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忠谈青年干部成长

2024-05-26

李鸿忠谈青年干部成长(通用6篇)

篇1:李鸿忠谈青年干部成长

李鸿忠谈青年干部成长

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和年轻干部谈心之一

湖北日报评论员

编者按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

今年初,省委决定加大力度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作为这项工程的重要内容,4月至6月,我省以创新手段举办了2011年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省委书记李鸿忠先后4次到培训班讲话并与学员交心谈心,所有省委常委也分别与学员开展专题座谈与互动交流,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年轻干部的关心与期待。

今年是我省市县乡集中换届之年。可以预见,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即将在这次集中换届中脱颖而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将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班子的竞争力、战斗力,为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值此全社会更加关注年轻干部成长的时刻,本报刊发“和年轻干部谈心”系列评论员文章,以期进一步激发广大年轻干部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和能量,激励广大年轻干部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勇挑重担,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没有脊椎,人是站不起来的;没有理想信念,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坍塌。

理想信念,是擎起我们每一个人精神大厦的支柱。理想信念,是人生帆船的桅杆和风帆,既决定远航的方向,又为破浪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远的讲,是实现共产主义;从现实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现在的年轻干部,基本上是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与老同志比,年轻干部有许多优势,譬如文化程度高、视野宽、知识新、思想活,敢闯、敢试、有冲劲。但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相当一部分年轻干部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理想信念砥砺、党性修养锤炼不够。极少数年轻干部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诱惑和腐蚀,出现了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陷入违法犯罪深渊,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令人痛心的伤害。这些人的悲剧从根子上讲,都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

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年轻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

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30多年时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年、200年才能取得的成绩。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当代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灯塔,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并丰富完善。

到过雪域高原西藏的人都见过环绕神山圣湖寺庙叩长头的宗教信徒,那份虔诚令人肃然起敬。我们年轻干部就要像宗教信徒信仰宗教那样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虔诚、笃实、赤稚、专一。只有真信,我们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心无旁骛、心境澄明、心力茁壮,始终不渝朝着理想目标奋斗。只有真信,我们才能不为物扰,不为各种诱惑所困,不被各种艰险所阻,才能从理想信念中不断获取干事创业的根本动力和燃料,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在当下的湖北,年轻干部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就要勇敢投身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洪流,在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建功立业。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指出,要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省委、省政府将“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当前,全省上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已经形成,广大年轻干部要有“舍我其谁”的血性和气概,争当跨越发展的弄潮儿!

做勇敢担当的时代先锋——和年轻干部谈心之二 湖北日报评论员

担当之责,人皆有之。

党员领导干部更是如此。老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广大年轻干部在担当问题上一定要有高度认识,担当是神圣职责,是崇高使命。我们要有勇于担当的境界胸怀,要做勇敢担当的时代先锋。

绝大多数年轻干部是勇于担当的。但不必讳言,也有极少数人世故圆滑,不想干事,不愿承担风险,时刻考虑的是个人的进退得失。这样的人看起来似乎“很成熟”,但恰恰丢掉了发展成长的关键。年轻干部“成熟”到干事风险绝不沾边、责任问题绝不沾身,是不会有多大作为和出息的。

党员干部必须担当,这是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必然。我们入了党,成了公务员,当了领导干部,担当职责是不容许我们有丝毫犹豫或推辞的。党委任命、人大任命,我们担任一定的职务就相当于与党和人民签了合同,做了承诺。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权力就是要我们担当责任。不担当就意味着撕毁合同,意味着不兑现承诺,意味着放弃一个党员干部、一个公务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党和人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年轻干部要勇于担当。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接班人,是湖北未来发展领路人,在责任和使命面前,不能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更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组织上评价年轻干部,关键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精神,关键看是否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看得比泰山还重,关键看在难题面前是否敢抓、在矛盾面前是否敢管、在困难和风险面前是否敢闯。省委主要领导曾用二十个“任”字激励年轻干部勇于担当:“任劳者任怨”,既要任劳,还要能任怨;“任职者任责”,担任什么职务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任谋者任作”,谋划出来了就要去干、去落实,不能纸上谈兵;“任事者任议”,做事就不要怕人家议论,而要执著地去取得成功;“任为者任过”,要想有作为就得敢于担当一些过错,不想出任何过错,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任绩者任累”,不担当劳累何以来政绩?“任誉者任妒”,党和人民赋予荣誉和权力,要不辱使命,要能忍受嫉妒、非议

和责难,迎难而上;“任得者任失”,既能担当成功,也要能担当探索性的失败;“任仁者任难”,既要有仁心爱心,又要能承担苦难;“任义者任勇”,既要大义凛然,又要勇敢作为。这些谆谆告诫,值得我们深长思之、谨记遵行。

当前,年轻干部勇于担当,要特别体现在敢于担难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解决矛盾就能够实现黄金发展。荀子曰:“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当代年轻干部更不能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或捆住了手脚,而应该迎难而上,敢于、善于克服困难,化解矛盾,取得成功。克难攻坚取得的成绩更有成就感、更具“含金量”、更加光彩照人。

当今中国和湖北正处在大开放、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各方面有志之才大展身手、奋发有为的时期。广大年轻干部应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气概,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努力锻造自身软实力——和年轻干部谈心之三

湖北日报 评论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醒全党必须认识“四大危险”,其中第一条是精神懈怠的危险。

省委主要领导指出,湖北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关键要提升精神区位。全省上下要凝聚一心一意抓发展的精气神,构筑跨越发展的精神高地。

精神状态,异常重要。

精神状态是一个人、一个班子、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我们要提高效率,无外乎两条:一是改善物质装备,一是提升精神状态。在物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精神状态是决定我们事业胜与败、赢与输、高与低,发展快与慢、好与坏的关键因素。精神状态还具有巨大能动作用和扩散效应,我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拧成一股绳”,奋力实现了“弯道超越”,其中精神力量的作用不可小视。

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生活水平总体提高,物质财富有所积累,社会上不同程度出现了“精神疲软症”,主要表现为信心不足、斗志松懈、贪图安逸、精神滑坡。这些症状也出现在少数年轻干部中,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广大年轻干部正处在干事创业的黄金期,必须提振精神状态,提升精神区位,努力锻造自身软实力。

首先,我们要对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干事创业,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信心。当前,社会进入加速发展期,改革开放步入“大水面”、“深水区”,各种矛盾和困难层出不穷,我们要坚信有科学理论指导,有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一定能够克难攻坚,不辱使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作为担任领导职务的年轻干部,树立必胜信心更加重要。气可鼓而不可泄。领导干部有信心,会带动一个班子、一个部门、一个地方树立信心。因此,我们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股为事业奋斗的精气神,要占领精神高地,让信心的旗帜高高飘扬。

其次,年轻干部要有舍我其谁的锐气、激情燃烧的朝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志气。有没有这些精神气质,往往是一个人、一个班子、一个地方是落魄还是蓬勃向上的标志。改革开放到今天,地理区位优势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精神区位优势凸出。哪个地方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好、干事创业氛围浓,哪个地方就容易出成绩。因此,广大年轻干部要不断提升自己精神区位,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改革创新的锐气,克服物质条件、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的不足,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再次,年轻干部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党的优良传统。那个时候物质匮乏,要求我们的前辈以节约节省的办法去奋斗。现在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轻领导干部如何看待艰苦奋斗显得更加重要。艰苦奋斗是一种进步的价值观,奢侈浪费、讲排场是腐朽没落的表现;艰苦奋斗是一种现代文明,体现为尽量减少物质消耗;艰苦奋斗还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气势,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因此,任何情况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都不能丢,应该在我们年轻干部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只要精神之火永远熊熊燃烧,我们就不会被一时的困难和艰险所击倒。

深深植根人民群众之中——和年轻干部谈心之四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广大年轻干部担负着为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的重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年轻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我们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我们的权力、衣食,都是人民给的,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人民赋予我们权力,使我们通过国家机器和各种手段,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民族造福。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个根本,脱离了群众,不认真琢磨怎么搞好工作,而是成天谋划自己甚至追逐私利,就会被人民所抛弃,丧失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年轻干部要拜人民为师,不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时代前进的根本动力。我们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利益是一块“试金石”。现阶段个别地方和极少数干部中,存在官僚主义盛行、群众观念淡薄、决策脱离实际、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有意见。广大年轻干部要引以为戒,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事,不搞主观臆断“拍脑袋”决策,不搞劳民伤财“形象工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现象,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年轻干部要学习群众工作技巧和方法,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想做还要会做、善做。善于做群众工作,是体现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方面。现在年轻干部大多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文化水平高,但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不足,和那些从基层一线与群众“摸爬滚打”起来的老同志相比,群众工作本领比较欠缺。因此,年轻干部要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基层一线锤炼自己,学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手段与群众进行沟

通和交流。省委党校一位领导讲授群众工作方法时告诉学员要问自己一系列问题:与新社会阶层说话,你说得上去吗?你具备这样的能力吗?与困难群众说话,你说得下去吗?你是否了解他们的疾苦?与年轻人说话,你说得进去吗?你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吗?与老同志说话,你是否被顶了回去?你知道他们在思考什么?与农民群众说话,你说得拢去吗?你知道他们所盼所急吗?我们每一位年轻干部不妨都问问自己,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宣传引导群众的能力、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团结带领群众的能力。

深深植根人民群众之中,我们就能获得充分的营养和蓬勃向上的巨大能量。

接受监督是健康成长的保障——和年轻干部谈心之五

湖北日报评论员

接受群众、舆论、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是我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现实需要,更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年轻干部大多学历高,年纪轻,工作顺,易生骄,易生躁。骄傲和浮躁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大敌,战胜这两个易于滋生的痼疾,需要年轻干部在不断加强自身主观世界改造的同时,更加主动和自觉地接受来自于外部的监督,用群众的眼光衡量我们的工作业绩,用舆论的批评修正我们的工作方式,用社会的关注确定我们的工作重心,用各种层次的监督净化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监督是对年轻干部成长的爱护和保障。

自觉接受监督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接受监督就意味着会有善意的批评,也会有不了解情况的责难,意味着在接受支持和帮助改进工作的同时可能也会遭受莫名的误解和委屈。面对这些压力,年轻干部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有容乃大的境界,闻过则喜,善于从批评和责难中汲取营养,主动创造条件去接受监督和改进工作。年轻干部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要始终把主动接受监督、善于接受监督作为履职的一种责任和使命,用群众的智慧和社会的力量来保证工作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自觉接受监督是一种态度,更要成为一种习惯。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监督观的体现。年轻干部在秉承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监督观中要不断端正态度,把接受监督自觉地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在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积极扩大民主参与,充分考虑群众诉求,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年轻干部只有把自觉接受监督作为一种思维和决策的习惯,才能有效地避免决策失误、执行失真、行为失范,才能一以贯之,树立公信,赢得民心。

自觉接受监督是一种形式,更要成为推动工作的一种方式。面对监督,有些年轻干部选择了自觉接受,让监督成为集思广益、拾遗补缺、推进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有些年轻干部选择了拒绝,把监督作为一种摆设,总认为监督碍手碍脚,无益于效率;有些年轻干部选择了躲避,对待群众监督打打“太极”,对待网络监督消极回应,对舆论监督只注重危机公关,而不注重解决问题。监督是群众和社会力量参政议政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社情民意的一种重要表达,更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最好检验。对监督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对监督成果的不同应用,体现着一个年轻干部的思想境界和党性修养,对工作必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不同的声音,善于把网络、舆论和社会的监督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

年轻干部要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志存高远,把监督作为“防火墙”、“杀毒软件”,视监督为成长进步的保障,自觉主动地接受批评和监督,在实现人生最大价值、安全健康成长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年轻干部要自觉践行法治精神——和年轻干部谈心之六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自1997年十五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正式确立,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法律的实施成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年轻干部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必须在学法、守法、用法上做表率;作为具体的执法者、执行者,必须依照法律条文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作为决策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必须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法制意识,践行法治精神。

践行法治精神,必须敬畏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律面前,没有特权,人人平等。敬畏法律,是践行法治精神的前提。当前有少数年轻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比较淡漠,官本位意识浓厚,妄自尊大,无视法律法规,常常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名违反土地法规,以改善民生为名侵犯群众利益,以工作需要为名彰显特权思想,给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广大年轻干部要以此为鉴,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把法律的禁止视为雷池和深渊,不越一步,不踩红线,真正在工作生活中敬畏法律,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践行法治精神,必须深入学习研究法律。法律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文明成果的吸纳与继承,法律知识的不断增强,是法治精神确立的基础。学习法律,不仅要学习法律条款,更要学习蕴涵其中的人本思想和法律精神,要把法律中包含的正义、公平、民主、和谐、安全等诸多价值要素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体现于工作实践的方方面面。作为时代的引领者,年轻干部要通过丰富法律知识优化知识结构,通过领会法律精髓践行法治精神,进而带动全社会法制意识的整体提高。

践行法治精神,必须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法律是治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业的工具,也是服务和造福群众的手段,是我们出政策、作决策和推动工作的主要依据。年轻干部要严格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善于用法治的精神谋划全局,用法制的思想推进改革,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真正把手中的“公器”公用,把“公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规范运行;要坚持把依法办事和接受监督有机统一起来,自觉接受法律的监督,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要在注重实体法的同时,更加注重法律程序的遵循。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同志在工作中只注重法律结果的公正和公平,而忽视法律程序的合法性,由此在行政执法中不讲程序,不守规范,导致在行政诉讼中常常败诉,违背行政的初衷,给政府工作带来极其被动和负面的影响。年轻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积极推动法律的实施,把法治精神贯穿于工作实践的始终。

践行法治精神,必须认真处理好改革创新与遵守法律的关系。当前少数年轻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把守法与创新对立起来的思想,认为遵守法律就只能谨小慎微,亦步亦趋,因循守旧;改革创新就必须打擦边球,敢为人所不能为,搞现有制度的突破,这是认识上的严重错误。其实守法与创新两者并不矛盾,不仅没有冲突,而且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律作为社会规范,无疑对人的行为有刚性的约束,对人的思想有方向性的引导;法律条款的固定性和局限性,无疑会存在一些不足

和漏洞;法律制定的现实性和客观性,必然会导致现行法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相对的滞后,这是客观事实。广东、江苏、浙江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用事实反复证明,遵守法律不仅不会禁锢人的思想,而且恰恰相反,法治精神的确立和法律的前瞻性,可以不断增强人们创新的底气,保障创新的成果,更能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要认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用法律保障和促进改革创新,用实践和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推动法制的完善和发展。

践行法治精神,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年轻干部明确方向,遵循规律,长期坚守。当前既是我省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处于攻坚阶段,年轻干部唯有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法治态度,向体制机制创新要资源、要空间、要速度,以制度的创新,决策的科学,行政的规范,推进湖北法制化进程,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2:李鸿忠谈青年干部成长

2011-11-21 09:24:22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磊)昨日,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全省党政主职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培训班上强调,全省党政主职领导干部要通过廉政教育培训活动有真触动、真感慨、真震撼,达到触及灵魂、入脑入心的效果,不断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切实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清廉自守的政治本色,争当勤廉兼优的领导干部。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杨松、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出席会议。

李鸿忠在讲话中说,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时代之需、履职之要、成长之基。当前湖北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人”、“非常之举”。全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地方和单位的领军人物,是“非常之人”里关键的少数,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充分认识廉洁从政、干净干事的极端重要性。

李鸿忠指出,进一步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必须大力加强党性建设。党性建设是打牢廉洁从政意识的根基、基础。在培育、砥砺、历练党性中要重点把握好“公”、“民”、“利”内涵,要牢记立党为公,我们手中的权力不是个人和自己的,而是公差、公事、公职、公权、公器,是受人民的委托代管、代行权力,领导干部是“公家人”,吃“公家饭”。要牢记执政为民,党政主职领导干部要强化为民、唯民、民上意识,坚持人民至上,把握好“六民要旨”,以民之好为好,以民之恶为恶,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努力为人民谋“利”,为党和国家谋大利益,要深刻认识到,广大领导干部“薪酬已付,该得已得”,领了人民的“佣金”而不廉洁从政,就是自毁自弃和沉沦。

李鸿忠指出,进一步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必须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精神家园建设。理想信念是指引廉洁从政的灵魂,精神家园是灵魂的“栖息地”。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有比一般人坚定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特别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要在不断学习和求索中构建清廉自守的精神堡垒和精神家园,把学习当爱好、嗜好和偏好,通过学习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使视野更开阔、胸襟更宽广、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以更高的能力水平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李鸿忠强调,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诱惑与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克服五种不良心态,即不怕小恶小贪的心理、侥幸心理、消极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和补偿心理,打牢坚实的廉政心理防线。要始终做到“五慎”,即慎权、慎欲、慎初、慎趣、慎友,谨慎对待权力,约束心中不当欲望,不迈雷池第一步,养成高雅的情趣爱好,结交“正友”、“诤友”、“君子之友”,真正养成防微杜渐的廉政操守。党政主职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

不但要做到“自廉”,还要履行职责,对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负责任,勇于担当,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不怕丢选票,不做“老好人”,不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使本地本部门领导干部“群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还必须加强监督,通过制度建设、完善法制,规范权力运行。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勇于接受监督,严格遵守制度规章,真正做到不碰“天条”,不越“雷池”。

王国生在讲话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警钟长鸣,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严格自律,争做廉洁从政的表率,把廉洁从政作为一种操守、习惯和生活方式;要加强教育引导,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加强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构建党员干部高尚的精神家园;要加强监督,将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全省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高度重视并自觉承担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坚持亲自抓、负总责,以反腐倡廉建

设的实际成效,服务、保障、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省领导李宪生、阮成发、侯长安、李春明、吴永文、张岱梨、尹汉宁、范锐平、任世茂、郭有明,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少

篇3:浅谈青年干部成长的必备要素

一、青年干部要有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灯塔、是方向、是目标, 信念是实现理想的精神力量。青年干部只有坚定信念, 为崇高理想而奋斗, 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当代青年干部要树立的理想, 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青年干部要建立的信念, 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理想和信念, 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 赢得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而理想和信念的力量, 只能通过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才能不断焕发出来。青年干部要自觉地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才能经风雨, 见世面, 长才干, 作贡献。也只有在这样的伟大实践中, 才能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和成熟起来。

二、青年干部要有永不懈怠的学习恒心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 知识增长才干。进入新世纪后, 由经济全球带来知识的全球化更加突出,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青年干部对知识的需求、知识对青年干部的武装,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古人说得好:“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 就不可能有出色的业绩。青年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把学习作为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工作需要和内在追求, 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滴水穿石的毅力、永不满足的追求, 努力学习新知识, 不断掌握新本领。善于把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在学以致用中求真知、长才干。当前尤其是要自觉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青年干部要有崇尚优秀的道德品质

优秀的品行是青年干部成长的重要保证, 是人民群众赖以信任和托付的基本要素, 是党组织授以权力委以重任的首要条件, 是高挂于人格之树并常开不败的人格之花。在当前我国社会的主体日益多元、文化日益多样、思想日益多变的发展关键时期, 人们更加珍视崇高的道德和优秀的品质, 更加希望青年干部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金钱买不来高尚品德, 权力换不来高尚品德, 邪恶压不住高尚品德。越是在金钱和权利面前, 越是邪恶猖獗的时候, 高尚品德越是闪光, 越是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所以, 青年干部应当推崇高尚的人格, 坚持世界观的改造, 铸就高尚的品德,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养善良、忠诚、爱民、负责、进取、谦虚、自尊、守纪的高尚品德。

四、青年干部要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积极健康的心态是青年干部成长的动能、成才的动因, 也是其走向成功的动力。我们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当前我国社会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面貌深刻变迁、社会思想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新旧体制互相碰撞, 各种矛盾纷繁复杂。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青年干部要顺应时代潮流而不能随波逐流, 要调适自己的心态而不能成为病态, 要接受新事物, 变换新态度,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心态变, 态度就变;态度变, 行为就变;行为变, 习惯就变;习惯变, 人格就变;人格变, 命运就变;命运变, 人生就变。古人有云: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作为青年干部, 如何在浮躁中寻求平和, 如何在喧哗中求得清静, 关键是培养一种良好的心态:对事业要有进取心, 对社会要有责任心, 对群众要有公仆心, 对人生要有平常心。

五、青年干部要有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从贫穷到温饱, 又从温饱到小康, 再从小康到现在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可以说是一路高歌、扬眉吐气。但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与发达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 与我们的远大目标比相差更远。要彻底改变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只有长期艰苦奋斗, 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才能实现。艰苦能磨炼人, 创业能造就人。青年干部只有把握时代脉搏, 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并为之奋斗不息, 才能创造无悔的青春和取得毕生的成功。畏惧劳苦, 贪图安逸, 坐享其成, 最终只能虚度年华。青年干部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艰苦的环境中去, 经历风雨, 经受锻炼, 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六、青年干部要有注重细节的行为习惯

细节就是事物或过程的微观之处, 是一切事物发展或一切过程运行的基本环节。无数事实证明, 不论是领导、管理, 还是做其他任何具体工作, 细节表现修养, 细节展现机会, 细节决定成败, 正所谓“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注重细节, 并使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虽然先天气质起一定作用, 但这主要是靠后天养成。对于青年干部来说, 注重细节, 就是要尊重科学, 讲究科学, 重视调查研究, 重视信息反馈, 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科学执政;注重细节, 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自觉走群众路线, 坚持民主执政;注重细节, 就是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 坚持依法执政。因此, 作为青年干部, 必须注重培养自己周密思考、审慎抉择的思维模式;必须自觉养成向宏观处着眼、从微观处着手的行为取向;必须以一种精益求精、追求细节完美的精神, 把琐事做好, 把小事做精, 把细事做亮。

七、青年干部要有坚忍不拔的执行能力

我们常说,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好的蓝图、好的决策、好的事情, 最终要靠执行, 要落实到行动上。执行是一个过程, 凝聚着心血和责任, 体现着作风和意志, 反映着水平和能力。作为青年干部, 首先, 要强化发展才是硬道理, 执行才是真落实的思想作风, 彻底摒弃那种花拳绣腿、无所作为、办事拖拉、遇事推诿的行为作风, 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上其岗、谋其事, 尽其力、负其责, 落其实、见其效, 自觉自发地去完成各项工作。其二, 要加强实践锻炼, 努力提高执行能力, 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钻一行、专一行, 力争一专多能, 不断夯实履行职责执行任务的过硬本领。其三, 要突出执行毅力, 展现执行能力, 要勇于和善于克服一切困难, 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努力把每项工作做到“零距离”“零缺陷”“零误差”, 严格按照要求, 自觉而出色地做好每项工作。

八、青年干部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 也是青年干部成长发展的制胜引擎。创新意识就是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就是与时俱进, 这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和人生状态, 更是事业有成的一条重要经验;这不仅仅是青年干部应当具备的一种素养, 更是当前任务和未竟事业对青年干部的必然要求。如果不拼搏、不进取、不创新, 而是抱残守缺, 缺乏闯劲, 胸无大志, 热衷于守摊而不是创业, 在旧观念中兜圈子, 靠老办法、老经验对待新事物, 缺乏开拓新路子的勇气和胆略, 其结果只能是既贻误事业和工作, 又妨碍了自己的锻炼成长。

人生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事业是峰回路转, 唯有攀登。年轻干部的思想比较敏捷, 接受新观念, 新事物比较快, 既要借鉴别人, 又不墨守成规;既扬弃旧义, 又创立新知, 努力做到分析形势有新视野, 研究情况有新见解, 布置工作有新思路, 解决问题有新办法, 以只争朝夕的精神, 踏踏实实地干好事业。

篇4:省委书记李鸿忠谈“重商崇企”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自古就有民本位思想,中国共产党奉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我们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角度,把创造社会财富、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企业家奉为“老大”,正是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我党执政宗旨的生动体现。

湖北地处内陆地区,相对沿海发达地区,在“重商”文化和“经济人”理念方面较为欠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

湖北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要突破地处内陆、体制机制、文化理念等方面的不利条件和障碍,发展壮大非常不容易。民营企业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令人敬佩,我们深表感谢!

就经济发展来看,企业家是决定生产要素增值的关键因素。如果把企业家比作“1”,那么土地、原材料等诸多要素就是“0”,没有“1”,“0”再多也没用。

企业是市场主体,承载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湖北要发展,要靠产业、工业、企业,企业发展要靠企业家。我们提出“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就是尊重企业家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发展上所作的贡献,他们理应享受“老大”礼遇。

篇5:李鸿忠谈青年干部成长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与全省年轻干

部谈心

李鸿忠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总书记的讲话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当前我省正在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省广大年轻干部任重道远。我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与全省年轻干部谈谈心。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

理想是一盏明灯,能刺破重重迷雾,照亮前进的方向;信念是一泓清泉,能滋润苦难艰辛,永葆内心的力量。共产党人的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信不疑,并以此作为人生道路上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年轻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切实做到虔诚、笃实、赤稚、专一,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只有这样,才能抵制各种诱惑,不被任何力量所击倒。现在,有些干部出了腐败问题,核心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是自己打倒了自己。要想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中、在领导干部的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进,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这是根本。

坚定的信念来自于对历史选择与现实成就的实情分析。胡锦涛总

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今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从历史回顾和当今成就的对比分析中,吸取思想上的滋养,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体现就是忠诚于党和人民,这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操守,是党性的第一体现,是核心价值观。只有忠诚于党,才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不懈地为党的纲领和目标任务,努力奋斗、奉献牺牲,任何时候都不动摇。只有忠诚于人民,才能亲民、敬民、爱民,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公仆本色,践行党的宗旨,永葆先进性。

二、燃烧激情,勇于担当历史使命

无激情,无发展。保持激情燃烧的状态,保持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和民族蓬勃向上的标志。激情燃烧,不是燃烧一两下、燃烧一阵子,而是永葆精神之火熊熊燃烧,永葆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各地物质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均化”,决定发展成败的

关键是人的精神区位、精神驱动,是凝聚人的智慧与勇气的体制机制创新。湖北文化中历来有股不服输的倔强,湖北的年轻干部生逢其时,当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与自信,而不能自甘平庸,未战先怯。

无“难”“险”,无创造。创造前所未有的事业,要面对的就是两个字:“难”和“险”。只有攻克“难”和“险”,才能出创新、出成果、出新的建树、出伟大的事业。我们要以任劳者任怨、任职者任责、任谋者任作、任事者任议、任为者任过、任绩者任累、任誉者任妒、任得者任失、任仁者任难、任义者任勇的精神,勇于担当。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四条:

第一,必须担当。担当是不允许选择的,因为我们已经入了党、做了干部,向党和人民作出了承诺。党和人民赋予了我们职责和权力,担任职务必须担当职责,担当职责就是担当困难和风险。不担当,就是不兑现承诺,就是放弃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公务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第二,应该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很多年轻人说自己没有赶上战争年代,要不然也能够横刀立马驰骋战场,做将军、做元帅。但现在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湖北跨越式发展的时代,这就是我们的荣幸。既然我们有幸赶上这个时代,有这样崇高的使命,就应该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湖北跨越式发展的事业不是地上长出来的,而是用整个时代的人的肩膀托起来的,时不我待、义不容辞。

第三,敢于担当。有些年轻干部很世故圆滑,似乎很“成熟”,成熟到风险绝对不沾边,问题绝对不沾身,这恰恰丢掉了今后成长的关键,是难有作为的。我们看年轻干部,首先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精神,看在难题面前敢不敢抓、在矛盾面前敢不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不敢闯。在党和人民需要你挺身而出、担责担难的时候,犹犹豫豫、优柔寡断,前怕狼、后怕虎,延误战机、耽误进程,就是失职。

第四,善于担当。敢担当不是霸蛮,而是科学地担当、智慧地担当。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以开放的视野、思路和胸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干一件、成一件,件件漂亮。要按照“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和“一分布臵、九分落实”的要求,从具体事情抓起,善于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不做表面文章、不急功近利、不沽名钓誉,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三、投身实践,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我们常说现在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解决矛盾才能实现黄金发展,这对年轻干部的能力是一种考验。我们与其整天喊矛盾比过去复杂,难度比过去大,不如赶快去苦练本领,让自己的能力适应“工作席位”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提升能力,要靠学习。年轻干部要把学习作为生活习惯、精神追求,作为安身立命、履职尽责的内在需要,坚持学习“没有终点,只

有起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的理念,做终身学习型干部。有些年轻干部不扎实学习,自诩聪明过人,以为灵机一动,照样工作、照样办事、照样开会、照样写文章。这很肤浅,只能应付一般性工作,要想成为高水平的领导干部,必须下真功夫学习。年轻干部除了学科技、经济、金融、法律外,还要学习哲学、历史等人文科学,特别是要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理论上的清醒。

提升能力,要靠实践。现在不少年轻干部是“三门”干部,文化水平高而实践经验浅。实践不足必须实践补。实践是所有理论、真知、能力的源泉,理论也许会过时,但实践之树常青。省委把实践锻炼作为干部成长、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躲避实践就是躲避成长。有些同志由于实践不够,处理问题时心是发虚的,腿是发软的。而有些同志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时就像电脑感应器一样,得到第一信号,后台高速运转,马上就有办法,马上拿出几套方案。这些方案从哪里来?从实践而来,绝不是凭空来的。推动工作,一定要到现场,汇报再具体,录像看得再仔细,都代替不了自己的现场感,代替不了亲身实践。年轻干部要把实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基层一线砥砺品质、锤炼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漏了实践,就像“虚焊”一样不牢固,会留下“虚焊”的后患,平时尚可应付,稍有压力,就会掉链子。

四、心系群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年轻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弄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问题,牢牢把握“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

第一,要明白“我是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不断增强群众感情。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历史观,我们与人民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关系、舟与水的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末与根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儿女与父母的关系、仆与主的关系、工具和工具使用人的关系。理解了这九种关系,就明白了“我是谁”的问题,这也是明白“为了谁”、“依靠谁”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对群众应该有感情、必须有感情。人民群众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人民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贴近群众、亲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脱离群众,就是自弃自毁。

第二,要明白“为了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工作能不能得到上级组织、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关键要看是为谁说话、为谁办事,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是为自己、某个人或某部分人谋利益。年轻干部到一个地方担任领导,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打开局面、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多做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少做“自我设计”。如果心浮气躁,“来了就想提,提了就想走”,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受苦的是百姓,受害的是党,最后受伤受罪的可能还是自己。年轻干部一定要提防“官本位”的陷阱,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事业要用心,心要到,心到没到是

不一样的,群众是能看出来的。

第三,要明白“依靠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于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民心所向更珍贵持久。希望年轻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智慧的增长、工作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今年的“三万”活动虽然基本结束,但群众工作是永恒的主题,年轻干部要把群众工作作为党的“生命工程”来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途径和办法,进一步巩固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深情。

五、茁壮心灵,做到“三个正确对待”

想多干事、干实事,想改革创新,必然要承担一些风险压力,心灵的茁壮极为重要。大家面临着各种矛盾问题,都想把事业干成一流,又有相互比较、上级考核、群众要求等等,心理压力很大,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茁壮心灵。特别是主要领导,要靠自己内心的坚强、心灵的茁壮来形成凝聚力,撑起一片天,成为班子的主心骨,成为同事、下级的依靠。“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理调适,是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年轻干部不仅要会干,还要会“想”。要学会保持内心安宁,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形势好的时候,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困难较多时,不要气馁,要沉着应对,决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而萎靡不振。要“得意淡然、失意坦然”,遇事既要尽最大的努力,又要从

容镇定,心平气和,坦然面对一切。

这里,我讲“三个正确对待”:一是正确对待组织。关键要正确对待组织的培养、使用与提拔。我们的事业舞台,是党和人民给的,组织上永远不欠我们的,如果讲欠的话,是我们欠党和人民的,欠组织的。对于组织的提拔和重用,不应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对自己工作的鼓励,继续努力做好工作;对于暂时未被提拔,我们不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而要把它当做倒逼动力,以更大的努力和成绩赢得组织和群众的认可。对待进退留转,要有平常心态。要相信组织,组织上对年轻干部历来是关心、爱护的,是公平、公正的。二是正确对待他人。要正视“比较”、正确“比较”。要在比较中发现差距,增加工作动力;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和成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切实做到“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三是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既不低估也不高看。要经常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思,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把工作中取得的一点成绩作为向组织讨价还价的筹码,而要当做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础。

六、干净干事,保持一身正气

清正廉洁,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才有担负领导重任的“资格”,才能敢于任事、以正压邪,才能健康发展、成就事业。我们从事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圣洁而光荣,不干净的人没有资格。在干净干事方面要真诚,不要自欺欺人,不欺己才能不毁己。一个领导干部,组织培养起来很不容易,但要自己堕落下去却很

容易。多数腐败分子并非不知道清正廉洁的重要性,并非不知道党纪国法的约束,也知道东窗事发后会身败名裂。看得清,但忍不住,往往心存侥幸,突破了理智、道德乃至党纪国法的防线,酿成苦果。年轻干部必须切实做到“六慎”,即慎独——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慎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欲———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慎友——多交诤友不交谄友、多交学友不交玩友;慎始——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腐败也有第一次,守不住第一次,就会成为解体的开端,下滑的起步;慎终——清廉公正的弦时刻绷紧,任何时候不松懈,坚持到“解甲归田”,甚至坚持到撒手人寰,“两袖清风一生事,不留半句闾阎谈”。“公器”公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担任领导职务后,就不能回避掌权用权。但首先要弄清楚权力是哪里来的?权力是属于人民的,人民群众才是权力的真正所有者,我们作为掌权人,只是代行权力,是被授权、被委托,是人民行使权力的工具。权力属于“公器”。古人讲“公器”公用,私用即盗。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交的是责任和信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经受的考验也越多。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掌权用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器”公管,自觉并乐于接受监督。权力是“公器”,“公器”应该公管,用权就要自觉接受监督。年轻干部要走的路很长,面临的诱惑很多。对年轻干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就是组织上真正的关心、最好的爱护。监督是一道“防火墙”,可以约束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监督是一套“杀毒软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领

导干部的缺点,不至于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我们应该欢迎监督、希望监督,这才是年轻干部对待批评和监督的正确态度,也是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希望全省年轻干部牢记使命、志存高远,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荆楚大地的火热实践中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6:李鸿忠谈青年干部成长

方优红

关于中青年干部如何成长,这既是一个“新鲜热辣”的问题,也是一个耐人深思的话题,我想答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就谈谈在自身工作学习过程中感受比较深刻的几点体会。

一是做学习的有心人。

首先要爱学习,要享受学习的过程。京剧艺术家盖叫天谈到练功的体验时说,第一道汗是皮肤上流的,是苦的;第二道汗是肌肉里流的,是咸的;最后是骨髓里流的,是甜的。用这个例子来借喻学习的话可谓是恰到好处,我觉得学习真正学到了深处,也自然会苦尽甘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最先面临的问题是要转变角色,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于工作实际。而我发现,这种运用的过程其实是非常巧妙而深奥的,有时候是要苦下功夫的,有时候是要用心去领悟的。特别是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开展人民调解过程中,我总会接触到新的知识领域、学习到新的处理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也会为此沾沾自喜。我想正是这种心态,才会使我的求知欲望不断膨胀。

其次要会学习,要在学习中思考。虽然自己在思考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我知道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中思考,才能学出观点来,学出思想来,学出品味来。这一点,我在参加中青班学习过程中体会比较深。特别是各位领导对于工作实践、具体事务深层次的思考,让我领略了领导

人的气度与风范。有几个话题虽然相对对立的,但是因为各自观点的阐释注入了他们独道的思想,反而听得津津有味,我想这应该就是思想与内涵的力量,也让我看到了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结论。所以我们看问题要全方面、多角度得去思考、去分析。

二是做工作的热心人。

做工作的热心人要以快乐为基础。快乐与热诚能让人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石浦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很有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浦中小学校有一批热衷于这项工作的校长、老师,在他们身上,认真、务实已经一句空话了。像原石浦小学校长俞全民老师,70多岁了依然奔波于各学校间,组织各方力量、开展各类活动,真正奉献于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事业,这份热情对于工作不久的我来说深受感染。在上周我们开展调研活动过程中,张智群主任充满激情、充满智慧的讲课更是深深触动了我。我第一次全面地领略了我县两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同时也惊叹于县领导高瞻远瞩的远光和勇于探索的胆识。张主任对这幅蓝图的践行方案侃侃而谈,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爱,他是真正奉献于我县桥海事业,我们大家也被他的热情所感染。我相信只要拥有了这份工作热情,所有的困难都可以克服,所有的目标都可以实现。

此外,做工作的热心人要以服务为本位。我们要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始终保持一颗服务的热心。

三是做群众的贴心人

做贴心人就是要真诚地对待群众,真正把群众放在心里。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在参加工作之前,为人民服务在我的脑海里犹如一句口号,空口无凭。但这种想法在我第一次尝试并成功调解一个案例之后不攻自破,我真切体会到了为群众帮困解难的满足感。记得有几次我去基层老年大学普法讲课时,有几位老年人向我诉苦,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有的甚至是拿着法院的判决书,20多年都无法执行,向我寻求帮助。而我只能告诉他们可以寻求的维权方法,有些是即使告诉他们具体方法,要实现也是非常困难的。相信在社会的许多地方,有许许多多的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的关心与帮助,所以我们要时刻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做他们的贴心人,做他们的亲人。

上一篇:2018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爆炸事故下一篇:2022年第X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竞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