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18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人口负担变成人力资源。温家宝指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由一个国家的平民所决定的。

要提高公民素质,提高公民技能水平。

教育成为民生之首,其基础是温饱问题在我国已经基本解决。

教育要追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扩张的速度的规模很快很大,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人们的教育观念、思想还没有跟上。要引导教育从外延扩张到内涵的提高,从量的发展到质的提高。

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救国,有的教育是要误国的。

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1.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

2.强调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

3.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4.强调教育的均衡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三、浙江省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解读)

高举办全民的、大众的、普及的基础教育,办好对国家和人民、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教育的大旗;

核心理念:变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为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

必须聚焦学生(研究学生)、聚焦课改、聚焦课堂;

两个转变:知识本位的转变(要三维目标并举);社会本位的转变(要为人的自身发展、完善、幸福奠定基础)。

四、课改的四个环节

1.规范:招生秩序;课程开发;控制教学的进度、难度和作业量;每天保证运动一小时;用好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控制好考试次数、难度,不要老排名次;

2.课堂: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师生平等、教学民主、教学相长、人人参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质疑精神;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关注课堂效率:课堂的效率是教研的主题。

3.建好两支队伍:校长和教师队伍。

校长,要有思想、有激情、懂教育(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会管理、能研究;

教师,要爱学生,能成为学生倾诉的对象,要有底气(传道、授业、解惑、育人、对学科的把握能力等;要能“把书教薄”,轻负担高质量高效率,把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等;要有一定的出题能力等);

4.评价:

关于中考改革:要把参加考试的人数降下来(放开两头);把考试难度降下来,把考机械记忆的试题减下来,把综合素质评价做起来并发挥好它的作用;

关于高考:实行分类测试、分类选拔、学业考试、高考和综合素质测试三位一体。会考在高考录取中的作用将逐渐扩大;

平时的评价:评价不能抹煞孩子的自信,评价是为了孩子不再犯错误;

五、课程改革真改和假改的四个标准

1.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有没有减轻,学生有没有对学习的体验;

2.以人为本是不是真正落实(孩子是有差异的,孩子是在成长中的);

3.动手能力、创新精神是不是有所增强;

4.德育为先有没有做到。

范文网

篇2: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决策 统筹规划 精心安排

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在全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县长 杨永胜(2010年7月8日)

同志们:

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从今年秋季开始,我县将随全省一起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全面启动。本次高中新课改是一场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育观念的改变为主要内容的重大改革,我们必须本着“积极进取、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研引领、以校为本,政府主导、通力合作,分段培训、全员参与”的原则,明确目标任务,以教育创新的理念,立足我县实际,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精心安排,确保我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刚才,张局长对全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新课程实验

普通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变革,对于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搞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就是要求教育部门要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各项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对高中教育明确的、科学的定位,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课程的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搞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是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灵魂是思想道德教育,重点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将从根本上打破应试教育的模式,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采用学分制、选修制、模块制、学段制等四项制度,新增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内容,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所以,我们应牢牢把握机遇,把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作为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

(三)搞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基础性。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带有转折性的阶段,是奠定一个人终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新课程实验就是着眼于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复杂性。新课程实验对课程的功能、课程的结构、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课程管理、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深刻变革。它不是简单地改一改教学内容、换一换教材,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三是关联性。普通高中教育既关系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又影响到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既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又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既关系到学生、教师、学校,又关系到家庭、政府、社会,牵一发动全身。搞好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即可巩固义务教育,又会使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变化。四是创新性。虽然全国先期进行实验的地区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但每个地区情况不一样,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新课程实验。这些特点决定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牵动着教育工作全局的实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抓好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这个关键环节,就可以很好地推动整个教育的改革。

总之,这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对传统的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这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树立改则必胜的决心,切实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二、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群策群力地推进新课程实验

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关系到广大高中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与高考改革紧密相联,社会影响深远。高中课程改革比起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专业性更强,情况更复杂,社会更关注,难度也更大,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同时,需要全社会给以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切实做到三个确保。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实行统筹协调,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政府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教育、发改、财政、人劳、编办等部门。县上成立了会宁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共同组织落实好会宁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方案;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高中课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育部门要全力组织实施好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抓好培训体系、研究体系、评价体系、督导体系建设,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编制部门要在整合现有教师资源的基础上,研究新课程实施带来的新增因素,合理核定和调剂高中教师编制,及时补充教师,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发改部门要根据县政府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将高中标准化建设,特别是教学实验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列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人事部门要重点解决通用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县教育局以及各高中学校要成立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组织,成立局长、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长、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相关股室及实验教师为具体责任的“横到底,纵到边”的新课程实验组织领导责任体系;还要建立健全新课程实验运行工作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和“有法必依”,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有序、有效、有力的进行。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实行倾斜政策,确保课改经费到位。县财政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落实足额且长效的新课程实验专项经费保障,通过一定的倾斜政策,不断提高标准,解决新课程实验的启动资金和教师培训经费。同时,各高中学校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学校课程资源现状分析,摸清家底、算清底数,包括校舍、设施、器材、师资、图书等情况。这些条件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前提、基础和支撑。在对自身发展现状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课改实际需要,及早动手,增加对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以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备、设施、仪器的补充、更新和配备,为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提供有效保障。

三是营造课改氛围,抓好舆论宣传,确保氛围营造到位。有关部门以及各高中学校要加强舆论宣传,大力营造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学生、家长和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的目的、任务和意义,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营造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新课程实验的浓厚氛围,创设政府重视,群众理解,社会支持的有效环境,形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课改局面,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内涵发展,规范运作,扎实有效地推进新课程实验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系统工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导服务的功能,促进全县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深入地进行。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做到三个加强。

(一)加强校本研训,实行内涵发展。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入推进课改实验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要建立研训机制。县教育局以及各高中校要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长效机制,围绕新课程实验,通过制度引导、政策扶持、评价激励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训。要拓宽研训领域。以县教育局统筹,打破各普通高中学校之间封闭自守的教研局面,针对薄弱学科、薄弱学校积极开展校际教研,切实树立大教育观念,实行一盘棋推进,致力形成全县各高中校之间互补共进、合作共赢的局面。同时,各高中校要积极与省内外课改实验典型示范学校建立咨询、指导、服务等合作关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有效开展研训活动。

(二)加强师资建设,促进专业成长。一是要补充短缺教师。针对新课改实验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等方面发生变化所带来的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专业教师短缺的实际问题,县上将在选招教师中拟考虑选招一定比例和数量的专业教师充实到高中教育教学第一线,解决各高中学校学科专业教师短缺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要抓好教师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全县普通高中教师实行“全员、全面、全程”培训,同时,要做好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研人员和学校领导的培训,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使教研人员、学校领导和高中教师适应新课改、走进新课改、驾驭新课改。三是突出指导服务。县教育局要成立普通高中新课改实验专家指导服务组,定期深入各高中学校进行新课程实验指导、服务、监督、评价等工作。同时,各高中学校要聘请省、市等课改实验专家定期进行指导,与课改基地学校定期开展互动活动,及时解决课改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督导评估,突出示范引领。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作为今年乃至近几年督导工作的重点,对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课堂教学等新课程实验各项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专项督导评估。通过督导评估,进一步发掘典型,总结经验,进行宣传推广,示范辐射,有效确保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教育部门要将各高中校课改实验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对课改实验先进学校和先进教师进行大力表彰,有效发挥模范带动和先进激励的作用,进一步促进课改实验有序进行。

篇3: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过去的一年, 各地对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尤其是2009年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唐山会议后, 各地都采取了许多行动。

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2009年唐山会议后, 河北、青海、山东、山西、甘肃等地纷纷召开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会, 贯彻唐山会议精神, 主动积极地研究问题, 出台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 落实责任, 部署任务, 供热计量推行比较顺利。河北省规定, 2010年采暖季前各市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部完成供热计量改造,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2000万平方米以上;所有新竣工建筑和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 全部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全省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山东省要求, 2010年采暖季前安装温控与热计量装置的所有建筑, 全部试行按热量计价收费。地级城市中有31个地级城市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供热计量改革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 明确了供热计量改革目标以及建设、发改、物价、财政等部门责任分工等。

二是分户计量收费面积稳步增加。2009年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的地级以上采暖城市有48个, 实现供热计量收费1.5亿平方米, 比2008年增加了1亿平方米。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吉林省、山西省、甘肃省等地的物价和建设主管部门还及时制定了供热计量价格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发布对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设施安装比例有较大的提高。北方地区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新建建筑强制安装供热计量装置的政策和文件。2009年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建建筑3.4亿平方米, 其中达到安装分户供热计量装置的有1.6亿平方米, 占新建建筑总量48%, 比2008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地级以上采暖城市中有61个已经明确规定了必须按照供热计量要求进行设计、安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否则不予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证明、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不予验收备案、不得销售、不予供热等。这个“五不”政策的出台大大促进了供热计量改革。有没有执行“五不”政策已经成为检验一个地方是真改还是假改、是忽悠上级改还是利国利民改的重要标准。

四是“十一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有望按期完成。截至今年7月底, 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1.2亿平方米, 占国务院下达的“十一五”期间1.5亿平方米改造任务的80%。加上正在改造的, 预计今年采暖季前, 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面积将达到1.7亿平方米。

五是2009年供热计量检查结果通报。2009年底我部开展了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 其中供热计量改革检查涉及1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2 5个地级城市和9个县级城市。天津、河北、山东、北京等省 (直辖市) , 西宁、长春、青岛、东营、延安、呼和浩特等地级以上城市以及榆中、迁安、志丹等县级城市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目标明确, 责任落实, 政策配套, 措施有效, 工作成效明显。检查发现, 黑龙江等省, 中卫、定西等地级城市, 肇东、中宁、共和等县级城市供热计量收费相对进展较慢。在受检的123个新建建筑工程项目中, 发现没有安装供热计量装置, 违反工程建设标准的项目19个, 并下发了执法通知书。其中:北京市1个 (金顶街三区经济适用房项目) ;河北省石家庄市1个 (中基礼域项目) , 秦皇岛市1个 (湾海一号项目) ;山西省太原市1个 (和泰小区1号楼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1个 (蒙西世纪城项目) ;陕西省西安市3个 (中海国际社区熙岸项目、雅逸花园项目、玄武花园项目) ;辽宁省大连市1个 (幸福e家五期6区6-1号楼项目) ;吉林省长春市1个 (万盛理想国1期E组团3号、14号住宅楼项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个 (远大都市名都项目) , 鸡西市1个 (丰烨名居8号楼项目) ;甘肃省兰州市1个 (金地商务大厦项目) 、定西市2个 (正立瑞丽佳苑项目、中华路中学教学楼项目)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1个 (园丁家园项目) , 中卫市1个 (美利城市花园项目) 、中宁县1个 (世纪花园锦绣苑项目) ;青海省海南州1个 (民族中学教学楼项目) 。

二、供热计量改革取得的经验

各地在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过程中, 积极探索, 取得了许多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借鉴和运用。概括起来, 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供热计量改革的基础。供热计量改革只有在省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明确各部门分工和责任, 建立强有力的督查机制, 才能顺利推进。河北省将供热计量改革列入省政府对基层45个考核指标中的一票否决内容, 以省政府名义给各市下达供热计量收费指标, 要求市长亲自抓。新疆自治区把供热计量改革作为各城市参加“天山杯”竞赛评比的主要指标。天津市制定《供热单位供热计量量化考核办法》, 对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青岛市制定供热计量收费奖励政策, 2009年对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的三家供热企业给予了3 0 0万元奖励。这些经验证明, 供热计量改革搞得好还是坏, 与政府主导作用成正比。城市主要领导能不能带头、能不能出面号召、能不能亲自动员对推进供热计量改革非常关键。

二是推进立法是供热计量改革的保障。目前天津、河北、山东、北京、山西等省市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供热管理条例等形式将供热计量改革纳入了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天津市供热用热条例》规定, 供热单位不按照供热计量规定实施计量收费的, 由市和区、县供热办公室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 新建民用建筑未配套建设供热采暖分户计量系统, 未安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各地回去后, 要参考这些处罚规定,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本地区处罚规定, 处罚手段不仅可以包括罚款, 还可以包括吊销执照、许可证等。

三是发挥供热企业主力军作用是供热计量收费的关键。天津开发区泰达热电公司将供热计量收费作为法律赋予企业的神圣职责, 加强六大环节管理, 切实发挥了供热计量收费主力军作用。承德市热力集团自2003年开始实施供热计量, 采取了“四步走”的政策, 既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又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在不增加热源的情况下, 供热面积增加了1/3。连续3年不仅没有出现计量和温控装置欠账问题, 并同步实现了计量收费的全覆盖。从这些经验可以看出, 推进供热计量收费, 必须明确供热企业是实施主体。对拒不实施计量改革或计量收费的供热企业经教育拒不改正的, 要尽快撤换企业负责人。

四是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促进供热计量收费的有效途径。合同能源管理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天津、承德、石家庄、唐山、长春、安阳等城市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推进供热计量改革, 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 把市场和政府的力量组合在一起, 不仅可以解决供热计量资金困难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解决供热企业在节能诊断、改造、计量收费、热表检测、热表维修等方面力量不足的问题, 而且用户的节能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所以说, 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供热企业、用户、节能服务公司三方都可以获得利益, 国家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五是多渠道筹集资金是可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有效方法。山东、山西等地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与建筑抗震加固改造、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小区综合整治相结合, 有效地节约了资金, 降低了成本。内蒙古、山西财政按中央奖励资金1:1比例制定地方配套资金政策, 石家庄市财政今年安排1亿元专项用于供热计量改造, 寿光市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给予20%财政补贴。国家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正在发挥。

三、供热计量收费严重滞后

2009年虽然供热计量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但改革总体进度极不平衡。截至2009年底, 北方采暖地区安装供热计量装置的面积约4亿平方米, 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1.5亿平方米。有2.5亿平方米安装了供热计量装置但是仍然没有实现计量收费, 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闲置和浪费, 更关键的是节能潜力被遏制, 节能空间远未发挥。2009年的新建建筑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约为1600万平方米, 占当年新建建筑安装供热计量装置面积的10%, 还有90%没有计量收费。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宁夏自治区等省市新建建筑基本没有实现供热计量收费。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完成后, 实现供热计量收费约7000万平方米, 至少30%以上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完成后, 没有同步实现计量收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 组织领导不力。从省级层面来看, 虽然各省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都建立供热计量改革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有些机构领导不力, 有些机构没有奖罚。有些机构没有开展工作, 供热计量改革还没有纳入省级政府工作议程。从城市级层面来看, 目前开展供热计量改革的城市有86个, 占69%。基本没有开展供热计量改革的城市有39个, 占31%。其中包括甘肃省8个, 河南省6个, 陕西省6个, 辽宁省4个, 吉林省4个, 黑龙江省4个, 内蒙古自治区3个, 山西省2个, 山东省1个, 宁夏自治区1个。在已开展供热计量改革的86个城市中, 只有31个地级城市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印发了供热计量改革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大部分城市没有明确横向的部门分工和合作, 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形成不了合力。

第二, 供热单位收费主体责任不明确。尽管供热计量改革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政府积极倡导、居民呼声很高。但由于供热单位收费主体责任不明确, 导致供热计量装置的选型安装与计量收费脱节, 装表不收费现象日益严重。2008年建设部《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早已明确规定:供热单位是计量收费实施主体, 必须由供热企业负责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的选型、购置、维护、管理以及计量收费。但是目前这些责任在很多城市都没有落实到供热企业身上。供水、供气、供电的表都是由供水、供气、供电公司安装的, 唯独供热的表许多地方还是由开发商自行安装, 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开发商装的计量表质量较差, 有些仅是为了应付验收, 供热企业不愿按表收费。有一段时间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只有烂表、坏表才有销路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 严肃一点讲, 就是主管部门在与国务院节能减排的要求对着干。由于供热计量收费责任没有落实到供热企业身上, 再加上部分供热企业本来对供热计量改革就不积极, 导致供热计量收费严重滞后。

第三, 计量价格和收费政策不配套。北方采暖地区125个地级以上采暖城市出台供热计量价格的只有48个, 占38%。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政策缺位已经成为供热计量改革的一大瓶颈。希望在座的各位省市领导回去立即组织落实, 尽快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政策。

第四, 监管不力。2009年北方采暖地区新建建筑3.4亿平方米, 其中没有安装分户供热计量装置的有1.76亿平方米, 占新建建筑总量52%。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基本都能够按照供热计量的要求进行设计, 但是施工阶段预留安装位置或安装质量低劣的计量装置等不到位现象仍非常严重。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中, 一些省市没有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装置, 节能改造与供热计量改造脱节。形成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装置安装不到位、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不同步的主因就是监管不力。目前很多省市虽然下发了一些文件, 但由于责任不明确, 措施不配套, 部门之间配合不够, 没有形成部门联动, 缺乏监管合力。在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质量监管、验收, 特别是质量监管和验收两个环节上缺乏有效监管。虽然供热计量已经成为《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的强制性条文, 但很多地方没有严格执行, 导致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设施形成新的欠账。有的地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时, 也没有同步进行供热计量改造, 用户室内温度提高了, 但能节不下来, 只好开窗散热。有些地方没有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从2007年10月1日强制新建建筑安装供热计量装置, 而是随意改动强制执行时间。

第五, 有些地方选用了不成熟的计量方法。《供热计量技术规程》在正文中指明目前成熟的供热计量技术路线包括户用热量表和热分配计法。虽然在说明中提到了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两种方法, 但是这两种方法目前还没有配套的产品标准, 在相关的产品标准出台前, 只应在一定范围内试点和实验, 不应大规模推广应用。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对供热计量技术的引导和监督, 目前不仅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 还有不在规程内的温度法, 各地也在应用。这些没有产品标准的计量方法的大规模应用势必为计量收费埋下纠纷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今年我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下一步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重点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和四部委意见。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从现在开始, 我们应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各地回去以后要按照要求, 制定供热计量收费实施方案, 倒排时间表, 全面取消以面积计价收费方式, 全部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方式。各地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要在今年采暖季前报我部城市建设司, 统一公开登报发布。

二是完善供热计量监管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新建建筑供热计量工程监管, 在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验收和销售等环节, 落实建筑节能标准和供热计量装置安装的监管。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层层落实和分解责任, 哪个环节出问题, 就追究哪个环节负责人的责任。未达到供热计量要求的建筑一律不得发放相关证件。建立计量装置安装与计量收费衔接机制, 严格执行《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 制定供热单位选型、购置、维护管理供热计量器具的实施细则。热量表和温控阀一定要由供热单位统一公开购置, 不能再任由房地产开发商购置。对符合供热计量条件的建筑, 供热单位必须无条件地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并负责供热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对于只进行了节能改造的项目, 必须按照“谁欠账, 谁还”的原则, 要求相关单位补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否则, 不予通过验收备案, 不予拨付中央奖励资金。

三是引入节能服务公司模式。节能服务公司模式是一种体制外促进体制内改革的好办法。引入节能服务公司模式介入计量收费, 可以热力站为分界线, 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换热站、二次管网及用户的计量表安装、节能改造、运行维护和计量收费, 再加以中央奖励资金的激励和引导, 不仅可以消除供热企业的垄断, 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利用节能服务公司推行计量收费的新模式, 另开了推行计量改革的新路。目前国务院转发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提出了具体措施。各地要积极探索, 重点扶持一些有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 利用市场机制, 进行节能改造、计量改造和收费。

四是加强供热计量产品质量监管。各级供热主管部门要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做好供热计量产品质量监管。要建立企业监管档案, 依法强化供热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制造许可监管, 严厉查处无证生产、不按产品标准和已批准的型式进行生产以及将不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法组织开展供热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抽查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理。同时, 各地供热主管部门要明确供热计量产品的质量要求、售后服务标准, 严把产品的使用门槛, 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五是保质保量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近6000万平方米, 各地要精心组织, 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我部将联合财政部密切跟踪改造进度和质量, 根据各地工作进展和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及时对改造任务指标做调整和奖罚, 将任务指标向改造积极性高、改造项目效果好的地区倾斜, 并公布那些未完成任务的地区和单位, 给予通报批评。

六是加强检查和督促。我部将实行供热计量改革进度公开公示制度, 定期公开各省市供热计量进展情况。对推进不力的省市, 将给予通报批评。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也应对各城市建立供热计量改革进度公开制度, 对推进不力的城市给予通报批评。我部今年将对已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的北方采暖城市进行复查, 凡是住宅供热计量收费面积占集中供热总面积的比例低于25%的, 必须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 取消资格, 全国通报。

五、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约为28%左右, 而且逐年上升。建筑能耗是刚性的, 北方地区不实行计量收费, 用户自身很难调节。北方地区建筑总量占全国建筑总量的比例不到10%, 但所耗能却占了40%以上。北方建筑能耗有两大板块浪费严重。最大的一个板块就是供热能耗, 占了40%。第二个板块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 比发达国家能耗高30%左右。所以说, 供热是北方地区最大的建筑节能领域, 必须下决心实行供热计量改革。

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各地必须明确责任和分工, 要把供热计量改革的压力和任务分解到各城市、各部门。物价部门不出台计量热价, 就追究物价部门责任。物价部门出台了计量热价, 建设部门不执行, 就追究建设部门责任。供热企业拒绝按用热量计价收费, 就追究供热企业领导责任。这些责任都要非常明确。各地必须把供热计量改革目标完成情况, 作为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以及供热企业的负责人业绩考核的最主要内容, 实行一票否决, 并公之于众。

三是尽快制定供热计量价格。没有出台计量热价的城市, 建设部门要积极配合物价部门尽快在今年采暖季前制定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两部制热价中按面积收取的基本热价比例按30%、按热量收取的计量热价按70%执行。在制定计量热价时, 应将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的维护、更换、管理等成本纳入热价成本。这项工作我们将在今年采暖季前全面检查, 并将结果通报全国。同时, 我个人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相关的书记、市长写信, 督促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各省级建设部门回去后要赶紧布置这项工作, 对北方采暖城市没有出台计量热价的城市要督查出台。对没有出台计量热价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园林城市等要限期整改, 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其称号和国家财政奖励资金。

四是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依据《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 制定供热计量工作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 编制供热计量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制定供热计量工作实施方案。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及地级以上的城市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质检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 (建城[2010]14号) 文件的要求, 明确计量收费目标, 并分解落实。实施方案今年采暖季前由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汇总后报我部城建司备案, 并将纳入到今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的重要内容。

五是规范计量方法。各地要按照《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要求, 开展供热计量方法清理规范, 对于不符合《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要予以修改, 没有国家产品标准的计量方法可以试验示范、但不得大面积推广。

篇4: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总的来看,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宏观调控取得的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投资规模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货币信贷增势减缓,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了重要进展,价格特别是基础产品价格涨势趋缓。第二,国民经济保持了比较平稳和比较快的发展势头。GDP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市场正在趋旺。

之所以说当前宏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经济运行当中的突出矛盾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基础还相当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一是预计今年粮食总量将会得到缓解,但粮食品种、区域结构等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二是投资扩张的压力仍然比较大,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新开工项目6.8万个,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清理上报情况来看,还有2万多个拟建项目;三是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第二,从当前经济运行来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一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现象这两个月又开始呈现,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苗头;二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出现了紧张状况;三是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从7月份开始回升。

这些问题的存在,多数还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当然也有法制不够健全、政策执行不够有力、增长方式没有转变等方面的问题。

(二)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的汇总情况来看,各地都比较认真,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深度和力度各省参差不齐。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做好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善后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此,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清理整顿工作虽然基本告一段落,但收尾工作至关重要。对各地提出的停建、缓建和继续建设的项目的处理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暂时不作评论,待调研后再发表看法,但各地要按照提出的处理意见做好收尾工作。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清理工作总的原则是有保有压,并不是让所有项目都停下来,而是要求各地根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标准,自行提出哪些项目需要停,哪些项目需要继续建设。

第三,最近,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到地方调研期间,至少有3个省的主要领导同志反映,治理整顿期间的政策特别是土地控制政策过于严格,很多项目都没法批。关于土地控制政策我想跟大家讲几点看法:一是今年10月31日以前,土地严格控制政策是不会松动的。二是10月31日以后,土地管理特别是建设用地管理的严格程度有可能不会比现在松多少。三是今年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工作,有1/3的省做得很不错,很快就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报来了项目材料,要求尽快对重点急需建设项目予以确认。但是,还有几个省到现在还没有把文件报上来。有的省虽然报上来了,但文件不符合要求,投资司提出补充材料的要求后,还是不能尽快反馈补充材料,造成项目确认工作延误。

二、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工作

(一)对《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认识和落实问题

《决定》是经过近10年反复酝酿出台的,国务院专门研究了3次。我认为,《决定》是一个重要的文件。第一,这个文件在投资管理体制上向市场经济迈出了一大步;第二,这个文件基本适应当前我国投资管理乃至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贯彻落实《决定》,应该研究怎么把《决定》具体化,怎么在实践中指导实际工作。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既要有利于发展,又要加强调控。

(二)突出强调一下核准制的问题

第一,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今后侧重管理5个方面:一是看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如果已制定过有关规划,那么要看这个项目是否在规划当中。属于城市中心或城市郊区规划范围内的,还要看是否纳入正式批准的城市规划范围。这个方面工作主要由各级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门负责;二是看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这主要请环保部门提出意见;三是土地部门是否出具了审查意见;四是在经济安全上有保障;五是使用银行贷款的,看银行是否承诺贷款。今后,核准项目就把握这5条,至于市场、技术、效益等等,都不属于核准内容。

第二,凡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初核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所出具的文件原则上是部级的。比如,环保评价应由国家环保总局出具文件,土地利用应由国土资源部出具文件,贷款应由商业银行总行出具文件等等。一般来说,省级部门出具的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不认可。

第三,现在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可研报告,需要按核准方式办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将其转成核准项目。但应特别注意,原来可研报告达不到上面5点要求的,必须作必要的补充。二是项目建议书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不再退回,如果属于核准的,按上述5点要求,补充有关资料,符合要求的就核准,不符合要求的请抓紧做工作。总之,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从现在起都要按《决定》精神办理。这个过渡时期的处理办法,请各省发展改革委向省长报告。再重申一下,对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和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各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是前置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对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地区布局、资源利用、经济安全等进行核准。各省现在就要按照这个办法做工作,共同配合,加快项目核准的步伐。

(三)关于备案制和代建制

第一,备案制度由各省自己制定,先实践,后总结。第二,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备案制和代建制一样,没有现成的办法,只能先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关于代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暂时不出台办法,也暂时不全面推行代建制,而是先搞代建制试点。从今年起,拿出两个项目作为代建制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各省可以实行各自的代建制。

(四)各级发展改革委特别是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团结有关方面共同做好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这次机构改革后,有十几个省市的经委或经贸委保留了原技术改造投资管理职能,他们同样是投资项目管理战线的战友。在这里我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是省发展改革委,同时也包括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二是各省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文件(包括审批和核准文件),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涉及到上述十几个省有原来意义上的技改项目的,可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也可以会同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受理省级经委或经贸委单独上报的文件。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工作的一致性,同时也便于各省统筹安排和管理投资项目。

总之,这次投资体制改革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利益牵扯面也很多,在执行当中,各方面要加强协商、协调。同时要继续深入研究投资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

三、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清欠工作

第一,各地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都要重视此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各级发展改革委不要认为这只是建设部门的责任,我们也有责任。

第二,对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问题,各省发展改革委和经委(经贸委)责无旁贷,要加大工作力度。从现在起,用两个月的时间,按项目搞清楚下面两类情况:一是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二是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

第三,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8月23日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今年10月末以前,各省要上报有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解决办法(包括时间、进度、措施),抄送建设部、国家发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会上,曾培炎副总理还要求,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造成的拖欠,全部由地方政府负责,在今明两年内解决。这项工作总体上由建设部门负责,但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拖欠问题的措施,各级发展改革委责无旁贷。

四、关于明年的投资工作

明年的投资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目前可以明确的有这么几项:

第一,明年国家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很大可能还要保持一定的调控力度。

第二,明年投资安排和管理工作会更多地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方面倾斜。

第三,明年中央政府掌握的投资将会减少。

第四,今年后几个月和明年第一季度要对1998年以来国债投资的项目进行总结。这项工作已经布置,请各地抓紧做好这项工作。

篇5:在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韩经权 同志们:

这次高中工作会议的任务是,总结上学年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安排部署新学年乃至今后若干年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关系我市高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全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落实常规,改革创新,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教学的品位和质量。

我谈两个问题:

一、2010——2011学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回顾

(一)主要成绩:

1、培养了38194 名合格高中毕业生。

其中,市区12780人,偃师4088人,新安3492人,伊川3421人,孟津3197人,宜阳3171人,嵩县2352人,栾川2099人,汝阳2089人,洛宁1505人。

38194个学生的背后是38194 个家庭。教育工作者通过辛勤劳动,改变了这些孩子和家庭的命运,这就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价值。合格高中毕业生,是高中教育的基础质量,体现着一个地区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

2、高考成绩取得突破。

(含保送、招飞)一本上线3274人,比去年增加498人,增幅17.9%(全省增幅10.3%);二要以上11246人,增幅13.4%(全

省增幅2.4%);三本以上21642人,增幅15.2%(全省增幅6.0%)。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我市高考的最好成绩。

今年高考,有两个背景:我市考生减少3298 人,新课改后的第一次。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显难能可贵。说明,高中教育教学指导的路子是正确的。

各县(市)和市区的情况是(不含保送、招飞): 一本3243人,其中市区922人,新安县636人,孟津县456人,宜阳248人,伊川232人,偃师市208人,汝阳111人,栾川102人,洛宁52人,嵩县52人。

二本11215人,其中市区2562人,新安县2225人,孟津县1556人,宜阳1117人,偃师市1045人,伊川980人,汝阳661人,栾川438人,嵩县383人,洛宁323人。

三本21611人,其中市区4995人,新安县3481人,孟津县2711人,宜阳2456人,偃师市2186人,伊川1929人,汝阳1448人,栾川887人,嵩县849人,洛宁778人。

在前24名的学校中——

一本上线保持和提升名次的学校有:洛阳一高,孟津一高,新安一高,理工附中,宜阳一高,伊川一高,汝阳一高,栾川一高,新安二高,新安三高,孟津二高,洛阳二中,洛阳一中,四十三中,汝阳实验高中,外国语学校。

二本上线保持或提升名次的学校有:孟津一高,新安一高,偃师高中,宜阳一高,理工附中,东方高中,新安二高,汝阳一

高,栾川一高,新安三高,洛阳三中,洛阳二中,宜阳实验中学,汝阳实验中学,四十三中。

三本上线保持或提升名次的有:孟津一高,偃师高中,宜阳一高,新安一高,理工附中,栾川高中,汝阳一高,东方高中,宜阳实验中学,新安三高,洛宁一高,汝阳实验中学,洛阳二中,十九中,偃师一高,第二实验中学。

需要说明的是,前24个学校上线人数占应届生总数分别为:一本98%,二本97%,三本92%,而毕业生的比例占63%。合格毕业生,是基本的质量,普通高中为此做出了贡献,这就是价值。

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校有:孟津一高,新安一高,洛一高,理工附中,东方高中。

体育艺术本科录取在50人以上的学校有:理工附中,四十六中,市二中,东方高中,栾川四高,新安四高,市十九中,市外国语学校。

数字很苦燥,数字背后的意义却很深刻,它是评价和决策的重要依据,被称为数据。研究这些数据,是为了提供一个导向,不追求升学率,追求入学率。高中的入学率,大学的入学率。各县(市)和学校追求贡献率,在洛阳教育中有更大的担当和贡献。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受教育面的扩大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分析一下人口在洛阳市占的比重,看看自己县(市)的高中在校生数量所占比重,分析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数量,就知道自己的位臵。譬如,洛阳市区人口207万,洛阳市人口为655万,人口比重为31.6%,这个比例就是标尺。

高中教育的质量是整个基础教育的体现与反映。要改善高中教育的质量,现实的基础是十分重要,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必须从提升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去展开。

此外,经受了课改的考验。我市的教学视导工作应当得到肯定,市县教研室和中心组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大家有不少的担忧。我们坚持低起点、中标高、高规范、严要求的教学方针,坚持三年统筹、高一抓起的教学管理战略,坚持教学视导,坚持三轮复习模式,坚持三轮统练统评,为大家提供可靠的教学信息。这说明,不管怎样改,都不会割断历史、推倒重来,只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重在持续,贵在持续。

一句话,成绩令人鼓舞。

(二)基本经验:

1、实干

成绩是干出来的。千条经,万条经,唯有落实是真经。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证,是我们永远最为基本、最为基础的经验;

会议表彰的优胜单位、先进单位取得的成绩,无一例外是干出来的。高中教育工作者,平凡之中有伟大追求,平静之中有满腔热血,平常之中有极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是最可敬的人。他们披星戴月,殚精竭虑,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次作业……。我

们向一线的教师们致敬并表示祝贺。老师们成就学生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精彩。

会议印发了专门材料,下午还要进行大会交流,我不再重述。

2、改革创新

会议专门印发了洛阳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特色的优秀案例。如果说实干可以保证工作合格的话,创新才能保证工作的优质。用力可以完成任务,用心创造一流业绩。用心,反映在遵循规律、改革创新上。成功有方法,失败有原因。把方法和原因找出来,这就是成果。会议印发的材料,带着洛阳泥土的芳香,是我市高中教育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自己的创造,请同志们认真研究借鉴,倍加珍惜。不仅要出成绩,还要出成果出人才。新安二高,“寝教合一,团队创优”。建设寝室文化,唤醒主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相观而善之。今年高考应届生有3个寝室全部考上了一本,十多个寝室考了二本线以上,30多个寝室全上了三本线以上。这是管理单元的创新。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整体管理,级段管理,分部管理,这就是管理单元的创新。孟津二高找到了学案导学的载体,把课改落到了实处,把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这两个学校的成果,会议专门印发了小册子,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典型出现。教育的专业性,表现在遵循规律,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环境和谐

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全社会关注,这是外环境;质量意识强,以教学为中心,这是内环境。

市县党委政府都为教育办了大量的实事,投入了大量智力财力物力,逐步解决制约高中教育的布局问题、债务问题、师资问题,会议专门印发了县(市)党委政府重视尊师重教的案例,希望各县(市)相互学习和借鉴。宜阳县专门在滨河的黄金地带建教师小区,体现着尊师重教的殷殷深情;伊川县把伊川高中一二期校区分开办学并与伊川二高形成三校联合体,并把三个学校都晋升为正科级,打造充满活力又有规模的教育航空母舰,体现着伊川县人民对高中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期待。

教育内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咬定质量不放松。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有质量不一定有一切,没有质量就丧失了一切。

(三)需要研究的课题:

有成绩,也有问题;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成功,也有遗憾。这并不可怕,前进中总有困难,发展中总有问题。只要我们认真对待,这些困难和问题都会成为潜力。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困难和问题,不妨把它看作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1、普及程度不理想

全省报名人数是762544人,洛阳47447人,占6.22%.洛阳人口占全省的6.97%,如果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报考人数应该是53149人,少报考5702人。

这反映了高中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需要扩大普通高中教育 的规模,使更多的孩子接受高中教育;仅就高考成绩看,盘子不够大。有一个重要工作,提高初中的巩固率。

2、教研成果不理想

这次会议印了一个小册子,很单薄。市局专门发文征集课堂改革和学校特色案例,时间不算短,交上来的不多。原因不是重视程度问题,而是实际的研究成果不多,还没有从教育的必然王国过渡到教育的自由王国。不能发现和把握规律,教育教学工作只能在低层次拼搏,汗水可能会变成泪水,痛苦的泪水,跑在后面的人不一定出力小。

3、优秀生不理想

优秀生,社会高度关注,体现着教育的高度,决定着对社会的影响力。我市上线人数在总量上提升很快,优秀生的数量不尽人意,与河南省副中心城市不匹配,损伤了高中教育的影响力。

二、新学年乃至若干学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部署

成绩属于过去,高中教育需要创造更大业绩,在福民强市的伟大进程中有更大的作为和担当。由于教育的周期较长,需要有战略眼光。《纲要》中规定,高中阶段教育有三大任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三者要协调发展,不能偏废。

新的学年,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市十次党代会要求实施 教育提升工程,这是一个富有远见、高瞻远瞩的决策,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高层面理应做出最快最好的反应。

洛阳市“十一五”教育规划的实施,高中教育责无旁贷。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高中教育要成为生力军和排头兵。

新学年乃至若干学年,我市高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洛阳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宿,落实常规,改革创新,要使更多的学生接受高中教育,使更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教学品位和质量,为福民强市建功立业。

新学年乃至若干学年,我市高中工作的奋斗目标是: 用3-5的时间,使高中入学率高中全省水平。确保明年,高考上线人数增长高于全省增长水平,提升我市在全省上线人数的比重,优秀生人数有所增长,出成绩出成果出人才。

为此,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有些同志,可能会把这句话看成很虚的东西,其实它很实在,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落伍”。真心实意地实施素质教育,办好每一个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

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高中教育,就是“一个也不少”,是教育的普及问题。事实证明,多一个高中生,就少一个贫困户,家庭就多一分喜悦,社会就多一份和谐。我们在座的都接受了大学教育,让洛阳父老乡亲的孩子更多地接受高中教育,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我们的职业价值。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最基本的指标是受教育年限。普及高中教育,提高受教育年限,提高劳

动力素质,需要高中教育的规模发展。

让更多的孩子的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保证进入高中的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是“一个也不落伍”,需要高中教育的内涵发展。

搞好高中教育的宏观布局,高中原则上要办在县城或市区;学校规模要适宜,学校之间要形成竞赛格局。处理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艺术教育、国际教育的关系,为各种人才提供平台和出口,更好地为父老乡亲服务。新安县的高中布局理念可供借鉴。

按2010年的教育统计,我市小学生是639483人,每年级平均106581人。按此计算,入学率为16.3%。如果普及高中教育,万人在校高中生应该达到489人。目前,比例最高的是孟津,万人253人;最低是洛宁,万人127人;这与高考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考虑到职业教育在校生与普通高中的距离,普通教育规模还有提升空间,有的还相当大。这里有个重要问题,初中的保学控辍问题。高中规模小,初中生升学比例小,初中流失的就多;初中流失的多,高中的生源又不足。应当把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以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管理实施“1131”战略:一确保,一改善,三加强,一提升。一确保,确保安全,通过安全教育与各项措施来保障;一改善,改善德育,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机,为学生的人生提供动力。教育最需要解决的是动力和动机问题。要创新,使德育入脑入心,外化为行为;三加强,加强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落实“健

康第一”的方针,保证学生健康成长。高中学生学习负担较重,每天锻炼一小时必须落实,不能以损害健康为代价去换取高分数。体育工作是应试教育或者素质教育的试金石,卫生工作是学校管理水平的最直接外显。要做好预防传染病和流行病工作,确保师生健康。抓好食堂上等级工作,2012年,省级示范性高中必须全部达到一级标准,市级示范性高中20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其它高中必须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着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作用。实施体育艺术“2+1”项,即让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项目和一项艺术特长。提升智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抓体育就是抓质量,抓卫生就是抓德育,是经验之谈。

(二)促使高中教育科学发展健康发展

在发展方式上,高中教育需要规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部分学校还需要国际发展。

规模发展有外延发展和内部挖潜两种,目的都是扩大学生规模,使更多的孩子接受高中教育,为普及高中教育做出贡献。要解决高中个体规模过小的问题,未分离的完中要尽快确定办学的定位,越早越主动。

内涵发展,主要靠规范管理和改革创新来实现。规范管理,基本工作是建立常规、完善常规、落实常规。常规是学校工作的法,是工作标准和工作规则,它架构了教育教学的基本秩序。有

常规并得到落实的学校,是管理合格的学校,反之亦然。教学常规解决“帖”的问题,这个问题特别实际。我们写了几十年的字,不能成为书法家,原因是不临帖;有些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成了书法家,原因是他临帖并出帖。不给老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帖,教育教学活动就缺了继承,就要重复走前人的弯路,很可能使部分同志一辈子也达不到合格的水平,这对于教师本人和学生,都挺可惜的。学校管理缺乏常规,就没了正常秩序,就不能固化管理的智慧。无序就不是管理,更不是高质量的管理。这次会议上印了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试图给大家提供可以临的“帖”。掌握了教育教学的规律,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才能出“帖”,才能游刃有余、教无定法。基本的方法不掌握,随心所欲,那是教学无方,土话叫瞎胡闹。

特色发展就是要办出教育的特点来,办出学校的特色来。特色学校从学校特色做起,把学校特色发散开来,就是特色学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学校也不能千校一面。学校要有具体的办学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有具体的具象。目标越具体,学校就会越有特色。

品牌发展要求建立形象,需要进行提升和经营。高中教育已经进入了品牌“消费”的时代,很多家长选择学校并不管是否适合孩子,而是冲着学校的牌子去的。这是市场经济时代的特征,可能是不理性的,但“马太效应”是一种社会规律。好者更好,差者更差,赢得通吃。打造品牌,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学校管理者和领导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外国语学校等,还应在教育的国际化方面加快进程,成为我市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使洛阳教育高中有国际的视野和水准。

实现了这些,我们基本可以说高中教育得到了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其实现的路径是布局科学化,硬件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教育技术信息化,办学特色化,从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上已经作过部署,这里不再赘述。

(三)认识把握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据专家研究,优质学校有六大要素:

1、共同的宗旨愿景价值观和目标;一个学校必须有共同的发展愿景,办什么样的学校,全体教职工形成共识。学校要有判断对错和是非的标准,什么样的教师是优秀教师,应该得到奖励或晋升职务;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学生,这就是价值观问题。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是对学校的忠诚,第二是对学校的贡献。这样的教师一定有爱心、有激情;会教书、会生活。

2、确保所有学生学有所成;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健康发展。有些学校长期说自己是三流生源,是不恰当的,都是一流孩子,只是成绩暂时低一点罢了。我们招的不是分数最高的孩子,但可以办提升幅度最大、进步最快、发展最健康的学校。根据生源特点,找到学校的办学定位,就可以办好每一个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

3、以教与学为中心的合作团队;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实施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渠道。不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不以教学为中心的校长,不是真正意义的校长。财力不向教学上倾斜,评职评先不看重教学,都是偏差行为。看看学校领导班子听了几节课,教了几节课,教学上花了多少钱,评出模范是不是一线教师,就知道是不是一个以教学为中心,主知道心思在不在教学上。

4、利用数据决策和可持续发展;这次会议将高考和高二高一质检成绩印成了小册子,就是想让大家成为手边枕边的资料,经常研究,从最外显的数据找到自己在什么位臵,向何处去?怎么去?谁是自己的标杆?对照先进找差距,改革创新求发展。在洛阳市看进退,在全省看进退,才是正常的视野。闭塞眼睛捉麻雀,孤芳自赏,都是可笑的。利用数据决策不是东方人的强项,需要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凭印象,凭直觉,缺实证。考得好,说是努力,实际上考得不好也并不一定不努力。考得不好,说这届生源不行。这永远是一本糊涂帐,不可能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付出了代价,并没有聪明起来。对有效数据的分析,是学校可持续发展重要保证,我们要学会运用数据决策。需要说明的是,高一高二质检的成绩,仅仅参考,应为是过程,不是终点,出水才看两腿泥,但要善于利用数据去调控教学。考得好用它鼓舞士气,警惕沾沾自喜;考得不好,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提高勇气。

5、赢得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这实际上是解决学校的发展

环境问题,社区是学校的外环境,家长是学校的服务对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办家长满意的教育。家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不拿工资的教师。如果家校之间取得共识,家长也有恰当的教育期待,教育质量的提升就成为副产品。家校沟通是开放教育过程的需要,网络时代,关起门来办教育是不明智的。

6、发展可持续的领导力。

办好一所学校,需要管理,需要领导,需要经营。管理、领导、经营,互相关联,又有不同的特质。领导就是要描绘前景,形成团队愿景,明晰团队目标,塑造团队精神,激励团队斗志,就是要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把事做正确,经营是把事情做得有效率有效益。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已写出了《论持久战》,把抗日战争分成三个阶段,分析三个阶段的各自特点和需要采取的战略战术,这是高水平的领导。

研究名校和薄弱学校的差异,可能有不少因素,但都与学校的领导力有关。名校主要经验是:精神立校,如衡水中学 ;教学模式变革,如洋思、杜郎口;精英教育,优势堆集,如人大附中,但都离不开强大的领导力。薄弱学校不一定是硬件因素,而是在较长的时期内“四无”:无信念,无精神,无思路,无支点。这反映的也是领导力问题。薄弱学校,从外部看是一种信任危机。如何让大家信任你这个学校,提高领导力是首要的因素。老师们不是没有激情,而是缺乏点燃。领导者需要不高强客观,不埋怨环境,不抱怨他人。让自己成为发动机,而不是拖斗。

教学是有规律的,必须遵循。所有的教学改革,万变不离其宗,都在寻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平台和载体。教学“五律”:知识是学会的(知识需学),能力上练成的(能力需练),新知识是从旧知识中生长出来的(温故知新),习惯是养出来的(习而成惯),语言学习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为百科之母)。

(四)认真做好五件事

提升办学的品位和质量,要抓住关键,抓好重点,我们强调做好五件事:

1、精神立校;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可能是因为基础不牢,习惯不佳,人际关系紧张,精神不振,其中精神不振是最核心的因素,所以洛阳二中提出了精神补差的理念,非常好。学校的薄弱,很多表现在精神上,没有一股劲,懒洋洋昏辰辰迷糊糊,很麻木很无奈很无聊,没劲没意思没成就感,疲惫煎熬混日子。新安二高正是靠“不讲条件,不论生源,自加压力,深入挖潜,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成为河南省样板学校的,强校首先和始终强在精神上。精神上的不振,是学校滑坡的开始;精神上的振作,就是学校振兴的起点。一个民办学校的校长讲,他的学生要会唱三首歌,《国际歌》《敢问路在何方》《爱拼才会赢》,他说他是挖矿的不懂教育,我看他很懂教育。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的质量约等于教学质量。课堂总是有结构的,这就是课堂教

学模式,每个学校都要建立自己的主打教学模式。“有帖”“临帖”“入帖”“出帖”“写帖”,这是规律。谁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点。宜阳县区域课堂改革、栾川一高等改革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动力之源,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高质量。管理工作要创新,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卫艺工作,教师培训工作,方方面面都要创新。一个学校至少要有一项能成为自己学校经典传承的德育工作,以获得实效。要善于运用工作杠杆,体育靠比赛,卫生靠检查,艺术靠熏陶,也要创新方式方法。要认真研究网络背景下的德育、管理、教研和教学,创新方式方法,既规范办学,又提高效益。

4、培优扶困;这是学校的永恒命题。学生总有左中右,成绩总有高中低。对优秀生进行培养,使其飞得更高,这是教育者的责任;对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扶困,使其健康成长,更是教育者的责任。培优,打造高中教育的高度;扶困,是保底,解决教育中的缺板。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教育的大部问题就解决了。这次会议,专门下发培优扶困的意见,其用意也在此。

5、教师团队建设;教育靠教师,这是常识。素质教育决定于教育素质,教师素质约等于教育素质。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眼前的质量,看教师努力;持续的质量,看教师素质。由于高中规模的扩张,高中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和女性化的特征,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必须认真对待。部分学校,高中

教师平均年轻低于30岁,女教师占2/3以上。在市场经济的时代,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价值观多元,给教师团队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是提升教育品位和质量的根本途径。宜阳县、市第二实验中学和外国语学校做了有益的探索,大家可以借鉴。教师团队建设,重点是解决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问题,解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知识能力,靠学历进修、校本研修,过程方法靠教育科研(教育反思、教育随笔、行动或课题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靠读人、读书、修养。教育对国家是事业,对家庭是期盼,对师生来说是生活。敬业就是敬自己,教师要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就要办优质的教育,这就是教育者的人生观。

(五)做好评价激励工作

1、创建教育教学质量星级学校。会议已经发了文件,对我市普通高中实施星级管理。这是学校上等级、示范性高中创建的延续和得升,以前可能更关注的是解决硬件标准化问题,星级学校创建重点解决软件优质化问题。基本的架构是,学校管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分别授予三星、二星、一星和无星,每年评估一次。评估细则中,常规工作占75%,改革创新占25%;另设教学质量和学校特色各一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标准,经审报请专家组评定。星级采用动态管理,不搞一评定终身。普及提高并重,过程结果并重。引导学校提升管理和领导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出成绩出成果出人才,学

生教师和校长都要成为人才。学校星级管理将外显学校的管理水平,将为校长职级制奠定基础。

2、比业绩比贡献;评价高中办得怎么样,看业绩比贡献,培养了多少合格和优秀高中毕业生。生源基础不同,但自己和自己比,自己和条件相仿的学校比,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这也可以作为教师优秀与否的判断标准,作为表彰奖励的依据。要有整体意识,追求在河南省内的位次。会议发放的材料,对县(市)分成四个组团,进行了分析,新安孟津,偃师伊川宜阳,汝阳栾川,洛宁嵩县,就是要外显可比性;我们还把全市的高中分成两大板块,前24名和24名之后,前24名是高考的主力军,24名后是培养合格高中生的生力军。期待24名后的学校进来,那是一个大跨越。我们还把前24名的学校,分成了三个组团,不分省市示范性和普通高中,只看贡献大小。前8名,是贡献最大学校,中8名是贡献很大的学校,后8名是贡献较大的学校。

3、争名进位;分高考指标是不符合规范办学要求的,我们不分指标。以各自的基础为基础,县与县、校与校之间比业绩比贡献,在全市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局面。评价学校或县域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各项数据以今年为基础,加上明年全省扩招的比例,这就是标杆。超了,就叫超越自我;超越了自我,名次又提升,这就叫追求卓越。这就是表彰的对象。目标是县(市)或学校自己的事。我们看结果也看过程,在高考工作的目标管理中,德育、教学管理、也分作两个层

面,常规工作,占75%;改革创新,占25%;体卫艺工作,常规工作,占75%;改革创新加刚性指标,占25%。工作评价看过程看结果,“争名进位”,激励表彰看业绩比贡献。

这次会议在开法上有一些变化,按照杨市长、侯局长的指示,出实招求实效,下午的经验交流(实际是成果展示),不求讲得长,而要讲得好,将自己最精彩的部分展示给大家。讨论时,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根据明天上午发言的格式化要求,说明自己单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要实在,要量化。

我们还请市区10所贡献大的初中,参加了这次会议,意在建立起初高中之间的联系。初高中之间要相互开放,相互了解。初中了解高中的要求,调控自己的教学。高中要了解初中,知道自己的生源基础,做好衔接。初高中都是一个整体,都是洛阳教育的组成部分,要形成合力。初高中之间可以搞联盟沙龙论坛,相互学习,共同提升。高中的成绩有初中小学的贡献,要追踪优秀生生来自何校,对初中要考核优秀生在洛阳就读率。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口流动是正常的,学生的流动也是正常的。但单向的流动是不正常的,优秀生的单向流动更是不正常的,它将扰乱正常的招生秩序教学秩序,不能听之任之。

高三工作的时间节点,教研室已专文安排,我不再重复。需要提醒的是,市政府已经投资购买网上阅卷系统,希望大练习和质检中与高考更好地对接。

同志们,福民强市的目标要达成,洛阳人民的福祉要实现,我们的人生要精彩,需要高中教育的品位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篇6: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坚定不移地提高教育质量

自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市高考成绩持续攀升,一直处于全省前列,“教育之乡”的传统优势和美誉度、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弘扬和提升。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泰州基础教育的品牌之所以饮誉省内外,其高考成绩是重要标志之一。执行省“五严”规定,泰州的基础教育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始终坚持质量这个中心不动摇!

当前,整个基础教育依然面临“三个没有变”的背景,即: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的价值取向没有变,考试配置教育资源的基本方式没有变,高考作为选拔人才、导向素质教育的功能没有变。在这种大背景下,一方面,衡量高中教育的质量标准仍然不能摆脱考试分数的评价,高考仍然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命运与福祉的系统工程,把更多优秀的中学生输送进高等教育深造,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又必须超越现实的教育功利,坚决摒弃把育人教育变成升学教育、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的错误做法。我们既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高质量”这样一个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高质量”的内涵,那就是轻负高效的教学、规范有序的学校管理、对学生终身负责的培养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正如经济发展上我们不要粗放的、高耗低效的、重污染的、带血流泪的GDp一样,我们要追求的教育高质量,是包括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是关注分数获得过程的、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素质化”的高分数,而不是死揪的高分数,不是拼时间、拼消耗的高分数,不是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应试型”的高分数。

二、坚定不移地落实“五严”规定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顶端,面临升学的压力最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最深,学生的学业负担最重,实施素质教育的难度最大。我们许多的校长、教师被应试教育裹挟着前行,陷入长期无奈和痛苦之中,有的校长戏称为“清醒的痛苦者”,有的教师成为鲁迅小说《故乡》中完全麻木不仁的闰土。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我们既遭受切肤之痛,也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基于这个大的背景,自2007年10月份以来,我们在全市实施了“减负增效提质”工程,主要在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先行减负,规范办学行为,应该说是小试牛刀,初见成效。

今年6月份以来,根据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现场推进会和罗志军省长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省教育厅决定,以普通高中教育为重点,以“严禁下达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为主要内容,以“省级统筹、政府推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强化督查、严格问责,标本兼治、长效治理”为工作原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严肃治理学校办学不规范行为,确保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明显下降,不规范办学的现象明显减少,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力求在全省建立起稳定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步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规范办学、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热切期盼的“集体裁军”,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对于这样的“集体裁军”,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共同遵守;对于这样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倍加维护。各地各学校千万不要“叶公好龙”,不能再等待、观望和打擦边球、搞变通,特别是不要期望回到过去的老路。我们的校长要从一个“清醒的痛苦者”转变为一个“负责任的教育者”,坚决贯彻“五严“规定,旗帜鲜明地反对疲劳战、题海战、消耗战。要通过我们的探索和实践,努力实现“三个解放”和“三个增强”,即:让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教师从死揪蛮干中解放出来,增强他们的有效教学智慧和本领;让学校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增强教育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持久影响力。

执行“五严”规定,旗帜要鲜明,行动要坚决,但在执行过程中要动脑筋、用智慧,讲究方式方法,争取师生、学校、社会共同满意的效果。要由对抗转向对话,要由强迫转向自觉,要由消极被动应付转向积极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句话,执行“五严”规定要避免“硬着陆”,争取“软着陆”。所谓“硬着陆”,就是简单机械执行,只破不立,无所适从,放任自流,甚至高考成绩出现大起大落。所谓“软着陆”,就是减负工作全面部署、次第展开、梯度推进、逐步深入,“五严”规定既得到有序、智慧、创造性的执行,教育教学质量保持稳定和提升,全市的高考成绩继续处于全省前列。我们反对“死揪”,但不是不“揪”,而是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实现高中教育教学的自觉转型;我们反对“三战”,但不是不“战”,而是要逐步消除学生补课成风、在校时间和作业“超载”两大顽症,实现用最简便、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追求教育的最大效益;我们反对应试教育,但不是不应试,而是通过提高教育的品位、品质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幸福指数,争取较好的高考成绩。

三、坚定不移地探索教学新模式

“五严”规定明确,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高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住校生晚自习每天不超过2课时,学校不得强迫走读学生到校上晚自习,严禁中小学组织任何年级学生在双休日和寒暑假集体上课。这实际上就是对我们的高中教育教学实行了两个倒逼:一是时间上的倒逼,堵死了我们在时间上的无限延长;二是空间上倒逼,限制了我们在空间上的无限拓展。有校长和老师粗略地算过一笔账。过去我们大部分普通高中一般一个月只有2天月假,节假日一般不休息,暑假还要补一个月左右时间的课,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大约是1200个课时,这还不算学校统一上晚自习时有些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集体讲课时间。而现在是多少呢?去掉双休日、法定节假日,一学期课时总数大概是660多个课时,只占过去的一半略多一点。“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在这样的倒逼机制下,我们的唯一的选择就是 “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和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这既是一个老话题,更是一个新课题。今后课堂的45分钟将越来越宝贵,必须做到“惜时如金”和“效益至上”。首先,要弄清楚“讲什么”、“怎么讲”。在“讲什么”的问题上,要真正“讲得其所”,教师就必须把握新课改的基本要领,认真研究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区分教学对象的要求层次,做到胸有成案。在“怎么讲”的问题上,要真正“讲得有效”,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智慧课堂,要更加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行为价值和有效性。要向洋思初中学习,尽量减少教师的“讲”,多增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教师的“讲”要掌握火候、深入浅出、举一反

三、画龙点睛,要让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其次,要加强教学流程的管理。各学校要加强学期、章节(单元)和每节课教学计划、方案的制定和管理,严谨细实地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各环节的工作,要落实教学管理责任制。第三,要精心设置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机延伸。布置什么作业、布置多少作业是一门学问。现在课堂时间少了,在校时间少了,许多学校和教师就无节制地布置课外作业,想“堤内损失堤外补”,这无益于课堂知识的巩固提高,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必将走向事物的反面。对布置作业我们必须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和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

上一篇:磨刀人阅读附答案下一篇:下寨村美丽和谐村庄和文化特色村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