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2024-06-28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精选9篇)

篇1: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修道士有不同的两面。

一位画家想画耶稣,可是他四处寻找也没找到一位本性纯正的人,最后画家在修道院内找到了一位修道士。无论是外形还是秉性都符合自己的要求。画家完成这副之后就享誉画坛了,当然哪位模特道士也得到了不菲的回报。

后来有人提议:既然画了圣人耶稣,也应该画一画魔鬼的撒旦天使与魔鬼读后感天使与魔鬼读后感。画家认为有道理,于是就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位十分理想的人选,惊讶的是也是一位修道士。当修道士知道自己要被画成魔鬼时失声痛哭。画家不解的问:你问什么哭,你不想被画吗?修道士说:以前你画的圣人找的人是我,现在画魔鬼找的人还是我。画家问:怎么会这样。修道士娓娓道来:自从得到那笔钱后,我就去花天酒地,把钱花光后为了满足遇止不住的欲望,就去偷、去抢、去骗……最后锒锒入狱。

圣人是他,魔鬼也是他,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修身养性就是要压制住自己心中的魔鬼撒旦。

故事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虽然剧情曲折,可是整个故事的目标非常明确一一找到被自称光照派从欧核组织偷走并藏在梵蒂冈的具有毁灭城市威力的反物质。因此做到了多而不杂,乱中有序,并且因为故事中的所有地名、机构名、研究成果,甚至是绘画、雕塑作品名,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并且非常著名的,因此给人一种超乎想象的代入感。

科学与宗教的论战成了这部小说的主题。

这一论战,从一开始便从未停止过,几百年前,不计其数的科学家遭到教廷的迫害,乃至几年前,是讲授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是宣传上帝创世仍是西方大学里争论不休的问题。

缺少信仰的年代,在科学加速发达的现代社会,许多古人无法解释、只能托辞神迹的奇异现象都有了合情合理的客观解释,我们不再相信上帝造人,因为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因为在茫茫星球中,地球只是其中渺小的一颗,在地球之外,还有更多的星球,还有我们不了解的生物。

上帝不能操纵生死,但科学可以,它可以延缓衰老、减轻病痛,甚至还能克隆一个你自己。这在科学的前进中,宗教节节败退。宗教曾经试图蒙上人们的眼睛,试图以残酷的对抗来阻止科学的进程。光照派,一个被宗教蛮横对待的科学家们秘密组织起来的地下组织,最后却在一个宗教狂人的操纵下复活,并险些声名狼藉地成为这个他的垫脚石。宗教狂人最终在事实败露后自焚,但他在失势前的一番演讲或者能够让科学停下高昂的头来。科学是没有灵魂的,它或者可以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人类心灵需要的指引,科学却毫无办法,这或者也是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最后会矛盾到折磨自己肉体的缘故吧。人们面对大自然,不再敬畏,甚至蛮横地对待与自己共存的资源。人们忘了善与恶的界限,盲目地为着一时的利益奔忙,毫不顾及自己抛却了什么。当心灵不再向善,科学带来的是否只能是毁灭?当人类不再忌恶,我们的前方是否还有光明?

篇2: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我很欣赏这一段,真的,我终于了解到,为什么那么多人信仰那些不可能存在的上帝。因为,他们让人类找到了精神的归宿,灵魂的栖息之处,信仰的支柱,在他们的天堂中,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没有痛苦与战争,一切在上帝的召唤下,他们能有平静的心境去接受现实的世界,也许你会说这是逃避的做法,但无疑,他们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接受了一次对心灵的净化,聆听了一次心底的声音,这些,难道是高科技能带来的吗?精神上的慰藉,只有在自己的主宰的领域去获得吧,而这信仰的力量是我们不可想象的,邪教的引领下的天安门广场的自焚,每次吃饭前的祈祷,还有不吃猪肉,绝食,做礼拜,这一切一切,我原先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一下子变得理所当然,信念的力量也许比科学的理念强大得多吧,超越了肉体的痛苦,来到了精神层面,何等让人惊异,却在情理之中。而科学,让世界朝着我们所想的方向发展着,我一直认为,是科学让我们变懒惰了,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到机器人保姆,古时诸葛亮摇着羽毛扇子指挥千万士兵,布阵,战斗;到现在,司令员在凉飕飕的空调室中倒数“3,2,1,发射。”一支导弹就在地球表面刻下战争的痕迹,简单,快捷,一句话就能摧毁世界。科学是为了建设更美好的世界,但是,在这过程中,科学毁灭了本来美好的世界,让世界变得伤痕累累,一片疮痍,一片混乱。我现在诧异了,究竟核能是为了发电,还是为了未来的战争。当我背着政治时事,什么时候,第五轮第三阶段讨论朝核问题在哪召开,第六轮呢?我不知道,背这些意义何在,我不知道,伊朗,以色列,黎巴嫩,伊拉克,阿富汗,美国,它们的问题何时才能解决;我不知道,既然人类出生就代表了以后的死亡,为什么,人类还要出现在世界上,接受地球的批判,又或者,做着毁灭世界的举动;我不知道,发生的事情是否会出现,我不知道,我喜爱的企鹅会不会有一天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不知道,我的后代会不会迎来第九个冰河世纪;我不知道,世界的混乱是否会一直持续,还是有真正的世界新秩序的出现;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也许,信仰让人类在混乱的世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所以宗教才会一直传扬下去,与科学共存吧,“存在就有它的必然性”,也许,宗教与科学也会有一天联合起来,我希望在世界将近灭亡之时,宗教让人类不再恐慌,而科学寻找另一个世界安定人们,宗教与科学结合,我们世界才有获救的可能吧……

篇3: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关键词:理想丈夫,王尔德,女性形象

在王尔德创作的众多戏剧中,喜剧《理想丈夫》可以说是最著名也是最成功的一部作品。故事发正在当时英国的一个上流社会家庭。故事的男主人公罗伯特·切尔顿爵士是外交部的副秘书。但是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为了能得到荣华富贵出卖过一个内阁秘密。现在他的这个不精彩的过去被切弗雷夫人知道了,而且切弗雷夫人企图以此来威胁切尔顿爵士。切尔顿爵士陷入了万分痛苦之中,十分担心他的妻子知道这件事,更担心他的政治生涯也因此毁于一旦。虽然中间经历了很多曲折,但在好友戈林的帮助下,切尔顿爵士摆脱了困境,一切问题都得以圆满解决。可以说整个故事在王尔德巧妙的构思和描绘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诙谐幽默又不失哲理性。这其中的两个女性形象也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广大读者的注意力,她们就是切弗雷夫人和切尔顿夫人。读者能很容易发现这两位女性在维多利亚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典型的女性形象,而且两人的形象又恰恰处在一个对立面。而从这两位女性形象身上也能看出一些王尔德对于女性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切弗雷夫人和切尔顿夫人其实是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阶层的,或者说她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切弗雷夫人是一个被社会抛弃了的女人,而且由于她的一些轻浮的举动和风流韵事,人们将切弗雷夫人视为一个不检点的女人,是被人们嘲笑的对象。切弗雷夫人经常是满嘴谎言,而且她喜欢涉入到那些流言蜚语之中。这些都让她的人格大打折扣。切弗雷夫人更像是一个“女魔鬼”。切尔顿夫人则完全不一样。她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夫人,有着很高的社会阶层意识和道德意识。因此切尔顿夫人的生活与罪恶和污点是毫无交集的。所以切尔顿夫人在这里代表着“天使”的形象。由此可见,这两位女性处在一种对立面上,但是在对立之余又能找到一些共同之处。切弗雷夫人和切尔顿夫人曾经都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只不过最后由于她们对于权力和地位的强烈欲望,曾经的追求已变得扭曲。一个是钩心斗角,追逐财富,另一个则是攻于心计,以求美名。

一、切弗雷夫人

切弗雷夫人可以说是王尔德作品中极少数的一无是处的人物形象之一。她精明、机智过人,但从来都没有以诚待人。切尔顿夫人和切弗雷夫人中学时曾是校友。在切尔顿夫人的记忆中,中学时代的切弗雷夫人在众人心中就已经没什么好口碑了,而且还经常偷东西。而且,她和切尔顿爵士还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她也是白手起家。因此,切弗雷夫人会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以谋取财富和地位。她甚至不惜利用自己的身体和人格以达到目的。一般情况下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害怕流言蜚语,但是切弗雷夫人不怕,流言蜚语已成为她达到目的的有力武器。

但是与此同时,切弗雷夫人也会通过不断付出与努力来给自己在男人的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法国女性主义者波伏娃这样说过,在与男人的关系中,女人是“他者”,女人并不生来就是女人的,而是在后天中变成了女人。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形象是什么样的呢?会是一个家庭主妇,在家里相夫教子,会开茶会与其他贵妇聊天。但是切弗雷夫人完全挣脱了家庭这一枷锁,成为了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她有着足够的胆量去威胁切尔顿爵士,而且还敢和他讨价还价。这不能不看成是切弗雷夫人也想拥有和男人一样的社会地位的一种暗示。她这么做是想超越社会上固有的男尊女卑的等级关系。但是她的太过攻于心计和她的不正当手段,还有她那对地位和财富的强烈欲望已经让她堕落,致使她最终也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切尔顿夫人

那么,相比之下,切尔顿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一个有着自尊和自立品质的典型的维多利亚女性。中学时期的切尔顿夫人是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而且经常会得到良好品行奖。就像她丈夫描述的那样,切尔顿夫人对软弱和诱惑一无所知。她是一个出色完美的女人,有时完美的几近冷酷,毫无仁慈可言。切尔顿夫人就像是一个纯洁无私的天使,富有同情心,美丽迷人。

而在进入婚姻生活之后,切尔顿夫人经常去的地方则是妇女自由协会。切尔顿夫人对像工厂提案、八小时议案、议会选举等等这样的事情有着极大的热情。可实际上这些对于一个女性来说通常是极其无聊的东西。但对于切尔顿夫人来说呢?她则认为这些才是有用、有意义的事情。切尔顿夫人对政治问题也非常热衷。所以她才会知晓阿根廷运河计划的来龙去脉。当切尔顿夫人知道切弗雷夫人以此事来威胁她的丈夫切尔顿爵士的时候,切尔顿夫人勃然大怒。客人们一走,她便找到她丈夫,当面质问切尔顿爵士切弗雷夫人所说的是否属实。不管切尔顿爵士如何解释,切尔顿夫人都不愿就此罢休,一定要追问到事情的真相。她甚至这样对她丈夫说 :“你会写信给切弗雷夫人的,对吧?”“不管你已经向切弗雷夫人许下的什么样的承诺,你都要收回!”切尔顿夫人这样咄咄逼人的说法让他的丈夫切尔顿爵士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所以这里就表现出了切尔顿夫人的一种女人对丈夫的绝对专制控制的强烈欲望。在切尔顿夫人眼里,她三丈夫是理想与完美的化身,她不能忍受她的丈夫人生中有任何瑕疵,人格中有任何污点。所以当切尔顿夫人知道她丈夫真实的过去,知道她丈夫的财富都是来自那不高尚的行为,切尔顿夫人毫不犹豫地要和她丈夫分开。就像伍尔夫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人过于完美地简直像个幻影,完全的不真实。切尔顿夫人就是这样的。她是完美的天使,她的身边的一切也必须如此,容不得任何不美好的东西。这样的女人固然美好,但是太过虚幻。其实切尔顿夫人这样也是为了能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位置。与切弗雷夫人相比,切尔顿夫人是靠着所谓的纯洁的爱这样武器以在男人主导的社会中保全自己的地位。

三、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

从切弗雷夫人和切尔顿夫人这两个女性形象可以发现在当时那种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不平衡性。《性政治》中就有提到,父系氏族社会让女性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或者说女性被看成是比男性低一等的。而这种男性高高在上的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女性也因此被牢牢地束缚住了。其实这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解释了这两位维多利亚女性的行为。正是由于这种无时无刻都在受约束的生活让她们想要颠覆这样的以男性为主导的父系氏族社会。对于像切弗雷夫人这样聪明机智、有远见,但又没有机会可以像男人一样在社会中打拼的女人来说,她只能依靠她的女性魅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切尔顿夫人则是通过将她丈夫所取得的成就作为自己的基石来达到目的。可以说这两人的做法都是极端的。也因此切弗雷夫人成为了一个有着太多污点和瑕疵的女人,而切尔顿夫人则是一个过于纯洁的女人。

篇4:天使与魔鬼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班主任工作复杂而艰辛,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位班主任,我的班主任观就是:班主任必须是天使与魔鬼的综合体。

关键词:班主任;班集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天使的爱心,把爱播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爱是美德的种子,美德的秘密就是爱。爱可以改变命运,爱可以成就未来,爱可以促人成功”。班主任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去因材施教;在学生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们打气加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他们心灵受到伤害的时候不着痕迹地给予他们关爱;教会他们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团结;有一颗天使爱心,班主任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最适合成长的环境。这样班主任和学生们之间就不会有距离感,师生就会是一个整体。

但是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也需要严格约束需要惩罚。班主任也要充当“魔鬼”的角色。这里说的“魔鬼”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青面獠牙,穷凶极恶的反面角色,而是是非分明,讲究原则,该惩罚时绝不姑息纵容的一种行事作风。对待任何一名学生,无论他是优等生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只要他违反了规则就必须要让他受到相应的惩罚,让他在教训中懂得一个人必须为他的行为,尤其是错误的行为承担责任的道理。当然惩罚是一种纠错手段,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以触动、唤醒学生心灵为目的。

另外,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必须做到的是:先教会学生做人,然后再去教学生如何做学问。与人相处需要理智,需要感情,需要真诚。一名小学生,他(她)在现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正是长知识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阶段。“教书育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基本道理。德育第一,更是无庸置疑。但,现实中的教育教学,却把很多的精力与时间都投入到了抓智育上来,为什么?肯定是升学率在起相当大的作用。我们不能把抓升学率看成什么洪水猛兽一般不可理解或天经地议。学校生存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你的升学率,没有这个法宝,谁敢把学生向你的单位送?然而,我们很多领导、家长,甚至于我们在一线辛勤工作的班主任却忽视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学生是人而不是机器!!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教育不是农业,也不是工业。表面上它道出的是教学时应注意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实质上它提示人们应从人之本质出发,尊重他们身心发展之要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与品质,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学会做人,到底教学生做什么样的“人”?

一、教会学生生活

生活的面是很宽泛的。学生将来必定要走向社会与人交往。作为班主任,首先应经常性地提示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与交流时,要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尊重。要明白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理解别人也必然得到别人理解,尊重他人更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万事都有根源,应学会求根溯源。因此,将心比心,以心照心,坦然对待自己周围的功名利。对于别人所犯的错误,甚至是不可饶恕的错误,既不能兴灾乐祸,也不可以牙还牙。“退一步海阔天空”,理智地处理同学间的关系,展现为人大度之魅力,实乃一种风度,一种风范。

二、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又一个基本准则

尊重什么?我认为班主任要经常性地告诫学生,尊重教师,尊重同学,尊重周围人的劳动是获得别人尊重的重要表现。尊重别人的人格,更是提醒自己注意的大问题。不给他人起侮辱性的外号,不当众面接别人的短处,不张口骂人,不随便打人,对人有礼貌,做事有分寸,不过度夸耀自己而有意贬低他人等等,都是尊重的表现。

三、教会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经常性地反省自己,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当自己取得成绩之时,首先应把这份荣耀与荣誉给予别人。应当明白,如果没有周围人,一群有名的还是无名的,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他们都在你的成长中有意无意地帮助了你,从而成就了你,多想想:如果没有他们,我还会有这样的成绩与成就吗?如果我的周围生活着一群让你无法生活的人,我还会有这样的成果吗?自己的衣食住行哪一样离开过别人?……多想想这些,然后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感激大家,人人都这样,我们还会担心生活不美好,还再恨周围污秽的事太多吗?作为一名班主任,你可能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出现过譬如座位的安排,后进生的带动等问题,这些问题真的想做好实在是很难的。但,如果你的班级中的学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你还怕什么工作做不好,什么问题解决不好呢?

同时作为班主任,手中都有两件宝:“糖果”和“木棒”。“糖果”就是我们常说的表表扬与奖励,“木棒”就是我们常说的批评与惩罚。只有“糖果”会让爱泛滥成灾,学生虽然在肯定中得到了赏识,但太多了就会飘飘然,失去前进的动力,班主任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慢慢淡化天使可爱的一面,而变成一个软弱的老妈妈形象;而只有“木棒”则会让学生的自信心一点点消失,学生会感到压抑感到愤怒,也会让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变成真正的魔鬼。

篇5: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也许,信仰让人类在混乱的世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所以宗教才会一直传扬下去,与科学共存吧,“存在就有它的必然性”,也许,宗教与科学也会有一天联合起来,我希望在世界将近灭亡之时,宗教让人类不再恐慌,而科学寻找另一个世界安定人们,宗教与科学结合,我们世界才有获救的可能吧……

世界是一个对立,是一个矛盾,有生有死,有起始有终点,所以我始终相信,世界也有它灭亡的一刻,正如每个人都有寿终正寝的一天一样,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惧怕死亡,因为这是每个人的归宿,任何人都不能逃脱,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会选择坦然接受,于是我喜欢冒险,想到喜马拉雅山感受世界之巅的壮烈,想到南极看看企鹅那个笨拙的身体,想看看风雪掩盖的登山员的尸体,我并不惧怕他们,因为那是他们的信仰让他们步上不归的旅程的,因为他们没有遗憾,没有后悔,他们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难道我们不应该心生敬佩吗?

篇6:天使与魔鬼--观后感

丹.布朗,他笔触是很细腻、很细腻的。

读后感

描述一场宗教与科学的较量:虔诚的上帝信徒——“欧核中心”的杰出科学家列奥纳多·维特勒毕生致力于以科学的手段证明神的存在。他和其养女维多利亚在实验室里进行了高度机密的实验,成功制造出了一种极其强大的能量——“反物质”。在这个重大发现尚未对外公布时,列奥纳多就在实验室里惨遭杀害,一个眼珠被挖走,胸口赫然印着一个神秘的标记——“光照派”。更令人震惊的是,藏在地下的反物质不易而飞,而这些反物质一旦与物质相遇,便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足以摧毁一座城市。哈佛大学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应邀前来参与调查。就在当天,失踪的反物质被人发现位于梵蒂冈地下某处。离开了实验室的反物质会在二十四小时后自行爆炸。这天正是天主教教皇选举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首领汇聚在梵蒂冈城,藏在地下的反物质如同一枚定时炸弹,如不及时找到,整个梵蒂冈城便会在顷刻间灰飞烟灭。罗伯特与维多利亚在查找反物质的过程中,竟发现传说中几十年前就消亡的光照派还活跃于世,而且世上许多科学家皆是其成员。光照派沉寂了几十年之后,竟然瞄准教皇选举止日对基督教进行复仇,而寻找凶手及光照派的线索竟藏在伽利略和弥尔顿的作品中!于是,一个个惊世之谜随着情节的深入而被揭开。

科学与宗教的论战成了这部小说的主题。

这一论战,从一开始便从未停止过,几百年前,不计其数的科学家遭到教廷的迫害,乃至几年前,是讲授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是宣传上帝创世仍是西方大学里争论不休的问题。

缺少信仰的年代,在科学加速发达的现代社会,许多古人无法解释、只能托辞神迹的奇异现象都有了合情合理的客观解释,我们不再相信上帝造人,因为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因为在茫茫星球中,地球只是其中渺小的一颗,在地球之外,还有更多的星球,还有我们不了解的生物。

上帝不能操纵生死,但科学可以,它可以延缓衰老、减轻病痛,甚至还能克隆一个你自己。这在科学的前进中,宗教节节败退。宗教曾经试图蒙上人们的眼睛,试图以残酷的对抗来阻止科学的进程。光照派,一个被宗教蛮横对待的科学家们秘密组织起来的地下组织,最后却在一个宗教狂人的操纵下复活,并险些声名狼藉地成为这个他的垫脚石。宗教狂人最终在事实败露后自焚,但他在失势前的一番演讲或者能够让科学停下高昂的头来。科学是没有灵魂的,它或者可以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人类心灵需要的指引,科学却毫无办法,这或者也是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最后会矛盾到折磨自己肉体的缘故吧。人们面对大自然,不再敬畏,甚至蛮横地对待与自己共存的资源。人们忘了善与恶的界限,盲目地为着一时的利益奔忙,毫不顾及自己抛却了什么。当心灵不再向善,科学带来的是否只能是毁灭?当人类不再忌恶,我们的前方是否还有光明?

电影远远没有小说那么优秀.一本深度探讨了宗教和科学之间微妙关系的小说被改编成了一部纯粹的科幻动作片.特别是电影的结尾, 小说中的结尾是整本小说最精彩的一部分,所有的真相都是在最后一刻揭晓的, 而电影却把最精彩的一部分“和谐”掉了.对于书迷来说这是实在是很让人失望的, 不过这样改编也自然缓和。==但是情节紧凑逻辑还是很严密的。

改编电影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小说的魅力,并有所发挥,节奏和镜头把握得很出色,可见导演和编剧的功底。

电影是一门诞生在城市生活中的艺术,因此城市文化也在电影的艺术表现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个星球上一座座伟大的城市都曾无数次出现在电影作品中,并以他们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影片带来特定的基调和美感,也为动人心弦的情节展开提供了舞台。而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一座(至少一座)伟大的博物馆,汇集着人类文明和艺术的精华,也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居住的殿堂。

当作为电影观众的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博物馆,或许能够有如身临其境般地欣赏一件件慕名已久的佳作,又或许回忆起自己曾经徜徉其中时陶醉不已的美妙感受。而当我们作为游人第一次涉足某座倾心向往的博物馆时,也常常会因为来到了哪部自己喜爱的影片中一个熟悉的场景而会心一笑。

出现在电影中的博物馆数量之众,不胜枚举。而博物馆在影片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多种多样。或烘托故事情节,或映射人物性格,或暗示历史文化背景,或提点哲学心理思绪。在文艺片里主人公心灵交流爱意萌生,在动作片中特工人员接头密会拯救世界,都曾发生在著名博物馆内。

然而,尽管这样,我们已能够看出朗 霍华德的努力:他花了很多力气在如何用画面表现书中某些略嫌枯燥的历史和理论段落,导致电影用来解释的时间被拉长,而在紧张的情节推动上又失掉了精力;视觉处理上,他不乏神来之笔,比如跨越历史的镜头叠和,和对历史传说部分的画面进行油画质感的处理;对于原小说的主题,朗进行了好莱坞式的化繁为简,仅借Tom Hanks版兰登博士问了一句:耶稣是人是神,为这个问题送死的人还不够多吗?--达芬奇密码改编至此,已是达到电影这种表达方式的极限了,小说本身的镜头感和节奏感比起天使与魔鬼来都要差很多,因此电影做到这份儿上,至少不能算是一部改编失败的作品,虽然有些小小的沉闷,也不乏闪光之处。

当然,如果想看视觉刺激或情节跌宕起伏的人可能会稍稍失望:在惊悚气氛营造的这个方面,电影失掉了小说来自精神上的惊悚,而侧重在画面上表现这一感觉。记得我通宵啃原著的那个夜晚,看到丹布朗如何颠覆性的解释最后的晚餐时,整个后背的汗毛统统竖立了起来--那不是一种来自鬼神或死亡的神秘主义惊悚,而是面对自己习以为常的历史/常识被彻底颠覆时,那一瞬间,来自精神层面失重的恐惧。而这种恐惧,虽然只有一瞬,却足以超越任何斯蒂芬 金所营造的恐怖世界。直到现在,我每每打量到名画“最后的晚餐”,仍然会有一丝深远的寒意沁出。而电影,用了更为形象的幻灯片形式来解释画中关于耶稣和女性化彼得的种种,看完之后只会让人发出“哇”的一声惊叹,而没有办法感受到用文字阐述出的惊悚。

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偏离了许久的兴趣重新回到宗教渊源这个神秘而沉重的话题上来。丹布朗在天使与魔鬼中探讨了宗教信仰在当代社会面临坍塌的危机,而达芬奇密码则是关于天主教和异教徒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或者说,是一个关于“我信仰的到底是什么”的终极问题。这个问题是不可能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商业影片中得到解答的。(作为一个职业化的导演,我们也可以看出朗霍华德压根没有认真解答该问题的打算)但如果电影能够引导观众自己开始思考这个问号,就可以算没有白拍了。

篇7:天使与魔鬼读后感800字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古老战争已经结束。”教皇内侍说。“你们赢了,但你们没有给出答案,因而赢得并不公平。你们如此激进地重定社会的方向,我们一度视为指路标的真理变得似乎不再适用,就是这样你们才赢的。宗教无法跟上你们的步伐。科学在以指数级的速度迅猛发展。它以自身为能源,如病毒一般。每一项新成就都为更多新的突破提供了契机。我们观看飞碟,热衷于通灵术,灵魂接触,魂游体外,心智探险活动—所有这些古怪思想都披着一层科学外衣,这些思想真是荒谬至极,他们竟然丝毫不觉羞耻。这都是现代灵魂绝望的呼声,他们孤独而痛苦。因为自身的文明发展以及无法理解任何技术之外的意义,他们感到残缺。”

这个科学之神是谁?那个给人以才智却没有给出道德标准告诉人们如何使用才智的神又是谁?给孩子火却又不警告孩子有危险,这是什么样的神?科学的语言没有任何善恶标准。科学教材教我们建立核反应堆,却从不问我们这个主意是好是坏。教会已经累了,我们一直试图做你们的指路标,现在已筋疲力尽。就在你们盲目追求更袖珍的芯片及更高的利润的时候,我们为呼吁和谐,已经竭尽全力。我们要问的不是为什么你们没有约束自我,而是你们如何才能约束自我?你们的世界转得那么快,哪怕你停留片刻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某些更能干的人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你甩在身后。因此,你们不断前进,你们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教皇云游世界恳请各国领导人限制使用核武器。你们克隆生物,是教会提醒我们考虑这种行为隐藏的道德问题你们鼓励人们利用电话,视频,电脑进行交流。是教会敞开大门并鼓励人们面对面交流,而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打着研究治病救人的方法之名,谋杀尚未出世的婴儿,又是教会指出你们的谬论。

一直以来,你们都宣称宗教无知。但不管你信不信,你都要相信这个事实。当我们人类不相信存在比我们强大的力量时,我们就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感。宗教信仰,所有的信仰都告诉我们有些事物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有些事情是我们要承担责任的。由于有了信仰,我们就会对彼此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一种更高的真理负责。宗教的不完美只是因为人的瑕疵。

篇8: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蝴蝶梦》是以第一人称的写法, 通过“我”的回忆, 描述了在德温特庄园发生的一切。该小说的写作背景是当时的男性主义者为主导地位, 女性附庸男性的父权社会。在父权社会里的《蝴蝶梦》小说出现了两个女性主人公, 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 下面从这两方面进行人物对比。

一、天使——父权社会里理想女性

《蝴蝶梦》这部小说中, “我”是一位听话、乖巧、温柔、体贴的女性, 小说中的“我”一直附庸着德温特先生, 看着他的脸色、安抚他的情绪、顺从他的意见等, 一切以德温特先生为中心的天使女性。当然, 在父权社会中, “我”就是理想女性的代表, 这种女性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当“我”成为了第二任的德温特夫人时, “我”的行为风格与吕蓓卡的行为风格成为两个截然相反的对比。

“我”的行为风格就是善于观察、不作声、小心谨慎对待周围每个人, 被动地接受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会无条件的服从德温特先生, 甚至对德温特先生有强大的依赖感。在这种附庸式的婚姻里, “我”的爱情地位是卑微的。和吕蓓卡对比, “我”却是德温特先生所渴望得到的伴侣。但在周围仆人的眼光中, 吕蓓卡却有更强的感染力, 以至于吕蓓卡已经去世那么久了, 仆人们对她还念念不忘。即使是“我”进驻到德温特庄园, 还是到处都存在着吕蓓卡的影子。可见, 吕蓓卡在德温特庄园的号召力, 不仅使“我”望尘莫及, 更让德温特先生无法比拟。

《蝴蝶梦》小说中, 提到了作为天使的“我”那么的顺从德温特先生, 其实是在侧面反映出来父权社会中, “我”必须是一个没有思想的、绝对服从的人, 这样才不会威胁到男主人的地位。而吕蓓卡与德温特先生之间, 吕蓓卡受到良好的教育, 聪明、热爱交际, 她与德温特先生是协议结婚, 没有爱情的婚姻里, 对于吕蓓卡来说是一种折磨, 但是吕蓓卡用聪明才智把曼陀丽庄园打理得欣欣向荣。相比之下, 德温特先生刻板、冷漠, 因此, 德温特先生与吕蓓卡比较起来, 太过于逊色, 使得德温特先生的男性权利毫无说服力, 造成男人在家中的地位受到威胁。

二、魔鬼——女权主义者

在《蝴蝶梦》小说里, 吕蓓卡被认为是一位极其恶劣的“魔鬼”。吕蓓卡与德温特先生的婚姻是无爱的, 他们之间签订协议, 要求吕蓓卡把庄园打理好。吕蓓卡被外界人认为是作为妻子的最佳人选, 她美丽、聪明、大方, 又把曼陀丽庄园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吕蓓卡就是德温特先生婚姻里的工具, 建立在没有爱情基础上的婚姻, 对于吕蓓卡来说, 简直生活在监狱中。但是, 从《蝴蝶梦》小说中可以看出, 作者虽然写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人物形象, 但是她们两个都是时代的牺牲品。吕蓓卡被认为是“魔鬼”, 她死在了丈夫的抢下。“我”虽然一直都陪在德温特先生左右, 在精神上一直都是病态的绝对服从, 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空间, 德温特先生想起了“我”就会拍一拍, 像一只温顺的小狗一样, 即使是活着, 也如死去一样。《蝴蝶梦》的小说中提到, “我”回忆以往生活时, 自己单身贫穷, 但是有个人空间自由和自我意识。但是进入婚姻之后的“我”, 被禁锢在父权社会的婚姻中, 被动无助, 失去了自由空间, 自己的灵魂已经慢慢死去了, 剩下的只有绝对服从的躯壳。

吕蓓卡追求个人的空间, 她要求有自己的一间小房子, 这所房子远离曼陀丽庄园。小说中的这种描述, 其实在于表达吕蓓卡是内心深处想寻求自由, 摆脱世俗。吕蓓卡的形象中, 体现了作者要求男女平等地位。当男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女性也是可以做到的。如, 小说中描写到吕蓓卡十四岁时就可以驯服马匹, 驾车奔驰。吕蓓卡在生活中独立, 有自己的主见, 在小说中描写了吕蓓卡将荒芜的曼陀丽庄园打造得井井有条, 生机勃勃。可见, 吕蓓卡的个人能力特别强, 甚至要超越自己的丈夫德温特先生。小说中的吕蓓卡一直都在挑战着德温特先生, 也就是对男性权利的挑战, 使得在德温特眼里, 吕蓓卡成为叛逆的恶魔。

在维护女性权利时, 吕蓓卡敢于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她不断地向这种状况发起挑战。吕蓓卡清楚地知道德温特先生的传统老化的旧思想中, 绝对不会同意离婚。她决定自己不要成为婚姻中附属品, 挣脱固有的传统意识, 摆脱社会传统思想中对女性的束缚。而“我”的存在就是社会传统旧思想的牺牲品, 因为在父权社会中学会了绝对的服从。

吕蓓卡激怒了德温特先生, 被德温特先生开枪打死后策划成沉船事故。将吕蓓卡真正的死因进行了掩盖。事实上, 吕蓓卡真正的死因只有“我”和德温特先生两个知道。但是, “我”却帮助德温特先生掩盖了死因的真相, 使德温特先生逍遥法外。从小说的描写中, 大家认为吕蓓卡死有余辜, 是因为罪孽深重而死不痛惜。更有不少人认为德温特先生的可怜, 躲过了法律的追查而大松口气。作者的描述可以看出, 吕蓓卡的死不仅仅因为德温特的枪杀, 吕蓓卡的死是被父权社会所扼杀, 她是时代的牺牲品。

当然, “我”也是时代的牺牲品。“我”既失去了自由, 锁在婚姻的牢笼里, 没有自己的思想意识, 没有个人的自由, 同时也是德温特先生犯罪的包庇者, 是父权时代罪恶的产出物。

结语

《蝴蝶梦》采用这种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 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了写作意境。达夫妮·杜·穆里埃写法细腻深入, 将人物的形象、心理刻画得十分逼真。她的这种哥特式的写作风格, 也为《蝴蝶梦》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在父权社会中, 吕蓓卡是挑战者, 虽然挑战失败, 但是她选择了高姿态地嘲笑社会。而“我”只能卑微的顺从整个社会, 摧残了人生。

摘要:《蝴蝶梦》的小说中出现了两位女性人物, 这两位女性人物分别代表了两种观念:一种是追求女性自由;一种是男性附属品。本文通过分析《蝴蝶梦》小说里的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 探索了在父权社会里女性的婚姻地位与女性的自由限制。

关键词:天使,魔鬼,父权社会

参考文献

[1]达夫妮·杜·穆里埃.蝴蝶梦[M].译林出版社, 1995.06.

篇9:魔鬼与天使

不管是笑着做爱,或是做完后开心的笑,要拥有高度欢愉,才美。

昕雨:读者小蓉来信说,和前男友交往3年,每次都是见面不到半小时就上床,最后受不了而分手。从某个角度看,这是不够尊重女性,但男人一样也有不愿意主动的时候。那么,当你不想做时,应该怎样委婉地跟对方说才好?

周睿雯:有些人觉得每次约会都要做爱,如果没有做,就会觉得失落:甚至有的人会认为,如果每次不那样子,就没有必要见面了。他/她约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做爱。可是,对方的感受未必和他/她一样,尤其是女人。这时候,应该对他说……

蓉丽:不用说什么,直接分手就好!

周睿雯:有时候,对方想做而你不知道,也会有这种状况。拒绝他反而激起他的征服欲,对女人而言,可能会比较麻烦。

方光宇:就是毛姆所说的:“女人们不断为了爱情而自寻短见,但是一般说来她们总是做得很小心,不让自杀成为事实。通常这只是为了引起她们情人的怜悯或者恐怖而作的一个姿态。”(众人笑)

周睿雯:所以,女人的拒绝应该是坚定的,不留余地的。但是这样直接,或多或少会伤及男人们的自尊。

方光宇:如果她直接拒绝我,我肯定会有种受挫的感觉,但是,对我这样有教养的男士,只要一声“不”就已经足够了!(众人笑)反正一看就知道,不想就是不想啊!

周睿雯:如果他不想,我会尊重他。男人女人都有不应期,我应该尊重他,否则,做一场没有爱的性爱其实蛮没意思的。

蓉丽:所以说,重点就应该放在要不要说“不”上了?

柳振伟:这个说起来比较精细。有很多男人会以为女人说“不”就是“要”,这其实是种讨厌的偏见,电影里都是这样拍的,以为只要我进去了你就会开始要,这个最讨厌!

周睿雯:但是太绅士了也不好(众人笑)。有时候女人真的是欲拒还迎。这时候你放弃,难免让她以为你对她已经失去了兴趣。

方光宇:是的,这一点对男人来讲是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我跟她说我今天很累,她会觉得我在敷衍她,甚至怀疑我还有其他的红颜知己!(众人笑)的确是比较尴尬。

蓉丽:这个实在是很尴尬。我有女朋友也曾经抱怨,老公连续一两周不嘿咻,一定是有了“情儿”……

方光宇:活脱脱一出《绝望主妇》!

蓉丽:对啊!简直就是人间悲剧!

昕雨:关于这一点,也有读者来信:“好想让他抱抱,好喜欢抱抱的感觉。我不喜欢做爱,我可以接受没有性的生活,却不能接受没有温情的日子,可是他有时候真得很让我失望……”

柳振伟:就女人而言,没有做爱,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就男人而言,做爱就像肚子饿了得吃饭,一定要获得满足,否则整个人浮躁不堪,会为着一些芝麻小事大发脾气。但遗憾的是,很多女人不懂他乱发脾气的关键其实是因为没被满足,反而为此不与他上床,恶性循环,造成更多误会。

周睿雯:感情是需要两个人相互沟通的,建议这样的情侣增加心灵的互动,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你不说,他永远不会知道你的感受,还以为你很情愿的,只要你和他认真地讲了,他才会明白该怎样做!

方光宇:可是我有一哥们说,他和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就想做爱,他很爱她,但是如何以平常心与她相处却是他最大的困扰。各位给他出出主意吧!

蓉丽:年青人精力旺盛,这是本能反应,无可厚非,很多年轻人都曾经茫然过。建议他试着控制自己情绪,和她一起去逛街、看电影……找找其它乐趣,分散了注意力,也就没那么大的瘾了,可以试试看。

周睿雯:从女性方面来看,这样雄性激素过剩的男人,实在会令人害怕。话题又转回主题了,这样的男人,如果爱他就告诉他自己的抗拒,不爱他,转身就走,连解释都不用给他。

方光宇:做爱是男人和女人最紧密的结合,本应是灵与肉的交融,是一种爱的升华。但实际中,做爱我们仅仅是在做而已,我们可能和一个陌生人上床,我们也可能和无数的人上床。我们津津乐道于性爱的各种姿势,我们细心研究性爱中各种身体的感觉,甚至对叫床的各种版本都进行了无数的演绎,我们会考究速度和角度,我们会研究时间和力度。但是很少有人会思考,我们的心那时候在哪里?我们在生活中彼此争吵,我们的家庭中相互冷漠,我们在岁月中深深伤害着对方,但夜里,我们也许会为了生理需要,会为了夫妻责任而勉强,指望以某种方式或者姿势来激发奄奄一息的激情,那种性爱,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过场般的无聊或者肥皂剧。

柳振伟:一位心理学教授史登堡,提出爱的三角形理论,普遍被认为是目前对爱情研究得最完整的理论。他认为“完整的爱”由三个爱的元素构成:(1)激情,指强烈的吸引力,浪漫的感觉、外表的吸引力、身体的亲密、性。(2)亲密,指彼此有深刻的认识而产生的亲近、相知、相惜、信赖、安全的感情。(3)承诺,指决定爱一个人,和长期的与对方相守的意愿及决定。缺了任何一个元素,整个三角形就会失衡。

周睿雯:男女关系中,只有亲密与承诺,少了激情的,不吝是种长期折磨。没有被满足的激情,也会影响亲密关系,沟通、互动、心与心的交流不再,两人渐行渐远,最后连承诺都被腐蚀殆尽,只好以分手或离婚收场。

蓉丽:做爱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真正的感受到对方的爱,就是那种对已经拥有的生活充满幸福感的心满意足,那么哪怕你只能给你女人一秒钟,她也一样可以欢愉。

昕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索多玛城》中,我们看到了伊能静对女人的关注。伊能静很反感现在的媒体一窝蜂似的炒作情欲,导致女人盲目追求的这种方式:“女性自主权的意义并不是男人要,我们也要,那还属于一种抗争;真正的意义是要的时候我要,不要的时候我不要。我有说‘不’的权利;而我没有得到欢愉却依然扮演着欢愉,因为我爱他。让身体作主,不要沦为讨论的工具,才有意境之美,生活之美。情欲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我觉得它不能言说,说出来反而严肃,但阅读时会感到压抑的撕扯,那个才是灵魂深渊最黑暗的部分。”

伊能静给我们大家出了一个难题:“我所爱的人也许在身体上不一定给我最好的呵护,但问题是给我最好呵护的人我爱吗?”

最后,她还语重心长的说:“你若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那么你还不了解自己。我们要探讨的是我们自己,你得到的是什么?是做爱过后的荒芜,空虚,还是守着现实安稳的空虚,这个尺度来自于你自己。探索自我是最重要的,情欲当然也是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你呢?你可是自己《索多玛城》的主人?!

情欲自主,我欲因为我要。“爱是生活中点滴的沟通交流培养出来的,没有最浪漫的事情,只有你没有做的浪漫,没有你达不到的性爱灿烂。正如塞万提斯说的,“情欲只求取乐,欢乐之后,欲念消退,所谓爱情也就完了。这是天然的分界线,不能逾越,只有真正的爱情才是无限无量的。”

上一篇:小学美术电脑美术下一篇:平面连杆机构课程设计