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撰写质量考核

2024-06-02

专利撰写质量考核(共6篇)

篇1:专利撰写质量考核

权利要求的撰写要点

权利要求书(实质)问题 一个独立权利要求不能实现其在发明内容中的发明目的;或者技术方案与发明本身要保护的主题不一致或不合适

权利要求不清楚,语言晦涩或有歧义,造成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确定 独立权利要求相对现有技术没有区别技术特征,缺乏新颖性

原因说明

1、发明目的是指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能达到的发明目的,如果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不能实现或只能部分地实现发明目的,那么审查员极有可能认为该独立权利要求缺少必要技术特征或不完整;

2、保护主题确定不正确时,也有可能导致技术方案缺少必要技术特征或包括非必要技术特征。

专利法第26条第四款明确规定:

权利要求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并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充分理解技术方案,句式建议采用短句,词语建议采用具有普通意义的用语,满足“通俗易懂”原则。

1、专利授权的条件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撰写权利要求时,应当重点考虑新颖性和创造性。独立权利要求至少满足如下要求:(1)至少有一个发明点;(2)保证有新颖性;

(3)使创造性有60分即可;

(4)使创造性有70分、80分、100分的技术特征应该放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来界定。该原则能保证一个独立权利要求达到合理范围内的最大保护范围。

专利法实施细则21条第2款: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在判断某一技术特征是否为所述必要的技术特征时,应当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达到的发明目的出发并考虑说明书描述的整体内容,不应简单地将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直接认定为所述必要的技术特征。独立权利要求包括和实现其发明目的不必要的技术特征,导致范围被不合理地缩小

对独立权利要求,没有在保证其具有新颖性的前提下,将多个实施例进行上位概念,或者对一些技术特征采用不适当的上位词,没有有效地保护发明点,即没有从字面侵权的角度来写

1、虽然在很多国家,在判断侵权时,等同原则都适用,但是,在适用等同原则时,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限制,且近年来,所述的限制越来越多;

2、在美国,如果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没有被权利要求字面覆盖,则视专利权人主动放弃对该部分的保护;专利权人是不能利用等同原则将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扩大到其放弃的部分。独立权利要求的布局不合理,没有包括必要的方法、系统、关键装置和/或关键部件的独权,即不符合产业链布局原则,制造侵权优先原则,方法与装置并重的原则

没有适当的功能单元构成的装置权利要求和/或产品权利要求

1、专利申请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得授权,而是授权后的使用。所以,在申请专利时,一定要从产业链的角度重点考虑独立权利要求的覆盖对象,覆盖范围,否则将会使专利的价值降低;

2、直接写装置权利要求,可以使制造者形成制造侵权,所以,对于发明点在于方法的发明,一定要基于方法发明构建产品或虚拟装置权利要求。

产业链包括但不限于:芯片或器件-单板或模块-设备-系统-网络及相应方法、用途,配套的制造工艺/设备、测试方法/设备。

根据现行审查指南的规定:在发明点为方法的申请中,如果实施例中只有方法的实施例,则布局装置独立权利要求时,只能布局一个和方法一一对应的装置权利要求,且根据当前审查员的意见:该装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会扩大到硬件实体。指导:

1、首先,根据方法实施例,从功能的角度构建一个以功能单元构成的装置实施例;并根据方法的实施例构建一个实际产品的实施例;在构建以功能单元构成的装置或产品实施例时,应当尽可能地详细和清楚,详细和清楚的程度以最小组成部分是现有技术为准。且在撰写实施例时,对于最小组成部分的现有技术,也要尽可能地给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例子;

2、然后根据构建的实施例来撰写独立权利要求,通常来讲,独立权利要求可以包括四种类型: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和方法权利要求一一对应虚拟装置权利要求;不和方法权利要求步骤一一对应的以功能单元构成的装置权利要求,实际产品权利要求。

3、在实际处理时,要注意二点: 第一、优先构建实际产品权利要求;

第二、要根据具体的案子,来决定权利要求的种类和数量。

当一个独立权利要求没有针对性,尤其是没有一个主体能构成直接侵权者时,基本上意味着这个独立权利要求的实际意义就很低了。因为,通常来讲,间接侵权是以直接侵权为前提的(在美国,更是如此),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直接侵权,就意味着没有间接侵权,显然,这样的独立权利要求对于专利权人来讲,意义已经很小了。

1、每个从属权利要求也有自己的有益效果,所以每个从属权利要求也应该包括所有实现其有益效果的必要技术特征,如果缺少必要技术特征,就会导致技术方案不完整;

2、每个从属权利要求在增加新的技术特征时,一定要满足最少原则,即:在满足从属权利要求能够实现其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完整的前提下,所增加的技术特征越少越好。否则,在无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合并权利要求而出现保护范围不合理缩小的情况

1、对于从属权利要求,有其对应的有益效果,所以,每个从属权利要求只包括实现其有益效果的技术特征即可;

2、如果一个从属权利要求记载了和实现其有益效果不必要的技术特征,由于对有益效果没有贡献,所以没有必要记载在该权利要求中。独立权利要求没有针对性,没有一个主体能构成直接侵权

某项从属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方案不完整或者包括了本可以分成多个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从属权利要求包括和实现其有益效果不必要的技术特征,导致范围被不合理地缩小

对于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在步骤之前加上没有必要

1、方法独立权利要求保护的是工艺、流程、操作步骤等,所以,只需要在方法独立权利要求中公开为满足发明目的需要做哪些步骤;

2、至于每个步骤是由谁执行的,在很多方法中,不是使技术方案清楚、完整的必要技术特征,所以,在很多方法中,都没有必要写执行主体。的执行主体 除非区别技术特征仅仅在于执行主体

方法权利要求中出现没有必要的逻辑关系限制,如在方法步骤之前用编号 权利要求的撰写不符合相应的权利要求类型的撰写风格,如:

对于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在其从属权利要求中将重点放在方法中涉及的设备:

对于产品独立权利要求,在其从属权利要求中将重点放在产品中涉及的方法或处理步骤

多个独立权利要求明显没有单一性

出现了不必要的从属权利要求。

不必要的含义是指:将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 对于方法权利要求中的步骤,在很多案子中,步骤间的逻辑关系不是很严格的,所以,如果加上不必要逻辑关系限制,则会不合理地缩小保护范围。

除非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仅仅在于步骤的次序

产品权利要求和方法权利要求的保护对象是不一样的,这种保护对象的不同,产品权利要求关注产品的各个组成部件及各组成部件间的关系,而方法权利要求关注为达到发明目的,必需做哪些步骤;

审查指南中也有规定,对于产品权利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用方法特征来进行限定,除非是方法特征的限定更有利于说清楚发明技术方案时。

1、判断多个独立权利要求间,是否存在相同的或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并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具有单一性; 2.如果有单一性有问题,且其中每个技术方案都很重要,则应该分案申请。

从属权利要求最大的作用就是为独立权利要求提供防护墙,通过布局从属权利要求,可以使专利在授权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缩小范围的方式来增加专利的有效性。

所以,如果一个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技术特征没有使专利性增加,则该从属权利要求就基本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当从权是进一步限定方式时,在保证可以增加所引用权利要求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前提下,应该加上对应从权以支持上位概念。• 当从权是补充方式时,应该判断该从权能否带来有益效果,如果是,则是必要;如果不,则是不必要

1、权利要求中每个字都是用来解释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以,当应用领域不是发明的唯一发明点或者主要发明点时,则不应该将应用领域写入,否则会造成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不适当缩小。

2、虽然没有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指出技术的应用领域,但通过特定领域的名词也可造成事实的领域限制,进而将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适当地缩小,如:因用RNC而限制在WCDMA领域,用BSC而限制在GSM领域

3、一般情况下,都没有必要将应用领域写入独立权利要求中;

4、如果发明点主要是将一个技术领域的技术转移到另外一个技术领域,且在转移的过程中没有引起物理结构、逻辑结构或流程上的明显变化,应用领域成为了主要的发明点,此时,则应该在写独立权利要求时加入应用领域,使之成为技术方案的一部分;

5、将特定领域名词替换成通用技术术语 不适当地对应用领域进行限制,致使保护范围太小,或不适当地用特定领域的名词造成的事实上领域限制 对于发明点涉及数据结构、信令结构及算法的发明,没有将数据结构、信令结构及算法的应用保护起来,而是直接保护数据结构或信令结构或算法本身

功能性限定使用不得当

1、应该在权利要求中保护数据结构、信令结构及算法的应用方案。

2、应用方案的创造性判断具体为:

(1)如果数据或信令结构的改变没有带来流程步骤地增加或减少,或引起流程步骤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创造性是不够的,除非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如果数据或信令结构改变带来了流程的增加或减少,或引起流程改变,则可以申请专利,但在写权利要求时,一定要将流程的改变体现出来。

3、从保护应用方案的角度写独立权利要求,将算法有机地融入到权利要求中,使其成为权利要求的一部分。

1、产品权利要求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功能特征来限定发明。只有在某一技术特征无法用结构特征来限定,或者结构特征限定不如用功能限定恰当,而且该功能是能通过说明书中规定的实验或者操作或者所属技术领域的惯用手段直接和肯定地验证的情况下,使用功能或者效果特征来限定产品才被允许;

2、如果采用了功能性限定,则要求对于功能部分的描述在实施例中要有至少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3、美国对功能限定的立场,美国专利法112条明确规定了功能性限定,即在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功能性限定来写权利要求,但同样112条也规定,对于用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其保护范围为实施例中的范围及在申请日当时对于普通技术人员来讲的等同范围。指导:

1.总的原则:由于审查指南中不提倡用功能限定,所以务必小心和谨慎的使用,; 2.在下述几种情况下,可以用功能性限定:

A、限定的对象是现有技术;

B、限定的对象是发明点,但在说明书中至少有两个实施例,但用功能性限定比用技术特征限定好;

3.在调整权利要求的过程中,需要将功能性限定和逻辑关系限定区分开来,前者重点在限定结果,后者重点在限定过程; 4.只有在转用发明的情况下,才能用纯功能性限定。

1、基本上所有国家都不对智力活动规则提供专利保护,但对于智力活动规则的技术实现方案是提供专利保护的;

2、纯软件类或业务类的发明,通常都是将人的思想或处理规则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所以,在处理此类专利申请时,一定要将所述的思想或处理规则结合技术手段来撰写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对于纯软件类或业务类的权利要求,没有结合技术点来写,而只是保护概念或规则,使得权利要求中的方案偏向于智力活动规则

从引用关系上讲或从技术方案的逻辑关系上讲,权利要求间的关系不正确

1、每个权利要求都应该是清楚完整的技术方案,对于从属权利要求,其技术方案是指新加或进一步限定的技术特征加上其引用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的总和,所以,一旦引用关系或技术特征间的逻辑关系不准确,就会导致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不清楚、不完整,甚至出现错误。

2、认真检查从属权利要求间的引用关系,并通过制作权利要求树来检验引用关系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则根据技术逻辑关系对从属权利要求的引用关系进行调整。权利要求中出现了语气很强硬的词,如: • 只有 • 就是 • 仅仅 • 最好是 • 核心思想 • 必要 • 唯一等 出现“例如”、“最好是”、“尤其是……必要时”、“等”、“或类似物”、“约”、“接近”等类似用词

权利要求书(形式)问题 使用表格

1、语气很强硬的词的限制性特别强,但专利有二十年生命周期,所以,这种限制极有可能将后续出现的等同物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

2、超过90%的情况是没有必要保留此类词。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

权利要求中不得出现“例如”、“最好是”、“尤其是”、“必要时”等类似用语。因为这类用语会在一项权利要求中限定出不同的保护范围,导致保护范围不清楚。在一般情况下,权利要求中不得使用“约”、“接近”、“等”、“或类似物”等类似的用语,因为这类用语通常会使权利要求的范围不清楚。

原因说明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

权利要求中通常不允许使用表格,除非使用表格能够更清楚地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主题。审查指南明确规定:

一项引用两项以上权利要求的多项从属权利要求不得作为另一项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引用基础。

从属权利要求应该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基础上进行补充或进一步限定,如果既不是补充,也不是进一步限定,则该从属权利要求应该就是个实质上的独立权利要求。这可能导致两个结果:

A、基于上述从属权利要求没有引用到真正想引用的独立权利要求; B、可能存在单一性问题。

C、侵权时可能有麻烦,具体为:权2引用权1,表面是个从权,实质是个独权,如果别人产品侵犯了权2,别人会辩解说:权2引用权1,所以权2中的技术方案包括权1中的技术特征,而我产品中却没有权1中的技术特征,所以,不侵权。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可以引用说明书附图中相应的标记,以帮助理解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标记应当用括号括起来,放在相应的技术特征后面。

在不影响权利要求清楚性前提下,尽量不使用附图标记。在权利要求中,对于非附图标记,是不需要加上括号的。出现多项引用多项获间接多项引用多项 出现形式上是从属权利要求,但实质上是独立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没有括号

非附图标记加上括号 权利要求的发明主题中出现了“算法、程序、商业方法、数据结构、信令(格式)、帧(结构)”等 在中国,对于算法、程序、商业方法、数据结构、信令(格式)、帧结构等都不直接提供保护。

所以,一旦在发明主题中出现这些词时,很有可能在审查过程中被驳回。

说明书的撰写要点

说明书问题(发明名称)发明名称体现出的保护主题错误或保护类型错误

原因说明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

发明名称应该清楚、简要、全面地反映要求保护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主题和类型(产品或者方法),以利于专利申请的分类。问题:

1.与权利要求不同; 2.采用上位概念。

1、不管过小的技术应用领域是不是发明点之一,都不建议将其写在发明名称中,因为现在中国和美国都有案例表明,技术领域都有可能成为权利要求直接或间接的限制条件之一。

2、将发明名称中的过小技术领域删除,不过,对于大的技术领域的描述,可以保留。

由于发明点都比较具体,所以,如果在发明名称中包含发明点,有可能对保护的范围构成限制。不清楚的词语会导致保护主题不清楚或不明确。已经有审查意见,要求对发明名称的英文名称删除。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说明书中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于请求书中的名称应当一致,一般不得超过25个字,特殊情况下,例如,化学领域的某些申请,允许最多到40个字。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标、型号或者商品名称等,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包含有过小的技术应用领域

包含发明点 包含有不清楚的词语 包含有英文名称 超过25个字

包含有商业性的宣传用语、商标、产品名称

说明书问题(技术领域)技术领域不恰当,包括:太宽或太窄

原因说明

1、一方面由于有些发明涉及通用技术,如:平台类技术、视音频技术,如果技术领域太窄,则很有可能会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另一方面在通信领域,有很多发明就是将一个领域的技术应用到另一个技术领域中,如果技术领域太宽,则创造性可能会降低。

3、在实际中,将技术领域写的宽一些问题不大,通常来讲,不需要进行修改,除非太宽;

4、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写得太窄”,需要确认实际的应用领域,然后根据确认结果对技术领域作调整。

包括发明点

说明书问题(背景技术)背景技术中包含发明点

原因说明

1、根据审查指南规定,背景技术公开的应该是现有技术,所以,如果将发明点公开在背景技术中,则意味着发明人或申请人自己承认所述发明点是现有技术,这一点在美国特别突出。

2、将发明点从现有技术中区别出来,然后将发明点从背景技术中删除。

1、背景技术如果包括了没有必要的现有技术,则会导致背景技术的描述在逻辑层次上不清楚、显得混乱,不利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没有和后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做到前后呼应;

2、背景技术过于冗长,会使得说明书篇幅过于长,会增加后续的附加费和进入国外申请时的翻译费。

3、对必要的现有技术做到清楚完整地介绍,使得现有技术的描述有助于别人理解现有技术,理解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

1、背景技术公开的应该是现有技术,所以,如果将公司没有公开的专利申请或其它技术资料公开在背景技术中,会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2、如果对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是必须的或是有助于理解发明技术方案的,则应该在实施例部分说明。

1、背景技术部分中应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但是,仅限于涉及由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问题和缺点。

2、将本发明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从背景技术中删除。

1、由于有些发明基于的现有技术可能为:竞争对手的专利、国际标准、竞争对手的论文等,如果公开了现有技术的具体出处,可能会给别人一些蛛丝马迹,以证明我司的产品的有侵权的可能。

2、在美国如果针对一现有技术就写对应的出处,且在描述技术方案或技术问题描述出现错误时,在诉讼时,被人会说你错误评价现有技术,如果成立,一方面会给陪审团留下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能证明这种错误评价是有意的,则构成欺骗,进而可能导致专利无效。

1、考虑到我们的重要专利基本都会进入美国申请,单在美国,写在背景技术部分中的一切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如果我们将发明人付出了创造性劳动才发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及存在原因写入背景技术,则我们的美国专利可能会因创造性问题而不被授权。

2、考虑到美国专利的特点,同时,也考虑到中国专利的要求,建议在背景技术中加入如下一段话: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或类似意思的话。

1、由于发明点都比较具体,所以,如果在技术领域中包含发明点,极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对保护的范围构成限制。

2、技术领域能体现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即可。

包括了没有必要的现有技术或背景技术过于冗长

包括公司的没有公开的专利申请或其它技术资料 包含本发明也不能解决的现有技术问题

背景技术中一对一地指出了现有技术方案及其出处

没有在描述背景技术问题之前加上“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类似意思的句子 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描述不准确或加入了主观评价

1、背景技术部分中,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但是,仅限于涉及由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问题和缺点。

2、将不准确的描述调整成准且的描述或将主观评价从背景技术中删除。

说明书问题(内容发明)对于单个独立权利要求,发明目的确定得不恰当,如:太多或太具体,进而不能被对应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方案实现或只是部分地实现

发明内容部分包括了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原因说明

1、发明内容中的发明目的是指独立权利要求中技术方案能达到的发明目的,所以,如果发明目的写的太多或不准确,导致独立权利要求中技术方案不能实现或只能部分地实现,那么审查员极有可能会认为:独立权利要求中技术方案缺少必要技术特征或不完整。

2、一个独立权利要求可对应一个或多个发明目的,但通常来讲,应该使发明目的对应技术方案满足: A、有新颖性;

B、包括的发明点尽量少;

1、美国专利诉讼中,法官已经过在多个案例中,使用发明内容中的非独立权利要求内容作为因素之一来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审查指南规定:在技术方案这一部分,至少应反映包含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还可以给出包含其它附加技术特征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可见,从属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是可以不包括在发明内容中的。

1、在美国“本发明”是指权利要求中技术方案,所以在美国专利诉讼中,法官已经在多个案例中,使用“本发明”这几个字作为因素之一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中国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用本发明。

3、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或系统或装置”或“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法或系统或装置”或“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或系统或装置”类似的格式,即:要强调发明内容中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发明本身。

1、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或“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类似的格式,即:要强调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

1、审查指南明确规定:说明书应当清楚、客观地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有益效果是指由构成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或者是由所述的技术特征必然产生的技术效果。

2、将该技术效果写入或补充进发明内容的技术效果描述部分。

1、审查指南明确规定:有益效果可以通过对发明或者使用新型结构特点的分析和理论说明相结合,或者通过列出实验数据的方式予以说明,不得只断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都应当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指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

2、建议写成“因为采用什么技术手段,所以克服了什么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什么技术效果”这种三段式的描述方式。在引出发明内容时,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或系统或装置”的格式

在描述技术效果时,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的格式 没有有益效果的描述,或者描述不全,有益效果没有覆盖发明目的 有益效果描述中只有效果,没有结合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描述

发明目的用负面用语来描

1、审查指南明确规定:用正面的、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客观而有根据的地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述 效果。

2、尽量用正面描述说明发明目的。

通常来讲,“如权利要求…….所述….”和“其特征在于”类似的用语只有在权利要求中才会出现,如果出现在说明书中,则不是很符合说明书的语言习惯。有“如权利要求…….所述….”和“其特征在于”类似的用语

发明内容没有随独立权利要求的修改而做适应性修改

说明书问题(附图说明)在附图说明中,没有正确地说明,附图是现有技术还是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

1、发明内容中的技术方案应该和独立权利要求中技术方案保持一致。

2、在审核专利的过程中,如果对独立权利要求有增加、删除、修改或重写,则应该对发明内容作相应的调整,使二者保持一致。

原因说明

1、如果将包含发明点的附图描述成现有技术,一方面说明专利申请撰写人对发明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另一方面可能会因申请人自己将发明点承认为现有技术而使权利要求创造性降低。

2、将现有技术和发明区分开,然后正确地描述附图是现有技术还是发明的实施例附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将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描述成现有技术附图。

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或类似的格式,即:要强调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发明的全部。发明方案附图前面没有说明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的格式

现有技术图前面没有说是现有技术

在图有引用关系时,没有说清楚引用关系

说明书问题(实施例)实施例描述过于简单或是一个不完整的、不清楚的技术方案

在权利要求有概括或上位在附图说明中,明确将现有技术的附图指出来。

如果附图有引用关系,说明其附图中技术方案有技术上的关系,所以,如果没有说清楚引用关系,则极有可能导致实施例说明时,技术方案出现不清楚或错误。

原因说明

1、实施例应该清楚、完整,特别是发明点部分,尤其需要详细地公开;

2、公开的详细程度,应该到所公开的最小的每一部件或步骤都是现有技术。

1、审查指南明确规定:当权利要求(尤其是独权)覆盖的保护范围较宽,其概括不能从一个实施列中找到依据时,应当给出一个以上的不同时,实施例中只有一个实实施例,以支持要求保护的范围。

施例(实施例包括:技术

2、可见,不管有没有概括,或概括的高度怎么样,如果有两个或以上的实施例,总是有好处的。方案、技术点、技术术语)

3、可以基于已有实施例通过简单的变化和调整方式来构建其他实施例。没有将产品和方法的实施例分开撰写

1、现在有些代理人在写实施例时,将产品和方法混写在一起,虽然不一定不支持,但在以后需要证明支持时,会比较麻烦。

2、对于发明点在方法的发明,都要求大家写虚拟的装置权利要求,实际对应产品权利要求,方法权利要求,此时,如果仅仅在实施例中有方法的实施例,则虚拟的装置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就会被限缩在软件实现的范围内。

1、专利法第26条第3款明确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2、审查指南明确规定:为了方便专利审查,也为了帮助公众更直接地理解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对于那些就满足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要求而言必不可少的内容,不能采用引证其他文件的方式撰写,而应当将其具体内容写入说明书。

3、在通信领域,由于发明的技术方案普遍来讲,要比机械类或家用电子产品类复杂,所以即使是现有技术,审查员或律师或法官也不一定知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有必要将必不可少的现有技术公开在实施例中。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或类似的格式,即:要强调提供的仅仅是实施例,而不是发明的所有。没有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或必不可少的现有技术写入实施例中

实施例中,在描述具体的技术方案时,直接用“本发明”来限定

当发明是软件发明,且该软件可以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在实施例中没有指出该发明对应的软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当有方法实施例时,没有适当地构建能实现方法的装置实施例

1、虽然在中国现在不保护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但在欧洲和美国都保护,未来中国也可能保护,所以为了使此类专利在进入美国和欧洲后可以享受保护,在中国申请应该在实施例中加上相应的描述,以为后续进入美国和欧洲加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权利要求作铺垫。

2、在说明书中加入一段类似的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方法的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1、根据现行审查指南规定:方法申请中,如果实施例中只有方法实施例,则布局装置权利要求时,只能根据方法权利要求虚拟布局一个和方法一一对应的以功能单元构成的装置权利要求。

2、根据方法实施例,从功能角度构建一个以功能单元构成的装置实施例;并根据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和产品的关系构建一个实际产品的实施例;在构建功能单元构成的装置或产品实施例时,应该尽可能地详细和清楚,详细和清楚的程度以最小组成部分是实现有技术为准。

3、实体产品的实施例优先,在实体产品实施例无法构建时,才构建方法步骤对应的以功能单元构成的装置实施例。

实施例中出现了语气很强

1、语气很强硬的词的限制性特别强,但专利有二十年生命周期,所以,这种限制极有可能将后续出现的等同物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硬的词,如:只有、就是、2、注意:超过90%的情况是没有必要保留此类词。仅仅、最好是、核心思想、必要、唯一等 没有在每个实施例的最后集中地对该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进行集中描述

对应每条权利要求,没有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支持;或,每条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内容在实施例中没有或不对应

描述同一部件在前后用不同的术语

说明书中没有尽量用短句,而是使用已经或可能导致意思表达不清楚或有歧义的长句

有附图,但在实施例中却没有说明和相对应的描述 用大量的软件语言来代替自然语言的文字描述

1、技术效果是证明创造性存在的强有力因素之一,如果发明技术方案本身所具有的技术效果未写入实施例中,则在后续进行补充时,不管是主动修改还是被动修改,都或多或少存在修改超范围的可能。

2、在每个实施例的后面,说明该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

1、出现这种情况,极有可能被认为是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

2、确保实施例能够完全支持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不一致,可能会导致技术方案不清楚,甚至出现错误。

1、专利是给非技术人员看的,所以我们应该遵循通俗易懂原则,尽量使用短句,尽量使用规范的易懂的术语。

2、采用“通俗易懂”的原则,尽量用短句。

1、通常来讲,附图的表达准确度和清楚度还是不如文字的,另外,附图也不能体现技术效果及解决技术问题的细节。

2、在实施例中加上附图的文字说明,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方案、技术效果的描述。

1、审查指南明确规定:说明书中应当以所给出的计算机程序流程为基础,按照该流程的时间顺序,以自然语言对该计算机程序的各步骤进行描述。

2、在附图中增加软件语言所对应的流程图;

3、在实施例中结合流程图,用自然语言对流程图进行描述。根据审查指南的规定,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应该与附图中的一致。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与附图中不一致 附图标记有括号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对照附图描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时,使用的附图标记或者符号应当与附图中所示的一致,并放在相应的技术名称的后面,不加括号。

“如权利要求……所述…”和“其特征在于”类似的用语,通常来讲,只有在权利要求中才会出现,如果出现在说明书中,则不符合说明书的语言习惯。包括有“如权利要求……所述…”和“其特征在于”的类似用语 第一次出现英语缩写时没有英语全文和中文翻译 出现可以避免的商品名称、型号等

附图中的描述文字与说明书不一致

说明书问题(附图)附图有不必要的文字说明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在说明书中第一次使用非中文技术名词时,应当用中文译文加以注释或者使用中文给予说明。给出中文译文和英文全称。、商品名称和型号对于说明书的清楚、完整、公开充分等没有任何的帮助,且公开之后,反而会透露一些我们产品信息。

附图中的描述文字如果和说明书中不一致,则可能使附图对说明书的辅助说明作用受到影响,有时还可能使技术方案发生不清楚或错误。

原因说明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附图中除了必需的词语外,不应当含有其他的注释;但对于流程图、框图一类的附图,应当在其框内给出必要的文字或符号。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一件专利申请有多幅附图时,在用于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各幅图中,表示同一组成部分(同一技术特征或者同一对象)的附图标记应当一致。

审查指南明确规定:对于附图,应该按顺序进行编号,不能多个图用同一个附图编号。对于中文的专利申请,不管是说明书文字部分还是附图部分,都应该尽量用中文来描述。对不同的部件用同一个附图标记

多个图用一个附图编号 流程图中的英文没有翻译

说明书问题(摘要)超过300字(包括标点符号)

缺少发明名称、所属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的要点以及主要用途中的一项或多项内容

有商业性宣传用语

说明

原因说明

不符合审查指南关于说明书摘要不超过300个字的规定。

不符合审查指南关于说明书摘要应该包括发明名称、所属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技术方案要点、主要用途的规定。

不符合审查指南关于说明书摘要不应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的规定。

1、如果在整个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上述的形式问题出现少于3处,则表明该代理人在态度上是好的,且在写案子时是认真的,可以建议代理人进行修改。

2、如果在整个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上述的形式问题出现超过5处,则表明该代理人在态度上有问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代理人的水平较低,这时为了提高代理人的水平和保证专利申请的质量,还是强制要求代理人进行修改。

篇2:专利撰写质量考核

2004-12-1

5文/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资深专利代理人 逯长明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能够决定一个技术方案的命运,追求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是申请人不惜代价要作的事。所谓申请文件质量高,是指一个申请文件表述的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具有较少的撰写损失。因此,在申请人进行文件审核或者代理人进行文件撰写时,如果能够尽可能发现申请文件的不当之处,就可以提高申请文件的质量。

高质量申请文件有四个明显的特征:(1)主题抓得准;(2)权利要求、说明书清楚;(3)权利要求、说明书有效且说明书公开充分;(4)权利要求层次分明、保护范围适当。只有在撰写阶段充分认识现有技术和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审查、无效,甚至诉讼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才有可能撰写出具有上述特征的申请文件。一般认为,申请文件的撰写依赖代理人的三方面要素:技术能力、法律修养和基本素质。技术能力能够影响代理人与发明人的交流质量,从而影响技术方案的挖掘是否充分以及对技术方案的再创造程度;法律修养(主要指专利法修养)决定了代理人是否能够将一个技术方案按照法律的要求恰当地撰写出来,并且这种撰写充分考虑到了审查阶段和可能出现的无效、诉讼阶段出现的问题;基本素质能够决定撰写效率、减少撰写损失的程度等。由于撰写不当能够降低申请文件的质量、影响其有效性,但是任何人的所述三要素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尤其在所述三要素有缺陷时,更难以避免撰写损失,因此,讨论评价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的基本原则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申请文件质量不佳会以多种形式出现,例如,口头语、方言土语、语句过于复杂和语法规则杂乱可能导致文件内容不清楚等问题。本文要讨论的基本原则不涉及上述纯粹由代理人基本素质导致的问题,只涉及由于三要素缺陷导致的专利法的理解问题,更具体地说涉及审查指南的理解和运用的问题。

鉴于审查指南规定了专利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和权利要求的撰写原则,因此,依据审查指南所规定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方式和规定可以获得内容“匹配原则”;依据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方式和规定可以获得“镶嵌原则”、和“替换原则”,上述原则可以用于确定申请文件是否存在形式、构思等缺陷,例如表述方式缺陷。

所述匹配原则,就是核查说明书的主题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及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与(独立)权利要求(发明方案)、发明效果之间的匹配关系,如果上述内容的每个部分不清楚、表述有缺陷或各部分之间逻辑上不协调,相互不支持,就不符合匹配原则。因此,该原则可用于审核说明书各部分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之间,权利要求的各个特征自身、特征之间以及有引用关系的不同权利要求之间的内容是否匹配,从而确定上述内容是否存在撰写缺 1

陷。匹配原则核查的对象是逻辑支持的充分性和准确性,适用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核查,例如权利要求中特征语句间的逻辑和特征语句本身的逻辑是否准确、充分等。

所谓镶嵌原则和替换原则主要来源于权利要求撰写的下述规定:

1、独立权利要求应当包括前述部分和特征部分,其中前述部分记载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特征部分记载必要的区别特征;

2、从属权利要求包括引用部分和限定部分,其中限定部分记载附加技术特征,该附加技术特征是对所引用权利要求技术特征进一步限定的技术特征,也可以是附加技术特征。

3、权利要求的内容应当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关。因此,在独立权利要求撰写合理时,每一个从属权利要求与其引用的权利要求结合起来应当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更具体地说,如果具体的附加特征是追加型特征,则将新的特征镶嵌到原特征集合中应当能够构成一个新的、完整、合理的技术特征的集合,即符合镶嵌原则;如果具体的附加特征是对所引用权利中所概括的实体特征、关系特征、限定特征(这是指针对装置,对于方法则对应为实体特征、动作特征、限定特征)的实例化特征(即用具体支持概括的特征)或新的限定特征,则该实例化或新限定的特征替换所概括的特征,则新的特征集合也应当是完整、合理的技术特征的集合,即符合替换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审查指南强调的是特征,因此,在撰写从属权利要求时,至少应当搞清下述问题,否则可能导致不清楚:

1、从属特征是追加型特征还是实例化(限定)型特征;

2、如果是实例化(限定)型特征,其所涉及的特征对象(即是哪个特征的实例化或是对哪个特征的限定)。下面以一个实例讨论上述原则的应用。该例中,重点讨论所述三原则的应用,忽略了一些小问题,如概念不统一,描述不恰当、不准确等,所述技术方案部分用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取代,以使分析更加清楚,同时,在括号中有用下划线和黑体字标识的评述。

防范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特别涉及针对DoS(Denial ofService,拒绝服务攻击)与DDoS(DistributedDenialOf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安全技术。

背景技术

发送一个包含SYN标志的请求建立连接的TCP报文,SYN即同步(Synchronize),同步报文会指明客户端请求使用的服务器端口以及建立TCP连接的初始序号:第二步,服务器(或受信主机)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后,将返回一个SYN+ACK的报文,表示客户端的请求被接受,同时确认序号为客户端初始序列号加1,ACK即确认(Acknowledgement)。第三步,客户端也返回一个确认报文ACK给服务器端,同样确认序列号为服务器初始序列号加1,到此一个TCP连接完成。以上的连接过程在TCP协议中被称为三次握手(Three-wayHandshake)。

TCP连接的三次握手中,假设一个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了SYN报文后突然死机或掉线,那么服

务器在发出SYN+ACK应答报文后是无法收到客户端的ACK报文的(第三次握手无法完成),这种情况下服务器端一般会重试(再次发送SYN+ACK给客户端)并等待一段时间后丢弃这个未完成的连接(half~open连接),这段时间的长度我们称为SYN Timeout(Timeout,超时),一般来说这个时间是分钟的数量级(大约为30秒—2分钟);一个用户出现异常导致服务器的一个线程等待1分钟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但如果有一个恶意的攻击者大量模拟这种情况,伪造不同的IP地址向服务器发出大量SYN报文,并诱使服务器向伪造的IP地址发送SYN-ACK报文,服务器端将为了维扩一个非常大的半连接列表而消耗非常多的资源一一数以万计的半连接,即使是简单保存并遍历也会消耗非常多的CPU时间和内存,何况还要不断对这个列表中的IP进行SYN+ACK的重试。实际上如果服务器的TCP/IP栈不够强大,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堆栈溢出崩溃——即使服务器端的系统足够强大,服务器端也将忙于处理攻击者伪造的TCP连接请求而无暇理睬客户的正常请求(毕竟客户端的正常请求比率非常之小),此时从正常客户的角度看来,服务器失去响应,这种情况,即通常所言的SYNFlood攻击。

现有的解决方法,一种是缩短SYNTimeout时间,由于SYNFlood攻击的效果取决于服务器上保持的SYN半连接数,这个值等于SYN攻击的频度与SYNTimeout之乘积,所以通过缩短从接收到SYN报文到确定这个报文无效并丢弃该连接的时间,例如设置为20秒以下(过低的SYNTimeout设置可能会影响客户的正常访问),可以成倍的降低服务器的负荷。

第二种方法是设置SYNCookie,就是给每一个请求连接的IP地址分配一个Cookie,如果短时间内连续收到某个IP的重复SYN报文,就认定是受到了攻击,以后从这个IP地址来的包会被一概丢弃。

上述的两种方法只能对付比较原始的SYN-Flood攻击,缩短SYNTimeout时间仅在对方攻击频度不高的情况下生效,SYNCookie更依赖于对方使用真实的IP地址,如果攻击者以数万/秒的速度发送SYN报文,同时利用SOCK RAW随机改写IP报文中的源地址,则无法防范。(1、从背景技术可知,现有的方法无法解决改进的同步饱和攻击(SYN-Flood)引发的问题,即无法有效防范SYN-Flood攻击。然而从主题名称可知,本发明谈论的是一种“防范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方法”,因此,初步判断,主题名称可能范围过大,易使对手找到广泛检索对比文件的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范SYN-FLOOD攻击的方法,能够阻止攻击对HALF-OPEN连接队列的过度消耗,使攻击不能成功,对服务器提供保护。(1、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逻辑上与主题名称所述的方法有错位;

2、背景技术部分明确指出现有技术主要的问题是无法解决“同步饱和攻击”问题,因此,此处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应当与背景技术的问题相适应,然而,目前指出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只能提供攻击导致的HALF-OPEN连接队列的过度消耗,由于HALF-OPEN连接队列的过度消耗只是无法解决“同步饱和攻击”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如

CPU资源消耗过多,缓存资源消耗过多等问题,因此目前指出的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背景技术部分的问题匹配性差,可能会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构思思路甚至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防范SYN-FLOOD攻击的方法(与主题名称不对应,尽管可以说这是形式问题,但是由于不符合整体匹配原则,可能导致权利要求构思的错位),包括以下步骤:

(1)拦截外来的数据包,并记录所述数据包中所含的源主机A身份信息;

(2)转发所述数据包至受信主机B,并设置定时器(c1);

(3)如果在定时器cl超时以前接收到来自受信主机B的响应报文(a1),则记录其中的受信主机B的身份信息,并进入步骤4;如果在定时器(c1)超时尚未接收到来自受信主机B的响应报文(a1),则释放步骤1中记录的身份信息;(如果“超时„„”与步骤(4)矛盾)

(4)以步骤l记录的源主机A的身份信息向受信主机B发送响应报文(a2);并根据步骤1记录的源主机A的身份信息,转发受信主机B向源主机A发送的响应报文(a1),并设置定时器(c2);

(5)如果步骤4设置的定时器c2超时以前收到源主机A的响应报文(a3),即撤销定时器(c2),视为连接建立成功;如果在步骤4设置的定时器(c2)超时,即根据所记录的源主机A身份信息,以源主机A的身份向受信主机B发出RESET信息,撤销该连接。(1、该权利包括较多的特征,因此范围较小。由于背景技术没有指出与上述特征集合相似的方法,因此可以将该权利写得的更宽,即具有更少的必要技术特征。否则,就应当在背景技术部分指出最接近的方法,以利于权利1写得更准确。

2、可能该权利所述方案不能解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假设源主机A为攻击主机,主机B为服务器,操作者为中间防火墙,由于身份信息是可以修改的,假设A在步骤(1)向B发数据包,数据包被拦截提取身份信息后在步骤2被发向B,由于B 为服务器,通常会在定时器超时前反馈应答信息,这时,在步骤(4),防火墙以A的身份向B发应答(无论A的身份为真和假可能都会成功),同时,防火墙以B的身份向A发应答,这时会出现2种情况,1)A的身份是真的,它可以在定时器超时前有效应答,由于A是攻击者,它要频繁地发出请求信息,也能够及时应答,而防火墙对这种情况并不能处理,而这恰是背景技术部分第三段描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2)A的身份是假的,使它不能反馈有效应答,则要在定时器超时后才能撤销攻击连接;因此,由于在超时前不能撤销连接,可能由于攻击导致的HALF-OPEN连接队列的过度消耗问题仍不能解决。

3、步骤

(5)证明,只有定时器超时才撤销“连接”,不知其如何解决背景技术的“超时” 问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范SYN-FLOOD攻击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所述外来的数据包为TCP建连请求(SYN)报文,所述身份信息为初始序列号、源IP地址和源端口;创建TCB结构记录所述初始序列号、源IP地址和源端口,同时记录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以及该连接的初始状态。(这实例化的权利,由公知特征组成,在权利1不成立时对新权利的成立没有帮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范SYN-FLOOD攻击的方法,所述步骤(3)中,所述响应数据包为

SYN-ACK报文,所述受信主机B的身份信息为受信主机B的初始序列号、源IP地址和源端口。(同权利2的标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范SYN-FLOOD攻击的方法,所述步骤(4)中,所述确认信息(a2)为ACK报文,所述确认信息(a1)为SYN-ACK报文。(同权利2的标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范SYN-FLOOD攻击的方法,所述步骤(5)中,所述响应报文(a3)为ACK报文,若于定时器(c2)超时以前收到源主机A的响应报文(a3),视为连接建立成功,撤销定时器(c2),并丢弃此报文,释放该连接的TCB结构(该结构权利1中没有);若超时,即根据所记录的源主机A身份信息,以源主机A的身份向受信主机B发出RESET信息,撤销该连接,释放该连接的TCB结构。(1、该权利的内容不能与权利1有效结合,故应当更换描述方式;

2、与权利1步骤(5)有较多的重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主机迅速由syn_recved状态进入established状态,避免了half_open队列的过度消耗,从而降低了服务器负荷,解决了SYN—FLOOD攻击对服务器的影响。(效果写的不清楚,且来源无推理依据,无法说明如何“避免了half_open队列的过度消耗”)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TCP三次握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外网与内网之间,或者说,在源主机A与受信主机B之间以防火墙隔离,如图2所示。防火墙对收到的SYN报文按以下程序处理:

1、源主机A向受信主机B发出建连请求(SYN)报文,报文中包含主机A的初始序列号seq(a)。

2、防火墙创建TCB结构(传输控制块,Transmission Control趴ock),记录源主机A的初始序列号,同时记录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然后转发此SYN报文,同时启动SYN-ACK定时器c1,等待主机B的SYN-ACK报文的到来。如果定时器c1超时,防火墙释放该连接的TCB结构。

3、如果在SYN—ACK定时器超时以前,主机B的响应报文a1到来,则防火墙撤销SYN—ACK定时器cl,记录主机B的初始序列号seq(b),防火墙转发此响应报文al,然后防火墙立即以主机A的身份向主机B发送ACK报文a2,使主机B的该连接从syn_recved状态进入“tab“shed状态,同时启动ACK定时器。

4、如果在ACK定时器超时前,主机A的响应(ACK)报文a3到来,则防火墙认为建立连接成功,丢弃此报文,撤销ACK定时器,释放该连接的TCB结构。

5、如果ACK定时器超时,防火墙以主机A的身份向主机B发送RESET报文,撤销该连接,同时释放该连接的TCB结构。

本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基于本发明构思的其他实施例,例如,虽然未以“防火墙”命名,但同样基于本发明构思实现的路由器功能模块,依然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由于实施例公开内容太少且与权利要求类似,因此当权利要求有问题时,说明书较难提供帮助。)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1、该文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逻辑混乱,使该文件的有效性受到质疑。最突出的问题是各部分内容整体之间、各部分内容内部都存在不匹配的现象,例如主题名称与本发明的实质不匹配,主题名称与现有技术的问题以及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本发明方案不匹配;权利要求之间有些不符合镶嵌原则和替换原则等。这样将使各部分内容缺乏效力以及缺乏相互之间互相支持的凝聚力,难以成为一篇有效力的申请文件,并为将来的审查程序和可能出现的无效、诉讼程序预留了较多的隐患,当然也增加了修改的难度和工作量。如果仅独立地看待各部分内容,上述问题很难发现,然而通过匹配原则、镶嵌原则和替换原则就可以检测出来。

2、源于审查指南的评价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的三个基本原则可用于评价或衡量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如果文件的内容不符合三原则,则该文件肯定会存在较多的撰写损失,文件的有效性会变差,会有较多的将来被对手利用的缺陷存在。所述三原则用于评价阶段仅能用于某种程度上判断权利要求、说明书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清楚问题,难以全面解决问题是否抓准、公开是否充分得当、权利范围和层次是否适当等问题。当然,将所述三原则用于撰写阶段对提高文件质量会有较大帮助。按照经验,代理人如能熟练应用所述三原则,很多复杂的问题都可能轻易解决,但如何写的更充实、有效,例如如何使权利要求1更恰当且有效等,还需要有其他的解决方法配合,例如,如何有效挖掘技术内容的方法,如何撰写更有效的方法、问题分析的方法。

篇3:如何撰写发明专利权利要求

关键词:清楚,缺少必要技术特征,功能性概括,专利权稳定,侵权判定

近年来,专利侵权诉讼层出不穷,无形中引起了各专利持有人对于专利权稳定的重视,也让专利申请人和相关代理人思考,如何才能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权利要求书如何呈现才能使后续获得的专利权清晰、适当、稳定呢?

1 权利要求应当清楚

权利要求划分了专利权的边界,其首先应当清楚准确地界定所要保护的范围。通常来讲,权利要求应当清楚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组成权利要求的各技术要素应当清楚,一个是所形成的权利要求整体上应当清楚,细节上讲:

1.1 权利要求中的用词应当规范。

权利要求所用的术语应当属于本领域通用术语,在本领域具有确定的定义和解释,或者在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有合理的定义或解释(有时也参照附图)。

1.2 权利要求中应当尽量避免模糊用词。

例如相对程度词汇,如:“厚”、“薄”、“强”、“弱”等以及“等”、“或类似物”等用词,给权利要求提供了模糊的理解,导致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清楚,应当尽量避免。

1.3 权利要求应当避免出现上下位概念同时存在导致的模糊。

如:LED基板是金属板,优选为铝基板。对于这种情况,申请人可以将该下位概念写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做进一步限定。同理,“例如”、“最好是”、“尤其是”等词的运用也是要避免的。

2 权利要求应当完整

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应当完整,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以解决技术问题,也就是说权利要求书应当完整的记载能够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尤其是独立权利要求。

对独立权利要求来说,有时申请人为了获得较大的保护范围,故意隐去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然而这对于申请人来讲则是风险大于收益,下面以一典型案例分析什么是必要技术特征,以及审查员对于必要技术特征的处理方式。

申请涉及“一种磁铁块固定装置及磁浮重力补偿器中磁铁块的安装方法”,申请人在背景技术中记载:在磁浮重力补偿器中,定子永久磁铁通常固定粘结于圆筒形定子座的内圆周面上,为使磁浮重力补偿器提供良好的磁力线分布,要求磁铁水平向及垂向定位精准。然而,磁铁异性磁极存在引力,在粘贴安装过程中,很难实现多块磁铁的同时粘贴,单块逐次粘贴又会造成工时浪费。因此,该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多块磁铁同时粘贴并保证磁铁块定位精准。

技术方案如下:

1-磁铁安装座,2-基座,31-磁铁块,4-法兰座,5-模具,6-固定座,7-固定片

圆弧形的磁铁分成两部分安装,包括首先形成的间隔分布的第一部分磁铁31,以及在第一部分磁铁的间隙中形成的第二部分磁铁32。其包括用于水平向定位磁铁块31的模具5,模具5外轮廓呈圆形,环绕该模具的外圆周设有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磁铁块定位齿。将磁铁块31涂胶后分别放置在模具5和磁铁安装座1之间(具体来说是放置在模具的磁铁定位齿与磁铁安装座之间)。法兰座4上表面用以磁铁安装座1内圆周面的磁铁块3垂向定位,同时定位模具5。

权利要求1:一种磁铁块固定装置,用于在磁浮重力补偿器中安装圆弧形的磁铁块(3),所述磁浮重力补偿器具有圆筒形的磁铁安装座(1),安装完成后所述磁铁块(3)位于磁铁安装座(1)内圆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块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所述磁铁安装座(1)的基座(2)、以及固定在该基座上面的法兰座(4),所述法兰座(4)上面安装有固定座(6)和模具(5);还包括固定片(7)。

权利要求1中对“模具”这个特征,并没有做出任何限定,单从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方案来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能够确定,模具和其他构件的组合能够实现多块磁铁同时粘贴。因此,该独立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是缺少了能够解决多块磁铁同时粘贴的技术特征:模具5外轮廓呈圆形,环绕该模具的外圆周设有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磁铁块定位齿,使得且保护范围过大。

笔者在审查该案时,遵循以三性评判为主线,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以对比文件1结合公知常识评价了权利要求1-5的创造性。

申请人答复一通时相对于对比文件1增加独权的技术特征:所述法兰座(4)使所述磁铁块(3)垂向定位;所述模具(5)使所述磁铁块(3)水平向定位;所述固定片(7)与所述固定座(6)配合固定所述磁铁块(3)。且陈述了权利要求1具备创造性的理由。

笔者同意了申请人陈述的与对比文件1相区别的理由,然而,其仍然存在缺少必要技术特征的问题,笔者再次以缺少必要技术特征为由,发出第二通知书。

申请人将审查员二通中陈述的必要技术特征加入独立权利要求1中,该专利申请最终获得授权。

从该案中不难看出,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正是申请人声称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改进点所在,如果缺少了与其相关联的关键技术特征而导致整个技术方案不能解决该技术问题,则该关键技术特征即为必要技术特征。如果专利申请中缺少了该必要技术特征,往往会导致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过大,现有技术中甚至发明构思不是特别相符的文件也能影响本申请,审查员会以不具备新颖性或创造性,或者以缺少必要技术特征为由发出通知书,如此以来,申请人想要获得合适的保护范围的周期则大大延长了。

3 权利要求应当概括得当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四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也就是说,每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应当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说明书中充分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到或概括得出的技术方案,直接得到很容易理解,不再赘述。

3.1 概括得出的情形及专利审查中的处理方式

3.1.1 上位概括或并列选择概括。

上位概念概括,例如,用“气体激光器”概括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等。并列选择法概括,即用“或者”或者“和”并列几个必择其一的具体特征。如果现有技术中存在其下位概念或者并列选择其中之一的技术特征,则认定这种概括方式已经被公开。

3.1.2 功能性概括。

采用能够实现的功能或效果来对某一技术特征进行限定。功能性概括能够根据说明书中记载的实现该功能的技术手段将技术特征的范围扩展到所有能够实现该功能的范围。因此,一旦现有技术中存在能够实现该功能的其中任一种实施方式,则认定这种功能性概括的技术特征已经被公开。

3.2 有关功能性概括的进一步探讨

由上文所述,功能性概括有利于申请人拓宽专利请求保护的范围,然而,专利法的立法宗旨,是维护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具体来说就是要合理界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对功能性概括来说,如果不对其保护范围进行合理解释和限定,申请人可能将猜测的或者含糊不清的等同替代实施方式也概括进权利要求,导致权利要求拥有不合理的宽泛的保护范围。因此,在专利的审查、确权以及后续的侵权判定中均对功能性概括进行解释和限定。

《审查指南》中规定,功能性限定的特征应被理解为覆盖了所有能够实现该功能的实施方式。按照此标准,如果审查员检索出实现相同功能或效果的实施例,则可以指出该申请缺乏新颖性/创造性。申请人想要通过继续审查,就必须将相应的结构或方法特征甚至是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特征进一步写进权利要求书中,将现有技术的内容从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范围中排除。

另一方面,2010年1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四条规定:“对于权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术特征,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说明书和附图描述的该功能或者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实施方式,确定该技术特征的内容”。表面上看,《解释》与《审查指南》中关于功能性概括的解释存在相矛盾之处,然而,事实上,侵权判定中对于专利功能性概括的保护范围,也仅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实施方式,即专利直接公开的范围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公开的内容结合常规技术知识经过简单变形能够得到的范围,其目的也是限制专利申请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贡献与其专利保护的范围相适应。

专利审查和侵权判定过程中,对于获得稳定、合适的专利保护范围的目的是一致的,均是将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限缩到对现有技术所做出的贡献相适应的范围内。因此,在进行功能性概括时,要保证具有详实的具体及等同实施方式的支持,保证功能性概括的合适得当。

4 小结

清楚、完整、概括得当是权利要求撰写须满足的要求,是保证专利权清晰、稳定、平衡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条件。申请人应当在保证权利要求书清楚的前提下,完整地记载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的必要技术特征,并将专利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限定到从说明书充分公开的内容中所能概括得出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黄清明.专利审查指南[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汤元磊等.关于“功能性特征”的解释原则的思考[J].审查业务通讯.2011(4).

[3]马文霞.权利要求支持的理解与典型适用[J].审查业务通讯.2014(11).

[4]张雪凌.浅谈功能性权利要求的解释[J].审查业务通讯.2011(10).

篇4:专利撰写质量考核

近年,日本企业在国内专利申请量并无上升,但PCT申请量增势却非常明显,这说明日本企业选择申请专利的地域从日本转向了其他国家(一部分中国高科技企业,例如中兴、华为也有同样趋势)。而在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时,日本专利申请人也会在专利申请书撰写中考虑到其他国家的专利申请需求,便于后续的翻译。因此,专利说明书的写法需要考虑到世界各国的实务特色情况。特别是在PCT申请对翻译要求(Mirror Translation)、时间等方面都存在严格规定,所以PCT申请的说明书也需要重视世界各国的实务特色。

作为实现专利申请国际化的第一步,本论文不仅在文件形式上,也从实体层面上对美国、欧洲、中国的专利审查实务特色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撰写对策。以下按照美国、欧洲、中国的顺序进行阐述。

考虑美国审查实务特点的撰写对策

为了在诉讼中进行的权利要求解释能使权利人在美国更有力地行使权利,同时符合联邦最高法院在KSR案件以后对专利创造性的标准,以使专利申请能更快被美国专利局审查后授权,笔者对专利说明书的写法作出说明。

1.降低权利要求被限定解释的风险

在美国,关于“present invention”(本发明)的表述被作为限定权利要求的解释依据,这种情况存在判例。比如:在Verizon Servs. Corp. v. Vonage Holdings Corp. 案件中,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用专利US6359880 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说明书内容作为限定解释的依据,在解释“localized wireless gateway system(地区无线网关系统)”的内容时,法院认为:“Thus, in one aspe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localized wireless gateway system. … The gatewaycompresses and decompresses voice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ignals …”(第4 页6-15 行),在本案中,CAFC认为:“专利用‘本发明对特征进行说明时,该说明即限定发明范围。”(“When a patent thus describes the featur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s a whole, thisdescription limits the scope of the invention.”),支持了按照说明书的记载限定权利要求范围的判决思路。

因为该判决的存在,专利说明书中应该避免直接用“present invention(本发明)”的文字,特别是,由于“Summary of the invention(摘要)”的内容作为解释权利要求的根据被重视,所以“Summary of the invention”中的记载内容应该慎重撰写,持相同观点的美国律师不在少数。

在实务中,这样的观点能够在美国申请人制作的专利说明书中发现。比如“Field of the Invention”和“Summary of the Invention”,而不直接用“present invention(本发明)”的文字表述,专利说明书中采用“The present disclosurerelates to…”“In accordance with an embodimentof the present invention…”“In one embodiment…”类似的表述较多。

与传统日本专利说明书中的表述相比,“本发明是关于…的”、“在本发明的装置是具备…的”等表述经常被采用。这些翻译为英文是“The present inventionrelates to …”,“An apparatus according to the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等,所以这样的表述在美国行使权利时会有被限定解释的可能性。

因此,为了降低美国权利要求在解释时被限定的风险,应该考虑直接翻译时会发生的情况,撰写专利说明书不应该直接使用“本发明”的文字,采用如“本披露是…”的表述时,或采用“本发明的至少若干个实施例形态是关于…装置”类似的表述。

专利权利要求的内容在审查阶段中也会因修改等情形而产生变更。特别是美国,与他国不同,由于STF(Special Technical Feature特别技术特征)不存在限定审查对象单一性规定的情况,审查员允许将最初申请时的独立权利要求删去或者替代一部分限定内容。所以在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时,需要考虑到美国以及采用STF单一性审查标准的日本、欧洲的实务特色。因此,该内容虽然是关于独立权利要求的限定内容,也应该作为实施例的说明的形式进行描述。

2.以确保独立权利要求范围最大化为目的的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方法

在美国,通过法院判决结果建立起了一种权利要求解释原则,即“权利要求区别解释原则”(Doctrine of Claim Differentiation)。根据权利要求区别解释原则,对于每一项专利中的多项权利要求,法院应当解释为每一项权利要求均有其不同的保护范围,每一项权利要求均不是多余的。也就是说,按照该原则,表述不同的各项权利要求被推定为不同的权利要求。

一般来说,根据权利要求区别解释原则,独立权利要求与各从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各不相同,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大于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有利于专利权人。比如,Phillips v. AWH Corp.的案件判决认为,“追加的从属权利要求限定了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范围,推定为该限定不存在独立权利要求中。”(“The presenceof a dependent claim that adds a particularlimitation gives rise to a presumption that thelimitation in question is not present in the independent claim.”),CAFC支持了此种想法。

所以,从属权利要求的存在对独立权利要求的限定解释产生影响,在撰写权利要求时,虽然独立权利要求是最重要的,但是不能仅仅考虑独立权利要求,不仔细考虑从属权利要求。考虑到美国专利实务特色,为了拓宽独立权利要求的权利范围,撰写从属权利要求是在撰写权利要求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有效地利用权利要求区别解释原则,根据独立权利要求中技术思想的下位概念,需要设立不同的、多样的从属权利要求。比如,将每个实施例对应的特征作为该实施例限定的从属权利要求,从而作为更大范围的独立权利要求也可能包括这些实施例以外的技术思想。

3.有利于通过美国审查的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方式(桥头堡权利要求)

近年来,美国实务审查的动态是,与过去相比,因缺乏创造性而被拒绝授权的情况下,申请人仅通过反驳而不变更修改权利要求是很难获得授权的。这是因为KSR案件判决的影响下,修改后的MPEP(美国专利审查指南)不仅以TSM标准(Teaching- Suggestion-Motivation test),也包括其他缺乏创造性的原因驳回专利申请,创造性(非显而易见性)审查制度更加严格。所以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美国将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的创新发明点的构成要素作为限定的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在审查战略层面上具有很大意义。

但根据先申请主义,在申请前一定时间内完成对现有技术的调查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现实中,基本上是在对确定具有新颖性构成要素不确定的情况下,撰写专利说明书。另外,存在许多自认为现有技术调查已经完成后,在审查中发现影响技术创造性的重要现有技术文件的情况。

所以,在申请时会根据已掌握的现有技术资料,制作授予专利权可能性高的独立权利要求,与此同时要考虑到万一在审查阶段中发现了影响申请的现有技术文件,也可以主张具有创造性的从属权利要求来获得授权,所以在申请前充分准备从属权利要求非常重要。本文将这样的从属权利要求称为“桥头堡权利要求”。在审查阶段的攻守中,审查员提出的现有技术与申请人发明技术的覆盖领域,就如同战争中双方争夺的领地,在独立权利要求的专利性被现有技术否定时,从属权利要求可以为申请人建立起独自领域的桥头堡(泛指作为进攻的据点),具有此种效果的从属权利要求,在本文中被称为“桥头堡权利要求”。所有独立要求的技术特征在现有技术文件中被公开的情况下,用桥头堡权利要求与现有技术对比,以其创造性提高获得授权的可能性,同时最小限度缩小独立权利要求范围以促进审查进程。

那么,如何撰写桥头堡权利要求?比如,以独立权利要求是具备A+B两个技术特征的情况为例,假设这个独立权利要求被审查时,审查员会先调查这两个技术特征A和B同时存在的现有技术文件。如果没有发现该现有技术的情况下,A技术公开的现有文件1以及B公开的现有技术文件2可以作为缺乏创造性的证据。反过来说,多数的现有技术文件1以及2的组合来否定独立要求(A+B)的显而易见性的情况下,审查员没有发现技术特征A以及技术特征B同时存在的现有技术文件可能性较高。(如果审查员发现技术特征A以及技术特征B同时存在的现有技术文件,意味着本发明不具有新颖性,不需要讨论本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在这种审查情况下,在申请时可以附加“内限定”,例如,“该A是随着该B的延长方向被放置该B的内部中”,进一步技术特征A和技术特征B的互相关系的从属权利要求等作为桥头堡权利要求写在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中,这样的方法有利于申请人主张其技术具有创造性。随着审查情况的发展,在申请人的预期情况下,独立权利要求被现有文件1和2的组合拒绝,依然存在桥头堡权利要求被授权的可能性。

篇5:发明专利撰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XXl

(简要说明本发明解决什么技术问题,采用了什么主要的技术特征【一般直接复制权利要求1加以修改即行】,获得的有益效果)

注意:字数不超过300字。

摘要附图

指定一副最能从整体上反映本发明的图(假如有附图的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主题名称),其特征在于:(其特征是:)。

(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特征部分,前序部分=本发明主题名称+与现有(或接近)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必要:是指缺少了就不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特征部分=区别于现有现有技术的必要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题名称),其特征在于:。(从属权利要求:引用部分+特征部分,对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要求)

说明书

名称(与专利申请书的名称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XXX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卷机转盘。(涉及的技术主题,便于专利局分类)

背景技术

(写明现有技术中得不足,或缺点,抑或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题名称)。(说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就是说相对现有的技术,本发明的进步在哪里)

附图说明(有附图需要说明,没附图,这部分不需加入)

图1为; 图2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采用最优例子来说明本发

明,说明本发明怎么去解决技术问题的。)

(其实整个说明书结构就是:为什么(技术问题)+是什么(技术方案)+怎么做(具体实施))

篇6:专利申请书撰写

专利说明书简称“说明书”,是专利申请文件中篇幅最长的部分,也是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传递信息,公开专利,为理解和利用这项专利提供足够的情报,并提出专利申请保护的理由。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说明书的写作格式,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上作了具体规定。具体说来,其结构如下:

1.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名称:与申请书中的名称一致

2.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

3.该领域的现有技术水平

4.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背景

提供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参考作用的背景技术。引用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应注明该文献的专利局、专利号、文献日期及发明名称。

5.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排除现有技术哪些缺点,申请的专利达到了哪些技术优点。

6.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

必须清楚、完整、详细,使该领域内普通专业人员能理解和实施该专利。

7.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效果

必须清楚地表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特征、优点或者优越性。

8.附图图面说明

如果申请需要附图,应对附图中的所有标记进行简要的说叭注意,图不能画在说明书中,而应该附在“说明书”后。

9.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

详细描述申请人认为最好的应用实例,一般应有三到五个。

专利说明书见附三。

例文

附三 发明专利说明韦

发明专利说明书

(1)发明或实用新型名称

(2)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属领域

(3)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背景

(4)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5)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

(6)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效果

(7)附图图面说明

上一篇:中华经典诵读,校长讲话下一篇:食品营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