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妈妈一定要有耐心

2024-04-18

做妈妈一定要有耐心(通用7篇)

篇1:做妈妈一定要有耐心

做妈妈一定要有耐心

留府乡小冯完小

霍红梅

为人母者,可以有其他方面的缺点,但对子女一定要好好管理教养。这个重担为什么要妈妈们来承担呢?因为父亲主外,往往以事业为重,不常常在家,所以教育子女的事情,便落在了妈妈们的身上。俗语说,三岁定八十,可见一个小孩在家庭中所收到的教育会影响其一生,也足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妈妈们不要做母鸡式的母亲,只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中国古时候就有胎教之说了,做母亲的,不听非礼之音,不说非礼之言,这就是胎教。古时候的人尚且这么重视家庭教育,今天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妈妈们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是农村的妈妈们,农闲时把打麻将、闲聊家常的时间,用于多看教育子女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素养,培养家庭教育的观念。许多妈妈总是抱怨孩子不好管理,不听话,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妈妈们要有耐心,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孩子教不好,那是做妈妈的没有耐心的缘故。

篇2:做妈妈一定要有耐心

回顾20年的历程,我将苏宁的持续增长归纳为两个原因:第一是坚持,第二是创新。

坚持,就是对家电零售这个行业有信心。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历过利润丰厚的阶段,也经历过利润极其微薄的时期。很多人,利润好的时候,削尖了脑袋进来;利润不好了,就开溜。我们考虑的是,这个行业有没有市场,有没有未来。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信心是不容置疑的。中国家电销售市场巨大,再做 10年都做不到底。有市场赚不到钱,就是模式有问题,或者经营有问题。苏宁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就开始思考这个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现在,我们也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

创新,实际上就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无论竞争多么激烈,环境多么恶劣,利润多么微薄,你如何能生存下去。这个就一定需要有模式上的创新了。对我们来说,模式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怎样让规模更大。家电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大基本就是标准化的复制过程,创新就体现在如何成本最低地快速标准化复制。第二,怎样让公司的运营效率更高,让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让公司的产出最大化,让周转率最高。

而在坚持和创新的背后,是企业家在事业上永不满足的野心。企业的发展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因为企业都是在用有限的资源,想做更多的事情。企业是永远有短板的,但是我们的目标总是更高的。正因为这样,企业才有做头,做起来才有意义,我们才能在困难中坚持下来,并不断创新。做企业,一定要有野心,没有野心,就没有企业家的事业心,一定要有不断提升自己到新的平台、新的境界去发展的目标。有新的目标,才会有新的动力。另外,也需要不断地去创新,把既有的资源不断地优化和组织,来实现更高的目标。做企业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苏宁在年保持适度增长,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模式的创新。首先,在过去一年中,苏宁保持了低成本的适度扩张:新进入地级以上城市 22个,新开连锁店182家,置换或关闭连锁店53家,净增加连锁店129家,

老店的销售业绩基本与往年持平,增长主要来自新的投资部分。其次,在销售和毛利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在企业内部挖掘潜力,在成本缩减和效率提升上做了很多工作。最典型的表现在,2009年苏宁员工的工资增长平均达到 20%,但是总的人事费率却没有增长,人事费率占销售的比例没有增长。苏宁如何做到了这一点?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苏宁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与《经理人》的 CEO读者分享。

企业,尤其是对我们这样规模大、分布比较分散的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信息的不畅,来自于信息反映的失效,这会引起管理的失控。苏宁的员工、库存、销售业务都高度分散,这就要求在管理层面上,对全国各地的采购、销售和服务信息进行实时掌控。从起,苏宁一直以此为目标来搭建企业架构。 20,我们对企业架构进行了升级,由过去硬件的集中,升级为软件系统的集中,将全公司的财务系统集中了起来。在此基础上,后续的很多系统都建立起来,比如覆盖全国的统购分销系统、人力资源共享系统、服务系统,以及其他内部管理的各类平台。

统购分销系统极大提高了苏宁的采购与物流管理效率:由总部的采购事业部统一订货,这些货品完全归属中央储备,但被瞬时分解到全国30多个大区的中心仓里。大区的所有店都能共享与销售分解到这一区域的货物,假如这个区域没有销售,货品还算是中央储备的;假如销售了,就一进一出,变成当地的,当地公司就减少了采购工作,也减少了与供应商的结算问题。当地的仓库,物理上归当地,但实际上归总部。

人力资源共享系统削减了公司的人事管理成本。拿费用报销来说,在当地只解决信息录入问题,所有的审核过程都由总部的财务中心来完成。公司为员工统一办理信用卡,信用消费后,公司直接将钱打入账户中。过去,个人、部门经理、财务部和总经理都要处理这一揽子事情,现在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处理。这既是一种服务,也是一种监管,真正做到了公开和透明。

服务系统的统一,首先体现在呼叫中心的变革。过去每个大区都有呼叫中心,现在都集中到了总部,从顾客的信息受理到顾客的监管,都统一到总部平台,人员节约了,管理的独立性增强了。

这种集中共享中央后台的模式,也反过来促进了苏宁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因为当你的中央后台建立起来之后,店面越多,对原有店面的成本分摊、效率提升越有好处。原有的店面,即使产出不增加,它的成本也会摊薄。

篇3:做校长一定要有专业情怀

勇者无畏:校长要有专业自信

校长的专业自信,就是要有做好校长的信心、理想、信念,有做一个好校长的梦想,能做一个好校长的自信,争做一个好校长的气魄。校长不仅要有借助自己的人格魅力、学科专业辐射带动全校学科建设的能力,更要拥有全局观念,要站在全校高度,引领全校师生,激情满怀、豪情万丈、充满自信地描绘教育梦,传递正能量,增强向上生长的力量。

对于做校长,笔者一直存在摇摆心理:作为一名女同志能不能做好校长,到底是在学科专业上发展,还是在校长专业上发展?经过反复思考,徘徊纠结的心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改变,从自信开始!

校长的专业自信,是影响教师的专业自信,是培养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自信。校长要能赏识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教师,更要能欣赏比自己强、比自己荣誉高的教师,来凝聚学校发展合力。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称赞的动作,都会给教师带来工作上的动力和心理上的愉悦,让教师在被赏识的幸福感中摘取“成功之花”。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为此,笔者在全校倡导“行政组领导要相信每一个教师,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让每个师生都有舞台经验”。校长在校园里要及时发现、捕捉感动的事迹,在公众场合或私下里给予表扬、夸奖,滋其心田,鼓其干劲,从而让教师心情舒展地去笑迎挑战,教书育人。

自信不自傲,自信不自恋,自信不自私,自信且自省,校长的专业自信就会形成学校的气场,影响教师的专业精神面貌,提升师生的自信,培养师生的自强、自立、自觉,增强向上攀升的发展合力。

仁者爱人:校长要有专业气度

校长的专业气度,就是指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实施人性化管理,追求人性的真善美。所以,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教师发展高度决定学生发展的高度,校长对教师发展的关怀才是最根本的关怀。优秀学校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领导出来的。校长不应是学校的管理者,而应是学校的引领者。学校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团队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础,而团队意识的根本则是和谐、信任、合作。因此在学校管理中,需要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教育,多一点沟通,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民主的工作空间。

校长的专业气度还表现在成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引领者,成为教育活动参与者、服务者。在活动中让学生、教师忘记你是校长、领导者,更多地让他们感受到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举办各种活动很辛苦,但师生从活动中收获快乐,感受快乐,便觉得是幸福的事情。活动丰富师生的生活,提升师生的品位,凝聚了人心,孕育学校包容、大气、开放、赏识的特有气质!

智者无惑:校长要有专业愿景

面对有思想、有个性、有生命尊严的群体,应该高举什么旗帜引领学校前行的方向?回眸20多年来东洲中学发展的历程,离不开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和张炳华校长的智慧管理,这是学校发展的根基。要传承与发展东洲,就要把心理教育特色和智慧管理理念有机地糅合,于是学校倡导了“情智教育”,即情感与智慧并重,科学与人文并举。“情智教育”是心理特色教育和智慧管理理念的延伸和演绎。它闪耀着“情感”和“智慧”的光芒,顺应了学校发展的规律。这种理念与规划纲要、新课程三维目标和新教育核心理念一脉相承,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又一抓手,成为全校师生生命成长的一种共同朝向。

“情智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首先提出的教育主张。“初中情智教育”是指在初中学校,以情感触发智慧、以智慧丰满情感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教育行动的总和。

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特点,决定教师只有播种情的种子,才能收获智的果实。通过情智,利用情智,在情智教育中促进学生快乐、幸福成长。它的核心理念是:以情生情,以情启智,因智生情,情智交融,情智共生。追求“情感与智慧”“两翼”的和谐共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完美整合,走向“七彩”光辉的初中生世界。

初中情智教育,为东洲中学发展注入了动力。“初中情智教育”是一种理念、教育行动,更是一种学校文化。学校将继续以“初中情智教育”为抓手,致力于学校文化的构建,着力于发展人的个性,让学校情智的文化成为全校师生及家长的生命自觉。

以专业的情怀做校长,做有责任担当的校长,实现自我价值!带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领悟人生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篇4:做一个耐心的妈妈终版

有很多妈妈对我说,自己的孩子没有耐性,脾气大。他们好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有什么事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莫名其妙地哭闹,或摔东西,或打人。或者孩子在幼儿园里上课不能专心,老师讲课时他们老是乱跑乱动,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搞得老师很无奈,自己也很无奈。

孩子出现这些状况,有孩子的发展特点原因,有孩子的天性和性格的原因,也有孩子身体或心理方面原因,还有由不良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孩子对家长的模仿,或父母不能耐心地对待孩子而使孩子有不安全感或焦虑感等等原因。

我们知道,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仅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习,也影响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独立能力等。父母对孩子持有积极温和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向健康的方面发展。只有在父母温和的态度下,在父母的鼓励帮助下,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才能建立起较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向,建立起自信心,从而很好地发展出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和其他社会能力,为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父母对孩子持有消极暴躁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向不良和不健康的方向发展,现在社会上不能耐心对待孩子的现象很普遍。一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上有老,下有小,中有自己的事业等,社会上和心理上的压力都很大,因此很难让自己能够真正沉静下来对待孩子,尤其是在孩子也有不良情绪时。二是,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作家长的开始对孩子的要求提高了,也不由更多地关注到孩子不足的地方,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等。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很大。父母不能耐心,孩子便不会有耐性。父母中,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尤其大,因为妈妈跟孩子一起相处的时间比爸爸多。所以妈妈的言行和教养模式会对孩子产生更大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做一个耐心的妈妈,能够从孩子0岁开始耐心地对待孩子,满足孩子发展过程中应得的心理和生活欲求,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开朗、自信、阳光、信任他人及能够自制、有耐性的人,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上面那些状况的发生。

那如何做一个耐心的妈妈?今天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些交流。0-1岁的孩子。

对于这个阶段的婴幼儿,妈妈要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即饿了给吃的,哭了赶紧去抱抱,亲一亲等。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我们要给予孩子持续稳定的爱,尽量耐心地满足孩子一切的身心需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开朗、自信、信任他人、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切忌因为孩子哭闹而心烦,而冷落孩子,或给孩子脸色看。这样孩子会感觉没有安全感,会多哭闹。如果我们因为各方面原因不能有耐心和好心情时,可以请先生或老人来照顾一下孩子,我们休息一会。

孩子2-3岁的执扭期

孩子在这个成长阶段是自我形成的关键期。他们试着操控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操控他们的生活和他们身边的人,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个时期如果孩子的欲求满足了,他们长大以后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所以就会自信,就会理智对所有的事情做出合理的取舍。

但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是很让我们作妈妈的崩溃的,是对我们耐心一个最大的考验。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自己的主意,他们不管大人的时间够不够,条件允许不允许,只要是他们想做的事,他们就要来做。稍一不满意就会哭闹或摔东西等。

这个时候,我们做妈妈的可以支持孩子来做一些可以体现他们价值的事情,并及时给予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比如,孩子想帮大人干活,虽然可能他们的帮忙是让我们越忙乱,但我们一定要肯定他们的心意,肯定他们的价值,同时再引导他们正确的做法。如果我们耐心地如此做了,孩子会感觉很快乐,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儿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一方面我们要满足孩子的成长欲求,另一方面要给孩子立一些必须的规矩的。所立的规矩以安全和符合社会规范为主。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他们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有限,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很多时候都只会用哭闹、扔东西、不听话或其它一些和成人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适和不满。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我建议的做法是,先要耐心地接纳孩子的情绪,可以对孩子的抚慰或拥抱的动作,表达看到他们这样是因为他们伤心、生气等等,等他们的情绪平复后,我们再教他们如何做。忌一遇到孩子发脾气,我们也犯急,认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接纳孩子的情绪,就可以让孩子的把心底的压抑释放出来,使孩子更快乐,更平和,也让孩子感觉是妈妈对他们本人的接纳。

记得由于工作需要我到山西进行多次长期出差。女儿第一次没有太多反应,但到我第二次长期出差回来后,女儿就爆发了。她抱怨我放下自己亲生的女儿不管,而去管那些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说我抛弃了她,说我不爱她,说她是多想我,说看到别的同学有妈妈接时她是多羡慕等等。女儿哭闹了一个多小时。当时我也很心酸,也是强忍着眼泪,但却无从解释。因为这是女儿真实的感觉,她是对的。我不能做任何解释,也不能对她提任何要求。我就一直抱着她,听她哭诉,并一直表达我对她的爱和我对她的理解。等到第二天,我看到女儿好像忘了昨天的事,我就真诚地感谢她和爸爸对我工作的支持。并表达我相信她能照顾好自己,也承诺我会在她在家时,多给她打电话等等。从此以后,女儿就再也没有闹过,而是开朗地表达她对我的爱和思念。

从这件事我得到的启示就是,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做妈妈的一定要耐心地让孩子充分地发泄出来,并接纳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保持轻松的心情。但等这件事情过去后,我们给引导他们正确的做法。

对待撒谎和任性的孩子。

孩子撒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家长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求,或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而忽略了孩子的现实情况。孩子发现当自己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了,或假装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了,就能得到他们自己想要的东西,满足他们的欲求时,就开始撒谎了。或是,父母过于严厉,不愿接受自己的孩子范错误,那孩子为了逃避被处罚,他们也学会了撒谎。

孩子任性,一般是因为家长过于溺爱而没有给孩子及时设立行为准则。现在的孩子智商都偏高,一般我们建议在孩子2岁左右就要设立行为准则了。我们爱孩子是无条件的,但必须是有原则的。

对待撒谎和任性的孩子,我们做妈妈的更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忌粗暴对待。我们要先弄清楚孩子撒谎和任性的原因,及通过撒谎孩子能够得到什么益处,我们做了什么或没有做什么,导致孩子撒谎等问题,然后再跟孩子谈。先肯定孩子是想通过撒谎或任性得到的东西,然后再跟孩子建立一些必要的规矩,给孩子指出其他也可以得到这些好处的方法。有时候,我们也要对自己以前的一些不合适的做法做出检讨,并跟孩子说明自己以后也要改正。通过这种耐心对待的孩子,一般他们都愿意听父母的,而且会积极的改正。而被粗暴对待的孩子,他们也会学习父母的方式,变得粗暴和没有耐心,而且不会感觉自己错了,会断续撒谎或任性。

在孩子发脾气时

发脾气从发展学上来说是“合理”的,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没有或很少有孩子没有发过脾气。它和先天的气质也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发起脾气来比别的孩子大的缘故。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左右出现的现象,一旦不如意,便会“动肝火”,有时候还会冲着自己。发脾气高峰在2~3岁,这和他们自我意识的初步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性有关。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同时这个年龄孩子的父母又要开始规范他们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社会化”。在这个时期父母和孩子很容易陷入冲突,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和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小心地选择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来规范和纠正他们的行为。一般这种现象会延续到4~5岁,以后会好一些。

孩子发脾气时,我们要耐心,太多的指责和干预,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也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耐心了。

对待孩子的爱问问题

3~6岁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经常以“为什么”“怎么会这样?”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心理学将这一时期称为“询问期"。,而且每个宝宝都有这样的“询问期”。这个时期属于孩子的大脑迅速发育时期。相应地,会带来语言与智力上的迅速发展。因此,询问期是个关键的时期,我们对孩子的问题应答得当,就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健康发展。所以耐心、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提问。

作为妈妈,不仅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应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对孩子提的问题,要确切、通俗易懂、有条理地给予答复,如果暂时答复不了,可以告诉他们:“这个问题等弄明白以后,再告诉你”。但是切记事后一定要兑现。好奇心是孩子与世界交流、沟通的一把钥匙,是孩子学习、思维与心理发育的催化剂。

忌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采取冷淡、漫不经心、瞒哄和支吾搪塞的态度,或者不予理会。这种做法,会有损于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要知道,孩子的智力正是在好奇——满足——好奇中得到发展的。

耐心对待孩子的拖拉行为

有的孩子做事、走路、吃饭都很慢。家长应知道,孩子拖拖拉拉不是故意的,孩子做事动作慢,问题不在孩子,大人以自己的心情去评估和要求孩子是不合理的。因为:

1. 孩子的精细动作还没有发育好,动作不灵活,做事、穿衣、吃饭所花的时间自然需要比大人多一点。

2. 孩子易分心,常被周围东西所吸引,因此动作更慢。孩子注意集中的时间短暂,听到大人说“快穿衣服”,可注意力很快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而忘了大人的嘱咐。

3. 孩子缺乏时间观念,比如对去幼儿园晚一些无所谓。他只看到眼前,不可以预计以后及与他无关的事情,如父母上班是否会迟到。

遇到这种情况时,妈妈要耐心地配合孩子的频率,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也可以适当地慢慢地给孩子建立时间的观念。忌粗暴对待孩子的这种情况。因为父母的粗暴,初期会让孩子受到惊吓,影响稳定的情绪和心理发育,逐渐就会使孩子有错时,因怕想父母说,而采取隐瞒,撒谎等方法来逃避父母的训斥,责骂。久而久之也会像父母一样以同样的手段对待别人。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意见,会使孩子养成沉默寡言的孤僻性格,或离开父母后,他们会表现出较多的狂躁。甜美慈爱的微笑

对孩子的耐心要发自内心,就要求我们要注意我们的语言、表情、眼神等肢体动作,千万不要言不由衷。当孩子感觉到父母言行和心不符合时,孩子对父母就会产生一份不信任感,觉得父母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爱自己,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如果妈妈都能够以微笑,慈爱温和,坚定的目光看着他/她,孩子就会平静下来,感觉安全。

记得心理治疗大师海灵格老师处理过一个案例。一个来访者跟他的母亲关系很僵,他总认为从他小时候母亲就一直不喜欢他,想杀死他。其实真相是,小时候一次他生了重病,父母送他到医院后就被隔离了。他的母亲很担心他,就扒到门上的玻璃上看他,母亲由于急切而担心,眼神就很紧张,而且脸也有些扭曲。由于来访者当时太小,他不能理解母亲如此是因为爱他担心他,但母亲如此的表情和眼神让他害怕了,所以在他的印象里他就认为母亲不喜欢他,如此表情和眼神是想杀他。

我们要做一个耐心的妈妈,要记得下面三点:

一、尊重孩子的生理和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规律为前提,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二、孩子的言行频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慢到快的,我们要耐心地配合孩子的频率,而不是我们自己的频率。

三、在陪孩子时,如果只能有五分钟时间,决不做六分钟的事,要让孩子感觉从容而安全。

做一个耐心的妈妈,也是要在心里坚定地相信:耐心中也包含着信任,信任生命成长的规律,相信什么阶段就应该有相应的什么问题。我们要随顺生命的自然。

篇5:做CEO一定要有“江湖感”

做CEO并不难,难的是做一个有成就的CEO。假如你曾经是一位技术专家,或者营销明星,抑或是资本运作高手,你与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做大了,你自然也就成了大公司的CEO。

身为CEO,你理应成为公司的精神领袖和团队核心;可是,如果你还是脱不掉技术专家的书卷气、营销天才的雪中飞、资本推手的空手道,你可能就是一个缺少“江湖感”的CEO。

按照我对青山大侠的粗浅理解,“江湖感”似乎与现在时兴的“领导力”比较接近。有“江湖感”的CEO能从专才蜕变成通才,从做事转移到做人,能从自己干变成别人干,甚至是从聪明转而为糊涂。

我理解,“江湖感”至少应该包涵这么三个要素:

要有一个流传的故事

所谓江湖,总是有故事在流传,而且越传奇越好,如果不是挽大厦于将倾,至少也是英雄救美。张瑞敏挽救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就足够传奇,宗庆后的创业故事也算是有趣。

宗庆后创业时已经四十开外了,没有特殊的关系和技能,只能为校办企业当推销员。自己拉三轮车送书本,卖冰棍,一根冰棍4分钱,只能赚上几厘钱。这份亲历亲为让宗庆后以及“娃哈哈”始终零距离地贴近消费者,于是才有了对儿童心理的洞察以及传遍大江南北的“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既然抓住了孩子的心,也就抓住了家长的钱口袋。如果你觉得这个不够流行,不妨看看柳传志的故事。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柳传志借着二锅头的酒劲,向同仁们宣布了一个非常大胆的目标:将来要把联想做成一个销售额200万的大公司。没错,是200万,不是200亿,是人民币,没说是美元。如果当时柳传志发誓说,咱们要搞到200亿美元,而且要弄到美帝国主义的老巢纽约去,我肯定他们当时一定是把全北京的二锅头都喝光了。所以,江湖上的故事可以传奇,但是不能太离奇。

创业的故事总是比较精彩,但也不是唯一可为的故事。15年前郭士纳就任CEO推动IBH战略转型时,就有一个故事流传的很快而且很远。在一次高管例会上,郭士纳说,他的脑子不是为了看PPT而长的,他要求所有人关掉电脑,每个人拿出肚子里的干货,直接触及问题的本质。你可以想见这个故事所形成的冲击波。

你能想象出一位没有一个传奇故事的成功CEO吗?很难。不过,要成为一个有“江湖感”的CEO,难的还在后面。

要有一帮追随的兄弟

套用德鲁克关于领导力的观点,衡量一个领导者的唯一标准是看他的追随者数量,同样衡量一个江湖老大的最重要标志,是看他有多少兄弟,而且是铁杆兄弟。

有朋友会质疑说,做企业不能拉帮结派,那是落伍的做法,在西方的企业中,称兄道弟的情况很少见,工作就是工作,同事和兄弟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此话固然有理,但是如果你愿意听听稻盛和夫的话,你或许会稍微改变一些自己的观点。

稻盛和夫认为,老板与员工在办公室很难有推心置腹的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信任,也就没有关键时刻的卖命。于是,他就经常在下班后与员工一起喝酒,喝得晕晕乎乎的时候,老板与员工的边界就模糊了,有些话也就可以敞开来讲了。这种非正式的沟通帮助他解决了许多正式的难题。

除了稻盛和夫式的沟通,CEO还要有洞察人性的本事,“用人所长,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所短,则天下无可用之人”。此外,还得有长远的眼光、广阔的胸怀以及钢铁的意志等美好品质,才值得兄弟们为你卖命。这说起来话长,我也说不明白,就此打住。

总之,在今天的竞争环境中,基本上要求CEO是一个完人,这要求不现实却又很实际。

有一位销售经理说,我们距离CEO就像地球到星星,这辈子都无法接近。作为CEO,如果你觉得公司执行力不强,就是因为高层不团结、中层不努力、基层不听话,那我要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笨蛋,笨蛋只有一个,大家都知道是谁,你或许也知道。

要有一拨出色的对手

江湖上盛行侠肝义胆劫富济贫,自然看不起恃强凌弱。十年前一批来自台湾的娱乐业大佬到大陆来开垦处女地。用一位老板的话说,他们在台湾早就糜烂透了,所以在尚属清纯的大陆,用左手就能对付这里的对手。此话在当时确实不假。今天,回头看看当时的所谓大佬,如果他们还能在政府管制、同业竞争、道德边界的模糊地带继续辗转腾挪,仍然能够在黑道和白道的缝隙中长袖善舞,那才算是江湖上的真本事。否则,只是江湖上的过客而已。

如果你还没有遇到足够出色的竞争对手,要么证明你真是独具慧眼,在市场的蜜月期内享受独食,要么你就是错误地认识了自己的市场。偶尔听到CEO讲,他的技术、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十分独到,用望远镜都看不到竞争对手。说这话的人,不是江湖大佬的自吹自擂,就是江湖新手在狭窄市场缝隙间的自娱自乐。

你对手的水准,决定了你公司的水准。所以,竞争并不总是坏事,特别是高手之间过招,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国美的穷追猛打,苏宁也不会跑得这么快。不过,这话要是反过来,就不一定了。或许可以说,没有胡润把黄光裕捧到天上,黄光裕也不至于摔得这么惨。

这就是江湖的魅力所在,你的对手会成就你,而你的朋友则可能毁了你。

除了故事、兄弟、对手之外,要成就自己在江湖上的声望,一定还需要其他的因素,比如红颜知己,比如机缘和运气。江湖上就曾流传说,郭为比杨元庆更有“江湖感”。不过,现实是联想电脑归杨元庆,郭为领军神州数码。现在,在国际江湖上“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的是杨元庆,郭为则为转型的“转”而不“行”苦恼了好几年。

到底什么是“江湖感”?我这里只是唠叨一些江湖上的道听途说而已,不足为凭。金庸该有完美的答案。或许,下次在江湖上与青山大侠狭路相逢的时候,可以施礼请教。

篇6:做妈妈一定要有耐心

博士李殿璞

煤油灯和经济学家

“你要上学吗?要的话就带上家里的桌子椅子来。”多年前,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一所小学的老师对少年李殿璞说。用着破旧的桌椅,在简陋到只有黑板和炉子的教室里,在将“喇叭”念成“刺叭”、“倒霉”念成“倒毒”的教学条件下,李殿璞开始了他的小学生活。靠着一本字典,他坚持着发出正确的读音,也坚持着读下去。即使北方冬日的清晨很黑很冷,即使上学的路上时常有狼群出没,他所做的,也只是握紧手中那用破铁丝捆住装着炭火的脸盆,加快甩的速度,让火苗燃得更旺些,更急更快地赶去学校。

农村的夜晚,星辰明亮,煤油灯黯淡。雪花儿飘进瓦房,十几岁的李殿璞围着玉米杆儿编织的围腰坐在床上看书,眉毛和头发不时被煤油灯燎着,他也全然不觉。

转眼高考来临。当年李殿璞所在的小学班级,仅有他一人坚持到了高考。平常抱怨李殿璞不做农活儿的母亲沉默地将面缸内壁刮了又刮,做了一个特别实在的饼。但高考的压力让他完全吃不下这珍贵的白面。“那时很紧张,夜里睡不着。觉得一定要走出去,必须要走出那个大山。有个信念在那里。我特别感谢我的一个叔叔和婶婶,她带来了几张往届的高考试卷,那时候能有这个特别不容易,帮助特别大。”李殿璞回忆起那段“苦熬”的日子,眼里弥漫出感慨。

终于,分数公布。即使已经达到了邻近城市天水大专的分数线,李殿璞还是选择了四川省南充市的中专——四川石油财经学校——他只想远离那大山。

中专毕业后,凭着一股执拗劲,他边工作边读书,先后考入陕西财经学院、西北大学攻读本科和硕士,并机缘巧合地被西南财经大学的著名教授吴世经破例收为关门弟子,攻读了工业经济学的博士。

工业会计、财务会计、政治经济学、工业经济学,李殿璞在学业的道路上策马狂奔。“不管干什么,心里都得有思路有计划。稀里糊涂的肯定不行,因为不可能什么事儿都等着你,不可能。”这位曾经埋头于煤油灯旁的孩子,坐在阳光洒满的电脑旁,摇头说道。

石油人李殿璞

沙漠油田和企业负责人

八十年代的油田开发依然很热烈。中专毕业后的李殿璞分配到长庆石油勘探局(长庆油田),从最初的运输处出纳员慢慢做到财务处会计,随后调入勘探局西南销售公司任财务部长。

1999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李殿璞随单位划归中石油四川销售成都分公司。虽然工资相较以前要低得多,但他不在乎,只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工作之余,他先后撰写了《试论我国保险业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关于按股份制开发陕北天然气田的思考》、《西部大开发中支柱产业选择的思考》等多篇文章,获得全国相关评比的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四川省行政管理学会一等奖,并在多类杂志上发表,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好评。

业务突出的人总是引人注意。作为四川销售公司一万多人里唯一的一个博士,许多地方都曾向他伸出橄榄枝。但油田出身的李殿璞,却有着他舍不下的忘怀。

油田文化,就是他舍不下的忘怀。那具备着一个微型社会几乎全部功能的油田,包揽了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在那里,人们熟稔团结又勤奋,一心一意干工作。李殿璞一直欣赏并被感染的,就是油田文化所蕴含的这种强大的凝聚力。也因此,他一直坚守在石油战线上。

2006年,他去了中石油四川销售泸州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第一年,遇上夏日最高温,为让加油站员工安心工作保证加油安全,他启动了防暑降温应急预案;第二年春节期间,泸州遭遇冰雪灾害。古蔺县作为特重灾区长时间断电,为解决该地照明取暖问题,李殿璞和同事们积极协调,从南充等地急调煤油,以解燃眉之急。同时为春运车辆开通绿色加油通道,有效保障了春运的汽油供应,也因此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收到来自政府的感谢信;第三年,四川发生“5.12”特大地震。他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组建加油队奔赴灾区,支援保障当地成品油供应;第四年,他调回成都,带着“泸州市劳动模范”的奖章。

天道酬勤。回到成都后,他出任成都中石油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中石油四川销售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依然兢兢业业。他办公室的书柜里,摆放着《朱镕基讲话实录》等密密麻麻的书籍;办公桌上同样摞着高高的书堆儿,《天然气研究》杂志、《参考消息》报纸隐约其间。采访的一个小时里,不时地接听电话,签署文件。

目前,中石油四川销售成都分公司2012年成品油销量突破一百万吨,约占全省20多家销售公司销量的七分之一。无论是效益还是销量,都位居全省首位。在中石油近期开展的系统内竞标活动中,成都销售公司成为省会城市成品油销售队伍的排头兵很有希望。

思考者李殿璞

东方觉慧和政协委员

东方觉慧是什么?一个笔名。谁的?李殿璞的。

“我以前偷过书。”李殿璞忽然笑嘻嘻地说。他带着一些得意一些开心一些狡黠地描述着当年的场景:“因为是样书,怎么说老板都不卖给我们。着急了,就想拿走。那时候在油田,冬天的工作服很厚,有毛毛的那种,特适合隐藏。一起去的同学帮忙放风,自己悄悄地拿了书藏起来,就拿回去了。”

这种看见好书就想带回去的冲动一直在他的身体里。多年后坐飞机,看见心动的杂志或书,会问空姐是否可以带回,有时候空姐会招架不住他的请求犹豫着让他等客人走后悄悄地带走。

“书念得多,看问题会深一些,思路方法也会多一些。比如在写作方面,读博士对我而言,最大的帮助就是学会了整体构架。以前我只能写些短文。”

日常生活的经验不断积累,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为东方觉慧,开始按照自己的步伐撰写一本又一本凝聚着对生活感悟的书籍——《你的未来可以预测》、《2012离我们有多远》、《经得起诱惑 耐得住寂寞》。

nlc202309022145

喜读,喜写的人,一般都喜思,也都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2007年,李殿璞受邀到贵州某县作发言嘉宾,为当地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当地盛产花椒,但管理销售上内耗较大,农户之间互相杀价现象严重。他向当地的县委书记提出了将花椒“统一品牌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的建议(这在当时是较先进的理念,并未像今日这样普及),得到了县委书记的肯定,直到现在这名县委书记也依然与李殿璞保持联系。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比较。我做事情之前会查很多资料。以前学演讲的时候,就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关书籍、美国总统的演讲全看了一遍。”

比较,是在思考、渗透他物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挖掘提升,是不断打开视界的最佳方式之一。2007年,李殿璞当选为泸州市委常委;2010年,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常委;2011年,任四川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身为政协委员的李殿璞,除了提出石油天然气方面的提案外,还提出了《关于建立我省酒文化中心的建议》、《关于我省丘陵地区发展工业园区的建议》、《加大力度支持和发展四川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议》等多项获奖提案。尤其是在养老机构这一提案里,他对四川老龄化的基本形势、对养老机构的要求与压力作出分析,认为政府需要重点推进民办养老机构,需制定三项政策措施:土地优惠、建筑优待、服务补贴。该项提案对四川养老机构的建设必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他的思考触角,灵活敏感地向多方延伸着。

这位曾经在沙漠中追寻落日的余晖、在雨水噼啪中捕捉着灵感、在“两会”上为四川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的中年人,请郭宝庆(曾题写“北京欢迎你”的书法家)为他写了四个字:蘭德梅品。

空谷幽兰,悠然自得。从执着中走来,在勤奋中前行,于思考中升华,四十七岁的李殿璞此时更愿——以一颗平常心,悠然看世界。

交流

川内天然气发展后劲足

记者:发改委调整油价对四川天然气价格有无影响?

李殿璞(以下简称“李”):发改委调价对四川天然气价格影响不大。关于天然气价格,从长期来讲,是一个上升的态势。因为天然气的价格长期低于成品油的价格。

记者:怎样看待四川天然气现状?

李:目前川内天然气满足不了自身需求,但后劲足。四川的非常规气,尤其是页岩气和瓦斯气等储量大,居全国前列。尤其是川南,页岩气的储量很大。其实我们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石油占比太大。美国等国家正在增加天然气使用比例。这对开采技术的提高就提出了新要求。四川目前也在研究对四川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及合理使用,有关领导提出了气化全川的前景。这一方面做好了,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也有好的促进。

记者:国际国内石油天然气发展形势是怎样的?

李:应该说缓慢增长。首先整体经济增长是缓慢的,又出现类似金融危机这样的投资过度的情况(经济发展还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再者随着替代能源的产生及环保方面的更高要求,(石油天然气的发展)都不会像前几年那样(迅速)。

感谢改革开放

记者:您觉得,是什么力量让您走到现在?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吗?

李:这主要归功于改革开放。如果不恢复高考,永远没有希望。即使去当兵最终还是转业回去。虽然我是民主党派,但我们这代人真的感受太深。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很多人会)一辈子在山里。经过这么多年,再回老家感觉完全不一样。以前为了冬天烧火取暖,(大家伙儿)把山上树根都挖完了。现在实行退耕还林,国家会给不种粮食种树的农民每亩地补贴300元和50斤粮食,政策好,家乡也就好。没有改革开放,现在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更别说参政议政了。

篇7:做妈妈一定要有耐心

“我以前参加这个峰会的时候就发现,一般作特邀报告的只有十几个人,几乎大多是国际著名公司的总工或科学家。”徐科说,“我感觉科研只有和产业结合起来,发展才能更快。”两年的创业过程证明了他的感觉,他的苏州纳维公司生产的氮化镓(GaN)基片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处于领先的地位,而两年前还仅仅处于实验室的阶段。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是中科院与苏州市政府合作的研究所,2006年9月18日奠基,2007年年初,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前来视察时,期望纳米所在新的一年能够自筹3000万元的科研经费,1500万做基础科研。1500万做产业化项目,对于一个初建的院所来说。这无疑是个不小的压力。经过与研究所领导和相关人员的交流探讨,徐科自己动手写出了第一份商业计划书初稿。

徐科是最早加入纳米所的几个研究员之一。在一次关于纳米所发展方向的调研中,他说,如果研究人员将来能成为“有学问人里的有钱人。有钱人里的有学问的人,纳米所就办成功了”。

这当然不是一个符合传统科研人员价值观的标准答案,这番话背后包含的逻辑是:现在做科研,“已经不再是牛顿被苹果砸了脑袋而去研究万有引力的时代,做科研不能再凭个人兴趣。不能再靠论文多少。如果我们的研究要做到国际上的顶尖水平,科学家一定要把自己的研究扎根于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甚至有勇气去做企业,把自己的东西往产业上推。而且只有这些的成功,中国才真的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业。也只有那个时候,我们的科学研究才能有原创性的研究”。

徐科本人主要从事氮化物的研究,这个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的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照明(节能灯)、显示(LED显示器)、通讯(微波基站)、消费电子(蓝光光驱的光头)等各个市场规模极大的行业都可以用到其技术。

以照明为例,目前的节能灯通常以蓝宝石为衬底基底,发光效率为每瓦100流明,如果以氮化镓为基带,配上效率最好的荧光粉,理论上的发光效率可达每瓦300流明,即便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能达到这么高,“以每瓦150流明计算,如果中国的城市照明全部采用这种新型节能灯,照明节省下来的电能相当于一个三峡水电站”。市场价值显而易见。

“所里全力支持这个项目,但是投一百万,要求回报两百万。”不过,此时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能力上,徐科本人尚未完全做好准备。不过,虽然没有绝对的把握,最后徐科还是下决心做这件事儿,“破釜沉舟”,把自己所有的80万元积蓄全部投入创建公司。

2007年4月27日,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徐科持有40%股份,投入120万元的纳米所则持有60%。徐科和他的团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创业。设计图纸、加工,到8月底就做出了第一台设备原型机,与80万美元售价、一年才能拿到货的国外设备相比,他们的设备只用了不到100万人民币,并且生产时间只要2个月,而生产出来的氮化镓基片的质量却丝毫不差。

融资方面同样进展顺利,9月获得中新创投在内的两家风投共950万元的投资。年底又拿到江苏省的1700万专项基金,“一下子就做起来了”。到现在注册资本已经达到2300万元,连徐科自己都觉得快得不可思议。

“我们国家20年来一直在做这个材料,但是国家给的研究基金是吃不饱、饿不死也做不成,一个课题3年最多200万,每年五六十万,就能在实验室折腾一下。我们这两年为什么发展那么快?我们创业不到1年就拿到了3500万左右的投资,拿了别人的投资,压力就大了,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设备。我们现在有6台设备,1台设备每天做3次实验,一天就是18次实验,而国内其他的研究机构由于经费限制平均一天一次都很难达到,这就是差别。”徐科将这种速度的原因归结于产业化的运作方式。

“未来10年我会尽最大努力成为一个企业家,然后50岁、60岁我会考虑重新做回一个科学家。”徐科强调。

他是内蒙人,在日本留学工作多年,操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现在他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在市场拓展上。让他有些遗憾的是,台湾地区的LED照明厂商对他的技术非常积极,而国内的一些厂商却嫌价格太高,宁愿继续在中低端照明产品上赚现钱。

“我们下一步计划是搬到外面去建生产线,逐步走出研究所,最迟明年这个时候,我也会从所里出来。”徐科说。他刚刚在旁边的独墅湖高教区租了3000平米的厂房。根据市场发展情况,明年他将把设备增加到30台,不过他希望研发部门仍会以公司、研究所共建的方式保留在所里,毕竟后者光是研究设备的投资就超过1.2亿元,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平台。

目前纳米所还持有纳维科技公司37%的股份,徐科计划引进对公司未来发展更具价值的投资方,纳米所的持股比例将会进一步下降,“所里的股份在稀释时获得了良好的回报收益,我们的股权也更优化”。

2008年6月,对商业缺乏经验的徐科在创业过程中有很多困惑,他原计划去参加一个EMBA,补充商业知识,正好此时“联想之星”开始在中科院体系内寻找项目,他就报名参加了这个CEO特训班,感觉“收获很大”。

比如他最初曾计划把研发工作扩展到晶片外延和管芯制作,但这需要投入数亿的资本,而且链条很长,风险很大,在听了商业模式方面的课之后,他决定只突破最关键的一点,不做终端产品,让利于下游企业,敞开合作。这种思路的调整让他少走了不少弯路。刚介入直投业务的联想控股对这个项目本身也非常有兴趣,希望以控股的方式投资——这意味着联想控股有意将纳维科技收为自己的核心资产——但现有的各家股东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我们是非常早期的项目,但公司的估价确实又很高,联想也很为难”。

上一篇: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下一篇:向孝心少年学习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