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疫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

2024-06-25

大学生防疫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篇1:大学生防疫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受益匪浅。

我承诺,绝不食用野生动物。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想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他们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每一份感动都藏在我们心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带给我们的心理上的阴影正在散去。目前形势正积极向好,做好防护措施,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世界加油。全球蔓延,病毒无国界,构建战役命运共同体,中国举全国之力,展示了负责人的大国担当。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这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因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骄傲。疫情大考告诉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我相信,通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全面小康社会一定会如期建成。

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更加坚定信心,更加笃定。愿征程之后,平安团圆。愿春天来临,共赏花开。一起加油!

篇2:大学生防疫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

大家知道,近代中国是在黑暗之中艰难前行,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迎来了浴火重生的曙光。孙中山先生曾经感叹:近代中国是一盘散沙。为什么一盘散沙呢?就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共产党成立以后,深入到群众当中,起到了团结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中流砥柱?就是能够发动群众,高举抗日团结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组织群众实行全民抗战,最终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每一次磨难的实践都充分证明,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有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一定能够带领群众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所以,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是根本的成功之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要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就会有力量,所以依靠群众的前提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为人民服务。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青年人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篇3:观看防疫思政大课心得体会精选

在这个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他们时刻关注疫情数据、摸排学生健康情况、精确掌握学生动态、指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他们筑牢思想政治高地,将爱国主义思想、珍爱生命观、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等思政教育贯穿其中,用钟南山、李兰娟等身赴抗疫一线的鲜活事例感染学生,让广大青年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时代魅力与人性温度。

篇4:大学生防疫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我听后感受颇深。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疫情防控期间,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保障人民群众最大紧迫的生命权、健康权,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最佳诠释。中国通过自身探索为全世界提供了宝贵防疫“窗口期”,提供了可借鉴的防疫经验,面对全世界蔓延的重大疫情,充分展现了我国开放的胸襟、人类的情怀,体现责任的大国担当,更加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决心。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述,分析了疫情大考带给我们的四点启示,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完全可以转换为治理效能的;面向未来,必须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风险化解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炳林教授结合《中国近代史纲要》分享了从磨难奋起、化危机与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并梳理了中国古人与疾病奋斗史,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疾病防控方法与成就,古代传统的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有效促进了我国疾病预防防控体系建设。在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尊重规律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坚持人与自然和平共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就在今天这场看不到敌人、看不到硝烟,但却要直面生死的战场上,展现出来一批优秀的青年人,他们在战“疫”里破茧成蝶,爱国是最大的责任担当。父辈终会老去,青年人必须接过前人肩头的担子和责任。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冯秀军教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为我们讲述了战“疫”里的最美青春。

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虽不能亲临战场,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在今后漫漫人生路中交出更加满意的答卷。

篇5:大学生防疫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后感1

年末岁首,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不断上涨的确诊人数,不断扩大的感染面积,大家的恐惧和担忧也不断增加。面对形势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正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付出各种努力,以期尽早战胜病毒,国泰民安。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士无双,照出了最美逆行者,更照出了我党捍卫人民利益的决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请战抗疫一线”、“在此,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全体队员…”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为人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面对疫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奔赴防疫一线,戴起口罩,穿上防护服,双手因为终日被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浸泡而变得粗糙如树皮。脸上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超负荷工作,出现血痕、红肿甚至脓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们也是普通人,但在面对疫情和人民生命安全时,却丝毫没有退缩,解开面罩,取下护目镜,他们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他们身后也有为自己牵肠挂肚的家人。但他们没有放弃,在岗位上努力与病毒赛跑,与死神抢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是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是勇抗病魔的无畏战士,是疫情面前的最美“逆行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为抗击SARS的作出突出贡献。十七年后的今天,武汉疫情暴发,钟南山院士告诉我们“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踏上去武汉的动车,前往防疫最前线,让人民再次记住了这个伟岸的身躯。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必然为人民所信任。还有“和病毒赛跑的老太太”――李兰娟院士。她和她的团队一起在武汉夜以继日地为抗击疫情而忙碌。年过70的她,每天睡3小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付出,给人无尽的感动;他们的名字,将被永远铭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打赢防控阻击战。自疫情爆发以来,国务院以“互联网+督查”方式,畅通举报渠道,在微博建立肺炎患者求助超话,微信开设疫情专区,倾听百姓心声,了解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督查,保证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从一问三不知的“黄冈唐主任”任撤职,黄冈市三百多党员干部被问责,到湖北红十字会被接管都表明了我党在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捍卫人民利益的决心。疫情来临,我党以铁的纪律铸就铁的队伍,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个特别的年份,全国上下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等待春天的到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一定赢!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后感2

2020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自武汉向全国蔓延开来,来势汹汹。自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在这场特殊的“抗疫”中,共产党员冲在前锋,义无反顾。但,也有个别党员临阵脱逃,生死面前考虑自我利益,关键时刻担不起责任,守不住“领土”,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检验着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因而,疫情当前,我们共产党员要经得起“灵魂三问”。

一问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奋战一线击退病魔。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正是考验我们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时刻,关键时刻看党员,如果共产党员都产生消极“应战”,疲惫“抗疫”的状态,那么我们和病魔之间的争夺战便会困难重重。因此,我们共产党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尽快找差距、补短板,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二问担当使命是否坚守,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在要求。初心使命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这是病魔对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提出的考验,考验我们的初心是否坚定,我们的使命是否牢记,越是艰难险阻越向前,这是共产党人崇高的信仰。任何困难都不能击败我们,打垮我们。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各项工作也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三问无私奉献是否依旧,一心为民终生为国。无私奉献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在践行初心使命时的重要“武器”,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我们愿意放弃小我成就大我。历史和实践的无数经验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人民群众才能克服艰难,取得胜利。时值抗击疫情重要关头,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树立一心为民,终生为国的理想目标,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才能最终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冬将尽,春可期,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疫早灭,病早康,国早安泰,祥和人间的理想境界。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后感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检验,更是对我们每一个群众的考验。病毒来袭,疫情蔓延,全民“战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这一路,他们做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一路,他们甘于奉献;这一路,他们信守了承诺。抗击疫情我们“疫”直在路上。

“疫”路上的坚持。只要疫情不退,他们就会一直坚守岗位不放松。春日暖阳里,你会看见那令人感动的标配:“白大褂”“红马甲”“警服蓝”,仿若天空中的一道彩虹,带给我们安全与希望。在一道道检测路口,有穿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有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有穿着警服的基层民警,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抗击疫情”。他们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用实际行动构筑起防疫工作的坚强屏障。为了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每天不断地重复着,“你好,从哪里来?请出示有效证件”,对往来人员测量体温,叮嘱他们带好口罩,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车。

“疫”路上的奉献。无论何时,只要乡亲们有需要,党员志愿者们就会一直行走在这条送货路上。“来,张阿姨,你要的面条2斤。”“王大爷,你要的种子、化肥到了哦。”不远处传来了一阵阵送货的吆喝声。疫情期间,为了方便老百姓生活,乡镇的党员干部当起了“送货郎”,为老百姓代买油盐酱醋。送货上门的时候还当起了宣讲员,宣讲疫情防控知识,用自己的行动为乡间小道上增添了一道暖心的色彩。有的热心居民还自发捐款捐物资,用每一个“小我”为国家贡献一份“大爱”,他们“疫”路上的的奉献精神证明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只有同舟共济。

“疫”路上的承诺。只要疫情不退,我们就会一直宅在家,等待春暖花开。为了打赢战“役”,我们共同遵守承诺——不串门、不访友,不聚集,自觉隔离宅在家中。每天看看书籍,写写文字,开启云办公模式,按照上班期间的工作节奏及时有效地处理工作事物,决不让思想掉队。闲下来,敲敲键盘码码字,记录下内心的感悟,迎接每一天的日出,每一天的夕阳,每一天的夜晚,每一天的快乐,迎接打赢疫情阻击战的春暖花开。

上一篇:关于下雪思乡的诗句下一篇:关爱生命,阳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