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共基础复习资料

2024-06-23

2022公共基础复习资料(共6篇)

篇1:2022公共基础复习资料

公共基础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2:(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臵检验机构。3:(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

4: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6: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逾期不予改正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公告后经查仍不合格的(责令停业,限期整顿)

7: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稽查特派员,对(国家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8:(国务院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国家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9: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授权)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行业认证机构进行质量认证工作。

10:地方检验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审查。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需要设臵(计量监督员)。12: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

13:在质检机构等级评定中,公路工程综合类与水运工程材料类各设(3)个等级。14:现场评审所抽查的试验项目,抽取的具体参数应当通过(抽签)决定。15:符合专家组评审组建的规定是(3)人。

16:评审专家(从质检机构建立的试验检测库专家库中)选取,有利害关系的不得进入。17:质检机构依据《现场评审报告》及(检测机构的等级标准)对申请人进行等级评定。18:质检机构的评定结果,公示期不得少于(7 天)。19:等级证书有效期为(5)年。

20:等级证书期满后,检测机构应该提前(3 个月)向原发证机构提出换证申请。21:换证的申请,复核程序按照本方法规定的等级判定程序进行,并可以适当简化,在申请等级评定时已经提交过并且没有发生变化的材料可以不再重复提交,两种说法(都正确)。

22:换证复核以(书面审查)为主。

23:换证复核不合格的,质检机构应该责令其限期(六个月)内进行整改。

24:检测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发生变更的,应该在(30 日)内向原发证机构办理变。25:检测机构停业时,应该在(15 日)日内办理注销手续。26:(1)质检机构依照本方法发放等级证书,并且不允许以任何名义收取工本费;(2)级证书遗失或者污损的,可以向原发证质检机构申请补发。上述说法正确的是(2)。

27:等级证书(不可以租借,不可以转让)。

28:取得等级证书,检测机构可以设立(工地临时实验室)。

29:检测机构依据合同承担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务,不得(转包、违规分包)。30: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该由试验检测工程师担任。31:试验报告应该由(试验检测工程师)审核、签发。

32:质检机构对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33:质检总站(不定期)开展全国检测机构的比对试验。

34:实际能力达不到等级证书能力的检测机构,质检机构应该给于(整改期限)。

35:重新评定的等级低于评定等级的检测机构(1)年内不得申报升级。被注销等级的(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36:因为违反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被注销考试合格证书的检测人员(2年)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

37:(质检总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甲级、公路专项类和水运类及结构类甲级评定。38: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中,不由质检总站负责的(发布试验检测工程师和实验员考试通知,审查报名考试者资格)。

39: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中,不由各省级质检机构负责的(建立并维护考试合格人员的管理数据库)。

40: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设(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试验检测员设(专业科目)。

41: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中,(地基与基础)不是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和实验员考试的专业科目。

42: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考试中,试验检测工程师应该通过公共基础科目和(任意一门专业课)的考试。

43: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考试中,从事试验检测工作(两年以上)且具有相关的专业(高级职称)的考生可免除公共基础科目。

44: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考试中,每个考生可报考多个专业,单科考试成绩(2 年)内有效。

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申请检测员考试的必须符合的条件的是(中级相当于中级(含高级技师)以上的工程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6:下面是关于申请试验检测工程师的考生,需要满足的相关专业学历的年限要求的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有(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专业技术工作 7 年以上)。

47:(省质检站)根据当地报名的情况拟定考试计划在统一的时间内由(省质检站)组织集中考试。

48:考试作弊者取消当场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并且在(1 年)年内不得再次报考。49:检测人员证书格式由(质检总站)制定,(省质检站)应将获得检测人员证书者纳入检测人员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

50:采用计算机考试的应使用质检总站规定的专用程序,(当场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当场确定考生成绩。

51:试验检测员应当通过(任意一门)专业科目的考试。52:中专毕业报考工程师,必须在(12)年以上。

53:双学士学位研究生申报工程师,需毕业(4 年)年以上。

54:实验室应该(每周)彻底清扫一次,空调应该(每季度)清扫一次。55:带电作业应有(2)人以上操作,并且采取地面绝缘。

56:技术负责人不在时,应该由(质量保证负责人)可以代替行使职权。57:质检机构人员配臵根据所进行的业务范围进行,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不得少于(20)% 58:对重要的检测项目岗位应该配臵(2)人。

59:凡使用精密贵重的大型的检测设备,必须取得(操作证书)。

60:取得等级证书的检测机构必须在每年的(12 月底)将当年的检测工作情况报告。61:计量基准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臵等。

62:工作基准经与主副基准校准,其目的是不使主副基准因频繁使用而丧失原有的(准确度)。63:计量器具定义为复现量值或被测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量具仪器。

64:检测事故发生(3)天内,由发生事故部门填写事故报告单,报告办公室。

65:计量标准器具的准确度(低于)计量标准,是用于检定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66:工作计量器具是工作岗位上使用的,不用于量值传递而是直接用于(测量)对象的量值的计量器。

67:计量是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

68:实验室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标准为(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69:参考标准值在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

70:现场评审是为了对(提出申请的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准则进行验证所作的一种访问。71: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72: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有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73:质量手册是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和质量实践的文件。74: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联系的参数,表示合理的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75:溯源性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联系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76:量值溯源等级图是一种等级顺序的框图,用以表明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基准关系。

77:法定计量单位是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规要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的计量单位。78: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基准、标准或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进行比较,其目的是考核量值的(一致性)。

79:检定的目的是全面检测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合格)。80:一般要求计量标准的准确度是被检者的(1/3---1/10)。81:一般来讲,检定与校准相比包括的内容(更多)。

82:校准也称检校,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操作,即被校的计量器具与高一级的计量标准相比较,以确定被校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的全部工作。

83:CMA 是(中国计量认证)的英文缩写。

84:有 CMA 标志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85:校准结果即可给出被测量的示值,又可以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86:检验是按照规定的程序,为了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87: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程序构成其(质量体系)的所有文件。88: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工程记录属于(技术)记录。89:实验室所有的记录应予以安全保护和(保密)。

90:实验室技术记录应包括负责抽样的人员、从事各项检测和校准的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

91:实验室应将原始观察记录、导出数据,开展跟踪审核的足够信息、校准记录、员工记录,以及发出的每份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副本(按规定的时间保存)。

92:实验室内部审核的周期通常为(6个月)。

93: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的执行管理层根据预定的日程和程序,定期的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检测和校准活动进行评审,典型的周期为(12 个月)。

94:在某些技术领域,如(无损检测)中要求从事某些工作的人员持有个人资格证书,实验室有责任满足这些专门人员的持证上岗要求。

95:实验室检测和校准方法的过程并指定(具有足够资源的有资格的)人员进行。96:检测和校准方法的确认通常是(成本)风险和技术可行性之间的一种平衡。97:校准实验室对所有的校准都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98: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检测和校准相应的规范要求。

99:用于检测和校准并对结果有影响的每一处设备和软件均应加以唯一性(标识)。

100:实验室应具有安全处臵、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量设备)的程序,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

101:检测和校准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以避免发生致使检测和校准结果的(失效)调整。

102:实验室应具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和校准的有效性,所得数据的记录方式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如可行,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

103:检测结果通常应以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形式出具,并且应包括客户要求的说明检测或校准结果所必须的和所用的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

104:报告和证书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和校准(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的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

105:对于校准实验室设备校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确保实验室所进行的校准和测量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 SI)。

106:校准实验室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与相应测量的 SI单位基准相连接,以建立测量标准和测量仪器对(SI)的溯源性。

107:实验室应有校准其参考标准的计划和程序,参考标准应由(能够提供溯源的机构)进行校准。

108:原始记录如果修改,作废数据应画(两条水平线),将正确的数据填在上方。109:原始数据应该集中保管,保管期不少于(2)年。

110:检测结果校核者必须在本领域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检测人员担任,且校核量不少于所检测的项目的(5%)。

111:长期不通电的电子仪器,每隔(三个月)应通电一次,每次通电并不少于(半小时)。112:a 为生产者风险,a=1-L(p0),β为消费者风险,一般aβ取值为(0.05;0.01)。113:绝对误差的定义为(测量结果一真值)。

114:当无数次重复性试验后,所获得的平均值为(真值+系统误差)。

115:相对误差是指绝对与被测真值的比值,通常被测真值采用(实际值)代替。116: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

(一)位小数。117:42000,若有 3 个无效零则为 2 位有效位数,应写为(42*103)。118:将50.28修约到个位数的 0.5 个单位得(50.5)。119:实测值为16.5203,报出值为 16.5(+),要求修约到个数位后进行判断,则修约值为(17)。

120:四位数字12.8、3.25、2.153、0.0284相加,结果为(18.23)。121:计算 2162=(4665.6*10)。

122:下例(变异系数)特征更能反应样本数据的波动性。123:采用摆式仪测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甲、乙两段路的摩擦摆值的算术平均值为56.4、58.6,标准差分别为4.21、4.32,则抗滑稳定性(乙>甲)。

124:(标准差)反应样本的绝对波动情况。

125: 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出现了m次,则mn称为事件A的(频率)。126:计量值的概率分布为(正太分布)。

127:对于单边臵信区间,在公路工程检测和评价中,u为(保证率系数),取值与公路等级有关。

128:(精密度)用于描述随机误差。129: 3倍标准差法又称为(拉依达法)。

130:当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2倍标准差时,则该测量值应(保留但需存疑)。131:采用3S法确定可疑数据取舍的判定公式({Xi-X平}>3S)。132:格拉布斯法根据(顺序统计量)确定可疑数据的取舍。

133:根据格拉布斯统计量的分布,计算出标准化统计量g在指定显著性水平B下,确定判别可疑的临界值(g≥g0(β,n))。

134:当相关系数r(=±1)时,x和y之间符合直线函数关系,称x与y完全相关。135:绘制直方图,当数据总数为50-100时,确定组数一般为(6-11)组。136: 在数据表达方法中(表格法)是基础。

137:采用图示法表达数据的最大优点是(直观)。

138:(试验检测数据记录)表包括的内容有试验检测项目,内容,试验日期,环境条件,试验仪器检测设备,原始数据,测量数据,结果分析,参加人员和负责人。139:采用图示法绘制曲线时,应顾及绘制的曲线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的平方和)最小。140:采用经验公式表达数据在回归分析中称为(回归方程)。141:经验公式法表达数据的优点是(紧凑扼要)。

142: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最小二乘法)确定的回归方程偏差最小。

143: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当所有的测量数据的(偏差的平方和)最小时,所拟合的直线最优。

144:检验所建立经验公式的准确性时,若发现代入的测量数据中的自变量所计算出的函数与实际测量值差别很大,说明(确定的公式基本类型可能有错)。

145: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回归方程Y=ax+b的常数项,正确的计算公式是(b=Lxy/Lxx,a=y平-bx平)。

146: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是(r=Lxy/∫LxxLyy)。

147:相关系数的临界值可以依据(显著性水平β和测量组数 n-2)在表中查出。

实验室对30块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试验,分别测定了其抗压强度R和回弹值N,现建立了R-N的线性回归方程,经计算Lxx=632.47,Lxy=998.46,Lyy=1788.36,相关系数的临界值r(0.05,28)=0.361,检验R-N是相关性(r=0.9388,r>0.361,R-N之间线性相关)。

149:引用误差是相对误差的简便实用形式,在多档或连续刻度的仪表中广泛使用,通常引用误差表示为(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

150:某仪表的精确度等级为R,则(引用误差为R%)。151:仪表一般尽可能在满刻度的量程(2/3)使用。152:抽样标准是指抽样检验采用(随机抽样)。

153:从批中抽取的(用于检查的单位产品)成为样本单位。154:样本的定义是(样本的单位全体)。

155: 抽样方案中N为批量,n为批量中随机抽取的样本数,d为抽出样本中不合格品数,c为合格判定数,若(d≤c),则认为该批产品合格。

156:批质量是单个提交检查批的质量,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表示。

157: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的定义是批中所有不合格品数总数除以(批量)再乘以100。158:合格判定数定义做出批合格判定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159:抽样程序指使用(抽样方案)判断样批合格与否的过程。

160:某产品的批量 N=10,不合格率 P=0.3,抽检的方案为n=3,c=1 时,合格的接收概率 L(P)=(0.466)。

161:由于抽样检验的随机性,将本来合格的批判断为拒收的概率这是对(生产方)产生不利。162:本来不合格的批,也有可能误判为可接受,将对(使用方)产生不利,该概率称为第2类风险或使用方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

1:处理因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2:生产者对抽查检验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检验结果之日 15 天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3: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可以行使下列职权(向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销售活动的情况;对当事人违法的生产销售活动的现场实施检查;查阅、复制当事人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不符人身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4: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准许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要求其改正;取消其使用认证标志的资格)。

5: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查询;向产品的销售者查询;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诉)。

6: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证明不实,造成损失的(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可以撤销期检验资格认证资格)。7: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违反规定向社会推荐、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的可以(由其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违法收入予以没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依法给于行政处分)

8: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得拨付工程款;建设单位不得进行竣工验收)。9:监理工程师应该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的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进入被检查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11:检测机构等级 是依据(检测机构的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水平;主要试验检测设备的配备情况;检测人员的配备情况;试验检测环境)等基本条件对检测机构进行的能力划分。

12:公路工程检测专业分为(综合类;专项类)。

13: 省质检总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乙、丙级;水运工程材料类乙、丙级;水运工程结构类乙级;水运工程结构类丙级)的等级评定工作。

14:检测机构可申报上一等级的评定的条件是(已被评为丙级、乙级;被评为丙级、乙级需满一年;具有相应的试验检测业绩)。

15:申 请 公 路 水 运 试 验 检 测 机 构 等 级 评 定,应 向 所 在 地 省 质 检 总 站 提 交 以 下 材 料(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等级评定申请书、申请人法人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通过计量认证的应提交计量认证的证书的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检测人员考试合格证书和聘用关系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所申报的试验检测项目的典型报告(包括模拟报告)及业绩证明;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16: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分为(受理;资格审查;现场评审)。

17;专家评审组应当向质检机构出具现场评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现场考核评审意见;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分表;现场操作考核项目一览表;两份典型试验检测报告)。

18: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申请书和等级证书由质检总站统一规定格式,等级证书应当注明检测机构从事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的(专业;类别;等级;项目范围)。

19:换证复核的重点是(核查检测机构人员、仪器设备、试验检测项目、场所变动情况;试验检测工作开展情况;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执行的情况;违规与投诉情况)。

20:换证复核不合格的,质检机构应当责令其在6 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规定条件的检测机构(根据实际达到的试验检测能力条件重新做出评定;注销等级证书)。

2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大型水运、高速公路项目验收、质量鉴定检测质检机构应当委托通过计量认证的并具有(甲级资质;或相应的专项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承担。

22:检测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档案制度保证(档案齐备;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内容清晰、完整、规范)。

23:质检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以下措施(查阅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检查相关的事项和资料;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本办法规定试验检测行为时,责令即时改正或限期整改;进入检测机构的工作场地(包括施工现场)进行抽查)。

24:质检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检测机构有违反本规范行为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列入违规记录并予以公示;不再委托其承担检测业务)。

25:现场总体考核中,评审组成员分别进行专项考核,分为(材料初审时发现的问题;对环境安全防护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实验室总体布局、环境设备管理状况)。

26:按现场评审计划分工,评审组成员分别进行专项考核,分为(材料组;硬件环境组;技术考核组)。

27: 档案材料组通过对档案和内业资料的查阅考核申请人的业绩、检测能力、管理的规范性和人员状况,查阅内容包括(检测人员考试合格证书;所有强制性试验检测项目的原始记录和试验检测报告;试验检测项目适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现行有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收样、留样和盲样运转记录)。

29:硬件环境组通过现场符合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逐项核查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运行使用状况申请材料是否符合;仪器设备管理状况,核查仪器设备的购货凭证,使用记录、维修记录、检定校准证书;试验检测场地是否便于集中有效管理;样品的管理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29:现场操作考核方式包括(考核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通过提问和问卷,随机抽查检测人员)。

30:质检总站为通过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工作的组织和监管部门,负责(确定考试大纲建设和考试题库,指导监督各省的考试工作;确定考试合格分数线,组织对检测工程师的考卷评判,核发检测工程师证书;制定有关考试工作管理规定并监督落实,建立并维护考试合格人员的管理数据库)。

31:各省质检机构为本行政区区域内考试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考试计划,报质检总站核备;发布试验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员考试通知,审查报名考试者资格;组织实施考试,负责监考,承担相应的考务工作,组织对检测员的考卷评判;核发检测员证书,负责动态更新和维护考试合格检测人员的管理数据库)。

32;公路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考试专业科目包括(材料,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

33:水运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考试专业科目包括(材料,结构;地基,基础)。34: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的方式是(计算机考试;纸质试卷考试)。35:采用纸质考试试卷的应(题库中随机抽取;经专家审查后组成试卷;人工阅卷)。36:参加公路水运工程的考生应向省质检站提供以下材料(公路水运申请表;本人学历、职称及身份证原件;本人学历、职称身份证复印件;近期小两寸标准照片4张)。

37:下列正确说法(考试作弊者当场取消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当年内不得再次报考;替考、扰乱考场秩序、提供假资料者,取消本次考试资格,两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38:对已经取得试验检测证书的人员,经查实有弄虚作假骗取考试资格的违规替考的人员(取消其证书资格;2 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39:实验室管理制度中规定,工作人员不得在恒温室内(喝水;用湿布擦地;吸烟;开启门窗)。

40:实验室需要专柜保管的有(操作手册;原始记录表;说明书)。

41:下列选项中是试验检测中心办公室的岗位职责是(负责安排检测计划,对外签订检测合同;文件的收发及保管;检测报告的发送及登记;样品的收发保管及验后处理)。

42:检测资料室的岗位职责有(保存抽样记录、样品发放记录及处理记录;保管产品技术资料、设计文件、图纸及其他资料;负责保管检测报告,原始记录;保存全部文件及有关产品质量检测的政策法令,法规)。

43:仪器设备室的岗位职责有(制定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周期表并付诸实践;计量标准器具的计量检定及日常维护保养;大型精密仪器值班及日常维护保养;全部实验检测仪器的设备及日常维护及保养等工作)。

44:试验检测中心主任的岗位职责有(主管中心的人事工作及人员培训、考核、提职、晋级;考核各类人员的工作质量;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使之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批准经费使用计划,奖金发放计划)。

45:试验机构资质要求检测部门(人员;仪器设备;机构)均应有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46:质检机构负责人应具备的资格(工程师以上职称;具有10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验;精通所管辖的业务)。

47:施工企业工地实验室分为(标段实验室;中心拌和站实验站;工点试验点)。

48: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制度(是质检机构的最高实物标准,只能用于量值传递,必须使用时,须经检测中心领导批准;有仪器设备室专人管理;保存环境必须满足其说明书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证书,且使用后应做记录)。

49:计量检测中发现仪器设备损坏应进行维修,维修后的仪器设备应按检定结果贴上(合格(绿);准用(黄);停用(红))标志。

50: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评审依据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51:认证是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于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52:认可是第三方依据程序对(某一机构;个人)有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53: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有两个或多个试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评价)。

54: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保证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称为质量管理。

55:质量体系是指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资源)。

56: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承诺)使相关的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

57: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的均匀和很好的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臵;评价测量方法;给材料赋值的材料和物质)。

58:计量基准是指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的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臵。

59:根据计量基准的地位、性质和用途通常分(主基准(一级);副基准(二级);工作基准(三级))。

60:主基准也称原始基准或国家基准,用来(复现;保存)计量单位作为统一全国的计量值的最高依据。

61:计量器具定义为复现量值或测量转换成可直观的指标值或等效信息的(仪器;量具;装臵)。

62:计量标准器具的作用是(检定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63:计量器具按法律地位分类可分为(社会公用的计量标准;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

64:计量是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概括起来,计量工作具有(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

65: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而进行的(科技;法制;管理)活动。

66:标准不确定度的定义为,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有(A 类;B 类)不确定度评定。

67:溯源性概念中使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参考标准通常是(国际计量基准;国家计量基准)。

68:量值溯源要求所有同一特性的测量应满足(测量单位必须一致;实现这个测量单位的科学原理,程序也必须一致)条件。

69:量值传递包括以下(比对;检定;校准)。

70:检定是由(法定计量部门;其他法定授权组织)为确定和保证计量器具是否完全满足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的工作。

71:检定及验证,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法定要求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出具鉴定证书)。

72:量值的传递指的是一个物理量单位的提高各级基准、标准及相应的辅助手段准确地传递到日常工作中所用的(测量仪器;量具)以确保量值统一的过程。

73:有 CMA 标记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检定;产品性能分析),具有法律效力。

74:要取得CMA认证,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能力测试;可靠性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CMA认证。

75: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的内容有(计量检定、测试设备性能;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

76: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实验室应该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独立)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77:实验室应建立实施和维持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体系,应将其(政策;制度;独立;程序)和指导书制定成文件。78: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应在质量手册中予以规定,总体目标应该以文件的形式写入质量方针,声明质量方针至少包括质量体系目标和(实验室管理层对良好的职业行为和客户提供检测和校准服务质量的承诺;管理层关于实验室服务标准的声明;要求实验室所有与检测和校准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与之相关的质量文件 并在作中执行这些这些政策和程序;实验室管理层对遵循本标准的承诺)。

79:建立识别质量体系中文件当前的修订状态和分发的控制清单或等同的文件控制程序的目的是(易于查阅;防止使用无效文件;防止使用作废文件)。

80: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所用程序文件应确保(在对实验室有效运作起重要作用的所有作业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授权版本;定期审查文件,必要时进行修正,以保证持续适用好满足使用的要求;及时地从所有使用和发布处撤除无效或作废的文件或使用其他方法确保防止误用;出于法律或知识保存目的而保留的无效文件,应有适当的标记)。

81:实验室制定的质量体系文件应有唯一性标识,该标识包括(发布日期和修订标识;页码;总页数或表示文件结束的标记;发布机构)

82:标书和合同的评审内容,除有要求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评审客户的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外,还有(应该保存包括任何重大的变化在内的评审记录;应包括被实验室分包出去的所有工作;对合同的任何偏离均应通知客户;工作开始后如果需要修改合同,应重复进行同样的合同评审,并将所有修改的内容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的内容。

83:检测和校准的分包规定,当实验室由于未预料的或程序性的原因需将工作分包时,应分包给合格的分包商,以下属于未预料的或程序性的原因是(工作量;需要更多专业技术;暂不具备能力;通过长期分包代理或特殊协议)。

84:质量记录应包括(来自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报告;纠正措施的记录)。85:记录控制包括(质量记录;技术记录)程序。

86:如可能,实验室对每一项检测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其目的是(以便识别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保证该检测或校准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

87: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正确的处理(每一错误应该划改,不可擦除掉;将正确值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样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88:对实验室检测报告所含意见及解释负责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验以及所进行的检测方面的足够知识;制造被检测物品、材料、产品等所用的相应的技术知识已使用或使用方法的知识;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知识;所发现的对有关的物品材料优先使用的偏离程度的了解)。

89:检测和校准的方法应该优先使用(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发布的最新的方法。90:实验室应对(非标准;实验室设计(制定)的;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标准;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应于预期的用途。

91:检测和校准方法的确认可以包括对(抽样;处臵;运输)程序的确认。

9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需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的要求;据以作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线)。

93: 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或校准数据控制时,实验室应确保(由使用者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应被制成足够的详细的文件,并对其适用性进行验证 ;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维护计算机和自动软件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提供保护检测和标准数据完整性所必须的环境和运行条件)。

94: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的检测和校准所要求的所有(抽样;测量;检测)设备。95:出现以下情况的设备应停止使用(曾经过载或处臵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

96: 实验室控制下的需要校准的所有设备,只要可行,应该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表明其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校准的日期;再次校准的日期;失效日期)。

97: 实验室对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臵应做到(实验室应有用于检测或校准物品的运输、接收、处臵、保护、存储、保留或清理的程序;实验室应该具有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标识系统;在接收检测或校准物品时,应记录异常情况或对检测或校准方法所述正常条件的偏离;实验室应有程序和适当的设施避免检测或校准物品在存储处臵和准备过程中发生退化丢失或损坏)。

98: 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检测和校准的有效性,这种监控应有计划并加以评审,包括的内容有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次级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及(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利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校准;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99:实验室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报告每一项检测校准或一系列的检测或校准的结果,并符合检测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100:结果通常应以(检测报告;校准证书)的形式出具,并且应包括客户要求的说明检测或校准结果所必须的和所用的方法中规定要求。

101:报告和证书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或校准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或误用的可能性,需注意(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编排尤其是检测校准数据的表达方式,并易于读者理解;表头需尽可能标准化)。

102: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下列(当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情况需要在检测报告中列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

103:如需要对校准结果进行解释时,除应至少列出的要求外,校准证书还应包含的内容有(校准活动中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条件;测量不确定度和符合确定的计量规范或条款的声明;测量可溯源证据)。

104:当包含意见和解释时,实验室应把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制成文件与检测报告,意见和解释应被清楚标注,且包含的意见和解释可以包括下列(关于结果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声明的意见;合同要求的履行情况;如何使用结果的建议;用于改进的指导意见)。

105: 对检测实验室,当测量无法溯源到 SI单位或与之无关时,与对校准实验室的要求一样,要求测量能够溯源到适当的测量标准,如(有证标准物质;约定方法;协议标准)。

106:下例(样品丢失或损坏;检测方法有误、造成检测结论错误;样品生产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或失密;发生人身伤亡)情况属于检测责任事故。

107:检测事故按经济损失的大小,人身伤亡情况分成(小事故;重事故;重大事故)。108:真值有(理论真值;相对真值;标准真值)。

109:根据误差表示方法的不同,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10:(系统误差;过失误差)的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111:误差的来源有(装臵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方法误差)。112:按误差的性质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113:消除误差可以从以下(改进或选用适宜的测量方法来消除误差;用修正值消除;在测量过程中随时消除)方面来考虑。

114:固定系统误差消除或减弱的方法有(交换抵消法;代替消除法)。115:变化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有(对称测量法;半周期偶数测量法)。116: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量有(极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117:表示数据的集中位臵的特征量有(平均值;中位数)。118:习惯上,通常采用字母(A;B)表示随机事件。119: 样本数据按其性质可分为(计量值;计数值)。

120:质量检测工作中,绘制直方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图的形状(判断质量是否稳定;质量分布状态是否正常;预测不合格率)。

121:直方图在质量控制中的用途主要有(估计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率;考察工序能力;判断质量分布状态;判断施工能力)。

122:概率分布曲线的形式很多,在公路质量检测和评价中,常用的分布有(正态分布;t 分布)。

123:下列(强度;长度;质量)检测数据属于计量数据。

124:常用的可疑的数据的取舍方法主要有(3 倍标准差法;肖维纳特法;格拉布斯法)。125: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可采用(3 倍标准差法;肖维纳特法;格拉布斯法;狄克逊法)。126:测量数据常用的表达方法(表格法;图示法;经验公式法)。

127:如果某一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 r 小于临界值 r(β,n-2),下列说法(说明试验的误差可能很大;说明回归方程的函数类型可能不正确)成立。

128:肖维纳特法虽然改善了拉依达法,但存在着(当n--≦时,肖维纳特系数kn--≦,此时所有的异常值都无法舍弃;肖维纳特系数与臵信水平之间无明确的关系)问题。

129:格拉布斯法判定可疑数据取舍,需要从以下(标准化顺序统计量;判别可疑数据的临界值;显著性水平;测量组数)参数。

130:绘制直方图需要分析和整理数据,应确定与绘制直方图相关的(最大值;最小值;极差)特征值。

131:常用数据的表格有(试验检测数据记录表;试验检测结果表)。

132:图示法的基本要点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图形时,以横坐标为自变量,以纵坐标为相应的函数;坐标纸的大小与分度的选择应与测量数据的精度相适应;坐标轴应注明分度值的有效数字、名称单位,必要时要标明试验条件,文字书写的方向与相应的坐标轴平行;曲线应平滑,不能用折线绘制)。

133:将双曲线 1/y=a+b*1/x 化直,需要作(Y’=1/Y;X’= 1/X)变换。

134: 经验公式法中的常数,一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端直法;最小二乘法;平均法;图解法)。

135:相对误差分为(相对真误差;示值误差;引用误差)。

136:引用误差在多档或连续刻度的仪表中广泛应用,其目的是(为减少误差计算麻烦;为划分正确度等级的方便)。

137:适用于公路工程的随机取样的方法有(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138:路基路面现场随机取样的方法主要包括(测定区间(或断面)确定方法;测点位臵确定方法)。

139:路基路面现场确定测定区间或断面,首先需要选择检测的路段,它可以是(路线全程;一个作业段;一天完成的路段)。

140:一个抽样方案中应该有(样本大小;合格判定数)。

141:依据抽样检验评定原理,公路工程也按合格率计分,但对(压实度;弯沉值;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路面结构层厚度)应采用数理统计法计分。

142:质量检验按检验数量分类有(全数检验;抽样检验)。143:按检验人员分,质量检验可分为(自检;互检;专检)。

144:抽样检测可以按照(检验特性值的属性;抽样方案制定的原理;检验次数)进行分类。145:按抽样方案制定的原理分类,抽样检验可分为(标准型抽样方案;挑选型抽样方案;连续生产型方案;调整型抽样方案)。

146:按检验次数分类,抽样检验可分为(一次抽样方案;二次抽样方案;多次抽样方案)。147:一次抽样方案有(样本大小;不合格判定数;合格判定数)。

三、判断题

1: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2: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可以另行复抽查。(×)

3:省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臵检验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检验机构,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化进行检验。(√)

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5: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稽查特派员,对国家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6: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在本行政区内可以组织监督检查。(√)7: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授权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行业认证机构、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8: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任意抽取(×)

9: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规定综合甲级持有试验检测人员证书的总人数不得少于 28 人,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的人数不得少于 12 人。(√)

10:评审专家由有质检机构从报名的专家库中抽签选取,与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不得进入专家评审组。(×)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需要设臵计量监督员。(√)

12:建设部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行为的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的 2%以上4%以下的罚款。(√)

13: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公路工程综合类与水运工程材料类各设 4 个等级。(×)14: 质检机构的评定结果,应当通过交通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 天。(√)

15:等级证书有效期为10年。(×)

16:等级证书有效期满,检测机构应提前6个月向原发证机构提出换证申请(×)17: 在申请等级评定时,即使已经提交过并且没有发生变化的材料也必须重新提交。(×)18:换证复核以专家现场评审为主。(×)

19:现场评审所抽查的试验检测项目原则上应当覆盖申请人所申请的试验检测各大项目,抽取的具体参数应当通过抽签决定。(√)

20:换证复核合格的,予以换发新的等级证书,不合格的,质检机构应当责令其在6个月 内进行整改,整改期内不得承担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的试验检测业务(√)

21:检测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或者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之日起3个月内到原发证质检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22:等级证书遗失或者污损的,可以向原发证机构申请补发。(√)23:对于特殊情况,等级证书可以临时借用。(×)

24:取得等级证书的检测机构,可以设立工地临时实验室。(√)25: 检测机构依据合同承担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当工作范围太大时可以按规定转包。(×)

26:试验检测报告可以由试验检测员审核,签发。(×)27: 实际能力达不到等级证书能力等级的检测机构,质检机构应当给予注销等级证书的处分。(×)

28:重新评定的等级低于原来评定等级的,检测机构一年内不得申报等级。(√)29:被注销等级的检测机构,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30:违反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被注销考试合格证书的检测人员1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

31:省级质检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甲级,公路工程专项类和水运工程材料类及结构类甲级的等级评定工作。(×)

32:质监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活动监督检测制度,对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查处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33:质监总站不定期的开展全国检测机构的比对试验。(√)34: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检测员考试设有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

35:在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中,试验检测工程师应当通过公共基础和任意一门专业科目的考试(√)。

36:在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中,从事试验检测工作两年以上且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的考生可免试公共基础科目。(√)

37:省质监站根据当地报名的情况拟定考试计划,在统一的时间内组织集中考试。(√)38:考试作弊者取消当场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并且1年内不得再次报考。(×)39:省质监站将获得检测人员证书者纳入检测人员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40:要求试验检测员应当通过任意一门专业科目的考试。(√)41:带电作业应由3人以上操作,并且在地面采取绝缘措施。(×)

42:如果计量器具准确度引起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社会公用计量基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43: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30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44: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准许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应取消其使用资格,并要求其改正。(√)

45:对产品质量的问题,消费者只能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诉。(×)

46: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或者不实的,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

47: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48: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监理规范要求,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4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履行检查职责时,有权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50:检测机构等级主要是依据试验检测设备的配备情况对检测机构进行的能力划分。(×)51:省质监站负责乙丙级的等级评定工作。(×)

52:检测机构可申报上一等级的评定的条件是:已被评为丙乙级;被评为丙乙级需满一年,具有相应的试验检测业绩。(√)

53: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分为初审和现场评审。(×)54:核查检测机构人员、仪器设备试验检测项目场所的变动情况是换证复核的重点内容。(×)

55:公路水运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大型水运工程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验收的质量鉴定检测,质监机构应当委托通过计量认证并且具有甲级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56:按现场评审计划分工,评审组人员分别进入材料组、硬件环境组、技术考核组。(√)57:按现场操作考核包括考核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和通过提问和问卷随机抽查检测人员两种方式。(√)

58:公路水运试验检测考试中对于考试作弊者,取消当场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当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59:对已经取得试验检测人员证书的人员,经查实有弄虚作假骗取考试资格的,违规替考等违反考试纪律的人员将取消其证书资格,并在 2 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60:实验室需要专柜保存的有:操作手册和原始记录。(×)

61:计量基准是利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臵等。(√)

62: 根据基准的地位,性质和用途,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基准。(×)63:副基准直接或间接与国家基准比对,地位仅次于国家基准,但不能代替国家基准使用。(×)

64:基准本身正好等于一个计量单位。(×)65:主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都必须经国家批准。(√)

66:工作基准的目的是不使主副基准因频繁使用而丧失原有的准确度。(√)67:计量标准器具按等级分类为 1 级、2 级、3 级标准砝码。(×)

68: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省级以上的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立的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依据并对社会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正作用的各项计量标准。(×)

69: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是省级以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立的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的各项计量标准。(√)

70:认证是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或个人有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71:实验室评审是为了评价、校准实验室是否符合规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而进行的一种检查。(√)72:现场评审是为了对提出申请的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准则进行现场验证所作的一种访问。(√)

73: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综合水平的一种方法。(×)74: 单个或一组人员,依据测量结果,知识经验文献和其他方面的信息提供见解和作出解释,称为质量控制。(×)

75: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76:质量管理指确定质量方针,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77:质量保证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78:程序,即程序文件,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79:纠正指返修,返工或调整,涉及对现有的不合格所进行的处臵。(√)80:程序也称为过程,是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81:量值溯源指自上而下通过不间断的校准而构成的溯源体系。(×)82:SI 基本单位为: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热力学温度(开)、物质的量(摩尔)、发光强度(坎)等7个单位。(√)

83: SI是国际单位的通用符号,目前国际单位制为 7 个基本单位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其单位符号分别为m、kg、s、A、K、mol、cd。(√)

84:我国选定了若干非SI单位与SI单位在一起,作为国家的法定计量单位,他们具有不同的地位。(×)

85:溯源性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这里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家计量标准。(√)

86:计量是现代度衡量,计量比度衡量更确切、更广泛、更科学。(√)

87:公认约定或法定的计量单位、计量器具、计量人员、计量检定系统、检定规程等是保证计量值准确一致的基础和依据。(√)

88:计量检定系统即量值传递系统。(√)89:溯源性是测量学的基本概念。(×)

90:比对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基准、标准或计量工作、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所进行的比较,其目的是考核量值的误差。(×)

91:检定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操作,即被校的计量器具与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相比较,以确定被校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的全部工作。(×)

92:校准不具备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具有法制性,属于计量管理范畴。(√)93:校准主要是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其结论是合格(或不合格)。(√)

94: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以自行规定,检定的依据是检定规程,任何企业和其他实体是无权制定检定规程的。(√)

95:校准和检定一样,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96:校准结果通常是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

97:量值的跟踪是指测量仪器制造完毕,必须按规定等级的标准逐级进行校准,同样,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按法定规程定期由上级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并发给检定证书。没有或失效的,该仪器的精度及测量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98: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他各类实验室必须取得中国计量认证,即CMA 认证。(√)

99:凡属省级以上的检测机构,才能够从事检测检验工作,并允许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 标记。(×)100: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有组织和管理,质量体系审核人员、设施,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和校准,检验方法,检验样品的处臵,记录证书和报告、检验的分包等 13 个要素组成。(√)

101:校准实验室即可以是从事实验室校准工作的实验室,也可以是从事检验工作的实验室。(×)

102:有证标准物质是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的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

103: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 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 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

104:质量手册应该包括或注明含技术程序在内的支持性程序,并概述质量体系中所用文件的构架,应界定技术管理层和质量主管的作用和责任,包括确保遵循本标准的责任。(√)

105:实验室以控制其构成其质量体系的而建立和维持的程序文件必须由内部制定。(×)106:凡作为质量体系组成部分发给实验室人员所有的文件,在发布之前应由授权人员审查并批准使用。(√)

107:如果实验室的文件控制制度允许在文件再版之前对文件进行手写修改,则应该确定修改的程序和权限,修改之处应该有清晰的标注,签名缩写并注明日期,并尽快发布。(√)

108:对实验室能力的评审,应证实实验室具备了必要的物力,人力信息资源,且实验室人员对所从事的检测和校准具有必要的技能和专业技术,---为客户提供检测和校准服务的合同,可以是书面的或口头的协议。(×)

109:实验室由于某些原因需要将工作分包时,应就其所有分包方的工作对客户负责。(×)110:实验室应对纠正措施的结果进行监控,以确保所采取的纠正活动是有效的。(√)111: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识别收集索引存取,存放。维护和清理质量记录的程序。(×)112:实验室所有记录应清晰明了,并以书面文件存放好,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环境的设施中,应规定记录的保存期。(×)

113:实验室应有程序来保护和备份所有存放形式存储的记录,并防止未经授权的浸入或修改。(√)

114:实验室开展跟踪审核的信息记录、校准记录、员工记录均属质量记录。(×)115:技术记录时进行检测和校准所得的数据和信息的积累,他们表明检测和校准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或规定的过程参数。(√)

116:技术记录可包括:表格、合同、工作单、工作手册、核查表、工作笔记、控制图、外部和内部的检测报告及校准证书、客户信函,文件和反馈。(√)

117: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划改,不可擦涂掉、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并将正确值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118:决定实验室检测和校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员、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设备、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臵。(×)

119: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和校准,包括被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适当时还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和分析检测,和校准数据的统计技术。(√)

120:实验室选择检测和校准的方法,必须使用以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最新的方法。(×)121:实验室应对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设计的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

122:在某些情况下,检测方法性质会妨碍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严密的计量学和统计学上的有效计算,这种情况下,实验室至少应努力找出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且作出合理评定。并确保结果的表达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

123: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通常不考虑被检测和校准物品预计的长期性能。(√)124:构成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的方面有,所用的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检测或校准物品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等。(√)125:应保存对检测物品或校准具有重要影响的每一设备软件的记录,所有校准报告和证书的日期结果及复印件设备调整验收准则和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设备维护计划以及已进行维护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

126:对停止使用的设备应隔离以防止误用,或加帖标签标记以清楚的表明该设备已经停用,直至修复并通过校准或检测表明能正常工作为止。(√)

127:由于某些原因,若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返回后仍可以正常使用。(×)128: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实验室应有程序确保其所有备份(例如计算机软件中的备份)得到正确的更新。(√)

129:实验室应具有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标识系统,物品在实验室的整个期间应保留该标识。(√)

130:当对物品是否适合于检测或校准存在疑问时,或当物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或对所要检测或校准规定得不够详尽时,实验室应该在工作之前询问客户,得到进一步的说法,并记录下讨论的内容。(√)

131:检测结果只能以书面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形式发布。(×)

132:除非实验室有充分的理由,否则每份报告或校准证书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标题;实验室的名称或地址;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唯一性标识等。(×)

133: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除应至少列出的要求外,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对检测方法偏离增添检测,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信息。(×)

134: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报告结果时应注意,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硬拷贝也需有页码和总页数,实验室作出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建议,不得部分复制和全文复制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声明。(×)

135: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对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测报告,除应列出的要求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抽样日期、抽取的物质、材料或产品的清晰标识。(√)

136:许多情况下,实验室的检测报告通过与客户对话来传达意见和解释也许更为恰当,这种形式简单方便无需记录。(×)

137:当检测报告包含了有分包方所出具的检测结果时,这些结果应予清晰标明,分包方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结果。(√)

138:某些校准目前尚不能严格按照SI单位进行溯源,这种情况下校准应通过建立对适当测量标准的溯源来提供测量标准的可信度。(√)

139:实验室检测的参考标准在调整之后均应校准。(×)

140:检测事故发生后3天内,由中心负责人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作出处理。(×)

141:真值,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测量客观存在的实际值,因此,通过精密的测量可以得到。(×)

142:测量数据误差的来源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143: 在误差分析中,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误差越大,则准确度越低。(√)

144:相对误差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虽然能够表示误差的大小和方向,但不能表示测量的精密程度,因此,通常采用绝对误差表示测量误差。(×)

145:当测量所得的绝对误差相同时,测量的量大者精度高。(√)

146:系统误差可以消除,过失误差明显的歪曲实验结果,可以利用一定的准则从测得数据中剔除,因此,在误差分析中只考虑随机误差即可。(×)

147:随机误差出现的误差数值和正负号没有明显的规律,但完全可以掌握这种误差的统计规律,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已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148:系统误差有一定的规律,容易识别并可通过试验或用分析方法掌握其变化规律在测量结果中加以修正。(√)

149:人们通常采用的消除误差的方法是用来消除系统误差。(√)150:将:830修约到百位数0.2单位,得820.(×)151:将:1158修约到百位数,得12*102。(√)152: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应进一。(×)

153:修约:13.465,修约间隔为1,正确的做法是13.465——13.46——13.5——14(×)154: 修约值报出值15.5(-),到个数位后进行判定,修约值为15。(√)155:在测量或计量中取有效数字的位数的准则是对不需要标明误差的数据,其有效位数应取到最末一位数字为可以数字,对需要标明误差的数据,其有效位数应取到与误差同一数量级。(√)

156:测量数据:0.005020的有效位数有2位。(×)157:在数据的修约规则中,0为多余数字。(×)158:三位数字:2.5、3.88、0.357 相加结果为 6.42,结果中第二位小数称为安全数字。(√)159:乘积 4.231*0.02*1.5672=0.13262。(×)160: 对数运算,结果所取对数位数应比真数的有效位数字位数多一位。(×)161:表示精度一般取一位有效数字已足够了,最多取两位有效数字。(√)

162:在所有的计算中,常数 e ∏和因子∫2 等数值的有效位数可认为无限制,需要几位就取几位。(√)

163: 在质量检验中,总体的标差一般不宜求得,通常采取样本的标准差。(√)

164:极差可以反应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计算十分简单,但由于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仅适用于样本的数量较小,一般n<10情况。(√)

165:样本的平均值即为真值。(×)

166:随机现象的每一种表现或结果称为随机事件。(√)167: 随机事件的频率和概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通常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的反复试验把其频率视作概率的近似值。(√)

168:一组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大,标准差就越大,其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偏差就越大。(×)169:绘制直方图的步骤为收集数据-数据分析与整理、确定组数、确定组界值-统计频率-绘制直方图。(×)

170:绘制直方图的过程中,确定的组界值应与原始数据的精度一样。(×)

171:正太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总体标准差δ愈大,曲线低而宽,随机变量在平均值 u 附近出现的密度愈小,总体偏差δ愈小。(√)

172: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是一个概念。(×)

173:如果测试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高,则其精确度高,这也是我们在检测工作中力求达到的目标。(√)

174:肖维纳特法是根据顺序统计量来确定可疑数据的取舍。(×)175:一元非线性回归可以用过坐标变换转化成线性回归问题来处理。(√)176:只要是规范给定的经验公式,就能广泛地适用于任何实体工程而无需怀疑。(×)177: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应首先主观判断去掉那些不理想的数据。(×)178:采用3S进行数据的取舍,当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2S时,则该测量值保留,但需存疑,即使在生产,施工或试验中发现存疑数据变异时,仍不能舍弃。(×)

179:采用经验公式法建立公式的步骤,绘制曲线-分析曲线—确定公式的基本形式=曲线化直-确定公式中的常数-检验确定的公式的准确性。(√)

180:采用图书法绘制的曲线,应使曲线两边的点数接近与相等。(√)181:根据测点绘制曲线时,应将测定用折线连接成较光滑的曲线。(×)

182:相关系数r是描述回归方程线性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r越接近1x和y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好。(×)

183:在一般的工程测量中,真值也可以用测量值代替,这时,相对误差称为示值相对误差。(√)

184:引用误差=Δx/Xb,为基准值或基值,称为引用值,可以是仪表的量程也可以是测量的Xb下限或其他值。(√)

185:引用误差是相对误差的简便使用形式,在多档或连续刻度的仪表中广泛应用。(×)186:批量是指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通常以 N 表示。(√)

187:按随机取样的方法确定被检测的路基横断面时,不用随机数表中C 列中的数。(√)188:从批中抽取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

189: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称为样本大小,通常用 n 表示。(×)

190:抽样方案中 N 为批量中随机抽取的样本数,d 为抽出样本中不合格的品数,c 为不合格判定,数若 d≥c 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应拒绝接受。(×)

191: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192:为判断每个提交检查批次的批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称为逐批检查。(×)

193:回归判定数和不合格的判定数,或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 结合在一起,称为判定组数。(√)

194: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方案。(√)195:质量检验按性质可分为验收检验和生产检验两大类。(√)

196: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分类,抽样检验分为计数抽样方案和计量抽样方案。(√)197:P0 为接收上限,P1 为拒绝下限,对 P≤P0的产品批次尽可能高的概率接收,对 P≥P1 的产品批次尽可能高的概率拒收,P0、P1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篇2:2022公共基础复习资料

2、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在(A)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A、改革发展 B、改革调整 C、开放巩固 D、改革开放

3、(A)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中国现代化 D、社会主义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A)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善民生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D、以经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C)。A、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享 B、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C、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权为民所享、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独立自主 D、实事求是

7、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

(A)。A、拒腐防变的能力 B、抵御风险的能力 C、领导发展的能力 D、应对危机的能力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D)政策不断加强。A、爱农支农 B、支农爱农 C、爱农惠农 D、支农惠农

9、过去五年,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实施(A)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A、“ 走出去” B、“ 推出去” C、“ 引进来” D、“ 迈出去”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C)。

A、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 B、提供了前提条件C、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提供了物质基础

11、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B)作用。A、引导性 B、建设性 C、指导性 D、领导性

12、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D)、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A、勇往直前 B、艰苦奋斗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1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B)。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社会和谐

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C)。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和谐社会

1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B)。A、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A)。A、最新成果 B、最新运用 C、最新理论 D、最新思想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A、思想基础 B、理论基础 C、政治基础 D、政治保障

1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未来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B、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建设D、继续新型工业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

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B)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A、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 B、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C、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D、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0、1982 年9 月,党的十二大召开,第一次提出了(A)崭新的命题。A、“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发展是硬道理”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B)的新机遇新挑战。A、经济国际化 B、经济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贸易全球化

22、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过去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B)、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A、科学化 B、信息化 C、规范化 D、集约化

2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B)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公平正义 C、民主法治 D、诚信友爱

24、又好又快发展是(A)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A、科学发展观 B、可持续发展观 C、八个统筹 D、以人为本

25、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A),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A、普惠性 B、协调性 C、效益性 D、均衡性

26、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C),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A、普惠性 B、协调性 C、效益性 D、均衡性

27、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C)。A、全体党员 B、统治阶级集团 C、最广大人民群众 D、工人阶级

28、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辨证关系?

(A)。A、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B、生态良好是基础,只有生态良好了,才可能有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C、生活富裕是基础,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是目的D、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过大,国家应当把主要精力从发展生产转移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上来

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把(A)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A、改善人民生活 B、解决民生问题

C、提高人民生活 D、民生问题30、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 GDP 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上马了大量的“形象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更是屡见不鲜,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这种现象(B)。A、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 B、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现C、表明宏观调控具有缺陷 D、依靠市场调节可以克服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B)A、行动指南 B、重大战略思想 C、重大指导方针 D、必然要求

32、经济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其实质是(B)。A、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必须着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D、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3、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是(C)。A、既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B、既坚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C、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D、既要发展,又要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

34、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也就是要

(B)。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B)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A、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B、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C、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以大带小D、统筹城乡、功能完善、以大带小

36、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 33%,比发达国家落后 20 年,相差 10 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 GDP 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 1/4 以上的钢

产量,30%的煤和 50%的水泥,同时带来了大气、水土、植被、土壤的破坏和污染的严重后果。上述事实说明我国(D)。A、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B、市场监管体制还不完善C、生产力较为落后D、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的3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B)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依法自愿有偿C、尊重农民意愿D、公平合理合法

38、一些地方“圈地”搞开发,从局部看,减少一小片耕地,似乎并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但从全局看,如果每个地方都如此蚕食耕地,中国 13 亿人的吃饭问题就成了天大的问题。上述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必须(A)。A、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B、承认矛盾的客观性

C、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D、提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39、与循环经济不同的是,以往我们是“以资源换增长”,这种做法(C)。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40、把握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要求决策者(A)。A、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B、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利益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C、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D、首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

41、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A)。A、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B、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必考虑外部的风险和挑战C、把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D、学习国际社会先进的发展理念

42、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就是要(B)。A、把环境效益置于评价体系的首位B、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C、在我国杜绝污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D、取消GDP43、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B)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A、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B)。A、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5、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以(C)为主线。A、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B、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6、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B)。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7、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A)有机统一。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4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B)。A、统筹城乡发展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49、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A)。

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C、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50、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A、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辨证关系 。

A、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征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用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①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③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7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①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②自然垄断的行业③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④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8集体所有制经济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9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实行家庭按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基本政策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③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10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

11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他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12个体经济的性质、地位及其作用 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征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用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实行按劳分

配原则的经济基础。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①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③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7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①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②自然垄断的行业③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④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8集体所有制经济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9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实行家庭按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基本政策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③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10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11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他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

三、非公有制经济 12个体经济的性质、地位及其作用 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3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14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和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5☆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必然性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③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客观必然性在于①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②多种经营方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存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②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③按劳分配还不能直接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作为分配尺度而只能依据通过商品交换所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分配尺度。④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17△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才能等。与政经5章 除按劳分配还存在以下几种分配方式①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②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③经营收入④资产收益⑤资本收入 18△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重要表现。客观经济根据①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②按要素分配的政策③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所造成的优胜劣汰。19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

则。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20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②取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节过高收入

五、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21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民的基本生活全力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22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①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需要。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④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⑤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23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基本要求就要保证社会成员在遇到生、老、病、残、死和事业是能够获得物质帮助又要有利于树立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促进生产发展。目标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律化和现代化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

篇3:2022公共基础复习资料

北京申办冬奥会提出了三大理念, 即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奥运。这三大理念与国际奥委会通过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不谋而合。

1.1 以运动员为中心

运动员是整个比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运动员的参与, 就不会产生竞争, 也不会有比赛。以运动员为中心指的是如果北京能够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 将会以方便运动员为首要目标, 在餐饮、交通、住宿等方面为运动员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各种合理要求都将会努力达到。同时, 比赛期间的资源均将会优先配给冬奥会, 确保比赛的正常进行, 确保运动员能够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保证让运动员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参加比赛。

1.2 可持续发展

在以往举办的奥运会中,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可取现象, 有的专门为奥运会建立的场馆, 在举办完奥运会以后, 就会闲置不用, 甚至会拆除。这无疑是一种劳民伤财的做法, 不利于场馆的重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举办完冬奥会后, 举办场馆和举办期间的一些设施能够继续运营, 如建立的速滑馆能够正常开放, 滑雪场能够正常运行, 在冬奥会之后还能够承办大型的体育赛事, 这无疑是冬奥会带来的最有利的影响。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对举办城市进行相关的资源整合, 确保当地的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利用;其二, 要避免面子工程, 使建立的这些冬奥会场馆设施能够用之于民。

1.3 节俭办奥运

举办大型赛事会为主办国带来一定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收入, 但是在筹办期间也会为举办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举办国的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国际奥委会通过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指出:举办国举办奥运会一定要做到勤俭节约, 要将场馆建设、赛事活动等纳入到以后的城市建设中。有鉴于此, 国际奥委会提出了奥运会的改革方案为节俭办奥运的方案。北京申办冬奥会也遵循了这一条建议, 北京申办冬奥会的理念中就有减轻城市负担, 将现有的体育场馆改造成适合冬奥会比赛的场馆, 不再去建造新的体育场馆, 减轻城市的经济负担, 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 北京申办冬奥会的六大遗产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 提出了“六大遗产”, 即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助力实现“中国梦”、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发展冰雪体育产业、加强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提出的这六大遗产能够很好的解释北京为什么要申请冬奥会。

2 . 1 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西方, 但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 现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很多地方已经和原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不相同。奥林匹克运动会如果想走的更远, 就必须要发展它的精神和吸收新的思想, 而中国在这一方面正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互补。冬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申办冬奥会的过程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弘扬, 在申办过程中, 可以让人们更了解冬奥会, 让人民群众对奥林匹克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将有利于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的传播, 对于奥运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 2 助力实现“中国梦”

十八大以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了中华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 需要在很多方面都要做好, 比如教育、经济、文化等。然而, 让世界快速认识中国, 最好的方法就是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只有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才能够与别的国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才能够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中国。而让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上最好的办法就是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由于冬奥会参赛的国家几乎全是西方发达国家, 因此, 中国举办冬季奥运会, 可以促使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深入的合作。中国举办冬奥会正好与中国的目标相符合, 也有利于西方国家更加深入了解中国,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能够助力实现“中国梦”。

2 . 3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举办大型赛事, 虽然在建设方面花费很多, 但是当举办完大型运动会以后, 在后期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能够有效的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由于举办大型赛事可以存留下来很多的运动场馆, 这些运动场馆就为人民群众的健身提供了方便。同样, 中国举办冬奥会也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中国举办冬奥会, 发展当地的冰雪旅游产业, 能够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得到增长, 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 . 4 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 但是中国并不是世界的体育大国。我国虽然在很多大型赛事上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 但是我国国民的平均锻炼时间普遍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有效调动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 使人们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2014年10月,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在《意见》中指出了我国的大众健身业是一块值得挖掘的宝藏。我国的目标是调动人们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让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目前我国冬季健身项目比较单一, 开发冬季雪上和冰上的建设项目是促进人们参与体育运动重要的一条渠道。中国申请举办冬奥会, 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冬季运动项目, 能够带动冰雪产业的发展, 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2 . 5 发展冰雪体育产业

目前我国的冰雪产业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冰雪运动也只是在东北三省比较普及。中国若要是成功举办冬奥会, 会使人们对于冬季运动项目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能促使人们参与到冬季运动项目中, 使冰雪产业得到发展。中国华北和西北大约有3亿人规模的潜在冰雪市场, 为了能够带动冰雪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必须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而让群众参与到冰雪运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举办一场大型的运动会, 而举办冬奥会正符合我国的需要, 能够为开发巨大的市场提供条件。

2 . 6 加强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能够让世界各国对我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能够同世界各国展开深入的交流与发展, 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每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实力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硬实力, 另外一个就是软实力。所谓的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而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方面的展示。中国举办冬奥会正好可以展示自己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使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高, 能够让中国文化得到传播。

3 北京市申办2022年冬奥会优势

3 . 1 具有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

冬奥会的申办要具备一定的申办条件, 尤其是在资金保障、城市影响、群众基础方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证明了北京具有承办世界最高水平比赛的能力。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具有非常重要的城市影响力, 也曾经举办过多次的冰雪比赛。如北京举办过花样滑冰世界杯、短道速滑世界杯等国际体育赛事, 在场馆和资源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北京具有的优势。另外, 在申报冬奥会时, 北京主要承办的是冰上运动项目, 张家口主要承办雪上运动项目, 张家口在近10年承办了包括国际远东杯、高山滑雪赛等大型国际赛事, 具有一定的举办经验。

3.2 政府主导, 公众支持

中国政府的支持是能够成功举办冬奥会最大的优势。中国政府为了能够申办冬奥会, 专门开通了冬奥会的官方网站, 官方征集举办冬奥会的创意, 让全民参与到申办冬奥会中。而且根据北京市和张家口市的调查数据显示, 两地有9层以上的居民支持举办冬奥会。而且张家口为了能够申办冬奥会, 已经投入资金建立和完善了多家滑雪场, 并且有些滑雪场已经正式运行。中国的官方媒体也正在做最后的努力, 为了能够申办冬奥会, 现在正在多方面的对冰雪运动进行宣传。中国政府之所以想举办一场冬奥会, 就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冰雪产业不完善, 在东北, 大约只有1亿人能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 如果能够借此次举办冬奥会的契机对冰雪产业进行宣扬,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带动华北和西北地区3亿人的冰雪运动的发展。

4 结语

北京申办冬奥会提出的“三大理念”和“六大遗产”符合奥运会的要求, 对于成功申办冬奥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来自其它城市的竞争、环境承载力方面问题的困扰以及同一地区不能连续举办奥运会的难题;具有的优势在于具有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以及国际奥委会的肯定。

参考文献

[1]赵晶, 闫育东, 张亚楠.冰雪情, 申奥梦——中国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 (7) :8-11.

[2]董欣, 李兴汉, 曹猛.冬奥会竞技体育强国优势项目的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4) :20-23.

篇4: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刍议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发展理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其根本意义在于培养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虽然一般按专业组织教学,但人的全面发展依然是其根本任务。正如刘献君教授在《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中所言:“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人,就是要使人的精神获得整体全面的发展。做事,要学会谋生技能。”[1]

学生发展理论是基于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理论。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载体,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公共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学会做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只有以生为本才能服务学生的发展。因此,从学生发展理论的视角,阐释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以下简称公共基础课程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一、国外学生发展理论介绍

深受心理学和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影响,学生发展理论于20世纪中叶在美国诞生了,其重点旨在研究高等院校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2]。学生发展理论是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石,20世纪60 年代后期和70年代,美国一些专门的机构重新界定了学生事务管理的作用及使命。与此同时,美国大学人事协会推出的《明日高等教育计划》强调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要以学生发展为指导,高等教育应该将“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其首要目标。布朗(Brown)在他的一篇颇具影响的专著《明日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发展问题——回归学术》中指出:“促进学生发展不应该只是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任务,高校其他部门也应该担负同样的职责。”[3]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原则,学生发展理论在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学生发展理论涉及社会心理、认知结构、个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等方面,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可以将学生发展理论划分为四大类:社会心理和人格发展理论、认知结构理论、人与环境互动论以及整合型理论[4]。

1.社会心理和人格发展理论

这一类理论主要描述学生发展的任务与进程,深入剖析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是如何认识自我的,包括他们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价值观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埃瑞克森(Erikson)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他的人格理论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提供了研究基础。奇克林(Chickering)的人格发展理论是这一类理论里最有影响的,其理论考虑了学生发展的七个“向量”,它们分别是:(1)发展能力;(2)管理情绪;(3)从独立性的养成到与他人的相互依存;(4)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5)自我人格的实现;(6)成长目标的确立;(7)表里如一品格的培养。学生发展的“七向量”反映的是大学生发展的不同领域和层次,它们由简单到复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呈螺旋形阶梯式递进[5]。

2.认知结构理论

这类理论旨在阐明人们是如何思考的,而不是他们思考什么,强调了环境在智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揭示了个体发展认知的各种途径。认知结构理论有三个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家,他们分别是柯尔伯格(Kohlberg)、吉里干(Gilligan)和帕瑞(Perry)。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认知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的理论起源于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他提出了学生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因为柯尔伯格的研究不包括女性,吉里干于20世纪80年代对道德发展理论进行了修订,并形成了新的流派。她攻击柯尔伯格的理论只关注正义和权利,但没有考虑女性是“以关爱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吉里干的道德发展模型包括三个水平和两个过渡期。帕瑞(Perry)的智力和道德发展理论关注人们的经验如何形成他们的认知结构。他将学生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二元思维模式阶段、多样性思维模式阶段、相对思维模式阶段、责任意识阶段。

3.人与环境互动论

人与环境互动论描述环境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该理论倡导高等学校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应该主动地寻求机会积极参与到有效学习过程之中。阿斯汀(Astin)的“学生参与”(student involvement)理论属于这一类理论家族的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学生参与”理论指出,学生参与有意义活动的时间越多、付出的努力越多,他(她)在学习上的收获就越大;高等学校要为所有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的机会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整合型理论

学生发展理论在诞生初期特别关注学生发展的内容和方式。近年来,学生发展理论的最新趋势是以整合型的理论出现,跨越原有的领域分割,从社会心理、价值观等方面将学生作为整合统一的个体来对待和研究。其中尤以科根(Kegan)的意识进化理论(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和巴克斯特-马格达(Baxter-Magolda)的自我主导理论(Theory of Self-Authorship)为代表。科根提出了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模型(Model of Self-Evolution),他认为人的意识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婴儿期的无意识阶段、儿童的幻想意识阶段、逻辑思维意识阶段、社会化意识阶段、自我主导意识阶段和自我改造意识阶段。巴克斯特-马格达的自我主导理论概括了学生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她认为,处于自我主导发展阶段的学生不会盲从他人,遇到问题时能够独自解决;高等教育有义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被塑造者到作为领导者来塑造社会的转变。

源于美国的学生发展理论主要以欧美学生为研究对象,是在西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背景下建构起来的。由于中西文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西方许多高等教育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不一定适用,但是,学生发展理论作为人的发展在高等教育语境下的延伸具有普遍意义,如它强调高等教育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鼓励高等院校的全体工作人员关心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等。

二、公共基础课程观的价值转向

课程经常被人们看作高等教育的“黑箱子”。高校课程不仅记载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迁史,而且折射出了人们所持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人们所持高等教育价值观通常受主流高等教育哲学思想的影响,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哲学,就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课程理念。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认为,20世纪有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引导着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此相应,也就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课程观,即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课程观和社会本位的实用主义高等教育课程观。两种高等教育课程观之间的论争不断并交替居于主导地位,引领着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6]。

我国高等教育曾深受苏联专业教育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人才培养和就业要求整齐划一,高等教育较多关注社会需要、岗位需求,较少关注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要,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素养”的错误观念。高校由于定位与发展水平的限制,无不把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就业率等放在首位,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的有机结合,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表现为“量到质不到”(计划学时有保证但效果不佳)、“形到实不到”(教学计划有列入但实质未执行)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现象。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合法存在性不断遭到质疑,学生发展理论给高等教育价值观的重构带来了曙光,它认为人是高等教育的对象,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应该强化“学生本位”的课程理念,一切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7]。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指导,在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将“以学生为本”放在首位。

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判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根本问题。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课程价值反映了课程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体现的是课程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是对个体与社会需要的满足,一旦某种价值被确认,它就形成了课程价值的取向[8]。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课程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理论或实践总是受某种价值观念支配的。我国本科公共基础课程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三种,即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发展本位的价值取向[9]。知识本位者倡导应把教育建立在知识的本质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大学只是追求学问本身,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社会本位者则认为知识只是实现个人和社会目的的手段,教育是促进个人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工具。高校要以实用知识为主线来组织建构课程体系。学生发展本位者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需求,高校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为大学生提供有利于其个性发展和成长的经验,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自由思想的形成比实用的目的更重要。

学生发展理论认为高等学校的一切因素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公共基础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还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重视外语等实用课程、忽视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现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国家要求与知识体系完整、忽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显然,以学科知识逻辑组建的课程体系无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完全的社会或学生本位的课程组织形式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才,而成才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国家中是不相同的。现阶段,我国对人才的要求是“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爱国情怀,能够服务社会的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0]。因此,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应该建立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哲学基础上,其价值追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基点,整合多元价值。亦即,我们在选择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时,不仅要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要满足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永恒的追求。

三、公共基础课程结构的合理重组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事物的结构决定事物的功能,合理的结构有利于事物的正向发展,失衡的结构则可能阻碍事物的良性发展。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作为一个系统也是如此,公共基础课程结构的合理重组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成为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中清楚地规定:“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含邓小平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程、体育课程、外语课程、军事训练课程、生产劳动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等。”纵观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结构,虽然各高校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但原则上都是按照国家文件要求设置。从课程组织的方式看,有学科(或科目)课程(如外语、“两课”)、活动课程(如军事训练、生产实践等);从学生修习课程的方式看,分为必修课程(如外语、体育、“两课”等)和限定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如人文素质类)。这些课程的设置和要求无疑是充分考虑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人。

但是在现代社会,知识的增长和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科的分化与整合同时并存,知识领域之间的交叉和增长日新月异,大学生接受信息、了解世界的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这些变化使得学科课程的缺点逐渐凸显,如对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不够、知识内容更新慢。学生发展理论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越来越多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学习目的多样,需求各不相同,进入大学前的基础也参差不齐,将来的发展目标也应该是多样的,多样性是大学生固有的特点[11]。

因此,高校在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时,既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如可以根据高校所在地区、生源组成情况、学科专业特色、学生发展愿景等维度,有选择性地开设信息基础类课程和一些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增设一些地区特色、职业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程等;同时要平衡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必修课程和指定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成为能够了解自我、他人及世界能力的个体,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公共基础课程实施的有效方略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预期目标要实现,必须采取有效的课程实施方略。

首先,要采取统一要求、分层次分类别教学的个性化教学组织模式。高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是对教育真谛的深刻领悟,它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诉求,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教育公平实现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个性化教育[12]。目前,高校新进入学生在知识、能力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表现在外语、信息基础、人文素质等多个方面。因大学前阶段就读学校的教学理念、要求、条件和师资力量各不相同,加之大学生就业愈发多元化,如果采取统一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很难适应不同基础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在组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改革课程组织形式。如在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组织教学,统一课程和个性化课题相结合,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改革等。

其次,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以课堂教学为例,它一直都是高校实施公共基础课程的主要途径,很多高校的教师虽然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但在教学上却难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无法起到促进作用。根据帕瑞的智力和道德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二元思维模式阶段时,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教师的权威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这种二元思维模式必须向多样性思维模式、相对主义思维模式阶段转变,这时教师的权威便受到挑战。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知识代言人的身份,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二元思维模式阶段过渡到相对主义思维模式阶段。教师应是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13]。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平等地对话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课堂教学,高校还应在政策措施、环境条件等各方面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如选择外语小语种教学、提供丰富的体育设施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等等。

第三,高度重视学生的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学是教与学的交互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美国学者阿斯汀的“学生参与”(student involvement)理论认为,学生参与的有意义的活动越多,他们的收益就越大,高校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有效参与学习的机会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导,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不频繁。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 “填鸭式”教学,既不利于大学生认知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即便是活动类课程,大学生多半是按照要求被动地参与,主动参与的则比较小。因此,必须变革这种“学生不在场”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参与学习的机会,促使学生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85-86

[2][5] 克里斯汀·仁. 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3] A Student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OL] .http://students. Berkeley. edu/committees/ bc/SAStudentDev.doc.

[4] Nancy J.Evans,deanna S.Forney.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Second edition,2009.

[6]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7] 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8] 伍运文.适应与超越:大学课程的价值选择[J]江苏高教,2003(4).

[9]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0] 刘献君. 对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0(8).

[11] Nancy J.Evans,deanna S.Forney.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Second edition,2009:244-247.

[12] 刘献君. 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8.

篇5: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6)

寒 食①

[宋]王禹

今年寒食在商山②,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③。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①寒食:指“寒食节”,清明前二日,古代风俗,这几天不举火,只吃冷东西。②商山:在陕西商县。淳化二年(991),王禹,此诗大约是淳化三年所作。③撰碑钱:替别人作碑记、墓志铭等文章的稿费。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绘出了一幅安逸闲适而又生机勃勃的山村生活图景。蝴蝶在花丛翻飞,孩子们忙着扑捉它们;好多人家的大树上系着秋千,在前后游荡着。

(2)有人说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情,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意。此诗虽写了乐景,诗人却是借美景强自排解被贬的失意落寞。诗人自我安慰:副使之职非常清闲,又可以靠撰碑文来换一些喝酒的钱。这种自我安慰实际上是一种“惆怅”的变形。表面看来,诗人似乎已经陶醉于山村之景,表现出心境的乐观豁达,但商山之景“亦可怜”的“亦”正是与京城之景比较得来。“莫惆怅”,其实暗含“正惆怅”之意。

不同意。诗人借商山寒食美景表达了淡然豁达、优雅闲适的情怀。诗人极力描写商山景色之可爱,既写出山中祥和闲适的生活,又写出了春雨乍停后清新宁静的自然风光。可以看出诗人怡情山水、淡然豁达的心境;副使的清闲、赚钱换酒都表达了诗人的优雅闲适之意。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 朴

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 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用“黄芦”“白”“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画面,提供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②从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的情致;③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笔。

(2)此曲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此曲描写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渔夫形象。②此曲中渔夫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过着像鸥鹭那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③此曲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自己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甘心淡泊宁静、追求自由的品格情操。

7.(・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整体阅读诗歌,注意诗歌中与客愁相关的词语,比如“几问津”“孤枕”“乡国梦”等,关键在于找全面,然后加以理解整理。

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的能力,并要求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试题,需联系诗歌整体内容,指出所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篇6:公共基础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以知识记忆为主。就是熟记教材中所列出的重要知识,熟悉其它非重点知识。虽然公共基础考试中,对基础记忆题的考查越来越少,但是记忆知识是理解运用的前提,所以适当的记忆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阶段,深入理解以期灵活运用。对重点知识,不能仅停留于记忆的阶段,现在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趋势就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谓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其实就是用公共知识理解当前社会各种现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建议考生尽可能的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第三阶段,适时温习,防止遗忘。再好的记忆力也有遗忘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进行适时的温习。但是温习的过程可以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回忆框架体系,发现有记不清楚的,再看书对照。

二、多做多练,重视历年真题的价值

看十遍不如记一遍,记十遍不如做一遍。不管知识记忆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做题都是必要的。做题既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又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做题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方面,真题一定要做,考生要高度重视真题的价值。众所周知,真题是最具研究价值的,通过研究真题,可以洞悉命题者的命题特点与命题思路,从而真正把握好考试。江苏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将国家及各地方多套真题悉心编入,透过题目重点研究题型,体现出绝对的深度与权威。另一方面,其它模拟题做练手之用,定期进行实战演练。除了真题以外,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用其它模拟题或者题库的题进行不定期的练习,保持做题的感觉。定期按时间做一套完整的题,把握做题速度,达到速度和效率相结合的目的。另外,多进行模拟考测试,可以减少正式考试时的紧张感,有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

三、多关注时事政治和时政热点

在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时事经常作为知识运用的背景来考查。多了解时事,多思考时事,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解题有着重要作用。

对时事的复习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时事条目是必选记忆项。时事条目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内容之一,直接以“填空”的方式来出选择题的考查方式仍然存在。用时事条目进行复习,既节省时间,又具有时间上的系统性。

其次,时事热点要多加分析。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有一半以上的题量是围绕时事热点来命题的。但是命题的角度和申论有所不同。公共基础知识对时事热点的考查,主要是用公共基础知识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因此,建议考生要养成对当下每一个热点从不同的角度(经济、政治、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思考的习惯。多思考,考场上便会得心应手。

上一篇:政务网站整改措施下一篇:XXXX医院电台广告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