用上也只局限在核算一个功能。他们中许多人仍旧被套牢在手工记账这种思维模式里,对电算化不仅陌生,更质疑其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很多企业领导仅把会计电算化当成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关注了软件本身,却忽略了软件的操作人员的培训。

(二)重视账务功能,忽视管理功能 会计工作主要从事事前的分析预测,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核算和监督,这些繁重的任务在会计电算化实行之前因计算复杂而很难进行,但从计算机加入到财会这个大家庭后,工作人员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财务管理上了,可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却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普遍现象。

(三)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 思想统领行动,没有设计图纸就盖不成“海市蜃楼”。同样道理,缺少组织的协调和统一的设计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开发和应用会因各个单位或部门不沟通、不交流似的封闭作业,造成这些单位活部门通过电算化生成的会计信息资料不系统、不完整,难以发挥作用。

(四)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制度没有作相应的修改 由于许多企事业单位运用会计软件的时间不长,操作人员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也不是很了解,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往往容易造成①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无法及时归档,②已经归档的内容又不够完整,③因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④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等这些尴尬的局面。

(五)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各会计软件开发公司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使所用的财务软件混乱,不同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不一样,导致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便[4]。

四、电算化软件的缺陷(一)安全性与保密性 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差,财务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个企业或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常规的电算化系统都拥有财务功能,每个操作员都会根据自己的口令进入各自不同的工作模块实行各自的工作权限,理论上该是如此没错,但是在电算化的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①某些企业、单位虽然设置了不同的财务分工,但经常会有一个操作员身兼数职的情况出现,此人能够使用不同的身份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自由进人系统,随意进行不同权限的操作,这样的行为只会导致一个最终结果,那就是财务分工的控制表面化甚至是“名存实亡”,②由于很多软件在开发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及决策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这个环节上,数据往往暴露在所有用户的面前,只有会操作计算机的,即便他不是一个“黑客”,通常也较容易查询或更改甚至破坏这些数据文件,③财务数据文件一般会被保存在软盘、移动硬盘中,这些数据存储器有时会因中毒或损坏等各种因素而致使数据文件的丢失[5]。

(二)各项核算模块缺乏衔接 会计核算软件中具备相对独立地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部分,称之为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主要由账务处理模块、报表处理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工资核算模块和存货核算等其他模块组成,这些母模块中又包含了许多子模块:例如报表处理模块就包括①报表定义,②报表计算,③报表汇总,④报表查询,⑤报表输出这五个子模块。一套完整会计核算软件若要能良好运行的前提是需要具备以上这些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还要确保模块之间衔接正常,但事实是有很多核算软件的模块无法做到“无缝衔接”,总账、固定资产、工资等模块间不能够顺利地相互传递数据来实现自动转账和查询等功能。

五、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工作的影响 会计工作流程是财务人员处理日常会计事务的一般程序。它是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会计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流程图[6]:

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账簿查询 报表处理 期末处理 系统维护 凭证查询 凭证审核 凭证过账 总分类帐 凭证汇总 明细账 多栏帐 数量金额总账 数额金额明细表 核算项目分类总账 日报表 试算平衡表 自定义报表 科目余额表 核算项目明细表 期末调汇 结转损益 自动转账 期末结账 反结账 会计科目 核算项目 账套选项 上机日志 词汇历史记录 科目合法性检查 由上图不难看出,会计日常工作的繁琐性不仅仅体现在报表种类复杂、繁多,例如会计除了需要做明细账、多栏账、总账等各种账目,还要填写日报表、试算平衡表、自定义报表等各种数据表格;

而且需要做各项周期性核算工作如核算项目分类总账、核算项目明细表等;

并且要保留很多原始凭证如记账凭证等。因此,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那套手工绘制表格、手工记账方式,运用过去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那么毫无疑问,这样的会计必定无法胜任和面对如今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大批量的数据信息,势必经受不起时代的洗礼,最终是要被淘汰出局的。而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不但可以为大多数财会从业人员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他们在帐务处理方面的工作强度,使他们从繁重、琐碎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还能够提高他们收集、整理和反馈信息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提高他们的分析决策能力,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有助于带动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有助于改变“重核算轻管理”的局面,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

六、会计软件的升级与开发 会计软件是指专门用于完成会计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市场上有很多类似的软件如速达、管家婆、金算盘、金码等,而目前国内做的最大、最好的是“金蝶”和“用友”,这两家公司都针对企业的不同阶段设计了不同的产品,“金蝶”有KIS,K3和EAS;

“用友”有T3,T6,U8和NC。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软件功能不适用等问题,软件开发者和使用者们就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和开发,以此来满足他们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要。

任何一种计算机软件都是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改进的。会计软件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和业务的变化,会不断推出新的版本。软件升级即意味着错误的纠正、功能的增强,也可能是有重大的创新。获取升级程序,一般是登录会计软件研发单位的网站,了解相关的信息。一般来说,对于会计软件的重大升级,在软件研发单位的网站上都会有相关的披露,并提供软件补丁的获取方式,供会计软件使用单位自己升级。也可以与会计软件的销售服务商联系,获取升级程序。

会计软件的开发是一项耗时、耗力、耗财的工程,所以在系统开始投入设计之前,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系统的目标、规模以及系统建立的方式认真地进行可行性分析。早期的软件开发是一种以程序设计为主体的个体化软件开发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7]:①重软件程序设计,轻软件需求分析,②重程序的个体设计技巧,轻软件的整体优化设计,③缺少文档资料,轻视软件维护。针对这些设计缺陷,现代软件开发者们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找到了应对策略,主要包括:①汇集团队的集体智慧,采用工业化方式来开发软件,②吸收和借鉴前辈们在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③重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作成果,形成规范的文档资料,为后期维护提供便利条件,④开发使用软件工具,⑤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等。目前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两种,前者是现今会计软件开发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七、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一)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企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要提高认识,把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作为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点来抓,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把会计电算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思想意识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的主管部门与机构应制定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对会计电算化实践进行引导,把电算化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制订过程中,应当考虑电算化会计信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以及在相关专业间的交流需要,对制度中诸如专业词汇、格式等的规定要做到统一规范,以实现会计电算化在全社会的推广以及相关信息的交换和应用。与此同时,要组织开展会计软件开发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引导会计软件开发企业之间共享信息,统一软件规范,以提高会计软件的集成与通用性[8]。

(三)重视并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 理顺工作岗位,建立电算化会计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同时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保证会计电算化的良好运行。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9] 企业、单位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聘用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并且需要针对每一个从业人员的特点和工作需要,科学地确定培训目标,经常组织他们学习会计技术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更新专业知识,加深对电脑知识和管理技术的了解;

也可以设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学校,加强对中、高级电算化从业人员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五)改善和提高软件功能 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更好地为企业、单位服务,软件开发商必须对软件操作者的功能研究引起重视,提高会计软件的功能,完善模块的管理功能。

(六)加强会计电算化保密控制 保证会计电算化程序和相关数据不被借用、滥用和非法使用。由于电算化系统的特殊性,为了防止非法进入财务管理系统和修改数据库行为的发生,可采取设置程序保密控制、文件密码存储控制、多级别权限设置控制、监督控制和数据文件存储器的使用控制,来保证在电算化过程中会计程序数据的安全。

结语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不仅仅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对实行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财会从业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更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利于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篇8: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影响,发展对策

1 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基础, 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是我国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总的情况看,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 会计电算化的形势和基础比较好, 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帐向电脑会计记帐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 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 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各部门都广泛应用会计软件, 实现了从DOS平台迅速向Windows平台转变;后台数据库正逐渐由XBASE数据库向互联网络数据库转变。管理机制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人员素质逐渐提高, 操作水平日益熟练, 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加强。

2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1 会计账簿体系虚拟化

(1) 账簿的本质。账簿, 作为存放经分类汇总的会计数据的载体, 是一个承前启后、不可缺少的桥梁与纽带, 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账簿问题。簿籍只是账簿的外表形式, 账簿的内容则是账户记录。账户就是对会计数据进行分类、归集而设置的单元。在电算化系统中, 会计信息的生成仍然离不开账户这样最基本的存储单元, 但账户的存储并不一定要借助于账簿来完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使账户记录与纸介质呈现出分离的趋势, 纸介质不再作为账户分类和汇总数据的唯一载体。实践已经证明, 在磁、电、光等介质保存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 人们需要的各种核算资料尽可通过调用这些介质上的数据库文件并加以显示, 完全不必使用纸张作为账户记录的载体。既然账户记录可以完全与纸张分离, 那么手工会计中关于账簿的定义也就不存在了。

(2) 电算化系统中的账簿实际是“虚”的。所谓“虚”, 是指磁盘上一般并不存在账, 更不是一个手工账对应一个磁盘文件。账簿上反映的数据不外有2类, 一类是发生额, 另一类是余额。作为记账对象的发生额数据, 来自于记账凭证, 而作为记账结果的期末 (或期初) 余额数据, 则是在账簿被登记之后形成的。因此, 账簿记录只不过是记账凭证上账户记录的分类、汇总罢了。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 它对记账凭证库文件的分类、汇总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对于账户余额, 只要保证系统初始化时输入的初始余额数据正确无误, 以后各个会计期的期末余额也就唾手可得了。因此, 电算化系统中的“账”是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 (主要是各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数据) 自动地准确无误地派生出来的。理论上说, 保留了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 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可见, 在电算化系统中, “账簿”仅仅是沿袭了传统会计的概念而已, 其本质是虚拟化的。

2.2 记账过程虚拟化

记账, 是手工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自会计产生以来, 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时刻相伴、密不可分, 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处处映射和打上了“记账”的烙印。然而, 在电算化系统中, 记账过程却是一个虚过程, 因为并没有生成实际的账。这里所谓的“记账”, 就是将账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作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 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账, 不允许再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作。如果有错误, 只能采用类似于手工会计下的红字冲销法, 通过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因此, 在电算化系统中, 记账环节完全可以取消, 即平时不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及总账, 只将记账凭证保存在一起, 在需要时再采用瞬间成账的做法:根据科目余额库文件的期初余额数据和记账凭证库文件的科目发生额数据, 当即形成所需的“账簿”并予以输出。同时, 这种瞬间成账的方式也使会计报表瞬间形成成为可能。至于很多财务软件所提供的记账模块功能, 主要是为了满足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习惯, 即只有先记账才能查询和打印。

2.3 对账环节不复存在

在手工会计中, 分类账分为总分类账 (总账) 和明细分类账 (明细账) 。其登记的原则是“平行登记”, 即把来源于记账凭证的信息一方面记入有关总账账户, 同时还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有关明细账账户, 并通过定期对账来检查和纠正总账或明细账中可能出现的记录错误。这种通过低效率的多重反映和相互稽核来换取数据处理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是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 对账是设置账簿的产物。如果没有设置账簿, 也就无所谓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核对了。计算机本身是不会发生遗漏、重复及计算错误的。只要会计软件的程序正确且运行正常, 账证、账账一定是相符的;只要报表公式定义正确, 账表也一定相符。这样, 就使手工会计下的对账环节不复存在了。事实上, 作为手工会计账务处理重要特征的平行登记已没有存在的理由, 计算机对来源于会计凭证的原始数据并不需要重复处理, 而分类账也没有必要明确地区分为总账和明细账。当然, 这并不排除会计软件中设置类似于总账和明细账的数据存储结构, 但这样的总账和明细账之间并不存在统驭与被统驭的关系, 其目的只是为了加快信息检索的速度。

2.4 账务处理流程呈现一体化趋势

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 简单地说就是:凭证一账簿一报表, 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在填制凭证以后的阶段。要形成会计报表, 必须经过填制凭证、过账、结账、试算平衡、对账等诸多程序。在电算化系统中, 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3个环节, 首先将分散于手工会计各个核算岗位的会计数据统一收集后集中输入计算机, 此后的各种数据处理工作都由计算机按照会计软件的要求自动完成, 不受人工干预。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 一气呵成, 一切中间环节都在机内自动处理, 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都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得到, 真正实现了数出一门 (都从凭证上来) 、数据共享 (同时产生所需账表) 。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严密性, 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报告的时效性。这样, 在手工会计中非常费时、费力和繁琐的工作, 变成了电算化系统中一个简单的指令或动作。过去需要众多人员从事的填制凭证、记账、编表等工作, 现在只需要少量的录入人员进行操作就可以了。因此, 手工会计条件下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已没有必要, 可以采用一种统一的会计核算形式, 这就为实现电算化系统中会计核算形式的通用化提供了前提。

3 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 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

一是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 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 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 有较大难度。二是部分管理人员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 软件只需一次投入即可, 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 不注意软件升级的情况。

3.2 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 大部分是利用电算化软件处理日常会计的基本核算, 而大量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 仍采用手工进行, 很多单位因为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 使财务管理成为空谈。同时我国多数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仍停留于企业内部应用, 实现对手工核算的模仿, 或者大谈如何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并融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务都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我国电算化尚需完备, 需要不断向深度发展。

3.3 财务数据与业务不能共享

在电算化实施中, 财务数据与业务不能共享, 致使财务软件只在财务部门使用, 不仅与企业外部信息系统隔绝, 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 财务部门录入的数据, 基本上只是单纯为了记账, 完成事后对业务的反映工作。

4 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策

4.1 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 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 对现有的相关法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 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细化对商品化软件的评审规定, 杜绝软件的非法功能。

4.2 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 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这些内控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即对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 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

(2) 相互制约原则。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3) 安全、保密原则。安全主要是对软硬件、文档的安全检查保障控制。保密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 设置多级保密措施。

(4) 内部防范原则。主要是针对个别人容易出现的个人垄断现象, 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进行防范。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实现功能的多样化、数据动态化, 电算化软件功能不断扩张, 软件在设计中应将财务软件和管理软件有机结合, 一是电算化软件首先应具有一个完善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 除能实现会计基本的核算流程外, 还应突破手工核算的模式, 拓展核算的领域和职能, 增加信息容量, 为加强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软件应突破现有的以事后管理为特征的模式, 实现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为特征的模式。三是软件还应具有通用性, 便于沟通、协作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计划和控制功能, 并做到动态管理。

5 结语

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 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才能更符合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因此, 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 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 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重视并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的问题, 对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只要认清形势、找准现状、敢于改革, 设计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效率更高、数据处理流程和更加合理的会计核算形式, 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才能进一步满足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迟晓英, 顾娟.价值链价值流分析对成本控制的启示[J].上海会计, 2000 (8) :46-47.

[2]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3]陈怀凯, 朱文.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防范[J].会计之友, 2000 (6) :38-39.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材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5]刘忠玉.会计信息化: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大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8) :74-78.

上一篇:晚春的“雪”作文下一篇:群众路线教育企管科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