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讲稿-生命的自觉与教师的实践智慧

2024-05-28

培训讲稿-生命的自觉与教师的实践智慧(通用3篇)

篇1:培训讲稿-生命的自觉与教师的实践智慧

培训讲稿

——生命的自觉与教师的实践智慧

引言:老师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幅心灵的眼镜,我们都是戴着这副心灵的眼镜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教育,因此我们看到的世界看到的人生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有一幅心灵的眼镜,我们看到的人生看到的世界一定是狭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造心灵的眼镜。而学习,就是改造我们原有的心灵眼镜,改变我们看世界看人生看教育的方式。

今天,我要跟老师交流的主题是《生命的自觉与教师的实践智慧》

生命自觉——就是生命的价值取向。一个人不同的生命价值取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想先用三个故事来说说,为什么我们要讲生命的自觉:

第一个故事,出自于《于丹论语心得》。她说,是一个宗教改革家青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说: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汗流浃背地搬砖。他去问第一个人说,你在干什么呢?

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告诉他,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服苦役——搬砖吗?

他去问第二个人,你在干什么呢?这个人的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先把手里的砖码齐,看了看说,我在砌堵墙啊。

后来他又去问第三个人。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跟这个人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这三个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却是三个层次:

第一种人的态度称之为悲观主义的态度。他可以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强加给的一份苦役,他关注的是当下的辛苦,当然这也是确实存在的。

第二种人的态度称之为职业主义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墙,这堵墙是一个局部成品,他知道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要对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一个职务,所以他的态度是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但是他没有更高的追求。

而第三种人的态度称之为理想主义的态度。也就是说,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他都知道这是在通往一座圣殿。他知道,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他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最终的成全。因为有了这个教堂梦想的笼罩,也成就了这样一个超出平凡的个体。

这个故事其实是告诉我们“生命的取向不一样,人生的价值就不一样。”

像暑假培训,如果你抱着一种花钱买罪受的心态坐在这里,那么你就是在服苦役,这几天你会过得很不自在很痛苦。如果你抱着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坐在这里,也许你多多少少就会有点收获。这就是你带着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坐在这里,你就会收获不同的结果。

第二个故事:一个企业招聘总裁助理。有清华、北大的两位优秀的毕业生来应聘。老总问北大的毕业生:“你希望要什么?”

北大毕业生提了一连串的要求:有没有底薪?有没有三险?有没有房补?车补有吗?有没有话补等等,最后,老总不耐烦了。

轮到这位清华的毕业生面试了,老总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你希望要什么?

知道这位学生怎么回答的吗?他说,我来这里能学到东西,我的待遇取决于我所做贡献的大小。

结果可想而知,北大毕业生被淘汰了。几年后,这位清华大学生成为本公司最年轻的副总。

生命价值取向,决定我们这辈子能走多远。

第三个故事: 日本的松下公司,创办时制订了250年的发展规划。他们说,松下公司是培养圣贤之人的地方,他们最好的产品是人,电器只是附带。他们说,正因为有这一个长远的规划,才使他们多年来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一定要高!如果一个人只有眼前,他就不会有未来。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被称为“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0位人物”之一。他有一段很著名“树草理论”,他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你太卑微了,你太渺小了,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选择第二种活着的方式——像树一样活着,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人要像树一样活着,去追求生命的尊严,这就是爱自己,这就是生命的自觉。“实力决定魅力,作为决定地位”爱自己,就是要努力去提升自己,栽培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活得有价值,有尊严!

这就是今天我们交流的主题,为什么要培养教师实践智慧?那么什么是教师实践智慧?

一、为什么要培养教师实践智慧?

深圳一所小学,每年都开教师分享会(类似于教师沙龙这种形式),会议的主题由每个老师轮流提出。这一次,校长提出一个主题:我为什么做教师?我要怎么来做教师?

不知各位老师可曾思考过这一问题?“我为什么做教师?我要怎么来做教师?”也许各位老师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这一本书中有几句话值得我们深深品味:

第一句话:一个老师,你工作了一段时间了,如果你想再迈一个台阶,你就要返回自身,返回自身的心灵,追问一下,我到底是谁?我到底是怎样的教师?

我们来回顾一下过去的几种教师形象:

1、过去教师的形象

(美国)形象一:A“他们渐渐衰老,但是并不幸福!(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幸福、尊严成了今年两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幸福。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我在王崧舟的书里读到这么一句话“在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用„学懂‟用„成功‟来衡量一节课。其实,在课堂上,还有比成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幸福。因为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课堂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这些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上。让课堂洋溢着幸福,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是我们一生的追求。”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我眼中的幸福是什么?我眼中的美好是什么?像小学阶段的孩子,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塞给他们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规范,培养孩子主动自觉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像赵景老师所说一生致力于给学生两张名片:一是美观工整的字,一是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这些东西才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有了这些,他们才能美好,才能幸福!

(美国)教师形象一:A“他们渐渐衰老,但是并不幸福!B他们富有爱心,但自身却得不到爱。C他们有需要,但得不到满足。D他们永远是把生命奉献给其他母亲的孩子的教育的陌生人,他在课堂上是位独裁者,在社区是位隐士,她们默默地为自己所遭受的无法言表也无法理解的痛苦和挫折寻找着答案……

简而言之,他们在成功地作为一个教师的同时,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幸福的男人和女人。

(中国)教师形象二:最典型的形象就是宋祖英所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里面的教师形象: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这就是中国教师的形象,是“奉献者,牺牲者”的形象。

(网络上)教师形象三:

师德,一项光彩夺目的高帽;课堂,行走爱与痛的边缘;作业,勾叉间细数着无奈;评价,无法拒绝的教育之重;家长,期望厚重如山;职称,疼痛的阶梯;培训,花钱买罪受;假期,读你千遍没味道;福利,多多益善梦难成;科研,想起来总是那么遥远……

三个形象,都把我们当作牺牲者和奉献者。的确,今天做教师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当老师真难!今天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是很低的,社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主管部门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学生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常常让我们感觉很沉重,我们真的很辛苦,我们真的活得很不容易很不轻松很不快乐!教师本身都不幸福,我们又怎么能给孩子幸福?

《教学勇气》第二句话:教学滋养人的心灵!一看这句话“滋养”,就想到学生——我们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精神滋养?博大?还是优雅?我们给学生怎样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没有博大,优雅的心灵,我们又怎能滋养学生?

很少有教师意识到:让教学滋养自己的心灵!

以前,我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比作“春蚕”,我们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们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甘当蜡烛、甘当春蚕,心甘情愿的,无可奈何地在这种

“伟大的牺牲”中度过了一辈子,一辈子的默默无闻,一辈子的辛辛苦苦,虽然崇高却未免悲壮而凄凉!因为它不仅没有给我们带来振奋和激励,倒常常使我们产生一种“只为他人做嫁衣的”委屈和吃亏的感觉,让我们苦不堪言。

但是

“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而教学应该是丰富自我,滋养自我的过程!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教师不但要“益人”,也要“益己”;不但要促“学生发展”,也要“促教师发展”;不但为学生的幸福健康、也应为自己的幸福服务。

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来塑造自己的教师形象。

2、现在教师的形象:

形象(1)在学校中,“替代父母的人,是创造孩子精神生命的人”。形象(2)教师是直面生命成长并迷恋生命成长和研究生命成长的人。

形象(3)教师是创造自我生命价值的人,是体验教师职业的尊严和欢乐的人。形象(4)教师是修炼教育智慧的人。

人生即修炼!

修——即修行,修行我们的品性,我们的德性!

前几年,有一个公案闹得沸沸扬扬:一位女生考试没考好,老师就训她,长得那么难看,当三陪都没人要!这位女生不堪其辱跳楼自杀。老师批评学生,本意也是为学生好,但是你说批评什么不好,偏偏拿学生的人格来侮辱?你可以不喜欢这位学生,但你一定要“尊重”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便是最大的教育!

其实修炼我们的品性和德性,还是我们教师自我保护的法宝。2008年我在自己的博客上贴了一篇文章《教师的自我保护十招》,被很多人转载。从教20年多年,我就是用这个法宝保护了自己,使自己不受到伤害。我愿意把这经验跟老师分享。教师自我保护第一招就是:

要尊重孩子,善待孩子,真心真意地对孩子好,并且要让他们知道。批评孩子时要让他心服口服,知道老师都是为他好。这样他即使不感念你的恩,也不好意思跟你做对。不要用带有污辱、歧视性的语言批评孩子。我们老师在烦燥之下,一些话会脱口而出,比如:“你连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笨得像猪”“你父亲是个踏三轮车的,难怪会生出你这么没教养的孩子”你在全班同学面前嘲笑某个孩子,让孩子伤心,伤心比伤身更痛,他会记恨你一辈子的。

修,除了修品性和德性,还要修耐性。教育是一项需要从容和耐心的事业。因为说老实话,“教师时时刻刻都有被学生推到愤怒边缘的危险。”(于永正语)

教师自我保护的第二招就是:

不要轻易的动怒。怒则伤肝,再说也容易被学生看轻(如果你已经怒不可遏,而学生却还无动于衷,甚至嬉皮笑脸,你岂不是更加受伤?)一定要记住“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要相信家长跟你说的“这孩子交给您了,他不听话您就打他”的鬼话,如果你真的动了学生“一指头”,相信你的麻烦也跟着来了。记得一位代课老师曾动手打了学生一巴掌,赔了整整半年的工资呀。前车之鉴不能不引以为戒。所以我们一定要修耐性。

炼——锤炼技能。

我们来看一段影视片段,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一点点启发。

插播(影视片段)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

“太极拳只重其意,不重其招,你忘记所有的招数,就练成太极拳了。”

这些年,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不断重释“好教师”“好课堂”的标准,迫使教师必须寻求不断的更新和提升。(出示课件)

20世纪70、80年代,注重的教学内容的规范,对课堂秩序还有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等等;

至90年代,又演变成了追求教学的方法与模式,看重的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结构是否合理等等;

到今天,不再说方法与模式了,而是换了一个新名词,叫理念与策略。提倡自主开放的教学设计,讲生成讲开放讲互动等等,套用张三丰的话,就是“新课程只重其意,不重其招,你忘记所有的招数就练成新课程了。”

但是,不管怎么变,再套用张三丰的一句话:

“无忌,你有九阳神功护体,学什么武功都特别快”这里的“九阳神功”指的是练好基本功,练好专业。不管什么时候,好教师的标准永远离不开“实力”二字,有“实力才有魅力”。有这“九阳神功”护体,我们才有底气去追求教师的职业尊严与生命的价值。修炼“九阳神功”做个有实力的老师,也是教师自我保护的重要法宝。

所以我们必要来思考这两个问题:

①什么是教育智慧?

②教师如何促成自身的持续发展?

二、什么是教育智慧?

观点1:一流教师用眼神,二流教师用语言,三流教师用惩罚。

没有人天生就是一流的教师,我们经常说名师引领,同伴互助,我们向名师学习学什么?就学习他们的技巧和方法,思想和观念(观念才能出方法),学习名师的成长历程。向同伴学什么?学教育工作的细枝末节的处理。因为任何教师都有他的成功之处,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揣摩、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

教育大家于永正,他谈到他的成长历程,他说,刚参加工作时,常常为学生的作业潦草而发愁。贺老师告诉说:“要严字当头——要求要严,批改要严,对个别不自觉的学生更要严,要抓而不放。”刘老师告诉他:“老师要写一手好字。”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了。于是他就去练字了。工作第二年,又遇到一个令他头疼的大难题,就是课堂纪律不好维持。他发现张老师无论上哪个班的课都能上好,于是去听他的课。他发现张老师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即使板演,他也是侧着身子,不忘看学生。“大同,你的腿在向哪儿伸?”“小勇,听累了吗?”全班学生似乎都在他的眼中,什么都逃脱不了他的眼睛。他只是这么提个醒儿,语调并不高,接着又去讲课。他看了,听了,思考了,也照做了。于是他逐渐进步了,无论上哪个班的课都井然有序了。他就是这样,集各家之长于一身,能耐自然就大了。

观点2:智慧与快乐——智慧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的人。与学生同乐,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世界上所有的课堂大致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只为谋生。教师的生命之花迟迟不放,到老了,充其量是花骨朵,这种课堂是一个老花骨朵与几十个小花骨朵的课堂。

第二层次,是教师拼命地要成长。只顾秀自己不管学生(这一种情况在很多公开课上都能看到),这是一朵大花和几十朵小花骨朵的课堂。

第三层次,是教师不仅希望自己开花,也希望自己开花的过程能催开那些花骨朵。这种课堂有一种催生力。

今天,一堂课好与不好,不是看活跃与不活跃,热闹不热闹,看什么?第一要看学生变了没有?学生发展了没有?看学生走进课堂再到学生走出课堂,他改变了没有?在一些公开课上,学生表现得相当好,这个“好”有两个意思——一是学生本来就好!另一种好,是教出来的好!因为老师的教,学生从不好到好,或者从一种好到另一种好,好上加好!他们的好是你实实在在教出来的,这样课的才是一节好课。

其次要看这一节课,要培养什么?

像语文课讲语感,数学课讲数感,一堂好课就要有一种驾驭课堂的课感。

所以我们要思考,我们的课堂:

挑战什么?——我想挑战什么?我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有挑战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冲动)

突破什么?——难点?障碍?

提升什么?——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和发展。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与学生同乐,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观点3:智慧的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华师大老师在讲这一个观点的时候,我马上想到一个故事:

有一位少年前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长智者。

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微笑着回答: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给你四句话:

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平常心)智者微微点头!接著说: 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了片刻问: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爱心)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

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尊重)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

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著你以后慢慢品味吧!(爱自己)

这个故事与“智慧的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自己当成学生,这是一种学习的心态,一个人一生中能有一种学习的心态,他一定会不断地向前走,终身学习才会终身进步;把学生当成自己,就是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他,尊重他;把学生当成学生,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儿童的立场去看问题想事情。

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告诉我们,怎样站在儿童的立场去看待教育——

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让我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

观点4:教育智慧是发现儿童的智慧——发现他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复杂性。

我们来认识一位人小鬼大的孩子,这个孩子叫锡坤,今年2岁。

播放视频《锡坤闯世界》片断:

你看这个小孩子这么调皮,这么不让人省心,不是把球扔到垃圾桶,就是把老师与同学的鞋子扔到垃圾桶,给老师添了多少麻烦,你看要两个小时去捡一次鞋子,两个小时去捡一次鞋子,这简直就是黑手党吗!人家都在让课,他却跑去穿大人的鞋,玩得是不亦乐乎。其实他所做的问题都是在探究——这个垃圾桶到底有多大,怎么老不填不满呢?大人的鞋为什么会这么大?就是“空间认知”问题,如果老师粗暴地加以制止,我想就会扼杀掉一位未来的科学家了。这就是孩子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儿童的世界是复杂的,教育其实就是一场拉锯战。

观点5:充满教育智慧的老师,首先是一个“年轻”的教师,有一颗年轻的心。

“年轻”,从硬件来说:就是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实力的老师才有魅力。人在年轻时,比的是聪明与灵气,越往后,比的就是学识,是底蕴是积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这一学科的美呈现出来,用它来打动学生的心灵。

一堂好课,应该是优美而温暖的课堂,而这一定需要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

“年轻”,从软件来说,当“年轻”的教师,需要爱心。对学生的爱!教育只有从大爱开始,才有大爱心,大境界,大智慧。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故事: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国王叫塞浦路斯,他非常善于雕刻。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雕刻出一位明眸皓齿、翩若惊鸿的绝世佳人,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尊美女雕塑,而且爱得是如此忘情、如此疯狂!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装扮她,跟她说话,他向爱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终于被他打动,便赐予雕像生命,让他们结为夫妻。这就是很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教育的影响颇大。最典型的是1968年的一次测试。

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告诉有关老师,名单上的学生以后都很有出息。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求知欲望强,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观点6:智慧的教师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

像今年4月份,漳州教育局进行了大规模的筛选,评选一批福建省名师漳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这是一次机遇,而且这一次机遇对每位教师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是我们很多优秀的老师最后只能遗憾地与机遇擦肩而过,问题出在哪里?绝大部分就出在CN级论文上,很多优秀的老师忽视了这一方面的积累。而写论文、写随笔是反思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那就是把我们的实践提升到理论的水平,把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经验提升到教育智慧这一层次上。这是每一个优秀的老师都应该具备的能力。通过反思,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因为方法是活在思想的土壤中。

有一则故事,叫《让你的灵魂跟上你的脚步》。

故事说:

许多年前,有几个西方人为了淘金去到一些相当原始的地区,他们会找一些土著人做向导。第一天,这些土著人就显示了无以伦比的勤劳,天不亮就起床,麻利的做着准备工作,准备食物,一天之中不辞辛苦,走路走得比马还快,夜里也是很晚才入睡。第二天,仍然如此,第三天,仍然如此。这让游客们跟得很辛苦,但同时看到的风景也让游客们很满足。但是到了第四天,土著人忽然不肯走了,躺下来大睡。原来他们祖先说过,人生在世,很辛苦,在辛苦了三天以后,一定要睡个好觉,休息一下,“好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反思,就是停下脚步等待自己的灵魂。不断反省,才会不断进步。

观点7: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的智慧。必须理解的关键字“实”。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遵循“五实”,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扎实。“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叶澜老师认为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简而言之,就是课上完了,学生知识能力提升了,学生喜欢这堂课,喜欢你这个老师,他的情感态度生成了,学生走出课堂后,有一种主动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有意义的课,就是学生走进、走出课堂不一样了。)

2、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来说的,对全班同学,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困难学生是否都有所得。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才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3、丰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4、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不仅现在可以上,什么时候都可以上。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有缺憾的课,恰恰是有发展空间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真实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没有真实,“好课”也失去了价值。

叶澜老师提出的“五实”评价标准为我们怎样上好一节课给出了漂亮的解答,也为我们如果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指明了方向。

观点8:团队合作意识要浓厚,脱离团队个人也无法发展。

这个观点是我自己的观点,也是我的切身的体会。我本人是个很笨的人,聪明这个词与我无缘,“学困生”倒可以与我擦边。但我很幸运,因为我总能遇到一个优秀的团队。99年刚调到石码,就要参加石码学区的赛课,是我的娘家——内楼中心小学的领导与老师耐心地听我试教,帮我磨课。在石码中心小学,每一次公开课的后面,都有一个团队在帮我出谋划策,课堂细节如何打磨,问题如何处理,如果再上一节课该如何重建?调到教研室,我又遇到了一群热心的老师,像高老师,手把手地教我,该如何评课?跟基层老师交流要注意哪些问题?教研应关注哪些问题?应该说,是这么多的老师在帮助我支持我鼓励我,一步一步地推着我朝前走。我非常感谢在我成长过程中帮助过我扶持过我的领导、老师、同事,同时深切地感受到,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作后盾,个人也无法发展。

有一句非洲格言,“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么就一起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一条直线圆成圆时面积最大。同样的道理,一个缺少团队精神的学校,还有发展的前途吗?一个缺少团队精神的教师,还能走多远呢?

三、生命的自觉

世界著名足球教练米卢有一句很精典的话——态度决定一切。

在以色列,一位行为学家在年轻的乞丐中搞了一次施舍活动,施舍物有3种:

约合100美元的钱、一套西装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施舍过程中,行为学家搞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是:近90%的乞丐要了100美元的钱,近10%的乞丐要了西装,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乞丐要了蒲公英。

10年后,这位行为学家对当初参加施舍活动的乞丐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为:要钱的乞丐,至今基本仍为乞丐;要西装的乞丐,大部分成了蓝领或白领;要蒲公英的乞丐,全部成了富翁。针对令众人迷惑的结果,行为学家作出了如下解释是:

要钱的乞丐,在拿钱时,心里想到的收获,这种只想收获,不想付出的人,只能永远是乞丐。

要西装的乞丐,在拿西装时,心中想到的是改变。他们认为,只要改变一下自己,哪怕是稍为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他们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的改变,使自己由乞丐变成了蓝领或白领。

要蒲公英的乞丐,在拿蒲公英时,心中想到的是机遇。他们知道,得到的这种蒲公英,不是一般的蒲公英,它原产于地中海东部的沙漠中。它不是按季节舒展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会开花,但是,只要有一场小雨,不论这场雨多么小,也不论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并在雨水蒸发干之前,做完受孕、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以色列人常把它送给拥有智慧的穷人,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穷人和沙漠里的蒲公英一样,发展自己的机会极少极少,但只要拥有蒲公英一样的品格,在机会来临之际,果断地抓住,同样会成为一个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老师们,机遇从来不会青睐于无准备的人。我们既然选择做了教师,这职业一定是艰难、繁重和劳累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怎么累出价值来,累出效率来累出品味来,累出创造来累出智慧来,累出成长和发展来?

这几年,有机会与各地的一些优秀教师交流,发现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干工作时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只要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就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老师是幸福的,因为工作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部分,这种老师也是美丽的,因为教学让他们如此美丽。他们享受教学,享受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心灵的满足和踏实。

曾读过一个故事:

有人问禅师:“夏天天气太热,冬天天气又太冷,有什么不畏寒热的秘方吗?”

禅师说:“既然无可逃避,冷时就承担你的冷,热时就享受你的热吧!”

我想,既然无可逃避,我们无法重新选择职业,无法改变社会改变教育这一个大环境,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种心态?以享受的心态从事艰难、繁重和劳累的工作?哪一天你把美丽的笑容带到了学校,把对人对世界的良好企盼带到同事和孩子们的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那些用了好多年的训词换成了赞美,把快乐引入课堂,把对生活的牢骚与不满变成了幽默,那么你就有了积极主动快乐的心态,你就遇到了你生命中的贵人——积极主动的自己!

千百年来,教育发生过多少变迁,可一定有教育永恒不变的使命,那就是教育必须为每个人,为学生和教师创造美好的人生。态度决定一切,学会享受教学吧!像树一样活着!把自己当成自己!老师一定要学会爱自己,爱自己就是要栽培自己,要栽培自己就是要努力去提升自己,把每一次教研,每一次开课都当成栽培自己的机会吧。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也衷心祝愿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人生。

篇2:培训讲稿-生命的自觉与教师的实践智慧

一、缺乏生命智慧的教师只能是个教书匠

1. 教师充当训练师的角色。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刻板地遵循上级教育部门的法令条例, 像生产线上的工人一样不断训练出毫无个性和创造力的儿童, 训练他们服从指令, 完成任务, 去做不得不做的作业, 将根本没有理解的知识生搬硬套。这样一来, 不仅儿童学得很痛苦, 而且教师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将教材和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有效地进行教学。教师失去了生命的灵动, 将知识和儿童进行简单粗暴的捆绑, 像大工厂作业的流水线模式一样, 完全忽略了无论是教师本身还是儿童均是有血有肉有头脑会思考的个体, 这样的教育是完全失败的。

2. 教师盲目崇拜儿童天性。

缺乏生命智慧的教师担心自己作用的发挥会妨碍儿童兴趣的发展, 因而采取“放手”政策。杜威在论述学校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同时指出了教师不应该采取“放手”政策。他说:“放手政策和任何别的方针同样有那么多成人强加的影响, 因为采取这种方针就是年长的人决定让儿童任凭偶然的接触和刺激摆布, 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这样一来, 只会让儿童学到一些零星的, 没有组织体系甚至是无意义的知识, 更为甚者, 放任缺乏分辨能力的儿童“自由”学习, 更是无形中放大了学习的不可控性。人类具有卓越的自主能动性, 教师的能动性不仅体现在认识教育对象的特性, 更在于创造出适合于教育对象的方式使其能更好地、更适宜地理解知识、生成知识。要么进行机械式的训练, 要么放任发展, 这些非黑即白的方式都是缺乏生命智慧的表现, 也是教师应该规避的。

3. 教师忽视学生个体作为完整生命体的存在。

传统教育中的等级式的师生关系, 使得学生对于教师过于敬畏, 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生活中的疑问和感兴趣的领域, 但是等级式的师生关系忽略了学生的生命内涵, 使学生失去了活力和动力。学习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任何知识, 知识是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就是一种创新。但是忽视日常时间和经验的教学, 使学生无法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发生联系, 阻绝了创新的可能。同样的, 等级式的师生关系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感, 当自己对学习内容有疑问或不同的看法时, 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就使知识的传递和再生成变得非常困难。

二、教师的生命智慧可以生成并有迹可循

1. 教师的生命智慧需要培养。

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说:没有人给我们智慧, 我们必须自己找到他。教师的生命智慧也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培养和反思。 (1) 避免养成机械的习惯。如果教师一直让学生重复做一件事情, 重复一个练习, 或者长期不变的以一个固定的模式授课, 那么学生必然也会在时间的推移中形成机械的习惯, 他们很难跳出这个固定的模式, 无法吸收新的思想和方法。就像蒙着眼睛推磨的驴, 刚开始不知道自己在原地一圈圈地走, 还以为走了很远的路, 后来习惯了, 于是每天围着磨走来走去, 就算不再蒙着它的眼睛, 它也不再想离开这个磨盘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2) 切忌偏重客观标准。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教师只重视期末测评而不重视平时成绩上。孩子学习数学, 教师只重视在试卷上是否算对了题目, 却不关心孩子是如何算出这道题的, 孩子是否掌握了计算方法, 是否理解了原理概念, 是否能将前面学的内容和现在的知识融会贯通, 是否能在生活中实际应用。台湾作家林清玄与小读者互动, 林清玄说自己有18篇文章进入了大陆的语文课本。现场有小学女生提问, “我们刚刚学完您的《桃花心木》, 有道题问文章中‘人生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全班没有一个同学答对, 所以想问问您。”林清玄听后说, “如果要我来答, 我答的可能也不对”。 (3) 不要树立权威思想。不要给学生树立一种观念:只要是书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要给他们质疑和发问的权利和机会, 并且鼓励他们质疑, 只有这样, 学生才有创新和进步的可能。

智慧本无定论, 但获得智慧一定是一个不断发掘的过程, 凡是一成不变的, 统一模式的, 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 基本都跟智慧没什么关系。生命智慧的发生, 是教师用脑琢磨, 用力实践, 用心感悟的过程。

2. 做一个善于研究学生心智的教师。

杜威提出,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心智的研究者”。作为教师, 要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身心发展水平, 要研究学生先前的经验和已经学过的知识, 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怎样帮助他们形成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需要采用什么手段激起他们渴望学习的动机?怎样才能把教材讲清楚并使学生记住教材?怎样才能使教材个别化?也就是说, 使它既具有某些显著的特征, 而教材又能适合于每个人的特殊需要和个别爱好。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和学习背景, 不同的智力水平, 不同的接受能力、反思能力和能够达到的程度。用统一的教材, 统一的进度, 统一的目标要求学生, 是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扼杀。

教师要善于观察、研究学生。 (1) 研究儿童的家庭背景。一个多文化背景家庭的孩子, 身上必定有着多种文化的影子, 尊重和了解孩子的文化背景, 才能走进这种背景, 走进孩子的世界, 这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 也是掌握与孩子对话话语权的关键。进入一个主流文化圈的非主流文化背景的孩子, 多多少少会有些自卑和被排斥。教师了解了孩子的文化背景, 才能有共同语言, 才能让孩子觉得教师是关注自己的, 才会对教师讲授的东西感兴趣, 才会愿意学, 愿意生长。教师只有进入儿童的生活, 才知道他们究竟需要什么, 想做什么以及用什么教材才能使学生感兴趣, 最有效果。 (2) 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每个孩子理解问题的程度和智力水平不同。杜威说:“作为一位教师, 必须能够判别哪种态度是真正的引导继续的生长, 哪种状态起着阻碍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孩子的表达和思想状态来观察和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通过课堂的提问, 学生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探究得出的结论, 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孩子掌握的很好, 哪些孩子学习上有困难, 是不会表达, 不能理解, 不会操作, 不会推理, 不善于记忆还是对该学科不感兴趣。

3. 做一个用智慧创造智慧的教师。

(1) 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真实情境,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主动地学习, 即“做中学”。这一点常被人们加以绝对化, 认为做中学就是让儿童做自己喜欢的事, 教师的使命只是服从儿童的意愿。针对这种误读, 杜威曾很清晰地指出, “做中学不等于把学生从死记只是纲要的环境转到自由活动的环境, 而是把他们从乱碰的活动移入经过选择指导的环境。亦是说, 环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精心选择、组织的。选择的标准就是“即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2) 教师应该努力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 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杜威认为, 实现这种教师行为的前提就是教师本人必须对理智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后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 唤起学生的动机和热情。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 他说:“给学生留下最持久印象的教师, 能够把自己对知识或艺术的热情传导给学生, 使其有探究的欲望。”我们常说, 身为世范, 为人师表。孩子从幼年时就进入学校学习, 在整个人格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教师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所以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个行事不端的教师又怎么能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呢?同样的, 一个对生活没有热情, 对学习没有激情的老师, 他的学生也必然会颓然厌学。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气。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翻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求知的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教材。要有淡泊明志的心态。一个言行一致的教师才有强大的人格魅力, 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有说服力。要有诲人不倦的职业理念。古人言“亲其师, 则信其道”, 学生只有喜欢这个老师, 才能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 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情感取向, 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与求知欲二者密不可分。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干一件事时, 他心情愉快, 精神放松, 大脑高度兴奋, 人的创造性得到高效发挥。兴趣能驱使人接近自己喜欢的对象, 驱策人对事物进行钻研和探索, 从事创新的、有趣的、或个人爱做的事, 并会导致人成功和成就。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

教学本就是一个精神放松, 大脑高度兴奋的, 人的创造性高度发挥的过程,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创造知识。创造的过程需要生命的智慧。杜威关于教师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在杜威的思想中, 教师的使命崇高而神圣, 相应的, 教师的任务和责任也更加重大了。教师们用同一本教材, 但每个教师传递知识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每一个学生吸收的能力也因人而异, 教育场就是一个智慧的风暴场, 智慧是支撑教师职业的生命之源!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杜威著作的赏析, 浅析出杜威教师观中对教师生命智慧的启迪。生命智慧是支撑教师职业的源泉, 教师的工作没有了智慧的注入, 将无异于流水线工厂化作业, 教师的生命智慧需要培养并且有迹可循。

关键词:生命智慧,教师,杜威

参考文献

[1]杨洋.杜威的教师观及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 17 (3) :120-122.

[2]林清玄.不要给孩子固定答案[EB/OL]http://www.bjnews.com.cn/ent/2013/06/25/270082.html.

[3]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187.

篇3:生拉硬拽无益于教师的生命自觉

多数教师喜欢过一种平淡的生活,不为功名,不为金钱,只为一颗对孩子负责的良心。于是,按时上下班,认真备课、上课;于是阅卷、批改作业,进行课下辅导。

而随着教师待遇不断提高,绝大多数教师不读书、不充电,照样能过上比较体面、舒适的生活。有教师说:“有了常规的标准、规范和上级、专家的指示、理论,我没有必要把自己从大多数教师中孤立出来,强迫自己去读书。”这种由外在力量左右的教师生活,久而久之,就演化为教师们共有的心态,变成众多教师向往的一种平淡生活。

教师甘愿过平淡生活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似乎无可厚非。但是,我却不认同这样的教师生活。

因为教师为了顺应大众崇尚的所谓的“平淡生活”,其生命功能慢慢蜕化,离真正意义上的平淡生活越来越远,自己却浑然不知。

我赞同张国庆老师《不爱阅读源于生命主体被边缘》一文的观点:“生命的本质在于成长,在于不断突破自己的生命经验,在于让我们有思想地活着。许多教师如此烦躁、自卑、痛苦、绝望,整天生活在怨恨、叹息、烦恼之中,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生命的真相。”

教师生命的真相必须有读书的生活,有独一无二的生命行走方式,有与众不同的教育主张,有生命主体的心灵解放。当下教育的真正问题在于教师生活没有回归到生命的主体上,缺失信仰,不能为自己确立生活的目标与方向;缺失承担,缺失对社会、历史、民族的承担,缺失对学术和自我生命的承担。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谈谈“民国那些人”》的序言中写道:“那一代人,无论做学问、讲课、做事情,都是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进去的,学问、工作,都不是外在于他的,而是和自我生命融为一体的。这样,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使他自身的生命不断获得新生和升华,从中体会、体验到自我生命的意义、价值和欢乐。”

而这,需要的是独立、自由与创造精神。这三种精神,绝不可能由外在控制力来实现,靠的是自己的自觉和生命的内在需求。

教师首先要把心思用在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上,再顺应本质,主动承担,那么,读书、研究、改革、创新等元素就会透入到教师的生活中。

上一篇:音乐欣赏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十大成功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