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心理学效应

2024-07-02

十大心理学效应(共6篇)

篇1:十大心理学效应

一、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二、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原理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三、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启示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比方说,你分别到两位朋友家做客。朋友甲的家里窗明几净,地板上一尘不染。如果他忘了给你准备烟灰缸,你一定会在点烟之前请他帮你找一个烟灰缸,而决不忍心让烟灰落在光亮的地板上。而朋友乙的家里是随处可见的尘土和纸屑。估计你也懒得要朋友给你找烟灰缸了,而是任由烟灰飞散,或是直接把烟蒂扔到地上了。

四、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经典例子

在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名言: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因此,多与优秀的人交往,多受他们的影响,能让你变得更优秀。如果你已经很优秀了,再与优秀的人交往,那么你们就能产生共生效应,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走到一起并创立了微软就是最好的例证。

1968年,保罗·艾伦与比尔·盖茨相遇于湖滨中学,艾伦比盖茨年长两岁,他丰富的学识令盖茨敬佩不已,而盖茨在计算机方面的天分又使艾伦倾慕不已。就这样,他们成了好朋友,随后一同迈入了计算机王国。艾伦喜欢钻研技术,他专注于微软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创新,盖茨则以商业为主,他一人包揽了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及总裁等职。在两人默契的配合下,微软掀起了一场至今未息的软件革命。

有人说,没有比尔·盖茨,也许就不会有微软,但如果没有保罗·艾伦,比尔·盖茨也没有今天的成就。他们能走到一起,并非偶然,比尔·盖茨说过:“有时决定你一生命运的在于你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换句话说,你与怎样的人交往决定了你的未来。

所以,请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努力加入优秀者的团队,让自己在那个良好的氛围中获得成长。从他们的经历中,你既可以学到成功的经验,也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这会使你变得更优秀。

五、登门坎效应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实验: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

345满的事实与他们所埋怨的事实并不是一回事,工人在表述自己的不满与隐藏在心理深层的不满情绪并不一致。比如,有位工人表现出对计件工资率过低不满意,但深入地了解以后发现,这位工人是在为支付妻子的医药费而担心。

根据这些分析,研究人员认识到,工人由于关心自己个人问题而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所以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工人的这些问题,为此,需要对管理人员,特别是要对基层的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成为能够倾听并理解工人的访谈者,能够重视人的因素,在与工人相处时更为热情、更为关心他们,这样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职工士气的提高。

十一、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却越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别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简介

禁果效应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1]。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会引来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计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突破你的掌握,进入了传播领域,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许多人争相获取,并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与你隐瞒该信息的愿望背道而驰。这一现象被称作传播中的“禁果效应”。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一种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满人间。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应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也就是所谓“禁果效应”。

十二、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原版故事: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

踢猫效应 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老板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踢猫效应另一个故事

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对服务小姐大声喊道:“小姐!你过来!你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服务小姐一边陪着不是一边说:“真对不起!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

小姐再把这些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能不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就走了。

在旁边的一个顾客看到这一场景,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的错,你为什么不直说呢?” 服务小姐笑着说:“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法去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却用和气来交朋友!”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低自己一等地位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当一个人沉溺于负面或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同时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当他把怒气转移给别人时,就是把焦点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好心情也一样,所以,为什么不将自己的好心情随金字塔延续下去呢?

愤怒情绪的危害与控制

愤怒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人在愤怒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经常发怒的人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愤怒还会使人缺乏食欲,消化不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而对一些已有疾病的患者,愤怒会使疾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这一点古人早有认识,如中医认为“怒伤肝”“气大伤神”等。

同样,愤怒时因为情绪处于激动之中,还可能引发其他不理智的情绪,比如:自以为是、自尊受损、好下结论等,这些都可能使事态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甚至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可见,愤怒于己于人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少发脾气。

“踢猫效应”如何产生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紧张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十三、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South Wind Law)也叫做“南风法则”或“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这则寓言。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时刻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这样,下属出于感激就会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业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什么是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拉封丹这则寓意深刻的寓言后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被称之为“南风效应”、“南风法则”或“温暖法则”等。

南风效应南风效应的启示

“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同一目标,但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比如:有些同学与大家在一起时很凶很要强,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很凶,要了别人强,占了上风,但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朋友。我们可以还看到,在与别人发生矛盾,各不相让,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想想如果学学“南风”两人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结果是否会好许多呢? 南风效应南风效应的应用

杰克·韦尔奇是一位掌控着近20万员工卓越公司的总裁,也是充分运用“南风法则”将其化平凡为神奇的超人。韦注重公司效益,需要对公司进行战略谋划,以持续的变革迎接挑战,鼓励各种创新以寻求企业活力之源。然而他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花在了与员工的相处,因为员工的忠诚和积极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韦认为有效沟通对于企业十分重要,真正的沟通不是演讲、文件和报告,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文化环境。他说:“人类的思想创造是无限的,你只管去与他们交流就行了”。每个星期,他都会不事先通知地造访某些工厂和办公室;临时安排与下属经理人员共进午餐;工作人员还会从传真机上找到韦亲手写的便笺或收到他的E—mail。其语气亲切而发自内心,蕴涵了无比强大的影响力,像温暖的“南风”涌入心头,激发着通用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在韦尔奇的带动下,公司上下级关系和谐融

篇2:十大心理学效应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己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即所谓的“从众”。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的认识自己,有以下几个途径:

 勇敢面对自己

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不掩耳盗铃,也不自欺欺人。切莫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或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认识了解自己,从容面对自己的一切,不要觉得自己有“缺陷”就要把“缺陷”用某种方式掩盖起来,这样的人后果知识自己骗了自己。 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手机你相当数量的信息,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没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所以需要我们主动去培养自己这种能力。

 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在比较的时候,对像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根据自己的实绩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来进行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会相对客观。 要善于总结

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最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性格。

韦奇定律—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意志

即使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它是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 韦奇定律有以下观点

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

确认你的主见是正确的并且不是固执的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不怕众说纷坛,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杜根定律—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D.杜根是美国橄榄球联合会前主席,他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强者未必是胜利者,而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话句话说,你若仅仅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信心。在体育竞赛中,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虎奶,但是没人能实现这一目标。于是,很多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使人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路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然后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用4分钟跑完1英里的记录,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此之后的一年,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记录。他们相信自己,因为他们知道,既然罗杰能做到,他们也能做到。如果没有自信他们不可能创造奇迹。美国的哈弗大学进行了一次调查,一个人胜任一件事,有85%取决于他的态度,15%取决于他的智力。如果他自信事情肯定会办好。所以一个人的成败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这个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跨栏定律—把挑战困境看作一种享受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程度。竖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的也越高。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只要你勇敢面对,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战,就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取得更高的成就。这就是跨栏定律。跨栏定律是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发现的。

阿费烈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代偿性地比正常器官机能强。这个发现最早是从一个肾病患者的遗体中发现的。当他从死者的体内取出那只患病的肾脏时,他发现那只肾脏要比正常的大,另外一只肾脏一大的超乎寻常。在多年的医学解剖过程中,他不断的发现包括心脏、肺等几乎所有人体器官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因此他撰写了一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他认为患病器官因为好病毒作斗争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强。假如有两只相同的器官,当其中一只死亡后,另一只就会努力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从而使健全的器官变得强壮起来。

问题的大小决定了答案的大小。就像蚌把沙子变成珍珠,我们要善于把局限变成优势。障碍使我们更强大。英国有一句老话:如果这件事毁不了你,那它就会令你更加强大。苦难并不是绝对的,他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对强者来说确是向上的阶梯。疾病也一样,它使弱者的器官受损,最后夺取弱者的生命,疾病同样能使强者的脏器更加强大,使人的抵抗力更加顽强。

詹森效应—别让压力成为心灵的羁绊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被寄予夺金厚望的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在男子单项比赛中发挥失常,仅获得一枚双杠铜牌。而在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时,他却获得了这个项目的两个冠军,而且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双杠金牌得主。由此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夺金的能力,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次“失误”呢?事实上,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况和自己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心情紧张。李小鹏的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要说的“詹森效应”。

詹森效应主要起源于一名叫詹的森的运动员,这名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如何避免詹森效应?

摒弃心中的非理性观念

许多带有焦虑,紧张的人经常对自己或别人说:“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成功。”“如果我失败了,我就会没有价值,别人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如果发挥的不好,我的前程就算毁了”这些话纵然能增强我们奋进的决心,但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要想避免詹森效应,在平时就应该注意矫正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养成以平常之心对待生活中的“竞赛”的良好习惯,减少紧张情绪,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第二,要平心静气的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

不要总是去贪求成功,而是只求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水平。人生的“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里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分耕耘必定有一分收获。最终定会交付人生满意的“答卷”。

冰淇淋哲学—逆境时一种磨练

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同样,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享受生活的美好;经历生死的人才知道生活的安逸是多么快乐;所以,想要在顺境中事业能够蒸蒸日上,那么就必须在逆境中经过一番锻炼,这就是由台湾著名的企业家王永庆提出的“冰淇淋哲学”。

首因效应—千万别小看第一印象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储蓄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者“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首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而最初的0.25至4秒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不要小看这短短的4秒钟,别人对你这儿个人75%的判断和评价都由此而来你,所以别人第一印象中的你不管是不是真实的,以后你留给别人的这种印象都很难改变

名片效应—相似感会快速拉近双方距离

苏联心理学专家那季拉什维利提出了“名片效应”。所谓名片效应指的就是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成立,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有这样两个有趣的社会心理实验:在一个实验中,首先让被试者看很多人的照片,有的照片让被试者看了25次之多,有些照片却只让看一两次。然后,让被试者说说他们比较喜欢哪个人,结果,被试者都会比较喜欢照片出现次数最多的哪个人。

亲和效应—像磁铁一样吸引别人

亲和效应的主要含义是:人们在交易应酬中,往往会因为批次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者相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能更加容易接近。这种接近会使双方萌生亲密感,进而促使双方进一步互相接近,互相体谅。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比如,有共同的血缘,姻缘,地缘,学缘或者业缘关系,有相似的志向,兴趣,爱好,利益,或者是彼此共处于同一团队或者同一组织的人,会更加乐于接近。我们通常把这些较为亲近的对象称为“自己人”。

一个人如果想要让身边的同事、朋友把自己当成“自己人”,除了本无法改变的血缘外,就要懂得于他人相处之道。主动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认同并喜欢自己,就需要拿出“亲和力”,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把周围的人吸引到自己身边来,才会让别人认同自己,把我们当成“自己人”。

跷跷板互惠原则—互惠互利才能皆大欢喜

玩过跷跷板的朋友都知道,两个人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端,你用力一压,对方就翘起来;对方在用力向下压,你就可以翘起来。翘起来处在上方的感觉是兴奋地,如果游戏的双方都自私不肯向下压,那么游戏就不能继续下去,只有当对方都不停的轮流向下压,才能交替的享受游戏的乐趣。这就是跷跷板互惠原则。

篇3:浅析心理学中的暗示效应

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 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 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 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 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 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所谓的暗示是指, 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 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 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救治一个人, 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很多年前, 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就证明了暗示效应的存在, 实验是这样的:他让大学生评价两端作品, 告诉他们说, 第一幅作品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写的, 第二段作品是一个普通作家写的。其实这两段都是狄更斯的作品, 结果大学生对两段作品的评价是十分悬殊的:第一段作品获得了慷慨的赞扬, 第二段作品却得到了苛刻的挑剔。

1985年, 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一场具有教大影响的足球赛, 观众有数千人。在比赛期间, 有6人反映胃部不适, 有的说肚子疼, 有的说想呕吐。赛场的服务人员通过了解情况, 猜想他们是因为喝了台下出售的某种软包装饮料所致, 于是立即通过广播通知大家不要再饮这种包装饮料。不料广播后, 场内相继有200多人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被送往医院。经医院认真化验, 该软包装饮料完全合乎卫生标准。于是通过广播宣布该饮料“无罪”。此消息传开, 抬进医院的200多名“患者”便不治而愈, 停止了中毒反应又跑回赛场继续看比赛。第一次广播是个暗示, 后来为软包装饮料“平反”的广播又是个暗示, 两个广播的暗示效应作用恰好相反, 这是暗示效应的绝好例子。

催眠术实际上是利用暗示效应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被催眠, 只有暗示性强的人, 才有可能被催眠。一般来说, 女性的暗示性强, 情感脆弱, 容易接受暗示, 进入催眠状态;而男人, 特别是坚毅的、胆汁质的男人, 则很难令其进入催眠状态。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在家教中, 家长就可以应用一个“抽象诱导语”的暗示策略使孩子产生暗示效应。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去打针, 故意指着别的大吵大闹的孩子说:“为个孩子不勇敢, 怕打针。”接着孩子说:“我勇敢, 我不怕打针!”果然, 在打针时, 他能忍住疼痛不哭叫, 这就是由暗示引起的意志行为。除用诱导语之外, 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家长常有这样的体会:为了改变孩子偏食的习惯, 可采用非言语的暗示方法, 自己吃得津津有味, 于是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暗示跟着慢慢吃;如果同桌的其他孩子吃得很香, 那对这个孩子的暗示作用就会更大, 这就是为什么“吃抢食特别香”的道理。也有些家长还常常针对孩子的某一缺点和错误, 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同孩子边看边议论, 或给孩子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 都能产生较好的心理效应。

哪些因素能够导致暗示效应呢?暗示源来自哪里?暗示原始能够导致暗示心理的一切因素, 包括言语、行为、外部的环境等等, 他们只要诱导了人们的思维, 就会出现与之相一致的结果:积极的暗示就得到了积极的结果, 消极的暗示就得到消极的结果。古今中外, 不同的类型的暗示效应的例子屡见不鲜。二战期间, 一位盟军士兵被德国纳粹逮捕, 敌人在暗室里用刀划伤了他的手臂, 然后他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 听起来好像鲜血一滴一滴从伤口流下来。不久, 这个盟军的士兵就死了, 其实, 那滴答滴答的声音只不过是敌人打开自来水管造成的滴水的声音, 而他手臂上的划伤不至于造成死亡。除此之外, 环境暗示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就有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故事;还有行为, 行为也会给人造成暗示作用, 一个手势、一次握手或者一个拥抱, 同样也会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

暗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暗示不仅有外部因素引起, 生活中的自我暗示对我们的行为也是有重要的作用。自我暗示是通过自己用某种想法对自己的认识、行为和情绪发生影响的。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其实经常使用着暗示, 或暗示别人, 或接受别人的暗示, 或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心态, 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 使他人不仅得到积极暗示, 而且得到温暖, 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反之, 消极的心态, 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 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 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痛苦与压力, 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 一定要认真对待各种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信誉暗示、情境暗示、表情与动作暗示等。当我们感觉到来自他人的暗示, 甚至已经因此而导致自己身心发生改变时, 一定要注意分析暗示的来源、原因以及对自己的作用, 尽量做到接纳积极暗示, 摒弃消极暗示。当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 如果发现他人有可能受到自己的暗示时, 也要注意暗示的方式和度, 尽量使他人接受积极的、适度的暗示, 防止因为暗示而导致他人心理甚至行为方面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继昭《榜样文化建设校正》《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赵翰章《德育论》, 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3]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合编的《德育学》, 陕西人民出版社。

篇4:十大心理学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南非热带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影响。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千万不要觉得国家的经济政策似乎与你的投资没多大关系,大方向来说必须顺应“盛世收藏,乱世藏金”的道理,小的方向来说国家一个政策可能影响很多股票的股价。

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如果你存有侥幸心理,很有可能血本无归。

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当评论家都说黄金会涨,应该可以抢购黄金时,他们就盲目大量买入黄金;当专家说股票要冲上10000点,很多股民买股票赚了大钱时,他们也会盲目买入。盲从,乃投资大忌。

青蛙现象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面对不良资产,如果看不到未来,该割肉就割肉。

鲇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理财,需要随时保持警惕。一个不小心,不但之前赚的钱可能化为乌有,本金也会有损失。

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

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

当外部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

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

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

如果你误以为大家都像你一样认为股市要涨回6000点,都认为鄂尔多斯的房子可以抄底了,结局可想而知。

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

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最终帮我们赚比较多的钱的,也只会是少数股票。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投资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专家的意见太多,喊涨喊跌的都有,如果偏听专家意见你会无所适从。

破窗理论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投资也是如此,不要想着捡漏,也不要去碰垃圾股。

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以上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篇5: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

—— 澳瑞森 • 梅伦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 • 帕金森曾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种选择: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

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

自己只需发号施令,他们也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两个助手若无能,就会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破窗效应

心理学将一种现象叫「破窗效应」:一个房子若窗户破了,无人修补,隔不久,其它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人打破;一面墙,若出现一些涂鸦没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正如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丢垃圾。若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就会毫不犹疑地也丢,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

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就会自暴自弃任由坏到底。任何坏事,若最初没及时阻拦,形成风气后就难改了。就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鸟笼效应

当你挂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一定会做出以下两个选择之一:一是把鸟笼扔掉,二是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效应。原因在于,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没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你这鸟笼干嘛用?」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在生活中,这样无意识被操控的情况,正是鸟笼效应的体现。人们常常为了凑单买的衣服或物品,却需要再花金钱和精力,为了搭配而大费周折。

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某日凌晨3点,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窗户,凶手吓跑了。

当一切恢复平静,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住户又亮起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再次出现将其杀死在楼梯上。整个过程中,每次呼救至少有38人到窗前观看,却无一人施救及报警。

事件引起纽约社会轰动,引起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思考,把这种众多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大量的实验调查发现: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是不同的。

当只有一人能提供帮助时,他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若有许多人在场,帮助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霍桑效应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实验第一阶段是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试验了其他因素,均看不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的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关系。却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精神方面的变化。参与试验的人因受到各方关注,觉得自己是工厂的重要部分,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这说明,当人受到公众关注或注视时,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时,学习等效率就会提升。受到更多人关注和赞赏的人,会更不断地进步。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效应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实验表明,训练狗可越过屏障来逃避实验者的电击。若狗曾受到不可预期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中断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即使之后有机会逃离电击,也变得无力逃离。

并且还表现出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这是由于它们在实验中受到无助感侵袭。认识到无论如何都不能控制终止电击,狗会意识自己无法改变外界控制而感到无助。人若遇到习得性无助,会发展成深度绝望和悲哀。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开阔眼光,客观看待真正决定事情的因素,避免陷入绝望。也认识自己的习得性无助,勿用经验限制自己。

野马结局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不少野马会被它们吸血后死掉。动物学家表示:蝙蝠吸血量很少,远不足致死。这些野马真正死因是暴怒和狂奔。

野马在被吸血后的剧烈情绪反应,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吸血蝙蝠对于野马只是外界挑战。因小事而暴跳如雷,大动肝火,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会像这类野马一样,造成伤害自己的结局。

懂得管理情绪的人是智慧的,领先了容易情绪失控者一大步。当事情不如意时,选择冷静总是没错的。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 • 封丹写了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使出浑身解数,狂风呼啸,试图吹掉行人的衣服。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而南风徐徐吹动,使天气温暖起来,行人因为觉得暖和,相继脱掉大衣。这场比赛,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方法错误,反而适得其反。

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吃了苦头。他狂热爱上「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丽,并与她结婚。但她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

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漂亮女人也必然有非凡智慧和高贵品格。所谓晕轮效应,就是一个人身上某方面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悄悄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在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

其实名单并非根据测验结果确定,而是随机抽取的。它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这样的大趋势理应给家长及教师敲响警钟。

教育实践表明:当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其抱较高期望,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关怀、爱护和鼓励,常会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学习。会更自尊、自信、自爱、自强。

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因「偏心」,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学习。会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要求,这些学生往往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

纯洁的良心,比任何东西都可贵。

篇6:人类无法拒绝的十大心里效应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 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 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 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5、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

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6、霍桑效应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又试验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

第二阶段的试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加试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7、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

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8、证人的记忆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他们让被试者看一个简短的录象,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者回答一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

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从总体上讲,他们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10、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1)当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上一篇:微机原理复习题6(含答案)下一篇:建筑业安全教育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