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课教学

2024-06-27

实习课教学(精选8篇)

篇1:实习课教学

实习研究课教学反思

衢州白云 李宁宁

已经实习了一个月,对自己的表现还是不是很满意。这周我上了一个研究课。是继第一个上完研究课,第二个上研究课的。研究课的结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关于这堂研究课,我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

课前准备:《夸张的脸》是三年级第6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陶泥的方法制作一张夸张的脸,培养学生对雕塑造型的理解,学会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表情。

其实上手工课最害怕的就是纪律问题,三年级的孩子比较活跃喜欢动手和别人一起合作,但是缺乏课堂纪律的表现。在上研究课之前,这堂课我进行过几次的试讲,有一个纪律好的班,还有个是纪律不是很好的班,两者差别很大。纪律好的班级在陶泥的时候很安静,大部分同学较听话,然而纪律不太好的班级老师还没有说开始动手做的时候就已经动手了。两者风格差别很大,但我依旧选择这节课。在课上我发现陶泥太硬了,以至于学生在动手做的时候不是很好掌握。我想让他们直接用陶泥工具直接切出脸型,之后小面积的可以用陶泥技巧的,但在上研究课的时候还是出了差错。这是我在课前准备上不够充分,没有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

课中:这节课主要有7个环节:

视频游戏导入―用两组人物的对比引出夸张―两组面具强化夸张的表情―制作步骤及技巧―学生作品欣赏―学生作业―评价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视频中《会跳舞的脸》这个有趣的人物表情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我播放了两次,这个视频有点短,一是怕学生没有准备好上课,用视频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二是通过这个视频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

在新授部分前半部分都很顺利但是在后半部分出现了很多差错。通过用成龙和憨豆先生现实和漫画人物对比,学生的反应也是很兴奋的,回答问题都很积极。但我在赞美他们的语言上不是很突出,教学语言的组织方面有很大的欠缺。通过两组面具来强化夸张的人物面部表情,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好奇的,在观察的方面会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说的很多,各种想法的都有。在制作环节中我出现了很大的失误,一是我在示范中没有很清晰的让学生看到,只是用了几个简单的动作来让他们说出陶泥的技巧,在这一方面学生就失去了兴趣,迫不及待的也想自己动手实验,而我没有做到组织好纪律。在接下的学生作业欣赏环节学生也失去了兴趣,欣赏作业的时候我应该介绍一下学生的作业可以吸引他们的一些注意力。学生制作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是陶泥太硬揉不动;二是学生合作的问题。

学生作业展评环节,虽然我有展示学生作业但没有做到很突出。一节最关键的部分是学生作业的展评环节,这不仅可以直观的反映学生的作业情况,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以后的学习有更大的进步,但往往在这一环节我们很容易忽略掉。

通过这次的研究课我学到了很多在平常的上课中遇到的问题怎样去解决的方法,通过研究课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在组织教学、教学语言上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不仅是一次磨练更是一个机会,让我们不断的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篇2:实习课教学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三周的实习生活从指缝间悄悄溜走,我们渐渐步入正轨,每天听课、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做着老师该做的任务,其实作为一个教师,这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工作,更是体现自我价值的事业。作为刚刚开始教师生涯的我们,要想从一名新手蜕变成为一名老手,不仅仅是时间的长短,更需要自我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学校为了促进实习老师的成长,每周会有教研组组织听课评课,肯定优点,指正不足之处。这周恰好是我讲课,这是我上岗以来的第一次公开课,也是对我这三周实习的成果检验,我很重视,星期五要讲的课我从星期二开始备课,我从网上查了各种各样有关该节课的内容,搜了许多优秀的教案借鉴,其次还向指导教师请教了相关的内容并讨论了该节课的重难点。接着我去准备教案,写完教案后指导老师热心的帮我提出不足及建议,我虚心接受,其次还和舍友一起演练了一遍过程,修改不足。星期五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学生们笑脸盈盈地说:“老师,别紧张,有我们呢”,那一刻,感觉内心被温暖所填充。一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有一丝丝不满意,自己因为紧张,大脑断片了,导致一个小内容一带而过,造成衔接不连贯。

在评课过程中,教研组的各位老师也给我提出了建议,例如语速太快了、与学生互动较少,并对教学内容的深浅给了一定的建议等等。此次讲课,让我受益匪浅,知道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让我在以后教学中改正错误。同时聆听老教师的谆谆教诲,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篇3:电子专业实习课教学体会

一、针对专业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电子专业实习课是一门知识面很广的课程,它不是单纯一门工艺课,它与理论联系十分紧密。具体牵涉到模拟电路基础知识、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传感器原理、无线电整机工艺、自动控制元件的应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等。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于计划的制定,要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基本依据,以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为基础。

(一)精选综合电路,提高学生技能

综合电路包含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器件和传感器。综合电路的制作给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但是缺乏完整的电子设备概念, 缺乏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学生来说, 提供了理论为指导对完整功能电路进行实践的机会。它要求学生掌握理论指导实践, 对电路功能进行调试, 并判断电路功能是否正常。《电子专业技能训练》的综合电路都比较有代表性, 但是传感器的应用电路较少。所以我在教学中安排了《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中没有的热传感器应用电路─“自适应烘干系统”。该电路包含温度检测放大电路、温度比较电路、交流过零检测电路、可控硅触发延时电路、可控硅触发时间选择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电源电路和加热器 (用灯泡模拟加热器) 所组成。学生在调试过程中会发现两只手不够用, 因为学生用电烙铁加热的同时要手拿螺丝刀调节电位器, 还要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因此促使学生思考, 学会用鳄鱼夹制作万用表夹具表笔。学生既学会调试的方法、又学会自己制作的测量工具的使用, 提高了技能。

(二)增加新元件,提高学生识别元件的能力

在电路的选择上,尽可能每个电路都有新的元件,提高学生识别元件的能力。例如,我将报警电路中的8个电阻(8个电阻阻值相同,每个电阻的一端相连)换成排阻,这样学生可以多认识一种元件。声讯报警电路中特意安排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两种报警元件。学生会发现两种蜂鸣器在外表上大致相同,但仔细看,两者的高度略有区别,有源蜂鸣器的高度为9mm,而无源蜂鸣器的高度为8mm。如将两种蜂鸣器的引脚朝上放置时,可以看出有绿色电路板的一种是无源蜂鸣器,没有电路板而用黑胶封闭的一种是有源蜂鸣器。并一步判断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还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档Rxl档测试:用黑表笔接蜂鸣器"+"引脚,红表笔在另一引脚上来回碰触,如果触发出咔、咔声的且电阻只有8Ω (或16Ω) 的是无源蜂鸣器;如果能发出持续声音的,且电阻在几百欧以上的,是有源蜂鸣器。同时可以对两种蜂鸣器的驱动电路进行比较。有源蜂鸣器直接接上额定电源就可连续发声;而无源蜂鸣器则需要接在音频输出电路中才能发声。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有源”和“无源”的定义,并学会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选择蜂鸣器,提高了学生选择元件的能力。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以获得职业知识为前提, 以技能训练为主要途径而实现。如果学生缺乏必需、够用的职业知识, 就无法组织实施任何有效果的技能训练。很多学校在安排电子专业实习课时, 就将该课程定义为单纯的实习课, 对教师教学中需要强调的理论不做安排。另外, 很多电子实习的老师只要求学生装好电路, 完成电路功能调试就可以了。学生对电路的原理却一无所知, 造成理论无法指导实践、实践无法检验理论的现象, 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在电子专业实习课中安排理论课, 重点分析所要安装电路的原理, 明确安装的步骤和调试的方法, 对学生安装和调试以及故障排除有很大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实习目的、原理、方法、步骤、数据记录等内容指导下, 理解电路的原理和具体功能的实现, 促进技能的提高。此外在教学安排上, 理论教学必须为实习教学服务, 故此, 在教学重点、难点上应有所偏重, 可以将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点, 与实习联系不大的教学点, 或过于抽象的内容, 尽量少讲, 甚至不讲。尽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 重点讲实习相关的理论。例如, 常用的电路有直流稳压电源、集成运算放大器、译码显示电路等, 这些电路的原理要在理论教学上要重点讲。而差动放大器在实习中主要以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形式出现, 在教学上只要重点讲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和应用, 而差动放大器的原理可以少讲。

三、讲求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 激发兴趣

由于多种因素,技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将事先装好的电路在课上演示给学生看。例如,我将装好的照明灯自动点熄器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发现这个电路在光线暗时LED灯自动亮,而在光线亮时LED灯自动熄灭而产生了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知识装电路的兴趣,认真学习,并体会自己安装电路的成就感。

(二) 专题操作练习提高技能

我将直流稳压电源的各种电路进行汇总。例如,将串联型可调稳压电源、三端稳压器组成的正负可调稳压电源、三端稳压器组成的正负固定稳压电源和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稳压电源安排在一起进行专题操作训练。将555的三种基本应用(单稳态、自激多谐振荡器和施密特触发器)安排在一起进行专题训练。专题操作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个课题知识的理解,学会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对该课题的内容进行对比,学会知识的扩展,提高应用能力。

(三)应用计算机虚拟仿真软件(Multisim)提高教学效果

电子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新的器件、新的工具和方法层出不穷,对一些已经成熟、比较关键的新技术和新器件要及时引进到教学中来。受学校办学条件的制约,很多实验在实训室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虚拟仿真软件(Multisim)等辅助实践教学,不仅可以节约学校购买新器件和新仪器的大量的资金,而且可以在电脑上直接连接电路并完成调试,这样可以调节学生实训的情趣,实训效率大大提高,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在学生实习中要求学生做到三严。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严格正确的操作规程和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是指学生无论是填写实习报告还是动手操作,必须严谨认真。例如:学生在测量测试点电压时,要求学生对测量数据要认真读取,正确反映仪表的精度。在要求学生自己布线安装电路时,布线要横平竖直,如果学生不按此规范布线就要求重做。严格正确的操作规程是指学生在操作中必须遵守规程,我不定时巡视进行检查及批评。例如,书本、电路板、元件、电烙铁、仪器仪表的摆放要正确且不影响工作;下课后每个同学都要整理自己的桌面和地板。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守科学规律,对数据不伪造、对问题不回避,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五、综合评分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电子专业实习课的特点是侧重职业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验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考核学生的实习成绩只用实践成绩来衡量不够全面。考试应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种。理论考试要对安装电路的原理、元件的识别、检测和选用、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等知识进行考核,可以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考试要对学生整机安装工艺、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进行考核,可以反映学生实践能力。两种考核同时进行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只有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才有助于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不断努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改进,以提高学习成绩。而教师也有机会从教学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改进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篇4:钳工实习指导课教学探究

关键词:钳工;实习;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33-01

一、钻研教材,分析教学目的

钻研教材是上好钳工实习教学指导课的前提。具体表现为:研究教材的版本、作者、实习课题及实习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实习课题与前后课题的联系;研究实习课题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而分析实习课题的教学目的是上好钳工实习指导课的基础。具体表现为:通过实习课题教学,学生必须了解、理解的知识内容及应掌握的技能、技巧;同时分析实习课题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实习课题教学,了解学生的技能应达到的等级标准。在综合以上两者的基础上,运用所授知识和思想品质相统一的教学教育性规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研究学生,设计教学方法

研究学生,设计教学方法是上好钳工实习指导课的保证。钳工实习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综合实习指导课的结构,灵活运用启发提示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习指导法等教学方法,突出钳工实习教学的示范性、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实习的积极性,讲练结合,教得生动,学得轻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结构,优化实习教学

合理课的结构,优化实习教学是上好钳工实习指导课的中心。根据认识规律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联系的规律,钳工实习指导教学课由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三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入门指导占总课时的12%左右,巡回指导占总课时的82%左右,结束指导占总课时的6%左右。

1、入门指导是学生学习钳工实习理论,明确工件具体操作工艺的理性认识主要阶段。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授课时首先简介与实习课题密切相关的工艺知识,采用多种教法,联系相关钳工工艺理论讲清、讲透;其次分析操作工件图,直接切入实习课题,同时明确技术要求(主要是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及配分;再次引导分析、总结工件的实习操作步骤(一般情况下,这是实习课题的重点内容),充分运用分步教学法,即指导教师示范一个步骤,要求学生同步训练一个步骤,同时指出该步骤容易出现的问题,深层次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尔后将各个步骤进行整合演示和训练;最后列出工件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缺陷(一般情况下,这是实习课题的难点内容),多方面分析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要从组成操作工艺系统(钻、铣床等、钳台(台虎钳)、工件、刀具、操作者等)的因素中寻找突破口,拎出操作工件的注意事项。

2、巡回指导是学生将学到的钳工理论指导实习操作并不断完善的感性认识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除按照入门指导中的操作工艺加工工件外,须留心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而作为教学主体的指导教师,更应全面观察,及时了解操作工艺的实施情况,抽测工件,对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集体指导,同时对巡回指导中个别“差生”出现的“离奇”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从分析他们原有的技术、理论基础入手,指导他们寻求产生缺陷的原因,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肯定他们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做到从根子上补差。总之,在巡回指导教学过程中,实习老师的技能指导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从而使学生少走弯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结束指导是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抽测考评、分析总结,布置作业的主要阶段。实习老师在综合抽测评分的基础上,结合巡回指导中出现的共性、个性问题,紧紧扣住入门指导,多层次、全方位分析工件未操作好的原因;多角度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多方面挂钩相关的工艺理论。依据巩固性教学原则布置课外作业,帮助学生消化、巩固、提高。

四、围绕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围绕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上好钳工实习指导课的关键。整个实习教学过程围绕教学重点全面展开。首先在入门指导中,实习老师应依据认识规律,综合采用较先进的教学手段,辅以一定的动感语言,体态姿势,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师生共同合作,多角度解决实习课题的教学重点;其次,在巡回指导中,实施教学重点;再次,在结束指导中总结教学重点。同时,实习指导老师应该严格遵守教学规律,针对实习操作难点,站在理论的高度,全方位、深层次剖析,同时落实具体的针对性措施,突破实习课题的教学难点,升华钳工实习指导课。

五、德智结合,既教书又育人

寓德育于钳工实习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上好钳工实习指导课的灵魂。首先,必须端正学生的学习、实习态度,稳固其专业思想。学生刚开始钳工实习操作,苦、脏、累、单调、枯燥接踵而至,很多学生由于认识不足而导致实习积极性不高,个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此种情况下,实习指导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介绍历届优秀毕业生(如首届全国职业中学“钢城杯”钳工技能比赛状元蔡洪兵等)刻苦成材事迹,也可针对个别学生具体情况做细致性思想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实习的兴趣一天天被激发,实习的热情一天天高涨,渐渐爱上钳工实习,为钳工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实习指导教师应严于律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钳工实习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钳工实习教学中,实习指导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教学态度及教学作风对学生学习、实习态度及工作作风的影响举足轻重,“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实习指导教师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必须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拳拳父母心,体验到老师的切切育子情,全面丰满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这样才会更自然有效在实习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篇5:建筑认识实习课教学方法探讨

建筑认识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赵晓芳

华耘

(同济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200092)

摘要׃

同济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是成人高等教育学院。建筑认识实习是其建筑学本科专业的大学一年级暑期的必修实习课程。它为日后的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及结构选型等专业课奠定良好基础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试图摸索出适合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认识实习

成人教育 教学方法

一、建筑认识实习的教学目的及成人教育的特点

建筑认识实习是建筑学专业的大学一年级暑期必修的实习课程,时间为期一周。对于还没有接触建筑学专业课的懵懂学生来说,对建筑(如建筑空间、建筑材料及结构体系等)的认知至关重要,本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建筑认识实习的教学目的

首先,它为大学二年级开始的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及结构选型等专业课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建立对建筑的初步感性认识:建筑空间的形态、尺度等;再次,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如建筑分类、结构类型、建筑材料等。

2、成人教育的教学特点

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成人教育既有共性,更有个性,即成人教育特性。而成人教育对象即有高中起点的成人脱产本科生,又有专科起点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教学方法与内容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有所不同。而在成人教育的建筑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中以高中起点的学生占绝大多数,所以认识实习至关重要。

二、建筑认识实习的教学方法探讨

1、通过参观认知不同类型建筑的功能与空间形态、尺度

建筑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壳,而是空间本身。人与空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对空间有私密性和公共性的要求。

通过同济大学本部校园建筑、人民广场会展建筑、浦东陆家嘴高层办公建筑、外滩历史建筑及居住小区住宅等不同类型建筑的参观,从建筑功能要求的角度认知建筑的分类类型、内部空间形态及尺度关系,为建筑设计课奠定基础。

2、通过参观认知建筑空间、表皮的材料建构方式及建筑的结构体系

建筑作为工程与技术的统一,具有物质性的本质属性。归根结底建筑是由各种材料所营造和构成的。通过各种材料的适当使用,表现空间、场所的特质和建筑的形式乃至历史文脉的延续和

建筑认识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发展,一直是建筑实践活动中不变的主题之一。而建筑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也必须由建筑材料以一定的建构方式围合而成。也就是说,建筑空间的营造离不开建筑材料。

通过建筑外墙材料来认知建筑表皮肌理,比如金茂大厦裙房的干挂石材墙面,同济大学医学院的面砖墙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清水混凝土墙面,汇文楼水刷石、干粘石墙面,图书馆及教学南北楼的仿清水砖墙墙面,上海大剧院的点支式玻璃幕墙等。同时要求划出材料的分格尺寸。通过去建材超市百安居,直观地了解建筑室内装修材料种类、性能、价格及厅、卧室家具、厨房厨具、卫生间洁具等的尺寸。

通过建筑结构体系的认知材料可以分为结构骨架材料和围护装饰材料。比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楼是钢结构体系,中德学院及研究生院瑞安楼等是框架结构,教学南北楼及学生宿舍楼是砖混结构,大礼堂是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结构,羽毛球馆是大跨度木构折线拱结构,一·二九礼堂是三角形木桁架结构等。同时要求测量出结构钢柱、钢筋混凝土柱等结构构件的断面尺寸。从而为建筑构造、结构选型课奠定基础。

3、通过每日的建筑钢笔速写认知建筑外部体量的组合关系及建筑的形式、风格

建筑的外部体量关系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当然,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外部体型还要反映出结构形式的特征。从建筑的立面处理了解古典建筑的构图原理(如外滩历史建筑的横三段纵三段的立面构图手法)及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学原则(如人民广场的大剧院、城市规化展览馆等屋顶结构形式的暴露和玻璃幕墙的通透墙体形式);同时了解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通过体量组合处理所能表现出的建筑的性格特征。例如办公楼、学校等建筑,由于功能特点,通常适合于采用走道式的空间组合形式,反映在外部体型上必然呈带状的长方体。再如剧院建筑,它的巨大的观众厅和高耸的舞台在很大程度上就足以使它与别的建筑区别。紧紧抓住这些由功能而赋予的体量组合上的特征,便可表现出各类公共建筑的个性。

通过钢笔速写的写生练习,提高对建筑风格形式的认知,提高学生抓建筑的“形”的能力及徒手表现能力。虽然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使用电脑画图、计算机软件建模表现,但作为建筑创作思维的徒手表现依然非常重要。通过每日建筑写生,必然能为提高学生的徒手建筑表现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为建筑表现课奠定基础。

4、通过写参观日志和实习的总结报告提高建筑理论的书面表达能力

锻炼学生写报告的能力也至关重要。通过写参观日志,来收集建筑结构体系的资料、材料通过建构方式所营造的空间形态、性格及尺度的变化以及建筑细部的处理方式等的资料,从而把自己对建筑的认知及时记录下来,以为总结报告收集素材。而通过实习报告的归纳总结,又可提高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和运用建筑术语进行理论表达的修养水平,且为建筑设计课的参观报告的撰写、大学期间发表文章的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认识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三、结语

以上是我对建筑认识实习教学方法的一些心得体会。认识实习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结构选型等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试图摸索出适合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

参考资料:

篇6:大学生汉语会话课教学实习报告

20xx年新春伊始,我在xx大汉语文化学院参加了为期4个月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虽说先前也曾有过一些零星的中小学文史课、暑期国际班汉语课的教学尝试,但完全独立承担大学本科留学生的一门课程——102级会话课,却还是第一次。对外汉语汉语教学侧重于二语语言点的运用和操练,不同于国内语文课堂上文学分析鉴赏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本科汉文专业出身的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新年过后,伴着料峭春寒,留学生们便陆续从异国他乡来到北京。2月下旬我略带忐忑地走上讲台,见到了我们102-6班的19名学生,开始了第一次的会话课。第一次课前的准备时间不是很充足,但我还是花了不少功夫,把课文全部录入PPT,又把PPT精心修改了一番。课后,室友问我的感受。我很含糊,答曰“没什么好的感觉,也没什么坏的感觉,反正是稀里糊涂撑下来了”。我想这也许是大多新手教师初登讲台的感觉吧,一切都在一种未知的迷茫中尝试着,摸索着,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方法,还包括学生的性格、汉语水平、偏好等等。

而后的日子里,我大体保持着最初的教学思路和方式,但是随着集体备课时老师耐心的指导、纠正,以及对学生各方面了解的深入,在教学细节上我时有变换,一直没有停止摸索和尝试。常常觉得这班可怜的留学生就这样无辜地充当了我教学实验的牺牲品,负罪感油然而生。好在这班来自日、韩、印尼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保持了亚洲国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一直对我十分友好,课上也非常配合。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淌过,曾经以为很漫长的三四个月实习期就这样在寒去暑来中悄然流逝,细细回首着自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成长历程,不禁感慨万千。当然,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所收获的,除了感性方面的快乐,更多的,应该是理性方面的反思、经验、教训以及成长。

一、教学效能感及其变化

培养和提高教学效能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对教学过程推进和教学效果都有重要影响。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于是我告诉自己,树立自信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第一步。

我们班上的19名学生均来自亚洲国家,以韩国、日本居多,还有两名印度尼西亚学生。大家的汉语水平大体相当,属于初级偏上等,但在这个班级内也略呈好、中、差不等的差异。一般来说,亚洲国家的学生不如欧美学生那么活跃、善谈,少有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口语能力往往略次于书写及书面表达能力。而我担任的恰好是以说练为主的会话课,于是,怎样活跃课堂氛围成了我的一大难题。

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的语言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还比较欠缺,外加我的性格不是很外向,不属于那种特别活泼幽默的老师,对自己的灵活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也缺乏信心。因此,虽然我在课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备课工作,但登上讲台时还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过我相信自己终能以一贯的沉稳、踏实和足够的耐心、热情来打动我的学生。

教学效能感的确定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教师的性格和主观判断能力,二是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三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价。我知道,乐观积极的教师会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心态开展教学工作,适时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教学内容的传达、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学生的学习思考、作业水平及运用能力都满怀信心,推动教与学两种行为的完美结合和相互促进,即使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都能及时合理地进行处理,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我深知自己和如此优秀的教师还相去甚远,成长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认为,只要多向优秀的老师们学习、交流,认真备课并适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堂课都能比前一堂进步一点点,那么这次实习工作之于我的意义也便凸显出来了。

好的教学效能感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信心和判断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效能感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推进而变化的。在这4个月的教学实习过程中,我渐渐地感觉到自己教学效能感的变化。通过一次次集体备课时老师对我的指导,通过自己不断的反思与调整,随着和学生们交流了解的深入,我从最初登台的底气不足、生硬死板到后来的从容自然、灵活应变,从最初的不善于组织学生发言讨论到后来的经常组织讨论、表演,课堂气氛也从最初的沉闷呆板变成了后来的积极活跃、言笑晏晏。这些变化虽然未必那么明显,但却是真实地存在着。于是我渐渐地对自己的教学有了信心,觉得自己较先前更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了,上起课来也越来越灵活自如了。

二、教学意识及其变化

教学意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包括课堂意识、情境意识、互动意识、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等几个方面。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活动,教师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而缺乏教学意识的教师,即使掌握了很多专业基础知识,也难以成为优秀的教师。

课堂意识表现为教师应有明确清晰的教学计划,能够综合把握主次、详略,能在课堂上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时间。在实习的前几节课,我常常难以把握主次、详略,常会在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重点问题上却也并未完全让学生弄明白。整个课堂进度上也稍显滞后。在与老师、同学交流之后,我渐渐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在自己备课的过程中标清主次,有时还看着时间做些试讲、演练,在实际讲课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要更好地控制整个课堂进度,在一些问题上须收放自如,切忌浪费宝贵时间。

情境意识表现为教师应善于设定各种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通过提示自己进行思考。我曾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上学到过一些设计情境的例子,觉得那些例子都巧妙无比,但自己实际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常常绞尽脑汁却依然无法设计出很好的处理语言点的方式。在培养教学情境意识方面,集体备课时老师的建议和PPT上的例子给了我很多示范,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我渐渐地丢掉了最初的死板、拘谨,多了些灵活善变。不仅是挖掘生活中的见闻来设计情境,就是不大的教室里的每个人、每张桌椅、窗外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的道具,来帮助学生理解。

互动意识和问题意识方面我做得尤其不好,常常自顾自地讲课、说解,而忽略了和学生的交流;提问时常常机械地注视着PPT大屏幕,而忽略了这是和学生的对话;常常是我提问题请同学来回答,而忽略了让他们发挥积极主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想,起初课堂气氛无比沉闷的最大原因便在于此。我反思了自己的性格、态度、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也去听了老师的课,通过对比寻找自己的失误点。我也尝试着用眼神、动作和全班同学交流,设置更多的引导性问题,尽量抽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和表演,也经常鼓励他们思考、发问,偶尔还加进几句和课堂内容有关的俏皮话或幽默例子。实习到后半学期,我的课堂气氛终于活跃了起来,学生们也对我更友好、亲切了。

作为一名教师,你的统观全局能力、控制时间能力、设计教学能力、交际表达能力,甚至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短期内这些影响也许是很微妙、难于察觉的,但时间久了,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构成教师持久的教学风格甚至人格魅力。在树立教学意识方面我需要做的努力还很多,还应该多向优秀的老师们请教、学习。

三、课文生词,句子,课文处理方式

由于会话课是以操练句型和语段表达为主,故而从第一次课开始,我便把大部分课堂时间用在了句子和课文的处理上,并未给生词过多的处理时间。

通常一课结束的时候,我会把预习生词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下次新课开始的时候,或者我领着学生一起读两遍生词和重要词组,或者挑学生先读,每人读一个生词,读对的话大家跟着齐读一遍,读错了我会先纠正发音,再领读一遍,之后便开始处理课文。在单词发音方面,我们班学生大多数表现还是不错的,但也有不少同学对于“四声”和“舌尖前音、舌尖后音”把握不准,尤其是印尼学生,他们最靠近中国的南方方言区,分辨这些音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因此我特别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课下他们找我练习时我也很耐心地帮忙。

这样的处理单词方式的确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帮助学生正音后他们的发音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课下不把预习当作业,新课前对单词的意思仍不明所以,直到领读时才开始查电子词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于是后来的课上,我把所有的生词都作为一个语言点放在课文里,和重要句型一起处理,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课文中讲解生词时,我觉得图片解释法和例句解释法都很有效,前者一目了然,适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讲解,后者便于领会意义及用法,以便举一反

三、灵活运用,适用于副词、介词、量词等的讲解。

每次备课整理PPT时,我把所有的课文都打在PPT上,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在每部分的课文中圈出重要句型、语言点及生词,略修改超链接,使得每一个语言点对应一个讲解,课上根据课文内容设置若干问题,一边通过提问来串讲课文,一边操练句型、语言点和生词。串讲完一部分之后,再添加一个复述课文的超链接,点同学来填空,时间充裕的话大家再一起填空,复习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

对于重点句型和语言点的处理,最初缺乏经验的我总是试图用一大段话来解释其意义和用法。然而从学生迷茫的眼神里,我知道自己长篇大论的解释是多么的令人费解,接下来的操练过程中,学生仍然错误百出,有些错误甚至让人忍俊不禁,例如将“早晚非感冒不可”理解成“早上和晚上都会感冒”。为此我颇感失落。亓老师听课之后的一番点评与建议点醒了我。会话课应该尽可能把开口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不能像对中国学生那样拼命解释词义和用法,因为长篇解释对外国学生来说非但难起作用,反而徒增负担。之后,我便听从老师的建议,一点点改掉自己长篇解释的习惯,尝试通过设计提问或者给出较多例句来引导学生自己领会语言点的意义,然后再进行操练。语言点操练的方式大致包括:造出例句挖空重点词让学生填空、给出前半句让学生造出后半句、给出图片或设计提问让学生利用语言点来回答,等等,其难度依次递增。这些方法都是很有效的,只是有时因为我的例句或问题设计不当导致学生难以回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要再三斟酌,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思维方式,设计简明易懂的例句和问题来引导课堂的操练。

全部课文和重点练习题处理完之后,倘若时间富余,那么根据课文内容组织一些小的即兴讨论或表演,不仅引导了学生继续操练新词和语言点,还有利于加深其对课文内容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不过我只尝试过三四次即兴表演,大多数时候由于未能很好地控制课堂时间而不得已放弃组织这些活动。通过本次实习,我明白了科学合理地控制课堂时间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自己还需要在更多的教学实践中去练习。

四、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

课堂教学语言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的教学工具,又是直接关系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外汉语课堂有着不同于国内汉语教学课堂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具有解释功能和学习功能的双重性,符合学习者需要的可接受性,语音、词汇、结构、话题、文化等的受限性,等等。

在实习的初始阶段,也许是由于紧张和拘束,我很少使用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外加对学生语言程度不甚了解,大多数情况下我使用的教学语言过于复杂,经常冒出一些让学生费解的生僻词汇,如“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回答下这个问题”、“来北京之后你还适应吗”;对语言点的解释也较为繁琐,如“‘哪儿能呢’是反问,实际上表示否定,意思是‘不能’、‘不会’”,“‘可不是嘛’和我们表面看到的意思也不一样,它实际上表示肯定、赞同,有强调‘事实就是这样’的意思”,这样一来学生大都听得云里雾里、不辨东西,做作业的时候还是会造出“-你怎么又在这儿摔倒了?-可不是嘛,我从来没有摔倒过”这样的句子来。

后来,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之后,我尽可能地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少说话,把时间和机会更多地交给学生。尽可能地设计简短的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来控制学生的思路,使其一步一步地自己领会一些语言点的用法。此外,充分利用丰富形象甚至夸张的语调变换,来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点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失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佳策。例如“要说感受嘛,咱多少还是有点的”一句中包含了中国人特有的感情色彩,这种谦虚中略带得意的意味,要给外国人讲明白着实不易,但通过眼神、姿态等的配合,外加夸张的语调来重复几遍,然后再加之以大量的例句操练,学生就会渐渐领悟其中的意味了。类似的还有“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此外,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也会在很多情况下发挥作用,比如讲解“发抖”、“告辞了”、“松了一口气”等语言点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对外汉语教师还应该收起内向和拘谨,要活泼、自然、放得开,甚至有一些表演天赋。起初也许是因为和学生们还不太熟悉,我显得比较拘谨,在课堂上语调平淡,不太懂得利用对语调的控制来吸引学生、讲解语言点。随着同他们了解的深入,我渐渐地放开了一些,同时也体会到了控制重音、语调、利用肢体语言在推动课堂顺利进行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尤其是会话课课堂,教师还应该极力避免说一些无用的“废话”。比如,课前过多的寒暄、语言点啰嗦的解释、长篇大论的讲故事、重复学生的或正确或错误的回答、对学生过繁琐的赞扬或批评等,这些都是忌讳,会严重耽误课堂时间,减少学生实际操练的机会。在力避“废话”精简课堂用语方面,我已经做了一些尝试,有了一些进步,但仍需不断改进。

五、教师的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对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以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教育学》讲义上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虽不见得多么正确,却着实给了我不少压力。实习的初始阶段,我明显地感觉到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对我的讲解特别迷茫,作业也是问题百出,为此我懊恼极了。老师来听过课之后,也对我提出了不少调整建议。我告诉自己不能气馁,新手教师都有一个成长过程,没有谁一上手就一帆风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及时调整、补救。

上了几次课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多少长进,于是开始从自己的性格、态度、交际能力,以及教学意识、教学语言、课文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一些反思,并在反思之后及时地做了一些调整和改变。具体的一些反思和调整在之前的几个小节已经分别讲过了,我明白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是通过这些简单的反思,我已经体会到了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教学实习于我而言也是学习的一种,只有把教学实践和思考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反思解决问题,再把这些解决方法付诸实践去检验,我们实习生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六、学生的反馈及教学评估对教师的作用

自开始实习以来,我便一直想听听同学们对我讲课时各个方面的看法,只是学生们都相当友好,当面问他们时他们总是笑笑说“挺好”,只有一个印尼学生说希望能在课上多帮助他纠正发音。不过我想,学生的反馈不一定只能通过意见调查反映出来,他们在课上的神情、表现以及课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对我的教学来说,都是一种有力的反馈。

于是,慢慢地我开始留意观察学生的神情和表现,也开始记录他们在课上及课下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个迷茫懵懂的眼神、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错误,都渐渐地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我没有讲通、没有练明白的语言点。课后我就和

老师、一起实习的同学还有舍友们交流,该怎样把那些语言点讲明白,下次课前通常会进行两三分钟的复习,帮助学生们加深理解。虽然最终我还是没能把所有的难点让所有的学生弄明白,但我一直相信,只要他们今天会的比昨天多,那么不管对于他们还是对于我来说,都是进步。

我相信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对一个教师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反馈和评估中好的方面,是对教师劳动成果的肯定,无疑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以便在今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把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而反馈和评估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教师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这些问题的作用和价值便更大。它有利于我们去及时地查漏补缺,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我们教学的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谨记:提意见并不意味着对我们的否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教师,只有不努力追求进步的教师。

七、集体备课对教师的作用和你的建议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有了资深教师的指导,有了同事之间的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教师们登上讲台才会更有把握,底气更足,我们的教学过程进行起来才会更加顺利,正如海纳百川方显辽阔浩渺之势。

在我们的集体备课过程中,老师会带着我们统一安排教学进度,一起勾划重要语言点,分析讨论讲解策略,并给予我们许多方面的鼓励与指导。如果没有集体备课,我觉得自己在刚开始准备课程时必定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初登讲台大概也是手足无措,慌乱没有条理。集体备课清晰地帮我确定了需要重点讲练的语言点,也帮我勾画了大体的教学思路,还有老师精心制作的PPT,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例句和操练方法,为我们节省了时间。

后来的几次集体备课调整为了试讲,要求我们几个实习教师每人承担一小部分上台演练。演练过程中,老师和其他实习生会及时提出问题和建议,不仅包括单词、句子和课文的处理方面,还包括作为一名教师的仪态、姿势、不当习惯等方面。

说实在的,这样的试讲给了我挺大的压力。以前每次新课前我通常只需自己准备一半内容,调整了集体备课方式之后,我不得不在新课前把一整课的内容全部准备完,修改好PPT,想好全部例句及操练方法,为了试讲不忘词,我还要把大部分例句都密密麻麻地抄在课文的角角落落里。不过一次试讲之后我便很快地发现了这样备课的好处——仔细备完整篇课文后,我脑子里的讲课思路更清晰了,重要的语言点几乎都记在了脑子里,连例句也差不多都记住了,好像不必去看那些先前抄写的密密麻麻的笔记就能讲课了。试讲过程中,老师和同学适时打断,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如果没有这些指导帮助,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习惯重复学生答案的毛病,有忽视和学生眼神交流的问题,也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使用的例句其实很不恰当,这样的操练方法不如那样的操练方法更有效。另外,我们不必去听其他实习教师的课,也有机会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讲课风格了。大家一起展示、交流,取长补短,再登上讲台的时候,也多了底气,多了自信,讲起课来也比以前要灵活熟练了。

因此建议老师在今后对实习生的指导中,将这种“压力式”集体备课方式继续进行下去,也请给与实习生们更多的示范和指导。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定期组织实习生一起观看该课型的优秀教学视频,一起探讨、学习。另外,还可以在集体备课时,将更多的学生意见反馈给实习生,不论是赞扬还是批评,相信都会帮助新手教师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结语

篇7:实习课教学

作者:罗雪,陈兴书,钟善传,蔡其燕,肖岚,姚忠祥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教学;实习课

组织胚胎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入门课程之一。它涵盖组织学与胚胎学两门学科,内容多,知识广,专业性强。传统教学主要是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实习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来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本教研室教学实践的特点,就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改革组胚实习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探讨如下。

1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组织胚胎学的教学既要有学生的主动学习、观察和提问,又要有教师的积极启发、引导和举一反三的演示。目前组胚实习课的授课教师多是低年资的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掌握程度和融会贯通均有限,对相关学科知识掌握还欠深透。为此,通过教授示范教学,或集体备课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另一方面,要求青年教师必须系统地跟班学习组胚的理论课及实习课,学习高年资教师教书育人的师德和教学经验及技巧;鼓励青年教师旁听或自学与组胚有关的基础和临床学科知识;鼓励他们利用网络及图书资料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通过资深教师的传、帮、带及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

2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地发展,形态学实验室借助多媒体、网络等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视听全方位、高效、参与式的多样化可交互操作环境。课堂上现场把网上大量形象直观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课前下载其它教学网站上相关的动画短片、图片、教学内容的检测等内容供教师备课之用[1]。多种技术的结合利于教师讲解、学生观察;它既可单独指导学生,又可多人同步讨论。不但节省时间,扩充了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丰富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引导[3]。实习课有利于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在实习中采取适当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习课前自学相关内容,然后在实习课上将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位代表讲授本章观察的要点,自主找出显微镜下的主要结构,并阐明其特点和相关功能,最后教师点评、总结、归纳。这种教学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受益良多。对于与临床联系密切或近年进展比较迅速的有关内容,学生在学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课外查找相关临床资料或文献,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互相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科的最新进展、相关的临床知识得到初步了解,扩大知识面,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4加强专业英语教学

对于医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医学英语知识十分必要,它有助于我们与世界同行相互交流。实习课授课时重要的组织结构名称用英语表达,力求发音准确,便于学生正音;板书专有名词时尽量以英文书写,便于学生记忆;考试内容中也适当加入英文内容;鼓励学生阅读专业英语方面的书籍资料,既巩固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

5考核驱动

对于学生来说,成绩是重要的,所以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在成绩中有恰当的反映,效果才会更好。课程的最终成绩包括期末理论笔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技能,并兼顾学员平时的学习情况,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学员的学习效果。这种考核方式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黄悦,苏敏,李红. 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J]. 局解手术学杂志,,16(5):347-348.

[2] 陈世丰,孔秀敏. 对组胚实习课教学的一点看法[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08,16(1):66-68.

篇8:如何把数控实习课教学搞好

关键词:设计,联系,关系

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适应新经济, 随时拓宽、更新知识。同时, 必须培养学生要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 能够迅速地迁移所学的知识于新的环境, 能够迅速地更新知识以适应相应的行业或职业要求。实习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它体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技能训练掌握的程度。技能在职业学校教育中是起主导作用。如何上好实习课呢?

一、设计好起始课

(一) 讲好“绪论”

学生们每当第一次接受新的学科学习时, 总是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理。他们渴望了解这门课程与日常生活及自然界的关系, 在脑海中提出了很多的问号。因此讲好“绪论课”是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提高学习兴趣, 丰富想象力等。作为教师要竭力讲好“绪论”课, 努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使学生非常想学习这门课, 可以用以下方法:

1) 介绍好该课程与生产的关系。如数控加工实习课, 提出问题———在生产中几乎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机械零件, 像手表, 自行车、汽车, 大到飞机火箭航天器等。都是怎么通过数控机床加工出来, 这样就会使学生去想用金属刀具加工金属零件, 为什么能?怎样加工等等。使学生心中提出许多疑问来增加其想象, 思考, 研究。2) 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化教学片, 来介绍课的成就。电教片中的内容都是结合实际录制的, 它可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增强学习兴趣。3) 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典型的工厂中的有关部门。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4)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了解数控加工全部过程增强感性认识。

(二) 上好第一堂实习课

学生初次实习要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重的学习兴趣。譬如数控加工的第一堂实习课就是认识数控加工原理;认识数控加工中相关环节等, 并且使用规范语言, 表达数控操作加工的全过程等。每当第一堂实习课后就有许多学生对数控加工产生, 问各种问题, 有的学生甚至问数控在工厂里是很重要的, 这个部门有多少人?他能否属于高技术操作工?等将来要是能去这种生产部门那该多好呀!学生的提问更加促使我去思考上好第一堂实习课以及今后教育应如何教的更好等问题。

因而, 讲好“绪论”和上好第一堂实习课是很关键的。虽然有的学生不是通过第一次课就能使他产生兴趣, 但起始课是重要的, 能够起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觉得自己又增长了知识。

二、搞好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 二者在学习中是不能缺少的。我们知道理论是靠实践来检验的, 而实践则可用理论来进行指导。在实习教学中, 理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一)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急需直观的实践 (即讲与练的关系)

我在实习教学的理论讲课中总是用一种使学生有急于想实践的心理, 为上好下一次实习课做准备。如数控编程的, G00代码表示点位快速移动, G01代码表示直线插补, G90代码表示绝对值编程等, 他们在编程中如何运用, 怎么运用, 使它能够加工出不同的零件。

课后有的同学就迫不及待的想马上知道其中的道理, 有的学生问我代码的不同组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等, 我就针对这些问题在实习课中及时练习, 并且让学生观察。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想利用理论学习去了解实践情况, 所以要在理论课中强调实践的作用及重要性, 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需要通过实习来解开某些疑问。

(二) 引导学生在实习课中深感理论学习的重要

在实习课中, 每次我都利用20分钟左右时间以谈话法的形式提问学生, 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能够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来获得知识。谈话的内容深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如编程时用G90绝对值编程, 为什么加工外圆要用G01直线插补, 回刀用G00快速移动, 加工锥度为什么要用G01。X轴Z轴同时移动产生角度?这些内容的提出, 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 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当在实习课中就有学生问我理论所学的有关内容到了实习中有时总感觉理论知识不够用的。这时我马上抓住时机向他们讲授理论与实习课的关系, 理论课的内容作为指导实际内容具有它的一般性, 而单纯实习是具体性, 只有牢牢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理论, 才能去指导类似的不同的实践。因而理论与实践课不能脱节, 即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 而每一次的理论实践之后的这一过程比前一次要有所深入, 有所提高。

理论课要为实习课服务, 实习课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 这样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掌握实践方法。

三、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体。师生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制约。因此, 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学习必须匹配。要根据每次教学的经验认真改进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启迪学生思维, 加强技能训练。

(二) 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习知识, 不断地扩大原有知识范围, “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因而要复习巩固旧的知识, 如在数控仿真中加工零件步骤必须做回参考点, 程序, 对刀, 加工, 这些已经学过了。但是在实际加工中都应在仿真系统中反复操作实验达到安全正确。那么在此基础上进行复习这样再一次接触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地实际操作, 并且加深了对此内容的认识。

(三) “难与易”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把难懂的问题拆开变为易懂的, 让易懂的使其更加易懂。以便使学生更快, 更好地掌握。如数控加工中, 以刀具补偿+刀尖半径补偿。第一步刀具对准工件端面, 来确认Z轴坐标, 第二步刀具对准工件外圆, 来确认X轴坐标。第三步在刀补中, 输入刀尖半径和最佳吃刀位置。第四步复位第五步加工出零件。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难懂, 比较复杂的地方, 于是我就将其内容拆开分别讲解并操作。这样使得学生很快地接受了。

如对刀过程中的计算测量, 难度虽然不大, 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对刀具长度补偿和刀尖半径补偿理解的不透, 于是我就用教具画图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们很快就搞懂了, 并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出准确的数值, 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习教学中, 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 采用不同的叫法讲解并且实习。实习课中要把握和展现一个“动”字。教师要知道学生的动手操作, 反复动手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强调学生写好实习报告。在复习时要把握一个“串”字, 教师把所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 这样可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保持童心的优美句子下一篇:公文写作基本格式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