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2024-06-07

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通用8篇)

篇1: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老河口市张集中学 张勤学

一、训练目标: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说明事物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二、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作文指导

一、例文借鉴:

阅读训练指导材料: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P124 说明的顺序:

条理清晰、言之有序。

说明文旨在介绍事物,解说事理,使人们获得相关的知识。清晰、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达成这一目的。

说明文的顺序,要从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出发,灵活选择。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一)、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例如:《故宫博物院》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所有顺序中最合理的顺序。空间顺序,按空间部位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

我们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 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二)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说明的逻辑顺序,是指依据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先后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总是有主有次,有因有果,有一般的、有个别的,有普遍的、有特殊的,作者依据这些来安排说明内容的先后顺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将繁复的内容介绍得有条不紊.逻辑顺序主要分成12种——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具体。

《生物入侵者》

(三)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例如:《中国石拱桥》

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说明一座建筑物,合理的排使用空间顺序,因为它要告诉读者的是建筑物的方位。

介绍事物的 发展,用时间顺序较合适,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阐述事理,可以用逻辑顺序因为它要说明的是事物的方方面面,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事物的发展原理。

二、能力转化:将知识转化阅读能力:

要求:回顾一下,说说下面几篇文章分别是按照怎样的逻辑顺序来写的。

《看云识天气》 《大自然的语言》 《奇妙的克隆》 《被压扁的沙子》

注意:大多数文章不会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往往整体上采用一种说明顺序,有时又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使说明更加透彻。

三、将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参考题目:

一、《我的家》、《我的学校》

要求:① 选定合适的立足点,按一定的方位次序介绍自己教室的布局。

② 写成说明

③ 字数500左右

二、从以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里任选一个,写一篇事物说明文,介绍其特征与功能。不少于600字

钢笔、词典、语文课本、数学试卷、国旗

要求:

1、可以写自己拥有的“这一个”事物,如“我的钢笔”“我的语文试卷”也可以写一类事物。无论选择哪种写法,都要力求写得准确、充实。

2、既要写出事物的外在特征,也要写出事物的内在特征。

3、力求条理清晰。

三、指导

1、仔细观察教室的布局,如教室的位置,内部设施的布局。

2、选定立足点。

3、分小组交流观察结果,互相启发,畅所欲言。

4、确立说明的中心。

5、理清说明顺序,避免写作过程的随意性。

6、认真整理材料,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开头说什么,中间说什么,结尾说什么。

7、独立完成初稿。

8、小组交流、修改、订正病句、错别字,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当堂作文 第三课时:作文评讲

一、总结本次作文概况:

本次作文绝大部分同学能根据要求进行作文,选定恰当的立足点(讲台),按照一次的方位次序(讲台前、讲台后、讲台左右)介绍教室的整体布局,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二、优秀之作:

陈鸣: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教室的整体布局,突出了教室现代化的特点。方位词语使用准确,语言精练。

许捷:以讲台为立足点,按照一定的方位次序有条理地介绍教室的整体布局,观察视角变换多样,说明层次具有立体感。说明方法灵活,语言精练。

三、失败之作:

说明顺序紊乱,说明事物不能抓住特征,说明方法单一。书写差。观察不仔细,说明层次杂乱无章,说明顺序不合理。

篇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预习指导】

一、预习要求

1.自读《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写作导引,理解内容。2.回顾说明的顺序。

二、预习检测

说明文的顺序分为、、三种。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读写作导引。

2.结合本单元阅读课理解说明的顺序。

四、本课与前阶段学习内容的勾连

八年级上册学生学习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文体知识已有掌握。本单元课文也是说明文,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写作训练很有针对性,利于学生读写结合。【课堂建议】

一、教师的教学预设

1.学情预设:对于八年级下册的学生,此学习内容难度不算大。但顺序是一种规律的呈现,说明顺序本身要求不能乱,让学生时刻注意顺序,反而让学生有些束手束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注意引导学生把握顺序,认知事物,探究事理,读写结合。

2.建议课时:1课时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会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学会根据写作对象及对象特点、写作内容,确定说明顺序,使说明有条不紊。

2.难点

培养学生在安排说明顺序时养成勤于思考、温故知新的习惯。

三、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个人所长 教师写作下水作文。

四、学生怎样展开自主合作学习环节一:自主学习

课前按预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环节二:问题探究

1.回顾单元经典文段,回味说明顺序的合理安排。(多媒体出示:)文段一: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如此广阔的北极草原上,有时候,它们的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 .....……

“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但是,无论怎样地暴露自己,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多,而.......天敌的数量却总是有限的,要靠这种方法来减少数量收效甚微。

……

这就是所谓‘旅鼠死亡大迁移’。”说到这里,丹尼斯似乎也感慨起来,两眼眺望着远处的天边,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真是滑稽可笑!真是不可思议!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 ——位梦华《旅鼠之谜》 文段二: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到了。……

三月的大雁则不同。........……

在四月的夜间,当天气暖和得可以呆在屋外时,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

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米。在五月来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砦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更给它增添生气。

——利奥波德《大雁归来》 2.回味说明顺序的安排。

在阅读文段的基础上,总结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 A.排列内容次序; B.借用关联词句; C.恰当运用序数词; D.参照具体事物。3.小试牛刀,尝试写作

假如你要向外地游客介绍本地的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你准备怎样介绍呢?请确定两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并列出两份说明提纲。

A. 独立思考,拟定提纲; B. 同桌交流,合作修改; C. 推荐优秀,全班展示。环节三:写作实践

1.结合课堂写作训练的提纲,任选一种说明顺序,扩展成一篇说明文。不少于600字。2.从以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里任选一个,写一篇事物说明文,介绍其特征与功用。不少于600字。

篇3: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合理的说明顺序,就是容易让人明白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是三种容易让人明白的说明顺序。

一、介绍事物的发展,使用时间顺序较合理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动植物生长等,采用时间顺序较为合理,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例如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国石拱桥》,按照时间顺序,先介绍最早的“旅人桥”,又具体介绍建于公元605年左右的赵州桥,然后说明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的卢沟桥,接着介绍修建于八百年前的江东桥,最后介绍解放之后修建的长江大桥。再如下面一篇介绍气球发展史的短文,采用的也是时间顺序。

气球小史

法国的蒙格尔费兄弟从袅袅上升的炊烟得到启示,他们把浓烟装进糊制的大纸袋中,做成了最早的热气球。

1783年9月的一天,兄弟俩让热气球携带着一只羊、一只鸭、一只鸡,升到了450米的高空……两个月后,他们首次乘热气球成功升到900米的高度,开辟了人类航空的历史。

1783年12月1日,法国学者理查德利用性能更好的氢气球上升到了2000米的高度……

以后,科学家们用密闭式吊舱代替过去使用的敞开式吊舱,使人乘气球到达了2万多米的高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气球探测器代替了有人驾驶的气球。气球上携带着各种仪器,可以把得到的资料用无线电波及时发回地面。

短文按照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气球的发展史。文中“最早”、“1783年9月的一天”、“1783年12月1日”、“以后”是表示时间的词语,表明短文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二、说明事物的形状和构造,合理的安排是使用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按照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说明形状和构造的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是最合理的说明顺序。例如我们学过的课文《故宫博物馆》,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就是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的。还有我们将要学习的文言文《核舟记》,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下面再看一段文字: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 , 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光辉永照”的装饰花纹 , 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 永远照耀着后代。大、小碑座的上、下四周 , 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 , 陪衬着百花组成的卷草花纹 , 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高尚、纯洁和坚忍 , 表示全国人民对英雄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 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选自《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这段文字先写碑身,再写碑座,最后写碑顶,空间顺序非常清晰,行文很有条理。

三、说明事理,采用逻辑顺序是合理的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加以介绍说明。不管是说明实体的事物,还是说明抽象的事理,都适于运用逻辑顺序。如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国石拱桥》,先说世界上石拱桥的特点,接着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最后再说中国石拱桥的杰作——赵州桥和卢沟桥,运用的就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说明顺序。再如我们学过的课文《苏州园林》,先用高度概括的语言综合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再用较多的笔墨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在四大方面的具体特征,接下来用简洁的语言点明苏州园林的细部特征,运用的是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我们来看下面一段文字:

泡沫塑料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暖。50克泡沫塑料相当于550克羊毛的保暖效果,这是因为泡沫塑料内的无数气孔能容纳大量的空气,而空气是不易导热的。织物纤维中的空气越多导热性就越差。空气是热胀冷缩的,用泡沫塑料做衣服或做衣服的衬里,只要人体有一点热量,泡沫塑料内的空气就会膨胀;空气的压力使泡沫塑料伸展开来,挤住了透气孔,空气对流量减少,增强了衣服的保暖能力。所以用它做宇航服、飞行服、航海服或普通人的冬装是再合适不过了。同时,它还可以取代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又好洗又好干。(选自《泡沫塑料做衣服》)

这段文字先说明泡沫塑料保暖的特征以及原理,再阐明泡沫塑料可做衣服的用途,运用的是由特征到用途的说明顺序。

篇4: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写简单的说明文时,如何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呢?

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一般对实体性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多以空间为序;一般事理性说明文常会运用逻辑顺序;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流程、事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顺序说明。如《故宫博物院》就是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

2.注意正确使用标志性的词语。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要运用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以空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要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以逻辑为序的说明语段可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的词。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说明顺序糅合起来,交叉使用,从而收到说明透彻的效果。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有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石拱桥的发展。

(白霞)

习作看台

官渡胜利大桥

重慶市巫山县白坪初级中学 姚德春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老桥,家乡人亲切地称呼它“官渡胜利大桥”。它虽然没有特别响亮的名字和属于它的一段美丽的传说,但我特别喜欢它。

官渡胜利大桥建在官渡场镇的中心位置。桥下的官渡河把官渡场镇分成南北两面,然而又是这座桥把两边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因为此桥的特殊位置,也使它周围成为官渡场镇的经济中心。

官渡胜利大桥全长51米,两端宽10米,是一座坚固的石拱桥。这座桥在设计上很有特色,不仅科学合理,而且美观大方:(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由10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会受到影响。大拱呈半圆形,就像一轮弯弯的月亮匍匐在官渡河上。(二)大拱的左右两肩上,各有三个小拱,像六扇小圆门。这个科学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三)桥面是用混凝土筑成的,它与河面平行,这有利于过往车辆快速通行。桥面两旁原有石砌的护栏,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又在其外侧加了一层铁护栏。石砌护栏的内侧雕刻有五角星,每边各有10颗,星星的体积由中间向两边逐渐缩小,星星上涂着鲜红的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我曾十分好奇此桥为什么叫“胜利大桥”,后来经过调查与了解,终于知道了“胜利”二字的由来:官渡胜利大桥建造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家乡取得的又一个胜利成果之一,为庆祝此桥的成功修建,取名“官渡胜利大桥”,此乃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1958年的官渡场镇资源缺乏,尤其是粮食极度匮乏,饥饿让官渡人难以生存,人们特别期盼能战胜饥饿,战胜贫穷,所以用“胜利”二字来寓其意。

这就是我家乡官渡场镇的胜利大桥,我爱它!

简评

小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家乡的官渡胜利大桥的三大特点,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全文按逻辑顺序介绍,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先介绍位置,再按由主到次的顺序重点介绍大桥优美的外形,最后介绍大桥的历史及命名的原因,让人一看就懂且印象深刻。

(张亮)

我的家

广东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 包佳瑞

有人说,家是温馨、宁静、安全的港湾,也有人说,家是清新、甜蜜、丰润的田园,我的家也是如此,这里充满了温暖——

一进家门,几张印有精美图案缀着烫金大字的奖状映入眼帘。这些奖状是妈妈粘贴的,她喜欢把我的奖状贴在客厅最醒目的位置,使每个到我家的人都能看到我的奖状,每当他们夸我时,妈妈也开心极了。后来我的奖状越来越多了,客厅里已经贴满了,妈妈就找来一个漂亮的大袋子,把她视如珍宝的奖状整齐仔细地装起来。她还会时不时地把我的奖状拿出来仔细地一遍又一遍欣赏,然后再放回去。每次欣赏,她都会流露出很自豪的神情来。

进入客厅往右拐就是我的房间了,我的房间很漂亮,宽敞明亮的窗台上摆满了一盆盆的花草,隔窗远眺,群山绵延,白云舒卷。窗边是我的书桌,桌上摆着电脑,文具和课本。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房间里的一张手抄报了。这张手抄报是我小学时候画的,上面画着蒲公英、小水母,还有可爱的毛毛虫呢。妈妈觉得我的画画得十分好,就把它贴在我的房间里。每当我看到它时,学习就充满了动力,让我向成功的海岸更近了一步。

我的卧室向右拐就到了洗手间,洗手间里有一个玻璃缸,我注视着它,陷入了沉思……

以前,在这个玻璃缸里,我养过一只小乌龟。小乌龟的背部呈褐绿色,一格一格的,排列整齐,像被单上的格纹,腹部是浅黄色的,摸上去十分光滑,真像一个新买来的肥皂。但是有一天,我看着它逐渐长大的身体,觉得我最要好的“小伙伴”被困在一个这样狭小的缸子里,很是难过。于是,在一个美丽的黄昏,我把它放走了,那时我仿佛听到它感激地说:“我会永远记住你的,我亲爱的伙伴。”

出了我的卧室就来到了我的书房。我的书房里到处都是书,书的种类五花八门,有科普类的书,让我了解了很多原来我不知道的知识;有故事类的,让我在阅读一个个故事时懂得了许多道理;还有一些写作方面的书,通过它们,我欣赏到许许多多的好作文……我的书房里摆着三四台电脑,那都是我爸爸工作用的。

爸爸喜欢抽烟,但是他从不在房间里抽烟,因为他怕影响到我和妈妈的健康,所以他每次抽烟都会到阳台上去。

我们家的阳台很大,正中间摆着爸爸做的两个花架,花架上种了许多花,有红的,有绿的,漂亮极了。花架旁还有一棵大桑树,这棵桑树有十几岁了,枝繁叶茂,显得生机勃勃。

这就是我的家,我生活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这里是我幸福的港湾。

简评

小作者选用空间顺序,通过“一进”“进入”“右拐”“出了”等标志性词语,向读者依次介绍了“我”家的“门——客厅——卧室——洗手间——书房——阳台”,使读者既了解到了“我”家的结构布局及屋内摆设,而且还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以及“我”善良的内心,使说明生动,读起来有趣。

(杨凤君)

篇5: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勾画考研数学体系,最终在脑海终形成一个知识链条(树状结构),相信同学们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最所需掌握的知识有了概括性的了解,那么,按照什么先后顺序进行复习呢?

有些同学会问,先复习高数还是概率、线代?一般来讲,应该先复习高数中的基础部分(一元微积分),这部分内容是基础中的基础。再进一步讲,复习一元微积分或其他内容(包括概率、线代),从什么章节入手呢?很多同学按照教材的大纲进行复习,在这里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学们可以根据上一讲中的星级考点入手,看看什么章节自己掌握最好,就从自己掌握最好的章节开始吧,原因很简单,自己感觉容易的.知识内容可以促进学习的轻松感及快感,这很重要,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可以提高效率,提高自信心。找到自己感觉最好的章节,根据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知识链条,将各种知识要点按照逻辑关系逐一梳理,复习质量会大大提高。

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复习完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那就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下一复习章节的选取,请同学们注意,复习顺序的选择可以不完全按照课本的知识体系,但一定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真正按照树状结构的体系把知识要点梳理清楚。

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网上还有一些同学们总结归纳的逻辑关系框图,包括这一讲我们会给同学们提供考研数学公式,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复习工具的使用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比如考研数学公式,如果同学们只是简单的记忆,不去理解实际意义,那么这些公式在同学们解题的时候就不会起到作用,公式“背后的故事”是公式真正的使用意义。

这里提出一个星级考点的概念。所谓星级考点,就是同学在复习中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一个在我的星际评定。星级越高就表示掌握程度也高。并在每个复习阶段对每个知识点的星级作出修改,从而做到有重点、有计划的复习。

篇6: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能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写作指导】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写简单的说明文时,如何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呢?

一、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一般对实体性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多以空间为序;一般事理性说明文常会运用逻辑顺序;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流程、事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顺序说明。如《故宫博物院》就是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

二、注意正确使用标志性的词语。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要运用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以空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要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以逻辑为序的说明语段可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的词。

三、分清主次,综合归纳。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说明顺序糅合起来,交叉使用,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有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石拱桥的发展。

【学生习作】

我的“秘密花园”

□孙银铃

家,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

那间属于我的房子,不高大,却很精致;不华丽,却很整洁;不是样样物品都吸引人眼球,却承载了我十几年的美好故事。

首先,普通而又精美的木质门映入你眼帘。这时,你只须稍微向上一瞅,五颜六色的千纸鹤就一定会紧紧地勾住你的眼球。进入房间,看,左边直立着一个木制衣橱。衣橱中的衣服个个憋得喘不过气,它们急切地想要被挂在温和的阳光下晾晒呢。不过,井井有条的样子还是能让你心情极其舒畅。沿着这个方向,下一个登场的,是我的“迷你版小衣架”。它大约1米高,说是衣架,不如说是配饰吧。爱耍酷的“黑帽”先生显得很高冷,纯色的围巾痴痴地望着“黑帽”先生。这都怎么了?一接受参观,就变得这么严肃啦!哦不!再往前走就撞墙喽。

左拐,便是我的小书桌,书立将我的“精神食粮”挺直腰板,参差不齐的书,好像在做谁高谁矮的游戏呢。书桌上方有一个只有10公分的小储物台,别看它不大,却是我的宝箱啊!里面盛满了我自制的小泥人、剪纸、折纸……

看,书桌对面住着我整洁的大床。枕头、枕巾……都静静地躺在那里,好文静!瞧,墙角的大熊眯起眼,对你挑逗似的。顺着床往上看,贴着窗户的便是窗帘。蓝颜色的窗帘,能温柔地陪伴着我很快进入梦乡。紧靠窗户的空墙,是我大显身手的地方:五彩的贝壳,用彩笔涂抹后的核桃皮、桂圆的核,我都一一装点,粘贴起来。精美的小台灯在这时候才现身,它中等身材,安静地立于我的床头。每至夜深,我会把它牵至书桌,桌上一本书,一截铅笔,还有我的一首诗——《梦》,陪我度过了数个春夏秋冬。

我喜欢我的小天地——这间只属于我的“秘密花园”!

点评

这是一篇写得非常不错的说明文。首先,文章层次比较清晰,房间里的物品很多,作者介绍得非常条理。其次,围绕说明对象,采用了非常合理的空间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态。再次,文中多处用到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语言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素材链接】

玻璃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公元前3500年,由古埃及人首先发明了玻璃,他们用它来制作首饰,并揉捏成特别小的玻璃瓶。到了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玻璃吹制的工艺,能吹制出多种形状的玻璃制品。

中国出土并经过科学检测的最早期的玻璃,是从新疆拜城克孜尔墓地出土的一批西周至春秋时期(公元前1100~前800年)的古玻璃,其化学成分接近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玻璃,但其成分却有所区别,是明显富有当地特色的含碱钙硅酸盐玻璃,属于当地制造。

——朱 香《“透明”的历史》

哈欠和情绪传染的秘密,在我们的“大脑魔鏡”上。科学家证实,在我们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埋伏着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它正是我们的“大脑魔镜”。当我们看到某种动作时,它会被激活,促使我们像照镜子一样,不自觉地模仿刚才所看到的那个动作,让我们能够借此理解他人的行为、意图或情感。镜像神经元的分布十分广泛,在两个大脑半球的重要区域都有分布。如果破坏整个镜像神经系统,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人的认知能力严重下降。有了这个“大脑魔镜”,我们才会见到他人打哈欠,便跟着打哈欠,才会“忧伤着你的忧伤,快乐着你的快乐”——传染便由此产生。

——吉利小斯《鼓掌传染的深层秘密》

篇7: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制馅是做饺子最关键的一步,因为饺子馅的味道,直接关系到饺子味道是否可口。至于做什么样的馅,要根据个人的口味来决定。比方说,做韭菜饺子,就先把韭菜洗好、切碎,然后再把绞碎的肉与切好的韭菜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姜末、葱末及食盐、味精等调味品,搅拌均匀。

馅子制好后,接下来就是和面。妈妈说要用温水和面,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而且还要养一养。到包饺子的时候了,这时候更要细心,先把适量的馅放在饺子皮中间,然后对折,两手各一边,同时用力捏紧。在包饺子的同时,把水烧开。这样,饺子包好就可以下锅了。待水沸腾后,再加上一点凉水,反复沸腾两三次,饺子才能真正煮熟。当然,饺子是否会煮烂,除了掌握火候之外,还要把皮擀好。先把和好的面切下一小块,揉搓成比大拇指稍粗的长棒,再切成3厘米左右的小块,洒上适量的面粉,慢慢地去擀,要注意做到中间稍厚,四边稍薄。这样,饺子就耐煮一些,不致于煮烂。

作者重点介绍了水饺的制作过程,语言准确严密,说明具体详细,这充分表明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但是,我们在细读以后就会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还不太清晰,在介绍水饺的制作过程时,顺序安排得不尽合理,文章条理显得有些混乱,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

升格时,可适当调整说明的顺序。一般情况下,水饺的制作是按下面的程序进行的:和面→制馅→包饺子→煮饺子。按照这一程序对文章的说明顺序加以调整,才符合事情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水饺,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大部分人也都爱吃。但你们了解做水饺的过程吗?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

和面是做水饺的第一步。妈妈说要用温水和面,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而且还要养一养。然后就是制馅。这是做饺子最关键的一步,因为饺子馅的味道,直接关系到饺子味道是否可口。至于做什么样的馅,要根据个人的口味来决定。比方说,做韭菜饺子,就先把韭菜洗好、切碎,然后再把绞碎的肉与切好的韭菜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姜末、葱末及食盐、味精等调味品,搅拌均匀。

包饺子前,要先学会擀皮。先把和好的面切下一小块,揉搓成比大拇指稍粗的长棒,再切成3厘米左右的小块,洒上适量的面粉,慢慢地去擀,要注意做到中间稍厚,四边稍薄。包的时候更应该细心,先把适量的馅放在饺子皮中间,然后对折,两手各一边,用力捏紧。在包饺子的同时,把水烧开。这样,饺子包好就可以下锅了。饺子下锅后待水沸腾了,再加上一点凉水。如此反复沸腾两三次,饺子才能真正煮熟。

篇8: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学生:老师,我在英语考试中经常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到了做第二卷时比较慌忙。如何合理分配作答时间呢?

老师:考试时间是一个定值。以江苏省高考英语为例,英语考试时间总计为120分钟,除了听力20分钟外,每个考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只有100分钟,如何分配有限的时间解出自己应该解出的试题,因人而异。我们先来看看《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考试说明》对试卷的各项答题时间进行分配的情况:

很明显表中的时间安排仅是理论上的,是针对英语水平达到理论层次的高中毕业生而言的,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按照上述安排进行答题,也并非一定要遵照上表答题。我们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题型特点重新分配时间。

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的考生按照上表分配答题时间是没有问题的,甚至绰绰有余,但是对于我这样基础弱一点的考生来说,时间显得紧张,老师您有没有好的调整办法?

老师:我给你提三点建议:

1. 涂卡时间化整为零

即把整个涂答题卡的时间分散开来。英语的选择题题量大,所需涂卡时间长。相对于解题而言,涂卡不需要繁琐的思维活动,因此涂卡时大脑可以稍作休息。如果把整个涂卡时间分散在答好每项题后(个别不能确定的待最后检查),可以让大脑作短暂的放松,张弛交替,涂卡和调节两不误。此法尤其适用于听力试题的答案涂卡。因为做听力测试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容易疲劳,而且听力测试的信息在大脑中存储的时间短,听力答题全部结束后宜趁热打铁,及时判断、及时检查、及时涂卡,卸掉“包袱”,轻松进入下一项。

2. 阅读时间化零为整

即做阅读方面的试题的时间要集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任务型阅读都属于语篇的整体理解试题。有的学生一遇到理解障碍就会打退堂鼓,存在“等会再读”的思想,匆匆进入下一项。结果半途而废,等最后检查时再从头读起,浪费了时间。正确的方法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集中时间集中理解。当然,对超越自己能力的短文则另当别论。

3. 难题时间化有为无

难题指的是经过自己冷静的综合判断后仍旧无法解答的试题。遇到难题时应大胆果断地舍弃。“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把该题的作答时间分配到自己会做且能做对的题目上,确保准确率。

学生:看来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很有讲究,分配得好,能够提高时间利用率。

老师:是的,具体的调配办法需要在平时模拟考试中慢慢调整。

学生:除了答题时间的调整,答题顺序如何安排最合理呢?

老师:最适合你自己的最合理。但是概括起来无外乎三种情况:正序、反序和调序。

学生:老师能具体给我们讲解一下吗?

老师:好的。试题的前后顺序仅仅是一个编号,它不等于试题的难易顺序,更不等于答题的顺序。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好答对最大限度的题量,这是顺序安排的原则。

1. 正序

即按照试题的先后顺序答题。基础扎实、思维敏捷、解题迅速的考生一般采用此法。因为这些考生解题的障碍少,排除障碍的速度也快,解题时间充裕。

2. 反序

指的是听力测试后,第一卷和第二卷答题顺序颠倒,先做第二卷的主观题,然后做第一卷的客观题。其好处有二:一是可以排除因怕时间不够而产生的考试焦虑;二是在答题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临交卷前对选择题可以进行“猜押式”选择。

3. 调序

即调整顺序。其原则是以易题、熟题、兴趣题(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优先。这要求考生在浏览试题后能进行准确筛选,确定先后顺序。

学生:您总结得很全面,我要应用到平时考试中,摸索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老师:英语考试既是知识考查,又是能力考查。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和答题顺序是考生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直接体现。安排得当,有利于拥有良好的答题心理,做到临难不乱,临阵不慌,井然有序,从而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希望你能如愿!

(赵斯明 供稿)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福娃捉迷藏下一篇:漫画的启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