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2024-06-27

事实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通用6篇)

篇1:事实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摘要】从社会性别理论视野审视我国《婚姻法》和司法解释关于事实婚姻的法律规定及其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实行婚姻登记与结婚仪式双轨制,在强调结婚登记的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承认仪式婚的法律效力;改变非婚子女的称呼,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都改为子女。以期寻求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事实婚姻 《婚姻法》 妇女利益保护 社会性别理论

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明确规定结婚必须依法履行法定程序办理结婚登记,但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男女双方未进行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婚姻现象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屡禁不止,并且成为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难题。

社会性别理论和事实婚姻

社会性别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中,它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为目的,以社会文化对于性别差异的影响为关注点,旨在改变社会发展中长期对女性歧视的社会现实,实现男女实质上平等的一种理论观念和学说。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体制化、规范化的构建下,所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性别特征,及与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等领域中的作用和机会的差异。生理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同时并存、客观存在。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影响两性地位的并非生理性别而是社会性别,男女两性迥异的心理、行为、价值判断、性别观念、分工,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男娶女嫁等等差异,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社会文化及其制度造成的。社会性别概念被不断诠释、传播和运用,并在方法论上找寻出一种全新的研究两性关系的视角和分析观念,即社会性别理论。

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我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关于事实婚姻的规定及现实,存在着表面上看似乎对男女两性均公平正义的规定,实际上却忽略了女性在事实婚姻中的权利,造成女性法律与社会地位不能得到与男性同等保护的社会现实。尽管我国关于事实婚姻的法律规定并没有歧视女性的初衷,但实施后却产生了歧视女性的后果,关键在于对长期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男女两性的传统地位和性别偏见缺乏社会性别分析,因此有必要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我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中关于事实婚姻的规定及实施后产生的效果,尤其关注对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寻求适合男女两性事实婚姻的立法对策,提出修改完善现行婚姻法律规范关于事实婚姻的具体建议,以促进婚姻家庭领域实现性别公正。

从社会性别视野看我国事实婚姻存在的问题

注重婚姻成立的形式,忽视了婚姻的实质。我国《婚姻法》注重婚姻成立的形式,《婚姻法》第八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这维护了婚姻的严肃性与法律性,强调结婚登记的婚姻才是合法婚姻。婚姻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以结婚登记为法定的婚姻形式要件只是婚姻得到社会认可的方式之一,而社会习惯却承认基于传统习俗举行结婚仪式而成立的事实婚姻。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没有配偶的男女只进行结婚登记,如果采取隐婚形式不公开其夫妻关系的,很难对其婚姻状态进行把握,不利于社会大众婚姻意识的培养和社会大众对婚姻的监督。婚姻的实质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而缔结的,具有公示的夫妻身份的两性结合。”而我国《婚姻法》强调只有进行婚姻登记的婚姻才是合法婚姻,忽略了婚姻的实质。如果男女双方具备了结婚的实质性条件没有进行结婚登记,虽然不具备结婚的形式要件,但举行结婚仪式邀请亲戚朋友参加,具有公示其婚姻状态的效果,在法律上仍按同居关系对待显然是对社会现实的漠视,不符合婚姻的实质。

注重补办登记,忽视了妇女的婚姻家庭权利。《婚姻法》第八条还规定:“未办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5条“对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法院应当区别对待: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这种先结婚、后离婚的制度设计从逻辑上讲可谓无懈可击,但其实施的效果令人怀疑。一方面,当同居关系将要解除时,事实婚姻中的男女双方当事人为解除同居关系却要先履行缔结婚姻关系的程序,这在心理和感情上均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如果恶意一方不想补办登记,以此为借口解除同居关系,这显然对另一方当事人不公平。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处于恶意一方往往以男性居多,特别是那些在财产上占有优势的一方,从实际情况看主要也是男方,为了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拒绝补办登记就可轻易达到目的,造成处于弱势多为女性一方生活更加艰难。女性在同居期间因流产、生育等原因造成身体虚弱,同居关系解除后,因抚养幼儿无暇工作,生活不能自立却无从得到法律的救济,事实上助长了性别歧视。

忽视了在刑法上的意义,不利于女性权利的保护。事实婚姻在刑法上的意义,就在于事实婚姻能否构成重婚及重婚罪的问题,即事实婚姻与法律婚姻以及事实婚姻与事实婚姻的重叠是否构成重婚罪。事实婚姻能否构成重婚、重婚罪,关键在于事实婚姻的效力,但婚姻法与刑法对事实婚姻效力的认定标准不一。在婚姻法中,依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5日《〈婚姻法〉司法解释

(一)》第4条:“男女双方根据《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算。”和第5条的规定,从1994年2月1日后,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在一起,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即使具备结婚的实质条件,也不再承认为事实婚姻,只有按照《婚姻法》的第五条的规定补办结婚登记,才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如果事实婚姻的一方当事人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在一起或结婚登记,再去为前一个同居关系补办结婚登记完全不具有可能性,这样的话,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的男女,同居发生在1994年2月1日后,由于不再承认其为事实婚姻,当然就不会构成重婚,更不会构成重婚罪,而在司法实践中重婚绝大多数是事实重婚,这样就会使刑法重婚罪的规定形同虚设。但在刑法中,依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12月14日颁布的《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发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定罪处罚”。按照此解释,有配偶的人在婚外与他人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就构成事实婚姻,当然就构成事实上的重婚,应按重婚罪处罚。这样就出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的法律效力发生冲突的现象,在婚姻法上不承认是一种婚姻关系,而在刑法上却认为是重婚关系,显然是矛盾的,并且使司法实践中对于重婚与重婚罪的认识发生偏差,相当一部分重婚、重婚罪不能认定,重婚、重婚罪的当事人得不到法律的追究。

从社会性别视野完善我国事实婚姻制度

实行婚姻登记与仪式婚结合制。我国从1950年《婚姻法》颁布实施以来,一直强调结婚必须履行结婚登记程序,才具有婚姻的效力,但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举行婚礼便得到社会承认的事实婚姻仍然普遍存在,特别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大量存在。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和与此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事实婚姻只有补办登记才有婚姻的效力,没有补办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而同居关系如何处理,法律没有做出任何规定,只能造成大多数事实婚姻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因此,笔者建议应顺应民风民俗,实行婚姻登记与结婚仪式双轨制,以结婚登记为主,以结婚仪式为辅,在强调结婚登记的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承认仪式婚的法律效力。

改变事实婚姻中子女的称呼。自1994年2月1日以后,我国事实婚姻没有补办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在没有补办登记的事实婚姻中所生的子女,按照法律规定为非婚生子女。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从表面上看,非婚子女与婚生子女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且承担同等的义务,但实际上非婚子女称谓本身就隐含歧视,如果不从法律上消除这种歧视,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歧视就更难消除。因此应修改《婚姻法》第二十五条,改变非婚子女的称呼,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都改为子女,这样从称呼上改变对非婚子女及母亲的歧视。

运用社会性别视野分析事实婚姻的法律规定可以发现,虽然在立法时力求男女两性在事实婚姻中的权利平等,但仍然有一些条款难免实际上助长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因此,应根据我国社会现实,对符合婚姻实质要件的事实婚姻当事人,在立法上建立起事实婚姻有效性确认制度,在司法上有条件承认其婚姻的效力,使婚姻弱势群体的利益尤其是女性和儿童的利益得到保护,以求男女两性婚姻家庭权利的平等能够最大化的实现。

篇2:事实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1资源税费制度的理论基础„„„„„„„„„„„„„„„„„„„ 1.1资源税的概念

1.2我国资源税制度的发展演变(可不要)1.3资源税费相关理论

2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费制度

2.1我国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的主要内容()2.2资源税制度的发展现状(1.2可合并)2.3资源税的主要特点 2.4资源税的作用

3.我国现行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3.1资源税课税范围窄 3.2资源税计税依据不合理 3.3资源税单位税额过低

3.4资源税减免政策较多,调节作用衰退 3.5税费关系不协调费重税轻矛盾突出 3.6征税对象没有分类

3.7 资源税的税权过于集中。税收调节效率低下 4.国外资源税发展状况及给我们的启示

5.资源税费制度的完善对策 5.1.扩大资源税的课征范围 5.2.改变资源说的征税依据 5.3.使资源税单位税额合理化

5.4.减少资源税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5.5. 规范协调税费关系 5.6.对征收对象进行分类

5.7.调整资源税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享比例 6.结论 7.参考文献

1.资源税费制度的理论基础

1.1资源税的概念

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纳税对象的税种,是国家凭借宪法赋予的对资源的所有权和行政权力,向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征收的一种税。广义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我国目前资源税中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

资源税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两种。一般资源税是国家对国有资源,如我国宪法规定的城市土地、矿藏等,根据国家的需要,对使用某种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取得应税资源的使用权而征收的一种税,它反映的是绝对地租。级差资源税是国家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由于资源察赋的差异所取得的级差收入课征的一种税,它反映的是级差地租。

我国的资源税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开征的一个税种。税制改革扩大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并将盐税纳入其中,但尚未将所有自然资源列为纳税对象。在我国境内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应缴纳资源税。我国资源税实施“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征收原则。其中“普遍征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所有境内应税资源品都要征收资源税,二是所有应税资源品的开采或生产者都要缴纳资源税;“级差调节”的含义是指由资源察赋、开采条件、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级差收入,通过实施差别税额来进行调节。从征收原则来看,我国资源税既包含绝对地租,又包含级差地租。1.2我国资源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无偿开采制度”;198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有偿开采制度”的开端;1984年10月,我国开始按照从利润计征的方式开征资源税;1986年,资源税改为从量征收;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矿产资源法》的修正,进一步确立了我国资源有偿取得、使用以及税费并存的制度;1998年,我国相继颁布了《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2004年以来,我国陆续调整了部分资源的税额标准,取消了部分资源的优惠政策与减征政策,拉开了资源税改革的序幕。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阶段,各种产品的生产、销售、分配和收益都由国家统一计划、管理和实施,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不例外。各种矿产资源均是由国家组建的各个地质勘查单位进行寻找和评估,勘探结果归国家所有;国家投资开采矿源,矿山企业同样为国家所有,按计划指令完成对矿产品的采选,并上交国家,所取得的收益则上交财政,由国家统一进行分配。在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多重身份于一体—既是矿产资源的所有者、生产者,也是其使用者和受益者。由于各种财产权利均属于国家,实行有偿开采制度是没有意义的,因而在这一时期,一直实行的是资源的“无偿开采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资源有偿开采制度也随之建立和演进。1982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的开端。

我国于1984年10月开征资源税,按照当时的《资源税条例(草案)})规定,征收范围包括原油、煤炭、金属矿产品和非金属矿产品,但根据当时价格不能大动的情况,为了避免企业既得利益受到影响,资源税实际征税只限于少数煤炭、石油开采企

业。资源税开征时,是按照资源产品销售利润率确定税率征收的,即销售利润在12%以上的矿山企业要按规定缴纳资源税,销售利润在12%以下的矿山企业则不需缴纳资源税。资源税征收采用从价超率四档累进税率的方式,其初衷是调节级差收益,公平企业税负。

1986年施行的《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但当时鉴于资源产品销售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为稳定资源税收入,决定将资源税计税办法在原设计税负的基础上,改为按产量和销量核定税额从量征收。

1993年全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对1984年的第一代资源税制度做出了重大修改,形成了第二代资源税制度。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细化及扩大了资源税的范围,把盐税纳入其中,征收品目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同时正式把按超额利润征税改为按矿产品销售量征税,按照“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就资源察赋状况、开采条件、资源等级、地理位置等差异设置了不同税额,即同类产品资源条件不同,税额也不相同。1994年,《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开始实施,其《附录》中列出了我国当时己发现的全部173种矿产及其补偿费率,结束了矿产资源无偿使用的历史,也从此形成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税费并存”制度。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探矿权和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逐步停止了各地矿业权的无偿授予,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效益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1999年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又发布了《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财

综字[1999〕183号)。

从2004年起,我国陆续调整了煤炭、原油、天然气、铅锌、钨等部分品目的资源税税额标准,从而拉开了新一轮资源税改革的序幕。

2004年7月和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下发文件,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将陕西省部分地区煤炭企业资源税额调整至2.3元/吨(财税「2004」128号);自2004年7月1日起,将山西省煤炭资源税额调整至3.2元/吨,青海和内蒙古调整至2.3元/吨(财税[2004〕187号)2005年,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额标准的通知》(财税[2005〕 115号),规定从2005年7月1日开始,上调油田企业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额标准为原油14~30元/吨,天然气7~15元/千立方米,新标准规定了每吨30元、28元、24元、22元、18元、16元、14元七个原油资源税税额档次,每千立方米15元、14元、12元、9元、7元五个天然气资源税税额档次。此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也宣布,自2005年5月1日起,调高河南、安徽、宁夏、福建、山东、贵州和重庆等省市的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这是继2004年年底调高山西、青海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的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第二次调高煤炭资源税。

2006年,湖北、湖南和内蒙古三省区的煤炭资源税税额分别提高至3元、2.5元和3.2元(财税[2005」169号、170号、172号);冶金矿山铁矿石资源税由原来的减征60%改为减征40%,即按规定税额标准的60%征收。同时调整的资源税项目还包括:取消对有色金属矿资源税减征30%的优惠政策,恢复全额征收;锰矿石资源税使用税额由2元/吨调至6元/吨;铂矿石资源税适用标准调整为:一等税额标准8元/吨,二等税额标准7元/吨,三等税额标准6元/吨,四等税额标准5元/吨,五等税额标准4元/吨(财税[2005〕168号)。

2007年1月,财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焦煤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的通知》(财税「2007」15号),宣布自2007年2月l日起,将焦煤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由3.2元/吨上调至8元/吨。2007年8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对铅锌矿石、铜矿石和钨矿石三种矿产品资源税做出调整,其中铅锌矿石资源税平均上调410%,铜矿石平均上调330%(财税[2007〕100号)1.3资源税费相关理论 1.3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资源税费制度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收益及分配方面的研究,沿袭了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收益分配的理论,集中在矿山地租、要素收入及财产收入上。收益分配的比例由要素的边际贡献决定。李嘉图在《论矿山租金》一文中指出,矿山和土地一样要给矿主支付租金,矿山的租金是以无需付租金的最贫瘩的矿山索取的资本回报为基础,决定其它较为多产的矿山的租金。这里的租金实际上是一种级差地租的概念。马克思发展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其地租理论体系包括了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他指出,真正的矿山地租的决定方法,和农业地租是完全一样的,矿产所有权的垄断是产生矿山绝对地租的原因,资源察赋及分布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源泉。绝对地租的概念与产权的收益(权)是基本等同的。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收入与分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产权中的)所有权与收益权上。国外政府对其资源所有权的利益体现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对资源开采征收权利金,也有些国家采用征税的方式。国际上对于权利金是一种税还是一种费在认识上也存在不同。权利金作为一种税,相当于是一种不动产所得税,是矿产资源所有权在不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因让渡矿业权而取得的收益并对之课征的税收,是对纳税人(矿业权人)支配拥有的非其所有的财产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的矿业权)所征收的税收。但权利金不是由税务部门征收的,由于它是一个专门的领域,为降低征收成本,由矿政管理部门负责征收,因而有别于一般的“税”。权利金作为一种费,如美国认为权利金是美国财政最大的一笔非税收入,但其源于国家的财产所得,收缴后进入国家财政,又区别于一般的“费”。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自1984年资源税在我国开征以来,资源税费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矿产资源财产权益,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等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种种弊端也不断显现,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的焦点集中于“税费并存”问题,即作为资源的基本租金,其存在形式是否合理,各种类型的资源税费是否应该保留或合二为一,或者资源税本身即应直接予以废止。1.认为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都应予以保留。

苗建伟等人认为,即使矿产资源通过拍卖其开发权来达到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但是对于原来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也不应被取缔。因为资源补偿费本质上是对国家进行的资源普查投入的补偿,必须予以回收以保证国家新的普查工作的资金来源;而资源税的存在形式应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标准,为应付公共支出而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应起到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2。

2.认为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合二为一,作为资源的基本租金,以资源租金(权利金)的形式计征。

吴鉴认为,国家作为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人对采矿权人征收的各种有明确的经济内涵的费用—矿山地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资源税普遍征收、级差调节,对采矿权人征收,又与资源条件藕断丝连,归并到矿产资源补偿费中才是正途3。王广成4、杨人卫5均认为,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二者都是矿产资源价值的实现形式,都体现了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而这在税理上是重复的,所以应将二者合一,作为矿产资源的基本租金,以资源税或资源租金的形式从量计征。陶树人等也建议合并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为“优质资源税”,使之真正成为补偿资源所有权人的优质资源级差收益,费用原则上纳入国家预算管理,考虑到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地方利益,中央和地方可按一定比例分配“。张磊认为,应参照国外的权利金制度,将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统一合并为“资源税”,以理顺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经济关系和级差收益的关系,从而减少征收成本,便于政府统一管理7。袁怀雨认为,矿产资源随着开采只会减少,直至消失,不可能要求其在经营(开采)中保值、增值,只能要求国家对矿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和矿业权必须在经济上得以体现—获取被消耗掉的矿产资源的资产收益。前者为矿产资源作为一种国有资产的价值,即矿产资源在被勘查之前就具有的原有价值,体现为矿业的超额利润(绝对矿租和第一形态级差矿租),由其所有者—国家以矿产资源权利金的形式加以征收(以此取代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后者为收取矿业权使用费与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业权价款。资产性矿产资源管理必须保障在矿业经营 活动中这两种国有资产的收益不致流失,否则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矿业权只是一句空话8。

3.认为资源税或资源补偿费征收不合理,应予以废止。

鲍荣华等人认为,1984年开征矿产资源税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矿山企业由于矿产资源自然及经济条件优越而引起的级差收益,即对矿山超额利润部分的征税,属于级差地租性质。而1994年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却将增收范围扩大到所有矿种的所有矿山,违背了矿产资源税开征的初衷,起不到调节矿山级差收益的作用,因此应取消此税种征收,或者仍保留此税种,而采取零税率征收9。关凤峻从土地的剩余征税出发,分析了地租和土地税的征收主体、征收对象、征收依据、征收目的。进而把土地与矿产作类比,说明了由于资产所有者不同,决定的地租(矿租)和土地税(矿产税)的征收主体、征收对象、征收依据、征收目的存在与否及其差异,指出资源税没有立税的理论依据,补偿费理论解释存在错误’“。从“财产权利第一,政治权利第二”的原则出发,国家只要拥有财产权利,就应首先充分利用这种权利;弃财产权利不用而动用政治权利,是对政治权利的滥用和浪费,也即是国家机关放弃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原则的义务,张文驹也建议取消资源税”。郑爱华等人认为,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例外);当发现矿床后,消耗多少储量(资产)就

减少多少储量(资产),因而矿产资源的消耗是得不到补偿的,也不能增值,矿产资源资产(储量)的增加是通过生产要素的追加得来的,与所消耗的矿产资源资产无关。应取消现行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2。

2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费制度

2.1我国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是依据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执行的资源税。凡在我国境内开采规定的矿产品或盐的单位或个人,都应按规定缴纳资源税。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包括所有矿产资源,征收品目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纳税人在开采主矿产品的过程中伴随开采的其它应税矿产品,凡未单独规定使用税额的,应按主矿产品视同主矿产品税目征收资源税。资源税按产品资源条件不同,税额也不相同。计征依据按照从量定额办法征税,即应税产品的销售量或自用数量,税率为幅度定额税率。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课税数量x单位税额。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不同税目的应税产品,应该分别核算,不能准确提供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的,从高适用税率。资源税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所得收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资源税中海洋资源税归中央,其余归地方。此外,中外合作开采石油、天然气,目前按照规定征收矿区使用费,暂不征收资源税。现行的资源税主要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统一税政,简化税制,将盐税并入资源税,作为其中一个税目,简化原盐税征税规定;二是以普遍征收,级差调节为原则,扩大了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并规定生产应税资源产品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缴纳一定的资源税;三是资源税的负担与流转税负担结构的调整作了统筹考虑,一部分原材料产 品降低的增值税负担转移到了资源税。2.2资源税制度的发展现状 9 8 4年,我国开征了资源税. 当时只对开采天然气、石油、煤炭的企业开征,并且按照销售利润率超过 1 2 %的利润部分征税. 1 9 9 4年,我国对原有资源税进行了改革,形成了现行的资源税. 规定不再按超额利润征税,而按矿产品销售量征税,并且为每一个课税矿区规定了适用税率. 其征税对象为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并且把征税范围扩大为7个税目: 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原矿、黑色金属原矿、有色金属原矿、盐. 1 9 9 4年征收的资源税一直沿用了十几年没发生变化.近年来国家又快了资源税改革步伐,2 0 0 3年以来中国陆续调高了一些省、市的煤炭资源税的单位税额,授权部分省、市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如2 0 0 6年又开征了被称为“ 石油暴利税” 的石油特别收益金. 目前,资源税还处在进一步改革之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 自然 资源需求越来越大,经济飞速发展和资源日益紧张之间的矛盾加深,现行资源税已经越来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了.

2.3资源税的主要特点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制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实行资源的有偿使用。一般来说,国家可以凭借自然资源所有权向资源开发经营者收取租金,也可以凭借行政权力征收税费。在我国,国家既是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又是政治权力的行使者,因此在对资源开发利用时,国家通过征收资源税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有偿使用。凡在我国境内开采或生产应税资源产品的单位或个人,都要依法纳税。这其中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对开采原油、天然气的中外合作油(气)田企业暂不征收资源税,另按规定征收矿区使用费。

第二,只对特定资源征税。资源的范围广泛,不仅包括矿产资源,还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但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征税对象并不是全部自然资源,也不是对所有具有商品属性的资源都征税,而主要是有选择地对部分矿产资源和原油进行征税。其中,原油仅指开采的天然原油,不包括以油母页岩等炼制的原油和其他人造石油;天然气,暂不包括煤矿生产的天然气;煤炭,仅指原煤,不包括选煤、洗煤和其他煤炭制品;金属矿产品和非金属矿产品,均指原矿石:盐,指海盐原盐、湖盐原盐、井矿盐和卤水。

第三,普遍征收,级差调节。资源税根据各矿山的储量状况、开采条件、品位高低、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而规定了不同级别的征税标准,一个矿区一个税率,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由有关部门根据其开采状况在幅度内予以确定,从而调节各个资源开发者和使用者的级差收入。

第四,实行从量定额的计税方式。资源税按吨、立方米、千立方米等单位从量定额计征。这种征收方法只与开采量或销售量有关,与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无关。便于计征和缴纳,便于设计差别税额,便于确定纳税人的纳税地点,维护资源税产地的利益。2.4资源税的作用

资源税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合理开采。国家开征资源税,根据资源开发条件的差异,确定不同税率,一方面可以抑制企业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大弃小、乱采滥伐的行为,使资源能够充分地得到开发利用,有效减少资源浪费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励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积极提高技术水平,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机制,从而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节约资源。

第二,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资源税的开征,体现了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原则,有利于国家财政资金的累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资源税作为绝对地租,参与资源价格的形成过程,改变了过去无偿开采和使用资源的状况;资源税作为级差地租,能够调节资源开采企业的级差收入。将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收归国有,保障了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合理收益。

第三,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资源赋存状况以及开发、运输的难易程度存在和很大的不同。资源储量高、条件好、品味高、开采容易的企业生产成本较低,反之则较高。由于矿产企业多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难以通过自主定价转嫁生产成本,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矿产企业的利润水平,从而在利润分配上失去了合理的基础。开征资源税,可以调节不同资源条件下企业间的收入,对资源条件好的企业课征较高的资源税以将其超额利润收归国有,对资源条件较差的企业则可通过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方式对其进行补偿,从而使企业的利润能够大体反映其主观努力程度和生产管理水平,排除了资源因素造成的分配上的不合理,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环境,使企业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调动企业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有利于促进各个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资源富集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地区,例如西部地区。开征资源税,一方面能够提高资源所在地的收益,提高当地的公共服务,改善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开征资源税能够增强资源所在地恢复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弥补因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损失,为开发和寻找新的资源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现行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3.1资源税课税范围窄 从资源税开征的目的来看,其征税范围本应包括一切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但是,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由于各种原因,只规定了对原油、盐等7种矿产品开征资源税。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只对这几类资源征税的范围明显过窄。首先,无法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目前,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和滩涂资源等的开发利用已十分普遍,不对这些资源征收资源税会导致资源破坏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不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同样是被开采的自然资源,一部分不征收资源税,而另一部分却征收,使纳税资源的价格比非税资源的价格高,这与税收调节经济,营造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功能相悖。3.2资源税计税依据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了资源税的课税数量:(一)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二)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由此可见,现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依据;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依据。这种计税依据使得对企业已经开采而未销售或使用的无需付出任何税收代价,直接鼓励了企业和个人对资源的无序开采,降低了资源的回采率,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和浪费。由于资源税的计算以产量而不是储量为基数,企业开采而未销售或未自用的资源,不在纳税范围,许多企业难以抵挡利润的诱惑,往往采取掠夺式开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数字显示,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巧%,有些甚至低至10%。这意味着实际储存100万吨的煤矿,有的只开采了10万吨就被废弃,还有 90万吨被白白浪费。山西煤炭资源平均回采率虽然比过去有大幅度提高,但仍不理想,只有40%回采率。而按不可再生资源的规范,采掘要求其回采率应为80%一90%。

同时,资源税全部从量征收,实行的是递减税,征税多少与矿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及矿山企业的盈利没有关系,不利于改善矿业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不能通过税收这个重要经济手段实现对矿产资源的调控,这一点在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中显得十分突出,由于需求和运力的原因,一些矿产品价格迅猛上涨,矿山企业的利润也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资源税从量征收,不仅使国家未能得到应有的资源收益,重要的是国家失去了对企业因价格变化而产生的利润调整手段,使得公共收益流入小集团手中,产生了新的更大的不公平

另外,征税计量单位与生产实践计量单位不统一。如沙、石资源的课税数量按吨计算,而开采、使用数量是以立方米计算的,两者之间缺乏合理的折算比,造成征收管理中课税数量不准确,为相关人员寻租行为提供了可能性。3.3资源税单位税额过低

由于资源在市场中的一般价格由劣等资源价格决定,并遵从优质优价、劣质劣价的规律。现行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只反映了劣等资源和优等资源级差收益,资源税税额最高60元/吨(固体盐),最低0.3元/吨(煤炭),这种以劣质低价为基础设定的不同级差的单位税额,不因资源市场变化而调整,与市场机制要求相背离。从整体水平看,我国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偏低。税率是税制的主导,过低的资源税单位税额使资源税制在能发挥作用的有限空间难有用武之地

我国资源长期以来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低价政策,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它是最后进入市场的商品,而且进入市场的总量少、范围窄,其进入市场过程中提价的幅度远远低于其他商品。近年来,国家鼓励我国资源商品要尽量与国际接轨,这导致我国长期受政府调控下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持续走高,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波动,而政府的资源税率是不变的,与资源价格波动没有相关联系。如近年来我国油价持续走高,但对原油的开采税率确实十几年之前的,在这种价格现状下征收的资源税率必然偏低。资源税单位税额设置偏低,而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开采条件,而与该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影响无关,我国资源结构的不同及地区差异,造成了资源的贫富矿之分和开采的难易之别。在资源管理混乱的状况下,往往会出现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问题,弱化了税收对资源的保护作用。

以煤炭资源为例,我国的煤炭资源税自1984年以来,整整20年没有动过,平均税额仅为0.5元/吨。如此低的征税额度,加之我国在企业取得矿产资源开发权问题上采取的是审批制而非公开招投标制,使企业往往是无偿取得采矿权。在极高利润的趋使下,很多投资者纷纷投入到煤炭资源的开采中来,“吃肥丢瘦”式透支性开采和巨大的浪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据统计,自建国以来至2003年,中国累计产煤约350亿吨,而煤炭资源消耗量超过1000亿吨。在“吃菜心”式的开采过程中,中国至少扔掉了650亿吨的煤炭资源,按2003年的煤炭消费计算,这些煤够我们用近40年。

资源税税负过轻导致资源税收入增长不能同经济增长相适应,资源税保护国家资源、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由于资源税幅度税额标准由中央制定,而其税收收入归属于地方财政。因此,在近年石油、煤炭价格高涨的背景下,中央资源性垄断企业取得了高额的利润,但地方政府的收益却没有相应增加,导致地方政府对资源收益持有不满情绪。从企业的角度看,由于资源税税负过轻甚至微乎其微,企业大多并不在乎这个负担,在无休止的掠夺开采中,企业收益颇丰但浪费现象惊人,资源利用率极其低下。3.4资源税减免政策较多,调节作用衰退

从财政角度看,资源税优惠政策造成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不规范。资源税优惠减免以政府直接放弃和让渡部分税收收入为代价,这必然使得地方政府收入中规范性的税收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在政府职能不断加强和财政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各部门必然通过设置一些收费和创收项目来组织不规范的收入,以弥补预算资金的不足。而这些花样繁多的收费和创收也逐渐发展成为政府难以控制的乱收费。由此可见,过多的税收优惠也是导致收费泛滥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从市场角度看,资源税优惠政策不利于公平竞争。在市场经济中,一些纳税人享受的税收优惠,实际上就是其他纳税人遭受的税收歧视。资源税优惠减免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开展公平竞争。从适用地区看,目前资源税优惠中存在的地域性减免政策,不利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课税对象看,现行资源税依据纳税人开采利用不同资源品而制定优惠政策,不利于经营不同品种的同行业纳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如现行适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即因资源品的不同特殊属性而降低了低丰度油田和衰竭期矿山的资源税,虽然体现了政府针对东北经济发展特点的政策倾斜,但造成的税负不公显而易见。从资源配置看,资源税是资源产品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某些资源产品在开采和利用活动中享受了税收减免,那么这类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就更具价格优势,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能够在同样价格条件下实现销售,赚取更多的利润,最终使得资源配

置向那些在开发利用中享受减免优惠的行业、企业和资源品转移。

从国家资源基础角度看,资源税优惠政策有悖于资源保护政策。出台资源税优惠政策,将对资源开采者产生暗示作用,鼓励其增加对于享受优惠政策的经营活动的投入,以通过满足市场对资源品的巨大需求来达到获取自身利益的目的。为了充分利用各地对矿产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优惠期内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部分企业就很可能采取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大弃小的方式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率,尽最大可能增加资源税的实现数量。因为对大部分矿山来说,其开采期一般都在5年一10年之间,探明的大储量的矿山并不多,因此企业往往寻求最大的短期经济效益。加之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资源税优惠政策有进一步刺激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利用之嫌,不利于资源保护。3.5税费关系不协调费重税轻矛盾突出

3.6征税对象没有分类

李亮会计10分现行资源税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3.7 资源税的税权过于集中,税收调节效率低下 资源税属于公享税,其税收管理权集中在中央税种的立法权,税法的解释权,税种的的开征权,停征权,税目税率调整权,减免税权等均高度集中在中央并且资源税的大部分收入也由中央取得,这中分配机制令许多地方不满意按常理说,矿产资源既然是国家的公共资源,代表国家的利益的中央政府占资源国家利益的中央政府占资源税的大部分本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我国许多地方是依靠属地资源. 经济才得以发展起来的。而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不但造成环境状况急剧下降. 而且所造成的土地和水资源的严重流失和浪费。完全由当地民众承担. 地方民众和地方政府却不能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得到合理收益。同时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权限.,不能通过调整资源税政策的方式调节地方经济,不能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及财政变化的需要对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税履行开征、停征或减免权,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的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

4.国外资源税发展状况及给我们的启示 4.1国外资源税现状

鉴于各国或地区资源享赋的差异及其经济影响的不同,实际纳入特殊课税的资源范围也就存在差异:有的涉及范围较广,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对自然资源产品征收的资源开采税,其自然资源就包括各种矿物、其他天然矿床、岩盐、海盐、各种木材(包括纸浆原材和松脂以及其他林业产品)。被特别课税的自然资源最常见的是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如安哥拉、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荷兰、挪威、月一麦、法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西班牙、泰国、英国等,都对石油和天然气征收特别税或适用特别规定。有些国家如加拿大、菲律宾以及上面已提及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等还特别对林业产品征税,法国则对森林砍伐征森林砍伐税,泰国单独对柏木征税。有些国家还对一些特殊资源征税,如安哥拉对钻石征税,泰国对燕窝、水产征税等。此外,对于石油的下游产品如汽油、柴油,不少国家都纳入消费税应税项目征收消费税。国外税费体系 二十世纪以来,矿产资源国有化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在社会主义国家这固然是公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独立的民族国家,普遍实行了矿产资源国有制。老资格的资本主义国家,则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使矿产资源同土地脱钩,在保持土地私有的同时实行矿产资源国有化,例如前联邦德国;二是限制土地私有化的发展,例如美国从1930年起停止向私人出卖国有土地(过去己经卖出的,私人土地所有权包括矿产资源所有权仍然有效)。这样各个国家就普遍强化了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矿产资源财产权利制度的重要性大大提高。矿业活动是一项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其应服从一般的税收制度与规定。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源税收制度一般主要包括:所得税(公司税)、权利金(产量税、产品税、采掘税等)、超额利润税(资源租金税、资源租金权利金等)、进口税、出口税、按土地面积征收的税费(租费)、申请/登记费、印花税、矿权转让税、销售税(营业税、增值税)、教育税、附加税、环境税等等。其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涉及的税费包括:权利金、超额利润税、红利、保证金、资源耗竭补贴等。不分资源条件优劣,征收“权利金”(royalty)以体现资源消耗补偿;区别资源条件优劣,征收“资源租金税”(rentaltax)以体现级差收益分配。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涉及的税费一般包括:权利金、资源租金税、矿业权租金、折耗准备金、红利等 4.3国外资源税的借鉴

通过对各国资源税制度的了解,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各国的资源税制度尽管不尽相同,但普遍通过立法确认了矿产资源归国家或全民所有,并通过征收权利金来体现资源所有人与开采人的关系,通过征收资源租金税来调节资源察赋差异产生的超额利润。总体来看,各国对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界定较为明确清晰。

第二,各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包括原油和矿产资源,也有很多国家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对诸如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征收资源税。从而不仅拓宽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还可以对更加广泛的资源进行保护,引导资源类企业合理开采。

第三,各国对取得的资源税收入,明确规定了其专门用途,并设有相关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资源勘探、保护、管理及成本补偿。通过设立这种机制,可以有效防止资源税收入被挪作他用,为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5.资源税费制度的完善对策 5.1.扩大资源税的课征范围

从世界各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看.资源税税目可涉及到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以及海洋资源、地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其中以矿藏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为主。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显得过窄.仅限于7种矿产品和盐。应按照公平税负的原则.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逐步扩展到所有自然资源.按照“宽税基、低税率、少优惠”的基本思路设计。资源税的征收不但要包括矿产资源,还应逐步包括土地、森林、山岭、草原、水、动植物、海洋、空间等自然资源。基于目前的征收管理水平.可以考虑先将国家目前已经立法管理的一些资源纳入其中,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海洋资源、渔业资源、滩涂资源等。对现行资源税范围进行重新调

整,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水资源费等并入资源税,成为资源税的一个税目.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所有权性质的生态物质资源税制。5.2.改变资源说的征税依据 首先,将资源税的计税依据由按销售量征税改为按生产数量征税,这可以使企业开采后没有出售而积压的资源也成为应税资源.使企业积压的资源产品也负担税收,引导企业节约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其次,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相结合的方式。从价征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标准,按照一定的比例 计税,税收收入与价格变动直接相关。与征税对象的数量也有紧密联系,可以调节产品结构,最终调节产业结构。但是,从价计征方式必须要求资源的价格统一,信息比较透明、公开、容易取得,目前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信息基本统一、公开.实行从价计征的条件已经成熟,因此可以首先对这些资源实行从价计征。对于其他不具备从价计征条件的资源可以继续实行从量计征 的方式,但是要调高单位税额,以提高税负水平。最后,积极探索回采率计征等方式,待条件成熟后付诸实施,创新资源税计征方法。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后。相关企业税负加重,为降低成本,资源消耗企业将被迫采用先进技术节能降耗,从而有利于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5.3.使资源税单位税额合理化

在确定资源税的单位税额时应充分考虑和认识到以下因素: 1.政府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让渡价格应以劣等资源为基础:

2.政府作为资源的所有者应将自然赋予的利益收归国有,根据优质资源高税、劣质资源低税的原则制订单位税额:

3.表达资源的稀缺度越大.政府对该种资源的限制程度就越强.资源税税率就越高:

4.反映资源开采形成的外部成本.即资源的有害物质含量越高。在开采过程中给予环境造成的损害越大.资源税税率就应当越高: 5.4.减少资源税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保留《资源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优惠政策,明确可以享受优惠减免的条件和优惠减免权的归宿.杜绝资源税中各种非法减免和越权减免的发生。同时,将税收优惠政策重点由鼓励资源开采转为鼓励资源节约.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资源循环再生的利用率.使资源税成为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税种。此外,适当调整消费税、出13退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机制,以协调发挥资源保护效应。5.5. 规范协调税费关系

就资源税而言,已形成地方固定收入:就矿产资源补偿费而言.其收入已构成中央和地方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和矿产资源使用费征收机构的经费。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的关键是:1.顺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财产权益的经济关系和级差收益的关系.要求以资源税取代矿产资源补偿费.维护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2.行资源税按照资源产品的销售数量为计税依据普遍从量征收与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实质含义类似:3.家目前已对矿山企业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 使用和公开出让制度.应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并人资源税.实行国际通用的权利金。李亮会计8分浅谈资源税的改革和完善.pdf

5.6.对征收对象进行分类

5.7.调整资源税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享比例

中央应适当地让利于地方.中央分享小部分资源税收入,地方分享大部分收入。让利于地方.对中央财政并无大碍,对地方而言,情况则大不一样,地方多分享资源税,可以为地方政府恢复生态、治理环境解决资金问题 调高地方资源税分配比例.有利于资源省区真正发挥资源优势.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发展。我国许多资源都集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经济不发达,而许多资源又是不可再生的,将资源税大部分留在地方,有利于缩小中西部之间的差距.让地方分享资源税改革成果。资源税的收入分成.可以借鉴2 0 0 6年国务院公布的《 关于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的分配方式。

篇3:量刑建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一) 量刑建议制度有助于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

此次刑诉法修正之前, 检察机关起诉书中不会提出具体的量刑种类及幅度, 也不会有单独的量刑建议书, 量刑被认为是法院依据职权独断的领域。检察机关仅仅将定罪问题纳入公诉的范围会带来法院在量刑上滥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因此, 量刑建议这一制度的改革可以对法院量刑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制约, 有助于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

(二) 量刑建议制度使得量刑结果更具有公信力

刑罚的种类及刑期的长短与被告人的实体权利密切相关, 刑期的细微差别就可能会对被告人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影响其对判决结果的接受度。刑诉法修正案规定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量刑意见, 此时, 公诉方就更有可能站在国家和社会利益的立场上, 兼顾有利于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全部量刑情节而提出更为公平的量刑建议, 使得被告人从心理上更能接受裁判的结果, 有助于其接受改造, 也使得被害人对最终量刑结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三) 量刑建议制度有助于提高检察机关业务素质

公诉人不仅要查明与被告人定罪有关事实及证据材料, 还要查明与被告人量刑有关事实及证据材料以提出量刑建议, 从而促使检查官更加认真细致对影响定罪及量刑的方方面面进行审查, 这就要求检察官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业务素质。量刑建议最终是否被法院采纳、采纳了多少也会影响外界对检察机关业务能力的评价, 从而增强了检察机关人员的责任感, 从而不断激励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使得检察机关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二、量刑建议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未明确规定量刑建议制度

2011年10月1日两高三部联合签发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在全国开始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也于同日试行, 标志着量刑制度改革正式试行, 量刑建议纳入了法庭审理程序中。但是目前, 我国关于量刑建议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只有《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 (试行) 》、《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和《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试行) 》。虽然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在原来第160条基础上做了修改, 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量刑建议制度。

(二) 量刑标准不一

《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量刑标准没有规定统一的操作规范, 因此在实践中量刑建议制度的推行和发展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试行) 》对其规定的15类常见犯罪的量刑以外的其他犯罪的量刑没有规定。由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结合当地实际, 对常见量刑情节及其他尚未规范的量刑情节以及常见犯罪的量刑起点幅度、增减刑罚量的具体情形和各种量刑情节进行细化, 造成实践中各级检察院的标准不统一, 甚至位于同一级别的检察院在不同区的量刑标准也不统一。

(三) 量刑建议适用范围小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试行) 》只对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15个常见罪名的量刑作明确规定, 对于其他犯罪, 公诉人只能是参照其他罪名, 或者凭自己的经验提出起点刑、基准刑和拟宣告刑, 但是往往由于量刑建议依法无据而得不到法院采纳。

(四) 量刑建议效力不明确

《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 (试行) 》第一条即规定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公诉权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于这个认识, 有部分研究人员就认为量刑建议书和起诉书一样, 具有启动量刑程序、界定审判对象和范围以及约束法院量刑审理的对象和范围的作用;同时也有人反对上述说法, 认为法院的量刑调查和量刑辩论是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后续, 量刑建议书与起诉书很难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而只能当做法院量刑时的参考。法院量刑裁判的范围也并不局限于检察官的量刑建议, 而是可以针对各种量刑事实和情节进行调查, 也可以就被告人的量刑种类和幅度组织辩论。

三、量刑建议制度的完善

(一)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量刑建议制度

目前, 全国范围已基本确立起量刑建议制度, 量刑建议是诉讼制度, 应该由法律进行规定, 以保证该制度的法律地位。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虽然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还是找不到量刑建议制度的合法依据。因此, 应当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 “对于公诉案件, 检察机关可以提出量刑建议。”

(二) 制定量刑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目前量刑标准不统一并不是意味着要制定尽可能细致的量刑建议指导文件。从实践中看, 各试点检察院有采取建议绝对刑期的, 也有采取建议相对刑期的。应该由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共同协商, 规定具体的量刑原则、量刑基准、量刑要素的适用规则、个别刑罚的适用规则等, 然后各机关分别制定实施细则。以在法定幅度内提出量刑建议为宜, 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 可以提出确定刑期的建议。需要说明的是, 刑幅度本身也是应该加以规制的。

(三) 量刑建议适用范围

笔者认为无论是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 还是检察机关自侦的案件, 也无论是以简易程序审理还是以普通程序审理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的案件, 无论是一审案件、二审还是再审案件, 原则上检察机关都应可以提出量刑建议, 但是对于一些案件认为不适合提出量刑建议的可以不提出。

(四) 明确量刑建议的效力

量刑建议不具有启动法院量刑裁判程序、界定法院量刑裁判范围和对象的效力, 量刑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量刑建议属于法院量刑裁判参考的一部分, 量刑建议作为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申请书, 所包含的量刑事实和量刑情节是法院制作量刑裁决的事实依据之一, 所提出的量刑种类和量刑幅度也是法院形成最终裁决的依据之一, 量刑建议对法院方并不具有预先的约束力。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未明确规定量刑建议制度, 以及存在量刑建议适用范围小、量刑标准不一、量刑建议效力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需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量刑建议制度、制定量刑标准的指导性文件、量刑建议适用范围以及明确量刑建议的效力。

关键词:量刑建议制度,刑事诉讼法,刑罚

参考文献

[1]姜涛.量刑建议制度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 (5) .

[2]陈岚.量刑建议制度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权力清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关键词:权力清单制度;依法行政;动态管理

权力清单制度,是指政府及其部门或其他主体在对其所行使的公共权力进行全面梳理基础上,将职权目录、实施主体、相关法律依据、具体办理流程等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并公之于众。当前,我国学者总体上都对权力清单制度持肯定态度,认为权力清单有助于促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府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对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和政府权力的规范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也提出权力清单制度在实践中还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全国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都已开展了权力清单的梳理和制定工作,许多地方和部门已经率先“晒”出了权力清单。但从实际情况看,权力清单在梳理、制定中及“晒”出后都存在诸多问题。地方权力清单的制定普遍存在着权力分类不清、界限不明,法律衔接配套不到位、主体单一(政府自己梳理自己),各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随着权力清单制度在各地的全面实施,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到权力清单制度的可持续性。

一、目前权力清单推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依清单行政与依法行政标准不一致

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权力清单设定的依据种类繁多,不但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甚至包括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国务院部门内设司局文件、省委省政府及其各委办局的文件,所属市委市政府等等文件(这些都是俗称的“红头文件”)。但是依法行政的依据通常是指《立法法》中列出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法院在行政案件审判中如认为“红头文件”不合法,会直接认定其不合法并不予采纳。两者标准的不同会导致权力清单出台后如引发行政诉讼,一旦 “红头文件”被法院认定不合法,相应的权力清单就必须进行调整、修正。

(二)权力清单的调整、管理和监督成为个别地方政府自己規范自己权力的游戏

在权力清单的梳理、制订过程中一些为地方政府及部门基于自身的利益,借调整之机再次觊觎被让渡的权力领域,将有利益的事项列入清单,而将政府要承担的责任,“麻烦”的事推到下级政府或直接踏出清单,甚至有些将原来让渡的权力又借清单之名重新划入自身权力范围。为防止权力清单成为个别地方政府自己规范自己权力的游戏,调整、管理权力清单的主体还应包括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

(三)权力清单“晒”出后缺少统一规范的应对管理措施

全国各地一些“晒”出的权力清单的政府或部门在晒出清单后都遇到不少质疑和问题,可是面对问题却都缺少一个统一规范的应对措施。如上海市南京东路街道在向媒体发布了”晒“出三份清单的消息后,事后才发现三份清单存在许多概念性的错误,面对新闻媒体和一些街道老信访户追要清单详情的要求,黄浦区审改办和南京东路街道只能一边在内部加紧修改,一边以各种理由应付媒体和信访户。目前,全国各级政府审改办内部、各清单制定部门中都没有形成一套权力清单问题应对措施和制度,一旦遇到问题只能各自为阵,各搞一套,被动应付。

二、关于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管理的构想

(一)开展权力清单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的调研

从长远看,权力清单的调整和长效管理不可能由各级政府审改办这样的非常设机构长期管理。因此,在全国层面尽快组建由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开展权力清单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建构起一套与现有的立法体系、行政法、组织法体系相衔接的、可操作的权力清单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通过这套机制的运行不断消除三张清单中的错漏和隐患。

(二)建立权力清单问题报告制度,实现信息的畅通

畅通权力清单情况、问题信息报送反馈通道,确保实时掌握权力清单梳理、特别是出台运行后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建立权力清单问题报告制度,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部门就本部门权力清单梳理、特别是“晒”出后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定期向所属政府审改办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所属政府审改办在对各工作部门报告的问题汇总分析后定期向上一级政府审改办报告,如事项紧急或重大的,所属政府工作部门和审改办也可不受固定时间限制而即时报告。

(三)形成全国统一规范的问题应对处置的流程

改变当前权力清单“晒”出后,各级地方政府、工作部门在遇到问题时,在权力清单调整、管理上各自为战、各搞一套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的问题应对处置制度。目前,可暂由国务院相关部门牵头在全国审改办内部先形成一套全国统一的问题应对处置程序。

(四)构建人大、政府、司法机关自下而上的联动机制

为维护权力清单的公信力及合法性、正当性,清单全面“晒”出后,调整和管理工作决不能由政府自己单独实施,必须将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及社会公众纳入进来。要理顺人大、司法机关与政府权力清单调整、管理之间的关系,构建联动机制,形成人大、政府、司法机关自下而上的联动机制。通过上下级人大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相互之间的联动及时对权力清单的调整问题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周庆智.《控制权力:一个功利主义视角――县政权力清单”辨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5月.

[2]郁建兴,许梦曦.《权力清单:地方政府公共权力监管的新起点》[J].浙江经济,2014年第7期.

[3]赵勇,马佳铮.《大城市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路径选择——以上海市Y区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3月.

作者简介:

篇5:事实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法1102班 田旭 1104000230

【摘要】:随着近两年来国庆“黄金周”出现的交通拥堵、各大景区人流爆棚,社会各界对弹性休假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从2008年1月起开始正式施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赋予广大劳动者带薪休假的权利。该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假权。然而,这一制度在很多企业并未得到实际执行。本文通过对年休假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旨在让年休假制度能更好地惠及劳动者,让广大劳动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旅途上实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梦!【关键词】:带薪年休假 休息权 监督与完善

一、引言

我国的放假制度使得国庆“黄金周”成为人们选择出游的最佳时机。然而,近两年来拥堵在高速公路的焦灼与各大旅游景点的“人山人海”,令“黄金粥”诸多的“哀”与“稠”成为了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难题。无论是九寨沟的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还是北京故宫的超载奇观,都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为什么如此多的人要选择在国庆长假出门旅行?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另一个问题的关注——年休假制度的实行。

年休假,是国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2008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据此可知,享受年休假是我国劳动者普遍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年休假制度的实施使得“弹性休假”成为可能,它既保障了人权又有利于缓解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的人流拥堵现象。那么为什么每年的“黄金周”期间,各地还是那么拥挤呢?笔者认为此现象从侧面说明带薪年休假制度在我国的落实还存在诸多不足。

二、我国带薪年休假的实施现状 带薪休假不仅是《劳动法》赋予职工的权利,同时也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对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是具有好处的。然而这一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实施难、执行差”的尴尬局面。除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三资企业目前较好地实行带薪年休假外,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并未实行职工年休假制度。部分企业为了达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通过绩效考核体制变相限制了职工自由休假的权利,职工如果选择了休假就可能因为完不成工作任务而降低绩效考核成绩。此外,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激励员工不停劳动,规定如果职工放弃年休假而正常上班的,会加发额外工资,如此一来,职工为了能获得更多工资收益和竞争优势而放弃年休的不在少数。

三、阻碍年休假制度实施的原因分析

(一)从立法层面:

1.对违反者惩处力度太小

《条例》第五条规定“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条例》第六条规定:“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根据条例的规定可以看出,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承担责任的方式只有两种: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并未将刑事责任纳入其中。笔者认为,为了加强该条例的实施力度,对恶意不让职工带薪休假的单位和有关个人,有必要规定相应的刑事处罚措施,提高社会对休假权的重视。

2.缺乏有关配套保障措施的规定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因年休假发生劳动争议的,依照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这就是说,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能协商达成一致时,只能通过调节,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解决,而以上方式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况且劳动者由于处于弱势地位,往往缺乏与单位正面交锋的勇气。另外,《条例》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立法只笼统地规定政府部门和工会履行监督职能,而对实际操作中到底怎么监督却缺乏配套的具体规定,导致法律规定容易流于形式。

(二)从执法层面:政府监管力度不足

《条例》实施五年多以来,鲜有听说企事业单位因为不落实这项制度而受到处罚的。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等职能部门发挥的作用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民营企业。在我国,职工的休息权与农民工工资拖欠、各种劳动纠纷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基本上属于民不举,官不究。

(三)从劳资双方来看:地位不对等

虽然《劳动法》强调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地位平等,但实际上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今天更是如此。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劳动者来说只要不丢“饭碗”就万事大吉,有谁会为了几天的休息而冒着“丢掉饭碗”的危险与强大的用工单位对抗呢?对于资方来说,他们认为违反规定的机会成本小于让劳动者休假而减少企业生产效益的机会成本,于是作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四)从社会文化层面看:维权观念意识淡薄

中国人历来是勤劳的民族,在历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意识里,辛勤耕耘、无悔无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人人追求的高尚人格。在这样的一种民族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对于休假权的观念意识淡薄,在人们心目中,休息显得似乎不那么重要。因此,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也很薄弱。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打造新的劳动文化和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比完善现行法规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三、国内外年休假制度比较

(一)从休假的激励方面:

澳大利亚公民在每年至少20天的带薪休假中间,还获得相当于平时工资17.5%的奖励工资,这必须是在扣除所得税以后的奖金,而且在休假之前就必须支付。法国的公司职员在带薪休假期间,旅行距离超过200公里,可以享受3/4往返车票和周游车票的优惠。我国规定职工在休假期间享有正常工作的工资。笔者认为,借鉴国外经验,现阶段我国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鼓励休假。

(二)从休假时间方面:

德国最低年休假天数是二十四天,英国是四个星期,瑞典25天,日本10天,中国5天。相较之下,日本和我国年休假天数较少。由此看出,我国规定的年休假不多,各单位有义务保障劳动者为数不多的假日得到享受。

四、真正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对策研究

(一)从执法层面:

1.加强各种监督力度并实施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制度。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关键在于加强执法监督。当下我国的国情是社会就业压力增大,人才过剩。劳动者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在尽全力拓宽劳动者的诉求渠道的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监督职能则是重中之重。劳动者既然面临着如此巨大的生存压力,政府相关部门仅仅把这个难题扔给劳动者自己去协商解决显然是不行的,在力量反差巨大时,公权力的介入往往比私权的斗争更有效率。政府的劳动保障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对企业进行监督,例如不定期进行调查,让员工填写匿名问卷、建立网上投诉机制等方式获取真实情况,打消职工“不敢说”“没法说”的顾虑。监督企业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职工年休假权。

2.采取适当强制措施,增加违法成本。对无法休假的补偿应当一定幅度地提高,有利于引起社会对带薪年休假的重视,使单位认识到不实行带薪休假会支付高昂的成本,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单位落实情况的监督,比如职工受领补偿书应当经政府审核等等,使惩罚至于监督之下。

(二)从立法层面:

我国对于带薪休假的立法不够完善,建议应当对带薪年休假的实行制定更加详细的实施办法。比如对政府和工会的监督职能规定更具体的实施要求,避免停留于口头层面。对违反带薪休假条例的单位和个人制定更严厉的惩罚措施和惩罚监督措施,对执行较好的单位可考虑通过具体的方式给予奖励,激烈各界共同遵守这一制度。同时还应当规定更具体和有效的争议解决途径,现行立法只是在相应实施办法中做了笼统规定,且解决问题成本过高,时间太长,途径有限。拓宽针对劳动者争议的诉求渠道,让广大劳动者“能说”“敢说”,这样老百姓才能感觉到法律就在身边。

(三)从社会层面:

1.加强工会的作用。工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是工人意志的代表,是为了维护工人利益。我们不能忽视“群体效应”的巨大能量,即一个职工不敢去争取自身利益,而一群人却敢去争取一群人的利益。而现今格局中,劳动者经常感觉到自己孤立无援,反映了工会并未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应加强其在劳资双方中的作用,使其有正当身份介入处理劳资双方的争议,真正帮助劳动者,获得劳动者的信任。

2.加大宣传力度。社会各界应当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等在内的法律文件,使更多人对带薪年休假制度有所了解,通过对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的宣传加强用人单位对保障职工休假权的重视。

3.营造新的劳动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应当摈弃传统文化中一味强调埋头苦干,不辞辛劳的劳动文化,树立高效劳动,劳逸结合,注重人权的社会文化观念。我国与德国、瑞士等欧美发达国家在带薪休假上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意识文化的差距。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年休假是他们关注的一项重要基本人权,同时也是衡量企业发展水平和待遇的重要组成因素。而在中国,这一项权利在劳动者心中还比较淡薄。意识文化决定表现形态,只有提高全民对休假权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劳动者权益。

(四)从劳动者自身层面

劳动者应当自觉增强法律维权意识,了解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敢于维护自己的权利,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应当明确带薪休假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不是单位的福利,树立正确的认识。同时要用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结语

篇6:事实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摘 要: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从社会保障制度当前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完善当今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关键词:社会保障 存在问题 完善措施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实现宪法规定的社会保障权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新型的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主要表现为:初步完成了从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到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确立了以养老、医疗与失业保险制度为骨干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创立了力求把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把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口老龄化高峰对社会保障造成巨大压力,养老保险基金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的要求;经济体制转轨伴随的高失业、两极分化等问题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特有的宏观经济波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2、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

自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建立了一套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显现出来,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了。概括的来说,我国传统社会保障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发放为基础、以部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居民生活救济为辅助而形成的一套制度。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滞后,现行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所制订的只是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种立法的低层次状况不仅导致我国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强制力低,而且也导致现行法律往往更多注重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造成各部门之间立法的矛盾和各地方立法的不协调,最终导致各地社会保障的做法难以统一。2.2.统筹层次低,覆盖面窄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费的统筹层次很低,虽然国家也要求各地区尽快实现省级统筹,但大部分地区落实到地市级统筹,还存在不少的县级统筹。我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天然环境各不相同,经济基础也不一样,管理水平和人才条件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都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资金筹措能力。目前,我国过低的社会保障资金的统筹层次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的良好运行,表现为:条件好的地方,较低的收费率即可满足当地的社会保障支出,条件差的地方,较高的收费率也无法满足当地的社会保障支出。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覆盖全体公民,目前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单位绝大多数仍为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从人员构成看,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只占总数的8%,大量涌现的个体、民营经济不参保或参保不缴费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已参保单位采取尽可能少报工资总额的手段偷、漏社会保险费。国有企业停产、改制、破产等无力缴费,造成大量参保人员的流失。按照当前的制度,越是需要社会保障的弱势群体反而越因为负担不起社会保障而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另外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模式,各地的发展也极不均衡。

2.3.管理体制及社会基金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我国党和政府中的许多部门,如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民政部、总工会、卫生部和一些保险公司等,都在不同的范围和程度上参与了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工作,这种政出多门的情况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另外在养老保险方面,大量企业逃避参保,不合规定的提前退休以及退休人员死亡后由家属继续领取养老金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在失业保险方面,随着下岗与失业并轨,失业保险体系在财务方面的不可持续性苗头迅速显现,部分省份失业保险金出现收不抵支现象。鉴于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高失业难以避免,因此,现行失业保险体系要想保持长期收支平衡几乎不可能。在医疗保险方面,虽然从表面看,医疗保险制度是可持续的,但目前做到的只是统筹基金维持收支平衡,且以严格控制受益范围为基础,部分参保人员个人帐户资金严重不足,个人负担过重是普遍现象。其次,参保人、医疗服务机构设法侵蚀统筹基金以牟取个人或小群体利益的动机普遍很强,且手段多样化。在这种形势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能否维持长期收支平衡值得怀疑。2.4.社会保障基础薄,妨碍因素多

从我国的现状看,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支付,少量部分由国家补充,个人交纳较少,不能很好体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责的原则。实际上政府举办的基本保障变成了全部保险,这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口多、底子薄、国家总体财政经济实力尚不雄厚的国情不相适应。大部分私营个体老板及职工不参加社会保险,有的基层职员还自愿放弃企业本可以为他们上的社会保险。

另外,从当前的制度和操作上来看,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员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还不是员工个人的自主行为,而是由企事业单位领导决定的,与企事业单位领导的行为方式和单位经营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也有相当多的单位利用政策或制度的空当,虽然工作上需要某一员工,并长期使用,就是不与此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也不用为此职工上社会保险。也有不少国有企业的领导想按时为其正式职工上社会保险,但由于企业困难得连职工工资都发不了,自然也无能力为职工交社会保险费了。

3、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当前,我国政通人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国上下社会保障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具备很好的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3.1.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

社会保障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经济制度,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对于推进社会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在我国已经制定出来的社会保障法规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缺乏法律责任的现象,无法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无法确保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推进社会保障工作遇到的很多矛盾和问题,都与法制不健全、监察手段不足有关,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当前需要加快这方面的工作步伐,尽快把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法律,尽快出台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法律政策体系,将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3.2.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社会统筹必须具有较大的范围,不能过窄。“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社会保险遵循“大数法则”,即参加保险的人数越多(覆盖面越大),互济功能就越大,抗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人数的广覆盖是做大做强社会保险的坚实基础。所以,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统筹考虑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各类人群纳入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在城镇,应当继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把各类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都纳入覆盖范围,同时抓紧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加紧研究制定城镇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困难集体企业和无工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在农村,应当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做到即征即保,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3.3.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增收节支

社会保险的制度运行有赖于资金的支撑,社会保险远期基金支付压力很大,若要缓冲压力,填补缺口,必须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真正实现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的模式转换,同时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增收节支。当前,我国要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基金征缴工作,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同时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因此现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情报告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开展基金安全教育活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挥行政监督、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作用,形成人人关心基金安全、重视基金安全、维护基金安全的社会氛围。

3.4.完善社保基金的管理,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 要完善社保基金的管理,打击骗保行为,首先建立信息联网,是社会保险管理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也是一个基础工作;广泛运用现代化化信息管理技术,健全养老、失业、医保信息监控体系,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异常数据的监控、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检查;同时采取宏观与微观、常规与突击、全面与重点等方法,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其次大力宣传举报制度,将养老、失业、医保政策执行过程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营造全社会打击骗保氛围。再次,加大处罚力度,发现一例,查处一例,决不手软,让“骗保硕鼠”无处藏身。社会保障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非常强的事业。需要大批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如精算师、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人等)和一支既有理论和政策水平、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干部队伍,应当加强这类专业人才和干部队伍的教育与培养,保证新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有效运作,更好地行使社保机构的管理职能。3.5.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和实行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是建立和实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以土地换保障,率先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和失业保险已经是势在必行;

三是积极探索国家粮补资金用于农村社保建设的途径;

四是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要按照“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着力完善政府推进、农民互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快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五是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是一支在城市化进程中只完成了职业转换却没有完成身份转换的特殊群体。目前,最迫切的是尽快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大病、疾病的住院保障机制,以及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平待遇时的社会救援制度。因此,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建立起覆盖农村的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3.6.开展社会保障理论和战略研究,为制度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战略研究滞后,社会保障规划和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政策不衔接,责任不清晰,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迫切需要集思广益,推动社会各界深入开展有关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战略研究。理论研究要着眼于总结我国社会保障的生动实践,充分认识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社会保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实现社会保障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和丰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以增强工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战略研究要在认真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对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规划,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主要任务,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总之,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 我们要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同时也只有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障这项“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真正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顺利推进。参考文献:

1、唐东会.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中的问题及建议.工业技术与经济.2007(4):37-39

2、刘俊,林俊岚.浅析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法的重要性及其完善方式.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103-104

3、李增梅,孔庆梅.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7(5):67-68

4、王兆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集团经济研究.2007(6):83-84

5、李秀玲.制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障碍分析与解决措施.时代贸易.2007(7):40-4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事实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相关文章:

事实婚姻的认定范文06-16

事实婚姻法的界定07-15

事实婚姻05-21

事实婚姻离婚范文06-01

事实婚姻证明格式07-16

事实婚姻怎么离婚07-16

事实婚姻如何认定07-16

事实婚姻认定时间点08-26

事实婚姻能够离婚吗08-26

事实婚姻离婚代理词08-26

上一篇:成本预算分析下一篇:收入证明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