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做事与做人

2024-04-15

做官做事与做人(精选8篇)

篇1:做官做事与做人

做人做事做官

一般人会面临两个人生课题,做人和做事。一个人若当上领导干部,还要增加一项:做官。

关于做人。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做人的道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在人的一生中,做好人最重要,也最困难。一个人拼上三年两载,最多十年八年,或许能做成一两件事。而做人则是一辈子的事,有的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相传,三国时关公曾用篆书给儿子关平写下12个字:“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虽然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一两千年,但这12个字仍不失为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对怎样做人,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领导干部不论平时,还是关键时刻,都要做这样的人。

关于做事。一个人总要做事,否则,就难以体现他的人生价值。毛泽东曾在祝贺“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60诞辰时说:“人总是要老的,老人为什么可贵呢?如果老就可贵,那么可贵的人太多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就是说,可贵的是他一辈子总是做好事,不做坏事,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不做害人的事。如果开头做点好事,后来又做坏事,这就叫做没有坚持住。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

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因此,领导干部既要一时一地做好事,更要一生一世做好事。

关于做官。现在我们仍用“做官”这个词,但其含义与过去有本质不同。所谓做官,就是党和人民给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和岗位。党章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要做人民的公仆,就应当像毛泽东强调的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有句古戏的唱词,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此所谓“做主”,就是要主持公道,竭力为群众谋利益。《阅微草堂笔记》载:一位没做出政绩的知县,受到阎王爷指责后,他委屈地说:“我虽然没有政绩,却两袖清风,连老百姓一碗开水也没喝。”阎王爷说:“你是知县,没把县里的事办好,就是失职。如果没喝过老百姓一碗开水也算功劳,不如在知县大堂刻个木头人,它根本就不喝水。”这则故事,也是对占着“公仆”的位子、不为民做事者的讽刺。做官是一时一地,党员干部就应当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履职尽责,力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实践来看,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了人民公仆的本色,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沈浩等同志就是杰出的代表。但也毋庸讳言,有的领导干部做人民公仆的思想淡漠了,有的甚至成为腐败分子。陈云同志在建国初曾说,一些人“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加做官。后来官越做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有的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了”。这番话,对领导干部仍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做人是基础,做官是手段,为群众做事是目的。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必须做好人、做好事。清人郑板桥曾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做好人,比做事和做官更重要。一个人官当得怎样、事做得怎样,是做人的延伸和体现。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好人,是做事、做官的前提和保证。孙中山曾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一个人一旦为官,就对他做人、做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官职越高,责任越大,越要有很高的思想水平、道德素质和领导能力。领导干部只有先做好人,才会有人格力量,说话才有号召力、说服力、感染力,才能教育人、影响人、带动人,实施正确领导。领导干部有了良好的人格和道德,才能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全身心为群众服务。许多党员干部之所以能得到群众信任和拥戴,首先是因为他们是好人。

做官是为了为民做事,而不是为了升官。做官而不做事,或做事是为了升官,是错误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原来还不错,后来做了官,慢慢就变得会做官而不会做人了。这样的官不会是好官,也不能说是好人。好人不一定能做好官,但好官一定是好人。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都强调“做官先做人”

。朱基曾回忆他当年考进清华大学时,他的系主任对他说:上大学读书,一要学会做人,二要学会做事。无论做人、做事、做官,都要老老实

实,不可沽名钓誉;都要踏踏实实,不在身后落骂名。有一位领导同志提出,领导干部“一要干活,二要干净。”这两者是统一的,就像车的两轮,只有同时转动,才能跑得稳、跑得快;又像鸟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才能飞得高、飞得远。

要把做人、做事、做官统一起来。首先,要追求为官的高境界。有人把领导干部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叫人怕的干部”,就是整天板着面孔,颐指气使,动辄训人。他当领导不是凭良好的品德和能力,而是手中的权力。须知,你在台上人家怕你,你不在台上,人家还怕你吗?悟透这个道理,就应该自觉走出这种为官的“低境界”。二是“叫人敬的干部”,这种干部为人真诚,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学识渊博,能力较强,工作扎实。但应该注意密切联系群众;否则,可能会让人敬而远之。这是为官的“中境界”。三是“叫人爱的干部”,这种干部有第二种干部的优点,同时还能尊重、理解、关心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与群众交朋友。我们应该追求这种为官的“高境界”。

其次,要做到“三不怕”。一是不怕别人说自己“没钱”。岳飞曾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太平。吉鸿昌有一句名言:做官即不许发财。现在有的人奉行“升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做官不收钱,退休没本钱”。这种干部迟早会走向腐败。二是不怕别人说自己“无能”。切不可整日东奔西跑,拉关系,走门路,乐此不疲。须知这不叫“有能耐”,而是没出息。三是不怕别人说自己“无情”。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在党纪国法面前,勇于“六亲

不认”。要讲亲情、友情、爱情,但不能为情所累、为情所害。

第三,要树立“三种形象”。领导干部在部属心目中,应该是“兄长、师长、首长”。有兄长的爱心,把部属当做亲兄弟,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帮助他们。有师长的水平,假若你没有真才实学,从你身上学不到高贵品质和出色的能力,你就很难赢得部属的尊敬和信赖。有首长的威信,你的威信不是来自权力和职位,而是来自人格魅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总之,领导干部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为官。

篇2:做官做事与做人

在座的学员都是领导干部,老百姓把我们叫做“官”。所以,今天我想集中谈一个题目,就是做官、做事与做人的问题。做官、做事与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想明白了、实践好了,我们才能可能是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官。我今天不是讲如何做官、如何做事、如何做人,而是讲做官、做事、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官是什么?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有人可能说,官是地位,做了官就意味着社会地位高了;有人可能说,官是权力,有官就有权,官小有小权,官大有大权,官是跟权力联系在一起的。但从本质上说,官是责任。人类社会最初本来没有官,后来有许多共同的事务,需要专人去管理,于是慢慢地就有了官。一个人从一般社会成员变成官,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即不仅要管理好自己,还要管理好别人、管理好一个部门、管理好一个地区。官由小变大,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我们责任的范围由小变大,份量由轻变重。为了方便管理,人民赋予官一定的权力,做官也就是掌权和用权。不言而喻,权力是官用来履行责任的手段和工具;权力是以履行责任为前提的。在我们国家,权力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前提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权要“为民所用”。有一年,一个地方发大水,人们找不到镇长。镇长去哪儿了?去丈母娘家去了!因为洪水来了,丈母娘家被水淹了,丈母娘迫切需要他去照料、搬家。从女婿这个角度来讲,这位镇长是个好女婿。但是,后来这个镇长被称为“怕水干部”,被开除了党籍、开除了公职。为什么?就是因为在洪水面前他作为镇长却没有履行组织群众抗洪抢险的责任。所以,官就是责任。当了官就等于承担了一份责任。这位怕水干部,“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官,他没有去履行他应该履行的责任,被处理了。

既然做官,就一定要做事。做官的掌权和用权,就是为了做事:一做自己的职务所要求的事。警官、法官、检察官、军官、地方官,各有不同的职务要求;

地方官当中又有市县长、局长、股长等不同职务。我们做事,就是做自己的职务要求做的事。二做上级领导分配我们做的事。除了职务要求之外,上级领导还经常给我们加任务,比如要我们对口扶贫,要我们突击抢险等等。做官也应该把领导交给我们的事做好。三做群众希望我们做的事。群众希望我们发展经济、扫黑除恶,希望我们解决看病难、走路难、吃水难等问题。这些事,我们都应该积极去做。四做从职业道德出发应该做的事。比如,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勤政廉政、执政为民,这都是职业道德所要求我们做的事。上班打麻将被老百姓骂,被撤职,就是因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做事。把心思用在炒股票,用在为自己家谋利益,就是因为不做自己职务要求的事,不做上级领导交办的事,不做群众要求做的事。做事才能履行责任。做事是履行责任的过程,是履行责任的表现,也是履行责任的结果。空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是为官之大忌,为人民所不齿,就是因为不认认真真做事。

要做好官,做好事,就要做好人。做人不过关,做官、做事也做不好。做人是做官与做事的基础,也是做官与做事的保证。只有做好了人,做官才能成为人官,否则会被老百姓骂成狗官或者别的什么官;只有做好了人,做事才可能有正确的动机,才可能有人民所欢迎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先做人后做官。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必须是好人。以为当了领导,成了官就做好了人,因而颐指气使,好为人师;只有教育人的意识,没有改造自己的自觉,这就彻底地错了。

做人有许多标准,最根本的也是最起码的标准,那就是人要有人的样子。人的样子不在于外表,高啊、矮啊,胖啊、瘦啊,男啊、女啊,俊啊、丑啊,这跟做人都没有关系。人的样子就在于人的良心。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有良心,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就在于好人有良心。丧失了良心,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就更不用说做官了。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职业,对良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只要是人,就应该有良心。良心属于道德范畴,人之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只

要是人,就应该有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这“三德”是做官、做事的必备的也是起码的条件。毛泽东主席曾经要求共产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对我们来说,要想做好官、做好事,就是要做这样的人。

在做官、做事、做人这三者关系中,做官是手段,做事是目的,做人是基础。这三者的关系不能错位。做官不是目的,做官是为了做事,假如我们把它们倒过来,做事是手段,做官是目的,那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实现当官这个愿望,达到晋升这个目标,这就是本末倒置,结果可想而知,肯定会做出一些形式主义、花架子、劳民伤财,只图自己有政绩,不管对老百姓有利益的事情来。

做官、做事与做人的关系,一些已经为官的人,要认真思考;一些还没有做官,但很想做官的人也要充分想透。思考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当官为什么、在位做什么、身后留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对当官的来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课题。说它永恒是指它并非关系一时一事,而是关系终生。在此时此事上解决了,不等于在彼时彼事上就可以掉以轻心了。我们周围出现的一些贪官,不能说他们从来就没有解决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失足就在于他们没有始终如一地处理好这个关系。另外有一种人也很重视做官、做事与做人的问题,但是他们所说的内容与我们所说的几乎是相反的,从而他们栽跟头也是必然的。据说有一位贪官在任时给想走仕途的儿子写信,告诫说,你要当官,就要明白“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是利益”。“你的领导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服从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周围的同僚朋友关照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自己的可以不要,但别人的你必须给。”因此你“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这是他对做官的理解。那么做事呢?他说做事就是实际工作。这点会不会都无所谓,必须把会做人放在首位。那么什么是做人呢?他说做人就是处关系,现在说谁的工作能力强,一点都不是说他做事能力强,而是指做人能力强。这位

官员这样教育儿子,他也这样去对待做官、做事与做人,最后坐进了大牢。这个教训我们要永远吸取。

篇3:詹天佑:做官才能做事

詹天佑根本不会想到他会做官:他1861年出生于广东一个破落的茶商家庭, 11岁考取清政府首批赴美留学幼童班, 在美国著名高校耶鲁大学学习铁路工程专业, 1881年回国。在美留学的9年使詹天佑从一个普通的中国幼童变成了一个站在世界铁路科技前沿的青年才俊。他满腔热情希望报效国家, 以自己的专业技能投身祖国建设本来就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最现实的报国之路。然而, 现实是残酷的。回国之后的詹天佑很快发现了, 一个单纯的工程技术人员是无法干成大事的。

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 铁路要穿过满洲贵族广宅的坟园。广宅是镇国公载泽的亲戚, 很有势力, 他百般阻挠, 坚决不让铁路经过自家坟园, 还贿赂了铁路主管部门邮传部, 要求铁路改线。邮传部畏惧其势力, 又收受了贿赂, 竟然同意改线。詹天佑看到这里北面是郑王坟, 南面是宦官坟, 西面是那拉氏父亲桂公坟, 要改道就要浪费大量的银两和时间, 他坚持不许。此事几经周折, 最后因五大臣出洋被炸, 载泽吓得不敢与闻外事, 广宅才因失去靠山而同意经其坟墙以外通过。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詹天佑目睹了这些故事, 也知道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他逐渐明白, 在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下, 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必须有一定的官职, 否则连做事的机会都得不到, 遑论做成一件事!

篇4:做人做事做官的境界

任彦申,历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2008年11月,任彦申受中华儿女荣誉董事会之邀,做客中华儿女美术馆,围绕做人、做事、做官,再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独特经历,愉快地作了场小型专场讲座。整个讲座议论风生,妙语不断。现整理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今天,受中华儿女荣誉董事会的邀请,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做人、做事、做官”这个话题,主要是和大家聊聊关于领导的哲学、做人的哲学,算是就我自己的人生经验谈点感悟吧!

知人难,善任更难

我认为,知人善任是领导管理的第一要素,是最重要的领导职责和最重要的领导才能。用人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齐桓公之所以能春秋称霸,是因为他选用管仲作宰相。之后,齐桓公饿死在监牢里,则是因为错用了奸臣。据说,齐桓公死后没人替他收尸,直到尸体都长出蛆来了,下人才不得不把他的尸体随便丢到废墟中去。这说明:用错了人就会沦落到死无葬身之地的可悲下场。而刘邦能够得天下,正如刘邦在战胜项羽之后,在洛阳大宴群臣,共同分析讨论制胜的所说,启用了韩信等一批人才,后来,刘邦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名领导者不仅要有知人之明,更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做到知人之明。首先,作为领导你要能够认识到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且能够使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领导才干,以弥补自己的过失。在用人方面,遇到能力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如果能够把这样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就说明这个领导的才能很高。倘若眼里容不下水平比你高的人,那他的领导才能可想而知。虽然知人很重要,但知人很难,知人不易,世界上最难认识的莫过于人。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思想是无形的,只知表象不知本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一时不知长远,那是不对的。人是会变的,在一些重大问题尤其是生死抉择面前,人就可能会变态,变质。作为一个领导,不能只看干部一时的言行举止就判定他是好是坏,不能只凭借其一句话就决定此人的身价、荣辱、气质,不要匆匆忙忙下结论。

知人难,善任更难。杰出的人才都是与众不同的人,凡眼不识,举高可返,就是不识好货。知人者不任,任者不知,就是说有任人权的人他不了解大局,了解大局的人他没有任人的权利。这是很常见的问题。再说,立场不同,价值观就不同;亲近程度不同,利益关系也就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你这么说,我那么说,各有各的道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越是熟悉的人越容易通过,越不熟悉的人越不容易通过。所以说,善任很难。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要怎么去把握用人的标准?从古至今,用人的说法都差不多,无非就是一个“德”字和一个“才”字,通俗的讲即人品与才干。古人多是以德才兼备作为用人的标准,今天我们只是换一种说法而已,也就是工作上要能靠得住,要让群众信得过。所谓人品,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忠与奸、正与邪、真与伪、公与私。人品好就是对同事对领导要忠心耿耿,不能两面三刀,要诚实。懂得为大家着想,而不是整天想着如何为自己捞好处。

用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当其时,当其壮。意思是用人要用在最佳效益期,好比吃东西就要吃新鲜的,过期的东西就不好吃了,效益就出不来了。过去,司马光讲究用人要用圣人,用君子,这里的圣人指的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君子就是有道德的人。千万不能用小人,宁可用一个笨蛋,也不可以用小人,他会废你的大事。这是一个重要原则。还有用人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要形成专门的制度,执行时要按一定的程序。作为领导,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人、识别人、使用人、培养人、保护人,这是非常重要的。把人搞定了,所有的事情就都搞定了。不要老是开会,“找人开会,不如请人喝茶。”大家一起聊聊天,这样比起开会要强得多,沟通起来也容易得多。我们要做到,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滋有味地生活,有情有意地交往。

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都得垮台

什么是领导?领导是推动大家干事的人,是团结依靠大家干事的人,是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别人来实现的人。善于团结合作是一个领导的基本功。一个人成功不成功并不在于你的本事有多大,只要你能够把大家团结起来你就成功了。

搞好团结是一个领导者、管理者最大的本事。要像维护眼睛一样地维护团结,因为团结一不小心就被破坏了,这需要原则、胆识、修养、胸怀,顾全大局,甚至委曲求全,该让的就得让。人啊,千万不要和别人过不去!也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都得垮台。大凡政治家、企业家出问题,一定是这方面出问题,一定是因为不团结。团结需要达成共识,共识的前提是沟通,沟通的基础是尊重。这是基本原则。沟通的前提是平等,承认有差异才有沟通的必要。沟通就是要找到一个双方的平衡点,这个点一定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如果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吃掉对方,压倒对方,那你就别沟通了,这样的沟通根本不可能会成功。一个人搞好团结就是要助人为乐,学会宽容。只有宽容才能得到群众,苛刻一定会失掉民心。宽容是一种心态,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

要想搞好团结必须做到一点:善于欣赏。这不仅是交往之道,交友之道,更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一门大学问,可以说是最高明的一门领导艺术。善于欣赏是调动积极性的最好方法,一个人只有在欣赏别人和被人欣赏的时候心情是最愉快的,情绪是最高的。人会因激励而发奋,人一受到表扬,他的积极性就来了,他会得意忘形而超水平发挥了。一个领导能不能看到周围人的优点,并不断激励他的优点,调动他的积极性,这点非常重要。不要合不得夸赞别人,不要老是想挑别人的毛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之所以会喜欢旅游,听音乐会、看戏、阅读名著,就是为了寻找真善美的东西,欣赏真善美的东西。我前两天给一对新人主持婚礼,在婚礼上我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交朋友是和人的优点交,而结婚呢,不但要欣赏对方的优点,而且必须包容对方的缺点。这是结婚和交朋友的区别。没有欣赏就不会有爱慕,没有宽容就不会有和谐。”无友不及人和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能找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会有上进心,如果你总是交一些不如自己的朋友,总是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地方,那你怎么上进呀?

文人相轻、文人相争、文人相斗。在政治运动的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弱点暴露得淋漓尽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出身高贵,官职九仪,相当于副首相,深受国王的信任,但是后来被驱逐出去了,為什么呢?是因为屈原这个人有着过于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性格上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造成他没有办法和别人搞好关系。千

古圣人孔子,在世的时候,一生不得志,30多岁满腹经纶,却找不到“工作”。后来孔子就找到了老子,俩人坐在黄河边上,孔子向老子发出了感慨:“时光一日不如一日,过了30多年,也没混出个人样来,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抱负在哪里?”老子就说:“你这个人啊,可能名利心太重了!爱积人之非,好扬人之恶,老是说人家有什么缺点,然后,身为人子,以己为高;身为人臣,以己为尚。你本来是下级,但是老说上级有问题;你本来是晚辈,却老说长辈有毛病。就像老虎过大街一样,体未到风会抖,这样谁还敢理你?”孔子这才感悟到老子的话说得真有道理。

领导的艺术与修养

领导和名人一样,经常是在被人追捧,被人表扬,被人歌颂的环境中走出来的,是被人欣赏的人。久而久之,他就只愿意听别人欣赏,而不愿意欣赏别人;只会自我欣赏,陶醉于自我欣赏,而不去欣赏别人。如果一个人听不到别人的批评,那就要警惕,你可能有问题了;如果所有人都说你好的时候,反而更应该小心,因为可能这时候你就要开始犯错了。能听到不同意见是好的,如果大家都不敢说话,那就是坏事。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搞建设,作为一个领导者看人就要先看每个人的长处在哪儿。要把广大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好、保护好、引导好,把广大基层干部这种创优争先、改革创新的精神发挥好、保护好、引导好。这才是最基本的。什么时候都不注重调动基层的积极性,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比别人高明,这就大错特错了。真正的活力在基层,所有的事情都在基层突破。领导对基层要了如指掌,而且要不断强化对部下优点的记忆,学会欣赏,学会表扬,由领导带头,营造一个相互欣赏的氛围。当一个团队彼此都看到优点的时候,这个团队就会充满上进心,这就是一个优点的结合体;反过来,一个团队如果相互盯着缺点的时候,这个单位就是一个缺点的结合体。

亲和力,也是很重要的领导力。凭借你的学识、人品、风范,还有你对别人的说服力、影响力,使别人心悦诚服地追随你,跟你干事,这才是一个高层次的领导者。但亲和力不是简单的一个人的随和,而是指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本质上是指如何处理别人和自己的关系问题。那么,亲和力从哪里来?我觉得是从爱亲人开始的。亲情为大,孝敬为本。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全解决了。什么是孝心呢?就是以知恩图报之心对待天下人,不求名利、不求荣誉。中国的人文观,就是先讲父子,再讲君臣,三讲夫妻,四讲兄弟,五讲朋友。这就是五伦。比如说父慈子孝,长辈对孩子要慈爱,往辈对长辈要敬重,这就叫孝敬,这是一条关系。再比如说君臣有礼,君对臣以礼,臣对君以忠。这又是一条关系。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或者是作为一个好人,他都应该遵守这套做人的基本规范。

要善于把各种关系处理好,这是很重要的领导才能。不能把当官的架子带到生活中去。世界上最无私的关系就是父母父子关系,或者说是师生关系。世界上最平等的关系是同学之间的关系,无论你官职再高,见到老师还是老师,见到同学还是同学。如果和老师同学吃饭的时候,你说什么都要听你的,那就乱套了。热爱人,就要从热爱身边的人做起。关爱天下,就要从关爱身边的人做起。孔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近的人高兴了,远的人就来了。只要把周围的关系处理好了,这就是世界的一部分,这就是天下的一部分。领导和上下之间的关系,在公开场合要讲礼仪,要上下有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能没有规范。但是,离开这个位置之后,人和人之间就是平等的。这点很重要。

关于领导的修养和境界,我简单归纳为六点:第一、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永远面向未来,富有理想,能够描绘出美好的远景来激励大家前进,能超脱眼前,看到未来。第二、当机立断。当机会到来的时候,应迅速作出决断,因为机遇是时效性极强的资源,给你机会你不用,你一定会受到惩罚的。所以说,机会到来的时候,千万要抓住它。第三、求同存异。既要能够求大同存小异,又要能够求小同存大异,因为领导的工作最重要的在“同”上。能不能认同,能不能同心,能不能同意,这是最重要的领导工作。第四、大智若愚。一个领导没智慧不行,但处处表现自己的智慧也不行,处处显得比别人高出一头更不行。难得糊涂,就是说要真聪明假糊涂,装糊涂。第五、要助人成功。一个领导自己成功不算成功,要让周围的人都成功才叫成功。这是一个生活哲学。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自己活的好,不让别人活的好,那么最终自己也肯定活不好,别人肯定饶不了你,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第六、上善若水。这是老子《道德经》里阐述的最重要的思想,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要像水一样呢?因为水哺育了万物,但它从来不与人类争利,这是很高贵的境界,利它而不争。水能以柔克刚,不争强斗勇。水是非常善变的,它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呈现不同的形态,遇到哪种色彩就会变成那种色彩,遇红则红,遇蓝则蓝,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它有着非常好的适应性,它是百态的。人如果在社会上能够像水一样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的话,顺应逆境,各种麻烦最终都能为我所用,这就是最高的境界。善为人者位之下。就是说我把自己放得低一点,把别人放得高一点,正因为我低,所以海纳百川。你把自己放低一点,也没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你把自己看得高一点,你也没有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就是说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不要觉得处处比别人强,处处展示你的优越性,要把自己放低一点。当然水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比如润物细无声,它的渗透性、活性、灵性,流水不腐,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智慧。如果说人的修養境界能够达到水的境界,那么这就是人的最高境界。

篇5: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人”字有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支撑,首先要学会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怎样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怎样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人”字都撑不起,又遣论为官?做人就要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要诚信、要坦率;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要正直、要忠诚,真正做到“不诱于誉,不恐于诽”。作为一名党员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职守,要有宽容之德、厚道之品,要有善良的心,还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得以官不荣,失官不辱”,勤奋努力地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毛泽东同志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做人品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做事就要用心做事,善于做事,按规律办事;为官掌权,更要为人民、为社会做事,做事要以谋为基、以实为重、以智为要。一要高

站位虑事。领导干部做事站位的高低与否,与他的眼光有直接的联系。眼光的长短和宽窄,是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前提。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干部,眼光一要长,二要广。所谓长,就是在科学分析、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对事态的发展及走向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能成就大事的人,不会被眼前的暂时利益所蒙蔽,能够清晰地辩识事情的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进行取舍。二要高水平谋事。一个人工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谋事的能力。“谋”,在做事的所有环节中至关重要,对一件事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未必见得。凡事只要认真、科学、积极地去谋划,胜算就会掌握在自己手中。“谋”,可以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把常规转化为超常规,甚至把似乎已成定局的失败转化为奇迹般的成功。“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三要高效率办事。做事高效首先在乎一个“勤”字。“勤”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手勤”、“脚勤”、“脑勤”。“手勤”,就是要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确保上级政策传达、落实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保证本单位、本地区工作信息的及时上报、反馈;“脚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脑勤”,就是要结合工作勤于思考,从领导的角度思考应该提供什么信息、作出什么部署;从群众的角度思考他们缺少什么服务、目前有什么要求;从下属的角度思考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总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切不可惰性缠身,否则就会误事、误民。要立志做策马奋蹄的先行者,万不可做得过且过的撞钟僧。

做官就得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官,不愧对手中权力和责任,不愧对人民的期望和信任。怎样当好一名领导干部时,必须做好“四者”:即要做好一名政治过硬、道德高尚的贤者,做好一名善学好问、知识渊博的智者,做好一名多谋善断、讲究艺术的能者,做好一名胸襟开阔、心中有爱的仁者。为官之人还要有一身正气,坦坦荡荡,以民为本,视民为根,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的喜乐哀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结合工作实际,应该提倡“四力”和“五心”,“四力”即共产党员、国家职工、国家干部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人民群众“听得进”;二要有迅速拉进群众距离的亲和力,让人民群众“坐的住”;三要有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让人民群众“信得过”;四要有驾驭复杂局面和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各种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及时地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在具备以上四种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五心”:第一,对来访的人民群众要热心,不能对他们冷漠相待;第二,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有同情心,要学会换位思考,深刻的体察农民群众的疾苦;第三,为人民排忧解难要有诚意,诚心,不能半心半意;第四,在处理复杂问题和解决棘手矛盾遇到阻力时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不能遇到难事就半途而废;第五处理疑难问题要有打持久战的恒心,有了这“四力”和“五心”,才能把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擦得更加明亮,真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爱民、亲民、为民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做人、做事、做官,三者是有机的结合体,是紧密相连的,他

篇6:如何做事做人做官

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好地诠释了做人、做事、做官的关系与内涵。我认为,“以德为本,以诚为根,以善为贵”,谓之做好人;“以谋为基,以实为重,以智为要”,谓之做好事;“以民为本,以政为先,以纪为则”,谓之做好官。

做人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做人并非顶天立地,只需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和自已的良心。与人交往,义薄云天、赤心相待,就会金城所致、金石为开,就会获得珍贵的友谊;记人之善、忘人之过、无愧于心、隐恶扬善,乃圣人之举。我们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德报怨,以善报恶,不是懦弱,不是无能,是一种胸襟,是一种雅量。慷慨解囊、乐善好施,不是无识,一种厚道、是一种仁慈。

做事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举步为艰之事亦会迎刃而解,推三阻

四、挑肥检搜,手到擒来之事亦可一无所成。当然“愚者喑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实干、苦干,更要巧干,凡事要深思熟虑,把握事情的规律,辩明事情的事非,要有恢宏大气的深谋远略,使事情化凡为简,要事急干,急事早办,动必量力,举必量技,起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做官要有益于民,清清白白。芸芸众生中,有人流芳千古,有人遗臭万年,有人名垂青史,有人烟消云散。当今和平年代,第 1 页

虽忠奸难辨,但清贪可论,清贪犹如泾渭,民重自有天平,你的每一步都在书写自已的历史。做官只是多了一份责任,首先管好自已,再去管好别人,做一个人民满意、群众认同的官;做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不愧对手中的权和和责任,不愧对群众的期望和信任。要以民为本,以民心为根,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自然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总之,“官声誉起为民事,业绩成于跬步行”,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官,都要常怀“进取之志”和“为民之心”,只求无愧于人生。

篇7:做人做官做事

做人要有人品,堂堂正正。人品就是人的品质,是人的基本精神风貌。领导干部位高权重,人品如何至关重要。我感到,领导干部在人品修养上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做人与做官的关系,把理想信念作为人品修养的方向。江泽民同志曾告诫我们,要想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可见,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容易跌跟头。要做一个好人、好官,最根本的是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一个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良好道德品质。从更高的层次说,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做到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二要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把执政为民作为人品修养的重点。凡为官者,有职、有权、更有责。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权力是人民给的,责任就要为人民服务。如果把权力和责任的意义理解错了,权力就要变质。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决不能把权力单纯看成是个人努力的结果,甚至是私有财产,否则就背离了权力的人民性;一定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做到深怀

爱民之心,多谋富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一定要自觉改造思想,净化灵魂,坚持按原则用权,过好权力关。三要处理好自律与监督的关系,把坚持“四自”作为人品修养的关键。自律是关键,监督是条件。要做到严格自律就是要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做到社会再变,思想不能浮躁;诱惑再多,步子不能乱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做官要有官德,清清白白。德乃为官之魂。行德则兴,悖德则崩。官德不彰,民风难淳。官德,概言之就是立党为公之心、勤政为民之举、廉洁自律之行。应当肯定,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坚定的,官德人品是好的,群众是满意的。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失德问题尤为突出,有的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有的贪图享乐、玩物丧志,有的官气熏天、横行霸道,有的信念丧失、求神拜佛,有的趣味低级、包养情妇,等等。这已成为腐败屡禁不止的重要诱因,极大地损害了执政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官”字是加在我们肩上的一种符号,作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还是要把它看淡些。早在1923年,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忠告,告诫我们,人生在世,无论干什么,都要有鸿鹄之志,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做出一番成绩。一个人对官位的追求多了,就必然会谈化事业、懈怠工

作。如果工作标准跟着“官”念走,精神状态跟着情绪走,甚至被个人的“小九九”牵着鼻子走,就永远产生不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官位,以执着的追求对待事业,以坦诚的胸襟对待同志,才能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爱戴。当受到“官”念诱惑时,要经常想一想组织的培养、职责的要求、亲人的嘱托和群众的期盼。时刻牢记温总理语重心长的嘱咐:“一个人职位再低,只要为人民做好事,人民就会永远记住他。一个人职务再高,不为人民办好事,终究会被人民唾弃。”把这些问题想深了、想透了、想细了,我们干事业就会有明确的方向,尽职责就会有清晰的思路,抓落实就会有一流的标准,谋发展就会有不竭的动力。

篇8:做官做事与做人

一、做人要以德为师,忠孝两全

一要做一个齐家尽孝的人。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更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笔者认为选拔任用干部时,除对其政治品德考察外,还应将“孝道”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因为讲孝道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更是提高干部道德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能否孝敬父母是衡量干部品德优劣,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干部连父母都不孝敬,他就不可能有对工作的爱,更不可能有对事业的忠诚。

二要做一个于企尽忠的人。作为一名国企干部,就要忠于企业,就要有“责任感”。干部对于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在其位谋其政,确保一方平安。要敢于担当责任。这不仅是为官的要求,更是做人的根本。一个领导干部,从他敢不敢担责,不仅能看出他的官品,也能看出他的人品。要想真正做到“让上级放心,让员工尊重”,首先要做责任心强和敢于负责的人,不推卸责任,不转移矛盾,不做老好人,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

三要做一个忠孝两全的人。在党的理论和实践中,忠、孝与党性是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孝是忠的思想道德基础,忠是孝的延伸和扩展,可以说:不孝必然不忠,忠孝合而互补。当然,在员工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舍弃个人利益,而维护员工利益并不等于说就是不孝,而是孝的延伸和扩展,是大孝!只有先孝敬父母,进而推己及人,由小孝到大孝,才能在工作上忠于职守,履职尽责,最终达到“大义至孝,忠孝同一”的至高境界。

二、做事要以成为果,知行合一

一要高起点谋事。作为国企领导干部,要想干成事,必须心中装有“事”,并把这个“事”充分融入于企情民意之中,从而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要科学制定计划,分出轻重缓急,列出行事日历,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立足每天,着眼全年,越是有前瞻性,工作就越顺手;做计划还要掌握关键性问题,决不能因琐碎的事而影响主要工作,必须明白做好20%的主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

二要高风格处事。高风格处事是一种思想境界,更是一种眼界和胸怀。眼睛盯着事业发展的大局,心里装着员工群众的利益,在对待个人进退得失时就会多一份坦然,在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时就会增几分大度。以这样的态度处事,就会扎牢成就事业的根基,就会使企业成员之间讲和睦、讲团结、讲互助、讲共勉,真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作、合拍、合力、合心,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要高效率办事。要丰富管理经验,注重平时积累,熟悉掌握业务的发展规律和工作动态,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把握大局方向,找准主要矛盾,并及时有效化解矛盾。要敢于“背叛”自己,作为一名高素质的管理者应善于适应矛盾、分析问题,拥有开阔的思维,及时地批判自我、否定自我,敢于面对自我并抛弃旧我,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纠偏并形成闭环,不让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三、做官要以民为本,务实履职

一要有秉公为先的正气。孔子说:“政者,正也。”公正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应该是做官第一位的原则。处理问题做不到公正,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为群众说公道话,他的为官准则就会受到质疑,正像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之人如果能够以民为本,视民心为根,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会保持“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够秉持公正,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

二要有带头实干的勇气。所谓“带头”,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带头从我做起,给职工以方向,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在克服困难时带头从我做起,给职工以信心,起到主心骨的作用;在大家迷茫困顿时带头振奋精神,给职工以希望,起到指明灯的作用。所谓“实干”。就是要把真抓实干作为践行宗旨的最好体现,苦练抓落实的基本功,尽职尽责,尽心竭力,克难求进,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干事业、求发展上,做到善谋大事,乐办小事,多办实事,常办好事。

三要有勤政廉洁的风气。作为新时期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应做到“六勤”,即手勤、脚勤,做深入基层的务实型管理者;口勤、嘴勤,做周到细致的服务型管理者;脑勤、心勤,做善思善悟的智慧型管理者。要做清正廉洁的表率,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厘清公与私、权与利的关系,强化理想信念,净化思想观念。既要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同时还要管好家人、管好队伍、管好下属,努力做一个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干事不出事”的好干部。

上一篇:肖田中小学学校简介下一篇:局科级领导竞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